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护理系毕业生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9 16:16: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护理系毕业生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护理系毕业生论文

第1篇

1.PDCA循环的特点

PDCA循环是由plan-do-check-ac-tion4个英语单词的首字母所组成。它是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顺序进行设计并紧紧地围绕其工作目标不断地进行循环的一种科学管理工作程序。PDCA循环20世纪20年代首次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瓦特休哈特博士提出,后来美国管理学爱德华戴明博士对PD-CA理论进行完善,并大力倡导,得到广泛传播,也称“戴明环”。完善后的PDCA理论在质量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现已被人们作为“管理化”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是一个动态活动的过程,其特点是环环相套,相互促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呈螺旋式上升与发展PDCA循环的特点。

2.PDCA循环的实施

2.1 P-计划

2.1.1 统一认识,明确目标

组织护理系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领会《莆田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程》《莆田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莆田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莆田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等文件,编写了适合护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内容包括护理毕业论文的选题及选题原则、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文献综述的写作、毕业论文规范写作等,并集中举办毕业论文指导相关讲座。

2.1.2 遴选导师,确保质量

制订护理本科毕业论文导师的遴选条件,结合各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和护理部推荐的人员,确定导师人选,实行师生2:1制,即2名导师(实习医院带教1名,校本部教师1名)指导1名学生,实现院校统一指导和全程监控。

2.1.3 明晰进度,随时督导

导师与学生从结对起就形成一个整体,发放《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学生与导师人手一册,使导师与学生能明确护理毕业论文的要求,从选题开始就心中有数,按照学校规定的工作进程实施。

2.2 D-实施

将PDCA管理程序随时和反复自查自省的评价特点贯穿于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我们将《毕业论文工作手册》的电子版拷贝到各医院护理部,以便导师与学生按学院的统一要求组织实施,同时将莆田学院护理系的邮箱告知各医院护理部,以便导师在指导过程中有问题及时与校本部导师联系,也方便校本部老师随时督导。

首先学生与导师一起讨论选题,由学生进行文献检索之后,师生确定选题及毕业论文工作的可行性方案,在规定时间内按学院的要求,认真填写指导教师的姓名、职称、研究方向、指导对象及论文的题目。由实习队长汇总后发送到护理系邮箱。护理系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实习医院汇总的论文题目逐一审查,包括学生是否一人一题、题目大小、难易度、可操作性等,并填写毕业论文题目审核表,提出不符合要求或选题不当的题目,并由校内指导老师及时与有关师生反馈。如重新选题,应填写选题更新申请表,重新审核,直至选题通过。选题通过后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由各医院护理部组织开题报告,学生的开题报告材料以电子文件形式发送邮件存校护理系备查。实习期间导师的指导意见和方式及时以邮件的形式上传校内指导教师,以便随时跟踪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和必要的督导。

2.3 C-检查

第1阶段:护理系针对前期工作进行检查,主要包括导师落实、任务书执行、开题报告落实等情况,并统计选题更新率。

第2阶段:毕业论文进程计划及开题报告完成情况,临床导师的指导记录包括导师发现问题、指导意见、指导方式(面谈、电话、QQ、E-mail)等。

第3阶段:文献综述完成及评阅,主要检查文献综述是否围绕选题内容进行概括描述、参考文献的篇数、期限等,以及是否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要求。导师指导记录等。

第4阶段:后期检查,毕业论文完成情况,包括格式(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标题、内容、图表、志谢、参考文献等)是否规范。由学生填写原创性声明。

2.4 A-处理

检查中对能按计划、进度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汇报相关实习医院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进行护理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会,请有关护理专家参与评审,按照莆田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论文规范(结构、行文、字数)、论文撰写(理论分析、实验数据、逻辑性、论述层次等)、学术水平、创新4项指标评定成绩。对个别不能完成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的实习基地,由护理系组织校内专家按照上述程序和要求完成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终审成绩由导师考评成绩、同行专家评审成绩、学生答辩成绩分别按一定比例形成。在此基础上,分别由学生本人及导师填写优秀毕业论文评选申请表和优秀毕业论文推荐表参与学校的优秀毕业论文评选。

在C-过程中,如果第1阶段出现临床导师变更(进修、培训等),及时与护理部沟通,请护理部协调,另选导师或更换选题。在执行任务书和开题报告中有困难,校部导师及时给予理论上指导和帮助,以免耽误下一环节的进程。检查导师的指导记录能及时督促临床导师定期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并能及时发现学生完成计划的情况,做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形成良性循环。不至于积累问题,造成前松后紧,影响毕业论文质量。

3.体会

PDCA循环包含4个阶段8个步骤,其精髓在于不断地分析现状、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效果、理出思路、总结经验,如此循环,不断晋级。实践证明,PDCA循环的应用,确保了毕业论文管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主要表现在:①论文选题上既能与时倶进,又避免“多人一题”现象,且选题的难度、深度较前有一定的提高;②强化了参与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了指导教师的精力投入到位和学生的严谨作风;③增加指导教师压力的同时提升了导师的理论水平;④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科研诚信品格。在最后递交毕业论文的同时各上交一份学生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导师毕业论文指导声明,并通过有关软件对毕业论文进行文献检测进行查新,杜绝了抄袭行为,有效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2篇

一、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护理系XX届毕业实习由护理系负责具体组织落实和实施,并成立相应实习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实习指导教师:

二、实习指导教师主要工作及要求

1.学习相关文件和材料,参加实习动员大会,与负责具体指导的学生见面,确定联系方式。

2.指导和督促学生按实习要求完成实习任务,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实习调查报告)的撰写,学生的实习调查报告的撰写过程必须经过指导老师指导和批改。(可以邮件方式联系,但要保留相关记录)

4.在实习期间保持与学生的联系,随时了解学生实习岗位及变动情况。在实习期间至少安排三次对学生实习的检查,并有检查记录。

5.认真填写《实习指导工作记录》,具体与学生的联系,指导和检查工作必须有记录,作为完成工作量的重要依据。

6.认真做好毕业实习调查报告综合成绩的评定。

7.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含就业协议书的签定)。

三、实习方式及具体时间安排

1.实习班级:09护理(1)

2.实习方式:为使实习与就业更好地结合,采取分散实习的形式。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应出具三方签名的书面材料(个人申请书,家长同意书和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的证明书,纸张要求为a4纸),并将材料于5月14日前交到指导老师处。

3.实习时间:XX年5月10日至XX年5月30日。

四、实习期间的有关要求(注意事项)

1.实习是高职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实习期间,实习学生既是在校生,必须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者,必须遵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

2.注意维护学校和自身形象,不做有损学校形象的任何事情。

3.主动与实习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必须在5月14日前向指导教师通报实习岗位和联系方式

4.实习岗位变动应及时通报指导教师,随时保持与老师和学校的联系。

5.不与实习指导教师联系和不通报实习岗位视为未完成实习任务。

6.认真填写《实习笔记》和完成实习调查报告,未提供《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者,不得给定实习成绩。

7. 需由实习单位在毕业生实习鉴定单上加盖公章,否则实习成绩不合格。

8. 按时完成实习期间的其它各项工作。

五、毕业实习报告编写要求

提高实习报告的质量,做到实习调查报告在内容和格式上进一步规范化与统一化,特作如下规定:

(一)内容要求(XX-3000)

实习报告的内容至少包括:

1.所在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

2.对自己实习内容的简单介绍。

3.实习中发现的涉及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办法。

4.实习的收获。

(二)格式要求

1.纸张规格: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一式两份。

2.版面规格:

页边距: 上,左,右的边距均为2.5厘米;下边距为2.0厘米。

排版:从左到右横排

装订线:左侧装订

3.字体规格:

文章题目:华文中宋小2号

一级标题:宋体3 号,加粗

二级标题:宋体小3 号,加粗

三级标题号,宋体4 号,加粗

文章正文和参考文献部分:宋体小4号。

段落标题应分行拟写,标题后不得使用标点符号。

4.段落层次

段落层次一般不 超过四层,层次序号应使用下列数字标识:

一级标题(第一层):一、二、三、……

二级标题(第二层):(一)(二)(三)……

三级标题(第三层):1.、2、3 ……

四级标题(第四层):(1)(2)(3)……

5.题目一般在一行内写完。如果论文题目带有副标题的,应当写明副标题,副标题写在标题的下一行,一般也要在一行内写完。

6.正文的写作要求

(a )对正文内容的要求。要求文章观点正确,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章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结合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文章结构要清晰明了,内容安排得当;对理论论述的深度把握恰当;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能整投地或大量引用参考文献的内容和观点。

(b)正文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

(c)文章的每一部分用“一”、“二”等表示,每一部分的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

(d)正文需要用宋体小四号字a4纸打印成文,每页28行,每行33个字。需提交论文一式两份。

7.参考文献的要求

(a)学生应当在论文的正文后面列示本论文写作过程中查阅和利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b)列示的参考文献必须真实、可靠,有明确的来源依据。

(c)列示参考文献时应当写明文献资料的名称、作者和资料来源。

8.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必须提交电子版给指导。

六、毕业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由系具体组织,并成立答辩小组具体负责。答辩程序如下:

1.确定答辩名单。名单产生有以下几种形式:a、学生申请;b、指导教师确定(每个指导教师至少推荐一名学生参加公开答辩);c、建议成绩为优等。

2.答辩的学生在10-16分钟内向答辩小组进行自述。

3.答辩小组成员向学生提问。

4.学生回答提问。

5.答辩小组成员评议答辩成绩。

七、成绩评定

第3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措施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高护生)是高校学生队伍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个群体,它的特殊性是女生占了99%以上,是真正的女性天下。这些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2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到青年初期的过渡时期,也是心理上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尤其是女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研究她们的心理特点,发现她们的心理问题,消除她们的心理障碍,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对于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上海铁道医学院吴文源引进修订的Derogafis,L.R1973年编制的Hopkin’s症状清单(Symptomchecklist90,SCL-90)[1]。该量表在我国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2004级、2005级、2006级护理专业专科学生组成样本,学生年龄最小16岁,最大23岁,均为女生。共发出问卷2393份,回收有效问卷2305份,回收率96.32%。其中,五年制学生1367人,三年制学生938人。

2研究方法

主试选取学院护理系(2006年5月)专科在校生,分班集体问卷测试。被测学生在统一指导下相对独立完成问卷。时间限定为35~45分钟。收集原始数据整理后,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1心理问题检出率

从表1可以看出,SCL-90因子均分≥2的人数及百分率,除躯体化、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症状均较严重。特别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偏执各项分别高达46.11%、34.83%、31.24%和33.23%。这表明,高护学生有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很高的。

2主要心理问题

从表2差异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采样对象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2],其中偏执、敌对和焦虑更为突出。这说明高护学生相对一般青年有较多心理健康问题。

三、高护学生突出的心理问题

1自卑

高护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一般,高考决定了她们只能进入高职高专类院校。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她们自然会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造成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近30年来,我国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应试教育社会氛围。从家长、教师到学生,都是以考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为成功的标志。没有进入这一行列的学生,多数会产生一种失败的心理,别人问起在哪个学校读书,往往羞于启齿。二是对高职认识上的误区。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教育类型。目前,社会、家长和学生对高职教育还存在较多的认识误区,把职业教育看成是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把护理职业看成是低人一等的职业。在加上当前舆论宣传不到位,部分学校办学水平相对较差等原因,造成部分高护生心理上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

2焦虑

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现实与理想相差太远。部分学生是在家长的压力下来上高职的,自己内心并不愿意;还有些学生是所报志愿未实现,被迫同意调剂到现在学校的;也有些是根本不了解这个专业而盲目报考的,一到学校才知道与自己原来理解的完全不一样;等等。二是就业压力。在全国范围的就业压力居高不下,在毕业生增长率远高于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增长率的情况下,高职毕业生面对严峻的人才市场竞争形势,自然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3人际交往错位

处于青春后期的高护生,自尊心和好奇心都很强。她们中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自己的家庭里一般都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到高职后,这种优越感消失殆尽,便产生了许多人际交往问题。首先,是社会交往萎缩。到了学校,失去了家庭小环境的庇护,再加上自己是高职生,感觉地位低,怕别人瞧不起,就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交往。更重要的是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难艺在现实社会获得满足的学生,很容易被吸引到虚拟的网络社会里。久而久之,沉溺于网络世界的她们更加忽视真实可靠的现实人际关系,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较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其次,是异往错位。青春后期年龄段的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到了较强渴望与异往的欲望期。她们渴望有能够亲近、信任她们的异性朋友。但由于感情的冲动性和迷惑性,部分学生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少学生还以没有男朋友而感到羞愧,极易诱发品德心理问题,极个别的学生可能由感情问题产生自杀念头。再次,是师生交流障碍。高护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等水平,常被被老师忽视、指责或排斥,因而或多或少地形成了师生间的不信任、敌对和疏远的心理。这种心理很自然地带到了高职学校。还有就是高职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少数老师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不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教育学生,也是产生师生交流障碍的重要原因。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前提是了解、熟悉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了解。如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定期发放心理健康教育问卷调查、教师一对一直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等等。在较深入地掌握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网上心理咨询、举办心理教育讲座、设立专项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门诊、班级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员等等。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第一,做好校园内物质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创造一个赏心悦目、清新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和娱乐活动。第三,加强校风、学风和班风建设,坚持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形成团结、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和勤思、博学、活用的学风;加强班风建设,严明班级纪律,优化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提高荣誉感。第四,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利用校内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宣传工具,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讨论有关热点问题[3]。通过一系列文化环境建设,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和谐校园环境。3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

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在校学生的心理。学校应为毕业生就业配备心理辅导员,为毕业生进行职业心理定位。心理辅导员可以为毕业生设计兴趣、人格、职业能力倾向等测试表,通过对毕业生状况逐条分析和心理辅导,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同时对自己的职业也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定位。通过这类测试,为学生提供职业心理定位的服务,学生可以了解适合自己的职业,在学习中拾遗补缺,找工作时能沉稳应对。就业心理辅导员还可以向毕业生介绍求职心态调整和择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开设就业形势指导课,请知名人士做专题讲座等。同时,给毕业生配备就业心理辅导员,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好了,可以大大缓解学生的焦虑心理。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第4篇

关键词:护本生;创新思维;护理科研能力

科学研究是我国护理学科中的簿弱环节,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科研人才。目前我国护理硕士毕业生还很少、护理博士生更是寥寥无几,护理本科生在护理科研领域担负着重要责任。因此,如何使护理本科生具备初步的科研创新意识和科研基本技能,已成为目前护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但是如何培养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思维,掌握护理科研的基本能力确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近年来,笔者以课题《探索以社区为教学辅助背景的护理实践教育模式》研究为抓手,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以及从事护理科研的初步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我校医学院护理系大三本科生。自2005年以来,共有三届学生参与,每届20-25人。

2.研究方法

(1)根据我校医学院护理重点专业规划精神以及我院护理重点专业强调“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办学理念,成立“社区护理实践和科研”兴趣小组,兴趣小组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

(2)制订护理科研理论授课计划,利用学生晚上课余时间进行护理科研理论授课。其内容主要包括:护理科研的方法是什么?护理科研的基本要素即研究对象、处理因素、效应指标、文章的写作体裁各是什么?如何阅读护理期刊、如何利用护理期刊的网络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护理科研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与著录、当代护理科研选题方向及其趋势分析,等等。使学生对护理科研具备一定的研究理论基础。

(3)组织学生下社区,具体以医学院附属医院所负责社区点为实践教育基地,以每周三、六各半天时间学生到社区进行实践锻炼。社区点负责人为学生实习基地管理老师。学生社区实践时间为1年。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做好学生赴社区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理论、心理、沟通技巧以及卫生教育的原则和健康教育的步骤,以授课和小讲座形式进行。第二阶段主要组织学生下社区,指导学生开展社区健康档案建立及家庭健康卫生指导,每人制定编写一个常见病或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2-3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指导她们在社区设定护理目标拟订健康指导计划并实施。第三阶段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评价计划实施情况以及报告的完成。同时,编制相应的调查表,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在社区进行一些护理实践调查和研究,为准备毕业论文资料、确定毕业论文设计打基础。

二、研究成效

3年来,参与学生在社区医护人员和本项目负责老师的带教下,深入社区家庭,宣传医疗知识,协助社区建档3000多份,入户探访宣教400多人次,编写了社区常见病的健康教育手册1本(约2万字);完成了:当地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现况调查;社区青少年颈椎病、近视眼认知及预防的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认知误区的调查与干预;湖州地区更年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调查;大学生对突发伤害的处理能力的调查;社区老年人便秘易患因素的调查;社区更年期妇女的认知状况、抑郁、焦虑及社会支持的调查;城乡初产妇新生儿家庭喂养状况调查;等20余项的社会调查。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积累资料和数据,完成了自己的论文选题。到目前为止,参与本项目研究的80多名护生校级课题立项14个,院级4个,目前已结题10个;校级学生自拟开放性实验立项3个;目前已在《护理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护理实践与研究》、《社区医学杂志》、《家庭护士》等省部级以上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有30余篇;获校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开放性实验项目优秀1项。

三、讨论

1.社区实践有助于护生智能结构的完善。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综合性的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为培养本科护生全方位运用护理知识的综合能力提供了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广阔舞台,也缓解了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教学医院所无法承担的庞大的实习生压力。而且,对于护理本科生的培养,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实践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由于受到场所、设备、病员人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仅靠学校的条件是无法完成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实施有效的实践教学任务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护理实践教育平台,可以不受医院场所、制度的限制,充分强化护生的社会化、人性化服务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挖掘学生知识转换的潜能。其次,学生通过社区健康保健工作的开展,逐步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信念,避免了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促使学生智能结构的完善和能力的全方位提高。

第5篇

关键词:股份制;市场化;校企结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14-02

2004年2月,教育部先后在湖南永州、湖北武汉、江苏无锡召开了三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相结合经验交流会。这一方面表达了教育行政部门强力推进高职教育产学研相结合的意愿和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相研结合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实践证明,“办得好的学校,都是跟企业有了广泛合作关系,产学研搞得比较好,比如上海第二工大等等”[1]。所以周济部长说:“产学研相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性方向……以前,大家总觉得产学研结合是我们做好高职教育的重要措施,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般性措施,而是一条必由之路,根本之路。”[2]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与探索――“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

一、建立股份制、市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从知识分类的规律来看,这类人才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即操作能力,包括技术、技能、技巧等;而怎么做的知识的掌握按知识的转移规律来讲主要是靠实践教学获得。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工学交替”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教与学[3]。因此学校应提供“工学交替”的教学载体,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方便。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总结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围绕行业,紧联企业,市场机制,股份运作”新机制的要求,在部分专业进行了“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产学研相结合模式的探索,即在专业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运用市场机制,采取股份制方式,引进社会、行业、企业的人力、物力、智力、信息资源,同校内资源进行整合,成立股份制公司。公司既是教学实体,又是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和研发的经济实体,师生既是教与学的主角,又是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和研发人员,公司的技术人员既从事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和研发,又是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实践证明,这一新机制为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注入了活力。

二、股份制、市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1.学院产业的概况

近三年来,按照“围绕行业,紧联企业,市场机制,股份运作”的要求,学院先后组建了九个股份制的产学研结合的公司(企业)。机电工程系围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与原孝感市四方模具厂成立孝感市鄂职四方模具有限公司,围绕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成立孝感鄂职汽车维修有限责任公司;人文艺术系围绕广告艺术设计与建筑装饰技术等专业,引进原金艺柯达公司成立了孝感市富通广告有限公司,围绕印刷技术专业将原校办印刷厂改制为孝感市恒益印刷有限公司;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围绕计算机类专业成立了旭升计算机公司;医学院围绕医学类专业成立了惠济康复中心;护理系围绕高级护理专业成立了安琪尔美容美颜中心;科技开发总公司围绕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临床医学等专业引进孝感市机床厂等企业组建了孝感市鄂职九州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孝感市亚光医用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这九个公司(企业)的注册资本近2 000万元,其中四家公司由学院控股,五家公司由校外企业法人控股。

2.管理体制

专业实体化公司的管理体制概括来讲就是股份制和市场化。具体表现在:(1)专业实体化公司是主业,具有教学和生产双重功能,而非副业,以生产为主。(2)专业实体化公司按公司法进行组建、注册,按市场规律进行经营管理,按常规商业公司进行运作,自负盈亏,依股分红,按劳计酬,保持其经营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减少了学院的负担,规避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3)资金按股份制方式进行筹集。如富通广告公司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进的合作企业出资,二是学院根据专业建设所购买的设备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投入资金,三是吸引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出资。出资形式可为货币、实物、技术及其他无形资产。(4)专业实体化公司实行董事会和监事会监督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经理部负责公司经营、业务拓展、教学科研、实习培训等管理。经理部由企业方和教学系派代表共同组成。公司管理业务、技术员工主要从社会和校内教师中招聘,一律采取聘任制,严格实行合同管理。(5)公司除了正常商业运作所需的业务部门外,增设一个实训、培训部,主要负责专业教学的实习实训安排与调度、校内外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课题探研、成果推广等。(6)在处理学院利益和公司其他股东利益时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和市场法则进行,学院的利益和公司各股东的利益在利润这一点上能得到统一[4]。公司生产追求利润,为教学服务也是获利的途径之一。学院和公司两个法人主体通过签订实习合同的方法平衡双方的利益。合同中要明确学生实习的质量标准和应支付的费用。

3.运作方式

各专业实体化公司运作方式各具特点,整体上看大同小异。其核心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和企业生产规律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其关键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处理好教学和生产的关系,找准教学实习和生产之间的矛盾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如机电工程系在构建数控人才培养模式时,认为关键是要解决学生上机床操作难和保证学生顶岗训练时间难两个问题。为此在有公司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考虑劳动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从整体上架构任务驱动、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设计时以数控技术应用为主线,按生产流程分层递进,设计课程模块,重构课程内容,并实施了“数控技术人才四阶段培养模式”[5]。

解决学生生产顶岗训练时间难的核心就是强化约束机制,把学生作为工人来使用。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相对延长了工作时间,也不影响工作进度,更重要的是学生上机操作时间有保证了,独立工作能力也随之加强。为此公司经过研究有针对性地解聘了多名职工。现在的格局是一个师傅负责5台机床,指导15名学生,先期成为熟练工的学生也协助师傅带后进来的学生,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的训练时间有保证了,技能提高也加快了,公司也达到了生产的目的并降低了产品成本,真正实现了“双赢”。

三、实行股份制、市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效果

1.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全面训练,就业率明显提高

学生是“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最大收益者。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提高,就业率和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每届毕业生都能全部就业,其中03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已达1 500元。其他采用该模式的毕业生就业率也都达到95%以上。2004年8月学院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为主体,组队参加了湖北省首届数控技术大赛,获得骄人的成绩。有5名学生分别获得车床技术的第一、第二、第七名和铣床技术的第三、第八名,学院代表队取得全省大中专学生组总分第一名,同时荣获团体一等奖。其中,肖仁、范锦蜂同学入选湖北省代表队参加了全国比赛。

2.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进一步增强

首先,学院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专业实体化公司顶岗训练,指导生产实习,促进了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和教学能力,加快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其次,通过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如教师为鄂职四方模具公司设计了七套模具,解决了生产的需要,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再如生物组织脱水机系列是学院教师和公司技术人员联合攻关的成果。其中ZT-12生物组织脱水机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湖北省确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3.专业和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专业实体化发展得好的专业其专业建设与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同类专业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如在专业建设方面,高级护理专业是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是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电子印刷技术专业是院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广告创意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妇产科护理学、网页设计、数控编程技术、诊断学是省级精品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面,机电工程系有数控人才的“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护理系有“一个平台,多个方向,两个系列,三个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文艺术系有“校企同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4.新模式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通过“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专业实体化模式的运作,抢抓机遇,建成了国家级数控和护理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并于2004年4月29日和华中数控共同承办全国数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学院就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经验交流,并被确定为参观现场。2005年4月29日在数控基地的落成典礼期间,建设“活”的数控基地的思路和做法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和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同行的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2005年7月21日第一版发表了《基地建得好,职教快步走》的文章,介绍了学院的基地建设经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19期发表了专题报道《依托专业办产业,兴办产业促专业》介绍了学院专业实体化情况[6]。这一切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5.学院、企业双赢

就学院而言除上述四点外,还增加了办学经费的来源渠道,产业收入改善了学院办学经费的结构,有利于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如2005年学院各类产业总收入为3 600万元,实现利税640万元。就企业而言,公司的业务也得到扩张,如模具公司的主导产品丁基胶塞模具行销江苏、湖南、浙江、山东和湖北等省,产品供不应求;亚光医用电子有限公司被湖北省授予高新技术企业,其主导产品脱水机已占全国市场的70%。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中国高职教育走向[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第三次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张炼.论高职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J].煤炭高等教育,2004(4):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第二次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6篇

尊敬的前厅部经理及各级领导:

你们好!

首先很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来阅读我的自荐信!希望能得到贵酒店的青睐与重用。

我现是贵酒店前厅部的一名服务员,曾就读计算机专业,于前几年毕业学校生涯,虽然专业知识还有一定的不足,但我对酒店管理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既然选择了酒店我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希望在贵公司从基层做起,使自己随着酒店的不断发展一步步得到提升。

因贵(酒店)行业运作需求,本人考虑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应聘贵公司储备干部领班岗位,希望在这个行业有很好的发展,经过对(贵宾馆)情况的了解,深刻认识到作为1名服务人员坚守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对自身成长、对树立(宾馆和酒店)形象的极端重要性。我曾经在一家叫“家兴大酒店”的三星级酒店打过工,虽然只是一名传菜员,但是闲暇的时候,我总是在观察这个酒楼里面的每个人都在做什么,然后把他们的工作都连接起来,一个酒楼的简单运作方式就已经在我脑海里有个大概了。这个习惯我一直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发现这样做自己能够学到了好多,而且让自己的工作不无聊,时刻充满新鲜感与热情。就目前有较为丰富的餐厅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熟悉酒店经营管理的部分环节和操作规程,加上现有的一些着手的专业性计算机基础,我自信我的经历和能力完全符合此项工作的要求。

本人我注重团队意识能够团结同志,与人共事。比较理解人、包容人。善于协调关系,增强凝聚力,形成整体合力,努力协调上下级关系,我的心理定位要体现在既爱护关怀员工又要维护(酒店)的整体形象上,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经常与他们沟通情况听取员工意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真诚支持和帮助部属。我要加强理论学习,培养良好的情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确立良好的心理定位,成为一名称职的员工。

“有信心不一定会赢,没信心就一定会输,能力也是关键,要相信自己。”希望我能得贵酒店信任,我将会做得更好。

在次愿贵(酒店)蒸蒸日上!

二则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应聘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今毛遂自荐,诚待您的指导。我叫,是学院护理系届毕业生。

我是个性格中向的女孩,我乐观,自信,上进心强,爱好广泛,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有很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现在,我即将毕业,面对新的人生选择,我信心十足。

我很幸运能生长在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机遇与发展并存的年代,对未来,我充满憧憬,并渴望找到人生的支点,去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自从进入大学以来,我就深深地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和残酷性,特别是一名大专毕业生。在大学的四年里,我特别注重学好专业知识,同时努力培养良好的素质和提高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坚信只有全面发展,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学习,假期期间曾在临湘市中医院内科和骨科参加专业实践,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使自己掌握了一定的临床知识及操作动手能力。经过假期的学习和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在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假期见习中,自己所付出的辛苦与汗水换来患者的康复与微笑,这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尽管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仍很有自信。我深信:只要我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只要给我一片土壤,我会用年轻的生命去耕耘,您不仅能看到我的成功,而且能够收获整个秋天。热切期望我这拳拳寸草心、浓浓赤诚情能与您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求进步。请各位领导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此致

敬礼!

三则

尊敬的领导:

我叫,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毕业生,欣闻贵单位拟选聘大学本科毕业生,特此向您做自我推荐,请审阅。

“童年”

我出生在美丽的山城重庆云阳,我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重庆的山水锻造出我奔放刚毅的个性,父母的勤劳朴实熏染着我的可爱善良。

“我的大学”

年,我考取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这里的良师益友打造了我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品格,我系统学习了音乐专业的理论与知识,学习了教师教育的通识性课程,锻炼了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及其他社会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学会做人和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谦虚谨慎,学无止境。在校期间,我获得过6次奖学金,并多次获得其他方面的奖励。

大学生的风采不仅仅在学业成绩。我也热心公益事业,在同学面前我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在师弟师妹面前我善解人意,很得信赖;对于系上工作我也认真负责,清醒能干。同时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注重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略

苦点累点不要紧,我的充分的自我展示能为院系争光添彩,就是我莫大的幸福!成绩是过去的书签,能力是未来的名片。我的大学是我从业的奠基,“但得有心能自奋,何愁他日不雄飞”。

“在社会”

我即将跨出大学校园,在广袤的人间天地搏击、翱翔,我自信已经做好准备,等待识马伯乐的慧眼。您若给我一个舞台,我将还您一片精彩;您若给我一片蓝天,我将把她装点得更加绚烂!

我不敢保证一到贵单位就能样样精通,“非曰能之,愿学焉”,我会虚心请教,开拓创新。对于具体的工作安排,我完全服从需要,只要有事可做,忙点儿、累点儿都没关系,望贵单位领导考虑。

四则

尊敬的大学各位领导:

你们好!

同学于年从风华初级中学以数学满分的优异成绩进入我校高中学习。峰同学在学习方面是一个虚心好学的学生,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他为人诚实、热情、乐于助人,无论在哪个班级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他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曾荣获年区高一英语学习朗诵三等奖,荣获了区年暑期头脑奥林匹克即兴题『滚动(移动)类题目第一名(中学组),获年军政训练“五好营员”光荣称号,年学农活动“五好营员”光荣称号。

他积极投身于各项社会活动,在大地震后他参于了有区共青团组织的街头募捐活动,并在学校也是一个热心的志愿者,积极服务于我校周年校庆筹备和庆典活动,以及各项学科节活动。

他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并不拘泥与课本,注重创新,曾参加“上海市第九届中学生科学课题研究论文评比展示”活动中,利用DIS物理实验器材研究手机辐射,并和同学一起撰写了论文获三等奖。

看到他一步步的成长,老师们都感到很欣慰,今天我把他推荐给你们,希望能给予他一次机会,将成为大学未来的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愿峰同学能实现梦寐以求的大学愿望!

五则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喜闻贵公司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材料,为一位满腔热血的大学生开启希望之门,我愿以我所学,尽我所能的为贵公司奉献这的绵薄之力.

我是师范大学界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大学的四年间,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从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出发,掌握了基本技能技巧,深钻细研,寻求其内在规律,在具备了扎实的化工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我还自学了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一些知识。在学习中我还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加以创新运用于生产实践中,获得了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

第7篇

1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背景

专业学位是面向特定社会职业的人才需求,为培养社会高端专业人才而设立的学位类型,更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具有从业的基本条件,能够将专业知识与技能相互结合,顺利解决专业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战略,可以看出来,实践与应用是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护理人员更多的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除了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更应具备相应的临床实践能力。发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是顺应国际形势,与国际接轨,培养更适合临床工作的一线人员。

2我国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情况2.1人学考试护理研究生招生参加全国硕士统一考试,考察3门课程:英语、政治、护理综合。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人学考试由西医综合改为护理综合,则更为贴近护理专业本身,将本科所学的护理知识更为统一的呈现在一张试卷上,可体现出护理专业的特色。录取原则是在国家统一医学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招生计划来制定分数线,通过复试,则可正式进人学校正式开始研究生学习。

2.2招生对象高等医学院校数是将护理学连同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统一的招生简章,对报考者没有特别的要求。但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强调的是培养护理实践能力,因此也有大学在招生目录备注里添加了相应的考核方式,例如苏州大学要求考生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在复试中增加健康评估考试,以考査学生所具备的实践_力水平北京协和医学部要求报考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者,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在入学前通过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往届本科毕业生要求获得护士执业证书。

2.3培养目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制定培养方案的依据和基础,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要,有针对性的实行教学。要求坚实的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够承担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

2.4课程设置因我国护理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划分。我国国务院委员会建议试行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公共课:政治理论课、外语等;专业基础课:高级健康评估,药物治疗学、病理生理学、循证护理、医学统计学或临床流行病学;专业课: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学术活动:参加学校和医院学术讲座,国家继续教育学习、会议交流等。大多数医学院校则是根据试行方案和学校本身的培养方案来制定课程,无法体现出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特点。

2.5相关能力培养我国对专业学位的护理硕士相关核心能力要求没有明确规定,相关学者研究表明,护理硕士应具有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在临床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护理管理能力等方面,由此也可看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相比科学学位,更强调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是为国家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高级人才,因此对其核心能力的培养也要与相关专业相吻合。

3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存在问题

3.1专业方向设置不明确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方向发展,是为了培养出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护理学因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得我国在培养高级护理人员时,更注重培养一些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在护理研究生教育专业方向设置上应与社会接轨,其目的是培养更多专业化的人才。我国是2011年将护理学升为一级学科,但目前护理二级学科的设置尚未明确。高校在招生时,按照原有的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心理护理等方向,再次细化,可分为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危重症护理、神经科护理等。这些细化后的学科方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所需人才、学科发展方向和报考者的意向,具体的二级学科专业方向尚需国家进一步的规范和确定。

3.2课程设置不能体现专业特色理论课程方面: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对于不同方向的护理学硕士应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和侧重点,多数院校集中在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学期进行理论授课,内容与国家规定的公共课与专业课大致相同,对于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研究生来说,授课内容基本一致,不能按照专业的不同开设不同的科目,并进行单独授课。实践课程方面: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因其实践性,决定了在授课时要注重学生的临床实践的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相关文件中,也明确规定,对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其护理实践能力为重心,同时注重学生的科研和教学能力W。

3.3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源于研究生教育大规模发展而引发的质量保障需要[9]。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围绕着既定目标,对被评价对象的属性进行分解、并按重要性确定权重所获得的指标群体,其主体框架是评价指标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要是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相比较美国、法国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同时,我国对于护理研究生的评价指标的制定,也尚处在探索之中,包括如何评价教学质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等。

3.4实践能力的培训及考核方式有待规范临床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相比,学生从进人临床科室,就看作考核的开始,并按照培养计划完成各科轮转,由所在科室的带教老师在出科之前对其进行病例书写,手术能力,临床操作等的考核[11]。但是,对于护理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实践能力的考核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多数以病历书写,轮转记录检查,操作技术,护理查房等方式进行考核临床实践能力。如何考核、以什么方式进行考核及考核的指标如何定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对策

4.1依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划分更加精细,对所对护理人员的培养方向也更加明确。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髙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我们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大目标,确定适合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的小目标。

4.2护理实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课程设置是体现培养目?^和落实教育原则的实体,直接影响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教育成果,全日制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的培养必须突出教育实践课程,课程设置应突出“理论+实践”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美国理学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设计使用的是“科学-附加”教学模式,整个课程体系是由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科门类的课程构成,“附加”教学模块是由与用人单位磋商后一致认可的相关课程和活动组成科学”模块与“附加”模块两者相互补充,所占比重基本平衡,但“附加”模块是课程体系的重点。

4.3开展多种样式的教学模式原有的教学模式多以讲授法为主,可在原有基础上,开展例如小组讨论、PBL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也可利用网络,增加院校和校际师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上相互知道,相互学习。李梦诗等认为在教学实践指导形式上,采用校内教师与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组成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则更多地参与到实践过程、行动研究、论文指导等相关工作,实现了高校学术型教师与实践基地优秀教师的共同参与,构建实践基地学校实习与实验研究模拟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模式。

4.4建立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通过政府,社会和自我评价,其中社会评价是主体,政府评价是支持和保障,自我评价是基础,三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互相制约,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动态的评价体系,同样,在英国,是以政府和高校双重评价为主,社会评价积极参与方式形成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这位我国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W。我国应在政府评价为主导评价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努力实现三种评价体系的平衡发展,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因其实践性的特点,更多的时间是在临床一线工作,采用用人单位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才是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5完善临床实践教学考核方案国外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实习研讨会、课程讨论会以及临床实习报告;国内一些院校对护理专业临床实践考核,主要是通过学生在轮转科室的出科考试成绩、出科小结、平时表现及相关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另外实习中期的阶段考核,由导师组及研究生处统一组织,包括笔试和临床技能,但这些具体的考核方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复旦大学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能力考核,是从学生的职业道德、轮转计划完成情况、病例书写、护理查房等方面进行,并且认为从教师培养专科护理人才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及相关考核管理制度等方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6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网络的全球化,跨国合作与交流也成为现如今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虽然强调动手能力,但是通过高等院校互聘教师,交换学生、学术交流、开展特色的专题报告等形式,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管理模式⑴。通过这些国际交流和学习,这对我国建立属于自己特色、又符合国际发展的教育制度、提高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5小结

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是对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完善。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也同时提供了发展机遇,我们应将未来的教育重点放在二级学科设置、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通过政府、社会、高校三者相互协作,共同寻求解决方法。

第8篇

1.1文献建设和利用的不平衡

图书馆阶段性采访统计凸显文献建设和利用的不平衡。笔者首先统计了图书馆2007—2012年这一时期的到书分类外借情况,选取了合校后图书馆重点建设的3个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政治法律和经济,连同我馆读者借阅量较大的医学、英语、文学等类作为统计对象,在医学生中已普遍形成专业+外语+计算机的阅读倾向。图书馆的中文图书实行现采为主、书目订购为辅的采购模式,尽管新建学科文献增长迅速,但是到书最多的还是医学类、文学类、语言类和计算机类等,采访复本率有降低的趋势。外借比例体现文献利用情况,是评价采访质量的重要指标。法律类和医学类图书外借比率较低。以医学为例,文献入藏1年内零借阅比例占30%,统计6年综合外借比例仍为68%。尽管医学类文献存在馆藏量大、增长迅速的特点,但不是高比例零借阅存在的原因,需要从相关统计分析研究。

1.2采访质量评价内容和分析统计方法

医学文献采访工作如何建立与读者需求利用信息间的紧密联系至关重要。医学图书馆阶段性采访质量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专业文献借阅比例不高、各类目文献建设和需求不平衡等。笔者通过阶段性文献建设和文献需求的分析研究,将流通统计与采访统计结合、手工统计与系统统计结合、数量统计与内容分析结合,来探讨医学馆向综合馆转型过程中医学文献信息保障问题。医学院图书馆是以医学文献资源为特色的学科分馆,馆藏医学资源丰富,读者对象主要包括教师(含附院医生)、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4类读者人数(2007—2012年)累计占比分别为6.5%、5%、88%、0.5%,本科生是图书馆主要读者对象。多类型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存在内容和层次上的差异。借阅统计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系统统计实现,例如有研究从阅读量分析,得出读者借阅最多的图书是文学类、工业技术类和语言类图书。研究特点是针对医学院2012届毕业生完整借阅情况作统计分析,数据源于笔者参与的图书卡清退注销工作,需要从图书馆管理系统做大量数据和内容统计工作。

2通过统计分析反映医学图书馆文献采访质量

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在校期间总平均借阅量分别为113册、46册、16册,医学文献平均借阅量为36册、28册和16册,约占总平均数的1/3、1/2和1,说明本科生专业外阅读比研究生广泛,而研究生读者更专注于专业学习。值得关注的是,留学生5年学习期间只借阅了少量医学文献,因此,应加强留学生文献建设。另外,医学院的学生性别借阅差异方面,本科男生、硕士女生医学相对专业借阅量大,女生阅读文学图书较多。

2.1本科医学生R类和H类及I类文献借阅不平衡

笔者利用本科生的信息进一步做了系别平均借阅统计。中医系本科生人数和借阅量都是最多的,专业借阅与研究生比例相当,护理系学生专业借阅量最少。RHI占比表示医学、英语、文学类图书占学生总借阅量的比重,各专业都很高,预防医学甚至达到91%,说明医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阅读面窄,主要是英语和文学。这一倾向在本科生中普遍存在,在研究生和教师群体中不明显。图书馆需要反思资源建设是否平衡。笔者通过系统统计2012年资源建设状况,英语、文学、医学3类图书分别占图书采购总量的12%、18%和52%,合计82%,略低于流通借阅占比,说明除了借阅制度等原因,文献采访工作是形成借阅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在图书馆现的采访工作中,采访人员会形成固定的思维和工作模式,遵循一定的采购次序:医学、小学科专业、英语、文学、计算机及其他类目文献,馆藏建设比例容易失衡。今后需要加强采访质量控制,完善馆藏体系,引导学生读者综合借阅,提升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2.2医学生专业借阅内容分析与采访工作重点

主要是医学生借阅的数量统计,而借阅内容分析应更深入读者的专业信息需求。我馆医学文献建设经费占经费比例的一半,客观细致的文献需求分析可以提高文献采访质量。鉴于本科生数量庞大,笔者只对医学文献借阅量总和大于50册的254名本科生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生和留学生全员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医学类R1至R9共有17个二级类目,分散的类目统计过于庞杂,而R1~R4、R5~R9的两分法可以粗略划分出学科需求,体现读者在基础医学和临床专科医学文献借阅需求上的差异,不同读者类型在借阅区间对比明显。集中度是指不同读者按种借阅量大于3册的文献占总借阅文献量的比例,反映文献需求的共性。本科生在基础医学文献的借阅量较大,借阅集中度高;研究生学习目的性和方向性较强,对临床专科医学文献需求较多,集中度低;留学生主要利用图书馆的基础性双语教材和英文医学图书,借阅集中度最高。学科借阅排行从借阅量角度能更直接反映学生读者学科主题借阅情况。本科生和研究生借阅主题内容存在阅读层次上的差异,而本科生和留学生借阅学科内容有较大的相似性。通过系统统计教师的文献借阅排行(口腔科学、中医学、医学统计学、妇产科学、分子生物学、药学、生理学、病理学、外科学、流行病学),可以发现教师借阅内容既有独特性,又与其他读者借阅内容有关联,说明医学教学科研临床对学科文献需求的统一性;进而可以推断,附属医院医务人员的借阅内容更侧重于临床专科类文献,与研究生的专业文献需求有交叉,包括执业职称、学历教育、专业技能及科研论文等类。

3图书馆医学文献采访工作质量控制与改进

高校图书馆医学文献采访工作十分重要。医学文献采购是由图书出版发行因素、当年采访计划和读者需求等因素综合决定的。采购比例只有与不同读者类型需求比例相匹配,才能降低文献零借阅比例。图书馆基础医学文献占比高基本符合读者文献需求现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采购比例和重点有待进一步优化。文中的流通统计是一组典型性医学生借阅统计研究,与图书馆采访统计的结合对比充分展现了我馆近期馆藏建设和读者利用情况,形成针对医学生的文献采访质量评价,对统计中发现的借阅不平衡问题,需要图书馆认真审视和反思,在图书馆管理、流通、采编、参考咨询等各部门工作中调整改进,合力解决。对照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图书馆采编部需要对2013年度文献采购经费比例、采购方案和采购实践做出调整,并希望能促进今后一个时期采访工作持续改进提高。学科分馆在没有综合馆信息保障情况下,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和体系;医学类重点学科文献建设方面,要结合教师、本科生、研究生读者比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大学级或研究级藏书级别,采访工作要调动教师关注图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让这些专家学者真正参与到图书资源的建设中来,提高图书采访的质量。

4结语

第9篇

关键词:中国医药大学;台湾;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6-001-04

中医药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当代中国医药卫生的重要资源。大陆与台湾虽有海峡之隔和政体之异,但近50年来中医药事业均有很大发展。若论及当代台湾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史,就离不开中国医药大学,因为它不仅是当代台湾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也是台湾中医药医疗、教学和科研的中心,堪称台湾地区中医药事业的引擎。

今年时值中国医药大学50周年华诞。为庆祝建校50周年,该校于今年3月举办“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本人有幸受邀作为嘉宾参会,期间除作学术演讲、参与研讨和结交海内外同仁外,更有良机深入了解该校50年来的发展历程。现据调研材料整理成文,既作为对该校50周年华诞的纪念与庆贺,也作为反映当代台湾中医药发展历程之史料。

中国医学历史悠久,5000年来,我们的健康与民族生命的延续,很大程度上是仰赖中国医药的伟大贡献。自18世纪以来西洋医学昌明,反观中国医学日渐没落,当现代医学(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中医就不停地遭受质疑,甚至到被禁止的地步;关于中医药的研习,在上世纪50年代前的近代中国亦从未纳入正规教育体制,使中医未能结合现时代新科技发展,导致中西医学发展之落差加深。50年前,为使中国医学之固有国粹能迎头赶上西洋医学,台中市覃勤、陈固、陈恭炎诸先生起而大声疾呼振兴中国医学,以创办“中国医药学院”为手段,并以“发扬传统医学,结合现代医学,创新医学体系”为创校宗旨,让学子学习西洋现代科学方法,来改进中国医药,使学子成为中西医学兼备的人才。

1955年于台中成立筹备会,并即于台中市选购建校基地,继而动工兴建校舍,其间波折重重,所幸筹备会诸公排除万难,于1957年筹备就绪,乃拟具设校计划,送请台湾省政府教育厅转呈“教育部”核定。1958年7月该校第一届董事会成立,推举覃勤先生为董事长,台湾“教育部”亦下令:“董事会准予备案,学院亦同时准予立案”,由董事长覃勤兼任院长,同年10月“中国医药学院”开始招生,初期招考医科新生两班,药学系新生一班,于12月1日正式开学。

1961年6月第一届董事会任期届满,奉台湾“教育部”之令改组,其后历经杨肇嘉、王德溥为前两任董事长,积极增建实验大楼、化学实验室及充实教学标本和实验设备,继之又兴建护理专修科教学大楼一幢,增设普通教室和福利社、餐厅。1965年3月,该校设置药园一处,栽植药用植物500余种,为台湾私立药学系之首创;并在同年8月增设夜间部药学系、中医学系及护理专修科,为该校扩充科系之始。

1968年,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因故未能改选,台湾“教育部”为顾全该校及在学学子之前途,依办理法于同年9月明令成立“私立中国医药学院整理委员会”,以行使第四届董事会未产生前之职务,整理期间为一年,此期间,本着安定中求进步的原则,整顿校政,增建电化教室、综合球场。至1969年9月初,得以重新组成第四届董事会,由谢东闵先生担任董事长,该校在谢董事长领导下,积极从事建设,首先将改建实验大楼、护理大楼,旋复兴建综合大楼一座,并辟地下室为书库、阅览室、联合办公厅、礼堂等地,规模宏伟。1971年该校兴建学生宿舍,连地下室共六层;地下室为餐厅,第一层为教授招待所,提供远道教授供住宿之用,第二层至第六层为学生宿舍,可住学生400余人,为全台湾第一座套房设备的学生宿舍,同时该校亦吁请台湾“国防部”及台湾省政府核准拆除校门前之军眷宿舍,并修筑学士路,使该校前门有康庄大道得以通行。

1972年第五届董事会成立,公推陈立夫先生为董事长,继续积极从事校务之发展与改进。陈董事长接任后,手订教育方针十六条,为该校务发展之依据;同年,该校获台湾“教育部”核准中医学系由六年制改为七年制,授予医学士学位,且台湾考试院亦核准中医学系毕业生获取中医师执照后,可参加西医师检核面试,使中西医得以融会贯通,进而建立新的医学体系。此时,中国医药学院更相继成立针灸研究中心、抗癌研究中心和中国药材研究中心,冀望能对中国固有之针灸医学,中医治癌方法及中药之现代化,做进一步研究,进而对人类之健康幸福有所贡献。1973年,该校为加强医学基础教育,乃筹建基础医学大楼,费时年余,于1975年6月6日举行落成典礼。1974年,该校获得台湾“教育部”核准设立中国药学研究所硕士班,此为该校培育高深学术人才之始。同年9月中国医药学院设立针灸止痛动物实验室,聘请美国宾州大学医学院哈鸿潜教授主持该实验室,并采用弥猴做动物试验,以证明针灸止痛之正确性,于国际医学会,颇获国际学术界的好评。

1975年台湾“教育部”核准中国医药学院设立中国医学研究所硕士班,并将护理专修科改为护理学系。同年7月间,该校与台湾省立台中医院及军方803医院订定合作办法,并由该校之针灸医师于两医院开设针灸门诊部,为民众诊治疾病。1977年,台湾“行政院卫生署”与该校合办中医师现代医学进修班,于3月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招收合格中医师,授以西医基础医学及检验法,促使中医现代化。1980年6月,郑通和院长退休,董事会聘请郭荣赵博士接任院长。郭院长接任后即积极推展校务,更新人事,实施退休制度,并鼓励教师在国内外进修,提高师资水平,改善研究风气,资助论文出版,完成中医教材之编订,亦筹设院史馆,开办推广教育,争取国际学术地位。

1981年2月间,因英才路之开辟,贯穿该校校园,使原已狭隘的校地更形窄小,于是有迁校之议,1983年7月经陈董事长同意,决定选择与云林县北港妈祖纪念医院毗邻30万m2土地为该校第二校区。1984年5月台湾“教育部”核准该校在北港设立分部,并在北港校区成立中正医学中心;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北港妈祖医院于1985年11月正式开幕。1987年2月,郭荣赵辞卸院长之职,董事会聘请台中附设医院王廷辅院长兼任院长职务,王院长稳健踏实推广校务,首创台湾医学院第一座中药展示馆。同年7月董事会通过聘请台湾“教育部”前次长陈梅生博士担任院长,陈院长到任之后,努力从事软硬件之建设,不仅增设系所,扩充设备,更提升师资水平,奖励学术研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成效卓著。1988年台湾“教育部”核准该校设立中国医药研究所博士班,为中国医药学深入研究的开始,第一届毕业生有林昭庚教授与陈荣洲教授,目前皆任教于该校,并各自于中医针灸科与中医妇科享有盛名。

1991年10月台湾第一座中药展示馆开幕,让更多民众认识传统中医药范畴。1992年2月该校呈请台湾“教育部”建请“法务部”举办中部地区成立“教学遗体中心”可行性研讨会,经与会人士充分讨论后,由“高检署”转报“法务部”,于同年6月正式成立“中部地区遗体处理中心”,使该校大体解剖教学遗体免于匮乏之虞。另一方面,致力于推动“中、西医一元化”的陈董事长亦于1992年交付中国医药大学杰出校友林昭庚博士主编《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重任,希望他能以中、西医双重背景的专长,让中、西医病名成功配对,让西医更了解中医,有助于中、西医结合医疗的发展;林昭庚博士接下了陈董事长交付之重任,邀集台湾具有博、硕士之中、西医学者及专家,秉持着“中、西医一元化”的精神,以惊人的毅力、强烈的使命感,花了九年的时间,于2001年终于排除万难完成当代医学巨著《中西医病名对照大辞典第一版》,是目前唯一的中西医病名对照之工具书,也是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国所完成之中西医学病名汇编及工具用书中,数据最为齐全的书籍。

1996年因陈梅生校长将于7月底任期届满退休,该校在6月即依新颁大学法,由董事会通过组成校长遴选委员会,选出校友郭盛助博士接任校长,于8月1日正式接篆视事,12月该校成立中程校务发展计划执行管考委员会,追踪考核计划执行成效,并拟订新年度中程校务发展计划。并于1997年1月修订系所主管遴选办法,严格实施主管任期制度。3月再成立校务发展募款委员会,劝募学校发展基金。1998年3月该校全面实施学术网络计算机化,学生语音选课及简化注册流程等措施,于5月成立校友联络及就业辅导组,积极推动校友连络和就业辅导事宜。

1999年2月台湾“教育部”同意该校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硕士班”,并开始招生。同年7月第13届第13次董事会议通过成立第二届校长遴选委员会,选出校友谢明村博士接任校长。谢校长就任后,依法推动校务,致力于营造安全温馨校园,加强校园社团活动,促进教职员生和谐;并建立行政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学校与医院沟通管道,提高教学服务质量;继而推动学术研究,成立具有特色之研究群,以争取台湾“国科会”等相关机关之经费补助;同时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及两岸学术交流。

2000年5月中国医药学院申请改名“中国医药大学”获台湾“教育部”核定同意进行筹备。而该校为维护中医高等教育之发展,亦对中医师检定考试及格者具取得“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高等考试”之中医师应考资格提出修正意见书,经“立法院”三读通过,该校中医学系及后中医学系之学生权益得以维护,并建立中医师考试之正规高等教育体系。此外,中国医药学院对于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的推动也不遗余力,该校谢明村校长与高尚德所长、苏奕彰主任及黄维三教授等中医学系师生多次赴大陆作学术交流活动,并于2000年10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校,再修正签订双方学术交流协议书,启动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之新页。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中国医药大学依然延续两岸中医药学术之交流活动,陆续与来台参访之香港东华三院、浙江中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签订学术交流协议书。

蜕变中的中国医药学院除了积极改善研究环境,整合教师学术研究,成立各具特色之研究群,以提升研究风气及水平外,更于2000年12月获得台湾“国科会”整合型研究计划“提升私立大学研发能量项目计划”及台湾“教育部”“提升大学基础教育计划”之经费补助,并得到台湾“教育部”私立大学整体校务发展推广教育项目较优学校之殊荣。2001年3月该校召开董事会,经由全体董事一致通过推选蔡长海董事为第六任董事长,蔡董事长曾任该校台中附设医院第二任院长,任内兴建立夫医疗大楼,并经台湾“行政院卫生署”评鉴为医学中心,亦为该校第十二届医学系毕业校友、日本帝京大学医学博士,他就任后,便致力于医学教育的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培养杰出医学人才,以提高整体学术形象及地位,进而建立一个中西整合、优异而有绩效的中国医疗体系,在其带领下,2003年8月该校由“中国医药学院”改名为“中国医药大学”。

2001年3月该校成立医学系医学教育改革委员会,为因应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实施医学教育改革,于7月更名为医学系教改执行委员会,使组织架构更为完善,贯彻“问题导向小组学习”,整合基础、临床课程,提升医学教育成效。2001年5月,中国医药大学为争取医师法修正案能维护中医学系双主修之权益,蔡长海董事长、谢明村校长、林昭庚董事、黄明和董事、张永贤副校长及中医学系苏奕彰主任等师生,分别赴“立法院”拜会朝野党团说明及争取支持,2002年1月新修正医师法公布后,该校中医学系双主修终于有了法律之依据。

2002年8月该校新任校长叶纯甫教授因故无法实时接任,由陈伟德教授校长。蔡长海董事长提出未来一切制度,须依三合(合法、合情、合理)及三公(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办理。台湾“教育部”于11月莅临访视时,陈校长简介该校董事会校务发展目标,揭橥十年百亿未来规划,同时也为该校校训做了新的诠释――仁(视病犹亲)、慎(修己善群)、勤(终生学习)、廉(术德兼修);直到2003年2月,叶纯甫教授正式接任中国医药大学校长之职。2003年3月台湾“教育部”高教司率领20余位评议委员,针对改名大学及增购校地之议题,到中国医药大学做实地访视,4月台湾“教育部”核定该校自2003年8月起改名为“中国医药大学”,蔡长海董事长亦宣示,将以“发展中国医药大学为国际一流的医药综合大学”、“提升附设医院为国际知名的中、西医学中心”、“设立卓越的生物医学科技中心”为三大发展目标。

为发展中国医药大学为国际一流的医药综合大学,叶纯甫校长更积极与国内外之学术单位从事学术交流活动,2003年10月,叶纯甫校长率该校教授,前往日本第一药科大学参访并签订学术交流协议书,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同时成立“都筑汉方药研究中心”,协助支持药科大学之中药教学。2005年12月“日本药科大学”副校长都筑稔率领6名教授访问团参访中国医药大学,并再次签订学术交流合约,其中包含二项重要内容:①日本药科大学捐款中国医药大学1亿元日币成立“都筑传统药研究中心Tsuzuki Institute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由两校老师共同研究中草药;②加强两校之学者与学生交流。此外,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于2004年6月与中国医药大学为双方学术研究合作与研究生之训练,共同签订学术合作之约。同年12月该校叶纯甫校长与密西西比大学Dr.Daniel K Jones副校长,代表两校签署教学及研究交流合作合约,双方可互派医学生与住院医师做短期见习交流,密西西比大学同意协助该校成立药理毒物检测中心。

2005年8月,中国医药大学之董事会极力遴聘有卓越教育理念的台湾前教育部长黄荣村教授担任该校校长。黄校长接任后,便努力促进中部地区各大学成立策略联盟,在教学与研究上发展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以发展中国医药大学成为“强调大学部教育质量的研究型大学”为目标,陆续启动“百蛋计划”、“三年百师计划”、“奖助国际交换学生计划”等活动,并加快国际化及电子化的脚步,积极礼聘国内外学者专家为该校讲座教授,以提升教学质量与学术研究水平,努力朝向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迈进。

2006年3月,该校向台湾“教育部”提出“中国医药大学前瞻未来Foresee(4C)Our Future 教学卓越计划”,其理念是使教育整合建构化(constructivism),在学校以生活化教学,在医疗体系以实务实习,让学生在情境中(context)做有效的学习,以培养具有能力(competence)及关怀(compassion)的专业人才;该计划于2006年5月底经复审会议审议通过,核定补助经费7800万元台币,为医药类大学中补助经费最高者,其具有十二大特色――精进师资、诱发学风、生活导师、课业辅导、问题导向、特色学程、空间重整、数字学习、小区关怀、职涯接轨、国际认证、卓越基金等,中国医药大学冀望藉由该计划之实施,得以实现早日成为具国际水平、强调大学部教育之“教学卓越大学”的愿景。

与此之时,中国医药大学亦陆续与国内外院校签订学术交流协议,在台湾方面,2006年5月与国立中兴大学达成协议,为促进校际合作、推动两校资源共享,同意就学术合作、教师合聘、研究发展、图书与信息等四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并签订“国立中兴大学与中国医药大学校际交流合作协议书”;9月则在台湾“教育部”见证下,与台北医学大学、高雄医学大学等3所医学大学为促进台湾医药卫生相关科学教育之发展,并推动校际教学资源整合,共同签订合约,同意就跨校际选补修课程开放及相互承认、跨校修读硕博士班课程、通识教育师资合聘或兼聘、互相开放实习医师训练等四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同年12月黄荣村校长与逢甲大学刘安之校长代表双方,就学术合作、教师合聘、研究发展、图书与信息等四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再签订“逢甲大学与中国医药大学学术合作协议书”,希望有助于促进跨领域知识之创新,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而国外方面,2006年4月中国医药大学与南加州健康大学(Souther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SCU)签订教学研究交流协议书,协议在往后5年内发展更为深入且密切之学术交流活动,培训出具有专业美语能力,传授针灸并将之推往世界舞台之学生;同年6月美国杜兰大学(Tulane)副校长Dr.Paul K.Whelton与中国医药大学签署学术交流协议书,两校针对研究生、博士后候选人、老师等人员及研究计划进行交流;且哥斯达黎加中美洲自治大学(UACA)亦在同时间与其签订学术交流协议书,以加强两校针灸及传统医学之研究及专业训练。2006年11月该校蔡长海董事长获颁罗马尼亚国立欧拉迪亚大学暨维索迪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同时两校亦与中国医药大学缔结为姊妹校。同月该校为美国及世界知名的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M.D.Anderson Cancer Center)院长孟德森教授(Dr.John Mendelsohn)颁授名誉博士学位,显示该校正积极朝向国际化医学中心的目标大步迈进,蔡董事长提到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对癌症研究、教学、临床治疗,堪称世界顶尖的医学中心,尤其孟德森教授更首创利用特异性单株抗体观念,研发出抗癌药物,嘉惠各类癌症病患,获颁无数荣誉奖章,并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医药大学将以该中心为标竿,藉由多方面的合作,努力建立一个具世界水平的癌症中心。

中国医药大学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拥有的校区,包括台中校区,及云林县北港镇之北港分部,台中校区之主要建筑物有立夫教学大楼、医学大楼、互助大楼、实验大楼、学生宿舍、台中附设医院第一医疗大楼、第二医疗大楼、立夫医疗大楼、复健大楼及美德中医大楼;北港分部的主要建筑物则有教学大楼、活动中心、学生宿舍及北港附设医院等设施。此外,该校另设有学术交流中心、药物安全中心、教师培育暨发展中心、推广教育中心、生物科技发展育成中心、针灸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及法医中心、语文教学中心、生物统计中心、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心理及认知科学研究中心、都筑传统药物研究中心、艺术中心等14个中心,及立夫中医药展示馆、图书馆、环安室、贵重仪器组、实验动物组等,兼具教学、研究及社会教育之功能。

而教学研究方面,中国医药大学现有6个学院、23个学系(含二年制在职专班)、23个研究所硕士班(含在职专班)、6个研究所博士班、台中附设医院及北港附设医院等教学研究与医疗单位,各项研究及医疗设备完善,不论是临床实习或是服务社会方面,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校设有6个学院,分别为医学院、健康照护学院、中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生命科学院;其中包括医学系、牙医学系、生物科技学系暨硕士班、医学检验生物技术学系暨硕士班、护理学系暨硕士班、营养学系暨硕士班、物理治疗学系、药学系暨硕博士班、中医学系、学士后中医学系、公共卫生学系、医务管理学系暨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职业安全与卫生学系暨硕士班、药用化妆品学系、中药资源学系、健康风险管理学系、运动医学系、放射技术学系、口腔卫生学系及护理系二年制在职专班等。7个独立研究所包括:医学研究所、中国药学研究所、药物化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环境医学研究所、针灸研究所;其中药物化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研究所、中国药学研究所等另设有博士班、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班、药学系博士班、临床医学研究所博士班、药学系博士班、生态暨演化生物学研究所、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研究所等,因此中国医药大学可说是一所涵盖教学、研究以及医疗服务的综合性医学教育学府。

中国医药大学的专任师资约465人,教授89人、副教授130人、助理教授158人、讲师88人;招收之学生人数约为7 949人,大学部学生共7 017人,硕士班513人,博士班153人,二年制在职专班266人,其毕业校友已超过两万人,遍布台湾各个阶层,或在各大医学中心,或于穷乡僻壤,皆为照护国人的健康,而默默奉献心力,其杰出者并于中央政府机关,或各医学公会团体担任领导者,在产官学界均有该校校友卓越的成就与发展,目前该校之荣誉校友有中国医药大学蔡董事长长海博士、中国医药大学林董事昭庚教授、台湾卫生署中医委员会林主任委员宜信。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