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6:16: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效学习方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注重基础――及时复习法
及时复习法是指学生在学完一定教学内容后,有目的地及时复习和巩固政治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其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防止在学习后发生急速遗忘。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再者,政治课教学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为教学任务的学科,不能搞突击复习,应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掌握理论,能学会实际运用,通过不同练习题型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所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痕迹,形成记忆,达到理解、掌握教材的目的。
二、注重能力――循环复习法
近年来高考政治等文综学科命题努力使难度保持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同时又有一个好的区分度指标,做到了一种较理想的平衡。高考政治及文综学科提出的“以文综综合能力命题”,也就是围绕马列主义和当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方法相结合的命题,促进考生政治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培养这种综合能力,宜采用循环复习法。循环往复、不断重复是加深理解与记忆的一种重要复习方法。每次复习均具有螺旋式上升特点,不断获得新收获。学完第一专题部分,及时复习;学过下一专题部分,再将第一专题及第二专题部分的内容全部复习一遍,依此类推。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例如:在学习到经济常识下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时,要联系经济常识上册国家的宏观调控,让学生明白这都是国家宏观调控所运用的经济手段,从而提高其分析能力。
三、注重综合应用――概括提炼法
综合应用,是在认识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的过程。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这些异同点,对事物加以分类、综合,最后得出事物普遍特征的方法就是综合应用与概括提炼法。要在复习中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它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挖掘教材中的素材,适时地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研究、交流和实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背景材料一般包括经济生活、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等,在材料综合分析的过程中考核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农民的收入、劳动者的权利问题,要联系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从众多的感性材料中,抽象、概括出理性结论,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利于理性结论的掌握。这种学习方法要求高、难度大,不仅局限于某一节课的内容,而且要根据知识体系,进行跨度较大的综合训练,是一种侧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复习方法,运用得法,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在总结复习时注重规范表达
在单元或学科复习结束后,对学习内容进行总体分析,确定知识要点及其相互联系。要求使用政治学科专业术语进行答题,而不能使用生活化语言去答题。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是专业术语,如经济常识中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价值规律等;哲学常识中的物质、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变、质变、认识、实践、人生价值等;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家政体、共和制、民利、依法治国、国家利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在总结复习时要做到规范书写表达,力争既对又全。在总结课上,学生要学会用线条式板书,配合系统复习,展示教材整体结构。为了加强对知识总体的系统复习,教师可借助图表,如单元知识总表、全书知识体系表,还可以提出启发性问题,由学生归纳整理。这就是系统地复习、巩固知识,应用理论并使其系统化、深刻化的复习过程。尤其是要注意准确使用政治特有的语言,要做到表述准确、逻辑严密、言简意赅、规范、标准、工整,排列有序,一看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求不应简单地再现过去的内容。而是深入揭示事物和现象间的新联系。使知识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整体。
五、掌握高效率考试方法,有意识地训练答题技巧
一、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考试说明、近年来高考真题,把握复习方向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对于把握高考复习方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教材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而对学科知识的有效编排,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因而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复习中加深课本知识和回归课本,对高考复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应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考试说明、近年来高考真题,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复习教学目标,加强针对性,避免随意性,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指导学生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1.分类思想,化繁为简,指导元素化合物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种类多、反应杂,如果不能找出其中内在联系,就容易遗忘。分类法是化学的重要科学方法之一。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应用分类的方法对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引导学生建构繁杂的元素及其化合物转化网,疏理零散的物质之间的反应体系,让学生在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同时,将反应原理与化学概念等学科知识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相融合,提升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从而高效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的复习。
2.指导学生联想,归纳总结,掌握规律,形成完整地知识网络。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考试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学会归纳总结、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指导学生联想,归纳总结,掌握规律,把知识点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从而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3.指导学生构建微粒观,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之一,在复习过程中重视构建微粒观,指导学生用微粒的观点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指导学生从微粒的角度去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一定同时有H+、OH-离子和H2O分子,电解质在这些微粒作用下其组成发生改变。如:强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发生完全电离,全部转化为离子;弱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发生部分电离,部分转化为离子;可水解的盐在水中发生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溶解产生离子,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这些物质的水溶液中都存在离子、分子等微粒,因此,解决这类化学问题时都离不开微粒的观点。
4.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整理错题集,提高学习效率。没有反思,就没有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形成。除了教师的教学反思外,学生也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学习。因此,我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周安排一个单位时间梳理并整理本周复习的内容、练习,对每道错题应当写出错解、错误原因、正确解法、反思等基本内容。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以逐渐减少重复错误,理清解题思路,扫清知识盲点,进一步强化对于学科的整体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5.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学生往往在考试后,自我感觉良好,批改后试卷拿到手,会发现自己认为会做的题目却得不到分数,这都源于平时练习不规范而造成的。而高考中常见的失分有,如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方程式未配平;漏写或错写特殊的反应条件;热化学方程式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等。只有平时不断的严格要求,一点一滴积累,不让“随意”成习惯,才能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三、认真研究高考,发挥近年高考试题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命题,既注重考察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同时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整合三维目标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增强了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高考试题改革为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用好近三年化学高考题中的典型题目(尤其是考察知识迁移能力的考题)作为课堂复习教学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经常将复习化学基本知识与解答高考题挂起勾来,真正做到复习“双基”着眼高考要求,扩展学生视野,提高复习兴趣,树立高考信心。
总之,新课程高考由原来“知识立意”逐渐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复习策略,精心设计,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
关键词:推销学 课堂教学 教学互动
推销就是创造出人们的需求,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把产品或服务提供给顾客,使其接受或购买。要提高推销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敢于打破老套的教学模式,因时因地改变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正是适应推销学课的内在特点与要求,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突破“一言堂”的讲授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的内涵
1.1互动教学的含义
所谓互动教学,实质是教学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是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从动态角度看,课堂互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师生在持续的课堂活动中,交换着思想、情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合作的探究,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境界的全面提升。可见,互动既是一种人际关系中的沟通的反映,又是一种实践活动的形式。它包括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互动必须是民主平等的;二是互动必须是积极自主的。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就其存在形式而言,主要有两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推销活动实质上就是在推销员与顾客的互动过程中完成的,推销员不仅要耐心介绍商品的有关知识,更要揣摩顾客心理,消除顾客异议,寻找和识别准顾客,倾听顾客购买信号。推销学课程开展互动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推销热情,真正领会和体验销售的妙趣。同时,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使专业教学质量取得质的提升与突破
1.2互动教学的特点
互动教学已成为教学创新的“聚焦”。推销学课程的互动教学包括教学内容、交流环境等随着教学的进程,通过对信息的交换、沟通和分享而产生的相互影响的一种方式和过程。其特点表现为:
(1)双向主动。互动教学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一种能动作用,师生有着对等的主动关系。教师的主动是一种正向主动,旨在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的主动则是反向主动,主要是配合教师,积极思考。
(2)双向能动。师生双方在教学中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对对方的主观能动性给予激发、肯定和鼓励,从而使学习讨论的内容尽可能深化。学生人数多,思路广,启发深。有一次,笔者在推销学课的顾客与厂方的价格、服务竞争博弈演练中,学生围绕中心提出多种假设,效果更佳。
(3)双向促动。案例分析、情景再现、游戏互动,对学生是一种促动,使学生积极思维、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学生的反问和质疑亦对教师构成促动和挑战,从而促使教师进一步钻研专业理论,设计更合理的互动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是教学改革的主线条,课堂教学创新实现的关键在于教学互动。充分展现创造性,把学习的过程表现为一种学创结合的过程,要求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变学为创造”。轻松平等、开放互动、思维飞扬是互动式推销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发展能力是互动式推销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机智是互动式推销学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2.课堂有效互动的积极作用
推销学课程开展互动教学,适应了创新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的有效途径。
2.1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销售实战能力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很多企业招聘人才时关注的焦点,而大学生在校期间怎样获得有效的社会实践训练,一直是大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互动教学就是这种真实工作环境实训教学方式的开设,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并且能将课内学习的知识能带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并且也可将疑问带到课堂来进行讨论,真正做到课内外融为一体。如在讲授“销售区域划分”的知识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每个人进行销售的产品及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销售区域的划分,做到把企业的实际操作环节变成课堂的教学环节。
2.2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教学活动的主线。大学教学应重视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将之纳入到整体的教学目标之中。在互动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设疑、积极探索。教师通过课堂交流、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形式,让学生“敢问、会问”,将学生们的思维打开,从而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3互动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环境历来是课堂教学非常注重的一个因素。若想营造一份交流融洽、视野广阔的教学环境,就需要优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格局,让教师与学生一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力图使学生的思维保持一定的开阔度与活跃度。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说出推销员经常碰到的一些现实问题,如被顾客拒绝,让学生互动思考,与学生通过交流、互动与合作,达到和谐的教与学相互促进。
2.4互动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学记》中早就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概念,“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教学相长也。”教学本身是一个双向活动,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助推的作用,反过来,学生的思考、提问和反馈意见对教师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教师能从学生的发言中得到启示,获得灵感,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常教常新,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和升华,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3.课堂有效互动对教师的要求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要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的信息资源,利用教学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应注重四个环节的创新。
3.1知识点清楚。这是实现教学互动的载体。推销学课程的知识点很多,如推销程序与形式,寻找顾客的方法,推销洽谈的方式,顾客异议的处理技巧,推销绩效评估及若干新概念的基本内涵。清楚知识点的过程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教师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3.2切入点选准。这是成功教学的前提,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在推销实务中,销售人员进入销售角色时,切入点可以放在情绪和情感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现场模拟销售人员迅速进入销售状态。在切入点的选择上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知识的结构与体系。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氛围都应有不同的切入方式,切入点的选择直接引领着整个教学过程。
3.3兴奋点激发。教师要注重启发与诱导,善于运用发现法、情境法、暗示法、讨论法、点拨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先进的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到推销员的素质要求时,可引入推销员推销的成败案例,教师列出几个选项,如,是否能承受很大的压力;推销的信心是不是很强;有没有强烈的欲望和推销的激情;是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让学生深入思考,互动讨论,
3.4发散点培植。这是成功教学的目的。创新就是用已有知识去产生新的知识,把学过的知识加深理解,加以发散。
首先,激发想象力。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创造性思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通销售人员可能平淡地介绍自己的产品,“这种产品货真价实,持久耐用。”而一个具有想象力的销售人员则可能会说出一段充满戏剧效果的话,让产品自己说话。身为露华浓主要创始人的查尔斯说:“在工厂里我们制造的是化妆品;在商店里我们出售的是希望。”他在解释人们购买钻头的动机时说出了这句名言:“他们想要的不是三英寸粗的钻头;他们想要的是三英寸大的孔。”
其次,淡化标准答案,鼓励多向思维。销售人员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顾客,个体差异很大,购买心理也不同,需要倡导让学生提出与教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和同学、和老师争辩,形成高质量的多向思维。强迫自己换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想自己或别人未想过的问题。
最后,大胆质疑。有的销售人员面对顾客的拒绝,找不到答案,一味责怪顾客,这正是缺少质疑的意识。在传统的观念中,好老师的责任就是释疑解惑,学生没有了疑问,我们就认为这样的老师才是一位好老师。其实不然。教师的教学效果应该是学生有疑——无疑——更大的疑,这才便于激活学生探索欲望,创造追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向教科书质,时时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
4.推销学课堂有效互动的实施
在推销学实际教学中,就教学效果来说,需要从课内互动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互动教学环节来设计。
4.1课内互动教学环节的设计
(1)组织课堂专题讨论
在《推销学》的课堂教学中,组织课堂讨论是十分必要的环节。学生经过课堂讨论锻炼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进行案例分析
在推销学教学中,要注重引入现实案例。使学生通过总结销售成功与失败的实例,锻炼和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3)采取情景模拟教学
《推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课,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是由理论走向实践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模拟推销能够掌握推销的全部步骤、程序和过程,由抽象的理性认识转化为直观的感性认识,从而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比如在讲到销售洽谈时,可安排情景再现,让学生分为二组,一组为顾客,另一组为销售人员,就商品价格、售后服务展开洽谈。情景结束后,由观看的学生发表意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在交流的过程中,语言的选择非常重要,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话说出来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多用一些积极的词汇,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否定的、消极的话语,这样才能让顾客心理觉得舒服,让顾客满意。所以,对于专业教师来说,要在平时多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
(4)开展课堂游戏
以游戏形式培养学生销售意识、团队思想,聚集集体智慧,完成共同的目标。在进行销售能力的测试时,游戏结果可以说明,无论个人或是企业,成功的原因都在于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引导,而当我们失败时,最大的错误可能是我们思维的方向出了问题,而不是我们的能力有问题、市场环境不好或我们没有努力。
(5)改革考试形式
改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闭卷与开卷相结合,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分析、理解能力,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是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注重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两方面的考查;三是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和实践运用的综合能力。
4.2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
(1)开展推销调查
开展推销调查是《推销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推销调查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市场、企业、产品和顾客知识来了解市场、产品、企业、顾客、价格等状况,为以后的实际推销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组织实际推销
建立实践教学课程模块:汽车产品推销模块;房地产产品推销模块;通信产品推销模块;医药产品推销模块;女性产品推销模块;装饰材料推销模块等。在推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题企划能力、信息、现场气氛的有力渲染、设计能让消费者心动的实惠的促销方式、做好充分的人员前期安排与培训,以及与顾客交往中的沟通能力、挖掘顾客需求技巧等。
(3)设立实习基地
高校与企业“联姻”,建立实习教育基地。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可走校企联合的模式,通过各种途径与企业“联姻”,建立学课教育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学校要制定计划,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支持这种教学实践方式。推销学课实习基地的建设,可建立“采购经理班”、“运营经理班”和“销售经理班”,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课程特色,提升学生的业务素质。
5.结语
互动教学法的运用,很好地实践了教学创新的理念。互动教学不仅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改善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淳宇,李娟.推销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科教文汇,2007,(2).
[2]陈章旺.以实践教学锻造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整体能力初探[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7,(10).
[3]张加.如何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112-113.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 自主学习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02-01
1 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有计划、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是开展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普遍呈现出自主学习能力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主学习意识淡薄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民办高校的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备课、授课、完成教学任务,不重视改进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使得大部分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在课后被动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自主学习课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兴趣,导致自主学习意识越来越淡薄。
1.2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比较公立高校而言,民办高校的生源素质稍差,一部分学生在以往求学期间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的兴趣不足,缺乏学习的意志力。在遇到学习困难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学习信心,使其容易在困难面前退缩,形成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当这部分学生升入民办高校后,如果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和帮助,那么就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失控,难以形成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心理品质。
1.3 学习目标不确定
民办高校的学生多为高考失利的学生,他们从高中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走出来进入民办高校,由于缺乏对民办高校的正确理解,认为民办高校比公立高校的社会地位低,使得一些学生在心里上产生了失落感,并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感到无所适从。于是,这部分学生在民办高校学习期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只求获取文凭学历,而不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1.4 学习方法不得当
民办高校学生原本就缺乏学习兴趣,加之大部分教师仍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得学生只能掌握固定的学习内容,而缺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同时,教师的教学任务重、课时多,对开展自主学习指导和过程性检查评估带来了一定困难,进而使得学生难以掌握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
2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略
2.1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民办高校的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摒弃教师专制、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探索研究等做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教学过程变成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改善学生过度依靠教师的现状,使学生逐步将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投身于各种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中。
2.2 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首先,民办高校要加大课程的改革力度,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使课程教学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准确掌握课程性质、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理念,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并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答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3 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氛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首先,积极发扬教学民主,构建和谐平衡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探究欲望;其次,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可运用小组学习的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异质小组,布置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下完成学习任务,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构建了和谐、团结的生生关系。
2.4 开展网络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可充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为此,民办高校应为学生创建数字化、网络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开展网络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首先,培养学生掌握网络学习技能,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查询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信息,从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次,教师要向学生推荐相关学科网站、数字化期刊等网络学习途径,方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最后,教师可利用网络创建主题学习网站,将授课课件和相关学习资料上传到网站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网上给予一定指导,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使学生在课下也能获取丰富的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 结论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民办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现状,并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建课堂学习环境以及开展网络教学等教学策略,重视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 戚志枫.浅析如何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130,132.
[2] 李文红.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调查与研究――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J].管理观察,2010(27).
关键词: 学习策略 资源策略 认知策略 活用策略
1.引言
在英语学习中,学习者必须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适当的词汇体系。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在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离开了词汇一切就无从谈起。大学英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都明显提高,而词汇量的大小始终制约这些基本技能的发展。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也就是说,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积极制动地使用的,是有效学习所需的,是有关学习过程的。学习策略的实质是主动的学习者在对影响学习的各个因素及其关系的认识基础上(亦即在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便实现一定学习目标的认知过程。学习策略有助于语言综合能力的形成,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借助词汇学习策略,学生可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解决词汇量小、词汇记忆困难的问题。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使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提高英语词汇能力?不同成绩大学生在使用学习策略上有何差异?高校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使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提高该项能力?这些问题,都要求对地方高校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并做出相关分析。
2.研究方法与样本特征
本研究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资源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活用策略五大类,对这些策略定义如下:元认知策略是指对整个词汇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学习;资源策略主要运用于接触新词阶段,利用课外读物、外语音像制品、网络、广告、查字典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拓宽输入渠道;记忆策略强调词汇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信息的加工的过程,该策略主要用于词汇的巩固记忆阶段;认知策略包括:猜测词义、记笔记、利用上下文语境等;活用策略通过对词汇的运用,让学习者真正掌握一个词,包括利用真实语境或创造语境来造句、讲故事、写信及与他人交流沟通[1]。
根据这些学习策略,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江苏省一所地方高校的7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元认知策略、资源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活用策略五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70份,数据处理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和分析。
根据大学生的英语入学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取前35位被试为高分组,后35位为低分组。
3.调查结果和分析
3.1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为了探讨大学生词汇学习使用学习策略的具体情况,本研究对元认知策略、资源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活用策略几大策略下的子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3.1.1元认知策略具体使用情况分析
表1 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下同
由表1可以得知,大学生在使用元认知策略中,在运用制定目标(P=0.000<0.001)、检测所学词汇(P=0.000<0.001)、反思不足(P=0.000<0.001)和交流心得(P=0.000<0.001)等策略上有极其显著差异。
其中大多数学生都使用了制定目标,检测所学和反思不足的策略。可见由于基础教育的积累,大学生都基本掌握了元认知策略中制定目标、检测所学词汇和反思不足的一系列调控策略,自学能力有所提高。然而,在交流心得上,基本符合和完全符合的大学生仅占25.7%和0%,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心得的交流活动。
3.1.2资源策略具体使用情况分析
表2 资源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使用资源策略时,在查字典(P=0.000<0.001)、网络(P=0.000<0.001)、留意生活(P=0.000<0.001)、观看电视节目(P=0.003<0.01)等策略上有显著差异,而在使用课外读物(P=0.169>0.05)上无显著差异。
大学生主要通过查字典的方式学习新的词汇,完全不符合和基本不符合该策略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1.4%和10.0%。然而,大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很少借助其他媒介的帮助,在利用网络上仅有12.9%和4.3%的大学生基本符合和完全符合该策略,在借助电视节目上也只有12.9%和7.1%的大学生基本符合和完全符合该策略。大学生在利用词汇学习资源上还是局限于传统的查字典学单词的模式。
3.1.3记忆策略具体使用情况分析
表3 记忆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使用记忆策略时,在抄写单词(P=0.001<0.01)、朗读强化(P=0.010<0.05)、制作词汇卡(P=0.043<0.05)、联系新旧词(P=0.000<0.001)、相似词归类(P=0.04<0.05)等策略上有显著差异。
在记忆策略的使用上,在本子上抄写单词,朗读强化成为大学生使用最多的策略,基本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该策略的大学生分别仅为22.8%和24.3%。在将相似词汇归类上,基本符合与完全符合的大学生总数也高于完全不符合(12.9%)和基本不符合(15.7%)的学生。这些策略主要源于基础教育的积累,大学生们普遍掌握各类记忆策略。
3.1.4认知策略具体使用情况分析
表4 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使用认知策略时,在记笔记(P=0.000<0.001)、通过上下文猜测(P=0.000<0.001)、语法结构猜测(P=0.000<0.001)和词形猜测(P=0.000<0.001)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大学生在记笔记、通过上下文猜测、词形猜测等策略使用上,完全符合和基本符合该策略的分别合计占总数的57.1%,65.7%,71.4%。大部分学生选择了这些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大学生学习词汇的主要策略。
3.1.5活用策略具体使用情况分析
表5 活用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使用活用策略时,在新词造句(P=0.020<0.01)、真实语境运用(P=0.000<0.001)、英语交流(P=0.004<0.01)、大量阅读运用(P=0.000<0.001)、高频使用新词(P=0.000<0.001)等策略上有显著差异。
大学生目前较少使用活用策略,在高频使用新词上,基本符合和完全符合的大学生仅占5.7%和15.7%,与人英语交流上基本符合和完全符合的大学生也只有20.0%和5.7%。大学生普遍缺乏对活用策略的使用,可能与我国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关,我国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知识。这种学习方式直接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交流,学习方式死板。
3.2不同成绩大学生使用词汇学习策略的分析和检验
为了探讨大学生所使用词汇学习策略在不同成绩上的差异,对各种策略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成绩所使用策略的分析和检验
由表6可以看出:不同成绩大学生在使用元认知策略P=0.855>0.05、记忆策略P=0.093>0.05上无显著差异,不同成绩大学生在资源策略P=0.024<0.05和活用策略P=0.013<0.05上有显著差异、不同成绩大学生在使用认知策略P=0.008<0.01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学生在使用词汇学习策略上,主要差异体现在资源策略、认知策略、活用策略上,而在元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上无显著差异。高分组的大学生比低分组更加注重对资源策略,认知策略和活用策略的运用。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1.1学生都基本掌握了元认知策略中制定目标、检测所学词汇和反思不足的一系列调控策略,自学能力有所提高,但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心得的交流活动。
4.1.2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是大学生使用的主要策略,缺乏对活用策略的运用,习得词汇途径机械化。
4.1.3不同成绩大学生在使用资源策略,认知策略,活用策略上有显著差异,在元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上无显著差异,高分组的大学生比低分组更加注重对资源策略、认知策略和活用策略的运用。
4.2建议
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在词汇学习中活用策略运用的培养。在学生英语学习中,语言教师要努力消除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合作学习的机会,积极用英语与同学交流和沟通,借助非语言手段强化交流效果,善于克服语言障碍和利用真实情景维持交流,注意跨文化交流内涵,让学生参与交际,共同学习[2]。
其次,引导大学生对多媒体的运用,增加词汇资源的获取途径,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和字典。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多种媒体增加词汇输入量的资源策略。包括利用课外读物、外语音像制品、网络、广告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拓宽输入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校要建立与该校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资源库,积累教师手中的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多方面扩大资源积累的渠道,与学生共享,在增加学生资源获取途径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运用认知学习策略的培养,在认知策略中,利用上下文中背单词被证明是最为有效的策略。理解了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把单词放在语境中才能真正理解其准确意思,对词的理解才能具体化。把抽象的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背,这样既容易记住,又能更好地了解它在语言中的运用。当我们读不懂或听不懂某些词的确切意思时,可以借助其他词或词组推测出这些词的大意。比如读到这个句子:Julie has a learning disability in reading:she is dyslexic.句中dyslexic也许是个生词,但是,从上下文知道dyslexic一词是对前一句话的概括,而前一句又是对它的解释。这样,根据上下文就会明白dyslexic的意思是:诵读困难的。词义理解了,这个单词也就随之记住了[3]。所以通过回忆或分析单词在上下文中的意思记忆单词既能够熟悉词的词义、词性、用法和搭配,又能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李宋昊.中学英语词汇学习测量表的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论文摘要]通过选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影响较大的四种外语教学方法做一比较,辨析其利与弊,探讨其使用策略,以期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和交际法是外语教学活动中常用的四种教学方法,它们分别在各个时期的外语教学中都起到了极其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四种外语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优缺点的辨析,旨在探讨如何提高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外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四种英语教学方法的内涵
(一)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拉丁语教学中初具雏形,自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一直统治着欧洲的外语教学,至今世界许多地方还在广泛使用。语法翻译法深受机械语言学的影响,用母语来教授外语。语法翻译法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准确、快速地阅读和翻译用母语所写的文章,主要的课堂活动就是教师逐字逐句地朗读课文,分析讲解文中每个词的意义、语法形式和句子结构,并做标准翻译。学习者死记硬背这些句子结构和词汇,并完成课后体现这些知识的练习,再做从母语译成外语的练习以巩固课文学习。
教师是教材的控制者,为学生提供所有语言输入。学习者是教师被动的倾听者,完成所要求的所有语言任务。课文、语法解释、词汇表、课后练习都是按照从易到难的次序来安排,大纲中所有构造和词汇项目都受到同等的重视,从而占用同样长的教授和练习时间。
(二)直接法
19世纪80年代一场外语教学改革蓬勃开展了起来,直接法应运而生。它使外语语言的学习过程更接近母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主张用外语语言进行会话、交谈和阅读来学习外语。直接法认为语言是一种技艺、技巧和习惯,口头语言是根本的,书面文字是派生的,句子是语言交际的最小使用单位[2],语言的学习主要靠习惯的养成,靠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模仿。
直接法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习者使用外语时,要做到外语形式同客观表象直接联系,而不是经由母语形式这个“中介”。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只用外语,在外语与事物之间给学生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先掌握外语实际材料,再从他们所积累的感性语言材料中总结出语法规则,用以指导以后的学习,学生以模仿为主再做大量的练习。
(三)听说法
听说法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听说法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利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同时继承了直接法重视语音和口语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并重视句型操练。如同前两种教学法,它也把句子作为语言描写的基本单位,并把句子分为不能再分的直接成分,看各个成分是否相互匹配,从而可以描写语言的形态学和句法学的结构。
听说法认为,教师不论是通过所选材料还是自己使用外语,都要提供外语的正确模式。教学把外语材料以句子为单位排列,通过句型操练来记牢对话和句子结构,以便使学习者做出正确的外语反应。不鼓励学习者自行使用外语,以免出错。在句型操练中更重视学习如何做出正确反应,而不是如何表达意思。
(四)交际法
20世纪70年代,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确立,促生了英语交际法。在交际法看来,语言的基本单位并非只是语法和结构特征,而是体现在话语中的功能和交际意义中的范畴。对于语言学习,在很多方面如同母语习得,是一个创造性的构建过程。另一方面,外语学习是技能的培养,学习者先学语法和规则等基础知识,再在交际中使用这些知识,从而达到在自然交际中自如应用。
交际法认为,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或他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而进行的言语活动来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出符合现实的外语实践活动进行教学。教学材料必须采用真实的语言结构和真实的环境,来帮助学习者掌握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应使用的语言结构。支持学习者在学习中积极应用外语进行实践活动,不担心学生出现语言错误,坚信这些错误会在今后的语言交际中逐步改正。
二、四种教学方法的利弊
(一)四种教学方法的优点
1.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历史最久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母语的翻译和比较,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外语的抽象词义和复杂的句子结构。语法翻译法使用方便,容易测试学生,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因此,直到今天,在某些学校外语课上使用翻译法的仍然相当普遍,特别是在教师英语水平不高,缺乏专业训练的一些学校更是这样。
2.直接法:从直接法的理论构建中可以看出,“直接”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直接法一方面重视活用语言,重视语音、语调和口语教学,另一方面注重模仿、朗读和熟记等实践练习,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熟练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直接法还重视使用直观教具,这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速外语和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而重视以句为单位的外语教学,也是直接法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的有效手段。
3.听说法:听说法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把听到的外语用口头表达出来。听说法重视听说训练,这使学生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根据有限的材料就能流利地听说外语,容易学到比较自然的外语语音、语调。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要求熟练掌握句型,在对比语言结构的基础上找出难点,听说法同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外语。
4.交际法: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社会功能是作为交际工具为社会上各项交际活动服务的。服务于社会交际活动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交际法的优点是:注意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学以致用47的意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交际法仅传授有关而且必需的语言知识,比那些试图教给学生整个语言体系的方法更节省时间和精力。从长远观点看,交际法是建立在与实际用法十分接近的基础上的,因此它教给了学生实际生活中应用语言的适当技巧。
(二)四种教学方法的局限
1.语法翻译法:根据当代的语言学、心理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看来,语法翻译法是比较落后的,存在不少缺点,具体为:它忽视语音和语调的教学,学生口语能力得不到培养;过分强调翻译,单纯通过翻译手段教外语,容易使学生在运用外语时养成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加上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气氛沉闷,只强调死记硬背,不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2.直接法:直接法对外语教学中各种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存在简单、片面的倾向。在外语课上生硬地排斥或禁止使用母语,这对讲解一些抽象概念的词或语法规则,既容易造成理解错误,又浪费时间。再者,它忽视语法的作用,片面强调机械模仿和记忆,过早地强调活用语言,结果造成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由于直接法不能科学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因而也不能发挥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
3.听说法:听说法过于重视机械训练,不利于学生对外语的真正掌握。有些学生虽然能把句型背得滚瓜烂熟,但在交际场合不会运用,或用得不恰当,甚至出错。这种过于重视训练语言的形式,而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使所学的语言很不自然,即使学生实际掌握的外语(特别是口语)还不错,可是由于语言文学修养浅薄,对许多语言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难度大、结构复杂的语句只能凭语感猜测,难免出错。除此之外,听说法由于教学方法机械、单调,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4.交际法:交际法主要以功能为主编写教材,打乱了语法本身的体系,增加了学习语法的困难。在起始阶段,交际法还使习惯于其它方法的学生感到学习上的困惑,并且由于同一功能可使用多种方式表达,如何选择和取舍,都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交际法看上去与传统方法相悖,也比提到的其它方法更难评估和测试,因此它容易遭到反对,尤其是遭到年长教师的反对。
交际法还存在着潜在的问题,在备课和专业技能方面,对于如何把握时机并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课堂干预,它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能力和适应性。另外在交际法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选择、改写和自编他们所用的教材,并对教材的质量负责。
三、四种教学方法对高校外语教学活动的启示
本文选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影响较大的四种外语教学方法做一比较,辨析其利与弊,以促使高校外语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我们必须承认要判断哪一种英语教学法最好是相当困难的,毕竟学习者的需要、兴趣、态度和学习期望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由于教师和学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的行为必然会随着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的改变而改变。世上没有哪个教学法是万应灵药,每一种教学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也就是说,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教学法适合各种条件和环境的教学活动。由此,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在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时候保持清醒,不应该人云亦云,我们还应该对任何教学法的适应性进行不断反思,提出质疑,寻找对策。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观点:英语教学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领域,它容许批评的意见,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
[参考文献]
[1]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对较难学的一科。学过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学生,特别是物理成绩中差等的学生,总有这样的现象: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这是个普遍的问题,值得物理教师认真思考。笔者认为,要提高物理成绩,必须掌握一定的物理学习方法和策略,具体如下。
一、有好的物理学习心态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学习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不少学生在学习上都依赖老师:课前等老师来,课上等老师讲,课后等老师布置作业,这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应当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以高中物理学科为例,真正会学习物理的同学都是经常回顾基础的物理理论和物理概念,认真地品味他们在整个章节体系中,尤其是在一些常用的重要方法中的地位和意义,从而做到“精通理论”和“熟悉习题”。
二、有好的物理学习方法
一些学生上课时能听懂,轮到自己做题就束手无策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地掌握好物理学习的方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比较常用、好用的学习方法也较多,笔者仅举下面几个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等效法
等效法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在中学物理中,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等效总电阻、平均值、有效值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若能将此法渗透到分析物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变得简捷,还可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w移,使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等效法能化复杂为简单,化腐朽为神奇。如题目: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甲乙两人,分别立在长为L、质量为M的小船的两端,小船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当甲、乙两人相互交换位置时,如果不计水的阻力,则小船发生的位移大小是多少?如果采用传统方法,也能解出答案,但过程较为繁琐。如果采用等效法,可从两人在船上交换位置来看,可以等效成船的质量为M+2m(m是两人相同的那部分质量),把质量为|m1-m2|,的物体从船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则有:若m1>m2,船的等效质量为M+2m2,设质量差这部分的位移大小为x1,等效船的位移大小为x2,x1+x2=L(M+2m2)x2=(m1-m2)x1?x2=L,考虑到m1可能小于或等于m2,综合得出:x2=L。从中可以看出,采用等效法更为巧妙和简捷,经常使用该法可使人的思维更为灵活。
2.分清因果地位
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都是通过比值来定义的,在这种定义方法中,物理量之间并非都互为比例关系的。在运用物理公式处理习题时,要理解物理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本身意义,分清哪些物理量之间有因果关系,哪些物理量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尤其要注意因果对应关系,任何一个结果都由一定原因引起,一定原因产生一定的结果,因果常常是一一对应的。如题目: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的光滑长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求:(1)前n秒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2)第n秒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3)第n秒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功率概念的理解能力, 尤其是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区别于计算,同时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计算公式。(1)由题意知,物体在光滑长斜面上做初速度是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是a,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物体第n秒末的速度vn=an=gnsinθ,所以前n秒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是=mgcos(-θ)=mg×vnsinθ=mng2sin2θ;(2)物体在第(n-1)秒末的瞬时速度vn-1=a(n-1)=g(n-1)sinθ,因此第n秒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是=mgvcos(-θ)=mg×(vn-1+vn)sinθ=m(2n-1)g2sin2θ;(3)第n秒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是p=mgvncos(-θ)=mng2sin2θ。
当然好的物理学习方法并不仅仅是这几种,学生应该从自己实际出发,找到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其实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三、有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一些学生做题的速度很慢,但是每次做完题后,都看看是怎样得出的,看看对以后有什么可借鉴的,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不是做完后就置之不理。物理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好物理既要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同时更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很多同学都感到学好物理特别难。物理固然有复杂性的一面,但是只要我们抓住物理学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门功课是完全可以学好的。笔者认为,我们做题的真正高效率应该是有所筛选,选取有价值、有典型意义的题目,选取不同角度思考,从中提炼出一些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习中,我们可以为自己建立错题本,做法是将自己每次考试或自测中做错的题目摘出,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以备复习之用,在反复的研究自己的错误中,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结构中薄弱和思维方法中不周全之处,以使自己及时调整,在实施过程中此法需要坚持不懈方可有效。
以上是笔者的一点浅薄见解,希望对物理教学工作者及物理学习者有所借鉴和帮助。方法、策略千千万,适合自己是关键。因此,我们应该分析自身现状,探索适合自己成长与发展的路子。
一、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
1.课堂提问的目的。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前提和条件,反映了教师提问行为的自觉性、有意性和方向性水平。归纳起来,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课堂提问的关键是设法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产生适度的心理紧张,激发其智力活动。通过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通过提问一些对学生的思维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课堂提问是学生在“发现”和“探究”中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
(2)对教学进行调控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教学目标,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的知识,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系统化,加强学生会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和理解,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教师的提问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其对规则的,并促进其知识的迁移。
(3)促进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提问是课堂中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课堂提问的作用。
(1)增进师生交流。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而课堂提问,能很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提问,讲求提问的态度、方法和技巧,就能保证师生交流渠道的畅通。
(2)集中学生注意。课堂提问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像磁石般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使教师教学目标能顺利实现。
(3)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教学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4)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水平的提高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情境及其相应的活动。教师要把学生置于一个正确的位置上,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敢于发言,敢于回答提出的问题,给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空间,从而使他们在语言上得到锻炼和成长。
二、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1.课堂提问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提问主体偏颇。在课堂提问中,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提问主体集中为教师,忽视学生这一提问主体。有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围绕教学内容,师生之间以设疑形式呈现,以交流方式进行,以引进师生双方反应互动的活动。可见,课堂提问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两个方面。
(2)提问过于频繁。提问的频率过高,是当前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上呈现出“满堂问”的现象,教师提的问题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面对如此之多的问题学生怎么能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实际上,在这众多的问题之中也鲜有具较大思考价值的问题。因此,这种“满堂问”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实质性激发,后果必然是降低学生的思维品质,限制其主动性发展。
(3)提问对象“窄化”。有时课堂提问时,基本上集中在较好层次的学生的范围之内,中下层学生鲜有回答的机会。这样一来,就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既懒于思考,又积攒了敌对情绪,这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2.课堂提问中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不良的课堂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重教师权威而忽视学生主体;重表面而轻实质。课堂提问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课堂表面的气氛并不等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在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师不良的课堂提问观。只提问自愿回答问题的学生;学生正确回答问题等于掌握了内容;学生不会回答时应给与提示;鼓励学生猜测;不知道等于不理解。
三、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1.树立平等的提问教学观。
教师课堂提问时,应鼓励多数学生参与,特别要鼓励中下等学生大胆发言,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能体验成功、收获自信,这样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建立安全、宽松的提问氛围。
论文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业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
美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高达20-23%。而在我国,由于各方面原因,大学生创业的比重相对偏低。根据对北京某著名高校学生调查,大学生创业的比重还不到1%。在大学生自我创业方面,中美之间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1)对于高校学生创业的目的:认同实现自我价值的占88.5%;认同改善经济处境占49.2%;认同服务社会的占45.8%;(2)在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坚强的信念,占88.9%;其次是一个创意,占87.6%;接下来是选择创业伙伴,占60.9%;然后是资金,占54.7%;接着是社会关系,占46.9%;最后是工商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依次是43%、42.2%;(3)学生希望学校提供的支持最迫切的就是创办学生创业服务机构,这个比例高达85.6%。
在我国,大学生创业比重低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原因主要是:(1)传统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起到了阻碍作用。传统教育实际上是以知识和技术传授为主体,过分强调教育教学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传统教育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2)教学过程中忽视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3)应试教育体制使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出于兴趣;(4)没有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严重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从目前高等教育课程学习中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的时间分配比例来看,实践环节比重太少。主观原因主要是:(1)缺乏刻苦精神,不愿泡实验室。目前,对于理工科学生,除了课堂学习相关知识外,还要到实验室去做相关的科学实验,来验证相关的结论。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知识的兴趣,从而促使创业品质的锻炼。但相关调查表明,75%的理工科学生不愿进实验室,即使去了实验室也是仅仅为了任务;(2)功利的现实主义;(3)缺乏创业意识和竞争力;(4)定位不准,眼高手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创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笔者在一定的案例分析基础上,并结合所在高校实际情况总结了以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途径。
(一)开展素质课堂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每个人都有创业意识这种基因,这种基因是隐性的,需要去唤醒。唤醒的方式比较多,如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实施“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创业知识竞赛、创业模拟活动及创业方案设计比赛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活动为组织形式来实践创业活动。
襄樊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俱乐部”。该俱乐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仅是该校近年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模式之一。该校物理系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层层推动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学生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通过经济管理系组织开展的大学生暑假“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边社会实践、边研究课题、边勤工助学。通过第二课堂的教育,促进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依靠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科技活动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大学生有创业不能局限在自雇型创业上,要在专业型创业和产品创造型创业方面有所作为,必须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科技文化活动中的电子设计与制作竞赛等活动都应具有明显的专业特色,也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使竞赛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弥补了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组织大学生科技文化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科研方法的训练,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立足现实,关注社会,为学生创业能够创造性独立解决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奠定基础。如“环境与化学”系列活动,“模拟法庭”等活动,体现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学生科研课题根据科学性原则(课题的内容、研究开发的计划及采用的手段和方法都应是科学的),实用性原则(课题的内容和可以预见的成果应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行性原则(课题要与学生现在的知识水平、学校环境条件以及学生业余时间精力相适应)三个原则来确立。教师创造性的工作,不仅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将培养他们各种创造性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他们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树立他们敢于批判,敢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
(三)着力素质结构,整体上提高能力
1、着力于创业的素质意识培养。易探得职业虚拟社区创业始于三个素未谋面的网友在聊天时提出的。凭着一种兴趣和直觉,他们希望通过网络合作建一个大的网站,创造中国网络异地合作的作品纪录。创业的素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对创业目标的心理准备,才在有意识之间将自己的能力指向创业的意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高创业能力。
2、着力形成创业素质系统。在进行创业设计时,要充分理解创业对大学生的实际意义,不能简单地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与毕业等同。也不能将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创业等同,要主动从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角度,系统设计创业蓝图。襄樊学院不定期的邀请校内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更多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讲座,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和报告,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