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4:34: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肺结核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结核,肺;健康教育;护理程序
结核病是一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疾病。我科摒弃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时限性和可视性,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 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治疗、转归有一个科学认识,提高患者认知行为和遵医方式,增强治疗效果,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至2009月12月,我科收治120例肺结核病患者,根据住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18~71岁;试验组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21~70岁。2组性别比、年龄间有均衡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推荐的肺结核诊断标准;(2)需要抗痨治疗;(3)年龄≥18岁;(4)自愿接受各种问卷评估。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2)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及老年痴呆患者;(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1.3 护理评估 入院时评估患者的基本状况,包括目前生活状况、知识技能水平、生理、心理状态;评估入院时各系统的常规检查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评估护理对象对长期用药的态度,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评估了解护理对象及其家庭对疾病、健康、治疗、康复的态度,家庭经济情况等,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1]。结核病患者通常能照顾自己而且似乎没有问题。 然而,可能会产生某些阻碍治疗依从性的事件,如情绪沮丧、财务困难、怀孕、乙醇或药物依赖、违法工作、至亲过世、无家可归等。护士必须听取患者的意见,并评价什么是患者最需要的、什么是患者正在努力完成的,以及结核病诊断对患者有着怎样的影响[2]。
1.4 护理诊断 正确区分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认真评估患者的个体是否具有该诊断的依据。肺结核的护理诊断侧重于认知、行为等因素。主要的护理诊断有: (1)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与疾病致肺通/换气障碍有关;(3)体温过高:与机体感染致病菌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5)活动无耐力: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6)知识缺乏:与缺乏肺结核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1.5 护理计划的制定 标准护理计划对相同疾病的患者提出共同存在护理诊断、预期目标、基本的护理措施和评价标准[2]。尽管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方法均相同,但是,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要灵活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制定一个包括支持系统在内的个体化计划,这样可以使治疗对患者生活的影响降到最底,激发患者的依从性,并且促进药物治疗的完成情况。
1.6 护理措施
1.6.1 制定健康教育路线图: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然后护理人员根据评估情况按临床路径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6.2 保证达标: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严格执行医嘱,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肺结核患者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坚持服药。根据健康教育内容上的指标,反复进行评估教育,直至达到最终护理目标。运用沟通技巧,积极建立治疗性人际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关心他们,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医院环境,积极主动配合医疗人员进行药物治疗。保证患者理解:服用多种药物的重要性,即使在感觉已经很好时;每种药物要按剂量服用;每种药物按药物的时间服用;药物可能的副作用的观察。
1.6.3 指标观察:定期对肺结核健康教育指标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及方式包括: 将自行设计的问卷发放给患者,由患者填写后收回。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住院次数。②对肺结核知识认知程度问卷。认知内容包括肺结核的发病原因、诱因、传播途径、疾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所服药物名称及不良反应、所服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不按医嘱服药的后果、按医嘱完成药疗计划及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等。按认知程度分为了解组、一般了解组、不了解组。③对疾病预后的了解情况。④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否满意。⑤治疗依从性问卷。治疗依从性情况分为坚持服药、间断服药、从不服药;复查情况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复查,遵医方式综合 评分70分以上者为遵医方式良好,69分以下者为不遵医。其中正确用药占60分,饮食习惯占25分,其他占15分。
1.7 护理评价 评价贯穿于健康教育过程的始终,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不断评估教育策略、教育内容是否适合教育对象,以便随时修订教育计划[3]。在长期的结核病治疗(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的患者)期间,许多因素会改变,因此护士必须在患者同意下定期地评价患者的进展,包括患者的临床情况、个人的境况、心情、态度、外表方面的任何改变都应该被关注。临床实践证明,护理程序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一定效果。
2 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90%患者受益,学到护理知识,对多种宣教形式满意。通过出院后反馈调查显示,大部分患者都能做到合理饮食,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坚持服药,能满足自我护理的需要。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4]。护理程序作为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为护士提供了一个符合逻辑的、科学的健康教育活动的工作程序框架,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5]。运用护理程序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护士热情周到的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促进了信息交流传递,不但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还减轻了患者孤独感和心理压力。使患者在情绪稳定下接受治疗,保证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根据不同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计划,随时评价学习情况,及时修改使护理目标更加明确,通过全程质量控制,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肺结核患者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何春渝.病人入院护理评估中的缺陷及干预措施.中国护理管理,2006,6:3233.
2 姜安丽,林菊瑛,巩玉秀,等.整体护理于护理程序.//姜安丽主编.新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0.
3 刘岩.利用护理程序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714.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10-01
糖尿病和肺结核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两种疾病,近年来两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而糖尿病患者的结核病患病率则比普通人高出很多,这跟糖尿病患者本身的体质有很大关联,所以,及时控制糖尿病对于肺结核的治疗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将3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31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9-81岁,平均年龄55岁。先发现糖尿病后发现肺结核患者18例,先发现肺结核后发现糖尿病患者11倒,同时发现2例。其中l型糖尿病3例,2型28例。肺结核中浸润型肺结核29例, 结核性胸膜炎2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者9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者22例。
1.2 方法
1.2.1 肺结核治疗方法:抗结核治疗方案:初治患者为2HRZE/7HR方案,复治患者为2HRZES/10HRE.即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链霉素(s)。无论初、复治患者,治疗第2个月末痰菌未阴转者均延长强化期1个月.对这些患者全部采用全程督导化疗[1]。
1.2.2 糖尿病治疗方法:控制饮食,总热量的摄取应较单纯糖尿增加10%为宜,同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I型尿病用胰岛索,Ⅱ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用量根据血糖水平而定,以长效胰岛素与普通胰岛素合用为宜,其比例为1∶15[2]。
1.2.3 诊断标准:①肺结核诊断标准[3]:痊愈:肺结核病灶消散吸收、纤维化或完全钙化,空洞闭合,痰查结核菌持续阴性。好转:病灶明显吸收好转,部分纤维化或钙化,空洞缩小,痰查结核菌阴性或强阳性转为弱阳性。未愈:治疗后病灶无明显好转.空洞无吸收,痰查结核菌持续阳性。②糖尿病诊断标准:断依据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
2 结果
本组31例患者,糖尿病病情控制得较好者25例,其肺结核痊愈3例,好转19例,未愈3例,肺结核痊愈+好转为22例,比例为88%。糖尿病病情控制不好者6例,其肺结核好转1例,未愈4例,1例死亡,肺结核痊愈+好转为1例,比例为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患者糖尿病与肺结核治疗效果
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例数肺结核痊愈+好转 较好2522(88%) 不好61(16.7%) P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了某些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其中在我国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当属糖尿病了。而且,糖尿病不止是血糖升高等问题,此类患者还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较单纯患肺结核要严重得多,从本文的研究也可知道,两者相互有着不利的影响因素,肺结核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程度,造成的后果就是反过来加速了肺结核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4]。分析其中原因就是,肺结核的中毒症状可影响胰腺的调节功能,而抗结核药物的使用,能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紊乱。而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维生素A,呼吸道黏膜上皮的抵抗力较低,造成了结核病军的侵入,还有患者本身抵抗力的下降也利于结核病菌的繁殖,因此,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时也考虑到两者的关系,实行兼顾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糖尿病的作用就更大了。①首先可进行心理护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多数是先发现其中一种疾病后才诊断出另一种的。这时,患者的心情都会很焦虑与抑郁,需要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通过仔细讲解病情和治疗措施,让患者了解自身情况,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同时也有利于病情的痊愈。②严格检测患者血糖,控制血糖不仅是治疗糖尿病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治疗肺结核的重要手段,血糖的波动能导致肺结核的发展。③饮食护理,相对于其他疾病来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就显得比较有意义了,首先,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而合理的饮食又是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手段,故医护人员可嘱咐患者在总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方面放低要求,可采用高蛋白糖尿病食品。④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有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做好房间的消毒工作。由于此类疾病都必须长期服药,故要加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告知其按照医生指导服药,不可擅自更改。
综上所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其治疗方法要求有独特性,既要分开治疗两组疾病,又要同时兼顾之,而其中也有两者共同的影响因素——血糖。所以,对血糖的控制是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关键。另外,必须认识到这两种疾病间的关联,对糖尿病的控制是治疗肺结核的前提。坚持两病同时治疗,适当调整调整方法,以期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实用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9-58
[2] 陈玲,邓丽.糖尿病合并肺结核90例临床分析[J]. 医护论坛,2009,16(13):175-179
肺结核与HIV是致命的伙伴,AIDH病人的免疫系统受损害容易招致“机会性”感染,结核病是最常见之一,近几年,屡有报道 HIV导致结核病的比例逐年上升,而且病人对结核药的耐药或耐多药情况逐渐增多,治疗及护理面临挑战。为此,对肺结核合并HIV阳性住院病人的护理方法探讨如下:
【关键词 】 肺结核;护理;HIV
1. 病人隔离:
隔离措施的落实是防止病人感染耐药菌的首要而且重要护理措施。
1.1患者入院时护士根据诊断及痰检报告单将菌阳肺结核病人、菌阴肺结核病人、肺外结核病人、耐药病人并HIV阳性病人分别安置在不同区域及病室,远离其他菌阳病人,并在一览卡上用红笔“+”标注。
1.2入院前已明确诊断的HIV阳性病人直接安置在相应区域的单人房间治疗。
1.3由于没诊断HIV阳性或患者有隐瞒病史的情况,所有病人在住院第二天常规筛查HIV,针对HIV阳性病人单人房间抗结核治疗,等待确诊。
1.4 病情观察和护理评估:肺结核合并AIDH的患者病情相对较重,心理负担大、紧张、焦虑。除认真观察结核中毒症状外监测生命体征和心理反应、其他系统症状体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急性感染期,及时制定护理计划,组织实施。
2.健康宣教: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营养、治疗、隔离、自我防护等知识。
2.1对入院前已确诊的HIV阳性病人讲解隔离的重要性,使其真正认识到单人居住的必要性;不窜病室的安全性。
2.2对新确诊的病人进行安慰,情绪稳定后开展宣教,以便取得好的效果。讲解感染的途径、自我预防并发症及并发症的症状与体征、家属隔离常识、增强抵抗力及营养的必要性,限制活动范围的益处。
3.护理措施:
3. 1用药护理:指导病人规律用抗结核药,按时督导,防止不规律用药影响治疗效果同时避免引发耐药。
3.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
3.3病人安全护理:除做好心理护理外,多巡视病人、多关心体贴,时常沟通,了解病人需要提供的帮助,解除孤独及恐惧感,以增强病人坚持治疗的信心,同时为日后的各项处置过程中病人能密切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3. 4生活护理: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痰液用卫生纸包后放到固定的设施中由工作人员集中收集处理。餐具清洁并定期消毒。
3.5护士在侵入性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严格按规范进行,首先注意护士防护,戴手套、护目镜,尤其是血标本采集;其次是输液穿刺失败和停止输液时注意针头处理要得当,处理输液针头时要用剪刀从输液管末端剪开直接断到有消毒剂的锐器盒中,避免手接触,以防污染。绝对禁止针头散放或刺入输液瓶塞内,以防针刺伤发生。
3.6心理护理:结核病人治疗疗程长,住院费用大,加之患有HIV阳性,患者更是有负担,所以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和恒心;护士要有同情心与病人进行亲情化的解释与沟通;诚信地交流,使病人感到没有歧视,只有重视,达到护患齐心协力战胜病魔。
4.讨论:
4.1护理安全教育:教育护士人性化为病人服务;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有安全隐患立即上报并登记,不得瞒报。
4.2护士长对护士要进行人性化管理,随时跟踪督导检查;合理安排护士进行各项处置,操作前认真评估护士是否有手外伤及其他身体不适,是否按要求进行防护,操作用具是否备齐等等。
4.3病人病室安排要按流程进行,治疗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观察有无耐药,根据病人复查痰检情况随时了解抗结核药治疗效国。
4.4病人安全要足够重视,防止被疏忽而引发过激行为;防止心理疏导不佳而出现轻生后果发生。
5.小结:
经过护理部的不断努力,开展人性化服务,合理安排病人住院治疗;亲情化沟通,取得病人愉快地配合,是取得很好效果的保障,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发生耐药菌感染,护士也没有发生意外,这一举措得到这类患者及其他患者的赞许,也得到上级专家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邹岩.艾滋病病人的管理.丹东医药杂志,200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及合并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2007-2008).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
【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护理措施及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04-01
肺结核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1]。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在进行抢救大咯血的同时,给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这在稳定患者情绪、预防和减少窒息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降低咯血致肺结核患者死亡发生率非常重要。现将对肺结核大咯血的诊断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54例咯血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37例,女17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2岁,平均52.3岁;其中浸润型肺结核40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4例,大量咯血12例,中量咯血36例,小量咯血6例。
2护理措施
2.1基础护理(1)病房要求安静,适宜的温度、湿度。(2)床边常规备吸引器、开口器、压舌板。(3)咯血时要保持床边整洁,记录血量。(4)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5)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6)定时翻身,预防褥疮。
2.2心理护理(1)患者入院时,要及时做好护患沟通,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达到消除恐惧和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2)告知患者咯血时,不能强行下咽;应避免用力咳嗽诱发大出血。
2.3病情的观察及护理(1)严密观察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咯血的色、量、粘稠度、是否有条状血块,预防再出血,预防肺部感染、肺不张。(2)做好护理计划,及时病情记录,严格交接班制度,必要时特护。(3)当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时,应及时做好:吸氧、备血、保暖,准备静脉通道。(4)当患者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且伴张口瞪目、牙关紧闭、大汗淋漓、二便失禁、四肢抽搐等均提示窒息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窒息抢救准备。
2.4窒息抢救当患者出现窒息时应记住:引流、高流量给氧、负压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1)保持正确,头低脚高、床尾抬高45°,适时叩击胸背,加速血液、痰液的排出;牙关紧闭者,撬开口腔,拉出舌尖,用吸引器吸出口咽部血液、血块。(2)同时高流量输氧。(3)建立静脉通道。(4)严重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出积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3肺结核咳血的护理体会
在抢救治疗和护理肺结核咯血患者时,医护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进行综合考虑,实施整体护理,约60%肺结核咯血患者都有咯血先兆[2]。及时发现咯血先兆症状,尽早给予有效止血,积极抢救,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要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急救护理工作。要认真做好交接班,详细记录咯血量、颜色、性质,加强床边监护,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咯血发生规律,严格加强夜班巡视制度,严密观察大咯血先兆症状。大咯血发生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要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对患者宣教,加强呼吸道防护,减少上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饮食,保持口腔内清洁,防治恶心呕吐。嘱患者保持大便通畅有便秘者,要指导使用开塞露,忌用力排便致腹压增加,引发咯血。大咯血发生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安慰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同时配合抢救,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对咯血患者要给予多方面的关心、爱护,帮助正确认识疾病,勇于面对现实,帮其树立信心,敢于同疾病斗争,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健康教育;肺结核;作用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1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15-02
肺结核时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多见,目前肺结核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的、需要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1]。我国结核病现在疫情呈现三高一低的问题: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耐药率,低递降率。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肺部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一类疾病,此病具有治愈慢、病情反复、病情时间长,经济负担重等特点。在护理工作中,需用采取一些针对性特殊的方法进行护理,适当的配合心理护理,多与患者进行心理疏通,做好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工作,这样不仅可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减轻,而且能帮助患者快速的恢复身体健康。现将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和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去肺结核患者5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9-45岁,平均年龄31.2岁。出现肺结核复发的有23例,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5.3岁。而且每年患肺结核的人数呈逐渐上升,严重的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对家庭和社会负担加重。
1.2结果此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均能够面对疾病,积极参与治疗,规律服药,最终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2造成肺结核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2.1肺结核疾病可以治愈,但需必须有较长的治疗时间大部分患者由于时间漫长对此失去了信心,待自身症状稍有好转便自行停止治疗,导致治疗的完全,肺结核具有易反复发病的特点。
2.2肺结核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传染性的了解较低患者在家庭工作中缺乏防护和隔离的知识与措施、不自觉的到公共场所和人多的地方来回活动,而且会随地吐痰,造成了疾病的传染源,使病菌传播。
2.3有些患者得知自己身患此病产生了自卑心理,怕受他人歧视,而且刚患病病情较轻,没有症状,向周围人隐瞒病情,导致无形之中的疾病慢性传播。
2.4少数人群认为肺结核的病情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以及经济困难等情况,不愿意到医院就诊或诊治时间延迟,常常会发生家庭内的传播。
2.5有些患者对国家卫生防疫机构提供的免费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并完全不了解,耽误及时诊疗时间,造成肺结核的病情延误加重,这也是我国肺结核病不易控制的原因之一。
3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患有肺结核的人群,除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以外,社区以及医院等公共场所还可以通过电视等现代媒体信息进行疾病预防控制进行教育宣传活动,医院相关的医疗机构人员通过多途径进行有效地对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肺结核病知识宣传教育,对预防控制结核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1早期确诊临床上治疗肺结核规定要遵循早确诊、早治疗的原则,如患者患病后不及时的治疗,不仅会使病情加重,而且还会使家庭成员及周围亲友得到广泛的传染。
3.2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遵循早期、足量、联合应用是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基本药物治疗的原则。肺结核治疗采用2SHRZ/4HR方案[2]主要化疗药物有: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以及乙胺丁醇。主要化疗方案分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初治方案通常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加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是应用异烟肼和利福平6个月,开始两个月加用吡嗪酰胺。结核病病人能否坚持化疗是治疗肺结核治疗的关键。采取全程督导化疗。护士应耐心细致的向病人解释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即坚持早期、规律和全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的副反应,告知相关药物的副反应的同时重视强调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让患者真正的认识到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小,要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和处理,能够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鼓励患者坚持全程化疗治疗,防止治疗失败所产生的耐药性的肺结核,对疾病的难治性和经济负担增加影响。
3.3隔离和防护此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所以肺结核的患者消毒与隔离措施要严格,不仅可以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而且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措施[3]。同时要对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适时做X线检查并接种卡介苗,加强预防措施。
3.4营养支持肺结核病是慢性高消耗性疾病,患者自身营养状态差,需要合理的营养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机体的痊愈。评估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为制定饮食计划提供依据,食物选择以高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营养丰富的食物。结合并主要是长期发热和盗汗等症状增加体力消耗,对能量的需要量较高,因此饮食应进食高热量的食物。补充充足的水分,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增进患者食欲。
3.5心理护理结核病多为青年,有些症状不为明显,突然被诊断为肺结核很难让人接受,从健康人向病人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医护人员的帮助。疾病造成的身心健康的不适,加之结核病一般病程长并具有传染性,而与社会隔绝使病人感觉焦虑、自卑、敏感、孤独无助,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的情绪,不愿与医护人员合作,但同时又有强烈渴望与人进行交流[4]。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理解。因而医护人员要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病人,主动与病人交流,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想法。向病人介绍有关病情的知识,使病人心中有数,有良好的控制感,引导病人减少对疾病的关注。给予病人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不能冷淡或歧视病人,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4讨论
肺结核疾病的病程特殊,患者心理情况复杂,通过采取以上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我区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有所增加,消除了患者的孤独、恐惧的不良心理情绪,重新建立了自我实现的价值感,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结核病的治疗与愈后。因此对待肺结核患者应当及时了解患者的疾病动态以及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相应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对待疾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孟如芬传染病病人舒适度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6(8):472.
[2]姜晓黎.莫显平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中的几点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1):94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2007年2月~2010年10月共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52名。其中,男性患者95名,女性患者57名。33~45岁34名,46~58岁62名,59~71岁44名,72~83岁12名,平均年龄(56.7±3.2)岁。1型糖尿病6名,2型糖尿病146名。糖尿病的诊断符合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2]。将152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6名患者。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差异性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
1.2治疗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先进行相应的检查:行痰涂片,了解痰菌阳性率,行血糖检测,掌握治疗前患者血糖水平。然后对所有患者用抗痨药行抗结核杆菌治疗肺结核;用降糖药或者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行降糖治疗。在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并根据监测的结果进行药物剂量和用法的调整。对于肺结核的治疗严格按照化学治疗的原则进行: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并根据患者是初治或复治选择用药。
1.3护理措施
良好的护理措施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效果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而对干预组除了常规护理之外还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饮食,用药,健康教育,运动指导,健康指导等。
1.3.1心理护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有125例出现了恐惧,焦虑不安,抑郁等表现。此时,护士要耐心地给患者讲解这两种疾病,告之这两种疾病的关系,以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勇敢的面对疾病。同时也让患者知道,只要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化疗方法以及降糖手段进行治疗,效果会很好。此外,还可以向患者多介绍一些此种病例成功治愈的例子,以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由于此类疾病的患者年龄多偏大,因此年轻护士在与患者沟通的时候注意患者的心理特点,采用恰当的语言以及用词,及时疏导患者的焦虑抑郁。必要的时候可以对患者采用适量的抗抑郁药进行治疗。
1.3.2饮食护理糖尿病为代谢性疾病,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饮食控制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肺结核又是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此类疾病的饮食护理带来了挑战。目前,临床上一般主张对此类患者在饮食控制上适当放宽,在控制总热量的情况下采用低糖,中蛋白,丰富维生素,高热量,高纤维,适量脂肪的饮食,同时必须定时,定量,定餐[3]。
1.3.3用药护理(1)抗结核药治疗与护理:肺结核的治疗主要用抗痨药物。因此,在治疗上要严格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患者在我们的指导下完成规律治疗,以达到有效控制结核病,减少复发的目的。抗结核药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吡嗪酰胺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而影响患者的食欲,异烟肼能引起球后视神经炎以及对肝功能有一定损害作用,利福平能引起过敏反应等。因此应该加强对患者相关知识的教育,随时留意身体情况,以便及时处理。(2)降糖治疗与护理:肺结核患者一般都比较消瘦,因此对降糖药物比普通糖尿病患者敏感,在对患者进行降糖治疗的时候应及时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或者降糖药的量。
1.3.4运动指导体育锻炼是糖尿病的治疗方式之一,适当运动能增加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指导患者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根据年龄,性别,体力以及病情等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对于有明显结核中毒症状和咯血者,暂时不宜进行体育锻炼[4]。活动量以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以活动后不感觉疲惫为准。
1.3.5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之一,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有利于控制达标。健康教育也是治疗肺结核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让患者充分了解肺结核的发生,发展,愈后,流行病学特点等,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同时也让患者注意不随地吐痰,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嘴巴,以减少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出院时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规律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控制饮食以及有什么不良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复查等。
1.4评价方法
所有患者第2,3个月末来院复查,评价标准为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痰涂片阴性率。两次痰涂片未见抗酸杆菌为阴性。血糖控制标准为[5]: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血糖<13.9mmol/L为控制良好,治疗后症状仍存在或部分存在,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血糖≥13.9mmol/L为控制不良。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干预组与对照组血糖控制差异明显。
干预组与对照组血糖控制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2干预组与对照组痰涂片阴性情况。
注:干预组与对照组痰涂片阴性情况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表1干预组与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组别n控制良好控制不良P对照组7640(52.63%)36(47.37%)干预组7662(81.58%)14(18.42%)P<0.05表2干预组与对照组痰涂片阴性情况对比组别n2月末3月末失败P对照组7649(64.5%)55(72.4%)7(9%)干预组7665(85.5%)70(92.1%)17(22.4%)P<0.05。
3讨论
[关键词] 肺结核; 糖尿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03-01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较多见,两者并存治疗互相矛盾,护理上也不是单纯2种疾病护理的简单相加。我们分析了4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根据特点提出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0年5月-2011年7月共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32-68岁,痰菌阴性者28例,痰菌阳性者14例,形成空洞者2例,尿糖在(+―++)空腹血糖7.10-18.17mmol/L,其中不同程度咯血者8例,选同期对照病例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30-70岁之间,咯血者7例,痰菌阴性者35例,痰菌阳性者15例。
2 结果 住院一个月观察,合并糖尿病患者有9例痰菌阴转,占68%,咯血症状消失者6例,占75%,空腹血糖6.65-11.42mmol/L,尿糖(+―++),而对照组痰菌阴转者14例,咯血症状全部消失,占100%。
3 临床特点与护理
3.1 心理特点
3.1.1 诊断疾病所致的心理特点 由于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疏远病人,且住院期间控制家属的探视,病人会感到孤独、自卑、被遗弃感,一部分病人自怜,思想负担加重。其表现为忧心忡忡、心境悲观、愁眉不展、睡眠及食欲障碍。
3.1.2 在治疗护理期间的心理特点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病,短期治疗不能立即见效。一部分病人缺乏肺结核病的保健知识,或因经济、工作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坚持吃药,擅自停药,造成病情反复发作,表现为抑郁、伤感、情绪低落、言语少,对医护人员的言行非常敏感,情绪非常不稳定。
3.1.3 要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 目前肺结核患者虽然能够治愈,但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还没有很好的方法,需终身用药,造成患者的思想负担过重,焦虑、恐惧,认为自己好不了了,所以首先要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环境优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以稳定患者情绪;其次,护理过程中语言要文雅亲切,使患者有亲近感,尤其是对老年患者,要消除其孤独感,减轻其心理压力;睡眠不足者,每晚用温水泡泡脚,以利于入睡。
3.2 临床特点
3.2.1 糖尿病对肺结核的影响 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是促发或加重肺结核的主要因素。糖代谢紊乱可引起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失调,以致患者营养不良、脱水。血液及组织内糖量增多可促进体内结核菌生长繁殖,使结核病不易控制。糖代谢紊乱导致肝功能受损,加重了对肝功能的损害。
3.2.2 肺结核对糖尿病的影响 浸润进展期肺结核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并使血糖难以控制。肺结核可导致胰岛细胞营养不良,胰腺内分泌功能减退。肺结核的中毒症状发热、纳差可引起糖代谢功能调节障碍。抗结核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可使血糖升高,波动并难以控制。
3.3 护理体会
3.3.1 督促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对42例病人进行调查表明,约有78%的病人不知道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护士应耐心地向病人解释抗结核药的用药原则,即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治疗。在调查中发现约有80%的病人因经济困难而不能接受治疗,住院期间负担重,病情稍好转就要求出院。针对此类病人,护理人员应让病人知道必须规律用药,完成全疗程,应有95%以上治愈机会,并不会传染他人,否则就会发展成难治性肺结核病,使结核菌耐药,即便应用昂贵药品,花费更长时间,也难以治愈。
3.3.2 对住院病人的生活指导 由于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疾病,丰富的营养对疾病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指导病人要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及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水果及蔬菜等,教育病人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保证每日有足够的睡眠,劳逸结合,增强机体免疫力。
3.3.3 加强消毒隔离知识指导 由于肺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的排菌是结核病传播的主要原因,切断传染途径从自己做起。给病人讲解预防常识,发给病人痰袋或痰纸,嘱病人吐在纸里后放入痰袋统一回收并焚烧,不面对别人咳嗽、打喷嚏,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遮住口鼻,减少结核菌的传播,保护自己和别人不被交叉感染,增强病人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病室要经常通风,并用消毒液擦洗地面、床头桌,被褥要经常晒,起消毒杀菌作用。病人餐具应单独一套使用,并定期煮沸消毒。及早发现和诊断病人,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应进行PPD实验,阴性者及时接种卡介苗,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3.3.4 心理护理 对于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这是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的一步,心理护理贯穿于住院患者始终。由于病人来自不同阶层,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社会环境及个体的性格差异,我们在护理时要针对这些不同情况,判断病人的心理活动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性,获得病人的资料,评估病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严重程度,而决定采取哪一种具体的护理方法。
3.3.5 皮肤护理 糖尿病会引起皮肤微循环障碍,使皮肤防御能力下降,加上结核病慢性消耗,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护理至关重要。首先,要预防皮肤干燥,建议患者用温水洗澡,热水会导致皮肤干燥,洗澡时不使用粗糙毛巾擦拭身体,用柔软的毛巾拍干或吸干皮肤表面的水分。洗澡时间不易过长,避免泡澡,应使用温和的香皂和温和的爽身粉。其次,要合理润肤。保持皮肤滋润有益于软化皮肤和避免瘙痒。不使用含有酒精的润肤产品。最后,要注意保湿和防晒。在寒冷的季节应该使用空气加湿器。户外工作时要带手套,曝露在太阳下的部位要擦SPF在15以上的防晒霜。要适量喝水,保持皮肤滋润。
3.3.6 健康教育 戒烟戒酒,无论是肺结核,还是糖尿病患者都应戒烟,因为吸烟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对组织器官的供应减少,这样对肺结核治疗效果及糖尿病的皮肤危害极大;饮酒能导致肥胖增加,肝糖原合成降低,引起应用胰岛素治疗患者出现低血糖,过量饮酒还会是食欲下降,致使多种营养缺乏。抗结核药物需长期使用,告知患者即使出院也要持续用药,不能随便停药,即使症状消失也不代表结合病灶以痊愈,须经复诊后确定病灶以完全稳定,方可停药。糖尿病需终身用药,随时监测血压、尿糖、空腹血糖,预防低血糖。每月复查肝功能、肾功能、血液分析、胸部平片一次,特殊变化随时诊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3.3.7 出院指导 耐心的向病人再次强调肺结核治愈的关键是严格遵从医嘱服药,坚持疗程,并强调让家属起监督作用,避免因不规律用药而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同时协助病人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适当进行体质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按期复查,便于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调整。病人回家消毒隔离也很重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传染给家人。
参考文献
河南省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省南阳市473000
【摘 要】目的:深入研究个性化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肺结核;个性化护理;护理体会
结核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指的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能够侵及许多脏器,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肺部结核感染。肺结核主要以咳嗽、咯血、疲乏、咳痰、低烧、胸痛以及食欲不振等为主要的临床症状[1]。
本文选取于2011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同时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且已将患有其他器官严重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为男性,12例患者为女性,年龄14-67岁,平均年龄(35.8±5.8)岁;观察组25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为男性,10例患者为女性,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36.2±5.5)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因为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的生活护理、病房环境护理以及日常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整体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精神状况、身体情况、生活质量以及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1.2.2护理措施的实施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讲解肺结核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对患者介绍肺结核成功治愈的病例,让患者看到成功治愈的希望,积极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
(2)健康指导: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或者手帕捂住口鼻,家人分开使用食物以及餐具;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让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患者有发热、咯血的症状,护理人员应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并且患者咯血时给患者采取侧卧位或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让患者轻轻将血咯出;如果存在胸痛症状应给患者采取患侧卧位。
(3)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讲解各种药物的服药时间、用法用量、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等。对于耳聋或记忆力差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可以将以上内容记录在药袋或者药盒上[2]。
(4)出院指导:让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杜绝随地吐痰的习惯;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让患者定期来院复查。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结核知识知晓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工作后,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践证明,个性化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永春.肺结核患者的个性化护理体会[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33(03):293-294.
[2]梁银志.个性化护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的作用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07):955-956.
【关键词】肺结核;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31-02
肺结核是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城乡人口的流动,导致肺结核的控制并不乐观,尤其是初治肺结核患者,由于病前对该病缺乏系统的了解[1],再加上该病传染性强,抗痨疗程长,药物副作用大而难以坚持,容易导致疾病反复发作[2],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丧失治愈的信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正规、准确的药物治疗外,患者非常需要医护人员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因此,要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患者不同阶段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从而促进疾病早日康复。现将肺结核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入院前期
1.1 怀疑心理
在诊断后患者一时难以接受患肺结核病,不能进入病人角色,患者有的回避现实,某些病人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错误,不顾身体疲劳,要求到其他医院进行检查,重新诊断。
1.2 自卑、抑郁心理
一经确诊获得“病人角色”后,就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产生自卑和抑郁心理,情绪低落,担心受人歧视,担心自己会把疾病传播给亲人、朋友、同事,不敢跟别人说出自己所患病种,甚至会不自觉远离人群。
2 入院时
焦虑与恐惧心理
入院时患者由于对医院环境不了解及担心医护人员对自己的态度,加之入院前的心理状态,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首先护士要以自己优良的护风和蔼的态度亲切得体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让病人尽快熟悉环境,向患者介绍病区主任、护士长、经治医生、责任护士,有事及时与他们联系,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护患间最初的信任格局,让病人尽快熟悉环境、适应环境,尽最大能力满足患者的需要。同时向病人讲清患了肺结核并不可怕,只要积极地配合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以尽快恢复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 入院后
3.1悲观、孤独心理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所以入院后对肺结核病人活动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由于文化程度、知识水平不同,有的患者缺乏结核病相关知识,对隔离措施不理解,所以产生悲观、孤独被遗弃感,少言寡语,常被失望无助和孤独凄凉的情感困扰,不思饮食。针对患者这种心理,护士要对其讲解隔离只是暂时的,待病情稳定后,就可以解除隔离,预后是乐观的。在隔离期间鼓励患者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喜欢听的音乐等。同时护士应在行为和语言上多给病人温暖和鼓励。护士行为包括同情心、观察力、语言能力、操作技术、仪表举止等。其外在表现为对病人的关注和处理、工作认真、经常巡视病房、掌握病情、技术熟练、平易近人,多与患者沟通,以聊天和谈心的方式宣传疾病有关知识,传播途径,隔离方法等,指导病人饮食和休息,说明饮食、休息的重要性,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以语言和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是结核病人得以治愈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患者配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3.2 急躁、敏感猜疑心理
肺结核病人病程长,服药时间长,用药量多,病人在治疗期间易产生急躁和敏感猜疑等心理,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遇事爱发脾气。由于患者多猜疑,会对别人产生曲解和误会,对别人同情和安慰,可能会当成讽刺、挖苦、贬低,心理产生扭曲,思想压力增大,情绪不稳定。每天、每次的治疗和护理、操作都是良好的沟通,及时深入病房,让患者了解和认识肺结核病的发生及治愈过程,让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正确透彻的认识,更好地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以消除负性心理。
3.3逆反心理
由于大量药物顿服产生胃肠道刺激,加之较重的药物毒性反应,病人有厌恶服药情绪,甚至有产生拒绝或放弃治疗的情绪。针对这种心理反应,在给患者用药时,应向患者讲解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督导病人按时服药。使病人克服厌烦心理。同时列举具体实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安慰,充分调动其战胜疾病的主动能动性和其内在潜力。
4 出院指导
惰性心理
由于种种原因50-60%的病人不能接受住院治疗,而是回家服用抗结核药,此时患者还没有达到院内治愈,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往往病人容易滋长盲目认为病愈,产生终断治疗心态,轻视了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出现懒性或忘记服药。向患者讲清惰性的危害性和产生的后果及给复制带来的困难。克服麻癖思想,让患者充分理解家庭治疗不等于完全康复,必须坚持服药治疗,致临床判定完全康复为止。因此出院指导非常重要,耐心的向病人反复强调肺结核治愈的关键,要严格遵从医嘱服药,坚持疗程,并强调让家属起监督作用,避免因不规律而导致病情反复发作[3]。结核病人治疗时间长(最少6个月),如果没有全程规律的治疗,在用药几周后,疾病症状好转或消失就擅自停药,使仍存活在体内的结核菌繁殖,甚至导致一种更严重的耐多药的结核菌产生,这样就意味着很难治愈[4]。要向病人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让病人信服,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5健康宣教
向病人及家属宣教结核病的防范知识,如病人咳嗽、打喷嚏要用纸巾捂住口鼻,痰培养阳性者要戴口罩,痰液一定要吐在盛有漂白粉或消毒液的痰盂里消毒,要常开窗换气,衣服被褥经常在阳光下暴晒,病人用的餐具用开水煮沸后单独存放。注意避免劳累,戒烟、戒酒,定期复查,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保持心情舒畅,严格按正规方案治疗,95%的病人是能治愈的。
6讨论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它的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所以在结核病的治疗过程中,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多沟通,针对肺结核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邓俊平,冯苗,米尔芳.山西省2010年结核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2):252-254.
[2] 黄妹宾.农村肺结核患者化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进行[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