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四合院建设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0 14:34: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四合院建设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四合院建设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制度文化;基层医院

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医院精神和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医院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医院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文化内涵有三个层面,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1]。制度文化在医院文化体系中作为中介具有传递功能,对医院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基层医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医院制度与医院制度文化的内涵医院制度是指医院管理和运行的规则体系,具体是指维系医院内部运行以及医院与外部关系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条例、规定、管理制度等。医院制度文化指渗透于医院各种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机制运行之中,体现医院特色并被员工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医院制度文化相比于医院制度,其内涵更加深广,各项制度合理安排有序,是医院制度文化的最低要求,同时还必须关注用于指导制订制度的理念是否与医院的核心理念相符合,制度内容的科学合理程度,以及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感、执行力等,这是医院制度上升到医院制度文化的关键。

1.2制度文化建设在基层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基层医院更是不可避免地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因此基层医院要从解决医院生存的高度认识医院文化的重塑问题,要从树立起市场观念和危机观念入手,重溯有利于医院未来发展的理念。而要使员工转变观念,接受一种新的价值观,不能简单地通过对旧价值观的批判来实现,必须借助于制度化的力量引导员工逐步接受新价值观。制度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使医院管理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使我们的医院文化建立在可操作的层面。

2基层医院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2.1对制度文化认识不足,造成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相割裂大多数基层医院制订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约束和规范员工,仅仅把制度建设等同于颁布各种规章制度,对制度的文化内涵领会不够或根本无暇顾及,使制度建设停留在表层。从医院文化建设上看,许多基层医院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要把精神文化通过制度贯穿到行为尚需要长期努力。当前大多数基层医院的文化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医院的运行基本依靠行政权力的推动,使制度体系只剩下一个刚性的躯壳。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2医院各部门工作职能不同,造成制度文化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相割裂当前医院的文化建设职能大多数落在党委办公室,而医院制度建设职能一般以行政办公室为主。以党委办公室为主导的医院文化建设偏重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由于职能的关系,往往没有深入地开展医院制度文化建设,使整个医院的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达不到三位一体互相促进的局面。

2.3受传统文化建设的影响,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传统的医院文化建设往往着重于狭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由于对制度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忽略了制度文化建设,从而造成制度文化建设滞后现象。另外受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影响,我国的管理重视或偏爱"人治",忽视法规对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的控制和约束,而在基层医院,医院的管理队伍往往是从优秀的专业人才中选拔,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导致重技术轻管理,重行政轻文化,也是造成制度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

3基层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笔者所在的医院是一家区级综合性医院,正在准备参加JCI评鉴,医院以此为契机对制度文化建设进行了实践推进。

3.1确立了医院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通过专题宣传教育培训、各类载体活动向广大职工宣扬医院文化的核心理念,让其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树立"仁爱、精诚、创新"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源",制度是"流",积极倡导一切制度的修订必须围绕医院文化的核心理念展开,形成以价值观之"源"转化为制度之"流"的过程。

3.2调整医院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建立了医院文化建设推进委员会,由党委书记、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党委副书记担任执行副主任委员。委员会成员包括各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工会副主席和党办(监察室)、宣传科、院办、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门办、后勤服务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负责人。制定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将医院文化建设的职能从党委办公室延伸至全院各科,明确了各部门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功能。将推进医院制度文化建设列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3.3全面审视制度,文件编写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医院设立文管中心,由专人负责管理规范全院文件制度。以职能部门为主线对全院范围内的制度进行全面审视,并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进行全面修订。

3.4建立分层分级的培训机制全面梳理制度,根据其所适用的范围,将制度分为全院级、系统级、科室级,各科室遴选1名制度培训员。全院级制度,由制度的制订部门负责培训全院各科的负责人,由各科负责人负责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系统级制度则先培训系统相关的各科制度培训员,由各科制度培训员负责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科室级制度则由各科制度培训员负责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医院各职能部门采用试卷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抽查。

3.5采用"追踪方法"开展行政查房,督查制度落实执行情况以院级领导的分管职能为范围,建立了七个行政查房小组,每组定期每月2次采用"追踪方法" 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制度执行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及时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奖罚同时,对于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予以修订纠正。

通过上述的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还是要建立和完善强调执行力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执行力要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工作:①在制定制度伊始,就配套出台能够保证制度得以执行和落实的具体办法,并加强监督和检查,做到制度与工作一致、制度与人员落实一致。②员工对制度理解得愈透彻,执行才愈加自觉。而员工对制度理解得是否深刻,关键在于员工对医院价值观的认同。因此,在医院管理中应始终坚持向员工灌输医院的核心理念,并作为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加以强化。制度文化的终极状态是由开始的制度,逐渐转变成最终的、被广大医院员工所接受的、内律的文化,这也是基层医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的所真正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秀晴.当前医院制度文化建设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12):47-48.

第2篇

【关键词】素混凝土;适筋混凝土;少筋混凝土;最小配筋率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86-01

一、概述

少筋混凝土结构是指配筋率低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小配筋率、介于素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一种少量配筋的结构,简称少筋混凝土结构,也称为弱筋混凝土结构。这类结构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是难于避免的,有时,它在某些水工混凝土工程结构中处于制约设计的重要地位。从逻辑概念讲,只要允许素混凝土结构的存在,必定会有少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因为它毕竟是素混凝土和适筋混凝土结构之间的中介产物。

凡经常或周期性地受环境水作用的水工建筑物所用的混凝土称水工混凝土,水工混凝土多数为大体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对强度要求则往往不是很高。在一般水工建筑物中,如闸墩、闸底板、水电站厂房的挡水墙、尾水管、船坞闸室等,在外力作用下,一方面要满足抗滑、抗倾覆的稳定性要求,结构应有足够的自重;另一方面,还应满足强度、抗渗、抗冻等要求,不允许出现裂缝,因此结构的尺寸比较大。若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常需配置较多的钢筋而造成浪费,若按素混凝土结构设计,则又因计算所需截面较大,需使用大量的混凝土。

对于这类结构,如在混凝土中配置少量钢筋,在满足稳定性的要求下,考虑此少量钢筋对结构强度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就能减少混凝土用量,从而达到经济和安全的要求。因此,在大体积的水工建筑物中,采用少筋混凝土结构,有其特殊意义。

二、规范对少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定

对少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定体现在最小配筋率规定上,这里将《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下文简称规范)有关最小配筋率的规定,摘录并阐述如下:

1.一般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规范表9.5.1规定的数值。温度、收缩等因素对结构产生的影响较大时,最小配筋率应适当增大。

2.大尺寸底板和墩墙的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截面尺寸较大的底板和墩墙一类结构,其最小配筋率可由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力钢筋基本最小配筋率所列的基本最小配筋率乘以截面极限内力值与截面极限承载力之比得出。例:

对墩墙(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压钢筋As’的最小配筋率可取为:p’min=p’Omin(规范9.5.2-1)

按上式计算最小配筋率时,由于截面实际配筋量未知,其截面实际的极限承载力Nu不能直接求出,需先假定一配筋量经283次试算得出。上列诸式中M、N――面弯矩设计值、轴力设计值;eθ――向力至截面重心的距离,eo=M/N;Mu、Nu――面实际能承受的极限受弯承载力、极限受压承载力;b、ho――截面宽度及有效高度;fy――筋受拉强度设计值;γd――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系数,按规范表4.2.1取值。采用本条计算方法,随尺寸增大时,用钢量仍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3.特大截面的最小配筋用量。对于截面尺寸由抗倾、抗滑、抗浮或布置等条件确定的厚度大于5m的结构构件,规范规定:如经论证,其纵向受拉钢筋可不受最小配筋率的限制,钢筋截面面积按承载力计算确定,但每米宽度内的钢筋截面面积不得小于2500mm2。

规范对最小配筋率作了三个层次的规定,即对一般尺寸的梁、柱构件必须遵循规范表9.5.1的规定;对于截面厚度较大的板、墙类结构,则可按规范9.5.2计算最小配筋率;对于截面尺寸由抗倾、抗滑、抗浮或布置等条件确定的厚度大于5m的结构构件则可按规范9.5.3处理。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经验算,按所建议的变化的最小配筋率配筋,其最大裂缝宽度基本上在容许范围内。对于处于恶劣环境的结构,为控制裂缝不过宽,宜将本规范表9.5.1所列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提高0.05%。大体积构件的受压钢筋按计算不需配筋时,则可仅配构造钢筋。

三、规范的应用举例

例1一水闸底板,板厚1.5m,采用C20级混凝土和II级钢筋,每米板宽承受弯矩设计值M=220kN/m(已包含γO、ф系数在内),试配置受拉钢筋As。

解:1.取lm板宽,按受弯构件承载力公式计算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s。

αs==0.012556 ζ=1-=1-=0.0126 As==591mm2

计算配筋率p===0.041%

2.如按一般梁、柱构件考虑,则必须满足p≥pmin条件,查规范表9.5.1,得pOmin=0.15%,

则As=pObhO=0.15%×1000×1450=2175mm2

3.现因底板为大尺寸厚板,可按规范9.5.2计算pmin,pmin=0.0779%:As=pminbh(M).0779%×1000×1450=1130mm2;实际选配每米5φ18(As=1272mm2)

讨论:1.对大截面尺寸构件,采用规范9.5.2计算的可变的pmin比采用规范表9.5.1所列的固定的pomin可节省大量钢筋,本例为1:1130/2175=1:0.52。

2.若将此水闸底板的板厚h增大为2.5m,按规范9.5.2计算的pmin变为:

pmin==0.0461%则As=pminbh0=0.0461%×1000×2450=1130mm2

第3篇

关键词:榆林四合院;吕氏宅院;保护设计改造

由于近几十年以来的“破四旧”和“建设性破坏”,雄峙数百年的古代建筑,充满特殊艺术韵味的榆林四合院,所剩无几。不仅仅是四合院建筑本身被无情破坏掉,就连四合院的各种建筑构件也没能幸免并且大部分已经停止了生产。四合院躲得了人祸却不能躲不过大自然循环规律——天灾,风雨的侵蚀、虫鼠的啮搜,现状不忍直视。传统四合院民居如何在现代完整保存,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就成为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本设计方案为榆林吕二师下巷四号吕氏宅院,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同时进行。主要包括:水电改造、墙体固化、消防体系的建立、植被分析、道路优化、空间规划、空间装饰、空间改造等方面。现在快节奏的状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假期出游成为人们放松与消遣的一大方式,旅游体验空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本着继承榆林四合院的传统文化,弘扬榆林四合院的民族精神为出发点,同时推动榆林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空间总体规划

吕氏宅院的空间规划方案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榆林民俗博物馆,通过实地测量和与宅院户主的沟通交流,最终将吕氏宅院被破坏的部分建筑进行还原并进行可持续改造。设计通过对该院的墙体改造、空间区域划分、家具材料分析、色调分析、墙体表面维护、软包设计等一系列改造,将其打造为可产生经济作用的“一站式旅游体验空间”。

二、空间改造设计

吕二师巷4号吕家大院为二进式四合院,原榆林总兵吕氏宅院。规模宏大,形制独特,大门建造及其精美讲究。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四合院的大门是主人身份和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四合院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大门空间入口处主要以恢复原貌为主,官绅富豪府邸的广亮大门高大而宽敞,门洞两侧坐落着石狮石鼓,大门上悬挂着御赐的牌匾。油漆净亮的门扇上镶嵌着金钉,大门外笔挺高耸的旗杆展示着院落主人曾经的身世显赫,威严和神秘。空间上将原有倒座房改造为吕氏博物馆,地面设计将钢架结构以及钢化玻璃进行完美结合,在地面的间隙加入一些古董,柔和的灯光投射到锈迹斑斑的古董上给人一种淡雅的美。整个博物馆的空间围绕着吕氏丰勋的历史为背景进行设计布局。方案中“东西厢房旧址”和“学堂”主要作为参观体验空间。室内布局采用轴线对称形式,色彩尺度、装饰,都依次分出高低、大小、明暗、繁简,以表现出主次以及秩序。厢房为三间,色彩装饰以明清家具为主、装饰色彩以黑、红为主。室内多采用对称式的布局方式,其中包括:竹编、花被、陶壶破旧实木人字顶,以显古朴之风格。因吕氏家族清康熙乾隆年间出现过榜眼,因此固增加了学堂的设计。现在书房位置已是现代建筑,因此将原来书房的位置恢复旧时学堂的样貌。室内家具的摆放采用成组或成套的对称布局形式,配以成组的橱、柜、椅,成对摆放,力求严谨。白天采光充足,晚上灯光柔和舒服,射灯、灯筒也是由实木制作暗藏到顶内,毫不影响顶部结构与视觉效果,地灯灯架采用弯曲树干制作,自然、有趣味,打破了直楞直角桌椅造成的古板的氛围。中央挂有孔子画像,墙壁上挂饰古老字画,增添了儒风韵味。一部分设计为了使其产生经济作用更加强调功能,强调结构和形式的完整,更追求材料,技术、空间的表现深度与精确。主题体验房在设计中没有改变空间结构,符合了保护古建的要求。利用现代技术、材料、将其设计打造,正堂两边椅子摆放依然比较对称但是装饰了抱枕靠枕的软装部件,靠枕、坐垫的布纹采用了红花绿叶式陕北特有的图案,和卧室被子统一了风格。灯光较为柔和没有了浓墨重彩的红光与黄光。对于现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社会生活来说,清清淡淡统一柔和的环境更适合他们。墙上装饰采用了,明清时期名人字画、保留了人字顶结构,采用仿古吊灯,但新加入了现代地毯、书架和射钉,使其符合现代大众的居住条件与审美。中国有很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品茶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享受,茶文化的渊博精深就要求对茶馆的设计、茶馆的装修要讲究内涵,这样才能与中国的茶文化相迎合。此餐厅座位搭台是4人方台或者是6至8人的圆台或长台,同时加入2人台。散座设在一个特别宽敞的空间,视觉空间的大小放置了合乎比例的桌椅,每一桌有四到六张椅子。之间的距离为两张椅子的宽度,以方便顾客出入自由。餐厅内全部由单扇或者多扇中式屏风隔成的一个个小包间,古色古香的环境,淡黄色的灯光,在灯笼内散发温和不刺眼,安逸的氛围适合旅途劳累的游客,使人用餐舒心。包间与包间中间的两扇屏风中间填充了隔音材料,保证包间的隐秘性。半开的大窗使阳光充分照射进室内,加上屏风隔断形成的阴影,给人一种温馨感。

三、总结

设计采用中国北方传统民居风格,以陕北传统四合院为主要依据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榆林民俗博物馆空间结构的内部装饰与家居风格,保留其独特的民俗、民风、民情,以及以旧补旧的方法与手段达到充分展示,还原我国北方传统民居独特风貌的目的,同时达到推广一站式民俗旅游体验的效果。为了使其四合院具有时代性、实用性,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此次设计改造实现四合院的有效转型。

作者:慕云舒 陈鹏 单位:榆林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榆林民俗博物馆,2006,榆林规划设计院.

第4篇

北京四合院建筑,以其特有的神韵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其空间营造的文化更是独具特色,空间布局层次清晰,内部垂花门、各式隔断对空间的柔性区分,体现了中国人思想的含蓄。借景、障景、对景等艺术造园手法营造出四合院灵活生动的生活氛围。虚实相继、动静结合,更是四合院空间艺术特征的展现。这些文化的传承对现代室内的空间氛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鲜明的人文内涵所传承的精神与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人的向往与追求。

关键词:

北京四合院;文化传承;空间营造;现代室内设计

合院住宅是中国一种传统而又独特的建筑形式,且已有久远的历史。我们不仅可以从西周的院落遗址到汉代的画像砖中寻觅到它的身影,也可以在唐代的敦煌壁画中探索到它的足迹。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历史悠久,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发展,已成为一项独特的文化符号与文化遗产,影响并作用于现代的建筑风貌与室内空间的发展。

一、北京四合院传统结构形式同现代室内空间的交相辉映

1.空间结构层次的传承

两进四合院的结构大致分设成前院和后院,前院的形制狭长属于对外的附属性院落,用于接待宾客和对外事务,而后院才是家庭内部生活的重心。在后院中又设置垂花门,作内外院落之间的区分的标志。内院为院落主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为四合院的主体部分。这种对室内的层次化的区分方式,在现代室内空间中也有留存的痕迹:整个住宅空间会根据作用的不同,以人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被分化为客厅、卧室等的不同区域,且每个区域又会根据个人的职业与习惯的差异等分隔出不同的部分,这种住宅的层次错落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人类的生活需求与心理需要,也映射出我们对前人经验的继承与发展。

2.空间开放性与连续性的传承

四合院的空间开放性与连续性秉承中国传统的空间营造形式,注重整体空间的流通性。在区分空间的边界上注重营造柔和的界限与模糊的划分,层层隔断的内檐装修将无论是室内还是庭院空间都呈现出四合院层次多元化的特点,是打造开放性空间与连续性空间的灵魂。同时,现代室内设计也十分注重空间的开放与连续,在设计时,我们从四合院中的装饰与装修中得到灵感的启发,利用多样的隔断与形式将室内空间有序的划分,力求达到行云流水般的连贯与开阔。

二、北京四合院的空间艺术在现代室内空间的传承演绎

1.造景艺术手法的传承与应用

(1)借景

现代室内设计中也经采用借景的手法来实现设计风格的强化与突出。在设计一个空间时往往会设立主题,如:“罗马假日”这个主题就可以借罗马斗兽场等相关的建筑、风景经过去色、模糊等艺术化的处理手法制成图片装饰电视的背景墙,既契合主题又突出了欧式的设计风格,使整体的室内空间达到变化中有统一的设计效果。

(2)障景

在进门处玄关的设置则体现了障景的传承。玄关的作用犹如四合院中的照壁,起到缓冲视线的效果,避免室内空间的面貌完全展现在人的眼前,而是通过玄关的一档,使人对之后的景象产生错觉与悬念,无论是由外向内,还是由内向外的观赏,都会达到如戏剧一般有序幕、、结尾的丰富的层次感。障景手法传承的精髓不是分割,而是联接,是将室内空间通过“障景”更好地糅合成统一的整体。

(3)对景

对景的手法应用于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十分讨巧。在面积较小室内空间中,如果卧室到餐厅的距离稍显紧凑,且从卧室开门,视线就会直冲餐厅储物柜与墙面形成的直角,为破除这个问题,设计时可运用对景的手法在这个直角处设置一个局部的景观,破掉直角的生硬,对视线起到了缓和的作用,同时也美化了整体空间。除借景、障景、对景之外,还有点景、框景等造景手法,这些中国园林造景手法的文化对现代设计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它们即是营造空间氛围的法则,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生活品质追求。

2.四合院空间艺术特征的传承与发展

(1)疏密得当

在四合院的空间建造中讲究布局的疏密得当。布局强调中轴对称,主从有序。而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我们同样讲究疏密的安排,更多的体现在对宏观上整体布局的“疏”与微观上局部陈设装饰的“密”。形成大景观的气势恢宏,与小景观的精巧细致。

(2)虚实相生

作为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美学原则之一,“虚实相生”在四合院及中国传统室内都有深刻的意义,随着材料的不断丰富与广泛的应用,现代室内的隔断形式更是变化多样,除传统的屏风、家具、陈设等较为实的隔断外,还可利用高差、色彩、灯光、材质的变化来做虚拟分隔的处理。如现在很多小面积住宅设计中,为在视觉上不使面积缩小,不设置实体的隔断,而是将两部分墙面涂以不同颜色的墙面漆,或以壁纸的装饰进行分隔,运用色彩的差异达到隔断空间的目的。隔断本身就是用作空间虚实处理的方式,将室内空间的层次丰富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奏响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乐章。

(3)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的空间营造手法是调动空间情趣的有效手段,在室内设计中,常会在静的空间中利用如鱼缸中鱼游的动态,可移动的光线等打造动态的效果。利用水的不同状态提升空间的动态美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如利用水的流动性制作的水帘或将有装饰效果的加湿器放置在室内的角落,水的雾气徐徐散开,室内的气氛神秘而灵动,就是利用了水的雾化形成的动态效果。

三、北京四合院的生活情韵与现代人居住理念的统一

四面围合的院墙与屋墙,不仅有利于维护家庭的稳定,隔绝了内外环境,也形成了北京四合院独有的生活情韵,墙壁即隔绝了街道的喧嚣,也个分隔了院落的层次。夏天,四合院中的人可以到庭院中纳凉,观赏园中景色。冬天,下过雪后的四合院更显素净清雅。屋内生起炉子,生活惬意安宁。旧时北京人的生活确实是充满诗意与情韵,形成了北京人独特的居住文化。四合院中的思想文化、生活情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得到传承,现代室内空间不仅追求美观与舒适,同时对室内的文化气息、人文内涵的表达也日益凸显。注重打造和谐统一的布局装饰,注重以人为本。把握整体空间时,设计师也会为之注入妙境的思想内涵。重要的会议场所,主要领导总是在最前居中的位置,代表着权威。时尚的暖气取代了火炉,更为健康环保。在阳台打造的休闲区边喝下午茶,边欣赏城市的风景变化。这些都体现了现代人对居住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室内空间环境氛围的营造的重视。

四、结论

北京四合院民居空间上的“形”和“意”的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表达,有时是设计师有意识的引用,有时却是文化思维惯性无意识的驱使。这正是文化传承的意义所在。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时代变化中对四合院艺术扬弃的继承。无论是空间结构布局、四合院的艺术特征与艺术手法,还是它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与生活方式,对四合院的空间元素和营造手法不可一味的照搬模仿,设计群体在从事设计活动时要将之与现代室内空间达到完美的契合。

作者:张蔷 单位: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贾珺.北京四合院[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5篇

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是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园艺,林学,文学艺术等自然与人文科学高度综合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按学门类划分,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当属建筑学之列,但从景观园林的形成,发展的过程,设计手法,施工技术及艺术特点等方面看,它又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所不同。一方面景观园林中有建筑,景观园林环境离不开建筑及城市环境,大的景观园林可独立于城市与建筑之外,其规模与尺度又非建筑设计之所能,另一方面,由于所涉及材料,工艺,技术及功能不同,景观园林规划与城市规划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景观园林更像一门艺术,它似乎比建筑更高一些,正如英国哲学家F.培根所言:文明人类,先建美宅,营园较迟。可见造园与建筑密不可分。环境条件,是建筑师必须认可的一种约束,它制约着设计人员不可以像画家一样思绪所欲,信手涂抹,他只能在现定的环境设计,这种约束,一方面限制着建筑师,但另一方面却为建筑师提供素材,让他们从这些限制中获得创作灵感,以这些材料来进行加工,并最终以巧妙地利用了这些限制而塑造了一个建筑独有的个性。将绿化融入建筑设计,让人们生活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

绿化不仅在生态平衡,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其重要意义,景观园林学不仅是环境污染的溶剂,也是人与自然的纽带,并且已成为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的根本要素。所以,除了建筑物之间必须配置公共绿化带外,还要辅助以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平台花园,以至于将花卉,绿花引入室内,给人们造成接近大自然的感觉,景观园林学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追求建筑物的时代性,充分利用地形,结合地貌,在设计建筑物时,让一个山丘,一丛树木,一洼池水,组成精致的立体画面。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景观园林学是合理的造型美的创造,是美和功能的统一,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美是设计的要素和本质,建筑师的重要任务是将自然环境加以塑造,整理成为人类生活有效的,有表现力的和协调的环境。建筑不能破坏自然风景和原有的地形地貌,而是要按照地形,地势,地貌及环境特点去考虑建筑布局和空间组织,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组合。一是取其自然,改造自然,因地制宜,精巧构思,用简炼,纯洁,朴素和雅致的格调来显示建筑物与环境协调,美观的立体画面。二是运用材料,体形,线条,尺寸的统一,以取得整体效果。三是运用光照方向,地势走向,为人创造情感,趣味,增加层次意识。四是运用品题与意境,使个体与群体,景点与建筑物,内外延续,相互协调,使自然景观与建筑物显现园林组景的整体气氛。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建筑师需要将自己置于住户的位置,在满足日照,通风等条件下,最大可能地为其争取良好视角,在住户无景观时,适时适地造景或组景,此外,还要善于利用场外之景,将基地外的风景借入建筑中,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中国古建筑在建筑与环境的配合和协调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有许多精辟的理论与成功的经验。古人不仅考虑建筑物内部环境主次之间、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而且也注意到它们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师和工匠们,在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等,都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务使建筑的布局、形式、色调、体量等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例如《管子》论述选择都城条件时就强调,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低勿近涝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等等。至于山区城镇、城堡、村庄、寺观、园林、民居等等,也都是随着山形地势起伏转折,高低错落,相宜布署。江河湖海岸边的建筑物必然随着港湾河汊的地形高下予以安排。历代陵墓尤其重视地形环境。所谓的"龙脉"即考虑到周围数里、数十里,甚至数百里范围的地形、风水。园林更是综合了空间与时间的艺术,景随时换,步移景转。对园内外环境的关系,相互配合最为讲求。"借景"就是造园技法中巧妙地运用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明计成《园冶》一书中专门有"借景"一章。他说:"园林巧于因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把园外远处的山峰冈峦、楼阁塔影以至山林树木、海山景色都可借入园内成景。景与景之间,也相互为借,隔院楼台,出墙红杏都可相互借用,构成一个大的环境空间。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应将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同时并举,在融合,共生,互荣中去形成和塑造建筑特色,就是所说的景观设计,亦并非仅仅意味着寻求一种可见的美观,它更是一种包含了从人以及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和自然那里获得的多种特点的空间。恩格斯指出:自然的历史和人的历史是相互制约的。我们只有尊重了自然规律,才能让我们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顺理成章,宛自天成。

第6篇

关键词:电力建设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电力安装队伍;绩效管理体系;薪酬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4-0196-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4.095

M电力建设公司主要从事110千伏及以上电力工程(含基建、运维及检修项目)以及市行政区域内35千伏电力工程(含基建、运维及检修项目)中标后的施工组织。公司下设综合管理部、财务资产部、安全监察质量部等职能部门以及市场经营部、工程技术部等业务部门和生产班组。M电力建设公司是一支技术密集、具有雄厚实力的专业化电力安装队伍,现有在册员工351人,员工都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敬业精神。公司定期对职工进行专业和安全培训考核,确保从事质量管理、安全监督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

公司拥有一流的施工技术和先进的施工配套设备,多年来,一直从事大中型电力线路、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多项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面对电力多经体制改革和建设智能电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一方面要求公司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快“公转”、杜绝“自转”。在贯彻落实上级和公司各项工作部署上不能模糊,坚决消除本位主义、我行我素等不良思想;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全员绩效管理将上级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公司发展战略目标转化为单位、部门和员工考核指标和工作任务,提升执行力,确保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过程可控、在控。

1 M电力建设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随着电力建设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加上公司内部业务结构的变动改革,使得公司原有的员工绩效考核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求。公司员工的绩效考核问题日益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缺失内容太多,目前使用的绩效考核体系并不是一个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再加上考核评价指标模糊,所以不能起到应有的考核激励作用。目前该电力建设公司考核办法如下:

在建立系统的绩效考核制度之前,为了能更好地管理员工规范化,M电力建设公司了《薪酬体系管理规定》,该规定也是公司最早的绩效管理文件。该规定主要对员工薪酬进行了详细规定,而且对不同岗位的薪酬也进行了详细划分,具体内容见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到,M电力建设公司将员工的岗位工资分为管理类、技术类和职员类三大工资体系,并根据员工职位、学历、工龄不同进一步细分。但是从目前的这套薪酬管理体制来看,并没有真正实现绩效管理的作用。该方案只是对员工薪酬进行了详细规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绩效管理的内容不仅局限于薪酬,其关键在于通过和绩效挂钩并以此激励员工,促进公司制度的不断完善,才能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效果。目前的方案只是简单地把员工进行分类,并对其工资进行考核。此考核方案并不适合所有员工,例如技术类员工里面包括了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这两种工种的工作性质是完成不同的,但是目前的考核办法却是统一的,这不能实现有效公平的考核与评价。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的考核体系并不科学也不完善,缺乏细致科学的实施流程和标准,虽然侧面反映出公司领导对于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但是在改进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该《绩效考核激励办法》规定了公司绩效管理具体的操作流程,指出了公司各个部门和层级的职责权限,制定了管理层负责全员绩效考核资金审核和批准规定;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汇报及制作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各部门负责自己部门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和汇总金额汇报,该方案的绩效考核层次设定为两级,一级为公司部门的考核,二级为部门员工的考核,考核周期设为季度形式,而且该方案还对一、二级考核的相关制度做了详细规定。一级考核方式是由公司组织季度工作会议,参评部门进行报告,考核评为无记名评分,按照分值高低排名,对部门进行考核;考核评委为公司高管、研发老师及相关人员;规定了相应的绩效奖金的发放规则及奖惩制度,绩效奖金依据计划完成情况确定,奖金系数由上级部门领导直接确定,按照平均原则进行分配。二级考核在一级考核的基础上由部门对员工进行考核,将一级考核中的部门奖金按照二级考核结果发放给员工。

2 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员工绩效考核缺乏完善的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整个绩效考核流程的依据,M电力公司目前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规定中,对于员工考核设置缺少科学的绩效计划。

2.2 对于员工绩效考核缺乏有效的绩效沟通

有效的沟通是为了促进双方了解对方相关进展和情况,从中总结影响绩效的原因,并获取双方所需求的相关信息。沟通在绩效考核中有着非常关键的激励作用,所以应遵循人性化的沟通管理。在沟通的过程中,不区分员工的等级和资历等因素,应该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这也是一种服务与支持的关系,所以任何管理都是从沟通开始的,要和员工建立起平等友爱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明确员工日常所需和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有效解决。但是从目前的绩效考核方案来看,明显缺乏员工沟通这个环节。

2.3 员工绩效考核结果未与薪酬管理挂钩

任何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都应该具备激励性,目前公司员工固定工资比重过高,而与绩效考核相关的指标比重偏低,这就造成员工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积极性,不论自己工作干的多少与好坏,工资都没有太大区别,这样就使得绩效考核失去其作用,关键是由于绩效考核结果没有与薪酬管理挂钩,虽然也有一些相应的惩罚措施,但是这些相关规定并不能有效地和目前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使得目前的绩效考核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所以,员工薪酬应与其考核结果密切相关起来,项目经理可以利用这套体制激励员工提升自己的业绩,而且也能更好地做到公平、公平和透明。M电力建设公司现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电力员工考核结果未与薪酬管理挂钩,这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4 员工绩效考核结果未与人事决策挂钩

从目前电力公司绩效考核方案和相关规定来看,该公司的绩效考核与人事决策严重脱节,要知道绩效考核的作用就是为了激励员工积极性,奖励表现好的员工,惩罚表现不好的员工,使员工能明确地知道自己哪些缺点应该改进、哪些优点应该发扬,但是目前缺少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和总结,M电力建设公司现行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员工考核结果未与人事决策挂钩,这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员工绩效考核问题的完善建议

为了保证M电力建设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地运行实施,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管理制度十分重要,因此需要从员工的工作方式方法、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对员工的奖罚方法制度方面下手。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管理制度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3.1 完善的绩效考核流程

3.1.1 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绩效考核的开始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应首先确定考核对象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是企业整体目标层层分解的结果,所以确定各级、各部门、各员工的绩效目标,应做好以下两点:(1)分析企业战略目标,围绕企业目标及各部门责任确定部门目绩效目标,再将部门目标下放到员工,根据员工岗位职责确定员工绩效目标;(2)需要做好绩效考核的各项准备。为保证员工考核过程的公正与科学,应进行考核人员的选择,组建绩效考核小组。同时将具体的事项进行安排,确定考核周期长、考核日程安排、所需的资源清单、考核人员需要准备的考核材料等。考核前还应跟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沟通方式包括小组会议和一对一沟通。沟通时达到如下目标:(1)使团队成员了解要实现的项目目标及个人目标;(2)对制定的考核过程、考核标准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尽可能地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3)将项目完成时间、完成的质量要求及个人工作范围、工作进度等,让他们明确考核目的及在今后工作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在电力建设公司员工中,技术人员的绩效目标以建设项目为基础,而建设项目的实施又由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绩效管理前,必须先对企业战略做详尽的分析,了解电力建设公司员工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确定建设项目目标,这是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基础。在确定电力建设公司员工目标后,才能进一步确定技术人员的绩效目标,进而确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制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矩阵式组织中,员工面临横纵两维管理,因此在进行沟通时也同样要考虑横纵双向信息沟通与协调,应根据电力建设公司员工的工作范围确定绩效考核范围。当技术人员面临多维绩效管理时,应结合职责大小确定绩效权重。

3.1.2 绩效实施。绩效实施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该过程是项目实施的过程,也是管理者进行监督与指导,与团队人员进行沟通的过程。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通过考核小组对技术人员进行正式的(如面谈、去工作现场查看等)或者非正式的(如联欢会过程中、私下聊天等)沟通方式收集信息,应尽可能以主观公正的态度进行,做到去伪存真。该过程能够帮助员工及时了解自己在考核期是否达到标准,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而且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团队成员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公平开放的管理环境使团队成员更有工作热情,提高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向管理者及时反映个人需求,管理者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从而更有效地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矩阵式组织中,尤其要做好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横纵向沟通与绩效反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员工的绩效表现朝着预先设计的目标前进。持续的沟通能够保证整个电力建设员工共同努力,促进个人与团队共同成长,形成公正、公开、协调、互动的管理过程。

3.1.3 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在绩效期即将结束时,依据实际制定好的计划,考核人员对员工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的过程。绩效考核完后,应对结果进行公布,公布时也应选择员工较易接受的形式进行,主要的方式有在企业内部进行公告或者与技术人员进行单独面谈,两者都有各自优缺点:前者比较直接简单,但是这种方式过于直白可能不为M公司一些员工所接受或有心理抵触;后者这种方式对员工隐私给予适当保护,但是费时费力。有的组织将两种方法进行结合,如将考核结果进行模糊式公布,将考核结果分类,仅公告绩效考核的类别,不包含个人具体分值,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考核人员进行面谈。通过面谈,可以使员工了解自身肩负的责任,也能提出自身遇到的困难,请求上级给予指导或帮助。当然,当被考核人员对考核结果有异议时,可向考核小组提出,甚至向上级相关部门提出申诉。在电力建设员工人员组织中,评估依据就是在绩效计划时期指定的项目绩效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在绩效实施过程中收集到的能表明被评估者绩效标的信息,能够作为判断技术人员是否达到本人绩效目标要求的证据。

3.1.4 绩效结果使用。绩效考核结果评出后应进行充分运用,如将绩效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制定下一步绩效管理措施,如绩效改进、适当奖励、确定相关培训内容等。应将绩效结果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找出绩效差距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制定绩效改进方案,管理者给予指导和帮助或员工自我调整。

对于绩效突出的技术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也能激励其他员工继续努力。当然奖励可根据员工需求不同、层级不同制定不同的奖励方案,例如对于管理者、高级技术人员、部门、团队等,应侧重对其成果的奖励,而对于一般技术人员,应侧重对其技能的提升,以鼓励其不断学习与创新。除此之外,绩效结果还可作为招聘新员工的参考标准,也能据此制定员工的培训内容,根据员工的绩效结果还能作为其晋升的依据,为其制定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

3.2 绩效公开展示和员工反馈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的核心是绩效公开展示与员工反馈,只有把绩效制度进行公开展示使其考核达到透明化,才不会出现绩效考核时出现绩效指标过高和考核评估分数不合理的现象,此时必须结合员工反馈才能及时督促考核方改进当前考核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现象,这样才能使员工有反馈意见的渠道和方式,也促进考核者在考核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同时公司的其他部门也能参与绩效考核全程的指导与监控,通过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使得当前实施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不断完善和不断健康发展。

为了能更好地得到电力公司员工对当前绩效考核体系的认可与支持度,必须将绩效考核体系公开,通过对绩效指标考核方法的加强和适度的宣传,将绩效考核反馈工作做到位,通过对员工不定期地进行绩效考核制度的相关培训,使绩效考核制度做到透明和标准的最大化程度,及时公布绩效考核结果,并在考核过程中对每个员工提出的建议或是不合理现象进行收集整理,这一过程需要参与绩效考核的每位员工都能参与进来,才能有效提高员工对绩效考核体系的认可程度,达到提升员工执行力和凝聚力的目的,最终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同时,对于员工绩效考核结果一定要进行反馈。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员工避免不了会对自己的绩效考核结果产生疑问,所以对于考核后的结果反馈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接受员工反馈并及时改进和完善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才能不断提升绩效考核体系的合理性,而且通过绩效反馈也能让员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还能让考核者也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改进,考核不是目的,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整体团队的绩效。

3.3 重视后期审计,考虑评价影响

电力建设公司员工的绩效考核,要加强对项目的后期审计的重视。项目后期的审计工作也尤为重要,要加强对审计的工作的重视,项目审计报告是一项保证电力建设员工健康有效发展的促进剂,只有通过对项目后期的审计的才能了解到股东对项目管理的期望值,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还能了解到客户的满意程度。项目审计能有效地发现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未来的项目管理的进行提供经验。

员工绩效的考核要考虑对组织的影响评价。电力建设公司员工对整个公司组织的评价,在考虑对员工的评价的同时还应注意对组织的影响评价,这两种评价有一定的差异,项目团体对组织的评价主要包括整个公司组织在公司发展运营和管理中的表现,电力建设公司员工给组织带来的贡献有多大,员工的文化对企业组织文化的影响,员工对新进员工的关注度和培养的影响。

3.4 薪酬、培训都要与绩效考核制度结合

只有实行员工的薪酬与绩效挂钩,才能更好地刺激员工,只有从员工的自身切实的利益出发,才能提高员工对绩效考核的重视。培训与绩效考核结合制度,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和竞争力,在培训老员工的同时加强对新进员工和基础素质相对比较差的员工的培训会对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起到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以上论述可得,绩效考核是一个体系,需要一个完整规范的制度来制约和支持,从而促进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地实施运行。

参考文献

[1] 徐芳.团队绩效测评技术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 阎剑平.团队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第7篇

【关键词】 有机更新;传统四合院;空间

1 “有机更新”理论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先生长期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研究的产物,是在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城市规划理论的充分认识基础上,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 “有机更新”概念主要包含三个含义:即“城市整体的有机性”、“城市细胞(居住院落) 和城市组织(街区) 更新的有机性”、“更新过程的有机性”[1]。改造过程中, 遵循循序渐进、小规模改造的方法[2]。

笔者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实习期间非常有幸参与了北京前门东区B片区旧城改造的项目,获益良多,同时也掌握了该项目的第一手资料。

2 项目概况

项目用地位于整个前门东区的西南角,占地约2.5公顷,南侧新建道路茶食胡同将用地一分为二,地块北侧边界为大江胡同,西侧沿前门东路,东侧至群智巷,。整个项目用地紧邻前门东侧路,北仰前门城楼,南眺天坛大殿,毗邻前门大街,是北京老城的中心地段和老北京文化最浓郁的核心地区。此项目建设范围内均为院落式居住区,片区内待保护的建筑、需保留的胡同小巷、已做修缮或改造的闲置房屋、待改造的老旧建筑、不愿搬迁的老住户、搬迁后留下的废弃建筑相互混杂交织在原城市肌理之中。显然,有机更新的小规模改造思想非常符合此用地的实际情况。

3 设计理念

1.尊重城市肌理,传承城市文脉

项目总体规划延续了现状胡同的走向,保留了冰窖厂斜街、大江胡同和冰窖厂胡同。巧妙地借清朝时期的文脉圆心(皇家冰窖)作为社区服务中心,院落走势围绕其向外发散并与原有胡同相得益彰,顺应而为。呼应了老话“地连珠市口,人在玉壶心[2]”。

2.合理安排空间布局

在北京旧城这一特殊的空间范围,空间形态塑造的重点是要保证城市文脉的传承,因此不能简单的用新型建筑取而代之,而应从更大范围的城市片区探寻基地发展的空间形象,从主体空间、空间肌理、空间节点等多个角度体现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3. 功能混合,营造活力

为了打造富有活力和人气的区域,规划强调多种功能之间的混合。此项目规划保留原有居住功能的同时,增加商业、文化休闲等功能,增强区域活力。

4.提倡绿色节能环保,创造宜人环境

保留胡同内的老树,各个庭院绿化都是精心设计的绿化节点。同时,方案大量设置了天井与窗井,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节省能耗与费用。

4 蓝图勾勒

1. 空间与功能结构(图1)

尊重北京南城空间肌理,塑造尺度宜人、网络化、多层次的空间系统。以四合院为基本元素,构造“城市道路——胡同——院落”空间结构体系。 在这一空间结构体系中,公共空间不强调大面积的中央式布置, 而是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根据人流路线和行为规律合理布置。胡同和院落是主要的公共空间,担负着交通、交流、交往等多种功能。

为强化该区域的使用效率和人气聚集,规划方案对原有用地功能进行重构。保留居住功能,并发展休闲产业与新生活风尚、高层次活动场所,设置一些酒吧、茶馆、咖啡馆、会所、零售商业等,这些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自发性活动场所,增加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的功能。同时,古今文化的碰撞也赋予了该区域文化功能。

图1

2.交通组织与胡同肌理的保护

对外交通:规划区块现状对外交通主要依托相邻的城市主干道前门东路和珠市口东大街,交通条件较好。

道路系统:整个用地内部道路主骨架依据原胡同肌理系统地进行重新构架和疏通,主骨架道路宽度4m,满足消防通道交通需要。规划在保留原有胡同走向的基础上形成了富有人文特色的街道空间和安全便捷的步行体系。通过密集化、网络化、人性化的道路系统,促进商业活力,为地块提供便捷到达途径的同时增加了沿街商业店面,从而提升土地价值。出于空间尺寸的限制和节约土地利用,发展地下停车。

3.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由庭院绿地和公共绿地共同构成,辅助多种形式的立体种植。本方案各院落的中心庭院做实土绿化设计,可种植较大的乔木,同时各个院落、休息平台提供了栽植绿化的空间,视觉美观的同时,有效地降低相互噪音。

5 建筑设计

从建筑形态来说,本方案在建筑体量、高度控制、庭院尺度、坡顶形式、立面材质、色彩把握等多方面强调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下面就以B35地块内的咖啡馆(图2)为例做具体介绍。

图2

B35地块为不规则扇形,占地面积590平方米。为保持整个地块建筑风貌的统一,临街面建筑设计为传统四合院样式的入口门楼,并在檐口等细部设计上模仿传统做法,院内为漂浮在水面上的玻璃盒子,一古一今,一静一动,趣味盎然。庭院中还搭建了半私密性的木板休息平台,增加了私密性的层次,形成了过渡空间。另外,一层地下空间和下沉庭院的设计,节约用地的同时丰富了地块内的空间层次感。下沉庭院为不仅为地下一层的通风采光起到良好作用,更为地下一层到达地面提供了一条消防通道。

结语

由于不愿搬迁住户的占地面积约占整个项目用地的四分之一,并且无规则的分布在项目用地之中,所以在方案阶段我们花了大量心思和时间研究本地块内的四合院空间布局。方案设计并未完全放弃不愿搬迁住户,而是从长远考虑,整体布局,每一个不愿搬迁住户都可以经过设计,与本规划中的新建建筑有机融合在一起,共同组织起本地块内的四合院空间结构,既保证了不愿搬迁住户的生活空间,又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为旧城改造中规划用地内遗留不愿搬迁住户这一棘手问题提供了一项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北京:清华大学,1999

第8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042-01

一、培育医院文化,凝聚团队精神

医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引导医院职工思想观念、行为追求与医院确定的发展目标一致,激发医院上下齐心、奋发向上的精神。作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医院文化是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渠道,能积极发挥提高职工凝聚力和职工精神情操的作用。医院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拓展,灵活多样的方式和健康向上的内容,大大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

我们通过开展院歌、服务理念、人生格言等征集活动,提炼出了“团结进取、创新向上、超越自我”的医院精神和“精、睿、博、诚“的医院院训;围绕“对外以病人为中心,对内以员工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出了“病人至尊,服务至善、质量至优、环境至美”的服务理念,形成院有服务理念、科有服务信条、员工有服务格言的昂扬向上的氛围。

培养医院文化,倡导团队文化。举办“天使想恋爱”“超级英语”“激情与梦想”、礼仪文化节、职工运动会等系列主题活动,激发职工的团队精神和心系儿医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与医院形成“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命运共同体。

二、塑造医院形象,构建形象文化

医院确定了统一的标识、院徽,从形式到内容均凸显出人性化特色。确定“粉色”为医院各类标识的主色调,从院旗、院讯、画册到手提袋、口杯,从楼层科室标识到宣传栏、院服等均以此色调为标准,从理念、行为、视觉等方而形成自身的形象特色并被社会和公众所识别和接受。尽管医院的各类基础物质设施都是静物,但优美的医院环境,无不一一展示着一个医院的形象,凝聚着医院职工,激励着医院职工。

塑造外部形象,突出人文环境特色。先后改建了儿外科大楼、门诊,新建儿科急救大楼,建立色彩病区;各楼层统一安装了儿童的涂鸦作品、摆放各类盆景;拆除院墙,绿化、美化环境,安装特色雕塑,绘制各色卡通人物画,消除了广大患儿的恐惧和不适心理,使医院文化在这里得到展示和延伸。

三、塑造服务形象,打造服务品牌

服务形象是医院形象的内在表现形象。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服务品牌的树立与医院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全院倡导“感动服务”,编制“感动服务手册”,明确规范了我院的服务理念、服务内涵、服务要求、量化标准及相应的奖惩条例,人手一册,适时培训,并开展服务督导,以此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在职工中倡导“人人成为学习服务的品牌,人人成为业务技术的标兵,人人成为人格魅力的典范”,每季度评选一次“明星科室、明星个人”。大力宣扬全国知名儿科专家赵祥文教授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感召、激励和教育作用,增强职工诚实守信观念和满意服务意识。

在门诊大厅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集分诊、导诊、咨询、健教和医患联络于一体。注重简化就诊流程,优化信息资源,开通了网上预约挂号,推行门诊白助挂号、缴费系统,住院医生电子医嘱系统和检验条码系统,实行信息化一站式服务。

四、提升医院内涵,铸就行为文化

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用制度规范行为。近年来,我们修订完善了临床、行政后勤各部门的工作制度,坚持开展“四大查房”,每月进行综合考核,实行全而质量管理奖惩月通报制度,有效的规范了职工言行,促进了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形成了“人人在制度中,事事在管理中”的工作体系。

依据“院有品牌、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医院狠抓人才工程,不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选派青年骨干进行“带硕”专题进修,提高进修质量;加强技术培训,建立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考核机制,积极引导医务人员学习理论,练好“内功”,提高技术水平。目前,医院各学科己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医疗质量和诊疗水平跨上了新台阶,开展的多项新技术、新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功救治全国第一例禽流感患儿、分离国内年龄最小的联体新生儿等高难度案例的成功事例,为医院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五、依托医院文化,促进思想政治建设大改观

医院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能为医院文化建设指引失方向;医院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能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渠道。

第9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图书馆 采访工作

办好一所学校的基本条件是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资料丰富的图书馆。可见图书馆是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近年来,党和政府对中职中专教育越来越重视,计划到2010年我国中职中专年招生规模要达到800万人。大幅度扩大招生,给中职中专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冲击和压力。要建设好图书馆,首先要搞好馆藏建设。藏书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图书馆其他工作的成败,而中职学校对学生独特的培养模式和定位决定了中职学校图书馆藏书建设与普通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相比,应有所不同。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中级技术人才,中职学校图书馆必须为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服务,为此藏书布局应当围绕学校发展、学生就业和素质教育做文章,并以此确定自己的具体任务和发展规划,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方面发挥作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是由原商业学校、旅游学校和交通学校三校合并的中职学校,图书馆现有馆藏240390册,原商业学校的藏书以财会、计算机方面的书为主,旅游学校以旅游管理、空乘方面为主,而交通学校则以交通运输、汽车维修方面的书为主,各馆都有一定的馆藏特色。各馆之间馆藏文献亦有相当多的重复,主要是中文文学图书重复较多。合并后,现有的馆藏结构,各自形成的馆藏体系都需要重新整合。按合并后学校发展的要求,不仅要打破原有的、各自形成的馆藏体系,优化整合馆藏资源,形成新的馆藏结构和体系,而且要保留各馆原有的馆藏特色,同时这也是我校图书馆今后馆藏建设的努力方向。财会、空乘和汽车维修专业为我校的重点专业,因此,我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以专业设置为导向,重点配置财会、旅游和汽车维修专业图书;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主体配置哲学社会科学类图书;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当配置自然科学类图书,从而形成专业导向为重点、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为主体、兼顾全面发展的藏书体系。

藏书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包括了图书的采购、编目、上架、借阅、信息收集与回馈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一程序化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要求。我现就中职图书馆的藏书建设谈谈看法。

1.做好图书采访工作

充分了解读者需求,确保文献的采集质量。第一,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熟悉学校办学特点和专业设置。我校在保证财会、旅游和汽车维修这三大重点专业的正常教学外,尤其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全国性的技能大赛,并多次取得好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在图书采购中既注重专业性,又兼顾和比赛有关的图书。比如计算机等级考试、注册会计师、烹饪及汽车维修方面的参考书,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创品牌专业,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进行图书荐购活动,老师可通过校园网短信的方式提交所需文献信息,图书馆定期将荐购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有选择地订购。第二,组织各专业部主任和专业老师进行现采,因为只有他们才最了解学生和教学一线老师最需要什么样的图书资料。由于三校合并,出现了一些以前学校没有的专业,比如U类的交通运输方面的馆藏几乎就是零,对这方面的专业书没有采购经验,看着书目不知如何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和汽车部的专业老师多沟通,注意向专业教师请教,了解该专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要求,比如了解到他们急需汽车维修、汽车电路、汽车传感器等方面的专业书,做到心中有数,并经常邀请各部主任和专业老师到书店直接参与图书的采购,有助于弥补采购人员知识缺陷,提高馆藏文献的质量,使图书馆和用户之间形成互动局面。

2.遵循原则,规范采访

学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原则是以学校的性质、任务、读者需求和原有馆藏基础为依据的。随着新专业的设置,新学科的不断涌现,以及新教学目标的确立,师生的阅读要求、读书兴趣等都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的采访工作要快速、高效进行。必须正确处理四种关系,即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品种与复本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以不断满足读者的需求。

(1)重点与一般的关系。重点藏书是指图书馆为重点任务和重点服务对象而系统收藏的文献。一般藏书是指图书馆为一般读者提供的学习用书、文化用书等。它们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每一所中职学校都有本校特别强的专业群,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往往是通过这些骨干专业形成的,比如我校的财会、旅游和汽车维修就是重点专业,因此我校的图书馆藏书体系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符合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就学院精品课程和重点专业来说,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更应该形成较为完整的藏书体系。我们在采访中坚持根据读者结构层次变化及教学、科研对文献的实际需要做出规划,考虑本馆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的比例关系,注意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载体文献采集的比例,考虑一般读者和特殊读者的需求,保证重点专业和新增专业,兼顾一般专业的需求,合理安排全年购书经费。中职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的操作型人才,中职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学工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实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占有很大的比重,我们在制定馆藏规划时也考虑这一特性,构建具有实训特色的馆藏。因此,近年来,我们购买了汽车维修及烹饪等方面的书籍,使专业学习更具有实用性。

(2)品种与复本的关系。一个图书馆图书复本量要根据该馆读者量和阅读状况来衡量。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总是有限的,我们要合理使用经费,尽可能地多品种采购,以丰富馆藏资料,一般图书的复本量是2-3册,工具书1册,而对各专业部参加技能大赛所需的书籍,如计算机类的参考书按专业老师的要求,往往要配到5-10本。

(3)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数量与质量是相对立的统一,没有数量就谈不上质量,但数量多,并不等于质量高。我们应根据本校的情况和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和有重点地补充书籍,使藏书工作科学有序。所以在选择图书时,坚持“为用而藏,以用定藏”原则,“为用而藏,以用定藏”体现了质与量的统一。

(4)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图书馆的丰富藏书经过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通过几次突击的大宗采购就能完成。图书馆的藏书中有关的文艺类图书较受读者欢迎,借阅率很高,而有的必备的工具书,使用率却不高,我们在采购图书过程中不能只顾眼前,片面追求借阅率,不考虑长远,可适当多买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有生命力的经典作品。

3.拓宽渠道,多元采访

要保证中职学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准确、及时、连续、系统,拓宽渠道和多元采访是关键。传统的中职学校图书馆的采购大多是通过《科技新书目》《社科新书目》《全国地方版新书目》三大征订书目进行。但是,传统的采访方式越来越暴露出缺点,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出版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第二,出版物内容判断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通。我们现在更多是采用现场采购的方式,这种方式好处多,一是准确率高,获得图书速度快;二是采集面广,重复购书和漏购书率低;三是可节省经费;四是可保证图书质量,(从内容到形式都一目了然)。因此,现场采书可作为传统订购方式的有益补充。

4.结语

目前,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正积极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性中职学校,这对图书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藏书建设中职学校是图书馆的生命线,只有充分借鉴和利用高校馆、科研馆和公共馆等的藏书建设先进经验,立足于以学科专业藏书建设为核心、以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哲学社会科学藏书为重点,兼顾自然科学图书,同时加大数据库引进和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职业学校图书馆才能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