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公司的盈利性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8 09:16: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司的盈利性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公司的盈利性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先行指标;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一、引言

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是众多人关注的焦点,有效地预测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顶部拐点和底部拐点,有助于投资者获取盈利和回避风险,也有助于企业和经济政策制定者进行有效的决策。企业的经营业绩同市场内的诸多因素息息相关,那些变动着的指标反映了诸多影响企业盈利状况的信息。鉴于此,我们可以通过有关的经济指标的走势来对上市公司未来的盈利趋势做出预测。本文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行指标体系,选取一部分指标,通过比较其与上市公司收入成本的走势关系判断其先行预测性。

二、上市公司盈利的先行指标的选择

上市公司的盈利等于收入减去成本。本文对上市公司的收入先行指标和成本先行指标分别进行探讨,综合收入先行指标和成本先行指标构成上市公司盈利的先行指标体系。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增长的先行指标与经济先行指标相同,借鉴国内外比较典型的先行指标体系选择M2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新增信贷额这三个指标同上市公司收入增长走势进行对比探究其可否作为预测上市公司收入走势的先行指标。对于上市公司成本的先行指标体系则选取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贷款基准利率这三个指标来进行研究分析

2008年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使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风暴,中国政府迅速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调控措施,使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形反转。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自2008年起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起伏,较大的波动有利于对相关数据的走势进行对比分析,故本文选取2008年至2010年这三年的数据进行上市公司的盈利先行指标分析,有关数据来自东方财富网、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等财经网站和金融数据库。

三、上市公司盈利的先行指标的检验

(一)收入的先行指标体系

2008年9月份,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金融风暴迅速席卷全球。这场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下滑,外需的疲软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2008年上半年,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虽高于2007年同期,但同比增速逐期下滑。第三季度开始,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开始走低,到了第四季度平均营业收入已经不及2007年同期。在全球需求与消费下降的市场环境下,众多的公司经营困难,面临资金链断裂、裁员、减薪甚至濒临破产。其后,在政府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和产业振兴规划下,我国经济开始回暖。2009年第一季度平均营业收入滑至低谷之后企业效益开始好转并稳步提高。

1.货币供应量M2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根据流动性大小划分为四个层次。其中M2指广义货币,其数值是社会流通货币总量、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以及储蓄存款之和。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实现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此时政府采取的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政府要回笼资金,减少在社会中流动的资金,因此,投资和社会支出会相应的缩减。

这三年来,M2货币供应量逐月增加,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2008年的时候,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逐期下滑,于2008年年底到达一个最低值。进入2009年,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开始回升,并在2009年底达到一个峰值。之后,受货币供应量增长放缓和基数较大的影响,2010年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再次下跌。对比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营业收入同比增速是在2009年第一季度到达低谷,2010年初达到峰值,均晚于M2货币供应量一个季度。所以,M2货币供应量是营业收入的先行指标,提前三个月对营业收入增速走势做出预测。

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它是使社会固定资产增加,生产规模扩大,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投资与经济总量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换言之,投资增长与经济总量增长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而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水平又决定投资总量水平。

2008年第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放缓,企业平均营业收入也在这一季度大幅度下跌,低于前一年同期。而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开始上升,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速下跌放缓,也开始稳步回升。等到了2010年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再次放缓,一季度之后,平均营业收入增速也出现了下跌。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作为企业收入的先行指标,当其增速放缓或下跌时,可以预测企业的收入状况也将不及前期,同比增速下跌。

3.新增信贷额

新增贷款指借款企业第一次向这家银行贷的款。假如贷款到期了,企业正常偿还了这笔贷款后,再次向银行申请贷款,这样也叫新增贷款。随着经济增长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资本的投入同经济的增长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信贷增速的回落将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第2篇

【关键词】ZW地产;杜邦模型;盈利能力;策略建议

一、理论综述

(一)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企业盈利能力的内涵

盈利能力,也称获利能力,它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是盈利能力分析所应包括的两方面内容。企业盈利的稳定性、持久性的分析在人们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中往往被忽视,而只重视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

2.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

(1)盈利稳定性的分析

盈利的稳定性分析,主要是站在各种业务利润结构的角度,通过分析各种业务利润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来进行判别盈利的稳定性。

(2)盈利持久性的分析

盈利的持久性,就是指企业盈利长期变动的趋势。通常采用两期或数期的损益进行比较的方式以分析盈利的持久性。

(3)盈利水平分析A主要分析指标

评价企业盈利水平的指标一般为相对财务指标。总体上可按照资源投入和经营特点把这些指标分为为四大类,分别是:生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盈利能力分析、权益资金盈利能力分析以及股份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3.盈利能力的计量指标

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在所有的财务比率中最广为认知和广泛使用的主要有三个指标:利润率、资产报酬率和权益报酬率。

(二)杜邦模型

杜邦分析是将权益报酬率分解为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三部分进行分析的方式,此种方式也被称为“杜邦模型”。杜邦模型表明有三类因素影响权益报酬率:运营效率,用利润率衡量;资产使用效率,用资产周转率来衡量;财务杠杆,用权益乘数衡量。

杜邦恒等式:权益报酬率(ROE)=净利润/权益总额

二、ZW地产公司盈利能力的杜邦分析

(一)ZW地产公司简介

ZW地产是具有国家一级开发资质的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集团,中国房地产“综合开发”“责任地产”“蓝筹地产”百强企业。作为根植西安本土的领导品牌,ZW地产始终以对城市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业主负责的国企品牌责任,致力于提升城市价值、传承地域文化和改善人居环境。2014年以来,“五优好宅”住宅生活体系得以建立,成为ZW地产新时期下的发展目标。

(二)ZW地产盈利能力的杜邦分析

运用杜邦模型可以解释盈利能力指标变动原因和变动趋势,为采取措施提高盈利能力指明方向。表3-1、表3-2分别为根据ZW地产2009、2010、2011年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数据编制的该公司比较资产负债表和比较损益表。下面就以杜邦模型为基础,结合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对ZW地产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杜邦分析。

分析表3-1、表3-2,可计算该公司相关财务比率如下:

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本文以营业净利率替代销售净利率)

2009年 0.27=0.09*2.26*1.33

2010年 0.29=0.11*2.28*1.16

2011年 0.24=0.09*2.27*1.18

该公司权益报酬率2009年为0.27,2010年上升至0.29, 2011年有所下降为0.24,这是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生产经营业务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和财务杠杆盈利能力三种盈利能力相互影响的体现。

(三)销售净利率

很显然,2011年的销售指标均比2010年和2009年差许多,虽然2011年的营业利润514983万元高于2009年的469044万元,但其成本费用控制较差,在获取同样销售收入的情况下,付出的代价较为高昂。

(四)总资产周转率

该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存货周转率也会对权益报酬率产生影响。2009―2011三年的资产周转率情况如下表3-4所示:

从表3-4可以得出:应收账款周转率2009年最高,2011年比2010年略有提高。2009年的应收账款仅有33083万元,相比2010年的114033万元、2011年的104700万元少得多。而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三年基本持平,说明三年来资产的盈利能力基本相同,对权益报酬率的影响不大。

三、基于盈利能力的ZW地产公司实施策略建议

(一)选准目标市场。彼得斯和沃特曼曾经合著了《追求卓越》一书,书中有一段话表达的意思是:盈利水平最高的企业的必定集中经营核心产品,盈利水平较高的企业是相关多元化经营,盈利水平最差的企业就是无关多元化经营了。因此,ZW地产公司实施多经营战略时,最好选择与其行业有关联的行业或产品。如果能把这些行业和产品与白酒主业结合起来,参与行业组织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既可以把原本流向行业外的利润留在行业内,又可扩大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而且能通过主辅业配合形成的产业链发挥综合优势,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

(二)明悉目标行业,掌握核心技术,避免盲目决策。在选准目标行业以后,企业首先要对新行业诸如市场规模、发展潜力、竞争对手等重要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或者说要有绝对把握。其次是要掌握在该领域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技术,这是关键所在。若想在新行业经营获得成功,必须同时具备技术、资金和市场营销等全方位优势。最后是要对目标行业的经营预期做出具有前瞻性的长远规划,明确实施步骤,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对ZW地产公司来讲,可发挥其在资金方面的优势,买断目标行业有关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决胜的利器,从而为在新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没有领先优势,单单靠在资金上的所谓的优势,即便能够进入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也只能以低水平维持,其经营业绩不会取得预想的结果。

(三)打造整体优势,实现优势整合,获取“1+1 >2”的效应。企业可采用两种方式进入新行业:一是依靠内部成长,二是依赖外部成长。内部成长是指原有企业投资新建项目,随着新项目的投入运营而进入新行业:外部成长是指原企业购并一个新企业,继而进入新行业,并在新行业内精心运作,使所购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无论哪种操作方式,其目的无非是通过整体优势的打造,获取整合优势,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达到“1+1>2"的效果。ZW地产公司若进行多元化经营,应在有限的资源内兼顾不同集团利益,通过人事安排、资源调配、文化融合等手段进行组织结构再造,树立职工整体价值观,以实现战略协同,打造整体优势。

(四)要注意控制规模,及时调整行动方案。经济规模不是规模经济,应尽量避免规模过大造成严重后果。过大的规模,就会因组织结构错综复杂导致管理沟通困难,以至于信息失灵、对市场反应迟钝,企业运转失常。遇此情况,企业应及时取措施“精兵简政”。对所属子公司进行清查,分门别类制定精简、调整方案,通过采取分拆、剥离、缩小企业规模等手段,促使企业“瘦身强骨”,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再次,用合理的资本结构,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管理层;风险行为

一、引言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指出,“作为其他人所有的资金的经营者,不要期望他会像自己所有的资金一样获得精心照顾”。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委托环境下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的非对称性,管理层在面对风险和收益时会有不同的决策行为,管理层的风险行为导致Bowman悖论――跨企业风险-回报负相关在我国表现得非常明显。管理层的风险行为,国内外文献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认为是指企业的管理层做出的投资决策超出或偏离了企业自身的能力和成长机会,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非盈利项目,从而损害企业的价值,导致公司失败的行为。风险行为主要表现为风险规避与风险寻求,风险规避是管理层放弃能够给企业带来正的净现值(NPV)的投资项目,导致企业的回报降低,风险寻求是管理层有可能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拿企业去冒险,从而使企业的风险增大。二者都给企业带来损害和机会成本。

公司治理是一系列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是公司用来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责、权、利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有效的公司治理能提升管理层的决策水平,矫正管理层的风险倾向,使公司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目标一致,从而避免管理层风险行为的发生。本文研究公司治理的各个方面对管理层风险行为的影响,进而改进公司治理中的制度安排,加强对管理层的制衡,从而减少管理层的风险行为来保证企业成功。

二、公司治理内、外部机制对管理层风险行为的影响

(一)股权集中度对管理层风险行为的影响

股权集中度是股权集中还是分散的主要指标Jensen和Meckling将股东分为内部股东和外部股东两类,并认为提高对企业有控制权的内部股东的股权比例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价值。Shleifer和Vishny通过实证表明,一定的股权集中是必要的,有助于增强接管市场运行的有效性,降低管理层的成本。他们的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对管理层风险行为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但另一方面,管理层对公司的经营须体现大股东的意志,管理层的风险倾向受到单个具体的大股东的思想与行为的影响。若大股东主观上存在着寻求风险项目以此获得超额利润的倾向,对管理层的奖励标准是企业规模、快速发展的,则管理层在经营中将会有更多的风险行为;若大股东追求公司稳定、长期的发展,对管理层的奖励标准将是稳妥、安全发展,则管理层将自我约束投资决策的风险行为。由以上的分析,股权集中度对管理层风险行为的影响的正负关系尚需具体案例研究。

(二)控股股东性质和国有股份比例对管理层风险行为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控股股东性质和国有股份比例对管理层风险行为的影响较大。许小年研究发现,国有股比例与公司效益负相关。陈晓等人研究发现,在竞争性较强的行业中国有股比例较高会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在竞争性较弱的行业中该结论则不成立。余怒涛等人的研究发现,国有股比例并不是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造成显著影响的因素。在控股股东国有和国有股份过高的公司,由于投资主体不明确,对管理层的监管机制的动力不足,管理层的许多风险决策和风险行为收益大,成本小。由此,管理层的风险行为发生较多。因此,国有股比例高对管理层风险行为有着不良的影响,国有股比例与管理层风险行为正相关。

(三)董事会规模和结构对管理层风险行为的影响

1.董事会规模的影响。一般来说,小规模的董事会容易协调统一,运行效率高,对管理层的行为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相反,董事会规模过大,运行效率差,董事会的监控作用弱。许多研究也表明:董事会规模太大会增加问题及问题,且不利于对财务报告的监督。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就越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董事会规模过大,不利于董事会约束管理层。但从防范风险角度来看,董事会规模增大,相关的利益关系人增多,更能全面地考察管理层的风险行为,它比小规模董事会的公司更有可能防止管理层的风险行为。因此,从控制管理层的风险行为来说,董事会的规模应适当。

2.董事会与管理层分离与合一的影响。董事长与CEO两职分离或合一无疑会对管理层决策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有研究认为两职合一有利于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使管理层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决策,增强管理层应对风险的独立性。而两职分离有利于降低成本,因此有利于改善公司绩效。我们认为,从对管理层风险行为的影响来看:两职合一往往会使高层管理人员权力过度膨胀,严重削弱董事会监督作用。而实行两职分离,更能维持管理层与董事会之间必要的制约关系,从而控制管理层的风险行为。

第4篇

一、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出现了很大的波动,有鉴于此,从2007年开始,我国政府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就已在所有上市公司全面实施,以期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通常意义上讲,会计准则制定得太宽泛,就会给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创造更多的空间,使其拥有更多的剩余选择权;而会计准则制定得太详细,则会导致会计人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找到适用的处理方法。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具体而言,主要有资产减值准则、关联方披露准则以及债务重组准则,这些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在资产与负债的初始分类、后续计量以及公允价值的使用等很多方面都严重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往往会打新会计准则的“擦边球”以达到证券分析师的预期,这使得新会计准则在运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1]。

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

(一)会计政策的强制性要求得到提高

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上市公司一旦出现亏损不可逆转的情况,就会加大资产减值的计提力度,下一年再通过资产减值的转回,从而实现扭亏为盈,这也是实务界通用的盈余管理手段,而新会计准则对于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是不允许转回的,其目的是减少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新会计准则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上市公司的实质性控制,这一变化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产生了很大影响,明确了公司所要承担的债务,同时也可以有效限制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发生。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作出了改进,明确了使用的前提和范围,以确保公允价值不被滥用。从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中能够看出,会计政策的强制性要求得到提高,可选择性有所降低。

(二)会计政策的可操作性进一步细化

针对原会计准则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新会计准则特别制定了资产减值原则,将销售价格改成公允价值,使得资产的可回收金额更容易被确定,同时也对如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预计处置费用等问题提供了比较详细的操作指南。原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以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而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对单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进行确定,为此,新会计准则又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此外,新会计准则还对创新金融业务以及套利保证等新业务的确认、计量和列表进行了统一规范,这些举措使得会计政策的可操作性进一步细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2]。

三、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行为

(一)资产种类的划分

新会计准则在对资产种类的划分上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改变了原会计准则在细则上进行详细规定的做法,而是按照管理当局持有意图进行划分,这一改变使得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更加接近其真实的财务状况,但是这种划分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管理当局的持有意图难以判断,变通资产的划分种类很容易给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留下空间。通常,对资产种类的划分来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主要包括对金融资产的划分与对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划分。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上市公司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指的是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可确定,上市公司有明确意图且有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对这部分资产应按照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债券发生增值时,上市公司对增值部分并不能进行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的是金融资产中的“补缺”账户,这部分资产伸缩性比较大,非常适合充当上市公司利润的调节器,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所持有的可控出售金融资产正在逐年上升;交易性金融资产指的是以投机为持有目的且具有活跃市价的金融资产,在新会计准则下,由于这部分资产每期的公允价值变动都要转入当期损益,将直接影响到当期的净利,对上市公司而言,并不容易对这部分资产进行风险控制。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上市公司持有房地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资本增值,那么该房地产将被视为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可选择使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很多上市公司都看到了房地产中蕴含的巨大潜在收益,因此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一些上市公司便将自用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这种转换交易行为比较常见[3]。

(二)资产减值的判断

新会计准则大量引入公允价值,符合了目前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相关的报表导向,但是并没有将对流动性资产计提减值损失的规范独立出来,当找不到造成资产减值的原因时,在原计提范围内就会将已计提的资产减值转回,这就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为了防止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损失一旦确认,在之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但这种规定并没有考虑到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区别,固定资产在一定年限内需要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计提累计折旧,某些上市公司在利润较高的年度会对固定资产计提大量的资产减值,使当期利润得以降低,同样也达到了平滑利润的目的。

(三)特殊交易的处理

为了对关联交易进行限制,新会计准则对关联方关系的认定、关联交易披露的范围、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但是这些规范在实际运用中反而增加了上市公司进行会计操作的可能性。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处理关联交易的一个趋势,借助中间企业对关联交易进行过渡,就可以达到规避会计准则的目的,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主要体现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两个方面,债务重组能够使原债务人获取重组利得,按照新会计准则,这部分所得将被计入营业外收入,如果原债权人发生重组损失,则被计入营业外支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就是以物易物,基于市场需求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能够降低上市公司的交易费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与资产重组类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也难以摆脱关联交易的怪圈,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不需要付出实际的现金流,账面调整的欺骗性更强。

第5篇

[关键词] 配股政策 盈余管理 变现能力 营业利润

一、文献回顾

中国学者主要使用了三类财务指标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1)资产减值准备类指标:李增泉(2003)对1999年我国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的研究表明当上市公司被强制要求执行“四项减值”时,具有扭亏动机、配股动机和临界动机的上市公司一般会少提,而具有亏损动机、控股股东发生变更的公司和具有利润平滑动机的公司一般会选择多提。(2)线下项目类指标:原红旗(2004)不仅观察到了盈余管理现象而且通过实证分析找到了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作为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操纵净利润的证据。

二、本文研究思路

1.研究思路

证监会2001年的政策严格了ROE的计算标准,上市公司必须在最近3个会计年度其“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要达到平均不低于6%的标准才可配股,后一个指标相对于前一个指标由于缩小了利润的操纵空间而门槛更高,所以成为上市公司重点关注的指标。因此,笔者侧重于研究配股公司针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操纵行为,而该指标中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营业利润(税后)+除营业利润以外的经常性收益(税后),其中除营业利润以外的经常性收益(税后)由于缺乏持续性和可比性成为最易被企业操纵的部分。

2.研究方法

笔者选用“税后非营业利润的经常性收益率”指标来观察配股区间公司是否通过调增或调减“除营业利润以外的经常性损益”来实现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本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指标的操控。为了区分管理层调增和调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行为,笔者把配股区间公司同样分为调增动机组和调减动机组。当营业利润(税后)/本期加权平均净资产

3.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笔者选取了2001年~2005年深沪市的配股区间(R0E:6%~7%)上市公司作为具有配股动机的公司即研究样本组,而以在前两个年度已经配股的公司作为对照组代表完全没有配股动机的公司,通过使用“税后除营业利润以外的经常性收益率”指标对配股区间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和程度进行衡量和检验。

三、统计结果分析

1.对企业操控税后非营业利润的经常性损益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笔者对2001年~2005年配股区间公司的税后除营业利润以外的经常性损益/本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指标作了研究,见表2至表6。其中配股组(调减动机)代表当年R0E在6%~7%之间且税后营业利润收益率>6%的公司,标准对照组1代表前两年已经配股且税后营业利润收益率>6%的公司;配股组(调增动机)代表当年R0E在6%~7%之间且税后营业利润收益率

*10%水平显著;**5%水平显著;***1%水平显著

从2001年~2005年的变化趋势来看,配股区间公司的确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但从总体上来看,由于2001年的监管政策相对宽松以及配股区间公司盈利能力在稳步提高,所以配股区间里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数和其盈余管理程度都在逐年降低。

参考文献:

[1]Kevin C.W.Chen & Hongqi Yuan, 2004 “Earning management and capital resource alloc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accounting-based regulation of rights issues.”,The Accounting Review 3:645~665

[2]Wahlen, J.M., 1994. The nature of information in commercial bank loan loss disclosures. The Accounting Review 69 July, pp. 455~478

[3]李增泉:《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会计研究》,2003年第2期

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087-03

一、引言

在我国“一带一路”、加强“三农”等政策的引领下,银行业抓住改革机遇,大力创新、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削减融资服务费等推进了自身发展。但2015年商业银行在经济周期性转换、互联网经济深化以及金融脱媒化等情势下,释放了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利润增长放缓等不利效益。鉴于此,本文从区域视角出发,以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效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立足盐城市的发展特定模式,分析发展现状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盐城上市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

二、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效率的相关性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研究假设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影响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总结和结合盐城上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实际,选取了净利润、独立董事比重、第一大股东股份比重、第一大股东股份比重的平方和税后经营净利润现金率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衡量指标,结合经营效率分析的基础上探究盐城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效率的相关性,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净利润与盐城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正相关。

净利润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关键指标,也是银行之间横向比较的重要参照,更是银行效率与公司治理结构的物化成果。伴随着银行业的飞速发展及与国际社会的逐步接轨,银行业已由单独追求规模的扩大逐步转向寻求净利润的稳步上升,这种转变在淡化银行业以大求强观念的同时,让净利润与银行效率真正地联系起来,同时也让理论界对二者相关性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银行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净利润与经营效率是否也存在着正相关,这正是本文想要探求的一个结果。

假设2: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盐城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正相关。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设立独立董事,可以充分发挥其独立于控制股东之外,对公司治理进行有效监督的作用,独立董事比例设置比例较小时,难以真正发挥其监督职能,此时的独立董事往往是形同虚设,因此只有把独立董事的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有可能让其科学地行使其职能,最终逐步推动商业银行效率的提高。本文在此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希望可以从实证角度对独立董事与江苏上市商业银行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

假设3: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盐城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负相关。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因素,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少时,难以形成对第一大股东的有效激励,也会使得第一大股东不能恰如其分地融入公司治理;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时,容易导致一股独大的局面,这样也会使得公司的治理效率大打折扣,所以科学地调控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上市商业银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与提高经营效率大有裨益。在此基础上,结合盐城上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实际,最终选定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作为一个指标来研究其与经营效率的相关性。

(二)数据来源和模型构建

为了分析治理水平对盐城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本文需要对公司治理的相关要素的比例值和银行效率开展回归研究。本文所使用的面板数据,来自于盐城金融年鉴与盐城统计局的网站,采取线性回归的方式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效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具体的相关性分析模型如下:

yt=β1JLR+β2DLDS+β3DYDG

上式中各个变量的具体含义如下:

yt―一由DEA模型测算出的盐城的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值,其中t取值为1、2,y1表示上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值,y2表示上市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值;

JLR――盐城上市商业银行各年的净利润;

DLDS――盐城上市商业银行各年的独立董事的比例值;

DYDG――城上市商业银行各年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值。

在实际的银行业务中,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其转化为线性的过程较为复杂,因而本文假设选定的公司治理的各要素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在此基础上采用Eviews软件对盐城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效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本文基于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盐城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效率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1所示。

由表1分析可知:

公司的治理结构各个要素与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大部分都呈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可以看出优化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的企业管理布局对提高银行本身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

从公司治理结构的各项指标与银行经营效率的相关性来看。

1.净利润与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几乎是正相关的。这与上述假设1相符,同样也说明了改进技术或者扩大规模,在理论上会提升上市商业银行净利润,但是结合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实际来看,改进技术或者扩大规模与净利润的上升并一定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关键在于,改进技术或者扩大规模是否能适应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状况和自身的企业文化,是否能够让改进技术或者扩大规模被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真正的合理利用,所以只有科学的运用技术和适宜的控制规模,才会真正逐步提升净利润,才能最终增强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实力。

2.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大都是正相关的,这和上述假设2一致,同样表明增加单独董事人员数量,合理分配单独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重,有利于增强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运营效果。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不断利用单独董事的独特地位增加对上市商业银行的项目操作和威胁管控的监督程度,慢慢促进上市商业银行的各种事项更具备合理性、体制性、公开性,从而使得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效果大幅提升。一

3.第一大股东的股票占有比重和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存在负相关、和规模效率成正相关。这和假设3既有相同结论又有不同的结论。综合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进步的现实而言,这种关联性试验的结论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实际影响,也表明了盐城市上市商业银行运营时要合理地掌控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既要对第一大股东创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又要尽力避免一股独大现象的出现。具体来说,一个角度是在采用优秀的科技时要科学地避免第一大股东股份占有比重的消极作用,使用合适的途径使用科技,让科技充分的展现它原本的作用;另一个角度而言在自己不断增强实力的同时,还要全面地应用第一大股东股份占有比重提高能形成的正面影响,进而完成较好的效果,在规模增加的时候还要确保效率的不断增加。

三、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股权结构,加强各方面的制衡

以充分利用盐城市自身的发展优势,吸纳成绩较好的大规模公司参股商业银行,能够以产权为桥梁,完成银企合作,改良银企联系;吸引民营资产不但可以完成个人资产社会化,还对产权的松散和产权边界的明了有积极作用,进而加强所有权的限制力;吸纳国外战略投资人,从一个角度而言能够加强商业银行的利润关联体,继而增强银行自身管理的效率和运营管理的公开性,另一个角度也能够吸纳优秀的管理成果和科技,更好的建立国际品牌;员工持有所有权可以维护员工人力资产的专门性能力,并促进员工在企业管理中拥有相符的权力,同时职工持股是平衡股东和职工利益的有效约束机制。以上几种方式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推动银行效率的提高。

(二)不断完善董事会与监事会的结构,加强各自职能

结合盐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完善银行董事会系统,赋予董事会更高的独立性,让他们充分发挥出制定决策的作用并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与约束办法,以此来鼓励与约束独立董事。监事会要在工作中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力,在监督上市商业银行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主导作用,增强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同时逐步建立起财务监督与风险规避为主导的监管方式。

第7篇

【关键词】 会计准则;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不管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都还没有一致的定义。本文对盈余管理的观点是:盈余管理是一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会计政策变更等)或非会计手段(安排交易),利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或未涉及的领域(因为会计准则具有滞后性)以及会计原则的可选择性,凭借一定的职业判断,有目的地选择更有利于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或辅助信息进行管理、最终导致财务报告没有公允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行为。其目的是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主要手段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诱发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应付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政策,为了证券的公开发行及提高发行价格,后续再融资动机;防亏及保牌动机;炒作股票、提升公司形象动机;管理人员追求高额报酬动机。

在我国,企业上市的资格是一个稀缺资源,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得到发行股票的资格。股票上市的定价是和企业每股收益相挂钩的,也就是说企业的每股收益越高,股票的定价也就越高,也可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这就促使企业为了能够上市并达到一个较高的发行价格产生对盈余进行管理的强烈动机。当公司上市后,为了维持上市资格,在连续的三年中,只要有一年不是亏损的,即可保住上市公司的“壳”资源,盈余管理的空间比较大。税收动机也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特殊的动机,尤其是我国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多的情形下,管理当局为达到避税的目的,更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现在已有许多上市公司为高级管理人员提供高额奖金或认股权证,以激励其努力工作,创造业绩,实现公司目标,而用来反映经营业绩的会计盈余信息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的管理当局为贪图巨额报酬,并为保住职位或升迁,则希望通过管理而使公司的盈利能达到预定目标。另外,隐性报酬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而评价高管人员业绩的重要依据是会计盈余,故在隐性报酬的驱动下,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也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1.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企将其优质资产剥离出来,包装上市,原企业改造成母公司集团。许多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采取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上市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在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转移。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其实质是通过合法不合理的方式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将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向上市公司转移,而亏损则转出上市公司。其主要方法有关联购销,费用负担转移,租赁经营,资产转让,托管经营等。

2.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进行盈余管理。会计准则提供了企业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的权利以便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变更的影响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因此有部分公司巧妙的运用了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灵活性,通过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达到管理盈余的目的。

3.利用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变动。上市公司通过年度之间收购或出售等手段,增加新的子公司或减少原有的子公司,从而改变合并会计报表年报编报的合并范围,操纵公司当年或以后年度的合并利润表,为实现盈余管理大开方便之门。一些亏损的或盈利能力差的上市公司往往通过持股比例变化的手法,来改变合并报表的范围从而操纵盈余。通常的做法是在原合并范围的基础上减少一些亏损的或盈利能力差的子公司,或者增加一些盈利能力好的子公司,从而提升合并利润。

4.利用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当投资企业占被投资企业权益的20%以上并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否则只能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成本法核算和按照和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存在很大差异,有些上市公司出于调节利润的需要,利用对“重大影响”原则性规定上的模糊性,在变更股权投资核算方法上做文章。

5.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界定ST上市公司是否退市时,仅着眼于其是否盈利,而不考虑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因此,作为企业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非经常性损益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质,往往成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在扭亏公司、微利公司中普遍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这一现象也早就被一些实证研究所证明。

6.利用收入、费用的确认进行盈余管理。我国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收入费用的确认来进行盈余管理。当企业当年效益很好时,为了对以后年度的利润有个确定的保证或者预期利润会下降,企业会采取递延确认收入,当以后期间才确认。这样可以平滑公司的利润,给市场一个稳定的趋势,可能让投资者认为企业发展良好,高估本期收益。相反的,企业业绩下降时,达不到相关政策的既定水平,因此可能会采取提前确认收入,以满足当期利益需求。与此相对应的就是费用的推迟确认和提前确认。

7.利用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资产重组最初的目的是使企业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产业调整、实现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或股权转让等行为。资产重组具有使上市公司一夜之间扭亏为盈的神奇功效,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利用时间差,如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前进行重大资产买卖或股权置换重组,确认暴利;二是不等价交换,即借助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进行“以垃圾换黄金”的利润转移。

8.改变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和确认金额。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赋予了会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主观界定应收、应付、待摊项目确认时间和金额的权利。在应计制下,预计一些损失或多摊销一些费用往往被认为是谨慎原则的结果,并不会引起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注意。有些公司利用待摊项目达到隐瞒费用、虚增利润的目的。

三、现行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

(一)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会计准则从产生开始就肩负起了抑制盈余管理的使命。但是,由于它本身固有的特点,会计准则并不能将盈余管理完全抑制住。

会计准则是规范指导会计实务的。在一般情况下,会计实践的发展和新经济行为的出现都要快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准则制定滞后的这个期间,企业可以有很长的自我判断和认定阶段来进行盈余管理。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准则规定的是权责发生制,因此在会计处理方法上就会产生预提、待摊、递延和分配等,将各个期间的收入与费用、收益与损失相配比。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加准确地计量损益,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在确认和计量的过程中,就需要会计人员的自我判定、认定,在这个判断认定过程中,也就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会计准则是规范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要对一个企业进行评估,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会计信息很可能左右投资者的决策,使资本流向不同的地方。因此会计准则是各个经济利益相关方和准则制定者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利益各方的一个折中,因此在处理事务中,既有限制死的,但是同时也给各个企业有自我选择的机会,毕竟各个企业所处的行业,面临的环境条件不同,准则制定者不可能将所有面临的情况一一想到,也不可能将所有情况全部用准则规范。因此企业有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在一个既定的大规则下,为了更好的反应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由于企业拥有这个选择权,因此就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操作的可能性。

盈余管理是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及会计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利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漏洞或者可选择性以达到目的。因此会计准则天生为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和方法,但是盈余管理和反作用也促进了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完善。盈余管理的大量出现,导致资本配置不合理,产生不良的经济后果,使投资者对市场丧失信心,促使准则的制订者会重新考虑准则的制订和修改,重新达到一个均衡的水平。

可见,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其实是相互作用的。现行会计准则对于会计中的计量,确认,披露和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对盈余管理手段也会产生变化。既有抑制的一面,同时也会产生新的方法,因为盈余管理不可能完全消除。

(二)现行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现行会计准则主要是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上压缩了企业的选择空间范围,如在合并报表、资产减值、存货发出计价等方面的规定更加严格,从而规范和控制了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粉饰经营业绩等行为,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将从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和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等方面讨论现行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1.在会计的确认方面,以往,亏损企业可以通过控股合并以达到扭亏为盈的局面,在现行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账面价值计量,不再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也不形成商誉,合并对价与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权益项目;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被合并方在合并以前实现的净利润在利润表中单列一项反映。

2.在会计计量方面,如在存货发出计价的方法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使上市公司的存货流转得以客观的历史成本计量。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当期费用的高低,进而对利润产生明显的影响。以往企业通过变更对存货的计价方法就可以达到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目的,新规定使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被彻底堵死。如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中,以往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进行盈余管理,为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新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对长期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不能转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对于资产减值的情况,现行会计准则中要求进行披露以防止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和不能清楚了解公司情况,这样,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将大大缩小。

3.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力图减少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误导,帮助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对信息披露要求的加强体现在各个具体准则中。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中,要求企业应当区分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式披露分部信息,要求企业根据业务的性质,将其中的一种分部方式作为主要报告形式,另一种分部方式作为次要报告形式,不同的报告形式,所披露内容有所不同,目的是使投资者重点了解公司的情况。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中,要求加大关联交易的披露。要求以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判断是否为关联方关系,而不仅是法律形式;财务报表披露应根据一方对另一方实质上的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关系,或根据两方或多方实质上同受另一方控制关系确认关联方,并且规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必须披露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交易和分别按关联方类别披露集团内部的关联方关系及交易金额。总的来说,新准则不仅加大了关联交易披露的范围和内容,而且将以往较为概括的要求明确化和具体化,增强了关联交易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不当行为。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规定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不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合并财务报表的种类不仅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而且还包括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和附注三个部分,其中对合并现金流量表编制的规定及时有效地填补了现行实务当中的理论空白。剔除了企业通过分离手段,将经营业绩不好的子公司减少持股比例,而将其从合并范围中剔除或者是提高盈余公司的持股比例,将高盈利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最终达到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并且新准则也在信息披露方面进行了规定,如“本期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原子公司,说明原子公司的名称、注册地、业务性质、母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本期不再成为子公司的原因,其在处置日和上一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以及本期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金额”。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上市公司通过整体出售或者减持股份的方式,将原来列在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排除在当年合并报表范围外的盈余管理行为。

4.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方面提出了新的标准。会计信息的处理很大程度上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现行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可确认上限的判断和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的判断;《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准则中,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和摊销年限的确定;《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准则中,一般借款利息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等,这些都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较强的业务素质。因此,新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会计人员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以不断增强其业务判断及业务处理能力;另外,还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从思想上遏制利用各种手段操纵会计信息、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做法,以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现行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新空间

1.在会计确认方面,首先对无形资产进行了新的确认,新准则将公司内部的研发费用分为两个阶段处理: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当期直接计入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只要符合准则规定的条件就可予以资本化。但是一个企业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时点企业可以进行人为的控制,开发阶段符合条件的支出是相对模糊的、不容易区分的,并且企业的研究相对披露的信息较少,外部信息需求者掌握的内容较少。这个资产的确认给了公司很大的操作空间,当企业需提高业绩时,提高资本化支出;当需要降低业绩时,只需增加费用化支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研发费用是否进入无形资产成本中,来控制企业的费用,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同时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也具有可选择性,并且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这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上市公司利用无形资产摊销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空间。

其次是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借款范围,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资产,这就意味着可以资本化的资产不仅包括固定资产,还包括需要相当长时间才可达到销售状态的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更为宽泛的资本化条件给上市公司带了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

2.在会计计量方面,首先是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新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可以较真实的反应企业当前的活动,但是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市场不够完善,对于公允价值的确认还存在问题,因此上市公司可能不当使用公允价值,以达到盈余管理目的。

其次是固定资产仍然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经常使用的一个科目。虽然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但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等方面还是可以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当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及预计净残值和原先估计数有差异,应当予以调整。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价值一般较大,只要有证据证明其使用寿命和净残值与估计数有差异,就可以通过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简单地改变当期或者以后期间的折旧费用,达到企业盈余管理的目的。

3.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方面,现行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提高了,但同时留给职业人员判断的空间也增加了。如对商业性质的判断,无形资产中,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的判断,对于收入、费用等的一个相应判断,都需要会计人员作出决定,如费用的递延和提前确认。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规定要求当期的收入与其相关费用应相互配比,然而现实中费用的受益期很难确定,费用如何在各个会计期间分配及分配多少需要一定的主观判断,上市公司管理层正是利用这一点,进行盈余管理。

由上述分析可知,现行会计准则在相当程度上从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和职业判断中缩小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但同时也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所需要从业人员职业判断的另一些方面给上市公司留下了盈余管理的余地,甚至扩大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操作空间。从另外角度来看,只要会计准则为企业留有职业判断和估计的空间,那么盈余管理作为准则制订者和执行者之间的动态博弈就不可避免。

四、政策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盈余管理是不可能消灭的,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让各方都得到利益,但是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造成的后果却是严重的,在我国现有的情况下,应防止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负面影响。根据本文的研究分析,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一是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从盈余管理的手段中分析,不管企业怎么进行操纵,都会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中进行,因此应加强这些方面的披露,并且各方利益相关者也应重点关注这些信息。

二是改革、完善我国的监管制度。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维持资格都和会计盈余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企业为了这些利益,就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为了消除潜在的诱发公司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就必须继续推进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对相关法规制度加以修改和完善,引入更多的评估机制,以弱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加快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进程。

三是继续完善会计准则,提高会计准则质量。会计准则是制约盈余管理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应该继续完善会计准则,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在现阶段,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应该放在压缩会计准则留下的自由空间,最大程度地减少公司管理层的会计估计和职业判断;要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的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要着重研究被利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项目及其案例,总结出其一般规律,并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成果,对已颁布的会计准则不断进行修订。

【参考文献】

[1] 颜梦宏,傅蕴英.基于收益平滑动机的盈利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3).

[2] 耿照源,邬咪娜,高晓丽.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0).

[3] 于李胜.盈余管理动机、信息质量与政府监管[J].会计研究,2007(9).

第8篇

关键词: 盈余管理;Jones模型旅游

1引言与综述

盈余管理是会计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受到市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关注,同时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所谓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指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范围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规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干扰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判断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1],从中获得自身利益的会计行为。目前我国旅游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佳已成为业界的共识,然而这些公司在其不佳的经营业绩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如果存在,盈余管理程度如何,是隐藏了收益还是夸大了利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够优化投资者对旅游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能够丰富旅游上市公司的学术研究,对于政策制定方面也有一定意义。

国内外对于盈余管理已经做了较多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盈余管理动机和盈余管理手段两大方面。综合学者们对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得出,盈余管理动机主要为契约动机Healy,1985;Sweeney,1994;张祥建,2006;程敏,2009;王范,2013等)、资本市场动机Frankel et al,1995;Teoh,1998;Hayn,2000;张靖,2007;马葵,2008;黄福广等,2010;姚莹,2013等)和政治成本动机Moyer,1990;Key,1997;田丰等,2000;杨旭东等,2006;张晓东,2008;许云鹏,2013等)三个方面。契约动机具体包括报酬契约、债务契约及与政府制订的契约等,资本市场动机具体包括IPO、配股、防亏保牌、节税等,政治成本动机具体包括避免政策限制、获取相关优惠政策等。盈余管理手段方面,国内外相关学者普遍认为主要包括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具体通过运用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的变更李振,2006;王婷婷,2007;杨丽丽,2009;张柳逸,2012等)、关联交易魏明海等,2000;曹文辉,2007;高洁,2010;关月琴,2014等)和利用地方“优惠”政策陈晓等,2001;薛爽,2005;王伶等,2008;刘心,2011等)等手段来操纵收益。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但是针对旅游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分析却极少。鉴于旅游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情况对政策制定、投资者决策等的重要影响,本文以A股市场上的旅游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盈余管理进行量化研究,以期能够有利于实践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第9篇

据统计2004年度减值损失转回金额最大的前20家上市公司中通过转回前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同程度地调整了损益,2家ST公司分别增加当年利润32495万元和4500万元,占各自当年净利润的309%和581%,成功地摘除了ST;4家上市公司分别增加当年利润28080万元、6885万元、6373万元和5003万元,避免当年出现亏损;6家上市公司维持或提升了公司的业绩。据WIND资讯统计,2006年上市公司可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分别约为23亿元和62亿元。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手段众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大致有以下三种行为表现。

1.避亏公司的行为表现

我国的相关证券法规对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有着严格的规定,当上市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时,其公司的股票将被特别处理;当上市公司最近三个年度连续亏损时,其公司的股票将被暂停交易。因而,零值是判断公司经营状况的一个关键临界值,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小于零就面临着被ST或PT的可能,大于零就会降低ST或PT发生的概率。这种情况下,以零阈值为管理目标的上市公司管理者一般倾向于采用增加或至少不减少收益的减值政策,即提取较低比例或转回较高比例的资产减值准备,以减小对会计盈余的负面影响。

2.巨亏公司的行为表现

由于我国规定只有连续三年亏损才被暂停上市,对亏损的程度也没有限制,即使发生巨亏也不受制度约束。因此,如果上市公司在未来两年内也无法规避亏损,那么在其首次出现亏损年份或首次亏损的下一年份,存在强烈的扭亏为盈动机。上市公司为避免其股票被停止交易,往往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模糊性,“一次亏个够”,为以后“扭亏为盈”留下操纵空间。一般而言,管理层夸大亏损的常用伎俩是巨额冲销,即在亏损的当年尽量将亏损人为地扩大,将以前年度的亏损全部处理掉,以求增加未来收益,避免连续亏损。

3.扭亏公司的行为表现

亏损上市公司要想“保牌”或“摘帽”,就一定要避免出现“连续两年”或“连续三年”亏损。由于该类公司通常主营业务不景气,很难在短时间内依赖主营业务扭亏为盈,如果在扭亏年度将以前巨额计提的减值准备通过巨额冲回而制造“报表利润”,便可造成“扭亏为盈”的虚假表象以逃避市场的监管。所以对此类上市公司来说,管理层一般会在允许的范围内极力避免继续亏损,反映在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执行上就是提取较低比例的资产减值准备。

二、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引起了市场监管部门和信息使用者的高度重视。虽然外部监督部门也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了监管的力度,但效果却不令人满意。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减值准备计提相关的准则和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是造成当前不恰当计提的重大原因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不够健全和完善,计提政策选择弹性大。我国会计制度对企业计提减值准备的有关规定不够明确,企业具体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弹性较大,使企业进行不恰当的减值准备计提有机可乘。如在确认减值准备时,判断资产减值所依据的条件和衡量标准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问题;有关计量: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和方法由企业自行决定问题,短期投资,存货跌价的计提方法选择问题。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在确认和计量的相关条件上还存在局限。较大的专业判断范围影响了信息的可靠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然而主观判断不可避免影响了信息的可靠性。

2.外部审计监督难度大

资产减值审计一直都是难题。资产减值准备项目性质的特殊性。它本身就属于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项目,一是资产及其明细种类繁多、金额巨大;二是确定资产项目可收回金额时需要大量运用会计估计和判断,主观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大;三是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核销等计算较为复杂,在会计处理中错记、漏记的概率较大。四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行为和动机。如管理当局动机不纯,蓄意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会计利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那么往往是经过缜密策划和多方掩饰,注册会计师很难通过一般测算得知或常规检查所能发现。

3.盈余管理的收益大于成本

盈余管理的收益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由于账面盈余,引起股价上涨,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的资金,还可以获得配股、增发资格、避免暂停上市乃至退市,获得低成本筹资优势;二是对于公司管理层而言,盈余管理中的收益有高额薪金、晋升机会和在职消费等。与盈余管理的收益相比,盈余管理的成本较低,其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盈余管理被发现和公布的可能性;二是被处罚的力度。我国目前由于注册会计师在经济上的不独立,加上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审计质量良莠不齐,对于盈余管理的诸多现象难以发现,即使被发现也难以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而予以公布,因此盈余管理被发现的可能性相当小。另外,即使被发现对其的处罚力度也偏小,我国法律对盈余管理的处罚就是证监会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等方式,其罚款金额之小也无法对公司及其直接负责人起到威慑作用,这就使得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越演越烈。

三、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市公司在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方面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为防范上市公司利用各种手法操纵八项计提,主要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准则制定部门应谨慎确定企业的职业判断范围,谨慎赋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权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备,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许多面临“报表”压力的企业并没有正确运用会计制度赋予的会计选择权,而是将其视作了利润操纵的机会。因此,本文作者尽管并不主张简单通过消除会计选择权,以求得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目前适当限制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是完全必要的。比如在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选择上,会计制度应明确规定哪些行业、哪些类型、哪些规模的上市公司应使用何种计提方法,或者优先使用哪种计提方法,禁止使用哪种计提方法,并对所选择方法的依据进行详细的披露和说明。此外,会计制度也应对会计估计或会计政策的变更等相关选择权做出限制;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冲回,制度应对超过一定金额或幅度的冲回,规定由注册会计师或资产评估师出具报告,企业根据报告来确认和计量冲回数额。

2.加强对减值准备披露的监管力度

如前所述,我们不仅要谨慎赋予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证券监管部门还应加大对企业会计选择权的监管力度,和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程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根据目前会计制度,财政部已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减值准备明细表,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严格披露了明细表,更不用说在改变会计方法和原则时,详细地披露其改变对利润的影响。因此我们除了对披露要求强制化、细化,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的格式与内容外,作为上市公司监管部门的证监会,还应加强信息披露的检查力度,对未按规定进行披露的上市公司予以严惩。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