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16: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地方高校转型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的主体。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基本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大部分属于应用型高校,定位面向地方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既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熟练的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地方高校转变传统的精英型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化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其扎实的实践技能,更好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
(二)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与目前应试教育的体制机制存在一定错位。高校作为集中培养学生素质的最后一站,具有其他教育单位无可比拟的责任与义务。在当今社会崇尚能力本位的大环境下,高等院校需要通过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双重手段,一方面提高学生理论涵养,丰富头脑;另一方面提高学生操作能力,掌握本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可将课堂中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以亲身经历磨炼意志,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学会科学地处理各种危急情况,学会如何与人协作,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学生创新创业的现实需要加强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艰巨任务,关系到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成败。地方高校在就业机会、就业质量、就业范围等方面与重点院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创业,对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学生在校期间主要通过书本、媒体及教师讲授了解创新创业知识,对企业创立的实际程序及其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认识不清。加之高校缺乏创业环境,学生的懒惰心理严重,部分学生贪图享乐而不愿吃苦,未经纠正走向社会后极易迷失自己。[1]因此,地方高校必须通过推动社会实践活动,以政策引导、教师指导、学生主导为框架,以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微型企业为平台,鞭策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新创业知识,鼓励学生在与企业接触中学习更多实战技巧。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不足导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虽然目前政府、社会、高校都在倡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各项支持鼓励政策层出不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表面风光火爆,但实际上仍有很多院校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价值与意义认知不清,活动组织要么形式呆板、内容陈旧,要么敷衍应付、缺乏深度,甚至有高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变相为组织师生旅游观光,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实施成效。
(二)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脱节
地方院校在师资培训和引进力度上弱于传统的重点大学,对行业专家的吸引力不高,其教学主力有年轻化倾向,教师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和企业一线生产经历。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在校期间过于偏重理论学习,轻视实践操作。由于知识系统更新较慢,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脱节,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减弱了社会实践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升效用。
(三)社会实践方式与内容单一
由于资金、人力等方面的限制,现阶段地方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仍主要以短期的参观、调研和考察为主,组织方式和活动内容较为单一,社会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不大。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地方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覆盖面不宽,真正深入乡村、社区和生产一线的较少,这与政府、社会及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四)缺乏专业指导与社会组织支持
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条件下,地方高校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是由管理人员带队,而非专业教师,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难以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影响社会实践效果。此外,社会组织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发挥不完善,各类行业协会、社会公益组织等并未给予实践活动应有的支持。
(五)实践基地数量不足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所需实习岗位与企业提供岗位的比例为2∶1,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无法通过学校集体组织进入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方面与近年来高校扩招及专业设置等因素有关,更主要的原因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不愿接受学生前往实习,[2]数量有限的国企、央企及大型民营企业成为高校社会实践的主要输送地。然而在学校影响力、学生素质、校友资源等方面地方高校均无法与重点高校抗衡,在与重点高校争夺实践基地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实践基地数量不足导致的学生实习难问题在未来仍将困扰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操作模式与特征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操作模式
在国家政策引导、社会需求变化等外部刺激下,地方高校也在不断摸索符合自身特征的社会实践操作模式,目前已基本形成“学校主导模式”、“学生自主模式”、“政府引导模式”及“社会主体模式”四种。1.学校主导模式学校主导模式是地方高校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操作最成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以高校为组织主体整合校内外资源,根本目的是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其社会实践形式包括课程演示实践、团队合作实践和实习基地操作实践等。2.学生自主模式学生自主模式是高校未能满足学生实践需要,或学生主动申请开展的社会实践模式,是目前最灵活、最多样、最具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以学生个人、学生集体或学生家庭为协调组织主体,通过自身寻求或社会关系寻找社会实践机会,根本目的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其社会实践形式包括个人的企业岗位实习实践、家族企业实习实践、自组小团队的项目实践及家庭亲友协作项目实践等。3.政府引导模式政府引导模式以政府职能部门为行为主体,特点是宏观性、高平台及高要求。这一模式其根本目的是帮助企业选拔人才,以及吸引媒体及相关机构关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实践形式包括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各类科技竞赛、开展社会实践宣讲活动等。4.社会主体模式社会主体模式以用人单位及中介机构为主体,特点是主体庞杂、市场化程度高,其根本目的是在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同时,降低企业成本、满足用工需求、遴选专业人才,社会实践形式包括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勤工俭学等。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征
1.功能的三重性按照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培养重点,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可划分为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主体,其中理论课程主要讲授理论知识;实训课程为校内实验室或实训室课程,初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课程则是将学习场所放到企业生产一线,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属于实践课程范畴,是课堂教育和学校教育面向社会的延伸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将在校进行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室训练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体验和企业实战经验。2.内容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其目标是深化学生基础理论,提升学生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4]同时,社会实践要达到认知修正、技能锻炼、品行修养和生活态度等多种教育目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涵盖从课堂到社会的各个环节,涉及面宽,实践组织、考核评价、学生管理等均需考虑周到。3.体系的开放性高校社会实践体系是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面向岗位的,因此其运行体系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任何愿意承担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企业单位均可通过协商合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便利。高校通过广泛接触社会各行业,构建层次多样、活动丰富的社会实践体系,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和企业一线提供机会。
四、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优化策略
(一)加强舆论引导,重视宣传教育,提高社会认知
政府、高校、企业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三大参与主体,参与主体的认知程度决定了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率。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政府部门要积极利用政策导向,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其次,高校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践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真组织和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及家长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最后,企业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承担者,应全力发挥应尽的社会义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相应的人力、物力和智力支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机会。
(二)扩大视野,集思广益,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的专业设置、企业的岗位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心理都要求更新和丰富社会实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高校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应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广泛征求参与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学生、教师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设计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活动形式、评价机制、提升方案等内容。在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生产实习、文化传播、科技咨询、卫生保健等,也可让学生自我组织团队调研、模拟创业、发明创造等创新活动。
(三)巩固合作,积极拓展,多方开拓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场所之一。地方高校应在现有合作关系基础上,积极联系、拓展和整合各类资源,注重深化与实体单位的合作关系,强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建立稳定、完善、结构合理的社会实践基地体系,如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校企协同创新基地、科技推广基地、文化发展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5]同时,社会各方也应给予高校应有支持。
(四)完善组织环节,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社会实践价值
组织领导决定社会实践的成败。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过程中,地方高校应逐级落实责任,规范组织形式和环节,狠抓前期策划、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使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更加严谨和规范。在教学设计方面,需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社会实践理论课程,给予一定学时和学分。[6]在制度建设方面,需尽快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实施层级式管理模式(见图1),明确科室责任,保障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专业教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既是组织者、参与者,又是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远大于学校的各种政策宣传。因此高校要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对社会实践工作的认知水平和思想意识。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地方高校需突破困难,在积极引进行业人士进课堂的同时,鼓励本校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专业指导。
(六)改革考核机制,加大学生能力素质评分比例
护理方面的社会实践报告
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来到**院,带着彷徨与紧张的心情,开始了为期n天的临床护理实践生涯!当我拿着实习报告踏进**院的门槛时,心理感到特别激动,因为从今天开始,我将会以一名白衣天使的身份在医院里实习。时至今天,实践结束了,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
临床的实践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岗前的最佳训练。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倍感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实践之前,是科教科老师按照我们的需要和上岗要求安排统一培训,包括:一、了解医院概况简介。二、了解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三、知道治安管理的一般常识。四、懂得医德医风教育。五、明白医疗文书的书写。六、掌握有关护理知识。七、理解院内感染。八、了解手术室的有关知识。其间科教科的老师还穿插地组织我们到各病房看病历、观看关于医疗纠纷的专家讲座及急救处理方面的录像,让我们对实际的临床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为正式上岗工作打下了基础。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是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庆幸的是,我们有老师为我们介绍病房结构,介绍工作,带教老师们的丰富经验,让我们可以较快地适应医院的护理工作。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为在医院实践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应该算的上是实习阶段的第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以前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们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有了临床的实践,我们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进入临床的第二个收获: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
实践的第一天早上,我早早的来到医院,那时8点交接班还没开始,我跟着护士帮病人换被单,帮他们量体温等等。到了8点钟,医生和护士门准时交接班,值夜的医生和护士将昨夜病人的情况进行报告,然后各个管床医生分别开始查房,我也跟着他们,认真的听他们如何检查病人和如何询问他们。看着他们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我的心里不禁充满着崇敬之情。首先,医生们对病人进行询问,问他们的病症,比如:有无发热,有无疼痛,饮食如何,排泄是否正常,有无多尿少尿等等。然后,医生仔细观察病人的体征,有时还做下叩诊,最后开出医嘱。这时,护士们开始了紧张的比对医嘱,并且按照医嘱进行取药和进行治疗,护士每隔4小时查一次体温,并且绘成温度曲线,供医生参考,另外,每隔半小时进行一次巡房,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
下午,医生们为14床的病人开了一个讨论会,我也静静的来到那里,认真的听他们的讨论,并把要点都记了下来。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了。回到宿舍,我总结了今天的收获和疑问,觉得今天真是过到好充实啊!
我认为到病房实践,接触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种疾病,掌握透彻的是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实践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提前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如导尿术、床上洗头、床上檫浴、自动洗胃法、静脉输液法等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遇到老师没空解答时,我们会在工作之余查找书籍,以更好的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的结合。**院实践科室多数是整体病房,我们所跟的多是主管护士,跟随老师分管病人的同时,我们会加强病情观察,增进对病人疾病的了解,同时对病人进行各项健康知识宣教,这样能锻炼我们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按照医院的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完成了病历的书写,教学查房,讲小课等,这些培养了我们书写、组织、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整体上说,实习期间的第三个收获,也是最庞大的收获: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了,疾病认识水平上升,各项护理工作逐渐熟练,在培养优秀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思考,举一反三。
在医院实践期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以病人的身体健康,疾病转归为目的,我们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所有操作都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在科室里,我们都是认真细心的做好各项工作,遵守无菌原则,执行查对制度,培养着良好的工作方式,这应该算的上是第四个收获吧,虽不能说很大,却也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收获。
经过n天的实习,我对临床护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学到了好多新的知识。首先,医德医风教育让我切实感觉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神圣和务实性,我们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做事坚持原则,才能更好地维护白衣天使的神圣职权,才能得到病人及同事的尊重。其次,关于临床上具体工作,如书写医疗文书,护理知识和院内感染的讲座,让原本只具备理论知识的我们认识到了临床工作要干好是多么的不易,只靠掌握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同时,对正确的处理医护关系的问题上我们有了感性的认识,医生和护士同等重要,不分谁大谁小,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治好病人。我认为护理人员的工作更重大,工作更烦琐,值得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尊敬。还有,通过观看关于医疗纠纷的录像,我充分认识到医疗工作的高风险性,认识到社会各界对我们医务人员的高标准要求,我们必须在掌握熟练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更好的处理医患关系,病人来找我们看病,他们是我们的上帝,我们必须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增加法律知识,更好的在工作中行使我们的职责和权利。
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一种具有独立形态,注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课程,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理想信念、思想品格、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高校教育体系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自身实际,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对理论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的一种课程形态。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将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整合起来,实现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实践教育与隐性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课程改革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一个领域,其设置与实施是高校教学改革在新时期的深化与发展。
1.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具有自身独特价值和功能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既自成体系、独立存在,有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共同构成完备的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般强调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内在逻辑结构,它以让学生获得系统、全面、完整的科学理论和学科基础知识为主要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坚定信仰、加强修养、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则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周围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性、综合性问题和现象或事件的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直接经验,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以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信念与修养为主要任务。它要求大学生参与实际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生动体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作为两类不同的课程,它们平行存在,自成体系,在课程体系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育人的功能上,它们又相互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实施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基础,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反过来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共同致力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品德修养的完善。
2.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强调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并重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以学科理论为基础和理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所注重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实践性学习为主导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并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注重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培养,还特别注重内化,是一种以实践性为主导的研究性学习。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强调在实践中注重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强调对实践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课程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重视师生互动,在多样化的实践中师生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共同确定实践学习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3.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是一种功能型综合课程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不像结构型的综合课程那样强调在课程领域内知识结构的重组,而是完全打破课程结构,把知识看成是促进综合经验增长的一种资源,注重学习主体在探究活动中,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灵活地理解与运用知识。在价值目标追求上,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根据现实需求把各种知识有机地统合在一起,灵活地运用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之中,以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课程内容上,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过程是面向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书本教材与社会“活”教材之间相互沟通、联结、渗透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通过内容综合、结构综合在学生的心理层面和认知层面产生质的影响,最终实现思维结构、价值观念结构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二、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的价值分析
1.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需要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要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就必须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使大学生真正做到同志所提出的“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所以我们说研究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今时代特征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除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外,关键是知能结合。知识和能力不能割裂开来,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地方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正是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为核心目标,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实践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在社会中与各种人打交道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课程在实施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实践体验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操,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品性修养。总的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教会学生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把做事与做人结合起来;既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构建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新模式的关键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实践是课程内容的基本范畴,书本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认为,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校外广阔的社会生活,以及一切显形的与隐形的教育因素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整个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教育如果仅局限于对理论的灌输,把教材作为教条来学习,一味地背诵理论,则根本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过去我们较多地强调理论教育,对实践教育重视不足,造成了教育中简单的理论灌输、空洞说教,严重影响了实际效果。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活生生存在的生活体验中”加深对理论学习的认识,把知识内化为理想信念和品德修养,这无论是对推动教学改革,还是促进学生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课程进行改革,就是要使程式化的课程模式转向以实践活动作为主体的新课程模式,使课程植根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沃土,更加注重学生信仰、品格和心理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主,由传统的他律模式转化为自律模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目的各异,通过调查研究各年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不同方式、倾向,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差异,分析不同年级大学生开展不同社会实践的原因,从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出相关建议,正确引导各年级大学生参与适合并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水平。
二、调查结果
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可得,在选取实践内容上,65.35%的低年级学生选择了兴趣方面,而选择了专业方面的只有34.65%。由此可知低年级在选取实践课题时,往往会更关注自身兴趣方面的内容。反观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内容上有58.68%的同学更倾向于专业,而41.32%的同学则偏向于兴趣。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课题的选取中更关注专业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专业相关性方面具有差异性,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对于实践内容的选取逐步从自身兴趣向专业方面过渡。
三、结果原因分析
(1)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大学生对实践的态度是造成实践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结果如下: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十分必要,能锻炼个人能力。但锻炼个人能力的出发点在高低年级当中存在不同,低年级的同学更加关注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而高年级的同学则更加侧重专业技能方面的锻炼。(2)参加社会实践所需的条件。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认为“经验积累”比较重要,高年级占24.34%,远高于低年级的19.23%比例。其次是“专业素质”,高年级群体比例达25.12%,低年级只占17.78%。而对于“参与积极度”,低年级的同学以24.41%的比例远高于高年级的12.48%。由此可知,高年级群体更注重专业素质培养和经验累积,而低年级学生对社会实践具有较大积极性。(3)社会实践的收获。高低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都有各自收获,而其中有较明显区别的是“专业需要锻炼”这一选项。高年级大学生认为专业需要锻炼的占了25.19%,而低年级则只占了4.23%。可以看出,高年级大学生较低年级大学生更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专业技能的锻炼,从而获得经验的积累。这与高年级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高低年级大学生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收获不同将会影响其社会实践方式的选择。
四、关于改善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1)从不同年级大学生个人角度出发。低年级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广泛尝试各种类型的工作,为以后就业岗位明确方向。但在注意形式多样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活动的计划性。高年级学生应注意实践内容的针对性,明确目标,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学习的特长,又要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的特点,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以增强针对性,取得较好效果,为自己以后就业积累经验。(2)从学校角度出发。鉴于低年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又对实践抱有极大热情,学校应对其提供实践指导。同时,低年级学生人脉关系薄弱、实践经验缺乏,学校应尽可能帮忙指导组建实践团队,提供实践基地,帮助其走向实践岗位。同时学校应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不同时期大学生成长的不同意义,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比赛等鼓励高年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我。(3)从社会角度出发。希望社会方面能够贡献出更多力量扶持大学生的就业实践,通过增加一些培训以及临时工作岗位,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工作岗位的真实环境,培养其工作能力,让其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当然,社会各界应多为低年级学生提供锻炼舞台,以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社会学解释;法律解释;社会效果
一、社会学解释的含义
对社会学的定义莫衷一是,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主流观点。梁慧星教授认为:“社会学法律解释方法是指当法律规定在司法实践运用中存在歧义时,通过运用社会学解释方法实现预判和权衡,通常情况下,对法律规范的不同解释可能产生的不同的社会效果,因此须在法律规范可能的具有文义范围内选择具有最佳社会效果的法律解释方法。”①张文显教授认为:“社会学解释是指旨在促进法律规定与社会效果联系的法律解释方法,即着重于对社会效果的预测和衡量,通过分析社会情势变迁与诸利益平衡,并以此为标准进行的法律解释。”②王利明教授认为:“社会学法律解释是指在当法律规定在适用中出现多种理解时,对法律条文的解释要求通过结合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况,将社会效果、社会利益、社会需要或社会影响等因素引入到受法律保护的考量中,以此为标准对法律条文进行阐释。”③陈金钊教授认为:“社会学解释方法的关键点为法律条文制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目的。”④笔者认为,社会学法律解释方法是指,法律规定与司法适用存在矛盾时,通过运用逻辑法则和经验法则,不仅仅注重法律条文的文字表述,还需通过预测判决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使当前社会生活和特定案件相结合,就法律条文含义与案件事实之间的适用进行的阐释。
二、从三个案例中简要归纳社会学解释方法的适用
(一)案情简介
2012年2月3日20时20分许,被告人张某某、金某约定驾驶大功率摩托以寻找刺激感,约定为“陆家浜路、河南南路路口是目的地,谁先到谁就等谁”。两人分别驾驶大功率且经过改装二轮摩托车从某市某区某路出发,全程长28.5公里,且途径多个公交站点、地铁站台、居民小区、学校和大型超市,最后回到张某住所。经过之地行人较多,人流量较大,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据查,二人主要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刺激感,多次在车流量较大的街道中反复并线驾驶、曲折穿插驾驶,同时多次闯红灯、大幅度超速行驶。在行驶至陆家浜路、河南南路路口时,张某某、金某遇执勤民警检查,但其没有停下车配合民警的检查,而是驾车沿河南南路经复兴东路隧道、张杨路逃离,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争议焦点及法理分析
1.对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情节恶劣”的认定
本案争议焦点一为被告人行为是否属于“情节恶劣”。关于对“情节恶劣”的认定问题,一般应从其行为人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如是否采取横冲直撞的方式冲向密集人群、是否使用诸如枪支等杀伤力较大的武器杀害被害人等方面综合考量;本案中,二被告人在人群密集且有居民小区、学校、大型超市的公共场所追逐竞驶行为,客观上虽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主观上具有致他人生命于不顾的故意,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两被告人进行追逐竟驶的二轮摩托车为大功率的无牌照且经过改装摩托车,造成事故发生的几率较大;二是驾驶速度远远超过交通法则的规定,甚至有的路段超速达50%以上;三是驾驶途中二被告多次并线驾驶、闯红灯驾驶;四是二被告人在面对民警盘查时,不积极配合,驾车逃离,企图逃避法律追究;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规定:“1.无驾驶资格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2.在道路上驾驶非法改装的机动车追逐竞驶;3.以超过规定时速50%的速度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4.在车流量大、行人多的道路上追逐竞驶。”⑤综上,笔者认为通过对“情节恶劣”进行社会学解释,可以认定本案二被告人追逐竞驶的行为中的改装机动车追逐竟驶、使用伪造的车牌号追逐竟驶等行为符合《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情节恶劣的规定”,因此本案二被告行为属于危险驾驶罪中的具有“情节恶劣”的情形。
2.对被告人驾驶行为是否属于“追逐竟驶行为”的认定
本案争议焦点二为被告驾驶行为是否属于“追逐竟驶”。关于对报告人追逐竟使行为的认定,“追逐竞驶”,一般指行为人出于竞技、追求刺激、斗气或者其他动机,二人或二人以上分别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规定,在道路上快速追赶行驶的行为。本案中张某某、金某某的违法驾驶行为虽然并未造成特定的人身和财产损害,但是就使用工具来说,违法驾驶的摩托车为经过违法改装的,造成交通事故危险性较大;驾驶方法具有并行驾驶、穿插驾驶等;驾驶环境为具有居民小区、学校、大型超市的中心地段;驾驶时间为白天,人流量较大,通过分析可知,二被告的行为不仅仅是普通的摩托车驾驶行为,在一定意义对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具有大概率的危险系数。通过对本案犯罪构成进行分析,主观方面,二被告供述称,二人追逐竟驶的目的主要的为了通过竟驶行为,从而达到心里满足感与刺激感,通过超车、闯红灯得到心理满足;客观方面,二被告人驾驶的摩托车为大功率的非法改装摩托车,并存在多次随意变道、闯红灯、大幅超速等严重违章。综上,可以认定二被告人的行为属于危险驾驶罪中的“追逐竞驶”。该案中对“追逐竟驶行为”的认定方法,主要为文义解释方法,同时结合社会学解释方法,即从条文的字面含义对“追逐竞驶行为”进行剖析,并结合相关鉴定意见,运用限缩解释方法,将超速驾驶与追逐竟驶区别开来,从而实现对“追逐竟驶行为”的认定。
我们都知道,消防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消防消防,就是消除隐患,防备不测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小过失可能就会造成大隐患。
了解消防知识,是每个人应当且必要的。比如火警电话是119,当家中无意发生火患时,这三个数字便会有极大的作用。每年,学校都会举行消防演习,是我们加强消防意识。作为一名中学生,我知道每年的11月9日是全国安全日,并且,当火灾真的来临时,千万不能慌张,保持冷静和清醒的意识,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浓烟入肺,导致窒息。在这时如果身居高层,一定要走楼道,不能够走电梯,因为大火会使电梯断电,导致人员被困,不能使消防队员有效的进行抢救。
还记得上学期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消防演习:在操场上,消防员叔叔手持干粉灭火器,亲身为我们演示了灭火的方法,至今使我记忆犹新。“拉”出插销、“拉”起皮管、“压”下手把。并且,一定要等火势完全熄灭才可以离开否则火势就有可能复燃,造成人员伤亡和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但是,如果火势较大,就一定要迅速离开现场,并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寻求消防员叔叔来帮忙。
如今,中国每年因火灾而死的人逾千人,损失金钱数十亿。而这一切,多是由一件件小事引发的。如森林山火,可能只是由一根小小的,未熄灭的烟蒂引发的;而家庭火灾,可能只是因为刚洗完澡,用湿手触碰了电插座。在这一份份令人不忍直视的真实事件后,是否又应该给人们以启示:如果生活中处处留心,对消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许多悲剧也就都可以避免了。
火,对我们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他是美丽的,为我们原本漆黑一片的生活带来光明,让我们能吃上美味可口的食物。但是,一旦用火不慎,火就会变成凶恶无情的野兽。所以,让我们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不要再让火成为破坏的代名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平安宁。
在我国,一直以来并没有一个准确、全面的“社会管理”概念,对其界定应该充分参考国外的经验。基于对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考察,我们认为:第一,发达国家的社会管理主要意指政府力量对独立于政治、经济领域之外的那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一方面,这种管理提供成其为国家所必需的基本秩序;另一方面,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向是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一个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与公共服务的差别在于:发达国家的社会管理相比较而言带有更重的“规制”(regulation)色彩。这在发达国家整体“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构成了其刚性但又不可或缺的职能。第三,这里所说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由政府来行使,但是越来越多的私营部门和社会团体也开始进入部分社会管理过程。
从实践上看,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的具体领域各不相同,各国情况差异明显,但是综合梳理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实践,还是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些共同的主要社会管理领域: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就业管理、食品药品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保障体系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在这些领域的社会管理中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主要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第一,较为合理的组织设计。由于发达国家大多有较长的自治传统,因而在“中央―地方”和“联邦―州―地方”之间基本不存在严格统属的条块关系,而是在各自的法定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发达国家政府在处理社会管理职能的组织设计上充分注意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如美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在联邦层次上是通过50多个独立的管制机构independent regulatory agencies来实现的,这50多个社会管理机构的内部设置和下属分支机构的设置就充分考虑到了管理领域的实际情况和资源预算约束,几乎没有统一的组织设计模式。如美国环保局(EPA)在全国设有10个大区,一个区负责若干个州,每个区都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和标准,这种适中的管理幅度既照顾到了各个区域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不至于出现管理重心过低而带来的繁重管理任务。
发达国家社会管理机构的设计考虑到了组织整合和权责一致问题。如针对环境管理领域存在的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等问题,1970年成立的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局就对社会的环境管理领域进行了整合,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环境管理权由该局统一行使,对环境行使全面管理。
当然,社会管理也是一个牵涉面极广的领域,由于各种原因,管理机构设置很难归整到一个部门。对此,美国政府按照管理对象的性质特征,借用组织间流程再造的思想,对几个管理部门之间的管辖程序和前后衔接做出了比较清晰的设计,如肉制品的生产销售就涉及到几个部门。其中,联邦食品安全和检查署(FSIS)负责检查食品制品的加工、操作和包装;美国农业局(USDA)负责生产厂家卫生、设备、操作的技术标准制定,等等。相关管理部门之间都有法定的或管理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协同规范,很少出现多头管理、管理真空、扯皮或者“争着管”等现象,管理效率较高。
第二,分权化的管理取向。权力下放,作为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经济发展的一项策略,已成为各国行政改革的主导理念和实践方向之一,也是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的一个显著趋势。随着理论界对政府间关系(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研究的深入,这一步伐走得更快。在实践中,基本上以20世纪80年代为坐标,西方主要国家都开始了放权运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60年代开始曾经追求中央集权的社会管理模式,70年代惠特拉姆政府扩大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但是其后暴露出许多弊端,后又趋向适度分权,霍克政府时期下放了许多权力,完成“社区参与体制”,这一分权化模式在以后的基廷政府和霍华德政府一直被沿用。
西班牙政府1981年就颁布了自治区条例,对中央与自治区的权限做了明确的划分,扩大了地方的社会管理权。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的政府比较注意在向地方下放社会管理权的同时,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协议的方式对放权后双方的职责权限做出明确规定。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加快了分权化的步伐,明确了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的职能分担,居民身边的公共事务尽量交由地方处理。而即使在高度中央集权的法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也明确规定市镇、省、大区和中央政府的职责范围,取消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授予地方民选机构较大的权力,将地方社会事务的管理权更多地赋予地方民选官员手中。在分权化浪潮下,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上有了更多的自,更有可能对地区内的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尤其是在放松管制理念的指导下,地方的经济社会更具活力,政府的管理绩效得到提高。
第三,重视制度建设,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运作体制、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合理的社会分层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使得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通过协商、谈判、对话等途径,各阶层掌握了其利益诉求的主动权,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为了减少社会领域的各种摩擦,西方发达国家试图建立一个没有身份歧视,每个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阶层关系融洽,社会流动畅通的开放社会,达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管理的各个领域都建立了健全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如在公共卫生领域,美国建成了包括联邦――州――地方三级的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联邦政府的人类服务与卫生部(HHS)承担主要职责,设计实施了一个广泛的监视疾病爆发的网络,将所有医疗机构在因特网上联网,建立提供疾病信息的网上资料库,同时向所有医疗保健人员提供培训和信息,使他们能够识别有可能是疾病爆发的迹象和症状,另外建立了美国应急行动中心电子网络疾病检测报告预警系统、大都市症状检测系统、全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快速诊断应急网络系统等,以确保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作出及时的反应。
第四,社会管理的市场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英国撒切尔政府为首、新西兰迅速跟进,发达国家大多进行了社会管理的市场化改革,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民营化。发达国家的民营化最早开始于自然垄断行业,如邮政、电信、铁路等部门,而后扩展到一般公共服务。新近的民营化最终进入到了社会管理这一主要以规制为管理方式的政府活动领域,发达国家政府谨慎地将诸如监狱管理、就业指导、消防服务等职能授权给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来行使。
社会管理市场化同时也包括在社会管理中注入市场运作的意识。早在里根时代开始,美国政府就要求所有新制定的政府规章都要符合成本――效益分析的标准,并开始大规模地放松甚至废除政府管制。英国梅杰政府在1992年发起的“市场检验”运动,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将政府的更多管理活动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在社会管理市场化的趋势下,几乎达成这样的共识――在政府与市场之间选择更多的市场、更少的政府,即使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也是明智的选择。
第五,较强的社会自主管理能力。发达国家社会管理的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社会力量进行自主管理。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都有很强的公民社会传统,社会自治自理能力极强,是名副其实的“大社会”。行业自律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区乃至其他形形的社会组织都承担着数量可观的社会管理职能。
浙江省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验收启动
2016年11月,浙江省信息办启动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建设的考核验收,对工作方法、考核理念、工作机制、评分内容都作了充分准备,验收对象是根据浙江省政府【2012】41号文件启动建设的20个示范试点项目。通过这次验收,将对浙江省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战略实施效果逐一评估,并作为今后项目复制和经验推广,乃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的重要依据;同时总结经验教训,缩小与先进智慧城市的差距。投资回报方面,期待一些基于云计算的“平台型”应用,直接复制移植后可期减少未来城市项目的建设投资。
考核验收过程中,笔者深感建立符合本省智慧城市示范试点建设实际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一方面,政策上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考核验收作了规定;另一方面,国家和各地也开始编制和采用新型智慧城市评价体系,但直接拿来评价早在2012年开始的试点项目可能有失公允;同时,浙江省有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特点,而在国家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中,或尚未获得表达,或指标权重未必合适。例如作为信息经济的主要省份,信息产业、智慧产业和网络经济对浙江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带动作用,示范试点均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从而满足当今“可复制和可推广”的需求。因此,思考建立符合本省智慧城市建设实际的评价方法已经势在必行。
为此,笔者对合格的智慧城市示范项目及其验收工作,提出一个讨论框架:
第一项目规划目标明确。“智慧城市战略目标”符合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规划方案针对城市建设主要问题,设置可量化的关键指标。
第二建设效果。包括选择或组建有效的项目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建设资金的筹措、政策性资助的绩效目标、对资金使用的监控措施等比较齐备的智慧城市建设技术要求、工程实施要求和测试认证方法。例如金华市车联网项目采用PPP模式,由航天科技集团(35%)、本地民营企业(26%,26%,8%)、地方国资管理部门(5%)形式组建了“浙江省智慧车联网公司”,同时与京杭高校组建“智慧交通研究院”。
第三是智慧项目运营效果。应具有专业的运营主体,技术保障上建有智能运营中心。关注项目提供了哪些智慧城市服务,特别是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何种作用。我们认为,对具有某种业务“全覆盖”能力的项目,可予较高的评价。例如金华市车联网平台容纳了全市所有停车场的业务需求。
第四是较大范围采用新兴技术。应当强调先进技术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最大化地提高城市经济效率和城市生活品质。例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核心“平台”架构(如智慧能源监测示范项目的“全省一朵云”模式),数据资源的获取、分析和决策模型等。较高标准则包括展示某种“智慧”的能力,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决策分析的“城市计算”及其交通治堵、智慧能源监测项目基于运营数据的“经济和能源预测”等。
第五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及“智慧产业”。评价项目是否具有初步的收入和营利模式、是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乃至行业内值得推广的商业模式。
第六体制机制创新的成果。示范试点属于探索性的先行先试,必然会遇到一系列难点和试点问题。例如,化解“新技术应用的复杂性”及其“高昂的成本”难题、PPP模式的探索、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建立跨部门的协同治理机制。同时,应该倡议对智慧项目领域,实施强制性的数据分享与开放。
第七应用效果好。能展示最佳实践水平,展示惠民举措的可感知度;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资源整合提供各类城市服务,同时,具备技术和业务模式的可复制、可推广性,包括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系统具技术上的可移植性,可以复制到城市的其他领域或推广到其他城市。
第八社会效果的评估。包括环境绿色、交通治堵、居住安全的提高等。
浙江省启动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的验收工作,给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思考浙江省智慧项目的效果评价。从初步的验收工作来看,这次项目验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验收不同于评价,服从项目验收规范,例如宁波镇海区“智慧水务”建设提供的验收规范;二是关注新兴技术的应用,“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发改委《关于促M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因此需要保证对示范项目“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权重;三是关注示范项目的适度前瞻性,主要是可复制、可推广性。事实上,国家对浙江省下达的“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建设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示范区”建设任务,都包含了可复制和可推广的要求。初步的验收中注意到,良好设计的“平台级应用”易于具备可推广条件,例如浙江省智慧能源监测示范项目制订了3项省级标准,其研发的系统设计已中标国家发改委的全国相关建设项目,并已承担了天津等5个省市的智慧能源监测项目建设;金华车联网项目,构建了跨区域的平台系统,具有一定的数据获取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2016年9月G20峰会期间,承担杭州市区全部6000辆出租车的监控中心平台的技术支持与运行保障工作,已被省内外、境内外多个城市采用;四是关注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及智慧产业发展,包括项目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可以看到,对于以“惠民”(评分占比高达57%以上)为主的国家评价体系来说,浙江省难以完全套用《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所指定的评价范畴,事实上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指标建设要求。
国家发改委、网信办和国家标管委部署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
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网信办和标管委发文,组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并要求撰写本省新型智慧城市经验总结,编制新型智慧城市优秀实践案例,要求体现创新性和可推广性。
与此同时,颁发了国家标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2016》,包括8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54项二级指标分项。一级指标为(括弧数字表示权重):惠民服务(37%)、精准治理(9)、生态宜居(8%)、智能设施(7)、信息资源(7%)、网络安全(8)、改革创新(4%)和市民体验(20)。评价指标中80%属客观评价,含7个一级指标。其中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3个为“成效类”指标,旨在客观反映智慧建设实效;智能设施、信息资源、网络安全、改革创新4个“引导性”指标,旨在发现具发展潜力的城市;20%属主观评价,指“市民体验问卷”,关注公众满意度和社会参与度。
考虑到惠民服务和市民体验合占57%权重,其中惠民服务由政务服务(8%)、交通服务、社保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各3%)、城市服务(7%)、帮扶服务(5%)、电商服务(2%)构成,应该说是一份高度“惠民”引导的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方案。
关于评价组织方式,除了完成8个“必选的”一级指标相关内容之外,还包括地方自评价和市民体验调查两部分。市民体验调查委托相关机构,调查结果反馈至各地方参考;“地方自评价”合计总分值为10分(占整体评价的10%),各省自选评价指标,要求体现现有指标中未涵盖的领域和方向,并选择可测量、可获取客观数据的领域。
除此之外,国家各部委此前还颁发了诸多智慧城市试点项目(最广泛的统计包括多达597个市县区),其中浙江省参与的部分市县区如下表,多数将面临一次新标准的考核评价。我们期待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有较多的试点市县区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
【 关键词】社会现象;社会学;人类学
引言
E' mile迪尔凯姆.埃米尔(1858-1917) ,又译“涂尔干”、“杜尔干”,法国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和文化学家,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创始人。他认为,对一切社会问题的解释,全应在社会事实中找原因,而不应在生物学与心理学中找原因。社会学的对象便是研究各种社会事实。社会学的方法也是自然科学的方法,最主要是一种比较的方法。但只有属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事实,才能相互比较。他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一书,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对法国影响很大。
根据涂尔干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现象,他强调两点。第一是现象的客观性,强调它应该是事实上存在的现象,以排除那些事实上不存在,而人们主观上却认为它们存在的现象;第二是现象的社会性。,他认为只有那些具有“社会性质”的现象,才是社会现象,才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因此本文从“社会现象”的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出发,试图表达自己的观感。
本书结构很简单,但内容很丰富。作者首先在《绪论》中表达写作本书的目的,即:“从这本书中,大家或许可以明白我研究社会学从何下手,以及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方向”;其次通过定义“社会现象”,提出观察“社会现象”的规则以及区分规则现象和不规则现象的规则,并举实例说明观点来引出后文的“社会类型”;最后,则是分别阐述解释和检验社会现象的规则;结论中作者强调了自己的观点:社会学应该独立于哲学,只有当把社会现象当作社会的事物时,社会学研究方法才具有客观性。
一、“社会现象”的静态观
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定义如下:所有“活动状态”,无论固定与否,只要是由外界的强制力作用于个人而使个人感受的;或者说,一种强制力,普遍存在于团体中,不仅有独立于个人固有的存在性,而且作用于个人,使个人感受的现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作者眼中,社会现象的最基本的特征是“用一种强制力作用于个人的现象”,强制力是其主要的与人们主观认为的现象分离的客观存在性。比如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贞洁牌坊”现象,因为明清理学思想的盛行,社会要求妇女一定要保持贞洁,即使丈夫去世也不得改嫁,受人侮辱时一定要以死明志,这样的妇女给整个家族带来莫大的荣誉。然而妇女本人在此中所受的折磨无人考虑。这纯粹就是社会文化对个人行为的一种强制力作用,而且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现象。这能很好地诠释涂尔干关于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即静态的社会现象的强制力。从人类学角度来说,这种社会现象相当于文化场景,即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其接触过程中所共同享有的文化体系。个人在这种文化体系中,往往逃不脱那一套约定俗成的契约与交往规矩,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涂尔干强调“社会的”一词,认为这“表示一种综合的,与已形成的个体现象相脱离的现象”即“构成社会信息的是集体性的信仰、倾向与守则。”我以为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能更好地表达这一观点。某一种现象在其最初形成过程中,经常作为社会的异类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普遍接受的这一现象就容易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而此时,不符合这一规则的现象又被称为“异类”。慢慢地,当这一种规则已经成了人们不自觉的一种行动时,特别是在小孩身上表现时,就变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无意识更多的时候是人们难以逃脱的一种文化影响,或者说是一种社会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很多时候是建立在同一社会类型中的,也即人类学所说的文化模式。当一种文化成为模式时,就成了人类行为的背景了。比如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无子被看作一个男人一生中的遗憾,没有生男孩的女人也往往因此被丈夫冷落。
所以,我们也许可以说,当一种社会类型下的人们形成了某一方面的“集体无意识”,也即具有了某种社会场景时,人们的行为因此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此时,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的社会行为就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的背景是客观的,静态的,在某一时期保持稳定。
二、“社会现象”的动态观
书中谈及“社会现象”的特性时候说,集体习惯的存在在于连续行为中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及这种形式一经采用后通过人们的交谈、教育及文字的传播等发生的作用。也就是表明社会现象尽管在短期看起来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但是当这种形式一经采用后,就会通过一些手段得到传播并且发生作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人类学上所谓的“文化传播”。这是社会现象发生作用的途径与手段,没有这个过程,也就没有社会现象的发生了。作者在书中所提及的“社会潮流”的产生即是如此。
另一方面,社会现象,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社会风气”,后者的定义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状况的综合反映,是广大社会成员精神风貌的总体表现。并且,一种社会风气形成后,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和能动性,它普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表现在社会成员的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以强大的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的形式,左右人们的言论和行动。而其“左右”就是一种控制力,社会的控制力。社会控制指社会以及团体、社区对个人施加的任何影响,其方法和途径可以是正式的或制度的,如政权、法律、宗教、教育等;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或制度户的,如礼节、声望、闲谈、谣言、新闻、时尚、舆论等。故而,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社会控制应该是动态的控制过程。举例来说,当年清兵入关以后,要求所有民众剪发、蓄发,并声明“留发不留人,留人不留发”。尽管最初遭到反抗,随着政府强制执行和时间的推移,人们反而习惯了,以至于在民国时期,剪发倒成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因此,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形成过程都是动态的,随社会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更多时候,在形成以后,要经过一定的外力才能加以改变从而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涂尔干在书中还重点分析了区分规则与不规则现象的一些方法和原则。如“事物为数最少的现象不能用来作为事物的标准”;“判断一个事物是否不规则,首先必须明确规则现象的前提条件,以及表明规则现象的迹象”;“在同一种类中,规则与不规则的现象,根据种类本身的变化情况而定”。作者还对规则现象下了定义:即所谓规则,必须根据各种不同种类的存在条件去确定。它或者是对这些存在条件的机械反映,或者是身体适应这些条件的手段。所以,由这个层面来讲,社会现象在规则时候是相对来说稳定的,不规则的时候变化的幅度要更大。而且所谓社会现象还必须按照其前提条件去确定。
动态是绝对的,就如同运动是绝对的一样。社会本身处于变化发展中,社会的条件也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变化频率加快,所以,在条件变化较快的前提下,社会现象的形成相对以往要更快,其变化也更快。
总结
从本书中,我们体会到了涂尔干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强调要尽量避免主观性,要在研究中注意事物的客观性,并且提出了适合社会学研究的比较方法和共变法。“社会现象”的概念始终贯穿全书。其实,相对于社会学的这些方法和规则,人类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强调田野调查,始终要求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看问题,这应该是客观性的最好体现。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即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存在假设,人类学假设了“民族”“文化”的概念,社会学也是如此。全篇中,涂尔干都在建构一个有关“社会现象”的理论,他在叙述社会学研究方法时,一直有一个前提存在,即当用比较方法和共变法研究一个“社会现象”时,这个现象是暂定不变的,因为只有不变,才能研究其横向性,从而有利于纵向的研究,那么,这便是本文所谓的“静态”,作者在极力避免“动态”的问题。
涂尔干在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出:社会学主要解释的是能够对我们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显示的实在。推广之于人类学也一样,只是人类学者的目标走的更远,他们希望不仅是解释“实在”(本民族、本社会的或者异民族、异社会的),更重要的是探讨其存在的根源和其发展的趋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有利于当下人类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如此说来,人类学理应吸取社会学的实践经验,了解“社会现象”,然后通过“社会现象”探究“社会本质”。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探讨人类的行为活动。
【参考文献】
[1]覃光广 冯利 陈朴主编 文化学词典[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8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