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5:26: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贸易产业融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38
在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院校转型背景下,“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与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理念相吻合。因此,西安思源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要以产业为依据培养用技术型国贸人才,也应该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开发应用技术型教材,培养真正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国贸人才。
1产教融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也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做到两个对接,即做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内容与商贸实践、职业标准对接。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能是学校单方面的“闭门造车”,而应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制定主体为校企双方专家。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校方专家主要关注学生四年学完所有课程后走向工作岗位理论是否够用;企业专家则主要关注所开设的课程是否能培养未来岗位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具体步骤为:校内专业团队前期进行人才需求调研、撰写草案――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内外专家论证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校内专业团队修订完善方案、定稿。之后,人才培养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定期总结、评估和修正。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
构建科学合理的国贸专业课程内容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知识结构应以外贸业务为核心。因此,可以让企业专家参与实务类课程的开发,对于新生的专业导论课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也可以让企业人士参与课程大纲的制定与讲授,使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提前有所认知。此外,在学科拓展课中,为了顺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实操类课程也应加强。
3改进教学方法
3.1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法
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法,就是让师生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中教与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讲理论和做实操同时进行,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到国贸专业,就是通过依托国贸模拟仿真实验室,利用外贸仿真模拟软件,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下从事外贸业务的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与进出口公司、商检局、海关、货代、保险公司等机构打交道。通过仿真模拟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岗位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理实一体教学法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在教学内容上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或情景模拟方式,由“双师型”教师,在专业的外贸综合实验室或校企合作基地,一边讲授理论,一边现场实践操作,将原来教学生知识、技能转变为学生学习、工作。
4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考评方式有多种,如笔试、面试与机试,开卷与闭卷,课堂考试与现场考核,理论考评与实践考评,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等。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一门课程的考评应根据课程内容和性质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理论性强的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可采用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实践性强的课程,如《Simtrade外贸实训》、《外贸单证制作实训》可以采用机考,更加注重过程考评。目前,西安思源学院国贸专业的实务类课程正在尝试采用“3-5-2”结构性考核方式,结合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占总成绩20%)、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5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30%)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而对学生毕业水平的评定主要还是以企业评价为核心,如可以让企业专家参与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并把毕业实习企业导师评定的成绩纳入毕业考核中去,真正做到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
对于选择创业的少数学生,创业业绩可以作为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替代部分理论课成绩,从而保障创业实践的进行。此外,还可以将全国外贸单证员、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等级证书等考证纳入到考核体系中,使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相结合。
5产教融合加强实践教学
5.1与企业建立产教基地
如与苏州国际科技园、西安港务区、陕西省物联网产业示范园、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产教基地,进行外贸、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联合培养。目前,西安思源学院国贸专业针对毕业生组建了阿里巴巴跨境电商特色班。由企业人士为学生讲授有关跨境电商的实战型知识,并带领学生参观陕西跨境电商、外贸龙头企业。特色班同学通过此项目不仅成功考取“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等级证书”和“互联网+人才证书”,还被成功推荐到西安、上海、义乌等地对口实习及就业。
5.2建立双导师制度,指导学生创业实践
创业实践可以激发学生从事外贸岗位的热情,提升学习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国贸专业可以建立双导师制度,指导学生创业。首先,由校外外贸专业导师进行创业指导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通过组织校级外贸技能大赛和电子商务三创大赛,积累创业经验。其次,校内外导师团队在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创业的各种扶持政策,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再次,可以设立创业基金,解决学生创业资金紧缺及周转问题。最后,校外导师团队还可以帮助学生联系货源。
5.3尝试建立“外贸工作室”
可以利用西安国际港务区电商产业园和物联网产业园中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如房租、税收减免等,由校企导师带领学生成立“外贸工作室”,在跨境平台上开设店铺,联系供货企业,从事跨境电商及外贸业务,进行实际的运营。这不仅能让校内教师和学生在“国贸工作室”里学到实战型知识,又可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孵化成为一个创业项目。
6产教融合开发应用技术型教材
目前,国贸专业的教材内容较为落后且多以理论为主,实践性、技能性及国贸领域前沿知识较为滞后,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教材建设迫在眉睫。而要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开发国贸专业应用技术型教材,就不能单靠校内实践经验欠缺的教师,需由校内理论知识深厚的教师和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士合作组建应用型教材开发团队,在教材建设选题、编写、评估反馈等方面深度融合,使应用型教材与用人单位实际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吴勤.国际贸易人才综合素质与企业需求匹配分析――以宁波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113116.
[2]沈国强.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个案[D].长沙:中南大学,2008.
[3]方春龙.产教融合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14):1820.
为拓展绿色食品产业功能与发展空间,提高综合效益,宣传展示绿色食品发展理念,示范引领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2016年启动了“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将在相关的创建工作上给予指导和扶持。吉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积极组织动员省内具备条件的单位进行申报。
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指以绿色食品生产为基础,融合绿色食品种植(或养殖)、加工、休闲、消费、旅游于一体,充分展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标准化生产模式,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运营良好、效益显著、示范带动性强,经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予以认定公布的绿色食品产业园区。
敦化市绿野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26日, 是一家集绿色食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及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主营绿色食品“黑木耳”和“榛蘑”等山珍产品。借助敦化市生态农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秉承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建立了现代农业园区,包括绿色食用菌产业园区和月牙湾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公司现有生产黑木耳种植基地350多亩,产品加工车间3860平方米,旅游景区达到4500多亩。绿色食品黑木耳年产量达到136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内外,年接待旅游人数3.5万人次。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三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三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三种可以归纳为一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一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一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三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二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一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四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二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一致,二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二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一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3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
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3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3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1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1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3种可以归纳为1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1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0;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1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1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1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3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2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1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4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1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2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3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1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1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1致,2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2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4,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1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一、文化贸易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假设
决定产业结构演进的本质变量主要有三:需求结构、相对成本和对外贸易,前两者是封闭条件下影响产业结构成长的本质变量,而对外贸易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来自外部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增加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化贸易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源自于文化贸易进出口对国内文化产业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调整。市场供需的变化引导市场行为,并进而改变市场结构,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变迁。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结构优化模式是主要是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产业融合发展直接促进了产业创新。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新产业、新产品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它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商机和市场,从而带动了整个经济的持续繁荣(厉无畏、王慧敏,2002)。假设1: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与国内产业结构的变迁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即文化贸易商品结构应该正向影响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柔化。文化贸易商品结构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优秀资源促进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相关产业的价值提升。文化贸易结构的优化促进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主要通过进口的推动和出口的拉动来实现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的。就进口推动而言,文化贸易进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会直接引起进口国文化产业国内生产结构发生变动,因为进口变化引起了该国国内文化商品供给状况变化,该国国内文化产业生产结构被迫必须相应变化以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而且贸易全球化带来的主要效应之一是示范效应,即产品的消费示范效应极大地影响着进口国产业的发展方向。就出口拉动而言,作为外部需求的出口能够通过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来拉动本国文化产业发展,从而拉动国内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假设2:文化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量和比重上升正向影响国内第三产业的总量和比重,同时负向影响国内第一产业的总量和比重。文化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服务经济为载体的现代服务经济。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艺术通过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进行再生产,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可以深入到文化产业的不同层面,包括资源亨利与内容创作、产品制作和营销等各个方面,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第三产业的总量和比重。另外,文化服务进出口变化所对应的国内文化产业市场文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能力,除了文化产业服务本身之外,还包括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服务所带来的价值提升,比如文化体验与农业生态相结合所产生的农业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弱化了农业本身的产品生产功能,增强其文化体验消费的功能,提升价值,延长产品服务的生命周期,创造品牌价值,提高第三产业的总量和比重。假设3:文化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量和比重上升正向影响国内第二产业的总量和比重。文化产业是后工业文明时代信息社会的创意工业和知识服务业,是知识经济第二个发展阶段由外向内转化的内容产业与创意工业的知识服务业。文化产业与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产业融合,能够促进第二产业的软化,通过赋予文化内涵增加第二产业附加值的开发,通过知识的运用延伸其价值链,比如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增加制造业的附加值。总之,文化贸易的进出口体现并促进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这一结局也将从文化服务和文化商品两个方面进一步对国内文化产业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国内的产业结构的变迁。
二、变量设置与假设验证
本文实证部分的研究思路为:在产业结构演变的分析框架下,以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总量、增速和比重为因变量,以文化商品贸易、文化服务贸易的总量、增速为自变量,通过设置的绝对值因变量、相对值因变量、绝对值自变量和相对值自变量分别构建线性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并通过检验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影响机制。
1.变量设置。根据本文实证分析的研究思路,我们设置的变量具体包括:因变量FI、FIA、FIP;SI、SIA、SIP;TI、TIA、TIP———分别为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速、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长率、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长率、第三产业比重。其中增速为不变价(上年=100)的增长率,通过第一产业每年的增加值计算所得;其他变量值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自变量EXA、IMA———文化贸易出口增速、文化贸易进口增速。其中增速为不变价(上年=100)的增长率,通过文化贸易每年的进出口额计算所得;文化贸易出口额、进口额来自UNCTAD的数据库。自变量EXG、EXGA、IMG、IMGA———文化商品贸易出口额、文化商品贸易出口增速、文化商品贸易进口额、文化商品贸易进口增速。自变量EXS、EXSA、IMS、IMSA———文化服务贸易出口额、文化服务贸易出口增速、文化服务贸易进口额、文化服务贸易进口增速。
2.假设验证。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散点关系图可以初步验证相互之间的关系,即———(1)文化贸易进出口增速与我国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呈现出如假设1所提出的变化关系,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表现为负向关系,与二、三产业比重变化呈现出正向关系,且从线性回归看出对第三产业比重的影响系数更大。(2)文化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与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具有明显方向一致的变化关系,它们的增长率之间变化的方向也是一致的,文化服务贸易进出口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增长,假设2中关于文化服务贸易负向于第一产业的说法不成立。(3)文化商品贸易进出口额与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紧密拟合,线性回归显示文化商品贸易在促进第二产业增长方面效果明显,假设3成立。(4)文化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变化方向一致,具有明显正向的线性拟合关系,且文化服务贸易增加快于第三产业的增加,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的文化服务已经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看出假设2中关于文化服务贸易与第三产业的关系理论设想是成立的。
三、实证分析
1.模型及其估计。在计量模型的构建中,我们将设置文化贸易进口增速、文化贸易出口增速为自变量,因变量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为能更好地揭示变量之间的弹性变化关系,本文对相应变量取对数后,得到如下模型:其中,α01、α02、α03及β01、β02、β03为常数,ε、μ为残差项,其余α、β均为回归系数。对取对数后的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后发现,只有Ln(IMG)、Ln(IMA)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Ln(EXA)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其它变量均不平稳。对各变量取一阶差分进一步进行平稳性检验后发现,Ln(FI)、Ln(FIP)、Ln(TI)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在上述两个基本模型中,可以进行进一步检验的模型如下:LnFIt=坠01+坠14LnIMGt+ε01(3)LnTIt=坠03+坠34LnIMGt+ε03(4)LnFIPt=β01+β11LnEXAt+β12LnIMAt+μ01(5)在上述三个基本模型中,虽然各变量的平稳阶数不一致,但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并将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后发现,所有模型都是平稳的,见表1。这一检验结果表明:虽然部分变量不是水平平稳的,但对其进行线性组合后却具有平稳性,因而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避免了伪回归的出现。总体而言,表1所显示的文化贸易增长所带来的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的回归结构较为理想。首先,从拟合优度来看,模型3、模型4均表现出很高的线性相关关系,拟合优度值在0.92以上,这一数据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文化商品贸易进口额完全可以作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变化的原因。而模型5,拟合优度中等,文化贸易进出口的增速基本可以作为第一产业比重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从D-W值得数据来看,数据都不太理想,只有模型3的该数据大于1.5,在非自相关的经验阈值以内,拒绝存在自相关的原假设。而模型4和模型5,该数据都较低,但因为统计资料的原因,观测值较少,解释变量不多,所以不能就此作为一个危险信号。
2.文化贸易的产业结构效应分析。(1)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贸易的增长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文化贸易日益成为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在日益凸显。如表1所示,从模型3和模型4可以看出,文化商品进口贸易额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都呈现出积极的影响,且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系数明显大于对第一产业的影响系数,文化贸易进口额每增加一个额度,第一产业将增加0.733个额度,第三产业将增加1.2196个额度。究其原因,除了前文所述文化贸易所直接引致文化产业国内市场结构进而影响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之外,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更大也和我国文化贸易进口商品构成有关,占进口份额较大的有设计、表演艺术、广告、市场研究、艺术品、新媒体及出版物等,其中前三位都是隶属于第三产业,因此我国文化进口贸易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力较大也就成为必然。(2)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反映并对应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影响着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并最终导致国内产业结构的变迁。因为统计数据的原因,目前只能初步估计文化贸易进出口的增长速度对于我国第一产业比重的影响。从表1模型5来看,我国文化贸易进口增速和出口增速对第一产业比重的增加都是负向影响的,且目前影响力都很小。这一方面因为从文化产业的内涵、外延看,其与传统的第一产业本身的关系比较小有关;从文化产业的关联性角度,以2002年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第二产业的物质投入较大,需要第三产业的智力投入次之(李华敏、王花毅,2010)。实际上,文化贸易对一个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的影响路径决不仅仅是通过文化贸易额的变化、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文化贸易增长速度的变化这么简单和直观,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有很强的产业融合效应,其与其他产业、行业的相互融合渗透力很强,可以通过提高其他产品的文化内涵、知识结构等大幅度提升其获利能力,从而改变产业的国内比重结构以及国际价值链的位置,其间接影响力或许更大,从文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力系数都能得到验证。因此,通过改变我国文化贸易的绝对变化和在国际文化市场的相对变化,从而转变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实现低消耗、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
四、结论与启示
关键词:国际贸易;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模式
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国际间的贸易总量、频率在逐年提升,我国2015年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4.59万亿元,出口达到14.14万亿元,占比为57.5%。虽然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出口的产品多为机电类,农产品占比非常低,但是进出口总额也达到了1875.6亿美元,出口为706.8亿美元,以谷物、棉花、食糖、植物油、蔬菜、水果、畜产品为主,当然也从其他国家进口农产品。伴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规模化效应的显现,未来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总值都将扩大,为优化配置我国的农业资源发挥作用。在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如何发挥最大的贸易优势,获得贸易收益,是贸易的根本。获得农产品贸易的成功,除了要整合农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农业贸易管理之外,还需要进行农产品贸易产业链的整合,延伸产业链条,获得更大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链利益。
一、农产品贸易的经典产业链模式探究
在2001年成功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扩大、领域变多、收效提升,我国传统的优势农业顺势而上,形成了3类经典的贸易产业链模式。
(一)物流共同配送模式
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是农产品贸易的经典产业链模式之一,详情如图一展示。在农产品完成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主要经过了4个关键点的3次输送过程。一是我国的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输送到物流中心,然后从物流中心共同配送到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农业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最后再输送到市场、超市,在传递到消费者手中。这个模式虽然能够实现多个物流配送的协作联合,极大程度的利用物流资源,但是却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农产品贸易中,配送效率大打折扣。
(二)订单模式
随着交易市场模式的改变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农产品产业链的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自主生产转变为订单生产加工(图2所示)。在农产品贸易的产业链中,形成了订单模式,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在接到国际农产品的订单之后,再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经由国际物流配送销售给对应的国际买家。
(三)全产业链模式
为了在贸易中占据最佳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农产品交易者们探索出了农产品贸易的全产业链模式,通过将涉及到农产品流通的所有产业链进行整合,实现农产品的产品链、组织链、技术链和价值链的融合。加以借用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开发出农产品贸易的P2B2C模式、P2G2B2C模式,极大的为农产品国际贸易提供了帮助。
二、产业链整合对农产品贸易的作用
在农产品贸易的过程中,产业链的推动作用很大,尤其是在进行产业链延伸之后,将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研发、产品营销等引入,加倍提升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成效。
(一)有利于整合农业资源,加速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形成农业产业链的过程中,融合了农业产业链前段的农机、种植技术研发资源,整合了农产品销售中的企业、人力、品牌资源,达到了农产品资源的整合的目的。同时还将涉及到的农业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如农产品精深加工所需要的金融资源,在产业链融合的过程中,就会完成从金融机构向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配置,极大的保障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供给。
(二)有利于加速中国农产品品牌的形成
我国的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是通过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农业企业、农业品牌进行整合实现的,有利于加速形成中国的农产品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方面有利于农产品相关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完成农产品升级,打造农产品品牌,开展品牌营销;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国际贸易收益。
三、国际贸易中农产品产业链存在的局限
为进一步发挥农产品产业链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必须对当前存在于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链中存在的局限进行梳理和总结。总的来看,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产业链主要面临2大局限:
(一)局限一——产业链环节衔接紧密性弱
在目前实行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从农产品的种植到加工,从加工到精深加工,从精深加工到销售,各产业链环节的衔接紧密性很弱,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所限制的,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以生产养殖为主,弱化了技术研发、产品营销环节,以至于后来引入的这些产业链环节与生产种植环节脱节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是在产业链环节中,利润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了各环节间的壁垒出现,联系难度加大。严重的产业链环节脱节,将有害于融合产业链的模式构建,也会给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危害。
(二)局限二——产业链发展平衡度低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推进过程中,农业面临很多的问题,亟需实现转型升级,并且正处于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农产品贸易产业链的又一障碍——产业链发展不平衡。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产业链不平衡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地区的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由于我国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客观环境,造成了东部农产品贸易产业链延伸长、竞争力强,西部相对较弱的不均衡局面;二是面临严峻的市场、产业差异,产生了产业链发展的不均衡,比如在华北地区,由于农产品产业链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视棉花的种植和贸易,农业企业不断的涌入其中,然而在其他养殖业上却跟不上,造成了严重的产业链不均衡,不利于整个地区的农产品贸易。
四、构建国际贸易中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新模式
探索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新模式,是当前农产品贸易模式局限的突破口,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产品交易额的新引擎。
(一)构建思路
构建国际贸易中农产品贸易产业链整合新模式的思路,一是要坚持优化农业资源的基本原则,从服务农产品贸易出发;二是要立足各特色农产品产区的区域特色,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需求,构建农产品产业链新模式;三是要符合国家农业发展的相关规定。
(二)构建路径
构建国际贸易中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模式的路径主要有这样3条:一是提供充足的保障支援,依托政府等部门的力量,提供农产品产业链构建充足的金融、人才、政策等支持;二是要形成构建合力,即要通过农业行业协会、农业企业商会的力量,带动形成支持农产品贸易产业链构建的组织架构,保障该项工作的推进力量;三是要有人才支持,即要有农业相关领域的专家投入研究,就需要在人才培养上进行重点强调,再加以配套的项目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国际贸易中农产品产业链整合模式的构建工作。
(三)构建新模式
结合构建思路和方法路径,将构建起4条国际贸易中农产品产业链的新模式:一是相对独立的产业链模式,这是依托单独的农产品企业搭建起来的,将对这个企业所涉及到的资源实现整合;二是合作的产业链整合模式,通过农产品产业链条上,多企业的合作,搭建起农产品产业链的共同开发、维护的机制,从而实现产业链的整合构建;三是在产业间形成的产业链联盟整合模式,即以农业为基础,联合其他产业,搭建起产业链整合联盟,通过借鉴其他产业链的力量,实现农产品贸易产业链的整合模式构建;四是在区域间的产业链整合,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农产品产业链融合的方式,降低在产业链构建过程中资源的浪费。
五、反思与展望
15年的国际贸易,带来的不仅仅是货物贸易总额的数额扩大,更多是改变了我国多产业的生产、组织、流通贸易模式,对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而言,除了简单的将特色农产品销往全世界以外,还可以通过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为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贸易顺差助力。在本文的分析中发现,当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链的经典模式中,物流共同配送模式、订单模式、全产业链模式都各有优缺点,对农业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发挥各自的作用。但是在国际贸易中,要整合农产品产业模式,就是要正视当前存在的局限,构建起国际贸易农产品产业链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洪泉.基于共同配送模式的大庆市农产品产业链整合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06):23-30.
[2]冷志杰、刘洪泉等.整合农产品产业链的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研究[J].中国储运,2014(09):113-115.
内容摘要:互联网经济时代交织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正推动国际贸易环境与业态发生质变,我国国际贸易战略需尽快适应并转向电商主导型国际贸易,以适应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国际市场新需求。本文阐述了互联网冲击下我国国际贸易体系变革的意义;从价值研判和环境研判两个层面解读互联网冲击下的国际贸易战略创新基础;给出创新国际贸易电子政务战略,深挖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和探索国际贸易供给侧变革策略等创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后发优势比较优势
作者:马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创新基础解读
(一)国际贸易战略创新的价值研判
第一,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增强我国国际贸易企业市场竞争力。覆盖全球的互联网与面向世界的国际贸易之间具有天然契合点,其典型代表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引领的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基于网络平台所展开的跨境商贸物流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传统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信息化和透明化。跨境电商具有面向世界、覆盖全球、信息高速传播和运作成本较低等多重优势,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幅扩展了我国实体产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新渠道,实现了传统出口加工型贸易的转型升级。
第二,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改变全球贸易价值链格局。随着互联网国际贸易交易模式的崛起,电商型国际贸易成为世界贸易市场的主导者。传统的金字塔型国际贸易分销结构逐步演变为扁平化分销结构乃至直销结构,中间商在传统国际贸易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被逐步削弱甚至被取缔。这导致原本被中间商盘剥的产业利润中的一部分回流到实体经济领域,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变革;另一部分利润则以厂商让利的方式转移给普通消费者,用以增进消费者的剩余价值,提升消费者对我国出口商及其产品的认同度。
(二)国际贸易战略创新的环境研判
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战略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国际贸易是在国家间展开的商贸经济活动,其经营成果直接影响参与各方的获利水平,各国出于维系本国利益最优化目标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势必影响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战略的落实。贸易保护政策所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对维系本国经济独立自主有重要意义的产业,这类产业通常为幼稚工业或关切民生型产业,其保护手段则为关税壁垒或非关税的绿色壁垒等形式。基于互联网的国际直销业务提供了绕开各国关税壁垒的新销售渠道,为此,大力推进“互联网+国际贸易”战略有助于我国实体企业通过网络直销
渠道依法绕开各国不公平的贸易保护政策的规制,有助于为我国拓展庞大的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
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创新路径探索
(一)创新国际贸易领域的电子政务战略
落实建立国际贸易电商化战略的电子政务战略。从新经济角度来审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公司实质上是异于传统公司的电子公司,电子公司的功用在于将传统产业和新兴的互联网产业相融合,运用熟知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来帮助传统企业借助新技术与网络空间上的其它传统企业沟通交流。而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则习惯于管理传统领域的产业企业。因此,建立适应互联网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有助于推动电商型国际贸易业务。由于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来超越时空局限性,优化既有政府组织运作结构和政务操作流程,为跨国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高效、快捷、公平的政务服务,所以可以有效节约跨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制度成本,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提升通关环节电子政务运作效能。货物通关是国际贸易诸环节中业务复杂度较高和运作风险较大的环节,强化该关键环节的电子政务运作效能有助于打破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过程中的瓶颈制约。比如口岸管理应当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口岸电子政务系统的先进经验,在既有全国性金关工程基础上继续推进口岸通信技术升级改造,打造更适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一站式”通过服务系统和“单服务窗口”式通关平台,全方位落实无纸化通关战略,尽快将线下通关业务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切实节约国际贸易从业者的通关成本。考虑到电子政务上交易主体更为庞大和交易者历史信用信息更模糊的现实问题,通关环节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建立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风险管控数据库,深度分析口岸后台数据并建立信用评级模型,落实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分级分类信用管理。通关电子政务系统还应当提高与商务、外管、银行、工商、税务、国检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强度和频度,建立跨部门的国际贸易相关政务云数据平台,将跨境电商业务相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整合处理,强化对不良企业走私、偷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跨境电商市场环境,为优良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空间。
(二)深挖国际贸易领域的后发优势战略
着眼技术突破来落实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国际贸易的历史强国虽然依靠其先发优势地位占据了国际贸易市场中的较大份额,但在互联网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依托物理性营销渠道的传统国际贸易市场分配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依托互联网营销渠道的新型国际贸易市场份额分配规则正在确立。部分学者批评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将比较优势视为比较优势的“陷阱”,并指出这类比较优势事实上并无助于促进所有战略实施国的国家利益最优化目标的实现,而仅有助于那些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较高位置的强势国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一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劣势地位实际上是在既定的技术环境下,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在既定技术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所产生的“势差”,在技术环境变量不改变的情形下,后发国家难以有效超越先发国家。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环境变革使得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处于同等竞争地位,从根本上消除了先发与后发国家之间的技术“代差”劣势。在此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应当紧抓互联网技术发展契机,结合我国国际贸易资源禀赋优势,及时切入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新模式。
着眼制度突破来落实国际贸易后发优势战略。国际贸易制度实质上是一套从事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行动规则。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互联网技术革命所支持的国际贸易交易新制度的创新有助于降低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交易费用,会影响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各类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从成本轴与收益轴构成的二维结构分析中可知,先发国家在旧国际贸易制度体系中投入巨大的资源,这份资源随着经济与技术环境的变化而逐步演变为沉淀成本,故此先发国家缺乏了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现有国际贸易秩序的能动性,而后发国家因其在旧的国际贸易制度体系中所投入的资源远少于先发国家,使后发国家因率先采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国际贸易制度体系而额外产生的制度成本远低于先发国家。这就决定了后发国家较先发国家更有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既有国际贸易制度体系的意愿。为此,我国发展国际贸易应当积极通过放开对互联网行业管制的策略,来培育互联网技术内生的制度创新力量,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来形成互联网技术支持的、适合本国资源禀赋优势的国际贸易新制度体系。
(三)探索国际贸易领域的供给侧变革策略
大力培育新型国际贸易商业模式。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和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形势下,作为驱动我国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国际贸易增长出现下降,国际贸易领域的供给侧变革迫在眉睫。推进跨境电商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助于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营销渠道之上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国际贸易营销渠道,为我国多数发达地区经济健康成长的过剩产能开辟新的路子。考虑到跨境电商产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态势迥异于传统产业,各级监管部门不可运用传统的监管手段来规范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而是应当结合互联网产业特征来制定适合跨境电商产业特征的行政监管与服务职能,为跨境电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工商部门应当摒弃对跨境电商企业经营范围的严格限制,在宽放其业务边界的同时从财税优惠政策制定方面来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
积极推进国际贸易领域的产融联合体战略。传统的国际贸易产业与金融产业彼此独立运营,二者虽然围绕具体的国际贸易业务有相互支持的行动,但从系统层面而言缺乏有机整合。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格局的逐步升级,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正逐步消失,以企业联合体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竞争新格局正逐步形成,打造适应当代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格局的产融联合体正当其时。产融联合体要求从事国际贸易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以股权关系为纽带,以控股为形式,以人事参与和核心资产相互支持为手段来推进二者融合。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市场发展的历史路径分析,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具有必然性,因为这二者的融合是以产融联合体参与各方的各自利益最优化为目标,以提升产融联合体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为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当放开对网络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的经营牌照发放范围、提升跨境电商单笔货款支付限额和交易笔数限制,增强跨境电商系统内部的产供销系统和金融系统的融合度,以提升其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实力。考虑到国际电商业务中交易各方的信用问题是影响跨境交易的重要障碍,跨境电商在融合实体产业与金融业务的同时,可以建构跨境交易参与各方的历史交易行为信用数据库,凭此来客观评估交易者的信用水平并给其合理的跨境交易授信额度,切实维护跨境交易金融系统的稳健性,促进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业务的健康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福梦,张义.“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新方向跨境电商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新举措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活动越来越具有全球性,日益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总体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对国际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并没有使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发生改变。并且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持续蔓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因此本论文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应该采取的新举措进行探讨。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1.科技进步发展突破的新趋势。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危机常常会催生出新的技术革命。尽管对当前将要形成的新的技术革命是什么目前尚无一致的看法,但许多学者认为科技进步、发展、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正在孕育新突破。从具体的行业上看,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通信已经分别成为全球专利申请增长最多和最快的领域。因此,可以认为智能制造、无线革命和大数据三大变革将给本世纪带来巨大的改变。此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生物、材料等领域的新技术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人工智能、3D打印等交叉融合技术成为当前的研发热点,而页岩气技术已经实现重大的突破。
2.生产方式变革趋势。总的来说,生产方式的变革呈现出“三个融合,三种趋势”。第一,智能制造与数字服务相融合,呈现生产个性化、分散化增加趋势。这种个性化、分散化的趋势将使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对区域产业格局和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第二,能源技术与网络技术相融合,出现能源利用网络化趋势。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是实现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现实基础,也就是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可以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对能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融合,或者说是进入互联网能源时代。第三,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呈现二、三产业界线模糊化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服务业活动逐渐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活动,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制造业必须与服务业实现更深的融合,从而使二、三产业的界线逐渐模糊化。
3.生产布局调整趋势。(1)产业分布全球价值链化的趋势。在全球价值链的所有生产环节中,附加值不断地被创造和累加,并且通过该链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也就是说,生产在全球的分布,不再是不同产业在不同国家的分布,也就是产业间的分布,而是同一产业不同环节在不同国家的分布,也就是产业内分布,即产业分布全球价值链化。这种产业分布全球价值链化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深化的必然产物。
(2)服务业全球化趋势。服务业全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当前有约2/3的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流向服务业;②跨国公司服务外包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将产品生产活动中的某一工序或者零部件分包给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使接包企业在中间产品生产和服务环节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了若干是新产业;③据经合组织的数据统计,66%以上的全球货物贸易是中间品贸易,而在服务贸易中该项比例高达70%。
三、中国的新举措
1.坚定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面对全球经济化和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新形势,我国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双边、多边以及区域贸易体制谈判,努力转变成为国际经贸规则的参与者和制定者,促进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形成。继续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推动形成以周边国家为基础、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
2.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还应在试点基础上,选择其他具备条件的地方继续发展自由贸易园区或自由贸易港区,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模式,为全面改革国内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方式,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3.实施向西部开放的战略。实施向西部开放的战略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对外开放的新亮点。我国西部地区历经多年的政治经济变革,局势稳定,投资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向西部开放,将重点提升贸易的规模和层次,重点发展服务贸易、科技和能源合作以及双向投资。
4.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推进向西开放的重要手段,是中央所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构想,其工作思路是“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重点抓好战略规划的制定,极主动推动与中亚国家之间建成公路、铁路、航空、电网、电信和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网络,扩大在食品、制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投资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并且无可避免。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认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国应该重视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研究工作,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尹艳林.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中国新对策[J].国际贸易,2014,01:4-10.
摘要: 生产性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业,对于装备制造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产性物流业发展对于装备
>>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我国生产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 韩国生产业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研究 我国生产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关系研究 生产业FDI对我国制造业效率影响研究 我国生产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 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我国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问题研究 生产贸易开放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作用研究 中国生产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研究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发展机理研究 生产业集聚门槛与制造业升级研究 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公司治理研究 装备制造业升级与生产业互动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制造业FDI与生产业FDI的互动关系 制造业及物流业吸收FDI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生产贸易影响制造业升级研究综述 辽宁省生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浅析 我国生产业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物流业模块化与广东生产业优化升级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王茂林,刘秉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09,(3).
[4]崔单,杨晓猛.东北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选择[J].理论前沿,2009,(16).
[5]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