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15:13: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固定资产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会计制度;税收政策
固定资产折旧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内容,而折旧方法是折旧核算的主要规则。折旧方法的选择不仅对企业会计信息、经营管理有直接影响,而且间接影响社会科技进步。在我国当前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这种影响尤其不能忽视。一般而言,固定资产折旧有平均折旧和加速折旧两种方法,综合地看,加速折旧法是一种比较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方法,应当加以推行。基于此,本文对加速折旧法的意义、当前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及其意义
1加速折旧法的实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实质,是固定资产成本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内摊入各期间成本费用的一种规则。所谓加速折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缩短折旧年限,就是将固定资产成本的摊销期在预计一般寿命期基础上加以缩短;二是在既定的摊销期内,按前期多摊后期少摊的规则摊入各期成本费用,也即固定资产总成本在整个摊销期内,各期的摊销逐年递减。
2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重要意义。一方面,采用不同折旧方法会直接影响财务信息的确认,采用加速折旧法时,会计所反映的指标更具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性:第一,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如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耗费与其带同经济利益的关系,从而保证一个期间收入与费用的合理比较,保证会计资产、费用、利润数据的客观性。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生产能力大、效率高、维修费用少,而后期由于磨损老化,生产效率低,修理费用支出逐渐增多。加速折旧法正是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因此可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在整个寿命期内的价值耗费与其所带回经济利益的配合关系,从而准确地核算各期损益,保证经营成果计算及其分配的正确性。第二,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保证固定资产折旧的充分性,从而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事实说明,货币贬值、物价上升是一种总趋势。当发生货币贬值或随着技术进步使固定资产更新需要更多货币资金时,若采用直线法折旧,由于不考虑缩短摊销期,原有成本与现行成本的差额极大,在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计量条件下,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严重不足,从而产生少计费用多计利润的结果,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如采用加速折旧法,因为加速折旧既缩短了折旧时间,又将大部分固定资产成本在前期摊销,纵使采用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计量属性,物价变动或技术进步对各期合理摊销的影响并不会太大。同时,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避免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固定资产在下面情况下会发生价值损耗: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或者产品营销市场在当期发生或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同期市场利率大幅度提高;固定资产发生陈旧过时或实体损坏;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按现行规定,企业一般于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贬值性的固定资产价值耗费记入当月费用,而且以后不得转回。当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情况时,如采用直线法折旧,由于未考虑缩短摊销年限,贬值后的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原成本的差异会比较大,同时,多个期间发生的贬值性耗费集中反映一个月份。这些都会使会计反映的各要素数据出现不准确情况。而当企业选择使用加速折旧法时,由于企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的前几年就能得到大部分的补偿,也就是说固定资产不会由于使用后期外界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发生折旧之外明显的价值损耗,减值准备对会计资产、费用、利润的影响不会太大。
另一方面,会计费用确认与已耗费资金补偿及财务成果的确定直接相关。因此,采用加速折旧法又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首先,采用加速折旧法,可以保证企业生产手段的及时更新,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能力。从经济活动角度看,固定资产折旧的实质是按固定资产物质更新时所需货币,在固定资产使用期内分期从收入货币中所作的分配前扣除,这种分期扣除的货币在总量上必须满足企业更新相同功能固定资产所需,否则企业的简单再生产无法持续,或者维持再生产需要增加资本。在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条件下,固定资产重置成本逐年升高,在采用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确定折旧成本条件下,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总额远不足于实现相同功能固定资产的更新。而加速折旧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这一缺陷,因为它通过提高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前几年的折旧率,将固定资产的大部分资本集中于前几年收回,这样也就削弱了通货膨胀、物价变动带来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其次,加速折旧法不仅有利于保证生产手段及时更新,而且当加速折旧成为一种普遍习惯时可以有力地促进企业求新文化和择优汰劣管理理念的形成。而生产手段的不断更新、追求新技术、新水平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不仅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而且也是社会科技进步的巨大动力。再次,加速折旧影响企业利润在国家财政收入与企业积累之间的分配时间。采用加速折旧法,在确定应税收益时,由于在早期计入了数额较大的折旧费,将使早期的应税收益相应地减少,从而使纳税人能在使用这些固定资产的早期交纳较少的所得税款,而在后期才交纳较多的税款。虽然在总盈利不变的情况下应纳税额相等,但由于纳税时间延迟,无异于对纳税人提供了一种无息贷款,使纳税人能从中得到一定的财务利益,但同时也减少国家在前期的财政税收。
3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影响因素。一个企业采用何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属于企业“会计政策”范畴。企业固定资产的两种折旧方法直接影响会计的资产、费用、利润。而企业作为营利性经济组织,追求本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其主要目标。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利益目标,不同企业因经营者的观念及水平不同又有不同的利益导向。因此,采用或不采用加速折旧法,首先是企业基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考虑进行的选择。
现代财务会计又是社会统一规范的会计,因此,企业是否采用加速折旧方法,是在社会统一的折旧制度的条件内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与会计信息有关,又与国家税收有关,企业采用何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既是会计制度规范的内容,也是税法规范的内容,其中会计制度规定了企业应当如何采用折旧方法核算各期折旧费,税收政策则规定了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过程中允许扣除的折1日费。当前,我国关于企业选择折旧方法的政策包括两个方面,即会计制度中的折旧政策和税法中的折旧政策。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当前存在的问题。采用加速折旧法,无论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还是促进企业发展、促进社会技术进步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越性。然而,我国企业当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业务中采用折旧方法的状况是:大部分企业习惯于或者说更愿意采用直线法,而不愿意采用加速折旧法;采用折旧方法的随意性大,企业一般不是以特定固定资产寿命期规律、技术更新趋势、价格变化情况为依据,而是以会计利润指标或眼前利益的需要为依据在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中选择,或者在不同的加速折旧法中选择。这种状况的存在,必然要导致会计、经济两方面的后果。会计方面,除导致少计费用虚增利润外,还会使各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不同经营期间的资产、费用、利润数据不可比,从而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经济方面,由于物价持续上涨,加上技术进步加快,采用直线法将使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总额远低于其实物更新所需货币资金,对于企业而言,将直接制约其提高生产能力,对于社会来说,将影响新的生产手段的市场需要,从而制约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
2原因分析。当前,企业一般选择直线法、随意选择折旧方法问题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企业现代管理意识的不强、不同企业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管理水平存在差异等。但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是制度框架内的行为,因此,导致问题存在的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现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缺陷,包括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的缺陷。
会计制度方面。我国现行相关会计制度的核心内容有三项:其一,企业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自主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供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其中加速折旧法又包括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其二,企业定期评估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当确定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发生变化时,调整折旧方法;其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由于一个国家的企业各有行业特点,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也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因此,在制度上安排多种折旧方法的选择是必要的。然而,一种特定的折旧方法只有用于适用的固定资产才是合理的。而折旧方法直接影响会计数据,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企业谋求利益最大化是一种“天性”。基于此,明确各种固定资产与折旧方法的适用关系,并保证有效执行,应该是制度的必要功能。而事实上,现行制度不仅完全把选择折旧方法的权利赋予了企业,而且还进一步允许企业定期调整折旧方法。尤其在可选择的加速折旧法中,又规定了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而这两种方法也有不同的核算结果。综合这些,可以说现行会计制度为每一个企业自由选择折旧方法提供了一个极大的空间。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制度空间,当治理结构不完善,美化业绩成为普遍需要时,就有了一般不愿意选择加速折旧法或随意选择折旧方法的现象出现。从以往的会计舞弊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折旧方法也是会计信息舞弊的常用手段。
税收制度方面。2003年国家税务总局的《关于下放管理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3第113号),从税收征管角度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采用做了规定。其主要内容是,明确规定了下列企业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可在税前扣除: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科技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医药生产企业的机械设备;对促进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国家鼓励投资项目的关键设备,以及常年处于震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的机器设备;证券公司电子类设备;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性设备;外购的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构成无形资产的软件。该《通知》还规定,企业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固定资产可以自主选择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检查,发现不符合固定资产折旧条件的,应进行纳税调整。可见,目前国家对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采取的是一种限制性政策,而“限制”加速折旧从根本上说是出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考虑。从前文可知,加速折旧法有可以使企业的成本费用合理配比、及时更新企业固定资产、加快社会的科技进步以及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等优点。因此,对加速折旧法采用的限制性政策具有很大的弊端。
三、完善相关制度的若干建议
1调整税收政策。其一,调整政策导向,鼓励企业加速折旧。静态地看,允许企业采用加折旧法计提折旧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只影响所得税的期间分布,而不会使所得税总额发生减少。动态地看,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必将不断扩大税基,将更有利于形成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良性循环。所以,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加速折旧法对政府税收的影响是积极的。从国外看,目前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固定资产折旧大多采用加速折旧方法。基于此,应将税收政策由限制加速折旧改为鼓励加速折旧。具体来说,应将目前限定“允许加速折旧范围”变更为限定“不允许采用加速折旧范围”。
其二,调整分类标准,区分技术性分类与财政扶持性分类。当前关于是否允许加速折旧的界限划分也考虑了技术和财政扶持两方面因素,但标准体系不完善,尤其技术性分类不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目前,按行业划定可加速折旧范围,但规定行业中确实有相当部分机器设备的无形损耗较大,应实行加速折旧,但这些行业也还存在着更新换代较慢或其技术更新对生产发展影响不大的固定资产,而规定范围之外的行业也有需要加速更新的固定资产。因此,加速折旧法适用范围的划定应打破行业、企业的界限,可将固定资产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进步较快的,应实行加速折旧;一类是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进步较慢的,实行直线法折旧。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所需课时最多的一门课程。就课程本身来说,一方面,它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包括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经济要素;另一方面,它是一个精密复杂的逻辑系统,各模块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前后融会贯通。就教学目的来说,这门课程既要教给学生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又要使学生能够独立处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使学生具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传统教法与改革现状
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基本遵循教师讲授理论基础—例题演示—学生练习的程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下,学生被动接受相关知识,往往觉得能看懂例题,但动手的时候就不知从何下手,如果课后没有加强练习,授课效果就浮于表面。会计专业学专学精的唯一途径除了多写多练别无他法,而高职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过程中不愿意动手练习,所以知识熟练内化的程度总是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大范围铺开,但是在会计专业运用却并不彻底,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学生分组不合理。在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分组应该是4人/组,但是因为实际的班级设置一般都超过了40人,甚至是50人以上,又不能配备2人以上的指导老师,分组流于形式,或者不能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二是工作任务设置不合理。现行教材以工作任务来驱动教学时设置的工作任务就是传统的账务处理例题。而现实的工作中是没有文字性介绍的,会计人员要依靠原始凭证来识别经济业务,而且工作任务在设置上往往只起到了导入的作用,并没有涵盖岗位所需的大部分知识点;三是咨讯阶段缺失。教师布置好工作任务后只有小部分学生主动咨询相关知识,大部分学生只等着老师讲解,给出答案,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有依赖性;四是评价机制不合理。项目教学法下的考核方法仍然沿用期末考试成绩+实训成绩+平时成绩的构成方式,学生只要考好了期末考试,学习过程并不重要;五是信息反馈渠道单一。教师对于教法学情的反馈分析在课堂上跟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不一定能马上消化,需要用文字表述出来,让学生慢慢理解。
三、改革思路
针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我们对《财务会计》课程进行了解构重构及整体设计。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工作岗位的要求将课程进行了解构,分为应收预付结算会计岗、存货核算会计岗、固定资产核算会计岗、无形资产核算会计岗、其他长期资产核算会计岗、金融资产核算会计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会计岗、负债核算会计岗、所有者权益核算会计岗和收入费用及利润核算会计岗,再将知识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了重构,建立了对应的十一个业务核算模块。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账务处理能力为核心,课程内容的难度设计对接学生正在面对的会计证考试和初级会计师考试。具体课程执行时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运用大学城空间的各项功能来设计模块内容。认为课程设计应在充分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来进行,大学城空间的各项功能也应该以服务课程、方便好用为原则来使用。由于高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强,因此仍沿用最直观的方式—工作任务来驱动课程。交给学生一个精心设计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涵盖了相关模块的知识点,学生在执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相关知识以5分钟学习卡册的形式列示到课程资源中,学生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自然会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教师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好关:一是课程设计思路要清楚,做到整门课程清楚明了,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设计思路往下走,不至于错乱;二是工作任务设计到位,工作任务一方面能引导学生走入学习过程,另外一方面也是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直观体会,所以工作任务的设计既要贴合于实际工作岗位,也应涵盖岗位相关的知识点;三是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可以运用团队竞争等教学方法,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参与进来了,课程改革才是有意义的;四是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激励机制的重要方面,是学生积极性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我们以团队成绩来进行考核,能够把团队里每一个不愿意拖后腿的学生都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利用试题库进行单元小考,防止“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四、具体课程设计方案
选用三本教材配合教学:一本单项实训,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利用单项实训中的原始凭证来设计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原始凭证识别经济业务,通过教材和大学城空间来获得完成任务所需知识,课后再通来练习来内化提高。大学城空间建设方案:一是以工作任务引导教学过程,以原始凭证驱动教学任务。我们模拟了一家钢铁制造企业: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该企业的具体业务为内容来设计教学情境。比如说应收账款业务,给出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笔销售业务中会计人员会涉及的包括销售发票、运输发票、转账支票、托收凭证在内的原始凭证,业务涵盖了应收账款业务中所有知识点,包括定义,确认时点、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等等,要求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逐渐主动掌握相关知识。二是微课资源:我们用五分种学习微课资源的形式补给学生相关知识点。微课资源分为三种:一种是简单的知识内容,只作介绍即可;一种是涉及计算和账务处理的知识,在知识介绍后附有演示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完成并采用微博方式进行互动;一种是难度较深内容,我们设计了视频教学,进行了详细讲解。三是学生团队的建立。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参与到课程中来,设计了团队组建方式,学生按要求建立团队,并提交团队名称、图标等相关内容,学习过程以团队方式互动及提交作业。四是课堂互动方式采用腾讯微博,一方面课堂作业以学生团队的方式用腾讯微博提交,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用微博、私信、大学城留言等方式与教师交流,及时得到解答。五是学生考核方式:一方面,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采用团队考核的形式,我们建立了团队学习进程临控图,以考勤、任务完成的正确性及速度作为考核对象,分组计分;另一方面,我们拟利用大学城空间的在线考试自测系统,建立课程试题库,进行单元测验,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评分。六是教案,采用表格式教案,体现工作任务驱动方式。以一个教学情境设计一个教案,以原始凭证的给出来布置教学任务,以五分钟教学资源的形式给出了相关知识点的知识介绍及例题演练甚至是视频教学。七是及时撰写教学日志,并按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写出教学心得,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
五、执行现状及效果
关键词:过渡;逻辑;归纳;对比;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00-01
一堂课中合理地、巧妙地运用课堂过渡语,对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会起到有益的作用。因为,课堂过渡语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引路语,提示和引导学生从一个方面的学习,顺利地通向下一个方面的学习;又是粘连语,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衔接成一个整体,给学生以层次感、系统感。我在财会课堂教学实践中,重视对课堂过渡的运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逻辑过渡
许多教学内容之间本身就有很密切的联系,只要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目的,从而使讲解和过渡浑然一体,不露过渡的痕迹,有利于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例如讲述企业财务会计《短期投资的核算》时,从时下较热门的话题买股票入手,先学习股票投资的核算,而后从投资收益的计算中得出股票投资的高风险性,为稳妥起见,推荐选择债券投资,“从股票的核算中我们看到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那么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不妨搭配选择另外一种投资债券投资,虽然收益不高,但风险较小,组合使用既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又能保持一定的收益,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债券投资的核算。”这样把两种不同的投资方式粘连起来,自然过渡到债券投资的学习。
二、设问过渡
教师在讲完一个问题或教学内容后,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达到向另一个问题或教学内容过渡的目的。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过渡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而且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吸引学生。例如学习《应收账款的核算》时,由应收账款带来的“三角债”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抛出问题:“企业可采取哪些有效方法可加速货款回笼?”让学生放开思维,积极讨论后给出“现金折扣”这种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现金折扣”的经济意义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其具体核算。而后追问“在种种讨债无效的情况下,应收账款还是无法收回,就成了坏账,那怎么样才算是坏账呢?”经过同学们的进一步讨论,明确了坏账确认条件。而后老师再问“既然坏账是必然发生的,企业事前先应做什么准备?事后又如何处理呢?”,由此进入“坏账准备”的核算。
三、归纳过渡
教学中通过对上面所讲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小结,而引出下面要讲授的知识内容,以达到知识过渡的目的。这种总结式的过渡,不但把前面的知识温习了一遍,又能加深对它的理解。例如学习《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时,在学生们掌握平均年限法的计算后,小结得出折旧计算的基本公式: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基数×年折旧率
那么结合加速折旧法的概念,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若要使年折旧额逐年递减,则折旧率逐年递减或折旧基数逐年递减,即: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基数×年折旧率――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基数×年折旧率――双倍余额递减法
由此进入计算折旧的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学习。
四、计算过渡
教学中引导学生按教师的思路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的结果而过渡到另一个教学内容。例如在财务管理《量本利分析法》学习时,从同学们熟知的公式: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转化成财务管理模式:
目标利润=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税率
推导得出:
保本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平均分摊的固定成本)/1-税率
加成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平均分摊的固定成本+目标利润)/1-税率
这样过渡到《商品定价方法》的学习。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税金)
这样过渡到《营业收入预测》的学习。
五、对比过渡
当两个教学内容之间相似或者相异时,就可以采取对比的过渡方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采用辨析、比较、讨论等方式意在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例如在《销售折扣、折让与销售退回》的学习时,从同学们感兴趣的商场打折引入“商业折扣”部分内容的讲授,然后可以表格形式过渡到已为学生熟悉的“现金折扣”,将两者进行对比。在要求学生掌握它们区别的基础上,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两者既然都属于销售折扣肯定有个共同点,即都有助于企业回笼资金。而后又可问学生:“如果从买了商场打折商品后却发现有质量问题,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从销售折扣过渡到销售折让与退回,后两者内容相似,教学中同样可采用对比过渡。
六、案例过渡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整编活泼或严肃的案例,把知识点作为其中的元素嵌入到案例中,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参与其中,解决具体问题。整个课堂紧紧地围绕案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某位老师在《应付工资》的教学中,以“农民工因工资纠纷抱婴跳楼事件”作为出发点,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以调解员的身份参加教学,为解决案例中问题,在教学内容与案例之间循环过渡,工资的构成内容、计时工资计算的两种方法、计件工资的计算穿插其中,解决问题的同时,轻松愉快地完成新课教学。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中,如果用得巧、用得妙的教学过渡,加上教者生动的表述,将会给课堂教学增添美感。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更深,课堂教学效益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特色得到充分展现,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到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主题公园;盈利模式
自从1989年深圳华侨城投资创建的“锦锈中华”景区建成开业,到十多年来陆续建设开业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一期等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都相继取得成功。大型主题公园在我国开创了新局面,北京的“世界公园”、江苏苏州的“苏州乐园”、浙江杭州的“宋城”和“杭州乐园”、云南昆明的“云南民族村”和“世界园艺博览园”、海南三亚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广西桂林的“乐满地”等大型主题公园,都已达到较高水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这几年冰雪节期间创建的“松花江冰雪大世界”,也可称为特定时间段内的大型主题公园,其策划和经营管理水平也已大体与国际接轨。然而在主题公园蓬勃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产生。伴随着理论界一场旅游资源能否复制的学术讨论,上百个旅游主题公园(包括各种影视城)产生,但是没有中国特色的主题公园,很多以影视城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已经开始衰落,大量的固定资产闲置,主题公园何去何从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产业发展问题。
主题公园是以经济盈利为目的,根据选定的文化背景,主要依托人造景观和设施使游客获得体验的封闭性景点和景区。根据主题公园所能提供的旅游体验类型(产品形态)对其进行分类,目前的主题公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景模拟型,各种影视城类型的主题公园;游乐型,比如苏州乐园、锦江乐园(华东)、梦幻水城(珠海);观光型,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深圳)等;主题型,基辅号航空母舰(天津)、明斯克航空母舰(深圳)、各种水族馆;风情体验型,各种民族村、民俗村。
一般来说以上几种主题公园的盈利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提供初级体验(经历)的机会出让,比如:出售门票;提供有助于丰富体验(经历)的相关服务以及相应的服务体验本身,比如: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出让围绕旅游者(潜在旅游者)的消费能力所带来的可能的收益机会,比如:旅游区内的招商、景区节庆活动商业赞助;获取资本投入后在旅游项目所在地溢价收益的其它商业开发,比如景区,旅游目的地的房地产开发;出让、出售具备知识产权特点的商品,比如:玩具、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等;提供保证旅游景点景区内居民可以市场化的公共服务,比如:供水,供电等。
以上六种主要的盈利方式是建立在游客到来这一基本事实之上的,即便是建立在景区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基础之上的盈利方式也需要通过游客的到来实现相对的规模经济。
目前国内的主题公园存在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有很多主题公园几乎只有门票收益一种盈利方式来架构其盈利模式,主题公园产业势必衰退。单一的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这使得主题公园管理者很难获得有效的融资成果。因而有必要重新认识主题公园,统筹发展,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谋划,摸索主题公园盈利的途径和步骤。
一、探询市场化商业运作模式
(一)资源资本化模式
资源资本化模式是主要针对一些自然和人文资源本身比较丰富的主题公园而设计,利用主题公园资源本身的不可替代性通过资本化的手段展开经营。其资本化的部分包括土地、林产、水资源等。首先明确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国家只转让经营开发权,由于主题公园作为旅游资源的外部性,所以其行政管理权规划权和文物保护权就必须由政府行使。可以在其收入中划拨一部分固定费用加以维护。而转让的开发经营权包括公园管理权、开发权、招商权、门票收益权、经营项目开发与收益权等。旅游经营权本身可以抵押,门票收益权可以向金融机构贷款,而土地使用权可以质押贷款。这样的形式应有法律形式加以确认。比如森林公园和温泉公园以及一些有特殊文化吸引力的公园,他们的设计都可以从资源资本化模式去经营。
(二)独特性产品吸引模式
独特性产品吸引模式是在资源本身不够形成游客吸引力的情况下,通过注入性的产品打造来设计出游客吸引力。这种模式的运用需要结合四个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主题公园产品的无替代性或稀缺性;决策者行为。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的挖掘本地和吸收外来文化元素,打造独特性的产品。
(三)价值链模式
主题公园的价值链包括主体链、分支链和子链三个部分,其中主体链包括门票、游乐项目;分支链包括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子链包括公园会展、对外招商和其他对外盈利服务。
二、设计全新的游憩方式
目前,我国各种主题公园发展参差不齐,其原因为我国大部分主题园的开发者大多是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投资机构,他们往往从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从而导致选题、规划、选址、运营等各方面的错位,缺乏相互协调、互动关联。
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休闲产品,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主题设计、旅游者参与性不强、体验不足的被动局面。所以,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应该需要专业的旅游规划、策划智力机构,为主题公园的发展把好主题脉、规划策划出可行的方案、创造出全新的游憩方式、设计合理的商业运作模式,指明发展方向。
在游憩方式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人本主义、审美凸显与独特吸引力、情境化与体验化、游乐产品化等四大原则,追求实用可操作、独特奇异的创意观念。把主题公园的观赏、运动、教育、娱乐、休闲等各种功能元素加以通盘考虑,形成主题公园的独特吸引点。例如,西部某旅游城市的主题公园设计出一项“在这里,给你一个支点,你可以撬动地球”的游乐项目:即是运用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物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原理和物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结构,设计出一个在杠杆这边,只要你手指轻轻一动,在杠杆另一边,硕大的地球就被撬起来的娱乐场景体验区,不仅让游客学到了趣味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了解了神秘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典故。
三、树立整合营销传播理念
具备了良好的市场运做方式,设计了全新的游憩方式以后,下一步就是主题公园营销。主题公园的营销应该树立“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这一理念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传播合作效应”概念,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已经受到我国旅游营销界的大力追捧。它的本质含义是:注重对营销信息传播手段的整合以及对传播效率的评价,而不是传统营销理论所注重的营销的所有环节。
四、加快公园经营管理人才开发
目前,我国公园数量众多,类型齐全,但主题公园经营管理人才还相当匮乏,而且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旅游运营人才培养体系。所以,对主题公园是运营人才的培养是十分迫切的。
关于我国主题公园的旅游人才开发,主要是三全开发,即全员开发、全程开发、全能开发,就是对全体员工进行平等而有序的开发,进行全员培训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全程开发,主要包括员工全程开发和项目全程开发,根据不同的人力资源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实施不同的开发策略。全能开发,即是从员工的知识技能的横向开发和员工职业生涯的纵向开发。
五、实现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主题公园的盈利模式:即主题公园通过投入相关经济要素后获取经济收入的方式和获取其他物质利益手段的结合,其核心是主题公园获得现金流入的途径组合。从对主题公园产品系列的横向和纵向的挖掘深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盈利模式(按产品开发深度顺序排列):
旅游门票盈利模式:即通过简单的圈起来收取门票的模式,这是主题公园最基本和最初级的盈利模式。
游憩产品服务盈利模式:即提供有助于丰富体验(经历)的游憩服务以及相应的服务体验来实现盈利的模式,它是主题公园的核心盈利模式。
旅游综合服务盈利模式:即是在主题公园区,通过旅游者的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外延服务来获取盈利。
公园商业盈利模式:即通过自身的节庆活动和对外招商以及其他会展、广告、等其他的一系列对外服务而达到盈利目的的盈利模式的组合,这是主题公园的深度开发盈利模式。
因此,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分析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谋划,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主题公园的盈利,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主题公园业,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贡献,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程波.主题公园——城市旅游形象的新名片[N].中国旅游报,2004-06-15.
2、何建伟.深圳华侨城旅游文化特色探析[J].旅游学刊,1999(5).
【关键词】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建设,案例教学,科研促教
高级财务会计是本科会计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但其相对于其他的会计课程,具有更综合、更复杂、难度更大的特点。本文试图从课程衔接、案例教学和科研促教三方面探讨促进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一、合理衔接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的课程内容
目前不同体系的教材对中级财务会计(简称,中财)和高级财务会计(简称,高财)的内容设计不一致,笔者认为应先按以下标准区分好中财和高财的课程内容:第一,符合会计四项基本假设的内容放在中财中;有所变化的特殊事项及特殊交易部分放在高财;第二,将企业集团化、国际化、证券化的相关处理放在高财。
在进行上述区分的基础上,将中财和高财的课程内容放在完整的课程体系中进一步分配。笔者认为,高财与中财的内容关系最密切的是中财长期股权投资、单一企业报表编制与高财会计企业合并报表编制的相关内容。其次是固定资产的核算业务与高财的租赁会计;金融资产的核算与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在进行高财合并业务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复习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单个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简化的案例演示从单一报表到合并报表中间涉及抵消分录编制的原理及处理的变化。讲解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有必要结合中财的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有关内容。此外,可以根据各个学校对中两门课程的时间安排进一步调节课程内容。比如将高财中相对简单的租赁会计放在中财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中讲解;相对简单的所得税会计,可提前讲解到中财讲解。
在完整的课程体系中实现两门课程的内容衔接,可从教材选择、教案编写、课件制作以及课堂讲授等方面着手。在教材选择方面,中财与高财最好可选择同一个课题组编写的教材,或是自己学校编写的教材或辅助讲义,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的照应与衔接。在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方面,应实现教研室的统一,时间安排更好衔接,且前后备课内容相互照应,便于学生后期自行对照复习。中财的有关章节可通过“拓展知识”、“课外阅读”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必要引导,“预告”相关知识在高财的应用;高财的课件中可标注前期知识点的出处。在课堂讲授方面,中财要做到“以报表为中心”的讲授,而非局限于分录的编制。高财的讲授要由浅入深,通过简化案例引导学生复习中财的相关内容,清晰过渡到合并报表的编制,讲解过程中重在讲解业务处理的原理,而非局限于操作。
二、科学收集整理高级财务会计的案例
案例教学法在高财的课程讲授中运用越来越多。可根据案例类型拓宽来源,在不同的教学层次上应用。案例类型可分为三大类:第一是讲解业务处理的案例;第二类是供学生讨论的案例,有必要背景介绍,又有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供学生进行思考;第三类是实务案例,采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相关案例做综合分析。
第一类案例,可参考教材、教辅资料等,也可老师自己编写,需剔除干扰因素,以最简洁和直接的方式讲解知识点。同时应注重选取或编写案例的可变化性,逐步推进,由浅入深。比如从一个案例出发,改变案例中的有关条件或有关数据,会导致企业所处经济环境或相关经济业务的意义发生变化,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相应的变化进行具体处理的重新选择。第二类讨论分析案例,可来自相关论文、国外知名大学或著名教材中使用的案例教学、热点新闻等,也可来自老师自己研究的案例成果。这类案例在选择上应该注意内容的删减,注重案例的针对性。第三类实务案例,由于问题更加复杂和综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取。这类案例可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中的实务问题、老师参与的课题项目、财经热点问题、实务界问题研讨等方面获取。
课程建设的案例建设也应是团队工作。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有必要进行案例的选择讨论,不断的精炼、修改、更新案例,最终形成会计课程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案例库,使每一位老师都可在需要时采用最恰当的案例进行教学,从而发挥案例教学的最大功用。
三、通过科研促进高级财务会计的课程建设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高财之所以高级,是在于问题复杂、方法复杂且争议之处颇多。同有的问题是实务已经出现、但准则尚未规定;有的问题是准则已有规定,但尚未完善,但教材中暂未涉及。仅依靠已有的教材是完全不能满足高财教学需求的。只有依靠科研,达到“以研促教”。具体,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阶段来分步落实。
第一步,提出问题,即“选题”。高财科研选题可从专业和教学两角度入手。专业选题,可选择热点经济问题,或者是实务中较新、准则中尚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学选题,可以从教学方法、案例选择、课堂组织、课程设计等方面,结合高财知识的特征从教学方面进行研究。这一过程是“以教促研”。同时,由于高财的复杂性和前沿性,老师还可将其他综合性课题中的研究成果与高财结合,形成新的研究成果。
第二步,分析问题,即“研究过程”。研究过程应结合实际,如进入企业调研,解决其实务问题,也提升研究成果的现实价值。此外,科研的过程可以不仅仅由老师参与,有的科研工作也可以让学生参与,通过科研活动促教、促学。中期成果应用于课堂可以很快得到反馈,然后可根据反馈信息进一步的修正接下来研究方案。
第三步,解决问题,即涉及到科研成果具体应用的问题。高级财务会计的科研本身不应该脱离实务的需求,其成果应该可以用来指导具体的会计实践,或者是可以用于提升教学水平。即使是理论性的科研成果,仍可以通过“方法论”的角度,间接作用于实务。可对每一项科研的成果都可以进行细化分解或者重构,除了应用于具体的课题外,还可提炼一些直接可以用于课堂教学的,比如案例等成果。运用科研积累做好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职;财务会计;教学;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一、专业分析
1.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地区中小型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会计手工核算能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应用能力和会计核算、税务核算、财务控制能力,掌握会计知识,能够胜任出纳、记账等岗位,继而从事会计主管、财务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2.课程体系构建:按照高职学生成长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和行业生产经营规律,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专业能力拓展课程。财务会计是专业能力课程的核心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会计专业除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要求从业资格准入及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所以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要兼顾职业知识技能与考证。
二、学情分析
经济发展需求大量高技能人才;高中大学扩招录取线下降;家长期许,分够就上本科;实在太低才进高职学校,这样高职院校录取的基本是高考失利者,基础相对薄弱,综合素质高于中职学生,低于本科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已适应高职学习生活,了解会计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建立了会计思维但并不牢固,在后续学习中会遇到困难或瓶颈,需要不断的练习,激励,培养职业耐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前两个方面
财务会计教学重点要解决学什么,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考核、怎么激励等问题。
四、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以下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及载体选择
根据前述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及课证融合需求,财务会计重点学习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报告准则,不同岗位经济业务分析处理方法。教材选择兼顾岗位需要、职业考证、后续发展,足够参考;习题册帮助学生自测练习;教师参考财政部《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实训教材、省技能大赛资料等设计教学案例及实践内容,同时考虑相关专业课程的互补,避免重复或欠缺。
(二)教学手段定位与运用
1.教材-师生参考;
2.习题册-学生巩固练习与自测或作业;
3.案例及题库-课堂教学、阶段考核、期末考核用;
4.教案-课的单元实施设计、课后反思;
5.授课计划-课的整体设计
6.仿真资料-技能训练用;
7.PPT课件及微课-直观动态展现或归纳,节约时间与空间,提高课堂效率;
8.QQ或微信群-师生互动,课前任务推送,课后答疑;
9.板书-本课的纲目、重难点、必要推演;
(三)针对教学内容的方法
1.案例法-会计专业课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用来叙述经济业务,创设情境,承载专业知识技能。
2.图表法-常用来做归纳概括。如每一模块内容及学习思路介绍,任务交待;对比归纳债券的发行方式利率关系及实质等。
3.流程图法-适用带有层次性、方向性、先后顺序的内容展示或概括。如商业汇票从签发至到期支付的核算过程;利润形成与分配顺序;计划成本法核算程序;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完工结转、出售结转等过程。
4.T型账户法-常用来直观描述经济业务中具有对应关系的账户增减变化及相关计算。如坏账准备的计提与冲减;利润的形成、结转与分配;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计算;计划成本法存货核算等。
5.时间轴法-适用直观展示涉及时间价值问题、具有时间顺序的业务类型。如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中债券的取得/发行、计息、到期收回或支付;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采购或销售业务、固定资产融资租赁业务核算过程。
6.实操法-运用仿真资料及设定的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处理经济业务,训练职业技能。如未达账项分析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发出存货计价及账簿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等。
7.讨论法-用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一些规定、方法、处理背后的原因目的或实质,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如债权人权益与所有者权益的区别;在取得相同权益份额时,后来投资者的出资为何高于初始投资者,计入资本公积。
8.对比法-适用具有关联性,同理性或反向差异的知识或方法的比较归纳,进而加深理解。如实际利率法下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开资产摊销;资本溢价与股本溢价;法定盈余公积与任意盈余公积;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等。
(四)针对学生的方法
1.任务驱动法
教师设计案例任务学生自主完成反馈问题判断讨论教师引导解析师生评价。促进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听课更有方向,教师讲解更有针对性。
2.讲演法
针对某一适合内容,请学生到教室前面讲解或演示,巩固所学,锻炼表达力,同时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3.分组法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及考核。包括以优带差,课堂提问、抢答、纪律、课后作业抽查等。
4.迁移法
案例设计承载的原理及知识点与教材相关相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可参考教材自主完成分析判断处理。
5.分层提问法
问题的设计及提问要考虑学生层次,比如在新课学习中可就有难度的新问题提问学的好的学生,促进其进一步的思考;在复习环节及相对基础的问题提问学的慢的和薄弱的学生,帮助其巩固基础,逐渐提高。
(五)过程考核评价法
为克服以往课程重讲授轻考核,前松后紧,约束无力,效果不佳的局面,制定考核方案,侧重过程考核,从出勤、课堂纪律、回答问题、课堂任务、作业完成,阶段考核,期末考核等方面横向细化考核项目及标准;从时间上纵向惯穿整个教学过程,分单元系列考核,最后计算综合成绩。个人表现构成小组成绩,小组成绩纳入个人基础成绩,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促使先进带动后进。
参考文献:
[1]中化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
[2]刘永泽,陈立军,主编.中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出版社,2015.
关键词:空间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承前启后,是之前《基础会计》的延续,又是后续课程包括《财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的重要前提。课程目的性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专业基础。《会计基础》课程应该培养的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专业知识,而《财务会计》课程则应该在专业素养方面为学生在职场打开晋升通道;另一方面,会计专业的学生都会走考级考证的道路,而中级甚至更高级的考试会在学生毕业后。《财务会计》课程应该为今后的考证考级至少是中级会计师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所需课时最多的一门课程。就课程本身来说,一方面,它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包括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经济要素;另一方面,它是一个精密复杂的逻辑系统,各模块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前后融会贯通。就教学目的来说,这门课程既要教给学生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又要使学生能够独立处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使学生具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传统教法与改革现状
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基本遵循教师讲授理论基础―例题演示―学生练习的程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下,学生被动接受相关知识,往往觉得能看懂例题,但动手的时候就不知从何下手,如果课后没有加强练习,授课效果就浮于表面。会计专业学专学精的唯一途径除了多写多练别无他法,而高职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过程中不愿意动手练习,所以知识熟练内化的程度总是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大范围铺开,但是在会计专业运用却并不彻底,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学生分组不合理。在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分组应该是4人/组,但是因为实际的班级设置一般都超过了40人,甚至是50人以上,又不能配备2人以上的指导老师,分组流于形式,或者不能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二是工作任务设置不合理。现行教材以工作任务来驱动教学时设置的工作任务就是传统的账务处理例题。而现实的工作中是没有文字性介绍的,会计人员要依靠原始凭证来识别经济业务,而且工作任务在设置上往往只起到了导入的作用,并没有涵盖岗位所需的大部分知识点;三是咨讯阶段缺失。教师布置好工作任务后只有小部分学生主动咨询相关知识,大部分学生只等着老师讲解,给出答案,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有依赖性;四是评价机制不合理。项目教学法下的考核方法仍然沿用期末考试成绩+实训成绩+平时成绩的构成方式,学生只要考好了期末考试,学习过程并不重要;五是信息反馈渠道单一。教师对于教法学情的反馈分析在课堂上跟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不一定能马上消化,需要用文字表述出来,让学生慢慢理解。
三、改革思路
针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我们对《财务会计》课程进行了解构重构及整体设计。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工作岗位的要求将课程进行了解构,分为应收预付结算会计岗、存货核算会计岗、固定资产核算会计岗、无形资产核算会计岗、其他长期资产核算会计岗、金融资产核算会计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会计岗、负债核算会计岗、所有者权益核算会计岗和收入费用及利润核算会计岗,再将知识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了重构,建立了对应的十一个业务核算模块。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账务处理能力为核心,课程内容的难度设计对接学生正在面对的会计证考试和初级会计师考试。
具体课程执行时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运用大学城空间的各项功能来设计模块内容。认为课程设计应在充分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来进行,大学城空间的各项功能也应该以服务课程、方便好用为原则来使用。
由于高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强,因此仍沿用最直观的方式―工作任务来驱动课程。交给学生一个精心设计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涵盖了相关模块的知识点,学生在执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相关知识以5分钟学习卡册的形式列示到课程资源中,学生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自然会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教师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好关:一是课程设计思路要清楚,做到整门课程清楚明了,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设计思路往下走,不至于错乱;二是工作任务设计到位,工作任务一方面能引导学生走入学习过程,另外一方面也是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直观体会,所以工作任务的设计既要贴合于实际工作岗位,也应涵盖岗位相关的知识点;三是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可以运用团队竞争等教学方法,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参与进来了,课程改革才是有意义的;四是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激励机制的重要方面,是学生积极性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我们以团队成绩来进行考核,能够把团队里每一个不愿意拖后腿的学生都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利用试题库进行单元小考,防止“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四、具体课程设计方案
选用三本教材配合教学:一本单项实训,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利用单项实训中的原始凭证来设计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原始凭证识别经济业务,通过教材和大学城空间来获得完成任务所需知识,课后再通来练习来内化提高。
大学城空间建设方案:一是以工作任务引导教学过程,以原始凭证驱动教学任务。我们模拟了一家钢铁制造企业: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该企业的具体业务为内容来设计教学情境。比如说应收账款业务,给出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笔销售业务中会计人员会涉及的包括销售发票、运输发票、转账支票、托收凭证在内的原始凭证,业务涵盖了应收账款业务中所有知识点,包括定义,确认时点、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等等,要求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逐渐主动掌握相关知识。二是微课资源:我们用五分种学习微课资源的形式补给学生相关知识点。微课资源分为三种:一种是简单的知识内容,只作介绍即可;一种是涉及计算和账务处理的知识,在知识介绍后附有演示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完成并采用微博方式进行互动;一种是难度较深内容,我们设计了视频教学,进行了详细讲解。三是学生团队的建立。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参与到课程中来,设计了团队组建方式,学生按要求建立团队,并提交团队名称、图标等相关内容,学习过程以团队方式互动及提交作业。四是课堂互动方式采用腾讯微博,一方面课堂作业以学生团队的方式用腾讯微博提交,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用微博、私信、大学城留言等方式与教师交流,及时得到解答。五是学生考核方式:一方面,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采用团队考核的形式,我们建立了团队学习进程临控图,以考勤、任务完成的正确性及速度作为考核对象,分组计分;另一方面,我们拟利用大学城空间的在线考试自测系统,建立课程试题库,进行单元测验,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评分。六是教案,采用表格式教案,体现工作任务驱动方式。以一个教学情境设计一个教案,以原始凭证的给出来布置教学任务,以五分钟教学资源的形式给出了相关知识点的知识介绍及例题演练甚至是视频教学。七是及时撰写教学日志,并按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写出教学心得,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
五、执行现状及效果
因为《财务会计》课程课时较多,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执行时分成了上、下两个学期进行,目前,我们已在大学城空间建设了《财务会计》(上)的教学资源,空间网址为:http:///SpaceShow/index.aspx?uid=445834,已建立好应收预付结算岗、存货核算会计岗、固定资产核算会计岗、无形资产核算会计岗和投资性房地产核算会计岗五个岗位的相关内容。本届会计专业学生3个班155人,共分成了27组参加学习。建设内容包括电子教案24份,教学日志15份,教学课件48份,教学心得10份,微课资源150个。
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馈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1)教学设计。以存货核算会计岗为例,传统教材是按存货取得、计价和发出这样的时间顺序来设置教学情境,而不同存货取得方式不同,包括了自制、外购等方式,存货计价涉及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就很混乱。我们采用了存货品种,即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来设置教学情境。在原材料这一教学情境中,用表格式教案来引导教学过程。先用原始凭证模拟企业收发原材料的具体情况,提出工作任务,要求学生用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两种方法核算原材料的收发计量,学生在使用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时自然也就理顺了取得、计价、发出的时间关系。再用微课资源补充学生执行任务所需知识点,把需要衍生解释的内容放入微课资源中进行介绍。例如,取得存货时货物、结算单据和价款支付在时间上不一致应该如何具体处理,我们就根据四种不同情况做了四个微课资源。微课资源以任务来贯穿,有教案为依托,结合到教学思路中,不再显得单一零散。(2)教学评价。我们以团队的形式来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评价。平时成绩分成三个部分:考勤、课堂作业(以腾讯微博方式现场提交)、手工作业;考勤影响团队总分,很好地提高了到课率,达到95%;课堂作业以腾讯微博方式现场提交,记入团队分,按分值排名,不定期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手工作业则要求每个人提交,记入团队分,以此提高了学生的手工账动手能力。(3)教学反馈:每一次课及时撰写教师心得及日志,并发表于大学城空间的对应版块,对课程重点难点及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对作业中的频发问题进行讲解,及时反馈沟通。
为加强中学实验室的账物管理,笔者建议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健全各项账目管理。对调拨和自购仪器设备总账只记年月日、凭证号码、收付金额等项目,再按固定资产分科单设账目,每科分通用、专用两类,账目设名称、编号、数量、金额、柜号、层号、增减等项目(可分玻璃、药品、配套材料等);对实验中损坏的仪器和正常消耗的物品,采取一星期汇总一次和一个月向学校领导汇报一次,并在各账目注销。
二是对各种仪器采取科学化管理。根据仪器的不同特点,分科、分类、定室、定柜、定位存放;对不容易损坏的仪器要定位编号,注明名称;把仪器柜按仪器种类编成柜号和层号,要求同类仪器存放在一起,且化学药品、试剂瓶都要贴上标签并涂蜡保护;建立柜卡,注明仪器的名称、编号、数量、型号、规格、柜号、层等项目,并按仪器的不同种类分层有序存放。柜卡内仪器设备要与仪器分类明细账一致,做到账物相符、账卡相符;要求根据账目就能查知各种仪器存放的准确位置,了解仪器损坏和增加的情况,做到仪器摆放科学规范,室内清洁无尘,仪器取用方便。
二、改进学生演示实验管理
每学期前要求各年级任课教师必须备课,由组长填写好本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表,以便于及时购置实验仪器材料;实验前,要求任课教师提前3d填写好实验通知单,以便中学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并检查各类仪器是否完好;任课教师应在实验前预做一遍,且实验必须准确无误后才能将实验仪器带进教室。
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必须准备好实验教案,注明实验名称、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注意事项、实验问答题等,并做好学生实验所需仪器材料的一切准备工作;做到定桌、定位、定仪器,统一编号,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须按照实验座位对号入座,保持安静,遵守操作规程;实验教师应配合任课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实验,维持好秩序;若发现缺损仪器,则应及时给予补充;实验后,要整理好仪器,搞好环境卫生;对实验时学生损坏的仪器、物品都要登记,根据价值、损坏性质和本人的态度酌情赔偿,对教师损坏的仪器也要进行登记。
三、做好中学实验仪器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代表县教育局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仁人志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职员工及其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全县父老乡亲拜年!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县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继续保持着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年争取上级专款到位资金xxxx万元,吸引社会资金xxx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96.2万元。其中危漏校舍改造投入资金 xxx 万元,总建筑面积21691.76平方米。撤并教学点8个,数村联合办学5个。
教育骨干体系不断壮大。眉中创建成省级重点高中,横初中创建成省级示范初中,横渠镇创建成教育强镇,职教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复检,7所学校被命名为示范校。目前,全县省、市级示范学校已占学校总数的1/3以上。
教育教学质量再创辉煌。我县各学段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拔头筹;中考质量在全市领先;高考一批本科上线564人,二批本科上线xxxx人,三批本科上线2034人。三批次上线率分别高出全市平均上线率xx个百分点、xx个百分点和xx个百分点,均居全市第一。实现了高考五连冠的奋斗目标。
职业教育兴旺发达,职教招生人数突破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记录,共招生2000多名,职教在校生人数达4000多人。1000多名学历教育和短训毕业生全部得到安置安置率百分之百,05年毕业生也提前被用人单位预约。成人教育成绩显著,农科教紧密结合,各乡镇村农技校和职教中心为农服务工作站广泛开展了各种为农服务活动,全年共培训4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