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际市场定位战略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31 15:14: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国际市场定位战略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国际市场定位战略

第1篇

关键词:吉利;国际目标市场

一、吉利公司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最早的民营汽车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汽车企业巨头,帝豪、金刚、自由舰、熊猫等主要车型十分畅销,吉利已发展成为国内汽车企业主流格局成员之一。

吉利集团的发展不局限于国内市场,一直坚持经营国际化。在与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德国吕克公司、韩国大宇国际株式会社等国际汽车巨头展开技术合作的同时,吉利集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04年吉利汽车成功出口5000辆,出口国家、地区达30多个。为更快的走向国际平台,从2003年4月开始,吉利作出努力积极推进在香港的上市工作,并于2005年5月,吉利收购Proper Glory公司的其它三名股东股权,成为唯一股东,在香港上市成功。2010年3月,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吉利作为一家新起的内地民营企业,积极境外上市,把企业放在了国际的大舞台上是经营战略的选择。

二、选择国际目标市场战略理论分析

国际市场细分是指,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差异,把全球市场划分为两个或更多的消费者群体,从而为企业的国际目标市场选择提供依据的活动过程。国际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发现新的国际市场机会,选择最佳目标市场,制订科学的国际商务战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根据各个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是否有差异,可以分为无差异性目标市场战略、差异性目标市场战略和集中性目标市场战略。

国际目标市场扩展战略包括波及式战略,落差式战略,官子式战略,攀高式战略。这里重点介绍落差式战略。落差式扩展战略是指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低于母国。其着眼点在于寻求一种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利用这种优势位差来弥补国际市场营销的额外成本支出和不利,胜过当地竞争对手,实现国际成长。

在国际目标市场战略决策中,企业不应试图吸引每一个人,而要充分运用资源:辨认要进入的潜在市场;逐渐地、有选择地扩张到那些认为有吸引力的市场。

三、吉利公司选择国际目标市场

(一)确立目标市场

吉利汽车在最初选择国际市场时,没有从欧美高端市场入手,2005年5月30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会大厦同IGC集团隆重举行了整车项目合作及CKD项目合作签约仪式,选择了距离中国最近的东南亚国际市场作为突破口。国际市场环境比国内市场环境更加复杂面临更多未知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法律风险,鉴于中国与西方的经济环境和文化价值观有极大地差距,吉利并没有首先进军欧美市场,而是选择了与中国有密切联系的东南亚市场。

吉利在收购沃尔沃的同时又扩建兰州基地,自主车企进军西部市场。为吉利集团将来进军中亚及东欧打下基础,进而实现占领世界市场的目标。

当然,目标市场的确立也不免的需要大量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实地勘探调查,以及对企业本身的条件的估量和评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企业才可以“量体裁衣”比较全面的确定目标市场。

(二)明确市场定位

吉利汽车的国外经营策略,是低价格营销战略,这是老福特路线。吉利采用了差异营销策略,将目标市场定位于低消费人群。吉利汽车作为国产车,而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历程只有短短的20年多年,相对于国际先进的技术,我国的汽车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属于幼稚产业,不足以和国际高端车型媲美和抗衡。所以,它明智的选择了低端微车作为国外市场营销的主产品。

当然,市场定位只是营销策略的重要一步而已,如何做好市场定位,还是要根据企业本身的经济资本,品牌效应,组织机制的种种因素,配合目标市场的特定情况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价格定位。吉利汽车最初将市场定于东南亚市场,走落差式目标市场扩展战略。从而明确了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定位和品牌路线。随着吉利汽车发展,吉利收购沃尔沃,走入欧美高端市场,形成攀高式市场扩展战略。

(三)确立营销模式

对于营销模式的确立,各家汽车公司的做法各有千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吉利采用了风险较高的CKD模式,即以汽车零部件出口,再由进口商在当地组装政策模式和马来西亚合作,但是导致了吉利亏损。对于像吉利这样刚刚进入国际市场,要站稳脚跟就必须拥有广阔的销售渠道、适合企业发展的分销模式。吉利在马来西亚的失败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

(四)确保国内市场份额

吉利进入国外市场的时候,其在国内的市场的份额依旧很大。当初出海进军国际市场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本国车获得国外的检查机构和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利用中国消费者普遍“崇洋心态”推动国内消费者的认知度,以扩大销售额。吉利汽车没有因开拓国际市场而放松本国市场,它的国际市场的品牌建立增强了国内消费者信心,而国内市场的稳固无疑又是进军国际市场强有力的后盾和资本。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平,浅析零售巨头沃尔玛选择国际目标市场的战略,商业经济,2009,(10).

[2]2010年奇瑞汽车发展计划制定情况分析,中国行业研究网

第2篇

论文关键词:绿色食品;开拓东北亚市场;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市场风险大。因此,我国要把绿色食品营销战略重点转移到东北亚地区,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在东北亚地区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和针对不同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以此不断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本土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市场营销在相当长时期内要加强本土化的建设和发展。本土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在出口国实现本土化,取得本土化成功后再向区域化发展,区域化是若干本土化的集合,是向国际化发展的前期准备,也是更大范围的本土化。

(一)本土化和国际化营销要突出加强的工作

1.扩大基地规模和发展产业集群。已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条件,在黑龙江和吉林发展绿色大米产业和山特产品产业集群;在内蒙、黑龙江发展绿色乳制品产业集群;在山东发展绿色果菜产业集群;在浙江、江苏、福建发展绿色茶叶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本土化营销的重点,也是向跨国本土化发展的基础。在扩大基地规模和产业集群发展中要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参与,内蒙的蒙牛成功的吸引了2600万美元的外资合作,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发展与跨国本土化相适应的营销组合。从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和特色、价格、渠道与促销活动诸方面考虑本土化营销组合及其重点,特别要适应出口国绿色壁垒和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在这方面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3.建立与出口国优秀经销商的合作关系。用国际化的营销渠道出口我国绿色食品,使国内的本土化与跨国本土化更好结合和融合。如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着名的零售连锁公司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合作,可通过这些渠道将我国的产品更大范围的销售出去,这是实现由本土化到区域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新棉精米加工有限公司成功地与日本企业合作,将绿色大米打进日本市场,就是一个极好的尝试。

(二)做好跨国本土化市场定位 国际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市场营销环境也大不相同,因此,开拓国际市场要求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和科学性。首先应全面了解国际市场的特点。目前世界市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第二个层次是以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为代表的中等发达国家市场;第三个层次是以中国、印度、越南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但随着质量和标准的与国际化接轨,特别是市场定位(出口国、消费群体、消费习惯、产品需求等)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从本土化到国际化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有把握的。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应采取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搞好市场定位,提高营销的针对性,这是成功进入出口国市场,并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三)国际化的营销策略 首先,分步国际化的营销策略。这是一种逐步到位的国际化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刚进入陌生的国外市场时对市场需求的产品、消费习惯、文化差异的实际情况知之不多,对这些产品的市场前景没有把握,要求营销人员自己动手或请专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比较确切地了解现有产品是否可以满足当地的本土化需要,接着将国外市场信息反馈给产品研发人员,以便开发出能在国外市场受欢迎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国际化营销策略是逐步实现的。其次,一步到位的国际化营销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自始至终以一种整合的全球观点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它又对营销人员的责任心提出很高的要求。这种策略下,企业和营销人员努力挖掘国外市场上与本公司生产能力吻合的最新需求,对顾客的类型和行为模式也更多注重研究。此外,企业和营销人员还应尽职尽责地做好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使其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合作竞争,实现双赢

(一)通过合作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回旋余地小,市场风险大。要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就要在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要针对不同市场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不断扩大市场的覆盖率、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利润率。

(二)通过合作竞争,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跟踪调研,不断创新产品,同时大力开发有中国资源特色和融入出口国文化特色的绿色产品;在保持传统绿色产品出口优势同时,提高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特别是AA级产品的比重在上述过程中,要借鉴外国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做法和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一要着眼于做大做强和提高效益,即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发展“航空母舰”;二要着眼于特色经营,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搞好市场定位,扬长避短,大部分绿色食品企业应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找到各自的角色和发展的空间。

(三)要为投资者提供好的项目和好的合作伙伴

外来资本和投资者到中国投资是来寻求好的投资回报,使其资本增值的。所以好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要。好的项目主要包括:项目所处产业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项目更能吸引投资者,而处于研发期和导入期的项目,由于市场前景不清晰投资者更多的是观望、等待,择机行动);项目的规模、投资回报、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前景预测和分析。目前大多数招商引资项目的规模不大,很难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企业规模不够大,还意味着需要进一步重组和整合,对重组与整合的考虑会使投资者举目观望。因此,要加强对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选择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三、根据目标市场特点战略

(一)锁定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要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周边国家,实施从本土化到区域化的营销战略。美国、欧洲、日本是重要的潜在市场,是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出口增长的目标市场。欧盟东扩后,为我们开拓这一市场提供了条件,欧盟的新成员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消费水平上与老欧盟成员有一定差距,在对食品消费需求方面更适合绿色食品,这为我国绿色食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1.发达国家的市场潜力巨大。这一市场的商业设施完备、市场环境良好、消费意识和环保意识超前,具有巨大的出口潜力。实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AA级食品),可将此作为重点出口市场。

2.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是适宜进入的区域市场,如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一市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成本相对较低,一些成长中的绿色食品企业和A级产品可先选择这一地区出口。

转贴于

3.容易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这些国家的市场条件、国民收入、消费水平、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与我国相当,一些中小绿色食品企业可将A级绿色食品定位于这一市场,逐步扩大出口。

4.扶持重点企业和产品的出口。在选择重点企业和产品扶植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的产品是否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不仅要研究国内市场,还要研究国际市场;既要着眼现实需求,也要着眼潜在需求,重点发展有特色的或市场前景广阔的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

(2)产业基础。主要是强调要立足现有基础,并进一步挖掘出潜力。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比如,我国的优质专用小麦,尽管专用品种没有美国那么多,但近年来在品种开发和生产工艺方面有了显着进步,单产水平高于美国、加拿大,特别是在我国黄淮海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大兴安岭沿麓等地区,专用小麦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很好。把这些比较优势发挥出来,转变为竞争优势,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3)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在选择重点企业时应考虑该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与出口国的同类产品比是否有比较竞争优势,以及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综合实力的持久性,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业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该企业实力是否有满足出口国需求的潜力,以防止市场开拓后,因供给不足,使他国竞争者趁虚而入。

(4)合作伙伴及进入策略。中国企业要善于利用外国企业在全世界建立的销售网络,向更多的第三国市场渗透和开拓。这种合作有两个方面,一是参加外企的大企业集团在海外的承包项目;二是与外国的企业合作,利用外企的营销网络,共同开发产品,合作开拓更多、更大的市场。特别是在中国企业尚未涉足的第三国市场,更适合采取此办法打开市场。

(二)企业要抓住机遇、做强做大、不断创新

1.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的选择。

(1)以实力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力进行市场定位,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可加大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的开发,扩大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规模小、生产能力低的企业,可进行A级绿色产品生产,首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逐渐向生产开发AA级绿色食品的方向发展。

(2)以模式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以发掘地方产品的传统优势和特殊的生态条件优势,将企业定位于绿色+特色模式、绿色+优质模式、绿色+低成本模式、绿色+品牌模式。

2。持质量和信誉取胜的发展方向。“以质取胜” 是产品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为此,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和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观念,并从思想上对产品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培育“拳头”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的力度,增加研发投入以要适应国际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应按着“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对产地环境、原料生产、加工流程、产品包装、储运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强化监管措施,不断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靠质量和信誉的不断提高,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3.作好品牌整合,加强品牌的竞争优势。品牌在开拓市场和提高企业效益中的作用。品牌整合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品牌管理办法,是指为了维持和提高长期竞争优势,企业把品牌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立企业旗帜品牌上;明确企业品牌或旗帜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关系,使品牌家族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进行品牌扩张。

我国绿色食品要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快速发展,就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培育和发展驰名品牌,靠质量和信誉开拓国内外市场,赢得社会经济效益。但市场品牌杂乱就难免盲目竞争和过度竞争,企业和地区的整体竞争优势难以发挥。如黑龙江省大米市场上出售的品牌过多(现在有30个以上),不利于发挥黑龙江省“北大仓”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品牌过多说明企业规模偏小,在采用高科技及市场研发方面的投入受到限制,品牌多还为假冒企业和产品提供了藏身之地和以假乱真的机会。如能从现有的30几个品牌整合到l0个左右品牌,则可大大提高竞争力。即集中30个品牌的产品研发和促销费用,使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的上升都会起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地区和企业的角度,统筹考虑绿色食品品牌整合,以市场导向为基础,辅以适当的行政推动,为培育和发展着名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1.好的市场、法律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指投资及产品的产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市场信息畅通及交易条件良好;法律环境是指对投资人的财产和投资行为的合法保护及对其正常经营的合法保护。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大学科技园区、海归人员创业园区等为载体,实现相关产业的高度集聚,从而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第3篇

论文关键词:绿色食品;开拓东北亚市场;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市场风险大。因此,我国要把绿色食品营销战略重点转移到东北亚地区,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在东北亚地区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和针对不同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以此不断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本土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市场营销在相当长时期内要加强本土化的建设和发展。本土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在出口国实现本土化,取得本土化成功后再向区域化发展,区域化是若干本土化的集合,是向国际化发展的前期准备,也是更大范围的本土化。

(一)本土化和国际化营销要突出加强的工作

1.扩大基地规模和发展产业集群。已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条件,在黑龙江和吉林发展绿色大米产业和山特产品产业集群;在内蒙、黑龙江发展绿色乳制品产业集群;在山东发展绿色果菜产业集群;在浙江、江苏、福建发展绿色茶叶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本土化营销的重点,也是向跨国本土化发展的基础[2]。在扩大基地规模和产业集群发展中要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参与,内蒙的蒙牛成功的吸引了2600万美元的外资合作,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发展与跨国本土化相适应的营销组合。从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和特色、价格、渠道与促销活动诸方面考虑本土化营销组合及其重点,特别要适应出口国绿色壁垒和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在这方面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3.建立与出口国优秀经销商的合作关系。用国际化的营销渠道出口我国绿色食品,使国内的本土化与跨国本土化更好结合和融合。如进一步加强与世界著名的零售连锁公司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合作,可通过这些渠道将我国的产品更大范围的销售出去,这是实现由本土化到区域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新棉精米加工有限公司成功地与日本企业合作,将绿色大米打进日本市场,就是一个极好的尝试。

(二)做好跨国本土化市场定位国际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市场营销环境也大不相同,因此,开拓国际市场要求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和科学性。首先应全面了解国际市场的特点。目前世界市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第二个层次是以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为代表的中等发达国家市场;第三个层次是以中国、印度、越南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但随着质量和标准的与国际化接轨,特别是市场定位(出口国、消费群体、消费习惯、产品需求等)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从本土化到国际化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有把握的。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应采取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搞好市场定位,提高营销的针对性,这是成功进入出口国市场,并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三)国际化的营销策略首先,分步国际化的营销策略。这是一种逐步到位的国际化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刚进入陌生的国外市场时对市场需求的产品、消费习惯、文化差异的实际情况知之不多,对这些产品的市场前景没有把握,要求营销人员自己动手或请专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比较确切地了解现有产品是否可以满足当地的本土化需要,接着将国外市场信息反馈给产品研发人员,以便开发出能在国外市场受欢迎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国际化营销策略是逐步实现的。其次,一步到位的国际化营销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自始至终以一种整合的全球观点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它又对营销人员的责任心提出很高的要求。这种策略下,企业和营销人员努力挖掘国外市场上与本公司生产能力吻合的最新需求,对顾客的类型和行为模式也更多注重研究。此外,企业和营销人员还应尽职尽责地做好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使其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合作竞争,实现双赢

(一)通过合作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回旋余地小,市场风险大。要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就要在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要针对不同市场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不断扩大市场的覆盖率、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利润率。

(二)通过合作竞争,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跟踪调研,不断创新产品,同时大力开发有中国资源特色和融入出口国文化特色的绿色产品;在保持传统绿色产品出口优势同时,提高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特别是AA级产品的比重在上述过程中,要借鉴外国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做法和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一要着眼于做大做强和提高效益,即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发展“航空母舰”;二要着眼于特色经营,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搞好市场定位,扬长避短,大部分绿色食品企业应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找到各自的角色和发展的空间。

(三)要为投资者提供好的项目和好的合作伙伴外来资本和投资者到中国投资是来寻求好的投资回报,使其资本增值的。所以好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要。好的项目主要包括:项目所处产业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项目更能吸引投资者,而处于研发期和导入期的项目,由于市场前景不清晰投资者更多的是观望、等待,择机行动);项目的规模、投资回报、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前景预测和分析。目前大多数招商引资项目的规模不大,很难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企业规模不够大,还意味着需要进一步重组和整合,对重组与整合的考虑会使投资者举目观望。因此,要加强对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选择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三、根据目标市场特点战略

(一)锁定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要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周边国家,实施从本土化到区域化的营销战略。美国、欧洲、日本是重要的潜在市场,是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出口增长的目标市场。欧盟东扩后,为我们开拓这一市场提供了条件,欧盟的新成员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消费水平上与老欧盟成员有一定差距,在对食品消费需求方面更适合绿色食品,这为我国绿色食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1.发达国家的市场潜力巨大。这一市场的商业设施完备、市场环境良好、消费意识和环保意识超前,具有巨大的出口潜力。实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AA级食品),可将此作为重点出口市场。

2.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是适宜进入的区域市场,如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一市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成本相对较低,一些成长中的绿色食品企业和A级产品可先选择这一地区出口。

3.容易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这些国家的市场条件、国民收入、消费水平、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与我国相当,一些中小绿色食品企业可将A级绿色食品定位于这一市场,逐步扩大出口。

4.扶持重点企业和产品的出口。在选择重点企业和产品扶植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的产品是否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不仅要研究国内市场,还要研究国际市场;既要着眼现实需求,也要着眼潜在需求,重点发展有特色的或市场前景广阔的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

(2)产业基础。主要是强调要立足现有基础,并进一步挖掘出潜力。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比如,我国的优质专用小麦,尽管专用品种没有美国那么多,但近年来在品种开发和生产工艺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单产水平高于美国、加拿大,特别是在我国黄淮海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大兴安岭沿麓等地区,专用小麦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很好。把这些比较优势发挥出来,转变为竞争优势,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3)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在选择重点企业时应考虑该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与出口国的同类产品比是否有比较竞争优势,以及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综合实力的持久性,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业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该企业实力是否有满足出口国需求的潜力,以防止市场开拓后,因供给不足,使他国竞争者趁虚而入。

(4)合作伙伴及进入策略。中国企业要善于利用外国企业在全世界建立的销售网络,向更多的第三国市场渗透和开拓。这种合作有两个方面,一是参加外企的大企业集团在海外的承包项目;二是与外国的企业合作,利用外企的营销网络,共同开发产品,合作开拓更多、更大的市场。特别是在中国企业尚未涉足的第三国市场,更适合采取此办法打开市场。

(二)企业要抓住机遇、做强做大、不断创新

1.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的选择。

(1)以实力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力进行市场定位,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可加大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的开发,扩大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规模小、生产能力低的企业,可进行A级绿色产品生产,首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逐渐向生产开发AA级绿色食品的方向发展。

(2)以模式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以发掘地方产品的传统优势和特殊的生态条件优势,将企业定位于绿色+特色模式、绿色+优质模式、绿色+低成本模式、绿色+品牌模式。

2。持质量和信誉取胜的发展方向。“以质取胜”是产品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为此,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和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观念,并从思想上对产品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培育“拳头”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的力度,增加研发投入以要适应国际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应按着“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对产地环境、原料生产、加工流程、产品包装、储运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强化监管措施,不断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靠质量和信誉的不断提高,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3.作好品牌整合,加强品牌的竞争优势。品牌在开拓市场和提高企业效益中的作用。品牌整合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品牌管理办法,是指为了维持和提高长期竞争优势,企业把品牌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立企业旗帜品牌上;明确企业品牌或旗帜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关系,使品牌家族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进行品牌扩张。

我国绿色食品要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快速发展,就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培育和发展驰名品牌,靠质量和信誉开拓国内外市场,赢得社会经济效益。但市场品牌杂乱就难免盲目竞争和过度竞争,企业和地区的整体竞争优势难以发挥。如黑龙江省大米市场上出售的品牌过多(现在有30个以上),不利于发挥黑龙江省“北大仓”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品牌过多说明企业规模偏小,在采用高科技及市场研发方面的投入受到限制,品牌多还为假冒企业和产品提供了藏身之地和以假乱真的机会。如能从现有的30几个品牌整合到l0个左右品牌,则可大大提高竞争力。即集中30个品牌的产品研发和促销费用,使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的上升都会起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地区和企业的角度,统筹考虑绿色食品品牌整合,以市场导向为基础,辅以适当的行政推动,为培育和发展著名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1.好的市场、法律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指投资及产品的产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市场信息畅通及交易条件良好;法律环境是指对投资人的财产和投资行为的合法保护及对其正常经营的合法保护。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大学科技园区、海归人员创业园区等为载体,实现相关产业的高度集聚,从而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第4篇

论文关键词:绿色食品;开拓东北亚市场;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市场风险大。因此,我国要把绿色食品营销战略重点转移到东北亚地区,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在东北亚地区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和针对不同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以此不断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本土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市场营销在相当长时期内要加强本土化的建设和发展。本土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在出口国实现本土化,取得本土化成功后再向区域化发展,区域化是若干本土化的集合,是向国际化发展的前期准备,也是更大范围的本土化。

(一)本土化和国际化营销要突出加强的工作

1.扩大基地规模和发展产业集群。已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条件,在黑龙江和吉林发展绿色大米产业和山特产品产业集群;在内蒙、黑龙江发展绿色乳制品产业集群;在山东发展绿色果菜产业集群;在浙江、江苏、福建发展绿色茶叶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本土化营销的重点,也是向跨国本土化发展的基础[2]。在扩大基地规模和产业集群发展中要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参与,内蒙的蒙牛成功的吸引了2600万美元的外资合作,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发展与跨国本土化相适应的营销组合。从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和特色、价格、渠道与促销活动诸方面考虑本土化营销组合及其重点,特别要适应出口国绿色壁垒和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在这方面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3.建立与出口国优秀经销商的合作关系。用国际化的营销渠道出口我国绿色食品,使国内的本土化与跨国本土化更好结合和融合。如进一步加强与世界著名的零售连锁公司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合作,可通过这些渠道将我国的产品更大范围的销售出去,这是实现由本土化到区域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新棉精米加工有限公司成功地与日本企业合作,将绿色大米打进日本市场,就是一个极好的尝试。

(二)做好跨国本土化市场定位 国际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市场营销环境也大不相同,因此,开拓国际市场要求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和科学性。首先应全面了解国际市场的特点。目前世界市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第二个层次是以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为代表的中等发达国家市场;第三个层次是以中国、印度、越南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但随着质量和标准的与国际化接轨,特别是市场定位(出口国、消费群体、消费习惯、产品需求等)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从本土化到国际化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有把握的。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应采取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搞好市场定位,提高营销的针对性,这是成功进入出口国市场,并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三)国际化的营销策略 首先,分步国际化的营销策略。这是一种逐步到位的国际化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刚进入陌生的国外市场时对市场需求的产品、消费习惯、文化差异的实际情况知之不多,对这些产品的市场前景没有把握,要求营销人员自己动手或请专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比较确切地了解现有产品是否可以满足当地的本土化需要,接着将国外市场信息反馈给产品研发人员,以便开发出能在国外市场受欢迎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国际化营销策略是逐步实现的。其次,一步到位的国际化营销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自始至终以一种整合的全球观点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它又对营销人员的责任心提出很高的要求。这种策略下,企业和营销人员努力挖掘国外市场上与本公司生产能力吻合的最新需求,对顾客的类型和行为模式也更多注重研究。此外,企业和营销人员还应尽职尽责地做好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使其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合作竞争,实现双赢

(一)通过合作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回旋余地小,市场风险大。要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就要在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要针对不同市场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不断扩大市场的覆盖率、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利润率。

(二)通过合作竞争,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跟踪调研,不断创新产品,同时大力开发有中国资源特色和融入出口国文化特色的绿色产品;在保持传统绿色产品出口优势同时,提高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特别是AA级产品的比重在上述过程中,要借鉴外国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做法和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一要着眼于做大做强和提高效益,即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发展“航空母舰”;二要着眼于特色经营,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搞好市场定位,扬长避短,大部分绿色食品企业应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找到各自的角色和发展的空间。

(三)要为投资者提供好的项目和好的合作伙伴

外来资本和投资者到中国投资是来寻求好的投资回报,使其资本增值的。所以好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要。好的项目主要包括:项目所处产业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项目更能吸引投资者,而处于研发期和导入期的项目,由于市场前景不清晰投资者更多的是观望、等待,择机行动);项目的规模、投资回报、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前景预测和分析。目前大多数招商引资项目的规模不大,很难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企业规模不够大,还意味着需要进一步重组和整合,对重组与整合的考虑会使投资者举目观望。因此,要加强对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选择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三、根据目标市场特点战略

(一)锁定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要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周边国家,实施从本土化到区域化的营销战略。美国、欧洲、日本是重要的潜在市场,是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出口增长的目标市场。欧盟东扩后,为我们开拓这一市场提供了条件,欧盟的新成员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消费水平上与老欧盟成员有一定差距,在对食品消费需求方面更适合绿色食品,这为我国绿色食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1.发达国家的市场潜力巨大。这一市场的商业设施完备、市场环境良好、消费意识和环保意识超前,具有巨大的出口潜力。实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AA级食品),可将此作为重点出口市场。

2.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是适宜进入的区域市场,如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一市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成本相对较低,一些成长中的绿色食品企业和A级产品可先选择这一地区出口。

3.容易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这些国家的市场条件、国民收入、消费水平、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与我国相当,一些中小绿色食品企业可将A级绿色食品定位于这一市场,逐步扩大出口。

4.扶持重点企业和产品的出口。在选择重点企业和产品扶植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的产品是否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不仅要研究国内市场,还要研究国际市场;既要着眼现实需求,也要着眼潜在需求,重点发展有特色的或市场前景广阔的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

(2)产业基础。主要是强调要立足现有基础,并进一步挖掘出潜力。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比如,我国的优质专用小麦,尽管专用品种没有美国那么多,但近年来在品种开发和生产工艺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单产水平高于美国、加拿大,特别是在我国黄淮海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大兴安岭沿麓等地区,专用小麦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很好。把这些比较优势发挥出来,转变为竞争优势,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3)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在选择重点企业时应考虑该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与出口国的同类产品比是否有比较竞争优势,以及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综合实力的持久性,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业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该企业实力是否有满足出口国需求的潜力,以防止市场开拓后,因供给不足,使他国竞争者趁虚而入。

(4)合作伙伴及进入策略。中国企业要善于利用外国企业在全世界建立的销售网络,向更多的第三国市场渗透和开拓。这种合作有两个方面,一是参加外企的大企业集团在海外的承包项目;二是与外国的企业合作,利用外企的营销网络,共同开发产品,合作开拓更多、更大的市场。特别是在中国企业尚未涉足的第三国市场,更适合采取此办法打开市场。

(二)企业要抓住机遇、做强做大、不断创新

1.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的选择。

(1)以实力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力进行市场定位,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可加大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的开发,扩大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规模小、生产能力低的企业,可进行A级绿色产品生产,首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逐渐向生产开发AA级绿色食品的方向发展。

(2)以模式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以发掘地方产品的传统优势和特殊的生态条件优势,将企业定位于绿色+特色模式、绿色+优质模式、绿色+低成本模式、绿色+品牌模式。

2。持质量和信誉取胜的发展方向。“以质取胜” 是产品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为此,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和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观念,并从思想上对产品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培育“拳头”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的力度,增加研发投入以要适应国际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应按着“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对产地环境、原料生产、加工流程、产品包装、储运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强化监管措施,不断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靠质量和信誉的不断提高,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3.作好品牌整合,加强品牌的竞争优势。品牌在开拓市场和提高企业效益中的作用。品牌整合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品牌管理办法,是指为了维持和提高长期竞争优势,企业把品牌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立企业旗帜品牌上;明确企业品牌或旗帜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关系,使品牌家族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进行品牌扩张。

我国绿色食品要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快速发展,就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培育和发展驰名品牌,靠质量和信誉开拓国内外市场,赢得社会经济效益。但市场品牌杂乱就难免盲目竞争和过度竞争,企业和地区的整体竞争优势难以发挥。如黑龙江省大米市场上出售的品牌过多(现在有30个以上),不利于发挥黑龙江省“北大仓”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品牌过多说明企业规模偏小,在采用高科技及市场研发方面的投入受到限制,品牌多还为假冒企业和产品提供了藏身之地和以假乱真的机会。如能从现有的30几个品牌整合到l0个左右品牌,则可大大提高竞争力。即集中30个品牌的产品研发和促销费用,使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的上升都会起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地区和企业的角度,统筹考虑绿色食品品牌整合,以市场导向为基础,辅以适当的行政推动,为培育和发展著名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1.好的市场、法律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指投资及产品的产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市场信息畅通及交易条件良好;法律环境是指对投资人的财产和投资行为的合法保护及对其正常经营的合法保护。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大学科技园区、海归人员创业园区等为载体,实现相关产业的高度集聚,从而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第5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高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13-02

教育部2006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而项目教学是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策略和方法。

一、高职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1.项目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并没有存在一个质的飞跃。在项目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核心,学生会通过项目的实施,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克服困难,最终完成项目任务,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2.项目教学能将学习目标和社会工作岗位需求结合在一起。高职教育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而这种技能的培养就需要充分关注社会工作岗位需求,项目教学能够将所学知识和目标与社会工作岗位需求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

3.项目教学能体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项目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在特定的情境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学生会触碰到很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需要学生不断地变换思维方式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学生大胆地去想象,提出创造性的见解。而且项目教学的结果相对学生自己来说可能是首次发现的知识,结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创新能力的提高。

4.项目教学能带动学生更多的自主性、积极性和趣味性。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小组讨论,确定感兴趣的项目主题,并自主决定用何种策略、何种方式、何种方法,最充分地利用所获得的各种资源开展项目的具体工作,并制订完成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所以,从策划到实施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自主做出选择。在开展项目时,由于知识与工作任务紧密联系,他们能够看到所学的知识对于完成工作任务的有效性,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有积极性的投入到项目的策划和实施过程当中。

二、高职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项目教学中,学生是项目任务完成的主体,教师主要起指导、辅助、协调和监督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参与项目任务的实施,在项目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克服项目任务中的困难,最终完成项目任务。

2.以实践为中心的原则。项目教学旨在将实践引入教学中,使学生主要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在项目开发设计中,要尽量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学习知识,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研究的乐趣,掌握学习和工作的方法。

3.开放性原则。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教师、学生、企业人员、家长等一起参与,多方参与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在项目完成后,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项目完成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对项目进行重新调整修订,使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操作性、科学性更强。

4.适度性原则。项目教学也应该综合考虑项目任务实施的各种资源条件,比如时间、场所、教师、学生、社会资源、项目费用等,应该预测项目实施中所需要的资源以及各种资源的限制。

三、高职国际市场营销的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

国际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在国际市场的延伸。随着我国加入WTO,更多的国际营销企业走进来和更多的我国跨国公司走出去,使得对国际营销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国际市场营销实战才干,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具备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策划的能力;具备进行国际市场研究的能力;具备制定国际经营战略,选择国际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的能力;具备进行国际市场产品决策、定价决策、分销决策、促销决策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分析和处理国际市场营销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根据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设置以下十个项目。

项目一 国际营销观念认知

项目目标和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能将营销活动运用于生活,能举例说明国际市场营销观念,能够对国际市场营销职业活动有整体的认识。本项目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沃尔玛国际营销中的营销观念或者调查星巴克的社会责任执行情况,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国际营销观念。

项目二 国际营销环境分析与认知

项目目标和要求:通过本项目学习,能举例说明宏观环境对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能举例说明微观环境对营销活动的影响,能对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工作有整体认识。本项目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国际营销企业,分析这个企业所面临的国际营销环境。

项目三 国际市场购买者的认识与分析

项目目标和要求:通过本项目学习,能够认识国际市场的购买者,能列出购买者的影响因素,能举例说明国际市场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对营销的影响。本项目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比较分析中国香港、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消费者购买特点。

项目四 国际市场进入战略的分析与制定

项目目标和要求:通过本项目学习,能认识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要素,能对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进行分析,能对影响国际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本项目要求学生搜集资料研究迪斯尼进入香港市场的模式。

项目五 国际目标市场战略的分析与制定

项目目标和要求:通过本项目学习,能认识国际市场细分的意义,能设计市场细分方案,根据项目要求进行国际市场细分,能认识市场定位,组织国际市场定位工作。本项目要求学生分析海飞丝的国际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国际市场定位。

项目六 国际竞争战略的分析与制定

项目目标和要求:通过本项目学习,能认识国际市场竞争者,能举例评价国际市场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能对国际市场竞争者策略进行分析,能够设计竞争策略。本项目要求学生分析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战略。

项目七 国际市场产品策略的分析与制定

项目目标和要求:通过本项目学习,能认识国际市场产品的标准化和差异化,能认识产品策略分析的含义,能对国际市场产品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能进行国际市场产品形象的策划与设计。本项目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二手资料的搜集研究某品牌手机、某品牌化妆品、某品牌手表的产品策略。

项目八 国际市场价格策略的分析与制定

项目目标和要求:通过本项目学习,能了解和熟悉国际营销产品定价所特有的一些影响因素及价格构成,熟悉掌握国际营销中价格策略的运用以及出口产品定价、国际企业定价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本项目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国际营销企业,去了解这个企业的产品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项目九 国际市场分销策略的分析与制定

项目目标和要求:通过本项目学习,掌握国际营销分销策略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同时结合相关案例教学,能够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国际营销分销渠道的设计和管理进行正确的分析。本项目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或搜集二手资料了解宝洁公司的分销渠道策略。

项目十 ?摇国际市场促销策略的分析与制定

项目目标和要求:通过本项目学习,能够在明确国际营销促销策略的种类和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国际营销促销管理方面的系统知识,并且能紧密结合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巨大差异,对国际营销促销策略技巧加以灵活应用。本项目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分析研究联合利华所采用的促销策略。

当然,除了教学目标的确定外,在教学设计环节,我们还通过考虑工作量、时间和每个学生最大参与程度等因素设计学生分组,确定5~6人一组效果较好。各组还需要推荐一名牵头人与老师联系和协调组内分工进度等。在项目完成之后,学生还需要通过提交书面报告或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老师和学生共同打分评价,发现问题,寻找差距,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文明.高职项目教学理论与行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6-99.

第6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目标市场市场定位网络营销目标市场定位就是通过营销活动的策划与开展,为企业及产品创造一种明显区别于竞争者的特色性差异,并把这种差异形象、生动地展示给顾客,争取目标顾客的认同,使企业产品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一种独特的、鲜明的印象,从而形成网络营销企业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一、从传统市场定位看网络营销市场定位

传统市场定位有两大参数:价格和档次。在此基本参数的基础上,不同的企业还可以采用更具体的特定参数进行定位,如成本、质价比、外观、售后服务等。对于网络营销企业来说,价格和档次仍然可以作为其主要的定位参数,但此时的含义同传统市场有区别,在网络营销市场定位中的价格不再简单代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因为网络营销使用互联网这样一个虚拟平台,所面对的消费者不论是个人消费者还是企业都不再简单关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是考虑网络营销企业所提供的总体功能服务及产品的性价比;此时的档次也不再简单地将产品和服务划分为高中低档,网络营销企业的定位档次体现在企业网站的整体规模、内容层次、及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满足上。但在企业具体进行市场定位时,很少直接体现出是按照价格和档次作为定位标准,往往是采用更具体的参数侧面反映出定位参数,例如:如今,3G在全球已经进入了规模发展的阶段,3G从一开始就不是定位于以提供话音业务为主,而是明确定位于移动多媒体业务。

二、网络营销市场定位的步骤

有了市场定位的标准,网络营销企业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实现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与传统市场定位相似,网络营销目标市场定位也是按三大步骤来完成:

1.识别竞争优势

对于网络营销企业来说,必须在充满了竞争的网络市场找到自身的优势所在,这个步骤往往是通过找到自身与竞争对手间的差异性来完成的。这些差异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如表2-1所示。

网络营销企业需要从以上的差异中,选择出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使企业更准确找到定位切入点,增强在网络市场的竞争力。

2.选择合适的竞争优势

网络营销企业可以通过找到自身与竞争对手间的差异来获取竞争优势,但此时往往可以列出多种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从若干个潜在的竞争优势中选择其中几个竞争优势,建立起市场定位战略。选择竞争优势时的“合适”主要是指该优势最能使企业在目标市场中发挥出全部能量,获得最大的利益和发展空间。

对于同一企业来说,最适合的竞争优势也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企业应该及时把握现阶段的竞争优势,调整市场定位,例如:(阿里巴巴网)现今的市场定位是为中国中小型企业提供贸易服务,这里的贸易服务包括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其中定位重点放在国际贸易。这与阿里巴巴早期的市场定位有区别,发展初期阿里巴巴将定位重点放在国内贸易,因为那个时期阿里巴巴的最大竞争优势体现在所能向客户提供的服务和贸易理念上,商务资源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当时还比较缺乏。经过了一定时期的累积性发展,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经融会了大量的商家,其中以中小型企业居多,这成为了阿里巴巴现今的最大优势,分析国内国际贸易需求,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希望加入国际贸易的洪流,而国外企业希望能了解和接触到更多的中国企业,因此,阿里巴巴利用手中巨大的商务资源接轨国际市场,形成了新的具备极强竞争力的市场定位。

3.市场定位的传播和送达

选择好市场定位,必须采取适当的切实步骤把理想的市场定位传达给目标消费者,企业所有的市场营销组合都必须支持这一市场定位战略。对于网络营销企业,可以采用传统和网络相结合的方式传递市场定位,以保证其市场定位深入人心。如:知名饮品“王老吉”,其市场定位为具备清火功能的功能性饮料,摒弃了不被大多数中国人接受的“凉茶”概念,以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词作为宣传口号,通过电视广告、广播、杂志、网络广告等媒体宣传,使此定位深入人心。在国人渐渐接受并喜欢上此类产品后,其后的同类竞争产品便开始以“凉茶”的概念进入市场,将“老字号”、传统、正宗等作为诉求重点进行宣传,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看到,同类产品在进行市场定位时,不一定只有一种定位标准,应按照当时的市场情况进行最准确恰当的定位。

网络营销企业的市场定位除了产品、服务对象,还可以是品牌形象定位,这就要求企业除了选择传统宣传方式,还要通过网站设计、特色服务等来将定位有效传递给目标对象,这一步是企业定位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定位策略是否得以最大化实施的前提。

作为网络营销企业来说定位时应该注意避免以下的错误:

(1)定位不明显。有些企业定位不够明显,往往使得顾客心中只有模糊的形象,认为它与其他企业并无差异。

(2)定位过于狭隘。有些企业恰好相反,过分强调定位于某一狭隘区划,使顾客忽视了企业在其他方面的表现。

(3)定位混淆。购买者对企业的品牌形象相当混淆。造成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企业的诉求点太多了,也可能是企业的品牌定位过于频繁。

(4)有疑问的定位。由于企业没有注意品牌的整体形象,造成一些矛盾的定位宣传。

要把握好网络营销企业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一定要结合传统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的标准和方法,但不是简单地照搬,而应该按照网络营销的特征及企业状况,分析网络市场的现状,获取最适合网络营销企业的细分和定位方案。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营销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呈现出越来越多新的特点,这对网络营销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科学地市场分析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是企业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制胜的关键。新晨:

参考文献:

[1]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7篇

韩国经验

韩国的文化产品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主要是基于以下因素:

1.韩国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产品的国际化传播。

(1)为文化产业制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韩国政府在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

(2)成立专门研究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事业机构。韩国政府于2001年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每年给予5000万美元的资助,该院目前在东京、北京、伦敦、洛杉矶设有海外中心。

(3)为文化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例如:对影视剧的韩文翻译为外语和制作的费用几乎给予全额补助,对电视剧出口免税,设立出口奖励制度,构筑海外营销网络,承担韩国电影参加世界9大电影节的所有费用,等等。

2.致力于生产立足本土、融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性于一体的大众文化产品。

韩国的影视作品以现实题材为主,十分注重突出本民族的文化生活特点。家庭生活是韩国电视剧的一大主题,在现代剧中也随处可见韩国的传统文化元素 :温暖的小吃馆、街头排挡常常成为韩剧的场景,展示了韩国独特的泡菜和清酒文化;女性在家庭正式聚会的场合多身穿传统民族服饰;生活剧和爱情剧中,不厌其烦地出现吃饭场景,且都是具有韩国民族特色的饮食方式……韩国影视剧十分注重在细节上对民族文化生活特色进行展示,在向世界各地销售文化产品的同时,也使得其间附带的所谓高丽文化逐渐为世界所认同。

韩国电视剧多走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路线,是最能超越民族和文化界限、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普遍接受的影视题材。而传播学的研究表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对受众来说具有最高程度上的心理接近性,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往往能够跨越文化和地域的阻隔。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影视剧虽然从一开始就存有开拓国际市场的趋向,但仍把国内本土作为基本立足点,而不是专门为跨文化传播而制作的。例如,《看了又看》就是为了亚洲金融风暴中,安慰和鼓舞国民而制作,由此可见,立足本国观众,坚持本土风格,才是长远之道。

3.“环环相扣、互为引擎”的国际市场定位策略。

长篇的电视剧一般植根于本国文化,通常被认为是最难做到跨文化传播的,但是韩国电视剧却一反常态,不但成功占据有文化同源性的亚洲市场,而且还进入中东、欧洲、北美市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其“环环相扣、互为引擎”的国际市场定位策略。以《大长今》为例,其国际营销市场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市场为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二级市场是全球华人散布的区域及有中国文化根源的外籍华裔聚居地,三级市场为欧美市场,四级市场为受欧美国家文化影响的世界其他国家。四个等级之间有着层层策动的关系:一级市场与韩国有着文化和地域的贴近性;二级市场的受众又与一级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一级市场开启了,二级市场也就自然打开了;同时,二级市场的受众不论经商或从政,都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当地的文化消费时尚,这其中包括了欧美地区的亚裔受众群,也就带动了三级、四级市场的开启,层层递进、互为引擎。

对我国的国际文化传播的启示

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韩国为我国提供的一条可借鉴的道路。韩国在这条道路上的成功经验,也给我国的国际文化传播提供了诸多启示。

1.立足本土,不“厚古薄今”。

国际受众关注中国,其目光首先是集中在当代中国人身上,他们渴望了解中国人民当前的观念心态、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而我国目前的国际文化传播却表现出明显的“厚古薄今”的倾向,世界对中国的总体印象还是停留在“五千年文化、长城、故宫、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中国在国际受众心目中的文化形象成了“智慧而苍老的老人”。

中国电影导演挥之不去的“奥斯卡情结”,以及电影制作方“通过在国际上获奖造成的声势来拉动国内票房”的市场推广手法,使得电影在题材的选择上有意或无意地迎合西方受众的“猎奇心理”以及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以古装武打片和反映旧中国社会状态的题材居多,而反映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社会状况的当代题材少之又少。

2.借鉴“市场逐级渗透”策略。

借鉴韩国的市场逐级渗透的策。略,将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定位在:以海外华人为首要目标受众,兼及亚洲和亚裔受众,再推广至全球受众。除市场定位外,文化产品的包装、发行等也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如影视剧的主要演员可以选用在国际上有一定名气的本国演员,或者采取跨国联合主演的方式 ;采用国际联合制片的方式,发行交由当地的影视公司来运作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和模式采取不同的发行方式 ;等等。电影《七剑》在韩国上映的时候,就特别剪辑了一个与国内和欧美市场不同的版本,加重了片中韩国演员的戏份。

3.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产业。

将对文化产业的重视落实在具体的行动当中,不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

(1)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市场机制。政府采取法律及行政的手段加强文化市场建设,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重视教育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思想的创新、宣传和传播,可以普遍开设传统文化课,将思想品德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心、修身等充分结合,同时开设西方文化的诠释课程,培养学生鉴别、吸取西方文化精华的能力。

第8篇

一、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概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成立于中国深圳。从最初的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到如今华为已逐步发展成一家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公司。1996年华为打开国际大门,正式开始国际化经营。[2]之后利用四年的时间,海外市场销售额达1亿美元。2003年华为与3Com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次年与西门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TD-SCDMA解决方案。2008年《商业周刊》评定的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华为榜上有名。2012年华为同全球33个国家的客户进行云计算合作,并建设了7万人规模的全球最大的桌面云。2013年,华为在英国伦敦成立全球财务风险控制中心,监管华为全球财务运营风险,同时,其在匈牙利的欧洲物流中心也正式投入运营,辐射欧洲、中亚、中东和非洲等国家。

二、华为的国际化营销策略

(1)华为的国际化产品策略。对于相对比较成熟的通信产品产业,其产品已逐步形成标准化趋势,但为了打开国际市场,使产品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华为采用标准化结合差异化的方式,在满足国际标准化的基础上,采用产品差异化策略,向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产品。华为根据市场细分的原则,进行了合理的市场定位。华为在欧美洲市场的定位是“以优质的产品和超群的服务优先满足客户需要”,在亚太市场的定位是“以优质的产品,最好的性能价格比,争取更多客户的认可”,在中东和非洲细分市场定位是:“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从市场定位上,就可以看出华为的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使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华为的国际化价格策略。在创业初期,华为的低价策略,曾经是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竞争的重要武器,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利用低价格策略来赢得市场的情况比较罕见。华为的目标是成为长期发展的大型跨国企业。因此,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华为进行了全新的定价,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法中的损益平衡定价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增加市场份额和提升企业信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华为在成本定价法的基础上加入了竞争价格定价法,并且如今的华为完全有实力根据价格竞争定价法将价格抬高。

(3)华为的国际化渠道策略。华为实现国际市场渠道的扩张,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从直销到分销。1999年是华为探索分销模式的开始,之后为了用分销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华为将分销模式提升到公司发展的战略高度,并成立公司分销管理委员会。2)引入大的分销商。为了提高整个渠道成员的技术实力,满足不同客户不同技术深度、不同反应速度的需求,华为引入大分销商,帮助其提高服务效率,使客户获得最高效率和最贴近的服务。3)扁平化和立体化相结合。华为摒弃了“渠道扁平化”的流行概念,努力寻找扁平化与立体化之间的平衡点,建立富有弹性的多样化渠道体系。[3]

(4)华为的国际化促销策略。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离不开一套优秀的促销手段,华为也不例外。首先,华为采用了众多促销手段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广告。在国际市场,华为一直雇有一家英国的老牌广告公司,指导其策略广告。[4]其次,华为始终与媒介保持恰当的沟通,其中英国的《金融时报》、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财富》《福布斯》等都来华为采访过。最后,华为通过积极参加国际展会宣传企业品牌,树立公司形象。另外,华为还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文化活动、教育事业及一些公益活动,赞助各种社会福利事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华为的国际化营销策略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启示

(1)以顾客为导向,坚持不懈的研发。产品是华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不管是在产品导向型、技术导向型,还是当今的市场导向型阶段,华为的产品策略始终围绕着一个原则: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推行产品差异化策略。[5]可以说,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是华为走向世界的基础,坚持不懈的研发是华为差异化营销策略的重要支撑。任正非说过:“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价值评价的标尺,成就客户就是成就我们自己”,“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华为正是凭借这份朴实走向全球。另外,华为今天的成功与其坚持不懈的创新和研发是密不可分的。华为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在资金投入方面,华为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在人员构成上,华为公司员工总数的46%都是研发人员;在研发机构方面,华为在德国、瑞典、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23个研究所,与领先运营商成立34个联合创新中心;在专利申请方面,华为于2008年第一次稳坐世界头把交椅,终结了飞利浦连续十年的榜首地位。

(2)以低成本为起点,逐步渗透突破。华为最初之所以能够凭借低价策略进入国际市场,与其成本优势是分不开的。华为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研发人员的费用,其研发人员的费用远低于其他西方对手,华为可以投入数倍于国外同行的技术人员,在客户响应时间上占了很大优势,而这些是竞争对手所做不到的。并且华为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低成本为起点,在国际市场中逐步渗透和突破,不断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

(3)以危机为警戒,不断提升免疫力。华为被国内企业界奉为危机教育的典范。任正非曾说:“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的,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任正非曾经两次在华为内部提出冬天来临的预告,将危机意识直接传递到管理层和全体员工,让全体华为人居安思危,时刻持戒备和进取之心。任正非将他个人的危机意识上升为一种华为的危机文化,变成一套危机管理机制,培养出一种免疫力,以让华为在危机中生存,在可能出现的恶劣环境中稳步发展。[6]

第9篇

【关键词】 网络营销;定位;差异化策略

一、网络营销推广定位概述

网络营销的品牌形象和目标市场定位,就是通过运用网络媒体的各种推广形式,结合营销活动的策划与开展,为品牌创造一种明显区别于竞争者的特色性差异,并展示给顾客,争取目标消费群体的认同和忠诚,使企业产品在顾客心目中形成独特印象,从而形成企业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对于网络营销企业来说,价格和档次仍然可以作为其主要的定位参数,但因为网络营销使用互联网这样一个虚拟平台,在网络营销市场定位中的价格不再简单代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所面对的消费者不论是个人消费者还是企业都开始考虑网络营销企业所提供的总体功能服务及产品的性价比。此外,网络营销企业的定位档次体现在企业网站的整体规模、内容层次、及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满足上。

二、不同类型商品的定位策略分析

1.低价和大众类型的商品。低价和大众类型的商品更加适合网络上最直截了当的推广模式,也就是硬广告广告。比如淘宝网,就是通过这个模式进行的,因为80%的商品单价不是太高,大家都不用用太多的时间去决策是否要购买。淘宝不会花大力气去做SNS和BBS的发帖和转载之类的软性广告,其性价比反倒还不如广告来得快。如果淘宝的大众消费品价格做到比家乐福还低,那么转化率只会增高。

2.高价和大众化的商品。对于高价的大众消费品,比如出售楼盘的营销方式,基本都是在门户网站(如新浪、腾讯)或者垂直网站(如搜房网)大肆用硬广告宣传,或是在搜索引擎、硬广告方面下足了工夫,因为消费者基本上是对这种产品有所需求才会去搜索和关注,一般住房的情况又局限在某个具体的区域,广泛的口碑营销做不到有的放矢,还是在目标消费人群可以接触到的网络媒体中投放广告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3.低价和个性化的商品。对于商品价格不高,而且产品本身又有一定的品牌个性可以挖掘,基本上多种营销模式都可以满足其推广的需求,从硬广告来说,由于单价还算比较便宜,转化率基本可以得到满足。由于其具有自己的定位和风格,网络炒作也有很大的噱头和空间,SNS、社区、博客和公关炒作都可以碑充分利用,使潜在消费者认同和喜爱品牌。

4.高价和个性化的商品。此类商品并不适合大量投放硬广告,人们即使点击广告看到了品牌的有关信息,也很少会点击进去进一步了解信息,简短的广告信息和较高的价格使转化率不会很高,企业通常只会空拿一些点击量而已。此类商品,如果多做社区口碑营销和话题炒作,用个性化的特点去炒作主题、用各种公关活动来获取顾客的认识、好感和互动,将会培养其受众对频道的好感和兴趣,从而俘获消费者的芳心。

三、网络营销市场定位的步骤

1.明确品牌的竞争优势。对于网络营销企业来说,必须在竞争激烈的网络市场找到自身的优势,这个步骤往往是通过找到自身与竞争对手间的差异性来完成。网络营销企业需要从以上的差异中,选择出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使企业更准确找到定位切入点,增强在网络市场的竞争力。

2.选择合适的竞争优势。网络营销企业可以通过找到自身与竞争对手间的差异来获取竞争优势,此时往往可以列出多种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从若干个潜在的竞争优势中选择其中几个竞争优势,建立起市场定位战略。例如阿里巴巴网现今的市场定位是为中国中小型企业提供贸易服务,这里的贸易服务包括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其中定位重点放在国际贸易。这是因为阿里巴巴已经融会了大量的商家,其中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分析国内国际贸易需求,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希望加入国际贸易的洪流,阿里巴巴利用手中巨大的商务资源接轨国际市场,形成了新的具备极强竞争力的市场定位。

3.完善市场定位的传播策略。选择好市场定位,必须采取适当的切实步骤把理想的市场定位传达给目标消费者,企业所有的市场营销组合都必须支持这一市场定位战略。对于网络营销企业,可以采用传统和网络相结合的方式传递市场定位,以保证其市场定位深入人心。同类产品在进行市场定位时,不一定只有一种定位标准,应按照当时的市场情况进行最准确恰当的定位。

要把握好网络营销企业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一定要按照网络营销的特征及企业状况,分析网络市场的现状,获取最适合网络营销企业的细分和定位方案。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应当掌握科学地市场分析方法,不断完善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定位推广策略的完善,这是企业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制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周蓓.网络营销市场定位浅谈.《资治文摘》.2009(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