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5:26: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育观的概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思想;观念;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引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8―015―03
一、思想与观念的概念辨析
按照《辞海》的解释,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思想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存在,结果是所形成的认识。一切根据和符合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思想始于以一种具有显著特征的模式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探寻。这些观察与探寻,是思想之网不断拓宽的开始,思想不仅广泛生长于我们心中,也广泛生长于和我们一样进行思想分享的每一个人心中。思想大厦不仅奠基于我们大脑之内的客观事实,而且奠基于他人的观念与认识,其中包括我们同时代的人、我们的祖先和我们的后裔的观念与认识。“在所有特定的思想领域,思想都是呈指数级增长。这种增长不像连续渐进的线,而像正在生长的机体组织中细胞的不断分裂”。
观念是客观存在在意识中的反映。人脑在接受客观存在之后,会对客观存在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初步的认识在头脑中被对象化后就会形成初步的观念。观念同物质的东西相对立,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观念作为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在无形中指导着人们在实践中进行的各种活动,不断丰富生活和提高生产实践水平。观念一方面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同时又加上了主观化的理解色彩。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是观念的本体存在,本体存在决定着主观认识,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之系统化的集合体便形成了观念。人的认识具有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认识总是发生变化的,会因时间的变迁而出现与时代不符合的意念。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但是,观念不仅反映客观现实,还能根据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为实践创造观念的对象,作为实践的目的。这种观念的对象通过改造客观物质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现实的对象,成为现实中不会自然产生的新事物。
通常把思想和观念作为同等的概念,都是认识和思维的结果,属于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思想与观念在本质上并无差异,都是主体对客体存在的认识及认识的集合体,我们经常把思想与观念放在一起称之为思想观念。在汉语的使用习惯中,逐渐弱化了思想与观念之间的区别。但是思想与观念并不是同一体,两者存在着概念内涵与外延上的区别。观念是思想的先导,观念的发展犹如生物成长的过程,观念的形成过程也是观念丰富的过程,从对周遭事物和自然世界的想法、认识到对自然世界秩序的想象,便产生了可能以自己在自然世界中建立的关系模式,并以此为范本,丰富自己的思想。这可以看做从观念到思想的孕育过程;反之,从思想到观念,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思想是由对自然世界的诸多观念和态度组成的,这些观念与态度经过长期的实践,随之形成了传统、习俗、惯例等。
观念,或者更广泛地讲,各种精神事物,作为认识的产物和工具,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从人的头脑中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决定着观念的性质和形式。黑格尔认为,观念是在历史中自我规定和自我实现的主体。这种实在性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物质的,但又并不因此而是纯主观性的。在弗雷格看来,思想既不是外部世界的事物,也不是内心世界的表征,而是另一种性质的现实。人们一向把观念的东西看做是用于理解的语句,即用于说明或阐释的语句。然而,“观念的东西一旦形成,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发生了一种本体的变化,它们不再仅仅是用来说明和阐述事物状态的观念性手段,它开始具有一种独特的存在,变成了世界的构成因素”。
二、何为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教育思想的解释是“对教育现象的认识。主要包括:教育主张、教育理论、教育学说等。大体可分两个层次:一是较为零星的、不大系统的教育思想,如人们对教育总体或某方面的片断的初步的看法、想法、主张、要求与建议等;另一是较为系统和严密的教育思想,如人们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经过深入探索、反复检验、整理改进而提出的教育理论、教育学说”。究其内涵,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来源于教育实践活动,往往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及多种认识的集合体;教育思想的历史性是由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决定的,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历史痕迹和历史印记,这也是教育发展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
教育思想有个体和群体之分。所谓个体的教育思想,是指作为个体的人从自身的价值观、教育观和生活经验出发而提出的教育思想。对某些哲学家、教育家、著名教育工作者等的教育思想的研究,就属于个体教育思想研究的范畴。所谓群体的教育思想,则指一类人或一个群体从自身的价值观和利益出发,结合这类人的共同生活经验而提出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不仅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还要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怎样发展知识和文化、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等问题。与教育目的相关的各种观点和假设是教育思想的起点和核心,它决定了教育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也包括与受教育者有关的各种观点和假设,以及对知识的性质、价值、与知识有关活动的方法和原则等方面的各种观点和假设。
《教育大辞典》把教育思想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较为零散和初步的思想,二是经过深入探索和反复检验的教育理论和学说。笔者认为,教育观念介于两者之间。教育观念不同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与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相适应的,并在某一时期得到人们的认可。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念在我国教育领域之所以根深蒂固,是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其适宜的文化土壤,它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及文化观念相适应。但是到了今天,受民主、平等、学习型社会等观念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念已不能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了。社会群体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的。
当我们把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提的时候,可能隐含着二者在表现形式上的某种差别。思想是指人们经过深入探索的产物,具有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如终身教育思想),而观念则常指对事物的某种看法,不一定有系统的理论(如学而优则仕)。教育思
想与教育观念皆可归为教育思维,没有必要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通常表述为教育思想观念。宽泛地理解,教育思想观念应包括关于教育现象的各种看法、主张、观念、理论和学说。喻岳青把教育思想观念划分为四个层面,即教育哲学层面、教育事业发展的层面、教育管理层面、教育教学过程层面。笔者认为,从宏观到微观,可以把教育思想观念划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即教育哲学方面的思想观念,是关于教育的一些最根本的理念,包括对教育中的核心概念“人”与“知识”的思考,如教育目的、教育性质、教育价值、教育功能等;中观层面即教育管理层面,主要指学校管理层面,指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等,包括学校、政府、社会的关系的界定与认识,关乎教育事业发展的思想观念等;微观层面即教学思想观念,这也是教育领域中最核心的思想观念,例如,教学的任务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应该是什么,对此类问题的认识都属于教学思想。
人们在开始其教育活动时,首先是在现实社会的条件下,继承前人的教育遗产和固有的教育传统。教育实践本身的发展逻辑直接制约着教育思想的变迁,从而赋予教育思想的历史进程以特殊性。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一旦确立之后,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成为一种可以独立发挥作用的力量。当它为社会大部分成员所接受,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社会心理时,往往具有极大的惰性;同时,它还受到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政治思想的影响。
三、教育思想观念在教育发展创新中的地位及作用
(一)教育思想观念引领教育改革
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提供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和不竭动力,是教育改革的先导,特别是微观层面的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思想观念在教育改革中起着引领的作用,改革的行动总是滞后于思想认识的变化。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观念被再次提起,这些教育思想观念的出现都是在教育改革之前。教育思想观念来源于教育实践活动,往往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及多种认识的集合体。分析当前的教育思想观念有助于人们理智地把握教育现实,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从事教育实践;只要教育改革按照社会公民所认可的教育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改革必然取得进步。教育思想观念的出现源于教育实践,但同时高于教育实践,引领教育改革的进行。终身教育思想、学习型社会早在20世纪就已提出,如今这些教育思想观念都变成了教育改革的目标。教育思想观念决定教育的正确走向,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发展创新的基础
教育是知识传承、创新最主要的方式,是培养人才最主要的途径,作为教育主场所的学校是文化知识传递、传承、创新的主阵地。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教育思想的创新。指出:“进行教育创新,首先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中国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教育创新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教育中既有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也有不好的或者过时的内容。教育创新就是要继承与发扬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改革一切不符合当今时代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等诸多方面,而在教育创新系统中起系统引导和驱动作用的,最主要的应该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与创新。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创新决定着整个教育创新的成败。
关键词:终身教育;图书馆员;学习
中图分类号:G259.2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177-01
在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4年在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这是对“终身学习”,也是对“终身教育”概念的最准确和最深刻的阐释。
终身教育的观点是本世纪60年代由法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提出的,他认为“数百年来,社会把人的一生机械地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前半生的时间用来积累知识,后半生一劳永逸的使用知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他提出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一生不可缺少的活动,它并不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因此,他要求建立一个新的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应当使教育从纵的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连结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个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
终身教育思想提出了教育应该是贯穿于一个人生命全过程的教育观,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认为:在迅速变革的时代世纪、终生教育应该处于“社会的中心位置上”,终身教育成为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该委员会进一步指出:终身教育从时间上讲,它与人的生命共始终、从空间上讲,与人生的所有都有联系。这种称之为“大教育观”即启蒙教育、学校教育、继续教育在终身教育的思想覆盖下建立起来的教育,才是顺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一、终身教育――是时展的需要
在信息社会中,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但是永恒的,而且变化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我们不能指望一种教育和一定阶段的教育为社会成员服务终生。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个阶段的一次性努力所能解决的,一劳永逸的在校学习已成为历史。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每个人必须随时接受最新教育,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生存、发展并获得成功。终身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是某一阶段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地使学习成为所有人终身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图书馆员在新世纪的社会环境下,必须选择终身学习。
二、终身教育――是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各种阶段性成果的频频问世,网络化浪潮向社会各个角落的迅速蔓延,图书馆员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较为直接与激烈的冲击,在处于信息化、网络化浪潮中心的美国,图书馆界的形势更是显得异彩纷呈,图书馆员的职业与角色在发生剧烈的更替,图书馆员的心态也在产生重大的变化,为了察明美国图书馆员职业角色的变化情况,美国图书馆权威刊物《图书馆杂志》进行了依次广泛的大规模的调查活动,1000多名图书馆员做出了回应,他们都反映了事业上发生的巨大变革,并认为技术是其首要推动因素。这次调查表明,图书馆员们正在参加大范围的职业培训,有73%的公共图书馆,69%的学术图书馆员以及68%的专门图书馆员都表明参加了一些形式的继续教育。图书馆开展的教育活动以Internet培训为最多,其次是计算机与管理培训。新知识的不断涌现,图书馆员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不学习就有被淘汰的危险。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认识学习是生存的需要,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员的必然选择。
未来的电子图书馆是一个高智能、集成化的网络电子信息资源系统,图书馆不再是独立的个体化藏书机构,其文献资料也不是单一的印刷型藏书模式,而是一个藏书体系不断电子化、数字化、集多种文献载体于一体的信息资源保障系统。信息检索手段的先进化,文献传递的网络化,资源共享的全球化将是下个世纪图书馆最基本的特征。同时,其自动化管理系统,信息检索系统,参考咨询与服务系统越来越高智能化。同时,图书馆员还应具有创新能力,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成为既精通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有关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变化,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三、终身教育――是读者对图书馆员期望的需要
在传统的图书馆中,馆员的服务是被动的,主要限于书刊的借借还还。进入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必须从被动转为主动,图书馆员不仅只是信息中介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能协助读者以有效的方式获得所需信息,要起到“网络知识导航员”“决策咨询信息分析员”的作用。针对读者的期望要求,馆员应及时学习有关知识、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读者服务工作。
总之,终身学习是21世纪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机制是图书馆立足于信息社会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员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成为开拓型、创造型、复合型的人才,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促进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海林市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樊秀萍.馆员素质: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体因素[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2):75―77.
[2]尹新源.终身学习与图书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18―19.
【摘要】新课改以来,初中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英语教学中真正体现、渗透素质教呢?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中小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核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初中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能力发挥了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文化修养
英语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而知识又是认知活动的基础。人们常说:“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至少应具备下列基本的知识结构:
(1)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用英语进行听读写交际的能力。它是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
(2)跨国文化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英语是使用英语的国家文化的载体,教师只有了解了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禁忌习俗、词语概念和体态语言等有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指导学生学好英语语言并与使用英语的国家人士沟通。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误解,以达到顺利使用英语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做到语言得体、理解正确。
(3)教育教学理论。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理论知识是英语教师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4)英语教师还应通晓祖国语言文字,具备一定的天文地理知识,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国情,并具备绘画、演唱、写作以及社会交际能力。总之。博学多能的外语教师更加容易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全面实现英语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转变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都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在学法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可能创设一个适宜于英语情景交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
三、改进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要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使“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大力提倡并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
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以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的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的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习惯、听说读写能力齐头并进的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的习惯等。
四、加强实践教学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条最佳捷径,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
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也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竞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教师还要不断调查研究,掌握交际动态,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克服部分中差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羞于启齿的语言心理障碍,尽可能多地为中差生提供交际机会,分层、分组组织他们进行情景会话表演,使转化中差生工作上一个台阶。初中英语课堂真正体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五、合理奖励批评
及时地找成绩退步的同学谈话,及时帮助其找到并分析退步的原因,向其提出要求和告之解决的方法。对稍有进步的同学要不失时机加以表扬和鼓励。这样会刺激他们越战越勇的斗志。漏掉一次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都有可能挫败他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每天除了上好每一节课外,课后还应花大量的时间和学生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向,而且力求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平时应该做好提“优”补“后进”工作,让“优”生有雄心,有指引,有目标;让“后进”生有信心,有温暖。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不用担心这些活动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相反还会起到促进作用。
结语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英语教师应当为实施素质教育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蒋星城,浅谈素质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J],读与写(下旬),2010
一、功的概念建立的缘起
高中教材对功的概念的形成历史有一个简要的交代――早期工业革命促使人们需要一个衡量机械工作能力的统一标准,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渐形成一致意见,即用机器将重物提起的高度与重物重力的乘积作为一个标准,由此逐渐形成了功的概念。
但是,这个交代,只说明了功的概念的建立历史和实际功用,却并没有很好地指出建立功的概念的理论目的,因此,从教师到学生对功的定义的特异之处都普遍感到不好理解――为什么要分解位移到力的方向呢?这有什么道理呢?
其实,物理学引入功的概念,实际上是为了量度一个运动变化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多少,也就是教材所说: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正是能量变化的如此特点,导致功的定义必须如此。可能有些教师认为,功是能量概念之前就有的物理量,历史上或许如此,但物理理论体系中,却是先有能量概念,再有能量变化的量度问题,以及这个量度与力、位移的联系问题。
因此,我建议教师讲明功的概念建立的理论目的,并指出正是因为能量变化的如此特点,所以功的概念如此特异,要求学生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接受这种特异之处,并同时指出,到大学进一步深入学习物理时,就会明白如何由能量变化导出功的如此定义。
这个讲法还为后面讲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做好了铺垫。
二、功的定义式中位移的讲法
功的定义式中位移是指力直接作用在其上的质点的位移。可是,高中物理习题中,很多物体却不能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比如,可以形变的细绳、弹簧、人体,或者长度不能忽略的杠杠、黑板、滑块等等。在面对前面一类情形时,过去有些教师便把功的定义式中位移说成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但这个说法却遇到了作用点在不停转移时无法适用的问题(如手在书本上擦动时,计算手对书本做的功,此时书本也在滑动),于是从教师到学生普遍感觉到了一种混乱和无力。而且,这种说法用力的作用点代替受力物体(质点),抽空了位移是受力物体的位移、功是受力物体能量变化的量度的物理实质。
为了将各种情况下功的定义统一,建议教学时,在这个位移的概念前加如下三个限定:
1.力直接作用在其上时;
2.力直接作用在其上的物体;
3.对地的。
合起来即是:力直接作用在其上时、力直接作用在其上的物体对地的位移。
这样,对于踢出的足球,计算脚对球做的功就只能用脚与球接触有力的时间内球的位移;对于滑块在滑板上滑动时,计算摩擦力的功时,就不能用两者的相对位移,而必须用两者各自对地的位移。
更重要的是,对于前述不能看做一个点的物体,这种说法也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比如,引体向上时,计算杆对人体做的功,杆对人的力直接作用在手上,因此,这时应该用手的位移代进公式计算;原地蹲立起跳、爬杆、爬楼梯、乘扶梯等一系列问题类似处理。再比如,手在书本上擦动,书本也在手的摩擦力作用下向前滑动,计算手对书本做的功,此时,整本书在平动,力直接作用在其上的物体就是整本书,于是就可以直接用整本书对地的位移代进公式计算,这时,不需要考虑作用点转移的问题。所以,手在黑板上擦动时,因为黑板没有动,没有对地的位移,因此手对黑板不做功。
三、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关于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教材一般回避不谈,而大部分资料和教师基本上都讲成动力功、阻力功,即正功是指动力对物体做的功,负功是指阻力对物体做的功。这种说法对质点而言并没有多大的问题,但对可形变物体,就值得商榷了。
比如,人原地起跳时,地面对人的作用力是人起跳的动力,由于力直接作用在其上的脚离地前没有位移,这个力对人并不做功。再比如,光滑水平地面上放一平板小车,一人站在小车上,现在人开始向后蹬车从而向前跑去――这个过程中,人对车的力是动力,做正功,因为车的位移与蹬力(摩擦力)方向相同;车对人向前的摩擦力也是人体前进的动力,但因为人的脚对地的位移向后,因此车对人做负功――这个过程中,动力做了负功!
动力是可以不做功,也可以做负功的!
因此认为正功即动力功,明显有问题;更严重的是,这种讲法,掩盖了功的正负实质――功的正负实际上是指能量转化转移的方向,即力对物体做正功,表示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输入能量,力对物体做负功,表示施力物体从受力物体取走能量!
在前述人向后蹬车从而前进的问题中,人对车做正功,将人体的能量输入平板车;车对人做负功,平板车将能量从人体取走。或许有人问,人车动能都增加了,这增加的能量来自何处?很显然,是人体肌肉消耗体内化学能,对脚和上体都做了正功,从而将体内化学能转化为了人车整体的动能。
因此,我建议,关于功的正负,最好不提动力功、阻力功的说法,而直接指出功的正负是指能量转化转移的方向,并说明力对物体做正功,表示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输入能量,力对物体做负功,表示施力物体从受力物体取走能量;如果一定要提动力功、阻力功,也要及时补充前述“功的正负的实质表述”,从而突出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的本质意义,也为后面讲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做好铺垫。
一、提升工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造成教师无力感的根本在于教师已缺乏了对工作的热情。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即教师对学生的“热心”和“感情”,意味着教师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接纳学生,能倾听学生的心声,将学生的想法、意见与建议主动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与工作中;并且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是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带着真心、诚心、信心、爱心来教育学生,与学生相处的。这种热情主要表现在:上课时,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富于表现力,能够运用不同的音高、音量与节奏等来控制教学的进程;同时,富有创造性,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兴趣点,使其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成教学目标。当然,教师的热情也包括其对学生能力与水平的肯定与认可,坚定地认为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到了课下,有工作热情的教师主要表现为:注意将学生的学校生活与课余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与行为习惯,关爱学生、呵护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困难,使其感受到爱的存在。
刚上班时,老教师总提醒我,“进教室,一定不能给学生笑脸,否则以后就收拾不住了”。因而每当走进教室之前,我总会在门口稍作停顿,把笑容藏匿起来,确定面部表情已经冷却下来,才径直快步迈向讲台。课堂上,我依旧是一副严肃、严谨的面孔,很少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题,注意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关注过课堂问答中的那些错误和欠妥的答案,总是让其匆匆而过。虽然我的提问对象是全体学生,但在整个教学中,我真正关注的却总是少数学生,这些问题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一些学生觉得自己无能,形成“在学习上没有能力”的想法。一年之后,我突然发现对历史科目真正感兴趣的同学已经很少,且学生们考试的优秀率不高,甚至连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我顿时觉得束手无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乱与无助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将教育教学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而没有将自己的真心与热情投入进去。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我决心重新出发,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征程中去。
接手新初一,迎来一批纯真、可爱的学生,我每天带着微笑进教室,信任、关注每个学生,想办法记住他们的名字,在课堂上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过了一段时间,在课堂上我已经能够轻松地点名提问,在与他们进行眼神交流的时候,总能感受到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在跟随着我。而且,课堂上的互动总是轻松自如,大家会为了一个问题而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等争论有了结果,大家时常会会心地点头,表示已经掌握了这个问题。在活动课上,同学们积极表现,各展才能,声情并茂地表演课本剧、绘声绘色地讲历史故事等,对学习历史兴趣高涨,甚至有些同学还去买课外讲解资料,进行拓展训练。最终,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到了下一阶段的学习,而我从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教学的乐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找到激起学生内心火花的办法。只要用心去做,教师的热情就隐含在我们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中。我始终相信,充满热情的教育和教学能把求知的兴趣和求知的信仰传达给学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信念,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
二、设定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果你认为能行,那你就行”是一句商业成功的信条,这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同样适用。测试表明,当一个运动员想象他正在击球时,他肌肉中的化学物质就会立即发生相应的变化,正如他真的在赛场上击球一样。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潜力的教师会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对学生的坚定信念,他会把积极的态度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斗志。当然,这不能仅仅是空谈,而应在具体教学中给学生设定目标,用“成功来鼓励成功”。当学生取得成功,就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当学生具备了一种持久的学习愿望时,他就能够克服困难,克服自身的惰性,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为他知道,只要他努力了,成功就在前方等待着他,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得非常好。这样的学生不会厌学,不会对学校、教师和同学充满怨恨,对他来说,学习本身已经成为一件值得期待的美好的事情。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成功案例。我所带的六班,从初一开始每次考试总评都是第一,英语、数学等多门功课都在年级名列前茅,之后,我和班里的学生就逐渐开始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到了初二,四班换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当班主任。一天,年级组长拉着我说:“不要掉以轻心,四班班主任把你们班的期中考试成绩贴到墙上,逐个比较,是决心要超过你们班了”。我心想:“想超过我们六班,差得远了……”初二期末考试改完试卷后,四班班主任拉着我去教研室看成绩对比分析,我好不情愿地跟他去了,心想超过我们班是不可能的。但是令人惊讶的是,两个班成绩竟然不分上下,且四班大有超过六班之势。
随后,我与这位老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她说,刚接管这个班时,班级总成绩排在年级倒数后几名,班里学习氛围差,大多数学生都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几个调皮的男生上课经常捣乱,不完成作业,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严重影响班风。针对这个现象,她一方面在全班树立起“勇争第一”的意识;另一方面,对后进生“恩威并施”,让他们进入学生会,但对其严格要求。最重要是让他们感觉到做学生干部,首先自己要学习好,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针对她所教的物理学科,她上课时有意识地提问他们,且每天放学后,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帮助他们消化当堂课的疑问,解决练习题中的难题。持续了两个月之后,这些学生的期中考试物理成绩都及格了,这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和鼓舞,她趁机在此基础上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学习目标。慢慢地,上课时,他们开始集中注意力,不再捣乱了,其他同学没有受到干扰自然也用功学习,所有学生都在比纪律、拼学习,班级班风、学风好了,整体成绩都得到了提高。
一、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随时调整补充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识,以便适应工作的需要、环境的变化
如果你没有在能力和知识各方面做好准备,当新的工作来临或环境变化时,你就只会束手无策。
记得我曾经待过的一个村小,刚去时,我对学校的印象是管理不完善,各项制度不健全,教师自由懒散、无心向教,校园脏乱不堪,学生粗野无礼。工作一段时间,与教师相处之后,我更是看到了一个怪现象,有外出学习、听课的机会,竟无人愿去,这要在我以前待的学校,那可是求之不得的事。这样的状态持续两年,这个村小成为另一所中心小学的分部,不再以村小的形象出现。于是,学校的管理一切制度化,一切规范化。可平时自由惯了的老师觉得不舒服了,刚开始,大家并不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适应新的变化,而是采用抵触、发牢骚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才慢慢地认清形势,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工作观念、工作态度,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后来,进入校园,看到的是校园干净整洁,教学秩序井然,教师工作紧张而有序,学生文明守纪。
二、教师之间要互相协作,形成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法 实施理据 方法 实施评价
一直以来,教师教学偏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客观来说,这种方法有其优缺点。
讲授法的优缺点[1]2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学,尤其是高校教学来说是弊大于利的。普鲁塔克(Plutarch)说:“思想不是需要不断填充的空瓶,而是需要点燃的火花。”[2]208教学的质量大部分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质量,一个高水平的教师会认识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允许学生以他们的速度进行学习,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来进行学习,并在实践中提供有益的指导,这正是参与式教学法的理念所在。
一、关于参与式教学法的概念阐释
参与式最初是英国的一套社会学理论,目的是吸引受国际援助的当地人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方法在西方的高等教育机构中逐渐普及,它的出发点是让每个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目的是使每个不同的人都平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中掌握方法,建构知识系统。中国自20世纪末也引入了该教学法,应用于许多专业课程教学中。
那么,参与式教学的定义是什么?一般认为,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3]159。参与式教学法有四个特点:第一,开放式的教学内容;第二,提问式的讲课方式;第三,无标准答案的习题;第四,报告/论文形式的考试[4]25-26。综合来看,参与式教学法的主要内涵为:
(1)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即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促使参与者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或活动有责任感和拥有感,激发大家的创造力。
(3)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参与者互相学习和提高。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理据和方法
(一)实施理据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认为人的自然学习是在情境中实现的,认知的功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建构主义研究者认为,传统教学暗含了这样一种假定,即概念性的知识可以从情境中抽象出来,因此,概念的抽象表征成了教学的中心。实际上,这种假定恰恰限制了教学的有限性。他们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所以,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和感知上[5]99。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积极合作使群体成员彼此鼓励和促进学习上的努力。社会互动关系对于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要增进社会次级团体的和谐,在教育上,提倡学生在学习上的互动与交流,由此达成群体关系的和谐[6]116。
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也支持参与式教学。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会使外在激励加强。
(二)实施方法
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分组讨论、头脑风暴、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访谈及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的各种游戏、练习活动等。可见,参与式教学法并不是某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媒体,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也称角色扮演法,是指运用或设计特定的场景、人物、事件,以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为参照物,让参与者进入相关角色,进行模仿、比较、优化,反复演练,以求升华理论和提高能力。
2.头脑风暴。是使每个人都能提出新观念、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集体训练法。头脑风暴法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畅所欲言而不对每个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讨论的形式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
4.案例教学法。是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三、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评价
(一)有效成果
参与式教学法自从引入课堂以来,广泛使用于各个学科和专业,许多实证研究都对参与式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证实。
张凯以内江师范学院2007级15个班1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参与式教学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基线调查、学生座谈、学生撰写学习访谈等几种方法,对学生关于参与式教学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和教师积极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7]66-68。
白惠芳以旅游法学为例,指出单纯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书本教学及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并不能有效地达到本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学生虽然可以掌握旅游法学的相关理论,在期末或结课时能通过课程考试,但在对毕业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基于此,他们以行动研究的理论为基础,对所任教学班组进行了参与式互动教学的实验研究。认为参与式教学应用于大学教育课堂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培养能讲、能动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更进一步的摸索和深化[8]102-105。
(二)实施限制与困难
参与式教学真正实施起来也存在相当多的限制和困难。
1.许多教师并不愿去激励学生思想中的火花,倾向于采用传统的机械式的讲授方法。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用参与式教学法的能力、开放的学识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参与式教学方法比讲授法需要更多的课堂时间,教师如想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必须减少课堂内容的讲授时间,学生则需在课外进行更多的课程学习,教师课堂上也需要花费时间来对参与式教学进行的背景知识进行解说。
3.使用参与式教学法,对学生的评估也变得更为主观和困难。以内容为定位的讲授法可以采用客观的考试来对学生进行评估,然而对小组和辩论进行评估则难以保证客观和精确。
此外,合适的教材、课堂规模和座位安排、如何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参与机会都是影响参与式教学的因素。
四、建议
通过以上的讨论,特别是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肯定参与式教学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参与式教学,学生能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并且能表达通过与其同学合作所学习到的知识。基于这种方法的优势,我们应该在各级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教学中推广。但大规模地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往往会面临文中已讨论过的许多限制和问题,从而限制了参与式教学法的广泛使用和有效实施。
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推行参与式教学法,必须经过周密详细的计划与安排,配合本校的教育水平、专业课程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为他们搭建理解参与式教学法内涵的平台,例如举办关于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培训,观摩比较成功的参与式教学法的课堂,就参与式教学法在本校的实施可能遇到的障碍而进行讨论,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等等。此外,学校也应大力支持参与式教学法这一理念,适当调整目前的课程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时间、课堂考核方式等,为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参与式教学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Malawi Institute of Education.Participat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A Guide to Methods and Techniques. Malawi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04.
[2]Ted Joseph.A Call for Participatory Teaching.Improv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ing,Vol.26,No.3,Participatory Teaching and Learning,Summer,1978.
[3]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
[4]过增元.倡导参与式教学法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3,(2).
[5]吴刚.建构主义与学习科学的崛起.南京社会科学,2009,(6).
[6]梁爽.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合作式学习理论.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
[7]蒲永红.浅析参与式教学法.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学报,2007,(9).
【关键词】教育观念
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主体与客体的交往关系,教师始终处于控制与主导的地位,学生处于服从与被控制的地位。素质教育的提出意味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关系,提倡尊重幼儿,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提供更多的选择,发挥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强教师对个别幼儿的了解,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互动和教育。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传统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经验,不是居高临下的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不是灌输而是分享。活动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发展过程,课程成为师生相互作用的有机生态系统,在这过程中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创造与快乐。
作为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教师如何改变原有观念,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我们年轻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园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园本教育改革,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初步形成了有园本创造教育特色的课程方案,在制定、实施、完善课程方案,初步尝试了师幼共同建构课程,变刚性计划为弹性计划,变教师设计课程为师幼共同建构课程。在此谈一下一下几点做法。
一、 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为师幼共建课程奠定基础
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兴趣使幼儿敢于动手,使活动得以维持,儿童没有兴趣。就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更无从谈起幼儿的主动发展。兴趣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幼儿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去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对广泛的兴趣,使幼儿能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1、 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
按照皮亚杰的说法,幼儿是在活动中运用感官,不断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能动的吸引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通过自身的同化顺应、不断平衡才获得发展的,因此说幼儿是积极的主动发展的主体。幼儿发展是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自然、社会中的教育资源,发挥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广泛兴趣。为培养幼儿对环境的兴趣,我们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自然环境,带幼儿走入大自然,大社会,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获取知识、经验,使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秋天来到了,我们带幼儿来操场、社区找秋天,在进行“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时,我们收集资料通过视频观看让幼儿了解未来的环保城市的构想蓝图,激发幼儿做“环保小卫士”的兴趣;在认识家乡的名牌产品时,我们发动孩子收集家乡的名牌产品并大胆在集体面前分享自己的成果从而激发孩子爱家乡的情感,如:在进行主题活动“春天来到了”,我们带幼儿走入大自然,引导幼儿搜集关于春天自然环境变化的经验,在幼儿充分感知后,为幼儿准备各种不同的材料供他们选择来剪、贴、画、折、讲等,从讨论到一起欣赏整个过程都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特别感兴趣,也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通过带幼儿走出去,开拓了幼儿的视野,激发了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为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 培养幼儿对探索、操作活动的兴趣。
幼儿的发展是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是好动的,他们是通过各种感官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从而认识世界。幼儿只有通过自己亲身的操作,在玩玩、做做、试试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各种经验与技巧,既动了手,同时又活跃了思维,加深巩固了对事物的认识,同时也是幼儿主动发展的机会。因此,要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主动探索,从而获得发展。要激发幼儿探索、操作的兴趣,就要使幼儿对操作材料产生好奇心,好奇心是幼儿固有的天性,是一切探索活动之源。它推动着幼儿去了解周围事物并产生疑问,促进他们去探索、操作、发现、尝试。例如:玩水时,幼儿对小船进去水会沉下来。产生了好奇,看见自然角里的植物向有光的方向生长产生兴趣;发现秋天里,对小蚂蚁忙着搬粮食产生好奇心;对用磁铁做成的‘跳舞的小孩’,为什么会移动产生了兴趣等。当幼儿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后,我们就因势利导,引导幼儿提出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操作、发现,与幼儿一起动手搜集相应的材料,提供一些废旧材料、自然材料,让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想,使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去进行操作,在操作中获取知识,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找到答案,好奇心得到满足,发现事物的奥秘时,成功感就会油然而生,将激励他们主动的参与操作,探索活动,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 把幼儿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1、 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定主题:
在传统的分科、单元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预先选定的。在主题教学中,主题的确定有预成和生成两种形式。不论那种形式,确定主题时都要考虑:活动是否有价值,材料是否容易收集,孩子是否能实际操作。
2、 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调整教学内容,形成弹性的课程目标。
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预先设置的活动并不一定适合孩子,他们可能并不敢兴趣,而对他们自己发现的问题,幼儿常常怀有很大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经常在预成的主题教学中加入生成的内容。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所在,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适时删除个别与孩子生活经验相差甚远的预成活动内容,增加孩子探究出来的生成活动内容,并调整课程目标,使适宜的课程目标为幼儿新经验的形成和身心发展提供土壤。
3、 为孩子不同的生活经验提供展现的空间。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不同生活经验的孩子,他们是能自己认识、思考、发现、幻想和表达世界的完整的各具个性的人,我们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而应尊重他们的个性。赞赏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心灵世界,我们只有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经验,才能在教育中遵循《刚要》促进幼儿主动性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幼儿真正富有个性的成长。
三、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1、启发点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是一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知识经验缺乏或认知策略不当,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即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提出问题,起铺垫导向的辅助作用。
(1)、当学习活动出现困惑时,教师提出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及时给予点拨能为幼儿扫清参与学习的障碍,以鼓励幼儿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学习。“点拨”不是传统的讲授方法而是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注重启发式,在幼儿踮着脚且够不着的情况下教师给予点拨。如:在一次制作蜻蜓活动中,聪聪选用了透明塑料薄膜来制作蜻蜓的翅膀,选用小木棍做蜻蜓的身体,然后用胶水固定,几次都没固定成功。他开始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时我对她说:“我们平时除了用胶水来粘贴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用来粘贴的?”经我的启发,他找来了双面胶、透明胶,通过不断的尝试,解决了难题获得了成功。教师的适时介入,给予点拨又一次引发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
(2)、拓展升华激活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可运用语言创设环境,启发幼儿想象与创造,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向新的。如:绘画有趣的蜗牛活动中当幼儿绘画了一只蜗牛的主体后,我提出有趣的启发性的语言:“你画的这只蜗牛是蜗牛一家中的哪个成员?蜗牛宝宝和爸爸、妈妈在做什么?蜗牛宝宝为什么哭了?谁来帮助它?”等等。幼儿在这些语言的启发下,思维得到拓展,出现绘画创作的,幼儿边说边画其乐无穷,非常快乐。
2、大胆放手,给幼儿自主学习的空间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探索提供时间与空间,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展,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蔬菜》主题活动中,我带幼儿到菜地去观察,让幼儿参与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及蔬菜的图片,让幼儿参与布置“蔬菜世界”环境。幼儿在“蔬菜世界”探索活动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由探索;我除了引导幼儿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鼻子闻,并鼓励幼儿剥开豆荚、剥去芋头的皮、切断莲藕等方法“解剖”蔬菜,还引导幼儿边观察边与同伴交流讨论。在探索过程中,我大胆放手,为幼儿提供了自由探索过程的机会,幼儿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获得了有关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以及内部构造等知识。幼儿说:黄瓜摸上去会刺刺,黄瓜闻起来有点香味,空心菜的梗中间有个洞,莲藕切开有许多洞洞,芋头唉穿一件衣服,四季豆长得像泥鳅,青椒长得像灯笼,中间是空的,里面有很多籽,辣椒不小心弄到眼睛时,眼睛会难受的……这是多么生动,真实的体验啊!
3、 建立对话关系,亲幼儿促发展。
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特别是实施“探索型主题活动”以来,我发现与孩子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教师给幼儿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而现在的我和孩子们之间基本保持平等、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同伴、朋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幼儿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老师的指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对话的过程让幼儿与老师共同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合作、有爱。班上,有一位孩子由于父母比较忙,难得与孩子亲密。因此更是宠爱他,家中的爷爷奶奶更是如此,样样事情都由着他,让他养成了许多不良行为:自私、霸道、好强过火、情绪极不稳定,稍不称心就打人,搞破坏,我们对他的行为感到头痛,经常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由此,他对老师有一种抗拒、对立的心理,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老师喜爱的人。为了消除他与我的距离,我真心地和他试着做朋友。他喜欢唱动画歌曲,特别是日本奥特曼的有关歌曲,唱起来还真是一流。针对他的特别,经常提供和利用有利时机,让他在集体面前表现、展示,树立他的自信,提高他在同伴中的威望。在角色游戏中,他想做理发师,我看见了忙走过去请他帮我理发,我一边夸他手艺好,一边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大家都来理发,他不由地对我笑了一笑,流露出感激的目光。在自由活动时,我也经常也他聊天、讲故事,使他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们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缩短了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本来不怎么乐意与老师交流的他开始主动来找我,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我。我也总以温和的眼神、和蔼的微笑、赞许的点头给他送去温暖,从而为他营造一种更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建立对话关系,亲近幼儿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
4、建立互动关系,师生共同成长
后白中学 李伟根
新课程已经走进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正冲击着我们头脑中的旧有的观念。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有没有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素质,这是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
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把学生推上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新课程正好为教师观念转变提供了契机和条件。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初中的研究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因此,新课程的改革首先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
二、 改变教师权威“统治者“的形象,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说:“如果没有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学习,任何教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师生交往中讲求平等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民主的教学气氛,大面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或武断地下结论,不因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而交往中表现出或轻视或重视的倾向,而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不公正。
在新课程中,教师应该从神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给学生以适时的点拨。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教师要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师生在人格上、地位上的平等,才使师生的交往充满了亲和力和人情味。教师以情动情,以情育情,学生们则“亲其师,信其道”使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灵魂”。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
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而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学习方法上绝不能搞“一刀切”,结合学生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课堂上师生间互动,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人,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没有教不
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和快乐成才。教师要注意每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使有特殊才华的学生有更多、更快发展的机会,使学生有困难、家有困难的学生有更多、更细的关爱,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友情,同时受到鼓励、感化、召唤和指导,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俗话说:“爱屋及乌”教师的真诚之爱“投射”到学生身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信赖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情感氛围
教育家巴班斯基说:“积极的情绪会造成情绪的高涨,会强化人们的努力”。
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这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营造宽松和谐的情感氛围,一是教师要彻底摒弃师道独尊的旧观念,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以真诚的心态和言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沟通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二是要大力倡导不唯书、不唯师的教风和学风。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提出问题和发表见解;三是要坚持以成功激励学生,不能以失败刺激学生,教师评价学生要重在表扬和激励,“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当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和信任,就能不断产生获取知识,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