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4:34: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供应链税务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1-0156-02
一、无水港供应链管理理论基础
(一)无水港的定义
无水港也叫内陆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在无水港内设置海关、动植物检疫等监管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在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内陆的进出口商则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公司。
(二)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对于供应链的定义问题,研究者各执己见。本书采用的是马士华编著的《供应链管理》中的定义: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速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三)无水港供应链
1.无水港供应链的内涵
无水港供应链是指以无水港为核心企业,将各类供应商和客户有效结合一体,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实现整个供应链成本最低。与港口供应链相同,无水港供应链没有制造环节,它是以无水港为主导供应链的核心企业。
2.无水港供应链的特点
无水港属于服务型企业,因此,无水港供应链是属于服务类供应链,与制造业供应链相比,无水港供应链有自身的独特性,在运作模式上是属于推、拉相结合的。因此,无水港供应链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供应链成员增加。无水港供应链除了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等组成成员,还包括了例如海陆运输公司、代货公司、港口企业等其他成员。(2)供应链服务增值方式。对于无水港供应链这种服务型供应链来说,中间少了商品生产这个环节,所以的增值活动都是通过服务完成的。(3)供应链复杂性更高。无水港企业的供应商的来源可以覆盖整个经济腹地,庞大的上游企业数量给无水港运作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无水港企业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差异性也较强,增大了无水港供应链管理运作中的不稳定性,使其复杂性更高。
二、无水港供应链运作模式
根据无水港供应链的内涵,结合无水港供应链的服务型特点,可以对无水港的静态结构如下构建:
从图1可以直观的看出无水港供应链的促成情况,模型主要以无水港为中心,通过内陆运输将货物运到无水港这个物流节点,在由无水港将通关的货物,由陆路运到海港,经过电子化操作确认通关无误,最终将商品送达需求客户手中的过程。无水港作为物流节点的中心,成为连接货主与顾客的桥梁,为整条供应链提供物流服务。经过运输企业的通力合作,完成整个链条的连接。
从无水港供应链的结构模型中,可以看出无水港作为这条供应链上重要节点的港口企业,完全能够致力于整个物流链的优化,保持物流链的稳定,甚至能够成为整个物流链的领导者和控制者。
三、武夷山无水港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1.武夷山无水港发展现状
武夷山无水港建设依托地理、交通优势,同时依托现有口岸资源和已经配套的铁路货运专用线和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充分发挥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完善的口岸职能,对闽北各县市,江西鹰潭、上饶、抚州等地进出口企业承接通关业务,对实现江西省企业在福建口岸通关无障碍等具有重要意义。
武夷山无水港建设契合我省发展海西战略,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已列入2010年省重点项目。无水港港项目总投入12 896万元,第一阶段需投入资金7 486万元,建筑面积80 000平方米。目前,发展建设项目已经向二期进行。
2.武夷山无水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各成员的关系管理
武夷山无水港在业务运作中,接受辐射到的经济腹地的货源,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同时帮助链上的合作企业参与到新的市场中来,起到了无水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作用。
武夷山无水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各成员的关系实质上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只是一种不同于简单交易关系的新型合作方式,具有很强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思想。在武夷山无水港可辐射的经济内陆地区,想将自己的货物出口到海外,不得不通过传统的出口方式,经过数道程序才能最终到达客户的手,即便是在无水港这样的能够提高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的新型港口的出现,整个业务流程也还是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3.武夷山无水港供应链的需求分析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简称“新税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的正式实施,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超国民税收待遇”被取消已有两年多的时间。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纳税问题愈来愈引人注目。
跨境交易频繁的跨国公司在华有哪些税务挑战并将如何应对?为此,《首席财务官》杂志专访了澳洲会计师公会北京委员会会员、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及企业咨询部合伙人陈翰麟先生。
注重商业目的
陈翰麟向记者介绍,在2008年的新税法里,我国也引入了一些其他国家所实行的税法内容,比如转移定价、资本弱化、一般反避税条款、受控外国公司以及税收居民等概念。对外商投资企业而言,这些应该是相对比较新的内容,尤其以一般反避税条款最为突出。
一般反避税条款是指在宪法或税法中就普遍适用于各类税收规避行为而做出统一规定,是相对于个别反避税条款的一般防范性规定,其并不针对某一特定的行为类型,而是试图以法律规定的形式,通过要件描述、涵盖违反立法意图的所有避税行为,并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认定避税的行为、重构正常合理行为以及征税行为中的权力进行分配,以实现对避税行为的立法否定以及反避税的权力配置。新税法将一般反避税条款作为兜底的补充性条款引入我国反避税制度体系,是我国首次用法律的形式确定的反避税原则。
“在过去没有一般反避税条款时,一项交易主要看其形式而非实质。有了这个条款以后,外商投资企业或外国企业在进行交易时就要特别注重整个交易的合理性。不可以单单为了税务的目的(比如减免税)去做安排,实际上在进行交易时应该以商业目的为主,这是比较大的改变。”陈翰麟谈到。
新税法第47条规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一直以来,关于“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的界定是争论的焦点。新税法实施条例第120条规定: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是指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具体而言,它必须是人为规划的一个或一系列行动或交易,企业必须从中获取税收利益,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并且该交易的惟一或主要目的是获取税收利益。交易是否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来判定,如果主管税务机关判断这项交易或安排不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那么就有权对其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税收居民认定
陈翰麟表示,一般反避税条款实际上是很新的东西,从税务机关那里暂时没有太多的指引可以参照,但我们从一些新颁发的规定中可以看到税务机关在逐步丰富和完善一般反避税条款,例如纳税人如果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则需证明自己是实际税收受益所有人。然而,这些规范性文件还没有详细说明究竟怎样才能被认定为实际税收受益所有人,因此对外商投资企业而言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如何判定一个外国企业是否是中国的税收居民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些国家通过援引案例来判定一个外国企业是否构成本国的税收居民,但中国没有案例法的机制,在这方面的规定还有待完善。
我国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国企业,如果其总机构设在中国境内,就应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所得税。以前我国判定法人居民身份是把法律标准和总机构所在地标准结合起来使用。这里所说的总机构,是指企业法人设立的负责该企业经营管理与控制的中心机构。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判定法人居民身份的标准实际上是法律标准和管理及控制地标准,二者必须同时满足,才会被判定为中国的税收居民。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我国的法人居民身份判定标准发生了变化。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新税法在法人居民身份判断标准上采用了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并将原外资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注册地标准与管理和控制地标准必须同时具备,修改为具备条件之一即构成我国的居民企业。
优化税务供应链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 纳税筹划;切入点
一、前言
“营改增”是现阶段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简单来讲,就是将以往应该缴纳营业税的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从而避免了重复征税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推动我国产业升级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于企业而言,想要适应“营改增”带来的影响,确保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做好纳税筹划工作,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理规划,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合理有效的纳税筹划工作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二、“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纳税筹划切入点
1.把握税收政策
对有关税收政策进行合理的把握和利用,能够确保企业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准确性,避免筹划不当,从而产生涉税风险,给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在“营改增”相关的文件中,针对不同的地域提出了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的纳税筹划影响巨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加强对于“营改增”背景下不同地区税收政策的研究,以此为基础开展纳税筹划工作,从而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减少企业的税收成本。由此,对于企业而言,如果需要承揽境外广告业务纳税人,可以充分把握“营改增”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合理合法的利用其优惠政策,在存在优惠政策的区域内注册新公司,由新公司提供广告业务,从而达到合理合法减税的目的。例如,某广告公司针对一个一般纳税人性质的合作企业,专门设立了一个用于进行境外广告服务的子公司,公司每年可以从合作企业获取的广告收入为1200万元,则如果将其设置在税收优惠区域,则由于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可以获取的最终收益为1200万元(不考虑企业所得税);如果将其设置在非优惠区域,则需要缴纳税费合计76万元(不考虑可抵扣进项税、城建税按7%),实际收益1124万。因此,通过对税收政策的把握和应用,能够起到降低增值税税额的效果。
2.关注供应链安排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的一种,作为纳税主体的企业所要承担的实际税负与其本身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不无关系。在实施“营改增”的过程中,无论是区域之间的差异,推行时间的差异还是不同行业的差异,都必然会给企业的税负造成一定影响,而这些因素可能与纳税主体所处的供应链节点相互交织在一起,导致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作为纳税人的企业在开展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应该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虑和分析,尤其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调整企业在供应链上的位置,对供应链进行优化,从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例如,企业与自身所处供应链节点上游和下游的企业存在着业务方面的交互,在“营改增”实施后,企业在从上游企业购买货物时,如果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也就无法抵扣,税负相对较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资金、技术、规模等条件允许,企业可以通过收购上游企业,或者在供应链上游投资创办子公司的方式,将自身的业务拓展到供应链上游,减轻税务负担。
3.开展业务重整
就目前而言,企业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对自身业务进行重整,起到减轻税负的效果。一是对企业本身经营地点的重整,在“营改增”推行过程中,区域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通过经营地点的重整,可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例如,对于在沿海地区业务较多,但是缺乏专业经营机构的服务型企业,可以选择适当的位置设立专门的经营机构,以享受这些区域的税收优惠;二是对企业经营业务的重整,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面对“营改增”的新形势,如果企业的经营业务适用于不同的增值税税率,则可以进行相关业务的分离;如果在“营改增”之后,企业兼营多种应税服务,同样需要对业务进行分离,做好各自的税务筹划工作[。例如,如果企业涉及的业务众多,存在多种不同的应税服务,可以依照税种,对业务进行合理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开展纳税筹划,从而避免税务数据和资料混杂的情况,保证良好的纳税筹划效果。
4.利用过渡期优惠政策
在“营改增”的实施过程中,明确提出了过渡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尽快熟悉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内容,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例如,对于出现的跨地区税种协调问题,方案规定了相应的增值税抵减政策,对于企业在特定区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其可以继续依照现行的营业税有关规定,进行纳税筹划工作;而在非税收优惠区域的企业,则可以考虑在区域外设立子公司或者分支部门,使得异地缴纳的增值税可以实现抵扣。
5.确定纳税人身份
对于增值税而言,纳税人的身份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不同决定了其纳税筹划措施的不同。通常来讲,对于不常发生应纳税行为的企业,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应税销售额相对较大,可以通过税负比较法等措施,进行纳税筹划工作。如果想要将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转变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组织机构以及会计核算机制,具备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纳税成本。因此,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应该合理进行销售规模以及服务内容的选择,确定自身的纳税人身份,通过有效的纳税筹划来降低企业税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应该立足自身实际,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切实做好纳税筹划工作,在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下,确保纳税筹划功能的有效发挥,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
参考文献:
[1]任高飞,陈瑶瑶.基于案例分析的“营改增”纳税筹划策略[J].知识经济,2015,(11):80-81.
编者按:现代物流是现代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跨部门、多行业、专业领域覆盖面广的特点。提高物流系统中供应链各环节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引起了国内外、业内外各方人士的普遍关注。本文撰稿人刘放先生,多年从事商业流通科技研究,是国家级重大基础研究课题“物流配送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研究”项目负责人之一。本文是作者根据该项目研究成果浓缩而成。本刊从2013年第2期开始分数次在《前沿导向》栏目连载,本文是连载之九,全文结束。
在供应链管理中,合作伙伴协调计划是利用两类物流信息:计划协调流信息和作业流信息来制定战略目标,预测物流需求,进行存货配置和存货管理,由于在物流和供应链中,作业流程复杂,包括定货处理、配送作业、存货管理、运输和装卸、购买获取等环节,计划协调时涉及到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和储运配送等多边关系,因而决策可能是通过企业间共享支持决策的需求信息和资源信息,通过共同预测需求,共同制定生产和经营业务计划,这就涉及到多源信息决策的差距、决策群体中不同决策模式的差距、信息反馈的差距、运行环境的差距及各类信息和决策环节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等,因而在共同制定、协调计划时不仅仅在企业内容,而将扩展到企业间同步决策层面上来。
成功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战略,如准时化战略、快速反应战略、连续补货战略、自动化补货战略、联合计划、预测和补货战略、供应商管理库存、照单生产、通过式配送战略等,通过分析各种战略中供应链合作伙伴中信息共享需求,确定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实现合作伙伴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
6.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其他信息平台接口的标准化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政府、行业和企业等进行物流相关信息交换的公共信息平台,是物流社会化的重要环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依托区域性港口、航空、公路、铁路物流枢纽的网络体系及国际互联网,以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信息流为基础;和海关、税务、商贸、金融、制造、商检等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由于物流涉及政府、企业、内贸、外贸、商检、金融、税务、转运枢纽等,实现信息共享及交换的衔接。必须依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传输、交换的标准化。(全文完)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营运资金;营运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有关营运资金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毛营运资金,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狭义的营运资金,又称净营运资金,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从会计的角度,人们采用最多的是狭义的概念,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来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但从管理的角度,人们注重的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因此,对营运资金的管理,既包括对流动资产的管理,也包括对流动负债的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对营运资金如何进行管理,国内外有关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最初单纯的管理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到二者的结合,再到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营运资金管理得到了创新――从供应链、渠道、客户关系等角度对营运资金进行管理。本文主要探讨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
二、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关系
(一)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生产出的产品必须要转化成利润,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驱动生产的今天,任何企业都不能仅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各项业务。为了赢得客户和市场,必须联合其上下企业,建立以客户及客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管理,并形成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资源优势互补的价值链,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这就产生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有关供应链的概念,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
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效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目前,供应链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追求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整个系统费用的有效性,使系统总成本降至最低;第二,从产品生产到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对成本有影响的各个成员单位进行整体性考虑,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到仓库,再经过配送中心到渠道商;第三,供应链管理必须进行包括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作业层次等多层次考虑。
(二)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关系。供应链管理强调把企业看成一个从供应商到企业再到客户的一个链条的管理,而企业的营运资金始终贯穿于这个链条中。同时,企业压缩营运资金周转期的能力需要客户和债权人(供应商)的配合;过紧催收客户款,可能将客户推入竞争对手的“怀抱”,受惊吓的供应商也可能拒绝赊销,等等。上述情况均说明营运资金管理与供应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加以考虑。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任何产品和服务,只有得到顾客的认可和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客户的需求赋予企业以生命,脱离客户需求的采购和生产只能造成资金的沉淀,降低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是以供应链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主线,在供应链的每一个节点上都要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同时树立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客户满意为宗旨的管理理念,增强企业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根据营运资金在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中的流转对其进行重新分类。企业与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形成了紧密的战略联盟关系,引起了大量的跨组织业务流程,因而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必须考虑到营运资金流转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根据营运资金在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中的流转,我们可以将营运资金分为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和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包括现金、应收利息、应收股利、有价证券或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股利、应付利息等,其余部分如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工资等称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理财活动营运资金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属于企业筹资和投资的范畴,其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营运资金的情况下,保持企业有较高的流动性和足够的清偿能力,与经营活动营运资金不同。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是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其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的周转效率,在周转中实现最大限度的价值增值。
(二)加强采购过程中的营运资金管理。采购过程中的营运资金管理主要与供应商有关,具体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供应商数量的多少。企业采购同一种物品时需选择多个供应商。因为虽然选择单一供应商有利于建立良好关系、降低质量变动、获得更多优惠,例如数量上的折扣、运输成本的降低等,企业的采购人员也可以集中办公以减少采购的劳动力成本。但是,这也增加了企业风险,一旦该供应商的经营出现问题,必将会影响采购数量和供货时间,造成供货中断和生产停产等严重后果。为了降低供应风险,应从多个供应商处采购。但如果供应商数量太多,也会造成管理难度增加、采购总成本上升等风险。因此,合理地选择供应商数量也是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应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从众多供应商中精心选择几家信誉好且生产状况稳定的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供应商信誉状况如何。现代企业为了降低营运成本主要采用准时采购的方式来购进原材料,在减少库存的同时减少营运资金占用量,这就要求供应商必须能够做到准时交货,如果供应商不能准时交货,就会造成企业被迫中断生产的局面,最终导致企业仍然需要库存大量的原材料以备应急之需。同时,供应商不能按时按质提品也会使企业无法及时向下游客户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必将影响到企业在下游客户中的信誉,增加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的成本。因此,在采购过程的营运资金管理中必须注重考察供应商的信誉,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评估供应商的信用情况,建立供应商信用档案,及时追踪供应商信用状况,适时调整信誉不好的供应商。
3、供应商参与程度如何。在企业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可靠的战略合作关系后,核心供应商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的内部运营,特别是在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设计阶段。而且当产品市场发生变化而要求企业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提供新的产品时,提前参与的供应商能够及时适应企业的变化快速调整,由此减少企业为生产流程的调整而付出的成本,为企业的改进作出贡献。反过来,企业也可以根据供应商的早期参与程度来对产品和流程进行改进,这将带来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和时间的缩短,进而缩短企业的订货提前期,减少交易成本和原材料的库存成本。
(三)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营运资金管理。生产过程中的营运资金管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内部流程管理。企业的内部流程主要是指产品的生产流程。内部流程管理的目的是要在高质量和快速反应的同时保证成本最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加关注速度、创新、合作、质量和低成本。不合理的业务流程设置使大量的生产时间浪费在部门之间的衔接上,增加大量的重复作业,影响管理效率及响应速度。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压缩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如减少多余的库存、物料的移动、生产步骤、废料的丢弃、退货和返工等),进而减少在产品库存、缩短产品完工时间和订货周期并提高质量。
2、税务管理。企业在销售产品时会产生应交税金,应交税金属于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的一个重要部分。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要求企业通过一些合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税务筹划,尽量减少应交税金,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营运资金占用。
(四)加强销售过程中的营运资金管理。对于销售过程的管理也会对整个供应链条上的营运资金产生重要影响。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其价值,同时,未销售的产品又会造成采购和生产过程中资金成本的积压,造成营运资金周转率的下降。销售过程中的营运资金管理主要包括:
1、客户关系管理。在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系统中,一个能充分满足客户方需要的优秀供应商是供应链成功的关键所在。正如企业必须设法找到、开发良好的供应商,还要找到办法让自己成为良好的供应商并一直持续下去。在客户关系上的努力是完整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客户关系管理可以为企业建立并维护盈利性的、长期的客户关系,培养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收集客户信息,与客户进行更好的信息共享,及时感知客户的需求。如果生产厂家可以利用客户关系链及时获得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的买点及相应的数据,帮助厂家、批发商、分销商及时得到较为正确的生产定额信息,降低企业的风险。基于这种良好的关系,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订单进行采购,减少了原材料库存,生产出的产成品也可及时销售出去,减少了产成品的库存。另外,长期的顾客维护成本远小于开发一个新的客户,且无需太多的关心,错误也较少,购买更快,从而减少了交易成本。
2、销售渠道管理。企业的销售渠道管理具有区域广泛、成员众多等特点,是一项复杂的管理活动,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成功的销售渠道管理能节约物流成本,减少货物运输中的损失、损耗,提高货物运输质量,节约运输费用,减少货物在途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同时,成功的销售渠道管理能有效地连通生产与销售,企业可根据销售信息组织生产,减少采购和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营运资金。
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必将提高营运资金的管理效率,加速营运资金的周转,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在资金流转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
“国际贸易‘全链条’融资模式,将协助进出口企业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深圳发展银行(下称深发展)专家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上表示,“国际贸易‘全链条’融资模式是深发展基于进出口供应链的特点,仅利用企业自身经营形成的出口退税、应收账款、货权等,即可给予授信和融资,从而全面盘活进出口企业资金流,加快企业资金流转,使企业获得最大竞争优势。”
专家认为,融资难问题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金融企业的产品及服务创新将是打破这一瓶颈的最大力量。
放水养鱼 深发展建出口退税池
国家财政局文件显示,包括服装、箱包、鞋帽、刨床、切割机、家具、钟表、玩具等在内的出口量非常大的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高达11%,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出口退税每下调2~6%,将给企业增加2~4%的生产成本,加上人民币升值,又给企业增加2%的成本,这将大大削减企业的利润空间 。专家认为,出口企业增加资金流动速度,增加资金使用效率,将会部分抵消利润的流失。
而针对以上问题,深发展推出了“出口退税池融资业务”。此业务无需额外提供抵押、担保,也无需交纳保证金,最高融资额度可高达9成。深发展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说,只要是经营规范,在金融、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方面记录良好的出口企业,在深发展开立出口退税专用帐户之后,仅凭累计应退未退出口退税款并将此累积成“池”的出口退税款质押给银行,深发展即可向出口企业提供融资。
另外,“出口退税池融资业务”还具有高效率、高额度、低成本的特点。出口企业可以实现额度当日申请,当日即可用款,并可依据企业需要灵活安排资金,选择提前还款,节约财务成本。专家认为,最高可达出口退税“池”余额9成的融资额度,将大大缓解企业资金占用压力,同时更加快了企业资金流动速度,从而获得新竞争优势。
盘活千亿美元应收账款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余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 ,并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在此背景下,深发展“出口应收账款的池融资”产品将能有效的盘活资金。
深发展贷款组的张南介绍说,“能够进入池内的应收账款,可以涵盖包括LC(信用证)、D/P(付款交单)、D/A(承诺交单)及OA(赊销)等几种结算方式。在此过程中,银行以应收账款回款作为还款保障。”此次推出的"应收账款池融资"产品的最突出特点是,其为目前收汇风险最高的赊销结算(O/A)出口企业提供了度身定做的融资渠道。
他认为,当前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日渐深化,贸易结算方式加剧由信用证结算转向赊销,“应收账款池融资”产品的推出非常及时地帮助出口企业顺应变化,利用企业自身经营形成的应收账款取得融资支持,为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融资通道。
打造中小企业融资链条
深发展近期推出的系列新业务,在整合国际贸易供应链、围绕中小企业在链条业务中的资产特征设计融资产品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为助力中小企业的生意成长屡出新招。“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贸易融资领域,大胆探索盘活货权、应收账款等动产的业务实践,” 张南称,“中小企业大多缺乏传统的抵押、担保手段,盘活动产是解决他们融资难题的主要出路。”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供应链运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及时、有效信息的传递,实时把握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来确立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物流运作,因此电子商务为推动信息的有效传递和管理、发展电子物流乃至供应链管理奠定了基础。为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呈如下新的特点:
1.管理信息化
当今市场在急剧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取得持续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掌握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在竞争中知己知彼。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推进供应链系统中信息共享的关键,改进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精度、及时性和流动速度,被认为是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必要措施。
2.横向一体化与网络化
“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
3.生产经营的敏捷柔性化
全球性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个企业已经难以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敏捷制造面对的是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采用可以快速重构的生产单元构成的扁平组织结构,以充分自治的、分布式的协同工作代替金字塔式的多层管理结构,注重发挥人的创造性,变企业之间的生死竞争关系为“共赢”关系,强调信息的开放和共享、集成虚拟企业,而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实现敏捷制造提供了可能。
4.物流系统化、专业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上升为企业经营中重要的一环,其经营的绩效直接决定整体交易的完成和服务的水准,尤其是物流信息对于企业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商品的流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物流活动必须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化管理。
总之,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不足,它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的优势
供应链管理是多层次、多目标的系统工程,随着供应链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任务也在不断变化。在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供应链管理有如下几点优势。
1.有利于保持现有的客户关系
电子商务使竞争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直接加强了供应链中企业与客户间的联系,并且在开放的公共网络上,企业可以与最终消费者进行直接对话,从而有利于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保留住现有客户。
2.有利于促进现有业务增长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各相关企业对产品和业务进行电子化、网络化的信息管理。同时,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对供应链中各企业实现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管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供应链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
3.有利于开拓新的客户和新的业务
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无论是企业还是客户都会从中获得利益,企业产生新的业务增值,成本降低,实现“双赢”目标。
4.有利于提高营运绩效
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不仅能使供应链的各相关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缩短需求响应时间和适应市场变化的时间,还能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使客户能够获得最好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实现最大增值。
5.有利于分享需要的信息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交易涉及信息流、产品流和资金流。供应链中的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部分或全部的供应链交易,从而有利于各企业掌握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各种有用信息,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同时也便于顾客网上订货并跟踪订货情况。
6.有利于快速反映顾客的反馈信息通过实施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全天候的工作,及时了解顾客的反馈信息,不仅提高了为顾客服务的时间效力,而且还提高了为顾客服务的忠诚度。
三、对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的展望
电子商务对于制造和分销的重要性无疑是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如果以高速和低成本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交流和协作是有效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那么完全电子化的供应链(e-chain)就是对未来的展望。而支持未来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将是ERP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建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6,(457):147-149.
[2]张福荣.电子化供应链管理[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3]胡军.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6.
北京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平台将区域内的制造、物流、商贸等企业,海关、商检等政府部门,加入到信息交换网络中,实现物流数据的透明传输和有效使用,打破行业间信息传递的壁垒,提高物流行业的信息交换效率。
采用异构数据交换技术
构建这种区域的信息协同服务平台,将各方的应用系统集成到平台上,必须解决数据交换的兼容问题。北京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采用了异构数据交换技术,预留了和内部信息系统进行交换的多个接口,易于维护和跟踪,并覆盖信息系统的所有业务模块。由于异构数据交换平台和信息系统在网络分布上都处于企业的内网,安全级别相对较高,所以采用设计简单、交互性强的HTTP接口,利用接口表作为数据中间媒介,与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信息交互。
北京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从2009年开始需求调研和系统设计,经过多方考察,选定与Axway公司合作。在我国的港口、海关和铁路等物流领域,Axway公司的异构数据交换底层中间件有着广泛的应用。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在Axway系统中间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针对我国物流市场现状的异构数据交换系统,该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物流公司对物流信息交换的需求,能快速响应并匹配多种协议和数据交换标准。
多方交互的信息枢纽
北京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异构数据交换系统作为整合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工商管理等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交互的枢纽,通过自动接收、匹配、转发等流程完成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北京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BtoB和BtoG网关。支持多种接口方式和传输协议,实现与企业ERP、WMS等内部系统的对接,以及与通关平台(比如电子口岸、国外海关)的对接。
2. 标准适配器。这些适配器可以识别任何标准数据,并调用格式转换服务,将数据转换为接收消息的合作伙伴所需要的标准格式,从而在贸易合作伙伴之间传递消息。
3. 门户服务。企业通过门户进行业务的查询、处理和监控等事务,比如提供供应商订单状态实时查询、库存状态实时查询等。
4. 应用服务。根据不同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如VMI、CPFR等,提供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应用事务处理,比如计划管理、订单管理、关务管理等。
5. 信息队列服务。对用户的各类信息进行动态管理,以便能够按照事先确定的供应链关系,将信息传递给指定的贸易合作伙伴。
6. 数据格式转换服务。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提供数据格式的转换服务。
7. 工作流管理。控制各个粒度的供应链活动或事务之间的关系和流程,以实现不同用户和不同供应链策略所要求的处理模式。
8. 安全服务。提供用户认证、数据加签和加密的服务。
9. 后台管理。为不同级别的系统管理员提供用户管理、服务级别管理、日常监控和统计功能。
10. 服务注册管理。对各个层次的服务进行注册,以便平台内外的系统进行访问。
未来将注重平台的开放性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 跨专业实验课程 虚拟商业社会环境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高教重点自筹课题(项目编号:B-b/2016/01/17);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33000)。主持人:梅元清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07-0118-02
一、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介绍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与经管类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着不利因素:实践教学内容与工作单位需求有所脱节,而且,实践内容缺乏将经管类各专业纵向发展中上下游企业的岗位群和横向发展中与本企业有关联的事业单位岗位群有机结合;缺乏培养学生个性特征和职业发展全局观。这样的现状,激发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基层教师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热情。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irtual business social environment,以下简称VBSE)校内实习工厂的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学者还不多,并且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对VBSE概念的研究和探讨。
由于传统的各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着上述不利因素,使得跨专业的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实训平台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具体来说,它与传统单专业的实践课程相比在业务特点、业务流程和考核体系三方面,存在着显著特点:跨专业实践课程的业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丰富的组织类型与业态:制造业企业、材料供应商、下游企业客户、物流企业、工商、税务、银行、事务所等各种社会业态,可以通过课堂就能让学生体验正常的社会商业环境。跨专业实践课程的业务流程主要为企业内、外部业务流程,让学生可以分岗位感受岗位工作职责及岗位工作内容,并且业务流程分为固定模拟业务流程、仿真自主经营流程、O2O业务流程,能让学生多维度实践。跨专业实践课程的考核体系是贯穿整个实验课程的考核体系,将理论知识和企业经营情况体现在最终实训成绩中。
二、VBSE实验课程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跨专业实验教学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型经管类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学生在VBSE实训平台上的跨专业的实践训练,来满足毕业时工作单位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标。如图1所示,VBSE课程培养目标是如何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通过VBSE实训课程后,形成工作单位所需的合格的岗位人才。
由于参加VBSE实训的学生需要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尤其是需要完成会计学基础、会计信息化等预修课程,而这些预修课程都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即经管类所有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这为经管类学生参加VBSE实训提供了知识储备。参加VBSE实训的学生,需要在企业内外虚拟环境完成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业务流程中的若干岗位所要求的任务。通过这种VBSE校内实习工厂实习,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全格的岗位管理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生。
为了实现VBSE实训平台培养目标,VBSE校内实习工厂课程按照人才成长规律,依据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从企业管理全景仿真、供应链管理全景仿真和商业社会环境全景仿真三阶段分别完成各阶段的实验实训目标。其中,企业管理全景仿真是模拟现实经营环境作为教学实景,通过决策管理、过程管控等内容,实现对制造企业管理的全景实训。供应链管理全景实训是在企业管理全景模拟的基础上,增加客户企业、供应商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多组织、多形态和多流程的供应链协同与管控,实现供应链管理全景模拟实训中。商业社会环境全景实训是在供应链管理全景实训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工商、税务等政务服务机构和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等公共服务机构,实现多组织架构、多行业模拟及多商业形态对抗。
三、VBSE实验课程建设的内容
VBSE实训平台的建设需要完成以下三方面内容:(1)VBSE实训平台场地布局;(2)VBSE实训平台环境搭建;(3)VBSE实训平台教学用具和教学成果。VBSE实训平台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仓储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税务管理、社保管理、客户业务和银行业务等17大类、97项实验训练项目。VBSE实训平台还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完善跨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
在以上VBSE实验课程建设三个内容中,平台训练内容是重点。第一个内容为实训平台的运行提供了硬件环境,第三个内容的平台师资队伍建设为平台训练内容得到更好的效果提供了保障。在实训平台练习中,VBSE校内实习工厂是从企业实际工作中抽取典型岗位的实训任务,仿真实际活动。因此,VBSE教学环境下,学生需要通过完成典型的岗位工作任铡⒀Щ峄于岗位的基本业务处理,体验基于岗位的业务决策,深化理解岗位绩效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四、基于VBSE实验课程的实训
学生在VBSE校内实习工厂中进行仿真实习时,其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揽括供应链(制造企业、物流企业、流通企业、国际贸易企业)、政务、公共服务、个人消费等,虚拟几十个机构,上百个角色,几百个训练任务。拟建立的仿真实习平台是仿真经济环境下的部门级管理、企业级经营和供应链级协同的三级模拟对抗平台。见图2。
如图2所示,VBSE仿真综合实习平台包括制造企业经营模拟对抗系统、工商局窗口业务模拟系统、税务局窗口业务模拟系统、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模拟系统、招投标中心业务模拟系统、物流公司业务模拟系统等子平台。依托上述实习平台,仿真实习训练的内容分别是:
制造业经营模拟业务训练主要模拟采购、生产、销售、财务、行政、市场6个部门的业务。具体业务包括:生产线管理、产品质量管理、采购管理等。工商局窗口业务模拟训练主要包括企业登记、企业年检、监督投诉。以核心企业和工商局两个角色进行互动完成业务模拟训练。税务局窗口业务模拟训练包括行政审批和纳税申报两大部分。银行窗口业务模拟训练包括开户、贷款管理、国际结算等。会计师事务所模拟业务训练包括审计、验资等。招投标中心业务模拟训练将把学生分成三类用户,分别是招标方、投标方及招投标服务公司。训练内容包括招标申请委托、招标管理、投标管理等。国际货代公司业务模拟训练包括货代业务操作、运价船期和最新法规等。咨询网业务模拟训练将把学生分成咨询专家、咨询公司及咨询方三种角色,提供咨询案例、现场咨询及咨询资源建设等。
五、VBSE课程建设的创新性
VBSE校内实习工厂通过对不同形态组织典型特征的抽取,营造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让受训者在虚拟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中,将经营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可进行多人协同模拟经营和多组织对抗,满足多专业学习与实习实践。这样有助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全面认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和业务流程,也让学生体验到企业内各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及其与企业相关经济组织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VBSE校内实习工厂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跨专业协同性:即经管类多专业学生共同进行的校内综合实践教学有利于实现专业协同、岗位协同以及业务协同,有助于经管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另外,基于机构、环境、流程以及用具等全方位的全景仿真,实现了运营柔性、制造柔性、物流柔性,将创新、效率以及效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多元化的对抗性竞争环境;构建出多层次、多模块衔接紧密的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将教学用具、团队训练、柔性教学、自主学习以及网络开放教学等多种模式整合起来等这些也属于本课程建设的创新。此外,如果能在本实训平台建设过程中适当引入校企合作单位的企业情况,如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VBSE实训平台的仿真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尤其是校企合作单位的要求。
六、小结
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构建VBSE跨专业实验课程来完成校内仿真实习,可以很好地衔接学生从校内到企业的过渡过程,弥补了以前只是单专业实验课程在业务特点、业务流程和考核体系方面的不足,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要求。
⒖嘉南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