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0 14:35: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第1篇

2017年是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动档案强省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之年,如何将2017年全省几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见到成效,下面省局几位处长围绕一些“小目标”给大家指出了“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

2017年,省局业务指导处将围绕档案事业发展中心任务,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档案工作的意见》,针对我省档案事业发展中的档案馆室硬件建设规范化率低、业务水平高低分化严重的问题,加大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督导力度,认真履行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推进档案基础工作扎实开展。

一、锲而不舍的继续推进档案馆建设,重点对已获得中央补助资金但未_工的11个县级档案馆项目进行督导,提高我省县级馆开工率;对于已建成的市、县档案馆新馆的设施设备配备情况予以督导;完善县级综合档案馆项目建设动态数据库,及时更新相关数据;积极做好2018年度县级档案馆申请中央资金补助指导工作。

二、加大民生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力度,在11个设区市各选一个县级馆作为试点建立民生档案查阅中心,年内完成试点挂牌工作。按国家局要求,适时开展市、县综合档案馆业务考核试点工作。

三、继续开展对省直单位年度档案工作监督指导工作,实地检查不少于60家;同时督导各市县对直属机关单位开展相关监督指导工作,要求三年内全部检查一遍,以此为抓手全面提高各单位的案卷整理质量和档案归档率。

四、印发《河北省档案局关于加强档案室建设的意见》(暂定名),以此为契机,推进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定工作,推进档案室工作的规范化建设,确保档案安全。

五、以建立全省各系统档案利用服务网络平台工作为抓手,着力提升档案信息化应用层次,逐步解决档案数字化率低、信息共享度差等问题,围绕实施“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战略,推进各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

六、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宣传贯彻《村级档案管理办法》;配合省农业厅做好农村土地确权档案整理验收相关工作;对全省土地确权档案进行专项统计并逐步建立数据库;依据国家局相关文件精神,启动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档工作。

七、加强对省监管企业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全面完成省属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审核批准工作,督导二、三级单位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工作。

八、加强对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对2017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登记,建立完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数据统计工作制度;开展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档案检查验收工作。

第2篇

关键词 畜禽标识;养殖档案;对策;贵州遵义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48-02

Imple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bout Animal Identification Mark and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in Zunyi City

HU Xiao-quan 1 WU Bo-tao 2 ZHANG Ping 1 LI Bo 1

(1 Agriculture Bureau of Honghuagang District in Zunyi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Zunyi Guizhou 563000; 2 Agriculture Commission of Zunyi City)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method about animal identification mark and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in Zunyi City was implemented.It not only promoted working ability of local veterinarian and established trace-ability mechanism about life cycle of animal,but also improv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ode of local animal diseases,in order to ensure food safety.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health and social stability.Bu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thod about identification mark and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of animal were also proposed.

Key words animal identification mark;archives administration;countermeasure;Zunyi Guizhou

贵州省遵义市自2007年实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来,市、区(县)、镇3级政府非常重视,相关业务部门、官方兽医、动物防疫员、动物检疫员、养殖户等按《办法》要求认真贯彻执行,10年来为全市人民的畜禽产品安全默默保驾护航,为食品溯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随着现代科技信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一体化,我国与世界沟通交流越来越紧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遵义市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需与时俱进地改革,笔者通过走访市县乡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中心城区屠宰场、养殖场、镇农技服务中心以及市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成效进行调研,同时针对出现的困难提出相应对策。

1 主要做法

遵义市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位于贵州省北部,曾管辖15个县(区)233个镇1 800多个村,有700余个规模养殖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共申领动物标识5 159.2万套,其中猪耳标3 685.9万套,牛耳标649.9万套,羊耳标823.4万套,移动智能识读器130多台。

1.1 标识管理

对于标识的申报、保管、发放、使用、登记、回收、销毁管理,市、县、乡都明确有专人负责管理,有相应的台帐。年底由乡镇根据标识库存数和动物存栏量向县级申报下一年度的标识数量,县级统计标识数量后向市申报,市再向省申报,省级统筹后,向中标的标识生产企业下定单。在第2年春季动物防疫之前,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会收到由企业发来预定的标识和配备的耳标钳,查收无误后会在网络平台上签收,并登记入库,然后按需发放到各乡镇,乡镇又按村组实际情况发放到包村的动物防疫员手中,由动物防疫员按《办法》要求,给动物配带免疫标识或替换已破损的标识,并用移动智能识读器进行数据采集后上传信息。当带标动物进入屠宰场被屠宰后由驻场动物检疫员回收标识,然后集中到一定数量后,由县(区)级动物卫生监督所组织销毁并上报市级部门[1]。

1.2 档案管理

农业部提供的《养殖档案》,按省、市、县逐级分配下发到乡镇。各镇将散户的养殖档案发放给包村的动物防疫员,由动物防疫员负责填写,而对养殖场(户),由该场的负责人据实填写并保存好养殖档案,随时备查。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动物防疫实际要求制作《防疫档案》,印发给养殖场(户),由该场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据实填写备查,散户由包村动物防疫员统一填写。

1.3 监督管理

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指导、监督、管理全市动物标识工作,县级具体负责本辖区的动物标识的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动物防疫员和养殖场(户)保证动物标识和养殖档案记载的信息要相互对应,且保证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如发现与《办法》第三十条所提及的6种情形之一吻合,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追溯和对违法责任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查处[2]。

2 主要成效

《办法》实施10年,全市春秋季动物防疫期间,猪、牛、羊挂标率达95%以上,运输环节挂标率达100%,成效非常显著。

2.1 食品安全监管从源头抓

《办法》的实施,延伸了监管链条,并实现了产品的可追溯体制,使有问题的动物、动物产品可以追溯到动物的原产地及其亲本,从而对违法者依法查处。

2.2 动物疫病防控有依有据

建立养殖、防疫档案管理制度有利于动物疫病的检测、控制和扑灭,为“早、快、严、小”控制动物疫病提供决策依据。

2.3 动物品种改良有史可鉴

准确的动物标识和详细的养殖档案,为保护地方种畜禽资源、促进动物遗传改良增加了遗传评估的可靠性记录,给动物后裔测定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资料,特别对遵义市本地白山羊的保种遗传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基因信息。

3 存在的问题

《办法》实施过程中,调研发现制度有待完善,管理尚存漏洞,技术有待于升级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宣传工作不足,重视不够

由于宣传过于片面、走形式,部分农户不理解挂标的含义,拒绝给动物进行免疫、挂标,认为挂标是多余的事情。动物防疫员也认识不到位,没有及时对动物挂标,而是在出栏时补挂,或者直接将耳标交给农户,给档案的建立和追溯增加了不确定因素[3]。

3.2 保障不力,落实存在差距

市、县(区)通过文件、会议等要求各乡镇加强标识和档案管理,但部分地方执行不够理想。原因是乡镇的中心工作很多,农技干部又少,资金投入少,目前停收检疫费,没有检疫返款,利益驱动不足,标识和档案管理随意性大,特别是规模养殖场领取的标识数量远远大于动物存栏量,使动物经纪人有隙可乘。

3.3 畜禽标识订购计划不够科学

据统计,从2007年开始使用畜禽标识以来,全市共签收畜禽标识44 712 065枚,发放32 051 437枚,结余12 660 628枚,由于标识库存量大,有些乡镇甚至出现2年用不完的现象。

3.4 硬件设备技术质量有待提高

耳标钳经常出现钳针折断、塔簧脱落等而不能使用,标识也经常出现辅标被打裂、标识上的数据信息不耐腐蚀和磨损而不被识读器识别,识读器在山区信号强度不好,收发数据经常出现失败,故耳标钳和智能识读器在基层配备数量和质量上略显不足。

3.5 耳标读取困难影响检疫出证

由于耳标遗失、污损,识读器出现故障,耳标数据信息读取困难,给动物检疫出证、检疫监督执法工作和养殖户对所饲养动物的市场销售带来一定程度的障碍和干扰。

4 对策

4.1 加强宣传和动物防疫信息体系建设

建议加强宣传和问责力度,建立完善的动物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动物及动物产品追溯管理体系,将人事档案、物资、疫情动态、免疫进程等信息进行共享。

4.2 增加人财物投入,强化日常监督管理

针对新常态下乡镇中心工作多的情况,建议市、区政府加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强化畜禽标识申购、发放、佩戴的监管,同时强化溯源设备管理和信息上传。

4.3 修改并完善《办法》

《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畜禽防疫档案。但在现实工作中不具备可操作性,县级人员少、任务多、工作量太大,建议改在乡镇一级,根据实际工作量,核实人财物配比或以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来实现。

4.4 建立畜禽标识代码

畜禽标识代码与畜主身份证信息相关联,一户一个畜禽标识代码,出栏时有多少数量的动物就加施多少相同标识代码的畜禽标识,这样做一是可以同样溯源,又可以减少基层的工作量;二是可以避免动物标识的脱落,减少无效数据和浪费动物标识;三是减少了动物的应激反应,有利于动物生长;其四是由于新畜禽标识比较干净,规范操作便于准确识读,方便动物及动物产品电子出证时的耳标号的填写。动物更换圈舍时使用档案记载,出栏时加施并记入档案内进行追溯。

4.5 统一代码,共享资源

建议养殖代码和畜禽标识代码统一,但发放应该有具体、严谨、科学的形式要求把养殖户申请养殖代码的过程具体化,使得养殖代码成为养殖场的“户口本”,而不仅仅是一个号码,在赋予这个号码的同时,发给养殖者由当地行政部门监制的、一个可记录的本子,使之持“户口本”到各级职能部门免费领取疫苗、畜禽标识、补贴、办理保险等,领取后并在这个“户口本”上作相应的记载,该“户口本”的内容必须和养殖档案相一致。这样有利于规范和提高养殖户的档案意识,也有利于对防检疫工作的监督[4]。

4.6 加大研发力度,确保技术与时代同步

建议各级财政加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工作建设的研发投入,加大智能终端的开发应用,开发手机终端养殖档案及检疫申报平台,利用云端大数据技术,开发电子养殖档案,当畜禽一出生,由养殖户根据畜禽标识代码在家中利用手机平台轻松建立养殖档案。

5 研发方向

在疫苗中加入“免疫标识信息载体”,在动物免疫时一起注射在动物体内,这种“免疫标识信息载体”在畜禽身体内不影响畜禽的生长繁殖,也不影响人们的饮食安全,同时又能被智能终端所识别,加载与电子养殖档案相对应的数据共享,实现高科技对信息数据的高效、智能的应用。这样既可减少动物防疫员给动物加挂动物免疫标识的工作量,又可以减少动物因加挂动物免疫标识受的应激反应,从而推动动物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只有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继续紧抓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提高科技信息水平和自身管理素质,同时不断加强宣传、督查、法治工作,才能发挥畜禽标识在动物防疫和保障畜禽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以保障遵义市畜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6 参考文献

[1] 刘燕,黄世娟.浅谈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朔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西农学报,2015,30(3):47-49.

[2] 王秀清,韦人,陈玲,等.规模奶牛场养殖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中国奶牛,2011(21):46-48.

第3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者;管理新技能;提高

一、关于“技能”的新内涵

相对于观念的间接影响和基础而言,是否有新技能,是能否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的直接因素和现实。当然“技能”一词的涵义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就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盲”的定义一样,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掌握信息语言,会断文识字,更重要的是掌握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信息语言和计算机操作技术。从档案界整体人员的素质而言,在电子文件时代来临之前,更新技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二、加强培训,掌握新技能

就整体而言,要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界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虽然目前广大档案部门拥有丰富的档案管理专门人才,也有一支力量不小的计算机技术人员队伍,然而这两方面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粘合不紧的两张皮,有机结合程度不高;而至于兼具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一身兼两任者,则更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了。

要改变这种不缺人但人才匮乏的局面,需要我们走内举外引之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支有志献身于档案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具体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各高等院校的档案专业教育,要加强档案管理新知识、新技术运用的教育,要把档案管理现代化,尤其是档案计算机管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问题,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总之,高等院校档案专业要对档案专业学生进行新知识与新技能的系统教育,尽快培养出一批既掌握档案学知识、又懂得新技术运用的专业管理人员。从根本上说,只有高等院校档案专业加强专业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养,才是真正解决档案管理现代化人才短缺问题的措施。

第二,加强档案干部的再培养和继续教育。目前,我国档案部门已经普遍开展了档案干部的继续教育。把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放到第一位,树立用人新理念,以追求专业素质与操作技能并举的双重效应。

第三,走出去,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广泛吸纳、引荐、引进所需的专业人才,来壮大档案工作队伍,提高档案人才队伍的质量。

现代高科技的运用与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带给档案部门的压力是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虽然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谈不上有“优胜劣汰”的竞争,但是如果不能主动适应随新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必将使档案部门的工作水平滞后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能胜任信息社会中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职责,最后也必将严重影响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评价,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的地位也会进一步下降。因此,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在面对技术革命的冲击时,要有一种忧患意识,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和工作手段的发展变化。正如有些同志所言,对于电子文件管理,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要做到既冷又热。所谓冷,就是要牢牢把握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职能和历史使命,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方便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所谓热,就是要加紧学习计算机技术,学习电子文件形成和管理知识,研究这方面的问题,迎头赶上,适应这种形势。

三、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

在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哪些知识与技能呢?我国1999年出版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就分析过这个问题,并指出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包括三大方面。我们认为这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环境中档案管理人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是相一致的。

(一)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1.档案学概论

了解档案的起源与发展,特别是中国档案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明确档案的基本含义、本质属性和档案种类的划分等。

2.档案管理学

了解和掌握以档案收集为重点的档案馆(室)的馆藏建设方法与途径;掌握档案利用的需求和提供利用的原则、方式和方法;掌握档案管理和利用中有关信息的反馈技术和方法等。

3.档案保护技术学

了解纸质档案耐久性的检测指标及方法,掌握造纸原料质量、纤维质量、造纸工艺与纸质耐久性的关系;了解各种纸质档案字迹材料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掌握影响字迹材料耐久的因素;掌握一般声像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和保护条件;了解档案馆库温湿度控制的依据,掌握档案馆库内外温湿度变化的一般规律;了解微生物、昆虫、鼠类的基本知识及危害档案的情况,掌握防治它们危害的措施、技术和方法等。

4. 文书学

了解文件的概念,明确文件及公务文件的特点、功能及其表现;划分公文立卷范围和编制立卷类目等。

(二)计算机应用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1.自然科学基础学科

学习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电子学、自动化技术等。了解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物质运动规律,掌握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电子及电路原理等。

2. 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研制、生产以及用它们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技术专业学科。在这项技术学科领域内最主要的是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特别是规模型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电子学方面的分支学科。这门学科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认真学习微电子技术,就是要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原理,特别是集成定电路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学习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打好基础。

3. 电子计算机技术

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目的是了解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分类及发展趋势。懂得电子计算机的算术基础、数理逻辑、脉冲及逻辑电路、运算方法及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及外部设备等,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

4. 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

目的是了解熟悉电子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和其他数制的转换关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及各种高级计算机语言等,掌握程序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现代通信及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

如果说建立在微电子技术及软件基础上的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社会的“大脑”的话,那么由程控交换机、光缆、通信卫星及其他现代化通信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交织而成的覆盖全球的电信网络,就是现代社会的“神经系统”。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就是要了解现代通信的工作原理及所需设备的作用、性能及发展趋势,掌握信息存储、传输的方法和技术,为管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打好技术基础。直接管理电子档案的人员,应掌握网络操作技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以上水平。

6.办公自动化(OA)及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

电子计算机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生产设计、制造等部门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办公自动化(OA)和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等方面,并产生着大量的电子文件。我们掌握了办公自动化、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基本知识,就掌握了电子文件从产生到运作的过程及规律,便于从电子档案管理角度提出电子文件形成和归档的技术要求。

7.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应用知识

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正在两个方面迅速地展开:一是为提高纸质等载体档案的管理效率,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而大量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二是电子文件归档及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也离不开电子计算机。前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推广应用,已被广大档案工作者接受并发展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后者正在起步。学习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知识,就是要了解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掌握各种应用的典型范例,熟悉其相应的应用程序等,以便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深入一步地拓宽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范围。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电子计算机操作应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以上水平。

8. 设备维护知识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涉及很多设备,如电子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数字通信的一系列设备、电源设备、调控设备等等。了解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对这些设备进行保养、维修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涉及到物理、化学、电子计算机技术,而且要涉及到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对这些知识必须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要掌握一些保养、维修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

9. 标准化知识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离不开标准化。它涉及到标准制定、贯彻、修订等知识和方法;涉及到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管理、电子文件生成到电子档案管理的工艺流程、保存条件等多方面的标准内容。了解并制定、完善这些标准,才有可能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4篇

一、档案管理

档案是对各项工作可靠的固化记录,也是最凭证性的文字资料,随着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融入例如大量科技元素,加快了工作的效率,提高了工作的系统性,同时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档案管理人员需具备的素质

1.专业技能。档案管理作为一门管理科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还学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还学要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有较强的认识和运用。此外,还需要数字化档案管理、计算机操作、缩微技术、复印技术、录像、照相、视听资料的使用及保护技术等。

2.较好的工作能力和态度。档案管理工作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档案管理员有较好的工作能力,还学要较强的工作认识,首先是较好的保密意识,档案是涉及工作、个人信息的重要内容,档案管理员对档案内容掌握程度和调取工作比较容易,因此个人要有较高的保密意识,才能胜任;其次是协调能力,档案工作是与多部门相关联的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与多部门沟通,收集材料,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再次是创新能力,档案工作琐碎复杂,在工作中如果墨守成规,缺乏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思维的利用,难以将档案工作便捷化。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更新快。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方面,在档案管理中也应用广泛,例如电子档案和音像档案,因此需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来满足工作需要。

2.档案工作语言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必然带动各个行业流动频繁,因此档案管理中单一的语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作为国际性的交流需要其他语言在档案管理中得到应用,因此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势在必行。

3.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便捷化。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单位各方面资料,信息繁多而复杂,如果采用传统方法对档案的存储、提取、利用等,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导致血多珍贵资源无法开发和利用,所以需要对管理人员和设备进行更新升级。

4.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由于部分单位对档案管理的作用不被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在档案管理人员的招收上很随意导致了工作人员出现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责任意识不强,由于认识不够,在工作过程中马虎拖沓;其次是能力不够,档案管理人员为非专业认识,缺乏专业知识和培训,对档案管理工作操作不规范,影响工作质量;最后是工作能力不全面,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技能单一,对信息技术认识、学习、利用不够,大大降低了档案工作质量。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

1.端正工作态度。通过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来端正职业道德素质,首先要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做好档案工作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次鼓励工作人员具有奉献精神,能够在平凡岗位上做出卓越成绩;最后增强责任心,培养档案管理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

2.加强岗位培训。岗位培训通过对进行业务知识集中学习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仅能补充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还要对人事档案及其基础理论、工作任务、要求、程序、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同是在岗位培训过程中需要在时间和内容上进行科学的设置,将培训内容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采用实际操作与理论考核并行的考核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

3.鼓励开展业务自学。作为已在职的工作人员,培训学习毕竟只能作为学习的辅助手段,还需工作人员针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自学,以提高工作能力,在单位中可以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外语能力以及档案管理方面的课程学习,通过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考取技能等级,进行鼓励之余,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到实际的档案管理之中。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不断地增强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档案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其次,档案人员需具备丰富的文字知识、写作知识等与档案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备开展档案记编工作。

第5篇

一、大学生档案管理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查阅服务

大学生档案记载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情况,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过去人生经历的记录,是毕业生用来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最有权威的资料;而对用人单位而言,完整的大学生档案可以为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基础,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可以用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做好毕业生档案传递工作

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毕业生档案传递工作。当毕业生毕业时,大学生档案通过转递工作与学生就业实现同向流动,实现“人档合一”的档案管理要求。转递工作结束后,意味着学校对毕业生的管理工作也就此告一段落。

二、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笔者了解到在很多高校,大学生平时没有关心档案去向的意识,只在用人单位要调档时,才去想办法查询其去向。学生的建档意识也比较薄弱,平时老师让学生填写各种表格时,会出现用圆珠笔填写,身份证号码填错等问题。很多学生平时不注意收集材料,对于自己入团、入党时间不清楚,何时担任什么职务,获得什么奖励,也没有记录。

(二)大学生档案管理缺乏标准,不规范

档案材料不健全,如毕业登记表没有毕业生本人的签名,学生成绩单没有教务处的盖章,甚至有很多是复印件。档案材料没有标明日期,导致排序工作无法进行。

(三)大学生档案管理的技术相对落后

在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虽然有很多高校已经采用了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当大学生档案大部分还是以手抄为主,这就导致档案的收集、查询和传递工作变得不是很便利。

(四)缺乏专业性的档案管理人才

目前,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大部分是由高校辅导员兼任的,这些人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而且还要从事其他的学生工作,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很难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大学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但都是安排的家属和闲置人员,不懂得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别提信息化管理档案了。

三、加强大学生档案管理的应对措施

1、加强大学生档案自我管理意识教育。一方面把培养大学生档案自我管理意识作为“大学生素质扩展计划”的内容,把档案基础知识学习列为大学生必选课,从而系统而又全面地对大学生进行档案基础知识教育,让大学生明白档案的价值,提高档案自我管理的意识。另一方面,在高校要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开设档案知识的讲座,传授档案知识,提高学生的档案意识。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使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高校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依照《档案法》制定本校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细则,使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第6篇

从目前来看,笔者认为,编写上岗教材较易出现三个问题:其一,内容过多,编著者想要面面俱到。比如,编著者试图通过一本教材涵盖各门类档案,以及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其二,学理性的知识点过多,教材的实务性不够明显。比如,利用相当的篇幅介绍公文写作、格式排版和档案发展历史。其三,章节逻辑不够明确,章节前后内容有所重复。比如,在声像档案章节中已经介绍了照片档案的利用环节,而在后面的档案利用章节又有所涉及。

二、编写原则

参照上述上岗教材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上岗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简约而不简单上岗教材应更多地突出实用性,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减少理论部分的编写,缩小涉猎范围,突出档案如何整理、如何组卷这些重点,做到教材内容简约而不简单。

(二)章节有效衔接不重复狭义的档案工作包含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与保护、利用六个环节。而按档案的内容来看,又通常将其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同时,还包括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声像档案”、“电子档案”。这些内容大多相互交叉。所以在教材编写时,我们要合理安排体系框架,设定好章节先后次序,不要出现重复编写、交叉编写、逻辑不清等问题。如遇到不同档案类型的公共性问题,可单设章节统一讲授。

(三)章节名称明确且合理一个章节的名称要能涵盖本章内容主旨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教材在编写“文书档案管理”和“科技档案管理”前,介绍“文书文件”和“科技文件”的知识是必要的,且“文书文件”和“科技文件”档案人员有机会能够接触到,故在此章节编写中,加入“文书文件”和“科技文件”的基础知识部分会更好,其名称也可定为“文书文件与文书档案管理”、“科技文件与科技档案管理”,而不应是“文书档案管理”或“科技档案管理”。相反,就“会计档案”和“人事档案”而言,由于“会计文件”和“人事文件”档案人员几乎不接触,故教材章节不用将其列入,标题则可直接定为“会计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

(四)针对性选取档案门类就教材而言,档案门类显然不能全部涉及,要挑选普遍的档案类型编写。例如,仅就专门档案来说,其内容包含有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商标档案、诉讼档案等。因此,应挑选“会计档案”、“人事档案”,或本地区、本系统常见的档案类型编入其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构建教材体系。

(五)合理组成教材体系第一,从整体到局部。比如,第一部分设定为综合概述,有利于学员宏观把握档案行业的基本常识,为之后三个部分打好基础。第二,逻辑明确。比如,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分为“纸质档案管理”和“非纸质档案管理”,从逻辑上合理涵盖了全部的档案类别。其中,在“纸质档案管理”章节,按档案内容的标准,再次进行划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业档案”,这种划分在档案分类上也是符合逻辑的。第三,分和有序。比如,“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故这四个门类的档案管理章节一次性编写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与保护、利用六个环节内容。相反,“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在收集、整理、鉴定环节各有特色,故在教材中分别编写,而在统计、保管与保护、利用环节有较强的共通性,故在教材中作整合编写,以此避免重复。

三、档案专业在职上岗教材的体系组成

根据上述五个基本原则,笔者认为,一本档案专业在职教育上岗教材的体系应由如下方面组成:

(一)第一部分的内容组成教材体系第一部分称之为“综合概述”,由“第一章:档案概述”和“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述”组成。其中,在第一章里,教材应基本涵盖档案的基本概念、特点、种类与划分依据、价值与性质等内容;在第二章里,教材应基本涵盖档案工作的构成、内容、特点、性质、基本原则、注意事项、相关专业术语、广义和狭义之分,以及档案法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职教材偏重于实操性的特点,第一部分作为综合概论,不要过多涉及档案的理论内容,如“档案”一词的词源解释、从古至今的档案发展史等内容。

(二)第二部分的内容组成教材体系第二部分称之为“纸质档案管理”,由“第三章:文书文件与文书档案管理”、“第四章:科技文件与科技档案管理”,以及“第五章:专门档案管理”组成。具体为:在第三章里,教材应细化为三个小节。首先是“文书文件基础知识”,即涵盖档案前期(处于文件阶段时)的相关内容;其次,依照文件级、案卷级的整理方法分别划分为“以件为单位的档案管理”、“以卷为单位的档案管理”,并涵盖其收集、整理、鉴定等内容,而“保管与保护”、“统计与利用”环节,由于其与科技档案有共通性,故放在第四部分特别讲授。在第四章里,教材应分为“科技文件基础知识”、“科技档案管理”两节内容。其中,由于前者不是档案人员的主要工作,向学员简单介绍为主;后者为档案人员的主要工作,故应作详细讲授,内容涵盖收集、整理、鉴定等内容,“保管与保护”、“统计与利用”环节,与文书档案在第四部分同讲。在第五章里,教材应选取专门档案中常用的两个门类开设章节,即“会计档案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与第三章、第四章不同的是,由于专门档案各门类间共通性不大,故本章一次性讲授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与保护、利用六个环节内容。其中,由于“人事档案”不属于档案部门直接的业务内容,故可以作适当说明或简要介绍。

(三)第三部分的内容组成教材体系第三部分称之为“非纸质档案管理”,由“第六章:声像档案管理”、“第七章:电子档案管理”组成。与第五章类似,由于这两种门类的档案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故这两章内容依然从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与保护、利用六个环节讲授。

第7篇

思想意识的转变

港航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要求,就要从旧的保守的思想意识中解脱出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由落后保守型向现代开放型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一是靠科技,二是靠信息。而港航管理的档案作为港航工作及航道、船舶、船员的基础资料,其地位、作用、法律价值将日益突出。档案工作人员要从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就港航档案的性质来说,港航档案来源于社会,服务社会,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其内容来说,港航档案主要包括有:综合档案、海事档案、运政档案、工程技术档案等等。由于这些档案的存在,无论是港航工作人员,还是航运企业、船员以及有关社会单位都有利用这些档案的需求,特别是港航机关工作人员在日常业务工作中,是离不开港航档案的,无论是发放各类证书,还是船舶安全检查,都要利用到档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档案人员要主动适应改革和变革,调整工作思路,一改仓库保管员的形象,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上来,为知识经济服务上来,以思想观念上的跨越求得工作上的突破。

服务意识的转变

档案是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服务于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服务意识的强弱、服务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档案事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敢于挣脱枷锁,消除偏见,彻底抛弃档案工作无人重视的思想,把档案工作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港航档案工作本着为水上交通安全服务、为水运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改变过去那种庭院式管理档案的方式,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新思想、新观点、新做法、突破传统的档案工作服务模式,找准自己的位置,贴近时代,服务时代,用于突破原有不适应知识经济的服务体系,在创新中提高服务意识。

在目前经济开放,船舶买卖活跃的状况下,船舶经济案件甚至刑事案件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在办理船舶买卖、抵押、租赁的时候,经常会引起一些纠纷,详细完备的港航档案就可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为法院判决提供依据,为银行贷款提供凭据,为律师辩护提供原始材料,充分发挥港航档案的服务功能。

工作方法的转变

工作要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要以档案的开发利用为工作中心,摆正位置,主动参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从保护档案角度出发,档案人员责任重大。档案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与业务素质,要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不仅需要有爱岗敬业、服务奉献、甘为人梯的思想境界,而且还要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厚实的基础知识,有正确认识和科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与之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具有人力资源及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的能力,从而成为档案专业的“行家里手”。

要真正的走出去,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半封闭的工作状态。充分利用《档案法》赋予的权力,发挥监督指导的功能。要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规律,创造出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对于港航部门来讲,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各种存档资料的检查力度,采取有效的制约机制,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从而做好港航档案管理工作。

科学技术应用的转变

目前港航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绝大部分仍然处在原始的保管状况下,采用的仍然是手工分类、装订、人工检索的方式,工作量大,查询速度慢,利用效率低,不能适应现代化工作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旧有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已跟不上现代社会高节奏、快速度的步伐。

第8篇

具有现代化管理知识地质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尤其是那些与地质档案信息有关的可引用到档案管理上来的技术。如:档案工作者必须熟悉和掌握复印、扫描、缩微以及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知识。要通过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现有的各种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才能适应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掌握这些技术的目的主要原因在于不断改进档案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现代科技发展迅速,档案工作人员如果不及时掌握新知识,档案管理就很难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

近年来,地质档案在不断增加新的管理内容,如档案资料类型日趋多样、档案的利用方式和服务手段日益创新等,以及数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使地质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和服务更趋于高效率和现代化,更需要一批会管理,懂技术,责任心强的专业化程度高的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增加工作能力地质档案资料管理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内容,地质档案多数是区调项目、矿产资源评价项目、物化探项目、水工环项目、科研项目等形成的成果报告。由于地质档案资料的特殊性,它对质量的要求比其它行业来得更迫切,它为地质找矿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极其重要的地质档案资料,要求管理人员要具有地质资料管理基础知识和地质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首要条件。加强业务和各项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地质档案资料现代化管理需要专业素质较高的,具有综合性地质知识的专业人员。地质系统应该经常组织培训:一是要以《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为重点加强法规的培训,要知法,懂法,守法;二是要进行专业知识及现代化管理技能的培训。

第9篇

一、单位文书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文书档案管理的重点是收集和保存。在一个单位的日常组织和运营过程中,要产生很多的档案文件,这些档案文件大多涉及到单位的人事关系、单位组织运营过程中的记载、单位日常文件、单位的书报以及相关物品的存档档案等。其在管理的过程中就是将这些东西用档案记载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且通过分类的方式存放在档案管理室内。所以,单位的文书档案管理重点就是将各种资料收集起来,并且做出有效的归类和记载,在此基础上进行档案的保存。文书档案管理的重点也就放在了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层面。所收集的资料要求要全面,并且针对档案所作出的归类要科学,方便人们的查阅。

(二)单位的文书档案管理主要是文书工作。单位的文书工作主要包含了文件资料的收集、记载、归类、整理以及存档等工作。单位的文书工作的全过程也就是档案从收集到整理保存的过程。但是,单位档案的工作是在文书工作的基础上对单位的档案进行收集和整理保存的。所以文书工作就成为了单位档案工作的基础。档案主要是来自于文书的工作,文书部门将单位组织和运营过程中的相关资料通过整理和保存,进行整理,定期的向单位的档案部门提供归档。所以,单位的文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单位档案的质量。

二、单位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衔接问题。文书工作与档案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两者之间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现实工作中,只有将单位的文书工作与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相互结合,形成统一的管理整体,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的单位都是将单位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分开进行。这样的工作方式是一个比较科学有效的方式,但是在这样的工作方式下,单位的文书工作与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就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文书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不重视档案管理的后期工作,而档案的管理人员也很少会考虑文书工作的相关问题。这样的话就使得单位的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更大的距离,使得相互之间的衔接存在比较大的漏洞,从而影响到了单位档案工作的质量。

(二)文书档案工作人员的缺乏。当前,在实际工作中,单位的文书档案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别的部门工作人员兼任。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资源,并且也节省了开支。但是,文书档案工作本身是一项比较专业性的工作,其要求文书档案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比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有一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经验。所以,这样的用人模式使得在单位的档案工作中存在诸如档案管理范围不明确,档案收集不及时、档案的材料真伪不明、档案的分类出现错误等。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文书档案的工作人员自身疏忽造成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档案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问题。

(三)领导的重视程度不足。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在当前大多数的单位中都是一项比较琐碎的工作,同时也只是众多办公室职能中的一个小部分。大部分的领导对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大部分领导的心中都认为档案的管理工作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工作,并且在单位的众多职能部门中也只是一个次要的部门。所以,单位的档案管理投入缺乏,使得单位的档案不能发挥出应该有的作用来。

三、提高单位文书档案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提高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要想提高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首先就要求单位的领导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思考模式,重视单位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同时,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有效的规范单位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引进相关的专业设备,着手对单位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改造。单位领导要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重视,就必须要认识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决策的过程中要有效的参考文书档案所保存的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在单位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