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项目发展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1 15:26: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项目发展现状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项目发展现状

第1篇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especially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crowdfunding pattern has rapidly developed, the crowdfunding platform has rapidly risen. Based on analyzing the successful crowdfunding of AngelCrunch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well-known DiDi taxi proje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rowdfunding.

关键词: 众筹;打车软件;滴滴打车

Key words: crowdfunding;software of taking a taxi;DiDi taxi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058-03

0 引言

电子商务的出现将众筹带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中。目前,我国已拥有点名时间、天使汇、众筹网、大家投、淘梦网、天使街、麒麟众筹、天使众筹等多家众筹网站,网站中的项目与日俱增,众筹发展势头迅猛。从2014年开始,股权类众筹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热捧。而滴滴打车作为股权众筹中成功项目,已经广为使用。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人们对于打车的需求大,而大多数情况都是乘客大部分时候很难快速打到出租车,而司机很多时候载不到乘客。在这种乘客想快速打到车,司机想减少空车率的情况下,打车软件应运而生。全国约有120万出租车,滴滴打车的司机装机量约为80万,快的打车约为50万,其中有部分司机同时装有两款软件[1]。另外,根据Analysys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最新的《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72亿,其中,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分别以56.5%、43.3%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领先位置。此外,截至第4季度,快的打车覆盖360个城市,滴滴打车覆盖300个城市[2]。另外,根据Analysys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最新的《中国专车服务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5年第1季度滴滴专车(含一号专车)、易到用车和Uber分别以80.9%、17.5%和8.1%的比例占据中国专车服务活跃用户覆盖率的前三名[3]。互联网专车已经日渐成为一二线城市人们乐于选择的出行方式,并有效解决了由于供给不足造成的出行难以及服务问题。到了2015年,在打车行业已由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形成双寡头格局的情况下,滴滴打车已开始拓展其专车领域,同刚进入中国市场的Uber以及易到用车展开激烈的竞争。2015年将会是专车软件快速发展的一年。

1 滴滴打车发展现状

1.1 滴滴打车的发展背景

滴滴打车是一款免费打车软件,号称手机“打车神器”,是受用户喜爱的“打车”应用。但实际上“滴滴打车”最初成立时,多亏了股权众筹的扶持作用。“滴滴打车”这个2012 年 9 月上线的打车软件,刚开始既没有市场,又没有资金,也未能获得风投的青睐,但它成功登陆股权众筹平台“天使汇”完成了首轮募资千万余元,随后,滴滴打车成功利用这笔关键的初始资金,迅速完成了早期布局和扩张,由最初全北京只有 16 位司机在线开始,迅速发展到如今覆盖了全国多数城市,总计拥有超过 35 万名出租车司机用户,日均接单额超过 70 万单,占据了手机软件打车领域约 52.8%的市场份额[4]。由此可以看出,滴滴合理利用好股权众筹,解决初创企业的融资困难,使自己度过早期最艰难的时刻,逐渐踏上成功之路。

1.2 滴滴打车的主要产品与服务

1.2.1 客运服务

最初滴滴打车只做出租车服务,普及度很高,也占领了极大地市场份额。随着市场的饱和以及其他专车软件的出现,滴滴也开始拓宽其产品服务,开通专车、快车、顺风车等服务以适应市场。如图1所示,最新3.9.2版本滴滴打车的APP已将四种服务囊括在内,使用者在下方滑动即可选择所需车型。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以及时间成本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但目前,专车、快车、顺风车等车型只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拥有,如图2,黑龙江省一个三级城市尚未开通专车服务,但是出租车服务却已普及。

1.2.2 货运服务

移动互联,造就了“滴滴打车”,改变了出租车行业人等车、车寻人的传统打车方式,给司机和乘客带来了打车的便捷性。从“运人”到“运货”,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O2O形式。2014年下半年至今,以神盾快运为代表的货运O2O行业迅速崛起并逐渐火热[5]。虽然滴滴打车尚未涉及货运服务方面,但其他APP是模仿“滴滴打车”模式来完成货车司机与雇主之间的联系,相信滴滴打车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涉及到这一行业。

1.3 滴滴打车的运营模式

滴滴打车有着独特的运营模式,这也是它成功的原因。首先,用户需要进行打车,他通过打车软件提出了打车需求,这个打车需求将会发送到滴滴打车的服务器上。然后,滴滴打车服务器通过和腾讯地图的合作,把用户所需的打车信息反馈给用户,让用户选择打车的起点和终点以及打车预期的费用。接着,滴滴打车把用户的电话资料和打车信息到了滴滴打车的搜索界面以便司机收索。再接着,司机通过对用户信用的评价,用户也可以对司机的信用查看,双向选择是否进行服务或者消费。最后,如果双方有一方拒绝,则再次从头开始;如果用户和司机双方完成打的,则通过第三方合作软件微信钱包给司机,用户和司机都可以享受滴滴打车的优惠,达到互利共赢。

1.4 滴滴打车的营销策略

1.4.1 发放优惠政策引导市场消费需求

滴滴打车吸引用户的模式首先是补贴政策。滴滴打车为司机补贴现金、话费等;对用户主要使用发放优惠券政策,如图3、图4所示,滴滴也在其拓展的领域通过发放优惠券来吸引用户。因优惠券有时间限制会促使用户在期限内使用,大大增加了用户使用频率。如图4即为过期的优惠券。如图3为仍可使用的优惠券,本人有此优惠券基于便宜的情况下会愿意使用滴滴的顺风车、专车等服务。

1.4.2 联盟覆盖目标市场打造核心竞争力

①与96106的合作。北京市出租车调度中心下辖96106车载调度平台,覆盖北京3万量出租车。通过与96106的合作,在北京滴滴打车的覆盖范围从1万多辆出租车,增加到3万多辆。[6]

②与微信的合作。在互联网时代,微信已成为大众社交的主要软件。基于腾讯对滴滴大力资金支持下,腾讯与滴滴也是良好的合作关系。首先,在微信钱包里可以直接通过滴滴打车叫车,不需要下载APP。使用微信的人众多,对于未下载滴滴打车APP或是其他打车软件的用户来说,可以通过微信快速、便捷的得到服务;另外,滴滴通过微信在朋友圈分享红包、拉新人注册送红包等方式,使滴滴打车迅速被众人熟知,在稳定了用户量的同时不断增加了新用户。拿最近滴滴推广专车来说,他通过你打出租出付完款后,将该页面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超过10个人点开后会送给你5块出租车券,但笔者分享后再点开后发现送的不是出租车券而是专车券,可见这是其推广专车的营销策略。

③跨界的市场促销手段。在2015年春节期间的微信红包活动,微信支付获得了大概500万新增绑卡用户。除夕到初八,有超过800万用户参与了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滴滴红包被领取,平均每人抢了4个-5个红包。[7]不论是从用户数、用户习惯还是社会传播效应来看,滴滴打车在稳步扩大自己用户的同时,也为腾讯微信支付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双赢。

2 由滴滴打车项目对未来众筹发展的启示

①滴滴打车属于股权众筹的项目。它是以股权的形式回馈投资者的融资模式。股权众筹无论是从单个项目的筹资规模上看,还是从回报性上看,对投资者和融资者都极富吸引力。在如今全民创业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草根创业者会通过众筹平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滴滴与快的出租车行业已占领绝大部分市场的情况下,易到用车和Uber迅速开发出专车,但滴滴、快的也并未甘于落后,也基于出租车庞大的用户人群基础上开展专车、快车等业务。滴滴与腾讯、快的与阿里巴巴、易到和Uber与百度的战略联盟都是该项目发展的背后资金实力所在。笔者认为未来众筹项目中若仍出现打车相关项目,领投人及跟投人需做好全面分析,在用车市场已趋于饱和情况下如果求生、盈利。所以当一个行业已有众多品牌项目时,创业者应该换角度去开发其他空白行业产品,不然很不容易获得投资。

②滴滴打车在2014年与快的进行“低价营销”竞争时,烧掉了大量资金。未来众筹项目存在竞争关系的应合理处理竞争关系。制定更好的方法,不至于两败俱伤。毕竟不是每一个项目都有雄厚的融资支持。针对同行业竞争者的营销策略,制定独具特色的自己的营销策略。例如,面对滴滴的低价策略,Uber走的是口碑、情感营销路线。在上海Uber为捐赠衣服的好心人免费将衣服送到捐赠地点,赢得一致好评。所以,众筹项目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切莫跟风。

③滴滴打车的A轮融资主要是金沙江投资的,B、C、D轮不断有包括其他公司投资,通过天使汇这个众筹平台可以让很多人对此项目投资。众筹项目在通过众筹平台进行筹资时,需控制可投资的人的数量,避免造成非法筹资情况发生。通过股权筹资的方式筹资,要对股权进行合理分配,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发生。

未来众筹平台仍会快速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创业者为自己的项目到众筹平台筹资,投资人也会通过众筹平台对好项目进行投资获得双赢。

参考文献:

[1]滴滴打车≈货运APP [DB/OL].中国物通网 2014-12-19.

[2]易观分析:2014年第4季度中国打车APP市场格局已定 重点转向专车市场[DB/OL].

[3]易观国际:2015年第1季度中国专车服务市场季度监测[DB/OL].

[4]嘀嘀打车市场份额 52.8%,继续领跑打车软件[DB/OL].中华财经网 2014 年 2 月 20 日.

[5]做货运“滴滴打车”要迈的八道坎儿[DB/OL].豆瓣网.2015-03-18.

第2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电气施工;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电气工程仍然实现的是粗放武的管理,这与我国目前工程管理领域的非专业化形式有直接的关系,至少目前来看,这是我国绝大部分电力电气企业的现状。我们认为把工作任务下放给具体部门或个人之后,就把目标计划安排在工程完成之后,往往造成了管理的滞后与工程的拖延,抑或是对一个大的项目或者目标,并无具体的计划可循,无具体的执行方式,造成了工程施工的混乱以及资源的浪费等。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电气工程管理已经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严重脱节,我国的电气工程项目管理并未充分享受信息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有的电力电气企业甚至还停留在那种项目管理无序的状态,企业硬软件管理尚不规范,更谈不上用计算机来进行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综上所述,我国电气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是落后的,也是混乱无序的,企业没有合理的规划部署,部门的进度要求不明确,盲目赶工抢进度,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工程成本浪费,甚至影响工程质量,给项目留下无穷隐患。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从具体事例来讨论如何改善我国电气工程管理的落后趋势。

2 严格规范电气工程施工前准备

众所周知,如何做好工程管理就是要做好工程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的管理。 施工前的准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要做好施工前的目标计划与成本控制。按照电气工程具体情况,施工前准备的一般包括:

2.1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资质核查

电气工程是一个特殊性行业,对于从事电气工程的人员在资质与专业方面有特殊要求,也存在层次分化,一般从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两方面进行资质分层,有一定的硬性指标与要求。

从施工单位来看,以电压等级来划分:10kV及以]-、35kV及以下、ll0kV及以下$1:1220kV及以上。另外还有对电压下的范围进行说明如35kV及以下输变电工程。业主应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承包商。超出资质范围施工是不能被接受的。

电气工程从业人员一般是按照工作性质进行划分:电气作业人员包括了安装、调试、运行等,各工种的要求不同、侧重也不同。当然也有同时拿到各种证件的。业主应要求施工单位配足配齐持证的施工人员。

2.2施工前施工设备的检查

按照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应配足配全和项目有关的设备机具,无论是各种加工还是轻重设备都要符合施工要求和施工规范,所有的实验调试设备必须满足工程要求且均在检定有效期内,用于检验、调试的设备如电流表、电压表、调压器、开关特性测试仪等都必须经国家授权机构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同时这些设备应满足项目的需要。

2.3施工方案的审核

组织计划形成施工方案是施工过程高效的保证与工程质量的核心内容所在,安装工作的原则就是应以最少的消耗、最短的施工周期、最简便的技术手段和施工方法,创造出最佳产品。因此,施工组织抑或是施工方案编写都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方建设方的切身利益,因此首先应在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同意后在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表》上签字盖章。

2.4审查图纸,熟悉规范及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

图纸不但反应了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也是施工的重要依据。为了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施工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求熟悉和审查图纸,明确工程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明确施工要求,明确各专业间的配合关系。另外,项目施工前,应熟悉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熟知设备的安装要求及安装注意事项,以保证安装工程符合规范的要求,符合安全、可靠、方便、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

3.加强电气工程施工管理

3.1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图施工

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常出现图方便、省材料,而不按图和规范操作施工的现象。例如:焦渣层的电线管不给予水泥砂浆保护、布管该留间距的未留、平行布管给予重叠、不按规范弯管等。施工中还往往忽略按系统图接线,设计回路的安排是有一定原则的,是进行了“相”平衡的,如不按图纸回路编号接线,一是可能造成控制错误,也可能造成“相”不平衡,使开关保护措施失去作用,或线路烧毁。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检查。

3.2加强隐检记录

电气施工是随结构施工分段、分层进行的,所以质量检查必须分层分段进行,认真填写检查记录表格,不能事后集中补填表格,施工管理人员在阶段检查质量时,还要复核检验记录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并应对照图纸检查是否有遗漏。

3.3电气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

实现数据库的有效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越完善其作出的统计及分析就越全面,所以在电力数据管理方面要尽可能的对数据进行完善。电气工程的费用主要是通过合同发生的费用,建议先对合同按专业做好分类,主要数据包括合同名称、签订时间、乙方、合同金额、合同附件、合同变更金额、中标金额等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在使用了变电站智能化巡检信息管理系统后,工作人员巡检时只需带着巡检器到现场读取各设备标识器的数据即可。

巡检器的操作简单方便省去了大量的数据录入工作,对提高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起了很好的作用。当需要进行设备状态检修及设备性能动态分析时,可以直接将工作站数据库的相关信息调出,设备的历史状况便一目了然了。提高了信息处理与统计功能。信息查询是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主要部分,通过不同的查询功能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对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及分析。系统能够提供的查询方式有很多,如工作查询、异常查询、缺陷查询以及结果趋势查询。在考核统计上主要是对巡检工作人员的日常巡检工作的统计,以便考核巡检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系统主要实现了路线统计、到位检查及异常统计功能。

3.4电气工程管理人员的要求

电气工程管理人员应对工艺设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特别是对其安装的环境条件的要求,在施工阶段电气工程管理人员要和使用单位人员密切配合,及时发现设计时没考虑到、审图时没有发现的一些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现象,及时纠正修改。

总结

电气工程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应当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以不断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规范有序进行。信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今后要加大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及工程管控水平,最终达到推进工程效益的有效实现。

第3篇

关键词 冬季运动项目 发展战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世界冬季运动项目起源于欧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高度发达的经济实力, 使欧美发达国家长期垄断着冰雪运动。统计数据表明,1924~1998年,冬奥会共产生金牌608枚,其中591枚为欧美国家所得,世界排名前8名的国家为:前苏联、挪威、美国、德国、奥地利、瑞典、芬兰、瑞士。尽管亚洲的韩国(9 枚)、日本(8 枚),在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跳台滑雪等项目上向欧美国家发起了冲击, 但是还没有动摇欧美国家垄断的地位。我国参加了6届冬奥会, 共取得了 10 枚银牌,还没有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尽管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等项目在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上夺取过金牌,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但总体上讲我国冬季竞技体育运动还属于冬奥会的第三集团水平。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了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给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我国自1980年首次参加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以来,历经30余年,共获得12金、22银、19铜,中国冰雪兵团在冬季运动项目上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从纵向上看,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现在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是从横向上看,我国冬季运动项目无论是在竞技层面还是在群众体育层面,与世界冬季运动强国相比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应当直面当前我国在冬季运动项目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科学地制定冬季体育项目的发展战略,以实现冬季运动项目更好更快、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从普及与提高两方面的总体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冬季项目在我国普及程度低,参与人口较少,社会整体对冬季项目的认可与支持度不高,各地区间冬季运动项目发展不均衡

目前,我国开展冬季运动的地区主要集中东北三省以及新疆,其他省份尤其是南方省份冬季运动项目资源普遍匮乏,参加冬季运动的人较少,普及程度低。我国与发达国家参与冰雪运动人口比例关系相差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由于冬季运动项目专业队伍力量薄弱,难于在国内形成真正的竞争局面,甚至有些对抗性的项目由于对手少而无法进行经常性的比赛练习,不利于优秀运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体育院校中也面临着招生困难,分配困难,造成后备力量薄弱。在社会上,参与度低也反映了群众参与冬季运动项目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热情,缺乏群众基础和文化氛围。

1.2专业人才缺乏,经费不足,科技投入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冰雪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几乎所有的项目都需要依靠器材进行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训练、运动水平的提高。例如,目前我国冬季运动的训练工作还主要依靠国家的投入,在为数不多的开展冬季项目的省、市中两线出击,既要开展冬季运动, 又要迎接夏季全运会的考验,不可能全力以赴地抓冬季运动。在训练的投入上,在重视的程度上都受到限制。尽管我国对全国运动会的设项进行了调整,已经设了10枚金牌,但是这种体制上的制约因素还远远没有消除。在最近的几届冬奥会,大批运动器材的个性和比赛服装的改变,都对运动成绩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从事冬季运动项目科研的人员很少,科技投入不足,科研成果在冬季项目上应用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另外,教练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也有待提高,缺乏科学系统的训练知识。

1.3训练和竞赛管理体制开放程度不高,市场化、产业化、规范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开展大都还是依靠国家财政的投入,没有形成成熟的冬季运动项目体育产业。虽然在我国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初级训练水平的俱乐部,但未形成规模,离产业化也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缺乏健全、完善的冬季运动产业,这是导致冬季运动项目在我国发展缺乏动力的主要原因。

2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战略

2.1精心规划项目布局,加强冬季项目协调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引导

长期以来,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与夏季运动项目发展不均衡,冬季运动各项目间发展也不均衡,冬季项目在全国各地区间发展也不均衡。发展的不均衡反映了资源的非优化协调配制,一些地方资源严重不足,一些地方则存在资源过剩,造成资源的浪费。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在资源的配置上可以发挥其综合管理职能,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强对各种资源的宏观调控,加强冬季运动项目有关政策的顶层设计。比如大力推动“北冰南展”,扩大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覆盖面,扩大冬季运动项目的群众文化基础,发(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32页)挥冬季运动项目的综合效应;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通过“体教结合”、“产训结合”模式,实行最大化的资源共享,确立坚持多渠道训练体制模式;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在体育事业管理中,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事前严格审核转换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社会资本进入体育市场的积极性,促进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

2.2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和完善冬季体育项目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平台,改革训练体制,加快竞技人才培养

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依赖科技地进步,依赖先进的器材和先进的训练手段及方法,这也迫使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必须由原先粗放型的运动训练模式向科技先导性冰雪运动训练模式转变。针对冬季运动项目,应该深入研究其项目发展规律,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水平。冬季运动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广大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应主动更新落后的观念和陈旧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科学地训练方法,提高科学训练的质量。政府应加大对冬季项目的投入力度,除了完善冬季运动项目的设施和场馆之外,还应该加强软件的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为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2.3全方位推进冬季运动的竞技水平 、普及程度和市场化进程,加速完善冬季项目竞技体育市场体系和职业化体系

借鉴欧美等冬季运动项目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无不得益于其规范化、职业化、市场化的运行模式,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体育不仅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也应该是一项产业,应该加快我国冬季项目经济体育市场体系和职业化体系,建立以竞赛、表演、健身、娱乐等为主体,以体育技术、体育资本、体育人才等要素市场为辅助的冬季竞技体育市场体系和职业化体系。通过主动面向市场化的运作,发挥冬季运动项目最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积极发展冰雪产业和冰雪文化,实现冰雪运动功能多元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洪宝,才立伟.我国冬季项目运动队的现代化管理[J].冰雪运动,2010(05):57-61.

第4篇

摘 要 本文对我国U型场地单板滑雪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改善训练环境和条件,聘请国外有经验的教练员,建立与完善裁判员考核的对策和建议,为制定今后的发展策略及指导运动队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 发展 因素

单板U型场地滑雪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一样属于技巧类比赛项目,同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单板滑雪运动集滑行、飞跃、技巧、音乐于一体,处处体现着自由、奔放与创新,在欧美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近几年来我国运动员相继获得了一些比较好的成绩,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已将此项目列为下届冬奥会重点夺金项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必将在此项目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一、国内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发展现状

(一)运动员基本情况

到目前,我们已建立6支专业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队,分别是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队、黑龙江省雪上训练中心运动队、哈尔滨冬季项目运动中心队、沈阳体育学院运动队、长春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运动队、吉林市运动管理中心队。运动员人数已经超过100人(包括试训运动员)。我国目前运动员年龄偏小,大部分运动员的年龄处于14-18岁,这为我们培养运动员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因为运动员的年龄偏低,还没有错过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这就有利于我们针对项目的技术特点,集中培养运动员专项素质,提高运动成绩。

(二)场地建设情况

良好的场地条件是保证这个项目快速稳步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建立4个比赛专用的U型场地,分别是亚布力滑雪场、哈尔滨体育学院帽儿山滑雪场、吉林北大湖滑雪场和沈阳体育学院白清寨滑雪场。其中吉林北大湖滑雪场U型场地是长春亚冬会比赛使用的场地,哈尔滨体育学院帽儿山滑雪场是为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运会专修的场地。因此可以看出,我们国家比赛场地的建设已经达到国际顶级标准,这为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练员队伍

国内的教练员没有从事过此项目专项训练的经验,而且相关的具有权威性的参考资料极少,现在急需对教练员进行专项理论及训练方法的培训,使其尽快了解项目发展的内在规律,统一观念,科学地指导运动队进行训练。

(四)裁判队伍

目前,裁判员大多来自各高校,整体素质高。但因该项目在我国起步较晚,裁判员的业务素质有还不能满足项目发展的需要。加强裁判员队伍的培养,尽快提高裁判员的业务素质是加快我国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项目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裁判员对动作的名称、结构存在认识上的差异,裁判过程中难免有猜测、误判的现象出现,评分很难做到准确、公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目的发展。一支高水平的裁判队伍对于一个项目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是运动队进行科学训练的导向,所以,我们应该加强裁判员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二、促进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发展的对策

(一)改善训练环境和条件

应该有效地利用亚布力滑雪场、哈尔滨体育学院帽儿山滑雪场、吉林北大湖滑雪场和沈阳体育学院白清寨滑雪场的U型场地,为运动队冬季雪上训练提供保证。在此基础上,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出面协调,使国内各运动队合理有效地利用这4个场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场地的经济效益和使用价值。修建室内训练场地,或是利用其它类似于雪面材质的材料修建非雪季训练场地,解决非雪季各运动队专项技术训练问题。修建室内训练场地不但可以保证运动队全年进专项训练,还可以为单板滑雪爱好者提供优良的场地设施,对普及单板滑雪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聘请国外的有经验教练员指导国内运动队的训练

借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集训队的做法,聘请国外(欧美国家)有经验的教练员执教国家集训队和各运动队进行训练,尽快缩短我们同世界强国的差距。我们的教练员协助工作,从中积累经验,掌握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逐渐培养一批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练员,为项目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完整的裁判员考核和培训机制,完善裁判员的监督机制

为了保证项目健康发展,裁判员的能力和作用不容忽视,建立长期的培训制度,定期考核评定,加强对竞赛的监管力度,提高裁判员综合能力。国家体育总局冬季项目管理中心应该尽快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养一支优秀的裁判员队伍,完善裁判员的监督机制,尽快提高我国评分裁判员的业务素质,这是保证公平竞争的先决条件。培养出一批国家级裁判员,并为他们向国际级裁判发展创造条件。

三、国内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发展前景

我国于2003年开展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这个项目已经成为我国冬季项目中发展迅猛的项目之一。它发展趋势非常好。首先,与其他传统冰雪项目相比,国外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发展历史比较短,仅有20多年的发展时间,因此国内与国外的发展差距并不大,只要我们加快速度,有可能赶超国外优秀运动员。其次这个项目场地占地小、投资少,是适合我国的国情发展的一个冬季项目。而且这个项目也可以在市内滑雪场建立比赛场地,也就扩大了从事这个项目的群体范围。另外,这个项目技术动作的危险性不大,可难可易,又给人带来在雪上冲浪的,所以深受年轻人喜爱,容易推向大众。所以我国引进这个项目,并且非常重视发展这个项目,希望它不仅会促进大众性娱乐单板滑雪的普及,而且能成为竞技滑雪项目的新亮点。同时,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队伍建设和队伍管理工作逐渐完善,项目的科学研究也已经开始,这都将保证运动员的培养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持续发展阶段。

第5篇

关键词:铅球技术选择;青少年发展;选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44-01

一、各市铅球项目的发展环境分析

1、各市铅球项目的发展状况

通过对近几届的全运会成绩的调查,发现的铅球项目成绩非常的差,该项目基本上没有获得过奖牌,大大影响到了田径项目在全国的排名,因此在铅球项目中要注重发展。而省队作为人才备选基地之一,应加大对铅球后备血液的培养,以满足对优秀铅球运动员的需求。

2、对各市铅球环境条件的分析

对学校中的铅球器械及场地调查表明.学校所拥有的铅球器械及场地非常缺乏;同时在调查中表明各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中并没有铅球这一体育教学任务。而在对几所学校的学生做调查访谈中,有很多学生并不知道田径中铅球这一项目。这说明对铅球项目并不重视。虽然各学校为了参加学校相关的体育比赛,在学校中自己培养极少数的铅球运动员,但是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技术训练,只是为了参加县区中学生和省比赛,而对青少年进行基础的铅球技术和体能的锻炼。这样直接影响到了铅球运动员的初级培养,使得在筛选运动员时得不到好的人才,造成在铅球项目上成绩并不突出。

二、青少年铅球运员选材

1、青少年运动员的发展

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受到很多地方的制约,使得各市级体校在对青少年运动员的人才储备一直不足。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专业的教练员,具备专业铅球的教练非常的少,大多数的铅球教练员都是由田径教练员所兼顾的。没有相关的科研部门,对铅球项目并不注重,使铅球项目的对其相关科研上非常少。同时没科学的训练和更新的技术,在对运动员的进行培养时,容易造成运动员超负荷的运动量,以及不可修复的运动损伤,从而影响到了今后的青少年运动的发展。

2、铅球运动员的选材

不少教练员 在青少年初级选拔时,首先放在运动员的遗传潜力,其次是运动员身体各种条件,次之是运动员的身体基本素质;而在青少年中级选材时,却首先放在运动员的遗传潜力与运动员的身体条件上,其次放在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上,次之是运动员的技术测试和其运动员的发展预测上。再此同时教练员在运用科学的选材方法时,要注重其现实的诊断与预测将来的关联;选“材”与育“才”之间的关联,有的教练在选材时应在确定青少年的遗传潜力的条件下,注意了对青少年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进行测评,才可以挑选出合格的铅球储备人才.。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在训练实践和研究中发现基层市级体校铅球项目存在着很大不足,对青少年铅球运动员人才培养量小,并且没有相对应的训练资源,训练器械场地少,缺少专业的教练员,选材时的不科学性。同时对运动员的技术研究中也发现,运动员对推铅球的用力顺序不清晰。运动员在训练力量时只注重大力量的训练,不注重小肌群的训练。在铅球技术的选择上大部分选择的是背式滑步法,其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普遍偏低,这些都将影响了初中级青少年铅球运动员训练的培养。

2、建议

(1)保障场地器械的数量

铅球作为器械运动,需要有场地及器械的使用,因此在拥有好的场地和器械的前提下,运动员才可以保障得到足够的训练。保障场地和器材的数量,教练员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铅球运动员。

(2)加大教练员培养力度

教练能力与技术思考,直接影响到对运动员培养,运动员要想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必须要有教练员的正确引导,因此具备最先进的练习方式和技术知识,是每个教练员所要拥有的。

(3)运用科学的选材方式

在对运动员选材时,要注重选材的方法,不要盲目的以运动员的身体特征去选,因为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是为了储备后备优秀人才,应多方面选择。

(4)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

在培养青少年铅球运动员时,应注重铅球员的技术的基础,有了好的技术基础才可发展出运动员的潜能。在训练教练员要对每一位运动员进行有选择的训练,并不是每个运动员的运动体能是一样的,对其进行适当的调节,主意不要过渡压榨青少年运动员的潜能,造成运动员的潜能透支。同时青少年运动要注重素质训练,在没确定明确的专项时要多方面的发展,队员的身体素质是其选择专项的条件之一。

(5)对铅球技术进行创新

我们会发现铅球技术到现在都还是这几种类型,虽然其有一部分小的技术动作进行的改变,但其技术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动,在铅球技术的框架中。其技术动作的改进是需要每一位优秀运动员的贡献,在技术上每一个优秀运动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运用,因此在学习铅球技术后不要一味标准化,要融入自己的东西,目标就是将铅球推的更远。

第6篇

【关键词】水上运动项目;发展现状;对策措施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ater sports of Henan Province

MAO Zhi-xing

(Water Sports Management Center of Henan Province, Xinyang, Henan 464031)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data, survey, observation of statistics and logical method, with the coaches, athletes, administrative staff of Water Sports Management Center of Henan Province, and some provincial exper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henan water sports project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 the author studies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constraints and other issues of water projects of Henan Province. On this basis, he proposes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water sports of Henan Province.

【Keywords】Water sports, developm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s

1 引言

河南水上运动项目从建队以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渐成长壮大的发展过程。水上运动是河南省传统优势项目,伴随着我国水上项目的蓬勃发展,沿海及中部各省市纷纷加大对水上项目的投入,导致多极化格局的出现。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体育局“改革、调整、创新、提高”工作方针和2008年全省体育局长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我省水上运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非常有必要对我省水上运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我省水上运动发展的对策措施,供有关部门参考,对促进我省水上运动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法分析法进行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我省水上运动项目现状

3.1.1 教练员现状

竞技体育的运动实践证明,要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是教练员。调查发现,河南省水上项目的教练员队伍虽然在年龄结构、执教年限等方面显现出了年轻化、合理化的特点,但学历结构、职称状况却不够合理。从学历结构看,具有本科学历的教练员占绝大多数,比例分别80%。学历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突出的橄榄型结构,从总体上基本符合当代社会人才结构,暂能满足目前河南省水上项目现状对教练员学历结构的需要。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教练员队伍中,大多是函授毕业,没有真正经过全日制本科的系统学习,理论水平与全日制本科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硕士学历比例偏低,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为零的现象也很令人担忧。从职称结构看,高级职称以上的教练员只占20%,不足1/3,尤其是国家级教练员为13.3%。虽然教练员队伍当中高职称比例较低状况和教练员队伍的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化的状况趋于一致也属正常现象,但初、中级职称比重过大、高职称比例偏小,可能导致长期缺乏执教运动项目的领军人物,严重制约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这是阻碍我省水上项目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问题。

3.1.2运动员情况

从第七届全运会到第十届全运会,河南省水上运动有很多项目处于全国优势水平,并且这些项目中每届都保持进入全国前3的水平,形成了项目的优势,保证了队伍的发展。而现在则处于“尖子队员少,后备力量薄弱”的双重尴尬局面。不仅无法在仅有的几个突出项目上形成人数上的规模,也影响了这些项目的人才梯队建设。一旦这些尖子选手退役或出现伤病,该项目的暂时优势也随之而去,例如女重四双,过去是外省不敢开展此项目,目前是河南省没有开展此项目。“成材率低而淘汰率快”也是造成一线队员难以形成规模的主要原因。

3.1.3 训练场所情况

水上运动是一个对训练场地要求较高的项目,场地的数量和质量条件直接与间接地影响着训练质量的效果。而河南省目前有效的训练场地只有河南水上管理中心的信阳和舞钢两个基地适合训练,其他地方或水域不大或航道达不到训练的要求。业余训练更不用说了,招收到的队员有的根本就没有在水上很好的训练过,怎么会有较好的水感呢,技术就更不用说了。

3.2 我省水上运动项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我省水上运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九运会失利之后,河南省体育局重点加强了业余训练工作,但水上项目目前业余训练情况还不容乐观:一是各业训单位没有合适的训练场地;二是业训单位的器材装备比较落后;三是业训单位在省级选拔比赛中弄虚作假情况比较严重,好的业训队员没有真正被选拔到省队参加集训;四是选拔到省队集训的队员很多根本没有下水训练过,到省队后基本是从零开始。虽然河南省体育局在九运会后实施了“改革、调整、提高”的战略方针,加快业余训练工作的发展步伐,为河南省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由于训练场地和器材投资较大,各个业训单位自身无法解决实际的训练需要,很多业训单位也就没有开展水上项目,取而代之的是其他花钱少,容易开展的项目发展迅速。因此,水上中心的很多项目选拔的运动员都是从其他项目中选拔后再次进行选拔的。

3.2.2 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练员和运动员是运动训练系统中的主体和核心,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练员的执教情况。“金牌运动员来自金牌教练员”。教练员确有真才实学,水平高,带的徒弟也才强。河南省水上项目的部分教练员是从运动员中选的,这部分教练员基础知识薄弱,专项理论不足。在调查中发现有78.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是按经验进行训练,只有21.6%的教练员认为运用科学训练理论与专门设备进行训练。在训练后备人才方面,多数教练员的训练手段也只是运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队员训练,无科学和创新之处。大多数教练没有重视专业知识的更新,没有积极吸取外界的新信息,在训练过程中全凭经验,跟着感觉走。部分教练员还不能与科研工作者协调配合,担心科研人员搞测试会干扰正常训练。

3.2.3 科学攻关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河南省水上项目科研攻关工作以河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为依托,聘请其他人员参与的双重科研体制,但是这种体制不能够使科研人员真正全面深入对我省现有项目认真负责进行科研攻关工作。究其原因有:

一是指标分析有片面。运动员训练前后的生理、生化测试指标固然重要,但不要唯“指标论”,要看到生物指标的滞后性与间接性特点。一般情况下,训练指标是即时的,其次才是心理指标,再后是生物学指标。心理、生物学指标多是反映的间接关系,其特异敏感程度受到一定限制。

二是分析科技服务有误区:科研人员对专项运动不熟悉。每个竞技运动项目都有其项目特征、比赛规则、训练要素等丰富内容,充分熟悉所研究的项目是做好科技服务的必要条件。否则,制定各项指标、选准测试方法、找到研究的切入点都将成为空谈。其次是滥用研究、测试方法。

三是科研人员的科研环境和条件相对比较艰苦。现阶段,河南省体育局虽然为各个运动管理中心配备了很多仪器设备,但远远不够利用;另一方面测试成本的不断提高,许多单位仪器设备没有充分有效利用。科研人员长期在外或郊区跟队服务,生活、学习和业余活动有一定困难,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是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没有真正落实,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每个运动周期体育局都会出台相应的鼓励竞争政策,但在全运会后的贯彻落实上往往打折扣,这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3 我省水上运动项目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3.3.1 管理体制的对策措施

一个运动项目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这个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是否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体育优秀队伍。这支优秀队伍的素质建设,对于运动员的健康成长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完善运动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形成良性的管理体制。加大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业余训练工作的管理和支持力度,加强对基层训练组织的建设,确保优秀苗子队员输送渠道的畅通。加强对运动队伍的管理,加强管理,保证水上项目运动队竞技运动目标的实现。

3.3.2 训练方面的对策措施

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我省水上运动项目科学训练体系,强化科技对训练的支撑和指导作用,提高训练团队对训练过程的控制能力和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教练员的培养工作,在理论学习、技术培训、业务指导等方面都要不遗余力地进行扶持,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给教练员提供帮助,组织教练员学习。

3.3.3 科学研究的对策措施

当今竞技体育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大,成为运动场外的竞争焦点,因此河南省水上运动项目的科研攻关工作必须①积极参与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工作,提高选材的成功率。②改善对运动员进行的机能科学诊断,主要是对运动员训练、比赛前后机能检查测定,分析研究运动机能的变化规律和运动训练规律。③加强多学科综合性研究,解决实际问题。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水上项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复杂的人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实践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才能有效解决。④建立更加开放的体育科研体系。要动员社会上的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使体育科研上档次。⑤拓展新的科研领域,多方位提高训练水平和人体运动能力。我们不能单单对运动员做简单的机能评定,而是还要研究提高运动员力量、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促进恢复、减缓疲劳的手段和方法,还要研究运动营养的合理应用、运动训练理论和心理训练的突破,新器材、设备的应用,程序化参赛等等。此外,我们还要加大与训练有直接关系的竞赛,裁判等方面的研究。

4 结论与建议

开展河南省水上运动现状和研究对策课题的研究,科学规划和部署河南水上运动今后乃至较长时期中的工作任务和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应做到以下几点:

(1)有效完善管理体制,加大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和运动队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奖励政策。

第7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 安全管理 趋势 事故

目前我国建筑业每年的死亡重伤率在全国的生产安全事故中的比重约为23%,这些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间接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致使建筑业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危险性仅次于采矿业的行业。尤其是近十年来,城镇化进程加速,全国每年工业、民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温,超高层建筑、智能建筑、大型基础设施等在规模、投资和复杂程度上都很大的工程项目逐年增多,危险源的种类和数目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法规,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和表格化管理流程,在实施过程中也举办了一系列安全生产主题活动。但经对我国2008-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披露的3058个工程项目安全事故数据显示,五年内的安全事故数量和伤亡数量没有明显的下降,反而在个别时段有所上升。这表明我们长期以来不断修订和完善的现有安全管理体系已经遇到了管理效率瓶颈,亟需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以降低事故率和伤亡率。

目前工程项目现有安全问题的主要根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安全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

项目安全是与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同等重要的要素,大多数时候还直接决定着项目成败。但现在的安全教育、培训、监测、预防、处理等过程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一个直观数据就是在上述3058项事故中,因高空坠落致死的事故就达到1578起,死亡人数达1770人。进一步分析可知在众多高空坠落致死事故中,安全措施设施不到位、安全观念差、轻事前重事后、安全监测滞后等问题非常突出。因此,项目安全问题要在投入和观念上得到足够重视。

(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匮乏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务工人员加入土木工程从业队伍,短期培训和安全交底工作还无法全面弥补这些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安全观念的问题。另外,在市场经济影响下,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以及项目技术和管理人员重视项目进度、成本,忽视安全要素,从而人为制造了安全隐患。因此,从业人员的知识、素质、责任心和管理能力均需加强。

(三)项目安全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安全管理涉及的项目实施环节多、覆盖面广、数据量较大,是一项集数据搜集、处理并应用于安全预防和预警的综合性工作。目前安全管理的主要模式还是知识的口头传达、基本防护器具的使用、安全专题日的短期培训和教育等,对项目安全管理的信息化还没有大规模涉及对知识和数据的综合开发及利用,也未推广对网络、物联网、信息处理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致使项目安全实时监测和预警能力差。

(四)项目安全预案执行力弱

目前部分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对安全预案的重视程度不高,致使安全预案种类不全面、内容不具体、可实施性差,这都导致工程项目现场缺乏及时有效的安全防护、预警和事故处理工作。

(五)项目安全管理的针对性研究少

根据对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86.5%的致死事故中死亡1人,事故的平均伤亡人数较少。同时考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的偶发性和特殊性,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研究多集中在事故统计、安全标杆管理、安全文化等方面,缺乏对安全生产规律以及系统安全管理的深入研究,并缺乏足够成熟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二、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趋势

随着行业整体的发展,以及从业人员素质的逐步提升,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得到很大加强。成功的项目管理对进度、成本、安全、质量等多要素提出更为细致和严格的要求。在安全管理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要从人员管理、数据化管理、系统化管理、法制化管理等多个方面齐头并进,提高安全管理层次。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一)安全管理系统化

这主要体现在对工程项目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全过程、全员的管理,包含项目安全评估、改进、监测、预警、事故处理和后评价等多个过程。系统化的安全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项目管理的安全风险损失。

(二)新科技应用更加广泛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逐步推进,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应用并推动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势必要大力应用新科技力量,以支撑当前绿色、智能、低碳、工业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新科技力量的使用主要体现在信息化施工、物联网应用、数据化管理等方面,形成立体、及时、有效的项目实施控制。

(三)安全从业培训规范化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对人的管理,这是因为人为因素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对成功的项目管理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未来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势必要更新培训方式,加强各类从业人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规范培训的形式和考核,提高培训效果。

(四)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更加完善

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更为重视进度和成本,针对项目安全管理的必要投入和实施缺乏足够的法制支撑,从而出现项目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监管约束力低、风险分担方单一、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规定较少等问题,导致安全问题频发。因此,涉及工程保险、安全风险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多方面配套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会更加完善,以保障工程项目主客观上的安全状态。

三、建筑企业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

安全问题对建筑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定时引爆的风险源,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需要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工程项目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结合上述安全管理现状和安全管理发展趋势的分析,本文认为当前的建筑企业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的基本业务单元,也是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为实现全面、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管理,势必要加强对以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重点就要放在完善并建立制度化的安全管理流程、安全职责划分、安全预案体系、安全培训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等方面。

(二)加强安全管理软硬件配置

未来数据化、信息化的安全管理要求建筑企业务必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实时、有效、可视的管理,并使工程项目的安全状况处于可预测、低风险状态,最终实现安全问题少出现,安全事故低损失。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及时关注现代科技整体的发展步伐和应用,将物联网技术、网络信息化技术、现代数据处理技术等充分应用到工程项目中来,将人、机械、设备、材料、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提高对安全问题的可控性。

(三)升级现场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工程项目现场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现场安全对工程项目和建筑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前安全管理体系下,各项事故数据较为稳定,这也说明当前安全管理体系遇到了管理瓶颈。升级现场管理模式,就是要积极研究并更新现场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使安全管理更为系统化、数据化和可视化。

(四)规范从业人员安全培训

工程项目的实施归属劳动密集型工作,人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安全培训工作是保障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关,即要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现有安全培训工作面临人员流动大、培训时间短、培训效果差、考核方式单一、培训不持续等问题。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加强自身员工安全意识和管理技能的训练,加强对劳务公司培训成效的考查与检验,提高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配合程度,降低人为因素影响。

四、结论

目前我国大部分承包商的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多以能符合检查机构的检查为主要目标,还未全面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同时,科技的进步、产业的发展、以人为本理念的逐步深入,都对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要从形式上做好检查和预防,还要对其进行规律性的系统分析,结合多种手段和方法,提升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水平,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和损失程度。建筑企业务必要充分认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升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 http:///.

[2] 牛天勇.基于PHA-LEC法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评价问题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7).

[3] 唐英浩.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2(18).

第8篇

Abstract: Project management is a more restrictive management activity than other managements.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research and industry practice started late,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t pres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特点;对策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047-01

1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1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次性管理。这是项目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因为项目是一次性的,决定了项目管理也是一次性的。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很难有纠正机会。

1.2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项目的生命期是一个有机的成长过程。项目的各个阶段既有明显的界限,又有相互衔接,不可间断。这就决定了项目管理应该是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

1.3 项目管理是一种约束力很强的管理。项目管理的一次性特征其明显的目标和时间限制、既定的功能要求以及质量标准和预算额度,决定了项目管理约束条件的约束强度比其他管理更高。项目管理的重要特点在于项目管理者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合理应用而又不超越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完成既定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

2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我国对项目管理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标志性的工程是1984年云南省鲁布革水电站的建设。该工程利用世行贷款,在国内首次采用国际招标,实行工程项目管理,工期提前5个月,造价降低了40%,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我国的许多大中型工程相继实行项目管理体制,包括项目资本金制度、法人负责制、合同承包制、建设监理制等,应该说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项目管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严重工程质量事故。究其原因这些事故无一例外的都是与项目管理有关。都是由于项目管理不善、管理不规范所造成的。这表明在项目管理这个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3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3.1 致力于与国际惯例接轨。随着我国加入WTO,项目管理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就必须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主要从合同管理、工程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报价管理等方面向国际惯例靠拢。对于项目管理,国际上有一套完备的法规,普遍对承包商进行严格要求的资质管理,对工程开工、竣工和投入使用都有严格的制度,对建筑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注册实行严格的管理,通过各种详尽的技术法规规范施工方法,保证质量标准,通过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保证技术法规的实施和工程质量的合格。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只有真正吃透国际惯例、法规、标准等,才有可能按国际惯例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受到国际法律的保护。

3.2 必须建立和健全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的建筑市场比较混乱,项目管理极不规范,“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极为普遍。为此我们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

3.3 必须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发达国家相当重视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质认定,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行业。美国PMI学会主办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PMP考试和资质证书,得到社会的公认。获得PMP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被政府部门和大公司聘任和重用。而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因此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也相对落后,为提高我国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一些专家认为应该经常开展项目管理学科的国内外交流和研讨,加强学会工作,争取出版专业刊物,在高等学校建立学科点、硕士点、博士点。同时,规范项目管理培训和资质认定工作。

3.4 必须开展精细化管理。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涉及工程的各种因素实施全过程、无缝隙的管理,形成一环扣一环的管理链,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优化各工序施工工艺,克服各个细节质量缺陷,形成整体工程高质量。由管理精细化到施工精细化再到产品精细化,实施精细化管理必然成为实现质量、安全、工期等建设管理目标的必由之路。

3.5 必须发展观念创新。观念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精神和素质。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由于人的观念不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同,商业行为也就不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先进的观念总会带来先进的行为方式。观念支配行为,思维决定出路。只有当我们的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把项目管理看成是一种常建常新的管理科学,而不是看成依行政手段推行的权宜之计,那么就会主动地去参与项目管理的创新。要扩大视野,树立市场化的理念。要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国际接轨的要求,建立健全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体系,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来运作工程项目,用市场的手段来经营管理工程项目。

第9篇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型;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87-02

1.引言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是指对能代表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因子变化的预测,是环境影响评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计算量最大,涉及模式最复杂的工作环节之一。为此,专用的预测模型孕育而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计算准确率。本文将对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几个大气、水、声的预测模型进行简单的介绍。

2.大气预测模型

大气预测模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已经逐渐完善,从早期的传统高斯扩散模型转变为新一代大气预测模型。目前,主要的新一代大气预测模型有ADMS模型、AERMOD模型、HPDM模型。

2.1ADMS模型

ADMS模型南英国剑桥环境研究公司开发,目前根据该模型开发出来的软件可分为“ADMS评价”、“ADMS工业”、“ADMS一城市”等独立系统。该模型采用三维高斯模型,以高斯分布公式为主计算污染物浓度,在对流和中性条件下的垂直扩散使用了倾斜式的高斯模型。烟羽扩散的计算采用当地边界层参数,化学模块中使用了远处传输的轨迹模型和箱式模型。

2.AERMOD模型

AERMOD模型由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美国气象学会组建的法规改革委员会(AERMIC)以ISC3为基础联合开发,目前根据该模型开发出了AERMODView软件。该模型采用稳态高斯扩散方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可以处理地面源和高架源,平坦地形和复杂地形以及城市边界层;②考虑了高度尺度对流场结构及湍流动能的影响;③在对流条件下,采用非正态的PDF模式;④考虑了浮力烟羽和混合层顶的相互作用;⑤湍流扩散由参数化方程给出,稳定度用连续参数表示。

2.3HPDM模型

HPDM模型南美同Sigma公司为美国电力研究所开发的一种耦合烟羽扩散模型,弥补了传统模型夜间浓度值的大幅度跃变及在局部穿透情况下出现极高端浓度的缺陷。HPDM模型适用于火电厂高烟囱热浮力烟源。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将大气边界层分为稳定、近中性和不稳定3大类;②采用的形式是连续的普适函数或无量纲表达式;③在不稳定条件下,采用PDF模式、小风对流模式或Loft模式;④可从常规气象资料计算得出模型所需参数;⑤广泛适用于平原、城市、丘陵等不同类型的下垫面。 3.水环境评价模型

水环境评价模型可应用在诸多方面,从早期的城市排水工程设计发展成为污染物水环境过程研究和预测、水环境质量评价等。其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从解析解和浓度表达发展成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的应用,形成多种研究方法综合优化的模型。水环境评价模型主要包括确定性水质模型和不确定性水环境模型。

3.1确定性水质模型

3.1.1QUAL水质模型

QUAL模型由美国环保局于1970年研发,可较好描述水环境质量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帮助制定水环境规划目标。该模型可按须要将多种水质因素组合,包括BOD、DO、温度、藻类一叶绿素、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大肠杆菌等。QUAL模型建立在以下似没的基础上:①把被研究河道平均分割成若干等长的单元水体,每个单元水体中,污染物分布均匀;②污染物迁移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对流、扩散等作用在纵轴方向,且流量和旁侧人流不随时间变化;③各单元水体的水力几何特征相同。

3.1.2 WASP模型

WASP模型由美国环保局于1983年研发,可对河流、湖泊、海岸等水体水质进行三维动态模拟。它包括3个独立的动态子模型:水动力学模型、富营养化模型、有毒物质模型,每个子模型均可独立运行。水动力学模型可预测水体流速、流量和河道体积;富营养化模型考虑八个指标:COD、DO、有机氮、氨氮、硝氮、有机磷、无机磷和浮游植物,可针对任一指标模拟其扩散和迁移。该模型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考虑不足,冈此适用于生态系统结构较为简单的湖泊;针对有毒污染物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底泥等,可用有毒物质模型模拟。

3.1.3SWMM模型

SWMM模型由美国环保局于1971年研发,目前广泛用于城市排水系统水量水质模拟。SWMM可对雨水管道、合流管道、自然排水系统进行水量水质模拟。其包含5个计算模块,即径流、输送、扩充输送、贮水处理和受纳水体,各模块间相对独立。SWMM不仅可用于用于城市或非城市,也可模拟单个降雨事件或连续事件,表现出良好的通用性。它不仅是设计模型,也是规划模型和运行模型。

3.1.4HSPF模型

HSPF模型由美国环保局于1950年研发,用于模拟流域水文、水质。它是多种模型的综合与改进,包括SWM模型、HSP模型、ARM模型、NPS模型、SERA-TRA模型。该模型综合降雨、温度、日照强度、土地利用状态、土壤特性和耕种方式等条件,通过计算模拟得出径流量、沉积物负荷、营养物和杀虫剂浓度的时间变化,同时可产生流域任意点的水量水质随时间的变化。该模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水文、水质过程研究与模拟。

3.1.5SWAT模型

SWAT模型由美国农业部研发,用于模拟河流盆地或某流域范围内的非点源污染。可将流域分为若干个子流域,以提高计算精度。该模型可分为陆上过程和水体过程两部分。陆上过程控制每个水文响应单元内河道水、沉积物、营养物和杀虫剂的输入,水体过程控制这些物质向流域出口的迁移运动。SWAT模型可用于长期变化下,较大范围的复杂流域。

3.2不确定性水环境模型

3.2.1马尔可夫模型

马尔可夫模型以俄国数学家Morkov的名字命名,若对一个随机过程,状态的转移与前一时刻有关而与过去的状态无关,即状态转移无后效性,则这样的状态转移过程称之为马尔可夫过程。钱家忠等将此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耦合,用于预报降水量,精确度较高。

3.2.2灰色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 Theory)于1982年由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提出,包含了灰色系统建模、控制、关联分析、预测方法、规划以及决策等一系列科学理论。此套理论在水环境规划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张永波等依据城市人口、经济、水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影响的关系,建立了城市水资源环境系统多阶灰色动态仿真模型,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规划的方法。

3.2.3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由类似神经系统细胞的人工神经元连接成网络,应用计算机和工程技术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功能,达到信息的并行分布处理效果。该模型常用于监督网络模型,近年来也用于水质模拟的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4层次分析模型

层次分析模型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可用于多层次的方案制定与优化,并可确定研究过程中各个因素的权重。樊彦芳等运用此模型建立了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得出了影响水环境安全系统的主次要因素。陈南祥等以此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地下水环境脆弱性。

4.噪声预测模型

在目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常常运用各类噪声预测模型对交通噪声进行预测。运用最广泛的是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型以及德国的Cadna/A模型。

4.1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型

该模型于1978年,以等效连续声级L(A)为评价指标,用于预测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经数次改进后,目前该模型也是国家环保总局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推荐的预测模型。FHWA公路噪声预测模型将汽车流按车种分为大、中、小型车,求出其中某一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再将各类车流等效声级叠加,以求得混合车流等效声级。此模型在预测调整公路、一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时,预测误差相对较小。

4.2德国Cadna/A噪声预测模型

Cadna/A模型由Datakustic开发,用于噪声预测、评估及降噪措施效果分析。该模型以ISO9613标准算法为基础,可同时预测各类噪声源的复合影响,如点声源、线声源、任意形状的面声源、公路、铁路、飞机噪声,声源及预测点的数量不受限制,该模型以等效连续声级L(A)为评价指标,包含了声源模型和声传播模型两个子模型,将地形、建筑物等数字化,可考虑任意形状的建筑物、绿化带等,并充分考虑地形等在声传播过程中反射和衍射效应的影响。此模型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对于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城区道路本模型因考虑了相关的参数修正,因而误差也相对较小。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