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16: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村经济养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县的稻田养鱼,已有千年历史,但是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产量低,经济效益差。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人民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优势,发展稻田养鱼,特别是九八年以来,通过工程化稻田养鱼科技的推广,使稻田养鱼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将今年××县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实施情况作如下汇报:版权所有
一、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完成情况
今年月中旬,接到州下达的计划任务后,××县共实施稻田养鱼万亩,其中工程化养殖计划推广实施亩,实际实施完成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亩。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主要分布在水源较好的永定和维的两个乡镇的六个村民小组、户农户中实施,其中永定镇小旱坝村委会上旧村户、亩,小旱坝村委会下旧村户亩,永定镇良田村委会回窝村户亩,良田村委会良田村户、亩,维的乡夜可腊村委会石腊村户、亩和夜可腊村委会大奋田村户、亩。工程项目形式采用塘田式,即在实施工程项目的稻田中亩均开挖鱼坑面积平方米,开挖深度米,田埂高公分,并开挖鱼沟,鱼沟宽深为“×公分”,共完成开挖土方立方米。至月日止,完成全部工程项目田块的鱼苗投放任务,共投放—寸鱼苗万尾。经过至天左右时间的管理饲养,至月日开始有农户捕鱼进入市场。验收工作从月日开始,至月日结束,全部工程项目以实测方式完成。经验收,实施工程项目面积亩,实测面积亩,共投喂饲料吨,验收实测鱼产量吨,单产在公斤以上的有户、亩,至公斤的有户、亩,至公斤的有户、亩,至公斤的有户、亩,至公斤的有户、亩。由于至月份××县境内普遍干旱少雨,使得稻田养鱼受到严重干旱,工程化项目受灾面积亩,损失鱼产量吨。在未受灾的亩面积中,验收实施产量吨,最高单产公斤,最低单产公斤(未投喂饵料),平均单产公斤。另外,经农科部门测产,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稻谷产量共增产公斤,最低增产每亩公斤,最高增产每亩达公斤,平均每亩增产稻谷为公斤。
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效益分析。
××县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中,共产鱼吨,增产稻谷公斤,按市场价格鲜鱼每公斤元、稻谷每公斤元计算,产值为万元,其中鱼产值万元。未受灾害的亩中,共投喂饵料吨,产鱼吨,平均亩产公斤,最大个体尾重克,最小个体尾重克,平均尾重克。受灾害的亩中,共投喂饵料吨,产鱼吨,平均亩产公斤。经计算分析,扣除鱼种放养成本亩均元,饲料成本亩均元,未受灾田块中亩均创利元,受灾田块中亩均创利元。
在未受灾的亩田块中,投喂饵料吨,产鱼吨,扣除田块自然生产力,净产鱼量吨,饵料系数为,达到了预期的养殖目标。
(二)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对农村经济的发展。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既种水稻又养鱼,扩大再生产的一种生产方式,通过一些工程措施,利用稻田中的水体空间和水中的生物饵料,以及人工饵料,将种、养殖业巧妙地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稻鱼之间的共生关系,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向便有利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稻谷增产,养鱼增收的目的,既可保水增肥,以生物除虫防病,节约农药、化肥,降低种稻成本,又可充分利用稻田生物饵料。高产的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不仅可直接使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扩宽了致富门路,而且使农民尝到了依靠科技的甜头。
发展科学的稻田养鱼是农业产业结构战备性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业部将稻田养鱼作为“十五”期间渔业重点科技推广的八项技术之一,××县将抓住有利时机,做好推广先进高产的稻田养鱼科技措施,续继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单产。今年,××县参加稻田养工程项目的农户户,参与农户人口人,虽然受干旱影响,但还是为参与农户人均增加经济收入元,其中未受灾部分的户农户人均增收元。因此,推广稻田养鱼,尤其是高产稻田养鱼工程项目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丰富农村群众物质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县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做法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是我们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县水利局紧紧围绕省、州水产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政府的工作思路,把稻田养鱼工作作为局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稻田养鱼具有低投入、高产出、见效快的特点,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增加农民收入的好措施,它对粮食稳定增产,农民增收,丰富广大农民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县的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在县稻田养鱼推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协调有项目的两个乡镇,将各项责任措施落实到相关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领导,做到思想早发动,措施早布置,任务早落实。
(二)精心选点,合理布局,实行示范、典型引路。
根据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实施要求,县水利局水产站经过全面选点,确定项目实施选择在水源、交通和群众基础条件都较好的永定镇小旱坝村委会上、下旧村,良田村委会良田和回窝、维的乡夜可腊村委会的石腊和大奋田等六个村民小组。按农户自愿的原则,不强行要求整体连片,保证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养殖条件好,农户积极性高的零星示范样板养殖户,为当地群众取到“传经送宝”的作用。我们坚持“办好一个点,巩固一个面,带动一大片”的科技推广原则,同时,定期组织农户对养殖管理较好的养殖农户参观学习,树立典型示范,为全县的稻田养鱼技术推广取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抓好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工作。
××县对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工作,技术方面采取在各实施点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生产管理方面采取层层签订《科技推广协议书》,明确责任,同时分户建立《稻田养鱼技术管理卡》,以及相关的统计管理、苗种指导生产和协调调运相配合的措施。为保证苗种质量,由县水产站负责组织鱼苗厂生产后统一供给,统一发放标准及规格,全部田块放养两寸的建鲤,并混养的草鱼和白鲫苗,亩均投放尾,亩均投资元。认真搞好技术指导工作,严格按照工程化稻养鱼技术规范实施。为了增强工程项目实施村委会、村民小组对该项目的责任心,使农户能很好的掌握稻田养鱼工程化养殖新技术和管理工作,由县水产站(委托单位)与各农户(承担单位)和村委会或村民小组(保证单位)签订《渔业科技推广协议书》,并把各项管理措施拴入协议中,分户建立《稻田养鱼技术管理卡片》指导管理,具体做法是根据各农户的田块面积,将每日的饵料投喂需要量及要求田水深度等参数填写成卡片发放版权所有给各农户,要求各农户对照卡片投喂管理。县水产站为了配合好村委会、村民小组,特别是各养殖农户管理好稻田养鱼。在完善上述管理措施及方法的同时,县水产站在每一块示范实施点上先后四次集中农户进行理论培训,在跟踪管理指导过程中,派出技术推广人员,每周都在六个实施点上巡回作技术指导及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农户的技术错误和补充技术知识,或调整管理卡片上不适应的技术参数,最大限度地提高饵料利用率,以及避免或减少药害、肥害和逃鱼事件发生。认真做好统计工作,切实做到统计数据及时、严格真实上报,保证了整个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工作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确保科技成果的准确性。
(四)实施工程项目的体会。
总结××县实施的稻田养鱼工程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群众的思想意识是否到位,是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养殖成功的基础。只有群众的思想意识到位,他们才能够放心的投入和管理。第二,领导是否重视,是搞好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关键。第三,科技服务和指导培训全面到位是搞好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动力。另外,生产管理中,要切实保障渔业生产的正常秩序,必须严惩偷、电鱼等违法行为。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县在稻田养鱼工程项目的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养殖农户投入不足,主要是部分农户的资金投入不足,没有达到预期单产目标。第二,科技推广力量不足,整体养殖水平还不高。第三,苗种供给紧张,鱼种成本高。
针对××县稻田养鱼工程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谨供参考。第一,对养殖户投入不足的问题,能否通过压缩工程项目面积数量,增大亩均投入资金,做到工程项目面积“少而精”,让那些有养殖经验而无投入资金的农村积极分子作为养殖示范户,让他们科技致富,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第二,对科技推广力量不足问题,建议省上每年举办一批水产养殖培训班,加强对县乡水产养殖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和增强工作能力。
关键词:农村生态 环境问题 保护对策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1-120-02
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息息相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灌溉水、工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对农村生态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朝阳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将被动摇,而且农业运行的不稳定将会加剧,其后果不堪设想。
1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1.1外界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1.1.1水污染
近年来,随着朝阳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废水排入河道,致使各河道受污染。主要污染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油、氨氮、总磷等。局部地下水含氟较高。
1.1.2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朝阳市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风向影响着污染物扩散输送的方向,风速的大小决定着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速度。降水是农田灌溉的主要补给源,季风也影响着降水量。总之,大气污染不仅破坏了大气生态环境也破坏了土壤、水体生态环境。
1.2农业自身生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农药、化肥、农用塑料薄膜的过量和不合理的使用,污染了土壤和水环境。随着农业的发展,这三项污染越来越加剧。我市化肥施用基本在每年30万吨左右,多为氮肥和复合肥,氮、磷、钾的折纯量分别为8.15万吨、2.95万吨和2.65万吨。施用后剩余的氮磷基本转化为氨态氮、硝态氮和无机磷进入大气和水体,造成环境污染。农用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造成新的环境问题。另外,规模化的养鸡场、养猪场迅速发展起来,都没有建设相应的废弃物处理设施,结果造成畜禽粪便随地堆放,污水横流,污染农田,严重恶化了农村生态环境。
1.3乡镇工业问题的影响
我市乡镇工业具有地域分散、发展不平衡、综合规划能力差、污染面广量多、污染治理困难等特点。由于乡镇工业的污染物排放,导致农作物、农田、植物受破坏面积增加,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2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1主观原因
2.1.1观念上的错误
农村生态系统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体,但由于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片面注重经济效益,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粗放型开发利用,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2.1.2体制的不完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部门行业条块分割、机构组织不健全、农村环保部门队伍薄弱,对环保工作影响很大。致使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同时,长期以来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也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2.2客观原因
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个复合的和开放的系统,主要由光、热、气、水、营养物等非生物因子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子所组成。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具有影响因子多样性、作用机制复杂性和污染爆发滞后性等特点。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环境因子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子都通过不同途径、不同作用机制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另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3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应针对我市农村较为分散的特点,设施建设的“瓶颈”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转变观念,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环保资金,除应将环保投资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逐步增大环保投资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以外,还应当积极利用市场有利条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如采用BOT方式、特许权经营等方式投资建设环保基础设施,政府则应在税收、贷款等方面建立比较完善的配套政策,给予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开征生活污水排放费和生活垃圾处理费,通过合理的价格体系,多渠道地加大环保投入。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建立经济实用的环保设施。
3.2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养殖业
种养结合,可以变废为宝,做到资源综合利用。猪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是很好的有机肥料,不仅为农作物提供养分,还有助于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如果养殖场与周围农户合作,并且将两者结合起来,将养殖场位于农田附近,猪粪便水经无害化处理后,由农户用于蔬菜和果树等农作物肥料,作物收获产生的青秸秆和菜叶等作为青饲料喂猪,实现优势互补,资源综合利用,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很好的结合在一起。针对养殖业所造成的严重污染,可将这一模式加以推广。
3.3加强技术指导,合理施肥
加强农业技术部门的作用,对农民使用农药、化肥进行科学的指导,及时为农民提供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治措施。推广生物防止技术和低毒、高效农药的使用,提倡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有机肥具有养分全,肥料稳定性好,后效长的优点,但养分浓度低,肥效慢,与无机肥配合使用,不仅可以满足农作物迅速生长的要求,还能满足作物持续需肥和当季作物高产的需要。
3.4发展生态农业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减少外界有害物质过多进入生态系统。平衡栽培技术体系根据具体作物和自然-人为环境的不同情况,综合考虑各项农业生产必需因素,平衡作物生长的各种条件,保证农作物在低成本的生产过程中高产优质解决传统技术存在的缺陷,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县是农业大县,农村妇女占农村总人口的一半,她们是农村改革和三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之新,不仅要有新环境、新房舍、新道路、新设施、新制度、新风貌,而且最核心、最关键还是新农民。没有新农民,新农村就失去了根本和基础。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妇联的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的智慧和妇女的创新,妇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按照市妇联要求,我们于四月下旬围绕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培养素质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的这个课题,对当前农村妇女的素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针对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举措和思考。
一、农村妇女的基本现状
这次农村妇女基本素质的调查发现,农村妇女在社会进步的影响下,整体素质较前几年有新的发展和变化,突出表现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等三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发生新变化。
随着政治经济领域的改革深化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与落实,农村妇女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完善,自身素质对人的生存发展状况起决定作用,这一现象和理念越来越被大部分农村妇女认识和重视,学文化、学科技、学致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当前农村妇女的新时尚。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挑战,大部分农村妇女树立了以经济收入奠定家庭地位、证实自身价值的新观念,参与经济建设的愿望空前强烈。调查的100名妇女中,32名妇女愿依靠土地资源从事种植、养殖业,7名妇女愿进城务工经商,43名妇女愿在农闲时节开辟第二条收入渠道。与经济观念变化同步,农村妇女参与改革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参政意识、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她们积极关注当前社会变革中的热点问题和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针政策,经常性看新闻节目的妇女占20%,能说出几件国家大事的青壮年妇女占所调查人数的33%,认为国家兴衰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妇女占98%。农村妇女的思想境界有了新的提高。
(二)生活方式体现时代新要求。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妇女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她们已不满足物质上的富有,转而关注自身的生命健康和精神需求,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少生优生成为农村妇女的共识,仅××镇龙王庙村就有4名妇女自愿放弃二胎指标办了独生子女证。科学教育子女,越来越被更多的农村家庭所认识,78%的农村妇女愿不惜投入培养子女成才。农村妇女依法维权的意识比前几年普遍有所提高,67%的妇女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她们比较关注那些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诸如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费税改革、义务教育等法律法规。农村妇女逐渐向追求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方面转变,在吃、穿、住、行方面逐步抛弃了一些旧的生活习惯。近几年,各级妇女组织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创评活动,大部分农村妇女在树立典型、宣传典型的舆论引导下,注重树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有新提高。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对农业生产者的要求由过去单纯的体力付出转向思想观念、科技信息、身体素质的综合运用,为妇女参与农村经济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和条件。各级妇女组织配合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开展,积极举办各类新技术培训班,发展农村妇女经济协作组织,培养各个领域的带头人。农村妇女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几年来全县已有十万名妇女参加了十项新技术培训,213名妇女取得绿色证书,1802名妇女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98%的妇女劳动力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和1—2门高新技术;被调查的100户家庭中,妇女的经济收入占家庭收入一半的达63、5%。全县还涌现出很多大胆闯市场,带领妇女发家致富的女能人。汀流河镇的李述静靠收购牛奶走上了致富路,创办了机械化挤奶中心,带动周边村妇女通过奶牛养殖脱贫致富,05年被唐山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镇的甜瓜种植女能人李维莹,勇于探索新路子,大胆引进甜瓜新品种,并积极组织全村妇女种植甜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被评为唐山市双学双比女能人。海水养殖女能人陈杰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新路子,并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唐山市政协委员。
二、农村妇女素质存在的问题
农村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下,自身素质与男性相比、与其他女性群体相比,在一些方面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思想解放程度与经济发展形势不适应。
受旧的“三从四德”观念的影响,一部分妇女仍具有依附思想,生活范围局限于家庭之内,满足于温饱的生活,不敢到外面闯闯。有的妇女对周围一部分勇敢尝试并取得成功的女能人非常羡慕,却缩手缩脚,不敢尝试,不从自身素质方面找差距,而是过多地强调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等外在因素的不足。从调查的情况看,妇女思想解放的程度呈地域性分布,一些经济强村、产业特色村,妇女的思想在经济拉动、能人带动、舆论推动下得到解放;一些以粮食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村,妇女的思想也相对保守,在农闲时节,尤其是冬季多是聚在一起做针线活、扯闲话,与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格格不入。
(二)道德观念与全民道德建设要求不适应。
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的社会伦理观念出现逐渐退化的趋势。部分妇女个人主义思想较严重,只看到个人利益,不顾全大局;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不利于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些妇女崇尚金钱至上,在处理家庭、邻里关系方面,利重于情,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风气。在部分少数农民的意识中依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现象,这些都在不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三)科技文化素质与其担负的责任不适应。
近几年,随着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妇女逐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农村的经济形势。但部分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当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产业化经营方式和高科技营销手段的需要。据调查,农村妇女的学历低,妇女劳动力中,初中以上学历的仅占78%。受文化水平制约,妇女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差,学到2—3门实用技术的妇女,仅限于机械地运用,而不能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归纳。大部分妇女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较差。妇女在家庭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受文化水平和教育经验的制约,大部分农村母亲空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在开发孩子智力方面力不从心。
三、创新思路,努力实现农村妇女素质的新突破
如何找准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的着力点,如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及长效性。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拓思路、寻求新径,即明确一个标准、抓好两大重点、寻求三个突破。
(一)明确新型女农民的标准
新型女农民的标准是“思想观念新、文明诚信好、致富技能高、经营能力强”。要按照全国妇联提出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增加观念新、讲文明、重参与。
(二)抓好基地建设和妇女培训两大工作重点
1、整合资源,抓好基地建设。
根据市场的需求,按照农家女+基地+市场的生态农业格局,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巾帼科技致富工程,进一步作为推动“双学双比”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发展妇女技能培训基地:一是呼吁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建立一批,为广大的农村妇女参加正规技能培训提供保障。二是依托各类学校及企业建立一批,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和企业的培训资源优势,到乡镇建立技能培训点,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定向培训、岗前培训。三是壮大现有妇联技能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使其规范化,能够成为“阳关工程”定点培训基地,增强为妇女培训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借助各种条件,再发展一批。四是加强与女农民企业家、女能手、女经纪人和返乡务工妇女的联系,建立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致富项目示范推广基地、创业培训实践基地。
2、围绕妇女需要,切实抓好培训。
农村妇女数量的庞大、分布的广泛和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满足培育新型女农民需求的方式和手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要做到培训内容与妇女需求相结合。要开展调研,明确妇女的培训需求,开展分类培训、分层培训,提高妇女培训的参与度。重点开展六类培训,一是开展创业培训,引导妇女发展壮大,提升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二是开展务工技能培训,促进妇女转移就业;三是开展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四是开展营销知识培训,帮助妇女掌握现代营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增强网上销售的能力;五是开展基层妇联干部培训,让她们更好地发挥“双带”的作用。六是开展文明教育培训,新型女农民不仅要有新技能,更要有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样妇女才能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是做到培训形式与妇女实际情况结合。一是重心下移、服务妇女。把培训地点设在乡村,以方便妇女参加培训,降低培训成本。二把课堂讲授与田头指导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技术,使妇女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三是要培育典型、示范引导,长期以来,农村妇女有很强的从众心理,更容易相信身边人、身边事,用妇女身边的典型来教育妇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向广大妇女宣传创业典型、致富典型,通过典型户的示范带动,变“要妇女学”为“妇女要学”,提高妇女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是做到培训目的与创业增收相结合。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向培训、致富项目培训及农业新技术培训等,使妇女培训后能直接受益。我们要确立转移也是培训的理念,继续深化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妇女通过劳务实践,经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各种实用技术,具备了在城市创业定居的条件,同时也可带动更多的人外出务工;另一方面,一部分务工妇女还学到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掌握了技术,积累了资金,并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开拓思路寻求三个突破
1、实现培训与发证同步进行的突破。
县妇联在开展妇女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农业、劳动、教育等有关部门联合,按照部门要求开展规范培训,使妇女培训后能够达到相关技能标准,拿到社会认可的技能培训证书,增强学员的社会竞争力,也增强妇联培训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建立职能部门定点培训基地,不断增强妇联培训的综合实力。
2、实现培训与支农、惠农政策靠拢的突破。
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出台实施了各类农民教育的项目、工程和计划,妇联组织要积极了解政策内容,按照要求组织实施好妇女的教育培训,促进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结合劳动部门开展的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积极对接,加强联络,为农村妇女提高素质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3、实现培训与城市资源对接的突破。
农村各类资源不足,我们要采取“内引外培”的形式积极寻求与城市资源的对接。在内引方面,要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各类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引进人才、技术和项目,开展妇女的教育培训,同时,有重点的组织妇女参加外出培训,如:科技项目培训、实用技能培训等,带动更多的妇女提高技能和收入。
四、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的新举措
(一)抓好组织建设,完善村级妇联组织
目前,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基本完成,有大部分女干部没有进入村两委班子。为此,我们在王滩镇八家子村召开了村妇代会主任直选现场观摩会,并以此为契机,将妇代会直选工作在各村全面推开。五月中旬开始,各试点村将陆续进行妇代会直选工作,拟在五月底前全部完成。通过直选公平竞争,使一批年富力强、文化水平高、德高望重的女领导干部脱颖而出,使她们真正成为带领本村妇女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女带头人。
(二)加强各项考核、奖励制度。
首先,妇联组织要加强培育新型女农民工作的重视,建立目标考核体系,明确培训任务和要求,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到村、目标到人。其次,要建立培育新型女农民的激励机制,建议争取一部分专门用于培育新型女农民的专项经费,用于乡、村的妇女培训基地建设和奖励。
(三)输送网络技术,全面提高科学水平
1.沼气工程效益概述
沼气综合利用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有机物(粪便、干草等)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使其把养殖业和种植业联系到一起,促进农业种养一体化,通过沼气工程的建设,形成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循环经济。
畜禽粪便投入沼气工程发酵后,能有效地将寄生在人畜粪便的细菌性病源、病毒性病源、寄生性病源及蚊蝇虫卵沉降杀灭。在沼气工程密闭条件下,微生物分解物质和能量代谢呼吸释放出的惰性物质可在池内循环利用,不存在堆沤方法产生的环境污染;畜禽粪便经过沼气工程发酵,可直接用于作物肥料、养鱼、喂猪、浸种或直接排入河流,不产生二次污染。
投入沼气工程发酵的原料实际上也是一种能源,农牧区直接燃烧畜禽粪便,直接燃烧只能够利用部分能源和灰分,其他营养成分全部被氧化散失,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是不合算的。沼气是一种优质无污染的燃料,热值较高、热效率比较稳定,使用方便,其各项指标仅次于液化石油气,因此,评价沼气燃料效益可参照石油气的有关参数。沼气热值因发酵原料、种类、方式不同而异,一般为18841~25122kj/m3。
评价沼气肥肥效价值,关键是要了解投入沼气工程发酵的有机物主要养分(氮、磷等)的保存率。资料显示,人畜粪便的投入沼气发酵全氮保存率为114%,氨态氮增加20%以上,磷、钾等养分没有明显损失,沼气发酵全氮保存率比敞口池沤肥保存率68%增加46个百分点,敞口池沤肥中磷、钾保存率仅为63.36%和66.67%。
2.案例分析
以存栏量为1200头牛养殖场沼气综合利用工程为例,该养殖场的基本条件如下:
(1)该养殖场年存栏牛1200头,每天可为项目提供30t鲜粪,同时能够利用企业牛场每天排放的污水调节发酵原料浓度。
(2)该项目产生的沼气用于本文由收集整理发电,补充养殖场用电,因此沼气不存在市场问题。
(3)建设点周边有大量农田和花卉种植地,同时建设沼液贮存池2150m3,保证了沼液能够完全被消纳。
鲜牛粪的干物质浓度一般为18%,牛粪每公斤干物质原料的产气率约为0.20m3/kg。稳定工作运行状况下,每天可产沼气q=30t/d ×1000×18%×0.20m3/kg=1080m3/d左右,热值为22000kj/m3,每m3沼气可发电1.5kwh。每天生产的沼气通过160kw沼气发电机组发电,补充养殖场日常用电。
沼气工程每天添加的发酵原料为60t,其平均ts%=9%,经厌氧发酵后,排放的沼液(渣)约为60t,但其ts%下降为4.5%左右,每日沼渣的排放量约为3t,每日沼液约为57t。
3.投资评价
项目投入总资金306.76万元,对项目进行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债务清偿能力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并对分项目所进行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等主要内容进行讨论。
3.1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3.1.1成本估算
总成本费用包括外购原材料费、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和其他费用。
1)项目所用原料为牛场鲜粪,市场价格20元/t,每日需要鲜粪30t。根据项目生产规划计算出的原料费用为21.60万元,燃料动力费为10.8万元。
2)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及其他资产摊销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按直线法平均计算,计算时先扣除残值(取原值的5%)。建筑物按30年进行折旧,设备按15年进行折旧。
3)修理费:
包括所有固定资产的大、中、小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0.5%计算,正常年份为1.52万元。
4)工资及福利费估算:
全厂定员为3人,根据当地平均标准,工资及福利费为3.2万元(包括临时工人工资等)。
5)财务费用:
流动资金和其它短期借款的年利率为5.85%。本项目流动资金中70%为银行贷款,年利息支出为0.32万。
6)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是指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分别扣除折旧费、摊销费、工资福利费和财务费用等以后的其余部分,年费用5万元。
7)总成本费用。
3.1.2销售收入估算
项目正常生产年的销售收入估计为93.05万元,其中:电力31.49万元,沼渣20.52万元,沼液41.04万元。根据国家有关税务条例,该项目属于资源再利用和环保处理部分,该项目仅征收所得税,所得税率为利润的33%。
3.2财务评价
3.2.1利润及其分配
项目计算期年均销售收入93.05万元,年均总成本55.28万元,利润37.78万元。
3.2.2盈利能力分析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15%,项目财务净现值(ic=12%时)为42.97万元。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11%,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项目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7.38年(含建设期),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
3.3清偿能力分析
该项目投资没有借款,无偿债能力分析。由于该项目流动资金借款很少,因而项目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很大,说明项目每年流动资产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较强。
3.4项目风险分析
3.4.1敏感性分析
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分别对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经营成本作了增加和减少10%的单因素变化对财务内部收益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转贴于
表1 敏感性分析表 (单位:万元)
从表1可以看出,各因素的变化都不同程度的影响财务内部收益率,其中销售收入的变化对firr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最小。
3.4.2原材料风险和产品销售风险
项目原材料主要是牛粪、污水,其次是煤和电。牛粪和污水是牛场所产,牛粪和污水投入到沼气工程的供应无风险,而煤、电等材料价格基本由国家宏观控制,项目主要产品电和沼肥,电为企业自用,沼肥供周边农田,主要产品销售基本无风险。
3.4.3技术风险
项目核心技术为该工程采用的在全混式厌氧池基础上研制的搅拌、高浓度沼气发酵工艺作为生产沼气的厌氧消化技术。该技术具有投资省、耗能低、产气率高、操作方便和有利于综合利用等特点,风险很低。
3.4.4资金风险
项目建设投资没有借款,无偿债能力分析。由于项目流动资金借款很少,因而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很大,项目每年流动资产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较强。
3.5环境和社会效益评价
(1)项目的实施为解决奶牛场普遍存在的粪尿流失、污染环境等问题找到了一条科学的出路,畜禽场周围的环境卫生也将因此得到显著提高。
(2)沼渣、沼液是优质有机肥料,适当施用可改善土壤颗粒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可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农作物的产品质量也大大提高,且化学污染少,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3)项目实施后,畜禽污水经过厌氧发酵变成有机液肥还田生产农作物,可少施或不施农药和化肥,杀灭了大量有毒害病菌,切断病疫传播途径。
(4)有害有机粪污变为生产绿色无公害有机农副产品必须肥料,为我国农副产品出口创汇提供了有利条件。
(5)沼气发电可解决牛场或地方上生产、生活用能,改善了畜牧场周围的环境,同时也给附近的种植农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应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上,既要保证基金基本保持自我平衡,又要考虑农民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既要照顾多数农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实,又要为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在较高水平上起步留有制度空间;既要考虑现实条件广覆盖、保基本,又要着眼长远尽量避免给今后的发展和完善设置障碍;既要满足近期为农村老年人口基本养老保障的需要,又要为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待遇水平创造条件。因此,制度模式的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目前可以预见的几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一)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趋势。考虑到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许多地方已经率先通过合作经营实现了富裕的实际,因此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上,应该为已经加入到合作经济组织和已在农村企业就业的人员留出空间。一是应规定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需要集体和个人同时缴费,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全部由个人缴费,同时对缴费集体和参保人员个人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以起到鼓励集体为员工参保缴费、帮助农村参保人员个人缴费的目的。二是对于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集体和个人应允许按照高标准缴费,以体现出效率原则,使先行富裕起来的农村居民在年老后能够享受到高一些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等,都在加速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这个过程既可以通过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实现,也可以通过农村城镇化改造来实现,其结果都是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直至消除城乡差别。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将消除人员流动障碍,逐步实现人员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因此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的选择上,应尽量与现已基本完善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靠拢,为两种制度间的顺利衔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将消除人员身份限制,但是考虑到城乡收入差别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消除,因此应该以长期居住地来区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农村居民近阶段还是应该坚持保基本的原则,缴费、发放应维持在低一些的水平上运转。
(三)消灭城乡剪刀差发展趋势。解决“剪刀差”的努力一刻没有停止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城乡统筹重大战略思想,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强调,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等。目前部分地方的农村居民收入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消除城乡剪刀差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为此,在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上,应该充分体现出效率的原则,除个人账户资金外,应该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发办法,将使用统筹基金发放养老金的标准与缴费多少挂钩,鼓励参保人员多缴费,在制度模式上不留障碍,以期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步消除城乡参保人员在缴费和基本养老待遇水平上的差距。
(四)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从长远看,建立全国统一模式的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不能再犯原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错误。同时,为加快建立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进程,建议对现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使其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在同一制度模式下能够接纳不同的群体,并为将来接纳其他养老保险制度做好准备。此外,建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取消人员身份限制,允许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自愿参加,以利用现有的制度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中长期探讨
为适应以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上,建议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为基础,同时根据农村社会实际情况对个别政策进行微调,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其主要框架应该包括:
(一)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为参保人员所在统筹地区上一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一点与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相同,但起点较低,符合农村社会现实发展实际。在此基础上,对有条件的集体组织和个人,可以择高于该基数的缴费基数,同时应放开最高不该超过基数3倍的限制,鼓励多缴费、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二)缴费比例。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个体工商户和个体人员参保缴费的办法,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统一定为20%。其中: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由集体经济组织缴纳12%,个人缴纳8%;没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参保人员,20%全部由个人缴纳。
(三)基金管理。按照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缴费的12%记入统筹基金,8%记入个人账户。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混合使用,按照部分积累的模式实行代际供养,当期征缴基金用于当期已达到退休年龄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同时可以视具体情况将按照征缴金额一定比例的基金单独存储,预留用以缓解未来老龄化趋势带来的基金支付压力。
论文摘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离不开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在通过参加各种经济组织融入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更需要社会保障。组织化的农村经济与松散的家庭式的农村经济相比更有利于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如果没有建立各种农村经济组织,仅仅依靠政府和农民家庭,支撑不起来稳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各种农民经济组织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着中坚作用。
解决中国农民养老问题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及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推行,使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同时,家庭也发挥着养老保障功能和作用,但由于工业化、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的变革,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大大削弱。通过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和努力的重点。民政部1987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多年来,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然面临重重困难。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学术界主要有以下研究:在采取和实施战略步骤方面,童兆颖等学者认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应实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做好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第二步是构建以国家责任为主体的政策性保险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第三步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工业化进程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影响方面,孙文基等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王舟、方锐帆提出了在区域发展非均衡的条件下采取区域类聚的逐步推进模式。在统筹城乡制度方面,刘玲玲、赵传芳等认为在中国基本养老制度建设中,面对城市与农村分割,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分立,形成多种退休制度并存的碎片化状况,应建立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在适度差异的情况下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并保持衔接,最终实现一体化。在构建的责任问题上,陆解芬认为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责任不到位,财政支持不够,政府应起主导作用。
以上研究一般都是宏观的战略步骤上的定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责任、配套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及笼统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基础方面,而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微观责任主体—农村经济组织的基础作用则缺乏研究考察。本文将从农村经济组织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关系的新角度研究农民经济组织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作用,为建立稳固长久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找到依据。本文的创新之处还在于首先总结我国20多年来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的失败教训是忽视农民组织化,在农村经济组织不发达、农民分散化经营的情况下,即便政府花大力气推动也很难建立持久的大面积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然后,再结合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较成功的地区的经验,来研究农村经济组织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仅仅依靠政府和农民个人支撑难以稳固长久,只有政府、个人和农村经济组织三个微观责任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特别是农村经济组织发挥基础作用才能支撑起稳固长久的覆盖面宽广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一、几个相关概念
农民组织化是指农民自愿参加某一个农民经济组织,这种农民经济组织一般是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人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有的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组织。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指农民加人这些组织的人数多少及合作的紧密程度。农民经济组织的主要特征:一是不改变成员的财产所有权关系;二是退社自由;三是专业性强;四是民办、民营、民受益;五是可以突破社区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专业合作。
农民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按照农民合作的紧密程度,可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一)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典型形式,可以认为是农民联合自助组织的目标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人社,退社自由,平等持股,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合作经营。这类合作组织一般是实体性的,内部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与农民利益联系紧密,由此形成劳动者约定的共营企业和社会利益共同体。农民入股需交纳一定股金,合作社除按股付息外,主要按购销产品数量向社员返还利润。专业合作社也是企业,有的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为企业法人。
(二)股份合作社
股份合作社是在合作制基础上实行股份制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其本质特点是实行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与一般专业合作社不同的是,资本在股份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收益分配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类组织一般也是实体性和紧密型的,全国各地都有,尤其在东部较多,近年发展较快。农民在兴办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合作组织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储藏、资源开发和水利建设等方面多采取这种形式。
(三)专业协会
专业协会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形式,包括农业服务协会和专业协会等。农业服务协会为农户提供综合性系列化服务。专业协会主要是从事专项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的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组建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它着重为会员提供技术和运销服务,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社团组织,其前途是向具有实体的合作社方向发展。凡是从事专业生产并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民都可以加人协会,协会对会员进行无偿和低偿服务,人会农民根据协会的要求进行生产销售。
二、我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深刻教训:忽视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和作用
1991年6月,民政部组织了较大规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并于1992年制订并颁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该方案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到2000年末,我国约有6172万农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占整个农村从业人员的11%。2001年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陷人停顿不前的困境(参见表1),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的状况是:(1)业务处于停滞状态,难以扩大;(2)参保比例微乎其微;(3)领保待遇低。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意义不言而喻,可以说政府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现如今却产生了“政策微效”的现象,即政策结果距离政策预期有很大的差距。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突出的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经济组织覆盖面小。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从2007年才开始重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目前,95%以上的家庭仍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分散的自然经济最适合家庭保障,不需要社会养老保险。
在这种分散的家庭经济基础上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很困难。由于养老保险的长期性,即便是政府花大力气推行,勉强有一些成效,一旦政府负担吃力,或有所放松,就会马上倒退回去,很难持久。
三、苏州市的经验:发展农民经济组织发挥其基础作用
江苏苏州市,地处苏南,经济发达。苏州市为了村级经济的持续发展,从2001年开始探索发展村级经济的新路子,大力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组织建设。“三大合作”组织近年来发展很快,到2007年底,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累计已达到2089家。其中,社区股份合作社1032家,涉及集体经营性净资产87. 1亿元;土地股份合作社258家,人股土地面积13. 9万亩;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77家,股金总额达2. 55亿元;富民合作社286家,社员股金总额13. 08亿元。全市加入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的农户100. 3万户,其中拥有股份的农户74. 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2%。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农户的广覆盖为苏州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奠定了基础,目前苏州市在江苏率先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参见表2)。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决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集体经济状况,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经济基础,直接或间接决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发展规模和保障水平。
四、国外的成功经验
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发达的国家,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都非常高。
(一)日本的农民组织化与其社会养老保险
194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合作组织法(农协法)。在这个法规的引导下,日本农村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各种“共济”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日本的“共济”,实际上是一种互助互济事业,它以农民的相互扶助为指导思想,由一定社区的农民组合成基层共济组织,来共同承担基金筹集的责任。在内部成员年迈、疾病、死亡或遇到灾害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共济”事业与商业保险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以实现国家社会政策为宗旨,个人负担不是直接根据将来给付的需要,缴费与给付之间不是直接对等关系,共济单位不是商业性保险公司。
1948年,“北海道共济农业合作组织联合会”开始兴办农协共济事业,后来各地也相继举办此项事业。1951年,日本“全国共济农业合作组织联合会”宣告成立,标志着日本农村民办官助社会养老保险网络的形成。
共济组织在管理上实行的是统一筹划、分级负责的制度。社区基层农协共济组织是最基本的单位,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承保、保管契约,然后以全额分保的形式向都道府县共济联合会投保。都道府县共济联合会在接受基层单位的分保以后,将其中一定比例数额向全国共济农业合作组织联合会进行再分保。日本的共济事业普及率相当高,养老保障把全部农民都包括进去了。
(二)法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通过“农业社会互助金”的形式来实现的
法国农村已经脱离了自然经济状态,各种农业经济组织发达,雇佣被雇用普遍,农民组织化程度高。法国农业社会互助金的保险对象和发放标准,也分为领薪农业人员和非领薪农业人员两部分。领薪人员包括农业有限公司的经理、雇工和农校的学生、领薪的总经理以及这些成员的家属。非领薪人员包括农业雇主、农业经营者、农业企业主等。
法国农业社会互助金的管理机构为全国性的“农业社会互助金管理处”。参加保险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10%,囊括了所有农村人口。
国外成功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有很多方面的经验,诸如宽泛的覆盖面、保险的强制性、制度上的立法性等,但是,最稳固的基础是依赖于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高、工业化程度高,这样才能建立起长久稳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五、农村经济组织在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基础作用分析
(一)工业化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的前提
在工业化以前,基本养老保障问题主要依靠家庭或家族来解决,不需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传统的家庭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解体,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剧增,农村的农业生产高度组织化,农民加入各种经济组织。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就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为保障农民(或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障所设立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二)农村经济组织化集约化程度越高,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越强烈
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经营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它既能有效地解决分散农户与国内外市场的连接问题,又有利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甚至形成产业集群。这必然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风险,例如经营过程中的经营风险、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基本生活保障风险等。这些风险带来的损失或灾难比以前白然经济状态下更多更大,这些风险依靠经济组织更易防范化解或得到补偿。
农民经济组织不论是在应对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方面,还是在满足基本养老保障方面,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农村经济组织覆盖面广使社会养老保险更便于经营管理
分散的农民所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小、共济性差。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一般是一个县的一小部分,这与保险精算的大数法则的数量要求存在差距。此外,当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太小时,不变成本(包括机构设置、管理系统、信息系统装备等)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分摊,边际成本在较小的数值上移动,小规模不经济性在此时就非常明显。
组织化较强的农民更容易组织参与,参与的人数众多,各类人员普遍参加,不容易出现逆选择,实际发生的各种风险指标、人口指标与保险精算要求更趋近一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六、结论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责任主体有个人、政府、农村经济组织(乡镇村集体组织、各种经济组织),其中农民组织不可或缺,发挥最基础的作用。
在以家庭为主的分散经济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责任主体实际只有个人和政府,这就难以支撑起长久的覆盖面宽泛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原因是:第一,政府的财力有限,如果主要依靠政府,养老保险的长期性易造成严重政府财务危机。第二,如果由个人为主或个人全部缴纳费用,参加社会保障与自己把钱存人银行或到商业保险公司投保没有什么区别;况且在广大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并不富裕,处于基本温饱状态,有的甚至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是根本。在这一时期,农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发展经济是核心,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新农村经济的建设,就离不开大量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的高级应用型经济人才。因此,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经济人才,建立适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经济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和首要任务。
一、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因此,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和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能够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用型经济人才。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人力资本划分为经营型人力资本、研发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从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处级阶段,新农村建设急需大量的技能型人力资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建设和繁荣,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依赖大量的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的高级应用型经济专门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是根本。在这一时期,农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等教育为其输送大量的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业务技能、较强的计算机基础、熟悉农村和农村产业机构、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财务知识和企业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经济应用型人才。而在我国农村现有的经济人才结构中,人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人员相对偏少,高层次应用型经济专业人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构建适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经济人才培养机制
所谓人才培养机制,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种带规律性的运行方式,设计各教育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功能发挥。一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大形势下,高校已经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学校的人才培养不再是政府的行为,而是社会的需要。高校办什么专业、招多少学生,由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自主决定,毕业生的就业也受着人才市场需求的制约。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依据社会主义农村的实际特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的塑造,注重培养贴近农村实际需要并能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新农村建设经济人才的培养,既需要通过完整的学历教育,系统地培养大量的优秀农村经济人才,也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各种方式,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为新农村建设培训现有的人才,提高现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培养加上培训,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复合型人力资本的现实需求。
(一)针对农村的建设问题,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机制导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而是融合了社会学、经济学、发展学等多方面内容,需要把许多不同专业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解决。针对当前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分布不合理,加之农村产业效益比较低,导致农村实用人才收入不高、农村实用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等现象,要从思想上正确引导人才服务农村的意识;当前不断崛起的现代化农村,其建设急需一大批拥有专业技术又懂现代经济管理、经营和贸易的人才,服务于农村的专门人才的社会地位也不断的攀升,这就要求高校顺应这一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新兴有用人才。而且,面对激烈而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形势,经济管理类人才将投身其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高校要改变并确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机制
1、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定位和模式。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教育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培养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就要抢抓机遇,强化质量意识,创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进行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经济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调整专业结构,通过教学研究,确立适合新农村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办学思路和定位,以持续发展带动教育资源的持续开发、更新和建设,不断强化学科特色和资源优势,为“三农”发展服务。根据新农村社会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教研课题-开展教学研究-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落实改革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培养为“三农”服务的专业性经济类人才。要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教育观,按照产、学、研、企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习-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乡镇、农村企业与院校”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保证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悉的经济类发展人才的来源与出路畅通。农村在发展,农村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改变。在新形势下,为促进新农村的经济发展,高校要顺应时代的要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或服务。在培养人才工作中,高校可以与乡镇农村建立稳定的关系,通过基层实践基地的建立和运作,吸收实践部门和基层行业人士参与教学工作,以利于加强学校与基层实践部门的联系,让学生在第一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完成一次全面“实训”,并且使需要人才的基层单位将建议和意见反馈给学校。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能够真正服务于基层,服务于“三农”,能够学以致用的复合型经济类人才。另外,在学校专业发展过程中要随时根据基层农村发展建设的阶段性进展随时调整专业设置,确保专业设置的定向明确,专业建设的目标清楚,人才培养的特色鲜明,不断地丰富专业内涵,使高校的教育能够符合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是急需的、能用的和好用的。
2、高校对人才的选拔培训。为了更好地面向“三农”,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仅仅依靠校园内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是远远不够的。高等学校在现有培养及管理模式上,要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加强非学历教育,完善成人教育培养层次,将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相结合,校内办学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方式。选拔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技术骨干到高校参观深造,通过对口的短期培训,帮助当地工作人员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层面,与时俱进地掌握先进的文化信息,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通过举办集中性的短期培训班方式,对有基础的在职工作人员和农民骨干进行学习培训;二是组织知识下乡活动,深入到基层,办讲座、发知识读本,解决实际问题;三是鼓励农村基层干部和骨干分子努力求学,勤奋钻研,从实践到理论都能够有所作为,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3、鼓励毕业生到新农村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机构使农村成为人才的“洼地”,人才似乎只有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面临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在当前大学教育呈现大众化的大背景下,可以使大学生就业多一个渠道。鼓励大学毕业生扎根农村,到农村就业,正是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间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在面临就业巨大压力、人才闲置和浪费的情况下,到广大的农村创业,积极地投身到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大潮中去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和思想指引,院校大学毕业生很难考虑到去农村工作和发展。因为毕竟农村在各方面的建设上都不及城市,生活条件及待遇上也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要在受教育阶段,除了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之外,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经济理论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有针对性地掌握更多关于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文化知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他们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感情;对积极主动到农村工作的优秀毕业生给予政策上的奖励,实现以就业为导向,教育和号召学生到农村工作。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村经济事业,认识到农村经济事业的发展也是个人事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能够从本质上认识到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参考文献:
1、倪金卫等.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培养的任务和措施[J].农业教育研究,2008(2).
关键词:农村 养老保障制度 国际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公平成为社会不断进步过程中所谋求的目标。然而,虽然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城乡经济存在较大差异,新增的贫困人口有2亿人以上,但绝大部分都在农村。从整体上看农村的失业问题、子女入学问题严重,农民工进城务工工资得不到保障,常受到许多不平等待遇。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使社会发展失去了稳定的前提条件,而实现社会公平应该从完善社会保障开始,特别是要从农村的养老保障开始,因此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现状
(一)日趋弱化的家庭养老保障
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年轻人担负着巨大的养老负担。市场经济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构成了冲击,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老人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与年轻人的差异越来越大,“代沟”逐渐加深;另外,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与父母长时间的分离,感情逐渐变淡,一些“老人村”正在形成,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受到较大的影响,这些都对农村家庭养老构成冲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容易引发群体性问题,从而影响家庭养老问题。因此家庭养老的作用已经日趋弱化。
同时人口老龄化加重了家庭养老的压力,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老龄化发展速度较快,西方发达国家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经历50-80年的发展历程,其过程是“先富后老”。而我国的状况是“未富先老”,仅用20-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人口老龄化。而且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经济实力较弱,我国老人70%在农村,农村老年人口增加给农村家庭养老所带来的沉重负担。因此,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家庭结构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养老成本的提高等因素,使得家庭养老的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土地保障不断弱化
我国农村大多数人口主要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是农业,土地至今仍是大多数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和生活保障。土地的收益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我国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只有经营权。一旦出现“增产不增收”,收益下降,就会造成土地抛荒现象。1996年以来农产品销售不畅,粮食以及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更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中西部地区尤其一些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另外,土地的征用使农民的土地日益减少。近年来,乡镇企业及各种事业的发展,对农民的土地实行了有偿征用和转让,但农村人单靠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无法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土地的最后保障功能在不断弱化。
(三)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小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以来存在着许多问题,1992年我国颁布《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试行),实行“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而在实行中常存在国家政策扶持不到位、集体经济补助难以落实、农民收入水平低的现象,导致养老基金筹措困难。从社会保障费的支出看,占全国人口近80%左右的农民社会保障费支出只占总数的11%,而占人口20%的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却占总数的89%;从覆盖面看,城镇达91%,而农村只有9%,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严重缺乏。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建设时间短,缺乏法律的有力支撑,实践中缺乏法律依据;农村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多数地方使征收、管理与使用三个权利集中于某一个部门,致使挤占、挪用甚至贪污社会保障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基金的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了基金的正常运转;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在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使农民利益受损。有的地方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硬指标与建设自己的形象工程,不顾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养老保险,甚至对不参保者给予处罚,这都影响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困难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整顿保险业工作小组保险业整顿与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可以过渡为商业保险。但商业保险在农村地区发展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使商业保险与农民投保能力相脱节;还有些农民观念守旧,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风险投资意识尚未建立;而商业养老保险的投资持续性使农民产生顾虑;商业保险的网点大多数集中在城市,没有与农村的具体经济状况相结合。社会保障本身的不健全也是导致农民较少参与投保的原因之一。
发达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特点及启示
瑞典是世界上较早建立养老保障制度的国家之一,是公认的“福利国家的典范”。因此,本文以瑞典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进行养老保障制度分析。财政的调节保障老年人晚年的生活是瑞典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其养老模式贯彻“普遍性”原则,口号是“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福利普遍化、福利设施体系化”。
(一)瑞典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
第一,覆盖面广、内容广泛。按照瑞典的法律规定,凡是工作和居住在瑞典的居民,不分国籍,都可以享受社会保障的保护。其内容也比较广泛,涉及“从摇篮到坟墓”各个生命阶段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保障水平也较高,除了已经筹措到的社会保障费以及相关的利息收益外,国家财政支付的、包括社会保障管理成本在内的费用已达到政府全部支出的20%-30%。
第二,养老金主要采取现收现付制。由于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宽松的经济环境,在瑞典,国民基本保险以及由政府支付的补充保障项目基本上采取的都是以收定支、不留积累的现收现付制。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克服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只是惠及当下老年人而给年轻人造成较大的负担。
第三,社会保障支出的主体是政府。在费用支出方面,国家政府主要负责基本保险,而地方当局政府主要负担服务保障支出。国家充当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规定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国家设立社会保障观察员,对现行的社会保障运行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反馈,为政府进行及时的政策调整提供现实的依据。
(二)瑞典养老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我国不适合采取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筹措制度,应该根据我国国情寻找适合的制度。可以探索建立储蓄积累的制度,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社会公平。
第二,社会保障项目的覆盖面要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瑞典的社会保障水平较高,基本无所不包。我国的经济增长远不如瑞典等发达国家,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应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保障水平上要适度,过高会造成财政的负担,还可能造成“养懒人”的负面影响;过低则对人们的生存起不到保障的作用,从长远看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三,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各级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使国家、企业、个人三者都参与到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中来,这样既可以减轻国家的压力,同时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发展中国家养老保障制度特点及启示
发展中国家养老保障制度起步晚、水平低,但是它们也各具特色,并代表了养老保障体制发展的一种趋势,对于同样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1.新加坡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1953年新加坡为养老保险立法《中央公积金法》,现行立法时间是1989年。其养老模式实行自我投保的模式即强制性养老模式。强调以家庭为中心,其保险基金来自于企业和劳动者两个方面,国家不进行投保资助,只给予一定的政策性优惠。在养老提款方式上,政府规定,除了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和永久离开新加坡两种状况下可以提前提取养老金外,必须在年满55岁而且退休账户均保留一笔最低存款才可以领取养老金。最低存款半数必须是现金存款,以确保公积金会员退休时每个月都有收入,另外半数可以用抵押产业的方式替代。如果年满55岁而退休账户内的最低存款没有达到规定的数额,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来解决:一是继续工作,用缴纳公积金存款中的一半来填补最低存款;二是可以将普通户头内的存款转入退休公积金账户;三是在子女存有超过父母最低存款两倍以上公积金存款的情况下用其超过部分填补父母的最低存款;四是用现金填补自己的最低存款,可以享受每年除6000新元的所得税。
2.新加坡养老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一,合理的制度安排。这是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成功运行的基本前提。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必须着眼于本国的实际,并从社会保障整个制度体系入手做整体安排,以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作为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我国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也要根据具体国情去制定具体措施,要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体现效率。
第二,充分发挥政府在养老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作用。新加坡政府在公积金制度中的适度作用是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成功运行的根本条件。新加坡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缴费率、安排适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各种投资计划,加强财政部、劳工部、中央公积金局等各部门的协调及社会福利计划的配套,确保对公积金管理的廉洁高效。我国和新加坡有诸多相似的文化背景,因此,新加坡的这种做法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波兰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1.波兰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波兰在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先后提出了几个法案,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向多支撑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变。1997年提出第一组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颁布了养老金基金的组织和实施法。1998年4月提出第二组改革法案,通过了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的新的现收现付养老金法,即构建多支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第一支撑即合理性定额缴款、现收现付;第二支撑即强制性定额缴款、私人管理基金;第三支撑即自愿性的雇员养老金计划。1998年8月1日发放养老基金许可证,1999年4月1日多支撑养老保险制度开始正式运行。
2.波兰养老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虽然波兰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但它打破了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日渐适应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有着借鉴意义。
首先,控制退休年龄。改革后的波兰养老保险制度废除妇女55岁提前退休的权利;一级残废和二级残废者不再拥有提早5年退休的权利;禁止在工作岗位上提早退休提取养老金。这一做法既可以减少养老金的支付,又可以增加社会的产出。我国可以参照波兰的做法,适当提高领取养老保障金的年龄,可以减轻现阶段支取养老金的压力。
其次,多支撑的养老保险制度。波兰在转轨过程中实行多支撑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50岁以下的劳动者既可以选择单独的现收现付的合理性额缴费体系,也可以选择加入基金性质的第二支撑。 40岁以下的雇员必须选择两个支撑,特别是基金性质的第二支撑。我国也可以参照波兰的做法,因地制宜,并根据一个地区农民的具体状况设计养老保险方案,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裴晓勇.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科学之友,2008(1)
2.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 运行机制
就目前而言,规范农村养老保险金相关的运行机制,最大程度的保障老年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建设好城乡一体化和保障社会和谐所必须做到的。但是如今的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很多土地都用在了其他地方,不光土地减少了,在更多的土地流转后,农民没有了对土地使用权利,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就越来越弱了,因为土地流转而带来的农村劳动力的也随之剧烈流动,渐渐地,农村家庭已经不能以土地来养老了,养老的风险也随之越来越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养老的问题做出过一些保险方案,但是农村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并不完善,实践起来还是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土地流转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建立的必要性
(一)土地流转,需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传统的土地保障。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他们生产、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这是历史赋予土地的角色。农民需要依靠土地来作为最基本的生产,所以土地和农民是密切相关的。农民把土地转让出去后,他们的生活就需要依赖土地转入方的实际经营的效益,但是只要有一点风险,农民就会因为没有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而变得“一无所有”。土地实际上就是农民就业基地,农民将土地转出就会面临失业,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所以不能像城镇职工一样拥有失业的保险,这一部分的农民比其他人更迫切地需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他们只有通过这份保险来为年老排除后顾之忧。土地保障不仅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上,更表现在心理层面上。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需要发挥双重的最用,将之前土地保障所承担的物质与精神保障全部替换掉。
(二)土地流转,需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降低流转的风险。
土地的流转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这些风险主要体现在了两个方面:农民转出土地的风险和转入土地的农民的风险,而这两种风险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土地转入方有良好的经营效益,流转的风险就会相对较低,那么转出土地的这一方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相对风险就会越小。但是土地转入的一方却要接受自然与市场的双重考验,农产品将会面临更多的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因此这个时候需要相对独立的第三方保险来降低风险,这个保险就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如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能起作用,致使大量的土地流转,农民大量的进入到城市中,这肯定会让全社会陷入更大的风险中,社会的稳定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土地流转,需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化解家庭养老危机。
土地开始流转了,一旦遇到大的风险,农民们就会在瞬间变得一无所有,因而只能去投靠自己的子女,又退回到了家庭养老的方式。但是如今的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另外农村的家庭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家庭结构变得十分核心化。与此同时,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农村的劳动力都流向了城市,许多农村老人就独自守在了家中,那些传统家庭的养老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问题。土地流转而带来失败风险让农民只能选择投靠自己的子女,这样就让三代的责任都压到了子女的身上,很可能在生活上刚刚有了起色,又要重新陷入困境。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当下必须要做的,这不仅为老年农民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也为老年农民的子女减轻了养老负担,进而让土地流转后可能带来的新家庭问题得到减缓。
二、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作为基础,通过不断探索取得相应成效。从1999年起,不管是参保农民,还是农村人口,伴随着年展,人口比重在逐渐下滑,现今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致使这种状况产生的主要因素就是大众意识上存在相应误区,其次就是方案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问题。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主要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筹集保险基金。《基本方案》中明确强调:“将个人缴纳作为主要部分,将集体补助视为对其的补助,由国家对系列政策进行扶持。”在这种基金筹集方式之下都将会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事业产生一定影响,抑制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依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已实行城乡社会养老保险金筹集模式的国家里有129个国家的基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或者是由政府与受保人两者共同承担,这就是社会保障的根本特性。换言之,社会保障是不需要受保人独自承担的。依据《基本方案》实施而言,大部分地区实行集体补助的现象较少,有的甚至不存在集体补助,这就使得国家政策没有落到实处,集体补助难以得到有效实行,加之农村人员的收入水平较低,大众对保险投入所表现的积极性不强,致使保险基金的筹集极为困难。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所谓保值增值,就是对国家财政部门所发行的众多高利率的债券进行大肆购买,并将之全部存进银行,不予投资。在《基本方案》中明确强调,保险基金的有效使用必须要保障国家以及集体的眼前效益以及未来效益。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完善建立系列监管制度。现今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主体是政府机构,其投资渠道有两方面,即购买国债以及将国债存进银行涨息。由于年复率的大幅度下滑,加之通货膨胀,将会对国家养老金的保值与增值产生重大影响。从对国债的大肆购买而言,通常情况下,国债利率都会比银行利率高,但是它也不能够抑制通货膨胀大范围的侵蚀,使得保险基金难以保值或增值,甚至可能还会出现贬值现象。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问题。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机制中有着很多的问题。第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各个地方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是基金的管理和运营部门,它不仅是管理者而且还是投资运营者的双重身份,所以在真正意义上基金管理委员会很难执行好监督的职能;第二,对基金管理部门而言,其内部控制较为薄弱,没有自律性,以至于经常发生养老金违规、违法使用的现象;第三,对农保基金而言,其内部缺少有效的社会监督,而且法制监督也不健全,并且缺少科学性的监督手段,完整体系和制度性措施没有形成,还停留在依靠内部监督,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很低,显现的信息也不完整。
三、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机制的对策
(一)确定合理的筹资基数。
现在,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财务活动的计算中,并没有对农民上缴费用的基数给予规定,只是对农民上缴费用的金额作了规定,此外,由于农民的工作很不稳定,因此收入也不稳定,所以很难保持有持续的基金资金。我们可以参考城镇职工的个人财务活动基数,将农民上半年的个人平均收入当成缴费基数,可以按各地的统计数据和对农民的纯收入结合的申报数额给予肯定。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根据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国际性经验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现状来对做基金的保值增值作出分析,对于突出存在的问题给予了相关参考性的策略。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主体的选择。
目前经办机构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操控的主体,经办机构让基金保管者和投资运营者反反复复的出现,使得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员就是经办人员,同样也是基金投资运营的商人。但是实际情况是我们国家很大一部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管理人员都缺少运营知识,如果没有很高的风险投资能力,就会导致我国基金的收入不够支出,所以可以根据国外的基金运营经验结合我们国家自身的实际状况,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交给有运营经验的基金公司运行。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选择。
由于基金有着周期长且规模大的特征,因此若不能对基金的保值增值有一个保证的话,那么养老金的发放也就得不到及时的给付。由于我们国家银行存款的利率和国债的投资的回报率都比较低,所以要完成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保值问题只是单单依靠银行存款收益是不行的,要分散风险,进行组合性投资。
(三)构建相互制衡式养老基金监督体制。
所谓的相互制衡式养老保险基金监督体制就是在基金运营监管体系下,养老保险基金充足性监督权交由社保部门来保管,基金运营的合法性监督权由专业的基金监督委员会来管理,在基金运行的全过程中外部监管机构起着监管的作用,使内外部监管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完成交叉监管,在基金监管委员会内部组织方面的同时,将组成具有代表社会保险部门、财政部门、雇主、雇员、专家、基金业的委员会,组成拥有普遍利益的代表组织,从而来完成内部制衡机制的构成。在现在我国还是以县市为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单位来运行的,但是省级统筹在再分配功能、规模成本和投资规模效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在全国又有很好的可操作和现实性,所以在未来将是省级统筹的模式。
结论
在土地流转中,农民可以灵活的运用各种合法形式进行流转,因此对土地资本的周转,农民收入的提高,以至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来说,都是具有很积极的作用的。土地流转之后,大大降低对土地的依附性就是农民最大的收获,从而收获拥有自和选择权的就业,从另外一面来说,失去了原来依赖土地当做最终保障的方法也会成为农民最大的危险,现在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大的环境中生存脆弱,失去土地必然是将农民推向生存的边缘地带,直观土地流转后产生的一系列民生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机制,从中我们看到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保值增值以及监管中都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根据这一现状,拟定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以此来使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更为通畅。
参考文献:
[1]杨皖苏,胡庆玲.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2).
[2]李雪,陈小伍.促进农地流转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关系探析[J].土地经济,2008,(04).
[3]钟涨宝,狄金华.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J].江苏社会科学,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