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15:13: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阅读文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报告文学阅读总原则:观点是作者的(探究题除外),答案在原文中。基本原则如下:
1.“还原”原则:报告文学阅读遵循“还原”原则,解题时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其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若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可以建立一个坐标,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有正确的答案。
3.“语境”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点面结合”的原则:在报告文学的阅读中从点入手,面上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就能够拿到不错的分数。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把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炮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他倍感困惑,又倍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w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实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实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实走了,属于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实年表》等)
问题:“属于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要语句的含意。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属于实的句子”“永留人间”的含义,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材料加以佐证。理解句子含意要回归文本,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主旨等来理解。
答案:①这句话形象地表述出了作家的创作追求,作家的思想,作家对世界的理解和他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态,他的作品写出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体验;②“属于实”,即他独有的风格特点,他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中剥离出来,独树一帜;③“永留人间”是就其价值和影响而言,无论就思想容量还是审美境界而言,实都是独特的、无可取代的。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大家之一。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李可染的艺术人生
李可染,1907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平民之家,父亲是贫农,逃荒到了徐州,先以捕鱼为生,后来又做了厨师。母亲是城市贫民。双亲均不识字。
李可染的艺术世界充溢着大自然的万籁音响,而这个万籁奏鸣的世界在他童年时代已经潜入了他易感的心灵里了。
13岁那年,小学放暑假,可染在城墙垣道玩耍。靠城墙有一片园林建筑,名曰“快哉亭”,后室有几位文人长者在作画。他伏在窗外观看。从此一连数日,天不亮就在窗外候着,恋恋不舍。一位长者见他对画如此入迷,感叹道:“后生可畏!”画师们招呼他进去看画,从此可染便成了老画师们的“研墨童子”。他竟能把所见全幅山水大意背临下来,这使画师们大为惊讶,催促孩子拜山水画家钱食芝为师,从此开始正式学画。
他与张眺被称为“西湖边上两兄弟”,张眺爱读西方哲学、文论,可染爱读中国古籍、画史。在张眺影响下,可染又读了不少世界文学名著。那时,可染和张眺都学油画,西湖国立艺术院的主导思潮是后期印象派,他们在画风上一度受到了塞尚、高更的影响,但总觉得还有不足。张眺思想敏锐,评古论今,可染以他少时拜师习国画为底蕴,从原来不会画素描、油画,到后来名震全校。这样,两兄弟又有了各自的绰号:一个叫“张理论”,一个叫“李艺术”。“两兄弟”作为林风眠校长亲自主考的学生,李可染考前,得张眺之助,辅导他油画,竟一发而中,被破格录取为杭州国立艺术学院的学生。张眺落榜,经一再申诉得以入学。他俩相互激励,学业进步很快。
1947年,李可染有幸拜齐白石为师。齐白石第一次看到可染的写意画就十分欣赏、推崇,后来多次在可染画作上题写画跋,高度评价可染的创造精神。白石老人曾为李作《耙草歇牛图》题跋,老人写道:“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间以后继起高手。”一语道破可染艺术的最大特点:不但精于勤,而且深于思。
李可染在齐师身边10年,每天为老人磨墨理纸,看齐师作画。白石老人的花卉,他一笔不画,但他认真学习了齐师的作画态度,用笔运墨之法,还有构思之奇伟,以及大胆独创的精神。
李可染也求教于黄宾虹。黄宾虹见了可染笔下的那气质厚重、笔墨浑化的水墨钟馗,大为欣赏,兴奋之极,当即要把自己收藏的元代珍品《钟馗打鬼图》送给可染。可染因礼太厚重,敬辞未受。师生结缘,一见如故。
黄宾虹精于画史和鉴赏。他品评艺格高低,重要的艺术标准是“纯全内美”,一反轻薄浮华之气。黄宾虹七十多岁以后,山水艺术大成,最后形成其浑厚无比的画风。这一点,促进了可染以“厚重”为核心的审美观迅速成型。
李可染在1986年曾总结自己一生的创作:假如我的作品有点成就的话,那是我深入学习传统、深入观察描写对象、深入思考、深入实践的结果。人离开大自然、离开传统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我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我一辈子都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
(选自《李可染的艺术人生》,有删改)
1.李可染是如何成为一代绘画大师的?
答: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对于开启心智、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修养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众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我国的国民阅读率却持续多年走低,即便是在阅读,也多以消遣性读物和时尚类期刊为主;于是,“阅读危机”和“文学经典危机”的呼声不断现于各种媒体,不少人将其归咎于世风浮躁、人心浮华。实际上,阅读率下降、文学经典受到冷落绝不能简单地归咎到社会或个人,它的出现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消费文化的兴起、媒介的积极介入、图像的大行其道等都对这一现象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消费文化的影响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渐向消费社会过渡,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物质生产力和消费力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此情形下,“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1]1。所谓“物的包围”,不仅表现在商品种类和数量的极大丰盛,而且显示为包围消费者的商品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的,“它们不再是一串简单的商品,而是一串意义,因为它们相互暗示着更复杂的高档商品,并使消费者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动机。”[1]4这种“物的包围”景观强烈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诱惑着人们去不断消费,在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生活态度、社会关系、价值理念等一系列的变化。与消费社会相伴而生的是消费文化,它是一种为消费行为寻找意义和依据的文化。为了赢得自身繁荣和强势地位,它必须遵循市场和资本的逻辑,迎合世俗的道德标准、欣赏品味和思维习惯,制造时尚,激发消费欲望,以此占有大众,赢得丰盈利润。与生产型社会注重产品的物理性能、使用价值不同的是,消费文化更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与文化内涵,符号消费也因此成为消费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1]48在符号消费的浪潮中,人们追逐着被制造出来的欲望,体验着由此带来的经济地位、阶层差异以及情趣、品位、现代、时尚等象征意义,沉迷于马尔库塞所批判的“虚假的需求”实现后的满足与欢乐之中。“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2]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电视栏目《超级女声》、《非诚勿扰》的受欢迎程度以及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等网络人物的走红中得到验证。
消费文化的这些表征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在面临着紧张的生活节奏和严酷的竞争压力时,人们为了缓解精神焦虑,往往倾向于参与轻松、娱乐和休闲性的文化活动,满足于感官享乐;于是,日常生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开始被艺术符号所统摄,成为技术操纵下的审美对象,这样就构成了审美的泛化。审美泛化消弭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也对整个文化艺术市场形成了强烈冲击,因为感官刺激代替了精神愉悦,符号消费绑架了审美过程,消费因素渗透到了文艺生产的机制深处,所有艺术产品的传播都受制于商品逻辑的操控之下。在此情形下,“艺术商品自身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艺术也是商品,这并不新鲜,这一变化新就新在艺术心悦诚服地承认自身就是商品;艺术宣布放弃其自律性,并且能以能够在消费品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骄傲”[3]。而在这一蜕变的进程中,文学,这种历来被视为人类精神家园守护神的艺术形式,面对着物欲至上、文化消费日趋多元化、浅表化和娱乐化的现实,也不得不黯然走下神坛,服膺商业规则,以市场的叫卖声为指归。于是,文学的场域开始分融,由此带来文学生成与接受两方面的巨大变化:从文学的生成角度看,作家的文学创作正在被出版商、发行商、写作者等合谋的文学生产所僭越。文学创作本是一种极其复杂并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精神劳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作家殚精竭虑、穷毕生气力之所作,它饱含了作家对生活的深层感悟,体现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的严肃思考与终极关怀。然而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一些严肃作家面对着人文知识阶层社会地位的滑落、再加上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其创作精神也滑向了媚俗,为了迎合读者的欣赏趣味,其作品不再表现宏大的文学叙事,也缺乏隽永意义的追寻,通过传奇性、娱乐性、追逐欲望等的描写来博得市场占有率。于是,“青春化写作”、“欲望化叙事”、“美女作家”、“名人写作”等大放异彩,在满足了大众猎奇、窥视欲望的同时,也获得了暂时的名利双收效果。而在此过程中,出版商、策划人、销售商的作用不容忽视,为了最大程度榨取文学的资本价值,他们一方面会以种种方式操纵作家的选题和写作,另一方面会通过不断制造、传播新概念来达到对消费者文学趣味的控制。可以说,消费时代文学作品的出炉与畅销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这些新型文化媒介人所操控的市场的引导和刺激,其中,市场策划、创意与运作发挥着主导作用,而那些曾经追求自由创作的作家则沦为现代出版体制内的,成为文学批量生产线上熟练的装配工。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矛盾现象:虽然我国目前每年有多达上千部看似厚重的长篇小说出版问世①,但真正的精品却凤毛麟角,因为文学的自主性早已湮没于各具特色的消费符号和商业活动中了。
从文学的接受层面看,文学阅读的氛围正在被文学消费的潮水所稀释,文学作品的阅读者正在向文化产品的消费者蜕变。传统的文学阅读是读者通过解码文学语符获取丰富内部意义、实现审美感悟与鉴赏的的过程,其影响范围仅局限在社会精英阶层内。而如今,以70至90后为主体的消费群体开始崛起为文学艺术的主要受众,由于工作压力、生活快节奏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在接受文学作品时,绝非陶然忘我的品鉴或严肃冷静的反思,而是习惯于享受其中轻松愉悦的成分和作品里的流行时尚元素,把作品的意义深度削平,把文化艺术同生活直接对接。在他们眼中,文学不过是众多可供选择的、用来消遣的精神消费方式的一种,而消费又是表达自我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于是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自然也就打上了很深的符号消费烙印。不仅如此,他们还不自觉地参与着文学消费的创造和推广活动,这种参与性尤其体现在作家明星化、读者粉丝化的时尚现象中:读者充分配合媒体、作家和出版商,积极投身于文学产品传播的互动与狂欢,却未曾意识到早已身陷于媒介所策划的预设程序中;据“红袖添香”文学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①,当前中学生对曾炜、郭妮、明小溪等新锐青春作家的疯狂追捧远超过对韩寒、郭敬明的喜爱,其狂热的粉丝表现完全像是对明星艺人的追逐;而中学语文课本里涉及到的经典名家如鲁迅、冰心则排名明显靠后,至于学院派所推崇的其他严肃作家则根本就不在他们的兴趣之列。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了青少年对流行文学的快速消费和消化能力,他们的阅读兴趣已迥别于前代,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传统经典作家和作品的当代落寞与无奈。笔者以为,青少年对严肃文学的极端漠视,是否会引发他们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十分值得人们关注。
三、媒介的作用
英文名称:Beijing Literature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0257-0262
国内刊号:11-1122/I
邮发代号:2-8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北京文学(原创版精彩阅读)》(月刊)创刊于1950年,由北京市文联主办。
办刊宗旨
清新感,现实感,大众性,可读性。 撷千种书刊精化,创独家选刊气象。
关键词:阅读 鉴赏 文本特征 文学味
在各地语文高考试卷中,阅读鉴赏分值占很大比重,例如,在江苏高考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分值是20分,而学生往往失分惨重,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每年高三老师和学生都花了绝大工夫在上面,却仍然收效甚微,甚至忙到最后老师和学生会发现:复习训练过后依然没有提高甚至还没有复习训练前得分高,我们的教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花在了训练学生分清题型、如何审题、如何找准角度按步骤答题上,殊不知,很多学生早已在上述方面做好做够了,关键还是学生不会读文本、读不懂文本。不会读、读不懂,再熟悉题型、再会审题答题也如同搭建空中楼阁,都是枉然。
那么,如何教学生会读文本、读懂文本呢?本文试图从文学文本的文本特征角度做一些探讨与尝试。文学类文本传统的分类,一般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类。每类文学文本都有其固有的文本特征,这些文本特征说得形象些,就是指这类文学文本所特有的“味道”。如果学生面对一个文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从这一类的文本特征入手,或许就找到了解读这个文本的钥匙。并且,试卷当中文本后的问题也大都从文本特征的角度来命制。这样,解读又迅速,又做到了有针对性的阅读。
首先,来谈谈散文阅读。首先我们要明白散文的中心有任务是抒情或展现情与理的交融。散文何以称为“散文”,那是因为它相对于诗歌、小说、戏剧来说,缺乏明显的外部特征(魏国良《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但这不是说散文就没有其特有的文本特征。散文的文本建构因素可能更多的是一些主导性的、特征性的建构因素,例如:物象、意象、意境、细节、线索等(魏国良《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并且,散文因其“散”,所以,我们要注意这样的问题:文本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一个看似无关的材料?安排这样的材料有何作用?还有,散文借助文字所创造的“美”,不仅是物象、意象之类带来的,还来源于语意学的某些方面,如语言的意味、意蕴、意趣等。散文文本的可咀嚼性,既是散文的标志,也是解读的抓手。我们在解读散文的时候,可以借助某些可观察、可把握的语言标识来品味散文的意味、意蕴、意趣。有人将散文称作“美文”,证明散文还有一个文本特征,那就是比其他文体更突出的审美追求。因此,在阅读散文时,要指导学生认识理解各种各样的“美”,文本造就“美”的方式、手法。以上这些都是散文具有的文本特征,如果教会学生在阅读时抓住物象、意象、意境、细节、线索等建构因素,抓住文本中具有可咀嚼性的语言标识,理解文本中各种各样“美”,解读文本的意味、意蕴和意趣。那么,在散文阅读方面,我们也就相应地有内容可读、有事情可做了。在高考试卷中,命题者也往往是从这些文本特征的角度来命题的。
来看看2012年广东卷的散文阅读《荷叶》,初看标题,再看文本内容,我们即可发现,这篇散文是用中心物象“荷叶”来建构文本的,进一步读文本可看出这“荷叶”,作者赋予它不同的审美特征:残荷之凋零、新荷之清新、可用做包装食物用途的清香等,然后,作者对荷叶寄予怎样的复杂情感我们就可以把握了。文后的试题:17.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5分)18.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我”都见到了残荷,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6分)两题都是围绕上述方面来命题的。其次,文本写荷叶,为什么开头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宏村的秋景?有何用意?这一点体现了散文“散”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初读文章就要考虑的问题。试题16.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4分)同样也是从这一方面设问的。湖北卷《耳边杜鹃啼》的试题同样是从散文的文本特征来命题的:17.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本题是从散文“散”的特征出发,材料安排的用意角度来命题的。18.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4分)则是从散文的文本建构因素及其作用来命题的,“杜鹃啼”是文本的中心意象,又是结构文本的线索,文本基于此才能做到“形散神不散”。19.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8分),是考察作者寄托在“杜鹃啼”这一意象上的审美追求的。
其次,来谈谈小说阅读。小说的文本特征较明显,构成文本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人物、环境、情节。但是,我们解读小说,不能仅仅满足于人物的性格特征,环境描写的特点、作用及手法,以及基本情节。其实,小说的解读更要关注的恰恰是这三个相同要素在不同的小说文本中的不同组合、侧重、倾向中的个性化的设计。(注明出处)再具体点说,小说的“文学味”更多地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变化性、矛盾性上(分析这人物形象的三个特性需要把人物形象完整分析和人物的细部情感结合分析,即客观分析与主观体验结合),人物形象的特征与刻画手法的选择之间的关系,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环境描写之间的关系,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最后,解读小说还要注意小说主题、主旨、以及审美意义的多元性。
以2012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邮差先生》(师陀)为例: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表面看这道题是考察环境描写的特征的,其实解决这道题,还是要从人物形象的特征和环境的关系入手,“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这些内容可以反映出邮差先生是一个对人友善、内心悠然淡泊的形象,由此形象可以得出小城具有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的特点。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此题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这句人物语言的理解,要解决这道题,需要从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与小说主旨之间关系综合考虑。因此这句话的含意可以理解为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每天都有晴朗的好心情,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这一点是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得出的。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没有人打扰,这点是从环境描写的特征得出的。而这句话在小说结尾,有象征意味,显然关乎小说主旨:即对战争背景下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的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再来看14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小说采用何种叙述方式是由人物形象、环境特征、小说主旨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可以得出以下答案:①叙述舒缓,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祥和与安宁;②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没有惊心动魄,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③展现在历史大背景(日本)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面,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图。
周益民:任教于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0年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获南京市新世纪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2年被评为南京市鼓楼区首批杰出教师,先后担任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第三届信谊图画书奖初审评委。应邀赴国内数十个城市及马来西亚讲学、执教观摩课。著有《做个书生教师》《回到话语之乡》《儿童的阅读与为了儿童的阅读》《周益民讲语文》《步入诗意的丛林》等书。
(一)
我以为,文学阅读是小学阶段儿童阅读课程的核心内容。
阅读课程的领域多维而丰富,就作品言,既有文学也有文章。但是,任何领域针对特定人群,都有轻重主次的层级之分。就儿童言,文学作品居于阅读圈的核心层。
文学与童年几乎构成同义语,儿童其实生活在自己构想的童话世界,而并非生活在现实世界,朱自强先生干脆宣称“儿童期是文学期”。
还在襁褓之中,节奏鲜明、音韵协调的童谣就搭乘母亲慈爱的眼神、温柔的拍抚、悦耳的嗓音飞入摇篮梦境。童谣让孩子快乐、放松、安全。这便是个体最初的文学启蒙。再长大,故事与童话成了童年的最佳伴侣。有哪个孩子不为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欢呼雀跃,不为阿凡提的智慧勇气拍掌叫好,不为神笔马良加油鼓劲,不为皮诺曹的鼻子喜忧参半?儿童就是这样“真实地想象”着。
将文学视作阅读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儿童心性的一种顺应,也是与其天性的一种合作。
(二)
我在坚守、弘扬传统语文课程优势的同时,积极探索,尝试以儿童阅读为龙头,整合、组织课程。
我理解的儿童阅读指儿童本位的阅读,即从儿童的兴趣与需要出发,指向儿童精神建构、促进儿童人格完善的阅读,具体包含三个层面:
1.作为儿童的阅读:指生理意义的儿童阅读。2.回归童心的阅读:对于成年人而言,童年是一种心灵状态,是一个精神家园。挪威儿童文学作家乔斯顿・伽德尔的话耐人寻味:“在幻想文学中充满镜子的小屋里,我们受到感召擦去现实中的灰尘,这样我们就可以再次体验像儿时一样纯净的世界――那是我们变得‘世故’之前的世界。我们所有人都还有希望。”富于童心的成人在儿童阅读中找回了纯真、良知、满足和快乐。3.为了儿童的阅读:一部分人群(如父母、教师等)因为某种身份或者责任、兴趣驱使,投身儿童阅读,以更好地实现文化传递。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阅读的妈妈》作者)曾写有短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这位“妈妈”的阅读就是为了儿童的阅读。
可见,儿童阅读是沟通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桥梁,其读者群具有双重结构性,即不仅包括年龄意义的儿童,也包括心性意义的“儿童”(成人)。
儿童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多样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它的兴起蕴藏着某些理念的变革。我尝试将其与传统的课外阅读作一比较:
阅读性质:课外阅读定位于课外(课堂、学校以外)的阅读,属弹性课程,学生的阅读行为基本属于半自发状态,阅读时间与效果难以保证。儿童阅读着力于打通课内外的鸿沟,还阅读以应有的地位。
阅读功能:课外阅读定位于教材延伸,从属、服务于教材,处于课程边缘地带。儿童阅读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形态,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
阅读内容:传统的课外阅读来源于成人本位,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比较隔膜。儿童阅读的理念促使教师关注、了解儿童文学,强调阅读文本儿童性与文学性的融合。
阅读文本:传统课外阅读以单篇为主,阅读量得不到保证。儿童阅读理念强调整本书的阅读,既大大拓展了阅读内容审美蕴含的丰富性,也满足了儿童挑战自我的心理。
阅读目标:因为阅读活动大多属于阅读主体的自发行为,传统课外阅读中阅读者的阅读享受很少得到分享、提升的机会。儿童阅读作为课程的形态,经验分享、审美愉悦等是其明确的目标追求,教师必须给予相应的关注与帮助。
(三)
在儿童阅读课程的构建中,以下几方面是我所用心着力的:
1.整本书阅读课程
整本书阅读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形态多样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整本书阅读进入课程,不管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看,都已引发原有语文课程形态的变革――丰富了课程资源,扩展了课程内容,开拓了阅读教学组织方式,具有课程重构的意义。
民国时期,叶圣陶就曾呼吁重视整本书阅读。1941年,叶老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指出:“现在的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叶老针对的是中学,但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同样适宜。
我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非常强调共读的意义。
所谓共读,是指团体成员共同阅读、交流同一本书,包括同伴共读、师生共读乃至亲子共读,一般每学期共读两至三本书。
共读有利于建立话语环境。成员共同阅读慎重择定的符合大多数成员趣味的书籍,等于建设一个该群体的话语系统,为成员间的交流讨论提供了一个共有平台。共读也使得读书的讨论交流更富针对性与效率性。每一位个体将各自的背景投影同一文本、相同话题,其间的认同与碰撞、互动与融通将得到最大效应的同化。这种互动过程常常也是经由他者发现自我的过程。
共读满足了儿童对群体归属感的天然需求。共读使得成员拥有相通的言语方式。语言的本质是人的存在,言语方式相通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相互认同与包容。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是一种成长过程,共读建立了一种拥有共同记忆的生活方式。这当中,尤其亲子共读的进行,更使得故事的音韵带着体温划过耳边,煞是温馨。
2.诵读与聆听课程
这儿的诵读与聆听,并非指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而是指语文课程的一种形态。
先说诵读课程。
诵读,包括背诵、吟咏、朗读三个基本要素,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对儿童的语言发展、精神涵育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诵读的材料强调“有我的诵读”,也就是所诵材料应该合乎儿童趣味、切合儿童包括语言在内的身心发展需求,为儿童乐于接受。在内容选择上,应以韵语为主,包括儿歌、童诗、现代诗歌、古诗词曲等。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说,韵语“整齐,押韵,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譬如传统韵语中的对对子,即是具有汉语典型意义的一种形式。张志公先生说:“对偶,跟押韵一样,也是汉语汉字的特点,也有利于儿童的朗读、记诵。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从内容上说,或者连类而及,或者同类而比,或者义反相衬,给人的印象特别鲜明突出,容易联想,容易记忆,境界高的,更给人以优美隽永之感。”
儿童诵读的材料应饱含民族文化、寄托民族精神。索绪尔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再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诸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借月思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梅花的纯净洁白,“岁寒三友”的高洁品格,都是在儿童心田种下民族文化的基因。
儿童诵读的材料还应放眼世界文化,增进对异域文明的了解。金子美铃的童谣,斯蒂文森、希尔弗斯坦的童诗,泰戈尔、纪伯伦的散文诗,都是让孩子们爱不释手的优秀篇什。
再谈聆听课程。
聆听课程与作为学习方法的“聆听”不同,它不只是听知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品质的培育,而是以文学审美为目标、以作品聆听为途径的综合体验。
聆听课程是幼儿亲子阅读的延续与发展,与亲子阅读的随意、自发比较,它更具计划与自觉。
在低年级,识字量的限制与学生阅读量的扩大渴求是长久以来的一对矛盾。由于汉字的固有特点,中国学龄儿童初期的阅读量与拼音文字国家同龄儿童的阅读量相比大大不足。聆听课程的开展从一个角度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叙事性文本,譬如童话《小猪唏哩呼噜》、民间故事《田螺姑娘》、儿歌《孙悟空打妖怪》等,声情并茂地讲述或诵读,满足了孩子的阅读渴求。长篇作品的讲述则讲究故事的悬念设置,让儿童欲罢不能,有效激起持续聆听的欲望。
聆听课程更大的意义在于让儿童切察母语的音韵之美。洪堡特说:“为什么母语能够用一种突如其来的魅力愉悦回归家园者的耳朵,而当他身处远离家园的异邦时,会撩动他的恋乡之情?在这种场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不是语言的精神方面或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而恰恰是语言最不可解释、最具个性的方面,即语音。每当我们听到母语的声音时,就好像感觉到了我们自身的部分存在。”耿占春先生谈及童谣的押韵时,也精辟地揭示了这一奇妙现象:“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是由于它们押同一个韵,由于它们的和谐。没有比这更有意义或无意义的联系了。”聆听,正是以顺应儿童特点的方式从音韵角度帮助儿童建立与母语的联系。譬如,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可以引起儿童的美感、愉悦感,是儿童最早感受母语文化的重要语言和文学形式,有助于儿童语音方面的美感熏陶。再如,由于西方理论的套用,使得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只剩下字义,而真正藏于声韵之中的言外之意却丢失了。那些字义是通过声韵的流动得以展示,我们通过名家吟诵的聆听、跟学,让学生感受到汉语平仄交替的节律,“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能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叶嘉莹)。遗憾的是,随着年级的增高,欣赏意义的聆听正从我们的课堂逐渐缺失。在诗化语文的视域,凡能体现汉语韵味的作品,都是聆听课程的重要内容,包括诸如评书、相声、话剧表演等。
聆听课程的元素也是丰富的,除最为通常的配合文字声音的音乐,还可有画面的介入、文字的视读、身体的表现等,以使聆听效益最大化。
3.表演性阅读课程
表演性阅读也是阅读的一个组成,以形体的外部表现为表征,以对应文本的体验为内容。表演性阅读是文本与阅读者互为渗透的一种表现,也是阅读者对文本二度开发的过程,是对文本最本真的理解和再创作。
表演性阅读与阅读活动中的表演基本同义。传统的阅读教学间或也有表演,但一般仅作为教学过程中理解词语或揣摩语意的辅助方法。表演性阅读更强调故事的相对完整与编导演协作的全程。这种“表演”与目的为演出的表演不尽相同,它重在参与的过程与投入的兴趣,对结果的完美度没有过高要求,有时甚至表现为某种粗陋。
表演性阅读符合阅读规律。当阅读者为作品深深打动时,内心的情绪常会情不自禁地通过自己的体态显露,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表演性阅读符合儿童天性。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说过:“成人的演员应该向儿童学习表演!”“等你们(指演员)在艺术中达到儿童在游戏中所达到的真实与信念的时候,你们就能够成为伟大的演员了。”儿童游戏时的自然、本真与投入,确是最伟大的演员。表演性阅读正是与儿童这种最天然的表演能力合作。在表演性阅读中,儿童表现出鲜明的身心一元性,“身体的实践生活帮助儿童建立起生活的实感,对‘自我’具有召唤意义”(朱自强)。
譬如低年级的儿歌诵读。歌戏互补是儿歌的一大特点,诵、唱、戏、笑合为一体,往往与游戏配合。因此,有些儿歌的诵读就可与表演、游戏相结合。
儿童参与表演的多是有较强故事性和形象性的叙事型作品,如童话、小说,一般经历“阅读――改编――排练――表演”的过程。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一次二度创作的过程,是不断想象、体验、内化、表现的过程。
4.口传民间文学课程
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这些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故事曾经陪伴着一代代人的成长,成为永远的记忆。然而,随着现代化的阵阵凯歌,人日渐疏离栖息的土地,城市文化迅速入侵,那些哺育了我们民族的民间文学被视作粗陋之物而被人们逐渐抛弃。
民间文学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是鲜活生动的语言,最为贴近普通民众的旨趣,实质是民众的一种狂欢。
民间文学也是民族的文化传统。因为嫦娥与吴刚,中国人眼中的月亮肯定不同于外国人之所见;因为牛郎与织女,我们眼中的夜空更加神秘;说到大海,我们必然想起水晶宫、海龙王。阿里山、日月潭因为大尖哥、水社姐的传说更为动人,春节也因为“年”的传说更增加了热闹的气氛,刑天舞干戚的神话则形成了中国童话最早的审美模式――变形再生……这些,都已经弥漫在我们的肌体之中,成为中国人的血脉、气质与标志。
可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作品,是民族的文化之根,包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民众情感和历史价值。民间文学作品与儿童其实有着密切的关联,歌戏一体的童谣是孩子们喜欢的形式,作为先民歌唱的神话,其泛灵论的思维方式不正是孩童的吗?传说与故事自然也是孩子的最爱。孩子们乐不可支地阅读着,民族的文化悄然得到渗透。民间文学就是这样一朵盛开在田间山头的野花,朴素、芬芳而持久。
每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最后一题为探究题,探究文本某一方面的问题。从赋分上来看,这些探究题赋分都为6分,表明了高考对考生的探究能力的关注。侧重于探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四道探究题强调多角度地深刻地个性化地理解,但不是无限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它都或明示或暗示要“结合全文探究”。考生必须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再针对题目的探究要求,进行个性思考,发挥创造。
二、探究题的高考准备
(一)审明探究任务
从江苏的探究题来看,出题大致种形式是先引出某个主题,再提出探究的任务。如江苏卷必考之文学类文本阅读《侯银匠》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题目首先就提示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侯银匠”,接着说“但写侯菊的文字多”,前后两句看似矛盾,出题者就此提出“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结合全文看,作者这样安排显然是不矛盾的,而是巧妙地使用表现手法之后达到的效果。至此,学生明确了此题的探究任务,就可以从小说人物形象的突现,小说情节的巧妙安排,小说的内容,小说的主题,审美情趣等方面入手,探究小说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探究题中给出的思考,不是出题者有意为难学生,而是提示疑点,使得学生就疑遂生思,因思而深究。能先找到探究的问题,是进行探究的第一步。
(二)联系知识储备探究
从高考探究题探究的任务来看,主要集中在探究作品的形象,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作品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等几个方面。答题时应迅速地搜索相关的知识,为进一步的探究提供知识方面的支持和依据。因此,在备考时要充分地储备知识,并进行梳理,如复习文章的谋篇布局,鉴赏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实用类文本选材的特色,作品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还要熟知常见的表现手法方面的知识,如修辞方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表现方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化用典故、联想想象、比兴象征、等)。这样,在考场碰到实际的探究问题,才能自如地调动平时的积累,进行探究。如2011年的《“这是你的战争”》第14题探究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有:1、表现自然环境景物的特征,渲染某种气氛;2、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3、烘托人物形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心理,暗示人物命运;4、为后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学生可以结合文本,从以上角度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因此,这道题可以这样答:深刻寓意:1、雪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2、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质。表现人物:1、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2、肖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纷,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3、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因此,学生面对探究任务,需要调动平时积累的知识资源,自主运用知识,对问题进行理解领悟,分析概括,才能进行较深、较广的探究。
(三)依托文本探究
探究能力最主要的表现是发现和创新。因此,学生在答探究题时,应尽量多角度、多层次地发现和挖掘答题点。但是,任何阅读都要有文本意识,不能够跳离文本。学生面对的探究题是针对文本中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方面提出探究任务,那么在探究时不能完全个性化解读,也不能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学生探究得来的观点来源文本,用于支撑观点的论据同样来自文本。如2009年《上善若水》第14题,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学生答题前先要抓住文本写了以下内容:都江堰防洪灌溉、滋养了天府之国的子民;李冰和李冰的后任修建、疏浚、修缮都江堰,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后人有情,瞻仰这些官员。进而从三个层面得出答案:1、(都江堰)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2、(修建维护者)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3、(后人)我们要向前人学习,要做上善之人,要做上善之事。探究既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因此,无论是形成观点见解还是运用知识分析,都要紧扣文本内容,理清写了哪些人、事、景、物,进行合情合理地探究阅读。
(四)多角度探究
探究文学作品的意蕴要透过具体的人物形象,将其虚化到所有人类的高度,挖掘作品人文、历史、哲学的内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通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命运的追求、维护和关切,对优秀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探究时需要关照个体价值的实现,关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能“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探究作者的情感,首先要理清文章写了哪些人物、事情、景色、物品,他们哪些体现了真善美,哪些属于假丑恶,对于真善美的内容予以赞美、歌颂、崇敬、怀念,对于假丑恶的现象表达厌恶、愤慨、讽刺,对走向假丑恶的现象表达担忧,对弱小者同情怜悯。如2010年《溜索》第14题“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在领队的带领下,驮队熟练地渡过峡谷,原本畏惧害怕的“我”和牛也度过了渡过了峡谷。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可以回答: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从人与人的关系考虑,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领队与驮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的人际关系;另一个就是。“我”与领队的关系: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可以写表达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关键词:文学阅读 情感 人格
文学教育是以文学的各种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丰富的价值内涵,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灵结构、塑造完美人性,鼓舞人们创新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
人除了追求物质价值的活动外,也有追求精神价值的活动,而阅读文学作品就是实现人的特殊精神价值的活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阅读与鉴赏优秀作品,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同时规定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可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实现文学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谈谈文学阅读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一.对情感的教育
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最能丰富人的情感世界,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原因有二:一是作者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为基础再现美,创造美,以美来吸引人,感染人。无论是春华秋实、夏雨冬雪,还是晓风残月、惊雷狂飙;无论是飘风流莺、江南水乡,还是悬崖峭壁、边塞长城……凡是人类足迹所到之处,无不可以跃入文学的视野当中。正是将此为素材,作者以其特有的审美能力,为我们展开一个属于人的世界,并且这个世界也仅仅只是为人才存在,这里面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二是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都是经过作者情感的浸润,过滤和提炼,它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有情感导向的作用,使他们爱所当爱,憎所当憎,逐步形成健康高尚的情操。
文学阅读的独特意蕴就在于它不是指向表面的文字,而是指向生命的深层情感,以文字为中介达到对生命的注解,达到情感的交流与沟通。阅读作品,其实就是通过作品来激发、唤醒和强化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深藏不露的情感。如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会感受到“天寒暮岁,风凄木落”,伴随着人对生计艰难的感慨和辛苦挣扎的哀痛。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枯藤老树昏鸦所交织的场景印刻着人的羁旅愁思。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微风轻拂,春酣日照的光景里,让人感受到喜悦愉快的氛围……阅读文学作品,还能使读者心灵中平添一份信心与力量,使他“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朱墨处而为其所染”,且会留下持久而深刻的印象。如屈原的“上下而求索”、“虽九死犹未悔”的追求精神,就成为有志者的座右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人们当成节操自励的格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保尔・柯察金,人们以其为榜样,克服在学习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通过纷繁的生活画面,读者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哪些是值得肯定与赞美的,哪些是必须反对与批判的……真正体现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人与作品之间形成一种情感反应,使人在感知内容的同时也能感知内容情感意蕴,当人要表达情感时,也能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文学阅读能否达到情感教育,要看作品对青少年读者情感(喜怒哀乐爱恶欲)是否调节到共鸣的状态,作者与读者能否心心相印。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为什么会全神贯注,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和解放感?这是因为作品对情感起到调节的作用:一是激发与增强肯定性情感,从充满高尚情感的作品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培养高尚情感。如李白的《蜀道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赤壁赋》、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等。都能荡涤读者的心胸,在美的享受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境界和品格;二是调节否定性情感。“ 在共鸣中使否定性情感得到宣泄,所谓的‘长歌当哭’,就是美的冲淡了否定性情感。”如《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就能唤起人的情感态度;《窦娥冤》反面人物的言语“既然有了药且饶了你吧,正是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等,这是剧本对丑恶的形象的评击的台词,“这样的台词可能间接地激起人们对美的向往,也可能使观众肯定着自己认识丑的审美能力,欣赏着自己发现丑的是非观”,此句解释了否定性情感的内涵;三是不同作品形态可以调节情感的强弱。优美的作品往往可以使心灵坦然、缓和、宁适,如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超然洒脱;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自如;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壮阔胸怀……使人生的真谛尽在不言中。同是某一事物,因人们的主观认识各自不同,情感态度也有一定的差别,如有关“月”的诗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花月正春分”、“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漏暗斜月迟迟”……除了人的视觉感受外,还有时间条件、环境条件、心理条件诸多因素的限制性,作品对人的情感变化(强弱)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总之,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的内在情感的直接感动,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因此具有陶冶人、塑造人的功能。对青少年而言,文学阅读对其情感的教育,是让他们的心灵穿越由种种文学技巧铺垫出的幽雅小径,找到情感的共鸣,最终达到对自身的了悟。
二.对人格精神的教育
文学教育与人格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如古希腊的史诗教育和中国先秦的诗教,都可看作是一种以文学为手段的人格教育。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需要广大的青少年通过文学阅读,达到丰富人生阅历,陶冶性情,提高道德品质为目的,使学习生活等方面符合时展的要求,形成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人格精神。
怎样使生活更富有情趣,人格更完善呢?
1.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提高生活质量。这里说的生活质量不仅仅指物质上需求满足,还指精神上获得愉悦、满足。一个人无论身处顺境与逆境,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说明他极具韧性,毫不脆弱;能够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生活道路,说明他善于调节自己,克服精神困惑,生活不会迷茫。文学作品许许多多的典型形象,需要读者广泛阅读,扩大视野,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以达到文化品位和生活品位的提高。无数的青少年正是阅读了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之后,懂得刚毅的不颓丧的笑迎苦难的形象背后,是词人卓越的才能和渊博学识的真实写照,是智者的境界和超越,他鼓舞了读者去战胜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和畏惧情绪,使生活更富有情趣,质量更高,人的精神更有活力。
2.思考发掘作品丰富的内蕴,激发对理想追求的热情。“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读者要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解读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活动,如写读书报告、读书札记、评论鉴赏文章、朗诵表演、作品讨论会等,以便理解作品丰富的内蕴,发掘作品中深层的意义,使之在生活中,乃至人生道路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激发起对理想追求的热情,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走向成功,这是一。二是文学阅读对理想的教育不是为了灌输某种理想,而是为了培养对理想的追求。阅读需要投入全部的情感,而情感活动对于人的精神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它可以使人获得的信念变得空前得坚定,使其对于信念的追求变得无比热烈。正因如此,文学作品常会左右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常会使生活道路发生变化。在以往的岁月里,无数的青少年正是阅读了《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之后,才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且催生无数的自强不息的接班人,他们自觉地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使人生绽放绚丽的光芒,文学作品起到了对人的理想的教育作用。
3.促进人格的完善需要作家和作品精神的熏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文学小言》一章说道:“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始未之有也”。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受到作家和作品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培养浩然正气和爱国主义情操。如读《硕鼠》,可以感受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统治阶级强烈的不满与勇敢的斗争精神;读《兵车行》,可以感受到诗人忧心社稷、体恤百姓的高尚情操……且利于提高青少年坚强不屈、坚毅不拔、积极进取、勇于突破、认真执着……的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作家正是通过自己的题材、形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评价,对真理的追求,展现着他的爱与恨。一个作家的思想越高尚、感情越纯粹、境界越开阔,对生活的理解越是正确、深刻,读者从中获得的精神力量就更多,思想也会越高尚。可见,好的文学作品总能陶冶读者的性情,激励和鼓舞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这就是文学的人格精神教育作用。
4.守护精神家园需要文学阅读。阅读活动根本上是基于人类要求完整而全面的表现自己内在本质力量的独特生命需要,以追求完满自足的人生为最高目的的一种自由的超越性活动。因而文学教育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独特意义就在于,它不仅为人构筑起一个意味隽永的精神家园,使人在现实中被压抑的各种愿望(或精神)得以自由抒发和表达,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人由此而深刻体悟做人的价值、尊严和崇高的使命。其意义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读者的生命得到了陶冶和洗礼,提升和拓展,仿佛有一种新的生命在他的灵魂中诞生,他变得丰富和充实,比以往更热爱生命,更自觉、更强烈地要求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二是读者仿佛被赋予了一双更加敏锐和深邃的目光,正是这种目光,不仅引导他穿过重重功利的网络,去重新诗意地理解世界和人生,而且引导他越过种种现实的屏障,去直接关照理想和未来;三是对个人的发展注入源动力,是读者的“精神食粮”,他如“灯火”,“催人向上”。同时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大有裨益。
王国维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三种境界之说强调文学境界和人格精神境界的统一。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所带来的精神境界也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文学阅读在塑造人的感性生命,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培育人健全而完整的心灵和人格方面,有着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深入研究文学阅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文学阅读》。河北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中文系 武步海文.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3]《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一版.
〔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图书馆;香港文学深度体验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8.018
〔中图分类号〕G2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8-0097-03
〔Abstract〕This paper elaborated the strategies of promoting literature reading through‘literary walk’by a detail analysis of the‘Hong Kong Literature Immersion Programme.’The outcomes of the Programme including literary field trips,school experience sharing sessions and literary camps could be served as reference for implementing similar reading promotion campaign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Hong Kong literature research center;library;Hong Kong literature immersion programme
阅读不能离开书本,但阅读又可超越书本。香港学者卢玮銮多年前提出“文学散步”的概念,提倡通过实地考察认识香港文学、文化面貌,让读者亲历其境,直观感受文学、文化现场。“文学散步”能够缩短读者与作品的距离,探寻阅读的各种可能。卢玮銮是文学研究者,亦是公认的教育家,她从教育关怀出发,再思文学阅读策略。卢玮銮多次实践理念,亲自领队赏析香港文学景点。其后,香港政府教育局、香港文学节以及不同的艺术、教育机构亦相继推行香港文学散步活动[1]。
2010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联同教育局举办“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共60多位中学中国语文教师参与其中。其中一项活动是引领参加者沿5条不同主题的路线游览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文学景点,在现场领略作家笔下的风景和情怀。2011年,“指掌步履之间”获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的“社区乡镇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2]。
2011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获香港中文大学知识转移基金资助,联同教育局合办“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这项活动除了接待中学师生赏览中大校园文学景点,还有3场专为中学教师举办的工作坊,介绍设计“文学景点导赏路线”的方法,并精选香港文学作品300多篇,方便教师剪裁成为适合各学校自行设计的导赏行程。2012年,“走进香港文学风景”获中国图书馆学会颁发“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经典、创新案例”一等奖[3]
承接“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和“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两项活动的经验,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于2012年9月,再联同教育局推行为期两年(2012/13年度和2013/14年度)的“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并获孔庆荧及梁巧玲慈善基金资助,以高中学生为对象,尤其是对文学有一定认识的学生,进一步推广文学散步的理念。本文以“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的实践经验作为案例,讨论如何透过文学活动扩展阅读的可能。
1“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的构思
“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是一项具教育面向的文学阅读推广工程。随着香港新高中中国语文课程改革,文学欣赏和创作的元素显著增加,不少教师认为课外的文学教育活动对教学颇有帮助。有见于此,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大学图书馆构思“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目标有二:(1)透过校本协作,从教学法层面为教师提供协助,共同设计、组织配合教学需要的文学景点考察活动,因应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活动策略;(2)透过本计划让中学生有机会深入体验香港文学,从亲历其境感受作家心思,培养阅读志趣。“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于2012年9月开始,旨在协助中学中国语文教师策划校本文学景点考察活动,以期令学生――
了解不同时代香港文学、文化的特色,关注文学与本土的联系;
赏览香港文化风景,体会作家的情感哲思及人文关怀;
通过研习文学作品,提高文学赏析及创作能力。
“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以具有阅读习惯、具备一定文学认识的高中学生为主要对象,提供更多文学阅读的可能,进而培养赏析作品和写作能力。活动主要由3部分构成:文学景点考察、学校经验分享会及香港文学夏令营。
11文学景点考察
文学景点考察为“文学散步”的延伸,香港文学研究中心在过去多项活动及研究计划累积了大量香港文学资料,经研究人员整理出不同地区相关的文学篇章列表,并拟订了多条文学散步路线。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会派员到学校与负责教师洽商,从活动设计、安排、教材上配合教学进度及其他需要。主办机构首先与教师仔细磋商,选定考察地区、文学景点、文学篇章,以至准备各种后勤和应变安排。然后,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就篇章进行导读,引导学生透过阅读进入作品世界。教师会因应学生程度赏析文章,考察时再由中心邀请的导师深入析读作品,让学生轻松地扣连实境与作品。活动当日分为户外考察及室内工作坊两部分,户外考察重视运用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加深学生对文学地景的印象;然而,户外地方难免嘈杂,并不适合细赏文学作品,所以每次活动均设有室内工作坊,方便参加者深入细读作品,以及进行小组讨论等活动。
2012/13年度,本计划共举行了五次考察,招生以学校为单位[4],共接待了5所中学,参加者包括教师21人、学生236人。考察地点包括中上环、深水?、香港中文大学校园。每次考察本计划都会派员协助教师设计行程和挑选与地景及篇章。另外,2013/14年度合共举行了10次文学景点考察,共接待了10所中学,参加者包括教师19人、学生198人。考察地区包括上水、中上环、旺角、九龙城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每区介绍3~5个文学地景不等。
12学校经验分享会
“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的校本运作模式,强调与学校协作互动,主办机构提供活动理念、经验与素材,并为中学教师提供教学支持,共同制定切合教学进度的活动计划。主办机构希望透过设计文学景点考察活动,与中学教师协作互动,藉此交流文学教育的经验。本计划设有学校经验分享会,交流学校筹办文学景点考察活动的经验,邀请全港中学教师参加,作为讨论、检视计划成效的平台。
2012/13年度的学校经验分享会于2013年6月21日举行,3所参与本计划的学校共6位教师从构思、制定活动的过程、观察学生的学习经历,与同行细致分享。曾参与当日分享会的卢玮銮认为:“老师设计各有特色,但共同面对的是今天不喜文字、大受电子机械吸引视线的中学生,在我印象中必然千山万水的难。……至于所用方法,足令参与学生从最单纯的观察身边事、人、物做起,再进入感受、联想、写作、互评层次。”[5]2013/14年度的分享会亦于2014年10月4日举行,邀请了3所参与本计划的中学简报经验成果,共有71位教师参与。
13文学夏令营
本计划的另一项活动为文学夏令营,每年于暑假举行,为该年度的压轴活动。夏令营的招生以学校为单位,反应非常踊跃,报名人数往往超出名额一倍以上。“香港文学夏令营”的特色是让参加者和不同年辈的文学爱好者接触,特别安排年纪相近、热爱写作的大学生和他们深入相处,让参加者体会文学创作的种种乐趣。
首届夏令营于2013年7月12~14日举行,主题为“流动的文字风景”,共有9名中学生参加。3日两夜的活动在香港浸会园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进行,包括“文学晚会”、“文学讲座”、“创意写作坊”等。“文学晚会”由写作导师带领,引导学生思考文学的评赏观念,启发写作思维。“文学讲座”由著名作家何福仁与王良和主讲,借助切身的生活事例,讨论文字与风景的种种话题。“创意写作坊”以小组形式,分别由陈丽娟、陈子谦、邹文律、梁伟洛4位青年作家主持,分享书写经验,深入探讨创作的技巧。夏令营期间,学生以“夏天”为题材创作短诗,每位学生获派三片木卡,请学生在上面写诗,一片于散学礼上互赠留念,一片交给大会保存,最后一片留给自己,作为3日两夜文学营的成果,也是给自己与朋友留念的“手信”。
2013/14年度的文学夏令营于2014年7月3~5日于香港中文大学校园举行,主题为“盛开的文字记忆”,共接待了110位来自12所中学的高中学生。活动包括文学讲座(著名作家陈慧、吴美筠、廖伟棠和资深学者陈燕遐主讲)、创意写作坊(青年作家陈丽娟、梁璇筠、郑政恒、陈子谦、邹文律主持)、写作辅导(香港中文大学及其他大学的研究生及学生担任辅导员)。延续上届传统,离营前每位参加者获派三片胶卡,学生在上面写诗,互赠留念,并由主办机构上载到互联网[6],让更多学生阅读及交流。
2活动成效检讨
本计划每次景点考察及夏令营后会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参加者的意见。从问卷统计数据观察,无论文学景点考察或夏令营,参加者同意或非常同意“活动目标能够达到”的百分率平均达90%以上,部分文学景点考察行程的满意程度更达到100%(如中文大学校园、旺角楼上书店),显示参加者认同本计划的成效。有教师认为活动“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篇章,提点创作要注意的事项,能令学生有莫大的裨益。”[7];“对学生启发大,能让其走出校园,丰富其对创作之意识及写作技巧之运用。”[8];“此活动能”迅速“提升学生对文化、文学的兴趣,学生多有感,自然提笔写作。在主持鼓励及指导后,更能多角度思考,运用不同的手法写作,可喜!”[9]学生亦能透过导师讲解,重新体会作家心思,并培养地方情感。有学生表示“散步路线能反映上水新旧的对比,感受到文章内抒发的感受。作者所感的环境我也能亲自经历”[10],更有学生意犹未尽,“希望可在花布街多留一段时间去欣赏其建筑特色”[11]。
文学景点考察及香港文学夏令营完成后,本计划邀请了参加者代表进行焦点访谈,以期更深入了解活动的成效。与会者包括参加2013/14年度及2014/15度活动的师生。各与会者都表示对考察活动的路线设计、作品选择,以及文学夏令营,都感到满意,并认为在活动中能获得与平日课堂上不一样的体验,有利文学创作。
活动成果方面,收录三区景点考察资料及2012/2013年度文学营学生创作成果的《走进香港文学风景・卷一》已在2014年6月出版,并赠送给全港中学及公共图书馆;《走进香港文学风景・卷二》已在编制中,预计2016年内出版。
3结语
文学阅读在书本内和书本外都有更多可能性。“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尝试从“文学散步”理念出发,强调让学生亲身到临文学现场,体会作家心思,进一步感受作品精神。本计划在流程安排上落实理念,同时透过与学校协作,与中学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让“文学散步”活动更贴合中学实际教学需要,亦希望为学校创造自办文学活动的条件,为推广文学阅读探寻更多可能。如卢玮銮在《悄然动容》所言,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只要引导得宜,学生同样可以在文学阅读上得到书本以外的愉悦,甚至反过来丰富了作品的意义。2015年,“香港文学深度体验”计划获中国图书馆学会、韬奋基金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主办“2015全民阅读优秀案例”的“全民阅读优秀案例一等奖”。
参考文献
[1]马辉洪,陈露明.文学阅读的推广――谈香港文学散步[J].福建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59-62.
[2]马辉洪,陈露明.指掌步履之间――香港文学资料搜集及作品赏览[J].现代情报,2011,(9):80-82.
[3]马辉洪,陈露明.资讯素养教育、文学阅读与实地考际――以“走进香港文学风景”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6):23-26.
[4]“文学景点考察”通过教育局发放讯息邀请中学参与,同时主动接触以往表示对香港文学研究中心活动有兴趣的中学.
[5]小思.悄然动容[J].明报,2013-06-29,(D5).
[6]http:∥memoryofwords.blogspot.hk/[EB].
[7]上水文学景点考察问卷调查报告:教师意见(新生命教育协会吕郭碧凤中学).2013-11-14.
[8]上环文学景点考察问卷调查报告:教师意见(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2014-03-02.
[9]旺角文学景点考察问卷调查报告:教师意见(嘉诺撒培德书院).2014-04-12.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 电影观赏听说读写
一、前言
我国英语教育的基本国情是:中国人学英语和中国人教英语,英语学习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处于渴望学好英语,却又因缺乏真实的语言情景而举步为难。
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多年来一直是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的英语教学内容,是语言和文化输入和教学的重要资源。笔者曾经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尝试这样的做法,去年在美国也观摩了国外通过英语文学阅读及其电影欣赏来进行的英语教学,认为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观赏是英语教学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和途径,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非常富有成效。
二、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英语文学作品
文学是语言最完美最崇高的形式。语言依赖文学展示她的美。文学依赖语言表达它的含义,通过词汇各种各样广泛精巧的运用及各种复杂贴切的用法。扩展了语言知识。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结构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巧。中国人学习外语,过去、现在、即使是将来,其主要渠道仍然是阅读。
那些脍炙人口、妙语连珠的传世之作至今为人所称道。让学生能充分地领略到英语民族的表达方式、丰富的词汇、贴切生动的描述。(赵莉。2004)
优秀的文学作品,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描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风尚,表现了各个阶段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帮助学生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获得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文学所具有的认识作用。
文学作品阅读还能使学生的语感更加敏锐。借助文学作品来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及交际能力,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与语言相关联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经验。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去分析、理解作品,赋予文字以符合新的生命和意义。
文学作品的学习需要学生有相当的语言基础,同时能够在高层次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陈许,2001)。它的优势在于“增加语言使用机会,扩展语言使用思路”。(王守义1991)
2电影
英语电影无疑是英语教学来的一个巨大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愉快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各种风格、不同类型的英文影片以图文声情并茂的表现手段,使其比很多别的教学资源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电影语言情景教学真实而立体地展现了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的环境。电影所提供的是语言交际的典型情景,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重现实际生活的各个场面。
电影教学让学生听到英美人士的地道语言和纯正的语音语调,接触到大量形象生动、标准地道的生活和社会交际语言,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口语流利性对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由中国老师来进行。因此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英语口语的提高上有明显的欠缺。口语流利性所运用的时间性指标包括语速、发音速度、发音时间比、平均语流长度,以及平均停顿长度等五方面。学生在观赏电影时,可尽情模仿。
电影有着极强的情感感染力,嬉笑怒骂、悲欢离合等场景对观看者的心里有极大;中击力,能让学习者感受真正的外语氛围。3,两者的结合 既然很多文学小说都被拍成电影。这两种媒体又很容易结合起来,给英语语言和文化学习带来多姿多彩的方式。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和观看其电影进行英语教学,先阅读一本英语文学作品,再观赏其电影作品,其中组织各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这种英语教学方法收效甚好。三、教学策略 1,文学作品和电影的选择 教师对文学作品及其电影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的作品和电影必须是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年龄和文化,并且是男女学生都感兴趣的,避免选择语言或内容不适合的小说和电影。电影的现实意义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为学生的观后讨论提供了很多描述的空间。
2,文学作品阅读
1)根据教学进度计划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在课外阅读小说。
2)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和欣赏作品,要求学生上网和利用图书馆查阅作家的资料,包括作家的生平和主要著作,以及与文学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在阅读“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时,要求学生了解印第安人和精神病院的基本情况,讨论学生自己在医院看病的经历,等等。
3)让学生分组讨和分享自己在此阶段的查阅成果和认识。
4)开始阅读后,要求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时间(time)、人物(character)、场景(setting)、冲突(conflict)、情节(piot)、视角(poinl of view)、结构(structu re)、风格(style)、语气(ione)、象征(symbolism)和主题(1heme)等。
5)在不同的阅读阶段进行阅读理解测试,鼓励和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做好讨论和观赏电影的准备。
6)测试后,要有时间让学生和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讨论。问题的覆盖面应广,包括情节发展、人物个性、文化问题、文学主题和个人的读后感。“在具体文学教学过程中,如果离开了文本和学生(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作品的潜在美学价值没有被体验(experienced),作品就失去了实质性的存在意义”。(刘富丽,2004)
7)扩大学生词汇量是教学的另一个主要内容。不断地变换词汇的学习活动。包括词汇讨论和猜词游戏。要求学生平时把自己认为有趣或重要的生词记录在词汇本里,然后互相交流,还可以做成词汇卡进行猜词游戏。
8)在小说里寻找描写某个人物或事物的词汇,或对长句和难句进行分析理解。
9)要求学生边读边写,用日记的形式写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争议的主题。还可以给小说里某个人物写演讲词、人物之间的书信,并阅读关于作品故事的报纸文章。
3,文学作品阅读后的教学活动
1)讨论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主题。
2)选择作品其中的一个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并用录像机拍摄下来,学生可以尝试人物的不同文化体验,克服不敢开口讲英语的害羞心理。同时更加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便于反思和提高。
3)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以论文的形式写作品评论。评论的内容包括:作者生平、作家主要代表作、历史背景、作品的主题、作品 的象征意义,以及对文章涵义的理解等。通过撰写论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冯倩,2006)
4)就一下一些有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电影的结尾是否和小说不同?一些文学技巧,如第一人称的叙述和内心独白。在电影里会如何处理?并对演员的挑选、布景的设计、音乐和其它电影制作的因素进行各抒己见。
4,电影的观赏
通常情况下。学生自己看电影时只是从头到尾被动地把电影看完,这种被动的行为不能产生可感知的学习,不会达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英语技能的预期学习效果。而且,他们习惯于靠汉语字幕来理解和欣赏电影。离开电影字幕,就不知所云了。教师要努力优化看英语电影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1)电影对话十分的地道和口语化,其中许多表达和俚语是中国教师本身也有不熟悉的,要在课前将影片的难词、俗语、俚语等汇编成词汇表,发给学生预习。
2)每观赏电影十分钟就让学生做一些有关电影内容的理解问题,这样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对电影的理解能力。问题最好是多项选择题的形似,每个问题提供三个选项,这样可以方便学生答题,又不影响电影观赏。电影里的英语语速往往太快,惯用语太多,对学生来说完全理解难度很大。因此,根据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给学生的问题应该是关于节目对话里比较清晰和容易懂的部分,或是画面里比较很明显的视觉细节。通过回答这些较为易懂的问题,学生会更加投入、更加有信心地观赏电影。
3)在观看电影期间,还可暂停来进行语言学习。具体的做法有关掉声音,猜对话内容。
4)选择有趣的对话,让学生进行模仿,并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过后反复听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他们的发音和流利性。
5)要求学生注意演员讲话时的弱读、重音和节奏,并加以模仿。学生经常会发现演员对一些词的弱读有时会弱到无法听到,知道就是说本族语的人也无法听懂所有的句子,也要根据上下文和语法知识来理解的。
6)像唱卡拉OK一样,让学生看着英文字幕带有感彩地进行口语练习。
5电影观赏后的教学活动
1)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电影内容、主要人物等,这样不仅加深了对电影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2)就影片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分析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布置学生写观后感,启发学生思考,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文化内涵、主题、乃至人物的某句精彩对白。挖掘影片给人的启示。比较文化差异。
4)要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背诵影片中的经典对白。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地道的语言表达能力,美文背得越多,英语的表达就会越流利、越地道。正如李荫华教授所言:“背诵、朗读是我语言教学的一个经典作法”。
5)比较小说和电影,写电影评论,扮演电影评论家进行辩论,在班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研究发现,或写成文章。
四、结束语
文学作品和电影语言情景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听说能力,而且还为学生展现了一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风俗及概貌的窗口,增强学生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流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