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0 14:35: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学教育基础知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字: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中学语文教学;对策研究

1我国语言基础知识发展状况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语言学界开展一场关于语言和言语问题的讨论,通过讨论,大部分语言学家认为要区分语言和言语,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人们在交际中不仅要遵循语言规律,也要遵循言语规律,但是在1984年提出的“语文教学语法提要”中,全部都是以语法知识为中心的静态语言基础知识体系,而忽视了言语活动及其规律的重要性,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低下,难以培养学生们的动态言语能力,到了90年代,人们认识到了静态语言知识体系的缺点,其弊端日益显露,于是语法界又提出“淡化语法”的观点,人们逐渐淡化,排斥语言基础知识,使得语文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相隔越来越远,在语文教学的反复折腾中,语言学家终于认识到语言基础知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课不能没有语言基础知识,否则语文课的科学性就无从谈起,更别说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

2 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原因

2.1 言语与语言基础知识的关系。言语是一个人的听说读写活动,根据人不同和环境不同,言语表现出多样性,创造性等特点,而语言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交际工具,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具有社会性,规范性等特点,但是,纵使言语千变万化,都只是对语言系统中字,词,句的自由组合,必须要遵守语言的规范,虽然言语和语言是共同发展的,但是语言就像是如来佛祖的手,无论言语怎样变化,始终不能逃脱手掌,从这点看,语言包含言语,言语只是是语言的一个分支,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语言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言语不可分离的。

2.2 交际能力与语言基础知识关系。交际能力指的是一个人运用已掌握的语言资源来表达言语意义和理解真实含义的能力,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话语能力,语言能力以及社会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仅要教学生传统的语言基础知识,还要教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以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作为指导,开展言语活动,科学的进行言语技能训练,逐渐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若缺少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学生就只能漫无目的的进行言语活动,盲目感悟语言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说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3 言语认知和语言基础知识关系。言语认知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受话者试图领会发话者的意图的能力,在真实的言语交际过程中,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对提高学生言语认知水平,实现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言语认知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必须加强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一般语文学的好的同学,他们的语言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而语文学习后进生,他们的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因此,使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不仅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标,也是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重要手段,落实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3 运用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来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3.1 改进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强调以言语习,通过对言语作品的朗读,背诵,逐渐自我领会,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但是这种方式依赖于学生个人的摸索,领悟,往往效率不高,而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仅吸取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有益经验,同时将有意识的语言基础知识学习和内隐式的体验,领悟相互融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将显性的语言基础知识与隐形的无意识的语感知识相结合,将基础语言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在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改进言语习得,以学的促进习得,两者彼此为用,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3.2 提高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是,教会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发音标准,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等,切实提高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进行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学生个性化的言语活动与社会语言的矛盾,老师要鼓励,尊重学生独特的言语活动,也要及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社会语言规范,修正学生错误的言语活动,提高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4 总结

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是整个中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运用现代化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教学,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言语教育的有效实施, 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如此,语文教育的春天才会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参考文献:

[1] 雷良启.论语文教育乃是言语交往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 雷良启,余应源.吸收当代语言学的适用理论,构建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言语知识体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3] 余应源.语文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4] 桑志军.语文教育与语言学的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7).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愈加深入,语文教学工作发生了一些改变。相比较传统的语文教学来说,现今的语文不管是在教学方式还是在教学观念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初中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时候,不能对其进行随意改革,需要立足于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升。语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基础性作用。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愈加深入,语文教学也改变了过去固步自封的局面,开始做出一定的改变,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应该看到的是,语文教学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使素质教育的开展受到阻碍。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语文的教学工作,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同时,也应该注重语文教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发挥语文基础知识对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础性作用。

一、初中语文基础性知识内涵

在初中Z文教学工作中,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就是其中的基础工作,也是语文教育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可能对所有语文知识都进行讲授。开展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语文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打开接触语文知识的窗口。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更主要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如词语、语法、修辞、阅读能力等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有充分了解,继而为之后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条件下,不论是语文改革还是语文教学都应该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从而开展语文教学以及语文改革工作。

二、如何利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教学

要想使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让学生充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注重对文中内容的挖掘

在语文学习中,需要注重对文中的细节内容进行深度挖掘。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对书本上的细节内容予以充分关注并深入挖掘,如在阅读学习中,老师可以对文章某一个词语的运用、某一句话、某一段文章进行细致提问,让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课本中的细节之处。这种细节问题不仅会使学生对文章的细节有详细了解,还让学生把握细节的同时对于文章语境进行充分把握,使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充分了解,从而使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更好。

2.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之间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如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很强,有的学生接受能力相对来说就会差一点,因而他们之间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都会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接受程度、学习能力等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语文学习。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强、接受能力也比较强的学生给予及时引导,鼓励他们更深层次地学习。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不太好的学生就要耐心辅导,使其充分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3.改变教育观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现今的语文课堂依然会存在应试教育的影子。在课堂上,教师大多只注重知识的输出,却忽视了学生的吸收情况,使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一直不显著。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这种教育观念进行清除,教师需要积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从而使现今初中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一般来说,老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认识,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积极引导。并指导学生自主完成课文的阅读,课文阅读完成后,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后感,并在课堂上讨论。

注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给现今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刻思考,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同,它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于文章的不同观点,尊重学生之间的思想差异,让课堂上的不同观点可以自由表达,还需要对语文基础知识的作用进行重视,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打好基础,发挥基础知识的作用,进而使初中语文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钱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究[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6).

[2]钟建华.浅谈现阶段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基础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0).

第3篇

【摘 要】为什么说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如何有效地推进语文教学的科学化进程,这两个问题,值得语言学界及社会各界的深思。

【关键词】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中学语文教学

当我们站在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审视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时就不难发现,在整个社会大力弘扬知识创新,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大量知识信息的大氛围中,中学语文教学却依旧沿袭着近百年来的的老路子艰难跋涉,踽踽不前,致使语文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的疏离的现象愈来愈重。对此情况,语文教学界质疑语言学的无助,呼吁“淡化语法教学”,这种状况,值得语言学界及社会各界的深思。

1. 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 中学语文教育属于言语交往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往能力。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是整个中学语文教育的底座、基石,起着支撑、促进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作用。无论从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哪个角度来分析,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层面上来。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必然的、普遍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一刻也离不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有效教学自始自终是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但是,中学语文教学却长期淡化,甚至淡化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在逐渐淡出语文老师和学生的视野,这个问题值得语言学界及社会各界的重视。

(1)言语与语言基础知识。 我们知道,言语是指个人在具体情景中的听说读写活动,是个人意志的体现,呈现的出具体性,多样性,创造性的特征;语言系统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交际工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系统,具有社会性、规范性、结构性及稳定性的特征。言语千变万化,其内容无法穷尽;人们的言语是对有限、稳定的语言系统中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的自由组合,这些组合要遵守语言组合规范。其规范如同如来佛祖的手掌,无论言语如何变幻,都要符合言语规范,不能逃出“如来佛”的“手心”。从这个角度看,语言系统包含着言语,言语仅仅是语言系统的个性化的演绎。当然,语言组合规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它发展变化相对于言语来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既要语言内容变化的灵活性,又要尊重语言规范的相对稳定性,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搞好语言教学。

(2)交际能力与语言基础知识。 交际能力的概念是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语言能力的概念提出来的,指的是利用语言资源来表达和理解言语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依据语境和角色创造性地运用的特征。它包括又远不止关于静态语言的规则。具体来说,是由三个方面的能力构成的,即语言能力,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社会语言能力,把握种种言语功能(如陈述、宣告、发问、表态等)和言语功能变体(不同语体和言语风格)的能力;话语能力,运用语篇来完成言语行为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知,要科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仅需要传统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内部结构及其基本规律和修辞、逻辑、文体基础知识,而且更加需要现代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如语用原则知识、言语行为知识、语用结构知识、语用含义知识、语篇知识和语体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的理论支撑。

(3)言语认知与语言基础知识。 真实情境中的言语交际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言语交际认知的特点是,在交际过程中,受话者总是主动地寻找证据和暗示以领会发话者的意图,而不是编码-传输-解码的电码通讯式的过程,理解不是对静态的语言进行解码,要依赖言语环境的把握。

言语环境除了包括交际双方对交际基本事实的了解外,还包括下列三种信息:词语的信息、关于世界的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实现交际认知,交际双方必须具备语言材料及其规则的知识、语境的知识、语言逻辑推理的知识等。

可见,在真实具体的言语交际过程中,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对提高学生言语认知水平,实现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中学语文教学应当加强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言语认知能力。

2. 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如何有效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1)现代语言基础知识能够提高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教学属言语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规范是贯穿各级各类学校语文教育的一项最根本的任务,体现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任何忽视或偏离社会语言规范的语文教学都会直接导致语文教育质量的下降。

在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处理好个性化的言语活动和社会语言规范的矛盾。一方面,言语活动是人的个体交往活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完成特定的社会交际任务。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人的个体言语活动仅仅是对社会语言系统的个性化的演绎,这种演绎要遵守社会语言规范。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一方面要尊重、鼓励个性化的言语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掌握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规范运用语言的能力,两者相互为用,不可偏废。

(2)现代语言基础知识能够促进言语形式教育的有效实施。 语文教育以言语形式为本,言语内容为言语形式服务,通过言语内容,把握言语形式的规律,从而科学、高效地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是言语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言语形式的抓手和着力点之一。通过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摆脱盲目的感性摸索、自我领悟的泥沼,才能实现语文学习理性的跃进。

在言语形式教育过程中,注意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与言语技能训练的有机整合,为实现言语技能训练的科学化服务。如果离开了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指导,语文基本技能训练就会蜕变为简单、机械的操练,变为“磨练”,语文课堂也变为一个大磨盘,学生的言语能力就成为日复一日“磨练”的产物。这种费时低效的语文教学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只有以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为指导,我们才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序、高效的言语技能训练,让学生快乐的成长。

当然,在呈现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时,注意充分考虑其可接受性及示范性,少用过于偏、难的概念术语,尽量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去表述,并紧密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及言语经验。

参考文献

[1] 余应源.语文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2] 桑志军.语文教育与语言学的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7)

第4篇

作为体育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特点,遵照体育课标的具体要求认真上好体育课。特别是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因为中学体育基础知识是教学课标规定的基本教材内容,属于理论性、知识性教材,要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学校体育基础知识课不容忽视。体育教学不光是室外教学或是在操场直接指导训练,也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适应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呢,我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讲几点做法。

一、根据学生实际提高运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上体育课,必须与学生讲清学习的重要性,尊重规律和科学,立足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教材内容、基本原则以及教学方法和途径等,为制定中学阶段的实用教学课标,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例如在给七年级学生上入学的第一次课时,我认真分析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的特点,认为他们虽然已经从童年阶段进入到少年阶段,但依然面临着人生趋向成熟的转折挑战。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根据我校新生学生特点,有效地安排了关于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教学,比如“体育锻炼有什么好处”、“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等基本教学内容,并将其很好滴融入到体育常规教学之中。通过该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和认知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育理论课一直被视为是一种比较枯燥和乏味的课程,很多老师感到教学乏力,而且也经常被轻视。然而,作为新生入学的首节体育课,笔者认为其至关重要,可为以后的室外体育课程教学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基于此,在本节课教学实践中,笔者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抓住新入学学生的特点,对事物非常的好奇,巧妙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制作动画课件,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教学

学校体育基础知识课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安排,对低年级学生选择“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体育与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的关系”、“体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营养、卫生习惯和健康”、“运动卫生常识”等课题。对高年级学生可选择理论性较强的课题。如“什么是体育”,阐明体育的概念、起源、发展、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还可选用“体育与德育、体育与个性形成”:“青少年生理弋心理特点和体育”等课题,阐述体育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毒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适应性,了解与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坚持终身锻炼;了解体育锻炼与性格、意志、情感和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还可安排体育知识和竞赛知识方面的课题。

三、要根据学生体质状况进行教学

第5篇

关键字现代语言;语言文字;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01-02

语文教学界质疑语言学的无助,呼吁“淡化语法教学”,这种状况,值得语言学界及社会各界的深思。

1现代语言基础知识能够提高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教学属言语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规范是贯穿各级各类学校语文教育的一项最根本的任务,体现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任何忽视或偏离社会语言规范的语文教学都会直接导致语文教育质量的下降。

在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处理好个性化的言语活动和社会语言规范的矛盾。一方面,言语活动是人的个体交往活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完成特定的社会交际任务。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人的个体言语活动仅仅是对社会语言系统的个性化的演绎,这种演绎要遵守社会语言规范。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一方面要尊重、鼓励个性化的言语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掌握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规范运用语言的能力,两者相互为用,不可偏废。

2现代语言基础知识能够促进言语形式教育的有效实施

语文教育以言语形式为本,言语内容为言语形式服务,通过言语内容,把握言语形式的规律,从而科学、高效地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是言语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言语形式的抓手和着力点之一。通过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摆脱盲目的感性摸索、自我领悟的泥沼,才能实现语文学习理性的跃进。

第6篇

一 在读书中掌握基础知识

俗话说:“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教材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依据,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主要源泉。现在许多中学生毕业以后,倘若考不上高中和大学的,也有部分靠自学成材;即使升学,也要具备相当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在中学阶段要发展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也必须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入手,养成独立思考自学探究的习惯。这样既可以为教师讲解打下基础,又可以弥补教师讲课不足。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不仅要把知识的精髓教给学生,而且还要教会学生看书,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应该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好习惯。中学生读数材时经常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看书,教学教材仅作为抄做习题、练习之用。二是看教材,走马观花,一晃而过,像看小说、连环画,不深思,不求问。三是语文阅读基本功低,语法结构搞不清楚,读不通。四是不懂数学语言、数学词汇,逻辑推理混乱,障碍多,无法理解。五是兴趣记忆短,注意力容易转移,易受外界干扰,持久性差。我在日常教学中针对以上情况采取了如下方法:

第一,初一年级学生在熟悉和接触数学基础知识时,应把他们的认知重点放在培养好的读书习惯上来。如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阅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根据轻重分析章节内容,扫清文字障碍,难以理解的数学专用术语或句子,可作应有的解释。

第二,学生在初步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后,教师可以把读教材分成两个阶段:讲前预习,讲后阅读。讲前预习对学生不用要求太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对教师所要讲的内容大体了解,将难懂的地方做上重点标识,以便教师讲授细节时,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听讲。讲后阅读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上,教师根据课堂讲授与书本内容两相对照,使学生弄通、搞懂各种数学概念,识记的定义、定理、公式、性质,督促检查学生下功夫记。

第三,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各年级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辨析数学术语、名词和数学符号。如:“都不”和“不都”,“或”、“且”和“当”,“仅当”,“当且仅当”、“有”,“仅有”,“有且仅有”、“至少”,“至多”等。对难懂的长句子要帮助学生找出句子的主要成份和附加成份,必要时还可引导学生把数学语言翻译成数学式子,或把数学式子用数学语言叙述让学生全面理解。

第四,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写提要,在教材上划着重点(找重点),写批注,添补内容(如补图形、补步骤、扩张概念等)。

第五,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数学结构,分清定义、公理、性质、法则、定理,推论的内涵和外延,弄清逻辑关系。

第六,强调学生阅读时注意教材中数学语言的严谨、简练,注意例题的格式,要求学生以课本上的规范纠正自己作业中的错误。

第七,考试时适当考一些课本中的数学概念或常识,以提高学生看书的兴趣,达到督促的目的。

二 在联想中举一反三,扩大知识界面。

培养能力,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等等。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源泉”。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首先从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入手,因为它比较具体、直接。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比联想。所谓类比是指同类的比较和类似的比较。要比较,就要联想。

通过类比提高想象力,加以分析归纳,再进行抽象思维,寻求规律性的东西。数学中类比是比较丰富的,如代数中的二次函数为最基本,二次函数的零点(y=0)、正数值“y>0”、负数值(y

第二,形数联想。数学中形数之间关系是彼此相依的,要启发学生用“数”来巩固与研究“形”,利用“形”巩固研究“数”。讲函数时,一定要强调学生记性质、想图形,画图形、想性质;对于不等式、方程一类的问题也要强调学生形数联想,利用图解。

第三,结构联想。数学结构是数学知识中心和灵魂,如果搞不清数学结构,学生知识是支离破碎,以单元进行教学,每个单元的数学概念、定义、法则、性质、定理、推论等等可以自成体系,学生可以融会贯通;启发学生,对概念问题想定义,计算问题想法则,推证问题想定理。

第7篇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转变

“素质教育”是在扬弃“应试教育”的前提下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价值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而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填鸭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互动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因此,我们要坚决去掉应试教育存在的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因素,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二、遵循英语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学生多数知识的接受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当其冲。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方面。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并实现目标分级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给农村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希望。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情感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发展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

首先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习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习惯等。

四、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学习英语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条最佳捷径,那就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农村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英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用听录音、组织英语演说竞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五、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新时期的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为之改革率先垂范的创业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第8篇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esent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reform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The text can make the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ith the 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 so as to achieve a purpose of having students become the subject of study.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计算机基础;兴趣

Key words: participatory teaching;computer basis;interest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260-02

0 引言

计算机基础课做为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office中办公软件的应用。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差别太大、教学的内容平淡而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生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及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问题。作为承担本门课的教师来说,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针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关于本门课的教学方法有多种,在此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参与式教学,旨在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视角、多层面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参与式教学的优点

参与式教学是教师通过合理组织并设计相关的“活动”,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利用有限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

参与式教学的优点:

①平等原则:参与式教学方法能够让全体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活动中提倡平等原则,即师生平等及生生平等,进行互相交流。

②主动性及开放性原则: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不是单纯的追随者,而是自觉的行动者,对于活动的开展及评价等都具有自主性及独立性。

③以动促发展原则:参与式教学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运用该方法让学生动手、动口及动脑,实现真正的“动”,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④形式多样性:参与式教学方法在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将其归纳为:小组活动、示范和指导练习、课堂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参与式教学方法结合现行的其它方法,并不排除其它的现行教学方法,根据条件和需要可以进行有必要的结合。

2 参与式教学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个班级的学生(60人)进行分组,每6人为一组,在课堂上采用示范和指导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并结合现行的教学方法,让全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理论及实践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2]。学生应该更喜欢“自愿的接受”,而不是“被动的灌输”,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参与式方法和手段实施过程如下:

2.1 引导 对教师来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引导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学习,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创新意识。教师如果要想导得好,导得妙、导得奇,对教材必须做到深入的了解,每个班的班风、学风不同,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督促班里的同学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理解和关注学生的情感意识培养,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善导者。

2.2 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3]。

①游戏法。很多的研究者已肯定游戏的作用,在游戏中学习,有利于兴趣的培养。学生对游戏很感兴趣,在练习指法时,通过打字游戏,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组玩,并让他们设置不同的参数,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得到锻炼,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

②购机体验。在讲到第一章计算机性能指标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到电脑城进行构机体验,收集相关的电脑配置参数,让学生了解目前市场上的不同型号及配置的电脑价位,了解决定电脑的性能指标,在课堂上,让每组的组长讲解购机过程及电脑配置情况,这样有利于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性能及参数。

③学生授课。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差别太大,有些学生在高中或初中时就学得很好,相关的知识基本上已掌握了,如文件及文件夹的操作、word基本操作等,所以可以尝试让水平高的学生走向讲台。提前一周把任务分给学生,让学生准备好教案及教学内容,课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准备的情况。学生讲完后,掌声响起。老师问:“讲的如何?”学生们说:“很好”。老师又问一个同学:“好在哪里?”“语言简洁,重点突出。”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④学生示范练习。上机练习过的内容,可以抽取一部分有的代表性的内容让学生上台来示范,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走向讲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⑤比赛法。通过比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理论联系实践,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比赛的内容如下:1)打字比赛;2)课件比赛(用Powerpoint做);3)画报比赛(用Word做);4)网页制作(用FrontPage做)等等。

⑥问答式。课堂上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那些不注意听讲的学生。

⑦其它方法。除了上述的几种方法外,还有其它的方法,如画图或绘画等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了。

2.3 总结评价 一次课快结束时,应简明回顾一下本次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合上书来思考:这次课学了哪些内容?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还有哪个问题没有解决?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 效果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90%的同学比较喜欢参与式教学方法,认为该方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苦燥的课堂变得“动”起来,这样便能够大大提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通过小组成员的协助,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本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在考核结果中,全班同学顺利的通过了考试。

总之,参与式教学法对师生的影响很大,该方法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有艺术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它的形式不固定,具有多样性,所以教师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总结,使参与式教学渗透到广大的师生心理。

参考文献:

[1]陈少国.浅谈参与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1,(10).

第9篇

中职语文基础知识趣味性教学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升学考试失利而选择中职院校的,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普遍兴趣低下,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语文基础知识在中职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中职学生在学习期间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将为今后的就业提供很大的优势。为了学生的未来,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语文教学工作,在中职语文基础教学中采取趣味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利用老师的自身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学时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富有激情的教学氛围,严谨治学的教学态度等等,都能成为吸引学生的亮点,从而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文的学习上来。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展示自己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

1.利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抽象的思维需要形象的语言来体现,老师通过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够将老师清晰的教学思路展现给学生,为了达到较高的教学效率,老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使教学语言充满艺术特色,学生在老师富有艺术特色的语言感染下,在富有乐趣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老师要想使自己的语言达到如此效果,首先老师的语要让自己的语言做到表达准确,发音清晰,简短精炼;其次,要让自己的语言做到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平铺直叙式的说教式教学,是非常枯燥的,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乏味的感觉,对语文基础知识产生抵触心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老师在教学时要运用语言去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寻找快乐。

2.利用老师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教学是一门富有情感的艺术,心理学研究表明把全部心血灌注在学生身上会起到极好的效果。情感是具有魔力的,在教学中融入情感,就会使教学具有神奇的力量。要使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体会到快乐,那么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快乐,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学生,老师在课堂上所表现出的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教学效果。老师若在课堂上表现得积极乐观,学生也会积极主动的去进行自主学习,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有效地向学生传授中职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保障。老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一种充满快乐元素的享受过程,学生在接受中职教育期间会遇到不止一个语文老师,如果遇到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老师会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产生深远影响,相反,遇到一个消极的语文老师,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快乐情趣,使他们树立快乐学习的理念,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

二、利用趣味故事活跃课堂气氛。

老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要使学生情趣高昂起来,进入学习的状态,将故事融入教学之中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对于中职语文基础教学而言,没有故事的教学是缺乏活力的教学,在教学中将故事作为语文基础知识的突破口,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在中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采用故事法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将故事可以使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加强烈,在语文基础教学中老师要逐渐从讲故事向创作故事发展,并且注重引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发现去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之间进行互相讲故事,在彼此的交流中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三、利用生活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情趣

语文基础知识分布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比如公益广告、警示用语、每家每户门上贴的对量等等,都体现着语文基础知识,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积累,以此丰富自己的语文基础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就会逐渐提高。在中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老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也要贴近生活,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学会运用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比如,在进行纠正错别字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街上的广告用语中是否有错别字现象,并进行记录收集,回到课堂上时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还能使学生养成提笔规范字的良好习惯,还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途径。

在中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采用趣味性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更加积极的参加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气氛也得到活跃,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得到培养,学生自我价值也得到体现,同时也可以使老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秋实.浅谈中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J],教育实践研究,2010,(0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