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5:26: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课堂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物理课堂;原则;方式;模式
《礼记・学记》中写道:“善问者如功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向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可见古人早已窥见了提问的重要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开拓学生的思维领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思维水平以及学生的知识缺陷,保持学生的注意稳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所以什么时间问,问什么,如何问,问完之后如何评价学生的回答,这些就成为衡量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一、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提问要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课堂提问必须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抓住重点和难点这个“主峰”,进行突破,带动全局。比如我们在讲解《向心力》一节时,重点和难点就应该是向心力的概念公式以及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讲解和提问时就应该围绕这些问题来设计提问。而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特点这些问题又不宜太难。应该逐层深入,易于学生接受。
2.提问要目的明确,注意连贯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所提问题一定要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恰当。含糊不具体的问题,学生的思维难以展开,问还不如不问。所以,在设计提问时,我们要事先计划好,先写在教案中,并加以严格推敲看是否合理,学生是否能够回答上来,前后连接是否紧密。
3.提问要面向大多数同学,以点带面
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然后精选提问对象。面向全体学生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言,即要使全体学生的心态处于高度集中和准备回答状态。当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吸引所有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个同学在心里都拟出一个答案,从而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二、课堂提问的方式
课堂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么问”。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层递式提问
比如说一些大的计算题学生开始可能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可以试着分成几个小问题来提问,让学生逐步解答,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经层层剖析、层层推进,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登上解决问题的高峰,以后学生再面临这类问题时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
2.迂回式提问
迂回式提问是指先不直接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提出与此有关的其他问题,然后瞄准时机,推出要点的提问方法。这种提问能使学生对问题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我们在讲《动量定理》一节时,我们可以提前看视频小鸟撞飞机最后机毁人亡,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讲完之后再问学生如何通过计算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把物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这种弃直就曲的提问方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类比式提问
类比式提问是指运用类比来提问的方法。它可以在同种事物或不同种事物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不同方面进行,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这种提问有利于学生认清事物间的相同或不同点,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或求异思维能力。如在讲述磁感应强度这个物理量时可以回顾电场强度这个物理量,从而找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力F,电流强度I,导线长度L都无关,利于学生对比记忆。
4.搭桥策略性提问
搭桥策略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一步理解的需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行为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的作用是搭桥引领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比如我们在讲解《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一节时,我们应先回顾提问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进而再问向心力怎么求,然后让学生想象天体运动过程中哪些物理量容易测得,让学生用公式表达出来,最后教师再提示学生转换一下参考系,那么就是太阳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列式,最后提示学生这两个力是什么关系,根据什么定律得出的,从而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的一般表达式。
三、课堂提问的模式
现在我们大多数课堂主要实施的仍是“师――生”课堂提问,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仍占有主导地位。但是部分课堂开始试行“生――师”的课堂提问模式。学生提问是课堂参与形式中比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更高层次的认知深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一些学校开始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采用了“生――生”课堂提问模式,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问,从思维激发的角度看最具有价值。问题来自于学生,而又通过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真正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了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互相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监控课堂学习的进程。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的学,更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学与思的结合,教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人以渔”,而不是单纯地“授人以鱼”。
一、课堂语言要言之有序。
人们在社会上的事情总是有头有尾的,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能体会到。当我们思考问题或向别人进行语言交际时,是用一定的语言材料进行的,都是借助于语言实现的。事情有首尾,语言则是有序的。“言之有序”这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
在一次课上,讲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以后,为了加深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的认识,我在课上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①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②正方体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③计算它们体积和体积单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由于学生对体积概念刚有所认识,学生由认识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是空间概念的又一次发展。教师把形体概念混淆对学生发问,学生在没有充分掌握形体概念的时候就不可能按老师要求回答出来。往日积极回答问题的现象消失了,有的同学也回答不出问题的实质,同学们都闷闷不乐。结果我精心设计的课堂教案,未能如愿完成。我接受了这课的教训,及时修改了教案,注意了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于是在另一个班的课上,只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上我提出:①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正方体属于不属于长方体?②长方体能否看作一个正方体?结合实物和图形比较。教师经过这样言之有序的发问,启发学生思维,学生准确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对比,我认为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清楚地展示问题,准确、清楚、流利的发问,同时注意发问语言间轻、重、急、缓,引发学生思维,这样引导,学生可以从字面理解,深入到物体的本质,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不断有正确的思路训练,抓住了思路的基础,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二、课堂设疑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是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所采用的一般步骤。课堂语言运用的正确与否,能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起来,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所在。在课堂语言运用上,目的是使学生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我在教“圆锥体的体积”时,在学生认识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的名称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体,它跟学过的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先来观察老师手中的铅笔(一支圆柱形铅笔)。②如果把这支铅笔横切成若干段,每一段各是什么形体?为什么?(圆柱体)③拿起我们使用的铅笔观察,如果把卷笔刀卷过的部分截去是什么体呢?(圆锥体)④现在谁能回答圆锥体与圆柱体之间存着什么关系?(部分与整体)⑤这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用这样的语言回答,学生都能掌握了公式推导的关键,有了清新的思路,推导出公式可牢记不忘。
三、课堂语言要有趣味性。
教学语言要有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较容易做到,而数学教学中尽是些数字、符号和抽象概念定义,因此,有趣味的教学语言运用于数学教学之中更为重要。如何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把课堂教学搞的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有感情的激励,有求知的满足,有进步探索的愿望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组织动机激励兴趣”。
何代宇
课堂教学导入新课,是一节课导言、开端,是弹奏教学“乐章”的前奏,是把学生课间散漫的心思“引”回课堂的艺术,是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开端,是师生产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
如果一节课的开始教师生动活泼、导入能引人入胜,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力集中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这节课就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每天都重复着那句单调而乏味的语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xxx”来导入新课,这就很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散漫的心就难以收回。在这种涣散和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是不可能集中精力把课听好的,因此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对新课导入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新课导入无足轻重,也有的是没有掌握导入新课的方法和技巧,缺少必要的知识和资料。为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必要探讨一下新课导入在教学中的意义及其所采用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的作用
1.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好的新课导入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人的注意力越集中,对周围其他干扰的抑制力就越强,因此这时接受信息的信噪比特别高,信息的传输效率也最高,这时人对事物观察得最细致,理解得最深刻,记忆得最牢固。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进入教室后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之前,运用适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来。
2.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积极的意向活动,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坚定性。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这个道理。
3.能承上启下,使学生有准备、有目的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好的新课导入,应该起到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明确目标,打下基础。
4.能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
良好的新课导入可以起到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情绪愉快地进人学习过程,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条件。
二、导入新课的一般方法
1.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线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人,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二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即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造成的悬念来导入新课。问题引人法用比较积极的形式提出了与所要学习课题有关的问题,点出了学习的重点,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指向。更为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问题导入法一般用于前后知识联系密切的新授课教学,或本节所研究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熟知的现象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学生似曾相识,但欲言而又不能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求知的渴望。如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可先让学生想这样的问题,即两,个三角形全等,一定要三对边、三对角对应相等吗?能不能少点条件使判断简单这样学生会怀着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欲望去探索新的方法。
2.复习导入法
即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人新课的学习内容。这种引课的特点是便于学生了解到新内容是旧知识的深入和提高,便于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的结构。这种引课一般适
用于定理和性质的运用。如讲“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第二节课时,运用复习引人法,把上节课讲到的理论重新复习一下,就能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感到生疏,利于新课的展开。
3.反馈导入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人新课。例如,在上直角三角形习题课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4.激趣导入法
即通过游戏、迷语、诗歌、对联等导入新课。这种引课方法可使学生对数学课获得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可这样设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厚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并计算纸的厚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纸张厚度所发生的变化是在成倍地增加。同时提出问题:继续折叠20次、30次,会有多厚?教师作出假设:如果一层楼按高3米计算,折叠20次有34层楼高,折叠30次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这一惊人的猜想使学生精神集中、思维活跃,进入最佳状态。
三、导入新课时需防止的问题
1.方法单调,枯燥无味
有的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不能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导入方法,总是用固定的、单一的方法行事,使学生感到枯燥、呆板,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
2.洋洋万言,喧宾夺主
新课导入时不能信口开河,夸夸其谈。占用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正课的讲解
3.离题万里,弄巧成拙
导入新课时所选用的材料必须紧密配合所要讲述的课题,不能脱离正课主题,不然不但不能起到帮助理解新知识的作用,反而干扰了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给学生的认识过程造成了障碍。
一、教学案例
我在讲《兵车行》时,导入部分就出现了课堂提问: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什么?权势,抑或财富?学生很自然地就回答不是,它带来的是一双双呆滞失神的眼睛,是一阵阵痛彻心扉的呼喊,是一堆堆荒郊野外的白骨。从“眼睛”、“呼喊”、“白骨”等意象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了战争带来的灾祸,使主题得到升华,引出“痛恨战争,渴望和平”的主题思想,并且直接把矛头对准了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二、教学反思
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与艺术性
(一)重要性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支配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动机和源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学生才能得到发展提高。提问能激励学生学习,因回答问题是面向全班同学的,对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体现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以及能力大小,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得到别人的称赞,以期获得自尊心的满足,精神上的愉悦。这种竞争意识促使学生课前做充分的准备,上课时对老师所提问题积极思考,平时多进行阅读训练以拓宽知识面。
2.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提问使得教学活动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换的双边活动,要想达到互惠互利双赢的目的,提问就必须使学生了解本课的重点,使教师了解到哪些方面学生已经理解,而哪些地方只需一笔带过,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该详则详,该略则略,详略得当,该补充则补充。另外,提问还能使教师了解到哪些知识学生基础薄弱,哪些知识需要加强并及时给以指导。提问最终是一个双赢的环节,师生在这个环节中相互了解,加强沟通,共同努力,既缩短心灵上的距离,又有助于搞好教学活动。
(二)艺术性
1.问题的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巧妙合理,能引起学生兴趣, 启发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心生厌烦,无心向学。那么怎样的问题设置才能巧妙合理,引人入胜呢?我觉得首要任务是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一箭中的。“当”指的是得当,恰当,妥当。所提问题要恰当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以及它在课文中的作用。另外,问题还要紧扣文脉,紧扣文章的思路 ,可以是由整体到部分,先提出一两个大问题,再按重点词、句、段设计若干小问题,来说明大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理清文本结构。提问也可以由部分到整体,根据重点词、句、段先设计若干小问题,再提出总结性的大问题,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出概括总结。当然,也可以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构成整体—部分—整体。至于采用何种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总之,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 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2.提问的方法及提问后的处理:提问时要先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做短暂的停顿,再指定学生回答。这样做一可以使全班学生注意提出的问题;二可以使全班学生都在心中拟定一个答案,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被提 问而不得不进行思考;三可以使全班学生对于某一同学答案进行评定,因为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心中的答案与被指定的同学的答案进行比较。提问时不应依照一定的次序,可以随机,也可以有的放矢,教师态度要自然,要表示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否则学生有一种恐惧感、慌张感,进而不能安静地进行思考,也就更不能畅所欲言。提问时教师的语言要清楚明确,让学生第一时间明白思考的对象和方向。提问后不要再重复问题,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提问的习惯。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否则学生会敷衍塞责。若学生回答时没有进行思考只是脱口而出,教师要指导他们分析问题,并鼓励他们详细回答。学生的答案若很正确,应给予及时的赞许和鼓励。教师不必重复学生的答案,要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说话,让全班学生注意听该学生的回答。回答完毕,让全班学生先来评定,进行纠正补充,然后教师再做必要的补充。
关键词:教学环境;课堂气氛;中职教学
教学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好的教学氛围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起着关键作用。教学环境特别是课堂教学气氛的改变给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
一、中职教学要求的特殊性决定教学氛围变化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受教育群体的独特性
职业类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在学习方面缺乏信心的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方面不感兴趣,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失去了兴致。[1]这就对中职教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学目的的特殊性
职业类学校是希望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在今后的实际操作当中能够得到很好的运用。因而,在中职教学当中更应该重视实践性和实用性。
3.社会需求的独特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拥有专业技能和高素质的高级技工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需要。职业类学校的学生在掌握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放眼世界,顺应时展的需要。要努力掌握“再学习能力”适应“终生学习”的需要。[2]面临这些问题,中职教学更应该要转变教学观念,对已经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当中更应该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职业类学校的学生,表现对学习的不自信更大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常规的教室环境让学生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如果在新环境下学习,学生对学习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感觉,这种新鲜感和好奇心是拓展学生求知欲的重要动力。[3]美国心理学家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认为语言环境的创造有赖于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因而转换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氛围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为提高中职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
教师可利用实训教室原有的直观教具和实训设备来教学生如何识别物体,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彰显语言的原始。对于今后从事服务行业的学生而言,语言的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目的语言来进行场景的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纠正。在边做边说的过程当中学生不至于因为过于拘谨而不能充分实现自我的展示。在中职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及影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巩固,通过微格教学将学生在实训室进行分组练习的情景拍摄成视频供全班同学观看,在观看的同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微格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感到新鲜有趣的同时帮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在学生掌握专业相关的语言知识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提高课堂气氛的方法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中职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气氛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中职教学呢?下面提出几点意见。
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
学生对自己学习目的的明确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有助于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的克服。现代社会对中职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作为中职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之初向学生说明中职教学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中职教学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以后为了服务社会的需要。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学中所提倡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安全感让其精神得到鼓舞从而有助于学生快乐的学习。[4]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高高在上的上下级”观念,要求新一代的教师要面带微笑幽默风趣的给学生授课,营造一种和蔼可亲学生愿意亲近愿意配合的学习氛围。
3.巧妙的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中职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更应该注重导入式教学,巧妙恰当的导入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着决定作用,在学生感觉课堂氛围比较枯燥时可以适时的导入一段音乐、一个电影片段活跃一下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
4.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氛围
良好的教学情境,高昂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有着推动作用。要想提高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适时的进行游戏教学以及角色扮演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甚至可以开展小组竞赛以及小组合作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转换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中职教师进行实践性教学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及兴趣的激发,让他们从游戏中学习,释放他们的心理,开发他们的智力,帮助他们掌握知识能力促进今后更好的学习。
作者:刘燕 单位:贵州省林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赵英娜.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兴趣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4:99-100.
[2]王婷婷.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2015,16:253.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导入;问题及对策
在中国,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很多年,教育界也一直以其作为目标和指向牌,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因此,如何进行课堂导入成了众多学者专家和教育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便是对其中的初中数学科目课堂导入的研究。对于数学课堂导入需要做到两点:一是对学生情况有所了解,明确初中数学班级里面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相关学习情况;二是灵活多变使用导入方式,使课堂充满活力。因此,笔者选择从初中数学导入的重要性、相关问题分析和相应的对策解决方法三点进行本次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求知欲
课堂的导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在导入方面需要做到的就是跟随教师的节奏,那么教师需要做到的便是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开发,以导入引发学生想要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这样才能让课堂更有效。
2.调动学生注意力
导入需要做到的是将下课或者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这样在课堂进行中,学生便会一直跟随教师的进度进行学习,而不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从而导致学生的上课效率降低,对课堂的知识掌握程度不高,信息记忆和理解能力
不够。
3.温故而知新
在课堂上,除了要不断传授给学生新的知识点之外,教师需要做到的还有帮助学生进行旧知识点的巩固以及复习,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点建立联系,使知识点成为一个整体。另外,温故而知新,也需要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下课及时复习的习惯,不懂便要及时询问得到正确的解决措施和思路。
二、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问题
1.教学观念不科学
教师要引导学习困难的学生,首先就要学会转变教育观念,做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教育,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另外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时刻关注数学教育的最新前沿,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程度,优化教师的教学能力,综合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教师丰富课程内容,将日常生活融入进来,加入生活常见事务,让教学更加形象生动。
2.知识结构不完善
知识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并没有与时俱进地学习更为先进的知识,导致在教学中教师对需要教授的知识点并没有完全掌握,那么对于听课的学生而言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同样没有掌握教师教授的知识,二是知识没有形成系统,那么对于学生而言便是知识残缺从而减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3.教学方法不全面
关于中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在现今不能仅仅只靠教师一张嘴巴说遍天下,换句话说现今的照本宣科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传统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具往往就只是一支白粉笔和一本教科书,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导致课堂效果不佳。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口燥乏味,而且对于学生的吸引度低,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
三、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对策
1.安排悬念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教学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便是导入时使用悬念设定,此方法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在开始阶段便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想要参与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探究情绪。
2.温故导知新
在导入阶段便开始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以达到对旧的知识进行巩固的目的。这便是采取了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找到其的连锁处,将新旧知识连接形成一个知识系统。要求学生一是掌握新旧知识点的整体系统,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例如,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知识结构的问题,在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后,就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给予相关的对策分析,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研究努力,可以为在此问题有研究烦恼的朋友献计,也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这个话题,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下面,我就谈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强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学英语的人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先动口模仿,朗读所学的句型,课文、名言名句、优秀的英文小诗和短文等,无疑都是模仿的一种好方式。通过朗读可以训练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培养口头上运用语言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为大胆地说英语奠定了基础。从一句到两句、从少到多地开口说使自己产生了学会的信心,从而越学越想学,越学兴趣越浓。
二、朗读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孤立的单词不容易记,而语句、文章是有情节的,词放在句子里,联系上下更便于识记。实践证明,英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都善于朗读,通过朗读记忆词汇、积累词汇并丰富词汇。三、朗读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把书面文字还原成口语,把语言知识转化为使用技能,说写起来就可以运用自如。如学习了“Asking the way”一课,学生就能在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把文中的语言进行重组扩充,进行实际操练。 如:
A: Good morning,Li Ping.
B: Good morning,Liu Hong.
A: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Shekou Fenhua Grand Theatre?
B: Sure,Out of our school,go down LIyuan Road, you can see Sihai Park on your left,at the crossing, you can see Shekou Fenhua Grand Theatre in front of you ,then cross the crossing,you can’t miss it.
A: Is it far?
B: No, just 8 minutes’walk from here.
A: Thank you so much.
B: You are welcome.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训练学生自己不规范的口语,更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英语词汇。
四、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听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朗读能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感知和想象。它既能帮助学生增强对词汇和语言结构的记忆,又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通过教师示范读,学生能听出课文中刚学过的某些词语甚至课文大部分内容,从而产生成功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那么怎样进行朗读教学呢?
1. 范读
用录音或教师自己进行课文的示范朗读,为学生的朗读树立榜样。
2.领读
录音或教师的领读是朗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关键。尤其教师的领读,教师深情有表情地领读,正确又优美的语音语调,使内容富有感情、富有真实感,会带给学生更大的感染力,进而更大地激发了学生学好英语的积极性。
3.伴随情景的朗读
借助图片、投影片、简笔画、实物等教具设备,教师边呈现情景边领读,学生跟读,不看课文。这种朗读方式便于加强理解和记忆,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4.齐声朗读
齐声朗读是学生独立进行朗读的自我实践过程,它便于教师检查和发现学生朗读中的问题,有利于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增加学生朗读的机会,并鼓励胆小怕羞的学生朗读。
5.个别朗读和分角色朗读
个别朗读能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朗读难点,便于检查和督促,及时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提高朗读质量。分角色朗读能让学生感觉犹如身临其境,有一种成功和快乐感,增强了自信心。
6.背诵并复述 背诵并复述是英语朗读教学应达到的较高要求。实践证明,能背诵课文的学生,英语学习是不会差的。通过复述, 有助于学生熟记语音材料,积累语言知识,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导入;重要性
新课程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必须有全新的教育理念与之相适应,特别是新课引入,不要像以前枯燥乏味,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以其出人意料的导言,引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并促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这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设计的引入能否产生悬念,能否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对此,我采取了几种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在互动的氛围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引”到“入”精心设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温故知新
数学知识是系统化、循序渐进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知识的迁移规律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学生的“旧知”与将学的出发,“新知”相互沟通,铺平“道路”,架起“桥梁”,从“温故”出发,复习与本课有关的旧知识,以旧引新,以旧探新,在“新旧”的衔接点与共同点上充分展开思维、探究规律。
例如,在讲菱形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说出它的性质,然后在其一个较长的边上截取一段与其较短的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的定义,既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让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起来。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使所学知识逐渐地系统化、结构化
二、情境引新
学生喜欢在某种特定的气氛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情境的创设,把生硬的灌输变为生动有趣的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疑难学生议,规律学生找,结论学生得,这样,课堂上就形成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学生就更能积极地发言、探索。在讲“轴对称”时,我用课件展示翩翩起舞的蝴蝶,并伴有悠扬的“梁祝”,学生心情愉悦进入了轴对称学习。在讲“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我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海上日出,随着太阳的缓缓升起,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自然而然的引入。这样特定的情境使学生渴求新知识,逐渐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样就能取得教学效果。
三、设疑引新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可采用布疑阵,设矛盾等方法,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识,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也会感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圆周角定理推广的应用”时可这样设计:(1)同学们知不知道“破镜重圆”这个成语?(2)有一位老奶奶不慎把一个圆镜子掉在地上,打破了成了碎片,其中有一块碎片带着大半个边缘。老奶奶想重新买一个同样的镜子,你能想办法帮助她由这块碎片重新画出这个镜子的原型吗?这样课堂内容就在学生的生活基础上鲜活地呈现出来。然后引发学生探究画出镜子的原型的方法,即已知圆弧的一部分如何确定圆心和圆的半径。这为最后利用圆周角的推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顺利地导入新课。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运用教学手段,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那么学生就会喜欢教师的课,认真听教师讲解,积极学习,从而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悬念引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出现的问题
1.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
数学作为小学的重要科目,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重视,但是,这种重视并不能成为学生产生积极性的动力来源,很多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始终提不起兴趣,因此,在课堂上会出现打瞌睡、回答问题不积极等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也会由于听不懂讲课而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2.学生的数学课堂效率低下
很多学生尽管上课听课,但是听课效率有限,总是不自觉地溜号,这就会导致无效听课,有的尽管不溜号,但是对于所听到的知识点无法消化和理解,这就会造成数学课堂整体的效率低下,尽管老师希望提高效率,但是学生的消积听课行为决定了听课效率低下,这种情况极不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3.教师的讲课风格缺乏热情
很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缺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差异化教学,而多了一种例行公事的僵化感,上课过程中只是“填鸭式”的一言堂教学,这种古板的教学风格会让学生感到无聊和死板,从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更不利于教师对教学的探索。
4.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提升不上去有很大的原因是自身的数学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于新的知识点的吸收和掌握,更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进行梳理、复习和巩固,只靠老师课上讲解很难把知识点吃透并且熟练运用,所以,这样下去是不利于学生提高数学能力,有的学生因此会对学习数学产生畏难情绪,造成心理上的抵触等严重的后果,所以应当引起学生和老师的重视。
二、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1.增加学生与学生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课堂为主体是新课程改革后所强调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要围绕这一理念出发,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而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小组合作学习,这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同时,增加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积极性。
2.增加学生与课本的互动,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除了让学生之间互动之外,学生与课本之间的互动也是有其必要性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知识点以提问而并非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引发学生对于课本上知识点的思考,这种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上课方式的效率是远远高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点的灌输的,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课时,我会问学生,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体现在什么上?学生觉得很感兴趣,就会结合课本知识在生活中进行搜索,无论最终学生的答案是对还是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现实的重要体现。
3.增加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有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热情
很多老师上课没有激情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没有设计教学互动的环节,自己主观意识上造成了一言堂的僵化课堂,然后就会由于课堂设计中缺少互动的环节使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得不到学生的反馈,就会逐渐失去对于数学课堂讲课的热情。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于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热情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能帮助老师及时得到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比如,我在讲解知识点并且在做过几个练习题之后,我会故意用错的思路和方法做题,然后问学生正确吗?这时候学生就会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对于我的做题步骤进行检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点,实现了教学互动,更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而老师也因为这种成就感的反馈而重新获得教学热情。
4.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还比较弱,因此,还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不断通过互动检验学生是否养成习惯,才能监督和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互动对于小学课堂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合理设计和实施互动环节,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宝贵.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导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