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创新创业思维培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0 14:34: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创新创业思维培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创新创业思维培养

第1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培养;创新思维

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高等教育应坚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护理专业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护理事业的发展以及对护理学生实践能力的启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成为目前高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护理学本科专业学生严重缺失科研能力,临床护士普遍缺乏科研知识,没有很好的论文写作能力,更是缺乏科技创新的想法以及动力,在临床工作中缺乏发现问题与改进问题的能力,这与学生在校期间科研能力培养的缺乏有直接的关系。护理专业学生是护理科研创新工作中不可小觑的力量,一味突出操作技能的培养方式对于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材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护理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改变教学方式

1.1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摒弃了传统教育中的崇尚经验、崇尚权威的旧教育观念,主张敢想、敢做、敢闯,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出新思想、新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讨论法,VIPP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主动、自主创造性的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通过此方式来认识掌握相关知识或技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能力,增加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果。

1.2丰富教学内容,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丰富护理专业院校的教学内容,革新思想政治课评价体系,加强护理学生行为道德,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考核。注重计算机运用,多开设计算机课程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运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价值取向以及人际沟通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建立实践性教学平台课程如专业课的医院见习,校内实训,临床技能强化训练。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生动理解书本上的内容。实行导师制,为学生提供早期参与实践课题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同时开设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多举办一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科竞赛如操作技能大赛,是学生不仅局限于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聘请一些企业家或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代表多举办创业知识讲座,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兴趣。

1.3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护理专业教师科研能力欠缺,学生缺乏科研经历和实训指导也是使护理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缺失的原因之一,学校应鼓励教师多进行创新实验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充实课堂内容,通过此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实行导师制,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创新课题研究,通过学生做科研助手,使其在科研过程中积累经验,了解科研流程、思维方式和科研精神。教师也应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排除一些负面思想,主动传授自己的经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学生自身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化

2.1避免思维定势。

有一些学生会迷恋书本上的内容,一切照搬书本上的理论而不去积极主动的思考,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摆脱书本对自己的束缚,敢于向书本提出问题,并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真正的做到爱书但不“尽信书”;有一些同学习惯于引用权威观点,如果不加以思考就引用会造成独立思考上的惰性,长时间下去人会变得没有主见,这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弊端,同学们应做到相信自己的才能,勇于挑战权威,既要向权威学习,又要不盲目;避免思维经验的定势,前人的经验固然是好东西,但一味的遵循经验会使人的思想变的狭隘,经验会随着其拥有主体的知识和经历而不断完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因此要摆脱经验的束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不断的丰富自己;护理专业的学生也要避免过分的相信自己,以自己为中心,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自信,但过分的自信会使人变得孤立,错过外界一些对自己创新思维建立有益的东西,要将集体的智慧与自己的智慧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建立起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2.2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解放天性。

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只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护理专业的学生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多参加学院组织的一些社团活动,课外实践,多发掘自己的潜力,不要仅局限于学习课本的知识,建立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总是依靠老师在课堂上教导的知识,要学会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经常利用网络来了解一些新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多参加一些创新创业方面的讲座,激发自己的创业热情。另外,不要单纯拘泥于旧思想,要敢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不要害怕自己思考的问题有悖常理,要敢于用实践去证明自己的想法,这对于自己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是顺应时代的需要,特别是对于护理专业而言,注重人才效应才是社会发展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护理人员为医疗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又是一个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不能够缺少的行业,所以说护理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日后护理工作中出现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提升以及对护理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没有最好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思维的护理工作人员将逐渐被社会所淘汰。护理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与创新,最终才能实现一套完整的护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案。

参考文献

[1]雷体翟.大学,可以这样度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第2篇

[关键词]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50-03

在新形势下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课题,也是目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这也是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锻炼创业技能,培养大学生创业思维,使更多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有效性,已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四位一体”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含义

“四位一体”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指政府、社会、学校三方协同,大学生个体积极参与的培养模式。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社会提供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质项目,配备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平台进行实践实习;学校根据社会需要设置教学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与社会企业进行对接;大学生本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利用政府、社会和学校提供的支持和平台投身到创新创业的事业中。

“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是成功率高、稳定性强、成效性佳。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是找到好的项目,创业成功。“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由政府提供政策保障,社会项目提供机会,学校按单培养,大学生积极投入,全员参与。这提升了大学生企业创建的成功概率,同时也能保障创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四位一体”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模式,能结合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摆脱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造成的各种束缚,能够积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的释放、能力的发挥。大学生创业成功能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从而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所以说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也是学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影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因素

(一)政府方面

政府、高校、社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体系中的三大影响因素,其中政府是核心主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政府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正当权益的保护者。政府不仅可以通过政策影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还可以通过政策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提升服务效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丰富创业服务。由此可见,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是否积极支持,是否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保障政策,是影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出台一项好的政策,就是一个方向标,就能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大军中。政府从创业环境入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搭建创业平台,就能使社会、学校和大学生更加有信心、有热情投入到创新创业事业中。

(二)社会方面

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因素,如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等。优惠的政策环境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保障,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让大学生储备必要的知识。政策环境由政府提供,针对性的教育由学校承担,所以这里所说的社会方面更多的是来自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是提供创新创业项目支持的单位。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否接受,所持的态度是否积极,家庭成员是否具有创业经验,是否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并提供相应的保障,这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学校方面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实施者,是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第一课堂,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第一课堂。学校是否能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的教育理念,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专业特长等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一支业务过硬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打造实践性强的实训平台,是能否有效地开展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同时,学校是否将创新创业的相关元素注入到校园文化,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等,这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大学生方面

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生,他们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对创新创业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一方面,在传统观念和负面思想意识的影响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漠不关心,对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敷衍了事,马虎对待,缺乏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在培养的初期,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了解不深,还没有形成创业意识和兴趣时,就受到一些负面情绪的影响,这会让他们产生畏惧的抵触心理,对创新创业失去勇气。这样的培养也就没有意义,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所以将大学生本身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进行“四位一体”研究,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四位一体”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创业环境,强化政府职责,增强创新创业信心

政府首先应加快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迅速驶入快车道,从根本上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政府、社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推动者和保障者,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实施“扶上马,送一程”工程,尽可能帮助大学生提升初期创业的信心。政府还要积极发挥其职能优势,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支持,采取高校和大学生个人自筹一点、政府支持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方式和途径,共同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支持体系,解大学生初期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政府相关部门也要采用网络和窗口形式建立大学生创业信息和免费服务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希望,这样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才有根基、有动力,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创建崇尚创业的良好氛围

整个社会应该以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态度支持大学生创业,推崇大学生创业。应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宣传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意义以及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潜能,形成全社会“勇于创业,崇尚创业”的社会氛围,营造理解、激励、支持的社会舆论大环境。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接受培养,有效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三)以项目为载体,以社团为平台,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勇气

以创业项目为载体,让大学生看到创业的可行性;以社团为平台,组织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讲座; 以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的实践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勇气; 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四)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应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中,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突出创新创业特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可根据创新创业需要增加选修课比例,以满足学生多维求知欲望。同时加大实践课教学力度,增加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的组合设计,用模拟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了解创业的过程,让大学生体会创新创业的成就感和艰辛。学校应利用原有课程资源,结合学校特点、学科优势和社会需求,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同时,学校应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教育纳入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的全方位考验,只有那些有胆量、有谋略、不怕吃苦、不怕失败的大学生才适合创业。所以,学校要有意识地加强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加大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抵抗压力的训练,利用场景教学、模拟教学、案例分析等展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使有意向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对创业的困难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准备。

(五)创建实训平台,培养大学生实战能力,降低创业风险

实战能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保证,实训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利用各种资源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搭建与生产、经营等紧密联系的实训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实训中巩固所学到的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创业思维,降低创业风险。校内的实训平台应根据专业特点建设,如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搭建现代真实商业社会环境全方位模拟平台,对现代制造业、流通业及服务业进行全方位的模拟经营及管理,学生通过在各类社会组织中从事不同的岗位,锻炼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感悟复杂市场营销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学会工作、学会思考,从而缩短适应期,降低创业风险。对机械、金工等工科专业,学校更要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将社会较先进的机器设备、科学技术引进基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加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将实习、实训、合作研发、技术攻关、企业培训、就业融为一体,通过校外的实践培训,让大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打破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陌生感,大胆地创业,有准备地创业,从而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六)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培养质量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适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是每个学校至关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是应加强对创新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支持专业教师挂职锻炼,支持教师参与到行业、企事业、科研院所的生产研究实践中。二是要加强国内外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学术研究,组织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增加教师的实践阅历。三是聘请社会相关行业的成功人士做兼职教师,弥补学校专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动手能力差的不足。

(七)培养创新创业团队,促进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需要不同专业领域、不同专长的大学生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培养大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建立一支和谐向上的团队十分重要。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中,应包含如何建立与发展成功团队的内容,并在模拟教学环节中进行培养和强化。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可以跨专业、跨年级,甚至可以跨校进行,以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机制,让团队的每个成员找准角色,发挥特长,精诚团结,这样才能保证创业成功,保证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陈颖,李永能,葛长荣,等.地方农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5):72-76.

[2] 周晨.“政校企共建”创业园,促进大学重创机制与路径――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12-15.

第3篇

一、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播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上来。如,在学习圆周角定理一节时,布置以下的预习作业,用一把直角三角尺,提出问题:①你能用这把直角三角尺找出一个圆的直径吗?②能不能用这把直角三角尺确定这个圆的圆心呢?。通过同学们的实际操作,动手演示,引导学生在课上想学、会学、乐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 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其一,利用学生渴求了解未知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难度适度,又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就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知识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其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心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应创造更多合适的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创新能力。比如,教师在设计一题多图、一图多题或一题多解的思维训练时,应注重从基本图形、基本定理、基本解题方法入手,循序渐进,逐渐延伸,最后升华,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人人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各自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学习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三、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过多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增加教师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老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如,在学习太阳光与影子一节时,让学生在课下做好学具(若干个长短不一的小棒及三角形、矩形纸片)。在课上,首先提出问题:从早到晚物体影子的指向具有什么特征?然后把全班同学分为六组,到教室外通过具体操作,体会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随着物体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并做好总结记录,预备小组发言。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分组操作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得出规律。这是营造发扬教学民主新环境的具体体现,使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但应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四、 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培养

21世纪,谁能勇于创新、坚持创新,谁就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大胆放手,围绕地理的主干知识,提出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

一、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的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创新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达到全面培养人才和实现人才全面发展之目的。

1、地理教学创新的目标

地理教学创新的基本目标,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应该受到足够的地理知识教育和相应的地理应用教育。地理应用教育包括从事社会工作所具备的地理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应使学生素质、技能和创新能力所形成的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与社会产业结构相适应,并能对社会产生结构的动态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2、地理教学过程的创新

地理教学过程创新的特点是教学方式具有启发性和多样性;能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给学生思考和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氛围和更多的机会,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消化性的理解,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理解是对所接受知识的理性认识过程,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过程。在地理教学创新中,由于评价制度的改革,记忆不再处于主导地位,创新才是目标。因此,地理教学创新应该是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规律、原则有深刻性的理解,为创新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仅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尊敬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发挥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1、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要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状态,积极思维,弛骋想像,打破陈规,敢于标新立异。如:课上要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问题;用尊重学生的言语,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鼓励,赞扬学生的新观点,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例如,在讲“环境和环境问题”时,提出下面问题: (1)人类所产生的垃圾最终到哪儿去了? (2)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吗? (3)为什么地球上垃圾并没有堆积成山? (4) 哪些污染损害了你的健康和生活?(5)人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动物吗?通过这些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要及时地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很新颖”等语气赞扬学生的新观点。一定不要轻易否定,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后教师通过与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得出合理的结论。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具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它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如:创设情景、巧妙设疑、艺术语言、演讲辩论、联系时政热点等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心理学上说: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动机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学生个人自我发展的必备素质和未来竞争的前提。21世纪的人才标准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需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个国家拥有创新人才多少,将决定经济发展的快慢和科技进步的大小。当学生明白了创新的意义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美好的人生和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去创造。

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 研究实际问题,获取新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一条途径。高中学生已具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潜能,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教师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应及时了解和关心学生的困难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补充知识,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别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比较关注,因此,教师应从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问题,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学生通过亲历实践,调查研究,进而提高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开展课内课外活动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促使学生在体验知识中、运用知识中捕捉到创新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比如在课堂中组织知识竞赛、小组讨论、正反辩论等活动。另外,在学生创造力形成上,课外活动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特点。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创造力发展的良好环境,而且可以在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敢于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3、养成创造性品质

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他的创造性品质有着密切联系。学生的情绪、动机、坚持性、独立性等都影响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创造性的学生,多表现为兴趣广泛,自信心强,求知欲强,独立性强,富有责任感和想象力,敢于尝试困难,勇于探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在于关注学生敢于自主探究、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以及形成尊重事实,独立思考,研究意识和态度倾向, 而并不在于学生获得了多少重大的创新成果。这种创造性品质是学生长大成人后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质。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促使其创造性在学习过程得以中充分发展。

结语

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其本质是进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其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地理教学活动是“探索”、“发现”地理知识的过程,要强调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地理科学的本质精神,这样学生创新能力的本质才能得到培养,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才能得到发展和升华。

参考文献:

1、秦彩军《浅谈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8);

2、李红《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J] 保山师专学报 2004(2);

第5篇

【关键词】装潢设计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47-01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广告装潢设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无论是广告装潢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必须不断进步和提高,才能赢得人们的满意,从而创造经济效益。这给广告装潢专业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教师和学校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措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让他们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为实现个人价值奠定基础。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广告装潢专业的创新思维培养工作提一些意见和看法,以供同仁参考。

一、广告装潢专业的创新思维内涵

作为设计的一个分支,广告装潢在创新思维上最重要是要找到一个设计创新点,只有这个创新点能够被发现和发掘并被实现,才能说在创新上有了进步和体现。具体来说,从理论层次上看,广告装潢专业的创新思维表现在:

一是具有很强的变通性,这种思维让广告装潢专业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让创新变得比较不落俗套,在大胆的想象中突破思维定势的影响,从而创造更具价值的理念。二是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创新的着力点在创造,而目的则是新颖,只有创造的理念和实物是新颖的、为人所不能的,才能说这种创新是成功的,所以独特性很重要,要求学生能够摆脱思维的案臼,按照自己的理解和客户的需求来创造独特的价值。三是多角度性,创新的思维必然是联系的、多维的,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能感觉出新颖的程度的,所以要有超常和超前的思维。

二、如何培养广告装潢专业的创新思维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想培养广告装潢专业的创新思维,要从两个大的方面来加强教学工作,一是在教学工作的宏观保障上面做好培养工作,二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好培养工作。下面,笔者从这两个方面分别阐述:

(一)宏观方面的创新思维培养工作

一是高职院校、相关学院专业要明确自己的创新教育理念。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哪些方面要有创新思维,如何保障这些创新思维教育,只有明确了创新的教育理念,才能让学生在制度性的保障上能够接收到创新教育。

二是高职院校、相关学院专业要配备优秀的创新人才队伍。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做好创新思维教学的主要力量,只有他们本身具备创新思维,才能让学生具备相应的思维,因此要引进、培养创新思维的队伍,让他们把自身的本领和能力传输到每一级的学生们。

三是高职院校、相关学院专业要有合理的课程设计安排。创新教学是需要多环节配合的,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就可以达到目的的,一般来说,作为广告装潢设计这种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来说,要强调大课堂、强实训,让实践和知识结合地更紧密,从而让企事业单位对岗位职能的要求和学校专业培养的方向能够不断调和,尽可能使教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四是高职院校、相关学院专业要有良好的考核标准。创新思维教学不是说做了就能立竿见影的,也不是开展了就能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的,因此要加强考核,让教师对这种教学的成果负责,让创新思维教学活起来,以岗位、技能标准为最终目标来开展教学,通过书面考试、实训考核、参赛设计、职业技能鉴定等种种方式来考核教师和学生,从而让学生有压力、教师有动力地开展创新思维教学。

(二)微观方面的创新思维培养工作

创新思维教育在搭好宏观保障框架后,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各专业课程教师的事情了。可以说,虽然宏观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想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更加重要,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明白何谓创新、如何创新、创新的标准是什么,才能让学生真正具备创新的能力和思维。

一是要让学生寻找到广告装潢的设计创新点。不夸张地说,广告装潢谁都可以做,入门的门槛是比较低的,但是要做得好却需要极高的天赋和知识积累,其中创新思维是必不可少的,而这种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就是能找到一个设计的创新点,这个创新点的主要特点是简单、具有号召力、有趣等,只有具备这些特征才能让尽可能多的人被吸引,从而让这个创新点尽可能地做到人人皆知、口口相传。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找到设计的创新点哪?笔者认为:1.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好的创意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常态中的,只有鲜活的现实生活才是创新的源泉,因此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细节,让他们在这些矛盾中寻找到灵感,从而找到一个设计的切入口。2.要让学生多开展联想,好的创新设计必然是信息量很大的,能让人产生很多联想的,而只有设计者自身联想到了,才能让受众也感受到这种联系带来的振奋感。因此,要让学生多展开联想,具体来说,在教学中,可以经常做一个教学游戏:教师随便说一个单词,让每个学生说出和这个单词相关的各种理念,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创新。

二是要鼓励学生按照创新思维的理念做出实物。广告装潢专业的特点是将理念实现、变成实物,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光思考,还要将这个创新理念形象化和具体化。只有好的广告创意只是成功了一半,要是色彩、造型、构图等实现过程中出现不足,也不能说是一个好的创意和创新。因此要高度重视实物化过程,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按照艺术创造法则来实现创意,鼓励学生采取各种设计手法将理念实现出来,并力争做到作品的形象简洁大气、图形生动有趣、色彩醒目和谐、比例合适恰当、构图突出新意,这样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曾经有次对正在实习中的学生提到苏州的园林,结果让他联想到园林,进而联想到花格窗,最后将设计的灵感浓缩到花窗的网形,并将其化为实物,做出了一个镂空形式的包装盒,得到了实践单位的最终好评,可谓是笔者创新教学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三、小结

综上所述,好的创新思维是广告装潢专业必备的素质,也是做好广告装潢工作的基础条件之一,因此教师和学生要注意创新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学校要做好创新思维培养的环境优化工作,从而让师生更具有创新思维。笔者相信,只要能够在好的环境中,不断做好设计创新点的推陈出新和实物化工作,就一定能够让学生具备较高的创新思维,从而涌现出一批有能力、有创新的优秀设计师,为中国广告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6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呢?

一、在氛围中创新

有的语言学者认为,教师本身的直观作用就是创设的最好的氛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最持久的。教师除了具有比较扎实的语言知识和比较纯熟的语言技能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其本身的直观作用。

(1)教位

我国小学班级特点之一,是班大、人多。教师在上课时,应当注意位置的选择,要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就在自己的身边:老师写的字“我看得见”;“我回答问题”老师听得清。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2)眼神

教师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注意精讲自己所授的内容和进行有趣的语言训练,而且要注意控制课堂。当教师授以友善的目光,给学生以信赖和鼓励,这是启发学生思考的一个有效的因素。

(3)表情

教师上课,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用语言和表情来传达课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语言,学会利用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教hungry,sleepy,ill,tired这些感觉类形容词时,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肢体语言来演示。伸伸懒腰、打打哈欠、装病作痛……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老师讲的意思。接着可以再要求学生也来演一演、猜一猜。

二、在想象中创新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牛津英语教材本身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在牛津小学英语5BUnit 9“The English Club”中,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的学生戴上面具在音乐声中参加了“英语俱乐部”。学生不为书本内容所束缚,而尽量挖掘课本的知识内涵,通过自备面具的人物信息与班上同学进行对话,促使他们用英语与他人交流,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从而发展语言技能,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在情境中创新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教授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在教学“Colour”这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一个情境:黑板挂着一幅学生共同完成的图画,图中有苹果树、小屋、小河、小鸟、蝴蝶、彩虹、太阳等,整幅图就是一个情境。

T:Look at this house.How lovely!I like it.Who lives in it?

S1:I live in it. It’s my house.

S2:A rabbit lives in it.

S3:A cat lives in it.

S4:Miss Guan lives it.

T:Oh,look!A bird.What is the bird doing?

S6:The bird is singing a song.

T:Which song?

S7:ABC song.

T:Can you sing it?

S8:A B C D E F G......

T:What do you think?

S9:The bird is going home.This is the mummy bird.She is missing the baby bird.The baby bird is in the tree.

T:Look at the sun!What is the sun doing?

S8:The sun is smiling.He is very happy.So I am very happy too.

最后,学生还用英语滔滔不绝地把整个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说了出来。这样既淡化了教学的痕迹,又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小学生爱动爱玩,利用这些趣味性的活动,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在玩中学,学中玩,情感奔放,其乐融融。

四、在小组合作中创新

发展与创新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现代教学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7篇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创新思维;培养对策

机械专业是中职院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同时也是我国制造业的基础,从电工、钳工、设备编程到数控机床、设备维修、电气、机械等,涵盖了整个的工业制造业。中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基地,要对机械专业教学加以重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一、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

1.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学生正处在由学校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思维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还能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对中职机械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1]。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需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个平台山,学生的自我能力得到提升,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学习信心也得到了有效的增强,并且发现很多新奇的领域,认识到很多新鲜的事物,对机械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就更加浓厚[2]。

3.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想常人不敢想的事情,也敢于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学习能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快速的增长,从而全面、系统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工作或者实践活动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思维和解决方法去解决,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中职机械专业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策

1.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传统的满堂灌机械教学课堂,大部分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底下被动的接受,老师和学生之间基本上处于一个“零交流”的状态。老师一味的给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不仅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还让学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产生怀疑[3]。机械老师要意识到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还可以让学生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一般来说,老师可以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是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也要积极参与进去,在从旁进行指导,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这种民主化的讨论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创新思维和也得到有效的培养。

2.合理安排教学课程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校在机械教学课程的安排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帮助学生一步步打好基础。同时,机械专业的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职业意向等,尤其是职业意向,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职业爱好,给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机械是一门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学科,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也是理论知识的实现过程。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猜想结果能够得到验证,并且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验证自己的设计思路是否具有可行性。在不断的观察和验证过程中去调整机械的参数或者尺寸等。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验结果去进行猜想,改变实验条件去观察实验结果是否具有不同,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还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既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机械专业的老师要意识到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营造民主化的教学氛围、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吕晓冬.改善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9):12-16.

第8篇

[关键词] 职业中专;美术课堂;创新思维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绘画学习,更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若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忌;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和创新,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运用能力。

一、优化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思维方式

在高速发展的知识信息技术时代,中等职业学校不仅担负着向高等美术院校输送艺术人才的责任,同时也担负着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人才和幼儿园、小学美术教师的任务。因此,我们应在现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张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1、天马行空——给予自由的创作时空

在中专学校学习的学生,正处在思想奔放、自由驰骋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但发散思维更活跃。在艺术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具有跳跃性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的学生能够在教师原有的美术创作主题的基础上绘出各种各样的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他们留出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但是由于学生思维意识的不成熟,其思维发散后不能很好地聚合,回归主题,这时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后能够根据教师的提示和指引回到原来的创作主题上来。

2、孺子可教——增加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和性格特点,在学生情绪低落的时候给予适时的关心,在学生表现积极时给予鼓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其心理学体系中提到,其实个人的创造能力不单单和智力有关,从更深的层次上讲,它是一种主体化的人格特征,与个体的情绪态度以及个性特征呈现正相关。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融洽的氛围内让学生努力学习和竞争。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他们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二、提升审美观,发展学生个性化的美学视角

1、引领学生感悟美的哲学内涵

西方近代哲学将美学视为从认知层面去认识艺术和科学的一种理论体系。不是所有被视为美的艺术作品都是卓然出众旷世独立的。在一定的情境下,可以感染欣赏者情绪的作品就是美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言“恰当就是一种美”。如果教师在教授美术课的时候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为艺术行为的绘画如何创造艺术和生成美,就会使学生从更深的思想层面去审视自己的创作行为所具有的美学价值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和创作欲望。

2、改变学生定势的审美方式

定势思维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准备状态,中专学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在受到以前审美经验的影响,认定了一种恒定的审美主体与现实作品的关系后,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认知视角和审美倾向就会影响其以后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需要学生突破这种固有的思维定势。让学生欣赏不同流派的作品,吸纳不同的绘画风格,这有利于学生以后继续求学或在艺术设计创新上形成独有的个人风格。

三、丰富美术课外实践,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1、增加课外实践活动,切身感受美术创作的源泉

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仅仅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还必须增加课外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野外写生,以触手可及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其萌发出美术创意。课外实践活动能够提供更多的美术素材,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特个性的前期积淀。在与外界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审视自己先前的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敢于去调整原有的思维模式,不断地提升绘画技能和综合学习能力。

2、创造情景教学环境,激发个体的学习和创作兴趣

教室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可以成为一个温馨的创作基地。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在教室一角专门开辟出一个临时的展示空间,摆放学生的绘画成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积极的协商,借助学校的现有资源,定期举办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美术创新成果展览,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评和指导。这种多情景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角色的转换,体验到美术给自己带来的巨大荣誉和价值,从而更加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四、发展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力,开启艺术之门

第9篇

引言

职业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系统中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为社会输送专业化人才的重要阵地,随着社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加强职业教育的改革也成为职业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卫生职业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专业医药护理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卫生职业院校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遵循卫生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以培训高素质的人才为核心,在努力探索适合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为了加强人才的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培养更多全面型、技能型人才。

一、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加强课程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课程也是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以及技能的主要过程,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新时期背景下的课程的建设,在卫生职业院校的教育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包括人文课程建设、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训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等几个重要的部分。

1.人文社会课程的建设

人文社会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各种语言认知能力、情感、职业道德、伦理培养等,这些技能都是职业人才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应该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卫生职业院校中,人文社会课程包括多个方面,比如语言课、思想政治课、体育美育课等,语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与卫生职业相关的各种语言写作、阅读等能力,便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从事卫生相关职业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课程则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各种社会形势的认知和了解,从而能够增加他们的服务意识,用一种比较长远的眼光和视角来加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理解,从而加强对各种事务的处理。体育美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体能以及更多的职业审美精神,从而能够具有良好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2.自然科学课程的建设

自然科学课程主要是加强个体对各种自然原理的遵循以及运用,从而利用各种自然思维和逻辑对问题进行推理和解决,从而提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自然科学课程包括数学、科学两个方面,数学是锻炼人的逻辑能力的重要课程,主要是培养职业人员进行各种与数学相关的基础运算、统计分析等工作,为具体的卫生相关职业服务。数学课程中包括代数、几何等内容。而课程课程则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各种自然现象,比如人类自身以及科学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从而运用各种基本的原理来解决卫生相关职业中遇见的实际问题。卫生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主要的科学课程有物理学基础、医用化学基础、生物学基础等,与此同时,为了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教育也被纳入到科学课程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对工作效率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也是当前卫生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3.专业技术课程的建设

专业技术课程是卫生职业院校教育中能够体现办学特色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满足特定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尤其是一些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卫生职业院校的专业技术课程教育应该要加强专业技术课程与特定岗位工作内容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对专业技术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专业技术课程在于从专业的理论视角出发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训。卫生职业院校的专业技术课程的建设应该要充分利用校园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育,根据岗位的素质要求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训。在专业技术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对核心课程进行确定,并且加强核心课程的支撑能力的提升,着眼于系统性的培训,从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所需的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职业素养、专业核心能力要求等进行确定。

4.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

综合实训课程是卫生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是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由于职业院校的目的是要培养综合能力素养较高的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卫生相关职业人才的培养,除了加强各种理论知识的教育,更应该要加强相关实践课程的教育,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提升各自的实践能力,从而对各种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在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实训课程是将学科内或学科间相近的几门课程相互交叉整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综合新型课程,是从学科的整体发展视野出发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能力培养上体现为高级性与综合性,并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

师资队伍力量是影响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加强师资力量队伍的完善,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师资队伍力量的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壮大,确保高职院校能够走内涵发展道路。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提升,比如加强专业教师与附属医院医务人员相结合,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等,估计教师到企业中参加相应的工作实践,从而能够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的能力素养的培训,不仅要保持各种教育技能的提升,还应该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努力营造“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博学善教”的良好教风的培养。

三、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校园与企业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很多职业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发力点。职业院校的教育是要培养综合性的人才,直接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因此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在职业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可以参考企业文化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同时又要兼顾职业教育的特点,形成一种校园文化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有效融合的局面。在卫生职业教育中,应该要加强学校与校园之间的有效融合,为学生提供实训的场所和机会,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让学生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本着职业责任感、职业价值观等基本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四、面向基层进行学生的培养

卫生职业教育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健康服务能力的培养是增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为了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为基层输送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因此要加强卫生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比如可以为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分配到相应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作,为当地群众的健康进行积极的服务。职业院校与一般的院校教育有所不同,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是其办学的理念和目标,因此加强学生的定向培养,也是学习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