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2 15:28: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小企业融资研究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新优序融资理论;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市场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对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到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2%,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促进技术进步、发展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2008年8月3日统计结果显示,在国际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国内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今年上半年全国约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约十分之一的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接近30%,较去年同比减少15%。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尤为突出,融资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再一次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支持

梅耶斯(Myers)和麦吉勒夫(Majluf)提出的新优序融资理论,是以非对称信息为条件来研究企业融资结构的一种理论,强调信息对企业融资结构和融资次序的影响。他们认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管理者是企业内部消息的掌握者,管理者比市场及投资者更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通常,管理者的行为模式是:如果企业预期新项目的净现值为正,即该项目能够增加股东财富,那么,代表旧股东利益的管理者就不会发行新股,以避免把投资利益分割给新的股东。投资者在了解了管理者的这种行为模式以后,很自然地会把企业发行新股看成是企业不能有效增加旧股东利益时一种被迫融资行为的坏消息,导致投资者对新股出价的降低。因此,当管理者拥有对企业有利的内部消息时,最好采用债务融资的方式,以避免发行新股反而造成企业的市场价值下降。尽管债务融资有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但通过发行股票去融资会使投资者认为企业发展前景不佳,致使新股发行时股价下跌。因此企业偏好的融资顺序应为:先考虑内源融资,后考虑外源融资;不得不进行外源融资时,则应首先选择债权融资,后考虑股权融资。

新优序融资理论鼓励企业经营者少用股票融资,尽量用自有资本和留存收益筹资,扩充其资本实力。另外,利用平时储备的借款能力负债筹资,直到债务负担达到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危险区域时才考虑发行股票。由于该理论以不对称的信息环境为背景,也就是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越严重,越应该考虑这样的融资次序,因此,对于信息流通不顺畅的中小企业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困境

(一)中小企业内援融资能力弱

1、中小企业的产权模糊、管理方式陈旧。大部分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表现为一次博弈制度,这种封闭性的产权制度,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高;私营经济一般实行的是家族企业制度,企业行为主要以伦理道德规范来代替经济行为规范,这种发展模式有助于企业初创时期的发展,但却不适于企业规模扩大后经营管理的需要;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由于受经济条件、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投资项目普遍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经济效益不高。

2、人才素质较低,技术创新能力欠缺。中小企业大多实行家族式、粗放式管理模式,缺乏现代科学管理理念,企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难以留住和吸引人才,导致人才匮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盈利能力不足,难以实现通过内援融资来摆脱其资金短缺的困境。

(二)中小企业外援融资渠道不通畅

1、间接融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不足

按照新优序融资理论,中小企业进行外援融资时应先选择债权融资,而我国中小企业债权融资基本上是依靠金融机构的贷款来完成。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中仍以中农工建四大商业银行为核心,运用的人民币资金占到整个金融体系人民币资金运用量的75%,这种过渡集中的金融结构使绝大多数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因为得不到金融支持,发展受到抑制,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据银监会统计,2008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了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

而中小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不仅拥有信息上的优势,相对于四大商业银行而言,还拥有交易成本低、监控效率高、管理链条短、层次少、经营灵活、适应性强、控制风险能力强的优势。但是,中小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国尚未设立存款保险制度,四大商业银行成立早、网点多、规模大,城乡居民对其信任程度远大于中小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因而居民储蓄往往汇集到大银行基层机构。另外,由于中小商业银行的结算网络体系不如大银行机构发达、迅捷,许多结算业务量大的工商企业为加快资金周转,一般也将存款集中在大银行。这样,中小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受到影响,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也就力不从心。即使在银行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也较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

2、直接融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建立

(1)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发展缓慢。2004年5月我国中小企业板块获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是对二板市场的积极探索。二板市场主要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则主要为达不到进入二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私人权益性资本。事实上,我国更需要后一层面的资本市场。

(2)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发展相对落后。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是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几年来,尽管沿海一些发达省市相继建立了规模不等的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大多数省份的创业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应大胆借鉴成功的经验,鼓励设立按市场化规范运行、主要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范围。

(3)产权交易市场尚未发展壮大。近几年新兴产权交易市场,已成为风险投资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应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规划之中,该市场可以成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渠道。应形成政府办市场、资本运营机构进行交易、中介机构负责组织策划的市场运作机制。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性措施

(一)加强中小企业自我强化内在的管理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资本技术密度低、技术装备落后、数量多,处于小规模运转状态。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大多处在竞争很强的行业,总体盈利水平不高,这就限制了其通过内源融资渠道融资的能力。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必须加强公司治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建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技术创新。

由于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不足,往往需要通过外源融资尤其是债权融资来筹集资金,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必须要有良好的信用作保证。而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问题已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因此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已成当务之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首先应从企业自身做起,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财务制度和信用制度,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同时,着力提高中小企业对于信用风险的防范能力,以优化企业信用管理机制,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其次,要加强政府引导,立法部门需要制定一系列关于构筑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执法部门要依法保护中小企业的公平竞争,规范中小企业的诚信行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和现代化工具,创建国家企业信用征信体系,使守信企业可以获得比现在更快捷、更优惠的贷款方式。第三,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制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相关执业规范,创造有利于中介机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重视发挥中介机构在提升中小企业信用中的作用。(二)改革相对落后的金融体制

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而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又相对不足,同时还缺乏专门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撤销大量基层网点,瞄准大企业。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出现了类似的“倾斜”趋势。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信贷能力又不足。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从以下方面人手:

1、改革现行信贷管理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从现实中可以看出,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一再发文督促各大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不仅在于中小企业缺乏信用、给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高,更本质的原因在于,大银行贷款给国有企业既不承担任何风险,又能获得利益,但给中小企业贷款,属于纯商业贷款,在许多中小企业的不规范运作、信誉没有完全树立的情况下,加之大银行辨别优劣客户的能力存在问题,风险较大。所以,大银行宁愿将资金存在央行的账户上、买国债等,也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就难以健康发展。面对现实存在的不合理的信贷管理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银发[2002]224号),要求商业银行在坚持信贷原则的前提下,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尽量满足这部分中小企业合理的流动资金需求。对此,政府要从外部减压,监管当局适时推出相应的监管措施;银行内部既要防止过分逃避责任,又要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和内控制度,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并根据贷款中小企业个体特点及生产周期、市场特征和资金需求,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打破原有的贷款期限的硬性要求,可以实际使用天数计算贷款期,以减少中小民企的利息负担。

2、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应找中小金融机构(林毅夫,2001)。为加快中小金融机构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质量和力度,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韩国和日本等中小企业发展成熟的国家的先进经验,设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项中小金融机构。从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还是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服务,主要还是中小金融机构及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因此,充分发挥中小金融机构对广大城乡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中小金融机构本身把握好自己的合理定位,探索适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信贷方式,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意义是很重大的。

3、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获得银行贷款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作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的“公共物品”,出资者大都是政府。具体由哪一级政府出资,视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制定信用担保方案时应严格审核担保条件,制定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操作程序、严格收费标准、严格代位补偿等要求。信用担保是国际公认的高风险行业,如果风险控制不力、经营不善、完全可能会发生资不抵债的现象而至破产,从而累及银行资产质量,影响金融环境的稳定。因此,必须采取严格措施,识别、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我国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制定担保政策时,既要借鉴外部经验,又要根据我国财政、金融和中小企业管理体制的特点,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担保体系。

(三)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完善

1、利用业已推出的中小企业板融资。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证券资本市场是满足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需求的最佳选择,它不仅可以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且,为注入中小企业的股权资金提供了一个完善的退出机制,从而更有利于企业融通资金。深交所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建议,根据中小企业外部股权融资的需要和效果,适当放宽中小企业在股票市场的上市条件,通过增加企业规模和盈利标准的弹性,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到股票市场上市;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着重强调的是企业的成长性;适当调整现有股票市场的再融资政策,使再融资政策的具体要求与企业的竞争性、成长性等特点相联系,使再融资政策的最终目标为促进企业的融资效率。根据这一系列的政策、建议,科技型中小企业无疑在中小企业板的进入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更需强调的是,中小企业板更看中的是企业的成长性,而非高科技属性。这就为市场进入设定了门槛,需要我们培养大量极具潜质的高科技中小企业,而非仅有科技因素即可。因此,对于有条件的成长型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政府应积极对其进行“孵化”,助其进入中小企业板进行融资,同时,借助国内设立中小企业板的有利条件,积极建立优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育成制度。另一方面,某些已进入成熟和获利重整阶段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买壳上市的方法进入主板市场融资。

2、利用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融资。建议恢复建设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为那些还未达到公开上市条件的股票提供交易场所,拓宽融资和退资渠道。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上市融资条件苛刻,耗时耗力,并非最佳选择,而柜台交易市场交易灵活、交易成本低廉,且对于交易股票的条件要求较宽松,更适于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进行证券化的股权流通和交易。但鉴于我国1993年到1997年之间对于场外交易市场探索的失败,在重新恢复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好各类市场风险的防范工作,完善交易程序和交易制度,保证交易过程的透明、合法、公平和规范。

第2篇

1 中小企业的分类标准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各国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量的指标较质的指标更为直观,数据选取容易,大多数国家都以量的标准进行划分。

2 企业融资的内涵

“融资”,顾名思义,就是资金融通,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它是一种资金双向互动过程,不仅包括资金的融入,还包括资金的融出。本文研究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从狭义上讲的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一种经济活动。

3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分类

3.1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即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它主要由留存收益和折旧构成,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内源融资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外源融资分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此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属于外源融资的范围。

3.2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运用的不同渠道,可以把企业融资方式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融通资金的方式。需要融入资金的单位与融出资金单位双方通过直接协议后进行货币资金的转移。直接融资的形式有:买卖有价证券,预付定金和赊销商品,不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货币借贷等。间接融资,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3.3 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按照股权融资过程中形成的产权关系,可以把企业融资方式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所谓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债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主要是解决企业营运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不是用于资本项下的开支。

4 企业资本结构理论

4.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如果企业只采用权益资本和负债两种融资方式,那么总资本成本率就是权益性资本成本率和债务性资本成本率的加权平均成本率。而企业的目标又是实现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企业的市场价值一般是由权益资本价值和债务价值组成。由此可见,在企业息税前盈利既定的情况下,总资本成本率最低时,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市场价值达到了最大值。因此,衡量企业是否实现了最佳的资本结构,主要是看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否最大或资本成本是否最低。杜兰特(D. Durand, 1952)将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分为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也称折衷理论)。

4.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在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中,折衷理论看起来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该理论并非依据历史资料推断出来的,而是根据经验判断得出的,因此在实际中往往会产生偏差。以MM定理为代表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出现,则将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3 新资本结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新资本结构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是在MM定理和权衡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博弈论、融资次序理论、信号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并深入到企业内部和制度方面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展开了研究。

4.4 信贷配给理论

信贷配给是指在银行确定的贷款利率条件下,信贷市场对商业贷款的需求超过供给的状况,它是信贷市场的一种典型现象。Keeton(1979)提出了两种存在信贷配给的情况:一是按照银行标明的利率,在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评级的基础上,所有贷款申请人中一部分得到贷款而另一部分被拒绝,即使后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二是给定的借款申请人的借款申请只能部分地被满足。

信贷配给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有较强的解释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济宁市也不例外,因此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信贷配给模型所揭示的信贷配给机制和相应的政策含义,有助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

第3篇

【关键字】中小企业;银行融资;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公司融资时,向资金融出方支付资金使用费,向中介机构支付中介费,以及产生的其他相关代价。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银行融资是企业最常见的融资形式,信誉高的企业可以直接向商业银行进行各种融资,一般企业需要担保、财产抵押、票据质押进行融资,这些都是企业容易做到的,是企业大众化的融资形式。但由于市场运行规律、中小企业的先天弱质及金融业的经营特点,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讲,企业的资金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内源融资;二是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指企业不依赖于外部资金,而主要通过以前的利润留存进行资本纵向积累的一种融资方式。外源融资主要指经济主体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它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而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投入结构,这种投入结构所需要的配置资本相对低下,一般可以通过自筹得到解决,或者说,内源融资正好与这种投入结构的低成本相适应,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但这种金融安排只适用于处在初创时期的企业,当企业发展进入追求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的阶段,则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仅包容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正规”资本市场规模过小,不能满足大量企业证券发行与转让的需要;并且,由于受到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限制,交易所的容量不可能无限扩张。世界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数量不过2600多家,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则不足2000家。如果将资本市场缩小化为股票交易所,则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必将被排斥于资本市场之外,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时期。同时,民间金融活动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利率不规范,容易引发纠纷,而且为大量非法资金提供了活动空间等原因而大都属于政府限制的范畴。因此,在我国,不论是现在还是可以预见的将来,以商业银行为主,其它金融机构为辅的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供给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银行融资将依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与银行的融资交易进行的并不顺利,一方面,大量的资金“躺”在银行里,另一方面,企业发展又缺乏资金,大量中小企业“贷款难”。尽管如此,对中小企业来说,银行信贷融资方式相对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而言仍是有效率的。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资金交易的不顺畅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利率管制

商业银行对每笔贷款的审核程序一样,无论贷款金额多少,都需经过信用评估、企业财务分析、提出调查报告和贷款委员会审查等一系列程序,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单位成本相对较高;加上中小企业一般比国有企业规模小,其信息披露也远不如国有企业完善,如果银行的收入不足以抵补这些成本,就可能对中小企业“惜贷”,因此,更高的利息收入能够鼓励商业银行更多地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在7-8%,利率浮动幅度虽然不大,但能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并不多。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银行更偏好贷款给大企业,做“批发业务”,而放弃向小企业贷款,不愿做“零售业务”。在交易费用存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是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机会利率,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很小,则商业银行会停止向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比较小,则商业银行只向大企业贷款,不向中小企业贷款;若贷款利率与机会利率之间的差额相当大,则商业银行就既向大企业贷款,又向小企业贷款。因此,要从根源上治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宽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标本兼治的良策。

(二)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

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并没有改变融资体制的国有经济导向。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在现行的融资体制中仍具有不可拆解的性质,国有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事实上锁定了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决定了改革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这种融资体制对于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而言是“外生”的而很难与之相兼容。

体制的排斥性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放贷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另一方面表现为商业银行宁愿将钱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账户上,也不愿意贷给有效率的民营企业。目前,由于商业银行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规避风险上,因此,它们对那些预期的高回报、高风险的项目已经失去兴趣。央行要求各大专业银行推行个人贷款负责制后,更没有银行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了。

(三)信用担保机构

我国企业信用制度尚在建立中,个人信用更为落后,全社会有信用危机感。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银行为了减少呆坏账,保障本金回流和增值,从1998年起,普遍推行了贷款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己经很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土地、房屋等抵押物不足等特点,因而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需要第三方提供保证,这就有赖于信用担保制度的完善。

信用担保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它介于企业和银行之间,担保人对银行做出承诺,对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帮助企业获取发展资金。但是,目前信用担保机构在数量上的匾乏、运作方式上的不规范不仅无法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四)信贷歧视

尽管许多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出经营绩效较好、产权结构较为完善、资本结构因依托于内源融资机制也较为完备的优势,它们却很难与商业银行建立普遍的金融联系。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所有制歧视。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国有中小企业仅占总数的

24%左右,民营中小企业成为其主流,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存在所有制“不兼容”问题,影响银行授信。国有银行不愿也没有必要因为给民营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承担额外的风险。即便是民生银行这样的纯粹的民营银行,主要客户也是大企业(包括民营大企业)和大项目。二是客户评价标准歧视。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是针对较大型企业制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使用的是同一种信用等级评定办法,而大企业的各项信用指标是中小企业无法相比的,该评定办法过于强调企业资产规模,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相对较低。这种状况客观上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信用标准歧视,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信心。

(五)企业自身

现实中,中小企业违约行为已给银行造成巨大损失。随着银行信贷业务趋于谨慎,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加不愿意贷款给信用度低、风险度高的中小企业。据权威部门统计,在没有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中有22.5%是由于自身信用不佳造成的,这就是常说的“道德风险”。

总结

要解决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问题,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三方面的协调合作。

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增强信用意识,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报表,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给银行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使用银行贷款并按时归还银行贷款本息,杜绝逃费银行贷款债务行为,提高自身素质。

金融机构加强贷款产品的设计以及信贷业务的创新,以满足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创新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担保方式,如民营企业联保、仓单质押等,既方便民营企业贷款,又减轻其担保费用负担;政府倡导建立由民间发起、民间参股的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小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激活国有银行的活力,提高国内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完善银行业整体架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来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探索建立贷款保险制度来适当转移贷款风险,从而增强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穆争社.“浅析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3.3

2.牟伟明.“企业融资成本新探”,《经济师》,2003.8

第4篇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利率市场化和银行资本约束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多的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已经把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本文以关系型融资理论为基础,指出可从银行和中小企业两个角度来研究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关系型融资理论 中小企业 融资

关系型融资理论阐述

关系型融资(relationship finance)是近年来西方金融中介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该理论认为,银行在与企业长期交往过程中可以了解到许多内部信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构成关系银行相对于其他贷款人的比较优势。虽然关系型融资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一般认为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收集可利用的公开信息以外的信息;在与借款人的多重交互中,信息收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信息保持专有状态。关系型融资是与保持距离型融资相对应的。

中小企业自身信息透明度低,缺乏贷款所需的抵押担保品,很难获得外部融资支持。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不透明的,有时甚至是虚假的,银行要为其提供贷款,必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以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质量,这势必增加银行的贷款成本,导致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高水平。一般来讲,贷款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产生逆向选择,银行为防范中小企业的风险会收取一部分风险补偿金,即提高利率。但提高了的利率会导致逆向选择,即贷款利率不够高但经营稳定的中小企业会被高风险企业挤出信贷市场,而风险较大的企业往往容易获得贷款。贷款后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由于承担了较高的贷款利率,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倾向于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这与银行贷款所追求的安全性原则是相悖的。

Sharpe(1990)证明了关系型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上的优势。这是一个两期模型。在第一期中,优质企业和劣质企业都寻求外部融资。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区分优质企业和劣质企业,保持距离型银行不给予贷款,而关系型银行给予贷款。在第二期,保持距离型银行由于第一期没有给予贷款,因而不能区分企业的优劣,仍然不给予贷款。而关系型银行通过信息收集,已经能够准确了解企业的质量,从而决定是否继续给予贷款,避免了中小企业陷于由于信息不透明而无法获得贷款的困境。

关系型融资也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抵押担保可以减轻贷款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但是这要求贷款人能够对抵押担保品进行有效监督。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无法提供不动产等容易监督的抵押品,而只能提供诸如存货或应收账款等价值易变、不易监督的抵押品,这导致贷款人不愿放贷。但在关系型融资中,关系型银行由于与中小企业的关系较为密切,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抵押品价值的变化,对抵押品的监督更为有效。随着关系的发展和信息的交流,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抵押要求会相应降低。

关系型融资的缺陷在于锁定问题,是指由于关系型银行垄断了借贷人的信息,使得银行能在将来以非竞争性条款发放贷款,如要求一个更高的利率等。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试图寻找新银行的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更差的融资条件。锁定问题会降低关系型融资的吸引力,促使中小企业保持与多个银行的合作关系。但与多个银行合作又会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降低信息的价值。解决锁定问题的方法包括银行与中小企业签订有中止权的长期借款合同、中小企业提高自身财务能力等。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中小企业概念的相对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地域相对性。是指不同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国家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使得不同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相去甚远。

第二,时间相对性。是指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也是不同的。任何国家对企业规模的界定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动的。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要求发生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企业规模的划分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着直接的相关性。

第三,行业相关性。是指即使处于同一国家的同一时期,不同行业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行业对生产技术条件的要求差异很大,企业要素密集度也不同。如从业人员300人,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可能是大型企业,但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可能就是中小企业。

虽然中小企业的界定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行业的标准是不同的,但只要能掌握中小企业的本质特征,就能准确地界定中小企业。从企业制度的演进过程以及各个国家的现行中小企业制度来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是中小企业的根本特征。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企业产权结构,有效地解决了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问题。与这种产权结构相对应,中小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化,必然使得非程序化决策占据重要地位。非程序化决策意味着企业家的作用突出,管理权力统一集中在所有者手中,具有灵活多变的经营特点,管理者与一般从业人员之间的距离较短。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职能没有进行专业分工,所有者往往身兼数职。大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离的发达国家更为重视中小企业两权统一的特征。中小企业是市场机制的充分体现者。市场机制本身是竞争机制,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与厂商的市场份额直接相关。中小企业一般进入壁垒低、竞争激烈的行业。

基于关系型融资理论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对策

(一)银行角度

1.提高对中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此问题尤其突出,主要是由我国的银行体制所决定的。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相适应,我国银行的传统发展模式是粗放型的,主要依靠存贷款规模的扩大来占领市场,以量取胜。同时,由于我国存贷款利率仍未完全市场化,为支持经济发展,存贷款利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在银行的规模扩张冲动与存贷款低利率的共同作用下,大型企业贷款必然成为银行的共同选择。首先,大型企业贷款规模较大,风险相对较小,迎合了银行规避风险、扩张规模的需要。其次,虽然大型企业的贷款利率相对较低,但与银行偏低的资金成本相比,还是能够使银行的利润得到保证。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不再适用。特别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资本约束下,已无法保持规模的快速扩张。随着巴塞尔协议Ⅲ在我国银行业的推广,银行将受到更加严格的资本充足率限制。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银行无法继续进行快速的规模扩张。同时,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又使得银行的低成本资金来源难以为继。我国银行,特别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能通过改变增长方式来保持利润增长。在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中,银行要在有限的资源中获得利润的增长,必然要提高单位资本的产出,即提高单位资金的利差水平和中间业务收入。由于大型企业融资渠道较多,谈判能力较强,银行很难提高贷款利率。因此,中小企业成为银行,特别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2.加强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交流,成为其主办银行。根据关系型融资理论,银行只有在与中小企业进行了充分的、专有的信息交流后,才能够有效地降低信息成本,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相对于大型企业,银行对单个中小企业投入的成本在贷款初期是较高的,风险也是较大的。银行只有加强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交流和业务合作,成为该企业的主办银行,才能不断深化对该企业的了解,提高企业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对优质的中小企业延长合作关系以降低成本,对劣质的中小企业加强监督以顺利退出。因此,加强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交流、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业务的最佳途径。

3.建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银行应建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实行中小企业专业化、集中化管理。中小企业贷款与大型企业贷款在风险评估、贷款条件、贷款时效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同。银行对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提供的服务也有明显的不同。银行客户经理在同时服务两类企业时,往往顾此失彼。因此,为不同类型的企业设置专属客户经理,既能够使不同类型的企业得到适合本企业的银行服务,又能够给予客户经理更明确的工作职责,使其成为专业化人才,在更加细分的客户群中提供更加专业的银行服务。这也是专业化分工在银行业发展中的体现。对于中小企业专营机构,银行应制定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审批流程,规定不同于大型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以及适应中小企业特性的考核制度。

4.设计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在产品创新上,按照“有共性,就有批量;有多样化需求,就有组合”的创新思路,采取批量化、组合式产品创新策略。“批量化”产品策略,就是针对具有同一商业模式、风险特征相近的区域内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产业链上下游的目标客户群,通过统一的事先“排雷”,划定准入门槛,简化业务流程,快速授信审批,因地制宜地开发区域化特色批量产品。“组合式”产品策略,就是以融资产品为核心,坚持以中小企业为中心,推进单一产品与批量产品的结合,融资类产品与非融资类产品的结合,公司类产品与零售类产品的结合,推出新的组合产品,来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多样性。

5.加强风险防范,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中小企业,风险防范是重要内容。但风险防范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贷款审批流程的增加、抵质押物的增加、贷款利率的提高等,这些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问题。根据关系型融资理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最佳风险管理方法是与企业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因为即使是在贷款审批时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是正常的,抵质押物的价值是超过贷款金额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抵质押物的价值都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银行改变以往更加重视贷款前审批的习惯,将风险防范的重点放在贷款前后与企业的定期交流上,通过实地考察、查看银行账户资金变动情况、与企业负责人交流企业发展状况等方法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动态,为下一步的投资决策奠定基础。

(二)中小企业角度

1.选择一家银行作为主办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少,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正规融资途径只有银行贷款一种。因此,与银行建立持续、稳固的合作关系对中小企业尤为重要。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以贷款为主,与银行之间的交易品种、交易规模都十分有限。为了能在与银行的交易中形成规模效应,中小企业应将自身大部分与银行有关的业务集中在同一家银行,这样就可以通过结算、存款等银行业务来提高自身带给银行的综合收益,降低贷款利率,从而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标。另外,根据关系型融资理论,中小企业与主办银行经过充分的信息交流后,能够大幅降低信息不对称带给银行的风险,使得中小企业在后续贷款谈判中能够得到更为优惠的贷款利率水平。

2.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避免锁定问题发生时对企业造成较大损失。根据关系型融资理论,中小企业实行单一主办银行制后,可能会发生银行因对该中小企业的信息垄断而随意提高贷款定价的情况。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又是经营者,企业管理权力集中。许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机构设置上权责不明确,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财务报表混乱。这也导致银行较难掌握该企业的真实情况,提高了企业融资的信息成本。这就需要中小企业经营者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健全财务制度,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能够在出现锁定问题时以较小的成本寻找其他银行。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垄断;融资;中小企业

一、我国金融业垄断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国有银行进行了股权分散化、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治理结构等改革,采取了剥离数万亿坏账,使用财政资金、外汇储备充实资本金等措施,使得银行的坏账率和资本利润率皆有所改善,但我们的改革仍然是只对外资开放金融业,对内资歧视严重,中小企业也很难获得发展的资金。

四大国有银行垄断由来已久,而当银监会成立后,不但没有破除原来的商业垄断,反而因其确保了行业准入的难度(基本不准入),实际上加强了银行业行政垄断的程度。由于金融行业高度垄断,人们手头余钱只有存入银行这一条渠道,因而一旦有收益略高于银行利息的国债发售,老百姓便纷纷将资金转投国债。由此出现了我国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矛盾现象:一方面是民间资金流向单一,累积在银行;另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苦于缺乏资金,难以发展。垄断地位的确保导致银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无须竞争,也丧失了危机感和服务意识,金融体系还是被作为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重要工具而加以运用,其资源配置效率仍然非常低下。大量的资源随着改革的推进转变为银行不良资产,客观上难以完全适应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由上可见,国有金融垄断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进程,垄断导致了腐败,导致了金融低效率,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二、金融垄断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在我国,银行的特点:一是资产规模都很大,二是许多为纵向垂直管理,产业组织方面处于高度垄断状态。这种特征的银行系统,对于分散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从经济学上讲,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分摊成本高、资产抵押难、道德风险大这样一些无法克服的难题。因此,大型和纵向的银行不给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是由其自身内在的经济规则决定的。

一个国家的融资体系,如果高度集中垄断,并且大都是资产规模大的银行,它支持的必然是资本密集型的大企业;同时,如果微型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足,则金融体系就不会给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劳动密集型的微型和中小企业就很难发展。中小企业得不到银行的正常信贷,要想继续发展,就必然转向民间资金。这就必然催生了民间非法集资和地下钱庄的盛行。以地下钱庄来说,高额的贷款率是维持其经营的惟一手段,目前地下钱庄的贷款率是30%以上,中小企业向他们借贷资金,当然也会意识到其中的利益讹诈,但为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也只能饮鸩止渴。长此以往,不但会扰乱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而且会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国有银行既然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就应该让中小企业自己开办银行来服务自己。我国民间蕴藏着巨大的资金潜力,并且已经在缓解民有企业的资金困难方面发挥了有益的作用。2002年底,重庆力帆、宗申等16家民有企业商议,共同出资10亿元,筹建“重庆就业银行”,2004年7月,正式上报计划,经过10个月的审查,2005年5月底,中国银监会正式下达“不同意建立重庆就业银行”的通知,原因是发起人股东中没有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关报道表明,近一两年来,有很多民营企业申请新办银行,并且以服务于中小企业为主旨,但申请后就如石沉大海,没有消息。

民办银行作为集中民间资本来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好最正规的渠道,为什么就得不到批准呢?其根源就在于金融垄断,垄断不仅给国家创造了超额的垄断利润,而且也给垄断势力带来滚滚财源。根据调查,目前就全国而言,企业每获得100万元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其非正常的申请费用在8万元左右。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被寻租的境遇最为糟糕,平均每1万元贷款的申请费用接近1000元,而且时间拖的很长。而据一位长期在信用社工作的人员透露,信用社情况可能更为严重,一些金融诈骗分子为了贷“不用还”的钱,用于贿赂银行官员的钱数,甚至已经在贷款总额的30%左右。

三、决金融垄断性经营的具体措施

要想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垄断格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只依靠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与协助。

(一)积极支持金融组织创新,建立与完善我国国有融资体制外金融组织体系

一是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管理制度,适当降低设置区域性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条件,大力促进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二是积极支持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如村镇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以弥补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空缺。三是引进外资银行及兴办中外合资银行,增加金融市场竞争机制。

(二)适应多元化经济结构和对多元化金融服务的要求,大力推行金融机构多元化

通过对各种金融机构的职能、服务对象和业务范围进行合理界定,对金融机构的组织层次进行规范,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功能互补、分层次的金融体系,使金融结构跟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完整的金融体制,就不能有效的调节资源配置,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

(三)鼓励民间金融业的发展

我们要立法鼓励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把民间金融市场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绝对禁止民间高利贷,把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民间资本经营形式规范化管理,促进金融业的竞争和发展。

(四)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中小银行、农民银行、企业债券,允许多渠道融资,加强法治与监管

改革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金融监管,疏导而不是堵塞民间金融,扩大私人银行试点,将规范的地下钱庄合法化,发展企业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股份制银行,允许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自主集资融资。

第6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inancing order theory, this paper would analyze financing from the main way of commercial bank loan about the small-and-medium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domestic scholars' study on financing problem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not reimbursement under the one-time loan conditions is bi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under the probability of the hybrid strategy, it puts the condition formula of evolutionary game hybrid strategy model ideal game refining Nash balance.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混合博弈;中小企业;融资;均衡策略

Key words: asymmetric information;mixed game;small-and-medium enterprises;financing;equilibrium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122-03

0 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是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前者主要包括所有者权益、企业留存收益与职工集资,而后者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及风险投资等。从融资需求角度出发的“融资次序理论”[1](Myers,1984)认为,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企业融资选择总是先内源、后外源,而在外源性融资中又是先债务融资再是权益融资。但事实上,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大部分资金还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且以商业银行的贷款为主[2~6],对于这一现状学者们基本达成了共识。

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也就成为了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问题。当前国内学者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金融体制与改革的视角[7~9],二是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10,11],三是从非对称信息的视角[12]。本文在承接前人学者的“二维”分析视角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在非对称信息博弈下银企之间的行为分析来讨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在这一分析过程中构建一个非对称信息下演化博弈模型,讨论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双方最优策略的概率条件以及理想博弈精炼Nash均衡的满足条件。

1 银企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1 基本假设与模型 根据Nash均衡理论,将商业银行与期望融资的中小企业看成信贷市场条件下的两个交易主体,双方之间在契约约束下进行资金借贷交易,具有相互转嫁成本而提高自身获利的可能;银企双方有着利益联系,在博弈中相互影响并作出决策从而使自身收益最大,同时根据条件的具体变化自主地采取策略或行动,并通过策略的组合来实现自身的目标收益函数[13]。

按照上述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双方的行为进行决策时,进行如下假设:假设一:此博弈模型参与人是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各自都为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假设二:中小企业与银行一方先行动,另一方能观测到其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监控成本;假设三:银行利率受到管制,对于不同贷款的中小企业采用同样的贷款利率,为防范风险,银行会采取监控与奖惩制度;

考虑到在现有的融资环境中,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行为如贷款决策、还款信用等受到信息不对称的严重影响以及银企间行为的动态性,将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间的演化博弈分为两个阶段,如图1所示。在贷款申请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称状况,企业的贷款动机、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往往难以甄别,银行需要通过观察它的行为采取对策,银行会产生监控成本。在银企博弈的第二阶段,企业的策略集合包括按时还贷、违约还款等。在法律约束不足的情况下,逾期违约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管,并且企业要依赖滚动债务融资来不断获得资金。而银行面对违约企业可选择某种概率的形式追讨、追回贷款本息,这一过程中会产生追讨成本,企业也会面临信用风险损失。根据上述分析,银企演化博弈模型的具体构建及分析如图1所示。

若企业有一收益率为r的项目,项目建设资金的主要是依赖于向银行申请贷款A,银行的贷款利率为i(企业的项目收益率一定大于银行的贷款利率,即r>i;否则就不会投资),申请贷款的成本为c1。如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观察它的行为策略后同意对贷款申请者发放贷款,且借款企业保证守信如期还款,这一过程会产生监控成本c2。那么,企业的收益为A(r-i)-c1,银行的收益为Ai-c2。

设中小企业投资后获得收益为F(F?叟A(r-i)-c1)。如企业选择不守信用,不归还贷款,若银行不追究,中小企业信用损失为L,则企业的收益为F-L,此时F=A(r-i)-c1,银行的收益为-A-c2;如银行选择追讨,银行追讨概率为P1,中小企业还款概率为P2,追讨成本为k,追讨成功后中小企业被罚款为B,则中小企业在接受还款并被罚款在条件下的收益为F-L-B,而银行获得利息收入Ai,损失追究成本支付为k,银行的收益为Ai-c2-k。在此博弈过程中,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博弈模型如表1所示。

Macleod[14](1988)和Holmstrom[15](2001)认为银企双方只有无限次的演化博弈,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获悉对方的决策信息,并作出最优判断。根据这个观点可以判断:一次性博弈的结果是交易双方倾向于不合作,而演化博弈的结果是交易双方趋向于合作。因此,下文将讨论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在非对称信息下演化博弈关系。

1.2 非对称信息下混合策略的概率分布 假设中小企业的还款概率P2就是中小企业守信的概率,那么企业的不守信的概率为1-P2,那么商业银行选择贷款时在申请阶段必须满足P2×Ai?叟(1-P2)A,即:P2?叟■。因此,可以看出银行是否贷款是由企业还款的概率决定的。当企业的还款概率P2?叟■时,银行的收益是大于零的,银行会选择贷款;当企业还款的概率P2

当然,以上分析是基于纯粹的经济人假设,没有考虑道德风险和银行的奖惩措施。如果加入信用损失风险L和惩罚风险B,那么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银行追讨后选择还款时的收益为:E1=P2*(F-L-B)(1)

选择不还款获得的收益为:E2=(1-P2)(Ar-c1)(2)

由于(1)存在时有F=A(r-i)-c1,联立(2)可知,若E2>E1,即有:P2

讨论1:如果不考虑信用损失风险L,讨论P2与惩罚风险B的关系:

令p(B)=■,对B求偏导数,则有:

■=?坠■=-■(3)

从(3)式可以看出:如果惩罚风险B越大,那么中小企业还款的概率就会越大;反之就会中小企业还款的概率就会越小。

讨论2:如果不考虑惩罚风险B,讨论P2与信用损失风险L的关系:

令P(L)=■,对L求偏导数,则有:

■=?坠■=-■(4)

从(4)式可以看出:如果信用损失风险L越大,那么中小企业还款的概率就会越大;反之就会中小企业还款的概率就会越小。此外,由于我国金融信用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小企业对信用损失风险不是很重视。因此,中小企业的信用损失风险L较小,从而企业的不还款的概率就会较大;这就证明了在实际社会中,当中小企业考虑一次性贷款时,出于利己目的,选择不还款的概率大这一经济现象。

对比讨论1和讨论2的结论可以看出: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防止中小企业选择不还款策略手段,最优的策略选择就是加大惩罚风险B,这样的方式较加大信用损失风险的方式更为有效。

对商业银行而言,在追讨贷款时获得的收益为:

E3=P1*(Ai-c2-k)+(1-P1)(-A-c2)(5)

不追究贷款时获得的收益为:E4=Ai-c2(6)

由(5)和(6)可知,若E3>E4,即有P1>■,表示如果商业银行追讨贷款的收益大于不追讨贷款的收益。

令p(k)=■,对求偏导数,则有:

■=?坠■=■(7)

从(7)式可以看出:追讨的成本k越大,那商业银行选择追讨的概率就会越小。同理,若P 1

1.3 演化博弈的均衡策略分析 从上述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演化博弈混合策略模型可知,该博弈的均衡就是({不贷款,不追讨},{不还款,不还款}),这样的均衡无论对商业银行还是对中小企业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国家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混合策略均衡,即({贷款,追讨},{还款,还款}),商业银行面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选择贷款,中小企业在完成项目选择还款后博弈就结束。但是这样的均衡是各个参数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即{P2=1|P1=1}}成立时,才能使这个均衡成为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

为了达到上述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对商业银行而言,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条件为P2■,即满足在商业银行追讨的条件下选择还款。那么,满足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演化博弈混合策略模型的均衡条件为:P2■(8)

2 结论

本文主要运用非对称信息博弈理论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

(1)根据融资次序理论,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来源于外源性融资,而外源性融资渠道中大部分资金还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贷款,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也就成为了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问题。

(2)对国内学者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归纳与总结,主要从金融体制与改革的视角、宏观层面视角、非对称信息的视角三个方面分析。

(3)建立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演化博弈模型,用数学方法解释了在实际社会中,当中小企业考虑一次性贷款时,出于利己目的,选择不还款的概率大的经济现象。

(4)通过非对称信息下混合策略的概率分析,本文认为: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防止中小企业选择不还款策略手段,最优的策略选择就是加大惩罚风险,这样的方式较加大信用损失风险的方式更为有效。

(5)提出了满足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演化博弈混合策略模型理想博弈精炼Nash均衡的条件公式。

参考文献:

[1]Myers, S. C. 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 [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4(1).

[2]Horworth, C. A. Small Firms’ Dem and for Finance: A Research Note [J].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011(4).

[3]王霄,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3(7).

[4]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 2001(1).

[5]罗丹阳,殷兴山.民营中小企业非正规融资研究[J].金融研究,2006(4).

[6]李涛.政府管制、法治、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发展[J].经济学,2004(4).

[7]罗正英,段佳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选择的内生性约束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06(8).

[8]伍装.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J].软科学,2006(1).

[9]杨丰来,黄永航.企业治理结构、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J].金融研究,2006(5).

[10]胡红星,张亚维.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综合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7).

[11]莫万贵,杨明奇.我国信贷市场的风险与效益分析——一个博弈论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03(7).

[12]王玥,秦学志.双重违约风险下的银企共赢信用机理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8(6).

[1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第7篇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有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其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0%、50%和68%左右;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岗位。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增加税收、提高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融资方面,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问题。

(一)融资渠道窄 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中主要包括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对于发行股票融资,国家2004年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块为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提供了一个平台,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门槛较高,在实际操作方面,只有少数效益好、成熟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上市筹集资金的机会,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较长时间很难进入证券市场。企业债券虽然发行成本低,但由于受政策导向的影响,我国债券市场受到“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分批”的约束,发育程度底,使得中小企业发行债券十分困难。间接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还包括票据贴现、租赁融资、基金融资等多种方式。其中银行贷款服务品种多样,相对而言手续简单快捷,成为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缺乏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本身的透明度不够等原因,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这类企业存在着信贷心理障碍,容易采取信贷歧视政策。

(二)信贷配给存在 信贷配给现象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差额绝对数以及相对数都不断在扩大,例如到2009年底,存贷差额接近5万亿(见图1),而另一方面带来的是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供给不足。

(三)信用度较低 中小企业到期贷款不还或者无力偿还的现象比较普遍,更有些企业在借钱的时候就没有准备还钱,或是想方设法悬空或逃债,因此导致中小企业群体信用的低下。同时,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法人与自然人资产没有严格区别的现象,当企业经营发生困难时,抽逃企业资产时有发生,而且很难控制,贷款的保证往往难以得到落实。较高的经营风险较低的信用状况有时会使金融机构忽视健康成长的那些中小企业贷款的合理需求。

二、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目前对融资绩效的分析一般从两方面进行分析:(1)融资成本,即企业使用资金的代价,包括融资费用和使用费用。企业融资时,应尽量使资本成本最小化。(2)企业是否能够及时融通所需的资金,以及资金是否能发挥最大效应。站在企业角度来看,企业融资得来的资金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直接决定了融资效率的高低。如果企业融资价值较低,所获得收益还不足补偿融资成本的需求,即使融资成本再低,融资效率也不会高。为了更好地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绩效,选取2009年和2010年两年中小板块上市的97家企业作为参考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来测度这97家上市企业的融资效率状况。企业资产总额、负债额、所有者权益作为投入指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收益率作为产出指标。在模型中虽可引入更多的指标,但考虑到指标之间的交叉性和相关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本文所选取的指标已经较为全面地反映中小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的状况,可以充分体现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各个方面。

(一)实证分析 具体为:

(1)融资效率分析。根据97家中小板块企业的原始数据,整理出相应的输入输出数据,利用DEAP-xp1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如表1、表2所示:

从表1、表2可以看出,2010年这97家中小企业,仅有9家(9.28%)综合效率值为1,2009年为7家(7.22%)综合效率值是1,说明投入最小,无冗余,产出最大,无短缺的公司所占的比重很小,还不足10%。综合效率值小于1的公司在这两年中比重都超过90%,存在投入和产出不足的情况。

在非相对有效的中小企业中,2010年有8家仅为技术有效而非规模有效,既非技术有效又非规模有效的企业为80家,占到总数的82.47%,从这个角度来看2010年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是比较低的。表2反应的2009年的数据也说明这种情况。

(2)行业影响分析。为了解行业之间融资效率的差异,根据比重把97家企业分为四个类别进行比较。

通过图2可以看出2010年较于2009年各个行业的融资效率基本呈上升趋势,但是之间的绝对差额并不大,从发展趋势可以看出,2009和2010年度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水平都没有明显得到提高。通过行业内的比较,石化塑胶和医药生物这两行业较于机械设备以及其他一些行业的融资效率高。

(3)规模报酬分析。通过DEAP-xp1软件计算得出的实证数据可知:2009年在这97家上市的中小企业中,有规模报酬递减的有23家,规模报酬不变的有8家,其余66家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规模递增报酬增加的比例为68%。2010年有18家规模报酬递减的企业,规模报酬不变的有8家,其余71家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规模报酬增加的企业所占比例为73%,因此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属于规模收益递增的企业,但是从平均效率值来看(0.6左右),还是有些偏低。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为这些中小企业缺乏发展资金,因而制约了这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分析结论 具体为:(1)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低下。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2009年技术有效或者规模有效的企业为17家,只占到总数的17.53%,2010年技术有效或者规模有效的企业为16家,占到总数的16.49%,可以看出2009-2010年这两年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比较低。存在投入和产出不足的情况,在现有资金投入情况下,企业并未充分利用,使得企业产出未达到最优。(2)中小企业普遍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资金缺口大。中小企业普遍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这说明其处于成长期和扩张期。在成长期,企业将新产品投放市场,产品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销售量和利润呈上升趋势,企业整体呈现出一个发展向上的趋势,但是企业仍然处于亏损阶段,需要外部资金增加设置。在扩张期,企业已经占领了一部分市场,但为了迅速抢占更大的市场,需要组织大规模的生产,并需要短期内获得大量资金。

三、中小企业融资绩效提高措施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关键要形成企业、银行和政府三方面相互协调的经济关系,因此从企业自身、金融机构、信用担保体制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四方面提出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措施。

(一)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主要表现在:(1)完善财务制度。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信贷资金是否可得。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准确性和真实性失真等都将严重影响金融机构对其资金的支持,因此中小企业要积极完善财务制度。首先政府应该采取鼓励措施,支持会计师事务所,税务机关等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帮助其建立规范的会计账簿,完善企业会计制度,使其最终能够提供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财务报表。(2)加强信息披露。“信贷配给”是中小企业在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债务融资时所遇到的问题,主要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完善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企业信用风险的透明度非常重要。而前提是必须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要求中小企业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前提下充分公开自己的信用信息,这样才有利于消除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深化国有银行改革 主要表现在:(1)信贷审批权力层次化。国有商业银行上收贷款权限,取消基层银行的贷款审批权,这给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因此银行需要做到对不同贷款条件和产品实行差别化对待。集中风险高的大额业务审批决策权,对于中等以下额度,风险较低的贷款,应当将审批决策权适当分散到基层机构和相应的信贷人员。(2)信用评估中介机构介入。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信息采集成本太高,对信贷风险难以掌控。如建立相应的信用评估中介机构,可以降低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的成本。此外中小企业也需要为其提供包括资金方向、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司法诉讼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

(三)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主要表现在:(1)创建高效的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过分依赖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多注重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核查企业的存贷增减,贷款使用、回笼等情况,最后由权威评估机构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偿债能力,风险保障能力以及信用指标等主要指标作出符合事实的评估等级,以此作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决策依据。(2)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一是建立分层次的政府信用担保体系。可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地方主导中央辅助。另外,中央和地方的担保侧重点不同,中央重点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及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而地方则根据本地中小企业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担保重点。二是发挥民间担保机构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量大面广,而国家的资金有限,仅仅依靠政府的信用担保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无疑是杯水车薪。因此不仅要开展政府的信用担保,更需要引导中小企业之间的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担保,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担保机构的作用。三是规范对担保机构的管理和监督。为了保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应该明确指定一个政府部门监督和管理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主要是对担保机构的资质,担保程序,担保机制和收费标准等进行监督管理。

(四)改善宏观经济制度 主要表现在:(1)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在行使其职能时,不仅要站在国有大企业的立场上,维护大企业在吸引社会资金方面的垄断地位,更需要对中小企业给与较多的关注,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逐步改变政府在金融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由原来依赖国有大企业转变为依靠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来实现促进经济的增长。(2)完善法律体系。由于目前我国关于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许多法律不具体,实际中难以操作。二是相关法律滞后于经济发展。建议政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司法环境。一方面,修改完善《担保法》,与此同时完善全国统一性的动产担保登记制度,进一步扩大动产的担保范围,增强贷款人的积极性,保护各方的利益。另一方面,颁布《担保公司条例》,使得担保机构的行为有法可依。条例应该对行业标准,担保比例,担保方式,担保赔偿数额等担保的关键内容作出统一的运行规定。

参考文献:

[1]周小云:《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研究》,江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一、主要文献观点梳理

银行组织结构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是近年西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讨论的一个主要方面。传统观点认为,地方中小银行是中小企业信贷的重要提供者,在总资产中,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重远远高于大银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对银行管制的放松,引发了银行兼并风潮,中小银行的数量急剧减少。

我国银行业的背景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但我国国有大型银行垄断的结构和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及其融资困难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随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日益引起关注,银行组织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很自然地受到理论界的重视,产生了大量文献。其中,强调通过发展中小银行和金融结构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为政府在银行兼并中的反垄断政策提供参考。

林毅夫、李永军(2001)认为,我国以大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不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而我国的中小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不能提供可靠的以财务报表为核心的硬信息,导致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银行和企业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地方性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有较广泛的获取中小企业信息的渠道,可以获得各种软信息来弥补硬信息的不足,对中小企业具有信息优势。因此,中小银行应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主要提供者。

张捷(2002)区分了四种中小企业的信贷技术,即财务报表型贷款、抵押担保型贷款、信用评分技术贷款和关系型贷款。其中,前三种贷款依赖硬信息――易于量化和传递的信息,关系型贷款依赖软信息――不易量化和传递的信息。我国中小企业适应的贷款形式是关系型贷款,而在关系型贷款中需要的是关于中小企业的软信息,中小银行在收集中小企业的软信息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发展中小银行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的信息问题,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李志(2002)提出一个垄断情况下的企业信贷模型,得出结论,大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贷款时,中小企业的均质性、抵押比率、大企业项目质量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变量。在信贷紧缩过程中,大银行将主要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论文将中小银行的金融机构引入前述企业信贷模型,发现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引入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条件,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息优势、数量和中小企业融资总额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吴洁(2006)通过模型深入分析了大银行与小银行在贷款项目信息生产、资金配置、经理激励以及银行产出等方面能力及效率的差异,从中探求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对银行组织结构的要求。研究发现,银行规模的大小、银行管理层次的多少、权力的集中或分散都将对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管理层次少、决策权分散的小银行在基于企业软信息发放关系型贷款方面拥有比较优势,而集权式大银行则在依据硬信息发放市场交易型贷款方面表现更佳。由于中小企业放贷依赖于软信息,因而管理层次少、决策权分散的小银行更适合于提供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

分析上述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认为上述文献也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在对中小企业贷款上,信息优势只是一个方面,在风险承担、提供综合服务方面,中小银行不具备优势,因此,仅从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优势就认为发展中小银行是片面的;二是没有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大银行和中小银行信息优势消长的动态上把握银行规模结构和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三是不能解释目前我国中小银行集中于大型企业客户,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正努力挖掘中小企业客户这一经济现象。

二、银行组织结构的信息优势分析

通常,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息优势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信息便利,即地缘优势;第二个层面是信息技术或金融信息分析能力方面的优势;第三个层面是银行经理采集信息的意愿和激励的优势。概括地说,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息优势不是绝对的。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大银行在第一、三方面的劣势也会越来越不明显。

在信息便利方面,地方中小银行和其潜在贷款对象的中小企业同属一个社区,与中小企业主有较密切的人脉联系,获取信息的非正规渠道较多。因此,取得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自然的”信息优势。相对而言,大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平均距离较大,一般和中小企业并不属于同一社区网络,获取信息的非正规渠道较少,不具有获取中小企业信息的自然优势。

在信息的激励方面,中小银行组织结构简单,层级较少,信息易于在基层经理和上级主管之间传递。决策者接近第一手信息,信息的耗损较少,基层经理搜集比较严重的问题,信息从基层经理传递到具有决策权的上级主管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损耗,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缺乏硬信息,软信息不易于在银行部门和层级之间传递。因此,一般而言,在信息搜集激励方面,中小银行也较大银行具有比较优势。

在信息处理技术或金融分析技术方面,大银行比中小银行具有优势。大银行一般有精密的信用风险模型和专业的风险分析人员,而中小银行在人力资本和信贷风险模型方面和大银行有差距。大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融资中具有“人为的”信息优势。在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地缘的信息优势的重要性会逐渐降低,认为信息优势的重要性会逐渐上升。另外,信息本身并不是关于中小企业的任何信息,而是包含着对初级信息的加工处理、形成有用信息的过程,分析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大银行具有分析人员和分析模型的优势。大银行可以集聚经济和技术各方面的专家,在人力资本上具有优势。大银行因规模而产生的内部分工和专业化优势,在对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同样会有所体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中小社区银行对当地中小企业的信息优势也受到削弱。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息优势主要表现在非公开和非标准化基础上。中小企业之所以不能提供标准化信息,其原因之一就是提供这种信息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中小企业公开信息的成本,这就会使中小银行的信息越来越不明显。

综上所述,不同规模的银行组织结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优势是相对的、动态的。

三、建立多层次的银行融资体系

目前,受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及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影响,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正被商业银行高度关注。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分散信贷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大银行凭借先进的信贷技术及高素质的信贷人员,正逐渐渗透到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而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这些都进一步说明银行组织结构规模并不构成影响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因素,也为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体系的设计提供了前提基础。

鉴于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以及不同类型银行组织结构对中小企业信贷相对优势等因素,本文认为应建立一个适合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中国模式”――多层次的银行融资体系,以此来缓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

1、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

自上而下地建立一家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性银行,这是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最直接方式。政策性银行是指以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为目标,在特定领域贯彻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从事政策性投、融资活动,并为政府所控制的金融机构,其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经济发展越是不平衡,政策性银行的填平补缺的作用就越必要;市场机制越不完善,就越需要政策性银行去矫正。当前,我国组建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基础产业、进出口业和农业的发展。而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外部资金融通困难的现状客观上要求政府尽快组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其组织形式可以采用国家参股形式,实行独立核算、自主、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向金融机构借款和发行债券。资产业务主要是向经营管理水平高、产品有市场、技术设备先进、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由于政策性贷款具有偿还性,必须还本付息,比起财政拨款有利于保证中小企业合理、高效地使用政策性资金,避免资金浪费、效益低下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消除中小企业借款不还,期待国家豁免债务的心理;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水平,使其健康的发展。

2、国有银行、中小银行优势互补,共促中小企业贷款

理论上,由于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并不对中小企业具有信息优势,且管理层次少、决策权分散的小银行在基于企业软信息发放关系型贷款方面拥有比较优势,而集权式大银行则在依据硬信息发放市场交易型贷款方面表现更佳。而且,目前国有银行正逐步渗透到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与此同时,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中小银行也正发挥着积极的现实作用。考虑到上述各因素,本文认为在建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体系中,不能过多强调某种结构的银行组织,而应发挥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各自的优势,形成二者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一,国有银行可利用贷款技术优势,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由于国有银行的产权不清晰、管理层次多,在贷款管理、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管理中存在两难困境:如果决策权不下放,存在着严重的多重问题,即各级人的不努力和从贷款交易中寻求个人利益的行为给银行带来损失;如果将决策权上收,银行内部信息传递也会出现信息的内部损耗问题,会降低决策效率。银行必须在提高决策效率和降低成本之间进行艰难的权衡。目前在我国金融风险突出的情况下,国有银行普遍上收了贷款决策权,权限的上收必然导致贷款的集中化趋势,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获得极为不利。而国有银行可尝试将对大型企业的信贷技术――信用评分用于中小企业,信用评分方法的特点是标准化的模型在其中起主导作用,而不是主要依靠业务人员的个人判断。通过客户信用评分技术,将贷款风险管理和贷款审批发放过程标准化,不但可以发挥大银行客户样本大、信息处理技术先进的优势,避开大银行缺乏企业软信息的劣势;而且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和问题给银行带来的损失。这样,从总体上降低了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和风险。

第二,在国有银行组织结构改造方面,尽管“小银行优势假说”,即中小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贷款上具有大银行不具有的优势,可能在实践上会推进中小银行的建设。但是,在我国中小金融体系不完善、大中小银行贷款对象选择上具有趋同性的现实背景下,国有银行的基层行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小银行的一种替代或者过渡性选择。如可尝试有选择地对国有银行部分分支机构进行分权化、扁平化改革以提供中小企业关系型贷款。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一再鼓励国有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 但始终收效甚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现有国有银行的组织结构特点并不适合于提供依赖软信息进行决策的中小企业贷款。国有银行是按行政区划布局的,组织链条通常包括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等多个层级。而且,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有银行在强化自我约束的改革中走上了撤并集中、决策权上收之路,这使国有银行更难以对中小企业放贷。要使国有银行提供中小企业贷款,可选择部分分支机构进行决策权下放和扁平化改造,以减少委托和信息传递的中间层次。

第三,引导中小银行向贷款业务相对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由于中小银行受到其资产规模小的限制,不可能从事“金融百货公司”式的综合业务,它之所以在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就在于它分工细化,具有自身与中小企业的近距离、贴身服务等特点。如美国的互助储蓄银行吸收中小额储蓄存款用于不动产抵押贷款,并从事对公司债务投资业务。再如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金库主要对中小企业债务提供保险,并向信用保证协会融资。另外,还出现了化工银行、纺织银行等专业化银行,各种具有不同业务强项的中小银行组成一个综合性的中小银行体系,避免了大银行的高昂组织成本,又不落入小而全的分散经营模式,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发展强项业务,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2] 李志: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6).

[3] 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6).

[4] 黄海沧、李建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冷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3(4).

第9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所有制歧视

 

一、引言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其发展不可能主要依靠股权融资(直接融资),多数只能依靠银行贷款及其它间接融资方式获得流动资金。因此可以说间接融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撑。近年来,中国政府陆续颁布多项法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例如2003年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2005年至2006年银监会等部门出台的一系列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放宽政策,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兴趣点所在。本文关注的是融资放宽措施是对国有中小型企业更有利,还是对私营、外资企业倾斜更有利?同为中小企业,受益于逐渐宽松的间接融资环境,非国有中小型企业是否遭到了歧视。

许多学者将所有制歧视作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①],但是国内学术界使用的数据证据多是来自局部地区企业的问卷调查,或者中小企业板块企业年报。例如,徐洪水(2001)经济学论文,郭斌和刘曼路(2002),虞群娥和李爱喜(2007),都以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都较为成熟的浙江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也都选择了问卷调查。梁冰(2005)选择了全国东、中、西部有代表性的六个城市的1105 户中小企业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田东霞(2005)等专门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做了经济与法律等多方面的论述。此外,2002年德国IFO经济研究所、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调查系统及国经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组成的“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联合专题调查项目”(IFO等联合项目)获得的数据也被很多研究所使用,例如康立(2007)。以上的研究方法是企业个体层面的调查,能够获得第一手详实数据,但是仍然存在有两个缺点:首先,问卷调查准确度难以保证。问卷调查高成本与低收益的特点决定了获得样本量的有限。多数只能得到各种间接融资渠道选择比例,并不能获得实际间接融资变动的精确数字。其次,问卷调查方法难以实现持续性,并且抽样方法也因人而异,造成无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持续统一的关注中国。也有学者使用资本市场的数据进行研究的,比如刘建勇和杨浩(2008)就对2006年一年的中小企业板块企业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得到规模歧视大于所有制歧视的结论。康晶(2007)选择了单个上市企业进行融资研究。赵英军(2006)从单个城市信用社角度出发,研究中小银行的贷款业务。还有一部分研究建立在银行贷款流向的统计分析上,例如李凯慧(2003)就研究了国有银行对非国有企业贷款占全部银行贷款的比例问题。但是简单的统计比较具有很大的局限,难以对各种因素综合考虑。

针对以上研究方法的不足,本文考虑采用中小企业面板数据对所有制歧视的存在进行验证,对近几年来的政策效果做一个实证分析。目前国内使用面板数据分析的文献极少。陈晓红和刘剑(2006)的截面数据回归分析是有意义的尝试工作。他们主要考察的是银行贷款余额,这一点与本文的关注点不同。凌智勇(2004)对上市公司的多年平均数据做了相关回归分析,其中使用到了短期贷款、长期贷款、流动负债率等变量经济学论文,并控制了贷款额度增加额与总资产之比为因变量,这一点和本文有相似之处。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无疑会给研究带来很多好处,尤其是调查数据时间上的持续能够反映各年度政策效应的趋势,并且由于统计口径一致从而能够被不同研究者验证研究成果。

本文以下安排为:第二部分介绍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第三部分是文章的计量模型分析和估计结果,第四部分按照实际控股类型重新定义企业所有制,做了稳健性的检验,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②]处理

如前所述,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使用面板数据进行政策分析,分析对象是2001年至2006年间有关促进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具体有两个关注事件:2003年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银监会2005年7月的《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以及之后的一系列银行等金融业的间接融资放宽政策,比如国家开发银行开展的“两台一组”中小企业贷款模式等等。以这一段时间的政策效果为研究对象的国内还有应展宇(2004)等,但是这些主要是用文字论述政策变迁的影响。

表1: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行业

指标

单位

中型

小型

 

 

建筑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量

销售额

资产总额

万元

万元

600~3000

3000~30000

4000~40000

600以下

3000以下

4000以下

交通运输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量

销售额

万元

500~3000

3000~30000

500以下

3000以下

工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量

销售额

资产总额

万元

万元

300~2000

3000~30000

4000~40000

300以下

3000以下

4000以下

邮政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量

销售额

万元

400~1000

3000~30000

400以下

3000以下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量

销售额

万元

400~800

3000~15000

400以下

3000以下

零售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量

销售额

万元

100~500

1000~15000

100以下

1000以下

批发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量

销售额

万元

100~200

3000~30000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
发表咨询 润稿咨询 文秘咨询 购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