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市场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8 09:16: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餐饮市场研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餐饮市场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市场细分;营销策略

1.引言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在消费者消费品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当前餐饮业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例已超过10%,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为振兴消费、扩大内需、保障就业、普惠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商务部的有关数据显示,未来五年,我国餐饮业将实现年均18%的增长速度,零售额将达到3.3亿元,吸纳就业人口超过2500万人,并初步形成以大众化餐饮为主题,各种餐饮业均衡发展的格局态势。

在餐饮业这样的发展趋势背景下,根据消费者的行为偏好、特征,企业合理细分消费者市场,再定制不同的营销方法十分必要。因此,研究餐饮业消费者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消费增长,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实证研究

2.1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主要以餐饮业消费者为对象,因此选择在学校附近餐厅及商业区为调查地点。调查时对用餐人员进行随机发放问卷并收回。此次调查问卷总数量为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3份,回收率为76.5%。本次调查中男性62人,比例为40.05%,女性91人,比例为59.95%。学历主要以大学本科及研究生为主,比例为76.3%。

2.2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餐饮业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各方面变量进行测量。量表由20个对餐饮业消费者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描述语句构成(量表内容见表1),由被访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对各个描述的赞同程度,其中记分情况为5分表示“完全同意”,4分表示“同意”,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不同意”,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

2.3研究结果及分析

2.3.1因子分析

对153份有效问卷通过利用SPSS 16.0检验样本的适当性数值(KMO)和球形检验值(Bartlett)确定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其中KMO值为0.913,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因此,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调查结果采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Varimax)后,按照Kaiser准则以及陡坡检验(Scree Test),从20个变量中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5个主因子,每个因子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大于0.5,说明各因子的原始变量有较显著的相关性,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615%。

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5个主因子即可看作是餐饮业消费者行为方式的5个维度。按照5个因子所包含的项目,经过主观分析解释,得到下表2。

2.3.2聚类分析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得出的5个因子进行市场细分。一般认为,大于100的样本量则有必要考虑使用K一均值聚类,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为153,因此比较适合采用K一均值聚类方法。利用调查样本在各因子上的得分,采用K--均值聚类法进行分类,得出方差分析表中5个指标的显著性都为0,小于0.05具有显著性,说明不同类型的消费者群体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分类合理。

下表3列出了聚类分析4种类型消费者在5个因子上的得分,可以看到通过K-均值聚类把目标消费者聚成4类。表中的数据表示各个类别在各变量中的平均值,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根据4种类型消费者在5个因子的得分情况,可以把4种类型消费者分别命名为享受养生类、口味品牌类、节俭便捷类和西化品质类。

(1)第一类消费者在社交享受因子和服务情况因子平均值较大,而在其他因子的平均值较小,因此可以命名享受养生类消费者。这类消费者大部分年龄在40岁以上,平均教育水平中高等,收入高,在外用餐频率高,消费额高。这类消费者把在外就餐作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对食材的新鲜健康要求高,注重养生。

(2)第二类消费者在理性消费因子和口味品牌因子平均值较大,而在其他因子的平均值较小,因此可以命名为口味品牌类。这类消费者年龄段大部分集中在20~40岁,教育水平中高等,收入中高,在外用餐频率中高。这类消费者较理性,追求时尚的生活,关注品牌,喜欢味道好,时尚的菜品及多样的款式。

(3)第三类消费者在价格因素因子和理性消费因子平均值较大,而在其他因子的平均值较小,因此可以命名为节俭便捷类。这类消费者大部分年龄在30岁以下,教育水平中低等,在外用餐频率低,收入水平较低,所以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对食物口味,餐厅服务要求较低,追求物有所值的消费。

(4)第四类消费者在价格因素因子平均值较低,而在其他因子的平均值均较大,因此可以命名为西化品质类。此类消费者大部分年龄在30岁以上,平均教育水平高等,收入较高,在外用餐频率较高,消费额较高。这类消费者向往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对价格不敏感,追求食物的品质,要求高质量的餐厅服务,喜好社交,常将在外就餐作为一种社交的方式。

3.结论及营销建议

本研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餐饮业消费者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将餐饮业消费者分为4种类型。通过对餐饮业消费者的市场细分,企业可以实行差异化营销,来获取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提高营业利润。针对以上4种消费者细分群体,现提出以下营销建议供餐饮类企业参考。

对于第一类享受养生的消费者,此类消费者把就餐作为一种享受,青睐于健康、绿色、养生的食品,注重食材的新鲜度,食物制备过程卫生。此类消费者主要集中于大型高档商业区及居民区,因此这类餐厅应当选择在较高档区域设置店面。餐厅应将消费者饮食健康作为核心目标,注意烹饪过程中食物营养成分的保留,菜单中应尽量说明菜品的营养价值等有益于消费者健康的因素。

对于第二类口味品牌的消费者,此类消费者追求时尚,消费理性,较为看重餐饮业的品牌,外出时更钟爱到自己喜爱的餐饮店品牌就餐。此类消费者分布较为广泛,餐厅选址约束性较弱。此类餐厅要注重菜品美味等各个因素,提高餐厅综合实力,塑造餐厅品牌专用性,可以利用广告等媒体方式打造宣传餐厅品牌,提高餐厅在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

第2篇

Abstract: Cling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atering market,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ering market of Shanghai world expo in 2010,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of organizing and developing the expo catering market, from the market development, carrying forward national culture and stimulating domestic demands.

关键词:餐饮市场;组织与开发;世博会

Key words: catering market;org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expo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05-02

0引言

2010上海世博会的到来无疑将会有力的刺激上海旅游市场的发育,推动上海国际旅游的快速发展。我们应把握好世博会的市场机遇,积极开拓世博会的国际旅游市场。从目前的筹备情况来看:一方面,在世博会场馆、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的硬件开发方面各级财政部门都给予了大量投入;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系统的开发,如世博会的餐饮市场。如何搞好世博会餐饮市场的组织与开发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近十几年来,我国餐饮市场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九五”期间全国餐饮业营业额平均年增长19.5%,2002年营业额已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16.6%,大大高于2002年国民经济增长7.8%的速度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的速度。另据中国饭店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信息,2003年全国餐饮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尽管受到“非典”的影响,餐饮业仍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2008年餐饮业继续成长壮大,全年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5404亿元,同比增长24.7%,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由于世博会的特点,客源结构复杂,组织管理难度较大,要想真正做好并服务于世博会,还应加大餐饮市场的组织和开发力度。

1世博会拥有巨大的餐饮市场

从1851年第一届英国伦敦的世博会到2005年日本爱知县的世博会,世博会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集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展会活动。在历届的世博会中,都蕴含着巨大的餐饮市场。当然,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不例外。随着真功夫、丽华快餐等最后27家餐饮企业入选上海世博会园区第三批餐饮服务供应商之后,世博会餐饮服务供应商长达10个多月的集中评审工作正式结束,最终95家餐饮企业获准进入上海世博园。上海旅游委此前的预测报告显示:世博会的餐饮收入将达9亿元人民币,饮料费收入4.5亿人民币,另外市场调研显示,世博会参观者将达7000万人次,其中参观者平均逗留6~7个小时,65%的参观者将在园内用餐,如果每人平均花费20元用餐费用,相关消费总额就将近10亿元。

中国是举世文明的美食大国,餐饮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饮食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2010年世博会不仅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宣传博大的中国饮食文化提供了机会,也为中国餐饮业加快产业聚集度,提升产业质量和创新餐饮品牌提供了机遇。

2借助餐饮服务弘扬世博文化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在新世纪,如何建设更佳的城市,使市民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和平社会现实需要的主题,是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当然,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不是单纯为了展示各种城市发展的硬件,成为摩天大楼和各种模型的堆砌,城市建设需要基本建设的长远规划,商业和民房的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教育、社会公德、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在强调硬件的同时,也需要特别注重城市的软件建设。

现代旅游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中华饮食文化与中华文明史同源,是弘扬世博文化的重要手段。如何让世博会参与者和各国参观的游客在华期间吃出美味,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明,让各方来客在饮食消费中体验博大的中华饮食文化,这对提高世博会服务水平,弘扬世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全国56个民族的饮食文化,风味餐饮和地方佳肴,融民族、民族文化于一体,形成了许多的餐饮老字号和丰富的菜系,使中华饮食成为世界上最博大的饮食文化。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瞩目,汇聚超过2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吸引逾70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对开发餐饮市场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主要契机。

3充分开发世博会餐饮市场,拉动内需,提高经济发展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速放缓。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成为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产业,是消费市场的重要分支,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和启动大众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因此,应重视餐饮业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促进餐饮业健康协调发展,保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措施的成效。

3.1 开发世博会餐饮市场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旅游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餐饮业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这些为世博会餐饮市场的开发提供了现实需求和经济基础。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和迅速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为世博会餐饮市场的开发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历史机遇。

3.2 餐饮业具有抵御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优势从统计数据分析,相比外贸出口,消费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轻,而作为消费市场重要分支的餐饮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受经济波动周期影响较小。这是由餐饮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餐饮消费是最基本的民生消费,餐饮业在任何时候都存在基本市场需求。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准入门槛低,有较强的市场生存能力。2009年第一季度,在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全国住宿和餐饮市场零售额大4328.9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3.9个百分点,在经济困难时期仍保持着较好的消费势头。

从消费的性质看,餐饮消费无疑属于最直接的终端消费。它的消费不会像汽车消费那样给城市交通和市政建设带来压力,也不会像房地产消费那样给银行带来不良贷款的风险。相反,以食品消费为主的餐饮业发展会促进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从世博会发展历史上看,每一届世博会都引发了旅游热潮。与奥运会和男足世界杯不同,世博会举办的会期有半年之久。长达半年的会展期将会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而且,上海世博会涵盖了“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中国传统节假日,届时,旅游人数、就餐人数还将会有新的突破。此外,在世博会举办后的几年内,世博会的旅游效应也不会随之消退。在这相当长的时间内,旅游餐饮便会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充分开发出餐饮市场不仅可以推动旅游业、餐饮业的发展也可带动农业、畜牧业、运输业、生产服务业等一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同时,也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因此,组织和开发世博会餐饮市场对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直接关系到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国家的旅游形象,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万坤.餐饮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0.

第3篇

关键词:金融深化;农村家庭;金融市场;金融资产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4-0013-05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金融抑制在农村普遍存在,一个稳定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的缺失使金融抑制更为明显。利率管制、金融市场分割和行政干预等金融抑制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进(麦金农,1973;肖,1973)。发展中国家农村信贷市场的效率非常低下,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相当地严重(stiglitzand Weiss,1981,Carter,1988;Aniini Koehar,1997;Jeremy D.Fohz,2004)。金融机构支农动力不足、金融机构投资的两极分化、农村资金外流与金融市场的准入限制等方面的金融抑制特征(吴敬琏,1997;谈儒勇,1998;何广文,2001)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提高,导致农村家庭大量的福利损失(李锐和朱喜,2007)。金融深化是解决金融抑制的有效途径,农村金融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发挥金融的基础性支持作用,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和改善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机会,降低参与成本,让金融为广大农村家庭服务,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经济学家尤努斯和他创办的乡村银行就是成功的例子。好的投资使人们受益,高生产率可以带来富裕,只有有效的金融体系才能将资金配置在好的投资机会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贫困国家必须终止金融抑制,促进金融深化(米什金,2007)。

在解决金融抑制、促进金融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家庭的资产配置和参与金融市场的程度体现了金融深化给农村家庭带来的经济福利的提高。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对于农村家庭,什么因素对其从事高风险投资的影响较为显著?

影响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因素不一而足。在经济人假设前提下,根据现资组合理论,人们会根据风险差异对资产进行配置,并且安全资产和风险资产配置的区别只在于投资者风险偏好上的差异。但是,实际上,有限参与问题始终是一个现实的悖论,无法得到满意的解释。针对美国居民的投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只有四分之一强的人参与股票市场和持有股票,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在美国最富有的10%的家庭中持有股票的比例也只有85%(Guo,20011121)。根据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对50个大中城市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查,中国家庭84.5%的流动资产投在银行储蓄账户上,7.7%投在股票,5.8%投在债券,1.7%投在各类保险上。已有的家庭金融文献研究集中在城市家庭主体,对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状况的研究相对缺乏。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问卷调查

本研究是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题组开展与进行,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问卷调查的初稿。正式问卷调查于2007年7月份(浙江金华)和2007年9月份(四川南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分阶段和随即抽样的方法,第一步,对浙江金华和四川南充下辖的所有县(市、区)都进行调查;第二步,对每个县下辖的所有乡镇进行问卷调查;第三步对每个乡镇下辖的所有行政村进行调查;第四步对每个行政村根据人口数量和总问卷数量进行按比例分配问卷,问卷对象在农村家庭间随机发放。问卷填写的对象是农村家庭的户主(可以是男性也可以是女性),根据农村家庭实际,规定户主年龄在22岁到60岁之间。

在浙江省金华市所辖的10个县(市、区)共发放问卷1592份,由清华大学课题组、金华市卫生局联合开展,回收有效问卷1350份,有效回收率为85%,接受调查的男性户主为占57%,女性户主占41%。在四川南充市的9个县(市、区)共发放2000份,由清华大学课题组、南充市卫生局、南充市统计局联合开展,回收有效问卷1825份,其中男性户主比例为89%,女性户主比例为11%。

(二)描述统计与分析

第一,农村家庭特征。表一是对东西部农村家庭年龄、性别与家庭人口等特征的描述。

对于年龄,因为农村家庭的收入主要是根据家庭劳动力的状况来决定的,本次调查根据农村家庭的实际状况设计了户主年龄涵盖的范围从22岁到60岁,从问卷的统计情况看,金华市农村家庭户主年龄的均值为42岁,年龄的偏度和峰度都在合理范围内,说明样本具有代表意义。南充市农村家庭户主的年龄均值为48.11岁,比金华市要多出近6岁,但都在40-50岁之间。中年户主家庭在农村是创造财富和进行投资的主要家庭,不仅在收入上是创造财富的主体,而且在投资决策上也是主体。对于户主的性别特征,从两个地区的峰度值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农村家庭的户主男性略多于女性,而在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的户主绝大部分则是男性。家庭人口数量多少,一方面反映了家庭的支出负担大小,家庭人口多的家庭用于生活、教育方面的支出要比其他家庭要多,在收入差距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家庭负担就成为影响家庭进行资产配置和参与金融市场的因素之一,从两个地区的比较看,在家庭人口方面非常接近。

第二,财富效应假设对农村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由于金融市场的深化、资产价格的上涨和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的财富与家庭收入增长幅度加大。财富与收入的增长直接带动资产需求的上升,家庭资产分为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就会直接体现在实物资产组合与配置的变化上。家庭金融研究将房产投资作为重要财富,通过房产投资来实现财富增长,但是对农村家庭房产只是生活物品,极少作为投资对象,因此本文不是用财富存量而是用家庭年收入财富流量来测试财富效应。

第三,人力资本假设与农村家庭健康状况对资产配置、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依据已有的人力资本理论,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主要由健康、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等要素构成,但唯有其中的健康存量,决定着个人能够花费在所有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上的全部时间。因此医疗服务投入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健康投资指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收入提高,农村的收入差距和投资差异更加明显,在考虑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时,将农村家庭的医疗支出纳入到研究中来,更符合农村的实际。

由问卷统计结果在安全性很高、收益很低的银

行存款上,不同医疗支出的农村家庭持有比例相近,差别不明显,但是在股票这种高风险的资产上差别很大,随着医疗开支的增大,持有比例从9%降到1%。对于西部农村家庭的健康状况(用家庭医疗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来替代)在不同的医疗支出水平上,农村家庭的资产配置差异不大,在不同的医疗支出水平上,农村家庭安全型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都很高,均接近95%,但是对于风险型金融资产,西部农村家庭的配置比例都非常低,在1%-4%之间。

第四,金融深化与金融资产回报率。金融抑制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政府对存贷款利率的上限实行强制规定(麦金农,1973),因为利率的压制会限制金融业的发展,对资产的有效配置产生较高的成本。通过金融资产投资回报率从原来的单一化到多层次的转变可以反映出金融深化的过程与效果。金融深化的程度也决定了农村家庭在资产配置与金融市场参与上有了更多的机会与选择。

三、Logit回归模型与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决定因素分析

(一)变量选择及确定

因变量的选择与界定。农村家庭的资产分为两大类,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情况通过其风险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配置来体现。对于金融资产来说,根据风险程度的差别,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存款,这类金融资产的收益性低但安全性高,另一类是风险高的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基金和债券等,其中尤以股票投资为代表,这类投资风险程度高,但收益率高,因此这两类金融资产在风险性和收益性上有很大区别。对于金融市场参与的情况根据农村家庭购买金融资产来考察,只拥有安全性高、收益率低的银行存款取值为0,拥有风险大、收益率高的股票等金融资产取值为1,这样也把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情况设计为二分类变量。

自变量的选择与界定。在参考和借鉴Campbell(2006)、李涛(2006)和吴卫星、齐天翔(2007)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自变量选择。第一,在家庭金融投资理论中普遍认为家庭投资存在财富效应假设,即财富的多寡对家庭投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用家庭收入来代替家庭财富,一个家庭的年收入更能代表家庭的经济状况与未来的预期收入。本文对农村家庭年收入进行了分组,根据东西部家庭收入的实际差别,将东部的农村家庭分为六个组(0-2万元,2-3万元,3-5万元,5-7万元,7-9万元,10万元以上),并进行了虚拟变量处理,为了验证财富假设将最低收入(即2万元以下)的家庭作为参照;将西部的农村家庭年收入分为四个组(0-1万元。1-2万元,2-3万元,4万元以上),做虚拟变量处理后将0-1万元收入家庭作为参照。第二,家庭金融研究中存在人力资本假设,即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发展是由家庭人力资本的状况决定的,对农村家庭来说就是劳动力的健康状况,考虑到当前重大疾病对农村家庭带来的重负甚至因病致贫或返贫,用医疗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表示人力资本状况,本文将医疗支出比例分为三个组,5%以下、6%-15%和16%以上,做了虚拟变量处理后将16%以上作为参照。第三,解决农村金融抑制,促进金融深化,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是提高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分享金融深化带来的社会福利普遍提高的重要途径。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数量与渠道可以反映金融深化的程度,同时金融深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金融产品定价的合理,金融资产回报率就可以反映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和定价的合理性,因此本文用金融资产回报率来反映金融深化的水平。将金融回报率分组,收益率4%以下、5%-8%和9%以上,并做了虚拟化处理,忽略了收益率在4%以下的组别作为参照。

控制变量的处理与界定。除了主要考察财富效应假设、人力资本假设和金融深化的程度三个影响农村家庭资产配置与金融市场参与的主要因素,家庭的其他特征也会影响其投资选择。本文还将家庭户主的性别、家庭人口数量、家庭户主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研究。由于家庭金融研究中针对不同年龄投资者普遍存在的年龄效应,本文将户主年龄分成四个组(22-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做了虚拟变量处理,将51-60岁的户主家庭作为参照。此外,性别做了0、1变量处理,男性为1,受教育程度和家庭人口是定序变量。

(二)模型结果

根据上面的变量选择和模型设计,可以建立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LOGIT模型。模型一和模型二是东部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决定因素的模型结果,模型三和模型四是西部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模型计算结果。统计软件使用SPSS13.0进行运算。

实证结果显示,对于东部地区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决定因素方面,首先家庭收入方面除了在2-3万元的家庭的影响不显着之外,其他不同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均有显著影响(且显著水平均为0.01),收入对参与金融市场的影响逐级提高,从发生比(odds)看,对于不同收入家庭(3-5万元,5-7万元,7-9万元,10万元以上),进行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的概率分别是只投资安全性金融资产的2.0、3.4、4.9和5.2倍。其次医疗支出方面,医疗费用占家庭支出比例在5%-15%区间时,家庭成员是否患病对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影响显著(显著水平为0.05)。再次,金融回报率的高低对于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影响非常显著。最后,将控制变量纳入到分析中,主要自变量对于参与金融市场的影响的显著性同模型五一致,不同的是,针对年龄效应,在参与金融市场方面,不同年龄对投资影响都不显著,性别和家庭人口也不显著,但是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对于家庭的金融投资决定影响显著。

对于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决定因素,首先在没有引入控制变量时,年收入在1-2万元和2-3万元的农村家庭积极参与风险性较高的金融市场,但是对于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的家庭对参与金融市场的影响却不显著。而在考虑到控制变量后只有年收入在2-3万元的家庭会积极参与风险性较高的金融市场投资活动。其次,无论考不考虑控制变量,家庭的健康状况即医疗支出比例对西部农村家庭参与高风险金融市场投资的影响均不显著。再次,从模型三、四的结果可知,金融深化程度越高,对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风险性较高的投资活动影响越为显著。最后,性别、年龄和家庭人口情况对其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均不显著,但受教育程度越高,则参与风险性较高的金融市场活动的程度越高。

四、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农村家庭的投资行为研究尚待深入。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来改善农村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深化,提高金融发展给农村家庭带来的福利,因此对于农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极具现实意义。通过上面的描述与实证分析,对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不同结果,结论如下:

第一,用家庭年收入来替代财富效应对农村家

庭投资决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验证了收入因素是导致金融抑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模型结果基本验证了金融市场参与的财富效应假设,但是在东西部的体现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家庭年收入存在多层次现象,家庭投资活跃,而西部地区由于年收入普遍处于较低水平限制了其从事金融市场风险投资的能力,因此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的收入,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家庭收入上的差距是解决金融抑制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模型结果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方面,东部地区存在明显的财富效应(随着收入的提高,参与金融市场的能力越强,这一点可以从回归系数的值越来越大得到验证,同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家庭相比,只有2-3万元的家庭影响不显著,其余组别的家庭都非常显著),但是同最低收入家庭(1万元以下)相比西部地区农村只有中间收入的家庭(1-2万元和2-3万元)对金融市场参与影响显著,而最高收入的家庭却影响不显著。因此虽然财富效应得到了结果支持,但是在东西部地区的差异性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提供解释。

第二,本文用家庭医疗支出比例来考察人力资本效应对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回归模型的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农村家庭当医疗支出比例在5%-15%时家庭从事风险性高的金融市场活动会受到显著的影响,但对西部家庭医疗支出无论处于哪个消费区间都对农村家庭的金融市场投资活动的影响均不显著。根据人力资本假设,健康状况特别是家庭成员患了重大疾病,将对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和投资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这一假设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选择的偏差(比如绝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家庭没有人生病),也可能是由于背后存在深层次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进行阐明。

第4篇

【摘要】 :[目的]寻找参麦注射液抗癌症恶病质的表达差异基因。[方法]建立结肠腺癌26荷瘤鼠癌症恶病质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后分别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饮食量、体重、瘤体积变化等。第16d处死小鼠后取瘤。分别抽取各组瘤组织总RNA,应用Illiumina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Mouse6 BeadChip),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参麦组恶病质小鼠去瘤体重明显重于空白对照组(P

【关键词】 癌症恶病质;参麦注射液;差异基因;基因芯片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ct the relevant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of cancer cachexia(CC) induced by Shenmai injection in mice that carried colonic adenocarcinoma cells (colon26) with genechip technology. [Methods] Established colon26 CC mouse model, then randomly pided the mice into two groups and treated these mice with saline or Shenmai injection separately.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body weight and tumor bulk were documented onca a day. To obtain the tumor tissue, all mice were executed on the 16th day. Total RNA extracted from the tumor tissue was submitted to Illumina Mouse6 BeadChip for whole genome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analysis. BeadStudio software was used to screen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decrease rate of diet quantity in the Shenmai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cancer cachexia; Shenmai injectio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NA microarray

癌症引起的恶病质即癌性恶病病质(cancer cachexia, CC),是指晚期癌症患者的体重下降、厌食、虚弱、贫血、衰竭等体内代谢异常等组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1]。但由于对癌性恶病质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当前常规治疗尚不能明显改善恶病质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价格较昂贵,较大地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我们选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中晚期肿瘤的中药制剂参麦注射液作为切入点,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中药抗肿瘤恶病质的基因表达谱,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其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瘤株

健康雄性BALB/c小鼠48只,68周龄,体重2022g,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结肠腺癌colon26细胞荷瘤鼠2只,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理室提供。

1.2 药品

参麦注射液由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33020021,生产批号:0805152。

1.3 芯片材料和设备

Illumina激光共聚焦微珠芯片系统平台(BeadArray)、BeadSation扫描仪、BeadStudio分析软件、Mouse6 beadchip由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公司提供,产品目录号a21003。

1.4 动物实验方法

在超净工作台上剖取接种14d的皮下移植瘤,按50mg瘤组织:0.1ml无菌生理盐水的比例稀释后,无菌研磨器中制成单细胞悬液,调整到活瘤细胞浓度约为2×106个/ml,在每只小鼠右腋皮下注射 0.2ml瘤细胞悬液。第2d随机分为两组,参麦组M1为30只,空白对照组K2为18只。参麦组按32ml/kg.d予腹腔内注射参麦注射液,空白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14d。接种后定时监测小鼠活动及毛色等一般状况的变化、小鼠体重、摄食量、饮水量,瘤体积等情况。第16d杀鼠取皮下移植瘤,迅速液氮冻存备用。

1.5 基因实验方法

1.5.1 芯片处理

用Unizol与组织分别充分混匀,迅速破碎细胞,抑制细胞释放出的核酸酶,改良的一步法抽提肿瘤样本的总RNA[2],采用Ambion Illumina RNA Amplification Kit线性扩增试剂盒对两样本进行线性扩增后得到纯化的cRNA,将样本与GEXHBY杂交液和无RNA酶的水混合,进入芯片杂交阶段。在杂交时掺入荧光标记SACy3(Fluorlink Cy3)对两样本进行标记,用StreptavidinCy3染色检测,然后清洗芯片,离心甩干。

1.5.2 检测与分析

用BeadSation对染色标记后的芯片进行扫描,获取芯片灰度扫描图。

1.5.3 数据处理

所有的数据均用Illumina BeadStudio Application软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芯片上每个基因点的原始信号值,即所有有效重复点的前景信号值减去背景信号值的平均信号值(Avg_Signal),以及信号探测P值(Detection Pval),差异分值(Diffscore)等。差异基因的筛选标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任何一组中为有效基因,且实验组Diffscore值(即差异分值,体现一个探针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程度大于+20或小于-20,两值分别对应上调与下调,以及任意一个pvalue值小于0.01,即为差异基因。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利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动物实验部分数据。以P

2 结果

2.1 参麦注射液对小鼠癌症恶病质的作用

皮下接种第4d,荷瘤小鼠右侧腋下开始可以触及小结节,至第9d,全部小鼠饮食量明显下降,进入典型恶病质期,其中以空白对照组症状特别明显。参麦组摄食量和饮水量下降速度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第15d比第5d两组摄食量和饮水量下降速度分别为24.7%、52.5%及40.2%、45.9%(P

2.2 总RNA提取结果

检测总RNA质量, 通过BioAnalyzer进行分析鉴定,需要有清晰的28s、18s和5s rRNA条带,同时28S和18S比值在2∶1以上,70℃水浴保温1h后的电泳图谱与水浴保温前的图谱无明显差异。电泳结果证实已抽提到高纯度的总RNA,质量完好,非降解,见图1。

2.3 基因表达谱

以Cy3荧光标记后,为表达谱芯片荧光扫描图像,结果分别见图2、3所示。图1 电泳图图2 空白组荧光标记扫描图图3 参麦组荧光标记扫描图2.4 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运用Illunima激光共聚焦微珠芯片系统筛选参麦注射液治疗BALB/c小鼠癌症恶病质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表达的基因,共得到68条差异表达基因,信息来源为MEMBORefseq,绝大多数对应小鼠肌cDNA文库(cDNA library)。其中56条呈上调趋势,12条呈下调趋势。列举其中部分差异显著的5条差异基因列表,见表2。表2 参麦注射液基因芯片部分差异表达(略)

3 讨论

现代中医学研究提示:发生癌症恶病质后气阴两虚型明显增多(约占55.73%),是恶病质的主要证型[3]。本实验所使用的药物参麦注射液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晚期肿瘤,有较好的疗效[4]。我们尝试用基因芯片工具在基因水平初步提示中医药干预癌症恶病质的机制,就用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找出中药发生作用的靶基因。

本动物实验成功地建立癌症恶病质小鼠模型,并证实用参麦注射液进行干预后,荷C26鼠癌症恶病质状态得到改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能明显增加恶病质小鼠的摄食量和饮水量,减缓小鼠体重的下降,因此我们认为参麦注射液在临床癌症恶病质的姑息治疗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通过基因实验部分的结果分析发现,在癌症恶病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多个基因的参与,根据这些基因的相关文献查询,可以推断恶病质的相关机制和参麦注射液的作用靶点及机制。

本实验中参麦组与空白组对比得到的68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多数是小鼠肌cDNA文库中的基因片段,另外包括代谢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和极少量肿瘤相关基因。

其中比如:①TNNT3(fast skeletal muscle troponin T3)快反应骨骼肌肌钙蛋白T3基因[5]。此基因在骨骼肌异性表达,与肌肉和肌腱形成相关,其编码的肌钙蛋白(TnT)参与骨骼肌收缩。有文献报道人类和小鼠的快反应骨骼肌TnT在氨基酸的一级结构上约有93%的同源性。TnT的主要功能是参与Tn多聚体的形成并且结合原肌球蛋白(TM),当它们的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时,肌肉将会出现收缩障碍甚至发育障碍[6]。本实验中参麦组此基因呈明显上调趋势,有利于骨骼肌的良好发育。②Tcap基因仅在心肌与骨骼肌上高度表达,既往研究表明其突变可导致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HCM),是小于35岁的年轻人尤其是运动员发生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7]等等。目前有研究提示改善骨骼肌组织的退化是改善恶病质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8]。在本实验中,参麦组此基因亦呈明显上调。这些结果都提示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调控此类基因来改善恶病质小鼠的骨骼肌、心肌等正常形态,维持其正常功能。

从基因实验结果分析来看,我们认为①肌cDNA文库的基因片段可能引起小鼠肌肉组织的过度消耗,从肌肉蛋白降解的角度研究恶病质机制,有助于制定癌症病人恶病质治疗策略;②参麦注射液能通过调控部分代谢、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缓解colon26荷瘤小鼠癌症恶病质状态。但是明确其机制尚有待于进行测序或其它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揭示。

【参考文献】

[1]沈静侠,姜达,康海立,等. 实验性癌性恶病质的发生及其干预[J]. 癌症进展杂志,2007,5(5):493.

[2]陈菊祥,范静平,应康,等. 基因表达谱芯片在胰腺癌相关基因筛选中的应用研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 21(9):824826.

[3]崔慧娟,李佩文,李园. 肺癌恶病质的中医辨证分型[J]. 内蒙古中医药,2002,21(5):12.

[4]童康尔,尚官敏,葛丽娜,等. 参麦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1例的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9596.

[5]Sung SS, Brassington AM, Krakowiak PQ, et al. Mutations in tnnt3 cause multiple congenital contractures: A second lucus for distal arthrogryposis type 2b[J]. Am J Hum Genet, 2003, 72(1):212214.

[6]朱小泉,李建新,姜淼,等. 远端关节弯曲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5, 28(4):236239.

第5篇

关键词:餐饮业 质量成本 控制

一、餐饮业质量成本控制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社会,餐饮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经历过“地沟油”事件、“勾兑陈醋”和“化学酱油”等事件之后消费者对餐饮业的质量控制失去信心。质量的好坏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质量高要求的产品固然会得到一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一味追求高质量,而忽视成本在各个环节造成的损失也不利于企业发展。质量成本控制是质量成本管理的核心部分,质量和成本不能孤立看待。

本文通过对餐饮业质量成本控制的研究,借助朱兰质量螺旋模型,从其涉及的市场研究,产品开发、设计,指定产品规格、工艺,采购,仪表仪器及设备装置,生产,工序控制,产品检验、测试,销售及服务等共13个环节出发,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材料消耗、控制生产损失的发生、控制制造费用、采用高新技术和优化企业价值链,实现集团优势等途径,降低可以避免的产品成本,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完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增强消费者信心和企业信誉,增加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二、质量成本控制理论基础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而产生的一切损失。它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又统称为故障成本,特殊情况下,还会包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在最适宜的合格品率点时对应的质量总成本即为企业可以得到最佳的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控制,是指在既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对质量成本的形成和发生施以施以必要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最佳质量效益的行为。企业开展质量成本控制,以使产品的质量成本控制在最佳质量成本,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根据朱兰的质量螺旋模型中的13个环节,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而质量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过程,依赖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流程,因此企业应当开展系统全面的质量成本控制工作。

三、我国餐饮业质量成本现状

我国的餐饮企业在质量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在管理层观念方面,餐饮企业大多为中小规模,员工观念相对落后,管理层在质量成本控制方面尚未形成全面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这导致企业竞争力不足而被市场淘汰;在产品开发方面,管理层未能把焦点放在研发高质量产品,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上;在质量成本监督方面,许多餐饮企业使用质量检查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餐饮加工提供给消费者,影响了消费者的餐饮安全,又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在餐饮加工方面,因市场调研不足,各餐饮企业易造成各原材料的浪费,增加了企业的废次品损失;在餐饮售后方面,各个部门不能很好的协调配合,吸收广大顾客的建议改进产品质量,未能在不断的探索中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成本控制体系;在人员配置方面,中小规模餐饮企业的管理层未聘用专业的成本会计人员对质量成本加以控制和管理。

四、质量成本控制的改进措施

(一)事前控制

在市场研究、产品开发和设计、制定产品规格和工艺阶段,通过广泛的收集分析资料,找准市场定位,确定开发某种产品,结合企业自身实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集团优势,得到顾客的长久信赖。在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初期,可能会使企业成本上升,但随着时间推移,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使企业的成本下降。

(二)事中控制

在生产、工序控制、产品检验和测试阶段,对于企业来说,降低生产损失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当对员工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素养,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废次品损失。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原材料成本是在产品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的,因此企业做好相应的市场预测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度等,尽可能的使材料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可以采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加强企业质量成本核算。

(三)事后控制

在销售及售后服务阶段,餐饮业各企业应当使用一定的网络手段在网络上开展顾客评价等活动,及时听取顾客的意见,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建立完善的质量成本控制考核系统,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关注市场动向,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全面的质量成本控制体系。

五、结束语

市场竞争激烈,餐饮业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顾客群体口味多样化,都对餐饮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各企业为了长久发展,应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成本的全面控制,提升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鑫.论质量成本管理[D].东北财经大学,2003

[2]张晓冰.基于顾客满意的质量成本控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0

第6篇

肖汀说:“人们花20美元买了杯加冰块的啤酒,却看着冰块在杯中一点点融化,我觉得这些饮料杯应该弄个隔热层,因为它们需要一直保持冰爽。”

能否制作一种隔热材料来保持啤酒的冰爽?23岁的肖汀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市场机遇。他随即有了计划:制作一个可以重复利用的外包装,并且打上LOGO。

2011年,肖汀用他1万美元的积蓄开始了KegSkins的产品设计和原型创作。他测试了各种材料,包括泡沫塑料、软木、凝胶等,研究如何让材料更紧密地结合。“在设计初始阶段,我曾一度失去了我最初想要完成的目标,陷入了对某个部件的专注研究中。”他说。

设计这个装置花费了肖汀几个月的时间,最终他找到了解决方案,用泡沫塑料与氯丁橡胶制作拉链,让包装更紧密地贴合表面。今年3月,他做了1000个KegSkins并开始销售。

拉斯维加斯The Venetian酒店的宴会餐饮部经理JD·科拉尔(JD Kollar)看到了KegSkins在酒店餐饮领域的潜力:“过去我们得在55加仑的桶里填满冰块和白色亚麻布,这样才让冰镇啤酒看起来像个样子;自从用了KegSkins,我们节省了4个小时的劳动时间。”

6月,科拉尔购买了KegSkins用于一个超过8000位客人的私人泳池派对。尽管当时温度超过了35℃,可KegSkins却让80个小型啤酒桶冰镇了长达5个小时。

KegSkins也被用于瑞格利球场和餐饮连锁品牌Mom’s Food。同时,肖汀正和百威啤酒等公司进行谈判。肖汀说:“创造一个概念,通过设计让它变成一个品牌,并且在市场上营销,这个过程太酷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在开始6个月里,KegSkins产生了4万美元的收入,肖汀估算大约有70%来自企业客户。剩下的消费者则是通过花费39.95美元~ 49.95美元来购买。

第7篇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为119.1,较上一年提高七个点。中国商业物业市场信心指数持续领先,达到124.8;写字楼市场信心指数仅为107.1,则与之相差17个点。与去年相比,2015年中国商业物业市场信心指数提升十个点至124.8,显示市场整体形势趋向乐观。

从商业物业市场参与方的角度来看,品牌商超越服务商位居第一,其信心指数达到127.8;服务商则紧跟其后,信心指数为123.8;业主方信心指数也高达121.1。从城市级别来看,一线城市依然取得最高值,其商业物业市场信心指数为129.1;三线城市跃居第二,其商业物业市场信心指数达123.2,高于二线城市的121.3。

通过与上一年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可明显看出2015年商业物业信心指数在各方面都有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包括业主方、服务商及品牌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持乐观态度的人数占比,较上一年均上升了2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品牌商最为乐观,高达71%的品牌商都相信消费者购买意愿将在2015年提升。

此次调查中,消费者相关评价指标是影响受访者做出市场判断的第二大因素,因此在盈石集团研究中心的商业地产信心指数体系中,这个指标在商业物业市场的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仅次于经济环境指标,达到30%。在权重较大的情况下,消费者相关评价指标的大幅提升,明显拉高了整体商业物业市场的各方信心指数,这也可以说明为何直面消费者的品牌商取得了最高值。商业物业市场的受访者对消费者相关评价指标的一致看重也说明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中,理解消费者的喜好、习惯和结构已经成为制胜的关键。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中国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主席张平女士指出,品牌商对消费市场增长的坚定信心在此次调查中凸显,2015年商业物业信心指数得到显著提振。相较于业主方的保守,服务商信心指数更贴近直面消费者的品牌商,这也体现了服务商把握市场脉搏的专业能力。

非零售类品牌高度乐观行业增长潜力巨大

本次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调查还发现,非零售类品牌商的信心明显高于零售类品牌商,其中生活配套类品牌商的信心指数最高,为145.6,餐饮类品牌商的信心指数也达到131.6,零售类品牌商的信心指数仅为123.4。从关键指标来看,由于对电子商务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忧虑,零售类品牌商对行业发展持乐观评价的占比较低,而餐饮、生活配套及娱乐等非零售类品牌商在行业发展及拓展计划上尤为乐观。

从盈石集团研究中心跟踪的行业数据来看,非零售类品牌商对行业发展的高度乐观早已有迹可寻。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大众化及生活配套类等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持续升温,非零售类品牌行业增长潜力巨大。在2014年,居民外出就餐需求推动大众餐饮企业收入增长13.2%,较中高档餐饮企业高11个百分点;文化旅游需求旺盛,电影总票房继续保持全球第二的位置,达到296.4亿元;商务部统计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增长11%,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

大宗交易更受青睐佐证大资管时代的到来

此次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调查结果显示,相比对消费市场的普遍乐观,业主方及服务商对物业销售市场态度较为谨慎,仅约四成在销售指标打分较为乐观。

其中服务商对商业物业销售市场的态度趋向保守,他们对商业物业的资产价值判断更为冷静。而在交易宗数上看,数据显示受访者对大宗交易比散售交易更有信心,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商业物业市场在走向大资管时代。

消费市场虽长期被看好商业物业发展仍需创新

在这次中国商业地产信心调查中,商业物业信心指数(CRMCI)进一步趋向乐观,并且保持高于写字楼信心指数的水平。

第8篇

光线被吸入黑洞之后便不知所踪……而在现今的中国餐饮业,很多资金投入餐饮经济体后便渺无踪影,如同被黑洞吞噬。

这些似乎都在说明餐饮业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但数据告诉我们,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老板。

中国餐饮业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前景光明!然而,各餐饮业态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前辈企业们,却出现了业绩停滞的颓相。

不是餐饮不行了,而是你的餐厅不行了!

传统高市场占有率的众多老牌餐饮正掉入黑洞,而餐饮新生代们要如何创新?

一、极度追求市场占有率已为悖论

传统的经济规律认为,各行业中市场占有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最大。

中国餐饮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众多企业家一味盼望将企业做大,极度追求市场占有率,认为利润将随之而来,这正是导致餐饮市场黑洞产生的主要动因。

从一家餐饮企业地发展规划来看,三年、五年将店面拓展的数量逐年几何倍放大,这似乎合情合理!

然而,假设同一区域有十家相关竞争的餐饮企业,每家初始平均分配10%的市场占有率,总数为100%,大家都做出逐年增加1%~2%市场占有率的发展规划。那么,五年之后会出现150%~250%的市场占有率么?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二、过度增长将更快侵蚀企业价值

那么这些企业为了从相对固定的蛋糕上切下更大的比例,将会采取如何的手段呢?

我们在餐饮业看到了如下的惨烈竞争。

1. 打着大众化旗号,不断比拼价格,通过牺牲利润,吸引到了毫无忠诚度的消费群,量级僵尸粉提升蒙蔽了多少企业家的双眼;

2. 不断拓展店面的区域布局,希望通过网点的增多,压减总部成本。可事实是,开多的这些店遭遇到其他9家的围追堵截,新店自身生存都难以保障,何谈分摊总部管理成本;

3. 餐饮行业总是季节性的产生着消费风口,很多企业为了达成总量提升,不断通过抄袭向风口冲去,可风总要有减弱的时候,这时也正是黑洞产生的高峰。

高速增长是具有诱惑的,但与其共生的是具有高风险的价值破坏!

在市场的各种诱惑下,企业过度规划蓝图,做了很多违背初心的抉择,错误地开店、错误地扩大总部规模、错误地放大客群范围,所有这些行为,将往日诸多的利润区自掘成了无利润区,甚至是黑洞!

三、走出对过往成功路径的依赖

为什么还有人喊着生意不好做?是因为在餐饮业,不懂餐饮、不爱餐饮的人越来越多。挥舞着钞票就进入餐饮业,花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来开店,都想来赚一把快钱,对于餐饮经营一知半解。

这些店,如果赚钱就一夜之间开几十家分店,不赚钱就马上关门,根本不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

在探访中,一位餐饮人的说法或许可以解释这样的现实。“以前供不应求时,谁的生意都好,忽略了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提升。现在形势发生变化,餐饮结构性过剩,餐饮人还在用老思路经营,生意自然不好做。”

不是餐饮不行了,而是你的餐厅不行了!

生意为什么不好做了?其原因有二。

1. 过度依恋原有的资源优势,失去了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捕捉能力。

2. 对过往成功路径的依赖,没有持续创新迭代,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不管到什么时候,餐饮业不会消失。一个共识是,现在80、90后在外就餐的次数越来越多,这意味着餐厅的客户群体是没有萎缩的。

不管是从数据还是从餐饮从业者的感受而言,中国餐饮是在暖春当中的,这些所谓的餐饮寒冬,是一种正常的淘汰,迂腐的、投机的、概念取巧的经营者退出市场,于餐饮业、于消费者,都不是坏事儿,一部分店的寒冬,是为了带来整个行业的春天。

移动互联时代,企业如何成为“常胜将军”?创造必胜的两个条件。

1. 战略方向:企业是否持续找到高获利、高成长的空间?寻找品类定位是首当其冲的。

2. 组织能力:你的团队是否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执行战略?这可以理解为“持久地飞翔,必须有强壮的翅膀”。移动互联时代的企业同样要遵循“持续成功=战略×组织能力”方程式,二者是乘法的关系,而不是加法的关系,这意味着二者缺一不可。

在移动互联浪潮下遭遇失败,要么是战略错了,要么就是组织能力发生了问题。

四、餐饮新生代的颠覆性逻辑

与传统餐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批餐饮新生代们的确在高速发展,且市场占有率日益提升。

新生代们的逻辑是具有颠覆性的,他们首先关注细分客户需求和利润来源,进而才思考如何扩大各品类利润区的市场占有率。

我们可喜地看到,有很多投资资金投给了这批餐饮新生代,投资人中还有很多是传统餐饮企业家。如九毛九投资遇见小面。

为什么?新生代们究竟怎么做的?

1. 聚焦品类专注产品,更加重视店面的客流量、翻台率、排队长度,这是品牌知名度和单店利润的基本保障。

2. 不再设置单一的店面利润区,而是整合了餐饮行业各类利益相关者,规划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利润区,与这也正是商业模式商业价值的精髓体现。

3. 还有一些餐饮新生代们,表面上是一家餐饮企业,但细究其发展路径,餐饮门店已经变成事业群的孵化器或驱动器,主动地放弃门店利润。他们要做的是贯穿餐饮产业链的平台型商业模式,设计出了更高的资本估值体系。

那么,可以从新客户、新地区、新业务这三个维度思考如何制定战略发展方向。

五、华为vs 小米:龟兔赛跑,胜在组织能力

小米在中国手机市场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新来者,赢得全球媒体关注,成为获得显著市场份额的主导型厂商。

小米前期的爆发胜在风口的选择,其首创的以高性价比、饥饿营销为核心要素的“互联网手机”模式,给中国手机业者带来了一场观念地震,几乎所有的中国手机企业“要么已经在模仿小米,要么在去模仿小米的路上”。

但是, 到了2015 年底,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集邦科技(Trend Force)的调研报告,华为手机的出货量达到1.09 亿部,而小米是7 240 万部,没有达成年初设定的“8 000 万到1 亿部”的目标,华为与小米的市场份额差距已增至1.5 倍。

但在这场龟兔赛跑中,华为最终将小米抛在了身后。华为胜在遥遥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和组织能力保证。

云味馆两年时间从0到深圳品类冠军,“米线哥”是组织力的实践者。顶层设计、能力互补相信信任的合伙人制、员工内驱力的企业文化、米线学院、无疆界管理、读书会、云跑团。

一个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是有舵之舟,可以逆水奋进;一个没有价值观的企业,是无舵之舟随波逐流,运气好流到一个腹地就好了,运气不好就挂了,价值观是驱动企业前行的力量。

全世界所有的好企业都是在三个方面做的非常好:一价值观,二方法论,三专业。读书会围绕这三块学习,从而打造学习型团队。

云味馆的无疆界管理模式是一个网状结构,365°无死角,让管理团队在决策的时候高度透明。

第9篇

中国贸易促进会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5年至15年内,中国展会业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20%。展会业已成为国内经济发展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目前,我国举办各类展会直接收入超过100亿元,间接带动旅游、交通、餐饮、广告、房地产等行业,使之收入高达数千亿元。

新华信研究表明,中国展会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基本特征:

首先,展会规模日益壮大。展会类型与数量日趋增多,从类型上可分为单一国家展览、综合性展览以及专业展览,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主要的行业展有电子展、汽车展、轻工展等等,每年全国举办的各类展会3000多个,参展企业500多万家,参会观众近2000万人次;展会场馆规模不断扩大,展馆建设为展会城市的定位树立了标杆,不再仅仅是城市的标志,而是将其主要功能与城市发展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在展览馆的地域分布上,华东地区展馆数量位居首位,其次是中南地区、华北地区。

其二,展会质量逐步提高,总体向规范化、品牌化发展。为了适应展会发展的需求,政府正竭力制定相关法规,如《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的出台,建立健全国内展会评估体系是展会规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内展会业品牌化发展是理性竞争的结果,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要竭力争取权威协会和行业代表的支持,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与造势宣传,以双赢为目标,避免恶性竞争。

其三,展会市场化发展。政府角色逐渐转变,由“政府包办”到“政府主办、协会协办、企业承办”过渡到商业展会,最终完全由企业运作。国内展会业市场化趋势主要体现在资本运营市场化、办展方式市场化、场馆经营市场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方面,其速度虽不太快,但市场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新华信认为,展会市场研究是对展会产品、服务及市场相关的信息,进行系统计划、搜集、记录和分析,为组织制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其主要涉及展会前期的需求调研与展会效果的评估两方面。

展会前期市场调查

新华信认为,为了展会能够成功举办,主办方必须自行完成或委托专业机构完成一些基本调研,为主办展会提供展会策划资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展会主题调研

为了成功举办展会,主办方需明确展会名称、主题性质与分类,公众对展会的认知度,受众群体的分类等等,而这些具体内容可以在相关调研的基础上予以确立,通过民意调查的手段广泛了解和听取市民的意见。以某农业嘉年华为例,主题调查包含公众对农业嘉年华的认知度、各版块的关注度,受众群体的分类(包括年龄、收入、地域等)等,进而为农业嘉年华的规模与结构、产业衍生方向,产品线设计与运营等提供建议。

第二,展会规模预测

主办方在办展之前通常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状况,包括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展馆条件等。分析办展资源,如资金、人力、物力、信息(目标客户、合作单位、行业产业信息)和其他社会资源(政府主管部门、招展组团的机构、大众传媒等),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控展会规模。

参观人数的预测。直接影响场馆选择、门票定价、办展时间、预算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即便对于举办多年的固定展会,诸多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人数预测的失误,如突发事件、同类展会的竞争等。因此,参观人数不能简单地根据往届实际参观人数进行预测,还是应该在展会筹备之前通过科学的定量调研予以预测。

经济效益预测。对预算的有效把握是展会成功举办的最基本要求,支出项目与数量以及展会所能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都是主办方最为关注的内容,准确有效的调研结论能够科学指导预算的制定。

第三,同类展会竞争者调研

在相同的行业、相同的主题下,同类展会竞争者不断涌现,要想成功举办展会就必须对竞争展会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调查范围包含同类展会的数量、区域分布情况,重点展会的市场定位、办展时间、频率、展会规模、参展商的数量及分布、展会效果以及同主题品牌展会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等等,不仅要知己知彼,更要取长补短,避免恶性竞争。

客观评估展会实际效果

展会评估是对展会品质、工作效果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考核和评价,是展会整体运作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实际工作中,展会评估更多流于形式,对展会主办单位而言可能只是相关展会数据、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如参展商数量、取得的利润等等,并没有深入的挖掘下去。

对展会主办单位而言,每一届展会宏观大环境的变迁会对展会管理运作上产生重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必然会导致展会评估内涵、特征的发生变化,所以说每一次的展会评估都应该是不同的。以新华信为某交易会创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例(如图1),该交易会主要从品质评估、效果评估、满意度评估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第一,展会品质评估,有利于衡量其规模和影响。

展会品质评估主要从展会规格、规模和吸引力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展会规格是指参会主体的背景考察,通过对参会嘉宾、承办/支持结构以及参与方的调查,判断展会的级别,确定展会开展的规模;而参会规模与吸引力则以展会的面积、参会企业数量、参与主体人数,涉及行业等为调查对象,分析展会的受众人群、产业经济推动效果等,评估展会实施的效果。

第二,展会效果评估,客观评价其经济成果与传播效果。

从经济效果、传播效果两维度对展会实施结果进行度量。经济效果评估涵盖交易额、协议数量与金额、人均花费等等;传播效果则是从市民认知度、宣传推广工作等方面进行调查。

展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带动作用、联动效果、经济贡献都会远远超越展会本身的范围,形成支柱性、主导性、先导性产业,成为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基础,促使展会经济的形成。展会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如某交易会间接带动消费额约5462.8万元,期间,全部参与主体花费平均为2483.1元。参展商平均花费最高,为3674.5元;普通观众因大部分为本地市民的缘故,平均花费最少,为840.2元;专业观众平均花费为2043.5元;会议活动代表平均花费为2730.6元。

传播效果评估主要是通过参展商、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关于传播效果的评价,通过社会反响、市民认知度等方面考评展会宣传推广工作是否到位,了解参展商、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关于展会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第三,参与主体满意度评估,为下一届展会的运营管理提供建议。

一般展会参与主体包括参展商、专业观众与普通观众三个角色。了解其满意度状况,可作为下一届展会开展的重点关注的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
发表咨询 润稿咨询 文秘咨询 购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