时间:2023-05-28 09:16: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技术管理一体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设备管理技术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05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抓好管理是根本。设备是构成企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和进行生产的主要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管理作为煤矿机电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体系,是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机电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头戏,提高机电队伍素质,明确机电工作指导思想,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经济方法。大力发展煤炭行业高新技术,提高行业技术,促进煤炭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其关键机电设备环节及其管理,是目前需要加深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做好设备修理、维修、保养、与现代化技术改造工作相结合,为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机电设备,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以维持设备能力和保证企业生产经济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机电队伍素质,明确机电工作指导思想,实行目标管理等具体的改进措施。
1设备维修与技术经济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电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要内容,质量达标是安全生产的保障。设备投入使用后,由于有一个平均寿命周期,它反映着设备在实物功能和形态上保持完好的时间[1]。在平均寿命周期内,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让设备处在正常工作状态,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但由于设备本身原因和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和深度不同,设备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够完善,寿命周期也不完全一致,具体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因此,要保持设备在寿命周期内工作状态下正常运行,就必须对设备进行维修。使设备动作趋于协调,且安全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操作性能更加完善,随着设备的维修在使用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短,因此,对设备大修理的经济评价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设备大修理费用必须小于或等于该设备的成本费用,如果大修理费用超过该设备的成本费用(购新设备费)。从经济角度看,不如购置新设备,从技术角度看,大修理设备性能也不如购置设备,因此,设备使用单位维修时应厉行节约,在安全性能及使用性满足的情况,杜绝浪费,让设备大修费用和成本费用成为最低经济界面。
固定设备设大修的主体是使用单位,但是大修后的设备生产单位产品计算费用必须等于或小于相同的新设备的计算费用,抓好机电设备修理费用监控,节约修理成本。
2设备更新与技术经济分析
在20世纪,我国设备管理和经济一体化技术(产品)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设备管理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设备更新是大修理以外的另一种设备综合补偿方式,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2.1 设备更新的方案比较
在进行设备更新时,方案一般是多样化,比较时,必须做到多个方案比较做到满足生产需要,这样才能做到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达到设备年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没有真正的把设备是视为生产工艺和生产效益为要求前提,导致影响额正常的生产[2]。就是衡量尺度是设备使用一年,要支出多少费用,加大设备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设备更新方案的选择
根据设备使用寿命的概念,设备在经济寿命终了时似乎是最佳盯机,用先进的技术或用新的设备更换原有设备进行局部改造。但是,当新旧设备的使用寿命、原值和年度不一致,新设备更换将严重有型磨损使设备更新多种方案,这就要求依据两设备在需要服务期内使用最小的原则更新设备方案。
3设备技术改造与技术经济分析
3.1 现代化技术改造
随着这社会的发展,设备的现代化技术改造,是指把科学技术、先进经验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企业的现有的设备,适应生产的具体需要,改变其落后的技术面貌和设备结构,通过设备进行局部的改革和改造,达到全面或局部的设备水平和设备性能。设备现代技术改造是克服现有的设备技术陈旧状态,消除技术进步产生的无形磨损促进技术上的发展,即扩大设备的生产能力,改造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技术经济分析,使设备的技术特性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改善,减少设备的不合理损坏,所需投资往往别用新的设备更换费用要少,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去更换成陈旧设备技术。因此,设备现代化改造在经济上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进步的性质。
3.2 技术经济分析
一般采用的是最低总费用法,就是用计算各种方案在相同的劳动生产率和相同的使用时间内总费用,其中费用最低的就是最佳方案。其回收期计算方法如下:设备投资回收期=设备投资费(元)/采用新设备后年节约额(元/年)从上可以看出,回收期限越短,投资效果越好。实现技术先进性,保证既提高生产效益,有效的节约成本。
4企业对设备技术改造的调节与推动
在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时,既要考虑设备的自然寿命,也要考虑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随着设备的老化,维修费用和次数日益增加。不能在经济上给企业带来盈利,从而又增加生产成本。
企业设备的技术改造工作要有比较详细的组织工作。加强调查研究,了解生产技术的发展,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制定设备技术改造规划,设备陈旧老化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企业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生产适应性。
设备的技术改造与购置新设备的关系。企业要把新装备、新技术、新设备等方面权衡好,减少新设备的购置,用少的自己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潜质,提高生产效益和企业潜力,走自己武装道路。
企业设备的技术改造要同现有设备的维护、修理、保养结合起来。企业在保证生产计划不收影响的条件下。利用的大修的升时机,进行分期分批改造,降低消耗,提高效益。
5结语
随着煤炭企业现代化、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较高。只有不断的完善管理,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设备的生产力,预防为主、修理为辅;坚持经济效益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是机电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矿;应用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
一、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1、煤矿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分析这一工作环节主要是通过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真正的提升安全监督与控制的工作,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工作一体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机械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笔者结合自身在煤矿企业工作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推广,在安全管理中我们通过局域网的网络平台对矿井下作业情况进行安全方面的实时监控。除此以外还可以对煤矿的设备使用做到及时的监督与管理,这样不但提高了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还能保证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煤矿生产现场安全监控管理水平。2、煤矿运输提升设备的角度分析这一工作环节主要的工作重点是将带式运输的关键设备与机电一体化进行结合,这样的结合能够满足长距离、大规模的运输,有效的提升煤矿企业自动化水平。我们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系统利用机电一体化的软启动模式将运输设备的惯性载荷处理方法进一步提升。在煤矿工作的现场,设备的工作面中轴承部位经常会出现跑偏及倒转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利用机电一体化的方式做到及时的监控与合理的评估,并结合下一阶段煤矿运输对设备功能的要求进行设备提升,将设备的操作与控制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自动化发展,提高煤矿企业的工作效率。3、煤矿采煤设备提升的角度分析这一工作环节需要结合有关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研究,在采煤设备现场运行的下滑过程中,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设备的制动能效得以发挥,对大倾角煤层下的采煤设备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在作业的采煤现在,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干预,有效的提高了采煤设备的安全运行,即使遇到恶劣的采煤环境,设备的运行也能安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采煤过程中各类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采煤结构体系,降低体积量水平,巩固动态属性,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采煤设备运行全程控制。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作业中的应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升机中的应用矿井提升机是目前煤矿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设备。内装式提升机在结构上将滚筒和驱动合二为一,简化了机械结构。全数字化提升机高度可靠,采用总线方式,使电器安装大大简化。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机中的应用电牵引采煤机的使用,电牵引采煤机与液压牵引相比具有良好的牵引性,在采煤机前进的时提供牵引力克服阻力移动,在采煤机下滑时进行发电制动。电牵引采煤机可用于大倾角煤层,牵引电动机轴端装有停机时防止机器下滑的制动器,所以电牵引采煤机可用在大倾角的煤层。电牵引和液压牵引不同,电牵引采煤机工作可靠,反应灵敏,动态特性好,使用寿命长,发生的故障少,降低了维修工作量。
三、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管理分析
当前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在管理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需要结合煤矿的实际作业情况,建立适合的应管理方案,从而保证作业现场的管理优质。1、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的问题分析煤矿机电的管理部门的管理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虽然地方煤矿企业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是主要的职能是机电管理与生产。1)机电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作用,只将工作精力放在生产上。一些煤矿企业的领导只看重生产忽视管理的重要性,将机电的管理人员大大的缩减,严重的造成机电管理人员缺乏,技术手段落后,对于机电系统的组织建设不及时导致机电管理网络经常发生中断的情况,逐渐的淡化机电职能管理作用。2)机电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低下,聘用技术基础差、文化较低的人员担任煤矿机电管理工作,对于煤矿机电管理对于没有进行系统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的学习就上岗就业,导致机电管理主要是凭经验进行管理的。很多煤矿企业的机电职工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以至于理论知识缺乏的同时技术水平也不足,在实际的实践工作中经常出现违章作业。导致煤矿机电设备故障频发,甚至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3)设备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导致设备的安全隐患较多。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对于电控系统、制动系统缺乏保护措施。井筒装备出现了严重的锈蚀情况。有的矿井为了大力的提高生产,主副井2小时的停产检修时间都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对于绞车的负荷能力超过实际设计的能力。还有一些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根本不能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校验。在井下的电气设备也不进行定期的试验,使用非阻燃的电缆、输送带,造成井下的电气设备失爆情况屡见不鲜。井下电气都没有使用过流保护、漏电保护等等,这些都是煤矿机电管理部门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2、煤矿机电管理主要的实施方法1)我们在设计机电管理制度的时候需要结合煤矿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构建完整管理制度与规范,还要根据工作现场机电设备的投入,制定科学的机电工作方案,实现故障及时监测、诊断、预警系统的使用。2)对于煤矿机电管理人员,我们首先要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培,管理期间对各种违章行为进行正确及时的处理,还要总结各种机电设备常见故障排查表,对出现机电事故的设备进行追查与跟踪,定期评估煤矿工作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制定完善的改进措施。3)制定机电一体化技术及相关设备的综合管理控制制度,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真正价值。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煤矿企业信息化进步的重要支撑,是矿山实现综合自动化的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工作生产作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的提升运输设备的工作效率,针对在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将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优化,进一步发挥实践效益。
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矿机电应用率越来越大,如何让这些高新技术形成一个丰富、完整、全面的体系,这就涉及到了机电一体化了。本文笔者重点阐述了煤矿机电一体化的应用及管理。
关键词:煤矿 机电一体化
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增大。传统的煤矿产业的发展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急需一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支撑,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1、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安全监控体系中的应用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体系中,科学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应引入机械控制技术、信息化管理手段、计算机系统技术、自动化控制原理实施一体化管理,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持续良好运行,并为煤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矿工生命安全提供完善保障。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令安全监控体系数据库基于局域网络平台形成同步模式。而主备机整体监督控制则可通过专用通信研发接口行驶相关权利,并可促进硬件、软件体系的优化结合,确保煤矿数据库同主机体系良好一致。进而有效分担检索信息、网络传输、呈现图像、打印报表图形等实践工作,体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中的优质、高效、现代化、科学性应用效果。
2、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运输提升设备中的科学应用
新时期,煤矿生产建设应符合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需求,为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同国外快速发展的差距,可汲取先进行业经验,引入一体化机电技术,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可基于带式运输设备持续长距离大量运送特征,实现自动化管控。通过引入计算机控制体系,基于机电液一体化软启动模式,实现惯性载荷处理。一条皮带可引入一台或数台CST实现驱动,进行故障问题的准确评估、自我优化保护。例如对于轴承温度、跑偏现象、倒转问题可有效监控预测。在今后的应用研发中,还应重点关注该系统启动延迟问题,优化延长单机运输长度与总量,提升其设备监控能效、灵活运行性并延长应用服务寿命。还可科学采用内装提升设备,基于一体化滚筒电机规划,提升操控便利性。可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实施全数字化提升操控,借助总线方式,为电气安装提供便利性。同时该技术体系所需硬件投入有限,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因此,在煤矿生产运营中可全面开发研究,创设优质运输提升模式,可引入双核处理器组建计算机体系,提升设备协调控制运行水平,实现可靠安全生产目标。
3、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采煤生产设备中的实践应用
当前,我国较多煤矿应用机械化生产采煤体系,令自动化煤矿经营生产进程全面提速,并令液压牵引传统模式合理发展为电牵引手段,体现了机电一体化控制牵引技术的显著优势。即一体化的牵引可令采煤设备强化牵引能动性,有效抑制阻力影响,并可在下滑阶段中发挥制动能效。同时基于配有抑制下滑制动设备,令其可在大倾角煤层之中进行良好的作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引入令煤矿采煤设备生产运行更为安全、高效,可实现长期在恶劣现场条件下持续作业服务,并呈现出整体具有较小磨损度,故障率较低,不需要经常维修养护的科学优势。再者,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引入采煤生产设备中,令其具有良好的动态属性,可借助控制体系快速进行各类参数优化调整。且该采煤体系具有结构便利、整体体积量较小,应用效率较高等特征属性。机电一体化牵引采煤设备通过引入计算机技术全过程控制,可科学实现自动化支架目标。可通过在工作面刮板设备中设置计算机监控体系,科学实现全面系统化、自动化管控目标,并令采煤设备整体系统实现协调化动作、科学化管控,显著提升系统可靠安全水平与实践工作效率,并创设优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管理策略
为良好解决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践管理问题,应创设优质管理策略,针对矿井特征、现场环境、生产开采需求创建计算机核心装置,明确相关管理岗位职责权限,实施统一优质控制。应科学监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制度规范,合理编制机电工作方案,优化系统通信功能,进行汇总参数综合分析,故障诊断监测与科学预警。同时,应令管理人员享有分配配件、监控作业、处置违章行为、进行机电事故追查跟踪、综合评估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状况、实施奖惩考核、优化调整机电骨干人员等实践管理权力。再者应完善做好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综合管控,全面落实科学规章体制,强化机电技术管理培训,深化研发传感装置,引入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多维度、智能化控制管理思维,令基层煤矿实现流程化控制监督,确保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深化开发、科学应用研究,提升综合实践效益。在培训管理中应激发员工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热情,令其明确一体化技术的综合优势,进而主动的投入到实践学习活动中,丰富知识结构、提升技能素养,创新机电管理方案,优化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管理效果。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2.0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2-0071-0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nursing and imaging technology 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in the department of radiology.Method: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4,82 patients were treated as control group,another 82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5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Control group applied routine management; observation group applied nursing and imaging technology integration management.The basic situation of nursing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quality of car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86±2.16)points,contrast agent leakage rate was 0,repeated scanning rate was 2.44%,the check waiting time was (1.09±0.26)h,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nursing quality score (90.98±1.34)points,contrast agent leakage rate 3.66%,repeated scanning rate 4.88%,the check waiting time (1.59±1.23)h(P
【Key words】 Nnursing and imaging technology; Integrated management; Radiology department; Quality of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te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ongqing,Chongqing 400053,China
与其他科室不同,放射科所接收的患者来自各个科室,每天接触的患者流动性非常大,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然而许多医院将放射科视为辅助机构,对其重视程度不高,加之又缺少护士长这一关键负责人,使得其与各科室及患者间的沟通交流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放射科的整体管理[1-2]。同时,放射科护理人员所接受的系统培训不够,导致其护理服务水平不高,不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管理方式下,接受放射科护理服务,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放射科项目主要包括MIR、CT及普通放射检查等3项。现有护理人员3名,年龄35~44岁,平均39.7岁;文化程度:大专1名,本科2名。其中,包括影像技术人员5名,年龄24~40岁,平均32.0岁。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起开始启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选取2014年7-12月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7-12月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30~60岁,平均(44.31±2.27)岁;检查类型:MIR 29例、CT 37例、普通放射检查16例;对照组中,男44例,女38例,年龄29~59岁,平均(43.98±2.08)岁;检查类型:MIR 27例、CT 38例、普通放射检查17例。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具体如下:(1)建立管理小组。成员:放射科主任1名,护理组长1名,放射科主任职责包括职责规划、药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监管等。护理组长职责包括绩效考评、人员调度、技能培训等。管理小组职责包括结构重组、人员调整、制定奖惩制度、安排排班与培训等。(2)培训一体化。影像技术培训与护理知识培训一体化,开展专题讲座:①影像技术基础,包括影像设备原理、扫描与成像原理、影像读取等。②护理基础,包括护理理论、护理操作、护患沟通等。③其他相关知识,包括影像检查流程、急救护理技巧、抢救流程等。首先对影像技术及护理人员现有知识结构做评估,然后帮助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3)排班制度一体化。遵从护理人员与影像技术人员相互配合原则,并充分考量人员所属部门、年龄及能力,依照新老、强弱搭配进行分组[3]。时间安排上,一线护理白班;二线护理夜班。整体排班制施行弹性原则,工作量增大时,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减少时,减少护理人员;管理小组记录护理人员联系方式,贴在值班室显眼位置,并且所有医护人员手机保持全天开机状态。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的各项基本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情况分4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例??/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的各项基本情况对比
观察组护理质量的各项基本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放射科护理质量影响因素:(1)专业知识不足、师资力量弱。缺乏影像技术知识系统培训,只重视护理基本技能培训,科室中缺少影像技术相关书籍,医院影像护理团队多为临时组建[4]。(2)护理与影像技术管理脱节严重。护理前期准备不到位,技师与护理人员配合度不高,管理方式、排版方式、考核标准等不统一,最终使得放射科护理工作落实度不高[5]。(3)质量考核的统一性与延续性较差:发现的放射科护理问题与技师问题无法汇总,最终不了了之,问题独立而无法暴露,且反复出现,影响工作效率,放射科护理质量无法提升。自从笔者所在医院实施了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上述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充分说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差生转化;管理艺术
马卡连柯说:“集体是具有一定目的的个人集合体,参加这一集体的每个人是被组织起来的,同时也拥有集体的机构。”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班集体,依靠班集体的力量,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当具有正确的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自觉的纪律、正确的舆论以及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团结友爱、勤奋上进的良好风气。如何使班集体最优化,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了解情况,分析原因
要优化班集体,首先,了解班集体和班集体的所有成员,对此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这是优化班集体的先决条件。其次,对待学生要学会用“爱心育人”,重视人文情怀,让学生乐与接近你,生生平等,师生平等,以诚相待,这样才会形成和谐的班集体。
面对后进生,虽心里着急,但不能气馁,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使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时而大发脾气,转而心平气和,要认识到对后进生的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要有耐心来做好后进生的工作,让后进生在爱中走向进步。
二、确立目标,培养班风
在确立目标后,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而且要如实可行。当目标实现后,要认真总结,及时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引导班集体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在其过程中,作为班主任必须发扬民主精神,保持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这需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向学生全面深刻地展示自己,取得学生信赖。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我,使班集体各项工作有序可行,步入规范,积极形成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良好班风。
三、培养班干部,形成集体核心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优化班集体的关键所在,是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带头人,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
助手。在培养班干部时,要注意选拔一些全面发展、关心集体、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同学中有一定为威信、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来作为骨干力量,再从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后进生中选拔一些积极进取、具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来作为辅助力量,配合发挥作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级文化
一个班主任是教育这片海洋中的一粒粟,但只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即使是小小的一粟也能开花结果。在小学班主任这方百花争妍的教育领地,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充满信任,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近年来,笔者学习了一些国内外班级管理理论及众多优秀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经验,并在自身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地实践积累,整理和探索了以下几种班级管理策略,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升自我。
要想管理好一个班集体,让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孩子服从你的教育方式,首先要得到学生的佩服,让他们配合管理工作要心服口服。斯大林曾经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应该热爱教育,把教育事业当作一项伟大事业,而不是谋生的职业,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这样教育奉献就会变得顺其自然,就会忘我地工作,不求回报。以上可以看出教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但是同时也是一个需要知识、文化积累的职业。班主任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作为班主任的教师越出色,学生就会打心底里佩服和敬重,产生亲近教师的渴望。
二、组建班委会,培育班主任助手
接班后,要及时组建班干部队伍,选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而又热心的为集体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可实际情况是,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谁也不听谁的。学生的管理能力很差,要想选出几个好的班干部都很难。就说打扫卫生,学生竟然不会扫,我让他们一人扫一行,先上凳子再扫地,扫的扫,搓的搓,分工合作。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学生才能在组长的指导下,顺利完成扫地任务。再说学习管理,班内学生人数多,让组长帮着管,可组长并不情愿管学生,根本管不好有时连自己都管不住。因为孩子年龄小,天性贪玩是他们的特点。于是我就少布置作业,尽量集体订正,待学生学习基础稍好一些,再逐步培养班干部和组长参与管理学生学习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班干部和组长们都养成了自觉管理学生的习惯,帮着老师检查作业,帮着学生纠正错题。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套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制度。这样才能给学生的自主创新指明正确的方向,营造实施的空间。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照找出本班存在的问题,并一一罗列,公布于众,使学生明白班级存在的问题及自身的不足。
三、信任班干,让他们成为班级的实际管理者
信任是一种尊重,信任是一种激励。每当开学初,我就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评选组建班委会,班干部确立后,切记剥夺或架空班干部的权利,应该下放权力,信任班干。不然被架空的班干部嘴上不说,心理却不服气,渐渐的就会对班级工作漠不关心,得过且过,班主任也失去了班干部的信任和理解。所以我对确定的班干部给予足够的信任,放手让他们去完成各自的职责。像卫生委员周涛同学就是一位得力的小助手,他除了每天安排好值日的同学,还认真的进行检查监督,我班的卫生情况非常好,从没有一个同学偷懒。还有科代表的工作也非常出色,及时收发作业,晨会做好早读工作等,让班主任的我工作轻松了许多。
四、关注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给学生发言的权利
现在的学生比较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像以前我们当学生时,觉得老师的话就像“圣旨”,什么事都由老师来安排。所以班主任还要给学生发言的权利,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师生关系会更融洽。像今年的“六一”,学校要各班安排游园活动,我一宣布这一消息,全班学生就高兴得不得了,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开始我觉得有点火,准备教育一下这些孩子,但还是很快静下心来,一想何不让学生自己来安排这一活动。这时就有同学提议让他们自己组织活动,我马上答应了,只给他们提了几点安全问题。果然“六一”那天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连平时一言不发的同学也唱起来。
五、家校相连,构建和谐班级
通常我们采用家L来学校校访和电话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如今的学生家长都忙于工作,校访等形式已不太适合采用。但我觉得如果老师能亲自去学生家了解情况,会比电话等方式好一些。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了解甚少,家长对老师的了解只是道听途说或从孩子的交谈中得到的,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接触的机会不多,那么老师上门了解情况,让他们了解你,理解你,进而支持我的工作。同时学生和学生家长也会有一种亲切感,那么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多抽出时间去上门“拜访”。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影响的结果,三者相结合,相辅相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家庭和学校教育得不到沟通和协调,它将对儿童的正常发展和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可见,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
六、“多元评价”管理策略
评价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抓手。采用多元评价的策略,将评价的“权利”下放给小组和学生自己,可以调动起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评价的改革,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管理。
关键词:技术交易;成果转化;运作管理
随着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我国技术交易规模稳步扩大,技术市场日趋活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效率也逐步提高。但是技术交易的市场化运作还有待加强,应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实现其快速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黑龙江省依托高校、研究机构众多的资源优势,借助政策驱动,科技成果不断增加,伴随着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2],技术交易市场不断活跃。
1黑龙江省技术交易市场现状
“十二五”以来,黑龙江省持续加强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技术市场服务理念,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推动技术市场发展,在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搭建技术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技术转移在大众创新创业中的实践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技术交易的规模和水平稳步提高,技术交易总量增势明显。龙江技术市场已成为集聚多方资源,结合科技推广、技术交易、科技评估、科技中介服务、科技会展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成果交易大市场。2012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大关,提前三年完成“十二五”目标。201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1.21亿元,共成交技术合同2134项,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67.97万元[3]。
2黑龙江省技术交易市场化运作管理问题
2.1黑龙江省技术交易对经济促进的区域性差异较大。部分地区技术交易对经济促进能力较弱。部分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技术成果需求较低,而且技术成果对经济提升能力较差。2014年,哈尔滨市登记技术合同1005项,占全省的47.09%,占全省的30.41%;大庆市登记技术合同81项,占全省3.8%,从技术合同成交额分析,排在我省技术交易前六名的是省本级合同登记站、哈尔滨、大庆、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合计占全省成交额的99.51%。
2.2部分产业技术交易活跃度较低。2014年,在社会经济目标构成中,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能源生产、分配和合理利用、农林牧渔业发展、其它民用目标成为主要目标,成交额占全省总成交额94.07%。其中,以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为目标的技术合同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44.58%,所占比重位居各类合同之首;能源生产、分配和合理利用的技术合同占全省成交额的36.85%,位居第二位;农林牧渔业发展技术合同占6.39%;其他民用目标占6.25%。数据说明一些行业参与技术成果的转化的热情较低,尤其是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能力较弱,与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相差较大。
2.3公共财政支持的计划项目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582项各级政府科技计划项目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成交金额17.56亿元,占全省总成交额14.49%。各类计划项目中,地市县计划占计划内项目成交额的80%以上,达81.38%。各级政府科技部门公共财政的投入项目的转化率有待提高。
2.4技术交易分析机制不健全。技术交易的数据不完整、报送体系不健全,缺乏对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以及对区域、行业的技术交易数据的更新,缺少技术交易数据的实时监测、深度分析,缺少对经济走向、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预测预警。
3黑龙江省技术交易市场化运作对策
3.1建设技术交易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增强技术市场的供应能力;提高技术成果的评估能力,控制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
3.2丰富、完善黑龙江省技术交易市场机制。支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参与主体以多种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技术成果推广平台,通畅技术成果供求双方的信息渠道;完善技术市场的配套组织,为技术成果的交易提供金融与法律等专业的保障。3.3建立技术交易数据统计分析制度。发挥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网络作用,在各省科技局、高新区、技术交易密集县市及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设立技术交易信息采集点,不断更新技术交易和行业区域数据库,完善技术交易统计指标体系。
3.4建立公共财政支持计划项目成果转化长效机制。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转移和扩散是技术转移的薄弱环节,政府计划项目应建立从立项到转移的有效机制,加强过程监管,强调转化成果。
3.5构建技术交易大数据的预测预警系统。研究技术成果转化的评价机制,制定基于数据量化的技术成果转化评估体系,打造一个基于技术交易数据挖掘的全省智能经济分析系统,实现技术交易的总量、分布、模式等方面的动态调控,准确预测和定位全省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共性和急迫性的技术需求,为发挥技术交易调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决策咨询。
4结论
综上所述,技术交易市场化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对我省技术交易市场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技术交易市场化运作过程管理,完善激励制度,进而提升技术交易市场化程度,促进科技成果快速高效转化。
参考文献
[1]黄晓艳.让技术交易更加市场化[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1:78-83.
[2]薛富宏.黑龙江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能提升医者素质,优化服务。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院广泛应用,可通过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培训,使他们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本科室情况,提升人员素质,适应医院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全院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资源整合,优化就诊流程,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2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上运用的现状
国内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多是以应用需求为驱动的建设模式,是一个逐步完善、扩大的过程,不同的医院应用的系统有很多差异,应用的深入程度与应用效果也有很大不同,即使是同一家医院,医疗及其管理流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概括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数据没有做到全院互通
很多医院已经在临床和检查上运用了信息化技术,但多是重视部门及数字化应用,数据没有做到全院共享,使得全院医疗及其管理流程有断点。
(2)没有将信息化渗透到各个环节
大部分医院没有全面将信息管理功能渗透到医疗、急救、护理、科研、财务核算、行政后勤管理等各个环节,即使财务系统、库房管理系统有提供丰富的管理数据,但这些数据对医院、科室、个人的重要亦一样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分析展示。
(3)对管理信息化重视不够
大部分医院都能看到医疗业务上的信息化投入的必要意义和重要作用,但对管理上的业务投入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3如何进一步强化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系统作为我国新医改方案中“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是医院提高信息化管理的一个主要手段。信息化的在管理中的运用程度直接关系医院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程度,也是现代化医疗建设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了日益突出的作用,医院应本着为百姓提供安全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的原则,实行一体化的网络管理,打造先进的、人性化的医疗流程,从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1)要高度重视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
业务信息化能够极大地方便医护工作者,降低医疗差错,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病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更好地打造医院的口碑。但管理信息化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通过绩效管理系统贯彻医院经营目标,对科室经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医生护士的医疗行为,可以科学评价其工作过程与结果,优绩优酬,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业务信息化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管理信息化则能更好促进内部管理科学化。因此,医院应高度重视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到业务信息化与管理信息化并重。
(2)医院各个科室高度配合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仅仅是计算机应用问题,它牵扯到全院所有科室及科室之间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改变和重组。如医师医嘱的规范、医嘱执行的频率、医疗表格的准备、基础数据标准字典等工作,单凭及计算机中心的技术人员是很难完成的,必须要有各职能科室的介入。要着重把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从单纯解决医生、护士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表面深入到医疗流程、护理流程中,建立一个信息标准规范、接口规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3)加强医院计算机中心的建设
关键词:版画;肌理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J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84-01
一、版画肌理的定义和分类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版画的整个制作过程,就是制造肌理的过程。版画肌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肌理,包括木纹、石纹、纸纹、布纹以及其他靠材料固有的特性生成的肌理;另一类是人工肌理,包括刀刻、针刻、刮擦、拼贴、感光等经由人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物象特质的感受,利用不同的物质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技巧创造出一种画面的组织结构与纹理。
二、肌理在版画中的运用
(一)肌理运用的重要性
肌理是呈现物象的质感,塑造和渲染形态的重要视觉要素。物质表象的肌理形态传递不同的信息。例如,人面部的皮肤肌理,就会反映出不同年龄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即使是细微的差别,也会由面部不同的极力表现出来。我们在了解物体的同时,不断开拓对物象新的认识,将肌理运用于绘画艺术,同时也融合进了丰富的印痕语言,使肌理升华为一种深刻的内涵力量.肌理在形态、色彩、面积等方面的运用可以增加画面的结构层次和形式变化,使画面更具视觉上的可读性,也能使我们摆脱思维惯性,突破固有的视觉经验,获得新的表达角度。
(二)版画肌理制作的表现方法
肌理是为作品服务的,只有当肌理能强化主题时才是最适合和最美的。制作肌理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刀痕法:运用不同的刀法形成的组织痕迹,即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肌理效果。如运用舞刀、刮刀、摇刀等刀法单一或组合使用,形成的破壁斑、乱草斑、摇刀斑、层覆二角点、麻点、乱线斑等组织形式,就产生了斑斓有致、自由生动、复杂微妙的肌理,将更加充分、有力的表现客观物象和艺术家的主观感情。
对印法:在玻璃版、PS版或胶片上,涂上干湿适度的油墨,利用刀、橡皮及针等不同的工具,根据创作意图以刮、刻、刷、划及稀释油墨等一系列手法进行制作,然后将宣纸覆盖上去,再利用铜版机的均匀压力,就会得到有着点的闪烁、线的妩媚和面的万化千变的丰富肌理画面,随意的天真自由和准确的深思熟虑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拓印法:将设计稿直接转印到干透的石膏版面上,然后进行刻制。在刻制时要注意在不同深浅面上的用刀方法与过渡效果处理。拓印版画要刻得深些。才有利于后期拓印。拓印时,先将刻好的板子平放台面上,然后将宣纸用干净清水喷湿,铺到刻好的版面上。用干净的布拓或手掌轻轻压挤宣纸,使宣纸紧贴石膏版面。待宣纸干后,就可以用布拓粘着黑墨一点一点进行拓印。由于石膏拓印版画刻制较深,宣纸又薄,加上湿拓上版,各种肌理效果就非常明显。在制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压印痕”,它往往在视觉心理上产生一种天然美感。
三、版画肌理语言的价值
(一)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肌理一方面体现物体本身的特质,另一方面记录着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记录着外界作用力和物对外界作用力的反映,体现出事物的运动规律,是版画重要的形式语言。在版画中肌理的运用不是单纯的技巧,它同样承载着精神,蕴涵着丰富的美的要素。它有助于典型的塑造,有助于主题内容的升华。研究和探索版画肌理的制作与表现,使版画作品能够真正地从视觉肌理质感方面达到更高的层次,从而更具品位,这也是版画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肌理在版画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不可低估,它有着其它表现手法难以实现的美学特质。
(二)丰富人们的情感表现
人在生命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真实而复杂的生命感受,肌理的复杂性和偶然性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基本语言形式,肩负着表达人的情绪,强化创作情趣,体现艺术家的个性与感性等艺术表现的任务和功能。艺术家在进行肌理的制作过程中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这种肌理中的节奏与韵律和人们情感的节奏与韵律具有同一性,使人们的情感得以丰富的表现和抒发。
总之,肌理是版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情感道白,是版画家的心路路标和心灵脉络。版画作品中对肌理的运用,必须赋予自身的审美内涵与精神意蕴,创造出富有意味的视觉形式,更为确切地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某种体验。
参考文献:
[1]周济祥.绘画技法与肌理[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