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27: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土地执法难。由于我局执法大队机构、编制和人员还没有得到落实,制约了及时发现和制止土地违法行为。加之土地违法案件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很难全面有效及时制止违法用地行为,未经批准擅自占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土地价值不断显现,农民土地意识不断增强,人地矛盾日趋突出,土地收储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多。
(三)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全县国土资源干部队伍素质有所提高,但距新形势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能动作用发挥不够,争先赶超思想意识不够,亮点不够突出。
(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基本建设滞后,县局分两地临时办公,乡镇国土资源所均租房办公。目前,局机关及乡镇所的建设用地已落实,建设资金没有着落。我县是完成基础数据库建设最早的县区之一,由于一直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致使信息化建设滞后,已完成的基础数据库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严重制约了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全年工作目标
(一)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转变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和树立国土新形象。继续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强化对局内部办事制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解决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激情,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服务水平,树立国土新形象。
(二)加大对土地收储力度,努力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面对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自觉把国土资源工作放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保障重点项目用地的合理需求。同时,协调资金,组织力量,加大对县城城东片区、城西片区和城西路南侧、水泥制品厂对面土地的收储力度,增强政府对土地的宏观调控能力,保障全县经济发展用地需求。
(三)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做好**河老河滩、**寨占补平衡项目的查缺补漏工作,迎接省级验收;抓好省级重点项目**、**镇土地整理项目的扫尾和检查验收工作;依程序启动**镇**村回勒土地开发整理(占补平衡)项目,争取按规划要求按期按质完成项目工程。同时,转变观念,多方筹措资金,充分利用我县较丰富的土地资源条件优势,以二次调查为契机,选准一些土地开发整理条件较好、新增耕地率高的区域,组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努力形成耕地保护“控得严、保得住、补得实”的新局面。
(四)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度,建立良好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继续来源于/做好对乡镇、村组基层干部的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工作,使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在全县干部中得到较好的普及。进一步加大对土地、矿产执法监察力度,有效打击各类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建立良好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争取组建执法监察大队,配齐执法监察人员。
(五)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点,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执行全县所有灾害隐患点分片包干负责制,重点地段严密监测。落实人员,加强值班制,做好灾情监测,与县气象部门联合灾情预报,确保信息畅通,随时注视灾情变化,作好应急措施。
(六)加强基础业务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扎扎实抓好土地征用、储备、地产交易和执法监察等业务工作。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努力提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发证率。全面做好第*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等工作。以人为本,做好全县地质灾害普查工作,查明××县辖区内的地质灾害及隐患,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规划、节约集约土地资源的原则,着力打造新村建设亮点、新村规划点和集居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创新、落实责任、完善机制、节约资源、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巡查,促进城乡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工作目标
加强宣传、落实责任,确保耕地面积不减、质量不降,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结合新村建设,做好管、用、建的疏堵结合,减少乱搭乱建违章建设和违法用地,引导群众科学规划、节约集约、规范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我镇土地资源利用更加科学化、制度化。
四、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和国土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
一是结合“4.22”世界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宣传《土地管理法》、《四川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和《城乡规划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利用广播、电视、板报、专栏对规划、国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三是各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利用户长会、代表会、院坝会等形式多样的规划、国土法律法规宣传。
(二)进一步落实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责任制
一是镇与各村、社区签订城乡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责任书,奖惩兑现;二是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实施基本农田保护;三是农房审批建设试行3000元责任金制度(包括房屋建设风貌责任金、规范建设和垃圾清运责任责任金、安全责任金),引导农户节约集约用地、合法建设;四是机关干部实行规划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一岗双责”制度,增大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管理管理力度。
(三)进一步做好规划定点与土地开发利用工作
1.做好新村规划。按区政府新村建设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实施点灯省级新村聚居点建设项目和完成点灯、菜胜、水库、劳动、工农、峰洞6村集聚点规划。
2.健全农房审批会商制度。农房审批,由农户在每月1—10日提交村组签字的书面申请到便民中心,11—15日规建、国土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21—30日规建、国土到现场定点集中会审,会审后通知建房户。
3.切实加强土地开发。结合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及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申报工作;落实申报光荣、扇子、工农、光华、峰洞等5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争取幸福、峰洞土地增减挂钩立项工作;做好省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点灯、水库、劳动、菜胜4个村,建设规模11100亩,预计新增耕地1330亩)。
4.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根据规划和详规,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中标志牌及界桩安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正确引导合理合法利用土地。
5.积极推进合法用地。协助成贵高铁、宜屏快速通道等重点项目报征任务;依法推进德隆酒业、国荣商贸、幸福砖厂等征地征收供地工作;协助成贵高铁的土地权属调查。
6.深化农户产权保护。继续深入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宅基证)确权颁证。
(四)进一步强化土地巡查和违法建设查处工作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规划与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坚持动态巡查片区包干责任制,以集中巡查和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规范巡查台帐,将违法用地,违章建设制止在萌芽状态。加强违法用地、违章建筑、临时建筑监督和查处力度;完成2012年度卫片监测图斑的不规范用地行为的查处、整改工作。
(五)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预防和建筑安全工作
《规划》描绘了水利发展的蓝图,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城乡供水和防洪能力。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为了使读者了解《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对《规划》出台的意义、落实重点和水利建设发展带来的影响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本刊将对《规划》亮点进行梳理,全面深入地进行解读。
一、水利建设四大任务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四项: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大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发展战略处处长张旺介绍,这四项任务是针对几个水利发展较为滞后的领域而制定的。一是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灌排方式较为落后;二是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滞后;三是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四是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部分地区水生态环境恶化。
近期,江南、华南强降水造成42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凸显我国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仍较为薄弱。因此,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大力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基本消除现有病险水库隐患,建立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县级及以下基层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完成水利建设的四项任务,难度比较大。重点和难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难度大、任务重。我国将在洪水易发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建成2058个县级及以下基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对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防洪任务较重、洪灾损失较大、保护对象比较重要的173条大江大河主要支流进行集中治理,这些领域基础都非常薄弱。第二,农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广,历史欠账多,短期内难以彻底扭转农田水利落后的局面。第三,我国经济社会仍在快速发展时期,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恶化趋势难以在短期内扭转。
尽管以上任务的难度较大,但我国明确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把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的情况下,完成水利建设的四项任务仍是有充分保障的。
农田水利建设将提速
针对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灌排方式较为落后、农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广、历史欠账多的现状,《规划》提出,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强化农业节水。
《规划》将“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的首要任务,并提出一系列发展目标及重点工程。据统计,在6000多亿立方米的用水总量中,2011年我国农业用水达到3790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2%,农业是名副其实的第一用水大户。今年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规模,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比重,加强大中型灌区和末级渠系改造升级。重点安排农村饮水安全等农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南水北调等重点水源和水资源配置、治淮骨干等重要防洪工程以及其他关系全局的重要水利工程,并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倾斜。
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当前,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滞后,洪水易发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等领域基础都非常薄弱,防洪减灾工程体系难度大、任务重。为此,《规划》提出,继续推进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防洪非工程措施。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段红东认为,《规划》中“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章的重点,就是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力争通过5年到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尽快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水利支撑与保障体系。
在保障防洪安全方面,要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薄弱环节建设。针对近年来严重洪涝灾害暴露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蓄滞洪区建设、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不断完善我国防洪减灾体系。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江大河主要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对流域和区域防洪影响较大,应进行系统治理,提高整体防洪能力。流域面积在200平方公里至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数量众多,系统治理投资巨大。“十二五”时期,选择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5000多条河流的重点河段进行治理。
二是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在继续巩固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面广量大的41118座小(Ⅱ)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除险加固任务。
三是搞好重点蓄滞洪区建设。近期重点是加快淮河行蓄洪区、长江和海河重要蓄滞洪区建设。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引导和鼓励居民外迁。
四是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尽快在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建成2058个县级行政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
加强水源工程和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大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
鉴于我国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不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情况,《规划》提出,加强水资源配置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增强城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含国有农场、林场)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水源可靠性论证和工程卫生学评价,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强化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严格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让农民喝上洁净水、放心水。
“要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就必须加强水源工程和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构建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度的科学的水网连通体系。”段红东强调,在保障供水安全方面,应针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配能力。抓紧完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对于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积极推进水库建设。对于西北等资源性缺水地区,合理建设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不断完善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着力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依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一重大水利问题。到2015年,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和旱灾易发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全国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左右。
目前,正常年份全国年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城乡水源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尤其是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且长期得不到解决。水资源配置体系还不健全,不能满足水资源统筹调配需求,水安全保障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城乡供水应急备用水源严重缺乏、保障程度不高,特别是应对连续干旱和特重干旱的能力很低。
段红东表示,提高供水保障能力,要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的前提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尽快形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国家水资源调配格局。二是建设一批重点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抓好江河湖库连通,支撑国家重点区域发展,统筹解决区域工程性、资源性缺水问题,保障城乡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改善生态环境。三是推进重点水源和中小微型水源工程建设,提高西南等重点地区、重要城市和粮食主产区的水资源调蓄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提高应对特大干旱、连续干旱和供水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加快构建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部分地区水生态环境恶化。《规划》提出,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保护与河湖生态修复,优化和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加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有序发展小水电,加快水利血防工程建设。
二、水利改革和管理
《规划》指出,水利改革管理有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创新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加强依法治水管水,三是推进水利科技创新。
查看更多《科技导报》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科技导报》编辑部
卷首语
(3)技术创新的思路从何而来? 无
科技风云
(7)最低温度:“无限逼近”开辟科学新领域 杨书卷
特别栏目
(8)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 无
封面图片说明
(8)地质灾害生命可接受风险标准研究的意义 无
科技事件
(9)陡山沱组球形化石新解难获认同 李娜
特别栏目
(10)科技界声音 无
科技工作大家谈
(11)中国风电产业不可忽视的专利问题 耿洁 刘旭彤
特别栏目
(12)科学共同体要闻 无
(13)科技期刊亮点 无
(14)科技要闻 无
本刊专稿
(15)钱学森与《科技导报》 苏青
研究论文
(17)中国地质灾害生命可接受风险标准研究 赵洲 侯恩科
(23)基于演化涌现的复杂信息网络设计优化 赵东杰 何宇 杨海涛 王华 李智 赵洪利
无
(27)“第8届全国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学术会议(ccscw2012)学术会议、第23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2012)学术会议”征文
无
研究论文
(28)硫化矿石低温氧化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李孜军 王晓磊 石东平
(33)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对肝包虫图像分割 田翔华 木拉提·哈米提 朱从旭 孔德伟
无
(37)“第七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2012)”征文 无
研究论文
(38)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军事通信网络中心化方法比较 熊金石 李建华 杨迎辉 郭威武
(42)小型四轴飞行器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设计 王冬来 吕强 刘峰
无
(45)“第十七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征文 无
研究论文
(46)顺倾软岩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 曹兰柱 霍丽红
(50)高速公路路侧容错环境的rst-gce法评价 陈沅江 陈熠
(58)冲击噪声背景下一种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杨磊 马杰
综述文章
(61)爆炸箔起爆系统的发展 吕军军 李明愉 曾庆轩 郑
猛 冯长根
科技评论
(65)“第十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征文 无
无
(66)机械史成就鼓舞机械行业创新发展 罗圣国
科技评论
(67)科研:业绩多多,成果是零 文双春
(68)这次长三角植物学研讨会 高建国
无
(68)讲座后的一点思考 黄锦芳
主编心语
(69)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18)——让优秀博士生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 冯长根
特别栏目
(69)中国生态学学会 无
走向职场
(70)求职的经历和经验——刘广福博士访谈 王华锋
(71)科技人才招聘 无
(75)全球招聘新闻 无
无
(80)《科技导报》征稿 无
特别栏目
(81)完词填空 无
(81)推理小游戏——水有一半吗? 无
(81)好玩的数学——24整除 无
(81)九宫填数 无
记者: “十一五”期间,乌海市国土资源局为乌海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资源和用地保障,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陈万选: “十一五”期间乌海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管理好两个市场,集中精力抓大事,成果显著,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嘉奖。
一是为矿业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了土地和矿产资源保障。“十一五”期间,乌海市国土资源局根据“有保有压”的原则,合理调剂和使用自治区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优先保证重大基础设施和国家鼓励发展的工业项目用地,重点支持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海公铁路扩能改造、旧城改造、滨河新区建设、棚户区搬迁改造、110国道扩建、神华、君正、海吉氯大麦深加工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2001年至今共提供建设用地3453.21公顷,平均每年土地供应量493.32公顷;每年开采各类矿产2600余吨。上述两种资源的保障供给,保证了煤-电-化、煤-焦-化、煤-电-冶金一体化特色经济框架的形成,促进了建材、化工、能源、特色冶金、高效农业五大支柱产业的进一步壮大和矿业城市顺利转型。
二是培育和发展国土资源有形市场。乌海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原则,积极培育规范土地使用和矿业权两个市场,深化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土地和矿业有形市场建设,国土资源市场要素市场日趋成熟,政府垄断一级市场的能力迅速提高,建立了土地储备机制。至2010年底,全市以招拍挂方式有偿出让土地365宗,面积890.3公顷,土地收益43亿元。2002年市政府《乌海市普通建筑用矿产资源采矿权有偿出让办法》出台后,全市共有偿出让采矿权98宗,矿产收益6800多万元。不断探索和创新土地收购储备运行机制,仅滨河新区成片土地储备一项创新,就实现盈利2.58亿元,从而保证了滨河新区重大项目的土地动拆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整顿和规范资源开发市场秩序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乌海市土地市场秩序和矿产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始终是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市、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按照整顿方案的分工,各司其职,联合执法打击非法行为,效果明显,多次受到自治区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在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中,共清理出市委、市政府违规设立的文件37个,当年停止执行9个;清理取消开发区6个,只保留了一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解决了建设用地不依法报批问题,依法上缴了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清理了城区闲置土地,盘活了存量建设用地;落实了国有建设用地招拍挂制度。经过自上而下的治理整顿和改革创新,不仅使土地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而且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管理制度上的许多问题。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中,连续8年联合公安、煤炭等19个成员单位进行联合执法,开展拉网式、不间断、大规模集中整顿,重拳打击,使一度屡禁不止的非法采矿活动得到全面控制,消声灭迹。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6万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800多台(次),封堵非法采矿井口1600处(次),没收违法采出矿产品1.8万吨。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使采矿权由670余家减至213家,依法关闭地方煤矿101个,仅保留54家,单井开产量全部达到百万吨以上。实现了全市矿山“布局合理、规模提高、产业提升”的目标。
四是土地开发整顿,助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乌海市国土资源局用创新的思路和理念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并以此为载体全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乌海市土地整理中心成立以来,共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8个,总投资5316万元,整理面积3131.44公顷,新增耕地面积733.69公顷。通过整理使项目区内的中低产田全部变成“林成网、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开发建设的海勃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不仅改造了荒沙地,而且实现了“社区化管理、工厂化作业、城市化生活”,主要以日光温室瓜果蔬菜生产和养殖业为主,人均纯收入突破12000元,不仅成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而且成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还为解决易地安置失地农民开辟了一条道路,得到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记者: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乌海市国土资源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陈万选: 一是充分发挥国土资源部门服务与监管的作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保持国土资源政策的联系性和稳定性,主动参与宏观调控、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促进发展与保护资源“双赢”的局面;二是继续严格土地审批和供应管理,全力保障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的用地报批,加强建设用地批前、批中、批后全程管理,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切实加强地籍基础工作;三是强化矿业权管理,完善矿政管理基础工作,全力推进地质勘查工作,充分利用矿业权实地核查和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成果,继续加强和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动态监管和资源储量动态监测工作,强化矿业权市场建设,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四是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严格执行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积极争取项目投资,进一步改善我市的地质环境面貌;五是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营造和谐国土资源环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普法宣传和新闻宣传报道,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记者: 据悉,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乌海市在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中采取“先关闭后整合”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在规范矿政管理,整顿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方面,乌海市国土资源局将开展哪些工作?
关键词:矿产开发;地质环境;治理
河南省是矿产资源大省,资源储量与开发均具有较大优势的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铝土、钼、金、银、耐火粘土、萤石、水泥灰岩、玻璃用砂、玉石、天然碱等。其中,煤、铝土、耐火粘土、钼、金等矿产采选加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对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矿业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
矿产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全省带来了切肤之痛。矿产开发造成了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较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一、环境地质问题
河南省由各种工程——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和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比较严重,主要有水资源枯竭、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引发的环境危害等
1.1 水资源枯竭
河南属缺水省份,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6。全省地下水年开采量超过110×108m3,各市(地)地下水开采强度极不平衡,使得区域上及城市周围形成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一些著名泉点(安阳珍珠泉、辉县百泉等)干涸,区域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面积8 000 km2,郑州、安阳、濮阳、开封、商丘、南阳等城市主要地下水开采层水位降落漏斗面积分别为329.6 km2、113.3 km2、152 km2、179 km2、375 km2、109.8 km2,许昌、商丘、义马等城市严重缺水。
1.2 水质污染
由于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1998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为9.37×108m3,仅有50%为达标排放。境内黄河、淮河、海河和长江四大水系水质污染综合指数值为1.31,主要支流中,蟒河、洪河、浍河、卫河、黑河和惠济河污染严重;流经城市的河流83.8%河段超过Ⅳ类标准,成为城市排污渠道;地表水体如宿鸭湖水库、淮阳城湖等水质超过Ⅴ类标准。
地下水污染也较为严重。据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对区域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水质优良的仅占2.1%,水质良好的占27.1% ,水质较差和极差的占69.7%,主要污染物为总固形物、总硬度、三氮等,其污染与地表水密切相关。城市地下水质量方面,许昌、焦作、开封、济源、濮阳、信阳、驻马店、南阳、新乡等市水质较差,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三氮、挥发酚等。
1.3 固体废弃物危害
固体废弃物指城市垃圾和矿山废弃矿渣。我省城市如郑州、洛阳、开封、许昌、漯河等均处于垃圾包围之中。长期以来大多数城市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的原始方式消纳城市垃圾,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造成现实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
我省矿业较为发展,但环境治理滞后,大量废弃矿渣堆放在矿区附近,仅平顶山矿区已堆积矸石堆50多座,占地50余亩,每年排矸量大于150万吨。灵宝、栾川、桐柏因开采金、钼、铜等矿,渣石无序堆积于山谷中,量大点多,遇暴雨极易引发灾害,造成危害。
二、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多年来,河南省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将矿山环境保护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以矿山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作保障、加强矿山环境管理为手段、实施矿山环境治理为措施,取得较好成效。
2.1在法制建设方面,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该《条例》涵盖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保护地质环境的职责、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地质遗迹保护等内容,为全省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河南省“十二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省政府已批准实施。这两个文件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科学有序地开展‘十二五’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
2.2 为确保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河南省还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政府出台了《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河南省备用金制度监管到位,已覆盖省内全矿种、全矿山。截至2012年6月底,河南省共有1129个矿山企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99933万元,已有29个矿山恢复治理项目经验收合格,返还采矿权人保证金6043万元。备用金制度的实施,不仅为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增强了矿业权人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效保护了矿山环境。
2.3 加大投入保治理
为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效果,河南省加大了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注重“抓管理、建机制、搞示范、突亮点”,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治理恢复力度,结合矿山公园建设,积极开展采矿造成山体破损的生态修复和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对居民集中生活区、重要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周边和重要交通干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直观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目前,已治理恢复矿山面积125795亩。其中,恢复耕地46296亩、建设用地18120亩、林地61376亩,治理矸石山24座,治理塌陷地384处、地裂缝415条、崩塌136处、滑坡45处、泥石流沟53条。为保护矿业遗迹,把废弃的矿山建设成为具有游览观赏、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功能的矿山公园,推动矿业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积极开展了矿山公园建设。目前,河南省已建立矿山公园5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2处。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1 地质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矿业开发普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责任制度和专门的立法规范,矿业权人只重视开采资源,普遍缺乏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意识。前些年,在矿产品价格上涨时,多数矿业法人是异地投资,有投机取巧之嫌,目的是取得最大利益。针对该问题应积极开展矿山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发挥新闻媒体及公众的监督作用。
3.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专项资金不足
目前已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资金也明显不足多数治理工程只完成第一期,治理了矿山地质环境的部分工程,不能满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总体规划。应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完善奖惩措施,比如通过矿业税收、财政补贴、优惠贷款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以及环保费的征收等经济手段加大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投入。
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多,治理任务重,受到政府与人民的高度关注。河南省已初步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了大批矿山环境保护工程,矿山地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矿山环境保护与河南省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通过完善矿山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治理投入,强化监督管理,开展技术创新等措施,使河南省矿山环境得理明显发改善,实现矿山环境保护与矿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涛,韩书记. 浅谈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现状[J].2009(6)
2006年12月11日上午,四川省委在成都召开会议,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书记杜青林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关键是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杜青林指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倡导科学求实的精神,牢牢把握“又好又快”与“社会和谐”这个基本立足点,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不断推进四川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要坚持务实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完善发展的新思路,不断创造发展的新亮点,以更奋发有为的状态,改革勇于率先、开放勇于攻坚、发展勇于创新,充分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激活各种生产要素,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更高的台阶;要坚持真抓实干,把工作规划落实在具体项目上,把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人头上,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问题上,把工作成效体现在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四川、增进人民福祉上,全身心地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和谐、创一流业绩,以实干兴省,以实干富民。
杜青林强调,要牢牢把握“四个着力”的基本要求,力争在发展的关键环节上有新突破。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要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握宏观调控带来的机遇,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大力发展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突出抓好工业的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优势、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加快建设“开放四川”的步伐,大力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四川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要重点在就业、最低生活保障、教育资助、医疗保障、农村交通、人畜饮水、农民工培训、农村安居、扶贫解困及污染治理等十个方面,办好群众急需、受益的实事,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基层管理; 经验做法; 对策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 TD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34-02
引言
沂源县地处沂蒙山区,山东省淄博市最南端,面积约1635.66平方公里,辖9镇4乡,633个行政村,56万人口。目前沂源县下设13个基层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在群众和用地单位、办矿单位心目中的形象,怎样才能做到既要保护好国家资源,又能保障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怎样才能做到既要弄清辖区内资源家底,又要充分发挥资源监管职能?该文通过对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做法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总结了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就如何进一步充分发挥基层矿产资源管理作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沂源县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现状
目前,沂源县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制理顺,编制合理。目前全县下设13个基层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第二,场所固定,设备齐全。目前,13个基层所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交通工具,配备执法必用的录像、通讯工具及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包。第三,年龄搭配合理,文化素质高。13个基层所人员年龄结构搭配合理,其中年龄段在20-30岁的占10%,年龄段在30-40岁的占 65%左右,年龄段在40-50岁的占25%。在岗人员文化素质高,大多具备从事多年国土资源管理经验,其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5%,大专文化程度的占50%,大本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5%。第四,机构健全、执法有力。13个基层部门都设置了执法中队,配备一名执法中队长和一名副中队长;执法中队负责对辖区内违法案件进行调查查处,并配合县局执法大队做好重大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二、目前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的主要做法
我本人先后到南麻所、悦庄所、东里所、燕崖所及土门所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调研期间,重点对矿产资源管理实施的主要做法与个别负责同志和群众进行了交流。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随着国土资源管理形势的发展,南麻所对内部管理相关制度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出台了考勤制度、值班制度、大厅服务管理制度、例会制度、财务制度、会审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年度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考核细则,全面规范办公秩序,严格实行挂牌上岗服务制度、AB岗制度。内部坚持每天早点名、定期查岗、随时抽查人员在岗情况,并坚持重大事项会办、交办制度,有效规范了内部管理行为。
(二)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法律法规知识。近年来,通过送法“到企业、进村组”等活动,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咨询服务活动,做到日常宣传与重大节日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为宣传契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站等宣传媒体向辖区内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法规知识,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
(三)充分发挥矿管部门职能,积极主动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出谋划策,当好参谋。东里镇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的矿产资源情况、矿产资源的位置、面积等,通过调查摸底和实地勘察,了解和掌握可利用矿产的全面情况,为招商引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做到既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双赢”的良好局面。
(四)实行动态巡查,落实管理责任。燕崖矿产资源管理部门自垂直管理以来,参照县局做法先后出台了《燕崖矿产资源管理动态巡查制度》等巡查规章制度。规定燕崖所监察中队每周必须至少开展2-3次执法动态巡查,对发现的、违法采矿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对重大违法案件要上报县局集中查处;同时办法对监管责任进行分解,明确了执法中队的工作职责,对违反职责依法追究办法进行了细化明确。加大动态巡查力度,落实巡查责任。具体主要抓好了“五个落实”:1. 人员落实。巡查人员由监察中队、村协管员、组信息员等人组成;2. 时间落实。除特殊情况外,确定每周一、三、五为固定巡查日;3. 方法落实。主要采取“拉网式”检查的方法,改变以前动态巡查以点、查地质灾害易发区为主的做法;4. 要求落实。在具体巡查时,本着谁巡查谁负责的原则,每次巡查结束后,参巡人员要登记签字,认真做好巡查记录;5. 责任落实。监察中队长对辖区的执法巡查负总责,巡查人员发现违法用地行为,要立即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要立即汇报,如果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制止、瞒报违法用地事实的,将根据情节轻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对策建议
要充分发挥基层矿产资源管理作用,实行重心下移,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切实改善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提高生活待遇,对当前做好繁重复杂的矿产资源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是充分发挥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监管作用的保证。对照上级要求,制定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度、考勤考核制度、重大责任失误终究制度、首问责任制度、现场勘查负责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监管管理制度。制度有了,再跟上严厉的问责制;谁违反了制度,就要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实行问责,切实筑牢基层矿产资源监管防线。
(二)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人员素质,是充分发挥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的有力武器。当前,矿产资源管理任务繁重,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利益,没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储量调查、地质灾害防治等大量基础性工作就无法开展,没有较强的政策法律知识和工作协调能力,繁杂的地籍权属纠纷、矿权纠纷就得不到公正、公平处理。因此,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迫在眉睫。
(三)切实改善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提高生活待遇,是充分发挥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监管作用的前提。基层矿产资源管理人员少,管辖的国土面积大,工作任务繁重,没有良好的办公设备,有些调查就无法取证,没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心态就无法树立,没有良好的待遇,工作积极性就无法调动。因此,创造条件,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对充分发挥基层矿产资源管理的监管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语
基层矿产资源部门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前哨阵地,与群众接触最多、最直接、矛盾最突出。既要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工作任务,又要做好辖区内矿产执法动态巡查;既要做好各类矿产资源登记材料的受理和报批工作、及时办理登记发证;又要为地方经济发展积极主动服务、当好参谋,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可谓是事务繁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各级国土部门亟需面临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或许值得基层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借鉴。参考文献:
[1] 袁可林,吕忠义,李玉华.如何充分发挥土地协管员作用[J].资源导刊,2008(09).
[2] 梁一鸣.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构建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03).
[3] 王立彬.国土资源部通报土地违法违规典型[N].新华每日电讯,2007.
亮点一:制定三年战略规划,确立“四个一流”目标
XX银行紧跟德宏州市主流经济走势,认真分析自身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审时度势,制定了《XX银行2014年-2014年三年战略规划》。规划确定了XX银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区域经济、造福市民百姓为经营理念,以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银行价值为核心,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着力于加快推进战略转型、结构转型、增长转型,到2014年建设成为智力机构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服务质量一流、投资回报一流的“四个一流”新型现代商业银行。
根据规划,到2014年,我行资产规模将达到N亿元以上,存款金额突破N亿元,贷款余额突破N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N亿元以上,主要指标持续达标,监管评级更进一级。
亮点二:关注民生,履行社会责任
作为市民银行,XX银行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多年来,我行以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促进社会和谐。2014年,我行重点支持了德宏州重点督查的20个项目,其中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35亿元、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0.8亿元、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资1.4亿元、德宏州质量综合监测中心项目完成投资1000万元、口岸及城乡市场建设项目完成投资0.085亿元、地质灾害预防治理项目完成投资0.25亿元、重大旅游项目完成投资3.4亿元、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完成投资0.265亿元、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07亿元、文化体育完成投资0.05亿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亿元和卫生建设项目完成投资0.31亿元。为拉动大连市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金融支撑作用。
亮点三:企业文化建设纷呈,与员工同成长
银行上下清醒地认识到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是企业凝聚力、战斗力、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我行长期致力于建设先进的金融企业文化,实行特色文化战略,逐步形成“与员工同成长,与股东共追求,与社会齐发展”的银行价值观,不断更新和树立“开拓、稳健、务实、高效”的银行精神以及“人为本,德为先,才为准,绩为重”的人才观、“争挑重担,勇揽责任”的行为准则、“终身学习,不断超越”的企业学风等;努力打造“德宏州自己的银行”、“市民银行”的服务品牌,并获得了客户的认知和认可,建立了良好社会公众形象,初步形成了独具我行特色的企业文化。 如今,一股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吸引着银行业人才纷至沓来,一种发自内心的企业认同感激励着我行员工奋发拼搏,当穿着整齐划一的工作服开始每一天的工作时,总会有一种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在我行人心中油然而生。
亮点四: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施行贷款新规
创造条件鼓励在职干部职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实现自我提高和自我超越,全面强化综合素质;继续加强专业素质培训,在认真抓好上级有计划组织的各类专业知识培训和业务骨干培训的基础上,采取分阶段集中学习、业务考试和评比业务能手等手段,积极搞好岗位练兵活动,引导干部提高自学意识,增强工作能力。加强银行文化建设,使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培训、行政管理、廉政勤政等各个方面,使广大干部员工牢固树立“法治文明、创新高效、廉洁勤政、健康和谐”的银行理念,为实现银行干部与银行事业、银行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进步共赢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同时,我行还积极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的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实施小组,先后组织了包括高管在内的全行员工参加贷款新规专题培训,并对全行信贷从业人员进行了闭卷考试,考试合格率达100%。同时,按照新规要求修改完善了该行各项相关制度,对信贷工作的细则、操作流程、支付方式、合同文本等进行了合规修订,此外还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确保了制度执行到位,贯彻落实贷款新规等工作得到了监管当局的认可。
亮点五:服务创新深入开展,储蓄存款快速增长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客户,我行金融理财产品不断创新。全年共发行“某某”收益理财产品14期,业务的品种在发行频率和发行规模上较去年有大幅提高。在原有的“某某”收益增值产品的基础上,又正式开办代收代付集合信托计划业务。同时,我行通过设立客户服务中心,深入开展服务创新年活动,先后开展了“商行电影月”、“一元看大片”等多种活动,积极推动存款业务发展。截止11月,该行发卡总量已达N万张,较年初新增N张,全行储蓄存款余额达到N亿元,比年初新增N亿元。
亮点六:以人为本,开展“创先争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