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流通经济与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9 16:15: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流通经济与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流通经济与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实体经济耦合联动、流通经济管理

前言:马克思统治曾经说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过去作为资本循环中的各个职能,现在逐渐独立为不同的经济主体来执行。”可见,实体经济是实现经济流通与资本循环的重要载体。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各种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不断频发,面对这种紧张的经济的形式,我国需要扩大内需,以便解决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困扰。要想不断扩大内部需求,就必须有优化的流通经济管理作为保证,因此,在实体经济耦合联动的背景下如何优化流通经济的管理呢?笔者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1.当前流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流通经济管理的界限模糊不清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见过初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完全由政府进行控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问题,都是依靠政府进行严格的控制。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规律,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我国在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从此我国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这就造成了我国的流通经济管理理论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践,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滞后的流通经济管理理论不能给予正确、导致我国的流通经济管理界限模糊。比如在流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什么样的资源应该又市场进行自行分配?什么样的资源应该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等问题,这样流通经济管理中所涉及问题分配不明确。

1.2流通经济管理缺乏整体效率

自物物交换的产生到今天的货币作为经济流通媒介,都一直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这样就产生了商品之间的流通,随着商品流通的出现,进行流通经济的管理也成为保障流通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地域面积比较广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各个区域的政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于自身局部利益驱使,导致我国的流通经济管理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流通不协调,造成我国整体的流通经济管理效率低下。这种条块化的经济管理状态严重了影响了流通经济的管理效率。

1.3流通经济管理方式单一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比较晚,很多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必须通过行政政策和依靠国家机器对我国的实体经济进行管理。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状况和问题,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对流通经济的管理只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通过颁布各种政策和法规来实现正常经济流通秩序的管理,例如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我国采取的“农超对接”的政策,这种单一依靠行政手段进行流通经济管理的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结构,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实体经济发展中面对的实际情况,进行流通手段的探究和实施,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国流通经济管理的绩效。

2.实体经济耦合联动对流通经济管理的内在要求

流通经济管理首先需要以流通产业为载体来进行考察。根据流通产业资本循环公式G—P…W…P`—G`可知,流通阶段包括:(1)生产资料采购阶段;(2)产成品售卖阶段。尽管上述两个阶段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已由独立的经济主体完成,但其中的内在要求却未改变:即流通经济须与实体经济在耦合联动下处于共生态势,这样才能实现流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具体而言,与实体经济耦合联动的内在要求如下所述:

2.1应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价值链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商业资本仍然需要分享产业资本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理由则是:商业资本通过自身的流通功能,加速了产业资本所创造产品的售卖速度,从而增强了产业资本的资金回笼效率。而作为回报,商业资本就应该获得部分剩余价值。基于该经济学原理来考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仍然适用,即应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价值链。在价值链条纽带的作用下,流通经济主体必然在利益驱动下主动优化自身的管理,从成本控制、运营效率等环节下工夫。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与此同时,从宏观经济面来看:引入政府的行政手段,必将规范流通产业的发展态势,进而在联动实体产业的基础上优化流通经济的全局管理。

2.2应与实体经济形成稳定的供应链

这里的供应链建立,实则是从实物形态上推动了流通经济的管理优化。不难理解,实体经济主体若要实现自身资本的有效循环,就需要借助流通主体(如,国美、苏宁)为其产品完成“惊险的跳跃”。这在全面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背景下,便要求流通经济主体使得自己的销售网点形成扇面分布。从供应链的架构来看,则需要与实体经济主体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维持这种关系不仅能在学习效应的促进下增强流通经济主体的管理能力,还能通过加快商品周转来增强流通主体的获利能力。

3.提升流通经济管理效率的路径

3.1发挥政府职能,实现集群化流通产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规模经济的效益,因此,在流通经济的管理当中,集群化的产业路径,同样能偶促进流通经济管理的绩效。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政府职能的发挥,促进经济产业走集群化的路线,即政府可以通过区域规划或者是监管措施等方面入手,推动产业集群的的构建,在实施这一路径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市场调节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区域上规划,实现产业集群化中的空间规划。其次,在制度供给中,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税收手段的调节作用,避免重复的收税。最后,应该尽量实行具有能量的监管机制,避免过去传统的硬性的行政监管,可以通过企业进行声誉或者信誉等方面进行监督和管理。

3.2提升流通企业销售能力的合理性

根据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实际需求状况,企业应该提升销售能力和潜力的弹性,面对不同的需求状况,可以扩大销售能力的空间,这样,企业一方面可以及时创造个体的经济利益,同时又能提升市场商品的流通性,增加市场的活力。

3.3加强市场导向下的流通成本控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将货物运输直接外包给第三方,一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将主要的经历投放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另一方面提供物流服务的第三方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更为专业和快捷。与此同时,企业应该抓住这样的机遇,企业应该与固定的物流公司保持合作的关系,降低流通成本。

结束语:总之,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我们必须提升流通经济的管理绩效。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实体经济有序、快速的发展。争睹应当在坚持市场导向为主的前提下,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多元化的流通经济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物流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资源协同;产业协同;竞争协同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184-02

一、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更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设施、科技等基础性要素产生的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亦即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的产业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及其发展潜力强弱的程度;区域主导竞争力是指区域经济辐射与聚集能力的大小。

在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中,基础竞争力是其他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基础竞争力的要素,其他竞争力都无从谈起,任何产业没有基础设施沟不可能形成,区域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也只有在趋于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

二、物流产业集群及其竞争优势分析

(一)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物流产业集群(lo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是指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众多相关企业与机构,基于引致需求、资源整合、弹性专精、专业化分工、集体学习等因素的驱动,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共享物流基础设施,组织物流活动,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物流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以地理空间集聚为外在表现、以竞争―合作关系为本质特征的社会经济网络。

物流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第一,基于物流需求的“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产业发展依赖特征;第二,基于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依附”与“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位依赖性;第三,基于现代物流业的“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集聚特征;第四,基于物流产品差别化特征,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特征。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物流产业集群具有强烈的地理集聚特征,物流企业间具有空间接近性,有利于集群内物流企业间共享知识溢出效应。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共享优势

物流企业集聚后获得一个突出效益源自于对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完善的信息平台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最关键的要素之一。集聚区域内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重要物质基础正是源自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凭借该共享平台,区域内的物流企业不仅可以统一协作机制、共享政策法律支持、行业调控以及运行监督,而且使在不同的业务流程上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通过共享的物流数据信息资源,可以将具有不同竞争优势的业务集中于某一个企业,而将其他不属于本企业核心业务的其他业务功能分包给区域内其他物流企业,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战略联盟。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集群区域内的物流企业可在较低的交易成本下获取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

2.技术创新优势

人才、资金和技术等创新资源不足是制约物流企业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物流产业集群中的物流企业通过结网形成创新网络,可以基于功能互补性从多渠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互补性创新资源。而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温床,物流产业集群内的物流企业由于地理接近、业务联系紧密、信息交流快捷,市场上任何一个具有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重大技术创新,集群内的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创新成果,物流企业通过这种快速学习和模仿来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

3.外部经济优势

物流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优势来源于其外部性,包括外部规模和范围经济优势等。规模的外部经济优势是指集群内物流企业利用地理位置接近的优势,通过规模经济使企业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优势。范围的外部经济优势是指在某一物流集聚区内,单个企业生产专业化而多个企业分工协作,形成各项成本的节约,产生物流行业的内部范围经济。

4.市场信用优势

市场信用优势是港口物流业集群的重要优势,也是产业集群超越单个企业与市场的显著表现之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群内企业在银行信贷中的信用优势;二是集群内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优势;三是集群内企业与群外企业的信用优势;四是集群内企业间的信用优势。物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较容易建立潜信用关系,并产生基于信任的竞争合作行为,而这正是集聚区内企业的信用优势所在。

5.市场竞争优势

竞争在地理上越集中,就越能显示竞争的力量。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这种市场竞争优势体现在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国内外的例证表明,聚集程度较高的产业,该产业的出口能力、国际竞争能力都较强。物流企业在某一个区域内集群后,其产业效率边界变大,利用产业规模优势可以帮助单个中小物流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力。

三、物流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效应

(一)物流产业集群的资源协同效应

1.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域外资源吸纳能力和域内资源利用效率

任何区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域外资源的流入可以克服区域产业发展的瓶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现代物流比较发达的区域有着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设施、通信设施等),这会降低资源的转移成本,增强对域外资源的吸纳能力。作为“第三利润源”,区域物流系统的完善也有助于企业生产制造流程和流通过程的优化,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区域内资源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促进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域内资源的利用效率。

2.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区域物流技术进步

物流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建筑、场站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物流软技术则是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物流技术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技术,物流技术发展的特点是将各个物流环节的物流技术进行综合、复合化,形成最优系统技术,这使得无力技术进步有着较显著的扩散和关联效应,对企业和区域的技术进步有着较高的促进效果。

3.物流产业集群将有效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运作的平台,区域物流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属于区域基础设施范畴的交通设施和仓储、配送等设施,是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将随着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产业协同效应

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可以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

1.物流产业协同对区域农业发展的贡献

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更加适应居民日趋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改变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传统储运和销售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物流产业协同对区域工业发展的贡献

在工业方面,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是提高工业运行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供应链整合可以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实现企业生产和经营流程的优化;促进传统工业企业的升级改造,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快速地融入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当中。现代物流产业属于服务业,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还可以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流通成本等中间需求成本,增加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简介提高现代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物流产业协同对区域服务业发展的贡献

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提高服务业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代物流产业是传统运输、仓储、通讯邮政、商业等产业与新兴的信息技术等产业的重组融合,是新型组织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共同促成的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能够带来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同时,现代物流业对商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关联作用比较明显。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使区域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三)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协同效应

区域主导竞争力主要表现在辐射力和聚集力等方面,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强区域的辐射和聚集功能,增强与其他区域分工协作的经济关系,从而提升区域的主导竞争力。

从增强区域的辐射功能来说,物流体系越完善,就越能支持产品的对外运输和对外流通。物流体系较完善的区域,往往也是商业体系比较完备的区域,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相当于流通体系的重塑过程,传统的“生产企业―分销商―零售商”的流通模式,逐步向“生产企业―零售商”的流通模式转化,新型商业业态由此得以兴起和发展,商业体系的逐步健全与完善会带动区域辐射能力的增强。

区域域外输出商品总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区域辐射能力的大小,域外输出商品总额越大,说明区域辐射力越强。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导致域外市场上的输出商品总额增加,最终体现为区域辐射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刘秉镰.现代物流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机理[J].学习与探讨,2006,(2):224-227.

[2]李兰冰.物流产业集群的信任机制研究与政策启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0):16-22.

[3]章建新.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产业集群功能[J].经济问题,2007,(1):119-121.

[4]宣春霞,朱文涛.基于产业集群的港口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1):39-41.

第3篇

【关键词】 中枢神经 畸胎瘤样 横纹肌样瘤

1临床资料

患儿,男性,2 岁. 因阵发性头晕头痛恶心半月,行走不稳1 wk入院. 查体:神清语利,双眼视力1.0,双眼左侧视野缺损,双瞳等大,光反应灵敏,眼底水肿,眼动充分,面纹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头颅CT 平扫见右侧小脑半球低密度囊性肿块,形态不规则,有轻度占位效应(图1). MRI平扫见肿块呈长T1长及稍长T2囊实性改变,其边界欠清,病变周围有轻度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四脑室受压变形(图2,3);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不规则强化,其与周围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囊性部分无强化(图4,5). 术中见肿瘤灰红,质软呈鱼肉样,血供丰富,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周围水肿明显. 病理: 送检小脑组织内可见肿瘤侵润,瘤组织结构弥散和血管侵润,瘤细胞泡状核,嗜酸性胞浆,可见核分裂和黏液变性. 免役组化:SMA(+),Myoglobin(+),GFAP(+),Desmin(-). 诊断:非典型畸胎瘤样/ 横纹肌样瘤. 术后未行放、化疗,术后2 mo死亡. 图1CT平扫示右侧小脑半球囊性低密度占位病变

2讨论

非典型畸胎瘤样/ 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 AT/RT) 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罕见肿瘤,好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儿童,52%发生在后颅凹.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横纹肌样瘤由Biggs在1987年首次报道[1]. 由于这种肿瘤不仅含有横纹肌样成分,还含有原始神经外胚层、上皮及间叶成分,类似于畸胎瘤,但又缺乏畸胎瘤典型的组织分化特点, Rorke 等[2]于1996年命名此肿瘤为“非典型畸胎瘤样/ 横纹肌样瘤”(AT/ RT) . 2000年WHO分类增加了这个新的肿瘤名称.

本瘤属高度恶性,预后极差,1/3患者就诊时已有肿瘤的播散,大多数在1 a内死亡,主要死因是复发和转移[1,3].

迄今国外仅报道AT/RT百余例[4],国内尚未见中枢神经系统AT/RT影像学表现报道 . AT/RT 表现各异,取决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所在部位及大小. 此瘤影像学改变类似髓母细胞瘤及室管膜瘤,但后两者常发生于中线区,而前者囊性变和出血常见. 本例可见到明显囊性改变,以及不规则实性增强部分;实性成分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呈混杂信号改变. AT/ RT还应与囊性星形细胞瘤鉴别,后者常表现为囊肿及壁结节. 当婴幼儿小脑巨大肿瘤时,应想到AT/ RT 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Biggs PJ , Garen PD , Powers JM , et al . Malignant rhabdoid tumor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 Hum Pathol ,1987,18:332-337. [2] Rorke LB, Biegel JA. Atypical teratoid/ rhabdoid tumours[A]//Kleihues P, Cavenee WK. WHO classif ication of t umou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 umors of the nervous system[M]. Lyon: IARC Press ,2000 :145-148.

[3] 周永庆,郑杰胜,沈剑峰.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横纹肌样瘤一例[J]. 中华外科杂志, 2000,38:214.

第4篇

[关键词] 竞争情报;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情报流程

[中图分类号] G3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0-39-3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Intelligence Flow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 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Yue Xiuzhi

(Library,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Based on the strategy analysis algorithm, organization mode an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other theori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this project provides thre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by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CIS): First, the enterprise CIS system demand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corresponding to the changing organization pattern in SCM process; Second, the ways, means, methods and boundary of data flow (information-to-intelligence) conversion in the CISand oth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especially the SCM system; Third, provide an integrated method and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sharing, coordination and prediction in SCM from the point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Keyword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Supply Chain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Intelligence Flow

1 前言

随着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SCM)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企业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 CIS)运行机制的研究,需要从基于单一企业,扩展到基于企业供应链。SCM在信息整合和共享方面存在着问题,CIS擅长处理和分析企业的内外综合信息,可以在SCM的信息整合和共享方面给予支持。在SCM的发展阶段,企业还要关注由SCM带来更多的新问题,如企业需要关注供应链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企业竞争对手供应链的优势和劣势又在哪里?分析如何获得供应链竞争情报的数据,并利用这些信息能够做什么?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运行机制与情报流程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 基于SCM的CIS运行机制与情报流程分析

2.1 基于SCM的CIS的情报需求与功能框架

2.1.1 SCM战略规划、实施和控制的竞争情报需求。SCM战略和CIS存在着情报需求和供应的关系。SCM战略规划情报需求,首先是供应链环境的分析,包含所有能够影响供应链总体战略收益的内部和外部的因素。供应链战略实施的情报需求,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和退货五项环节。供应链战略控制中的情报需求中,供应链绩效评价与风险管理的情报需求作为主要研究内容[1]。

2.1.2 为SCM战略服务的CIS功能框架。结合SCM战略,分析基于SCM战略的CIS功能,CIS在SCM战略过程中的服务和支持作用。

2.2 基于SCM的CIS的运行机制与边界确定

SCM的实施阶段中,链中企业的组织模式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单独的企业,到和供应链中各企业有着紧密关系,形成可扩展企业(Extended Enterprise)模式,最后在供应链动态联盟中形成了虚拟企业。SCM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企业不同的组织模式,要求有相应的CIS运行机制。

2.2.1 可扩展企业的CIS运行机制。

单个企业的CIS运行机制是研究的基础,也是可扩展企业和虚拟企业CIS的基础。研究可扩展企业的信息共享与控制,与可扩展企业匹配的CIS机制。研究企业和供应商、客户的紧密合作关系对CIS的影响,企业的相关信息共享对CIS的影响和推动,并研究CIS在信息收集上的技术支持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

2.2.2 虚拟企业的CIS运行机制。

因企业组织的虚拟化产生信息收集、分析、传播以及控制的问题,从而影响虚拟企业的规划、实施和控制的成效。研究CIS对于虚拟企业信息共建共享的支持,在虚拟企业的SCM、虚拟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虚拟企业、敏捷供应链、产业集群等企业或组织的CIS情报流程转换途径与边界确定。

2.3 基于SCM的CIS框架及信息自动获取机理及其转换途径

2.3.1 研究CIS在战略层面与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的作用。

分析CIS以企业资源计划为主要数据基础、以商业智能为分析工具,在企业应用系统中,CIS在企业的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而研究基于SCM技术的企业CIS框架[3]。

2.3.2 研究CIS和SCM之间的作用和关联、信息传递和转换的关系。

CIS的信息源主要来自两部分:第一,为企业及其供应链节点上其他企业的各种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经过商业智能分析,提供情报服务,实现从数据到信息、知识及情报的过程。第二,主要是来自供应链内外的非结构化信息和一手信息,研究企业CIS整合来自企业内外信息流程转换途径与边界确定,并研究其独特的信息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根据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系统模型,参考其他战略层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综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依据竞争情报循环和关键情报课题等研究成果,分析CIS的业务流程模块,利用内容管理技术、网格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对CIS框架进行验证[4]。

3 基于SCM的CIS运行机制与情报流程的主要问题

3.1 基于SCM的CIS的情报需求定性与定量结合

归纳SCM战略后,借鉴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SCM战略规划、实施和控制中的竞争情报需求。如供应链设计中的基于产品设计的情报定性需求和基于成本设计的情报定量需求及其结合,基于产品设计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中情报需求Ip为: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现状、供应链组成、新旧供应链的比较等;基于成本核算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中,根据供应链的总成本函数(tc),其情报需求为:物料成本、劳动成本、运输成本、设备成本和其他变动成本等。其情报需求函数表达如下:

Itc(k)=[∑][T][t=1]{[∑][iek](Mit+Lit+Tit+Uit)eitpvit・i}

式中:Mit、Lit、Tit、Uit分别为物料成本函数、劳动力成本函数、运输成本函数、设备和其他变动成本函数,eit为i节点企业对核心企业的汇率,pvit为i节点企业在t年的现值折扣率,k为一个节点组合序列。在这里,研究Ip与Itc的结合成为关键问题。

3.2 基于超模块组织设计的供应链CIS运行机制

基于不同组织模式,如可扩展企业、虚拟企业、产业集群等的CIS运行机制。可扩展企业和虚拟企业的CIS研究中,供应链节点上的各种信息系统和CIS的信息联系和情报实现的方法,以及电子商务和CIS的内在联系。在“金字塔型分割”联系规则,即“A模式”的CIS运行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信息同化型”,即“J模式”和“信息异化型、进化型联系”模式的CIS运行机制。“J模式”供应链系统下的CIS研究内容,如图2所示。

其中,ES为系统信息或“看得见的信息”,E1、E2为个别信息或“看不见的”信息,CI为竞争情报,CIS为竞争情报系统。关键问题在于ES、E1和E2、CI之间的转换机制,以及构成的CIS模式和机制。在超模块组织中,节点企业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以及将各节点企业连接成超模块组织状态的多个关系维度之间也可能是互依和非线性的关系。VMI(制造商代管零售商库存)策略,或渠道装配策略下的CIS运行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3 基于“全信息”论的SCM的CIS信息到情报生成与激活算法表示

对需求信息进行综合的梳理和汇总,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存储、检索、传播,以及信息的智能关联。信息系统中不同信息资源的整合技术和先进的网络技术等对于CIS中的信息规划、信息收集、情报分析、情报服务的集成的支持。关键问题在于信息到情报生成的理论表达和知识中间量的理论形成。情报是一类特殊的认识论信息,具有形式(语法信息)、含义(语义信息)和价值(语用信息)三种要素。在SCM中,相关信息到情报的过程,需要经过知识这一中间量的存在。因此,信息知识情报的生成与激活算法成为关键问题。由信息生成形态型知识Kc,由信息生成效用型知识为Ku,由知识生成效用型情报为Iu,则要研究的问题,就是Iu、Kc、Ku的关系,此种关系的表达初步为:

CONT: Kc|Ku|Iu。

知识到情报的过程,由于归纳型知识和演绎型知识的生成过程不同,因此,归纳型知识到情报的激活过程和演绎型知识到情报的激活过程,在SCM中也有不同的反映,如供应链竞争对手分析则有过去的、较为固有的竞争状况和将来的、可能发生的竞争反应。

4 结语

基于SCM的CIS运行机制与情报流程的研究主要解决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发展过程中导致组织模式变化对应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式和运行机制需求的问题。解决CIS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转换途径、方式、方法及其边界关系的问题。在企业信息化背景下,明确CIS和其他信息系统的关系,尤其是与其他综合性信息系统的关系,确定CIS和其他系统之间相关数据或信息之间的运行和转换等关系。从竞争情报的角度为解决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协调和预测问题提供一种集成方式和解决办法。竞争情报与企业其他业务部门紧密联系,进行信息的规划、收集、存储、分析和服务工作。综合借鉴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CIS框架。该理论框架以竞争情报循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SCM系统为外部系统模型参考,以信息交流和分析为手段,以实现情报效用为目的。

参考文献:

[1] 岳修志.虚拟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案例分析[J].情报科学,2011(1):42-46、54.

[2] 史新.面向汽车制造企业战略管理的竞争情报系统设计――以神龙汽车公司为例[J].情报杂志.2010(7):173-178.

第5篇

关键词:催化裂化 轴流风机 静叶控制

当系统阻力位于失效线上时,也会发生运行不稳定状况,风机不能在稳定的工况点上运行。由于气流不稳定,风机叶片受到气流脉动力激振,而最终导致叶片断裂,但当风机在喘振线(性能曲线上已给出)以下工作时,可保证风机的稳定运行。

一、催化裂化轴流风机的阻塞现象

当轴流式主风机在低压比、大流量下运行,且流量大到动、静叶之间的气速超过临界气速时,风机流道的有效通流能力减少,风机出口压力继续降低,流量不再增加,出现阻塞现象。阻塞多发生在轴流风机的高压段,阻塞时高压叶栅内气流流动紊乱,使叶片和风机排气缸剧烈振动,若延续时间过长同样也会振断叶片。引起催化剂倒流、塌床、和泥,使主风总管阻死无法向再生系統供风。

反阻塞控制和反喘振一样,因为阻塞点难以测量和预料,同样在风机阻塞线上设置一条反阻塞线,通过自动控制使风机只能在反阻塞线上运行,以防发生阻塞。反阻塞线的裕度通常为5-10%。在风机出口管理上设一反阻塞单向快速切断阻尼阀与反逆流阀,参与到两器流化风低流量自保联锁中。也可适当地关闭此阀就能使风机压比增高,在容积流量减少,从而避免阻塞、催化剂倒流引起的高温损机。

二、催化裂化轴流风机静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AV型静叶可调轴流风机又称为子午加速风机。由启动电动机或烟气轮机通过联轴器和中间轴带动叶轮旋转做功,介质 (气体) 则通过叶片 (轮) 流道时在子午面上收敛加速,从而获得动能,再经后导叶整流后进入扩压器,此时流速下降,大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从而满足了系统用风压、风量需求。该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方案有静叶开度控制与故障锁位两种,所有的控制功能都由集成在电液控制柜内的 PLC( 西门子 S-224 型号 ) 或者独立的静叶控制器来完成。AV型静叶可调轴流风机含ANl3~ANS0共23种机号,每种机号可分为13、15、17、19共4种叶片数,每种叶片数又可分为4种叶片安装角,故能满足用户的各种参数要求,从而选出与系统工况具有最佳匹配特性的风机。

1.叶开度控制

中央控制室送出的 4~20mA 控制信号 SP、静叶开度信号 PV 分别输入至 S-235 A/D 模数转换模块,并将 SP、PV 两信号进行 PID 运算,其数字量运算结果再由 S-235 D/A 数模转换模块输出到比例阀功率放大器,根据预先设置的编程指令运算,输出信号的大小控制比例射流指挥阀线圈承受电流大小所产生的位置变化,改变高压动力油流向,驱动活塞运动,通过连杆来带动静叶运行角度。实现叶开度控制。

2.静叶锁位控制

静叶锁位控制由锁位电磁阀 DV1 来实现,当控制信号 SP 丢失,静叶开度反馈信号 PV 丢失,SP 值与PV 值偏差 ΔV过大,液压油压力过低以及停电等状况出现,DV1 失电,将比例阀的液压油回路切断,比例阀将无法实现对静叶开度的控制,实现静叶锁位。这些自锁条件和其它报警信号经一次元件采集后均送入 PLC 或者静叶控制器系统按预先设置好的程序运行,并将锁位报警和其他报警信号送入中央控制室 DCS 上显示。

三、化裂化轴流风机静叶控制系统的应用

在催化裂化装置中,一般在设备损坏、控制失灵、放室阀无故打开、操作失误时,可能发生阻塞现象。若设有反阻塞控制圆路,则在开工时,应将主风机出口蝶阀改遥控,以防止阻塞。风机喘振以后,叶栅丧失压缩气体的功能,如果风机出口有一个储压容器串联在催化裂化装置的再生器、烧焦罐、炉101前的主风管道中,可防止催化剂快速倒流。引起时风机反转。但倒流流量只有顺流流量的几分之一,如果风机仍有原动机拖动,则原动机功率在风机中变成逆流气流的摩擦热。气流被加热,倒回风机,很快就可使风机叶片膨胀、擦缸甚至熔化,转子飞逸。特别是再生器或烧焦罐内含有高温催化剂粉尘或高温气体,倒流后,对主风机破坏性更大,可使机内温度猛升到1000℃,在短短的30~40秒时间内使机组受到十分严重的破坏。

1.转子的特点。AV型风机叶轮采用曲线优化的等强度叶片;传递扭矩及动力的中间轴

只不承受叶轮重量,其两端连接的刚挠性膜片联轴器既可补偿安装找正的误差,又可补偿运行中的轴向热膨胀影响;风机主轴跨度大刚性高,在高速运转下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性能和风机的临界转速,且拆装非常方便。叶轮检修时的拆装步骤为:1)将机壳上半部拆除。2)将护轴管和空心短管拆除。3)从该处拆卸取出叶轮和转子。回装可按反顺序进行,检修和更换轴瓦非常方便,重装时需转子找正。同样对电机齿轮箱、烟气轮机的连轴系統做平衡修正使整个工作在一条稳定平衡线上,防止不同点的偏振和不平衡引起的壳振发生。

2.冷却系统的特点。油站系统采用电加热升温和冷却水降温;通常采用一备一用,环境温度较高和压力偏低时可自动启动双机同时运行。正常后自动停止备用泵。确保油系統工作。

3.耐磨特性。针对叶片及后导叶易磨损部位进行的区域重点防磨处理,可使叶片表面硬度达HRC55-60;叶轮的流道设计充分考虑了烟气磨粒对叶片表面的入射角和分布均匀性,从无叶根磨损发生,且后导叶为插入结构,维护更换极其方便。先从管状导流器旁把转子套管上的保温层去掉。拆除转子套的上半部分及管状导流器的半边,从可调节导向轮中心筒体的开口处拆开,准备安装起吊工具。从衬套上拧松转子叶轮,用转子叶轮的顶出螺栓将叶轮从衬套中顶出,通过管状导流器的开口端抽出转子叶轮。用检侧工具检查转子叶轮磨损、腐蚀情况,焊缝是否出现裂痕等缺陷。当叶片磨损超过原厚度的1/2时,一般需要换新的风轮。

在控制面板上按下“现场”按钮,便可以进行。操纵手操阀 SV2 的手柄,就能改变手操阀 SV2 两路输出口的流向,进行静叶开关的操作,通过调节调速阀 TV1可调节静叶开/关的运行速度。当电磁阀 DV1 失电时或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情况下要用现场操作。

四、结语

主风机静叶漂移是一个困扰很多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平稳运行的难题,这个案例可彻底解决静叶漂移的根本问题,并进一步完善了操作手段和控制功能。主风机静叶操作灵敏、稳定,对其他轴流式压缩机静叶调节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建. 关于催化裂化FCC装置用国产电液执行机构中BD15电液伺服阀使用的几个问题[J]. 微计算机信息,2011(03) .

第6篇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和《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加快住房建设意见的通知》(国发〔1998〕34号),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引导消费、启动住房市场方面的调控作用,促进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就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努力降低经济适用住房价格

规范成本构成,健全约束机制,是降低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扩大住房消费需求的有效措施。当前,各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不规范,缺乏约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影响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经济适用住房成本约束机制,严格控制其成本构成。实行经济适用住房定价审价制度,对向中低收入家庭供应、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并按国家住宅建设标准设计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实施政府指导价管理。

经济适用住房的成本包括征地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金等七项因素。管理费按不超过成本费用前四项之和的2%计算;贷款利息按当年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工程建设平均贷款周期(七层及以上为18个月,七层以下为12个月)和成本费用前四项之和的40%计算。

利润以成本费用前四项之和为基数,按最高不超过3%计算。

进一步加强地价管理,降低住房建设成本。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做好城镇国有土地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定期确定公布工作,以基准地价为依据调控引导地价水平。要认真落实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要求,严禁将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行政划拨土地有偿转让或用于高标准的商品房建设。城区改造拆迁,对拆迁户实行拆除房作价补偿、安置房政府定价有偿提供的办法。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加强对建安工程定额的管理,增强制定建安工程定额的透明度,保证制定工程定额的合理性、科学性。今后调整建安工程定额,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物价、计划、财政、劳动等部门论证。要加强对住房建设中供水、供电、供气等附属设施建设费用的管理,各项费用要公开标准,严格执行预算定额。

住宅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必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国标GB50180-93)规定执行,不得自行扩大配套规模,加大开发成本。

小区内经营性配套设施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投资建设,不得计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

二、继续清理涉及经济适用住房的收费,努力减轻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负担

本着大力扶持和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原则,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清费治乱的力度,坚决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和重复收费,取消企业资质审查、工程竣工验收、产权审核等收费及各种押金、保证金;整顿、规范征地管理费、供电贴费和各种证照收费;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对经济适用房一律实行减半征收。涉及经济适用住房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批管理权限,集中在中央和省两级,各地不得越权出台收费项目和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经认真清理,现对国家法律、法规和省以上人民政府以及省物价、财政部门批准的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环节的22项收费予以公布(其中,减半收费17项)。凡本通知未公布的其他合法收费项目(含各种合法基金、资金、保证金和附加费等),各地、各部门一律不得再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开发企业和购房者收取。凡本通知予以公布、各地尚未开征的各项收费,一律不得再重新开征;凡具体执行标准低于公布收费标准的,也不得重新提高收费标准。

对重大建设收费项目开展专项治理。取消对经济适用住房收取商业网点建设费,商业网点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经营或实行有偿出让和转让。配套建设的商业网点,未经商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准擅自改变用途;对需要实行政府定价出售、出租的商业用房,应按保本或微利的原则核定价格标准。规范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对设防城市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按规定同步配套建设人防工程,不得收费;因地质等原因不能同步配套建设,必须易地建设的,按规定收取易地建设费;严禁向非设防地区经济适用住房收取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规范垄断行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的收费行为。供水、供电部门按规定收取水增容费、电增容费(贴费)后,不得再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或开发企业重复收取相关的建设费用。停止向住房开发建设收取用电权费。对旧城改造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应扣除原有水电容量部分后,缴纳水电增容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征地和批准建设项目手续时,不得代其他部门收取费用,也不得收取代征手续费。

全面清理房地产交易环节的收费,取消各种名目的管理费、监证费,降低交易手续费等收费标准,促进房地产流通。

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负担卡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收费的监审。实行《建设项目收费登记卡》制度。收费单位收费时,必须按省政府公布的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并按规定在《建设项目收费登记卡》上如实记载。拒绝记载的,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单位有权拒缴。

三、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价格行为,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促进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流通

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立健全价格行为自我约束机制,监督企业销售住房实行明码标价,禁止虚假标价。对违反国家规定乱加费用、短给面积、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要依法查处。

凡销售价格未经物价部门审批的住宅不得冠以“安居房”、“解困房”、“平价房”、“成本房”、“微利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名称,防止以此误导和蒙骗购房者。销售经济适用住房不得在公开标明的住宅价格外加价,不得加收任何费用,也不得在经济适用住房交付使用时委托物业管理单位追加房价外的任何费用(国家调整的税收除外)。

经营者必须在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点挂牌或以售房说明书等形式显示以下内容:

    (一)每个具体住房售卖单元的座落位置、结构、形状、面积、朝向、楼层、售价、付款方式及优惠折扣率;

    (二)房价外代收代付的选择项目与收费标准。

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的合同售卖面积应与实际面积相符。售房契约中所列的建筑面积或庭院土地使用面积与房地产管理部门核发的《房地产证》记载面积的误差值在测量规范允许范围(正负1%)以内的,交易双方可不作任何补偿;误差值超过正负1%的,按照契约规定的售房价格多退少补。

经济适用住房交易必须做到质价相符。经营者应按建设部门制定的《商品房购销合同示范文本》的要求签订售房契约(合同),明确标示住房的结构、材料、设备、装修质量标准。并严格按售房契约的标示交付购房者质价相符的住房,不得变相提高房价。

规范政府定价行为。省物价局统一制定《安徽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审核申请表》,在出售(或预售)前,由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按要求如实填报,报送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建设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由价格主管部门行文执行。对申报手续、资料齐全的,物价等部门在接到书面申请30日内要审核、审批完毕。

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经济适用住房价格,除审核成本外,还要兼顾审核住房的建设质量、地理位置、供求情况等因素,在利润率不超过3%限幅内,明确开发企业的具体定价权限。

四、加强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统筹组织安排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住宅建设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工作,切实保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各项政策的落实。

本通知下发后,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本地区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和涉及经济适用住房的收费进行专项检查。对不按本通知规定的各种价格和收费违法行为,一经查实,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从严处罚,并按规定将罚没款上交财政;同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扶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的政策措施,协调处理好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并将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省政府。

附:

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环节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表

---------------------------------------------

|  序  |                  |                                        |                  |

|      |    收  费  项  目|       收    费    标    准             |     收费依据     |

|  号  |                  |                                        |                  |

|---|---------|--------------------|---------|

|      |  |土地补偿费    |按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执行。      |                  |

|      |  |-------|--------------------|《中华人民共和    |

|      |  |安置补助费    |同        上                            |国土地管理法》    |

|      |  |-------|--------------------|                  |

|      |土|地上附着物和青|                                        |                  |

|      |地|              |同        上                            |                  |

|      |安|苗的补偿费    |                                        |                  |

|      |置|-------|--------------------|                  |

|      |补|拆迁补偿费    |由市、县政府规定                        |                  |

|      |偿|-------|--------------------|                  |

|      |费|新蔬菜基地开发|                                        |                  |

|      |  |              |征用蔬菜基地,征多少补多少              |                  |

|      |  |基金          |                                        |                  |

第7篇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京政发〔1999〕第14号)中关于“对经市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所需要的外省市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经人事部门批准,给予工作寄住证,享受本市市民待遇”及“鼓励留学人员携带科技成果来本市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对以上留学人员,经人事部门认定,给予工作寄住证并享受本市市民待遇”的具体规定,现将上述人员在京购房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持有市人事局核发的《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上述人员,均可在本市行政区内购买内、外销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批准上市的已购公房、存量房(四合院除外)。

二、市、区县房地产交易及权属发证部门应给持有《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上述购买人办理相关手续,并按现行有关规定收取税费。

第8篇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流通经济 消费 协调性

问题提出与文献评述

流通是与消费紧密相连的重要环节之一,商品流通是生产通向消费的重要枢纽,流通业的发展规模、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等都会影响消费的实现。流通经济的结构配置和发展速度将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因此,流通经济的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具有重要关系。

国内对流通业发展与消费增长问题的研究集中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其中采用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两者关系的文献为数众多。冉净斐(2008)采用向量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检验了我国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政府消费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流通经济的发展会促使消费的增长,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高于对政府消费的带动作用,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带动力高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带动力。李骏阳、包伟、夏禹铖(2011)通过全对数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检验了农村流通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业发展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丁凡凡(2012)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我国流通业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而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也有学者从定性角度分析了流通对消费的影响,如宋则、王雪峰(2010)通过分析商贸流通业在增进消费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贸流通业促进消费的发展路径。

流通经济与消费协调性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数据包罗分析方法对流通经济与消费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数据包络分析(简称DEA)是以相对效率评价为基础的系统分析方法,它一般采用一定的数学规划方法,并根据样本观测值,对决策单元(DMU)进行投入产出的有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非参数分析方法,它尤其适用于对同一类型的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系统进行评价。

假定第j个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向量分别为:

X=(x1j,x2j,x3j,…,xnj)T (1)

Y =(y1j,y2j,x3j,…,ynj)T (2)

根据DEA模型的形式,可将评价模型写为:

max μTy0

s. t. vT * x0 = 1,θ

-vT X + μT Y≤0,λ (3)

V≥0,μ≥0

可将上述模型转化为其对偶形式的线性规划模型:

min θ

s. t. θ * x0 - X λ≥0,v

Y λ≥y0,μ (4)

λ≥0

现设S- = θ * x0 - Xλ,S+= Y λ-y0,可采用两阶段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首先,求解对偶形式模型,得到最优解θ*,然后求解下面的线性规划问题:

max w = eT S- + eT S+

s.t. θ* x0 -X λ-S- = 0 (5)

Y λ-S+ = y0

λ≥0,S+≥0,S-≥0

上述模型可用于计算决策单元DMU的纯技术效率,如果θ* = 1,且S+ = 0,S-= 0,那么称该决策单元 为DEA有效;如果不能满足以上条件,则称决策单元为非DEA有效。将模型应用于流通经济语消费增长的协调性评价时,当满足DEA有效时,表明两者的投入产出效应达到最大,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在所有决策单元内也相对较高。

(二)指标选取

流通经济与消费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可构建如下:

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的协调程度(记为μ1)。该指标反映了流通产业的规模、技术的实际有效程度对流通经济增长的支持和利用的实际有效程度与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规模、技术有效值的迫近程度。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的协调程度(记为μ2)。该指标反映了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增长支持的实际有效程度与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所需要的实际协调度的迫近程度。消费增长与流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发展的协调程度(记为μ0)。该指标用于反映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的综合协调程度(Louise Crewe,Nicky Gregson,1998)。

本文设计了流通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以及消费增长对流通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指标体系以及建立的DEA评价模型,流通经济与消费增长协调性的评价过程如下:

以流通经济的各项指标作为投入指标,以消费系统的各项指标作为产出指标,便可根据DEA模型得到流通经济发展对于消费增长的有效程度θ1,流通经济对消费的综合协调程度θ1=μ1。以消费系统的各项指标作为投入指标,以流通经济的各项指标作为产出指标,便可根据DEA模型得到消费增长对于流通经济发展的有效程度θ2,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的综合协调程度θ2=μ2。计算反映流通经济与消费增长协调发展的综合协调度:

θ0=μ0,其中θ0 = min(θ1,θ2)/max(θ1,θ2) (6)

式(6)表示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协调一致程度。协调度越高,则表明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协调一致程度也越高;协调度越低,则表明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协调一致程度也越低,不是流通经济的发展滞后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就是流通经济的发展超出了消费增长的支撑能力。

(三)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6-2011年我国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物流年鉴2012》,所有指标都通过原始数据计算得到。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利用DEAP2.1对数据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表2的实证结果,可得到以下结论:

从θ1的数值可以看出,从1996-2011年,大部分年份我国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带动力比较滞后,只有2006年和2011年这两年我国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实际有效协调度为1,即只有两年达到相对有效,有效率只有12.50%。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适应性较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潜力被不断挖掘,但是受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约束,我国当时的投资基本集中于技术设施建设上,而流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的自我积累,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并未及时产生带动效应,因此流通经济发展滞后于消费增长(宋则,2009)。

纵向比较各年度的θ1值可知,从1996-1997年间流通经济对消费增长的支持度有所提高,进入1998年直至1999年,支持度又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在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对我国流通经济和消费带来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自2000年起,θ1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回顾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可知,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并出台了促进农村流通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许多小型超市、专卖店等进入农村消费市场,农村流通网络当时被不断普及,网络设施水平相比20世纪90年代有明显提升,因此它对消费增长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到2006年θ1值达到有效,即当年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协调性较高。即便2008年再次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流通经济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协调性有所降低,但是2009年起协调度重新上升,流通经济与消费的适应性又不断增强。

从θ2的数值可以看出,从1996-2011年,大部分年份我国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比较薄弱,只有2010年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实际有效协调度为1,达到相对有效,有效率只有6.25%。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城市流通业主要通过外延式的方式发展起来,如增设网点、扩大规模、增加投入等,其竞争优势主要依靠区位优势来发挥,且流通市场基本趋于饱和状态,因此即便消费增长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流通经济的增长,但在消费外延式增长的背景下,一旦其趋于饱和,那么流通经济整体上对消费增长的敏感程度就会下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流通业发展走创新道路,而消费增长也要不断促进流通企业改革内部发展机制,提高科技投入水平,不断凸显消费对流通经济的支持作用。

纵向比较各年度的θ2值可知,1996年至2003年我国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不断下降,其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消费与流通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致使居民消费不断表现出对流通业发展的不适应性。但从2003年起,我国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显著提升,到2008年达到相对有效,2008-2011年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基本保持良好水平。

从θ0值可以看出,我国流通经济和消费增长的整体协调性相对较好,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横向比较θ1、θ2、θ0可知,θ0与θ2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说明我国流通经济和消费增长的的协调主要取决于消费增长对流通经济发展是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国内消费市场,要把消费增长带动流通经济发展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切不可盲目地追求内需的增加。

综上所述,我国流通经济的发展与消费增长的协调性在大部分时期都相对较弱,流通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的整体协调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流通业作为连接各个产业与最终消费的重要枢纽,主要依靠引导消费来实现自身的不断增长,因此,要把消费增长带动流通经济发展作为新时期发展的一个重点。另外,国内流通企业要不断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实现流通经济向集约式发展,不断适应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改善当前流通经济发展滞后于消费增长的局面,从而实现流通经济与消费之间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冉净斐.流通发展与消费增长的关系:理论与实证[J].商业时代,2008(1)

2.宋则,王雪峰.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10(11)

3.丁凡凡.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李骏阳,包伟,夏禹铖.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1)

第9篇

综观现有文献,目前关于经济联系的研究对象均为区域的整体经济,尚缺乏对于区域间流通经济相互作用的研究。然而,流通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实现渠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为此,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引力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时间断面上探究我国省域流通经济相互作用的空间结构特征及空间演变规律,研究结果对完善我国区域流通经济联系的研究体系,促进省域流通产业合理布局以及提升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经济联系强度、潜力强度及经济隶属度

本文采用度量空间相互作用和经济联系强度的引力模型来量化省域流通经济作用强度的大小,以反映流通经济中心省市对周围区域的辐射能力以及周围区域对中心省市的辐射接受程度〔26〕,

式中:Rij为i,j两省市流通经济的联系强度,反映该区域对其他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弱、疏密程度,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强度越大表明二者的经济联系越密切;Pi、Pj为两省市年末流通产业从业总人口数;Gi、Gj为两省市流通产业增加值;b为引力的距离衰减指数,参照顾朝林等的研究,指数值取1以近似地揭示国家尺度上的流通经济空间联系状态〔25〕;鉴于区域流通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地区的省会或中心城市的事实,本文在考察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特征时,选取省会城市之间球面距离来dij〔27〕。

而省域流通经济的“质量”评价指数由流通产业年末从业人口数与流通产业增加值二者的几何平均值来确定。同时,用某个省市与除自身之外的所有省市间流通经济联系强度之和(即潜力强度)反映该省市流通产业所具备的集聚能力,而用各省市流通经济作用强度所占比例的大小(即经济联系隶属度)来确定各省市流通经济作用的主要方向〔16〕,

(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流通产业是地理空间范围内资源、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经济活动规模和产业分布模式上存在普遍的空间相关性。为了进一步剖析我国省域流通经济联系的空间相关性特征,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更直观地描述流通经济的空间数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没有先验的理论假设,通过对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来了解其在空间分布、空间结构以及空间相互影响方面的特征。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主要使用两类工具:第一类为全域空间相关性,用以体现空间经济活动的整体分布特征,Morans I指数是进行全局聚类检验,度量空间相关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第二类为局域空间相关性,用以捕捉局域子系统表现出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般使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等来测度。

表示第i个地区的观测值(流通经济潜力强度),n为区域总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Wij为采用Rook邻接标准生成的二进制的邻近空间权值矩阵,即省市在地理空间上相邻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其目的是定义区域间的空间相互邻近关系。由于海南岛与大陆不相连,与其他省份不存在相邻边界,考虑到实际经济联系情况,在生成空间权重矩阵时将广东省设置为海南省的相邻省份。Morans I指数的取值范围一般在-1到1之间。Morans I指数大于0表示正相关,代表相邻区域的类似特征值出现集群趋势,接近于1时表明相似的属性值聚集在一起;小于0表示负相关,接近于-1时表明相异的属性值聚集在一起;若指数值接近于0,则表示属性值是随机分布的,不存在空间自相关。

2.局域空间关联分析

全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无法区分特定区域和其邻近区域之间所属的高值和低值的空间联系形式,甚至会出现局域空间关联趋势与全域趋势相反的情况〔28〕,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联系的局域指标主要有局域Moran指数、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等。Anselin提出了局域Moran指数〔29〕

经过标准化的观测值(流通经济潜力强度)。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下,通过绘制的空间相关系数的Moran散点图可将各个地区的流通经济行为划分为四种集聚模式,分别识别一个地区与邻近地区的相互关系:第一象限(H-H),代表高观测值的地区被其他同为高观测值的地区包围;第二象限(L-H),代表低观测值的地区被高观测值的地区所包围;第三象限(L-L),代表低观测值的地区被其他同为低观测值的地区包围;第四象限(H-L),代表高观测值的地区被低观测值的地区所包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三象限在空间上表现为相似值的空间关联,区域流通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第二、四象限上的区域为空间不稳定性和非典型性的区域,表现为非相似值的空间关联,区域流通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空间异质性〔30〕。

(三)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作为研究单元,并选取2005、2010和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进行研究。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文中以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之和代表流通产业增加值;流通产业各行业的增加值和年末从业人数等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文中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所使用的地理信息和矢量地图均由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生成,统计分析范围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空间相关性分析由GeoDa软件实现。

三、我国流通经济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测算与分析

根据经济联系强度、潜力强度、经济隶属度等模型,分别以流通产业增加值、流通产业年末从业人数以及省会城市间的球面距离为指标变量,对2005、2010和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与作用方向进行测算与比较。

根据式(1),计算出我国31个省市流通经济空间联系强度(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流通经济联系强度最大的区域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联系总量占全国所有省市的比重在5867%~5902%之间,区域的流通经济联系较为紧密且逐步强化,远高于中部地区(2675%~2842%)和西部地区(1285%~1422%),这些区域的流通经济联系相对疏散。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10个省市中,有7个(江苏、山东、浙江等)位于东部地区,流通经济联系总量占全国所有省市比重达4890%~5027%,其余3个省市(河南、湖北、安徽)位于中部地区,流通经济联系总量占全国所有省市比重达1459%~1514%。其中,流通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10个省市基本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2013年流通经济联系总量占全国所有省市的比重分别为2422%、1277%、621%,贡献了全国近一半的经济联系总量(4320%),且在观察期内有逐步上升趋势,表现出强烈的一体化效应,始终为流通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这也反映了我国流通经济发展水平非均衡的空间发展格局。

在东部地区,2010年后江苏替代山东成为沿海地区流通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省份,2013年流通经济联系总量较2005年大幅增长447倍,达到25277872,是处于第二位的山东的118倍和流通经济联系强度最低的的18341倍,在我国各省市中占据绝对的优势,是我国流通产业的增长极核。整体上看,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模式从2005年以山东和江苏为主导的双核心空间发展结构逐步演变为2010年以来以江苏为单核心、以山东和浙江为双重点的极核式空间发展结构〔32〕。在中部地区,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省份是河南,其次是湖北和安徽,均高于西部地区的任一省份,表现出较为稳定的以河南为流通经济联系中心的发展格局。2005~2010年,西部地区流通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三个省份分别为四川、陕西和内蒙古,其流通经济联系总量保持低水平平稳状态,呈现为多核心空间发展结构〔32〕。2013年重庆市超越陕西和内蒙古,成为西部地区流通经济发展的多核心发展区域之一,流通经济联系总量是2005年的762倍,但是在我国全国所有省市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对我国区域流通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相对薄弱。

根据式(2),计算出我国31个省市流通经济隶属度的大小(图2为经计算得出的江苏省对其他30个省市的流通经济隶属度),并借鉴薛丽萍等的研究方法〔16〕,推断各省市流通经济的作用方向。以2013年江苏省为例,从图2中可以看出,江苏的首位联系省份是浙江,其隶属度高达1667%,其次为安徽(1252%)、山东(1046%)和上海(982%),江苏对这几个省市的经济辐射较强;隶属度最低的为(004%)。从空间距离上看,江苏流通经济作用方向首先是相邻省市,然后往距离较远的省份逐步扩散,距离越远的省市对江苏的流通经济隶属度越低。这也符合Tobler提出的“地理学第一定律”,即“所有的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上都是有联系的,但相距近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一般较相距远的事物或现象间的联系要紧密”〔33〕。

各省市对江苏省的流通经济隶属度(见图3)中,排在首位的有安徽、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山东和广东等7个省份,其中安徽对其隶属度最大,高达3161%,说明江苏是其首要的联系省份。排在第二位的有上海、河南、湖南、辽宁、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和海南等9个省市,除上海(2204%)之外,隶属度均在704%~1114%范围内。这些省份多数为江苏的不相邻省市,首位联系城市均表现为邻近省市,江苏成为其第二位的联系省份。排在第三位的有陕西、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等6个与江苏距离较远的西部内陆省区,隶属度在700%~888%之间,联系方向均指向山东、江苏等流通经济发展的中心省份,并且除甘肃的第二位联系省份为四川外,其他省区不具有邻近区域指向性。黑龙江、河北、吉林、内蒙古、北京、山西、天津等7个省市对江苏的隶属度排在各自隶属度第四位,联系方向具有指向邻近区域的特征,江苏对这些区域流通产业发展的辐射与带动力相对薄弱。整体上看,我国省域流通经济在空间作用的主要方向上显现出中心省市指向和邻近区域指向并存的空间特征〔16,23〕。对其他年份和区域的分析也支持这个结论,此处不再赘述。

四、我国省域流通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集聚分析

根据式(3)计算全域Moran指数(见表1)并绘制Moran散点图,以解释我国省域流通经济发展(潜力强度)的全域空间相关性及其局域集聚模式。为了清晰地呈现各集聚模式所涵盖的省市,本文将Moran散点图所呈现的内容与根据式(4)得到的我国大陆31个省市的局域空间集聚模式的统计结果合并,整理结果见表2。表1结果显示,2005~2013年全域Morans I指数均通过1%显著性检验,表明我国省域流通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区域流通经济活动并非处于随机的状态,而是随着其他与其具有相近空间特征的地区流通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集聚现象〔34〕,即潜力强度较大的省市在地理上相邻且空间上集聚,潜力强度较小的省市也在地理上相邻且空间上集聚。同时,Z得分也表明,随机生成此聚类模式

〔4〕Zipf G K.The P1 P2/D Hypothesis:On the Intercity Movement of Person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6,11(6):677-686.

〔5〕Russon M G,Farok Vakil.Population,Convenience and Distance Decay in a Shorthaul Model of United States Air Transportation〔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5,3(3):179-185.

〔6〕Tinbergen J.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Suggestion for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M〕.New York: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2:170-185.

〔7〕Pyhnen P.A Tentative Model or the Volum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ies〔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63,90(3):93-100.

〔8〕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梁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12.

〔9〕Perroux F.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0,64(1):89-104.

〔10〕Hagerstrand T.I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tial Proces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92,16(4):543-544.

〔11〕Ullman E L.American Commodity Flow〔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7:60-73.

〔12〕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常正文,王兴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4-100.

〔13〕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16(1):51-57.

〔14〕孟德友,陆玉麒.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5):697-704.

〔15〕赵雪雁,江进德,张丽,等.皖江城市带城市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2):218-223.

〔16〕薛丽萍,欧向军,曾晨,等.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11):52-57.

〔17〕牛慧恩,孟庆民,胡其昌,等.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地理,1998,18(3):51-56.

〔18〕李国平,王黎明,杨开忠.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J〕.经济地理,2001,21(1):33-37.

〔19〕陈彦光,刘继生.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J〕.地理研究,2002,21(6):742-751.

〔20〕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等.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J〕. 地理研究,2007,26(1):197-209.

〔21〕邓晓兰,郑良海,侯英. 关中经济区经济联系测度与财政体制调整政策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7):1070-1075.

〔22〕王欣,吴殿廷,王红强. 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3):55-59.

〔23〕苗长虹,王海江. 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J〕. 地理研究,2006,25(2):221-232.

〔24〕郑国,赵群毅. 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51-54.

〔25〕顾朝林,庞海峰.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 地理研究,2008,27(1):1-12.

〔26〕王枝,王红霞,张素景.经济空间联系及城市国际化水平测度――以东北城市(组)群为例〔J〕.对外经贸,2013,(5):102-104.

〔27〕梁红艳.物流业集聚、空间外溢效应与工业生产率提升〔J〕.中国流通经济,2015,(1):32-42.

〔28〕潘文卿.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12,(1):54-65.

〔29〕Anselin L.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J〕.Geographical Analysis,1995,27(2):93-115.

〔30〕许培源,许红妹.福建省厦漳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6):59-66.

〔31〕宋晓雨,丁正山,卢晓旭,等.江苏省服务业发展时空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4,34(8):111-117.

〔32〕王海江,苗长虹,茹乐峰,等.我国省域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J〕.经济地理,2012,32(7):18-23.

〔33〕Tobler W R.A Computer Movie Simulating Urban Growth in the Detroit Region〔J〕.Economic Geography,1970,46(2):234-24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