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5:26: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海外转口贸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出口贸易结构问题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去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超过1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实现贸易顺差110.1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平稳而且快速增长的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主要特点
1.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但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仍然偏低。改革开放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的比例逐步上升,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一直是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达7,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9.0%,占出口总额的93.6%,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18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仅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的28.6%。据世贸组织(WTO)统计,早在2000年,世界前十大出口国和地区的产品平均高新科技含量已达4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所占比重偏低。
2.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但出口效益不高。我国出口效益不高,这种低效益是由于我国出口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近年来,加工贸易一直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2005年加工贸易额为4,16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4.7%。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靠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的出口,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的比重偏低,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从出口贸易国别结构来看,出口市场过于集中。2005年,我国前四位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其总和达到了出口总值的67.6%。其中,美国占21.4%,欧盟占18.9%,中国香港地区占16.3%,日本占11%。由于香港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其中又以转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主,因此,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
4.从出口主体类型来看,私营企业上升较快,外资企业仍占主体。2005年,我国私营企业的出口激增,同比增加62.1%,但只占出口总额14.7%;外资企业同比增加31.2%,占出口总额的58.3%。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来看,外资企业占88%,部分行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被外资企业所垄断,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对外资企业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问题
1.出口商品结构还是比较低级,没有摆脱依靠低成本竞争的老路。虽然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已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高技术产品的比例仍然偏低。我国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和低廉的价格优势来扩大市场。这不但会导致能源浪费、环境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低级的产品结构将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2.加工贸易仍以初级形式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加工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加工过程短,加工深度不高,产业关联性偏低,产品附加值偏低。这表明,我国承担的只是这种高技术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我国在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还处于较低层次。
3.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风险较大。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地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将带来东道国贸易失衡、加大国内就业压力等问题,是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4.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占主体,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技术进步,但主要是一般技术进步,而不是先进技术进步。外资企业垄断核心技术,主导了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跨国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主要是利用我国的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凭借着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利润和生存空间。
三、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
1.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吸引跨国公司把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提高管理水平,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企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引导加工企业根多采用国产料件,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对加工贸易的产业指导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加工贸易。
3.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保护和巩固已有市场,积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我国与东南亚、非洲、南美、中亚等地的国家经济互补性较强,具有了技术、资源方面一定的比较优势,而我国现代化所需的能源、原材料等正式这些国家的优势所在。因此在这些国家实施有效的海外投资带动战略,既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减低外贸风险,实现“边际产业”的国外转移,又有利于利用海外资源满足国内生产需要。
4.合理引进FDI,提高民族企业的技术水平。引导FDI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型、知识含量高和资本密集型领域转变。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使用的质量,并合理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外商投资在地区结构、行业结构和单位面积投资密度的优化。通过FDI的“溢出”效应,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带动民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财务司网站:/tongji.shtml
关键词:出口贸易结构问题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去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超过1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实现贸易顺差110.1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平稳而且快速增长的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主要特点
1.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但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仍然偏低。改革开放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的比例逐步上升,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一直是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达7,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9.0%,占出口总额的93.6%,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18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仅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的28.6%。据世贸组织(WTO)统计,早在2000年,世界前十大出口国和地区的产品平均高新科技含量已达4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所占比重偏低。
2.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但出口效益不高。我国出口效益不高,这种低效益是由于我国出口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近年来,加工贸易一直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2005年加工贸易额为4,16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4.7%。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靠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的出口,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的比重偏低,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从出口贸易国别结构来看,出口市场过于集中。2005年,我国前四位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其总和达到了出口总值的67.6%。其中,美国占21.4%,欧盟占18.9%,中国香港地区占16.3%,日本占11%。由于香港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其中又以转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主,因此,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
4.从出口主体类型来看,私营企业上升较快,外资企业仍占主体。2005年,我国私营企业的出口激增,同比增加62.1%,但只占出口总额14.7%;外资企业同比增加31.2%,占出口总额的58.3%。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来看,外资企业占88%,部分行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被外资企业所垄断,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对外资企业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问题
1.出口商品结构还是比较低级,没有摆脱依靠低成本竞争的老路。虽然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已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高技术产品的比例仍然偏低。我国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和低廉的价格优势来扩大市场。这不但会导致能源浪费、环境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低级的产品结构将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2.加工贸易仍以初级形式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加工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加工过程短,加工深度不高,产业关联性偏低,产品附加值偏低。这表明,我国承担的只是这种高技术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我国在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还处于较低层次。
3.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风险较大。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地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将带来东道国贸易失衡、加大国内就业压力等问题,是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4.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占主体,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技术进步,但主要是一般技术进步,而不是先进技术进步。外资企业垄断核心技术,主导了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跨国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主要是利用我国的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凭借着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利润和生存空间。
三、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
1.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吸引跨国公司把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提高管理水平,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企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引导加工企业根多采用国产料件,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对加工贸易的产业指导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加工贸易。
3.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保护和巩固已有市场,积极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我国与东南亚、非洲、南美、中亚等地的国家经济互补性较强,具有了技术、资源方面一定的比较优势,而我国现代化所需的能源、原材料等正式这些国家的优势所在。因此在这些国家实施有效的海外投资带动战略,既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出口市场,减低外贸风险,实现“边际产业”的国外转移,又有利于利用海外资源满足国内生产需要。
4.合理引进FDI,提高民族企业的技术水平。引导FDI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型、知识含量高和资本密集型领域转变。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使用的质量,并合理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外商投资在地区结构、行业结构和单位面积投资密度的优化。通过FDI的“溢出”效应,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带动民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财务司网站:/tongji.shtml
关键词:出口贸易结构问题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去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超过1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实现贸易顺差110.1亿美元。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平稳而且快速增长的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主要特点
1.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但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仍然偏低。改革开放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的比例逐步上升,技术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一直是拉动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商品。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达7,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9.0%,占出口总额的93.6%,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18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仅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的28.6%。据世贸组织(WTO)统计,早在2000年,世界前十大出口国和地区的产品平均高新科技含量已达4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所占比重偏低。
2.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但出口效益不高。我国出口效益不高,这种低效益是由于我国出口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出口。近年来,加工贸易一直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2005年加工贸易额为4,16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4.7%。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靠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加工制成品的出口,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的比重偏低,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从出口贸易国别结构来看,出口市场过于集中。2005年,我国前四位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和日本,其总和达到了出口总值的67.6%。其中,美国占21.4%,欧盟占18.9%,中国香港地区占16.3%,日本占11%。由于香港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其中又以转口到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主,因此,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
4.从出口主体类型来看,私营企业上升较快,外资企业仍占主体。2005年,我国私营企业的出口激增,同比增加62.1%,但只占出口总额14.7%;外资企业同比增加31.2%,占出口总额的58.3%。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来看,外资企业占88%,部分行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被外资企业所垄断,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对外资企业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问题
1.出口商品结构还是比较低级,没有摆脱依靠低成本竞争的老路。虽然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已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高技术产品的比例仍然偏低。我国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和低廉的价格优势来扩大市场。这不但会导致能源浪费、环境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低级的产品结构将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2.加工贸易仍以初级形式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加工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加工过程短,加工深度不高,产业关联性偏低,产品附加值偏低。这表明,我国承担的只是这种高技术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我国在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还处于较低层次。
3.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风险较大。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地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将带来东道国贸易失衡、加大国内就业压力等问题,是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4.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占主体,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技术进步,但主要是一般技术进步,而不是先进技术进步。外资企业垄断核心技术,主导了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跨国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主要是利用我国的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凭借着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挤占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利润和生存空间。
三、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
1.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乏问题和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吸引跨国公司把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提高管理水平,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企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引导加工企业根多采用国产料件,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对加工贸易的产业指导政策,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加工贸易。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动因 “走出去”
一、导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逐年扩大。《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表明,中国截至2010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688.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7%,占全球总额的5.2%,排名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第五位,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也远远地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出口面临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国际竞争不断加剧的不利局面,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为我国拓展了经济发展的空间。对于个体企业而言更是意义重大,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达到寻求资源、技术、管理经验等目的,为我国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也有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因此,了解我国对外投资的特点,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一变化趋势。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1.企业获取战略资源满足内在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等新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发展和规模扩张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很大问题当属资源的限制,而这些企业生产资源正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投资目标国当地获得。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中国出口的不断扩大,中国还积极地参与到跨国投资活动中。这种资源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达到寻求稳定的供应链上游,突破资源瓶颈,避免外部冲击的影响的重要目的。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上,跨国并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并购海外那些具有丰富经验和资源的机构,不但有利于我们国内企业获取资源,还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拓展国外的市场。当前我国的企业的发展缺乏后劲,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并购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符合我国在特定国际分工链条下的发展模式
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是由其自身的比较优势决定的。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但是技术水平不高,因此多年来,中国主要是通过从事加工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参与国际分工的。入世以来,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始终处于低附加值生产环节,获得的利润很少。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企业逐渐失去了成本优势,加之本身所获利润很少,在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中,有些已经无法为继,面临倒闭的危险。面对这一非常不利的处境,企业内部必然产生了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换代的要求。同时,由于国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三高企业逐步对外转移生产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3.企业风险控制和提升收益的需要
我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出口企业多是通过代工和依靠香港转口贸易发展起来的,这就意味着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并没有拥有一个稳定且良好的外销渠道和网络,这大大增加了企业扩大投资、生产的风险。出口企业在面临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内在要求时,在海外建立稳定的外销渠道和网络成为其当前的迫切需求。
4.符合人民币升值和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趋势
危机总是伴随着机遇。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一方面面临着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元走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缩水的不利局面,但是另一方面,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也降低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应对外汇缩水的挑战,国家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同时,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成本降低的机遇,企业有扩大“走出去”的规模的动力和需求,进一步加快国际扩张的步伐有利于企业对资源、技术、管理经验等的获得,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动力。
5.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
由于我国出口导向型政策的实施,经常项目长期处于很大的顺差,从理论上讲,经常项目顺差意味着对外投资净额在增加。但在中国,与理论不符的是,经常项目的顺差大部分转化成了国家的外汇储备,所以有了外汇储备的连年上涨,这也就意味着顺差并没有转化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从本质上讲,外汇储备增加也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但是这种国家替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往往会产生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藏富于民”是国家外汇储备政策的一个趋势,在政策实践层面,中国已经在2008年内彻底取消了强制结售汇。同时,国家还加大了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体现在一方面,逐步降低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用汇约束,另一方面,也大大规范和简化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程序。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发展的动因主要来自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内政策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三个方面。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种种优点,国家应该鼓励企业“走出去”,但是这种鼓励也不是无节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会导致本国资本外流,对于需要资金的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国家在了解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基础上,应该合理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一,张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动因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05).
[2]马光明.评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势增长、成因探析与趋势预测[J].国际贸易问题,2011(09).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100)
[摘要]肇庆近年来外贸进出口额高速增长,2014年进出口额相比较2010年增长将近一倍,相关产业发展迅速。但近期各项指标显示肇庆外贸发展进入瓶颈期,急需新的思路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文章在结合肇庆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参考浙江湖州的做法,提出突破肇庆外贸发展瓶颈的解决思路。
[
关键词 ]肇庆;外贸发展;工农业并举;外贸电商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028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珠江三角洲西端。西接广西梧州和贺州,南接云浮、阳江、江门,东连佛山和广州,两广高速、广昆高速、广花高速穿插其间,珠江主干流西江穿境而过,是沿海发达地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20世纪80年代,肇庆外贸主要以两大国有企业,肇庆土产进出口有限公司和肇庆食品进出口公司为主,经营鲜活食品、西江桂皮、松香等产品,销往中国香港及东南亚各地;90年代开始,民营外贸企业迅速发展,轻工业产品出口增加,广西有色金属、湖南稀土等产品在当地外贸港口缺乏情况下利用肇庆转口销往国外,而部分产品如莲藕、鲜活类食品由于竞争力的下降慢慢退出舞台;踏入21世纪,广西北海港的兴起以及湖南通往长江流域交通条件的改善,肇庆转口贸易规模下降,但在本地轻工业发展壮大的带动下,出口主要产品转型为机电产品、轻工产品。如鞋类制品、服装、日用五金等,承接部分广西西北部有色金属以及湖南西南部稀土转口贸易。
1肇庆外贸发展现状
自2010年开始,肇庆加入“广佛肇经济圈”规划,承接大量广州佛山两市以及珠三角其他区域“腾笼换鸟”过来的各种项目,直接反映到外贸方面的成果就是2010年到2014年进出口额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5.6%。[1]具体见表1。
如图1所示,2014年,肇庆市进出口贸易呈现进口大幅增长、出口下降的格局,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78.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其中,进口总额32.25亿美元,同比增长47.2%;出口总额46.17亿美元,同比下降4.3%;在出口方面,初级产品约占4%,工业制成品约占95%,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约占36%,而高新技术产品约占10%,相对于2013年出口同比下降26.3%。[3]
在贸易方式上,2014年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39.39亿美元,同比下降10%;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39.03亿美元,同比增长47.9%。
从表1数据以及2014年的进出口额情况中可以看出,在经过一轮快速增长后,肇庆外贸增长尤其是出口额增长趋于平缓,急需新的增长点。
2肇庆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肇庆外贸相关产业竞争力不足,人才缺乏。从近几年出口产品的结构中可以看到,肇庆已形成工业制成品为主初级产品为辅,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共同发展的外贸结构,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过少,2014年约占工业制成品的10%,同比2013年反降26.3%;据肇庆海关统计,出口产品中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双低的产品为主,利润率低。这样的外贸结构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肇庆作为三线城市,经济欠发达,GDP一直是珠三角城市倒数,产业结构不完善,从多年来肇庆外贸产业的发展中可以明显看出,原有的产业不断地被其他地区蚕食,被动发展或者承接其他地区转过来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自身特色产业不突出,总体产业结构创造利润能力薄弱;再者,肇庆地处广东珠三角西北角,离广州佛山等一二线城市过近,无论是人力财力等资源优先流向广州佛山等地,据统计,2013年高校毕业生中肇庆生源回流肇庆约为49%,已经是历年来最高,反观生源地为佛山的则有90%选择回佛山工作,更不用说广州生源情况,而且,由于薪酬问题,肇庆对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薄弱,在肇庆评上中高职称后流失珠三角其他城市的情况一直存在。[4]
(2)外贸出口对中国香港依赖过大,欧美日等国家与地区经济低迷严重影响订单。2014年,肇庆市对香港贸易进出口27.88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5.6%,同比增长69.8%。而对日本、美国、欧盟的进出口分别为3.18亿美元、11.01亿美元和6.5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8.3%、1.1%、14.0%。
对香港进出口额的高速增长来源于本地大量的港资“三资企业”,而且肇庆从2008年起到现在,港资投资占外资投资比重一直保持在60%~70%。[5] 2014年肇庆“三资企业”全年共完成进出口总额36.60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6.7%,其资企业贡献最大。对港资的过分依赖使得肇庆外资利用缺乏多样性,外贸额受香港方面影响过大,直接出口获利渠道狭窄,大量利润被香港转口贸易吞食。
同时,受到广东传统进出口结构的影响,欧美日等国也是肇庆市产品主要进出口国家与地区,欧美日等国家与地区经济的持续低迷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高企冲击肇庆市出口型企业的发展。
(3)环境污染问题,用地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问题凸显。肇庆拥有多个头衔,包括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同时西江水量丰沛,在全国各大河流之中仅次于长江,无论空气质量还是水质过去在广东都是数一数二的,然而在最近“市民问政”中肇庆环保局长陈金銮也承认,肇庆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到了必须进行控制的阶段,2013年开始,肇庆灰霾天气日数激增,2013年1月,肇庆就有两次在全国当日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上榜,全年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为257天,仅占70.4%,在珠三角九市一区中排第8。[6]造成现阶段情况的原因有多个,其中工业污染占主导地位,以2012年为例,肇庆用煤量约500万吨,比2009年增加了180%,陶瓷、水泥及印染三个与外贸相关的重污染行业的年排放量占全市工业排放量的70%以上,加上肇庆市城区呈盆地形状,本地排放及上风向地区输送来的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容易积累,难以稀释扩散,对空气质量产生较明显的影响。
同时,肇庆工业用地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上涨的问题凸显。在工业用地方面,肇庆地理面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形成山地、盆地、丘陵、冲积平原等形态相间分布的山区地貌,中低山丘陵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1%,平原和河川水域占总面积的19%。相对好开发的河谷平原分布在东南部的四会、高要、鼎湖、端州等城市沿线,因此主要工业区如肇庆大旺高新区、肇庆金利工业园、肇庆高要市金渡工业园也星罗棋布在该区域。该区域本身作为人口密集地,随着中国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征地成本以倍数上升,迅速靠近广州佛山价格,即使通过挖山方式增加工业用地供给也是杯水车薪,而且造成大量泥石流安全隐患。人力资源成本方面,随全国CPI的增长,肇庆用人成本节节上升,根据广东社保厅公布的数据,2013年肇庆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722元,比2012年上涨15.6%,而广州为5808,上涨仅9.4%,绝对数量上肇庆还较低但增长势头迅猛。[7]用地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方面的上升使得肇庆外贸相关产业竞争力滑坡。
(4)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影响肇庆外贸型企业发展。2014年,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97起。其中,反倾销61起,反补贴14起,保障措施22起,涉案金额104.9亿美元。此外,中国产品还遭受美国337调查12起,欧盟发起的反规避调查和反吸收调查各1起。[8]上述贸易摩擦中救济调查超过80%发生在五金矿产、化工以及机电领域,涉及肇庆多个龙头企业。如广东肇庆德通有限公司,则因为欧盟的一项技术壁垒,即他们生产的电风扇接上管道进行静态效率测试达不到等级要求,导致根据订单所生产的产品无法出口到欧盟,损失严重。
频繁的贸易摩擦给肇庆外贸型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利润下滑或者损失,由于高科技产品已成为摩擦的新热点,肇庆生产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型之路日趋艰难,直接导致2014年肇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相对于2013年同比下降26.3%。
3肇庆外贸发展的解决思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着跟肇庆地理、经济政治地位类似的城市——湖州市,该市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嘉兴,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与肇庆同样临近发达城市,主要进出口产品以及外贸发展情况与肇庆相近。
图2中显示,在2012年,湖州进出口额同肇庆2014年一样出现了停滞,但后两年连续攀升。2014年度湖州市实现进出口总值98.1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6.5亿美元,同比增长7.7%,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进口11.63亿美元,同比下降18.9%,实现贸易顺差74.87亿美元。[9]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到,湖州市近年来遇到跟肇庆类似的外贸困境,但该市较好地克服了相关问题。因此,该市外贸发展经验可作为肇庆市外贸发展的重要参考。结合湖州市的发展经验以及肇庆市本身的特点,现提出四项建议以供参考。
(1)根据自身优势加强深加工能力,农业与工业并举。华南智慧园、中巴软件园是肇庆近年着力开发的高技术项目,旨在引进电子商务服务及软件开发技术。多年过去,华南智慧园商品楼开发不少,中巴软件园的企业来去匆匆,在缺乏相关产业、人才、资金,仅靠政策支持的情况下,高技术项目的生存能力是堪忧的,肇庆的吸引力无法与广州佛山相提并论,必须走属于肇庆自己的发展道路。[10]
肇庆的特点是中低山丘陵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1%,农业发达,农村人口约310万,占全市总人口72%,三大支柱产业金属加工、新型建材、林产工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1%以上,创汇丰硕,这是充分利用自身矿产,地理交通,人才优势的成果,要建立适合肇庆的外贸高技术产业,在肇庆原有特点上进一步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参考湖州的发展经验,该市引入现代先进技术升级改造纺织服装、家具制造、机电,涌现一大批龙头企业如长兴化纤织物、安吉椅业、吴兴印染织造、长兴蓄电池、南浔木地板等,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肇庆的金属加工、新型建材、林产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可以学习湖州的做法,由政府引导,对原有企业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升级加强其深加工能力,增加利润率,并积极引进相关产业中全国甚至国际上负有盛名的企业,起带头作用。
在工业方面努力深挖的同时,不能忽视肇庆的发达农业,肇庆莲藕,四会沙糖橘、文庆鲤都是远近驰名的优良产品,之所以在外贸竞争中输给其他城市,一个是因为品种没有进行改良或者直接退化,比方说四会沙糖橘,皮薄光亮内无核是其优点,现市面上的沙糖桔皮厚粗糙多核,极少能见到正宗的;再一个就是食品深加工能力欠缺,90年代肇庆热销到香港的藕粉是被西湖藕粉击溃的,浙江西湖著名三家村牌藕粉,全名叫桂花莲子速溶西湖藕粉,加热水即冲即食,配合桂花莲子的香味甜韵淡雅,而肇庆藕粉相当一部分还需要煮食,配料简单,在如今社会已经发展到食品化学的阶段还停留在低水平的加工工艺上,被取代是必然的。因此,肇庆在农副产品的外贸出口方面重新夺回一席之地,需要引进高新技术手段对原有农产品进行品种改良以及强化相关产品的深加工能力,也只有这样,肇庆72%的农村人口才有可能在工业化进程中受惠。
(2)利用“半小时经济圈”吸引广、佛人才,同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深加工能力的加强,离不开相关人才的支持。人才的来源一个是靠引进,再就是自身培养。首先是引进,肇庆近年来多次尝试从广州佛山引进高技术人才,但是在相关产业不发达、薪酬较低,发展前景不明朗等条件约束下成果一般,引进来留不住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需要改变思路,比方说不再用传统的“引进来”在本地上下班并生活的做法,短期内可以跟广州佛山的研究实验室进行合作开发新技术项目,长期则利用“半小时交通圈”吸引广州佛山人才来肇庆工作,广佛肇城际轨道即将于2015年6月竣工,届时从广州佛山到肇庆最快只需25分钟,加上多条新建高速,有望实现广佛肇半小时交通圈,广州生活肇庆上班的场景将实现[11]。广州佛山人才不需要离开其资源圈人脉圈即可帮助肇庆企业发展,对于肇庆引进人才的难题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这将有赖于肇庆政府与广州佛山在户籍、五险三金、人才管理等方面沟通协商,破除壁垒共同发展。然后是培养,金属加工、新型建材、林产工业等产业的升级发展需要大量具备相关技术人才的支持,这方面肇庆布局较早,2005年肇庆已成为广东省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基地,2010年已有高职、高专和技师院校4所(民办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35所(民办12所),特别是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在2014年升格广东理工学院(应用型本科);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达10万人以上、高职(技师)院校在校生达4万人以上;肇庆数控技术应用、护理和机电3个国家级紧缺人才培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中心培养出大批合格的相关产业人才。但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比例在11%以下,与肇庆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办学能力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过低,对于培养具备深加工技术能力人才不利。[12]同时,相比较于湖州的职业教育,肇庆在农业方面的职业教育支持力度不够,湖洲为支持农业发展专门成立湖州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在肇庆与农业相关的职业学校极少而且专业招生已改为以工科为主。为提升肇庆市外贸产业的发展,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增加职业教育相关方面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引导职业学校提高在金属加工、新型建材、林产工业等相关产业方面专业的办学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制定政策鼓励产学研结合,培养适应肇庆外贸产业发展的“双师型”教师。
(3)开发东南亚市场,积极发展外贸电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201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4803.94亿美元,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平均增速高出4.9个百分点;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比重达11.16%,将来贸易潜力巨大。由于临近东南亚市场,肇庆早期外贸进出口国家与地区的名单中就有大量东南亚国家,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东南亚市场并没有得到重视开发。近几年肇庆企业饱受欧美日等国家与地区经济低迷的负面影响,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发展迅速,相当一部分企业意识到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性,正在寻机开发东南亚市场。
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时专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东南亚市场中又包含着大量的华裔人口,相当一部分甚至会讲粤语,据了解,泰国中500万人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500万,东南亚各国共千万人口会讲或会听粤语,而肇庆是粤语的发祥地,地理上又靠近东南亚市场,可以说肇庆开发东南亚市场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必须清楚认识这些优势并不是肇庆所独有的,需要肇庆政府真正重视引导企业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积极组织帮助企业参加与东南亚相关的境内外知名展会,大力拓展东盟市场。
除了积极参加东南亚相关的境内外知名展会,还可以充分利用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寻找商机。肇庆外贸电商还在缓慢前行的今天,湖州市早早布局,湖州外经贸局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公司联合举办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培训班,全市210家外贸企业的245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培训,截至2013年6月底,湖州有600多家企业通过阿里巴巴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比上年同期增长15%以上,其中有近20家企业年外贸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肇庆应及时抓住外贸电商机遇,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东南亚市场,比如利用淘宝网东南亚版。在2013年9月,淘宝网入驻新加坡市场,推出“淘宝网东南亚版”,为该地区用户提供中英双语产品介绍、海外转运和国际支付三大服务。可以说在淘宝网的支持下,以B2B或B2C电商方式进入东南亚已经相对容易,风险易控,而且参考淘宝的电商物流经验,对于肇庆将来参与广东自贸区的发展会有很好的帮助。在积极参与外贸电商的同时,肇庆本地的商品物流、仓储、交易等工作应作适当的梳理,这方面可参考肇庆多隆义乌小商品批发城的合作市场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及对接协议方面的做法,落实配套措施。
(4)联合广州佛山建立有效外贸预警机制。随着肇庆外贸的发展以及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双低的产品生产并出口,未来遭遇越来越多国际贸易摩擦是必然的。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广州佛山的应对策略以及经验远在肇庆之上,肇庆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而广州市早于2005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技术性贸易壁垒联合应对体系”,成立了由分管市领导为召集人、市外经局、市经贸委、市质监局、黄埔海关等11个政府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同时联合中国WTO/TBT(广州)通报咨询中心和相关行业协会,共同支持和帮助广州企业开展国外技术贸易措施应对工作。肇庆如果独立铺建一套完整的国际贸易摩擦应对体系有着相当困难,较好的办法是利用广佛肇经济圈的历史机遇,与广州佛山协商成立一套国际贸易摩擦联合预警和应对体系,互通有无,不同地区利益共享,该联合体系有望制定并有效实施。
4结论
现阶段肇庆外贸相关产业竞争力不足,人才缺乏,出口对香港依赖过大,环境污染、用地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等问题浮现,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可以说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政府下决心,脚踏实地的根据自身实际加强深加工能力,工农业并举;梳理人才管理制度,利用好“半小时经济圈”吸引广佛人才,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培养产业人才;同时开发东南亚市场,积极发展外贸电商,实现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并联合广州佛山建立外贸预警机制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蒙荫莉.广佛肇一体化进程中产业转移的经济场分析[J].探求,2010(6).
[2]肇庆统计局.2005—2014年肇庆市外贸进出口情况分析[EB/OL].(2015-02-03).http:// 61.146.213.162/article1-12,2015-02-03/2015-2-13.
[3]肇庆统计局.2014年肇庆市外贸进出口情况分析[EB/OL].(2015-02-13).http://61.146.213.162/Article/6578,2015-02-03/2015-2-13.
[4]李杨.肇庆市生源大学生乐于回乡就业[N].西江日报,2014-06-20.
[5]李杨.数量占比超外资6成 肇庆港企挑大梁[N].西江日报,2014-10-23.
[6]肖桂芳.肇庆蓝天白云去哪了?“市民问政”聚焦空气质量和环保[N].西江日报,2014-03-03.
[7]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情况表[EB/OL].(2014-06-27)[2015-02-13].http://gdhrss.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gdhrsstzgg201406/47928.html.
[8]于佳欣.商务部:2014年中国遭遇贸易摩擦呈现三大特点[EB/OL].(2015-01-29)[2015-2-13].http://news.xinhuanet.comttgg2015-01/29/c_1114184276.htm.
[9]湖州海关.2014年度湖州市实现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EB/OL].(2011-01-26)[2015-02-13].http://hangzhou1.customs.gov.cn/tabid/15653/ctlMoremid/38312/Default.aspx?ContainerSrc=[G]Containers%2f_default%2fNo+Container&SkinSrc=[L]Skins%2fhuzhou_genduo_2009%2fMain.
[10]盛革.“十二五”时期肇庆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基于后工业化视角[J].广东经济,2013(1).
[11]刘鹏.“双转移”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
一、充分认识“走出去”对促进中小企业更大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充分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既拓展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又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应当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潮流,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实现更快、更大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资源紧缺、市场容量有限,已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更成为资源利用开发型企业发展的瓶颈。只有“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国际范围内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开拓新的市场,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加入WTO,在向其他成员国履行承诺和开放市场的同时,其他成员国也向我们开放市场。中小企业只有不失时机地“走出去”,才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WTO有关规则和国家一系列鼓励扩大出口、利用外资、开拓国际市场等优惠政策,享受相应权利,在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取得有利地位,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改革开放20多年,我省中小企业靠自身发展和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累了一定的产业能量,在医药、化工、冶金、轻工、建材、机械、纺织、服装、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具备了相当的实力,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加速资本积累与扩张,将一些成熟的技术向有需求的国际市场转移,以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二、采取多种有效方式,积极稳妥地“走出去”
(一)以贸易为先导,使“名优特新”产品“走出去”。在现阶段,中小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开拓国外销售渠道,把产品卖出去。贸易仍然是“走出去”的一条主要途径。我省中小企业的外贸出口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产品优势,“名优特新”产品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劳动力价格优势。因此,要以贸易为先导,充分发挥我省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专业市场的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名优特新”产品,扩大规模,创出特色,形成拳头产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在境外建立商品专业化市场、产品分拨中心、批发直销中心、销售窗口和境外营销网络等,使我省“名优特新”产品出口有较大增长。
(二)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使生产能力“走出去”。从我省中小企业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境外加工贸易将是“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也是境外投资的基本方式。国家为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商业银行贷款贴息100%、外汇短期贷款贴息50%、无偿使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我省中小企业要按照有需求、有能力、有效益、少风险的原则,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在境外投资兴办实业,将剩余的生产能力拓展到海外,既可带动生产设备、相关零部件和原辅料出口,又可依据WTO产品原产地原则,合理避开关税壁垒。通过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形成全球生产经营网络,以逐步替代传统的出口贸易。
(三)以承建工程为载体,使富余劳动力“走出去”。目前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地广人稀,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迫切需要引进高级管理技术人才和大量劳动力。国家为鼓励境外承包工程,建立了专项贴息资金,凡合同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承包工程,全额贴息;设立4500万美元保险专项资金等。我省是劳动力资源大省,每年有几十万的剩余劳动力,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积极开展海外工程项目的承建、资源开发的承包和劳务合作,带动包括专业技术人才和富裕劳动力的出口。
(四)以品牌为纽带,使成熟技术“走出去”。要以中国市场为依托,打造自身的行业领先优势,创立自己的品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首先选择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及东欧各国作为突破口,推广自有的品牌产品,用成熟的技术开发当地的资源,包括矿产、森林和能源资源,时机成熟时再向发达国家辐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国经营。
三、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引导、鼓励企业“走出去”
(一)切实落实好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措施。近年来,国家和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大政策措施。各级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和宣传,使全省中小企业普遍了解和掌握政策,用足用好政策,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要把国家和省支持重点企业出口、出口信贷及出口信用保险、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援外合资合作项目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鼓励政策用足用好。要抓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典型,建立重点出口企业联系制度,扶持一批重点出口企业,推荐一批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办实业的成功项目,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
(二)努力培育出口龙头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支持一批有实力、有国外投资经验的中小企业进一步拓展国外市场,帮助企业到国外建立各类专业市场,兴办技术型、资源开发型企业,或通过设备投资、国际融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技术和劳务出口。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独资、合资、收购等多种方式在境外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以及高技术企业,利用国外的智力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要以现有出口企业为基础,分地区、分行业选择一批重点企业,采用扶持其技术改造、帮助申办进出口经营资格登记、引导和鼓励到国外办厂等措施,带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大工业加工配套企业的优势,增强出口企业和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努力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一批名声大、市场广、质量好的中小企业名牌产品。
(三)适应市场多元化发展的要求,扩大外经贸合作领域。引导中小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巩固和拓展美、欧、日、东南亚等传统出口市场,不断开拓非洲、拉美、东欧和独联体等新兴市场,扩大市场份额。要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深入研究国外消费需求、法律法规和市场渠道,适应当地的贸易方式,有重点地开展出口贸易,形成有效的营销网络。积极推动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通过境外办企业、转口贸易等多种方式,向国外转移有比较优势的长线加工生产能力,带动中小企业设备、技术和原材料出口及产品结构调整。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要与扩大外贸出口相结合,以贸易为载体,以加工生产为基础;要与调整产业及产品结构相结合,将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转移出去,开辟新的市场;要与国外市场需求相结合,开发当地适销对路的产品;要与中小企业的自身优势、经营战略相结合,促使其更快、更大发展。
(四)深入实施“两环开放带动”战略,全面加强与京津经济技术的合作。要进一步发挥好“两环”优势,把对内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互动并进。要做足做好环京津这篇文章,充分利用京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人才优势,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到京津设立销售窗口,建立科技研发基地,吸引京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到河北。要以奥运经济为契机,组织和开展好中小企业与北京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对接、洽谈和引进活动,并将工作延伸细化到市、县(区)。特别是环京津市、县(区),要争取有更多的产品进入京津市场,更多的合作项目落户河北。要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走出河北、面向全国,积极参与区域间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功能形态;示范效应;发展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融合更加频繁,此时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作用也已经日渐式微,新的经济一体化贸易形势所起到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渐渐被各国发现,如我国根据法律在上海建立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FTZ)于2013年9月29日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运作。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是指在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的自由贸易区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广义的自由贸易区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方面,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形式是属于经济一体化形式中的一种,由于保税区是中国外贸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国外学者对自由港及自由贸易区的研究比较多。最早出现且影响最大的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是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1950)的关税同盟理论,提出了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指出一国结成关税同盟得到更多贸易创造从而增进福利的条件。西托夫斯基(T・Scitovsky,1958)等提出的共同市场理论又称为大市场理论。该理论指出,共同市场在一体化程度上比关税同盟又进了一步,它将那些被保护主义分割的小市场统一起来,结成大市场,然后通过大市场内激烈竞争,实现大批量生产带来的大规模经济等方面的利益。不久之后,出现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这个概念首先得到了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1961)的认可,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其实就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它体现了各国间各种经济形式的差别化逐渐在缩小,同时也表现出各国经济体在消除各种差别待遇所做出的种种举措,因而促进了经济的融合和一体化进程。
国内研究方面,20世纪80年代国内优秀学者廖进中教授提出“市场领土理论”,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市场不仅仅是一种场所、一种份额,而是一种领土。市场领土就是通过与世界的密切交往,实现企业、产品、服务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输入所到之处可以实现生产、经营、销售、消费、行动的当地化、全球化。现代经济和金融的竞争就是市场领土的争夺,因此除了实际的土地、海域、领空之外,还有一种最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领土和金融领土。国内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国际自由贸易区发展经验的研究,包括自由贸易区区位选择、海关管理体制、基本政策和法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李力,1996;陈浪南,2005;孙德红,2007)。二是对我国保税区转型模式研究,主要包括转型的必要性或意义的论述(成思危,2003),我国综保区发展效果的评价,形成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因子综合分析法,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评价结果(何伟军,1998;刘恩专,1999;王宗军,2004);我国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模式研究,集中在法律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功能定位等四个方面,主要形成的观点是目标模式应该为“境内关外”、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统一和权威的法律框架,统一领导和属地管理形式的管理体制(成思危,2003;散襄军,2005;李友华,2006;李春梅、王丽娟,2008),杨明华(2008)提出调整现有保税区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贸易权政策、外汇管理政策、物流行业的准入政策。
二、我国自由贸易区形态与功能的演进
当全球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各国的经济在WTO的多边体制贸易模式下出现了僵局,出现了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现象。于是,很多国家开始尝试在小规模范围内建立自己和合作国家的区域性经济贸易。基于此,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制度引导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积极的推动,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形态经历了多次演进。
(一)我国自由贸易区形态的演进
从1978年12月起,中国开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从此中国真正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也在不断地发生进步性的变化并设立了一些专门的机构。例如,1990年6月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992年以来,国务院又陆续批准设立了14个保税区和一个享有保税区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即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自2000年6月以来,我国共设有超过60个出口加工区,多分布于沿海和沿江地区。自2003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我国第一个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以来,又先后设立青岛、宁波、大连、张家港、厦门象屿、深圳盐田港、天津、张家港、广州等9个保税物流园区。2003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设立珠澳跨境工业区的批复》,正式批准设立珠澳跨境工业区,同时设立的还有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
按照自由度和功能齐全度将这些对外贸易的各种形式划分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和自由贸易园区依次增大,其增大程度如图1所示。
(二)我国自由贸易区形态演进过程中功能的变化
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是中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已经获批的上海自由贸易园区在此基础上将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和更大的开放度。我国保税区各种演化形式在功能上的扩大如图2所示。
三、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上海市、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辐射和示范效应
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是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具有重大意义,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同时,上海具有十分良好的区位优势,地处长三角,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通过发挥辐射效应,可以带动更大范围、更广区域的开放开发。为寻求改革突破口,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对更好地为全国服务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一)在政府职能、管理和投资管理模式方面的示范效应
整个改革过程的一个重要点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经济贸易和投资管理模式的创新,在防范各类风险的情况下推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在自贸区“放权”和“开放”的主要精神下,自贸区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是通过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的放权,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在资金使用和技术引进方面创造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上海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来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之成为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自贸区作为一个服务型的经济体,能够为长三角以至后方的华东大片腹地最大限度地提供外资,自贸试验区会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对自贸区新的定位要求其实现从对货物的有形监管到对金融业、服务业的无形监管的转变,从状态监管到综合监管模式的转变。这些转变,无不是相关改革举措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
(三)对金融改革创新、服务业和内陆腹地经济发展的示范效应
首先,金融创新是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通过金融创新,在试验区内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等措施最终将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改变中国金融短板,推动金融开放。其次,在服务业方面,在逐步降低关税、海关手续等贸易障碍后,自贸区不仅为商品的流动创造便利,而且将促进贸易方式的转变,改变我国服务贸易滞后于商品贸易的现状,实现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地位上的升级。再次,腹地的经济发展借助于上海自贸区的契机,发展对外经济、稳定外需。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制造业和新能源等行业都能够对经济有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长三角地区也会受到辐射并带来发展良机。
(四)在改革过程中突破传统分工格局,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
自贸区的主要特征是自由化。在设立自由贸易区以后,为了迎合国际贸易规则和适应新的贸易环境,各方面的政策都会出现变动。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政策开放将直接带来自贸区的投资贸易环境高度自由化和市场化。同时,使得按照国际惯例运作的离岸金融市场成为可能,因减少政策障碍而示范引领上海自贸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而在国际分工方面,我国有可能突破以廉价劳动力和低价土地等初级产品提供者的身份参与国际分工的传统格局,以其较优的资源和技术去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主动接受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发挥“境内关外”的地域和功能优势。自贸区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去,面对全球化的贸易挑战和机遇。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策略选择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一直积极从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共有27个省市设立了110个特殊经济区域,包括12个保税区、46个出口加工区、5个保税物流中心、14个保税港区、31个综合保税区,以及2个跨境工业区;已经签署了1个局部自由贸易协定(亚太贸易协定)和10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单独关税区。但是,和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自由贸易区构建无论在速度、广度还是深度上,均有待继续加强。
(一)政府要转变思路,重新界定其职能,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政府要放开手脚让市场自由化运行,使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运行,使现在部门以监管为主、管理特征过于明显向公共服务和企业管理方向转变。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变革,突破结构性矛盾和资金分布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同时,在统筹兼顾的情况下保证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调整经济结构中不合适的地方,加快资金的周转率,提高其使用效率;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外,加快完善城乡居民银行卡消费服务功能和消费环境,扩大其使用范围,满足其合理信贷需求,培育和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
(二)对外汇政策进行改革,重点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
税收政策需要有国际竞争力,这就需要在关税、所得税和流转税等相关税法进行改革。由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存在很大的差距,要适当改变和调整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大胆引进英美法系中有利于贸易进行的法律有利部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点内容涉及金融方面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业务。可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优化银行业分类监管机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评估体系等,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三)引导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支持发展外向型企业和多层次资本市场
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对有产能过剩的行业和领域实施有差别有区分的政策倾斜,要尽一切可能支持合理向境外转移产能的企业、实施产品整合的企业等提供各种金融工具和方式的融资帮助。同时,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推进外汇管理简政放权,完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要进一步优化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安排,完善发行、定价、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各项制度。
(四)严防金融风险,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大对“三农”信贷的支持力度
支持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扩大中小企业在境内的融资来源,加强对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小微企业信息整合,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在“三农”领域,要优化“三农”金融服务,统筹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协同作用,发挥直接融资优势,推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方面,要对行业中存在的各种可能的金融风险隐患进行排查,及时锁定、防控和化解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和种类,建立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参考文献:
[1]T.Scitovsky.Economic Theory and Western European Integration[M].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2]廖进中.市场领土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杨枝煌.我国自由贸易区科学发展的战略推进[J].岭南学刊,2013(01).
海关总署提出了特殊区域转型升级的六个方面: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延伸;引资由依赖外资向扩大内资转变;产品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由两头在外向扩大内需转变;产业由沿海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业务不断拓展。从总署六个转型可以看出,以贸易便利化、通关便捷化为核心的“自由贸易园区”恰恰可以成为这一转型的代表方向。实践证明,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正是凭借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的政策从落后地区一跃成为国际金融、贸易、商业和物流中心。如何借鉴它们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园区”之路是未来特殊区域的转型方向。考虑到东部和中西部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问题,在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升级过程中起点和期望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侧重地建立各有特色的“自由贸易园区”。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条件的不同,提出了以下几个各有特色的“自由贸易园区”发展模式。
以保税加工为主、保税服务为辅的综合模式中西部和东部欠发达地区的特殊监管区域,要牢牢抓住东部发达地区受土地、劳动力和税收等资源要素制约的契机,学习、借鉴东部地区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借鉴规划、开发和管理模式,加大国际和国内招商力度,提升软环境建设水平。同时,要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特点、区位优势形成有特色的加工贸易集群。综合考量,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改善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制度环境首先,区域管理部门要积极协调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提高特殊监管区域的通关效率,例如苏州综保区提出的“虚拟空港”“虚拟海港”通关模式就值得中西部和东部内部地区的特殊区域借鉴和吸收。同时,为保证加工贸易产业链上零部件、原材料的流通速度,条线监管部门和管理机构要主动与一线海港和空港对接,简化通关手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信息化通关水平。政府和企业应逐步建立一套有利于技术人才成长的机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以尽快扭转国内低级白领过剩和技术工人短缺的现状,实现产业与人才的良性互动,努力营造能够提高制造业水平的人才队伍。2.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集中优势力量发展特色行业,培植特色加工贸易型产业集群这些区域要结合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及国际产业发展方向,细化并调整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鼓励企业进入产业链中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环节,促进向高加工度化演变和升级。努力营造适合当地企业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的环境。中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广袤,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要努力将这些资源、能源优势转化成特殊区域的发展优势,培植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关联度及溢出效应。3.鼓励与跨国公司开展配套合作,学习国外及发达地区经验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西部地区可以吸收与借鉴,以积极吸引国内外客商来西部地区开展互惠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当前,我国企业应利用跨国公司正将内部服务业和研发中心向外转移的机会,密切国际的科技合作,在以加工贸易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载体的同时,不断地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使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尽快从简单的贴牌生产(OEM)向原创设计制造(ODM)和原创品牌制造(OBM)转型,不断走向产业链的高端。4.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国产化率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对原材料和中间投资品的生产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基本实现加工贸易所需原材料及中间投资品的本地化,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国家应积极研究加工贸易产品国产化率的政策措施,从税收政策、扶持资金等多方面鼓励国内企业开发研制新产品,从根本上扭转制造业的低端化趋势,实现加工贸易料件的国产化。
以保税服务为主、保税加工为辅的综合模式上海、深圳、天津和北京等依托沿海主要港口和航空枢纽港发展起来的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基本完成了靠加工贸易获得发展的初级阶段,本阶段应形成以国际贸易、物流、离岸金融和国际维修等服务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的贸易型、流通型和总部型特殊区域。东部地区这几年面临加工贸易企业(尤其是龙头代工企业)不断西移的窘境,对本地进出口和就业带来极大影响。如何积极面对,发展服务贸易是必然的选择。东部地区在交通、信息、人才、管理和商业氛围较中西部更有优势,这些地区除了推动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来提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外,应鼓励发展保税仓储、商品展示、国际中转、国际采购、贸易结算等高附加值业务,形成储、供、运、销产业发展链,为贸易的发展提供条件。1.功能政策开放优惠的政策是特殊区域发展的关键,也是其能否发挥作用的前提。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经验表明,除了区域本身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外,经济政策越开放,海关监管越简化,所能取得的发展成就就越大。特殊监管区域必须突出“政策高地”效应,区内优于区外,保持政策落差,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打造自由、便利、通达、境内关外的真正自由贸易区,可试点制定更具竞争力的税收政策,在关税、流转税和所得税方面进行改革,营造物流运作成本优势。实行更加自由的外汇政策,除外汇自由兑换和支付外,放开区内和境外之间投资项下的外汇管制,外汇管理重点放在二线,进行离岸金融试点。结合现代产业的具体发展阶段,积极探索离岸金融等新型功能,在当前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外汇流动性受到诸多限制的大环境下,先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金融突破尝试。2.发展总部经济引进一批国内外集团在特殊监管区设立总部、区域性总部等,加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总部企业集群,不断增强总部经济的辐射功能。重点培育区域性营运中心,支持企业整合资源和提升竞争力。跨国公司营运中心通过重新构建公司内部产品营运服务体系,整合其分散的销售渠道和关联服务,统一负责总部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包括进出口贸易、国内分销和售后服务等业务,具有营销服务、研发生产、采购配送和技术支持等各种业务营运的功能性总部。吸引国内外仓储物流、检测维修、高新技术研发等总部企业,努力带动区域经济集聚发展成为主导力量。3.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抓住跨国公司全球业务整合的机遇,聚焦国际贸易,积极拓展货物贸易领域,扩大货物贸易规模,尤其要加大港口大型贸易商、腹地进出口企业的招商力度,使特殊监管区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国际贸易中心。提升特殊监管区操作便利和灵活性,整合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进出口、结算、订单、生产控制等多项业务功能,进一步拓展各种贸易功能,如:拓展分拨功能,推进分拨对象由零部件分拨向成品分拨扩展,分拨形式由自营分拨向公共分拨延伸;拓展采购配送功能,着力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性采购、配送营运销售中心入驻,推动特殊监管区成为跨国企业在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重要贸易节点;拓展国际转口贸易功能,增强特殊监管区两头辐射能力和辐射范围。4.建设国际服务贸易基地进一步强化商品检测维修等功能,建立相关商品的检测中心和维修基地。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重点支持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的服务项目入驻。
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进口替代战略,另一种是出口导向战略。
而经济全球化是以规则为基础的(rule-basedglobalization)随着各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就不得不越来越多地接受国际规则。经济全球化规则的强化,对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GATT/WTO中关于降低关税水平、取消非关税壁垒、实施国民待遇原则等一系列开放市场的要求,使发展中国家不再可能利用传统手段有效保护国内市场,而这是进口替代战略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也是出口导向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GATT/WTO关于反补贴、反倾销等规则,则使出口导向的政策措施受到极大的约束。而且,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竞争已经取代政治竞争成为国家利益的最高目标,美国也不可能像当年对待日韩那样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单方面的市场准入机会。可见,以往一些后起国家的工业化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难度越来越大,有的政策手段难以继续使用,有的外部环境不再具备。传统的工业化战略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寻求新的有效的工业化道路。
经济全球化在挑战传统的工业化战略的同时,又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带来新的机遇。
首先,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制造业技术损耗风险越来越大,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为发展新经济腾出空间。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的跨国转移带来了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
其次,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跨国公司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将其生产布局日益细化,与以往在各个国家进行产业间分工不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跨国公司可以将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同时,跨国公司越来越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的建设,将制造活动尽可能地以OEM(原厂委托制造)方式外包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由此带来的变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重要组装与出口基地,产业内贸易取代产业间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第三,除了外来投资,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也得以越来越深地参与全球分工。以往,由于贸易保护程度较高,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垂直分工关系,产业间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导形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企业,如果不借助政府的扶持或强力保护,只能从事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重化工业、机电工业大规模出口的可能性很小。为了应付不断强化的国际竞争压力,跨国公司除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外,还大规模采取外部采购(outsourcing)的办法,来维持其在核心生产环节的竞争力,这就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从跨国公司引进技术、管理。规范,在更多的产业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更深地参与国际分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路径与手段均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在某些新兴产业占据一席之地。二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主要任务,从以往推进产业升级转变为推进产业链条的升级。三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推进工业化的政策,从以往以产业差别待遇和扶持为主转变为创造一个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投资环境。
新选择
谈到加工贸易,人们往往容易将其等同于中国实行的保税进口加工复出动。从本质上讲,加工贸易是指一国进口中间投入品,加工组装后再出口的生产与贸易活动。由于各国在税制、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差别,各国关于加工贸易的政策、监管体制均有所不同。
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不断发展,加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199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达到了1.6兆亿美元,53000家跨国公司与其所属的45万家外国子公司的国际生产总值达到9.5兆亿美元,外国子公司的加工产品出口额达到2兆亿美元,占世界出口额的33.3%。跨国公司的公司内贸易在一国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一个从头到尾产于一个国家之内的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创造适合加工贸易发展的体制环境,促进加工贸易发展,是全球化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的一条捷径。首先,加工贸易是发展中国家接受跨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发达国家对外转移产业是分步的,而木可能一次将某个产业的上下游生产环节全部转移出去。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决定了转移进来的产业的市场不可能局限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而必然有一部分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因此,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相当大的比重是从事加工贸易的。如果没有适合开展加工贸易的条件,即高效率的进出口体制、投入品与产品的价格不受扭曲,发达国家的企业就难以向这样的国家转移产业。可以说,加工贸易是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优势与发达国家资本技术优势相结合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其次,加工贸易适应了国际分工深化的趋势。由于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为主转变为以产业内生产环节分工为主,除了特定的产业,如国防工业,即使是发达国家,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部形成某个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发展中国家更不可以在很多制造业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样的产业是没有国际竞争力的。因此,只有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发展中国家才能抓住国际分工深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形成组装与制造能力,参与国际分工。第三,加工贸易的发展将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尽管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发展中国家所从事的生产制造活动,大多是附加价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环节,但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必然会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的延伸,同时还会将一些本土产业纳入加工贸易引致的国际生产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为重要的是,当产业链较短时,加工贸易的生产活动具有“无根工业”或“飞地工业”的特点,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工资水平上涨后极易发生迁徙,随着加工贸易产业链的不断加长,产业相互配套,使加工贸易活动得以扎下根来,成为本土制造业的一部分,从而将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制造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巨大贡献
自从1970年代末我国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以来,加工贸易取得了“爆炸式”的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2414.37亿美元,增长了约145倍。相应于此,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已经从1980年的4.4%提高到2001年的47.4%,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更高达55.4%。
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就业、税收、创汇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同,但是,加工贸易究竟是解决就业压力等问题的权宜之计,还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人们对此存在不同的看法。也正因为对这一问题认识上的分歧,使得加工贸易的战略地位一直未得到明确认识,导致我国加工贸易政策摇摆不定,不仅不利于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经济整体发展。
透视我国加工贸易对工业化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加工贸易直接带动资源投入制造业,形成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能力。首先,加工贸易将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纳入制造业。由于我国尚没有关于加工贸易的专门统计,因此难以给出加工贸易从业人数的准确数据,但是,按有关部门和研究成果估计,加工贸易从业人员超过千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人员是从以往的农业部门转入制造业的。其次,加工贸易吸引大量资金(特别是外商投资)进入我国的制造业。20多年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4000亿美元,截至1999年底,合同利用外资中59.6%投资于工业。按照这一比例估算,实际投资于工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约为2400亿美元。加工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能力,2001年加工贸易净出口额达到535亿美元,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6.5%。如果考虑到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在国内销售的工业增加值,加工贸易对我国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会更高。
第二,加工贸易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以纺织服装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新技术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考察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工贸易带来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在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中,技术水平普遍高于国内原有水平。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加工贸易企业的问卷调查,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母公司先进水平的占21%,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47%。加工贸易发展直接带来了新兴制造业的发展。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国IT产业的发展。IT产业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因而最适合发展加工贸易,90年代以来,大量外商来华投资于IT制造业,从事加工贸易,其中既有INTEL、IBM、NOKIA等著名跨国公司,也有大量“隐姓埋名”为跨国公司从事OEM生产的台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从一个电子工业相对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IT产业最重要的硬件制造基地之一,对国际IT产品市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我国出口结构的不断改善,机电产品已经成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2001年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4.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且保持强劲的势头。加工贸易是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机电产品出口的约3/4是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取得的,在机电产品出口大市深圳,加工贸易出口占机电产品总出口的近90%,而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近50%。
其次,加工贸易提高了技术开发能力,促进了技术进步。据课题组调查,加工贸易企业中,有技术开发机构且能够出口售技术专利的企业占1.27%,有技术开发机构并能提供企业所需大部分技术的企业占48.28%,这两类合计比重达到近50%。另外,还有22.6%的企业有技术开发机构但只能提供企业所需部分技术。这些指标远远高于全国大中型企业的平均水平,1999年全国大中型企业有技术开发机构的只占32%。随着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强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大型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从事技术开发。爱立信、IBM、英特尔、惠尔浦、富士康等知名跨国公司都已经在华设立了研究发展机构,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研发水平,在IT等新兴产业中,尤其明显。对技术开发的重视促进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据课题组调查,近年来,技术有很大进步的加工贸易企业占29.9%,有一定进步的占61.5%,保持原状或有一定退步的分别占有7.3%和1.3%。
再次,加工贸易的技术与管理“外溢效应”促进了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实现:第一条途径是产品的扩散与竞争。由于大量加工贸易企业是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由加工贸易企业带来的大量新产品投入国内市场,一方面培育了国内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国内企业开发与生产同类产品提供了示范,移动通讯市场的扩张与制造业的发展是最具说服力的例证。第二条途径是加工企业对配套企业的订货要求与技术支持。国内企业之所以难以借助加工贸易进人国际市场,主要原因在于产品质量与交货期达不到加工贸易企业的要求。据课题组调查,只有26.3%的加工贸易企业认为不必对配套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在认为需要对配套企业进行技术支持的加工贸易企业中,49%的企业对配套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12.9%的企业准备提供技术支持。加工贸易的订货要求与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国内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使其产品能够达到国际市场的要求。第三条途径就是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流动,传播了先进的技术与管理。
第三,加工贸易推动了全国的工业化进程。首先,加工贸易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能够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熟练劳动力。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是加工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而且,加工贸易企业的工人主要是从农村进城的“打工者”。加工贸易企业将这些农村劳动力转化为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熟练劳动力。一方面,加工贸易企业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据课题组调查,只有8.9%的加工贸易企业没有对员工提供培训。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贸易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因此,其技术、质量、管理基本上都具备国际竞争力,其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亲身体验了工业化生产对工人的技能与纪律的要求,了解到面对国际市场的技术或管理。劳动力从加工贸易企业的流出,使得这些年轻的适应工业化的劳动力成为全社会推进工业化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人员流动越来越普遍。加工贸易企业员工的流动性更强。据课题组调查,90%以上的企业存在员工流出。与大多数企业不同的是,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的“打工者”在工作几年后,往往会回到故乡,其在打工期间学习到的工业化文明(如工业生产所要求的技能、纪律、意识、经营管理的知识等)随之迅速扩散,这些回流的打工者不少人成为了乡镇企业的骨干,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做出贡献。
其次,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大多实行人才本地化战略,因此,大批本地员工走向了技术与管理的关键岗位,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积累了面向国际市场生产与经营的宝贵经验。而这些人才的流动则成为技术与管理扩散最为有效的途径。据课题组调查,加工贸易企业流出的人员,首选仍然是外商投资企业,但有19.5%的企业认为其流出员工开始了自我创业,18.6%的企业认为其员工流向了私营企业,9.6%的企业认为其员工流向了国有企业。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近20%的加工贸易企业认为其流出员工开始了自我创业,说明加工贸易企业对于培养未来的企业家,同样具有巨大的作用。
最后,加工贸易创造的大量顺差为进口先进设备提供了条件,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为推进工业化提高了必备的条件。仅1993年一2001年9年间,加工贸易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558.33亿美元,而同期全国贸易顺差总额仅1818.71亿美元,加工贸易创造的贸易顺差占全部贸易顺差的比重高达140.7%。如果没有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绝对不可能积累现在这么大量的外汇储备,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能否独善其身并对区域经济稳定做出贡献,也是存有疑问的。
1970年代末开始,我国实施了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对用于加工贸易的进口实行保税政策,免征进口关税,同时对除少数敏感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的进口取消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这些政策的实行,消除了我国高关税、高非关税壁垒政策对加工贸易进口的扭曲,使在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可以与世界其他各国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从而充分发挥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深化,和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壮大。针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加工贸易政策也做出了相应调整,例如,1994年税制改革后,加工贸易进口保税政策又纳人了国内增值税保税的内容,针对加工贸易中存在的走私漏洞,引进了保证金台帐制度、出口加工区政策等。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体制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是政府努力适应加工贸易发展要求的结果,对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体制中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从事加工贸易企业对现行政策与监管的意见越来越多,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对加工贸易有关政策调整方向的分歧越来越大。实质上,这是由于加工贸易活动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对现行政策与监管体制提出了不少新要求。
加工贸易的变化及对政策与监管的新要求,归纳起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工贸易主体结构的变化: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力量
加工贸易始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加工装配活动,早期主要是以国内企业为主,虽然很多从事来料加工的国内企业实质上是由外商投资机器设备并进行生产管理的,但这些企业都挂靠在拥有外贸权的外贸公司旗下,由外贸公司负责其进出口手续。80年代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9o年才达到28.8%。随着90年代初外商来华投资逐渐进人,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迅速攀升,1994年即超过一半,达到56.l%。到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达到73.3%。
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其结构也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80年代来华从事加工贸易的主要是港商,9O年代初中期大量台商到大陆投资,90年代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据统计,世界5O0强企业中,超过400家已经在我国进行了投资。
加工贸易主体的变化,对加工贸易的贸易方式、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链条结构等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贸易方式的变化:来料加工为主变为进料加工为主
我国的加工贸易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的,1980年来料加工进出口额为13.3亿美元,占加工贸易总额的79.8%。来料加工的好处在于,中方企业不必为支付原材料采购费用,也不必为产品的销路操心,这在中方企业规模有限、参与国际分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具有特殊的优势。到80年代末期,这种贸易方式的结构发生了改变,1989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贸易额,达到53.l%。随后,进料加工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到2001年达到了71.4%。
进料加工比重的迅速提高,基本原因在于,外商投资企业比内资企业更倾向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占其加工贸易总额的85.8%,内资企业进料加工占其加工贸易总额的28.7%。随着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导致加工贸易整体格局从以来料加工为主变为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
外商投资企业倾向于进料加工方式的基本原因在于,随着我国国内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外商投资企业越来越注重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很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在大量出口其产品的同时,也不断增加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兼顾两个市场具有不少好处,一是可以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二是可能扩大应付市场波动的回旋余地,例如,近几年当国际IT市场萎缩时,国内市场的迅速扩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保持外汇平衡或结余,在中国政府中树立良好的出口企业形象。中国政府一贯鼓励出口,加人WTO后虽然鼓励手段大大弱化,但这一政策取向并未改变,外资企业深知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加人WTO后,按照承诺已经修订了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法律条款,进一步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内销。据课题组调查,沿海地区不少目前从事来料加工的所谓“三来一补”企业,都已经或正在考虑改变注册,成为外商投资企业,从事进料加工,同时可以内销。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未来,进料加工贸易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
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兼顾出口与内销,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百分之百出口的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对部分内销企业进料加工贸易的监管要更为复杂。我国政府试图通过建立“出口加工区”的方式来解决监管效率和防止走私的矛盾,但由于未能充分考虑大量外商投资企业兼顾内销的趋势,“出口加工区”计划进展缓慢,据调查,一些进人区内的企业最终又要求退出。
第三,产品结构的变化:从传统产品为主变为机电产品为主
早期我国的加工贸易以纺织、服装、玩具、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华从事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O01年,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882.7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60%,占全部机电产品出口的74.3%。加工贸易出口中,计算机、通讯设备、视听产品占有重要地位,不仅使加工贸易出口产品档次大大提高,而且使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大大改善。
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对监管体制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现行的加工贸易监管办法是在早期针对服装等轻工产品的加工贸易发展起来的,手册、合同等管理办法针对传统加工贸易产品是基本可以满足需要的。但是,与传统的服装等产品相比,以IT产品为代表的机电产品生产具有“生产零库存、采购全球化、订单电子化”的特点,进口的中间投人品种类远远多于传统的服装等产品,同时对通关效率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很多从事机电产品加工装配的企业而言,由于中间投人品种类多,手册数量不够,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进度;很多企业进货与出货,均采用电子手段,根本没有合同,为了应付管理部门,只好去作一份假合同,监管部门心知肚明,但受现行规定的约束,只好继续要求企业提供这种没有意义的合同;对于生产零库存的企业而言,通关效率至关重要,上海IN-TEL曾经因为通关问题而停产,生产经营受到负面影响,不少跨国公司因为国内通关效率低下而不得不将其高端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放在香港,在内地只进行低端产品的加工贸易。上海市对外高桥保税区内英特尔、JVC等49家大型跨国公司实施了“空运直通式”通关,通关时间由原来的平均96小时缩短为6小时,表明我国现行的通关管理体制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第四,加工贸易国内采购明显提高
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很多加工贸易企业在海外的配套企业也跟随而来,在华投资设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均大大提高,同时,有关政府部门通过举办供货会等方式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因此,90年代中期以来,加工贸易逐渐改变了以往“大进大出”的格局,国内采购快速提高。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在1990年只有11%,1995年仅13.4%,而1998年已经提高到52.4%,ZO01年进一步提高到56.8%。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的不断提高,在形成跨区域的采购网络的同时,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些产业特征明显的产业聚集带。
由于国内采购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国内采购已经成为加工贸易企业普遍的现象,根据课题组调查,高达46.2%的企业将国内采购作为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主要来源,高于其他采购方式。
国内采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国内配套产品档次与附加价值有待提高。调查结果显示,49.7%的企业国内采购的中间投人品是初级产品,40.9%的企业国内采购的投人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与技术密集型投人品仅占13.1%。二是国内采购在很多加工贸易企业采购中的比重还有待提高。将近一半(48.6%)的企业在国内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比重低于25%,约60%的企业在国内采购的机器设备的比重低于25%。
出口退税政策和深加工结转政策是制约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提高的主要政策因素。据调查,75.9%的企业凭增值税发票向国内企业采购中间投人品,30.8%的企业通过深加工结转方式采购。出口退税政策直接影响加工贸易企业是否进行国内采购的决策,由于来料加工不实行退税,因此,与进料加工相比,来料加工国内采购率明显偏低,国内采购比重高于50%的企业,进料加工企业中达到34.4%,而来料加工企业中只占20.5%。对于可以享受出口退税的企业,出口退税时间过长,占压企业资金,也影响到企业国内采购行为,有的企业将本可以在国内采购的合同转到境外采购,有的企业通过境外机构进行国内采购,即所谓的“香港一日游”。在课题组所列的10项影响国内采购的因素中,“出口退税时间长”被受调查企业认为是第三位的障碍。
深加工结转一直是加工贸易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加工贸易管理中的一个难题。深加工结转是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不断加长的结果,近年来深加工结转发展势头很猛,以深圳为例,2002年1月-5月,加工贸易“转厂”配套出口(转出)20.3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值的15.09%;“转厂”配套进口(转人)32.3亿美元,相当于加工贸易进口值的35.1%,增长24.97%。深加工结转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
为了防止加工贸易企业利用深加工结转进行走私,我国对深加工结转业务实行严格的手册管理办法。这种手册管理方式对采购渠道单一、品种简单的企业比较适用,但对于越来越普遍的采购渠道较多、所需零部件繁多的企业而言,经常会遇到手册不敷使用、采购不能如期完成的问题。例如,北京JVC在国内有50家配套企业,其中20家是深加工结转关系,涉及250种零部件,受手册不足的限制,部分中间投人品转向国外采购或“香港一日游”。另外,目前关于转厂必须由海关指定的保税监管车运送的规定,不但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延长转厂时间。据调查,深加工结转手续繁琐是影响企业进行国内采购的第四位障碍。
对于结转方式采购的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以往对转厂环节免征增值税,从2000年开始对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业务实行“免、抵、退”。在手续繁琐问题没有得到缓解的情况下,又将出口退税问题5;人了深加工结转业务之中,进一步影响了企业进行国内采购的积极性。
总之,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和深加工结转政策的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加工贸易加长国内产业链的要求,越来越成为制约加工贸易企业采购的障碍。特别是近年的某些政策调整新动向,与国家鼓励加工贸易延长国内产业链、推进工业化的宏观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第五,加工贸易向下游延伸势头初露端倪
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初步显现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前景,跨国公司逐渐开始将作为重要的采购基地。为了降低成本,跨国公司开始考虑在华建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业务,实质上是将加工贸易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利用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网络,促进加工贸易的更快发展。例如,零销业巨头沃尔玛(Wal-Mart)计划在深圳建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每年可带动出口1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