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4:35: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环保概论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字】给排水设计 水资源浪费 节能环保
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是非常大的,并且我国的水资源也十分匮乏,因此我国的人均水资源的拥有量非常低,甚至无法达到世界的人均水平,并且与人均水平相比还要差很多。虽然目前水资源的缺乏并没有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水资源的缺乏必定会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因此,在这样一个严重后果发生之前,就必须要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各行业以及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进行治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由于水资源匮乏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物,其内部对水的使用量也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为我国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实行环保的设计非常重要。
一、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导致水资源浪费的原因
(一)计量设施
我国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依然使用的是原来的设备,并且设计思路也没有与时俱进,现在在建筑中使用的这个给排水设计基本上属于粗放式的,因此没有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精确的控制,这就导致了在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水资源产生了无谓的浪费[1]。
(二)卫生器具和给水配件
我国古人常说,积少成多,虽然一时节约的水资源可能不够多,但是长期积累下来却可以为一个家庭甚至是整个社会节约不少水量。因此,建筑中所使用的卫生器具和给水配件不能忽视,节水型的配件可能一时不能看出其功效,但是时间一长,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三)管网渗漏问题
另外一个经常引起水资源浪费的原因就是建筑给排水管网的压力过大,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大量增长,大多数的建筑在进行给排水设施的建设时,都没有使用先进的,能够变频和调节压力以及速度的装置,因此就会导致哪怕是在用水的低谷时期,也会使水泵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长期下去就可能会使水泵甚至是整个给排水管网都发生渗漏的情况。
(四)没有对雨水进行充分利用
大多数节能的绿色建筑都会使用一些装置对雨水和中水进行收集,从而达到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对水资源起到节约的作用,但是现在大多数建筑并没有使用这样的技术[2]。
(五)给排水管网连接处渗漏
因为所有的给排水管网都会有相互之间连接的地方和阀门,但是因为连接不够紧密或者是使用年限过长,还有阀门以及管道的质量不好,都可能会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水泄漏出来。
二、对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
在对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进行节能设计的时候,能够从三个方面进行,这三个方面分别是节水方面、节能方面,以及对生活用水二次供水的污染防治方面。
(一)节水方面
虽然我国的水资源总体来看是非常多的,但是在巨大的人口基数上,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非常低,甚至低到了非常严重的水平,我国许多偏远地区以及水资源匮乏地区的可用水更是非常有限。随着淡水资源的不断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资源进行重复利用非常重要,我国目前的建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因此,想要对建筑的给排水设计达到环保的目的,首先就要从节水的方面着手。进行节水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分别是超压出流、热水干管循环、选择节水的配件以及对中水进行采用等。
1.分区分压供水:我国对于建筑物的给水系统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这个规定表明建筑中任何使用水资源的用具,在其最终配水点位置上的静水压力应该控制在0.05MPa_0.35MPa的范围之内,合理的分区分压供水可以减少管道渗漏量,延长用水器具的使用寿命,减少管网系统、用水器具的维修成本。
2.热水干管:因为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是集中的,在使用热水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水资源以及热能的浪费,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采用立管的循环方式或者是支管的循环方式,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在使用热水时对水和热能的浪费。
3.节水配件:在本文的前半部分提到,虽然给水卫生用具和配件能够节约的水资源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其产生的作用非常巨大,因此在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时候,应该选用节水型的卫生用具,还有配件,并且在安装的过程中应该避免管道出现水的渗漏情况,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比如山西省在2000年就了在全省范围内对建筑工程中落后设施进行淘汰的措施,文件中要求淘汰过度用水的配件和卫生用具,推广使用节水的卫生用具,并且声明一旦违反规定,那么这样的建筑将不予审批和验收。可见对于节水配件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了,并且也是十分有效的。
4.对中水进行使用:一味地对水资源进行节约并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节约的再多也会有用完的一天,因此在进行水资源节约的同时也应该找到更多可以使用的水资源。中水系统就是这样的一个设施,因为其能够对污水以及废水进行循环使用,这样不仅能够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还可以有效的减少污水和废水对水资源以及环境的污染。对于使用中水处理技术节约的水资源,能够作为非饮用水进行使用,比如中水可以洗车,还可以冲洗厕所,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还能够减少废水对于环境的污染。对于中水处理的流程,应该满足一些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中水设计要尽量的简单,不仅要占据较少的空间,还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中水节约设施的建设成本,在此基础上,中水处理的效率还不能降低;其次,中水设施要减少对周围群众造成的影响,比如设备要有较低的噪音,并且在对中水的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异味,因为对中水进行处理的系统没有监控的设备,所以设备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中水处理的方法可以使用生物处理法,这种方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流量控制,第二个阶段的流程从曝气开始,经过沉淀和接触式氧化,然后再进行沉淀,最后一个阶段要对中水进行过滤、杂质的吸附以及消毒。建筑中使用的中水处理管道和设备,要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并且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在对中水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人体尽量避免与中水进行直接接触。
比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就建立了具有中水收集工程的建筑,随着这个工程试点的成功,我国多地都将这项技术运用到了建筑中。
5.使用屋顶水箱浮球阀:所谓的屋顶水箱浮球阀继阀芯,除了能够做到两步到位的配重逆开式球阀之外,现在在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浮球阀,比如双筒式的、液压式的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导阀控制型的浮球阀,它具有许多浮球阀的综合特点,因此在建筑中进行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对水流的控制,从而减少溢流现象的发生。
6.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将智能化给排水监控系统运用在建筑中,这样就能够对建筑中的给排水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并且还能够进行配水等功能。在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可以尝试使用BAS,即宽带接入服务器对建筑中的给排水情况进行相应的监控。比如,控制系统能够对水箱的水位进行检测,在水位达到高水位的时候就能够停止供水,这样就可以防止水箱储存过多的水,从而对水资源进行节约;而当水箱中的水位低于低水位时,就可以进行自动的供水。
7.最后一点,建筑中还可以建立雨水的收集系统,从而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将其通过一定的过滤和消毒,然后应用在建筑的一些用水途径中,从而得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比如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的某些园林中的建筑就使用了雨水收集系统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收集到的雨水可以利用到对绿地的浇灌中,或者是建筑中进行地板或者玻璃的清洁等多个非饮用的环节中。
(二)节能方面
在对水资源进行节约的同时还要对能源进行节约,因为在建筑物当中通常都会用到热能、电能等多种能源,进行能源的节约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别是二次供水设备以及热水的供应,还有太阳能的使用。
1.二次供水设备:在传统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通常使用的都是水泵连接水箱的供水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不能够在用水高峰以及用水低谷这两个时间段中进行迅速的转换,因此无法及时满足这两个时期水量的变化,并且在这两个设备中的水会非常容易被污染,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新的供水系统就产生了,这就是能够调速变频的设备[4]。这种供水设备不但能够根据水量的使用进行供水的调整,还能够在用水低谷时期调整自身的设置,从而减小低谷时期对设备造成的压力,这样就不会产生因为压力过大导致的管网渗漏问题,并且还对设备的能源进行了相应的降低。
2.利用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够在天气好的时候进行随时随地的使用,如今大多数的家庭都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为家庭生活提供所需的热水资源。但是如今的太阳能设备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会发生冻裂等问题,因此在利用太阳能的同时还应该对太阳能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
(三)对水污染进行防治
水资源受到污染是如今可用水资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该加强对水污染现象的控制[5]。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同样也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建筑中的水池或者是水箱,以及建筑给排水设备中的管材。在这三个环节中都应该避免可能发生的污染现象,因此应该使用材料良好的管材,并且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定期的消毒。
结束语:
水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果离开了水那么人类就会面临死亡,因此节约水资源势在必行,在对建筑物给排水的设施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使用先进的节水设备,为我国水资源的节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戚贵庆.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论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68.
[2]于大宁.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J].低温建筑技术,2011,33(5):111-112.
[3]任丽芳.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J].科技创业家,2012,(22):70.
(一)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二是培养环保专业人才③。因此,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先接受环保基本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才能为将来从事各项与生物、环境科学相关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具备“渴望学习的强烈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对待个人与他人、社会、民族、国家、人类和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表达、交流的能力”④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环境科学概论虽然只是一门选修课,但这门课在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中却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也应当通过学习树立对人类前途命运关心和对社会持续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不断关注我们的环保事业。
(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原生环境问题(自然演变)外,主要是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随着人类大规模地改造环境,也必将会出现新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人类的环境观念在一次次地提升,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学会用一种发展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解决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课程设置应合理
环境科学概论作为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的选修课程,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开设。之前,学生大多对环境专业知识了解不多,也比较零散,大四开设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理论,引起他们对于环境的关注。为此,课程在内容选择和组织等方面力求在阐明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同时,也能反映环境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环境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的选择与大纲的制订应符合实际情况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材有较多的版本,不同的教材在内容的设计和编排上各有特色。对不同专业及层次的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不同,所用教材也应有所区别。我系目前选用的教材是科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环境科学概论》(仝川主编,2010年7月第一版)。这是一本针对师范类非环境专业而编写的精品教材,它着重体现环境科学的思想理念、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内容简练,重点、难点突出,非常适合作为选修教材使用。教学大纲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这门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性质、地位以及教学要求,也是施教的依据。因此编制大纲时要使其能够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材的选用、适用的教学对象、课程设置、参考书目等,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选用的教材要与大纲相一致,内容不能过多,也不能过于简单,要符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四、合理编制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
(一)合理编制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课程的总体安排,也是安排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该课程既然是概论性质的,在内容深度上与环境专业的学生要有所区别,在学时上亦不宜安排过多,从教学实践来看,36学时基本上能满足教学需要。
(二)精选教学内容,详略得当
环境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在选择授课内容时除了兼顾全面系统外,更要重点突出。针对生物科学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多侧重于介绍生态环境影响与保护问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本教材内容包括绪论、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水体污染与防治、土壤污染与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与处置、物理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等。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一些具体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以前六章的内容为主,并确定每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牢固地掌握环境污染及治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的内容则简要介绍,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
(三)注重充实新内容
由于环境学科发展非常迅速,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不断出现,所以要不断调整充实新的教学内容,以适应时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努力把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动态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五、采用多样化的课内外教学模式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采用典型的实例教学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应该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这就要求授课老师平时要注意素材的收集和筛选,把一些典型问题展示给学生。例如:讲解环境问题时,如果仅空洞地讲环境保护如何重要,学生不感兴趣,必然导致听课效率低下。笔者尝试先给学生展示一些环境污染事件的背景及资料,如著名的世界公害事件,再分析其原因及后果,让学生参与讨论,总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介绍生物多样性锐减时,把国内及世界上一些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的生存现状,用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懂得保护生物多样性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在教学实践中,还适当采用生活中的环境实例教学,让学生深有体会。例如:空调排放的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房屋装修后产生的苯、氡等多种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等。通过这些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从而学以致用,提高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二)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课堂是知识传播和思想交流的最重要的场所。上课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听课反应,应不时地走下讲台通过口头语言、提问、肢体语言(如关注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如果出现学生听课热情不高或对知识不理解的情况,要耐心听取他们的声音,适当修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笔者在每学期都会抽出几个学时,让学生自己备课、讲课。具体方法是:把教学内容分成几大专题,如环境污染与防治(包括水、气、土、物理污染章节)、环境技术与方法(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章节)、和谐环境(包括可持续发展等章节)等专题,提前分组,让学生看书、收集资料,每堂课抽两个小组上讲台由学生讲述,然后请学生讨论和辩论,对于学生的讨论结果,及时给予总结和评价。通过这种上课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又锻炼其表达能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反应良好。但这种模式一学期只用1-2次即可,不宜过多使用。互动式教学把教育行为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为参与和实践相结合①。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教育到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教育的转变,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取长补短
多媒体教学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解力和记忆力,备受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欢迎②。采用多媒体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
(1)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接受课堂信息,方便教学设计,更易突出重难点,学生接受知识也更快。如介绍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危害时,用风景秀丽的大自然图片与浊水黑烟、垃圾成堆等生态环境遭破坏的图片作对比,展示给学生,引起了学生内心的强烈震撼。在准备课件时,可以标好所讲内容的轻重点,学生一目了然,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大大减少黑板板书的时间,增加教学的信息量。有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图形,靠粉笔来写画,会浪费大量时间。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用图像演示,直观性较强。而且能在有限的课时里,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信息。
(3)增强上课内容的条理性。可将教学要点宏观上列于某一张幻灯片中,然后以“超链接”的方式进入各专题进行深入介绍。这样脉络清晰,便于学生记住,也便于教师做课前复习和课后小结。
(4)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的生动性、丰富性、直观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工作原理、复杂的运行过程转换为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动画,使得问题更加容易理解。如讲述水的自然循环时,采用FLASH动画清晰地显示水的蒸发、降雨、渗透、径流等一系列循环过程,加深学生的认识。
(5)便于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由于教材部分内容无法跟时代同步,利用课件,可将最新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最新鲜的空气中成长”。
总之,多媒体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正日益成为一种趋势。多媒体教学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是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格教育和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在多媒体的单一教学中,教师忙着操作多媒体,很多时候就无暇顾及到与学生交流,更不会由学生表情去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一味地传授海量信息忽略品德修养塑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格是很不利的。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都会注重和学生交流,并在恰当的时候进行人格教育。
(2)教师的惰性思想得不到抑制。采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做课件上,很少有时间钻研课本,编写教案。有的教师干脆直接用网上下载来的课件。这样一来,很难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观点,一旦多媒体出了故障的话,上课的程序就乱了,教学的效果肯定不会好,而传统教学则不会出现此类问题。
(3)上课节奏难于把握。如果讲课过快,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速度,易导致学生对授课内容不理解、疑问增多;反之,讲课过慢,就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灵活掌控好上课节奏和课堂教学进度。实际教学中,笔者对一些重难点内容,采用以下方法:如讲解目前备受关注的PM2.5时,先板书PM2.5的基本概念和来源,再用多媒体展示PM2.5质量标准出台的背景知识,接着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对它的危害及治理策略进行思考和总结,并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理解和记笔记。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比较牢固。总之,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互结合,扬长避短,才能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四)到实习基地参观学习
组织学生到离市区较近的淮南化肥厂、淮南啤酒厂、安徽益益乳业、洛河电厂、大通垃圾填埋场、八公山森林公园、焦岗湖风景区等实地参观学习。去之前,先把相关的环境知识点如废气、废水、粉尘的处理及工艺,环境规划及生物多样性等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平时不太理解的问题和不懂的难题。在参观的过程中,学生与现场的工作人员或技术人员进行互动交流,把书本与实践之间不懂的地方一一询问。回来后,师生一块进行讨论和总结,使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正确的理性认识。这类活动充分体现了环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不仅大大拓宽了他们的眼界,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五)指导学生撰写环境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若干课题,并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兴趣自选并成立课题小组。相关文献的查询、资料的收集、数据的采集,论文和报告的撰写均在课余时间完成,最后以课题小组的名义上交研究或调查成果。在课堂上采用先演讲、后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写论文或报告的过程和体会,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的过程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他们将来毕业论文的写作或学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丰富课外教学形式
(1)组织学生参加环境保护知识讲座或学术报告会。利用我系每年举办的学术活动周的有利条件,邀请在环保工作中有丰富经验的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增进学生对环境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熟悉环境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学生纷纷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收获很多。(2)鼓励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可利用环保纪念日(如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4月22日地球日等)组织学生在校内外进行环保宣传;主动参与全国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的校园节能减排公益项目和“节能减排大学生在行动”主题学生活动;积极响应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的“绿色出行”环保公益行动,加强公众对绿色出行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公众出行方式的转变;鼓励学生创作环保约章,探索推动环保的新方法、新理念等。通过直接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既开阔了眼界,专业知识也得到了丰富和巩固,学生环保的使命感将得到很大的增强①。
六、考核环节注重综合考量
为了合理地给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学期总评价,采用将平时表现、考试成绩、实习情况及其他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分别按照30%、10%、50%、1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与考勤、作业、听课、提问、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等相挂钩。考试试题尽量做到题型多样化、合理分配主客观题的分值、设置选做题、增加实际应用题目和综合题目(论述题、案例分析等)。在考题的设计上努力做到试题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考试结束后,及时对考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以便适当调整下年的教学内容和试题难度,使考试能够真实地反映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实习主要考察学生实习前准备、实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等。其他方面还包括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的质量,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情况等。
七、结语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迅速发展,从事环境产品生产、经营、环境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施工、咨询服务、“三废”综合利用及自然生态保护的环保产业也得到发展,2000年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1080亿元,人均产值6万元。2005年保产业的总产值达2000亿元,“十五”期间年增长率为15%。按每人平均产值6万元计,每年增加的投资给毕业生创造30万人的就业机会,五年有150万人的人才需求。环保事业作为“十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环保人才的需求量也会逐日增加。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有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就业竞争的激烈,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使环境科学专业的传统教学面临着重大的考验,如何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出合适的人才这个问题被提上了教改的日程。本文主要对环境科学专业传统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之举,通过实践发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明显。
环境科学专业教学现状
传统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学问”。在前苏联专才教育的影响下,环境科学专业的传统教育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例如:在教学体系上,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试验;在教学方法上,满堂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在具体课程的安排上,注重了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各相关课程的内容上缺乏沟通,彼此重复、繁琐,学生听课感到乏味等。
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教学管理诸多要素,其中,应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以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同时考虑到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影响,教学改革还应各个要素协调发展、系统最优化为目的。
1.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方面,改革脱离行业实际的学科型或本科压缩型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过去比较单一的以理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结构,重点突出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素质结构的要求,制定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学计划。按专业岗位群的需要,采用模块化的形式,将专业技术课程拓展为污染治理工程技术、环境监测和环保产业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环境管理等等应用领域,使专业教学计划具有柔性,更加体现行业特点,所设课程涵盖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在大大提高所培养人才的使用性及具体岗位的针对性,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应尽可能辐射到相关的专业,如工业分析。
2.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历史资料不多但发展迅速,现代环保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在学时相对减少的条件下,处理好原有理论与现代科技的发展及最前沿的研究内容间的关系,是教学改革中首先遇到的问题。课程性质决定教师在授课时内容深浅,新旧等问题,这在课程设置时要考虑。不管是培养哪一方面的环保人才,基础内容是必须扎扎实实地教,学,这包括基本的理论、基本的知识、基本技能,这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的立足之本,必须做到厚基础。而作为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才能的课程才可以针对性较强的讲授某些知识,就水处理工程来说主要介绍处理方法技术,最重要的还是这些方法技术应用的案例,而对环境管理来说主要就是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等等这些管理方法。环境科学快速发展的特点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事实使得环境科学的热点不断变更,在课堂上介绍热点问题、前沿动态及新思想、新工艺、新手段,可以缩短教学与环境变化、技术进步的“时间差”。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涉及面广的学科,各课程具有交叉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协调性,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杂、多,像《环境学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毒理学》等等,这些典型的专业课在教材内容上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复的,如何减少内容重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在现有的学时内让促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了一个难题。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深切体会到成立一个专业教研室的重要性。教师常常交流教学内容及心得,从而可以删减无用、少用、重复、过时的内容和知识点,合并部分内容。比如,我们可以将生态学知识、人口、资源问题并人《环境学概论》成《环境科学概论》。
3.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理工科课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理论―实践―理论这个认识过程的一个必经途径。实践教学的改革与优化,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教育质量的关键保证。从实践的特点来看,主要包括三部分:依附理论课进行的实验;与专业有关的单位实习;反映整个学习过程的毕业论文设计。
传统的实验往往是对理论课上某些原理或现象而设计的简单型,绝大部分是验证性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减少了示范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平时所有的环境专业实验室都开放,学生随时可以进入实验室,观摩高年级的同学实验,学习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作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在该实验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在这中间他们碰到的困难,任何一个老师都有义务和责任进行指导。通过这些课外实验,学生掌握了环境方面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综合性的实验一般是对于某一个比较复杂的环境问题,实验教材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求学生查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常涉及多个环境理论与方法,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结果表明,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了过去学生单纯依赖试验教材做实验的现象,能使其所学的知识得到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于提高型的设计性实验,主要是在前两个层次实验基础之上,按照知识、技能、思维综合的原则,结合现代科技和环境手段的最新发展。选择一些更具有实践性或应用性的实验题目,进行综合训练的实验。每门实验课要求至少做一个实验,最后要求学生以课程论文形式写出实验总结报告。这类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使学生学会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其综合素质。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实习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从实践工作经验来看,环境科学专业的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初的第一个月比较合适,这样学生实习的时间往往不止一个月,他们可以在第七学期末就开始考虑实习事项。实习宜采用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集中实习都是在与学校签订的实习基地进行的,学生常是分成几个组,到不同的实习单位实习,一般一个星期后再交换实习单位,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拓宽其知识面。开放式实习最适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是一种分散实习的方式。进行这种实习的同学首先必须根据实习要求,学生往往还结合了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有的已经签约的学生可以在以后的工作单位进行实习,提前接触以后的工作环境,尽快熟悉以后的工作内容,找出自身现有的知识能力结构与今后所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之间的差距,以便在本科最后阶段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为签约的学生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单位认真实习,锻炼自己,证明自己,同时争取单位的认可,为最后签约单位创造机会。从实习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开放式实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成效明显。一般尽可能采用分散的实习方式。
毕业论文设计是可以检验学生整个本科阶段所学知识掌握程度。常常指导老师在第七学期初就开始制定论文题目,最迟该学期中期学生可以见到导师申报的题目。学生此时便可以选择导师及题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准备论文。但有一种情况例外,低年级开始协助老师进行科研的同学,他们具有可一定的科研思维,有的同学对自己一直研究的课题比较了解,此时我们鼓励他们发现了科研点,提出了研究方向,报批相关导师审批后可以做为其毕业论文题目。这项工作我们长期坚持,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做毕业论文时容易上手。
4.其他教学要素改革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推行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为主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可能采用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技术服务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变得“鲜活”起来;大力推广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用幻灯、实物,CAI课件提高教学效果,尽可能实现教学互动。
在教学管理上,完善以学分制改革为主的开放灵活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从刚性、大一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向具有弹性、灵活性的教学管理模式转变,加大实训项目、选修课、课余活动学分所占比重,贯彻标准学制与弹性学制相结合的原则。改革考试制度,建立专业课程试题库,实施考教分离;逐步将实践项目单列考核,与理论教学同等对待;尝试用口试、答辩、现场测试、查阅环境资料、撰写环境调查报告、环保小论文等新的考核方式,取代过去一张试卷论成绩的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关键词:极端天气;科普;环保;活动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高温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地震、洪灾无情而至,干旱致农民饮水困难、颗粒无收,而今这些常见的气候灾害,却侵扰我国大部分地区,并趋于频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极端天气的影响为契机,以大队部为载体,为队员开展一系列环保教育的活动,使队员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内化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一、了解极端天气的影响,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首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上网查询近几年中国的极端天气的具体情况,了解极端天气给全国带来的影响,从客观的数据上感受极端天气带来的后果,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通过亲自动手查询,体验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队员们开始有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认识到他们的生活不仅有阳光雨露,幸福快乐,而严峻的环境问题正威胁着他们未来的生存,队员们开始萌发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查询极端天气的原因,逐步提高环保意识
主要研究极端天气――高温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影响高温的次生环境因素产生原因,总结孩子们身边能接触到的影响因素,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1.高温形成的原因
高温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与热能累积、温室气体增加有关。热能累积,全球变暖的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和次生环境因素。
2.次生环境因素产生的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2)大气环境污染:城市建设是影响大气质量的重要原因,其主要来源可概括为三大方面: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等。
(3)酸雨:由于天气干燥而自燃等自然因素;工业污染、纸张需求量猛增等因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破坏了生态,增强了温室效应。
通过对极端高温天气形成原因的深入分析和探究,孩子们的环保意识逐步提高了。
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教育方法,所以我校大队部把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作为强化学生环保意识与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教育的最佳途径。
1.走进大自然中,感受环保的重要
我利用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活动,带领学生游览周边的绿色公园,观察花草树木生长、四季的变化、动物与昆虫,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认识到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保护自然、保护动植物,才能实现地球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走进家庭社区,做环境的小主人
环保教育的主体是孩子,只有充分发挥孩子们在环保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他们环保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使其成为具有环保主体精神的人。鼓励他们将学到的环保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带动家人、邻居共同进行环保,充分调动家长与学生的积极性,组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家庭、社区循环网。
四、回到学校,逐渐形成科技环保技能
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一次次深刻的环保教育过程。震撼着队员们的思想,强化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从内心发出了强烈的主体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回到校园,营造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的氛围。
1.营造环保氛围,争当环保小卫士
“戴红花、夺红旗、争当环保小卫士”是我们学校的系列环保活动,采用积分方法进行评比。如,收集一节废电池可以得一分,并获得一朵粉花;收集十张废纸得一分;收集一个塑料瓶得一分。累计5分,即5朵粉花可以换取1朵红花,由此类推,5朵红花可换取1面粉旗,5面粉旗可以换取1面红旗,根据红旗数评选“环保小卫士”。学生在环保活动中实现着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同时又为自己树立了新的目标,在体味成功喜悦的同时,迈出自我教育的一步。
2.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教育活动
每逢3.12植树节、3.22世界水日、4.22地球日、6.5环境日等环保日和资源日,我们都给学生组织有关的活动。例如,植树种草、环保画、环保手抄报比赛、节水方案设计、保护动物百人签名、青少年保护动物观点调查等。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逐渐形成环保技能。
3.撰写环保小论文
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调查,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主题,他们撰写了质量不等的环保小论文,或许很多还算不上小论文,但是一份份记录翔实的报告、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条条合理化的建议,无不显示出孩子们参加环保、热爱环保的自觉性。
五、内化环保意识,最终在全校形成气候
经过了一系列的环保活动,目的是为了使环保成为队员的一种意识、一种习惯。通过此次活动,我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孩子们变干净了、教室变干净了、整个校园变干净了。在每个教室都可以看见一则《环保小守则》,相信这些守则已经扎根在学生的头脑中,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
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做这项事业,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使学生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定能保护好自己“暂且”还很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实习基地建设
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是学生了解社会和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也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以“开放发展、互惠互利、协同创新”为原则:首先选取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单位,使学生在实习中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其次选取与本专业就业相关的实习单位,让学生在实习的同时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提前了解社会并为毕业后择业做好准备;第三选取单位必须是能够长期稳定进行实习,这样便于建立起区域实习网络统筹安排实习。为了鼓励更多的企业接受我系实习,我们编制了实习单位名录并在校网站公示,对实习单位起到一定程度的宣传作用;对长期的实习基地实行挂牌;实习基地有招聘需求的我们实行择优推荐;对符合条件的实习基地进行科研项目合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垃圾处理行业、水处理行业、大气污染处理行业、清洁生产行业、环评行业及环保部门选取多家代表性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接洽,通过双向沟通最后与沈阳老虎冲垃圾处理场、沈阳佳鹤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华晨宝马汽车制造厂、沈阳市大辛生活垃圾处理场、沈阳东陵白塔污水处理厂、国电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大庆市环保局、大庆龙江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庆市龙凤热电厂、大庆市石油管理局水务公司、大庆市顺丰伟业环评公司、大庆市红旗泡水库等,这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区、企业及环保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关系。
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更好的利用实习基地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实习的教学效果。我们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设置为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综合实习三部分内容。
2.1 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是使学生验证课堂上所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巩固书本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我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实习主要包括,环境监测实习、气象学实习、环境生态学实习、土壤学实习、噪声控制工程实习、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实习、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实习、环境质量评价实习等。环境监测实习主要是与大庆是环保局合作,请分管局长为学生介绍环保局的机构设置、行政职务、区域环境规划及日常工作情况等,学生可以进入各个部门学习环境监测工作程序、监测方法、仪器设备使用、质量控制等知识与技能。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实习主要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大庆市石油管理局南区污水处理厂、大庆市志飞生物有限公司、大庆泉韵纯净水厂、大庆黑鱼湖自来水厂等几个有代表性的水处理企业,请厂长或技术员讲解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城市居民饮用自来水、桶装和瓶装纯净水的处理方法,原理、工艺设计及日常运行管理情况,实习结束请学生总结归纳各种水的处理原理、方法及工艺流程的区别与联系。还要查阅资料与国内外对比各种水处理的技术先进性。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实习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大庆市龙凤热电厂,由技术员讲解火力发电原理、技术,烟气除尘、脱硫、脱氮工艺、流程。此外还组织学生分组自带仪器到室外监测空气质量(sox,NOx,TSP)状况并计算大庆市空气污染指数、污染程度。噪声污染控制实习是让学生带着噪声计监测交通干线、厂矿周围、商业区、学校附近及小区夜间的噪声值,然后对所监控地区进行噪声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实习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结合书本上的评价方法和原理,让学生在实验室利用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参数估算、校正等;第二部分是到环评公司参与实际的环评工作,从而了解环境评价报告书(表)的编制过程、方法、原则等。
2.2 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学生学习了环境科学概论,农业环境保护学,环境生态学等课程后进行的实习。认识实习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进行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保护环境的意识。我校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安排在第5学期,为期2周。认识实习内容主要包括:(1)典型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调查,如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现状、大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五马沙陀沙漠环境现状、大庆黎明河人工环境状况、城市和工矿区环境绿化工程等。(2)新能源开发建设利用情况调查,如参观大庆龙江风电,请总工程师介绍风力发电选址、运行、维护情况,大庆杜蒙林甸地热资源利用,沼气生产等。(3)野外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调查,如调查城市森林中主要群落的基本特点、。物种组成及其生存环境和规律。帽儿山垂直地带性、森林群落、植被调查,生物多样性、种群密度、大小动态调查等。
2.3 综合实习
综合实习是联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生产实际的桥梁和纽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综合实习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预期和所从事的职业背景会有一些感性认识,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情况。使学生更加积极努力学习,目标更明确。
我校综合实习安排在了第六和第七2个学期进行,每学期安排2周时间。第六学期的实习主要是去沈阳老工业基地参观学习,如沈阳老虎冲垃圾处理场、沈阳佳鹤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沈阳市大辛生活垃圾处理场、沈阳东陵白塔污水处理厂、国电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等。第七学期的综合实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可以选择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某个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到环境监测站实习、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与监测站日常大气、水体监测工作,或者到环评公司参与一项改建或扩建项目的环评工作及到污水厂或垃圾场参与日常运行工作等。
综合实习是通过让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工作,检验所学知识,了解书本和实际生产需要的联系与区别。此外,实习结束后,系里组织成果汇报答辩。每位同学都要参加答辩,内容是对实习情况的陈述和对老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锻炼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科技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是对学生运用四年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研宄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检验。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学生要熟练掌握期刊检索,实验设计、数据整理、撰写论文的方法。我校环境科学专业鼓励学生在大二或大三年级上学期提前进入指导教师课题组,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环境方面的社会调查。大三下学期由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论文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充分做到“一人一题”。完成选题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开题报告,并且日常工作学生要有工作日志,还要做中期实验汇报等工作。毕业论文要求按标准科技论文的格式撰写。答辩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要陈述自己的论文内容,回答答辩委员会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每位答辩委员会教师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给出成绩,然后答辩小组取平均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记分制评定最后成绩。
4.结束语
【关键词】低碳 设计理念 服装设计
一、概论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趋紧、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在2007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提出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是“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低碳意味着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由于大部分服装的原材料是石油类制品,而且在服装的生产过程会带来大量纺织原料、废料浪费以及水污染。作为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的服装行业就必须改变以往的设计、生产方式,逐渐走低碳发展道路。如何实现低碳设计、低碳经济也成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探索的热点问题。
二、低碳理念的服装设计教学方法与实践
(一)选择环保面料设计服装
环保面料的定义较广,一般可认为低碳节能、自然无有害物质、可循环利用的面料。例如,天然的棉、毛、丝、麻,还有近年来开发的竹纤维、彩棉等不从石油中提炼的面料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能做到合理地利用资源并减少污染环境,是设计环保服装的优质传统面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环保面料也不断出现。例如,RPET面料全称Recycled PET Fabric(再生涤纶面料),其原料是从回收宝特瓶经品检分离-切片-粉碎,冷却后抽丝拉成极细的纱线再织造成面料,俗称可乐瓶环保布。这一过程使生态圈系统的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约降低80%。台湾的Singtex Industrial企业通过利用星巴克和7-Eleven连锁超市里顾客喝完咖啡后剩下的渣子生产咖啡碳纤维。这种纤维在高弹机上织造成面料,具有弹性,很适合制针织服装或内衣。世界知名的美国户外服装品牌Timberland的设计师就使用这种碳纤维面料制作夹克,称其是“最环保的夹克衫”。
(二)通过在创意装设计传达低碳环保理念
被称为“时尚顽童”的英国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设计了一组以羽毛为主题的服装,有的直接用羽毛黏贴在立体的服装造型上,还有用数码印花机喷印羽毛的纹样表现到丝绸服装表面,再局部黏贴固定羽毛,达到虚实过渡的装饰效果。
在高校的服装艺术设计课程中也应加强有关的面料再造课程的分量,包括有:扎染、蜡染、刺绣、丝网印、针编织等。这些手工艺不仅能使能面料独特而具有艺术魅力,而且能够满足今天极力提倡的“低碳”概念,以扎染为例,其传统染料“靛蓝”就是从植物马蓝、菘蓝等蓝草发酵制成,染色面料色彩艳丽、色牢度好,并且手感柔软。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设计、手工针缝扎针迹的宽、窄、疏、密、松、紧排列而形成具象或抽象的动植物、几何纹样。再配合捆扎、拔染、渲染、浸染等手法,能得到层次丰富的色彩渐变:有的像自然界中的冰裂纹、有的类似朦胧流动的泼墨水彩画,这种回归自然的风格美极大地增添了艺术魅力。虽然制造过程很繁琐,但非常环保。
(三)循环利用旧衣减少资源浪费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更新衣物的速度过快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减少购买新衣、将旧衣服循环利用也成为“低碳”行之有效的方式。
学生群体是快速时尚品牌服装的重要消费群体,所谓的“快速时尚”意味着最新流行的款式和低廉的面料与价格。学生对流行趋势的敏锐使他们频繁购买那些价廉的服装并不断淘汰。组织服装专业的学生将这些丢弃或闲置不用的废旧衣物和面料收集起来,分门别类去清洗拆分。根据厚薄、色彩合理搭配,重新拼接成新的面料。通过敏锐的观察、经过因势利导地巧妙设计,可以重新缝纫成时尚的服装。这些经过循环利用的服装具有丰富奇妙的面料肌理、独特个性的审美效果、唯一、无法复制的款式。可见,通过恰当的途径,用最低成本的原材料来设计的环保服饰完全可以实现“经济实惠”的目标。它不仅体现了动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制作能力,而且充分贯彻了绿色环保理念。
(四)“零浪费”与“一衣多穿”设计促使面料利用率有效提升
在1990年代,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川久保玲推出“一衣多穿”服装设计方法。这件作品在今天看来简单到不像一件服装成品,仅是在一块正方形的面料上挖出不同大小的若干个洞,而穿着者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位置伸进自己的头和胳膊。但在,由这件作品启迪了许多设计师开始进行“一衣多穿”概念服装的设计尝试。
本着这样的设计思路,我在教学中作了许多探索性的实验。因为多种穿法意味着思想一定要活跃、思维呈现辐射状向很多相关联的学科靠拢才会碰撞出灵感的火花。通过多次尝试,学生考虑选择与他们感兴趣的服饰配件结合,研究了一些帽子、雨伞、包袋的设计,最终确定在可以有许多变化款式的包袋。这个系列的服装就是将休闲装与包袋功能合而为一,通过把服装正反、前后、上下的颠倒穿着分别能够演变成套头衫、连衣裙,还可以通过拉链的开合,绳带的长短收缩调节变身为手袋、斜挎抽绳小包、超大日用包等多种穿法与用法。再通过两种色彩和面料的对比,使它显得更加轻松、活泼、时尚。
三、结语
低碳环保的概念正在成为未来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如何使服装更低碳是设计师的职责之一,也是设计师能为环保做贡献的一种方式。以低碳为核心思想,设计、生产、推广、发展低碳服装,不仅有利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从某种意义上将促使纺织服装产业的自主创新、推动社会的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将为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参考文献:
[1]辛华泉.形态构成学[M]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40-55.
[2] 张海波.服装情感论[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69-93.
[3]闫玮.结构与装饰在服装设计中的结合.艺术与设计[J] .2010,(5)232.
建设部、人事部、国家环境保护部已于2005年9月1日起执行《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同时的还有相应的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及资格考试认定办法。根据《规定》,国家将对从事环保专业工程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并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通过统一考试、注册、继续教育等手段,实现对环境工程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的动态管理。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方向科目分2个大部分:公共课包括通用公共基础及专业基础、专业课即环境工程设计知识和技能的专业知识和案例分析。专业认证是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基础。随着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实施,高校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问题逐渐显现,为契合注册制度并与国际接轨,2007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办法》,2008年1月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包括《工程教育通用标准》和各专业补充标准,环境工程专业标准已列在其中。此外,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高〔2007〕1号)中的首项工程便是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可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是面向注册工程师制度的改革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也是各高校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契机[1,2]。本文将阐述专业认证中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与设置内容,分析其与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的相符,依据已有学科基础,确定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思路,最终目的是使得培养模式与注册考试接轨,以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减少工作适应期与磨合期,真正能使学生出校门就能适应本专业工作。
二、环境工程专业认证与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要求相符度剖析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对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四类课程的内容提出了基本要求,可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增设特色课程。对比注册考试分析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专业认证标准重理论基础、宽就业口径,符合注册考试的要求专业认证标准要求,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34学分,包括了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四大化学及其实验以及物理的基础知识。工程基础类课程至少16学分,包括工程力学、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与信息技术基础类、机械基础类、电工电子及自控基础类课程。使学生学习工程设计、施工的共性知识和共性技术,了解生产安全与环保事故的预测、预防和系统评价技术等。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中的公共基础考试内容基本包含在内。此外,建设部勘察设计类其他一些注册工程师考试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中与环境工程专业为相近专业的注册给排水工程师的公共基础考试内容也大致与之相同,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就完全有能力参加并考试通过,可为工科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拓展就业空间。
(二)专业认证标准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较全面,但对比注册考试还需完善“标准”明确将环境科学概论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与管理为专业必修课程,改变了环境工程专业一贯以来重工程设计、忽视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学习的现状,培养学生不仅仅从工程设计的角度,而是从更全面的角度解决实际中的环境问题[3]。例如垃圾焚烧厂的设计不仅应从工程设计角度分析考虑,还应当作为一个建设项目考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是否符合当地环境规划,对当地环境影响如何应进行评价,并且应按照环评法规定进行公众参与等程序,是否符合当地的环境保护局政策、法规,对区域环境质量是否有改善等。全面考虑环境工程设计与环境规划管理中的相关问题,是避免出现环境纠纷的重要途径,也是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制度强调的方面。此外,专业基础课中环境监测与环境工程专业微生物学作为与工程设计密切相关的课程列为必修,相关内容也是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课程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对比专业标准,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内容除包含以上内容外,还包括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工程经济与管理、安全等。对比注册考试内容,专业课程体系还需设置选修安全类课程、工程经济学等以更全面准备注册环保工程师所需知识。尤其是安全类课程,目前工科类课程体系普遍缺乏此类课程,工程实践过程中安全保障完全依靠短时间的上岗培训,知识不系统不牢固,可认为这是工程施工和工程运营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原因之一。注册工程师考试的这部分内容正是为规避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设置的,因此本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中拟增设安全类课程以契合实际需要。建议工程认证标准中的通用标准应将安全类课程作为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以提高工程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知识水平。
(三)专业认证标准中核心课程设置与注册环保工程师分方向考试基本一致注册环保工程师基础课考试合格后进行的专业考试分五个方向: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物理污染治理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相应的,专业认证标准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以上前4个方向课程,一般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均设置此4个方向课程,而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设置的第5个方向生态恢复工程需要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等方面基础,推测仅限于有此类学科基础的高校如林业科技大学开设有相关基础课程及生态恢复课程。因此专业认证标准考虑了各高校已有学科基础,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对于生态恢复工程考试方向,其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缺乏指导性要求,建议环境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应考虑注册考试的实际需求,给出具体可操作性的标准和要求。
(四)专业认证标准中实践环节有较高要求,符合注册考试的需求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实践环节至少20学分,包含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此外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要求13学分。通过实验与实习,加深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了解环境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管理等基本内容,通过环境污染控制工艺操作及运营管理的训练,运用和巩固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环境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了解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提高学生对工程的认识和设计能力。而注册考试最难的考试就是专业知识考试与案例分析,靠的是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积累,考的是规范标准的运用,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理想的结果。标准中对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或论文的要求正符合了注册考试的要求,当然学校的学习仅仅是基础,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继续学习和积累5年后才有资格参加专业考试,这是注册考试的规定。
三、结语
关键词:低碳生活;教学改革;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18-02
随着全球人口迅速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逐渐被们所认识。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正是这种紧迫感促使人们关注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低碳[1]。低碳旨在倡导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绿色文明是继黄色文明(农业文明)、黑色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为了能够持续满足人们的幸福感,持续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所追求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新型文明。绿色文明包括绿色生产、生活、工作和消费方式,绿色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的双赢式发展。
低碳生活和绿色文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而进行的一种努力,是为了人类进行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尝试和自救。为了倡导低碳生活,推行绿色文明,笔者在全校开设了《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全校公选课,以增强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养成日常低碳环保的行为。选修该课程的大学生来自全校不同的专业,且每个教学班的人数在150人以上。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学生数量的庞大,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如何让学生接受简单易懂的低碳生活常识等,成为该课程教学的一个难点和挑战。为此,笔者向学校申请并获得了《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课程的教学改革课题。在该课题的支持下,通过3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优化,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满意。
一、精选教学内容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低碳经济概论》(孙桂娟等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第1版)、《生态文明与绿色生产》(卞文娟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版)和《低碳知识与低碳广东》(梁桂全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版),几本教学参考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为了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学习低碳知识,笔者精选了相关授课内容:低碳经济、低碳广东、环境问题、环境与文明的关系、低碳经济与能源、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低碳农村、低碳校园、低碳城市、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绿色农业等。从低碳的定义、由来,低碳生活的注意细节、广东低碳领域的具体进展情况、绿色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实现途径等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给学生讲授相关低碳知识。学生普遍反映能学习到很多低碳生活小常识,增强了低碳意识和日常环保行为。
二、课堂教学改革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省时、激发兴趣等特征,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可有效解决现代教学内容丰富和课时缺乏的矛盾。多媒体教学可以随时补充最新的教学素材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在各类学校已被广泛采用[2]。例如讲解低碳饮食时,笔者选用佛山电视台的视频,通过播放素食的好处、年轻人对素食的理解与尝试、素食饭店的盛行等,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日常生活中鱼类、肉类等荤食的高碳排放及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加强日常生活中对低碳饮食的理解与宣传。同时,笔者也大量播放其他类型的低碳生活视频、动画、公益广告等,不断强化学生的低碳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低碳的教学资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能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可以把一些问题讨论的非常清楚透彻。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们参与讨论。笔者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然后全班同学课堂集体讨论。如讲述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低碳常识时,笔者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几分钟,然后让比较活跃的同学发言,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或质疑。同学们的低碳生活常识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洗餐具,甚至洗头发;在室外空气潮湿时将废旧报纸铺地板上吸潮;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出门自带喝水杯,不用或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筷子、饭盒;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少用空调,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经过手工DIY的再创造,变废为宝;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衣服尽量手洗,少用洗衣机、脱水机;用节能灯替换普通白炽灯;不开或少开汽车,改骑自行车或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少开启计算机程序,尽量节电。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不宜过多或过少;晚上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到一定温度关闭空调。
学生通过几次这样的讨论活动,对日常低碳细节能领会的非常透彻。此外,笔者在课堂上也与同学分享了自己的一些低碳生活经验:如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坚持爬楼梯进课室、坚持关闭不必要的灯等。笔者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学到知识,课堂气氛也轻松愉快。
三、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考试大多是依据期末考试学生获得的分数来给出学生成绩,这样容易使学生形成平时不用功、考试临时抱佛脚搞突击的不良学习风气。为此,我校特意改革了传统考试模式,现在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根据学校的相关要求,结合本课程的实际情况,笔者采用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的方式,最终合理地给出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考勤、课堂提问、课堂作业、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平时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回答问题、积极给老师提供教学视频、图片的同学,教师及时登记这些学生的名字,提高他们的平时成绩。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不采用统一出试卷让学生笔试的考试形式,而是采用期末撰写课程论文的新型考试形式。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笔者要求学生的期末课程论文尽量手写(尽量选用废纸的背面),或双面书写,此举得到所有学生的大力支持。学生都觉得通过用废纸撰写课程论文,实实在在地做到了低碳生活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通过对《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收获了很多低碳生活常识与低碳注意事项,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对该课程也给予了非常高的教学评价与评分。当然,由于选课同学专业背景的差异,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差异,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等,《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课程的教学改革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随着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上诸多选课同学的献计献策和任课老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优化必将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桂娟,殷晓彦,孙相云,杨锐,孙少叶,王莹.低碳经济概论(第一版)[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吕辉雄,黄荣,蔡全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
关键词:医学专业生;思政课;概论;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学校各级领导及思政课教师共同研讨,提出了“专题教学、问题导入、中班授课、小班研讨、实践解读”的教改模式要求。为研究“概论”课程,学校开展了本次问卷调查。调查于2015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一学生、大二学生中进行,采取学生自愿参加的方式、当场发放并回收问卷,共发出问卷418份,回收有效问卷418份。其中,大一学生295人、占70.57%,大二学生123人、占29.43%;八年制学生278人、占66.51%,五年制学生107人、占25.60%,四年制学生33人、占7.89%。
结果与分析
1.近四成学生认为自己了解“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但是同时又有近八成学生感觉自己不了解“纲要”和“概论”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
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59.09%认为“自己不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认为“自己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学生高达 40.91%。其中,认为自己了解“纲要”和“概论”两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学生只有21.53%;而回答不了解的学生占78.47%,提示教师对教材第二章至第四章的内容[1]要给予特别的重视,使学生了解“概论”是“纲要”的必要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以中国近现代史为基础展开的。关于教材,在三个选项中,希望“教师上课主要讲专题,同时用少量时间指导学生理解教材”的学生最多,占59.81%;主张“教师上课完全按照教材体系和内容来讲,以利于学生全面、完整掌握教材内容”的学生占31.82%;而认为“教师上课只讲专题就好,教材完全可以由学生课下自学”的学生只占8.37%。近六成学生希望上课主要讲述专题内容,同时也有三成学生更为重视全面、完整掌握教材内容。教师在重点讲授专题的同时,也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教材体系。
2.专题教学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教学方式,他们希望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导入对理论的解读
有高达73.68%的学生喜欢专题教学方式,希望能够按照教材目录讲授教材内容的学生占比只有26.32%。专题教学方式具有内容集中、主题鲜明、深度探索的优点[2],有利于从更宏观的背景上阐述理论问题。从这组数据来看,专题教学方式不仅是教师重视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喜欢的授课方式。92.34%的学生希望“教师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导入对理论的解读”,只有 7.66% 的学生主张“教师上课直接切入主题讲授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概论”课程的理论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因此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导入对理论的解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区域经济、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以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食品安全、环保、看病难、上学难等,问卷设计了四个选项:A. 不了解也不关心,教师上课不必介绍;B.很了解,教师上课不用再介绍;C.不了解但是很关心,希望教师上课加以介绍;D.不了解但是很关心,可以先布置作业自己查资料思考,然后上课跟教师交流。四个选项当中,选择C的学生最多,关于重大理论问题选此项的占 72.73%,社会热点问题此项占比75.84%。选择D的学生均超过一成,重大理论问题此项占 12.20%,社会热点问题此项占14.11%。C和D两项相加,两个问题的数据都超过八成,说明绝大多数学生不是很了解这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但是他们对此抱着非常关心的态度。选项B中选择重大理论问题的学生只有 2.39%,社会热点问题占5.98%,两者都不多。但是选项A两个问题的数据却表现出差距:重大理论问题占 12.68%,有超过一成的学生对此不仅不了解、甚至也不想了解;而社会热点问题这个选项却只有4.07%。这表明:即使对理论问题完全不感兴趣的学生中,也还是有学生愿意了解鲜活的社会热点问题。
3.多数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应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背景,学校学生对医学相关社会问题或新闻事件,有较高的知晓度
调查中,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应该结合所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占到了89.47%,而认为不应该的学生占到10.53%。医学院校思政课如果能够结合医疗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组织教学,会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有96.65%的学生听说过“非典”、96.41%的学生知道“三鹿奶粉事件”、“医闹”的知晓度90.67%,知道“毒胶囊事件”的学生有 81.10%、知道 “医保”的学生也有80.14%。认为思政课应该关注这些问题的学生占到97.13%,只有2.87%的学生选择了“否”。作为医学相关专题,高达79.90%的学生认为“概论”课程可以引入“医患关系”问题,“医学生职业素质”也占到60.53% ;“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紧随其后占56.46%;“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比例相近,有54.31%。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可以适当向这些内容倾斜,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多关心关系到全社会的“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内容。有68.66%的学生愿意以医学热点问题为内容进行网络学习、完成课外作业并开展课堂讨论。总体来说,52.87%的学生感觉这些医疗卫生热点问题对自己的影响是积极的,“我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未来更有信心了”; 而47.13% 的学生感觉是消极的,“看到这些消息后,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前途感到迷惘”。超过五成的学生感觉是积极的,这让笔者稍感安慰;同时,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也有近五成的学生感觉是消极的。解决学生的这些疑惑,是思政课教学必须面对的。
4.小课堂讨论颇受欢迎,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方法
关于讨论课人数,选择规模为 “20人” 的学生占38.04% ,选择 “40人”的为 33.73%,而认为“80人”规模合适的只有 15.31%,“120人”的也只有 12.92%。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人~40人的小课堂讨论是颇受欢迎的。关于开展社会实践的方式,83.97% 的学生同意“概论”课程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社会实践,认为不可以的学生只有16.03%。因此,通过网上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来解读重大理论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是“概论”课程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方法。此外,94.26%的学生认同医学院校“概论”课程进行社会实践,可以邀请医院及卫生管理部门的专家介绍相关情况,占压倒性多数;不认同的只有5.74%。以笔者多年的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经验来看,“概论”课程很多理论内容都可以与医学管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经济学等社会实践相联系,学生们希望可以直接与医院或卫生管理部门的专家接触,听到第一手的情况介绍。
讨论与建议
1.讲好“概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是帮助学生理解后续课程内容的基础
“纲要”和“概论”两门课程的内容重叠度相当高。“概论”教材中(高教版),第二章新民主主义论,是对“纲要”课程主体内容的回顾与总结;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讲清楚这三章,才能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前三十年摸索的基础上开始的,才能理解今天很多社会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与艰巨性。根据本次调查数据,不了解“纲要”和“概论”两门课程关系的学生占78.47%,因此对教材第二章至第四章的内容更要给予特别的重视,使学生了解“概论”是“纲要”的必要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以中国近现代史为基础展开的。
2.专题教学是“概论”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应不断加以凝练和完善
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区域经济、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是组织专题教学的很好选题。超过七成学生对这些问题不了解但是很关心,并且希望教师上课加以介绍。如果再加上愿意先自己查资料思考,然后上课跟教师就这些问题交流的学生,总数超过八成。从前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认为自己很了解重大理论问题的学生只占极少数,绝大多数学生虽然不是很了解这些问题,但是他们对此还是很关心的。组织专题教学还可以借鉴以往思政课“请进来”的传统做法,发挥各校专业所长,邀请一线专业人士到学校介绍、讲解涉及重大理论的现实问题。例如: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一部分,在这些方面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比思政课教师更了解具体情况,邀请他们参与到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中,会使医学院校思政课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有超过九成学生特别在意专题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作用。在组织专题教学时,也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专题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
3.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导入对理论的解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食品安全、环保、看病难、上学难等,“不了解但是很关心、希望教师上课加以介绍”的学生,以及“愿意先自己查资料思考、然后上课跟教师交流”的学生,总数占到九成。与前组数据相类似,绝大多数学生不是很了解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但是他们对此抱着非常关心的态度,这是专题教学非常好的切入点。与此相应,同样超过九成的学生希望教师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导入对理论的解读。对于学生来说,“概论”课程的理论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因此,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导入对理论的解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4.思政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背景,有助于提高课程吸引力
本次调查中89.47% 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应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背景。作为医学生,他们对“非典”“三鹿奶粉事件”“医闹”的知晓度都超过九成。以这些公共卫生事件为切入点来组织“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患关系”“医学生职业素质”等专题教学,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理论问题。近十年,为落实思政课“05方案”,学校“概论”课程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在部分课堂的教学中引入了公共卫生事件,通过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透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绩以及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思政课教学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教学,会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
5.思政课社会实践可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网上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来解读重大理论问题是思政课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方法[4]。学校已经连续多年以命题论文的方式,要求学生在网络中查找相关资料、开展小组讨论、撰写课程论文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收到了较好效果。此外,思政课社会实践也可以考虑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就医学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而言,可以邀请医院、社区及卫生管理机构介入学生的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感受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社区是社会最基层的组织形态,它是联系普通群众与卫生管理机构和医院的桥梁,每天的工作内容映射着医疗卫生系统跳动的脉搏。社区及工作人员对我们国家和社会的理解,与思政课教师有着不同的观察视角,将他们的工作内容引入思政课的教学中,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本文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JYY48)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0-107.
[2] 郭凤志. “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9):70-73 .
[3] 林兴龙. 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途径分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 32(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