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5:26: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物料管理工作规范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缺少企业自主创新精神,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作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好坏。全面而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和提升工程投资收益,因而反思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并采取改进对策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如人员管理不到位、技术控制不严格、安全施工意识低以及物料管理不全面等方面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1 建筑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施工管理工作日渐规范及完善,但长期以来粗放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意识的缺失使施工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员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其工程所涉及的工序也很复杂,一个施工企业所拥有的工作人员也非常多,这便增加了施工管理工作的难度。就目前我国大多是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其专业技能水平及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员工根本不了解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这些员工在上岗前没有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加上企业对员工管理不够严格,经常引起由于施工员工违反操作而引起的工程质量缺陷问题。
1.2 技术控制不严格
一般来说,一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其需要控制的关键点也非常多,因此,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但是,由于施工人员对管理方面的技术知识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对施工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工工艺方面的新技术不熟悉。这样就很可能导致施工技术的管理比较松弛,时常发生违规施工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1.3 物料管理不全面
物料管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最繁琐的一项工作,因为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各种材料规格不一,性能差别非常大,一旦对物料管理不妥或者取用不符合规定,不但会导致施工材料的浪费,而且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及质量。目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对于物料的管理呈现离散性大,缺乏严格的物料管理制度,随意进场,严重制约了建筑物料的有效性及全面性。
1.4 安全施工意识低
作为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安全生产贯穿于建筑施工过程的始终。然而在很多建筑施工中,多数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仅如此,就连施工管理人员也忽视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安全施工对所有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不仅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建筑企业的整体形象,而且关系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而且也一再被强调,但是依然有很多施工安全问题发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低,很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都流于形式化,得不到好的贯彻落实,很多建筑施工单位没有树立应有的安全施工意识,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最终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改进措施
综合上述几方面以及建筑施工管理的特点及需要,发现,建筑施工管理的改进应该建立在充分认识施工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完善人员管理、强化技术及物料管理等几方面做起。
2.1 提高企业员工对施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效率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建筑施工企业也不例外。要想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首先需要充分认识施工现场管理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性。建筑企业的管理层、工程项目经理以及各班组管理人员务必以身作则,从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性、工期性以及经济性出发,从企业自身的长远性发展来看,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现场方案,努力实现建筑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将每个环节合理的分配到每个部门。除此之外,还需要转变管理及施工人员的思维观念。使他们重新认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从而实现管理工作效率及成效的快速提升。
2.2 强化人员管理
要切实做到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强化人员管理方案,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加强企业施工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及理解建筑施工管理的作用及意义;只有当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他们才会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施工管理工作;(2)优化人员配置。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领域及技能繁多,要想把工程建设好,离不开各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帮助,想要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培养技术骨干,采用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尤其要配备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兼具的优秀管理人员。
2.3 强化技术监督及指导
科学有效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是保证高质量工程的前提,必须充分掌握工程设计的各项要求以及技术规范。在施工正式开始前,有必要组织建筑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技术管理规范,熟练掌握各种建筑设计图纸的要求及意图,对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能够及时的提出并解决。此外,能够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工程技术交底工作并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全面的指导教育。最后,能够根据工程签订的合同以及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制定出相应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强化建筑施工的技术监督工作,对每一道关键工序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2.4 完善物料管理制度
建筑物料管理工作关系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其价格的变化也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物料的质量、性能以及使用都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紧密联系。因此,对于建筑物料既要做好采购工作也要做好物料存放管理。首先,在进行物料采购前,需要充分了解各类建筑物料的价格及质量情况,尽量选择价格合理、质量性能高的材料;其次,对所选物料进行质量验收,对于不合格的材料进行及时处理,只有那些合格的材料才能投入施工;最后,做好建筑物料的存放管理,由于一次性采购的材料较多,短时期内很难用完,必须制定完善的存放计划,对各种材料的库存以及使用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3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各建筑施工企业务必加强建筑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在原有管理制度上,进一步更新管理观念,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安全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系统化的管理,只有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才有可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进而使施工企业获得巨大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郑松坡,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1,(35):348
[2] 陈真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2011,(10):118-119
【关键词】SAP系统 物料管理 物流 MM模块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133―01
一企业物料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企业对业务的管理中,物料管理是属于业务管理的基础与核心部分,其中工作流程的管理与控制对于企业能否形成高效的运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是直接性的。这也是当前众多企业在应对产品种类繁多情况下,无法形成统一的策略进行采购,销售,对外招标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也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上的浪费。这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自然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零配件因订单多样少量因素,也会造成料帐不符等情况。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变化大,如果没有一个很好地策略对各种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就容易导致仓库管理凌乱,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企业物料管理作为企业的轴心业务,要确保其他方面的业务能否保持良好的运转,物料管理工作的好坏就起着直接的作用。因此,解决企业物料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是当前势在必行的,这个信息平台所发挥的管理作用在未来也将对企业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SPR系统MM模块流程的概述
SPR系统作为企业管理是由三层式主从结构构成,从而使用关联式资料库来整理各部门的资料。其中主要分为六大模块:
(1)企业管理系统
(2)销售运筹系统
(3)生产规划系统
(4)物料管理系统
(5)财务会计系统
(6)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以采购、库存管理为基础是SAP系统MM模块整体解决方案的最基本结构。通过需求确定、货源确定、订单处理、订单跟踪,收货和库存管理、发票校验等流程使得整个业务管理能够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平台上进行控制,同时SAP系统物料管理模块也是一款与财务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等其他业务进行着数据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统,其被简称为MM模块,也是EPR后勤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为企业提供了物料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其中涉及到了工厂的采购,仓管,财务等部门,MM模块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处理功能对所有采购处理都有着最佳化的特点,可自动评估供应商,透过精确的库存和仓储管理降低采购和仓储成本,与发票核查相整合,并和SAP系统里面的其他模块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MM模块在其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MM模块在物料管理上的实施与运用
可以说,MM模块中这几部分的互相作用,有序的完成,从而有效地在物料管理上的实施。在采购库存管理上,其组织结构由集团,公司,工厂,库存地点和采购地点,采购组组成。那么,MM模块能够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功能是什么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在实施SAP项目中,要有一个系统地完整的物料管理流程设计。要与各部门充分沟通,结合SAP系统特点对流程做进行调整和,从而规范各级使用人员的操作。还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多从本企业人员实际情况出发,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系统规范和管理规范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和优化SAP系统流程。从而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的物料管理水平和完善制度。其次,还要再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规范管理流程,结合本企业之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先对应的调整,让本企业的员工在不断地认识和磨合MM模块制度的同时,更好地投入自己的角色,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做到角色与流程相结合。
第二是物料需求计划。在企业的生产生活中生产作业中需要大量的物料。生产这些不同物料所需的料品也是大不相同的。在MM模块中。从产品结构人手,建立起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元素包括销售件、采购件和加工件,把企业生产中3个主要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地组合在一起再通过系统的分析。各部门之间不再是孤立的状态。
第三,MM模块对库存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库存信息与财务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之间是存在着直接关系的。因此,业务财务状况的好坏也会通过MM模块反应出来。在以往,很多企业对于物料的管理只会采取简单的记录,对入库,存储、发货并没有形成计划管理的结合。而这对于物料库存管理便带来了众多的问题。如无法说明库存物料的品种、数量、存储时间是否合理,更无法说明库存物料在数量上是多是少等问题。所以通过SAP系统MM模块的运用,使得库存管理与计划管理能够相结合,从而实现对库存数量的有效控制。
第四SAP系统MM模块与财务模块的集成。在与财务模块的结合中通过对物料逐个定义价值。同时建立物料分类,物料价值通过物料分类与会计科目相对应。建立了物流和资金流的静态集成关系。MM模块与财务模块的集成对于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起到了非常大帮助,同时能够将业务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再反应到财务模块当中去,这对于减少人为的工作量方面也是有着众多的帮助。因此,通过SAP系统MM模块与财务模块的集成,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
最后,经过对报表的分析,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统计。MM模块提供了各种采购与库存信息的标准查询和报表统计功能,如果还无法满足你上面的需求,需求者还可以通过自己设定的方式,按照要求格式开发的所需的统计报表。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阐述与分析,概述了企业物料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目前企业物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SAP系统物料管理模块(MM模块)功能的分析,阐述在物料管理上的实施与运用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优化企业物料管理水平。在转变经营理念,提高经营水平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Norber Welti著简学译《成功的EPR项目的实施――SAP》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
[2]韩世明SAP公用事业解决方案简述电子信息化2004年2月
[3]苗君《关于通过ERP系统提升采办管理水平的问题和建议》中国经贸2010年
[4]罗鸿等《EPR原理设计实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一月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即使如此, 我国的建筑工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和国外先进建筑施工企业相比,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还比较低, 国内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缺少创新精神, 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一种重要措施, 其工作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
1、建筑施工管理的内涵
一项建筑工程包含的环节很多,具体主要有项目立项、项目设计、项目审查、项目施工、项目竣工验收以及项目资料归档管理等, 这些环节紧密相扣, 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所说的建筑施工管理,指的是一种以实现各项施工工作标准化为核心,以推进工程安全施工为工作重点, 以最大限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最终目的, 以营造一个标准化、文明化的施工环境的系统性工程。
2、建筑施工管理的不足
2.1 人员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多方因素的影响, 其工程所涉及的工序也很复杂,一个施工企业所拥有的工作人员也非常多,这便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难度。针对我国的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 它们普遍存在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低下的问题,这些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及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员工甚至不了解最基本的工程施工流程以及所涉及的施工技术。 由于施工人员管理不到位而引起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广大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从做好人员管理方面着手,从源头上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2.2 技术控制不严格
一般来说, 一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 其需要控制的关键点也非常多, 因此, 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但是, 由于施工人员对管理方面的技术知识不是很了解, 尤其是对施工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工工艺方面的新技术不熟悉。这样就很可能导致施工技术的管理比较松弛,时常发生违规施工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2.3 物料管理不全面
物料管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最繁琐的一项工作, 因为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各种材料规格不一, 性能差别非常大, 一旦对物料管理不妥或者取用不符合规定,不但会导致施工材料的浪费, 而且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及质量。 目前, 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对于物料的管理呈现离散性大, 缺乏严格的物料管理制度,随意进场,严重制约了建筑物料的有效性及全面性。
2.4 安全施工意识低
作为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安全生产贯穿于建筑施工过程的始终。然而在很多建筑施工中, 多数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仅如此, 就连施工管理人员也忽视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安全施工对所有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不仅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建筑企业的整体形象, 而且关系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而且也一再被强调,但是依然有很多施工安全问题发生。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低, 很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都流于形式化,得不到好的贯彻落实,很多建筑施工单位没有树立应有的安全施工意识,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最终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3、应对措施
3.1 提高施工人员对建筑施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效率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建筑施工企业也不例外。要想做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 首先要让全体施工人员人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层以及各项目经理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 向广大施工人员传递建筑施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信号。时刻从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性、经济性以及工期性方向出发, 制定出科学的、 合理的建筑施工管理方案,努力实现建筑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将每个环节合理的分配到每个部门。除此之外,还需要转变管理及施工人员的思维观念。使他们重新认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 从而实现管理工作效率及成效的快速提升。
3.2 强化人员管理
要切实做到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强化人员管理方案,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加强企业施工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及理解建筑施工管理的作用及意义;只有当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他们才会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施工管理工作;(2) 优化人员配置。 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领域及技能繁多, 要想把工程建设好,离不开各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帮助,想要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就必须培养技术骨干, 采用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尤其要配备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兼具的优秀管理人员。
3.3 强化技术监督及指导
科学有效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是保证高质量工程的前提,必须充分掌握工程设计的各项要求以及技术规范。在施工正式开始前, 有必要组织建筑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技术管理规范,熟练掌握各种建筑设计图纸的要求及意图,对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能够及时的提出并解决。 此外, 能够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做好工程技术交底工作并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全面的指导教育。最后, 能够根据工程签订的合同以及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制定出相应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强化建筑施工的技术监督工作,对每一道关键工序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3.4 完善物料管理制度
建筑物料管理工作关系整个建筑施工过程, 其价格的变化也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物料的质量、性能以及使用都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紧密联系。因此,对于建筑物料既要做好采购工作也要做好物料存放管理。 首先,在进行物料采购前,需要充分了解各类建筑物料的价格及质量情况, 尽量选择价格合理、质量性能高的材料;其次, 对所选物料进行质量验收,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进行及时处理, 只有那些合格的材料才能投入施工;最后, 做好建筑物料的存放管理, 由于一次性采购的材料较多,短时期内很难用完,必须制定完善的存放计划,对各种材料的库存以及使用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4、结语
总而言之, 国民经济的发展, 建筑事业的崛起, 对广大建筑施工企业来说,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只有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建筑施工企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施工管理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希望本文的提出, 能够为相关建筑施工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郑松坡.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技术与市场. 2012(06)
[2]陆文银.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16)
[3]李仁祺. 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 甘肃科技. 2012(08)
关键词:企业;物资管理;提升措施
一、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意义
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材料和物资,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材料,是企业保持生产经营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供应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控制和工程能否如期进行。物资管理部门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动态,以确保物资采购的最低成本为正常施工提供物资供应的质量和数量。同时,合理的物料供应控制和库存控制,可以为决策提供正确材料,有效减少施工损耗和控制施工材料的成本,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库存周转率。
二、提升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1.优化物资采购的计划制订物资采购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制订计划的时候需要结合企业的生产销售计划以及目前企业的库存状况来做出决策,然后再根据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制订计划需要一个过程,为了保证所编制计划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生产需求,那么就必须严格按照计划编制程序执行,从而有效提高所编制计划的可行性。在加强对市场环境分析以及确立编制目标的前提下,突出计划重点,确保计划的可操作性。采取滚动计划法、环境分析法等方法编制计划,保证计划的合理性,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完成计划的编制以后,一定要严格地按照计划内容执行工作,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2.加强对企业管理的认识,完善体制在进行物资管理工作时,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提高对物资管理工作的态度,认真关注物资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明确各级物资管理部门的责任范围,不仅要让物资管理部门享受一定的权利,还应该肩负一定的责任。对于企业物资采购,可以采取集体采购,从而有效避免分散采购以及超级采购带来的弊端。在进行物资管理工作时,一定要提高对其中重点环节的重视,制定有效的管理体制,确保相关工作得到落实。另外,在制订预算计划之前要做好大量调查工作,从而制订一套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预算计划,这样不仅有效避免了企业出现物资积压的情况,还很好地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3.物资采购管理物资采购管理是企业物资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整体经济效益,有助于提高企业物资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物资管理工作中,应积极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分析,细化各管理环节,提高物资采购管理的效率。所谓的价格工程,也就是说,质量比和价格比的统称为最低的总成本,使优质的产品的价格的本质的项目。在采购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材料管理的整体效果,应该是价值管理的概念理论在材料采购过程的评价体系,充分利用每一个细节的材料管理、价值工程的合理应用,节约企业成本,加强物资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材料采购的管理,应结合采购计划和材料采购的原则,将实现企业物料管理责任到人,谁负责采购系统的实施;提高资金利用率,应当遵循先利库,后短距离、直线式、大量采购的原则进行物资采购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积压,加强物资采购工作的成本控制。同时,我们要积极建立和完善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管理程序,坚持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尤其是对供应商的指标综合评价,积极选择最好的供应商,促进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4.加强物资仓储管理在物资管理过程中的企业,仓库管理是经济的重要前提,为生产平稳可靠,但还提供价值的重要基础是可以实现的,因此要加大力度做好物资仓库的管理工作,但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现代企业发展。总的来说,仓储管理主要包括运输、检验和储存等诸多内容,物资仓储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整体质量,因此企业仓储管理过程中应做材料的存储和维护工作,认真执行材料管理,有效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鉴于物料的储存和维护,企业的物料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持诚信,确保材料的数量准确,质量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物资仓储管理人员应根据物料的性质进行分类,对货物和物料进行储存和维护,以便于后者的使用。同时,配件及其他相关材料应在商店做防锈处理,以避免接触化工配件等于性能变化影响实际应用后的效果;橡胶产品应该是油和水的原则,在保持硫化的过程,以确保其实际性能;为了降低安全风险,高电压电气设备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5.实现物资管理信息化为了进一步加强物资管理的变革,提高物资管理的效果,应将其应用到现代科学技术中,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所以在材料管理过程中,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加强物资管理信息化的认识,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经济运行指标,使企业的物资管理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物资管理水平对项目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材料管理人员必须面对自己的责任和道德品质,结合物资管理的施工方案,通过原材料的输入控制和施工材料的采购成本进行有效分配,保证企业的经济成本可以得到科学合理的规划。企业要从人才、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加强材料管理能力,确保项目质量符合形势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
参考文献
[1]梁志锋.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74,76.
[2]冯文.对提升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水平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6):62-63.
关键词:ERP;企业管理
早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库存物料随时间的推移而使用和消耗规律的研究提出了订货点的方法和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库存计划管理。订货点法是根据历史记录和经验来估测未来的物料需求。随后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IBM公司的管理专家约瑟夫•奥利佛博士首先提出了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物料需求计划MRP理论。
一、ERP的内涵
ERP是一个集合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和控制,以达到最大效益的集成系统。它的核心是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载体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型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按照ERP管理思想设计的软件产品。它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整合企业内部主要或所有的经营活动,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方位地发挥足够的能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生产计划及管理、物料管理、销售与分销等主要功能模块。
二、物料管理概述
1.物料管理的概念
为了产品销售,所有需要列入计划、控制库存、控制成本的一切“材料”即称为物料,这里材料的含义是相当宽泛的,其范围包括原材料、配方成分、配套件、标准件、毛坯、副产品、联产品、在制品、产成品,还包括设备备件、工艺装备,甚至能源也可以属于物料,这是一种不能库存的物料。实际上在ERP中通常使用的物料清单(BOM),其中最基本元素就是物料。物料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一项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活动。物料管理就是科学的、系统地计划、协调控制企业各部门的活动,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地在合适时机向企业各部门提供合适数量和质量的物料。
2.物料管理的具体内容
物料管理工作的范围从采购计划接收物料原材料入库出库配套产品计划与控制产成品入库发货或销售售后服务等。在物料系统中,输入的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输出为产品,系统目标是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存成本。物料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料需求,物料采购和库存控制三大部分。物料需求计划是企业制定物料采购的基础,物料采购计划的制定又要受物料库存状况的反馈控制。下面是三者的关系图:
(1)物料需求
要分析物料需求结构,首先需了解产品结构,而销售产品是直接由市场或客户订货确定的,它处于产品结构的顶层,相应地,对销售产品的需求也处于需求结构的最高层,又称为“独立需求”。销售产品的形成要依靠处于产品结构下层的零部件、配套件、毛坯、原材料等完成,因此可以说对销售产品的需求决定了这些下层产品的需求,称为“相关需求”。根据以上分析,说明独立需求的管理是相当重要的,独立需求一旦确定,则可以根据产品结构计算得到相关需求,从而制定生产计划。
(2)物料采购
物料采购计划是企业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和库存情况,结合市场供应状况而制定的。一般采购时要确定最优定购量(即经济批量),按该定购量进行采购是可使库存成本最低,同时又能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物料采购通常有定量订货和定期订货两种方式,定量订货是指当库存降至一定水准时,便以既定的数量去采购,这种方式是用于属于买方市场的大部分物料。定期订货是制定后的时间和周期预先确定,订货数量根据库存情况临时确定的订货方式。ERP系统将给采购管理的日常工作带来质的变化。关键将放在如何降低成本上。
(3)库存管理
传统上对库存管理的理解是对物料的进、出、存的业务管理,但这种理解在ERP系统中是不全面的。“库存”是指以支持生产、维护、操作和客户服务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料,而“库存管理”就是“与库存物料计划与控制相关的所有业务”。库存管理工作应该包括物料的存储、收发、使用及计划与控制等相关的各个方面。库存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库存物品的入库、出库、移动、盘点等操作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帮助企业的仓库管理人员管理库存物品,以达到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杜绝物料积压与短缺现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目的。
三、ERP系统下企业物料管理方案探讨
1.建立适应ERP管理系统的物料代码体系
物料信息作为ERP等管理系统的核心基础数据,如何给它以准确、直观的标识和描述,使之成为组织内统一的信息交流语言,形成统一的物料信息代码体系就是重要前提。物料代码已经成为沟通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共同语言和不同数据库信息链接的纽带,它在处理订单、产品结构、生产提前期、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跟踪在制品状态及物资管理状态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但是,代码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给企业物料管理带来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1)成立公司代码管理小组。由公司标准化室负责全公司物资代码的编制原则和方法制定以及代码体系的系统维护和管理,物资管理部、采购部和设备部等在统一的代码编制原则指导下对所管理的物料制定详细的编码细则,并对物料进行物料代码的编制,发送到公司代码管理小组,经代码唯一性查对后由小组启用,各部门应随时将出现的情况向代码管理小组局域网反馈。
(2)制定制度和流程,规范原始信息及信息传递渠道。造成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定义和表达不规范、不准确而引起的。因此我们从制度和流程上,对各种原始单据、报表及其他信息载体中的各种基础数据和信息进行规范,并制定企业标准。
(3)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组织代码体系的使用和维护以及ERP管理系统的基础应用知识培训,加强各部门员工的沟通和交流。
2.建立车间物料管理与过程监控系统
基于很多企业车间物料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建立一套“车间物料管理与过程监控系统”,配以相应的硬件网络,对车间物料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智能化的管理。本系统能实现车间生产现场物料工艺参数的实时采集、修改和查询,实时监控整个物料加工过程和物料流动情况,保证物料加工过程的安全性。
同时,通过使用本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轻工作人员负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单位领导通过系统网络能够在控制中心,而不必亲自到达生产现场,就可以监控物料的加工状况以及物料在生产线上的流动情况。
3.加强物料管理信息化建设
物料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在对企业现有管理高度适应的基础上,实现了物料管理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在对物料业务流程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对物料计划、库存资金的实时监控,实现对资本性支出成本、维护成本和往来业务的实时控制;为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科学管理物料业务、精确掌握物料数据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通过多年的实际应用和不断改进,物料管理信息化可在不改变业务流程和部门分工的前提下,帮助企业以信息化手段实现“规范物料编码生成、强化物料需求计划管理、灵活安排物料资金使用、规范物料业务处理、实时完成物料财务稽核、实现物料管理与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应用”的管理目标。
4.适时做好库存量控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ERP项目促进了企业工作,确定了库存量控制和储备资金。相关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减少库存:严格车间、班组的采购计划管理,提高计划准确率;及时对库存结构进行分析、调整;把技术管理与供应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遗留下来的超储积压配件,单独建账管理;对内平衡调剂利用,对外广招用户,折价销售处理;财务部门要不定期地会同机动、供应部门对车间的物料管理进行抽检,同时实行严格的料单领用制度;财务部门要制订严格科学的责任绩效考核制度并认真落实;总公司、各子单位、各相关责任部门每个环节、每个主要责任人都要在减少库存的工作中担当角色,使减少库存同时又避免缺货的目标成为公司范围的计划。
参考文献:
[1]李津军:ERP物料管理. 管理信息化[J],2000(9).
[2]陈 婷:远光电力ERP物料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电力信息化[J],2007(5).
首先,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不严。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淡薄,不能做到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质量管理规范和标准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导致工程项目留下质量隐患。其次,工作人员安全观念淡薄。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建立专门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重视不足,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频发。再次,现场物料堆放管理不规范。在实际中,施工现场物料分类不科学合理、物料堆放随意凌乱、物料抽检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存在物料丢失和损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效益。最后,团队管理水平低下。近年来,民用建筑领域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对施工现场管理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中,项目经理“一言堂”的现象十分普遍,难以发挥其他管理人员的技术和管理特长,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严重偏低。
2提高民用建筑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2.1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后期施工活动的指引,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进度和质量。施工方案是在综合分析项目地址条件、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程器械以及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基础上编制而成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优化配置施工资源,提高人、物、财综合利用效率,提高工程项目综合效益。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施工方案设计工作,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设计单位负责编制工作,施工方案一旦确定后,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指导,确保施工活动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推进。
2.2严格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经理制在我国已实行了相当长时间,这是建筑施工行业国际化发展必然趋势。项目经理制要求项目经理必须取得建造师资格证书,以保证项目经理在技术、管理和领导等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以满足现代建筑项目现场管理发展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存在诸多漏洞,导致一些不具备上岗资格的项目经理参与项目管理,严重影响了项目管理水平提高,这种现象在当前建筑施工领域十分普遍。因此,当务之急要促使施工单位严格贯彻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坚持持证上岗,保证项目经理满足施工管理要求,切实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2.3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在建筑项目中,建筑材料采购成本在工程预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个比例一般在60%~70%之间,同时建筑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质量,因此,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施工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现场材料管理制度,导致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凌乱、材料出现损害或自然生锈、材料使用浪费严重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工程项目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项目施工效益。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建立完善的材料申领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管理规定申领、使用和管理施工材料,有效控制材料质量和施工成本。
2.4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工程资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技术、管理、质量、图纸等资料,既有纸质材料也有电子数据,还有图片等,工程资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施工具体环节,是开展工程竣工验收和质量隐患排查的重要信息依据。在实际中,涉及工程项目施工的材料种类十分多样化、数据容量较大,虽然一些施工单位建立了电子化档案管理系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流程不规范、人员不重视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一些工程资料没有及时归档、部分重要数据丢失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因此,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工程资料管理工作,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工作责任感,保证档案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下去,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支持。
2.5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安全管理涉及防火、防电、防高空坠物、防意外人身伤害事故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都会给工程进度和工程预算管理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建筑工程项目都要按照行业管理规定设置安全管理岗位,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工作,要建立安全巡查机制,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巡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安全讲座、发放安全手册、制定安全管理奖惩制度等方式,切实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管理规定作业。
2.6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从近年来发生的工程建筑安全事故来看,许多事故都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有直接关系,这应该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项目经理的团队管理水平、业务熟悉程度以及遵纪守法意识都会影响到整个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效益。另外现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下也会导致各种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工程顺利推进。因此,必须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综合业务培训工作,通过为他们提供系统完善的培训来提高其职业素质,同时加大人才引入力度,将更多专业性人才吸收到施工现场管理队伍中来,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管理队伍综合素质。
3结束语
多年来,公司重视采购物料管理创新,构建了企业物料管理体系,作为一个照明企业,其材料成本要占产品成本总额的60%以上,通过有效的采购物料管理,大大降低了总购置成本,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生产过程质量得到控制,实现了物流管理网络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公司采购物料管理多次在仪电集团介绍经验,本文就企业采购物料管理谈一点看法。
一、着眼思路创新
(1)供应链思路创新
公司认为采购和物料管理是供应链和价值链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提出了“我们都是供应商和客户”的理念,我们是我们的供应商的客户,我们是我们客户的供应商。在工作流程中,我们对供应商是鉴赏家,对产品是工匠,对客户是企业家,扮演三个角色。因此,物料管理的目标,以高品质、适当的量、合理的价格、及时的时间、正确的渠道来获取物料和服务。总之,我们要对我们的客户负责,我们依赖我们的供应商。
(2)采购思路创新
对集团公司而言,集中统一采购、更新采购观念、改革分散采购模式、改善采购管理和手段,同时用开放、竞争的采购机制和落实内部责任的约束机制,规范采购行为,做到采购过程公开、公正、公平,形成一个高效、规范、低成本的采购供应体系。
(3)内控思路创新
由于采购物料管理量大、面广,因此,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物料管理、库存管理控制十分重要,特别是权限管理、信息管理是内控管理的关键。不断提高采购物料管理的绩效,降低企业成本,是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
二、主要管理原则
(1)战略成本原则
根据企业产业特点,产品发展愿景,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采购物料策略,控制企业成本。
(2)利益最大化原则
在满足客户要求和利益的前提下,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争取达到高性价比产品,确保客户、企业双赢。
(3)流程化原则
采用物料流程化管理模式,确保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4)职责分明原则
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严格绩效考核,促进管理提高。
(5)信息共享原则
实现物流管理网络化,达到采购和物料信息共享,缩短管理中运行速度,提高管理效率。
三、四项管理创新
(1)采购管理创新
①建立统一集中采购
改分散采购为统一集中采购,降低成本;明确管理职能,确保采购管理工作规范化;健全规章制度,确保集中采购管理工作实施;同时公司将生产相关的材料采购和其他采购分别管理,其他采购按照业务状态分为类:一是与生产相关类,如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备品备件等;二是销售相关类,如展会、广告、印刷品等;三是运输仓储类;四是基础供给类,如厂房维护、能源及设施等;五是职工相关类,如培训、医保等;六是专业服务类,如咨询、保险、专利等;七是自动化及通讯类,如硬件、软件、办公设备等;八是旅游招待类,如票务、出租、住宿、餐饮等;统一集中采购。
②建立采购预算制度
2002年公司建立了采购预算制度,变过去采购用了算为算了用。采购预算不仅合理确定经济采购批量和最佳库存量,从总量上降低了采购成本,减少了企业资金占有率,增强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预测了采购价格预测体系。目前公司采购预算准确率已超过85%。
③建立价格管理体系
公司每年制定预算时,采购价格的制定需经相关领导和公司领导批准后生效。对重点材料的价格,建立价格评价体系,由公司有关部门组成价格评价组决定。采购价格高于采购清单价格,或未列入清单的物料价格高于原采购价格,需经有关部门领导和公司领导批准后生效。
(2)供应商管理创新
①建立供应商基础库
公司根据发展战略和产品研发的进程,按供应商的重要度和供应市场的风险度,将供应商定位为4类:一是战略型,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建长期合同;二是瓶颈型,及时传递企业发展愿景,建中长期合同;三是力量型,采取多家供应策略,关注成本、绩效;四是常规型,采取流程化集中采购。目前,公司已有300多家常规型供应商,其中长期合作的有100多家。
②建立供应商合作关系
公司与供应商通过公司网站和高层互访,建立了协调沟通机制,采购招投标机制,关键材料寄售等,与关键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加强了与供应商沟通与合作,实施供应链管理。
③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
评定供应商的标准,主要有4个指标:一是质量绩效,最高分35分。包括供方质量体系,出厂检验标准,是否免检,进货质量控制,抽检产品缺陷等考核;二是物料管理绩效,最高分25分。包括交货完成率,准确率,惩罚性措施;三是价格绩效,最高分25分。包括供应商透明报价,成本的合理性,付款上的灵活性,是否愿降低成本组成;四是服务绩效,最高分15分。包括反馈响应速度,解决问题重视程度,质量改善合作态度、行动,完整、精确的发票等;供应商绩效评估平均分为75分以上为绿色;60~75分之间为黄色;60分以下为红色;绿色表示供应商绩效良好,在合作中优先考虑并逐步增加配额;黄色绩效可以接受,但需进一步改进;对于连续两季为红色的供应商,将采取措施,进行供应商的优化淘汰。
(3)库存管理创新
①建立库存绩效指标
库存管理有三个绩效指标:一是库存天数,为库存物料金额相对于年度销售出库金额的天数比;二是库龄,为库存物料在仓库停留的天数;三是超期呆滞物料库存水平,以确保库存物料的有效性。
②建立库存分级管理
按物料的大类品种、采购难度和金额采取ABC分级管理:一是A类特别重要物品,品种占10%左右,占用金额70%左右,实行进货勤、发货快;二是B类一般重要的物品,品种占20%左右,占用金额20%左右,采用定量订货方式为主,定期订货为辅的方式,并可按经济订货批量进行订货;三是C类不重要的库存,品种占70%左右,占用金额达10%左右,采用较大的订货批量或经济订货批量进行订货。
③建立安全库存制度
为提高企业响应市场速度而设置的安全库存,由历史上市场需求波动量,以及企业愿承担的缺货损失来确定。一般多品种、小批量、特殊产品不设安全库存量。
(4)仓储管理创新
①建立仓储绩效指标
仓储管理绩效有2 个指标:一是盘点无误率,为盘点准确的物料项目数占盘点总项目数的比例;二是仓储管理效率,为周期内进出物料金额与仓储管理人员的比例。
②建立仓储管理制度
主要建立4个仓库管理制度:一是物料的收、发、存制度,包括日常物料出库,必须要先进先出,做到帐、卡、物一致;二是物料盘点制度,包括定期滚动盘点、定期抽样盘点、盘赢盘亏处理等;三是仓储安全制度,包括防火、防灾、突发事故措施等;四是库存信息管理制度,包括库存信息记录、月报、呆滞品处理等。
四、三项内控创新
(1)物料管理创新
①建立物料计划管理
物料计划管理是物料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缩短交货期,是提高交货准确率的关键。物料计划管理有四方面组成:一是明确管理职责,物料部门计划人员应对生产组织、计划、控制等负责,企业应建立对物料管理整体负责的职能部门;二是落实绩效指标,交货期为客户定单之日到发货之日的时间;交货可靠度,为定单细项按时按量交货与定单总项目之比;生产线利用率,为实际生产数量与产能之比;预测可靠率,为销售预测与实际订单相比的正确率;三是制定工作内容,年度物料、生产年度、物料需求等计划;四是做好计划实施,就是做好物料计划和控制的两种基本方式,物料需求计划制,即批生产系统和准时生产制,即重复生产动作系统。
②建立物料管理控制
物料管理控制从四方面着手:一是以销售订单为依据制定生产计划,并平衡库存水平;二是以生产计划为依据制定物料需求计划,组织订货,并综合平衡库存;三是严格按ABC分类法准确控制库存,并达到安全存量;同时,合理控制产品库存,成品按时及时放送客户,以降低库存占有成本;四是做好呆滞、废料的防治与处理。
(2)权限管理创新
①建立物料总控机制
公司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建立了物料总控机制,包括申请制度、授权人的批准权限、价格审批制度;并制定了采购申请、签订采购合同、订货、收货、入账等工作流程,实现了生产经营标准化的物料管理体系。
②建立分权制约制度
公司制定了各级权限管理制度,进行职务分离,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人员根据各自负责不同授权,开展工作,并相互制约。如采购,建立采购与付款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监督责任制,请购审批控制、采购与验收控制、付款控制、监督与检查。
(3)信息管理创新
①建立物流管理网络
公司建立了物料管理SAP系统,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②建立权限管理规程
关键词:ABC分类法;物料关联性;排列号;类标号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末,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提出ABC分类法(ABC Classification Method),该方法就一直称为现代库存管理的奠基石。但随着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及联合采购(Joint Procurement)等新业务需求的出现,原有经典库存分类管理理论的固有弊端随之显现出来,这就需要探讨出新的管理方法来适应现有业务需求。传统的ABC分类法之所以不能满足现阶段业务的需要,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考虑物料之间的关联性,无论是MRP中设定产品结构各层次物料的从属还是联合采购,都需要建立物料之间的关联性,本文通过在原有ABC物料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物料之间关联性创造出新的分类方法满足企业库存管理的需要。
二、ABC分类方法及其局限性
1.ABC分类法简介
ABC分类法其核心思想是重点管理少数财务价值高的物料,体现了“二八原则”,又名重点管理法。其管理思想是从数量众多、关系复杂的物料中,通过分析、比较物料的价值高低并排序,分类归集,根据其不同价值的类别分别加以管理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是按年度资金占用量将现有库存物料分为三类,如下表所示:
2.ABC分类方法的局限性
ABC分类法是一种经典的库存分类方法,在国内外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践中能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但在长期的企业实际运营中也发现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分类需求:
(1)没有考虑物料间的关联性
ABC分类法只是从单一的库存价值维度将所有物料分为A、B、C三类。由于每个企业的经营目标需要不同物料的组合共同完成,因此企业中这些物料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比如物料储存可按照同一温度要求、码放层数、物料种类、危险级别等分类管理。但企业按单一的价值分类后,对ABC类中不同种类物料采取不同的库存管理方法,这样使原本存在关联关系的各种物料相互独立,从而割断了关联物料之间的关联性。
(2)关联物料难以关联管理
关联物料关联管理的前提是找出关联物料的集合,在ABC分类法中很难直观找出关联物料,以及之间的关联关系。如果按同一产品的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信息作为关联信息,但这些关联物料又可能出现储存要求不同、运输方式不同、结算条件不同,因此应引入多种关联维度,优化订购模型,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减少库存损耗。然而实际工作中,关联物料的识别还是依靠物料管理人员的经验,制定的采购计划也没有做到科学合理,因此管理十分困难。随着人员流动的加剧,新任员工很难较快地熟悉这些关联物料信息,因而在管理中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增加不必要的管理成本。
(3)联合采购难以实施
在按价值维度的ABC分类管理中,不论是按数量采购,还是按时间采购,都是以单个物料作为对象来采购的,只是不同类别的物料采用不同的采购策略而已。随着企业对物料之间联合采购探索的日益深入,发现联合采购策略能够更好地降低采购总成本,尤其是订购频率低的物料和订购频率高的物料组合订购,能够大大降低采购成本。而ABC分类时,不同类别物料采购频率差异较大,联合采购不同种类的物料能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然而,现阶段的ABC分类法割断了物料间的关联性,联合采购模型难以实施,因此需对其进行改进。
三、改进后的ABC分类方法
1.改进后的ABC分类法的思想及原则
在原有ABC分类法的基础上,加入不同物料之间的关联性信息,整合仓储、采购及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突破传统以物料库存价值进行简单分类的局限性,降低物料管理成本。
改进后的ABC分类法需在原有分类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原则:
(1)价值性原则:即按物料资金占用量进行分类,这是物料分类最基本的原则。
(2)关联性原则:物料分类时考虑物料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企业业务流程集约化原则,对各种物料按不同的关联标准进行分类,以利于的物料管理,降低企业总成本。
(3)稳定性原则:即每种物料的类别在一定时期内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变更物料时,操作简便,对其他物料无影响或者影响尽量小。
2.改进后的ABC分类法具体介绍
该分类法是在ABC分类的结果上进行的,具体方法为:
首先,针对A类物料,按总价值排列次序对其进行编号,已编号的物料与其他有关联的A类物料不予编号,形成的连续编号称为A类排列号。假设A类中a种物料与B类中的b种物料及C中的c种物资具有关联性(a、b、c=1,2,3...),则将原A类中的该种物料归为AA类,Ai,A称为类标号i=1,2,3...a;将原B类中的b种物料归为A,并按其在类别中的价值排列大小分别记为Ai,B,i=1,2...b;将原C类中的c种物料归为A大类,并按其在类别中的价值排列大小分别记为Ai,c,i=1,2...c。
重复以上A类编码步骤,对除已归入A大类的B、C类物料外的B、C类物料按照关联关系排列次序进行编号,编号时对已编号的有关联的物料不再予以编号,以形成B类排列号。假设B类中d种物料与C类中的e种物料具有关联性,则将原B类中的d种物料与C类中的其它e种物料都归为B大类,并按其在类别中的价值排列大小分别记为Bi,B(i=1,2・・・d)、Bi,C(i=1,2・・・e);
再次,将C类中已归入AB大类后余下剩余有关联关系的物料归于C大类,并按以上方法对其进行标号,记为Ci,C类。
最后,将余下的未进行编码即无关联关系的A、B、C类物料分别进行编码,分别记为Ai,m、Bi,m、Ci,m。
可见,在原ABC分类法的基础上,现可将所有的物料划分为AA,AB,AC,BB,BC,CC六类,并赋予每一种物料一个类标号。另外,还可对AAABACBBBCCC分类的结果进一步细化,在类标号后标注关联关系,如为同一生产厂家,可标注1;如为装量规格,可标2;同一运输、储存方式,可标注为3等。
四、改进后的ABC分类法即AAABACBBBCCC分类法的优点
ABC分类法只能从价值维度把物料分为ABC三类,而改进后的AAABACBBBCCC分类法按价值和关联度把物料AA、AB、AC、BB、BC、CC六类,分布如下:
这样现有的AAABACBBBCCC六类考虑关联度后可分为第一类AA、AB、AC,第二类BB、BC,第三类CC,这样既考虑了价值又考虑了关联度。
1.可快速定位关联物料
AAABACBBBCCC分类法不但对物料进行了分类,还赋予每种物料一个类标号。通过类标号可以查找该种物料所属的类别,快速定位与其相关联的所有物料,获得这些物资的价值、关联关系等详细情况。如上方法中C类标号Ai,c代表该种物资所属的类别为AC大类,它与所有类标号为A类的Ai,A、B类的Ai,B(i∈(1、2、3....))的物料具有某种关联关系。
2.方便关联物料联合采购
通过类标号定位出具有联合采购特性的关联物料信息后,企业便可具体分析采购信息,建立科学的联合采购模型,计算出关联物料的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经济订购批量)。在企业安全库存不足时,发出联合采购的采购点避免人为计算,以减少用于分别采购重复支付的固定费用,如:运输、仓储费用等,降低企业的采购总费用。
3.有利于实现业务流程的系统化管理
随着业务流程的精细化,越来越多企业的日常业务流程选择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物料管理系统是其中的代表,计算机系统通过识别类标号查找物料类型自动匹配已建立好的对应的该类物料订购模型,并运行模型对应的程序计算其数量和订购点。而需要更改采购策略时,只需修改采购模型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减少人员工作量;因此提高了数据运行的准确性,不同知识技能的员工也能快速高效的完成物料管理工作。这样的分类为物料管理的系统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减少了人为失误的管理风险。
4.有利于规范工作流程减少人员更替的影响
由于AAABACBBBCCC分类法能快速定位出关联物料并更利于系统化管理,因此在人员更替时,新员工不需要太多时间专门熟悉物料之间的关联性,只需懂得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便能胜任物料管理工作,保证工作流程顺畅。可见,该分类法减少因数据传递不畅而增加的风险,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减少员工处理数据信息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信息的管理成本。
五、结束语
AAABACBBBCCC分类法是对原有ABC分类法的一种改进,考虑了物料之间的关联性,为企业的联合采购、系统化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具体归类特定物料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关联物料之间的维度,需要相关人员不断摸索,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数据模型。另外,在该分类法中如何建立适宜的物料各环节的管理模型以有效降低企业的采购、库存费用等,还需要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朱荣艳.基于核心因素细分的Y公司库存管理优化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2]王锡莉.ABC分类法在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艺,2009,(5).
[3]邵蓉.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J].辽宁化工,2002,(9).
[4]丁雪,施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制造企业原材料库存控制[J].价值工程,2008,(7).
[5]杨方燕,郭刚.基于ABC分类的安全库存化算法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33(1).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胜利油田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分为三项,即“采、管、用”,推广实施的中国石化模板的erp系统软件物资管理中得到全面应用,较好地满足了油田物资采购供应业务需求,全面提升了油田物资管理水平。
近年来,胜利油田推广实施的中国石化模板的erp系统软件在物资管理中得到全面应用,较好地满足了油田物资采购供应业务需求,全面提升了油田物资管理水平。物资管理工作可分为三项,即“采、管、用”,每一项工作都有其管理特点,对提高物资管理工作的效益都起到一定的作用。“采”即采购,是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效率的关键,“管”是保持物资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用”是发挥物资使用价值的重要途径。 erp物料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物料需求计划、采购、发票校对、供应商评价、库存和库房管理等所有有关物料管理的功能。这些模块在胜利油田实施后,物料管理工作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集中采购的实施
发挥集中采购的批量优势一直是物资供应管理长期致力于实现的目标。胜利油田物资供应管理体制经过近五年多的专业化管理改革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以油田供销处一级采购为主(总采购额90%以上)的物资集中采购模式。但是这种集中采购模式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支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规章制度和事后监督考核来制约。实施erp系统以后,正好填补了没有技术手段支持的空白。特别是sap系统与中石化电子商务系统进行了接口,有效地控制了属于总部直接集中采购和组织集中采购的采购申请直接上传电子商务网,确保了上网采购率。在胜利油田供销处内部采购权限控制上也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mrp(物料综合平衡)范围的划分和对物料主数据中不同采购类型的设置,有效地控制了主要物资集中到专业业务科室采购,避免各区域性供销科多头重复采购,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中采购的资金、价格优势。
二、实现计划采购岗位分离
胜利油田抓住实施erp项目的机遇,通过对采购组织架构的重整和优化,将物资采购、计划岗位分设,明确采购和计划的岗位职责,一改过去“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制衡机制。计划员根据用户单位提报的需求计划,平衡物资库存,分析消耗规律,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方式,框定供应商范围,并负责询比价,根据询价的结果维护采购信息记录;采购员根据计划员创建的采购计划、确定的采购方式、框定的供应商范围和维护的采购信息记录,选择供应商并与供应商谈价定价,最终在系统中创建采购订单。在sap系统中通过本地角色划分赋予采购组和计划组不同的权限予以严格控制,各司其职,较好地规范了采购和计划的岗位制衡机制。
三、以贴近市场的价格反映库存价值和成本核算
物资供应部门告别了物资收、发、存长期实行计划价的计价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资市场价格波动频繁。以前,胜利油田的计划价平均两到三年调整一次,计划价的调整明显滞后于市场价的变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计划价比较固定,与市场价格偏差较大,不能真实地反映原材料的库存价值和使用单位的材料消耗成本核算状况。实施erp后,物料主数据的价格采用月末移动加权平均价,物资库存、供应和销售价格每月都会随着采购价格的变动而进行更新调整,从而和市场价格趋于一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库存物资价值,更利于使用单位成本核算,真实地反映材料消耗成本。
四、增强对供应商的控制和管理
规范管理物资采购供应网络,优选供货渠道,是物资采购的首要环节。虽然胜利油田物资采购两级供应网络比较健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网外采购的现象还是难以控制,仅靠事后检查监督,致使控制滞后,效果甚微。实施了erp系统后,可以实现事前控制。如果确实需要在供应商网络外采购,采购员首先要申请,经物资管理部门审查、领导批准后,在sap系统中维护相应的临时供应商主数据,采购员才能在系统中创建采购订单实施采购,较好地控制了随意网外采购的现象。同时,利用erp系统供应商的评估功能和强大的信息管理功能,建立了供应商的动态评估机制,定期对每一个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和售后服务情况进行评分,并按分值排序,实现动态优选管理,优选供货渠道,把好物资采购的第一道关口。
五、实现库存信息共享,合理调用库存
以前,整个分公司的库存信息不能实时浏览查询,库存调剂极不方便。erp系统上线后,全油田各个库存地的库存可以在sap系统的任何终端上实时浏览查询,库存信息非常透明,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库存调剂,为优化库存结构提供了便利手段。计划员可以准确地掌握可用资源量,根据计划缺口量充分调用各地库存,高效配置物资资源,在保证生产物资供应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库存,减少存货资金占用,同时可以避免各地重复采购,减少物资积压,使库存结构趋于比较合理的状态。例如,去年12月底,安徽勘探处急需1台10kv电力变压器,由于该种型号的变压器当时在汊涧供应库和邵伯总库均没有库存,如果临时向市场采购,供货周期较长,可能会影响用户单位的生产进度。需求计划报到供销处机电科后,计划员立即在sap系统上快速查询分公司各个库存地该种型号变压器的库存情况,最后在真武供销库查询到该种型号的变压器还有2台库存,计划员立即与该库取得联系,紧急调拨1台发往安徽勘探处。从需求计划提报到最后开单发货,前后仅用了二十多分钟,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六、“三流合一”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