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技项目经费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2 15:28: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科技项目经费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科技项目 经费支出 措施

科技项目的开发利用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项目经费支出管理受到普遍的重视,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文章拟从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出发,探讨改善科技项目经费支出管理的措施,以便加强国家科技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政府科技项目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一)政府科技项目支出的规模

从绝对量上看,我国科技项目经费支出不断扩大。2004年国家科技项目经费支出为1000亿元,到2009年到2010年仅一年时间经费支出由3000亿增加到4000亿,科技项目经费支出的绝对数目增量巨大,增速较快。科技项目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0年超过了1%。按照国际标准,科技项目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2%之间,属于科技发展小有成就的国家,对我国来说这是质的突破。但是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相比,我国科技项目经费支出仍然处于低水平,我国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增加科技投入是必然选择。

(二)政府科技项目支出的结构

科技项目通常分为基础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和实验发展项目三类。三类项目之间y有密切联系,存在合适的比例。我国各微观主体目前普遍重视实验发展项目,由于基础研究项目短时间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也较少,形成了实验发展项目经费支出最高,应用研究项目经费支出居中,基础研究项目经费支出最少的结构。据统计,企业用于基础项目和应用项目的经费支出不到总经费支出的10%,而高校则把应用项目作为重点,应用项目的经费支出占据总支出的50%以上,基础项目的经费支出仍然是最少的。

二、政府科技项目支出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项目经费支出相对不足,生产与研发创新不平衡

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项目经费支出必不可少。当前科技项目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仍有部分地区对科技投入不重视,部分领导仍以旧的思路规划地方经济发展,过度重视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和投资,忽视了经济发展后备支撑力量的培育。部分企业重视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而忽略了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创新,导致产品的经济价值较低,在很多高技术产品上充当了加工商。以液晶显示屏为例,由于缺少技术产权,我国的企业只能分享不到30%的利润,却占据了主要的生产能力,最后只能“为他人做嫁衣裳”。企业生产和研发创新不平衡,政府的科技经费支出也缺乏对研发具体细节的约束,导致研发后备力量不足。

(二)科技项目经费结构不合理

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结构不合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过分强调其中一项,而忽视了整体的比例结构。目前企业过分重视实验发展项目的经费投入,对于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经费支出非常少;科研机构情况相对较好,但是基础项目的经费支出仍然较低,因为科研机构是研发的专业机构,专业机构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都不足,更何况是企业?!高等学校相对来说对基础研究项目的经费支出较大,但是仍然以应用研究为主。整体上看,我国科技项目经费支出的市场化导向较为明显,基础研究项目经费支出不足,不利于国家科技的长远发展。

(三)经费支出管理不善,经费使用效率不高

经费使用效率低也较为明显。首先,支出管理不善,资金损失浪费严重。奢侈摆阔、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象仍较严重。部分项目建设盲目,项目半途而废,给经费带来巨大的损失。某些单位事业机构重复设置、设备重复购置、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导致投入产出效率低下。其次,科技经费支出管理方法落后,经费支出缺乏必要的预算管理。经费支出管理方法仍然采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没有引入预算管理的科学方法。经费支出管理过于粗放,缺少宏观性调控,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第三,科技经费支出方法原始,产学研配合不协调,科技经费支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科技经费采用政府财政直接补贴,导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项目经费而合作,经费到手分离,经费支出却没有成果。

(四)项目经费需求压力大,审批机制不科学

国家科技经费支出总量是不断增长的,这是国家整体策略的必然选择。但是各微观主体的推动作用导致项目经费的分配面临巨大的压力。申请项目经费的原因有主动性和被动型两种。一部分单位是因为项目的需要而被动向国家申请,另一部分单位是为得到项目经费而设立项目向国家申请。前者一般能够产生真正的科研成果,而后者却是以获取项目资金为目的的。科技经费总量既定,而项目众多,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经费必须通过申请审批的程序获得,各微观单位为获得项目经费,不得不“跑”项目。但是我国的审批机制不健全,项目的评估制度方法缺乏合理性,往往会造成分配不合理,真正需要经费的项目没有申请到,而为项目经费而设项目的单位,通过钻制度空子获得了经费。

三、改善政府科技项目支出管理的措施

(一)加大科技项目经费支出

增加科技项目经费支出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政府需要加大对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不是靠等待和空想,靠的是研究实干。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科技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发达国家科技项目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对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政府应该逐步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额度,提高科研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缩小与发达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差距,满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研经费需要。

(二)优化科技经费支出结构

各微观主体应该用战略眼光看待科技项目,提高决策的宏观性和可持续性,不能只把目光放在当前的经济利益上。基础研究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之所以在物理化学等理科方面没有研究突破,很大的原因在于基础研究不强,过分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利益,导致核心技术缺乏,只能获得较小部分的利润。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强科技项目经费支出的宏观调控,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在项目的审批上进行控制,在经费预算中根据申请主体合理确定基础项目、应用项目和试验发展项目的总额比例。另一方面,各个微观主体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比例。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该加大基础研究项目经费的投入,企业可以适当提高基础项目经费的额度,使其能够与市场相衔接,避免在高新技术领域受制于人。

(三)实施预算管理,加强科技经费支出审计

各微观主体应该更新管理理念,改变过去陈旧的经费管理思想,实施预算管理,提高科技经费管理的科学性和预见性。申请科技项目时要做好预算,细化项目的执行与资金的使用,科技项目通过审批后,严格按照预算使用资金,防止铺张浪费现象和重复建设。应该建立完善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并且健全审计监督机制,提高经费使用的可控性。同时要发挥审计的作用,加强科研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和事后的审计。

(四)优化科技经费支出手段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科技经费支出的管理,优化科技经费支出手段,是科技经费发挥应有的作用,防止出现经费申请和使用不一致的现象。科技经费若采用传统直接财政补贴的方法,部分单位会为项目经费的补贴而合作,经费下发后分离,项目会出现无果而终或者应付的情况。经费支出可以采用国家部门审批,地方主管部门控制的模式管理。项目由具体单位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通过审批后将科技项目经费交由相关部门的地方派出机构,项目经费的使用采用垫付报销的方法,这样可以控制项目经费支出的细节,提高经费使用的可控性。

(五)健全项目经费审批机制

虽然国家科技经费支出总量是不断增长的,但是由于项目众多,无法满足所有项目的经费使用需求,而健全项目评估审批机制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的必然选择。科技经费只有用到能够产生科技成果的项目上,才能保证经费的高效率。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建立整套评估审批体系,提高申请项目的甄别能力,应该使资金的审批部门和支付部分相互分离,杜绝权力寻租以及靠关系拿项目经费的情况。另外应该建立项目评估委员会,防止评估权力极端化,提高项目评估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孙晓峰.研究与开发活动中财政支持[J].经济学家,2005

[2]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R],2006

第2篇

第一条为了加强*省省筹资金资助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管理,进一步管好用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对象为:国家留学基金委、*省留学人员管理委员会选派的高级访问学者、普通访问学者以及通过其他渠道出国进修、国际合作、攻读学位等留学连续一年及一年以上并有留学院校、科研院所、我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正式证明者。

第三条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和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具有国际前沿学术水平的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开发前景广阔,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研究项目;服务于农业、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事业的超前课题。

第二章申请条件

第四条留学人员科研经费的申请人必须符合第二条规定,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者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

(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第五条申请项目符合第三条规定。

第六条下列人员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但可作为项目组成人员参加研究:

(一)现在国外学习未回国的留学人员;

(二)准备再次出国留学半年以上的留学人员;

(三)以前省筹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尚未结题者;

(四)以前省筹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虽已结题,但未做出突出成绩的;

(五)年龄超过55周岁者。

对确因课题需要,本人身体健康的博士生导师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技术职称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第三章申请和审批程序

第七条留学人员科研经费的申请,每年一次,时间为4月1日至5月31日。

第八条申请留学人员科研经费的人员,到*省留学人员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留学生办)申领《资助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申请表》、《资助回国留学人员项目推荐书》,认真填写后报本单位学术组织。

申请表(推荐书)必须由项目组成人员(推荐者)亲自签名,不得冒签或代签。

第九条单位学术组织应对申报资助项目的科学意义、研究特色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审查签署意见,并经单位审核盖章后报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贸委等归口主管部门。

归口主管部门应组织同行专家对申报资助项目材料进行初审后,提出预选方案报省留学生办。

第十条省留学生办对申报资助的项目进行核实、汇总后,对需资助经费较大的项目,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论证、评审;对需资助的一般项目,组织有关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最后综合各方意见,拟出预选项目,经省财政厅审核同意后,报省留学人员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

第四章经费管理和使用

第十二条留学人员科研经费由省留学生办、省财政厅负责监督,有关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共同负责管理,项目负责人具体使用。

第十三条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经省留学人员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省财政厅直接将科研经费下达到有关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将经费转拨项目单位,并保证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十四条项目负责人应在所批科研经费额度内认真制定经费使用计划,本着节俭、实用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科研工作。

第十五条留学人员科研经费只能用于购置科研所需专用设备、配件、试剂、资料、调研费用等项开支,不得用于购置交通、通讯工具、音响、录摄设备及用于出国和参加国外举行的学术活动。

如发现所拨科研经费使用不当,将追回已拨科研费用,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六条各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科研经费批准用途,合理安排使用。年终将所有项目(包括结题和未结题)的经费决算报归口主管部门及省留学生办,各主管部门将所属单位决算审核、汇总后,按规定时间向省财政厅报送年度决算报表。

第五章项目管理和实施

第十七条对资助数额较大的项目,项目负责人接到省筹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批准通知后,需根据批准通知规定的年限和资助经费签订《*省省筹资金资助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合同书》。经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按规定的时间报省留学生办,逾期不报,视为自动放弃。省留学生办上报省留学人员管理委员会批准办理撤销手续,科研经费退回省财政厅,重新安排新的科研项目。

第十八条科研经费到位后,项目单位应及时组织实施。

涉及到预定目标、研究内容有较大变动的,以及需延期实施或中止实施等情况,项目负责人需提出报告,经所在单位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归口主管部门及省留学生办审批。

第十九条项目单位必须保证项目资助期内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稳定。

如项目负责人工作调动,项目负责人可在原所在单位继续完成项目研究;或由原所在单位更换合适的项目负责人(留学人员)。

第二十条研究项目不能按计划执行的,所在单位和归口主管部门可建议予以中止、撤销,并报省留学人员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办理中止手续,经费(余额)退回。

第二十一条项目单位每年须对本单位的留学人员科研经费项目的执行与管理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并填写《*省省筹资金资助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年度进展报告》,于次年1月15日前报归口部门和省留学生办。

第二十二条省留学生办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安排一定时间,对资助项目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检查。

第六章项目结题与验收

第二十三条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的结题与验收由主管部门负责。

第二十四条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一经完成,均应对其进行结题验收。

项目负责人应做出结题总结报告;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应认真审查全套技术资料,签署结题意见。并聘请有关专家组成结题验收组。

结题验收组对该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并写出结论。验收结论应科学、严密、实事求是

资助经费较大的项目,应在省留学生办参与下进行结题验收。

第二十五条聘请的结题验收组成员应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二十六条凡已结题的项目资料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全部资料应立卷x/刁档,并报IJ王口管理部门和省留学生办。

第七章成果归属和推广应用

第二十七条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成果归国家所有,项目单位有权使用和有偿转让转化,并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成果奖励和专利。资助项目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应标注“*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字样。

第3篇

关键词:科研项目 经费 预算管理

随着国家的发展与国家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家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科研经费规模的快速增长为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使得科研项目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绩,并且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生产的各个领域之中,获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国科研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作中屡遭困境。如何更好地对的科研积极性进调动,更加有效对科研经费进行合理的运用,已经成为了当前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一)预算编制意识淡薄

首先,科研人员对经费预算的严肃性、重要性认识的不足,认为编制预算的目标就是申报项目,只要把项目争取下来就可以了,没有根据项目的研究进度和实际需要进行认真测算、精心编制。其次,与财务部门沟通不够,自己单打独斗,凭经验估算,导致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及准确性,不能全面真实反映预期成果所需要的成本支出,从而影响科研项目的预算执行及验收评价。

(二)预算编制结构不合理

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结构不合理,导致专家评审时对编制虚高的预算进行削减,对编制偏低的预算未能给予调增,从而影响了项目经费的申请、执行及结题验收。如在设备费预算的测算内容中,应尽量安排用于购置专用设备,一般不宜列支实验室必备的常规通用和办公设备;又如差旅费、劳务费等研究过程中肯定会发生的支出,应根据科研任务的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编制。

(三)测算依据过于笼统

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应当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等进行详细说明。但实际操作过程,多数科研人员对测算依据的说明不够重视,测算依据过于笼统、模糊,不够细化和明确,致使专家无法确认项目的经费需求,也无法鉴别经费需求的合理性。虽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建立了预算评审结果的沟通反馈机制,给科研人员提供一次补充说明的机会,但意见的反馈是否详实,表达的意思是否明确,科研人员的理解是否充分,都将会影响到预算补充说明质量,同样会影响到科研项目经费的争取。

(四)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监管不力

首先,平时不能全面、及时、 准确地反映和把握预算的执行情况,项目验收时,调账频繁,没有真正起到预算前期控制和过程控制的作用。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没有按预算使用科研经费,且有部分经费没有真正用在科研上的现象,甚至有极少数人弄虚作假,用假票据虚列支出以及编造虚假合同违规转移资金等违法乱纪行为,这都大大改变了科研立项的初衷。

二、加强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科研项目预算管理责任体系

首先,充分发挥项目承担单位在科研管理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督作用,进一步强化单位领导的责任,提升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的责任意识,建立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落实预算管理责任链,将预算管理科学化渗透落实到预算管理单元中去,促进预算管理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其次,建立健全项目经费管理责任制,明确项目负责人、科研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的职权;推进预算管理的协同机制,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联动,具体执行部门全力配合和落实的责任机制,促使科研项目经费合理、有效的使用。

(二)增强对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认识

首先要真正认识到科研项目预箅管理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工作,确实发挥科研经费管理的职能作用,抓好项目的申报与实施,保证科研资金的安全和完整。项目负责人消除“科研经费是自己争取来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认识误区,应树立“用好经费,接受监督”的责任意识。其次,定期组织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开展财经法规、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让科研人员了解和掌握国家财经法规及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把自律意识落实到执行制度上来,科学规范地使用好科研经费。

(三)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首先,熟悉预算编制方法,把握支出科目内涵。认真领会各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仔细阅读预算编制说明以及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管理问答,了解科研经费的特点,熟悉预算编制要求和方法,把握各支出科目的内涵。其次,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研项目预算编制要早筹划、早安排,要做前期的市场调研,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的变化,在同行业(同领域)公允的范围内据实编制;预算编制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技术路线、考核指标等要求,预算的上报时间要求比较紧,必须要求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先期介入,分工协作,与课题负责人一起共同完成预算编制工作,避免在审核环节,提出修改意见,由于时间匆忙,致使预算未能很好的修改与完善。

(四)加强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与监督

构建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切实发挥行业部门、科技主管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和承担单位的经费监管职责,加强协调和沟通,形成监管合力,对提高科研经费的安全和效率,提升科研能力,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财务管理是科研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预算执行的关键在财务监控,监控有序则能确保预算目标的完成。为确保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真正做到按照科研需求科学编制和实施预算,需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科研立项、预算、核箅及验收工作中的决策和监督作用,让财务管理与监督贯穿项目管理的始终,实现对科研项目的全过程跟踪管理。

参考文献:

[1]薛亚玲.课题制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制度分析、国外经验借及对策建议[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4)

第4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 科研项目绩效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069-02

科研经费是指各种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而支出的费用。科研经费通常由政府、基金会、民间组织或企业等通过委托或者评估筛选等方式来分配,用于解决特定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科研经费的投入愈来愈大。科研经费是高校提高科技水平、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科发展、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增强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如何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项目的绩效是科研和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国家、社会和项目管理部门十分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不科学。许多高校还没有将科研经费管理纳入经济责任制范围,没有明确界定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其他相关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也没有设置专门岗位负责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项目决算工作,对不同层次、不同来源渠道的科研经费,没有针对性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使用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缺乏应有的规范。财会人员对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科研经费预算大多是由项目负责人凭经验编制,没有财务人员的参与,对成本要素考虑不周,预算不科学、不准确,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需的成本。

2.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不灵活,沟通、协调失衡。科研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经济效益估测、预算计划编制、中期项目评估和项目结题决算等各个环节,都缺乏财会人员的专业指导。从科研项目申请、立项到经费入账、中期评估以及项目结题结账的整个过程内高校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沟通、协调不足,信息、资料反馈不及时,从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上难以使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普遍缺乏共同督促项目组按项目进程合理使用经费的理念,没有时间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意识。

3.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经费管理混乱。多层次、多渠道的科研经费收入现状对财会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和经费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及时对财会人员进行国家科技政策、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财经制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财务部门内部控制管理不严格,未设置专门岗位管理科研经费,岗位职责不明确,长期不轮岗。到账科研经费不及时入账。财务部门不按照经费来源对不同项目单独建账或分类设账,将同一项目负责人的不同渠道、不同项目周期的项目经费打包处理,或者对不同经费来源的科研项目采用一样的管理办法,造成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混乱,无法监控各个项目的财务进展情况,更谈不上项目决算。财会人员在科研经费支出核算时,对政策把握不准,业务能力有限或责任心不强,审核不严格,不能够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项目经费预算控制经费支出,造成科研项目经费支出账目混乱。

4.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低下,绩效评价体系缺失。由于普遍实行科研项目组负责制,科研经费开支主要由项目组长安排、审批。项目组往往自行计划开支,为了便于本项目的实施,不可避免地会购买所需要的仪器设备,造成大量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学校难以做到固定资产合理配制和资源共享,导致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对于已结题的科研项目,验收时关注的主要是论文、专利、标准等技术层面的成果等,很少开展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

5.科研成果的价值观念淡薄,科研经费形成的资产流失严重。科研成果包括专利权、著作版权、软件等,高校对上述知识产权的价值观念淡薄,大多停留在知识产权登记和档案管理层面,没有纳入学校财务的无形资产的管理体系。项目组购置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办公用品大多由项目组自行保管使用,发生校内工作调动和岗位调动时,一般不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物随人走。个别科研人员擅自将专利权、著作版权、软件等与外单位进行项目合作和成果转化,造成科研经费形成的资产流失严重。

6.对科研经费监督审计不够,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学校监察、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管理乏力,科研课题的预算与实际使用情况存在较大差距。不少科研人员开支科研经费的随意性大、主观性强,将科研经费用于旅游、福利、私人消费和与课题研究无关的活动,或者以协作费、测试费等名义转拨科研经费和违反有关规定将科研任务外包等行为,或者违反规定自行调整预算和挤占挪用科研项目经费。许多报销票据名不符实,旅差费中有许多“探亲旅游费”,会务费中有不少“礼品费”和“招待费”,办公费中有“日常生活品费”等。甚至张冠李戴,巧立名目套取现金,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二、改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措施

1.转变和更新观念,树立对科研经费使用的正确认识,自觉遵守科研经费管理规定。改变个别项目负责人存在的“项目是我申请争取得来的,经费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错误思想,改变有些科研经费支出存在无序性和随意性的状态。树立“不同渠道项目资金来源的科研经费均为学校收入,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正确观念。通过举办讲座、发放手册等形式,宣传有关政策和制度,使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重要意义,提高合理使用科研经费的意识,增强遵守财务制度自觉性。

第5篇

关键词:科研项目 网络平台 财务管理 奖惩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从国家到企业一直到个人意识,都深刻地理解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紧迫性。我国科技部门均对各自主管的科研项目与经费设计了一些的变通性的管理制度,存在相互冲突的条款,因此,科研项目及其经费的管理存在待解决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及其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项目管理方面

1、存在重复立项现象

我国当前科研项目管理实行的是多层次审核的制度,即多级管理制度。各个不同部门审批立项的科研项目,难以避免出现立项情况,不仅使得科研资源被严重浪费,更是严重挫伤了绝大多数依法进行科研申请人员的积极性。

2、结题验收缺失有效的奖惩制度

针对申请内容失实、科研成果技术含量不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缺失有针对性的奖惩制度。科研项目立项后,最终没有形成科研成果,最多退回投入资金,无从激励形成高水准科研成果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也无法约束形不成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

3、项目过程中信息传递没有有效的程序和规范

科研项目的申请主要是科研人员自己的事情,科研进展情况、结题状况和财务审计评价等环节缺少沟通的有效渠道和制度,科研数据与财务数据无法共享和交换,流程复杂且不规范,甚至没有明确文件规范。

(二)科研经费管理方面

1、未设立专用的账户集中管理

科研经费究其性质,是一种专项资金,应实行专款专用,设立独立账户进行专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些高校将科研经费与其财政拨款或自有资金混合,进行一篮子的管理和核算,导致科研经费专款专用性得不到保障。

2、财务管理规定未得到良好执行

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均要求科研经费必须完全用于科研项目,稍欠些可操作性。科技部门和财务部门不清楚科研经费购买的材料、动物、仪器及设备等是否确实为该项目所必需,是否真实用于了项目,不清楚科研人员所参加的会议和访问等是否与该项目有关且是必需的。

3、代价券的使用回避了相关规定

有些高校印有科研代价券,科研人员领用代价券时,直接从科研卡中划去相应经费,然后凭券从库房领取物资,不需要发票和销售清单报销,回避了报销时的审核。

4、经费结余是“流浪儿”

有些科研项目在结题后依然有未用完的经费,对此,是应该由原投资部门收回,还是留归科研人员继续使用,没有文件作出明确规定,致使结余资金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状态。因为有资金,科研人员继续报销时,到底是给予报销,抑或拒绝,成为财务人员一大头疼的难题,容易导致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的矛盾。

5、科研管理费提成问题

有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规定中,允许按一定比例提成管理费。实行提成规定的高校,管理费一提就成了更大的问题,因为有很大部分被用成了管理部门的奖金或福利,并没有用于为科研项目和科研人员服务之上。

二、建设科研项目全国性网络化管理信息平台

(一)科研项目的管理

网络技术及其基础设施覆盖面能够满足建立全国性网络化管理信息平台的需求。将科研项目的有关信息置之于平台,方便项目申请人员和审批人员检索、比对。项目申请人员通过检索,可以发现自己想要申请的科研项目是否已经有人申请,项目审批人员可以依据检索结果,作出是否予以通过的形式上的判断。

(二)科研资产的管理

鉴于科研资产流失、共享困难、利用率低和重复购置等问题及自身具有独特、专用、稀缺、复杂、贵重等特点,科研资产管理不应局限于对其他资产的“三账一卡”管理模式和制度,应针对科研资产的特点建立长效的、专门的管理制度。

(三)强化对科研项目预算、决算的管理

科研项目预算审核应得到有力加强,严格控制预算总额,加强对科研项目决算的审查力度,建立预算、决算查核和奖惩制度,最终形成有效、可行的预算和决算标准,不断予以完善,从而制定预算、决算标准体系和规范。

三、科研经费的管理

(一)集中管理、分别核算

科研经费应采取“集中管理、分别核算”的管理方式。“集中管理”,是指经费的划拨和收回、支出和转账等均通过专门设置的账户进行,统一管理,独立核算,专款专用。“分别核算”,是指对每个科研项目设置独立的登记卡,详细、逐笔记录到款和支取信息,科研卡建立项目编号,予以单独核算。设立全国性科研经费专户,省、市、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同样设立科研经费专户,各层级只允许设立一个该科研经费专户,所有的科研经费必须且只能通过各级专户划转和回笼,专户不得有任何形式的费用列支。“集中管理”主要表现为:立项时,根据审核通过的经费汇总数逐级下拨,直到最低层级的专户,最后由各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各科研卡上分别登记额度;科研经费到达专户时,由财务部门通知相应科研人员携带科研卡至财务,由财务人员负责将经费数额记卡;实际支出时,凭借有效单据和科研卡到财务部门报账,由财务人员负责在科研卡记录支出金额;结题时,结余科研经费、未通过结题验收或财务审计等需要收回的经费,通过专户逐级汇总回笼,已经被使用而需要收回的,由科研人员补足。针对科研项目的奖金及可以留归科研人员使用的激励性经费结余,也应通过专户进行汇总后统一划转,不得直接留用。省市级核准立项的,其科研经费也应纳入上述专户管理,由省市级核准部门及时将科研项目的相关信息上传全国性平台,所属科研经费及时划入全国性科研经费管理专户,再统一逐级下拨到位。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及其经费的管理也对照省市核准科研项目及经费进行管理。科研经费的划拨应当及时,严厉杜绝突击划拨现象以及缘此产生的突击花钱现象。

(二)科研经费主要信息的管理

科研项目经费的主要信息应进入网络管理平台,做到信息公开、程序透明、更新及时、资料明晰,便于科研人员的相互监督和社会阶层介入督促。主要科研经费信息应逐级汇总上转,不必细化到各具体的科研项目,且须定期如月、季、半年和一年更新一次。

(三)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

这里所述的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主要是针对科研项目管理中最低层级中的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对科研经费进行的财务管理而言的。

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尤其是使用管理,承担单位应在设立经费管理专户的基础上,实施“一研一卡”的管理方式,即每个科研项目经费单独设置一个经费使用情况登记簿(或称为登记卡),便于进行长期跟踪、考核、控制和核算,严格经费的使用必须限于审批立项后的预算额度,不得超预算支付,承担单位不得垫付资金。为了能够真正做到有效控制和使用经费,应实行 “一强化一弱化”的管理方案。所谓“一强化”,是指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总额和预算执行的管理,严格把控预算总额审核。所谓“一弱化”,是指对已通过审核并立项科研项目的经费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财务部门应简化报销环节上的审核程序,财务部门对科研人员提供的报销单据和销售清单等不做实质性审核,只作形式性审核。原因在于:首先,财务人员不是科研人员,无法知道科研人员所购置的材料、动物、仪器及设备等是否确实属于项目所需;其次,财务人员无法判断所发生费用是否与项目相关,如会务费等;再次,财务人员无从控制科研人员是否将所购置的物资用于项目;再次,只要象“一强化”中所说严格控制预算和决算,只作形式上的报销控制,不仅不会削弱管理,反而可以在简化程序中使得财务和科研人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其它事项;最后,科研经费涉及的日常报销业务量相当大,整理后的票据很多,让财务人员凭籍这些票据来判断其用途或区分是否必需和属于项目,工作量既大,又难以达到想要的管理目的,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第6篇

一、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特征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国家加强了对农业科研的重视程度,加大了对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力度,从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科研项目经费有着以下的特征。

(一)科研项目经费来源较广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来源渠道较广,从国家科技分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农业科研经费的分布范围主要有:公益性技术研究类、高技术研究类、基础性研究类、科技环境建设类、应用研究类,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来源比较广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政府部门也会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因此经费的来源也会越来越广。

(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难度较大

现阶段的农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科研人员的工作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田间地头,而是向市场、餐桌等方面转变,农业也逐渐向工业化大生产转变,农业的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样也就加大了对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难度,需要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管打破原来的一点一线的管理,而是应该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二、农业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问题

(一)缺少科学合理的科研预算编制

一般来说,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是由课题负责人来完成的,然而这些课题负责人通常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只能凭借经验来测算,因此无法科学地编制预算。同时由于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较差,对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了解的也相对较少,这就直接导致在编制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的时候会存在较大的主观臆断。同时,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了解和认识还有待提高,并没有全面参与到预算编制审核当中去,也就不能合理地判断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因此,常会发生不按预算编制执行、随意改变预算编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预算编制与实际开支的一致性,预算编制也失去了严肃性和严密性。一部分农业科研部门对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也是走走形式,没有对项目投资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最终导致了课题项目预算不够细化。

同时对科研的间接经费的核算不够重视,例如对于自收自支的科研事业单位、转制科研院所、民营科研机构和企业,由于财政并不保障其运行经费,现有政策并未突出对此类机构相关科研设备、仪器、水电暖消耗乃至房屋折旧等补偿。

(二)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薄弱

由于农业科研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还有待提高,因此对科研项目费用发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认知,在管理上也是按照财务制度来管理。同时在报批科研项目经费的时候也存在违反规定的现象,一些课题负责人不能按照规定进行审批,随意对项目费用进行报销,对不能取得正规发票的,就会要求随意开具发票,这就导致大量不符合要求的发票在科研项目经费中被列支,加大了财务部门对项目经费监督的难度。一部分的农业科研部门存在着不能够在结题后办理结算手续的问题,加大了科研项目经费结算工作的难度,干扰了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科研项目经费监督制度不健全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中缺少专门的审计方法,缺乏对科研经费进行有效的监督,对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是贯穿于科研监督工作的全过程,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农业科研部门比较重视事后审计,忽视了事前、事中的审计,也没有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

(四)缺乏健全的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考核机制

大多数的农业科研部门比较重视的是评价农业科研的项目成果,并没有意识到农业科研项目财务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即使是对项目绩效进行了考核,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考核机制,在对绩效考核方面比较重视的是定量的评价,农业科研项目的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没有得到体现,在对项目结题验收的时候比较关注的是专利标准、论文等技术层面上的成果,对科研项目使用情况的评价却很少,由此看出在农业科研部门中缺乏健全的科研项目经费绩效考核机制。

三、提高农业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编制科学合理的科研预算

为了提高农业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水平,农业科研部门要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不断建立健全科研项目评价体系,在编制科研项目预算的时候,课题负责人要与财务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在设立项目目标和任务的时候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制定出一个基本的项目预算,并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科研项目预算提出修改性意见,对科研项目经费派出专门的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将科研人员从财务管理工作中分离出来,使其可以更专注地投入到科研项目当中。因为在编制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的时候会与实际支出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就需要在编制科研项目细化概算、可行性分析的时候,要根据农业科研的实际情况进行再准确、科学的分析,保证在预算编制中可以更好地体现科研预算与实际支出的情况,可以有效地避免实际支出与预算相脱节。同时,在农业科研项目进行立项、可行性论证的时候,要邀请财务人员参与进来,要对重大项目、农技推广等课题进行实地考察,聘请专业的人员对预算的风险进行评估,提高农业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建立科学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

农业科研部门在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政策,使科研项目经费得到规范化的管理,要从现阶段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例如对于来源不同的科研项目经费,在财务部门中设立单独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室,由该科室统一的管理科研项目资金。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研财务部门、科研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权力和责任,建立科研经费预算审核和会计核算制度,建立经费内部检查制度,通过严格的内部审计,检查农业部门经费的审批、使用是否合法合理;建立科研经费奖罚制度,对科研工作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员予以奖励,对违规使用科研项目经费的个人予以惩罚。

为了更好地避免农业科研经费交叉混用的现象发生,要保证科研经费得到专款专用,追踪问效,项目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要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

(三)不断完善科研经费项目考核机制

一方面,农业科研部门的审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审查,指导科研经费的科学合理使用,为经费提供一个合法、合规的使用氛围,如果发现违反科研经费使用规定的行为,要依据相关制度,加大处置力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做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证高校科研经费的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农业科研的领导层作为科研经费监督考核的主要力量,应该根据相关制度的要求,做好科研经费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控制工作,使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四)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经费考评机制

我国财政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经费的考评机制,避免出现轻管理、重复立项的问题出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农业科研部门要在项目结题后及时进行绩效考评,当发现科研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标准或者与预期白纸相差较大的时候,应该向主管部门申请批评。

同时对于在农业科研项目中有绩效的支出费用,应该对绩效考评达到标准的时候进行奖励,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对科研人员进行申请科研项目做出鼓励,督促科研人员严格按照预算来执行项目研发,这样既可以避免科研人员出现违反科研项目预算的现象发生,又能提高项目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

第7篇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7.6]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科技项目管理是集成创新技术及推广应用新技术的重要环节,对于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实现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科技项目管理一般要经历项目可行性论证、规划计划、实施与控制、收尾和验收等几个阶段,所涉及管理技术包括项目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项目队伍管理、设备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和项目整体管理等。因此科技项目管理通常指通过协调与科技项目相关的各种关系,有效地利用人、财、物等科技资源,以促进项目目标实现的动态活动。由于科技活动是一种创造和创新的活动,无论时间进度、成本预算以及质量都很难把握的,所以说科技项目管理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学科。

2006年出台的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中, 对财政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办法。

完善科技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和决策机制。优化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总体要求是财政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等公共科技活动; 要体现出“五个结合”。健全科研项目立项及预算评审评估制度,实现科学立项、规范立项; 建立科研项目数据库,加强对项目的预算评审评估。强化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针对经费分包、经费外转、乱提人员经费和管理费、结余资金管理不善等诸多情况, 强调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 重点规范人员费、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协作研究费的支出管理。

2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科技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尚未形成稳定增长机制。“十五”以来, 尽管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但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科技资金使用仍很分散, 重大专项、科技创新项目实施力度不够。科学事业费主要还是保证预算单位的基本支出, 没有更多地用于条件建设。

2) 科技投入管理与调控缺乏有效的机制。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建立的以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为主体, 以纵向直接管理为特色的科技管理体制, 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比, 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协调不够, 再加上部门利益等因素, 科技计划重复列项和支持不足同在, 投入不足与浪费低效并存。科技投入资金管理较为粗放, 绩效考评和问责机制薄弱。

3) 科技投入结构不够合理。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支持的范围过大, 对本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介入程度较深。一方面, 财政科技投入向经营性、竞争性领域投资较多, 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且管理漏洞多, 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另一方面, 应由政府承担的基础性、公益性科技事业和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相对较少, 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换, 不利于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3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1)加强各单位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认识。各单位领导及项目负责人应充分认识到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身在科研领域的作用,树立全局观念,努力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自觉接受各级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2)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要进一步明确本单位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3)科研经费管理既要重视立项也要重视预算。预算不仅仅是为了申请到项目,特别是在目前许多纵向课题经费的拨付、使用采用国库集中支付的情况下,课题经费的开支直接与预算相挂钩,所以项目的预算编制绝不能马马虎虎。项目申请时,课题负责人负责项目预算的编制,财务部门给予协助,以保证其科学、合理、详细、明确、切合实际。项目经费到位后,科研部门要和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密切配合,根据项目进展请款,以项目预算为依据,共同监督经费支出情况,发现不合理的支出及时纠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科研成果水平。

4)加强科研经费转拨管理。各单位必须严格规范科研经费转拨行为,所有转拨的科研经费,必须由科技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审批。申请转拨经费的项目负责人应向单位科研、财务部门提供科研批复、项目合同和其他资料,否则不予批准。经费转拨业务必须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办理,财务部门依据经费转拨批件、项目合同书、协作单位的合法有效凭据办理转拨手续,不得将款项转入非协作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

5)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限定本单位科研经费结算管理办法,明确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在六个月内根据单位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办理结账手续。

6)逐步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要逐步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机制,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和评价,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沈菲.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8.12

第8篇

[关键词] 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008

[中图分类号] G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022- 02

0 引 言

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基地,同时也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工作,科研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一所高校的声誉,代表着高校的教学水平。高校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密切联系,项目经费是科研工作开展的基础。高校科研处、高校财务处和科研项目负责人之间共同构成了高校科研项目整体。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国家越来越注重创新研究,尤其是对高校创新科研项目的投入越来越多。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为满足更多教育需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校,尤其是本科院校不断增多,同时相应的高校科研项目经费也大有提高。然而,随着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增多,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增多。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参考文献,结合自身高校工作的相关实践经验,总结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改善问题的对策。

1 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不健全

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包含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和项目负责人三个主体,这三个主体分别存在着各自的问题,整体而言有待完善。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主要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验收等组织管理工作,科研处更多的是关注项目申报的情况,有没有审批,项目经费大不大,申报的项目数量多不多,很少管理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和项目负责人完成项目的能力。科研经费管理一般归高校的财务处管理,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经费的收入和支出核算工作,注重管理经费的使用情况,而很少管理具体经费如何使用,用在什么地方,使用的是否合理,这样往往会导致大量经费浪费,无法真正实现经费对科研项目的价值。项目负责人主要是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包括项目的开始、进展和结束工作,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实施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往往夸大其在整个项目运作当中的作用,对于项目经费往往使用不恰当,容易出现等现象。所以,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整体来看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2 科研经费来源复杂多样,监管难度大

高校科研项目涵盖多学科,不同学科科研项目不同,科研经费的来源也不同,一个科研项目往往包含很多领域的研究方向,这就增加了对科研经费监管的复杂难度。例如一个关于应急物流方面的科研项目,虽然看似是一个方向的科研项目,实则是包含了多领域的科研工作,因为应急物流在不同领域都有涉及,港口应急物流、铁路公路应急物流、重大灾害发生应急物流等等,都属于应急物流的研究方向,很明显关于港口方面的应急物流研究经费很明显不同于重大灾害方面应急物流研究,所以科研部门在监管科研经费方面的监管难度往往难度很大。

1.3 科研经费预算与实际执行不一致

科研经费支出超出预算的现象普遍,造成经费不够使用的结果,实际问题是经费使用安排不科学导致经费产生不必要的浪费。科研经费支出项目混杂,存在很多不恰当的经费支出理由,容易产生科研经费使用不当的结果。科研经费的预算是保障科研项目顺利的进行的基础,科学、准确、恰当的科研经费预算有助于科研项目顺利进行,达到科研预期效果。

1.4 科研项目经费滥用现象严重

科研项目经费主要由高校财务处负责,在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项目经费来源的复杂多样化,项目负责人容易丢失道德约束,滥用项目经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近几年的高校中,不乏有这样失德失信的项目负责人存在,甚至明目张胆地使用项目经费来置办公司,打着科学研究公司的旗号,实则进行着满足一己私欲的交易。面对这些滥用现象,相关监管负责人员必须严加惩戒,坚决不能让这样的风气影响到高校这样教书育人的圣地上。

2 解决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的对策

2.1 完善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

从三个方面具体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分别是科研项目管理、项目经费管理和项目负责人三个方面。上面问题中提到,这三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不能够共享,各个主体之间独立性强,缺乏合作、信息共享、互相监督的内在联系。当科研项目管理主体完成了项目的申报、立项和验收的整个过程,中间的每个流程都要与项目负责人和财务处密切联系,实时保持信息共享,确保项目经费发挥应有的价值。例如,当某项科研项目完成初级阶段的工作时,这时项目负责人会向项目经费管理处进行经费的申请,在申请前期项目经费的时候,财务处和项目管理处要同时对项目负责人前期项目工作成果进行验收,双重把关,确保项目取得了实际有效地成果,把项目经费使用落实到实际的应用。

2.2 设立专职监管部门

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问题的存在很普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无法根本杜绝,因此,寻求可行的措施,把问题最小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针对科研项目经费滥用,项目经费预算与结算不一致等问题,总结其共同点发现,根本之处是缺乏强有力的监管部门对其进行严厉监督。因此,高校应该设立相应的科研项目实施监管部门,专门负责监管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及项目进展性成果,这样从某种程度上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2.3 建立信息化平台,实施公开透明化网络平台

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平台,把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透明化、公开化,相当于实施大众监督,有效地规避了项目经费滥用现象。信息化、网络化平台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高校科研项目公开化、透明化,更能够让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高校的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3 结 语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关系着多个单位和多个部门,是一项多主体协作的系统工程,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部门、项目经费管理处和项目负责人三者之间需要紧密合作,发挥各自的职责,对科研项目进行有效管理。想要提高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水平,就必须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进行革新,实施切实可行有效地对策,从而推动高校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成果,发展教育事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美,罗旭东,马榴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7):163-164.

[2]孙玉霞.从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现状看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路[J].经济师,2006(8):125.

[3]薛亚玲.课题制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制度分析、国外经验借鉴及对策建议[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4):58-63.

第9篇

关键词:科研单位;项目经费;财务管理

一、项目申报阶段

(一)合作进行预算编制

在进行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过程中,要遵循突出重点、收支平衡以及统筹兼顾的原则,对于各项综合预算做出合理、科学的编制。要将绩效目标明确的体现其中,与研究课题的目标相结合,做到科技资源的统筹兼顾。在编制科研项目的预算时,必然会同时涉及到科研领域以及财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如果仅靠一个部门来进行,很难保证其科学性及合理性。在科研项目中,虽然其责任主体为项目申报人员,但是他们往往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及会计技巧,而且现在很多项目名目繁多,却未在支出科目以及预算定额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对于项目申报人员来说,要编制出一套准确的、可操作性强的经费预算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财务人员固然熟知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则、规范,但是他们对于科研领域专业的了解却相对比较欠缺,而且每个项目研究的具体课题也不尽相同,表现出显著的特殊性,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无法获取完整的一手资料,因此所编制出来的项目经费预算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项目申报人员要和财务人员、会计人员共同合作,多做沟通与交流,将双方的优势进行互补,听取对方更专业的意见,提高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二)项目预算要有根有据

编制项目预算的过程中,要与实际的财政预算要求相结合,刻意的收集整理一些与预算编制及项目相关的信息。要提高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前提就是要保证各类支出预算均有凭有据,并且财务人员要理解各种支出的基本含义及通行的测算标准。其实各类课题的经费、业务费等开支范围通常不外以下几项:设备与材料费、试验费用、燃料费、会议与合作交流的纲用、咨询费、出版/文献/知识产权等事务费以及其它的相关费用等,共计十余项。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进行预算编制时要熟练的掌握不同支出的内涵。此外,如果项目课题对于年度支出比例有特别的要求,则要遵循任务为导向、比例相对不绝对的原则进行预算编制。例如国家对某课题的预算编报提出了上年度经费与本年度经费在原则上要根据4:6的比例进行预算,那么此时财务预算人员要以国家的具体要求为参考,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要适当的把握“度”,即不可过于绝对化。而且经费预算要和年度任务相对应,不仅要保证完成任务,还要使得资金应用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项目建账阶段

(一)设置项目核算账户

项目经费的管理只要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符,还要坚决遵守财政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最大化的体现出专项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特殊要求以及管理措施。在建账初期要与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中与资金管理相关的条规仔细以照,弄清项目的核算要求,采用分类立账,使得科研经费的管理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保证专款专用。通常而言,项目对于核算账户的要求类型有以下几种:一是专款专用,核算独立,即对账户没有要求;二是专账专户核算,对账户有部分要求;三是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项目,这类项目必须设置相应的账户及账号,且资金管理也更加严格。

(二)设置支出明细分类

在进行支出明细分类时要参照项目预算支出明细来进行。项目开支种类不同,其项目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有些项目的“管理费”就是明确要求可以开支的,而有些项目明确要求不能开支“管理费”,但是有些项目却没有这么明确,“管理费”是包括在具有一定隐含性的“间接费用”或者“其它开支”中的,其无论是会计科目的设置还是支出明细的分类,均与普通的事业单位不一样。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在建账前,要先将与项目相关的会计制度及财务管理规定做出认真、详细的了解。

三、项目实施阶段

(一)尽量保证支出与预算相符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财务核算手法已经发展到传统的手工核算不可相提并论的程度,因此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预算进行控制与管理。开发相关的财务管理软件,对于制定出现的项目费用开支范围绕及标准最大化的落实执行,尽量将财务控制环节前移。可以实行预算报账管理制度,对预算的核定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核算口径等同于课题项目申报书中所明确的要求,或者要与项目实施方案预算保持一致性。当项目预算经上级主管审核批复后,财务管理人员要将对应的课题经费预算输入财务核算系统,实施报账至少要经过信息输入、主管审核以及出纳等三道程序的流水作业,一笔支出被记录在案,财务管理第就会自动统计余额,如果预算超支则无法完成报账。

(二)保证财务行为的规范性

财务行为的规范性要靠相关的制度来保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制度约束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因此科研单位要建立和健全与科研项目经费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报销制度等。而财务部门则是这些制度的执行者,同时要对各项目的支出依据进行严格的把关,判定其是否与科研项目合同中的规定相符;对于资金支出的原始单据进行审核,评价其合理性、真实性及完整性甚至合法项。此外,对于外拨的外协经费操作时要谨慎,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一些科研项目需要多方合作完成,根据项目合同规定,只有双方签订的协议生效后才能实行资金外拨,并且要对这部分资金进行实时的跟踪管理。如果项目要求资金来源包括自筹经费,则财政检查的重点就是配套资金,此时在进行项目的申报时要量力而为,要彻底摒弃以往的重财政资金、轻配套资金的管理观念,坚决抵制虚假配套资金,多方寻找各种资金渠道,从而保证科研项目的配套资金能够落实。

(三)加强财务管理和项目执行的关联性

财务管理人员、项目执行人员要及时做出交流,财务人员要对科研项目的内容、管理要求以及实时的执行进度进行认真的了解,及时将财务管理的要求向项目执行者进行准确的传达,加强研究课题预算执行监督与管理的力度;而项目执行者也要积极、主动、适时的获取财务管理信息,对于项目的各项支出有个清晰的了解,从而提高项目资金的应用效益。

四、项目验收阶段

(一)整理财务资料

财务人员申请财务验收前,要将相关的财务管理资料做出仔细的梳理与归集,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经费的落实情况、应用情况、执行过程中所做的预算调整、报批情况、对拨付经费的情况以及自筹经费的相关情况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等等,如果这些资料需要相应的证明材料,则要另附说明。

(二)管理项目所形成的资产

项目完成后,财务管理人员要对其中所产生的资产结转及资产处置等全过程做出管理和监督,以保证资产的完整、安全。通常要把项目固定资产的清单以及其资金来源和执行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异地资产等加以管理和说明。

(三)编制财务决算

财务决算全面反映了项目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也是评价项目年度拨款及绩效的重要依据,因此财务决算报表要按照项目实际的收支情况,由财务部门与科研部门合作完成,且财务决算报表要做到账实相符、账表一致。

参考文献:

[1] 张绍铭. 基于成本视角的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研究[J].经济师,2010(9)

[2] 郭宁珍. 浅议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J].青海科技,2010(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