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艺术课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0 14:35: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艺术课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艺术课的重要性

第1篇

职业教育 公共艺术课 音乐美育

公共艺术课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高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职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显得由为重要。

公共艺术课的艺术教育是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方针。把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品位,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广阔平台;作为提高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的窗口;作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培养高校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角度来看,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对于树立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在公共艺术课程中,应该本着以审美教育为主旨,提高人文素质为原则。在教学上,对学生注重的是知识的综合性和常识性的培养,并通过学生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达到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和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为目标,从而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即突出课程的人文性,强调人文素质的培养,倡导个性化的艺术学习及聚焦课程的基础性与普及性。艺术教育是育人的教育,也是进行美育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公共艺术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迅猛发展,高职学生已经占大学生总数的60%。面对这样大的学生群体,作为职业院校,如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国家教育部设定的公共艺术课程有《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而其中的音乐美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公共艺术课程中的音乐鉴赏是一项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活动,它的意义是从音乐审美活动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同时也会对学生内心情感的激发和精神境界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具有崇高意味的音乐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通过对深刻表达情感的音乐鉴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排解内心的忧愁,使心态平和,使精神获得放松,情感得到调节和宣泄,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更体现了达到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和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为目标。

在这一门课程中,通过几个学期在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对学生进行简明乐理与节奏、视唱练耳等音乐基础理论的培养。为了更好地鉴赏音乐,学习这些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例如,掌握有关音阶和调式、节奏和节拍、主题及旋律和乐谱读法等知识,会有助于更好地鉴赏音乐和感受音乐。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解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识谱唱谱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乐感,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进行声乐和合唱指挥的训练。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简单的掌握歌唱的方法和合唱指挥的一些基础知识,为他们参加大学生合唱团和欣赏一些声乐作品做准备。同时,这样的训练使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方面进行体态律动方面的训练。通过体态律动的学习,让学生用身体的各种富有韵律的动作来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和体验音乐的丰富内涵,从而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音乐。第四方面是对学生进行器乐演奏方面的训练。通过对一些简单乐器(如打击乐,竖笛等)的学习,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自我把握和与他人合作,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情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益处。最后方面是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赏析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声乐作品、器乐作品、舞蹈音乐作品、歌剧与音乐剧作品的赏析。逐步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创美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运用了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等,把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通过课堂传达给学生。通过这些教学法,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由注入式转变为启发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从一直以来的单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改变为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性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课堂教学由专制式转变为民主式,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亲身参与。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中陶冶了情操,加强了道德修养,全面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这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课堂上还积极组织学生采取即兴创编表演手段,让学生在了解音乐的同时更深一步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我们加强高校学生艺术文化素质教育,不断地引领学生学习、借鉴、继承、传播、创新本民族和域外的优秀文化,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整体素质,同时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经过公共艺术课程在学校的开展,使学生们不但学到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各类大学生艺术社团百花齐放。学校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美术设计社团等,这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以及弘扬民族的文化都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之路还很漫长,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作为高校艺术教师还应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开展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艺术教育的公平性,真正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提升审美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是湖南文化强宵的奔观要求

湖南文化强省的建设,关键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创造力,创作出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不断丰富和充实社会文艺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湘文化孕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和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涵盖了戏曲、音乐、舞蹈、表演等形式多样的艺术种类,涌现出花鼓戏、桑植民歌等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了齐白石、高希舜、黄永玉、朱辉、谭盾、李谷一等一批文艺名家以及张也、甘平、雷佳、王丽达等一批活跃在艺术舞台的明星唱将,打造了一支在全国的文艺事业中响当当的“文艺湘军”。文化需要传承和发展,关键是人才。但目前湖南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艺术人才队伍存W小,流失、断层现象严重,湖南的专业艺术团体、影剧院、群众艺术馆等单位具有髙技能的艺术人才老龄化情况严重,随着老艺人的先后离去,出现了行当不全、当家演员青黄不接、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剧种出现后继无人现象。二是艺术人才整体素质偏低,缺乏艺术创新。湖南专业艺术教育没有本科院校,只有一所高职,二所中职在承担着全省专业艺术教育的发展。三是艺术研究生比率虽略有提高,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事业的发展的需要,湖南近几年在全国有影响的艺术作品鲜少,这也反映了湖南高精尖艺术人才动力不足。艺术教育的不完整性难以承担起湖南高精尖艺术人才的培养,湖南在“文化强省”战略下独立设代本科艺术院校,这是实现《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的总体目标:“围绕富民强拧的目标,积极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努力打造湖南文化髙地,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传播力、文化保障力和文化竞争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楮神动力、舆论氛闱和文化条件。”的急切需求。

二、独立设代本科艺术院校坫湖闸经济强竹的其观贤求

第3篇

它是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把书刻与形体结合,把二维寓意转化为立体的多维寓意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材料上多选用废弃的腐朽的木材,结合书法、纂刻、装置、雕塑等艺术形式创造的艺术形式。通过汉字的象形、指事、意向解读,传承中华文化魅力,激活了中华文字的活力。书刻工具上采用了诸如点焊、刨凿在内的多种表现手段,调动触觉、感觉和视觉,溶于身心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唤醒人们对当下生态文明的关注,成为一种传统文化创新的表现形式。

2、传统文化是书刻形体艺术的思想渊源

如果只是强调某一个方面,就造成了“失和”。设计的目的在于体现事物的真善美,进而上升为对人精神的升华,增加作品的文化附加值。书刻形体艺术,正是结合各种材质、形式和功能,艺术的再现“和”之魅力,将自然、科技、物质、精神等集合在多维的立体形体艺术中。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一个国家或民族伴随历史传承下来的思想、道德、人伦、艺术、制度和观念等都是体现在文化之中的。设计也是文化的一个门类,因为根据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决定了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设计艺术的发展。很多艺术大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无不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着文化精髓,寻找着灵感,以此激发现代艺术设计的创作。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文化与艺术精神强调“人本主义”,主张艺术与技术统一,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和灵魂,以及感化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老庄思想的“天人合一”、“以人为贵”也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唯美、求是和创新精神的体现。传统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向发展的结果,它们使人类有了新的征服自然和表达情感的工具,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对现代设计艺术产生影响。儒家的审美标准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和”体现着艺术的包容性、多样性,把“和”的观念体现在形体工艺之上,也体现出了形式与功能的和谐之上。

3、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笔者认为那就是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继承—吸收—创新的思维模式。黑格尔的朴素的辩证的对立统一规律,说明了对待一个事物要看到它的积极方面,也要看到它的消极方面,辩证的进行传承、吸收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形”、“神”、“意”,表达的是含蓄和内敛,体现出一种意蕴,传统是意;现代设计主张个性、时尚和潮流,表达的是张扬和个性,突显的是视觉冲击,现代是形。因此,对待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要重在继承与弘扬民族精髓的内在精神,进行创新、深化和挖掘发展,使其传统元素变为现代设计的创意点和启示点。那么,如何实现书刻形体艺术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呢?要使中国的书刻形体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和发展,就必须要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形、展其意和传其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这对矛盾体,通过书刻形体艺术对立统一成一体,实现完美的传承与创新,演绎辩证的对立统一规律。

4、书刻形体艺术的育人价值

第4篇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教学法,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要求打破传统的传教式的音乐课堂教学,利用语言、肢体等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获得知识的方法进行教学,目前奥尔夫教学法也在中国部分学校进行试点教学,效果惊人。说明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体制是应该被改革的,而改革体制,最先要从一线教师做起,利用自身的语言能力去表达想要传授的音乐,让学生最直接地感受到音乐力量。

一、从“人本”主义出发,让学生自发地体验音乐

在我学习奥尔夫教学法的三年时间里,也一边接受着传统的音乐教育,通过教学实践课我发现,音乐教育者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不仅要有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也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表达。音乐是一门感性多于理性的学科,所以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定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有所区别。例如一堂小学音乐课,音乐教师若是像其他教师一样,站在讲台前开始讲课,学生会觉得音乐课和其他学科没有差别。但如果我们用一首歌曲,或者一段节奏,让学生发现“这是音乐课!”,那么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会感觉自己发现了了不起的事情,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整堂课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1.提问法

小学三年级教材中,有一首歌的题目叫做《顽皮的杜鹃》,新版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教材很多是以动物为题材的,这让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这个优势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保持一点神秘感,在不告诉学生教材题目也不翻开课本的情况下,直接播放教材音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接下来老师要放一段音乐,大家仔细听听,歌词里提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既容易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又达到了让学生熟悉旋律的目的。教师在提问的方法上应该注意,除了类似上面这类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之外,其他问题的设计尽量采用“设问法”,用一个你期待得到的答案去问学生,例如,你想让同学们回答“森林中有许多小鸟”时,不能问“森林中有什么呀?”而应该说成“森林中是不是有许多小鸟?”,基本上学生会顺着老师的思维去回答,这样的问法,既不明显强加灌输,使学生容易接受,又能很好地掌控教学流程。

2.鼓励法

当然,不管学生回答了一个多么简单幼稚的问题,只要他的答案是正确的(正确的意思是,只要合理的、不违反人性道德的回答,不管跟老师想的多不一样),都应该得到赞扬和鼓励。我们会发现,一名优秀的教师,并不是那些每天板着脸训斥学生的老师,而是尊重学生在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思维与想象,理解该年龄段学生与别人的不同,并用符合他们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同样来理解老师。我们会发现,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比在训斥中成长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别人、鼓励别人,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承受的东西转移给周围的人,鼓励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音乐培养方式的一部分,更是对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简洁指令法

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不仅仅在于感性与理性的比例,更特殊的是,音乐课之所以能让人放松和快乐,是因为歌唱比语言更能吸引听者。我的老师常常告诉我们“能用唱的,就坚决不用说的”。语言是很好的粘合剂,而音乐本身却更吸引人。在我们上课的过程中,除了适时地借助多媒体设备之外,教师本身才是最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点。我们如果要让学生跟着老师逐句跟唱,不需要太多的语言说明,只需要一句话“现在,我做什么,你们跟着做什么。”简洁明了的指令,让学生很容易就抓住重点,模仿是人的天赋,说完这句话之后,不管是动作的模仿,还是歌唱的模仿,学生一定都会仔细看清,并且跟着做。学生会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声音去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的夸奖和赞美,从而获得成就感。语言是很重要的表达,但过多的语言和解释,会适得其反。

4.用表扬去批评

在鼓励法中我们提到,任何学生做的正确的回答,都应该得到表扬。但若是不正确或者对学生的人格与音乐培养无利的行为,应该怎么办?前段时间我做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调研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在我们拼命追求音乐课上流程衔接的完美和如何理解学生的过程中,忽略了实际课堂上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符合他们年龄段爱打闹、爱出风头、话多又难管教的天性。发现了其实一堂课并不能完成我们想要学生学会的全部内容。当学生不再听话、我们用语言和歌唱无法让他们安静下来的时候,很多教师选择了放弃方法、忘记理解、成为训斥者的角色。然而在听过几堂小学音乐课后我发现,学生是永远都期望着被表扬的,学生的打闹和多话大部分原因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我们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就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首先,表扬那些认真的、安静的学生,用直接点名的方式,不需要加任何原因,“我表扬林XX,她做得最好。”这时班里会有学生渐渐安静下来,去观察被表扬的同学,并做得像她一样;其次,对于部分意识不到自己太吵的学生,教师应该从他周围的学生入手,不需要语言,只是用眼神告诉他们,你在等;最后,针对个别“不知悔改”的学生,忽略他。忽略是一名教师对学生最大的惩罚,当学生发现自己不论多吵多闹都无法引起共鸣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很无聊,当教师发现学生已经安静下来的时候,再用鼓励法去表扬他。

要批评自己的学生并不容易,但只要抓住学生的想法,用对方式,就不会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学生被忽略过一次之后,就会牢牢记住,就像训练小猫上厕所一样,做错了受到惩罚,做对了得到表扬,他们就会一直去做对的事情。

二、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

第5篇

关键词: 教学艺术 英语课堂 重要性

教学作为一种职业可以应付,但作为事业就需要不懈地追求,作为艺术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英语课堂教学就像一个大舞台,教师就像导演,不仅要对“原著”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还要根据舞台艺术的特点,设计曲折动人的“剧情”,更需要“演员”的精彩“表演”。

1.注重备课的艺术:以教材文本为载体,精心地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课本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和基本材料。教师要备好一节课,必须熟练地掌握该单元的全部内容和整体结构,把握重、难点和关键的语言点。此外,还需查阅相关的资料,充实教材内容,以便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文的同时还不应忘了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高中学生无论在个性上、学习兴趣上还是在情感上和初中学生相比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在备课时不仅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思想状况,还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利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双边活动。同时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与学达到最佳效果。

2.注重课堂导入的艺术: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与潜能,为课堂的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2.1以旧带新导入法

在导入新课时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对比,以旧带新,既能消除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不适应和恐惧感,又能帮助学生轻松自然地掌握新知识。我们可依据教材文本的学习要求,鼓励学生从原先学习的知识中寻找与新知识相关联的内容,以此来作为学习的突破点。

2.2直观教学引导法

直观教学引导法就是利用具体、生动的直观教学辅助材料和手段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起到训练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作用。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常用的直观教学辅助材料有挂图、投影仪、实物、简笔画、图标和小黑板等。在导入新课教学中,内容丰富的挂图和投影片、生动具体的实物、幽默风趣的简笔画、清晰明了的图标和查漏补缺的小黑板都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2.3创设情景导入法

语言交际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下用特定的语言艺术,运用言语传递特定的信息。学习语言知识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理解和表达。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利用客观环境和创设情景来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用创设情景来导入新课的教学。在高中英语教材里,课文相当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和教室内现有的设施,创设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通过一些口语交际就会发现自己在语音、语法、听力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这种创设情境的教学一方面激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动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学习环境之中,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不仅认真地听讲,还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交际活动中。

3.注重课堂讲解艺术:利用体势语言、简笔画等方法,创设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学情境。

3.1运用体势语言

体势是一种形体语言,简明易懂。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而适时地运用体势语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可要求学生依据外国影片中一些经典体态语言进行模仿,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世界的精神风貌。由此我们可建议学生按照教材文本的内容作模仿表演,以满足他们的“表演秀”心理。实践证明,体势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能帮助学生加速理解。

3.2发挥简笔画的作用

我们可根据教材中出现的不同内容来画简笔画,让学生能够有一种更为直观的比较,让他们从中寻出彼此的联系与区别。这种简笔画简单易画,一方面可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让学生通过学画来缓解学习的紧张心理压力。这样,不仅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3.3创设课堂情景

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能促进双方相互理解、激发交流信息的愿望和兴趣,加快传递交流信息的过程。教师如同导演,应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不失时机地利用实物、电教设备、体势语言、课堂游戏等设置情景,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舞台让给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诱发学生充分训练,培养其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4.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方式方法,做到融科学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

4.1引导式提问

用挂在黑板上的挂图,提出与课文有关的问题。现在的英语教学都有一定数量的挂图,这种挂图往往是课文知识点的重要体现和流露。教学中利用这些挂图可让学生在视觉的刺激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为他们下一步的学习扫清障碍。

4.2启发式提问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回答这样的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学生在知晓学习的要求后一定能够从教材文本中寻出答案,从而有助于自己的消化吸收。这种启发式的提问一定要注意紧扣文本内容,有利于学生的思考探究。除此而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学生的接受认知能力。

4.3层次式提问

第6篇

一、激发求知欲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设计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起。

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介绍一个实验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那么准确界定一样,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自然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可操作性,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人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出艺术的效果。

2.指导学生“实验探索”,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科书中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形成定论的知识,固然学生在学习时并不是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它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把自己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会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教学艺术的“基调”就在于找准学生心理状态的“固有频率”,使教学信息收发达到同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同时,物理知识的传授,它应是一个学生自己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学习活动不仅是由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实验探索”可以深化学习兴趣,这一过程,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统的过死的弊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

二、展示物理科学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问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1.展示物理学美学特征。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艺术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关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所以,教师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促进学生发展

当前,世界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我们的教育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学生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未来的生存能力。物理教学必须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为完成教育培养目标作出贡献,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体现着教师的艺术水平。

1.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失之偏颇,引向应试教育的误区,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应试机制和模式,只注意到教学要依赖于学生发展的一个方面,忽视了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取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教学处于教师“给”与学生“收”的单调局面,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处于被动随从的地位,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毫无神益,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景,故事借景,习题情景,漫画情景等激发学生思维。

第7篇

 

本文主要论述了书法教育课程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当代艺术的进步。

 

当代艺术教育,虽一再的倡导设计中的民族性、文化感,却始终找不到传统文化、民族元素与当代设计结合的有效途径,在国际设计舞台上,还难以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

 

笔者以传统书法作为当代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资源,在当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尝试生发书法字体,重组笔墨元素,嬗变章法构成,在教学素材上选择优秀及合理的案例,从而引领学生发现传统书法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优势,引导学生学会借鉴,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探索一条适合当代艺术设计与传统艺术结合的素质教育拓展之路。

 

一、书法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当人们看到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首先会获得视觉上的美的感受。譬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它是书法艺术史上最伟大的书迹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所以文章借此流传于世,这就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中国的汉字,从绘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经历了古文、隶书、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的演变。

 

书法艺术作为抽象的符号表现形式,主要以汉字的基本结构为基础,通过线条的各种变化演绎出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形象。从审美意义上说,中国汉字的演变史就是中国线形艺术设计的演变史。

 

书法,有人称它为视觉艺术,有人称它为造型艺术、线条艺术、抽象艺术等等。书法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美术类(尤其是绘画专业中国画方向)的学生来说,书法对提高笔墨技巧和造型能力、落款、创作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书法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中能够让学生把握书法的审美意蕴和汉子的造字规律,有利于今后做字体变形和各种创意。

 

对于师范类的学生,三笔字(毛笔字、硬笔字、粉笔字),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一项基本功。书法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审美能力,对任何专业和任何方向的学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艺术设计专业的书法教学应该不能偏离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在实际教学中艺术设计专业的书法教学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实用的目的是首要的,但不能仅仅定位在实用这一最浅层次,如果是这样,书法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功能都不会得到发挥。因而,正确的观点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实用和审美两者兼顾,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设计人才。

 

二、书法艺术的墨象表现与现代字体设计的关系

 

书法的墨色美指的是线条以墨象的形式在宣纸或其他载体上呈现的状态。柔软的毛笔成为书写的最合适的选择,再与纸和墨完美结合,书法便有了浓、淡、干、湿、迟、速等神妙的变化,从单纯的技法升华为一种高度的创作艺术,具备了极为丰富的美学内涵。现代字体设计要充分吸收它的艺术成果,以丰富字体设计的内容,提高字体设计的艺术效果。

 

1.书法墨色中的浓淡变化。黄宾虹说:“古人墨法妙于用水。”书法讲究浓淡、干湿、苍润,使墨色有丰富的变化,这就需要用水云调墨或以墨调水。说到底,对于墨象的追求,主要以行笔用墨的多少,再加上运笔的技巧而呈现浓、淡、湿、润的微妙变化,最终形成一种墨色美妙变化的乐章。

 

2.书法墨色中的干枯与湿润。书法中墨的燥与润、枯与湿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行笔速度的慢与快上。宋代姜夔《续书谱·用墨》云:“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知也。”

 

书家根据创作时的实际需要在作品中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运笔迟涩即稳重有力,运笔疾速即飞动劲利,二者的运用要根据书家的心情和作品的需要而定。悲伤和欢喜两种不同的情景所用的字体应有所区别,比如王羲之的《丧乱帖》与《兰亭集序》墨色的干枯、湿润变化大不相同。

 

三、书法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影响

 

设计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书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创新与演变。设计主要倾向于设计思维的表现,而书法讲究“法、形、气、神”等多方面内在的气质和外在风格的表现。

 

书法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书法的正险取势和现代设计的动静表现。书法追求对立统一,讲究动静结合,这也影响到现代设计思维的创新。二是书法虚实的表现和设计空间的表现。王羲之曰:“实处就法,虚处藏神。”这种虚实变化是设计中体现空间的主要表现手法。书法艺术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影响是深远的

 

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不论是内容与形式都有现代设计艺术可以借鉴的方面,在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书法,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价值。

 

传统书法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在现代艺术设计中需要这样的文化供养,只有强大的特色文化张力才能促进现代设计艺术的持久发展。

 

我国的优秀书法艺术更是需要现代设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重提高书法教学课程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提升书法在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使得书法艺在艺术设计中发挥更大的艺术魅力。

第8篇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十分重要的,若在课堂一开始抖出个华丽的“包袱”,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课堂教学就会顺畅许多,甚至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巧用音像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走进课堂,改变了以往传统粉笔加板书的教学模式。音频、视频等材料给师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直观、震撼,特别易于活跃课堂气氛。

有位教师在讲《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的内容时,播放了歌曲《走进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优美的旋律,引起学生的共鸣。接着教师刚在黑板上写下:“站起来……”学生马上根据歌词异口同声地说:“富起来、强起来。”课堂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下去。

二、入乡随俗――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感

公开交流课,有时难免在其他学校甚至其他城市上,面对不熟悉的学生,如何快速消除陌生感呢?

有一次笔者到区内兄弟学校教学《科学发展观》的评优课,课前准备时间相当仓促。怎样才能顺利走入这所学校学生的内心世界呢?

上课铃响了。笔者说:“今天一早赶过来,发现咱们这个镇真是个好地方,经济发达不说,环境还特别优美。看来,当地领导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贯彻得非常到位啊!”一席话,说得学生面带微笑,彼此的紧张感消去大半。接下来的课就容易多了。那次课,笔者如愿拿到了一等奖。

一次,去外地上课。课前,该校老师告诉笔者,这里的生源不太好,课堂比较沉闷。那节课讲的内容是《我国的分配制度》。走进课堂,笔者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我有个大学同学,毕业后就来到这个城市的一家国企工作。多年不见,我们一起出来喝喝茶。我说,老同学,你在国企工作,收入很高吧?哪知他说,别提了,国企每月四五千的工资太少,我现在跳槽到一家外资企业,每月收入上万。这不,最近又买了套房子,租金每月有两千多。你呀,平时有点闲钱,别只存银行,要学会理财,买股票什么的。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个故事是笔者虚构的。接着,笔者问:你们知道,我那个同学说的几种收入,各属于按什么方式参与分配吗?

结果那节课,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入乡随俗,运用当地的例子,既能体现教师对学生文化生活的尊重,也不失为一种教学机智。

三、层层推进,巧设问题――激起学生共鸣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根据新闻事件,巧设问题,层层推进,以疑激学,可以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如在教学《筑起防火墙》时,笔者结合一则新闻热点事件,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个孕妇摔倒了,你会不会扶起她?2.如果她为了感谢你的帮助,邀请你去家里坐坐,你会怎么办?3.如果对方递给你一瓶饮料,你喝还是不喝?

问题展示后,课堂开始活跃。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接下来,教师展示一个真实的案例:2013年7月24日,一名17岁的花季少女扶一个孕妇回家,喝了对方递过来的酸奶,就再也没能走出这个屋子,她被残忍杀害并埋尸荒野。

这个案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一堂关于“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的课堂,就在热烈讨论、辩论中开始了。

四、情境体验――我为对方出主意

笔者听过这样一堂地理课,听完不禁为上课教师新颖的设计折服。

那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印度”。按照传统的教法,就是教师告诉学生印度的风土人情、经纬线位置、气候特点等,最多放些关于印度的音像视频。然而,这位教师却在开头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公司经理曹先生2013年7月和2014年1月分别去了趟印度的新德里和孟买,谈生意和旅游。同学们,你认为曹先生每次去印度,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这样一来,学生有话可说了。穿什么?查阅当地气候、温度;吃什么?查阅当地人文、农业;买什么?了解当地物产、特色;说什么?学习当地语言、风俗……简单一个教学设计,学生好像亲自到印度走了一遭!

第9篇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

在教学中,教师的普通话要标准流利,在课堂上要避免方言。在今年的市优质课上,有一位男老师,他的普通话中带有一些方言的腔调,刚一上课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就感觉不舒服,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听不明白老师讲什么、问什么,教师呢?满腔的激情得不到学生们积极的回应,心里也一阵发慌,心越急越容易出错,慢慢地老师上课的热情一点点地减弱了,学生的情绪没有被调动起来,这样一节课下来整个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气。

第二,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情感,富有激情,声情并茂。

激情的语言具有说服力、感召力、鼓舞力,它如兴奋剂,能激发学生激情,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的共鸣。激情的语言还要有节奏感和韵味,它如开胃剂,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欲望,自主去探索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英国教育家柏西?布克强调“一名教师,首要的紧迫任务就是去创造一种吸引力”,艺术化的课堂要求教师上课不仅能生动形象地反映事物的鲜明个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情绪,启发学生打开形象思维的“阀门”,唯有语言才能保证教学信息在转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所以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有极高艺术性的教学语言素质,特别是讲授新课时,要求教学语言既准确明晰、简洁练达,又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仿佛教师是善辩的演说家一样,讲起来既抑扬顿挫给人语言艺术美的享受,同时又有其雄辩的说话技巧。在课堂示范中,教师要象表演艺术家一样,以手势、表情等无声的语言“指挥”学生学习,用无声的语言对有声的语言进行恰如其分的“补充”、“配合”、“修饰”,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更好的完成新课标要求下的新课程教授任务。例如:在欣赏德彪西的乐曲《月光》时,让学生随着乐曲展开联想,教师轻声启发:“夜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一位美丽的仙女,手抱玉兔出现在我的面前,她拉起我的手和我一起向遥远的夜空飞去......”,同学们在乐曲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个个身临其境,优美的旋律把同学带到轻柔飘渺的梦境中去了,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音乐的意境和美妙。其实有节奏感和韵味的语言有如朗朗上口的诗歌,短小精桿的名句,有条不紊、有张有弛、有断有续、有缓有急、有强有—教师教言弱、抑扬顿挫、挥洒自如,让学生在愉快向上的心境中获得知识,教师也一定很有成就感。

第三,教师的语言要不乏幽默感。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