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15: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学技术创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创新理论”一词源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对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的解说。自20世纪初该理论提出以来,创新理论所表述的内容丰富而具体,涵盖技术、知识以及制度等诸多方面。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走过的发展历程来看,创新人才培养无一不是作为推动国家高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我国的高等教育因为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培养的学生不能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而要造就一批具有杰出思想、具有真才实学的科技实用性人才,就必然要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的钟秉林校长曾经把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二是以创新思维和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三是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五是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六是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创新型人才强调的是首创精神和超越能力。面对问题具有强烈的探索兴趣和欲望,并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险和追求真理的勇气;敢于对已有知识、结论提出质疑、挑战,进行批判性思维;善于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创造性成果。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赣西地区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路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学院的重点专业和江西省高职示范性专业,根据职院办学定位和专业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专业适应性和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从2010年起,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3次修订与完善。按照“厚基础、知识面宽、更新内容、整体优化、加强能力、提高素质、减少课时”的思路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探讨。具体的做法是: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岗位能力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举措。强调以工作岗位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培养目标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我院创立的“递进式144”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基本思路就是通过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外顶岗实践,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递进式144”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岗位为中心,按“岗位素质”“岗位专业”“岗位技能”“岗位拓展”四个模块开展教学,按照“岗位认知仿岗实训岗位实践定岗实习”递次推进能力提升的四条培养途径,培养既适应专业岗位,又有广阔领域发展前途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独到之处就在于为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较广阔的空间。
(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为参照,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敬业精神强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以创新课程标准为基准。
淡化专业,推行能力和素质教育。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往执行的课程体系设置更多地倾向于专业化标准,与培养技术技能型的医学检验创新型人才目的相距深远。为此,在做出市场调研、行业专家论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和设置进行整合,以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培养作为两条主线,维持教学总量基本不变,仅在所开课程门类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教学和人文教育环节,根据专业特点增加部分选修课程,将基础性、验证性的实践教学内容缩减整合,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课时的比例。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学编排上,突出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结合,使能够反映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所必需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融入社科类课程。调整后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体现了地方性与应用型、综合性与复合型、适应性与多类型的特点,既能满足为赣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体现地方特色的需求,又在整体上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
2.以创新实践教学为重点。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手段在于实施有效实践教学。为此,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课程的开设比例就显得意义非凡。具体的做法是将我院现有的基础、药学、医学检验各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营造大学生创新试验区,纳入行业标准,引导学生早期接触工作任务;率先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实行理论教学、实训操作和医院实践“教、学、做一体化”。下一步,将依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作为省级重点专业的契机,集中学校与校企合作方的优势资源,打造融医疗、卫生、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省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让教师、学生从课堂走出去,深入基层、接触社会实践,将教学、科研、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到课堂教学和社会服务中,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3.以创新教学方法为手段。
教学方法的改革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去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实施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创新型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问题探究式、案例分析式等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极为有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有利于创造性和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论教学就尝试过“PBL———问题式”学习法,采取“一堂课一个问题”的教育模式,课前教师向学生发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写出答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内容。PBL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在遇到不可预知的问题时,通过团队的合作来寻求解决方案。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4.以创新师资队伍为核心。
实施创新教学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了推进我院医学检验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制定了各项政策和制度来确保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是发挥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从本地区引进专家学者、行业能手从事专业教学。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医院或行业进行实践锻炼,使他们能及时地把握行业的新动向,将实践过程中掌握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融入教学之中。二是优化教师的学历结构,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增加高素质、高学历的优秀毕业生来我校从事医学检验技术教学工作,使本教学团队中不断注入新思维、新方法。三是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相关奖励政策向一线教师倾斜,在职称晋升、学历提升等方面优先考虑,特别是要提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本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参与到相关行业进行实践锻炼。四是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高职能教学团队。
5.以营造创新型大学文化为灵魂。
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根据组内教师的特点,开设了“数字艺术家”的特色课程,课程包括CG电脑插画和Flas制作。课程的设立遵循科学性、特色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将如何设计电脑插画和电脑动画的实际问题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中,让学生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锻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艺术其核心是艺术设计,而所谓“数字”就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设计。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六分“艺术”四分“数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培养是对传统美学的延伸;加强基本理论教育和手绘等基本功的训练,同时在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技法形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将美术课搬到了信息课上来讲,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思维方法和技术去创造,这样使数字和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校初中和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CG电脑插画”或者“Flas制作”不同的课程内容。其中“CG电脑插画”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CG简单概述(2课时)
第二单元:光与影(2课时)
第三单元:色彩(4课时)
第四单元:卡通与创意(6课时)
第五单元:插画创作(6课时)
以“CG电脑插画”课程中“卡通猫的创作”教学为例,介绍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卡通猫的创作”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与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高一年级的选修课程,选此课程的学生是在对课程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的,通常在初中有一定手绘基础,对课程的兴趣较高。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原创以及卡通创作的一般过程;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掌握卡通猫创作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数位板和软件进行简单的卡通猫原创设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渐进的学习过程,了解卡通猫的原创过程,从而了解卡通创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创作卡通形象的成就感;培养独立原创的习惯;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二)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教学环节一:导入――如何创作的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国内外原创卡通形象图片或视频。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但是中国的文化原创力仍然薄弱。究其原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力”指的是我们对原创的重视和尊重程度不够。
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卡通形象的创作呢?今天,以“猫”为主题进行学习。教师展示本课标题:卡通猫的创作。
教学环节二:卡通创作的一般过程
【教师活动】
1. 什么是原创?原创是独立完成的创作;原创是模仿与抄袭的反义;原创是来自作者的灵感。
2. 创作卡通形象要经过以下过程:①了解原型(真实事物);②简化;③创作(变形,比例变化,错位,色彩变化,拟态等);④卡通形象成型。
(1)原创过程――了解原型
教师简单介绍猫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学生活动】了解猫的基本构造,利用教师提供的照片,学习猫的基本结构,画一些简单的草图。
(2)原创过程――简化
【教师活动】以猫的形象为例,比较和分析经典卡通作品中的猫都做了哪些简化和保留,夸张强调了哪些特点?
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卡通形象常常是在原型的基础上,通过简化,再运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塑造其特有的性格、内涵与外在特征。夸张,通常可从表情、动作或者形体方面进行夸张表现,以达到突出形象个性和性格特征等效果。拟人,将动物、植物、器物等进行拟人化表现是卡通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法。
【学生活动】讨论比较,交流发言。
任务1:搜索10个关于猫的卡通形象。任务2:分析卡通形象,提炼出特点。任务3:尝试画出一只具有典型性格的猫的卡通形象。
(3)原创过程――创作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卡通猫的创作。操作步骤:第一步,打开猫的图片。第二步,用液化工具对图片进行变形夸张。第三步,用简化的方法绘制猫的外形(包括四肢)。第四步,整理添加表情细节。第五步,添加颜色。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原创活动。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回答问题。
教学环节三:展示评价
【教师活动】展示并点评优秀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学生活动】学生简单介绍创作思路,感受创作卡通形象的成就感。同学之间互相学习,课后修改自己的原创作品。
教学环节四:本课小结
【教师活动】小结。
教学反思
卡通动画创作的难点是:理解何为原创。是不是模仿日本漫画风格,画画小美女小帅哥就算原创?如果不能给创作界定范围,学生又何以学习创作?原创的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有没有一个相对科学的步骤和方法来解决?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
教师首先必须促使学生了解原创的意义和步骤,使其明白原创如何回归原点。通过认识、模仿、掌握、变化的过程去科学创造。我们选定了动物的案例,也是刻意为之。因为目前学生画画日本漫画之风盛行,但日本漫画中动物造型相对较少,对学生而言“先入为主”的情况较弱,利于创造。倘若选人,则很容易陷入老路。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认识猫科动物的基本结构,然后不断地、反复地绘画,理解其构造和形体。最后再结合PhotoShop软件的变形功能去激发灵感,产生原创作品。
关键词:创新创业;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适应”“把握”“创新”“求变”并“引领”新常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中心与主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教育改革大趋势,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热点。各类教育组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2015年,国家结合教育体系发展现状,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高校教育提出“双一流”建设要求。[1]国务院2015年36号文《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2018-2022年全国教育大会,都要求加快建设高水平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此外还有“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中要求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类高校应准确把握教育改革方向,明确教育育人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知行并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与各类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制定出符合国家建设要求、适合艺术设计类课程体系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双创”教育理念,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实践人才。
1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1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不足
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兴起,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师这一职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也是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期望的目标。虽然许多高校都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历年报考艺术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但在学生临近毕业就业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高校都会存在的问题。[2]例如一些名牌大学依然存在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不高等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并非所有学生能够找到对口工作,大多数毕业生进入了房地产、软件开发、企业管理、事业单位等各行业。能找到与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占比只有20%左右(设计师、中小学美术教师或其他)。人才培养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入与认识,优势不足,竞争力欠缺,导致许多艺术设计类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难以继续从事本专业的设计工作,缺乏创业意识和能力。
1.2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
就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艺术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各种艺术知识的讲授,也包括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设计生产能力的培养。从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来看,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只有教师足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具备优秀的创新创业知识及经验,才能取得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引导学生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可见要培养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他们对创业的兴趣,就需要有专业的教师对其进行引导。艺术设计类教师因其专业的关系,都具备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许多教师除了从事教学工作外,还会从事相关设计工作,例如接手一些设计项目等。[3]但他们并不是企业家,因此缺乏创业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部分教师只负责设计教学、设计研发、设计应用等,无法承担创新创业教育课的开展。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也只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不清楚,无法对学生进行二者结合的教学。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双创”能力培训,真正落实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1.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完善
目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还在发展中,教学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仍然不够完善。部分高校为了响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政策,在原有的课程上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却没有实现创新创业与学生本专业相结合,导致二者之间联系不足。此外,还有部分教师依然沿袭着以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与方法缺乏创意,传授内容模式化,没有因人施教、对班设计[4]。
2专业、创新、创业教学一体化
2.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已成全球教育发展趋势,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密西根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等。国内也多次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意味着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不能止步于传统模式上,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单纯的教育教学思路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取得进步的重要源泉,这就要求各类教育组织要转变思想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外,重视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强调价值导向,协同协作,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进创新创业孵化。
2.2“三教融合”多元培养
“三教融合”多元培养即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综合素质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侧重专业发展的整体把握及创新思维开发。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双创”基本素质为目标,除专业教育中的创新精神,以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提升、企业(行业)环境模拟、实战项目开展;分层次地进行创新创业能力锻炼教育,本质是一种实用教育[5]。
2.3艺术创新与创新创业融合优势
认识创新思维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它可以发挥在不同领域的突破性价值。艺术类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而进入大学后的专业教育开始注重发散思维的引导。通过思维意识重新组合,在创新思维中的求异求变是创新的基础与本质。重塑艺术本体,追求艺术创新。专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打下基础,因此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优势。高校通过健全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强教师专业、“双创”教学能力建设,改进创业指导服务等。为社会培养一批设计骨干及创业精英,创新求变是推动教育发展新常态的关键。
3艺术设计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基本路径
3.1健全课程体系中的创新创业模块
作为十四五的新要求,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创新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需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创新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是各高校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探索的方向。艺术类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还要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课教育相辅相成,创新模式协同育人。同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下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程建设,要注重课程的合理设置。部分高校艺术设计类院校的专业课程繁多,学时设置不合理,且授课内容大同小异,导致学生只能停留于专业的知识认知,课程内容重复讲授也浪费了部分时间。因此,高校应实事求是,改善教学计划,合理调度、优化课程安排,让学生在课堂之余能够腾出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创业。在专业课程内容上,高校应实行灵活的教学策略,例如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进行模拟实训。开展创新创业大讲堂,请企业代表、优秀毕业生设计师代表给学生分享创业经历。请业内人士分享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激发学生创业兴趣与热情。
3.2“创新创业平台”与“项目教学”
艺术设计专业属于实践性和创新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极强的实操能力,不同于传统理论性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院校是否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将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实践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1)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学创中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双创”竞赛。积累创业知识,借助平台开展实践并为学生提供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保护。(2)模拟企业项目,为学生提供岗位对接的项目实训,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3)为学生提供创业环境,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实地考察,实地训练。让学生感受创意创业的氛围,感受市场与消费者热情。高校需要积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以此实现艺术设计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3.3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技能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求高校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还要求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有足够的重视及专业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激励引导学生创新创业,需要教师的悉心引导。切实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做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融合。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技能便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加强对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教师应积极响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号召,主动参与相关教育培训。[6]高校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开设教师专业创业能力的教育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其中并轮流发表心得,也可以聘请社会上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人士来校园开展专题讲座。不局于限形式,关注培训实际效果,教师培训后组织测试对其进行考核。通过让教师掌握创新创业教学的有效方法,引起每一位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鼓励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从而做到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计算教学;小学数学;小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方法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日常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和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技能,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新时期,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一、重视小学生口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
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尤其是四五六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把握这一时期小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的制定和实施教学方案。具体的,要重视口算的训练与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运算思维和计算能力。口算不同于常规的笔算、计算等方法,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口头演算、大脑思考完成的。要想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小学计算教学的效果,就务必要加强口算方面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口算可以帮助小学生锻炼敏捷、快速计算的能力,进而大幅度提升学生们计算的能力和技能。口算往往是要求学生口脑一体,思维活跃、运算灵活,这对学生的计算思路和计算技巧的开发是很有帮助的。
鼓励学生们积极的开展口算训练,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要提高口算的准确率与成功率。在日常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口算技巧,避免重复性错误。其次,在口算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们必须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对此,教师应该设置一些有趣的口算游戏或活动内容,让学生们被口算练习所吸引,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大幅度提升口算训练的效率和质量。另外,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们掌握口算的技巧与方法,切勿陷入“结果论”的误区中。在平时的口算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必须向学生们传达这样一个观点,即方法大于结果。掌握正确、简洁和有效的口算方法与技巧,是口算教学的终极目的。所以,把握好上述难点问题,就可以帮助广大小学教师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提升口算训练的效果,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运算思维和能力。
二、优化计算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们的计算兴趣
兴趣总是最好的老师,而方法则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所以,在高年级的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方法”的寻找与“兴趣”的培养。一方面,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大幅度提升计算教学的效果,能够节省教学时间和资源,维持教学的高水准;另一方面,培养小学生对于计算的兴趣和爱好,是帮助他们提升计算能力的最佳选择。
例如,在五年级的计算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授课之后安排十分钟的自主题目计算,倘若还是按照过去那种传统的计算题目和方法,很难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与教学效果。这时,如果设置主题鲜明的计算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以游戏和练习的心态进行题目的解答、计算,就一定可以激发出小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因为孩子们总是爱玩儿的。所以,类似这样的课堂计算教学活动或游戏,都是不错的教学方法,值得尝试和应用。再比如,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计算中涉及到的数字改成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事物,然后附上数量,这就可以使得计算更加形象化,更加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诸如此类,都是要改变过往的传统计算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们更加自由、欢快的参与到计算练习和学习中。当学生对计算感兴趣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的会主动加强计算的学习和训练,这比一堂严肃的教学课更有效果。
三、注重“生活化”计算教学,培养学生们的计算习惯
小学生大都处于7-12岁的阶段,天性中的活泼好动是抑制不住的,而这恰恰可以成为计算教学利用的策略。比如,在计算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引入“生活化计算”的观念,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事物、人物和自然的观察,并自觉的采用学习到的计算知识进行演算和运算,形成固定的、良好的计算习惯。长此以往,学生们不但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观察也必然上一个台阶。所以,引入生活元素,提升计算教学的有用性,不但可以拉近学生们与计算学习的距离,而且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浓重的生活气息,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生活的场景和情境往往是小学生最为亲近的,也是他们最没有压力的。将生活元素与计算教学相结合,就可以利用这种“轻快”与“融洽”,进而帮助学生们融入计算学习的语境、情境和氛围,培养积极的计算学习习惯和思维。同时,鼓励学生们把学习到的计算知识用以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荣誉感与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总之,“生活化”的计算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精神,也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要求,更是对小学生天性和乐趣的尊重,也是提升计算教学效果的不错选择。
参考文献:
[1]余夕凯,刘娟娟.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1).
[2]王媛媛.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两个注重”[J].学周刊,2012(3).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创意美术教学 优化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是顺利完成新课程改革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信息技术,发展幼儿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幼儿设计意识,启发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全过程,充分发挥幼儿主体精神,不断提高幼儿的欣赏和评述能力。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综合实践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求知的向导,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指出的“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动机”。在活动前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与活动兴趣,再学习起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的创意美术课堂上仅仅靠简单的范画、图片、色彩变幻等手段激发幼儿兴趣,这显然是不够的。为了优化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通过运用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更能激发幼儿兴趣,从而巧妙地引出新活动。例如:小班拼贴画《可爱的小鸡》,首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成《可爱的小鸡》课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把幼儿带到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利用猜测、想象引出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小鸡,激发幼儿拼贴兴趣。其次,课件中通过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对小鸡的制作过程有所认识和了解,为接下来让幼儿自主进行创作作铺垫。再次,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小鸡的不同姿态,如:仰着头的小鸡,低头俯身的小鸡,侧面的小鸡,正面的小鸡,等等,还配上动听的音乐,使幼儿更直观地感知小鸡的外形特征,为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幼儿创作出形态各异的小鸡形象打下结实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1.生动有趣的示范方式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从教授技法和临摹入手,教师在画纸上示范画一个太阳,幼儿就在自己的画纸上画一个太阳,而且画得越像越好。教师怎样用蜡笔涂色,用什么颜色的蜡笔,幼儿就照着样子进行练习。这种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调,幼儿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
在创意美术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色彩等巧妙结合起来,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讲解、说教变成动态的图像,成功地应用于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更让幼儿爱学、乐学,可以说精彩的课件给教学创造了全新境界,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双赢目标的实现。例如:小班创意美术《纸杯小猪》,在活动之前,教师事先录制了制作纸杯小猪全过程的视频资料,其中有教师的示范讲解,另外邀请一位幼儿共同参与制作,这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示范制作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兴趣,在观看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接下来的制作过程中,幼儿参与制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动手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直观形象的评价手段
传统的美术教学,幼儿作品的评价主要有教师评价、幼儿自评和幼儿互评三种形式,评价的方法似乎都以画得像与不像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好与坏。同时评价幼儿美术作品受到了教学时间及班级幼儿人数的限制和制约,教师或者幼儿不能对所有的幼儿创意美术作品一一进行点评,找出优势,指出不足。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教师有效利用ipad中的拍照功能,在幼儿进行创意美术的过程中,及时将幼儿的创意美术作品拍摄下来,并快速传输到电子白板上,让幼儿清晰、直观地看到自己及同伴的创意美术作品,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这种方法比把幼儿的创意美术作品一一展示在展板上来得方便、快捷,更加直观。例如:大班创意美术《衣服上的洞洞》,教师在幼儿进行创意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利用iPad把幼儿的创意作品拍摄下来,传输到电子白板上,让幼儿看了动手制作及添画的衣服作品进行评价,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评价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充分体验了动手创作的乐趣。
三、借助信息技术丰富美术课堂,发展幼儿想象
想象力是幼儿不可缺少的思维能力之一。在幼儿期,教师要重视幼儿想象力的开发、培养和提高。只有具有了丰富想象,生活才能够变得多姿多彩;只有有了想象力,才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多媒体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够在电脑硬件设备上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声音、音乐等数字元素,根据其创意思维或者是对设计对象的最终设计预想,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整合在一个交互式的图形整体中,从而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动态形式展现效果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目标受众能清晰的理解设计者的创意思维和设计构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这种多媒体技术还能够采用多种交互手段,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
(一)数字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数字多媒体的网络时代,需要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寻求最佳对策。[2]当前,传统技艺已被现代科技手段所取代,比如传统的教学演示模式:粉笔、黑板、纸张、笔墨等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新的设计材料、设施、设备、设计思想或者是设计模式等需要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展示才能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设计对象越来越复杂,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图纸表达、文字与口头表达、空间模型表达等方式,已经无法系统、全面地展示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需要借助数字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各种各样的设计软件来提升自身作品的展示效果。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必须提升学生采用计算机来展示自己的设计思想的技能和水平。
(二)数字化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采用图画作业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它是按照设计思维的过程来进行设置的,包括创意设计、效果图设计制作阶段。所以艺术设计数字化教学重点应体现在:一方面教育学生熟悉并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在设计中的应用,比如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等在设计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方式和功能表现,能够应用具体的软件技术、数字设备来形象、具体、熟练地展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另一方面需要专业教师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辅助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应当结合具体情况所采用的教学方式等,利用生动、形象的数字技术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最新艺术设计的认识与了解,在毕业之后能够很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数字化教学内容
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是以数字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平台,由二维、三维的图形、图像以及与视频、音频等诸多要素组成的,按照一定的视觉艺术设计规律构成的动态的、静态的或者是动态交互的现实或者是虚拟现实的视听图形和图像艺术设计活动。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应用软件在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和技巧,例如常用的矢量绘图软件CORELDRAW、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其次是将传统的手绘方式与数字化多媒体图形表现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清楚、直接、生动的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不断地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将手绘图形的重点进行综合与总结,形成直观、逼真的艺术设计效果图形。
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化教学水平较低
数字多媒体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而各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方面年龄较大的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在手绘设计图方面非常娴熟,但是在先进软件应用上却存在较大缺陷,因而无法有效地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另一方能够熟悉应用设计软件的教师大多是毕业于计算机专业,在设计理论与方法技巧方面比较欠缺,造成数字化教学水平较低。
(二)数字化教学内容不完善
教学内容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避重就轻”、重理论轻实践以及内容落后三个方面。首先,教育内容“避重就轻”主要是指在各种数字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会偏向于对各种软件进行基本的功能介绍,而回避一些比较难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学内容的不完善。其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会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软件功能介绍和案例分析上,缺乏对学生数字多媒体图形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内容大多是一知半解,无法熟练应用设计软件。再次,高职院校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安排,很多设备与软件系统已经落后过时,却无法及时地进行更新换代;在教材的选择与使用上也往往是沿袭传统的教材订购安排,内容陈旧,无法满足现实艺术设计活动的需要。这都会影响学生对数字多媒体先进技术的掌握,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兴趣。
(三)偏重软件技术教学而忽视艺术创意思维
在当前的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着偏重软件技术教学而忽视艺术创意思维的挖掘现象。比如实际设计中,由于在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投标变成最终效果图的竞赛,设计技术优越而且视觉效果良好的图形往往成为最终的获胜者。因此,在设计中,很多设计师甚至先找一张合适的效果图作为蓝本,然后进行修改确定最终的效果图。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要求应聘对象要具备特定的软件操作技能等。这直接导致在数字多媒体教学课程中,偏重软件的技能传授,而在作品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创造性思维的挖掘与表达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设计作品最终的艺术性和技术表达无法实现良好的融合。
(四)数字软件教学与实际设计联系的不够紧密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要与社会的现实需要和发展动向保持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现实艺术设计风格的了解与掌握,满足社会的需求。如果教师只讲解各种软件绘图方面的知识与技巧,而很少讲解现实社会中具体设计的内容要求和风格特征等,就很容易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不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或者是感觉到学校里所学的软件知识不够用,或者是与实际设计工程联系的不够紧密,从而导致无法独立的完成实际项目中的软件绘图与相关设计工作。
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数字化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根据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化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
在新的数字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应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和市场的人才需要。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科学的教学准备,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对计算机软件设计课程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后续课程的结合进行简单的介绍,要做到目的明确、内容清晰,实现因材施教。在数字化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目的性地结合案例分析;采用以设计软件技能训练为主,理论分析为辅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掌握电脑绘图的步骤与方法。其次,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要将各种设计软件的教学内容与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的相结合,进行内容安排。根据学生的情况,利用所学的设计软件完成主题任务,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采用工作室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前期学习的相关软件技能,将各种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进行渗透、综合,有机地联系起来,结合设计主题要求与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最后,建立完善、系统的数字化多媒体教学考核标准与考核方法。全面推行操作技能考核,促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考核,突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考试形式的多样化,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即课堂表现加试卷加上机加创新活动的模式,强化数字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应强化数字化教学的重视与投入
学校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起着统一规划和领导的作用,其重视程度与资源投入水平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质量。艺术设计专业的数字化教学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一方面需要与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需要在硬件设备与软件资源上跟随社会的步伐,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从而使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快速适应社会需求。
(三)国家教育部门的引导作用
国家教育部门对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化教学的引导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家教育部门可采用政策指令的方式,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化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等进行指导与规划,提高学校对该学科教学的重视,提升教学投入和教学质量。强化对学校教学成果的考核与评估,定期对学校的硬件设备、教学课程、软件资源进行考核,了解其发展现状和水平,并树立模范学校,起到引导与示范的作用。加强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外部实践环境的优化,通过行政力量组建各种艺术设计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实践平台,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字艺术 创新教学 泛在学习
本论文为西安工程大学2014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数字化时代的产品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数字艺术的出现和发展依托于现代数字技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为数字艺术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数字艺术不仅是对人类理性思维的展现,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视觉以及听觉效果。当前,随着数字艺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艺术将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之一。[1]在产品设计专业进行数字艺术教学的过程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于推动产品设计专业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数字艺术的概念
广义的数字艺术泛指一切由电脑技术制作的媒体文化。数字艺术能够实现对语音、文字、图像以及其它要素的合理整合并加以合理利用,最终形成的艺术能够依靠现代网络体系进行传播。当前,数字艺术作品的形式包括了交互媒体设计、虚拟现实设计以及数字影像技术等诸多方面。狭义的数字艺术主要指的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有关的一切设计、影音、动画以及其它形式的艺术作品。数字艺术是以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全新的传播媒介作为基础的,是人类理性思维与艺术巧妙融合为一体的产物。加强产品设计专业数字艺术教学改革,适应时代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对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数字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数字艺术教学时,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首先,缺乏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培养。这主要体现在课程安排上。在对学生进行数字艺术教育时,主要课程是围绕着了对数字艺术工具的教学开展的,在进行具体教学时,计算机教学部分占到了很大的比重,这样就容易产生技术教育等同于数字教育的误解,这不利于数字艺术教育的发展。其次,由于数字艺术的特殊性要求学生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其知识储备不再局限于艺术一个领域。但是,在进行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仍旧拘泥于艺术专业一个领域,这对于数字艺术教学的发展是不利的。
2.资金有限,设备落后
数字艺术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字艺术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设备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关联。数字艺术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必须能够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对教育教学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但是,在学校进行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学校资金有限,学校需要建设的方面很多,致使用于进行数字艺术硬件设施的资金十分有限,导致了数字艺术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在教学时,由于受到硬件设施的严重制约,教学工作缺乏时代性,使教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导致教学工作与社会发展脱节。
3.实践教学存在严重不足
数字艺术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短板现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字艺术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深刻影响,往往使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只是重视进行理论教学工作,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工作;同时,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导致了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对实践教学无从下手,有意识地避免实践教学环节。其次,缺乏实践基地。当前高校由于受到资金限制,实践基地迟迟难以成行,也导致了实践教学难以顺利开展,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极为不利。最后,在进行数字艺术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与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导致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由于数字艺术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采取闭门造车的做法,造成与社会生产脱节,往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产品设计专业数字艺术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1.加快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
为了尽快提高产品设计专业数字设计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数字艺术教学工作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学校要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新兴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和联系,尽快在影视、网络媒体以及游戏制作等多方面领域拓展数字艺术的应用空间,尽快为数字艺术打开市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全面理解数字艺术设计的内涵,特别是交互媒体设计等,能够根据产品设计专业数字设计的外延型以及拓展性,构建其与科学技术融合的最佳模式,通过数字艺术教学与科学技术的融合,提高数字艺术教学的教学效果;其次,在进行数字艺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要能够从教学设施、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为数字艺术教学工作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将课堂作为推动数字艺术和科学技术融合的重要舞台。最后,企业应该发展成为数字艺术的堡垒,产品设计专业在进行数字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能够使艺术设计、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循环演进,推动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2.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数字艺术专业是集数字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为一体的中叶,是艺术和科技高度融合的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是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感觉巧妙融合一体的艺术。他涵盖了艺术、科技、文化、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的内容。[2]就此而言,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数字艺术教育改革时,除了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技能以及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授,还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工作。数字艺术作为一种作品,是对创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在展现。在进行数字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内在修养的培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产品开发等一系列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外在形式与思想内涵的有机统一。
3.实施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方法中的项目指的是完成一项具体的并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任务,通过项目的实施,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和把握住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整个过程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在采用项目式数字艺术教学时,教师的地位相比于其它教学方法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在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处于辅助地位,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项目式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是在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以完成相应的项目任务的方式完成数字艺术知识的学习。[3]项目式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方法,在进行数字艺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学与企业环境相互融合,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的数字艺术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行数字艺术创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结语
文中系统分析了数字艺术的概念,并就产品设计专业数字艺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实现产品设计专业数字艺术教学改革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艺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范围也势必会不断拓展,针对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数字艺术教学工作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飞:《从艺术设计到数字艺术设计――关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考》,《艺海》2010年第8期,第92页。
[2]王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与教学探微――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装饰》2013年第12期,第125页。
[3]刘莱智:《艺术设计教学创新与市场互动》,《职教论坛》2012年第33期,第76页。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音乐创作教学创新素质
1前言创作教学的实践。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计算机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为“计算机音乐创作教学”之后。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利用则成为“计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算机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同时为学生今后在音乐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巧个课日寸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方面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计算机音乐创作课的教握计算机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计算机音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别,教学过程中,自己为不同程度的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推广和普及必将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对我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a.乐曲的输人
2进行“音乐创作教学”可行性根据自己的水平。
2.1建议创新教育。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
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人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偏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利用计算机键盘的键盘”功能录人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的掌握水平,所谓创新教育。而素质教育则偏重激发学生个胜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计算机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发明,立足于开发特长、录人;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人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实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个绝好的发明性教学的空间。发明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精心设目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节奏,师的协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发明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用三个轨道分别输人大鼓(xOx0小军鼓(OOx0和落是以往任何一堂激进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地踩叉(xxxx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2.2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c.和声的编配
运用所学过的各种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也可以自己进音乐语言和表示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需掌握的有关和声创作过程中获得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扮演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他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进行和声编配。染自己,鼓励自己。d.歌词填写
【关键词】中学 信息技术 改革 创新
现阶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普遍运用。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新课改要求中学教师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此,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相比中学的其他学科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上,要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按照教师提示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的基础上,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不断提高自己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现阶段大多数的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使得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在学习上缺乏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欠缺,但是当今社会需要具有更高合作意识的人才,为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性教学,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此外,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对信息技术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创新的重点分析
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学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时间,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为此,中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不断改进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首先,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转变学生和自身的思想认识,重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受中国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现阶段大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重点主要在考试中占有较多分数比重的学科上,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首先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让中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信息技术学习的意义。比如,在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之初,教师应该立足于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各界的广泛应用,以及对其以后生活学习的重要影响。
其次,创新教学理念,注重信息技术课堂的互动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花费过多的时间用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增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操作计算机,进而不断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再次,利用网络,丰富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互联网本身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基础,而且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丰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资源。传统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在学生获得教学资源方面存在天然缺陷,网络的使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运用网络资源来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丰富学生知识获取的途径,让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在课下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得到解决。网络信息技术教学在直观上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客观上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此外,网络技术还可以改进教学模式。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满堂灌”为主,学生不断地进行教练循环,即老师先把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学生再模仿老师的讲解进行自我训练,以此不断循环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实用、易于掌握,但是长期沿用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容易将学生局限在框架中,忽视学生这个认识主体的作用,局限学生的思维,完全是机械式的教学模式。而网络教学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会彻底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