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态景观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0 14:35: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景观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生态景观建设

第1篇

关键词 :生态恶化 地下水 雨水收集湿地景观

Abstract: China is in the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ity abnormal expansion. Negative effects of mega city structure development facing the most serious. For example, the city traffic jams drought, floods and other disasters, serious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haze weather, the greenhouse effect. Ecological landscape is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city environment. Therefore,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have been imminent.

Keywords: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groundwater, rainwater collection, wetland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我国近些年发生的一系列城市生态恶化的事件,已经让人们从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中警醒。以俞孔坚老师为代表的一些学科领头人所宣扬“绿色革命”正是可以挽救现在这种生态恶化的强心剂。这里从生态景观的角度去分析和探索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分析如何将生态雨水收集系统运用在城市的景观设计当中,尽可能营造舒适,怡人,赏心悦目的生态景观。

1.1生态雨水收集系统

所谓生态雨水收集系统的概念是相对于目前我国巨型城市地下的雨水管网建设而言。这个概念的提出是针对近些年发生的一些重大的生态事故,利用生生态系统去合理的收集与储存雨水。这种手法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既能及时的补给地下水资源,储存一定量的淡水资源,又能避免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1.2生态雨水系统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针对这些城市的生态问题,生态雨水收集系统的目的和宗旨就浮出了水面。其最重要的任务是将淡水资源及时的保存,不仅充分对地下水资源及时的补充,而且还能对储备的雨水加以利用。将这样的一套生态雨水的收集系统取代城市的雨水管网,是可以避免许多尖锐的城市生态问题。

2.2.1湿地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湿地的主要的特质有1、以水生植物为主。2、底层土为湿土.这两点特征就说明了湿地有着很强的吸附和过滤的功能。就像是天然的海绵,不仅可以吸附大量的雨水,还可以对污水起到过滤和自净的功能。这是天然的植物的土壤与水的混合的作用。

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去考虑这样的生态雨水收集系统,湿地便成为嫁接景观与生态雨水系统最好的纽带,是打造小生态系统最好的平台。让雨水可以直接渗入到地下水区域,并且还具备净化水体的功能。这样在城市中通过增加这样的湿地的数量,点面结合使之成为城市的绿肺,借此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个看似简单的手法却可以成功解决上述诸多严峻的生态考验。

1.3湿地景观的设计手法和原则

用人工手法营造湿地环境主要有生态的池糖,稻田,小面积的水库。但是仅仅这样的纯自然的景观效果未必能达到大众的审美需求,人们会觉得过于生态,人对于缺乏人工痕迹的场地是有一定的排斥,认为场地不具有亲和力。那么对于这些池塘,稻田等小湿地环境,如何从景观设计的角度上对场地进行提升便是此处研究的重点。这里将用于提升湿地景观的要素大致分了三类。小品和雕塑、木栈桥、生态的铺装。

1.3.1小品与雕塑

小品和雕塑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手法,是为了提升空间的品位和提升景观的档次和形象的点睛设计。在传统的城市雕塑的设计中可能会更多的去考虑细节的雕琢和尺度的大小,以及材质的运用。也就是设计更多是从本体出发。

在湿地的景观中,由于呈现出来的是大面积的原生态形象,是一种缺乏“人味”的场所,因此,小品和雕塑的合理布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是对场地景观效果的提升,更是让场地环境变得更加富有亲和力,吸引更多的市民在这里驻足,休憩。

另外,湿地景观中的小品和雕塑的类型和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雕塑类型的不同在于其所处的环境。湿地景观中的雕塑小品所处的大环境是一种纯自然生态的湿地。和城市中遍布人工痕迹的景观是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觉。试想一下在原生态的环境中放置一件非常具象的“大卫”雕像,这样的画面会显得格格不入。湿地景观中的小品和雕塑的设计更多不是突出自身的造型和细节,而是为了烘托整体的场地生态环境,也许是简单的一种色彩,或是简单一种线条,融合在场地中就显得格外的富有生机,简单的一种手法就使整个场地空间变得灵动,富有生机。

因此,湿地景观中的小品与雕塑有着自身的特质,它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如何将原生态的场地变得富有生机,更加有亲和力这些角度出发。依附于环境,却又靠自身新颖的特质去提升环境。

1.3.2 木栈桥

木栈桥在湿地景观运用较为普遍,它的合理运用可以打造良好的景观效果,还能更好的为人服务,方便市民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这些要素是木栈桥设置的宏观原因。从微观上看但木栈桥根本的作用是为湿地景观提供生态的步行要道,成为重要的交通纽带。在湿地的生态景观中,场地的地表几乎覆盖全部是湿土和水,人们很难在其表面行走。因此,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合理布置相应的木栈桥。这样就为人创造了在湿地景观中穿梭的路线。

木栈桥的主体结构主要分为钢结构的支架、防腐木的桥面以及钢架或木质栏杆三部分。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轻荷载,又十分的牢固,可以保证人身的安全。另外防腐木这种材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材质,因此木栈桥的植入可以与湿地环境很好的融合,它更是一种人工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增加了湿地景观的人工要素,更加具有亲和力。

1.3.3 生态的铺装

生态的铺装的作用与木栈桥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为行人提供行走的交通路线。只不过木栈桥是一种构架,而生态铺装使直接作用于地表。

生态的铺装是不同与城市建设的硬质铺装。它的特点就是不切断地表与地下的联系,为人提供活动与行走的空间。而城市的硬质铺装使几乎完全阻断了地表与地下的联系。这点也是城市生态建设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例如,硬质的河床与河堤,硬质的柏油马路,石材的铺装。这些日常生活经常运用的建设手法都属于硬质的铺装。

生态的铺装是有间隙的,是可以保证雨水的渗入。这就完全打破了传统铺装的手法了。首先是垫层中,像混凝土垫层这种硬质的垫层就不复存在。另外垫层的厚度也相应减少,保证垫层的通透性,使得地表可以良好的呼吸。其次是地面的处理,同样相应的水泥,柏油路面就会相应的减少,取而代之是卵石,碎石,或是有间隙的石板与草坪的结合。将这些元素的铺装重新组合,会有着良好的视觉感官和趣味的体验。

因此,生态的铺装也是湿地景观的造景手法中重要的手段。

3.1结语

我国未来城市的生态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仅仅表面上做文章是难以解决城市生态的问题。生态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湿地景观要想在城市中普及还需要相当漫长时间,光靠一些学者与设计师呼吁和倡导是很难普及的。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去认知和接受。这就需要现代城市生活的公民从价值立场,从生活习惯上彻底的改变。彻底的将现在的城市化建设。每一位公民都应当树立起这种决心和责任。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反规划途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09

第2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人口的密度越来越大,相伴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突出表现在水环境的恶化。作为水的输送体,河道能否保持良好的生态发展状况,客观上将直接影响水环境的保护。本文将简单介绍城市生态景观型河道建设的必要性及其相关问题。

关键词:生态型;景观型;河道;城市

生态型河道是相对贴近自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利工程。生态型河道以安全、可靠、经济为基础和前提,以满足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多功能开发为目标,逐步形成陆域草木丰茂、生物多样、自然水体鲜活流动、水质改善、具有多样水生物物种互相依存形成系统并能达到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水利工程,其本身就是一个景观。

城市河道是城市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态景观型河道建设,是现代社会人类渴望回归自然、渴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迫切要求,是当前水景观建设的最简单直接、自然生动的客观反映。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类创造的财富和人类自身都越来越紧密地向城市集中,城市对水资源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水景观建设是与城市的现代化相联系且密不可分的,是城市水利建设中体现水环境的重要方面。现代城市概念不再以高楼林立、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为唯一指标,应当体现生态、人文、活力。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是生命之源,是资源、是财富、是生机、是文化、是景观,是城市文化底蕴和文明素质的象征。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生态型河道,就是在建设体现人文关怀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

建设生态景观型河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重视规划,确定目标,科学论证,合理选项,规范管理,组织开展生态型河道建设,发挥整体效益。为此,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与当前、安全与景观、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首先,在开展河道工程建设之前,应当研究城市的环境建设,并了解各条河流、工程区域每个河段的自然特征和保护对象,居住居民的对河道环境的需求,然后再规划。其次要确保生态景观型河道的功能。河道要符合安全要求,作为工程,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另外生态景观型河道建设并不是要求我们刻意地追求某种形式,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河道整治,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形成河道形态的简洁朴素、自然通畅、水质改善、水体调活的局面。

生态景观型河道的要求可以分为两种,即生态作用和景观效果。

一、生态作用

现在因为城市各种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的水体资源在深大程度上都遭到破坏,生态河道要负责维系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以生态修复为目标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河岸线要尽量做到自然,富于变化;河道的横断面要宽窄不一;河道有冲有淤;坡度要有缓有急;在不同河段,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植物、动物的生存。具体来说就是:无害化。采用对环境的负作用及损害最低的方案,避免在使用对其他自然环境掠夺式破坏的材料。生态化-水体池岸、河道等的设计要有利于水环境的生物、植物、鱼类的生存;节能化-从住区水环境的生命周期来考察、评估设计方案,优选低能耗的方案;综合化-综合审美要求与功能要求、经济与实用、生态效用与日常维护、保养等多方面的要求。而且我们要定期进行河道清理与整治,保持河道的生态循环。

二、城市景观

以景观建设带动滨河开发也是最近许多城市河道建设的重点之一。如在河道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加快集水资源综合调度、景观和观景、内河游艇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景观水系建设,从而带动中小河道整治和加快沿岸绿化景观建设,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目标。可以选择在水面开阔、水质良好、人文历史景观丰富的河段启动景建设和旅游开发,并在市区形成中心水环。在居住区附近的观赏型风景河道要满足市民的居住要求,使人们拥有一个可以散步、运动的自然场地,同时为了满足周围居民戏水、观赏的需要,将定期往河道内补充中水。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生态景观型河道的建设应该是渐进式的。无论生物多样性的构建,还是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能力的保证,在河道整治中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如果不注重生态而快速地实施环境水利工程,往往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和谐。而且一定要定期清理维护,动员市民爱护环境,保护绿化河道。

生态景观型河道的管理

建设生态景观型河道还要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河道的管理。生态景观型河道的管理是以前未遇到过的新课题,需要认真研究和处理好以下问题:一是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分级负责的责任制;在管理过程中,探索管养分离的新机制,制定市场准入的规划和管养定额标准,逐步实行养护的社会化、市场化。二是落实管理的经费。任何管理都需要人和物的投入,管理也必须要有成本。管理的投入要根据工程的性质和管理责任权限,由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性投入配套组成。三是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和科学调度水平。四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除此外可在河道两岸设置管理路,满足管理、养护河道的要求,局部地段与现有道路有机结合起来,在河道管理路上设置路灯,以满足道路亮化的要求。要求清淤弃渣存放在指定地点。由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统一外运处理;在最大程度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基础上,将产生少量的废混凝土、桩头、废砖头等建筑垃圾排放。

生态景观型河道是人们理想居住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共同努力协调的结果。要避免过于理想化的冒进态度,而应该因时因地因类制宜,根据居住区的自然、经济、人文等各方面条件来选择规划,充分照顾业主、住户的接受程度,不但要创造生态景观型河道,而且要保证其可持续的运行与使用。总之,创造生态景观型河道任重而道远,但是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放弃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生态景观型河道为目标。

参考文献:

[1] 牛松杰,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新思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8):25,29.

[2] 胡方,杨利,赵静.论生态型河道的建设与发展[J].山东水利,2008(6):49-51.

[3] J.O.西蒙兹著,程里尧译,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

第3篇

关键词:农地整理;生态景观建设;对策

一、引言

农地整理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依据土地利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等手段,通过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农田整治及道路沟渠建设、农地改造、复垦废弃地等方面实行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居住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根据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的信息,扣除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两大因素的影响,我国“十五”耕地保有量目标达成度为100.27%。2006年度土地利用调查报告中,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50.8万亩,比“十五”年均增加29%。其中,整理补充耕地达118.33亩,比“十五”年均增加33.6%。可见,农地整理对补充耕地数量作出了很大贡献。

然而,农地整理不仅要考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还要注重景观设计和生态平衡。在目前的农地整理中,往往忽视景观生态保护和建设,过分追求高品位设计,在田间大量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沟渠,片面追求增加耕地数量和农地产出率及农地集约化等“硬指标”,从而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农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做好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保障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是开展农地整理工作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农地整理中生态景观建设的必要性

农地整理必须高度重视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景观建设问题,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进行整理,在整理中保护和建设生态景观,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性,确保发展的持久、永续和多样性。

注重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是坚持农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在当今世界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人类享有利用农地资源的权利,在农地整理过程中应坚持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凭借人们手中的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耕地面积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加强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就是使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地区发展有序推进。因此,重视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要求,调整原有的景观格局,引进新的景观组分,提高物质与能量投入的效率,充分发挥景观生态系统的最大功能效益,构建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田景观系统,对保证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原理和保护思路

(一)农地整理的生态系统原理

1 时间原理

生态系统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随气候的变动表现为季节间和年度间的规律,又表现为长时间的演替变化规律。人类活动改变着生物群落的组成和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进而改变了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系统的时滞效应,农地利用的结果会使变化了的景观长期存在,很难逆转。因此,在农地整理中,应充分意识到农地整理的行为对生态景观的累积影响并对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的风险进行充分预测和评估。

2 位置原理

生态系统演变的过程和物种的多度与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特性,只有建立与地理空间单元相适应的利用方式和农地利用强度上才是合理的,具有可持续性;反之,农地利用活动也能改变区域的自然地理和生态条件。在特定的物种和气候限制下,水分和养分的增加一旦超越了初级生产者直接利用的水平,生态系统多余的水和养分就可能流到相邻的地区,并通过径流对相邻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合理的农地利用方式必须与区域的水文和地理气候条件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相适应,在农地整理中,应该遵守农地整理方向与区域生态环境背景和社会经济结构相协调的原则。

3 物种原理

不同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些物种对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其中,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十分重要,关键种的消失能够彻底改变一个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营养动态。连接种(Link species)可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间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作为关键性节点为复杂食物网内的能量传递过程提供服务。另外,一些濒危物种和对生境敏感的物种也需要特殊保护,否则将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基因的丧失。目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是农地利用,农地利用变化而产生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可引起生态系统特性的改变,因此,在农地整理中,应特别注意保护重要物种、敏感物种及栖息地或生境。

4 干扰原理

干扰是使生态系统发生混乱、变化甚至演替的事件。干扰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是人为因素所诱发,如道路建设或改变水道等。自然界中干扰具有存在的普遍性,任何农地利用的新变化都是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干扰,有可能引起物种的多度、分布、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或者对其它干扰的敏感性也可能被改变。农地整理本身是对原有景观格局的破坏过程,是通过人为干扰促使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农地整理是建立在干扰基础之上的,应明确各种干扰所带来的风险,避免或补偿因改变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5 景观原理

生境或生态系统的空间排列组合构成了景观,农地利用政策或过程经常会造成景观的破碎化或农地覆被格局的反方向变化。景观破碎化是对生态功能或生物多样性不必要的破坏,因此合理的农地利用结构或规划应该保留包含有重要生境的大规模连接区域,形成绿色走廊,维持区域内外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畅通。

(二)农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

1 农地整理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变化分析与评价

主要从景观生态角度分析农地整理规划设计、整理过程中微地貌重塑、农地利用结构与用途转变以及项目区景观格局的整体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寻找替代方案和对策措施。

2 农地整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点研究农地整理全过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整理后的农地利用方式对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性。

3 农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将农地整理项目置于区域生态环境背景下,评价项目区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对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以及区域景观生态的协调度等区域资源与环境问题。

四、实证研究(以尚义县七甲乡为例)

(一)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尚义县南部,地处河北平原,微地貌为缓坡、浅洼地,土壤为壤质潮土,气候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耕地多为旱薄地,农业生产条件差,农地风蚀沙化严重。干旱、风沙、霜灾等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随着大面积的退耕还林、种草工程的实施,农业用地逐渐趋为紧张,同时,由于经营粗放,农地利用不充分,地块零散,荒草地、闲散地较多,基本农田整理潜力巨大。同时,随着全县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二、三产业和城镇建设对农地的需求量日趋增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保证全县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和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项目区975.01公顷农地进行整理非常必要。

(二)项目区农地整理已取得的成果

项目实施后,通过整理田坎、沟渠、闲散地和开发荒草地,新增耕地85.4公顷,新增耕地比例为8.76%。通过施肥、轮作等土壤改良措施,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地质量。打机井68眼,实现每9公顷耕地使用1眼机井,且水电设施配套齐全。修建了4米宽的田间道路15875米,2米宽的生产道路20880米,在道路两侧和项目区边界营造防护林网,共计栽树35336株,田间道路两侧有护路排水沟,排水沟外侧各布置2行防护林。生产道路两侧有护路排水沟,沟外侧各布置1行防护林,项目区建成了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的高标准、高效益的农业生产基地,改善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当地财政收入,解决了800多劳动力就业,促进了社会安定。

(三)项目区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项目区经过整理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很多忽视、破坏生态景观的问题。首先,该项目区缺乏对农地整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考虑。农地整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应立足于区域的整体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区域景观生态保护和建设。其次,片面追求耕地增量。农地开发整理要改变农地利用或农地覆被状况,而农地利用以及农地覆被状况是自然因素与人类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表现为不同的农地生态景观变化。同时,农地利用影响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农地利用,因此,农地利用变化与气候变化、水文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关系是人地关系的核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生态安全的关键,必须协调处理好。不能因为要实现增加耕地数量、提高粮食产量的目标,就必然要以牺牲周边一些景观生态环境为代价。

由于农地整理在内容上对生态的要求不明确或者说很难建立评判的标准,在实践中就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生态方面的很多内容。但农地整理必然导致自然农地景观甚至人文景观的改变,并对陆地、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植物和动物的种群动态、土壤结构及营养元素的迁移、地表地下水文环境,以及区域大气化学性质及变化过程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农地整理对生态景观的影响。

尚义县七甲乡农地整理中的生态景观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农地平整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项目区地处坝上波状高原地区,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农地平整中以每个方田为基本单元,应用机械(挖掘机、推土机)对田内农地挖高垫低,进行平整。工程动用土方量较大,开挖、运输、回填和平整共需动土方246万立方米。

在平整工程中,由于项目区的地形地势问题,工程动土方量特别大,应用机械和人工对方田大面积挖高垫低,浪费了很多机械和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原来农地的耕作层或者被移走,或者添新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利于农作物及蔬菜的生长,进而造成农田生态系统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同时,机械化的挖填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破坏表土熟化层,从而影响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土壤养分循环效益。机械化平整和农地整理后农作物的单一连片种植会使杂草日益减少,增强雨水对土壤的淋洗,也会使土壤养分失衡,导致土壤连作障碍,不利于土壤结构的保持。由于对土壤表层的扰动,短期内会增加土壤流失的速率。

2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低压输水管道工程采用低压输水技术,即以管代渠,这种技术虽然使灌溉水利系数提高到90%以上,减少占地2%左右。但是此农田水利工程缺乏对生态环境的综合考虑,以增加耕地面积、保障通行方便和水流的顺畅、提高输水和排水功能为目的,把原有的沟渠整理为耕地,而使低压输水管代替原有沟渠,这使得生物栖息和藏匿困难,而多变的河流、渠道可以造成水流多样的变化,提供多样化的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

对沟塘、湿地和低洼地区进行填埋,以达到连片、平整、增加耕地面积的目的,沟塘和低洼地区生产力虽然不高,但却是野生动植物良好的栖息生长场所,可净化环境,减少旱涝,使生态永续发展。而机械化填埋不但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团聚体变差,破坏了表土熟化层,使有机质含量减少,容易发生结构退化;而且更是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彻底干扰,沟塘、低洼地、高地消失;地表及地表下层动植物彻底摧毁。

3 田间道路工程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项目区内新建9条田间路,总长度15875米,路面宽4米。新建生产路16条,总长度20880米,路面宽2米。田间路主要是小型机械运输,为水泥路面,路面厚15厘米,路面高出地面30厘米;生产路为沙砾石材料;各条田间路均与项目区内保留的道路相连,或延伸至项目区外与邻近道路相连。

项目区的道路达到了四通八达的格局,运输较以前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多一片混凝土就少一片天然绿地,多一片水泥地就失去一块野生动植物栖息之地,对生态系统就增加一份侵扰,不但降低了景观的多样性,也使得区域农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化,不利于系统功能的稳定与提高。而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农田物种的扩散,使嵌块体栖息地未能连接,造成群体趋向不稳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同时也使物种间多样性和种内异质性降低,系统的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农业生态系统依赖于能源和人工控制过度化,在某种程度上将增加生产的风险性。

4 其它工程中的生态景观问题分析

其它工程主要指农田防护林网及水土保持工程。在该农地整理过程中,田间路两侧各栽2行树,株行距3×2米,行与行交错布置。生产路两侧各栽1行树,株距3米。

由于本项目区风蚀沙化严重,生态环境差,单纯依靠植树来改善生态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防护林组成结构单纯、层次单一、外来物种的引入将导致病虫害的侵袭、景观多样性降低;生物污染致使生物多样性丧失。而且因农地整理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偿或

重建无从谈起,再加上缺乏生态规划,重建的农田生态系统将更单一,更脆弱。单一的植被不仅会影响了土壤养分的循环效益,而且还会引起表土层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减少,打破了项目区内的生态平衡。

五、对策

农地整理必须以不破坏农地生态系统为基本前提,充分考虑农地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关系,在农地生态环境允许限度之内进行农地整理,避免对本区及其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实施过程中,要将农地整理项目与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特别是生态建设规划相结合,根据农地实际情况和区域规划的要求,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同时,一定要统筹规划,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宜性,把景观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为农地整理的一部分,保持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将激光平地技术运用到农地整理中,提高平整精度,改造适合本项目区特色的田块格局

激光平地感应系统的灵敏度至少比人工视觉判断和平地机上操作人员的手动液压调节系统精确10—50倍。激光平地作业效率较高,适宜在常规粗平的基础上完成农田田面精平,从而大幅度提高田面平整精度。

近10年来,我国开展了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实践,引进了光谱精仪、拓普康等激光平地设备,通过规模化生产农场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节水30%-50%,作物产量提高20%~30%,灌水效率提高30%,同时减少了田间杂草及肥料流失。农地整理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经济活动,不仅需要科学规划、正确决策、资金投入等,还需要现代农业工程高新技术的支撑,使得规划、决策得以顺利执行。

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将来的农业生产构筑一个能够进行精细地面灌溉的耕作平台,采用激光平地技术平整后的农地不仅能够节省农田灌溉水,而且可以改善种植条件,有利于控制杂草和虫害,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田土壤的精细管理。对农地进行精细平整,还可以消除盐斑,有利于盐碱地改良,因而更有利于进行生态景观建设。

项目区的土壤有栗钙土、草甸土、盐土3个大类,在农地整理中利用激光平地技术可以有效调节不同土层厚度的盐碱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机质,适宜种植更多种类的农作物。

根据项目区特有的地形地势,利用激光平地技术,将土层比较薄的地方在平整时剥离表土,待平整达到要求后回填表土,可以保持土壤肥力。以各方田内平均高程作为平整后的高程,按照高程近似的原则,将坡面统一推平、覆土、填平,填挖方尽可能限制在本单元区内部,朝向田块大小一致、基本统一的标准田块方向进行,形成随地形地势走向的有层次的梯田式方田格局。这样大大减少了土方工程量,节约了人力成本,最重要的是有效保护了每一方田的耕作层,保证土壤肥力不减小,从而可以增加种植农作物的种类,保证正常生长,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项目区的路、沟、渠的整理

项目区的农地整理应尽量“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充分考虑农地整理对农村景观生态的影响,利用天然材料作为沟渠、田间道路的铺面,尽量减少混凝土的使用。

在田问道路布置上,应尽量与研究区内田块配套,构成互通网络,提高景观的连通性和连接度。一方面便于农业生产,另外一方面在动物栖息地之间建立了廊道,动物可以利用廊道进行流通,以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根据有关标准,设计田间道路宽4m,边坡采用1:1,高出地面40cm;生产路宽1.8m,边坡采l:1,高出地面20cm,泥结碎石路面,以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衍。

研究区可在原有渠道的基础上,对渠灌条件较为成熟的田块采用渠道灌溉,有效利用修复后的支渠、建设蓄水池、从干渠提水进入支渠等方式进行渠道水源控制,进行灌溉。对旧有沟渠修复时尽量少用水泥混凝土以便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三)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植物是创造良好小气候环境的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在农地整理中除了成行营造防风林之外,可以尽量保留原有田间独立树木。在开发整理宜农荒地时可以考虑异地重植野生植物群落,以保持动植物的多样性。在村庄合并整理时,可以对村内的树木异地迁移或原地保留,并在沟渠四周、新建村庄村前屋后种植各种乡土树木。在追求树木整齐划一的效果同时,可以保留自己的一些特色,创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绿化环境,营造出具有强烈地方气息的农村景观。刘伯温在改造俞源村时,就把村口的直溪流改成曲溪,使得原本旱涝频繁的小村变得风调雨顺。在农地整理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有天然渠道的风貌,项目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气候。(1)在田间路两侧栽种北京杨和垂柳,一方面可以减少风沙速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调节周边气候。(2)将项目区划分为两个区域,在其中一个区域的生产路两侧栽种冬青,间插月季花,在另一区域田间路两侧栽种适合这一带的果树等。(3)为了进一步防止水土流失,可以培植草皮。(4)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对新开垦出的耕地也要布设防护林带。

建立这样的林带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增加农地面积,提高农地利用率;而且通过种树培草,既起到了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地方气候环境的作用,又可以利用丰富的草原资源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增加经济效益。

(四)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与监测体系

建立以农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与监测为主要内容的预警系统,主要包括:整理前区域生态环境条件评价、农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农地整理活动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整理后的环境效果评价与监测。

(五)促进生物措施在农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以植被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物措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是居于关键地位的,只有恢复、建设好植被,才能使生态环境中的各个方面协调起来,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在农地整理过程中要强调生物措施的运用。

第4篇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背景;景观规则

农村景观和城市景观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同时,和自然景观也不完全相同。在新农村中,村庄主要是以斑块的形式出现,河流、农渠和道路的主要形式是廊道状,田园景观主要通过这些要素构成。不能只是从形式上来考虑乡村景观的美,环境的秩序与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转更是乡村景观发展的基础条件,从而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生命力的美妙完美地体现出来。想要使乡村景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要将艺术美、自然美以及社会美有效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1 现阶段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很多地区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方案脱离实际情况,规划人员没有深入了解,只是立足于表面条件的改善。比如,只是满足于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虽然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但对全方位设计和思考的重视程度不够,还不能完全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意义。第二,目前,我国乡村的人居环境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部分农村居民的饮水比较困难,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很多村庄存在严重缺水的问题。另外,东部地区也有一些农村不仅水质较差不能饮用,而且村庄不具有齐全的供水设施,大部分人不能喝到质量过关的饮用水。其次,我国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不高,许多农民住宅和畜禽圈舍不能清晰地分开,而是混合在一起,农村内的道路主要以土路为主,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会对河流和水塘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会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恶化,而且农民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威胁。

2 新农村生态景观规划建设的方法

2.1 保护环境敏感区

打造乡村景观,重点要关注农村殊的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区通常将景观以最突出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规划区域中,环境敏感区是最关键地区,同时,环境敏感区又最容易被破坏,并且破坏后很难恢复。因此,在规划设计景观时必须高度重视环境敏感区,经过分析调查后,准确评估环境敏感区的位置范围及环境容量,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强化对这类地区的保护,避免土地被过度开发和利用。

2.2 完善景观结构

要想有效地发挥景观功能,必须保证景观结构的完整性,然而人为因素对农村景观结构有较大影响,导致景观结构不稳定。因此,要想使新农村生态景观更加完整和稳定,就要不断加强景观结构的薄弱环节。主要方法是,结合现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和环境,建立足够的斑块和廊道,通过合理规划乡村中的河流、林地、山地、绿地等,设置合理的景观结构,同时结合所建立的斑块位置和最适边界。

2.3 注重文化性与地域性的体现

在对新农村实行景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学习和模仿,应有效结合当地的村落布局方式和新农村建设,充分展示当地的建筑风格。同时,合理利用当地的池塘、植被等,最大程度保留农村原有的景观形态。在开发使用土地时,不能忽视土地和自然机理之间的协调关系,按照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改造,从而使土地在被利用开发时,不会和自然演变规律产生抗衡,而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4 生态工程方法

在进行景观创造的过程中,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环境进行强硬的人工改造,采用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目标,新的景观得以展现,然而想要将景观长期有效地维持下去,就要长时间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能源。生态工程方法则通过维持环境的某种程度的生态多样性发挥环境的能动性,实现景观的自我增值。生态多样性能形成一种综合的“栖息环境”,这种栖息环境具有丰富的层次结构,能自行生长、成热、演化,并抵御一定程度的外来影响力,即使遭到破坏,也有能力自我更新、复生。建立在这种栖息环境上的景观就是自我设计的景观,它意味着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永续利用。

3 结语

在建设新农村时代背景下,进行农村景观规划的生态设计过程中,充分将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相结合,在考虑设计总体战略时认真考虑全部因素。同时,还要创造以人为本的新农村景观,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才能为老百姓创造有利于他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才能使新农村全面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成效;广东梅州

中图分类号 S72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225-02

围绕创建全国生态林业示范市的目标,按照建设特色宜业宜居的美丽梅州的要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为重要抓手,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强化生态功能,积极引导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提升生态优势,为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提供良好生态保障。

1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和生态建设,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全面加强生态保护,林区秩序明显好转,资源总量不断增加,林分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1.79%,成为广东省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地区之一。但是,随着梅州市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部分路(河)段两侧森林生态安全也因此受到威胁,部分路(河)段两侧可视范围内的山地森林质量不高、林相层次简单、景观类型单一。这种状况与建设特色宜居的美丽梅州、创建全国生态林业示范市的要求不相适应,迫切需要进行复绿美化、林分改造,提升生态防护功能。加快推进交通主干线两侧、江河两岸、城镇周边宜林地区的造林绿化,已成为新形势下梅州市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要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景观林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力争早日见到成效,推动全市林业生态和景观建设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2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

2.1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方法

根据梅州市的自然生态分布、交通情况、景区景点布局等资源,统筹协调山、水、田、林、路和城乡,采用“线、点、面”相结合的形式,将梅州市建设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景观长廊,促进梅州市生态旅游业的发挥。“线”,即以高速公路、铁路两侧25 m林带作为主线;“点”,即将城市的各个出入口、景观节点进行绿化,形成景观两点;“面”,即将高速公路、铁路和江河两岸两侧1 km可视范围内林地纳入建设范围,使生态景观更具区域特色,同时还可完善区域生态安全功能。

梅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主要涉及主干道隔离网内绿化景观带、主干道隔离网外两侧25 m绿化景观带、主干道两侧1 km可视范围生态景观带、江河两岸生态景观林带等4种类型。一是对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他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和其他土地等采用植苗方法进行人工造林;二是对疏林地、残次林应及时进行补植套种,以保证生态景观林带的完整性;三是对于绿化景观效果不尽人意的林分应进行重新改造,使最终效果达到满意;四是对景观效果较好的林分需要进行封育管护,以使其能够长期保持较好的景观效果。

2.2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

2011年,梅州市已完成全市生态景观林带规划编制工作;2012年,对梅河高速及其延伸段、天汕高速梅州至丰顺段等2段省示范段300 km进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主要以“万紫千红长廊”为主题,树种以红花紫荆、黄槐、紫薇、复羽叶栾树(国庆花)为主,配置夹竹桃、大红花、勒杜鹃、鸡冠刺桐、枫香、山乌桕、香樟、木荷、秋枫、阴香等树种,形成“万紫千红”为主调的森林生态景观。

3 取得效果

3.1 突出林业转型发展功能

通过补植套种、林分改造、封育管护等措施,改变中幼林多,近、成、过熟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低效林多,优质林少;沿线桉树多,乡土树种少的现状,推动森林资源增长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更好地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优化提升阶段的目标任务,为建设最好林相、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打好基础。

3.2 突出改善生态环境功能

通过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构建大规模的生态缓冲带和防护带,进一步增强全市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在江河两岸、大中型水库周围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充分发挥其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作用。通过打通森林斑块连接,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迁徙走廊,促进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充分发挥森林间接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

3.3 突出防灾减灾安全功能

通过优化路(河)段两侧沿线森林群落结构,完善以公路河道防护林为基本骨架的森林抗灾体系建设。在增强森林自身抵御病虫害能力的同时,提升防洪护岸、防风固堤和抵御山洪、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3.4 突出建设宜居城乡功能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景观林带,是建设特色宜居的美丽梅州的重要内容。结合“绿满梅州”大行动、创建生态镇村、建设名镇名村示范村、实施封山育林、“万村绿”行动等,优化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建立城乡森林系统的自然连接廊道,有效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宜居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3.5 突出区域形象展示功能

交通干线是客流、物流的集中地,是社会各界了解梅州的重要窗口。通过抓好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江河两岸、风景名胜区等重要节点的景观林带建设,注重从形成景观的角度统筹安排花(叶)色树种,形成全年常绿、四季有花的景观带,增强林带的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示梅州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3.6 突出多元多维发展功能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不是单纯的林业工程,要与旅游、科普、文化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打造绿化美化生态化品牌,形成生态旅游的新增长点。选择有条件的绿化带建设林业宣传基地,推广现代林业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文明形成。

4 参考文献

[1] 陈尖,黎明.浅析营建生态景观林带的效益和设计路径[J].广东林业科技,2012,28(4):70-73.

[2] 杜钟生,杜斯川.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的设计理念[J].湖北林业科技,2012(3):74-76.

[3] 张宋英.林业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简析[J].中国林业,2012(7):59.

[4] 薛春泉.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2012, 28(1):96-99.

[5] 王小纪,张军灵,郝剑.西安市白鹿塬直观坡面生态景观林规划设计[J].中国城市林业,2012,10(1):19-21.

[6] 刘建明,钟小山,张宏伟.中山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技术探讨[J].广东林业科技,2012,28(2):88-92.

[7] 李团胜,程水英,韩景卫,等.黄土高原区景观生态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J].生态学杂志,2002,21(5):78-80.

[8] 李团胜,程水英,曹明明.西安市环城绿化带的景观生态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02,22(4):20-23.

第6篇

关键词:本土植物 生态 城市景观

随着经济水平、科学技术和艺术文化的不断发展,景观建设也逐步成为了当今城市发展的一重要课题。城市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即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不少生态问题,所以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尤为的重要。植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的象征。植物以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改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植物又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感,在景观建设中有着重大意义。

近年来,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对植物的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大量的引进外来植物,忽略了本土植物在生态景观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导致一些城市生态问题的出现,这也使得人们的目光落在了本土植物上,本土植物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 本土植物的优势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广义的乡土植物可理解为:经过长期特定的自然选择的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1】。本土植物凭借着独特的生理特性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1.1 生态优势

    本土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一个本土植物群落能更好的吸引其他自然生物,从而使生物更具多样化。在生物链中,植物是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外来物种极易破坏一个生态环境的稳定,给生态系统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本土植物比外来物种有更强的生态适应性,能更好的保证自然群落的稳定性,使城市生态景观更接近与自然生态景观。

1.2 生长优势

植物有强烈的地域性,植物的生长受气候、土壤、海拔等等环境因素影响,我国地域辽阔,横跨寒温带到热带,还有特殊的青藏高寒地区,各地的环境差异非常大,也造就了我国物种的丰富性。本土植物是产地或起源在当地的植物,经过漫长的选择与适应,其生理性状、遗传性状等已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有其独特的生长优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稳定性。本土植物已经成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3 文化优势

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体现的是这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在景观建设中大力运用本土植物更能体现该城市浓郁的本土气息,实现景观的本土化。本土植物在常年的生长过程中已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本土植物形成的自然群落也有较强的标识性,现在相当多的大中城市拥有自己的市花、市树。比如代表香港的紫荆花,代表佛教文化的榕树、莲花,这些植物都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标识成为了人们思想和感情的寄托。

2 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利用本土植物原则

本土植物往往体现了当地的自然风貌,其地带性植物群落表现的地方特色,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自然植被景观,是实现特色园林绿化景观的元素之一【2】。为了形成自然的生态景观,我们在选择和配置本土植物时也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2.1 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的建设是为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服务的,在污染日益加剧,环境日益恶化的城市中,为了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我们倡导着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而我们在这个建设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要以人的需求为建设的基础。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本土植物所赋予的文化,最大程度的利用本土植物对人的益处,建设人文的城市生态景观。

2.2 科学原则

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应遵循科学的原理来进行设计。了解本土植物的生理、生态方面的优势,大力的利用本土植物来创造城市景观。在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和利用原有植物,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性,因地制宜,建设科学的、稳定的城市生态景观。

2.3 经济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每一个设计都要遵守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具体的经费额度,在有限的经费下创造无限的美丽。有效地利用本土植物在培育、栽植、养护过程中节约成本的一大优势,同时也要加强经济树种的利用。利用本土植物创造经济的,合理的城市生态景观。

2.4 艺术原则

城市生态景观不仅仅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对美的需求。所以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遵循一些美学原理,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充分的利用本土植物在形状、色彩、气味等方面的特色,采用植物配置的基本方法,来设计出充满艺术美感的城市生态景观。

3 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利用本土植物方法

3.1 考察本土,带来灵感

利用本土植物来创造自然的城市生态景观,首先设计师要寻找到创造的灵感,而通过对当地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进行考察,往往可以给设计师带来不一样的灵感。考察的对象包括了当地的气候资源、水文资源、地质地貌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等。细致的调查当地的自然生态群落,分析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以及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于在城市中创造出合理的,稳定的生态景观。

3.2 深入当地,带来文化

本土植物有着强烈的标识性,通常人们看到一种植物都会联系到某一地区,甚至是某一城市,所以我们在创造城市景观的时候,一定要深入当地,了解当地丰富的本土文化,传统民俗和民族特色,充分利用本土植物来体现植物的象征性。利用本土植物配置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塑造当地的文化特色。在给人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要让人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

3.3 模拟自然,表达意境

在深入当地,调查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后,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在城市中模拟出适宜本土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在生态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选择出适宜的本土植物进行植物配置,表达意境。充分利用本土植物的生态优势,创造出物种丰富、群落稳定,同时又充满艺术美感的自然生境。

巧妙的利用本土植物来创造特殊的意境,也是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北方大连市绿地中模纹花坛,多以海波、浪花、海鸥为构图母体,充分展现了海滨城市的特点【3】。

3.4 加强观念,注意养护

在现在的城市景观建设中,设计师普遍存在着重洋轻土的观念,为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景观,盲目的引用外来物种,导致部

分地区的生态系统呈现不稳定的特性,对本土植物的生长习性缺乏认识,导致本土植物在保护力度上也较弱。环境日益破坏,本土植物在日益的减少中,从而导致景观设计中可利用本土植物缺乏,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在现在的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本土植物的

利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们应加强对本土植物保护和利用的观念,提高对本土植物的认识,灵活的掌握本土植物的习性,注意栽植后的养护和管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土植物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工程中有着生态、生长和文化优势,所以我们把握好本土植物的地域性,掌握好本土植物的运用方法。利用本土植物来促进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长期发展。以本土植物为主的生态景观建设将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19(7):63. 

第7篇

关键词:城市景观;形色设计;苏州生态景观规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于生存环境的品质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未来城市生态建筑将越来越被重视,并渐渐成为景观设计的主要方式,对于改善城市物质文化水准和生态环境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景观设计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城市视觉美化,其往往需要针对于区域的土地地质,水文,气候进行勘察,并依据建筑原理,去实现建筑与人文,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充分融合。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城市景观中的形色设计,保证实现景观设计的形与色的和谐统一,为城市景观的进一步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城市景观中形色设计的概况

1.1城市景观中形色的含义

从理论上来讲,形是物质的形态,姿态,是物质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方式;色是物质在光照的条件下形成的固定颜色。形色就是指物质相貌和本质属性之间的关系。由此去理解城市景观形色关系,它就是景观物质在空间中的各种关系综合,以致形成色相,色度,色温的视觉情感。我们从城市景观规划的角度去探析,城市的总平面反映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与土地使用之间的关系,更加体现出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和谐进步之间的形色关系。

1.2城市景观的基本属性

基于不同的规划建筑观念,将产生出千万种城市形态和属性,其所展现出来的城市景观风貌和个性也是不同的。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状态下,城市景观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功能的发挥上,由此其建筑设计的观念,立场和方法显得比较单一。但是等到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人们对于城市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景观在形色上的要求就越来越多样化。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形象与环境景观构成的多样化,慢慢的成为我国城市形色的基本特点。

1.3城市景观形色的设计原则

评价一座城市空间形象和景观环境品质的好坏,往往需要从综合的角度上去探析,因为城市空间形象和景观环境品质是城市万物形体和色彩的综合反映。传统城市景观往往关注的是建筑和道路的建筑设计,如建筑物的形态,体状,高度,开合,门洞,尺寸和装饰所代表的礼仪,法制,道德等,追求做到的是天地人合一的境界。现阶段,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又前进了一大步,不再是单纯的民族风情发展方向,而且呈现出强势文化,以技术美学和大众美学的角度入手,为实现审美方向的多样化不断做出尝试,形成了全新的城市景观形色设计模式。

二、如何在城市景观中进行形色设计

综上所述,城市景观设计的关键在于形色设计,我们就要从城市形色面貌入手,保证实现形色设计属性和规划目标的界定,对此我们以苏州市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为例,积极探讨如何在城市景观中进行形色设计工作。

2.1清晰的景观形态理念

苏州市是历史名城,无论是生态自然资源,还是历史文化遗产,都历史文化中都属于靓丽的风景线。随着时代的发展,苏州市也经历了很多的建设规划时间,在某些时期取得了很大进步和发展。如何保证苏州形态处于合理的状态下,将成为景观形态设计工作者的首要工作。现阶段城市发展观念不断更新升级,深刻的认识到城市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慢慢形成了以古城为中心的规划方案,对于保护古城面积,控制环境容量,升级建筑布局,保护历史文化,实现水系统整治,维护生态空间景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水乡园林苏州的建设目标的引导下,提出东括苏州空间发展轴线,西控太湖生态保护区,南限城市生态廊道空间,北优生态维护保障区域,中疏古城,形成商业区和旅游区的规划方案。除此之外,还倡导要从点线面三个酵素去实现苏州市生态空间格局的布置,保证城市生态处于健康和谐的状态。

2.2健全的园林生态建设规划

苏州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要明确自身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保证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发展动力,以实现生态苏州的全面建设。详细来讲,结合苏州园林生态建设规划的过程,其主要关注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彻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知识密集,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的转变;其二,关注与生态涵养和发展空间的预留,保证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其三,明确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大板块,形成循环经济体系,打造以人文本的生态水乡园林环境;其四,展现出四大地方的特点,形成“富庶苏州、园林苏州、水乡苏州、文化苏州”的局面;其五,始终坚持以高标准去要求城市景观的形色设计,保证将苏州建设成为生态的乐园,人间的天堂。

2.3切实的城市景观形色设计执行

依照对于苏州市的城市规划纲要,其无论是在设计观念,执行方法,操作途径上都比较先进,表现出兼容过去和未来,综合时间和空间,辐射自然和人类的特点。城市建筑的形态与色彩从传统建筑“平面展开式”的“粉、玄、灰”发展为现代“粉壁彩瓦”的居住、休闲、度假建筑组团与“高技派”金属结构、玻璃幕墙―― 丛林高耸的摩天大厦的绚丽多彩。私家宅邸园林与公共绿地景园构成了姑苏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与国际的造园与城建景观价值取向,依然是这方水土这一方人,但随着观念的更新和高新技术方法的运用,造就出古今文化对比鲜明、中西城市景观交辉相映的现代生态景观。

2.4尊重景观特色的保护和发展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苏州城市如何变化,苏州的水美是不变的主题。水,桥,园林,也慢慢形成了苏州城市景观元素单位,散发出美的芬芳,给予游客众多的感悟。由此,无论是何种阶段,对于苏州城市景观空间形态进行更新升级的时候,其问题就出现在了城市色彩的优化和水质环境的处理上。详细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其一,以旧城新区的建筑体量和高程为依据,实现对于人流车流的控制,保证城市空间的充分利用和流量的节奏;其二,关注与苏州特色景观的保护,实现城市历史形体和色彩的保护,避免出现建筑群体的复杂色彩,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城市的色彩品位;其三,以水平绿化为基础,关注于建筑立面和立体绿化种植,保证城市区域水陆的自然状态;其四,处理好河湖的水体工作,保证形成与苏州生态景观形色质量相吻合的状态。

三、结束语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而更新是进步的基础。我们在城市景观的形色设计过程中,应该坚持如下的基本原则:其一,包容外来文化;其二,科学审视景观形色设计工作;其三,严谨进行传统文明的调整;其四,保证生态环境保护的人性化发展;其五,积极开拓创新,结合区域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去实现城市景观的形色设计工作。虽然目前在城市景观中的形色设计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我相信,随着城市景观设计趋势的发展,形色设计的处理方式将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程度将会越来越好的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吕菽菲,张捷,甘荫雨.城市古典园林原始功能老化的初步研究(J).经济地理,1999(10):85-90

[2]夏建统.用自己的方式设计lJI.规划师,2005,(4):94―95.

第8篇

1永嘉县楠溪流域森林资源现状

永嘉县楠溪江流域土地总面积223 650.67 hm2。其中:林地面积182 287 hm2,占81.51%,高于永嘉县的78.96%;非林地41 363.67 hm2,占18.49%。森林面积(有林地面积,含林带面积)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之和170 571.67 hm2,占林地面积的93.57%,高于永嘉县的92.16%;森林覆盖率75.35%,高于永嘉县的72.77%;楠溪江流域活立木总蓄积量641 4726 m3。

1.1森林生态环境总体良好,生态公益林初见成效

楠溪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75.35%;比永嘉县森林覆盖率高2.58个百分点。总体生态环境良好。生态公益林地面积达43 348.93 hm2,占林业用地的23.78%。主要为省级重点公益林地面积38 263.67 hm2,占88.27%。但全流域森林生态功能居于中等偏下水平,森林游憩保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丧失,亟待改造提高。

1.2现状植被与生态景观林建设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现状森林生态景观资源中针叶林景观(杉木林景观与马尾松林景观为主)多,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景观相对较少,林相单调[3]。阔叶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景观面积占生态景观资源面积的比重为15.17%,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占9.01%,竹林景观占3.48%,灌木林景观占1.12%,经济林景观占5.01%,而针叶林景观占59.18%。阔叶林大多分布在高山远山,目前仅有四海山、正江山及楠溪江两岸滩林富有森林景观视觉效果、其他山地多为较单一的以松为主的针叶林,林相杂乱不整齐、视觉环境层次不丰富。虽然绝大部分山头地块已绿化,但其林分类型是多以松、杉类树种为主的人工林。

1.3流域内宜林地面积较多,景观发展空间大

楠溪江畔的滩林是楠溪江两岸人民生存的保障,它与楠溪江畔众多的古村落一样拥有悠久的历史。沿江两岸各村群众为抗御洪灾风患,在楠溪江两岸植树造林,世代相袭,经过多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今天绿意醉人、亮丽清翠的滩林。流域内现有无立木林地2 578.53 hm2、宜林地面积7 492.73 hm2,为流域内生态景观资源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1.4线上森林生态景观有待改善

永嘉县楠溪江流域已形成了以诸永高速公路、41省道纵贯南北,金丽温高速公路、温州绕城高速公路、104国道穿过县境,县乡公路、通村公路纵横交错、干支衔接的公路网络。但公路绿化尚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公路绿化缺口多、标准低,绿色通道尚未形成。二是运用植物种类少,群落单一,群落结构简单。三是楠溪江的地方特色及森林文化特色未能得到有效体现。

2森林生态景观建设的布局构想

楠溪江流域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应从3个方面着手。一是面上生态景观林建设,重点是沿溪两岸一重山的面上景观绿化;二是高速公路、省道与县道等道路的线上绿化;三是景观节点绿化。通过改造林相、植树造林及封山育林等措施,大力培育与保护生态景观资源,以提高楠溪江流域森林景观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形成山体“群落多样、色彩丰富”、公路“绿、美、洁、畅”、景区“山清、水秀、林茂”的生态景观,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2.1面上生态景观建设布局

楠溪江两岸山体面上森林景观主要以马尾松纯林为主,且树种单一,层次不明显。在建设为景观林时,宜采取在林中空地套种一些高大适生的建群树种以及观花、赏叶树种,待套种的树种长大后,森林的层次感和观赏性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对于需要全面改造的山林地,除遵循生态功能优先、促进乡土性森林群落恢复为目标的原则外,应根据视觉需要和立地条件,有意识地设计营造一些不规则窄带状或块状、团状的观赏性树种,达到提高森林景观效果的目的。具体可对松林进行改造,营造松与枫香混交、松与乌柏混交以及松与青冈+樟树、楠木等常绿阔叶树混交等。

2.2绿色通道布局

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以绿化和美化环境为主要功能,高速公路为隔离栅外两侧各10 m范围,国省道为两侧各5 m宽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依实际增加宽度。县乡公路等支线绿化是以绿化和改善环境为主要功能,有条件的新改建县道两侧各3 m宽范围,其他县乡公路因地制宜种植行道树。通过绿色通道建设,以线及面,逐渐建设由大楠溪景观走廊、小楠溪景观走廊、沿江景观走廊和北部景观走廊等构架的楠溪江流域景观走廊。

2.3节点景观布局

可在森林旅游板块布局中,每个板块各撷取1个典型节点景观作为楠溪江流域点上森林生态景观建设的重点。重点布局10点景观,分别是四海花径、龙凤观瀑、南正朝圣、龙潭杏林、芙蓉升冠、双溪合翠、船岩浮绿、石镬徒门、茗尖胜美、五潭碧水。一是四海花径。位于永嘉四海山森林公园,可选择四海山森林公园七星岩景区建设20 km林荫花径。以杜鹃为主要美景的高山杜鹃具有特别的意义。二是龙凤观瀑。坐落于永嘉县溪下乡罗垟村西北,在楠溪江源头营建以永嘉县现有楠木类植物为主的楠木园,使楠溪江名符其实,不仅为楠溪江生态旅游增添一道森林景观,也为今后楠溪江流域建设大面积楠木林树立样板示范。三是南正朝圣。位于永嘉和黄岩交界处,浙江温州市永嘉县第3高峰南正尖,海拔1 246 m。原有森林植被破坏后,现存植被为稀树灌草丛,远眺像数座光秃的小山体,与周边茂密的森林不相一致。应以建设山顶灌木草甸为主。四是龙潭杏林。位于浙江省永嘉县东南部龙湾潭森林公园,有浙南第一天然药王谷之称。在保护药王谷及周边生态景观的基础上,建设天然药用植物园。五是芙蓉升冠。位于楠溪江中游岩头镇芙蓉村。主要以芙蓉峰等周边山体绿化为主。尽量利用山林丰富的特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建设名特优经济林、花卉、森林食品等林业基地工程,加大封山育林育果,体现古村及周边绿色景观风貌。六是双溪合翠。位于楠溪江双溪口滩林,两岸滩林极佳,犹如绿色屏障,遮去了陆地上的村落田园及荒杂的景观,形成了以清流碧水为中心的溪流、河滩、滩林、草地等层次丰富的景观。在周边选择宜林荒滩地营造滩林,体现楠溪江滩林独特景观生态。七是船岩浮绿。位于有“永嘉”美誉、平均海拔在700 m以上的西岙乡,大船岩又因四周有各色各样的奇特斑纹而得名石斑岩,大船岩屹立在山谷的正中央,像一艘欲要下水起航的大轮船。以建设常绿阔叶林为主要林相的近自然森林。八是石镬陡门。位于永嘉县徒门乡石镬寺,此处山多裸岩,而岩必峻奇;又多怪石,石必成象,由此造成许多美妙景观。以建设桂花、枫香、银杏等构成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建成后,不仅山体得到绿化,还给游人带来桂花的飘香和浓郁的秋色。九是茗尖胜美。位于永嘉瓯北梅园村后的一座美丽小山,原称天顶尖,后因纪念南宋状元王十朋改为圣名尖,1963年因当地军民在此消灭了美蒋特务后才改名为胜美尖。其为建设景观林建设为主体的生态茶园,不仅具有一定的生态意义,还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十是五潭碧水。位于碧莲镇桐州藤溪村南的深山冷岙中五星潭省级森林公园,该森林公园集中了大小逾20处瀑布,姿态各异,佳景天成。其中五星潭、打锣瀑等尤为出色。其为建设彩叶阔叶林为主要林相的近自然森林。使游人步入五星潭省级森林公园,就好象进入色彩斑斓的森林世界,层林尽染与碧水蓝天相辉映。

3组织与保障措施

楠溪江流域森林生态景观建设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永嘉县科学发展为重要内容。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应采取高效有力的组织与保障措施,确保楠溪江流域森林生态景观建设的实施。

3.1实施规划,突出重点

按照土地性质和区域功能特征,合理规划森林生态布局和相应的景观游赏功能布局,将森林生态、森林游赏、乡村建设、工业发展等项目融会贯通到宏观的森林生态背景中去,取得结构上的完整性和功能上的高效性。生态景观带建设与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相结合,通过合理科学地选择植物类群,将苗木生产、林果生产和休闲观光、田园意趣结合起来,实现林木的直接经济效益,提升区位经济功能。

3.2成立管理机构,确定经营机制

楠溪江流域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不仅范围广,工程量大,而且涉及林业、交通、城建、水利、农业等部门,牵涉到项目区各乡镇、村和农户的利益。为确保顺利实施,应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成立各部门参加的管理机构并负责实施。为确保楠溪江流域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工程的质量,巩固建设成果,实行专业队建设机制,并落实相关的管护责任制。

3.3广泛筹集资金

楠溪江流域森林生态景观建设投资巨大,县级政府应将楠溪江流域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工程列入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争取林业、水利、旅游、交通等专项资金。政府按规定从土地出让金和城市维护费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绿化资金,新的建设项目要将绿化资金纳入项目预算,落实造林绿化资金。同时广泛汲取各种渠道的社会资金,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租赁等方式,对相关的绿化用地进行依法流转,保证造林成果。在充分利用省、市有关补贴的绿化资金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扶持楠溪江流域森林生态景观建设[4]。

3.4制定各项有效措施

各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政府实施楠溪江流域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工程的目的意义和政策,使各项具体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5-7]。工程实行“三长”和“三人”负责制。“三长”即县长、局长、乡(镇)长对该管辖区域工程建设负责,层层签订责任书;“三人”即工程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分别与项目主管单位签订承包合同,承担相应的责任。林业部门要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大力选育林木良种和经济速生树种,加强对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技术等实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4参考文献

[1] 李爱贞,何佳梅.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

[2] 郭晋平.森林景观生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傅伯杰.地理学的新领域——景观生态学[J].生态学杂志,1983,2(4):60-67.

[4] 葛大兵,邹冬生.生态示范区建设理论思考[J].环境科学动态,2005(1):17-20.

[5] 吴丽娟,周亮,王新杰,等.北京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多样性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2):88-93.

第9篇

关键词:城市河道;排洪渠;污染;综合整治;生态;景观;生态水利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快速膨胀,人口急剧增加,对水利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落后的传统治河理念,造成不少河流存在河道被违章建筑占用、河道淤积、防洪能力过小、各种污水乱排放、污染严重、水面减小乃至断流等一系列问题,有些河道甚至成为了排污纳污的渠道,不再是令人难忘的流水潺潺,不再是可亲的一汪清水,而是脏乱差、发黑、发臭、唯恐避之不及的臭水沟。

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的呼吁,促使我们转变设计思路,在金凤排洪渠综合整治项目设计中,提出生态治理的目标。即将金凤排洪渠建成珠海市第一条生态渠道,重塑河流生态系统,恢复丰富自然的河道,使河道具备观赏性、亲水性、文化性。

1 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综合整治工程背景

珠海是我国较早开放的四座经济特区之一,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地带的最前沿,是连接珠江三角洲及内地通往澳门、香港和海外的重要渠道。

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北部,东经113°31'~113°35',北纬22°19'~22°24'。流域东南面与凤凰山水库相临,向北入海。流域内有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高新科技园等单位。根据规划,工程所在地唐家湾定位为以生态、创新、文化为特征的宜居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基地、高等教育基地、企业总部基地及区域性流通、会展、旅游休闲基地。

与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相关的在建市政重点工程有金凤北路和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均紧邻排洪渠两岸分布,为珠海市的主要交通干线。排洪渠成为人们认知珠海城市环境的窗口。

珠海市金凤排洪渠金鼎段起于凤凰山隧道北,止于港湾大道,尾端下游现状为水塘,距出海口约4.0km,渠道整体走向东北偏北向。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综合整治工程主要针对凤凰山隧道北~港湾大道长4.239km渠段进行综合整治。

现状排洪渠渠道淤积严重,砌石挡土墙破损,杂草丛生,污水横流,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与规划极不协调。为了保障珠海市的美好环境,与珠海市“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最富有魅力”的海滨山水城市目标定位相协调,急需对排洪渠进行综合治理。

2 工程存在问题

(1)防洪安全问题。本排洪渠水量变化特性与山溪性河流相似,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显著,汛期雨量大,渠道水量较大、水位较高。雨洪的形成时间短,水流的强度大,严重威胁着城市的防洪安全系统。现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绝大部分渠道渠底淤积严重、杂草丛生;局部渠道浆砌石挡土墙破损或无墙,边墙高度不足;局部跨渠桥涵处渠道断面窄,及渠中轻轨桥墩阻水,影响过流能力,不满足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的要求。

(2)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恶化问题。渠道周边尚未完全实现雨污分流,沿渠仍分布有部分排污口。尤其在在非汛期,由于天然降水量小,渠道内水流很小,水位很低,甚至干枯,渠道污染物浓度急剧变大,水体严重恶化。排入渠中的污水对排洪渠水体及受纳海域的海水水质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使水生生物灭绝,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环境。

(3)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现渠线基本为直线,两岸绝大部分为直立重力式浆砌石墙,为典型的渠化、硬化、人工化的传统河道。直线型的渠线导致河道冲刷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浆砌石的硬质材料砌筑护岸,直接破坏了河岸植被、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进一步破坏了水滨生态系统和生物过程的连续性,河道丧失了的自净能力。

(4)景观功能丧失。排洪渠淤积严重、杂草丛生。部分浆砌石挡土墙破损,部分无墙段渠道的自然坡坍塌,不仅危害了渠道的防洪安全,也影响了其景观效应。枯水期因为水量短缺,渠道水位低或干涸,水体质量的恶化,渠岸及渠底河床,影响了排洪渠的景观效果。人工化、沟渠化、硬质化的河流景观,也严重破坏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多样性和美学价值。

(5)管理欠完善。渠道周边存在乱搭乱建现象,沿岸无巡渠道路,管理不便。

3 工程任务

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的综合整治,需改变片面强调防洪安全的传统水利理念,以“安全、资源、环境、景观”四位一体的现代水利建设与管理思想为指导,除采用传统的截污、治污、疏浚、治岸等手段外,还应顺应生态化的趋势,推广生态工程措施在渠道整治中的应用,满足珠海市生态城市建设对多功能自然型生态景观排洪渠的需求,实现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和环保水利的转变。由此,确定其建设任务为:

针对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目前存在的排洪能力不满足规划要求、雨污合流、水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管理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拟秉承生态治河的设计理念,对金凤排洪渠金鼎段长4.239km渠道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综合整治。综合整治措施包括防洪安全整治、生态修复、植被绿化恢复与景观营造、截污治污、跨渠与穿渠建筑物整治等,在满足排洪渠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生态、景观和休闲等多功能的要求。完善工程管理机构和管理设施,同步实施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措施。

4 工程布置与主要建筑物

依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3)确定珠海市珠海市金凤路排洪渠工程等别为Ⅱ等。其主要建筑物2级,次要建筑物3级,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排洪渠的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年一遇。

针对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目前存在的排洪能力不满足规划要求、雨污合流、水环境及生态环境恶化、管理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秉承生态治河的设计理念,进行综合整治。

其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渠线调整及断面型式:设计拟定对桩号2+420~2+470段卡口段渠道向左岸进行扩宽处理。桩号3+300~3+628段轻轨桥墩坐落于渠道中,缩小了行洪断面,故拟定向右岸扩宽调整渠线。其它渠段基本沿老渠线。调整后渠道总长仍为4.239km。

根据渠道及周边的场地条件,桩号JD0+000~JD3+628渠段仍维持原矩形断面型式,对渠道断面进行生态修复,并考虑对该几处桥涵阻水段进行扩宽;桩号JD3+628~JD4+239渠段改造为斜―斜复式断面,对全渠道断面进行生态修复,局部周边场地不允许的渠段考虑采用直―斜复合式断面型式;全渠道渠底均设主槽及壅水堰,集中无降雨时有限的水量。渠道典型断面见附图4.1~附图4.2。

附图4.1 渠道综合整治典型断面一

附图4.2 渠道综合整治典型断面二

(2)岸顶:设计拟定对渠道岸顶欠高部分予以加高以满足防洪安全需要。局部渠段两侧岸顶增设绿篱、石材栏杆、人行步道及绿化隔离带,其中人行步道宽3m,结构层从上至下依次为6cm彩色人形砖、3cm厚水泥砂浆及15cm厚水泥石屑稳定层(水泥含量6%)。桩号JD0+420~JD1+420段及桩号JD3+300~JD4+239渠段岸边增设长椅、灯具、休闲花廊及路灯等,其中路灯高度4m,灯杆采用热镀锌灯杆,档距12m。

(3)岸墙加固:根据计算,原有浆砌石岸墙墙体单薄,不能满足稳定要求,因此设计考虑除对桩号JD0+000~JD3+628段拆除上部墙体后设30cm厚砼底板,上部采用生态袋叠铺结合土工格栅形成复合生态袋挡墙。对桩号JD3+628~JD4+239段则变直立式护岸为复合式护岸,其中右岸为直斜复合式护岸,左岸为二级斜坡式护岸,坡比1:2,分级平台设于高程2.00m处,宽2m,表面采用一级凿光块料规格石铺砌,斜坡采用生态袋进行防护,其中平台下部坡脚设格宾石笼护脚。

(4)渠底:设计桩号JD0+000~JD2+500渠段目前渠底已有块石护砌,本次仅考虑对渠底进行清淤,同时对局部破损的块石进行修补;桩号JD2+500~JD4+239渠段现状没有护底,淤积较深,因此设计考虑对渠底进行清淤,并采用40cm厚块石护砌,表面覆土种植绿化。同时为集汇枯水期水流,保障渠底常年有水,设计考虑于渠底设置主槽约束水流,初步拟定主槽采用梯形断面,深1m,底宽拟定为2m~4m;同时考虑间隔200~500m在主槽内设置壅水堰,壅水堰高度为80cm。

(5)截污工程:根据现场勘察,沿渠现有19个污水管分布于金凤路排洪渠(金鼎段)左右岸边墙上,管内径0.2~0.8m。同时,沿渠线有8个排污暗涵和两条排洪渠汇入本渠。本次主要针对仍有污水入渠的6座污水涵进行截污,为确保截污效果,设计初拟起点处及桩号JD3+300附近沉砂池防止水流携带泥沙入渠,47个雨水口直接采用明渠引入渠中主槽。

(6)景观绿化工程:设计考虑桩号JD0+000~JD3+628段以绿化为主,桩号JD3+628~JD4+239段以“生态公园”为主题思想,并因地制宜的设置湿地、孤岛、浅滩等营造景观效果。

5 河道综合治理考虑生态水利的思路

传统河道治理思路:传统水利工程往往片面强调防洪需求,尽量扩大河道泄洪能力,裁弯取直以拉直河道,河底及河岸采用硬质护砌,尽量固化稳定河床。

前几年珠海市内几条排洪渠基本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整治。这种整治过后的排洪渠,整齐划一,外观生硬造作,人工化、沟渠化、硬质化,硬质衬砌的河槽成为一个封闭系统,隔断了河水与河岸土体的渗透交换,河堤丧失了自然调节水量的作用,隔绝破坏了生物的生存栖息环境,河道与河岸植物的水气循环被隔断,很多水生植物、陆上植物丧失了生存空间,而一些水生动物缺乏栖息环境导致难以生存繁衍。当河道在枯水季节,河道底部,不具备亲水性,当两岸存在污水偷排等情况时,河道又变脏变臭,即使有河边人行道,人们也不愿接近。

近年来,珠海市区也有某些河道整治工程采用了硬质材料护砌河底和岸墙后,为了改善视觉效果,营造水景观采用了节制闸挡水蓄水的工程措施,经实践证明,不但耗费大量水,还因换水时间长,水体不流动,水质恶化很快,异味仍然较大,而且增加了管理调度的难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生态河道治理思路:目前跟国内一些城市一样,珠海市水利主管部门及设计人员逐渐意识到传统水利工程存在一定弊端,开始转变思路,决定推广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新技术新方法,尽量采用自然蜿蜒的岸线,建筑材料采用多孔疏松的新型生态材料护岸,营造生态水景观,恢复重建水、土壤、阳光、植物、生物、堤岸之间互生共存的河道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利用动植物自身净化水体,使水利工程变得赏心悦目,成为城市的亮点,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去处。

5.1渠道断面布置

(1)渠线

河流形态的多样化是生物物种多样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均一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生态渠道的岸线布置宜尽量保持和创造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平面布置上尽量保持蜿蜒形态。在场地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在低水位以下设渠中主槽,做成蜿蜒有度的自然型渠道,并因地制宜创造湿地、岛屿,重建深潭和浅滩,束窄过宽的河槽。由于本工程为整治工程,渠道的岸线已基本形成,且受周边城市建设的约束,难以有较大的调整,因此,渠线布置要因地制宜,尽量对现有岸线进行自然岸线恢复处理。

(2)渠底

根据工程区水文气象条件,枯水期时天然降水量小,渠道内水流很小,故设计考虑于渠底设置渠中主槽约束水流,形成溪流景观。渠中主槽在走向上尽量构成蜿蜒自然的形态,修复过于直线条的渠顶线,束窄过宽的河槽。并每隔200-500m在渠道主槽中修建石材壅水低堰,以在渠道主槽中形成水面和跌水,营造深潭、浅滩等不同形态的变化,利于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并利用跌水形成多级曝气,净化水体。在渠道下游较宽的桩号JD3+628~JD4+239渠段,因地制宜设置湿地、岛屿,重建深潭和浅滩。渠道护底材料可考虑生态袋、格槟石笼、块石护底等进行比较。

(3)渠岸

为实现渠道生态性、多样性的特点,设计考虑对扩展空间受限的上游渠段(桩号JD0+000~JD3+628)仍保持原矩形断面型式,充分利用现有老墙,节省投资,拆除上部浆砌石墙,采用生态挡墙加固;对渠道宽度较大、周边场地条件允许的下游渠段(桩号JD3+628~JD4+239)考虑采用复合式断面型式,分级设置亲水步道,斜坡式护岸考虑生态材料护坡,如三维土工网、生态袋(叠铺)、格宾石笼、植草砖、植生型砼预制块等结构, 坡脚设格宾石笼护脚。

5.2景观绿化思路

(1)河道造型景观

结合本排洪渠特点,拟尽可能恢复其自然河流特性,全渠段设置蜿蜒弯曲、分叉不规则的,宽窄不一的渠底主槽。在渠道较宽的渠底设岛屿、浅滩、深潭,修复规整的人工化的河道平面和断面造型。

(2)渠底景观:以常年涓涓流水的主槽及零星分布两侧渠底的深潭、浅滩、湿地、岛屿、水跌,配合渠底水景绿化,形成自然的山溪性河道景观和湿地景观。

渠底水景绿化设计重在水景植物的选择和种植方法。水景植物分为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岸边植物及水边植物。结合本项目拟采用渠底主槽的设计思路,可考虑在渠底主槽两侧与岸墙角之间区域设置挺水植物、岸边植物和水边植物。

(3)渠岸景观

1)对原硬质直墙式护岸的景观装饰:原规则的硬质直立式岸墙线条生硬、枯燥,柔软多变的植物枝条可补其拙。如拆除上部部分石墙,重建减载生态袋挡墙,临渠设置绿篱,插播种植云南黄素馨、三角梅等垂藤类植物,细长柔美的枝条沿着笔直的石岸下垂至水面;下部墙脚设生态袋,种植爬山虎、炮仗花等攀爬类植物。向上向下的绿化遮挡了石岸的人工痕迹,展示出生态绿化墙的景观,增加许多活泼气氛。

2)自然的斜坡式护岸景观:自然的斜坡式护岸采用格宾结构、生态袋及三维土工网垫配合植物种植。其植物配植最忌等距离,用同一树种,同样大小,甚至整形式修剪,绕岸栽植一圈。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自然种植,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自然式土岸边的植物配植,以草地为主,在重点地带种红花美人蕉、满天星等地被植物,少量配以红继木球、黄金榕球等灌木,形成自然的河岸景观。

(4)渠顶附属设施的景观设计

根据排洪渠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极规划,排洪渠沿线将发展为绿道、宗教用地、公园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学校用地、体育和文化设施用地、休闲集会广场用地和街头绿地等,均为市民活动密集区,沿排洪渠两岸合理布置栏杆、临渠步道、长椅、休闲花廊等附属景观设施,于局部渠段合理设置灯光,营造梦幻般的夜景,为人们休闲、旅游提供方便。

5.3截污治污

渠道周边目前尚未完全实现雨污分流,沿渠仍分布有部分排污口。尤其在枯水期天然降水量小,渠道内水流很小,水位很低,甚至干枯,渠道污染物浓度急剧变大,水体严重恶化。排入渠中的污水对排洪渠水体及受纳海域的海水水质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同时使水生生物灭绝,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环境。因此,设计考虑从截污治污和引清补水两个方面对渠中水质进行改善。

(1)截污治污

就近考虑充分利用现状渠道附近已有污水管或新建污水管道,通过截污口对排洪渠沿线排污口直接截入污水管内。

对于排污口的截污一般采用设置截流井的形式。污水截流井的主要功能是将旱季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入污水截流管,以免水体受到污染。

(2)引清补水

由于渠道周边可用自然补水水源较少,考虑利用渠道周边现有山塘水源及地下水进行补水,或者对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达标水进行中水回用,以实现清水长流。

6 结语

随着城市工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河道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污水大量随意排放,导致河道日渐成为城市的纳污渠,河道大多变得脏、乱、臭,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形象。因此,在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迫切需要我们转变落后陈旧的设计思路,在满足排洪安全的条件下,充分考虑生态水利的要求,重塑河道生态系统,营造生态景观,使河道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回归自然美丽的河流。

参考文献:

[ 1 ] 王绍斌,林晨. 从凉水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看城市河道的生态设计[J]. 北京水利, 2005, (1): 14-16.

[ 2 ] 雷雨,冉春旺,马瑛. 河道生态治理初探[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9, 15(4): 332-33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