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4:34: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际与交流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关键词:认知语境;背景知识;动态语境;语境暗含
一、前言
自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于1986年问世以来,一种全新的研究人际间语言交流的方法应运而生,关联理论与认知科学的结合为语用学研究进一步拓宽了道路。如何更好地解释语言交际中的话语理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语用学家们苦苦思索的课题,也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虽然关联理论并没有构建系统性的理论框架,但是当中提出的很多概念对我们解释上述的问题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关联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认知语境,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分析了这一概念对一种新兴人际交流方式——手机短信息的影响过程。
二、认知语境是动态的
在传统语用学研究中语境被认为是一个静态的因素,由语言使用者选择并用来解释含糊话语。但是渐渐的一些学者认为这种观点并不正确,Meym经提出“语境是一个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概念;它被理解为连续变化的环境,从广义上来说,这使交际参与者得以进行互动,并使他们互动的语言表达变得可以理解”。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Mey的这一观点,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认知语境概念与这种观点也是不谋而合的,他们用[假设或新信g+N关卜(语境效果)一语境含义的公式取代了Grice的推导公式【命题+语境】一含义。Sperber和Wilson的公式中多了一个语境效果,它是建立在旧信息基础上,结合新信息而产生的。语境效果在整个话语推导过程中起着过渡作用,为最后得出语境含义做好准备。当话语的新信息与语境假设之间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就会取得语境效果(Sperber和WilSOn也把它称为“认知效果’,)。
(1)新信息加强了现时的语境假设;
(2)新信息与现时的语境假设出现相互矛盾或抵触;
(3)新信息与现时的语境假设相结合,产生了语境隐含。
由此可见,在关联理论中认知语境是一个动态地参与话语解释的因素,通过对语境效果的增加或删减以达到关于话语的最佳理解。
熊学亮教授把认知语境归纳为四大类。他认为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知识、背景知识和社会表征,其中前三个方面属于语用范畴。要全面的了解认知语境对话语解释的参与过程,就要分别地来看这四个方面的参与过程,尤其是前面三个方面。笔者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了认知语境是如何动态地参与手机发送的短信息的交际过程的。
三、认知语境对短信息交流的影响
笔者设计了一份短信息的收集卷,分发给30位在校学生。要求每位学生如实记下10个回合的短信息(每个回合只需双方各参与一次即可),这些短消息可以是连续的,也许可以是各自独立的。然后要求每位学生在每段连续的短消息(也许是一个回合,也许是多个回合)后面根据所给出的l2个选项选择符合本次对话的项填在后面的括号中。最后得出如下结果:有60%的学生认为,即使没有看到对方的手机号码也可以直接判断出短信息的来源是哪里(选项10)。如果双方没有共有的背景知识,那么这一点便很难实现。而有43%的学生认为,是身边的环境让他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所以选择发送短信息给特定的人(选项6)。之所以会将此情此景发送给某个人,是因为短信息的发送人认为对方跟这一切是有某种关联的,或者说能引起共鸣的。从研究中我们发现,认知语境的四个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短信息的交流过程,其中尤以背景知识的影响最为突出。比较这四个方面,笔者认为背景知识是人脑中高度结构化、内在化了的知识结构,因此在短信息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中,它的作用会比较突出。总之,认知语境对短信息交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其四个方面的影响程度却又是有差异的。那么,这四个方面在参与短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是否经历了一个先后激活的过程呢?
笔者根据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份问卷,分发给另外60位在校学生。结果显示(以问卷中部分题目为例),下面这一题47.3%的受试的选项为B,也有41.8%的受试选择了D,这两个选项的选中率相当。
①x:下雨了,不能去送你,真抱歉
Y:我在车站,刚买了票,人挺多,你到时最好提前买读完这则短消息对话,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拥挤的车站
B说话人Y并没有怪X
C下雨天对X来说送人不太方便
DY表示对X的关切
下述第2题也设了两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半数的(50.9%)受试选择了A,而第二个问题中76.4%的受试选择了C。
②x:吱吱,吱吱,你好,近来是否逮住帅气的小公鼠
Y:没有,差点中了鼠夹死翘翘。
你在理解这则短消息对话的时候,
A想都没想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B需要稍微想一下才明白
C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D这种拟人方式你也会用
在以下四项中选择你最先想到的一项:
A老鼠的形象
B说话人可能经常以老鼠比做自己
C说话人都彼此关心对方有无男朋友的问题
D老鼠被认为是令人讨厌的动物
第一段短信交流中,如果分析一下各个选项的话,可以推断在认知理解的过程中选项D比选项B更进了一步,因为在这段短消息交流中,x的行为主要是抱歉,所以,Y的首要意图肯定是要表示他是接受还是拒绝道歉,那么,选项B表示Y接受了道歉并不责怪X,而选项D在此基础上又表达了Y对X的关切之情。而短信息交流二中我们也不难注意到绝大部分受试能轻易理解短信息所传递的内容。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似乎很难看出在整个理解短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四个构成认知语境的成分有任何先后的顺序。参与问卷的受试一般都只注意到了每段会话的意图,却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在这个短暂的理解过程中他们脑海中所经历的步骤或轨迹。预料到这一可能的结果,问卷的后半部分设计了几个相对较主观的题目。下面第3题要求受试将自己设想为短信发送者Y,并将所给出的四个选项按照在他们脑海中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出来。
③x:我手机充值了。这几天你干嘛了?
Y:什么时候停机的?昨晚流浪到哪里了?
调查结果显示45.5%(绝大部分)的受试把选项A排第一位,即Y于上一晚发短信给X,而X没有做出任何回复,当看到此短信后才知道原因是x的手机昨天停机了。40%(绝大部分)的受试将选项B放第二位,意即他们认为昨晚Y无法与x联系上,故做出了昨晚x可能到外面玩耍的猜测。而选项C和D大多数受试都排在后两位,选项C的意思是手机停机后需要使用者即刻冲值才能继续使用,选项D是短信发送者x问Y这几天干吗了,而Y却想知道X这几天所做的事情。
从上述这段手机短信交流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在理解这种特殊的非面对面会话中,认知语境各构成要素在被激活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存在。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参与处理新信息的认知语境主要是个体已有的旧信息的一部分,参与推理的认知语境(已有旧信息)与新信息相结合从而产生语境效果。再来看短信息交流3,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解逻辑来分析的话,我们可以排出C、A、D、B这样的先后次序,首先,从X‘‘我手机充值了”这一新信息使人联想到手机曾经停机了所以需要冲值(选项C);接下来,在C的基础上,Y就能理解为何昨晚X没有对自己的短信做出任何的回应了(选项A);然后X问Y这几天干吗了,而Y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一问题,因为后者更急切的想知道X昨晚所做的事情,于是反问对方“昨晚流浪到哪里了”,因而没有满足X的要求(选项D);最后,很明显Y真正关心的是x昨晚是否出去玩乐了(选项B)。具体的来看,选项C在认知语境中是参与会话交际双方的背景知识,凭借着双方的背景知识以及会话上下文,短信发送者Y不难推断出选项A的内容。而选项D和B,除了依赖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外,还需要Y对x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加上对X可能会去玩耍的场地、氛围的想象,我们认为这体现了认知语境中的情景知识因素。于是,我们得出认知语境各要素在参与短信交际理解过程中经历了这么一个先后激活的过程:背景知识、上下文、情景识。大约有10.9%的受试所做的问卷体现了这样的思维过程。
熊学亮教授在解释单一会话推导理论的时候,他强调话语理解主要依赖于认知语境。他认为话语参与者在理解会话时,首先激活的认知要素是情景知识,如果这项不奏效,那么下面将参与理解的要素先后是工作记忆和思维知识结构。在这里工作记忆指的是会话双方刚刚讲过的内容,即上下文知识,而思维知识结构说的是存在于会话参与者脑海中的背景知识和社会心理表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日常的面对面会话和我们所论述的短信交流的不同之处,在面对面会话中首先被激活使用的是情景知识,而短信交流中则是背景知识。这恰好体现了手机短信交流的特点,那就是会话双方并不同处于一个具体的情景或场面中,他们所能调用的是想象中的对方的场景。’所以,短信的交流就更多的依赖于背景知识的参与了。
关键词: 留守学生 人际交往 体育活动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发展和生活幸福的必要前提。随着农村大规模劳动人口的非正规迁移和流动,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经攀升到5800万,学龄儿童多达4000万人,这些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双方或单方的监护,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不同的心理问题与行为表现。这些问题和表现,不仅关系到这一代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下一代人的健康发展,“从心理―社会学上看,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关系交往,亲子间心理――社会关系就无法有效确立,无法向健康方向发展”。所以留守学生在社会交往方面出现的问题与不良的社会交往习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国内学者认为父母外出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是影响留守学生人际交往发展最直接的原因。刘允明(2005)指出,祖辈抚养者在精神和体力上都处于衰老的过程中,其自身就是一个需要照顾的老年群体,对孩子的管束难免会力不从心,也很难与孩子进行畅通的交流;其他亲友抚养者的家庭环境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发展就更为不利,在亲友的立场上是不便对孩子进行严格管教的,孩子也很难在这些亲友家中找到归属感。这些都决定亲友抚养对留守学生的管理只能是粗放型的,对留守学生的照顾也仅仅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更为重要的心理需求与发展则往往被忽视,使得家庭监护的覆盖面不到位,同时和学校监护无法协调。国外学者认为,与父母分开的心理伤害是导致亲属抚养儿童出现人际交往问题的根源,同时由于抚养人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教育观念、受教育程度、与社会交流情况等不利因素造成亲属抚养儿童遭受冷落和忽视,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心理上的辅导,中西方学者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一、农村留守学生的人际交往的类型主要特点
1.留守学生的家庭交往――父母严重缺席,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
一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孩子由父母另一方单独抚养,孩子在家庭中常常欠缺父爱或母爱。母爱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基础,缺失母爱会使孩子心理缺乏稳定感,会产生情绪和人格上的偏见或障碍。父亲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权威、崇拜、勇敢和坚强等,缺失父亲教养的孩子,可能有害羞、抑郁、沮丧孤僻、胆小怕事、多愁善感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二是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从而形成了隔代抚养的现象,这种情况占农村留守学生的绝大多数。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缺乏父爱和母爱,得到的多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溺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对孩子进行监护和施教时,通常是但求物质生活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引导。
三是亲友照管的留守子女。亲友照管就是把孩子托付给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照顾。亲友不便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而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及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注却很少。
2.留守学生的同伴交往――过于密切而失去监控和引导。
留守学生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控的情况下与同伴活动的时间会逐渐增加,同伴关系将给他们提供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无法满足的情绪支持、情感和思想交流。同伴关系是儿童发展社会能力、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也是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所必需的,并对儿童的适应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哈图普(Hartup,1997)指出,没有与同伴平等交往的机会,儿童将不能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不能获得控制攻击行为所需要的能力,也不利于性别社会化和道德价值的形成。而在体育活动中所形成一种非正式群体,作为同伴交往的重要形式存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在体育课中老师合理引导,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能够使学生之间的彼此相容,相互接近,相互吸引,从而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留守学生的师生交往――教师对学生容易形成偏差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由于留守学生长期在情感上得不到支持,学业成绩往往不够理想,出现问题行为(儿童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各种有碍其心理发展的行为),因此一些教师在教育经验基础上容易形成偏差,认为对不守纪律、打架、逃学、偷窃等外向的攻击要注意,而不爱交往、抑郁、容易沮丧等内向的退缩不那么重要。另外,一些教师在分析学生行为时存在归因偏差,一种是教师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生自身的因素,而不是教师方面的因素,即在教育之前教师首先放弃了教育者应负的责任,把问题的责任退给学生。另一种是出现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归因不一样,即当优等生做了好事或取得好成绩时,教师往往归结为能力、品质等内部因素;而对后进生的同样行为,却往往归结于任务简单、碰上了运气等外部因素,这一偏差对于本来问题就多的留守学生来说发展极为不利,即使他们表现出一些好的行为,也难以得到教师的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留守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要求我们在教育中,首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着眼于学生的积极方面,总是看到学生的进步,而把学生的问题看成是成长发展中的不可避免的现象,采取积极乐观和宽容的态度,认为自己的责任在于给学生学习创造条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信息交流,在因势利导中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加强师生之间交往和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活动和交往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离开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及活动中的频繁交往,就谈不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可充分利用体育课特有师生肢体和语言交流的特点,减少与学生交往的空间距离。另外,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体育活动师生的交往比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多样化,师生双方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显现,师生的关系会更加融洽。
二、体育教学对改善“留守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
1.体育活动能促进留守学生人际关系交往中健康心理的形成。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交往的特殊形式,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深刻的寓意和无穷的趣味,通过体育所提供的时空条件,养成交往习惯,即参与体育活动的留守学生,在无意中会受到诸如“角色分工”、“位置规范”等一系列社会内容的“感化”。体育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的课程价值除了增进身心健康和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外,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体育课的学习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意识。
2.体育活动能促进留守学生人际关系发展中良好合作精神的形成。
合作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行为,但合作的心理品质不可能通过讲座和讨论形成,合作需要通过某种活动,通过人与人交往的过程,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对各种结果的经历,以及成果共同分享和责任共同承担的关系去培养,体育特有的集体运动项目正是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的有效工具。
3.体育活动能促进留守学生人际关系交往中良性竞争氛围的形成。
竞争作为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代表着个人或团体追求成就和成功的动机。体育以“公平竞争”(fair play)作为宗旨,体育规则制订的基本要求就是保证双方或任何人是平等的。“公平竞争”同时又是一种道德教育,人们通过体育活动,逐渐形成权利和义务、成功和失败、机会和风险对所有人应是均等的意识和观念。
身心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塑造过程,这一塑造过程需要以某种载体为依托,载体要能够对塑造对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才能使培养过程获得良好的效果,并能长期不间断地坚持下去。体育活动就是具有这一属性的活动。司科特(Scott,1986)将体育的心理效能归纳七个方面,改变态度、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提高知觉和反应的敏感性、促进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身心松弛、提高身心解脱方式和获得运动操作技能。我们应让留守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来构建解决“留守学生”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培养“留守学生”的独立性,以及指导他们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并引导“留守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正常发育,进而培养他们个体与社会群体和谐融洽发展教育模式。同时也呼吁社会从各方面关心和支持留守学生,让每个孩子脸上多一些笑容,让每一个家庭多一份希望。
参考文献:
[1]叶仁荪,曾国华.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学生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6,(11).
[2]都振,崔丽娟.留守学生界定标准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
[3]张新友.论体育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天中学刊,2001.
[4]佟立纯.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5]李星.从家庭结构看留守学生问题的成因[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1).
[6]李香萍,亓凤华.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建设和谐社会[J].科技信息,2008,(28).
[7]蔡玉军,邓喜芬,罗国芬.留守学生社会化研究的新视角:非社会理论[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03).
[8]朱永良.农村留守学生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07,(12).
[9]吕建国.家庭生态与教育[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55).
[10]唐红明.农村留守学生体育教育边缘化现象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5).
[11]段成荣,吴丽丽.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2009,(02).
“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是:“定向自学、释疑探索、互测自结”。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结构为:教师启动一布置任务一学生自学一小组讨论一组际交流一练习评定。两者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
1.运用“任务型”教学,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教师启动—“任务型教学”的前提。在“任务型”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如在进行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9 When was he born教学之前,先提问如下几个问题:Do you know Liu Xiang?Do you know Michael Jordan?Do you know Deng Yaping?这样,使全体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
布置任务—“任务型教学”的目标。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就可带着目标进行自学。例如,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一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
A.Words&phrases: robot, paper, less, fewer, simple, unpleasant, factory,seem,etc .
B.will 构成的一般将来时态的陈述句、否定句、疑问句及回答.
C.There be句型的一般将来时.
D.more,less,fewer的用法.
E.学习一般将来时态的相关知识,学会对未来进行预测.
学生自学—“任务型教学”的基础。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小组讨论—“任务型教学”的主体。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主要回答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目标,组内成员采用轮流提问题的形式;小组长把各组员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起来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以便在组际交流时能解决这些问题。
组际交流—“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
练习评定—“任务型教学”的检测。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任务型”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如,在中考的专项练习中,我用一句话:She did all she could to help him.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思考,很快能把这句转换成如下几个句子:
1)She did her best to help him.
2)She tried her best to help him.
3)She did what she could to help him.
4)She did everything(that)she could to help him.
5)She tried everything(that)she could to help him.
6)She thought of all kinds of ways to help him.
2.“任务型”教学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着眼于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任务型”教学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英语新教材,从数量和内容等方面加强和丰富了各种类型的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注意知识的迁移,提高解题能力。在学会使用某个知识点后,可以练习一些演变题。通过演变这些练习题,可以对所学的知识及时迁移,使认识的范围更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定语从句时,可以将一组易混定语从句作整理进行比较,让学生选择填空:
1)Is this room you once lived in?
2)Is this the room you once lived?
3)Is this the room in you once lived?
4)Is this the only room you once lived in?
5)Is it the room you once lived in?
A.which B.where C.the one D.that
答案分别是:1)B,2)B,3)A,4)D,5)D。
突出以自学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任务型”教学是以学生个人自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阅读教材,然后去思考问题,探求知识,这于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要求是一致的。如在进行阅读学习时,学生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阅读课文,先用较快速度浏览课文,了解此节课的结构及段落,明确重、难点;然后仔细阅读,准确完整地理解内容;最后重点阅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一、思品教育方面。
做为一个班主任的我,应该承认这一学期以来,对学生的思品教育抓得不够严实,但相对来说,其中有两点工作贯彻得比较扎实。
1、充分利用手中现有的思想品德教材,向学生进行思品教育,努力挖掘学生真、善、美的潜质,让学生残留的不良因子得到净化。
2、抓住有利契机,把握学生思想活动的动向,适时引导教育。
①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教师节(征文赛,主题为颂教师),国庆节(祖国在我心中绘画、手抄报)等,并办好每期班刊。
②、组织开展好“一会”“一课”的活动。利用每周一会(班队会)回顾一周的工作任务,指出不良表现,指明纠正方向,提出不同的工作任务,开展好主题班会(“民族精神代代传”、“我读书我快乐”、“健康的心理知识”等班会)。在活动中,个个学生激情较高,逐渐形成一股以班级为核心的向心力。
③、本学期,我还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使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守则》、《规范》测试,并开展知识竞赛,取得良好的效果,也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二、加大班队力量,创设良好的班风。
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曾指出:“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有自制的人,而不是需要一个别人来管制的人。”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独立意识强,且大部分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欲望。因此,在本学期中,我试着放手让班干部大胆地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自己去开展活动,如:“友谊花更绚烂”主题班会,节假日各项活动。通过这一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班学生的学习气氛较先前浓厚,不少学生工作干劲增强了,班干部形成了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认真负责,为学生服务的好思想,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带头人,过去那种“不敢管”或“只说不做”的被动局面有所改变。
三、安全工作时刻不放松
平时我经常给孩子们讲安全,课课讲,天天讲,周周讲.安全工作无论是在任何时侯,任何地方都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我班有一部分都是骑自行车,家里离学校较远,所以安全工作显的尤其重要。我每周星期一、星期五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从各个方面注意安全,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平时还时刻关注安全问题,发现学生干有安全隐患的事,就及时制止。
四、培养学生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1、本学期特别注重学生的书写能力,在每节的写字课中,我都认真地加以指导,并在班级中多次举行书法比赛活动,学生的书写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2、开展“读书、读报”教育活动。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目标
通过护士对病人在留观期间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增强了预防保健意识,改变了病人的不健康行为,减少了因缺乏预防保健知识,而使所患疾病经常复发,加重了心身负担的情况,缩短了留观天数,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特点
2.1通俗性特点:即健康教育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接受。由于病人起病急,情绪不稳定,老年病人较多,及病人的文化程度,背景不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4.2随机性特点:健康教育时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由于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病种不同,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非常注意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4.3短暂性特点:急诊病人的观察期较短,急性病症得到缓解即可出院,门诊随访,而病情较重的病人经过短期的观察后,视病情收治入院或手术治疗,这就需要护士能合理安排工作,既不影响病人治疗,又不延误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
4.4综合性特点:急诊留观病人中以老年病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慢性疾病,责任护士便会向病人传授具有综合性的最新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来消除病人因病重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
4.5强化性特点:针对急诊留观病人中年龄相对老龄化及家属比较多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反复强化的宣教方式,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表情,来判断病人是否明白。
4.6礼貌性特点:针对急诊留观病人的起病急,情绪不稳定,患者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的特点,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表现出对病人充分尊重和友好,真诚相待,耐心负责的态度,决不能自以为是或用说教的语言,切忌生硬等语气。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
3.1病人的权利与义务:主动介绍急诊留观病室的环境,医疗保险方法,便民措施,卫生注意事项,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客制度,并告知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3.2常见的健康教育知识:全面系统的介绍内科、外科、神经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有关防病、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有关化验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出院指导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目前已制定出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内容。示范教育: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病人健康知识的水平及技巧的掌握深浅程度,护士现场对病人进行宣传示范,如帮助长期卧床病人叩背、拍胸,教会病人有效咯痰,指导糖尿病病人测试尿糖方法,插胃管的配合等,每次示范后大家共同讨论、切磋,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每一位护士的示范宣教能力。
通过上述七种系统的健康教育形式,使急诊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系统化保健服务转变,通过与病人不断交流,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使病人满意率提高。
4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
4.1与病人交谈的方式:责任护士、护士长采用与病人交谈的方式了解和检查健康教育执行的程度和质量。
4.2集体交班时提问:在交班时不定期请责任护士介绍所属病人的基本情况,检查责任护士的了解程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六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一
一、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诱。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我班周应伦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决。
3、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我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破坏,危及人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三、与日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如我班的班长是个热爱集体、工作负责的好姑娘,但是她的父母离异,她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爱。当她看到、听到其他同学的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时,她很伤心,有一种失落感,一个人悄悄地流泪。我知道了她的情况后,亲切地和她进行了交谈,我询问了她的心思,了解了她的家境。我开导她:大人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父母可能有他们的难处,但是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且还有同学和老师的爱呢,你并不孤立。生活中,我尽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通过班主任如何抓好德育工作,当然远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其方法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我想,如果在班工作中一个良好道德个性是一定可以培养出来的。
六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二
对于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来说,只要有兴趣、有价值,工作再累、再苦也不觉得。做教师的都知道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非常辛苦,但苦与乐常常是孪生兄弟共存。作为一名六年级学生的班主任,我更加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繁重与伟大。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在享受喜悦的同时,更多的是静心思考这一学期的工作,从中也发现了诸多盲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本学期开学伊始,我便将常规教育放在首位来抓,措施得力,落实的比较扎实、有效。
1、根据学生手中的思品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挖掘学生真、善、美的潜质,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去除学生思想中残留的不良因子。
2、抓住锲机、适时引导
(1)、每当学校举行节日演讲、征文、手抄报比赛(教师节、国庆节、歌咏比赛、蓓蕾读书节目演出)等活动时,我就顺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利用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我放手让学生针对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明确方
向,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并付诸于行动。每次班会课开的都比较成功,学生个个都激情高涨,逐渐形成一股以班级为核心的向心力。
(3)、《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教育学生永恒的主题,我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必须背诵下来,进而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学校组织的《守则》、《规范》测试中,我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从严治班、狠抓落实
六年级的学生独立意识强,而且大部分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欲望。针对这种特点,本学期通过民主选举和毛遂自荐相结合的方法组建班委会,我试着放手让班干部大胆地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独立开展活动。如:“教室板报”、“走廊专栏”、“广播操比赛”、“学生生日集体晚会”、“歌咏比赛”、“蓓蕾读书节目演出”等活动,让他们自主设计、活动,我做总监。
事实证明,他们是有潜力可挖的。依据班干部分工和岗位职责,实行班干部管理制度,有负责对学生的行为打分的(教学区、宿舍区、餐区)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评定“安全星”、“自理星”、“礼仪星”的得失;有的负责每天早、晚饭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还有的负责各学科作业的督查等等,让他们担当起为全体学生服务的责任,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创造能力和奉献精神。正是由于这严密的层层管理,才有了今天令人竖起拇指的班集体。
三、呵护学生的心灵
临近青春期的六年级学生,由于学习紧张、生活中的问题,自己又不能适时调控,导致其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临近考试的焦虑、不安2、打架破坏公物3、抑郁、冷漠4、自暴自弃5、早恋6、多疑、说谎、逃避等。
针对这种现状,我找准切入点,主动出击。尤其是在对待学生“早恋”这个问题上,我是慎而又慎,唯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女孩子的感情世界比男孩子丰富细腻,一旦有了这种朦胧情感,就不可避免的影响她的学习成绩,偏离自己的求知轨道,进而会影响今后的成才。
因此,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与个别学生进行谈话、沟通,或者是用纸条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轻轻梳理她的心灵,心与心的碰撞最终会撞击出美丽的火花。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我的及时出击,方法灵活多样,使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大大增强,做到了防患于未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公平、公正的批评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学校里,学生就是一颗硕大的珍珠,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黑点”,会不时地犯点错误这很正常。而在批评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喜恶,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对于自己喜爱的学生犯了错误,也尽可能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舍得批评;相反,对于不喜欢的学生则是不屑一顾,从不给予自己的鼓励和赞美。这种走向极端的批评,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极不平衡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伤害。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到适度、客观、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坚持实事求是、明确是非,把握好批评的分寸,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持在教育过程中一切学生的平等,避免部分学生滋生优越感,另一部分学生形成自卑感。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五、时时处处讲抓安全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班会课”、“板报”、“宣传栏”、“看碟片”、“手抄报”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要时时事事注意安全。我们班有7个走读生,其中由3个学生因为家离学校较远,所以每天都是骑着自行车上学。因此,安全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安全第一”提示语每天都在学生的耳边回响。对学校组织的“防火”、“防震”演练,我极为重视,通力合作。得益于平时的严格管理,在每学期安全工作量化时,我班的成绩都是名列榜首。
六、家校联手管理
父母与子女的特殊关系,确定了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部分家长的认识是糊涂的。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感到轻松了,认为只要自己能让孩子吃好、穿好、生活好就行,至于孩子的学习、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完全是老师的责任,从不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为了改变这种错误观念,我充分利用学生加入的校讯通这块空间,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同时要求家长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联系。建议他们不仅仅要关心子女的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全部,一旦发现孩子有微妙的变化及时告知老师,使他们认识到:打造孩子的人生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德育工作远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工作方法肯定也是多种多样的,要想做得更好就需要有乐于探究的精神和乐此不彼的干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我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无悔的工作中去。
六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总结范文三
一年来我在班主任工作中认真勤恳,兢兢业业,努力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以德育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以常规教育为中心,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安全教育常规等等诸多方面。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二、教育培养班干部。
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 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其四、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教给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需要老师耐心的教给他们具体的处理班级事物的方法。其五、我不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团结友爱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三、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俗话说:"情不通则理不达。"教育需要爱的情感,需要对孩子的满腔热情。教师要从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用爱的情感去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吐露心中的积怨与秘密,解除其心理负担。我认为建立融洽的师生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以人为本 。首先承认学生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有追求、有自尊心的活生生人。学生需要学习也需要休息和欢乐,需要受教育也需要别人的理解与尊重。 其次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由于每个人先天禀赋、家庭教育、环境影响的不同,以及接受同样的教育但内化过程的千差万别,因此,在学生中会出现极其丰富而有差异纷呈的个性。 第三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四是重视学生的"潜在性",既要看到学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不歧视后进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一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事事落实到个人,建立起"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如高闯、李爽等)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这样不仅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也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二是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形成轮值制度,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三,在各项中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凡大型活动必须做到各司其职,人人有份,绝无局外之人。
五是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
在班级管理中我还注意以赏识教育的思想为核心,树立自尊和自信的心理基础,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尽量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解决问题;当然,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也还很多。如个人卫生还要下大力气,课堂纪律离"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的能力发展方面,文明礼貌方面都有待今后继续努力。
看了“六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
2.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
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关键词:和谐;交流;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14-01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学生们惧怕某些运动。这除了自身体质的原因外,重要的是缺乏自信心。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想使学生摆脱恐惧的心理,与学生形成“互动”式教学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交流手段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 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一)确定“互动”参与者之间平等的关系。有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如同法官与被告人之间的谈话,语言咄咄逼人,甚至伤害对方的感情,尤其是有些体育教师,说话很不注意。这样做使学生感到老师厉害,没有修养,甚至于在脑海里对体育老师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印象。其后果是教学显得冷漠而且消极。学生们都是沉默的羔羊,惟恐自己出错,遭到老师的训斥。相反,那些掌握了交流原则的老师,他们与学生在操场上见面,就像两个久违的朋友再次重逢。后者的交流使人感到一种热烈而积极的气氛,这才是师生之间真正的“互动”式的交流。
(二)语音、语调、语速和措辞的选择
1. 语音。指的是说话人的声音的大小。作为老师,在每个学生能听到的前提下,把音量适当地控制住,可以避免学生对你的恐惧。尤其是体育老师,要改变学生对你的印象就必须注意这一点。
2. 语调。指的是说话人使用的是升调或降调。在任何语言中都能体会到一点:升调带有商量的意思,给对方一种商量的语气。相反,降调会让人觉得你的话就是最后的结论,像是在命令别人,毫无挽回的余地。
3.语速。指一个人说话时的快或慢,一般地说,在与人进行交流或沟通时,要尽可能地放慢语速。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对方听清楚,以便做出反应;二是出于礼貌,因为说话慢些给人的感觉是你很有耐心,很乐意与他谈话。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给学生讲解某个动作难度时,更要注意对语速的控制,因为学生们只有清楚地了解了动作的要领后,才能正确地做出来。
4.措辞。指人说话时对语言中文字的选择,这是直接影响师生双方情绪的因素之一。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时做动作不成功,这时如果老师上来就责备说:“你怎么这么笨,你看别人都能做好,只有你……”这样说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方面如果这个学生确实有自己的理由,他会认为老师说的“笨”就是给他的最后评价,他会感觉很丢面子;另一方面如果这个学生具备这个能力,因为紧张忽然失手,而老师不加分析地给他定论,他一定很委屈,也许以后就失去信心了。另外,当我们想对学生提出某些建议时,最好说:“我认为这个动作你最好这么做……”或者“你最好注意一下你的姿势……”等等。尽量不用“你必须……”或者“你应该……”等强硬的句子。后者让人感到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因此交流也就无法继续了。
(三) 处理交流中产生的不和谐因素
1. 允许对方的不同观点的存在。任何老师在课堂上不是永远正确的,有时会出现一些口误,甚至理解性的错误,那么学生对你的意见提出疑议时,你应该鼓励学生,检查自己,敢于保留学生们的不同意见,必要时还要敢于承认并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相互尊重的基本做法。
2.听别人说话时不插话。出于礼貌,在对方说话时,要耐心倾听,不时地点头给与反应,表示谦逊,这是对学生认可的表现。
二、课堂上师生交流要层次分明
备课时,教师致力于钻研教材,对学生的接受心理和认识水平缺少考虑。课堂上,运用完整优美示范动作,征服了学生,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学生也只能跟着老师的要求去做,课堂气氛沉闷。
为了让对方对授课内容不丧失兴趣,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层次要分明,重点要突出,要有主有次。例如,给学生讲解三步上篮时,要从静到动、从上肢到下肢、从分解到合成的配合。最后,让学生把动作从头到尾做一遍,之后还要带领其他学生为他鼓掌,以表示对他的肯定。
三、交流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尽管交流的环境非常重要,但是参与者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交流是一种与反作用的互补的过程,正所谓“一拍即合”。比如说在体育教学中,有时教学气氛显得很活跃,但是师生之间却产生了一种咄咄逼人的争论,这样的氛围是消极的,它是因为参与者对对方重视的程度不够。当参与谈话的双方到相互认可时,才能使交流今日积极的状态,以“互动”推进教学,因此,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或者说“以学生为本”。
(一)课堂上关注学生。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老师和学生都要注意对方的存在。那种只顾讲解,不考虑学生们的反应的老师是不会与学生达成默契的。而体育教学中这一点就更为重要。因此,当今西方国家非常重视的一句话是:作为老师,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们想要学习的内容上,而不是要讲的内容,这正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二) 要认真地聆听学生的观点。教师与学生单独交谈时,如果谈话内容比较宽松,学生的心情也不错,则选择较近的距离效果最好;如果是批评教育,或者当时学生的心情很差,则选择较远一点的距离效果更好。教师经常走近学生,拉拉学生的手、拍拍学生的肩、摸摸学生的头,这种近距离交往,既表示赞许和鼓励,又可以培养和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司马迁的话,联系历史和生活,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逐句朗读、理解,体会句与句之间的严密论证。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司马迁的话,联系历史和生活,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教学难点:逐句朗读、理解,体会句与句之间的严密论证。
独立学习
一、复习旧知
1.
我会写。
革命 彻底 压迫
批评 目标 炊事员
2.
我会讲。
课文5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一、复习导入
1.
课文5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
背诵第2自然段。
及时复习能巩固上节课的内容。
合作探究
二、逐句理解,合作填表
1.
查阅资料,交流疑问。
2.
接受正确的批评是为人民服务,那么还有别的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吗?阅读“钱学森回归祖国”的故事,思考钱学森是怎样为人民服务的。(出示资料)
3.
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革命队伍现在的目标是什么?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目前要怎么做?
二、交流内容,感受论证的严密
1.
学生交流第一题,填表:
第几句
概括内容
使用的关联词
①
②
③
④
2.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第几句
概括内容
使用的关联词
①
接受批评
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②
接受任何人的批评
不管 都
③
接受任何人的对的批评
只要 就
④
接受任何人的对人民有好处的意见
就
3.
学生交流其他为人民服务的例子。
4.
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填表,引导背诵:
革命目标
革命形势
遇到的问题
遇到困难
遇到困难
怎么解决
5.
交流。
革命目标
全民族的解放
革命形势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
遇到的问题
遇到困难
遇到困难
怎么解决
看到成绩
看到光明
提高勇气
努力奋斗
减少牺牲
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
互相帮助
6.
背诵第4自然段。
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进而感受论证层层深入的严密。
教授第4自然段重在对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在梳理中明白作者的意图。
实践应用
三、随堂练习
1.
理解填空。
牺牲的本意是(
),是一个(
)词;引申义是(
),是一个(
)词。“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中“牺牲”的意思是(
)。
2.
填写关联词。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
)照你的办。
三、课堂拓展
完成“随堂练习”。
左侧三题参考答案:
1.
祭祀或祭拜用品 名 为坚持信仰而死、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动
为坚持信仰而死、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2.
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 就
落实词语教学,巩固课文内容,是这一环节的重点。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四、课堂小结
一、 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源于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就是激发、强化学生动机,运用动机的机能影响学生为既定的目标而奋斗,从而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由于各种原因,使技工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思想与心理问题。这时,目标激励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入学教育、日常学习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教育,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人生远大目标。
其次,应认真组织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和学生个人短期(一学期或一学年)和长期(2~4年)的奋斗目标,并组织学生在班级进行深入讨论,使学生能够入脑入心,建立起强烈的目标意识。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的个性特长,利用多种形式与活动的开展,给学生创造实现目标的氛围和条件。如笔者学校每年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演讲活动,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目标激励如运用得当,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等,均能起到较好作用。
二、 渗透教育
渗透教育具有间接性、广泛性、渐进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可以较好地弥补其他教育形式的不足。
作为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不像班主任那样,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实施全面管理和教育,也不像专职教育工作者那样,对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教育。因此,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是任课教师最主要的教育途径和形式之一。
实施渗透教育,教师要在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在教学内容上加以渗透。如语文课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等教育内容;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中的专业发展史,专业上的突出成就,专业中的“能工巧匠”典型事迹等教育内容,均是任课教师进行渗透教育的好教材。其次,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时发现问题,如有的学生实训课上怕苦、怕累,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专业课学习困难、有厌学心理等,教师应分析原因,及时和学生进行谈心交流,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最后,任课教师要从本专业具体特点出发,进行教学管理的“渗透”,从各个教学环节上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如实习课劳保用品的穿戴,工卡量具的使用、保管,设备的维护等等,应按企业6S管理标准进行渗透教学。在此基础上要严格要求,加强检查,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兴趣引导
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有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大意义,而且也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学生意志锻炼和情感培养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运用兴趣引导,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力争在某一项或某个领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比如,笔者学校每年都举办“五四”青年节表彰暨文艺汇演、元旦迎新晚会等,活动主要由团总支学生会组办,融入了朗诵、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街舞、舞狮、乐器表演等多种深受学生欢迎和乐于参与的文艺节目,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是给表演者最大的褒奖;再如,笔者学校建立了多个专业兴趣小组,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以学生们感兴趣的科技、军事为主题进行专业制作。专业微缩作品主要有:铆焊专业――“鸟巢”、青岛标志性景观“五月的风”、“铁路货运列车”等;数控加工专业――“神舟七号火箭”、“巴雷特M82机关枪”、“坦克车”、“雷锋塔”等作品;机械专业――“高铁转向架”、“长城”等,每个专业兴趣小组的作品都融合了多个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他们健康的情感。
四、竞赛促进
竞赛,是激发人们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笔者学校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校级专业技能竞赛,青岛市每两年组织一次职业技能大赛,这两个级别竞赛交叉进行,使学校形成了年年有竞赛的良好氛围。通过技能竞赛,既考察了学生专业知识、强化了学生专业技能,又使参赛学生亲身体验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竞赛获奖带来的荣誉感、成就感,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勤学苦练的良好学风,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自第九届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开展起,笔者学校在校生连续六次包揽焊工、冷作工、车辆电工、钳工、车工、车辆钳工等工种前六名,2016年青岛市第十四届技能大赛,笔者学校取得学生组钳工前六名、冷作工前十名、电工第一、第三、第六名的好成绩,每届竞赛学院均以摘取状元最多、获奖学生最多、取得名次最好享誉青岛。
技能竞赛,为学生搭建起“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舞台,对培养学生“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自信心具有强化作用。
五、榜样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历来是激励学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将从学院走出去的优秀毕业生或优秀在校生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这样的榜样既亲切,又摸得着,看得见,学得来。如,笔者学校利用校园宣传栏,广泛宣传优秀毕业生事迹;每年新生入校时,请已成为省、市、企业首席技师、中车技能专家的李文龙、张合礼、郭锐等优秀毕业生回到校园,为学生作“争做蓝领冠军”等主题报告;聘请荣获“大国工匠”称号的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宁允展、国际焊接技能大赛冠军――笔者学校优秀毕业生张高飞等走进校园,为学生作“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等主题演讲,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大国工匠和国际冠军的榜样力量与职业精神,以启发和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运用榜样示范,对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树立远大职业理想,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六、 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合格的技工院校教师,除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强的意志、坚定正确的信念、良好的师德修养等。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从而为新时期“教育人”创造良好的前提和条件,为实施人才强国、技能强国培育合格的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