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儿童安全教育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0 14:34: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儿童安全教育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儿童安全教育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儿童

doi:10.14033/ki.cfmr.2017.4.0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4-0138-03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类型,约占儿童肘部骨折的75%。在肱骨髁的内前方有正中神经及肱动脉通过,故此处骨折极易导致血管、神经损伤,后遗肘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发育[1]。外科手术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可靠方式,行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可使骨折得到良好复位,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感染风险也较高[2]。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在保证骨折复位的前提下选择更安全的微创手术方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切开组和闭合组,每组40例。切开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14岁,平均(5.8±2.1)岁;伸直型31例,屈曲型9例。闭合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12岁,平均(5.6±2.2)岁;:伸直型29例,屈曲型11例。纳入标准:(1)年龄≤14岁;(2)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协议。排除标准:(1)开放性骨折或陈旧性骨折;(2)术前存在肘关节功能障碍。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闭合组 患儿全身麻醉并取仰卧位,患肢外展,在牵引状态下术者运用内外翻及旋转等手法复位侧方及旋转移位,屈曲肘关节端提复位前后方移位,术中透视,复位满意后给予2~3枚直径1.5~2.0 mm的克氏针内固定,由肱骨髁内侧进针,进针时应避免伤及尺神经,如无把握,可作一小切口,游离出尺神经,于直视下进针,尾端折弯剪短后置于皮外,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外固定。

1.2.2 切开组 患儿全身麻醉并取仰卧位,患肢置于胸前,取肘后侧正中入路。以尺骨鹰嘴为中心,作一长约8 cm的S型切口,钝性分离肱三头肌腱膜,暴露尺神经及尺骨鹰嘴,于直视下复位骨折,用2枚直径1.5~2.0 mm的克氏针自肱骨内外髁交叉打入,被动活动肘关节,如骨折无移位且活动度良好,则于充分止血后闭合切口,尾端折弯剪短后置于皮外,肘关节功能位石膏外固定。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开始抓握等功能活动,石膏拆除后开始主被动肘关节屈伸锻炼,术后6~8周拔除克氏针。

1.4 观察指标

1.4.1 手术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天数等手术相关指标。

1.4.2 临床疗效 术后3个月,依据Casstbanm肘关节功能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优:肘关节伸15°,屈曲130°;良:肘关节伸40°,屈曲120°;可:肘关节屈曲80°或肘关节屈曲>110°,活动范围>50°;差:不能达到上述标准者[3]。

1.4.3 并发症 术后随访,统计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与切开组相比较,闭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闭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6/40),其克氏针松动移位1例,肘关节活动性差1例,尺神经损伤3例,肘内翻1例;切开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5/40),其中切口感染2例,克氏针松动移位1例,肘关节活动性差1例,肘内翻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第2篇

关键词:学校;安全教育;数字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D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7-0149-02

一、学校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历数近三年来国内所发生的灾难中,少年儿童都是受到伤害最严重的社会群体;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每年约有16万0~14岁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儿童因伤致残,平均每天约有44名学生死于各种伤害事故,相当于每天有一个教学班“集体死亡”,约80%的非正常死亡本来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国已进入突发公共事件高危期,对少年儿童构成的潜在威胁呈现新的形态和特点,关注儿童少年健康、保护儿童少年成长刻不容缓,如何对中小学生开展尊重生命的教育已迫在眉睫。

没有生命,无从谈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知识的主动普及和良好的普及效果,将大大减少伤害的发生率。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应包含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

二、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现状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取得的进展

1.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电视节目可以视为推进生命教育的积极尝试。2008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合制作了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它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9月1日,全国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约2.2亿人收看了该节目。

2.安康计划安全应急教育工程安全应急教育工程专项基金。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加强全社会灾害防范教育、完善应急机制的号召,体现儿童少年权利保护的完整性和时代性,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倡议发起并实施了专项大型公益项目——“安康计划安全应急教育工程”,同时设立了“安全应急教育工程专项基金”;“安康计划安全应急教育工程”的推出和实施,旨在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唤起全社会对安全应急教育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普及、教育培训活动,改善有关设施,培养儿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对意外伤害应急技能的训练,全面提升安全应急综合素质,提高广大儿童少年安全应急技能和相关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促进少年儿童的安全健康成长,让孩子们在灾难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多一些镇定、少一些伤害,多一些经验、少一些意外,使广大中小学生真正远离伤害、远离事故、远离犯罪、更加安全健康地成长。

3.中国安全教育网;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主办省略/。

(二)安全教育的实施模式

总体来说,加强儿童少年的应急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救技能,着重从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即教育的有效性上来考虑未来安全教育的研究方重点。

1.传统教育模式。目前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以学校老师灌输式为主,学生对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极差。从现状来看,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国中小学还普遍存在着应急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材缺乏、教育教学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很多学校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仅有一次相关课程,课程内容陈旧,无法与现在社会生活有效对接;课程设置单一,缺乏针对性;教育形态多以大课堂宣讲为主,单向灌输,不利于少年儿童的理解和接受,互动交流性差;缺乏实际演练,即使有演练,也是走过场,直接导致学生对各种潜在危险和灾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乏学习兴趣,对讲授的内容不理解;安全教育的定义相对狭隘单一,没有从多层面、多角度关注少年儿童的安全问题。

要解决这些困境,在传统模式下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教育成本大大提高:教育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相关配套设施需要跟进,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接受安全教育知识。教育的可行性和普及度也因此受限。

2.数字化教育模式。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借助数字技术讲解安全知识、推广安全理念,可以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并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安全教育”的渠道和形态在现代数码技术的支持下,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均将大为扩展。以安全教育电子出版物为例,其设计制作完成后,可推出光盘与网络两种版本,小学、中学、大学三种版本,并就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城市与乡村不同设计制作不同的教学版块,推广到国内城乡学校。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安全教育的实施具有更为现实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现代媒体均可作为安全教育的载体

现代媒体的受众面广,不仅针对学生,而且将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带动全社会学会真正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构筑起全民安全防范教育体系。

(一)安全教育数字化的意义

1.用数码技术,以形象的、动态的、交互的方式讲解安全知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体验和演练的过程中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尊重生命。在培养生存能力和训练应急避险技能的互动过程中直观、感性的学习和接受安全教育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规避和解决,并能将知识举一反三,提高生存技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触摸屏、LED展示屏等现代多媒体传播手段,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的“避险自救”知识普及教育,教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这将使少年儿童有兴趣学习如何“用知识守护生命”。

以电子出版物为例,分为可以观看的动画视频和互动性的动画游戏两个部分。动画视频以演示、讲述为主。电子出版物拟设计虚拟人物形象,如生命守护小精灵、生命守护神爷爷、小朋友平平、安安等,将一些抗灾避险知识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视频了解各种交通、自然灾害、溺水等事件发生的原因、学习急避险技能。在掌握一定常识后,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触摸屏参与互动性动画游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选择题中,选择一种选项后,即有相对应的动画形象显示出选择的结果:选择答案错误即会看到非常严重的后果,选择正确答案则会得到数码的精神奖励。电子出版物经过悉心策划,将丰富的内容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动画角色设计活泼可爱,语言自然,不生硬说教。画面制作使用painter、illustrator、photoshop等平面设计软件与flash等交互设计软件,并配合AE软件制作效果,三维软件制作场景。形式生动,交互性强,寓教于乐,注重应用是电子出版物的特点。使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以及课余时间娱乐中学习到有用的紧急避险、防患于未然的知识与技能。电子出版物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普及教育,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和训练应急避险技能,以有限的投入满足广大师生、家长的需要,最大可能避免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将构筑起全民安全防范教育体系。

2.数字载体和呈现方式还有利于安全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跟动性。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安全教育已经不再囿于过去简单的形态和内容,少年儿童所面临的安全隐患类型多、形态新,数字技术构架下的安全教育平台和载体可以随时更新,突出新情况下的高发问题及解决方案。可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季节和不同问题分别解决。这扩大了安全教育的范畴和概念,同时,也扩大了受教育的人群,有利于不同群体的少年儿童找到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并得到及时的帮助。

3.数字化还有助于构建复合型安全教育公共平台。安全教育公共平台除了有传播安全知识的作用,还将发挥“构架少年儿童和社会之间交流的桥梁”等功能。少年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需要社会的关注。其中,离异儿童、遭受暴力创伤的儿童、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艾滋儿童等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网络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让更多的人聚焦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上,给予物资和精神上的救助;网络还可以针对少年儿童问题的焦点,引发公众的反思,并有利于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改善症结,消除弊病。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从身体和心理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辅导,使少年儿童得到全面发展。

(二)期 望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包括学校家长在内的全社会的责任。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的数字化设计研究,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家庭的幸福,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曾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四、小 结

数字技术使安全教育以全新的面貌和内容将更多的群体、单位纳入到安全教育的建设体系中,这将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紧密结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系统工程。这在显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全民素质、提升社会整体精神文明的发展上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先蓉,罗紫初.数字出版与出版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3篇

儿童安全教育的资源的使用者主要以成人为主,儿童更多的是接受教育和保护的一方,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儿童网民上升情况明显,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中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人群的占比分别为11.2%和36.3%,相比2012年底均有所上升,尤其在初中群体中的升幅较为明显。[1]这表示儿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直接使用网络安全教育资源。面向儿童设计的安全教育类网站,对儿童来说,他们对网站认知、理解与应用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网站建设必须从使用者的年龄特点、认知情况和接受能力方面出发,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将网站的受众分为学前儿童用户(7岁以下)、小学儿童用户(7~11岁),初高中儿童用户(12岁~成年)[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定位受众,来保证网站的内容、风格和运营等符合受众需求,从而保证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以确保网站的应用价值。国内外以儿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按以上三个年龄层定位受众的网站较少,美国我的宝贝网(MyPreciousKid:www.mypreciouskid.com/),有专门对7岁以下儿童提供安全资讯和产品的服务;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www.safekidschina.org),即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分支,其使命是降低14岁以下儿童的意外伤害和死亡。

2支持者———家长、社会、政府

面向支持者的安全教育类网站必须考虑支持者的特征。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保障儿童安全,这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家长、社会、甚至政府的参与都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支持者定位受众,往往决定了网站的功能定位。支持者普遍对儿童安全教育网站的需求是获取知识功能和交流功能,如“我的宝贝”网会提供论坛服务,在论坛中大量儿童安全教育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无疑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儿童安全教育做了推广;社会上的组织机构可以提供一定的儿童安全教育资源,需要网站具有资源和在线专业及技术支持的功能;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扶植政策,需要网站具有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功能。例如,美国国家儿童安全理事会(NCSC:www.nationalchildsafetycouncil.org)就是致力于儿童安全的慈善组织,该组织提供300多类儿童安全教育材料,辅以50多个安全顾问,每年为40多个国家,约6000个公共安全机构和超过16000000儿童提供儿童安全资料。

3实施者———教师

第4篇

摘要:通过进行对社会各个领域的人群进行关于儿童安全教育、使用绘本的感受和对立体绘本的各方面事项的抽样调查和对立体书、绘本、游戏、拼图与模型搭建的研究,来探寻如何发挥我国儿童安全教育的立体绘本设计研究的作用,使儿童更易接受公共交通安全知识。

关键词:儿童;绘本;立体书;安全教育

研究内容:在研究内容方面,总的来说,我们主要调查与研究“如何发挥我国儿童安全教育的立体绘本设计研究的作用,使儿童更易接受公共交通安全知识。”

首先从现今的儿童安全的现状来看,在当今社会关于人类健康与安全的诸多问题中,儿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种伤害对儿童安全的影响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损失都是巨大的。

经调查表明,幼年到青壮年是一个生命力旺盛、健康问题较少、死亡率较低的时期,但儿童却是受伤害的高危人群。由于当今旅游、交易、商贸等活动的活跃程度较高,商业活动繁杂,公共场所周边交通拥挤现象比较严重。地铁、公交交通安全问题也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其中现行儿童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虽然儿童的安全问题近年来屡次发生,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仍然没有很多高效易推行的举措。

国内外经验证明,安全教育需要从儿童抓起,儿童是弱势群体,他们有权利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使儿童接受合理的安全教育并且增强儿童的应急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其中不仅在于社会交通、治理措施等方面存在问题,还涉及到学校安全教育不到位。处在迅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其喜动、好奇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中的活动特点是活动量大、范围广、种类丰富,但因其年龄小,生活经历少,心理以及生理上不成熟,导致他们难以形成自我保护,不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易发生伤害事故,而且在一些外来的突发事件面前也不具备相应的反抗能力。

儿童安全教育形式存在问题,学校的安全教育教材相对单一,缺少吸引力,儿童缺少学习兴趣;又或者尺度较大,儿童理解偏差;且传授方法仅限于对安全知识的传授,口头表达的安全知识,得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并且往往学校和老师也没有适合的方向入手,同时学校的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安全教育意识也很淡薄,并且在人员方面,缺乏安全教育专职教师、专业教材、安全实践演习。

据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有一百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在中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亡原因的26.1%,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每年7%-10%的速度快速增长。据数据统计,其中1-4岁的儿童最多,在各种儿童意外伤害当中,根危害发生频率以及程度,依次是跌落、家庭中毒窒息、溺水、活动中受、交通事故、烧伤、烫伤。

其3-6岁儿童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相对较差,还不能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他们感知的是事物的外表,喜欢观察具体的、突出的、鲜明的无需太多思考的东西。安全知识相对缺乏,安全意识相对薄弱,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同时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对于家长或者老师的教导,牢记与遵守的能力较低,有不可控性。有调查表明,当儿童一人在家时,进行敲门实验,通过查煤气、家长朋友、推销等理由时,几乎都敲开了门。其侧面也反映了家长对于这些低年龄儿童安全的忽视性。虽然多数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但不到1/5的家长表示接受过有关儿童安全教育的培训与宣讲活动。家长的重视程度与儿童安全教育实施性仍然不足。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儿童行为取向的重要途径,孩子最初的行为方式受家长的行为影响,因此,要强调与重视家长在教育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安全生活氛围。

排除社会不法分子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来看,大多数儿童的意外伤害是可以控制、防止的。如果家长掌握有关知识和仔细看护,完全可以避免事故。发生意外伤害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预防方法常常十分简单。有关专家介绍,美国由于从1987年开始“全美儿童安全”的宣传活动,在2003年儿童意外伤害的死亡率就已经降低了39%。加强儿童安全知识教育和社会宣传,在全社会建立一个自然保护体系,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儿童安全,是防止意外伤害的最有效方式。

近年来,安全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育人功效日益凸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但是,安全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在很多地区,只是学校进行偶尔的火灾、震灾逃生演习;由于社会整体趋势的发展,现在从襁褓开始就已经在被灌输着学习再学习的思想,不仅老师、家长忽视了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儿童本身也将安全教育放在一个不是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儿童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安全类课程开课率不足、实践活动参与面小、师资短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由于用于安全教育的时间零散、教育形式表面化,我国实施安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儿童安全教育是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启蒙教育之一,诸如儿童成长环境的选择,基本卫生常识,儿童的举止行为,交友取向等都是安全的基本教育途径。在行为规范方面必须给予忠告和提醒。在我国的民族传统中,十分重视和倡导家庭对儿童的安全教育。从儿童有认知能力时即开始。《三字经》、《弟子规》、《小儿语》等都是可以作为儿童安全教育参考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这些古代启蒙读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的教育资源,对儿童进行文化启蒙、养成教育和强化安全意识,是古往今来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手段,值得我们去借鉴。其中《弟子规》对儿童行为举止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并且教育儿童基本的注意事项与行为准则。其与儿童的心理、生理的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是一致的。并且提醒儿童与其家长,在儿童能力未到达的情况下,不要擅自做主,随性而为。其中包括:

(1)卫生习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2)衣着: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3)安全: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

而在游戏中,儿童开始获得其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动机、技能和态度。在游戏中,儿童好像是一个比他自己高出一头的人,在此过程中激发儿童潜在的领域性、竞争性。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在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儿的潜在发展水平是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的合作中体现的。教学的组织应基于活动而不是静止的因素。既观察儿童在自发游戏中的行为,也观察儿童在有组织的活动中的行为才是明智的。“并且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生活重心,游戏最常见的工具就是玩具;学习则是孩子成长的必要过程,学习最典型的形式是书;玩具书就是兼具了书的内容和形式,也拥有玩具的趣味和功能,玩具书把跳出平面的书的限制范围,创造了三度立体的空间,在设计上用眼去发现去探索的机关和结构。

拼图与模型搭建也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之一。在局限的2D范围里拼出一个物品,一个合于逻辑的东西。使其懂得顺序/秩序/逻辑的意义。儿童需要观察范例上的正确拼法,才能拼出正确答案。培养观察力,培养耐心、专注力,通常拼图都是由日常生活中拼起,所以儿童要熟悉身边的事物,才能按照逻辑拼出正确的图形,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耐心及专注力,让他可以坐得住的做一件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上,玩拼图能W习推理思考能力,因为小朋友会经由尝试不同的选择,到决定正确的一片放下去,也就是经过假设、判断到选择的过程,让他学习运用逻辑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且感官的触动对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教育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感官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培养孩子敏锐的感官,锻炼孩子辨别力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比起那些一闪而过、只带来一时的快餐文化,欣赏绘本对于儿童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满足身体活动的需要、与环境保持平衡与协调的需要(即认知的的需要),以及社会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各种需要激发了儿童的游戏行为,各种需要的满足儿童的游戏兴趣得以维持,并且将其行为进行规范。

绘本是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也是儿童安全教育的载体之一。绘本中包含了各种绘画的方法,并且绘本中的细节突出,独特有趣的叙事关系,而且绘本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孩子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不断增强孩子的专注力、有效提升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孩子的听力水平、熏陶孩子的领悟力、促进良好品行的习成提升。而且在情感上受到熏陶,使他们对艺术产生更浓厚的兴趣,预留给孩子更多想象的空间。基于儿童安全教育的立体绘本研究至少需要从上述方向进行完善,而不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形式感等方面而生产制作。

第5篇

关键词: 应急安全 幼儿教育 应急对策

一、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同时幼儿园应急安全工作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有代表性的为:刘馨等对我国部分地区幼儿园安全状况与安全教育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幼儿园安全状况,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刘宣通过分析国内外安全教育实例,对国外幼儿园教育安全进行了述评,旨在为我国幼儿园安全教育提供启发和借鉴。黄倩研究了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对幼儿尤其好动、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的现状,提出幼儿的安全教育要全方位进行。

二、相关研究的不足

以上成果,凝结着学者们的智慧,也提出了安全教育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涉及家庭和幼儿园的协同工作

幼儿应急安全教育绝不能仅在幼儿园进行,儿童的家长也要重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段时间以前教过的应急安全知识,常被多数孩子遗忘。这时,如果幼儿园的应急安全教育能够得到家长的重视,局面就会有所改观。因此,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协同进行工作。

2、很少考虑幼儿应急分级安全教育

幼儿园儿童的年龄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理解和行动能力也不同。在平时的应急安全教育中,我将预先准备好的应急安全知识分别教给大班的孩子一次、中班的孩子两次和小班的孩子三次。结果发现,大班的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最好,小班的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最不好,中班的孩子介于两者之间。这说明需要对幼儿进行应急分级安全教育。

3、在进行应急演练时很少考虑突发事件的级别

在所实行的幼儿园应急演练中,究竟可以应对什么级别的突发事件,值得深思。如汶川地震主震发生后,只是地震中心的房子倒坍,大部分的房子只是摇晃,因此在余震到来之前,可以把握短暂的时间进行逃生。但是某身处顶楼的幼儿园老师,对地震级别估计不足,命令孩子趴下,最终错过了最佳的逃生时间。其实如果教师能预先对地震级别进行估计,组织孩子跑到空旷的场地上,就会避免惨剧。因此,在进行应急演练时,需要考虑突发事件的级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

三、应急对策

针对以上不足,我提出了如下有关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的建议,具体包括:

1、建立幼儿园与家长应急协调机制

具体地,首先,应聚集所有在园儿童的家长,进行以儿童应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座谈会,并建立家长应急教育小组,负责代表家长和幼儿园关于幼儿掌握应急安全教育的情况进行沟通。然后,作为幼儿园教师,应主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结合家长提出的合理建议编写教案,进一步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并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应急安全教育的教学工作。最后,教师以询问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应急安全测评,同时通过家长反映的幼儿心理状况,以综合了解幼儿应急安全教育的效果。

2、差异化制定幼儿应急安全教育的教案

首先,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征、行动能力等。例如: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语言能力明显增强,行动能力明显改善,自己会走动,而这些儿童的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很容易发生事故。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接近于成人,但孩子容易兴奋、激动,还特别好动。然后,考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例如:对于3-4岁的孩子,教学内容着重应急安全环境的创设和对孩子进行应急安全行为的教育;对于5-6岁的孩子,教学内容的重点应为引导孩子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孩子面对这些事件的防范和处理能力。

3、按事故发生级别的不同进行应急演练

具体地,首先,教师应搜集有关突发事件事故级别的资料,掌握发生突发事件时事故的基本特征,并能依据事故产生的具体特征大致估计事故发生的级别。然后,按照事故可能发生的级别,分别制定应急演练的方案。为使应急演练的方案可行有效,应考虑询问当地救援部门的意见,对应急演练方案进行完善;最后,依据实际需要,组织孩子进行应急演练。每一次应急演练的效果,教师应记录下来,并总结该次演练的不足,以便在下次应急演练时进行纠正。

四、结束语

本文针对幼儿园应急安全教育问题,对代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不足。值得一提的是,本文还提出了解决这些不足的应急对策,下一步的研究目标是增强这些应急对策的可用性。

参考文献

[1]刘馨 李淑芳 我国部分地区幼儿园安全状况与安全教育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 2005,12:15-18。

第6篇

关键词:儿童 交通安全 音乐剧 儿童安全教育联盟

儿童交通安全音乐剧公益项目,是一项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交通安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公益活动,又是实施“文明交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宗旨是:通过以交通安全儿童剧为主要平台,构建多种联盟、提供全面权威的安全教育咨询培训,定期开展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多种实践体验活动,以帮助广大家庭和少年儿童提高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儿童的交通安全教育,防止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培养儿童从小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树立文明友好的小市民形象,让更多孩子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并小手拉大手共同营造“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 从我做起”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项目目标的提出

1.创编排演一个儿童音乐剧

凭借生动有趣、互动性强的舞台歌舞表现形式,结合儿童交通安全的内容,以平安森林的动物为主要角色,整合本市儿艺团体资源,排演全新的儿童交通安全音乐剧《平安森林》。

2.成立一个组织

安全教育志愿者NGO组织,有利于吸纳社会各方面专业人士和爱心人士为项目提供帮助。

3.打造一个联盟

儿童安全教育讲师团,集中武汉市安全教育专家资源,成立讲师团,并联动各职能部门加入其中,为项目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政策。

4.提供一种服务

围绕儿童安全开展多种培训、书刊发放、咨询及体验实践活动。

二、项目内容的实施

1.儿童剧演出

全市交通路况复杂的学校(流动留守小学)、幼儿园进行儿童交通安全音乐剧《平安森林》巡演,通过武汉人艺演员的精彩演出,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演出中了解到交通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懂得交通步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良好的交通习惯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在和演员的精彩互动中,孩子们还能丰富更多必要的交通知识,学习朗朗上口的交通习惯儿歌,在游戏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愿意争当安全宣传员,把正确的安全知识向家人传递。

2.儿童安全联盟提供指导

演出后,邀请安全教育联盟专家以及志愿者在活动现场,为家长和孩子们作咨询以及演示,并提供人体模型,指导大家学习心脏复苏、人工呼吸等意外急救技能。

3.儿童安全教育指导服务

向各组织以及街道社区、相关安全教育联盟学校发放预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海报、未成年人安全教育期刊、我的自我保护书,将安全教育知识普及家庭,努力搭建学校、社区、家庭为一体的教育网络。

4.儿童安全教育实践体验活动

组织中小学校到武汉市未成年人安全教育体验馆开展安全自护体验活动,邀请志愿者参与活动,带领孩子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体验地震逃生、溺水自救、心肺复苏、交通角色游戏、火场逃生等项目,在身临其境中掌握面临危险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三、项目效果的分析

第一,项目选题形式新颖,生动有趣、互动性、教育性强,能深入社区、走进学校,受到学生及老师家长的热烈欢迎。由于项目紧扣时代热点,是目前社会重点关注的领域,利于平安家庭、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二,因为有强大的、成熟的安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作为项目技术支持及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活动内涵深厚,系统性强,能针对不同阶段人群提供不同的安全教育辅导需要。例如我们在全市交通路况复杂地段的学校以及留守流动儿童学校中对孩子们进行交通习惯养成,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据了解,该地区的步行以及助动车闯红灯的比率大大减少。

第三,项目开展灵活,移动性、观赏性强,比以往的活动更能拓展受众面,一个剧目可以同时供千人观看及互动。目前为止,有超过万人左右的家庭及学生欣赏到儿童交通安全音乐剧《平安森林》,并参与互动游戏。

第四,项目吸纳了有志于儿童安全的外企志愿者、武汉知名生命阳光安全教育志愿者团队以及市职能部门组成的安全教育专家团,建立全新、专业的指导模式,给予孩子们最权威的、最细致的辅导,并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非常有利于积极倡导全社会形成预防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的社会干预机制,能引起家庭及全社会的重视,形成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让更多孩子安全回家,家庭和谐幸福。

四、项目风险的思考

首先,一个成功的公益项目,不能仅仅只靠爱心和对公益事业的满腔热忱,还必须要有敏锐的触觉,敏捷的行动,并用最适合这个时代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资源,最有智慧最科学的去进行,并考虑能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第7篇

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伤害知识、伤害态度、伤害行为。伤害知识有3个维度共33个条目,其中伤害基本知识7个条目,日常生活安全知识14个条目,急救知识12个条目,每个条目回答正确计1分,总得分再换算成百分制。伤害态度共有8个条目,计分方式与伤害知识计分相同。得分越高表明照顾者知识和行为越好。伤害行为主要调查家居环境和照顾者行为中容易造成婴儿伤害的因素,共有37个条目。其中关于家居环境评估的条目有18条,正向题每题回答“是”记1分,回答“否”记0分,得分越高表明家居环境越安全;照顾者行为评估的条目有19条,正向题回答“总是”和“经常”记1分,回答“从不”和“有时或偶尔”记0分,得分越高表明照顾者行为越安全,两部分得分相加后再换算成百分制。

方法照顾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者实施基线调查,首先取得婴儿照顾者的知情同意,然后对其进行第1次访谈,调查其对儿童伤害知识、态度和行为。安全教育访谈结束后,发放安全手册,主要内容包括婴儿期容易发生的伤害类型、导致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伤害的发生以及发生伤害后如何进行处理。1个月后再进行电话随访,询问对安全手册的理解情况同时给予答疑。3个月后再次进行电话访谈,调查在这期间照顾者对婴儿伤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安全教育前后照顾者的婴儿伤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差异。

1照顾者安全教育情况本组92名婴儿照顾者中,有14名(15.55%)经常接受儿童伤害安全教育,39名(43.33%)很少接受过安全教育,37名(41.11%)完全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缺失2名。33名(58.93%)照顾者主要在家里学习伤害安全知识,9名(16.07%)、11名(19.64%)和3名(5.36%)分别在社区、医院及其他地点学习,缺失13名。

2安全教育前后婴儿照顾者伤害知识和行为得分比较安全教育前后婴儿照顾者伤害知识和行为得分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安全教育后婴儿照顾者伤害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高于安全教育前,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1婴儿照顾者普通缺乏安全教育知识婴儿由于活动能力弱,自我防御能力差,因此其照顾者就成为其预防伤害的关键所在。有研究结果显示[4],安全知识缺乏对婴儿照顾者不良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能是影响婴儿伤害发生的主要因素。照顾者缺乏照顾婴儿的相关安全知识,照顾不周及家具物品摆放不当都可能导致婴儿伤害甚至死亡的发生[5]。本研究发现,仅有14名(15.55%)婴儿照顾者经常接受儿童伤害安全教育,39名(43.33%)完全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37名(41.11%)很少接受过安全教育;33名(58.93%)照顾者主要在家里学习伤害安全知识,9名(16.07%)、11名(19.64%)和3名(5.36%)分别在社区、医院及其他地点学习。结果说明,婴儿照顾者虽然通过不同途径了解了一定的婴儿伤害安全知识,但大多数婴儿照顾者没有接受过或很少接受过婴儿伤害安全教育,对于伤害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认识还不够。结果提示,只有照顾者全面认识和了解婴儿伤害安全知识及其相关因素,端正态度,在日常家具环境及自身的行为中尽量避免伤害的危险因素,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婴儿伤害的发生。

2安全教育可提高婴儿照顾者安全知识和改善其伤害态度及行为本研究发现,通过安全教育后,提高了婴儿照顾者安全知识,改善其伤害态度和行为,教育前后比较,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6-7]结果相一致。婴儿期伤害发生的主要地点是家居环境,家庭照顾者为预防婴儿伤害的关键。安全教育是减少婴儿伤害发生的有效途径[8]。研究表明[9],通过分派“宝宝书籍”的家长教育干预方式,可以减少婴儿的居家安全风险,特别是初产、低收入母亲的安全行为比对照组要好。本研究通过发放安全手册并进行电话咨询的方式对婴儿照顾者进行儿童伤害方面的教育,提高了婴儿照顾者安全知识和对伤害的防范意识,自身行为及家居环境中危险因素也相应地减少。通过电话咨询进行答疑的方式,给予婴儿照顾者直接的指导和帮助,对其不良行为提出改正措施,进一步帮助照顾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为婴儿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有效减少婴儿伤害的发生。

第8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安全教育;意外伤害

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医学的进步,幼儿因健康问题引发的死亡率下降,意外伤害事件成为导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相关研究的数据显示,“跌落撞伤、烫伤烧伤、硬物夹伤和宠物咬伤在幼儿日常意外伤害事故中所占比率较高”〔1〕。在生活中,幼儿在家庭中的意外伤害事件频发,已造成一些幼儿伤亡。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关键作用,但反思现今幼儿的家庭教育,发现其中的安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家长需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便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家庭教育中幼儿安全教育存在问题

(一)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作了明确规定,强调家庭要有教育意识,保障幼儿安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然而,在现实中发现大多数家长在教育方面更加关注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忽略对幼儿安全知识及技能方面的培养,这与家庭保护的角色相悖,也是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缺位的重要表现。近几年,我国留守儿童问题凸显,而留守儿童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饮食安全问题、交往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和游玩安全问题〔2〕,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教育缺位,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安全教育问题愈发突出。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位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尤其造成幼儿安全意识的薄弱,而且在学前期的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增加了其遭遇危险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其不知道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潜在危险,也不知道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更不知道当危险来临时自己应该如何做。

(二)家长安全教育内容仅限于书本,缺乏操作技能

部分家长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会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渗透一些安全知识,尤其当幼儿出现一些不安全的行为时,家长会告诉其行为的危险性。如,当幼儿要将手放在插线板的孔中并去抠时,家长会立即制止并告知幼儿不能这样做。但仅仅禁止幼儿做这些行为还不行,应该进一步告诉幼儿,这么做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不然有些幼儿会在家长不注意时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再去一探究竟。而且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关于安全方面的教育仅限于绘本或是现实中遇到的情况,缺乏成体系内容的教育,更缺乏一些必备技能的训练,如在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中,溺水和交通事故占比较大〔3〕。倘若在幼儿时期就加大对儿童安全意识的教育,加强对其游泳技能的训练、交通知识的普及以及其他应急技能的训练,将会大大降低这些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保障儿童的生存权。

(三)家长教育方式存在滞后性与随意性

家长在安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方式存在滞后性与随意性。如,部分家长会在幼儿发生意外之后再对幼儿进行教育,但有的意外对幼儿造成的伤害已无法弥补;还有的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具有随意性,家长随意的态度与方式会影响幼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使幼儿产生不用重视安全问题的错觉,这也违背了安全教育的目的。这些教育方式反映了家庭中对安全教育的不重视。但是,有的家长认为安全教育就是随机教育,具有偶发性,不用采取正式的教育方式,认为随着幼儿的成长,其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会随着经验的增加而增加。这些家长忽视了经验的增加有时会付出一些代价。如果家长在这之前就对幼儿进行系统、正式的教育,那么就会大大降低幼儿面对危险的风险性。除此之外,家长安全教育方式的随意性还表现在其对安全问题的讲述方面,部分家长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属于简单粗暴式,是命令式的,如“不可以动”“不可以摸”“停下”等,这样的方式一时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但有时反而会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二、幼儿安全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家庭教育中关于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家长态度方面,同时也包括其知识层面及技能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家长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缺乏以及对安全培训不重视,具体表现如下:

(一)家长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

家长忽视安全教育,究其根本还是家长对安全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这种心理也是造成现今安全问题多出现在家庭中的原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家长的安全意识与家庭中的安全隐患成负相关〔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家庭环境中的安全隐患也愈发隐蔽,也就逐渐弱化了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如,现今很多家庭住在高层小区中,一些家长认为高层建筑更安全,防护措施更加严密,从而放松了对幼儿安全的警惕,从而造成幼儿从高层坠落事件频发,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家长不在场的几分钟之内发生。还有很多交通安全事故是由于家长玩手机而疏忽照看幼儿,从而造成悲剧的发生。这些意外的发生都表明家长不重视对幼儿的安全教育,甚至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安全都有所忽视。

(二)家长安全技能缺乏

目前,不少家长对安全教育的理解仅限于书本知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一些安全问题时更需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即安全教育“既需要理性传达,还需要动作传达”。〔5〕幼儿家庭安全教育中也存在缺乏相关技能训练的问题,这是因为有的家长自身对安全技能的掌握就有所欠缺。如面对幼儿不慎跌伤或是骨折的情况,有的家长就会移动幼儿,正确的做法是不要移动幼儿,以免造成二次伤害。除此之外,对基本的急救措施,很多家长都是有所欠缺的,如面对异物卡住幼儿的喉咙时家长不知道怎么做;面对幼儿溺水时不知道怎样处置等。这些基本的急救措施都是家长应该学习的,不仅学理论,还要进行相关的实际操作练习,以防万一。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际操作经验更有价值。

(三)家长对园所和社区的安全培训工作不重视

面对幼儿安全问题,幼儿园和社区都高度重视,同时注重向家长传授相关知识,如有的幼儿园定期举行安全培训活动,对容易出现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进行剖析,并就相关措施予以展示或讲解;社区相关部门面对社区家长举行一些讲座或实践活动,向家长宣传相关安全教育知识,比如防火防盗、如何预防幼儿疾病等方面内容。大多数家长都会参加相关活动,但部分家长在讲座或培训现场做其他事情,没有学到相关知识,这体现了家长对幼儿园及社区培训工作的不重视;还有的幼儿的父母不去参加相关活动,让孩子的祖辈去参加,如果发生一些意外,老年人因为年老体弱等原因可能起到的作用不大,甚至弄错了一些急救措施,反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三、家庭教育中幼儿安全教育策略

(一)家长要提高安全教育意识

安全教育意识是家长进行教育的首要条件,因此家长要认识到安全对幼儿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教育意识。首先,家长要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一个对自身安全都不重视的家长,很难意识到幼儿的安全问题;其次,家长要优化安全意识,不应只把眼光放在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发展上,而且对幼儿身心健康尤其是生命安全都要予以关注。不论是家长提升自身安全意识,还是优化安全意识,都是加强家长安全意识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家长才能够在脑中有安全这根弦,从而会有意识地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并成为一种习惯。

(二)家长要增加安全知识和提升安全教育技能

对安全知识的学习是家长提升其安全技能的重要基础,因此,家长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首先,家长可以通过书籍或是网络进行学习,尤其是现今网络资源的丰富,使家长可以通过视频对相关急救技能有更直观的感受,便于自己的操作练习;其次,家庭重视与幼儿园合作,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家长要重视园所及社区安排的培训活动,积极参与并有所反馈,切实提升自己在安全方面的能力,同时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与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以解决平时遇到的问题,建立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安全教育。此外,家长可以把一些简易的急救方法教给幼儿,提升幼儿的自救能力,为幼儿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家长要重视园所和社区的安全培训

目前,我国的整个安全教育系统并不完善,应建立从幼儿园到高校、从家庭到教育机构的完整安全教育体系,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同时将国外好的安全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造,使整个安全教育系统完整而有效。首先,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幼儿园、中小学以及高校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其次,各个教育阶段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将安全教育纳入平时教学中,如高校应该将急救这门课定为必修课;再次,卫生防疫部门可以连同医院为准父母提供相关培训,或是倡导产前培训机构增加这门课程。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系统,为家长的安全教育提供保障。家长对于园所和社区的安全培训工作一定要重视,配合整个安全教育系统的工作,重视加强自己的安全意识,认真参加各种安全培训,使自己的安全教育技能得到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教育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一个人的成长源于家庭教育,安全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幼儿时期就应该加强家庭教育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长幼儿的安全知识,提升幼儿的自救能力,这些都与家长自身安全素质有关。家长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与幼儿园的配合,从而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慧渊,何敬瑜.在园幼儿家庭安全教育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8(11):47-49.

〔2〕张荻金.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胡涵,郭琳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隐患:溺水、交通事故与被〔EB/OL〕.(2015-07-01)〔2017-03-16〕.

〔4〕来鑫.家庭中幼儿安全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5):40-41.

第9篇

暑假临近,又进入了溺水事件的高发期。国际性非盈利调查组织在“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的《2000年-2005年中国儿童意外溺水状况》的报告中称,中国儿童发生的意外事故中,溺水约占60%,每年约有三万名中国儿童死于溺水事故,其中农村儿童是城市儿童的五倍。近年来,农村学生溺水事故更是有增无减,年年频发,而且大多数为农村留守儿童,每年触目惊心的学生溺水伤亡数字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敲响了悲剧的警钟!

农村中小学生假期溺水伤亡事故缘何接二连三地发生?原因自是林林总总不必细说。笔者认为,要杜绝学生溺水伤亡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不能“雷声大,雨点小”,政府和教育部门、学校、家长要积极配合,狠抓落实。

率先垂范。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在下发各种事故预防管理办法、学生安全教育通知要求学校令行禁止的同时,也应该极力做好农村和城市近郊河流、池塘、水坝等的管理工作,加强学校和农村周边的环境管理工作,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可靠的社会大环境,而不应仅限于喊口号、下命令,要积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

变被动为主动。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上级文件的指示或是等学生出了溺水安全事故以后才开始急于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是要积极主动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其一,学校应停止对学生安全的“说教”教育。单纯的“说教”,学生经常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没有真正从内心重视起来,结果收效甚微。因此,学校可以组织播放一些溺水事故的真实纪录片,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刺激他们想了解安全基本知识及自救常识的欲望。其二,责任到人,责任到班。学校应严格要求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加强各班的安全管理工作,并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将每个班的安全教育工作跟教师责任书挂钩,提高教师的紧迫感和重视度。其三,要加强同家长的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动向,增强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意识。

加强监护人的安全教育意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外出谋生,他们将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照看或寄养于他人。然而村里的老人一般都文化程度较低、教育观念陈旧,他们只希望孙子能够吃饱穿暖健康成长,而缺乏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意识。因此,学校可以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给老人讲授基本的安全教育常识,增强他们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和责任意识。此外,社区或村委会也可以运用各种方式加大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的宣传,组织专门的人员给留守人群普及溺水安全常识,提高他们对孩子安全教育的重视度,共同为学生的安全教育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