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5:26: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公司治理评价;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24-02
1 对国外公司治理评价实践的回顾
国外较早的公司治理评价实践始于1998年标准普尔的评价体系,随后各个地区和国家的投资机构、指数公司、评级机构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评价体系。其中比较著名的有Deminor(1999),里昂证券亚洲(2000),穆迪公司Moodys(2003),世界银行,富时国际 (FTSE)以及泰国、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评级机构。
1.1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以下简称SP)
SP的公司治理评价包括国家分析(反映治理环境)和公司评价(反映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国家分析主要对法律基础、监管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和市场基础四个方面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公司评价则围绕所有权结构与影响、公司与金融相关人的关系、财务透明性与信息披露、董事会与经理层结构和运作综合得出。
1.2 Deminor公司治理评价系统
Deminor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其评价项目体系包括四个方面:股东权利和义务、接管防御范围、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董事会结构与功能。Deminor评价体系特别强调接管防御措施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如接管防御的范围(涉及指标包括董事会是否可以运用毒丸条款、金降落伞、期权条款等)。
1.3 里昂证券亚洲的公司治理评价模式
里昂证券亚洲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专门针对新兴市场,其评价要素包括对管理层的约束、公司透明度、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履责基础、违责追究、公平性、公司的社会意识等方面,侧重于对内部治理机制的考核。
1.4 世界银行的公司治理评估
世界银行关注股东权利、股东的平等对待、利益相关者角色、披露及透明度和上市公司董事会职责。该评估为发行者和投资者的选择提供依据,主要是对一国治理环境的评价。
1.5 穆迪公司的公司治理评估
穆迪公司(Moodys)的公司治理评估是作为增强信用分析的一部分而引入的,一般包括以下7个部分的分析: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关键审计/责任功能、利益冲突、主管薪酬和管理层发展及评价、股东权利、所有权、治理透明度。
2 国内公司治理评价实践的研究回顾
国内对于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的实践相对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并且成果较丰富,公司治理评价主体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机构、商业机构和监管方,在研究实践上呈现出了学术化、市场化和官方化的特点。
2.1 北京连城国际的董事会评价体系
连城国际将董事会治理分为经营效果、独立董事制度、信息披露、诚信与过失、决策效果5个方面。并以2001年披露年报的深沪两市1135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董事会治理的优劣进行排名。
2.2 大鹏证券研究所裴武威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裴武威(2001)的治理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所有权结构及影响;股东权利;财务透明性和信息披露;董事会的结构和运作。该指标体系更为集中和简洁地反映公司治理的四个重要因素,但是局限于内部机制的评价而缺乏外部机制和环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2.3 海通证券研究所吴淑坤(2002)等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吴淑坤提出的评价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公司治理环境评价;公司治理个性化评价;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匹配性评价。从股权结构(18%)、股东权利(17%)、财务及治理信息披露(25%)、治理结构(25%)、治理与管理的匹配性(15%)等角度构建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2.4 施东晖、孙培源(2003)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施东晖、孙培源(2003)指出,中国现行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关键人控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治理结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控股股东行为的规范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其指标体系为控制股东行为(35%);关键人的聘选、激励与约束(25%);董事会的结构与运作(25%);信息披露的透明度(15%)。
2.5 香港大学张俊喜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的研究
张俊喜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三大方面的机制:内部机制―控制模式,外部机制―市场机制以及中国特色的国有股“一股独大”,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包括八个组成部分:CEO是否兼任董事会主席或者副主席、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高管人员薪酬、第一大股东的持股量、上市公司是否拥有母公司、第二大股东到第十大股东持股的集中度(衡量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约制衡作用)、是否境外上市以及第一大股东是否为国有法人。
2.6 台湾叶银华等(2003)的公司治理与评级研究
台湾学者叶银华从董(监)事会组成(40%)、股权结构(20%)、管理形态(10%)、关联交易(20%)、大股东介入股市程度(10%)等五个方面,设置17个变量考核台湾地区上市公司治理状况,将治理绩效评为七个级别。
除以上评价体系之外,还有证监会长沙特派办、福州特派办提出的对公司治理评价实践的研究,中诚信国际的上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鹏元资信的治理评级,利华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评级实践以及学术研究领域众多学者所提出的评级体系。随着巨潮治理指数(399322),深证治理指数(399327)在深交所的运行,上证公司治理指数在2008年推出,H股也即将推出治理指数,国内有关公司治理评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不断被引向深入。
3 对国内外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再评价
3.1 各种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不尽相同
首先,在评价内容上各有不同和侧重。SP特别注重对公司治理外部环境的分析评价,侧重于评级的严格性。里昂证券亚洲侧重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考核,孙培源、施东晖(2003)强调控股股东行为的规范和内部人的控制问题,南开治理指数强调公司治理的合规性。其次,在评价的指标体系上差异很大。不同的评价体系对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信息披露等都有极大地关注,但同时基于对公司治理水平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不同,指标体系尚有很大差异。如吴淑坤(2002)设计了治理与管理匹配性的指标;叶银华等(2003)设计了关联交易指标。更为突出的区别是指标体系中是否含有财务指标的衡量,如连城国际、证监会长沙特派办、巨潮治理指数(代码:399322)、深证治理指数(代码:399327)和即将推出的上证治理指数体系中都涉及财务指标,这似乎显示了治理评价实践领域中指标设计的一种趋势。
3.2 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适用范围各有侧重
SP试图建立全球不同市场都可通用的评价体系,Deminor将评价对象的目标限定为欧洲上市公司,里昂亚洲将评价对象的目标限定于泰国、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上市公司,而国内商业性评价机构将评价体系的使用范围限定于中国上市公司,香港,台湾也有适合于该地区自身的治理评价体系。所以,一种具体的评价体系因评价主体的不同也会有侧重和倾向。机构投资者和各种官方指数的治理评价可能对于投资者更具价值;商业性评价机构的评级对于上市公司提升自身治理水平和声誉更具意义,比如中化国际聘请SP所作的治理评级提升了其自身价值;而学术领域的研究对于引领和推动治理评价实践的发展意义重大。
3.3 赋值方式、权重分配和计算原理不尽相同
大部分体系都采取对评价要素主观赋值,要素分值在要素内部项目之间进行分解,加总计算要素评价得分而得出评价结论的量化评价方法。这是一种以经验为主、逐步调整优化的建模思路,但是由于不同的体系评价内容差距大,需要对定性的治理特征进行定量描述,所以在赋值、赋权和计算方法上差别很大,由此也必然造成在最后的评价结论上的非标准性和不一致。
3.4 与国外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相比,国内的评级重形式而轻实质。
比如从指标设计可以看到,我们的评价在反映公司治理形式的治理结构方面比较多,而国外评价较多的是反映在运行机制上的公司治理质量。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在结构上日趋完善,但是在运行机制上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恰恰这一点,在设计指标体系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4 对于我国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总体性思考
4.1 公司治理评价体系评价了什么
学术界对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似乎有另外一种倾向,就是指标体系的“大而全”,理论上讲,指标越全面,越能反映公司治理的全面情况。如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只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则这种评价是典型的“公司治理特征评价”;如果评价指标包含了例如财务指标和市值指标,则这种评价是典型的“公司治理绩效评价”;而如果评价指标甚至包含了对满意度、社会责任等的考虑,则这种评价实质上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治理评价”或是“绩效评级”。而在现阶段公司治理评价实践的领域来看,笔者比较赞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另一方面,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过多会因为数据的“可获得性”而使评价缺乏“操作性”。所以指标的设计要在不断的实证检验中加以提炼,以使指标具有反映治理绩效的“显著性”。
4.2 公司治理评价由谁来评价
国内现行的评价主体大致分为三类:商业机构、学术群体和官方监管机构。随着公司治理评级商业机构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各种官方治理指数的出现,中国公司治理评价已经显现了市场化、学术化和官方化的特点。实质上,这是一种合理的评价主体架构,体现了对公司治理评价的不同需求,应该鼓励多种商业性机构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竞争发展,使其在实证检验中不断发展。
4.3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要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治理环境的客观变化要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的相关内容也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这也是评价体系在不断实践验证过程中的必然反映。这一点在学术领域和实践领域都得到了支持,比如南开治理指数在每年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并适时调整指数体系;连城国际在2002年较早的董事会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已经发展到了现在涵盖品牌、文化治理状况的评价;深证和上证的治理指数也会在每年适时更换样本公司。公司治理评价,无论是对其进行学术研究还是商业实践,都要与时俱进的围绕着如何真实反映公司治理状况这一核心。
参考文献
[1]北京连城国际.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价值(治理)评价体系综述[N].证券日报,2003-08-03.
[2]裴武威.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2001,(9).
[3]吴淑坤,李有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 2002,(10).
[4]李维安.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林志平.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级体系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 2004,(6).
人类既有与无生命物、其他生物的同质性,又有独特的异质性,是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统一;人类既有与无生命物、其他生物的同源性,又有卓越的至上性,是同源性与至上性的统一:一方面,人类与自然、宇宙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人类价值之卓越即在于发挥其内在的优异特性以主动创造、自觉协调宇宙中的各种价值关系,“调整自然,参赞化育,改造自然与人性,以达到理想境界”①。这两方面的统一规定着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角色,否认人类与无生命物、其他生物的同质性、同源性,人类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和价值的根源;而否认人类的创造性和至上性,则会否认人为价值的特殊性和人类在宇宙中的卓越地位。前者会导致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后者是机械的还原式思维。“一本多级”的“本至论”以“至”或“人”为界,把宇宙演化划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与此相应,“形”说既肯定价值是宇宙演化的客观结果,又强调人类实践活动在人为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这就把客观价值划分为自然价值(“物”、“生”层次的价值)和人为价值(属人价值)两个基本领域,二者既有间断性也有连续性。人类实践活动表现为“人”(主体)之“形性”与“物”(客体)之“形性”的相互作用,人为价值是人类实践活动施加在自然价值之上而创造出来的新价值,是人类自由劳动和自然价值的共同产物,这种新创造并没有否定自然价值的继续存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进行,哲学界逐渐兴起价值论热潮。张岱年一方面再次率先开启了中国古典价值论研究的新领域,并强调价值观的创新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核心;另一方面继续探讨了价值哲学的基本问题。总起来看,在三四十年代与八九十年代两个时期,张岱年的价值界说既有内在的统一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一方面,都坚持从事物的内在性质来界定价值;另一方面,以前期的“价值”范畴为基础,后期的思考重心转向“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张岱年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最早论述了儒家“内在品值论”、墨家“功用品值论”、道家“绝对品值论”,他的内外价值论受到康德、穆尔等西方哲学家的影响,也继承了中国古典价值哲学的精髓。“形”的价值定义是理解“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依据,“形性”之“优异的特性”即内在价值,“形性”之间的关系即外在价值,事物的价值要同时从内、外两个角度来理解。“功能”以“形性”为依据、为载体,反映的是事物(“形性”)之间的关系,“一物之有无外在品值,在于其与有内在品值之物之关系”②,因而“外在价值”不能离开“内在价值”而独立存在,二者是“两个不同的层次”③。事物本身的“优异的特性”④就是内在价值。张岱年以渊源于“一本多级”的“实”(“实有”、“实际”、“实在”)、“生”(“生命”、“生活”)、“知”(“知识”)为“究竟价值”,认为事物存在的本然状态“一方面为兼而和,一方面为别而乖”⑤,而“美为实之圆满,善为生之圆满,真为觉之圆满”,只有“实、生、知”中“兼而和”的方面才是内在价值:1.美即“实之和者”或“实之圆满”,“众多分子共同存在之圆满方式为美……圆满者,丰多而和谐”⑥。张岱年解释《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云:“充实即富有而和谐”,自然美如“清风明月,秀山丽水,是形色之丰而和。禽鸟之婉声,溪林之佳音,是声音之丰而和”,人为美如“人之美术,亦莫不以求兼备而和谐为要务”⑦。冯契认为“许多未经加工的自然物虽然本来无所谓价值”,但可以被用作劳动资料(如矿产)、文化素材(如自然景色),或由“人的移情作用”而具有价值⑧;而对张岱年来说,自然本身即有美的价值,人化了的自然美也应以自然本身的美为基础。2.“知合于实谓之真”,“知之通为真”⑨。判断真知的形式标准是已知真知之间相互贯通、彼此相容,判断真知的根本标准是人类实践活动,“如一贯地符合于一切经验实践,则为真”①。3.作为“生之圆满”的“善”是“生”之“和”,亦即“自遂其生,亦遂人之生,兼遂人我之生”②,这与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有着渊源关系。张岱年把“善”表述为“理生合一”,“理生一致,即一方重生,注重生命力之发挥、生活之扩展;一方更重理,注重生命之和洽与调谐”③。总之,善是人之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圆满,是“生命”之和与“生活”之和的统一。张岱年认为“凡达到美善真之途径或方法,谓之外在品值,亦曰工具品值”④。“外在价值”总是与“内在价值”(“目的性的价值”)相对而言,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真善美是内在价值,而“利”或“用”是实现内在价值的手段,这既意味着物质利益是达到真善美的具体途径,真善美不能离开物质利益而独立存在;又强调了真善美高于物质利益,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我们可以把张岱年的内外价值论概括为:1.事物具有“形性”(“形性”之“兼和”)和“功能”,同时具有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2.既要肯定内外价值不可相离,又要坚持内在价值的优先性。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根据,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表现,二者是根枝、源流的关系,不应把外在价值看作人类所追求的根本目的。3.事物的内在价值是多样的、多层次的,因而事物的外在价值也是多样的、多层次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都有一个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事物存在范围的复杂性意味着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事物的外在价值不仅是对人而言,非人的事物之间也有广泛多样的“利”、“用”关系,并由此而形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非人世界的价值是自发的;属人世界的价值是在自然价值基础上的自觉创造,应在尊重、发展事物内在价值的前提下来开发、利用其外在价值。5.从主体角度来说,人之内在价值就是人的“优异的特性”,人之外在价值表现为人之“形性”对他人或他物之“形性”的作用;在“人”(主体)与“物”(客体)关系中,“物”之“形性”相对于“人”之“形性”表现为外在价值,或者说“物”之内在价值在主客体关系中就表现为外在价值,但客体本身的内在价值始终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既要重视事物的内在价值,也要重视其外在价值的多样性与发展性;从人类的整体利益、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社会内部的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出发是看待事物外在价值的四个层次。对价值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偏到全、由单一到繁复的发展过程,在价值问题上应有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要超越以狭隘的个人利益和少数人利益为实质的人类中心主义,自觉追求群己、天人之间的广大和谐。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杜汝楫发表《论事实的认识和价值的认识及其联系》为标志,国内学界兴起了价值论的研究热潮。占主导地位的“主客体”关系说之初期形态是“从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出发理解价值”⑤,这种“需要满足”公式有几个特点:1.价值仅仅出于人类的创造,纯粹的自然物没有价值;2.即使自然事物有价值,这种价值也只能由人来赋予:或者是因为进入人类的劳动生产过程,作为“资源”被人类所加工利用;或者是由于人类的“移情”作用而偶然具有了审美价值。但不论如何,自然物都只能具有为人所用的工具价值;3.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内在价值也是人的(物质的或精神的)需要的满足。这一时期,张岱年在肯定价值论研究重要意义的同时,也提出“还有一些问题值得作进一步的探索”⑥,核心之一就是如何界定价值和内在价值。学界一般都注意到张岱年在这一时期对中国古代价值论的开拓性贡献,但却往往忽视他从剖析需要的评价、人的价值、物的价值等问题入手所开创的价值哲学研究的新思路。张岱年对价值与需要的关系进行了缜密解析,指出以“需要的满足”来界定价值虽有的渊源,但西方哲学也有类似的学说。他率先探讨了“需要的评价问题”,指出需要本身也有高下之分,对需要的衡量不能以需要自身为标准,这就揭示出“需要满足”公式的内在逻辑矛盾,必须超越“需要满足”公式而探索价值之更本质、更一般的内涵,从而预示了价值哲学发展的一种新向度。针对一些学者主张从“需要满足”来界说“人的价值”,如“价值就是主体就客体的属性对主体的效用的评价”①,“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同客体的人的一种关系,即客体的人对于主体的人的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②的观点,张岱年提出“人类的价值”、“自我价值”都不能由“需要满足”而得到完整说明,“人类的价值”应该是人类自身的“特异性质和能力”,“个人的价值”既包括“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人能在一定方面满足社会的需要或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外在价值),也包括“个人的自我价值”或独立人格(内在价值),即“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不在于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在于具有独立的意志与崇高的道德实践”③。因而,“需要满足”或“主体客体”关系所回答的“个人的自我价值”实际上还是一种外在价值,并没有回答“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价值问题。按照张岱年的观点,人(人类、个人)的“特异性质和能力”应该从“形”来理解,“形”即人的形体,“性”即人的本性和其他属性,“能”即人的各种能力,人的“性”和“能”都是发展中的多层统一体,既有先天遗传的因素,更是后天生活实践的结晶;既有自然性的方面,更有社会性的内容。在包括“生物”在内的“物的价值”问题上,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物的价值是物为人的存在”④,“自然物如离开人,它的属性本身就无所谓价值”⑤,张岱年则认为:“生的价值,即生命的价值,也不在于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在于具有较无生物更高级的属性。……生命的价值在于具有优异的特性。”“人本身、生命本身,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具有功用价值,而且具有内在价值。”⑥“生命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既不能仅以人的利益为标准来判定非人的存在物之有无价值,也不能把物的价值理解为仅仅是为人而存在的外在价值。也就是说,无生命的存在物与生物既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又有对其他物类和人类的外在价值;人类与个人都有内在价值,个人的外在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类的外在价值表现为对其他物类、生态系统乃至整个宇宙的影响,这既可能是发挥人之优异特性而主动创造、自觉协调宇宙中的各种价值关系,也可能是把其他物类只看作满足人类利益的外在价值而肆意掠取、野蛮破坏。从张岱年的后期思想来看,他从反思当时的价值学说起步,在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关系的框架内解析了三个问题:“主体需要的满足”、“需要的评价”与“需要的主体的评价”,并特别强调了后者即“主体本身的价值”问题。他论证了人(人类、个人)的价值、生命的价值都不能仅仅用“需要的满足”来说明,而应该从“特异性质和能力”的维度来说明,这就揭示了“需要满足”说和主客体关系说的理论缺陷。在此基础上,张岱年提出富有中国特色的价值界说:表层的是“需要满足”,深层的是“内在的优异特性”;前者是外在价值,后者是内在价值。
在这种思潮中,张岱年“形”说及以此为依据的“价值两层次”说的优点在于:首先,从宇宙论上界说价值,有力地论证了事物都是内外价值的统一体,提供了从无生命存在物到生物、到人类、到个人价值的一般价值模式,虽然没有把“主体”扩大到一般事物,但也足以充分说明价值存在的普遍性;其次,克服了价值论上的机械论,既论证了内外价值的辩证关系,又把内外价值视为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因而渗透着辩证法的精神;第三,说明了价值的平等性与层次性的关系。以人的价值而言,人类价值和个人价值都是多层一体,都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最基本的层次。在自然属性(包括生命)的层次上,人类与其他物类之间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但人类还有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道德、智慧、审美等社会属性,人的价值“取决于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中的选择和创造”⑤,根源于生活实践的社会属性规定着人类不同于其他物类的内在价值,人类由此而居于宇宙价值的最高层次。个人价值方面,在自然属性上,人与人之间在存在与生命的层次上都是平等的,但此外还有“形体”及其他自然属性方面的差异;社会属性上,人与人在理性、道德、审美等方面是平等的,但也有发展程度(量)的不同;在“功能”即外在价值(社会贡献)方面,人与人之间也有量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彻底消除社会制度层面的不平等之后,人与人之间还会有某种“合理”的不平等,也就是基于内在“形性”(内在价值)与外在“功能”(外在价值)发展上的不平衡。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层次性既有先天的成因,更有在后天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差异。同时也要看到,“形”说与主客体关系模式都以基本原理如实践观点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都是中国化的价值哲学,二者是相成互补的关系。张岱年对“需要满足”关系说的解析与扬弃,表明他试图把主客体关系说放置在一个更普遍、更一般的宇宙论的理论框架内,以其宇宙论和一般价值论来涵容、吸纳主客体关系说。“形”说以“一本多级”的“本至论”为依据,在赋予价值以本体论地位的同时又坚持了“的实践维度”⑥,在区别价值与“善”的前提下把价值由“至”的属人领域扩展到“本”的非人领域并坚持了其理论的统一性,在基本理论框架上具有逻辑的自洽性,能够较好地说明一般价值的问题;其缺点是尚缺乏翔实的理论说明与严密的逻辑论证,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主客体关系说的优长。张岱年价值哲学提供了对天人关系的新论证,对建立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有着重要启示,可以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以“力之崇拜”为重要特征,而商品经济的一个内在倾向就是诱导人们追求事物的外在价值;以“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为主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近代以来愈演愈烈的欧洲(欧美)中心论、我国长期以来把生产力界定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观念,都体现着人类利益中心主义的严重偏倾。这种价值观仅仅从人类利益(尤其是某些国家、集团、个人的利益)出发来看待事物的价值,仅仅看到事物的外在价值而忽视其内在价值,仅仅看到事物的某种外在价值而忽视其外在价值的多样性和发展性。在这种价值观的导引下,人类一方面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和庞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却导致越来越严峻的人与自然的冲突和人类社会自身的分裂。与此相对照,张岱年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论证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既重视作为功用价值的“利”、“用”或物质利益,更强调要超越功用价值而注重事物的内在价值,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更可贵的是,他意识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固然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真诚的谦虚态度、人类对一般生命之内在价值的重视也有助于合理解决当今的生态问题,但仅仅在“生命”或“自然价值”的层面上并不能彻底解决天人问题,他指出,“人类从原始的纯朴状态过渡到知识发达的文明时代,本来是自然而然的,要求摈弃文明,重返纯朴,倒是违反自然的”①,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及其协调,不是仅仅实现哲学的“荒野转向”或“环境转向”就可以解决的,更不能走上否弃人类文明的歧路;人与其他物类之间没有绝对的平等,而只有具体层次、一定条件下的相对平等。他主张在天人关系和群己关系的辩证统一中来解决天人问题,认为“克服自然(克物戡天),变革社会,改善人生,是一事。或:改进生产力,变革社会制度,人生之圆满,是一事”②,改造自然与改善社会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人类自身的价值关系和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也是紧密相联的,这也就是马克思在消灭私有制基础上实现“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③,这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总之,宇宙是一本而多级的,人与万物是多层而一体的,“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整体与其中最优秀的部分的关系”④。人在宇宙之中并非是“统治者”的地位和“占有”的角色,人之崇高乃是由于其能够追求最大的“兼和”,“赞化育”、“参天地”而促进人与自然的最大和谐,这是“人为万物之灵长”的真正涵义;人类的角色乃在于其是宇宙中各种价值的调谐者,是最大价值的促进者和创造者,而决非一“类”之独尊。这种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统一的新理念有助于克服人类对待自然界的偏颇态度和短视行为。
张岱年“形”的价值范畴既肯定价值产生于宇宙演化的客观过程中,又强调人类实践活动在“人造物”和人之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既汲取了辩证唯物论的精髓而不着痕迹,又凝聚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而具有民族风格。他的价值哲学蕴涵了丰富的环境哲学思想,可以成为中国特色环境伦理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为人类建立更高水平的“天人合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有益的启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种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价值哲学可谓开现代生态伦理学之先河,表现了高度的理论超前性和预见性。张岱年价值哲学为世界价值哲学乃至生态哲学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本土化理论资源,这有助于我们从价值哲学的角度重新评价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史和世界哲学史上的卓越地位。
作者:杜运辉 邵军永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贫困生资助 人文关怀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贫困生成长需要的客观属性,反映出社会对贫困生资助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理想期待,体现社会对贫困生身心成长、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与性质的设想和规定,是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探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问题,对于促进贫困生资助的学理研究和实践发展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核心价值
所谓核心价值,就是指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系统中居于统治地位的、体现贫困生资助内涵的、代表未来发展要求的价值。贫困生资助价值是以“贫困生”为中介,并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来体现。要对贫困生资助的价值进行科学定位,就必须全方位地进行考察,全面审视贫困生资助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价值主体的层面来看,主体既包括受助主体,也包括施助主体。贫困生资助既要满足受助主体即贫困生个体生活、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施助主体即高等教育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一方面,要按照贫困生个体的需要和发展规律,全面提升贫困生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境界,以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使贫困生同其他青年学生一样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另一方面,要按照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要求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提高他们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既要体现出个体价值,又要体现出其社会价值,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基本价值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需求的人。就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体总是包含在整体之中,是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社会的本质是人,人的价值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就贫困生的成长需求来看,贫困生具有强烈的成才欲望,他们除了有物质层面的需要外,还有更多的精神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必须以满足贫困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应当关注社会对贫困生成长的要求,还应当关注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等需求,关注资助本身内在的促进贫困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以促进贫困生资助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协调统一。注重贫困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不但确立了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价值取向,而且彰显了贫困生资助的人文情怀,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根本体现,这必将极大地提升贫困生资助的效果。
2.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从贫困生资助的表现形式来看,其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事物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不需要依附于其他价值而存在。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事物借助于对其他价值才能显示的价值,这种价值本身不具有外显性,只有依附于其他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是指它本身所具有的保障贫困生生活、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提升贫困生发展质量、促进贫困生全面成长的价值;外在价值则是指它通过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所体现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是外在价值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外显,影响内在价值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一直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重外轻内”倾向,即以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来决定其内在价值的存在,仅仅注意到它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将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片面地依附于它的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于是,贫困生资助变成了单纯地服务于政治与经济的工具,其本身的育人价值被淡化甚至被忽视了。这种倾向常常导致贫困生资助实践的低效甚至无效,与育人方向的偏离甚至背离。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就必须注重其内在价值的实现。这种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实现的贫困生资助,正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体现。只有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的专业素质、精神素质和思想境界的全面提升。
3.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作用来看,其价值可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目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本身能够满足贫困生的生存、发展乃至享受的需要,是对贫困生的直接价值。所谓工具价值,是指某个价值活动本身不能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之需,而能满足实现目的需要,即实现一个价值活动的手段或工具。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的需要或欲望所指向的对象在理性的作用下就会成为人追求的目标或活动的目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以贫困生为核心,还是以施助主体为核心,反映了人们对贫困生资助活动的目的性的不同理解。贫困生资助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工具理性所应发挥的作用,也是这项工作内在的必然要求。然而,贫困生资助更本质的是资助活动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是通过改善贫困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境界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贫困生既是资助的目的,又是资助的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此,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给贫困生提供全面的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根本任务和价值。一方面,贫困生资助可使贫困生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协调发展,以满足社会群体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贫困生把各种帮助和关注转化成为个体德性形成、心灵塑造、道德人格发展的内在需求,并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这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目的价值的体现。
综上所述,贫困生资助以其特有的功能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了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贫困生与社会的融合。从贫困生资助的本质意义来说,贫困生资助对于贫困生的关注,不仅应当包括贫困生现实的生存状态,还应包括其最终的成长目标;不仅应当关注物质层面的贫乏,还应当关注贫困生主体能力的拓展、理想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注其个体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关注其未来发展的持久动力,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
二、建构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的对策
强调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建构,并不是要削弱和排斥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手段价值,而是要重视挖掘其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和目的价值,将人文关怀价值渗透于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之中,努力促进他们内在的有机统一,彰显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人文精神。
1.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统一,切实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贫困生资助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客观现象,其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优良品质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最终目的是促进贫困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的大小,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所在。只有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尽可能做到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从这个意义来理解,贫困生资助与一般的社会慈善活动不同,其本身的特性就已经彰显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实践中,不能把贫困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为排斥与矛盾,而应将把它们纳入到一个完整统一的贫困生资助价值观念体系中,并注意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以彰显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
那么,如何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首先要承认和保护个体价值,从贫困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和维护其发展的合理诉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当前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要服务于他们未来发展的综合需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个体的主观需要,还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对贫困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行为选择等客观需要;不仅要服务于其生存的基础性需要,还应服务于他们精神层面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其次,要正确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在工作制度的设计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帮助贫困生用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的关爱,充分发挥各种资助的保障作用。同时,在资助实践中,还要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引导贫困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施助者,自觉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以个体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来回报社会。最后,要努力克服“社会本位论”的影响和唯社会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统一起来,努力造就一种富有新的时代特征的贫困生资助价值体系,形成一种极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既合理又切实有效的核心价值标准。
2.强调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贫困生资助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在贫困生个体的人格塑造、能力发展及其融入社会的程度上。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个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贫困生个体对现实可能性的预见和选择,它产生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反映出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意识,具有较强的内隐性。贫困生固然需要来自社会的物质资助,但更具价值的却是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情感呵护。这就是说贫困生资助要立足于贫困生生活条件的改善,必须着眼于他们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发展趋向,而不能只注意到贫困生所具有的普遍的特征或规律,不能总是把贫困生的个性掩盖于共性特征之下,忽视甚至无视其个性的存在。所以,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不是分离的,而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全面关注贫困生个体的生活现实,并格外关注其个性的发展需求,进而将其个体的发展融入社会人的立体化发展网络,以实现整个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生资助的理想目标。
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表现为其对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推动其行为的原始驱动力,也是其驾驭和调控自身行为的理性判断力。这种内在驱动力既可以改变贫困生的主观世界,也可以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力量,蕴涵着共同发展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必须彰显慈善活动所具有的同情互助的道德情感,从现实的角度、实践的层面、理论的维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要倡导个体自主、自立、自强,又要防止自私、自利、自专;既要培育个体的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又要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在贫困生认定、资助项目评定、奖助学金发放等具体环节上,切实注意贫困生进取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确保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正义,实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内在价值;外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3-0112-06
一、问题提出
职业价值观又称工作价值观(work values,occupational values),是当今心理学与职业技术教育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外职业价值观研究随职业心理学的发展而兴起,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国内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学者陆续对职业价值观进行探讨。已有职业价值观研究多围绕职业价值观的内涵、结构、特点、方法技术、研究意义等方面展开。
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给出了界定。一类从职业特质对个体内在需求的满足层面提出定义,一类从个体对职业结果评判角度提出定义,还有一类是从个体对职业价值的全方位判断以及这种判断如何影响职业选择的角度提出定义。但总体上看,研究者均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而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则是教师对所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价值判断,表现为对教师职业不同方面重要性程度的认知,对与工作相关的目标与行为选择的观念与信仰。
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结构,Herzberg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Super则在此基础上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三类:一是内在价值,指与职业本身有关的一些因素,如职业的创造性,独立性等;二是外在价值,指与职业本身性质无关的一些外在因素,如工作环境、同事关系、领导关系及职业变动性等;三是外在报酬,包括职业的安全性、声誉、经济报酬和职业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等。这一分类方法在理论和实证研究领域应用广泛。我国研究者也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分类方法,如凌文辁等人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及发展因素。袁立新等所编制的教师职业价值观问卷,则具体包括心理因素、物质因素、精神因素。
关于职业价值观研究的方法技术,研究者对个体职业价值观的考察多采用问卷法。国外研究者Super编制的工作价值观量表(WVI),Gauden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OVI)运用较为广泛。国内研究者多采用国外量表的修订版,如宁维卫修订的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也有研究者自编量表进行测查,如凌文辁根据文献自编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等。
研究者之所以如此重视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是因为职业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个体对待工作的态度,并与个体的职业投入、工作绩效、组织承诺与职业成就具有显著相关。国内关于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多集中于考察小中大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并已获得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但迄今针对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甚少。幼儿园教师与中学、大学教师相比,职业特异性较强,需要更高的个人综合素质与高尚的职业情操。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育的独特特征,幼儿园教师不仅需承担繁重的教育任务,更承担有例行繁琐的保育任务,因此,对教师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有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属于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他们的职业行为、职业信念、职业理想与其职业价值观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对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特点的探讨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设计
(一)被试选取
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市级示范园8所,非市级示范园5所,每园整群抽取全园教师,共448名教师作为被试。具体分布见表1。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运用宁维卫修订的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采用问卷法考察幼儿园教师的职业价值观。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比较广泛地运用于各类人群职业价值观的考察。此量表采用5级评定法,从极重要到极不重要,分别赋值5~1分。量表共含60道题目,被分为15个因素,分别为智力、利他关系、经济报酬、变动性、独立性、声誉、美感、同事关系、安全性、生活方式、监督、工作环境、成就、管理和创造性。每个因素4道题目,因素得分均值范围为1~5。此15个因素又可归为外在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报酬三大指标,每项指标得分均值范围为1~5。问卷发放形式为统一发放各园教师,匿名完成,填完后由园方统一回收。
(三)数据管理与分析
采用Spss 15.0进行数据的管理与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依次在总体幼儿园教师及不同等级、不同受教育水平、不同教龄幼儿园教师几个层面,从职业价值观的三大指标和十五因素两个角度,比较分析了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一)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本部分结果主要分析了总体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的三大指标与十五因素特点。
1.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三大指标得分的特点
采用多元方差分析考察了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三大指标的总体特点,结果表明,职业价值观中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的得分均值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显示,幼儿园教师对外在价值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内在价值与外在报酬,对内在价值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外在报酬,具体结果见表2。
关键词:儒家 道德文化 现代意义
千百年来,儒家道德文化与社会礼俗相结合,共同造就了中国人温柔敦厚、和平礼让的东方古典主义的人文品格,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这种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资源。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然而现代化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精神领域,即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儒家道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是当前思想道德和伦理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一、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关于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笔者拟概括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现代道德主体心性的修养、人格塑造的作用,是为了满足主体的内心需要和精神追求,因而是“内在”的;所谓外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协调和规约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作用,是外在于主体自身的功能,具有工具性,因而是“外在”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共同构成了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电影的价值界定
要研究电影的价值,就必须从什么是价值开始。当今中国哲学界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多种价值的说法,主要的有:价值“需要说”“意义说”“属性说”“劳动说”“关系说”“效应说”。其中价值“效应说”是以对价值的存在的分析为基础的,认为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这里的效应是各种效应的总和,泛指客体对主体的一切功效,一切作用与影响。因而价值效应说能够涵盖一切领域的价值,能较好地揭示哲学价值的科学内涵。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电影的价值就是电影(客体)对观众(主体)的效应,这里的效应指的是电影对社会主体一切作用和影响。
(二)电影的价值本质
根据价值“效应说”,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要是对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客体真正的价值,在于使人类社会发展、完善,更加美好,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电影的价值本质就是电影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其真正的价值在于促进社会主体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更加完善,更加美好。
二、电影技术价值论
电影作为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是科学技术的一种,因而可以从技术价值论的角度研究电影的价值。
(一)技术价值
当前哲学领域从技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部分来进行研究技术价值。技术的内在价值是发明者、设计者根据科学原理,目的是使自然的物质、能量或属性通过人的能动的创造设计,通过运行过程可以产生人们需要的结果。技术的功能是技术内在价值的主要内容,也是体现技术内在价值的主要方面。
技术的外在价值是指通过技术的开发和生成、应用和普及,由技术的社会属性显示出来的价值。因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所以根据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将技术的外在价值分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等。技术的外在价值不仅包含了社会外在的需求也包含了人的内在的需求,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
技术价值是技术主体与技术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规定的产物。考察技术价值的表现形式,不仅要从主体的角度去认识,还必须看到技术客体自身的属性对人的影响。只有从这两个角度去认识,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技术价值丰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二)电影技术价值
根据上述论述,电影技术价值可以从电影的本质属性和其在不同领域能发挥的作用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1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
电影创作者在运用电影技术创作电影作品时,必然会把自己理念、审美、价值观等付诸于影像上。因此,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是电影技术共同体在电影创作活动中与电影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逐渐形成的凝聚在电影中的价值,是电影创作共同体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本质力量内化于电影的各种要素之中所形成的,是以人的目的、意向、愿望和文化理想为基础,
2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始终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多种需求,这种需求同电影的应用结合起来后,就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电影外在技术价值(即电影的价值) 。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主要有经济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等表现形式。电影的经济价值是指在人们经济生活领域或活动中,电影所显示出的价值。电影的政治价值指的是在人们政治领域活动中,电影所能创造的成果及价值。电影的文化价值是指电影在文化的发展与创造中,所能体现出的价值。电影的精神价值是指电影在精神文明发展中,所能体现出的价值。
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不仅包含了社会外在的需求也包含了人的内在的需求,内在技术价值凝聚在创作共同体对外在价值的认识之中,其外在技术价值更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因此,研究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电影价值的建构
根据上述论述可以得出:电影的真正价值在于促进社会主体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更加完善,更加美好;电影技术价值要从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角度去认识,但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凝聚在主体对外在价值的认识之中,是主体自身价值观念和本质力量内化于外在价值之中所形成的。因此,以下将根据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结合电影特殊性及其在社会各领域内的影响,对电影的价值进行详细论述。
(一)电影的商业价值
电影的商业价值是指电影在生产、消费、交易中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其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及电影产业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电影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工业化和商业文明的产物,如果没有技术革新,就不会有电影的产生与发展。同时由于电影在商业相当发达的背景下诞生,就更多地打上了商业文明的烙印,天生地具有产品的属性。
商业价值是电影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电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电影的商业价值也成为大多数电影投资、制作者关注的问题,而“票房”作为商业价值的外在表现更是关注的焦点,部分电影为追求票房,迎合部分人的口味,过分炫耀、甚至滥用技术,弱化了电影的文化教育内涵,引起了诸多批判。如何在电影的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找平衡点,是电影制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电影的审美价值
电影的审美价值是指电影给观众视觉、听觉的审美享受,满足观众审美需要,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培养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的作用。电影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综合了戏剧、舞蹈、绘画阿乐、建筑等艺术特长,给人以最直观的视听觉审美享受,它在审美功能上比其他艺术更有潜质。运用电影技术创造的唯美的画面、经典的对白、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旋律、震撼的音响效果,给人的审美享受。许多电影中还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做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使欣赏者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因此,电影给观众带来的这种审美体验具有独特的属性与价值,是不能忽略的。
(三)电影的娱乐价值
电影的娱乐价值是指电影带给观众带来愉快体验,缓解疲劳、减轻压力和修身养性的作用。电影能给观众带来愉快体验,能减轻压力依然是观众选择电影的重要原因。但电影不能为娱乐而娱乐,更不能为娱乐而漠视或抛弃其引导功能。美国一些好的娱乐电影,对正义、对真善美有着鲜明的追求,他们斥巨资拍商业片,还是要说清一些道理,给人以某种教育或启迪。
(四)电影的道德价值
电影的道德价值是指电影中反映出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对改变社会风气及道德养成的作用。电影以“文以载道”“娱乐寓教”的方式传播社会伦理规范,通过舆论惩恶扬善,促进社会道德和谐。一些影视作品揭示的人生哲学道理和和社会伦理道德,不仅是电影文化上的意义,也是电影应该具有的特定价值,银屏人物常常会成为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模仿对象。因此,电影中应更多表现“与人合作”“尊老爱幼”“热爱自然”“帮助别人”等良好社会道德,让观众在声画世界里自然地接受良好道德的熏陶。
(五)电影的文化价值
电影的文化价值是指电影中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对宣扬民族文化的作用。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所体现的关于生活方式、社会理想、精神信仰的基本取向,它决定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艺术领域对于是非、善恶、正邪、美丑的基本判断。因此,在总结一部电影的商业业绩的时候,也要注重它对于文化价值的表达方式。韩国电影和电视剧之所以在亚洲风行,靠的不是好莱坞电影那种炫目的数字技术,而是其作品中体现的那种互爱、笃诚、孝敬的文化理念。即使在美国的商业电影中,也在宣扬美国的文化理念。可见,文化依然是驱动电影商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功能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功能是表示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它体现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功能侧重表示系统对环境产生的作用,但功能又依赖于环境而存在,它是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了一定的环境及环境与系统的相互关系,抽象地谈论功能,那么,这种谈论没有意义。功能不仅包括系统对环境的作用,而且包括环境对系统的作用。这种功能是系统与边界之外的环境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我们把这种功能称为外部功能。
系统与环境的区分是相对的,在特定的系统域界内,一个系统可以分为A、B、C等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对于大系统来说,是其组成的要素;而就各个子系统来说,则各有其功能。就A系统来说,它以B系统、C系统为环境,并与它们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定的功能。我们把特定边界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之为内部功能。
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内部功能。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等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德育内部功能,其中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受教育者严格遵守、积极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享用观念的形成,即表现为适应功能、认同功能和享用功能。德育的适应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严格遵守外在的道德规范;德育的认同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内化和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良心。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乐”(注: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第213页。)。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教育者师德的形成和提高、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教育内容的丰富等等。
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外部功能。德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德育外部功能包括系统对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和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环境对德育系统所产生的作用。德育系统对环境的作用所导致的功能,主要有自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等。德育环境对其系统的作用所带来的功能表现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对学校德育的控制作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学校德育的最终决定作用,文化对学校德育的渗透作用,自然环境对学校德育的熏陶作用等等。最终促使德育目标被修订、德育内容不断丰富、德育方法不断改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德性不断完善。
以上仅指出了德育的正面功能。其实,德育还具有负面功能。德育既具有使个体遵守、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使个体抗拒、否认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功能;德育既可以使个体觉得德性追求是一种享受,又可能使个体把道德生活看作是一种限制、一种痛苦;德育既能够通过控制,引导学生的言行,从而维护现存政治制度的稳定,同时又能够为摧毁现存政治制度准备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育既可以保存、发展现有文化,又可能使现有的文化发展链条中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上述两方面的功能均有正负之分。
由上可知,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德育环境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德育系统内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把德育功能简单化的作法(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檀传宝:《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是方法论上的失误。
二、关于德育价值
有论者把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直接等同起来(注: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第193页。),因而也就把德育功能和德育价值等同起来。这是笔者不赞同的。我们在研究德育功能时,应结合德育价值进行研究,但必须将二者区分开来。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属性或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现实关系,价值既不单纯是客体的属性或功能,也不单纯是主体的需要,但又离不开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它表示客体的属性或功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作为德育价值主体的社会、个人的德性需要的满足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的。
德育价值主体是指系统内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各类群体(包括民族、国家等等)。德育价值客体是指德育活动及其功能。
个人的德性需要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通过道德教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以完善自己的德性结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个人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个人价值,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等价值主体德性的完善。社会的德性需要应通过具有优良德性的人才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来满足,社会的德性需要,不能由各种德育活动及其内部功能来直接满足。但任何社会都十分重视德育,其目的是希望培育各种优良德性的人才,这种人才对社会的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社会价值。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德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尽管要考虑如何满足社会的、教育者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的德性需要,但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完善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满足受教育者的德性需要。因为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和社会的德性需要能否满足,不是德育系统内部主体所能给予的,而是受到社会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严格说来,把受教育者在德育系统之外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价值都归功于德育,不仅不科学,反而会造成社会各界对德育的期望过高,在达不到期望时,人们就会对德育的价值产生失望和怀疑。所以,我们必须将德育在系统内实现的培养人的德性的价值和德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而在德育系统之外间接实现的各种社会价值,严格区分开来,并研究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德育在系统内直接实现的价值,是德育价值主体通过德育活动所带来的德性的完善,这种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内在价值或直接价值;德育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这一中介在德育系统之外创造的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外在价值或间接价值,这种价值能否顺利实现,不完全受德育系统内价值主体的控制。
三、德育功能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德育功能主要反映的是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系统和子系统的属性(培养人的德性的活动)来决定。功能具有客观性,功能不一定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为我性。功能关系反映德育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系统内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客观的因果性联系。价值关系虽然离不开因果联系,但主要表现为德育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德育功能关系的改变,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系统与环境的变化,包括德育系统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价值关系的完善是个人和社会德性需要的满足。所以,德育活动应该是价值主体(社会、个人)在其德性需要的驱动下,用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机制去改变现存的德育功能关系,使之适应和满足其德性发展需要,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关系的过程。德育活动的结果不仅应是合规律性的,而且应是合目的性的。德育,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因果性活动,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
因果性和目的性的区别并不排除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不仅表现在它们共同存在于德育活动之中,相互作用并影响活动的结果,而且表现在,对于德育活动来说,目的乃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力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动因或原因,即“目的因”。作为一种原因,它促使德育价值主体开展各种活动以满足其德性需要。它不同于一般原因的地方在于,这种原因就是活动直接要达到的结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其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德育价值的实现即个人和社会德性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使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德育功能,作为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内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客观结果,是满足社会和个人德性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各种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要就无法满足,德育价值也就无法实现。
其次,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人们开展各种德育活动,总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要。在德育活动中,各种德育功能的发挥是为了实现某种德育价值。离开德育价值,各种功能的存在是无意义的;离开德育价值的规范和引导,德育活动可能导致各种负功能的产生,或者导致德育工作的低效率。
再次,德育的内部功能和内在价值,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对系统内价值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德育外部功能和外在价值,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德育培养的具有德性的人才对社会德性需求的满足。
四、德育目的与价值、德育目的与功能
德育活动是建立在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目的性活动,所以,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德育目的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之前,人们在观念中提出和设定目的,在实践中实现和达到目的。德育目的是活动的内在动因,它调动主体的全部热情和力量,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奋斗。德育活动是由许多因素、许多环节构成的,目的是诸因素、诸环节的中心,正是围绕这一中心,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协同作用。所以,我们研究德育功能和价值,应结合德育目的进行研究。但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学者却把德育功能和德育目的混淆起来,把德育功能说成是育德(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檀传宝:《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实际上,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
目的是主体的一种设计、期望,是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所以,目的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主观性。
目的反映主体的需要,是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人对于自己的需要的自我意识。人是根据需要提出目的的,目的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客观必然性的实现,更主要的是自身需要的满足。
德育目的所概括和表达的不是现实中的价值关系,而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人的一种德性追求。所以,德育目的是主观的。德育目的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在其德性需要不断发展和对需要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精神追求,是他们对未来德性的一种憧憬、预测和构想。
德育目的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德育目的是有待实现的德育价值,二者通过德育活动相互转化,德育目的通过德育活动得以实现向现实价值的转化,从而改变原来的价值关系;而对新出现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又会产生新的德性需要,经过德育系统内价值主体的思维加工和选择后提出新的目的,又实现价值向目的的转化。
但是,德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者与德育目的之间相互转化的机制是不同的。德育目的与内在价值之间的相互转化,虽然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系统内价值主体能够控制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德性需要的满足,所以,德育目的与内在价值之间具有同一性,德育目的就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
德育目的与德育的外在价值能否相互转化,不完全取决于系统内价值主体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制于社会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以,德育目的与外在价值不能直接转化。如果我们把德育目的规定为对外在价值的追求,最终就会使德育目的落空,使人们对德育产生失望。德育工作的重点是促使内在价值充分实现。对其外在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必须依赖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至此,我们对德育目的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德育目的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内在价值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德性的完善,而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所以,德育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或者说是“育德”,包括受教育者道德境界的提高和受教育者德性结构的完善。人的德性可以分为三种境界:他律道德境界、自律道德境界和自由道德境界。德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受教育者沿着他律——自律——自由的路线发展。个体德性不仅包括境界层次,而且包括结构层次,个体的德性结构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包括德性的形式维、德性的内容维及其能力维,德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不断完善。
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论者把德育功能和德育目的混淆起来,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德育目的不同于德育功能,德育目的反映的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理想中的德性状况,德育功能是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的具有主观性、价值取向性,功能则是客观的、中立的。
德育目的与德育功能也是相互联系的: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会计信息价值;互动机制;重构
一、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的界定与分析
1 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
(1)会计人员职业的积极价值与消极价值
笔者认为,会计人员职业的积极价值是指会计人员职业因为市场的需求而存在的价值。介于关系的存在,公司外部的相关利益者需要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而会计信息是他们重要的信息来源,因而作为这一信息的生产者――会计人员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从这一点上来说,如果会计人员能够提供公司相关利益者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就具有积极价值。
会计人员职业的消极价值是指会计人员职业因为制度规定而存在的价值。出于制度规定,要求所有企业对外报送财务报告。因此,企业配备一定的会计人员从事财务信息的生产,这种情况下对会计人员职业的需求是出于制度安排的需要,笔者称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职业的存在价值为消极价值。
(2)会计人员职业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一项资产的内在价值指其未来所能获得收益的现金流的折现,会计人员是一项特殊的资产,笔者认为会计人员职业的内在价值在于其工作期间对企业所做贡献的大小。但这一贡献的大小无法直接评价,只能通过对其所创造的产品――会计信息的作用的评价来实现对其内在价值的评价,而这一作用又取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
会计人员职业的外在价值应该是其内在价值的外在体现,这一价值往往可以表现为公司给会计人员的薪酬和公司外部相关利益者对其所呈现的产品――会计信息的价值的肯定。
如今,会计人员职业的外在价值往往会偏离其内在价值,很多情况下会偏低,如许多公司给予会计人员的薪酬也普遍较低;外部相关利益者对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在较大程度上不予肯定,一方面公司及外部相关利益者对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会计人员没有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甚至丧失自我,最终导致职业内在价值的下降。
2 会计信息的价值
在决策有用的信息观下,会计信息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否能为预期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只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能使相关利益者在对公司的经营成果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适合自身的决策,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在于会计人员所生产的信息对公司状况披露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如果会计信息的质量下降(如虚假的会计信息),对相关利益者来说,即使其数量再多也是没有价值的,甚至会误导相关利益者做出决策,在此情形下,拥有虚假的信息还不如没有信息。这一点正是在现实情形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人员质疑的根本原因。
3 两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及其外在的影响因素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在会计人员职业价值无法直接度量的情形下,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因此,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与会计信息的价值是一体的。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与会计信息的价值是互相影响的,具有共生性。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起到了主要的决定作用,因而其生产行为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也就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价值。反之,因为会计信息的价值才使会计人员职业的存在有意义,会计信息的价值也就是会计人员职业价值的外在体现。
会计信息在生产及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来自人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如管理层压力、社会公众的压力以及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又有来自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公司业务性质、政治经济环境等。
二、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的重构
1 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动态重构的基本思路
对会计人员职业价值的重构与会计信息价值的重构是一体化的,也是共生的,两者之间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在对两者的价值重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为出发点,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价值为出发点,但无论以谁作为起始点,在此过程中,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都是其核心内容。
2 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重构的具体措施
对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重构的具体措施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会计人员自身出发,建立以会计人员职业前景为目标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从提高会计信息价值的角度出发,建立以相关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观为基础的会计信息价值观。
(1)建立以会计人员职业前景为目标的价值观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外部公众很难直接了解企业的状况,大部分情况下只有通过解读企业的财务报告来了解企业的状况。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如图3所示。
在这一过程中,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制能为外部第三方所观察,但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业务素质却难于观察。是否能够遵循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制,独立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自身。面对管理层的压力时,许多会计人员往往会丧失独立性,屈从于管理层的意志。笔者认为,会计人员在为了求得短暂的利益时(如为了保住职位,获得一时的奖励等)而往往屈从于外界的意志,但必须要看到,这种短暂的利益的获得往往是以牺牲会计人员的职业前景为代价的。会计人员在根据管理层意志生产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会歪曲信息本来的面目,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会计信息的价值降低。长此以往,会计信息的相关使用者丧失了对会计人员诚信的信心,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将不再得到认可,这对于会计职业发展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捍卫会计人员职业的价值,保持会计人员在信息提供中的竞争地位,将关系到会计职业的发展前景,也是每一位会计人员必须树立的价值观。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从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两方面人手。
①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说,会计人员建立良好的自律机制,在一定情形下尽可能减少外部影响,如管理层的压力,并寻求对其作相关解释宣传的机会。同时,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该维护自身的职业前景,保持在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中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会计人员良好的外部形象,也才能使其产品――会计信息得到外部使用者的认可,从而提高自身的价值。
②从自身素质的角度来说,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当树立以提高会计信息生产能力为目标的职业规划,不断加强后续学习,正确理解各种规制的要求。同时,应该不断掌握会计信息生产的新的处理手段。如加强对信息系统的使用等,最终生产出符合外部使用者需求的会计信息产品,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和自身的价值。
(2)建立以决策有用观为基础的会计信息价值现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财务报告目标的重心由过去的“受托责任论”发展成为“决策有用论”(Scott,William R.2000)。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外部使用者而言没有决策有用性,其价值必然会遭到质疑。在这一重心转换中,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产品的质量衡量标准也应该发生相应的转换。迫于管理层压力而生产的虚假会计信息以及不能反映企业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其决策有用性显然很差。会计人员在对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中对各项规制的遵循以及对各项政策的选用都应该以提高决策有用性作为出发点,这样才能提高其所生产的会计信息的价值,也才能提高自身的价值。
三、会计人员职业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重构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技术创新与发展对价值重构的影响
近年来,在计算机、通信以及互联网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发展给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提供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例如,计算机的发展使会计人员对会计资料的处理效率更高,更能快速及时地为外部使用者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通信及网络的发展则为会计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新的手段,与外部使用者就会计信息的互动与交流有利于会计人员及时掌握外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产品的需求而采取相应措施,这一切都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价值与会计信息的价值。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如果会计人员对这些技术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其作用就会适得其反,反而会降低会计人员职业价值和会计信息的价值。
2 组织变革对价值重构的影响
为适应企业经营发展而出现的组织形式多元化也给会计信息的生产带来了挑战。虚拟组织,网络组织等使会计信息的生产及提供变得更加复杂。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并能够处理好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提供将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影响会计人员职业价值及会计信息的价值。
【关键词】学前教育;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6-0036-0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07年全国将有495万高校毕业生。〔1〕从2005年起,国家建立了以教师资格认证为标志的职业资格制度,师范毕业生将同其他毕业生一样,面临用人单位严格的筛选。这些变化给师范毕业生,尤其是女生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许多研究者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期望值高,但信心不足,不愿承担风险,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特定专业还会由于专业特点而存在不同的就业障碍,如:师范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面临管理体制限制及学校的培养和教育不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除此之外,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遇到了就业率低、性别歧视、就业层次低、用人单位不愿承担女性“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费用等难题。
笔者认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阻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就业期望有密切关联。就业期望是指个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或向往,它既是个人内在职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又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2〕显然,就业期望是个体择业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它影响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因此,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就业期望,对他们应对择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研究主要探讨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以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06级、05级、04级三个年级的女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51份,回收问卷146份,回收率为96.7%,其中有效问卷为142份。生源地为沪籍102人,非沪籍36人,另有4人不详。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就业期望的调查,涉及三个方面:
(1)声望地位和稳定感期望(如个人对工作后取得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期望)。(2)外在价值期望(如工作后对单位提供晋升机会的期望)。(3)内在价值期望(如自我实现的期望)。
第二部分为就业期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为自我因素(包括个人实力与人际关系)与环境因素。
第三部分为两道开放式问题,旨在让被试直接表达对就业期望的意见与看法。
问卷采用利克特5点评分法,以各项得分总和的均值作为衡量指标。就业期望的评定有五个等级,分别是:“很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具体评分标准为“很重要”1分,“重要”2分,“一般”3分,“不太重要”4分,“不重要”5分。就业期望总分均值越低说明就业期望越高。个人能力评估的评分标准亦相同,即:“非常好”1分,“比较好”2分,“一般”3分,“不太好”4分,“极度不好”5分。个人能力评估总分均值越低说明个人评估越高。
研究者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得出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19,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研究者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探究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就业期望
研究者针对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三个方面,即声望地位和稳定感期望、外在价值期望和内在价值期望,分别进行了分析(见表1、表2、表3)。
上述统计数据显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三方面的重要性指数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对声望地位和稳定感的期望、内在价值的期望、外在价值的期望。各指标的加权分数介于1.5~2.1之间,重要性指数介于40.01~55.54之间,其中重要性指数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提供医疗、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工作稳定性较好和单位在大中型城市。
(二)就业期望的影响因素
1.自我因素
(1)个人评价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研究者对个人评价与就业期望及其各部分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得到肯德尔相关系数(见表4)。
表4数据显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个人评价与其就业期望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个人评价与内在价值期望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与声望地位和稳定感期望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外在价值期望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
(2)生源地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研究者对不同生源地女生就业期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沪籍女生的就业期望 x=2.027,σ=0.3949;非沪籍女生的就业期望x=2.065,σ=0.3310。对两者进行t检验,得t=0.265,p=0.608。此结果表明,非沪籍女生的就业期望略高于沪籍,且集中程度较高,但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即沪籍和非沪籍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基本一致。
(3)年级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研究者通过F检验,对不同年级女生的就业期望进行方差分析,得:F=3.939,p=0.022。此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不存在显著差异。
2.环境因素
(1)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
通过分析各年级女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研究者发现,她们总体上对当前就业形势持积极态度(见图1)。
图1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各年级女生大多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一般,一部分认为比较乐观,仅有极少部分认为悲观。
(2)对求职过程中性别因素的看法
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普遍认为求职过程中性别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中大多数认为女生处于劣势(见图2)。
图2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各年级女生中的大多数认为在求职过程中男生优于女生。
(3)家庭月收入与月消费水平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相关分析显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与家庭月收入和月消费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具体结果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与家庭月收入和月消费水平存在负相关,但不显著。
(4)家庭和重要朋友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通过相关分析,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与家庭和重要朋友的影响之间的相关系数rw=0.031。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
四、讨论
(一)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普遍偏高,各指标重要性指数介于40.01~55.54之间,这一范围较2002年的大学生总体就业期望水平高出将近一倍。〔3〕其中她们对职业的声望地位和稳定感的期望最高,其次是内在价值期望,最后是外在价值期望。这种高就业期望主要表现为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寻求大中城市中福利高、社会保障健全、稳定性好的职业。
从就业期望的影响因素来看,个人评价的影响尤其显著。其中,内在价值期望与个人评价最为相关。
研究结果还反映出,该校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男生优于女生”,但是她们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却比较积极。这反映了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在渴望成就事业,积极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性别弱势观念的影响。
(二)个人、学校、社会共同干预,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
根据本研究显示的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特点 ,笔者认为应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干预,促使她们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
从研究结果来看,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对自身进行评价时,多以生理条件和学习成绩为准绳,对就业形势、职业要求等因素考虑较少。首先,不少女生并没有意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她们尚存在“天之骄子”等观念,对自身评价偏离实际情况。其次,学前教育工作性质决定了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拥有娴熟的教学技能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大多数女生对这一职业要求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仍局限于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衡量,忽视对实际教学能力的评价。〔4,5〕片面的自我评价也是她们高就业期望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转变观念,结合就业形势、职业要求等因素,对自身进行理性评价是确立合理就业期望的关键。
Clem Adelma认为,师范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对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专业支持。〔6〕但是,目前国内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陈旧,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儿童发展的需求,对教学组织、问题解决以及实际运用教育理论等能力的培养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前教育师资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难以胜任有效的教学工作。〔7〕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职业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客观上给她们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带来了阻力。因此,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模式对学前教育专业女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
(1)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普遍偏高。(2)就业期望受个人评价影响显著。(3)大多数女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男生优于女生”,但仍对当前就业形势表现出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工作的通知〔2007〕13号〔S〕.2007.
〔2〕吴谅谅,李宝仙.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3):18.
〔3〕王小波.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J〕.青年研究,2002.
〔4〕〔7〕LORNA KSCHAN, ELIZABELTHJMELLOR.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early childhood services〔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2002:253,62-63.
〔5〕〔6〕GAJENDRA K VERMA.Inequality and teacher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3:1,101.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n Career Expectancy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 Female Undergraduate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Wang Ling, Shen Jiao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