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学生智慧课堂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4 09:28: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学生智慧课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学生智慧课堂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智慧生成;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5;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4-0059-0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智慧地教,才能实现学生智慧地学,而这种教学智慧的生成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捕捉数学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培养自身的教学智慧、优化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智慧在课前预设中生成

教师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深刻解读,找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课前教学预设。而通过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案例:在进行“可能性”的教学时,教学内容涉及到了必然事件、可能事件、不可能事件及等可能事件的概念的说明,继而要求学生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并学会用分数表示简单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预设,采用不同难度的游戏将抽象的问题实例化,同时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首先,通过比较简单的抛硬币游戏,看看会有几次是正面几次是反面,从而让学生明白正反面出现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都是1/2。其次,在一个盒子里装入白、红两种不同颜色的球,让学生进行摸球的游戏。当盒子里只有一个白球和一个红球时,摸到白球和红球的可能性也都是1/2,但当盒子中的白球和红球的数量发生变化时,摸到不同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当盒子里有一个白球和7个红球时,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变成了1/8,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变成了7/8……通过对盒子中白球和红球数量的变化,能让学生加强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再次,可以再次加大难度,进行摸扑克牌的游戏。教师提前准备好6张扑克牌,分别为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A、黑桃2、黑桃3。通过让学生进行摸牌的游戏,向学生提问:摸到每一张牌的可能性是多少?学生通过讨论后可以得出结论,一共有6张牌,所以摸到每一张牌的可能性是1/6。教师接着问: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多少?这时可以引导学生,6张牌中有3张红桃,占总数的3/6,也就是1/2,所以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1/2。再追问:摸到3的可能性是多少?6张牌中有1张红桃3、1张黑桃3,所以摸到3的可能性是2/6,也就是1/3。最后,再通过迁移应用,进行拓展提升。生活中,人们搓麻将时常用抛色子的方法来决定谁先摸牌。教师可以拿出1个色子并提问:抛色子时,每个数字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色子的形状进行观察,色子是有6个面的正方体,每个面都分别写着1、2、3、4、5、6,所以抛色子时每个数字朝上的可能性是1/6。这样的预设充分利用了直观的情境,层层深入地解释了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思考,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反映了教师教学预设的智慧。

二、智慧在课堂教学中生成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有些突发的问题是教师无法进行课前预设的,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这些问题,对与教学相关的有效信息进行快速捕捉,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利用课堂中生成的有效资源,促使学生自己生成智慧,这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最高挑战。教学案例: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关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问题,学生之间出现了争论。一部分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而一部分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学生表示:只要把平行四边形左边的三角剪下来拼在右边的三角上就是轴对称图形。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学生表示: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并不能重合,因此不是轴对称图形。此时,教师不能简单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判断。这时,学生会对两种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平行四边形对拆后,两边只是面积相等,而通过裁剪,图形的性质已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平行四边形了,所以不能说明平行四边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通过裁剪拼接可以形成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不能说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菱形也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但它是轴对称图形。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针对课堂上突发的争论,对学生进行了启发式的引导。整个过程中,教师都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思考,使他们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结束语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智慧的引导。想要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并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主动进行心智的开发,为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让学生熟悉课文和材料

课堂教学就好比是一场“战争”,在开战之前,我们必须充分掌握对方的情况。学生对课文,对教材也应如此,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懂学会。因此,不但要求老师能非常熟悉地掌握教材,而且学生也应如此。但是有很多学生在讲课之前只是随便浏览一下,或仅仅是“把课文当故事看看”,没有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在中职语文教

学之中如何克服这一缺陷呢?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熟悉课文和材料。

1.严把预习质量关

课前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读,感知全文,从而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笔者教学中设计成初读、自读、质疑,要求学生把疑问、体会写在预习笔记本子上,还不时地进行抽查,这样严把预习质量。

2.细读、品读

开讲前用几分钟细读、品读,以补充语文课预习中的不足并达到预习达不到的效果。初读,一些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少同学对文章根本就没有细细品味过,对其中的重点组块感悟浮浅,甚至不懂得问题怎么回答。我们要让学生很好地熟悉课文、材料,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

如果问一个资历较深的语文教师,语文课怎么上效果更好,他会说读,读,读。这话有一定道理。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多读,可以逐步达到“知己知彼”的程度。也许存人会认为多读会浪费时间,不,“磨刀不误砍柴功”。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先把课文看上两三遍,甚至更多,以便熟练掌握课文。多读是达到“熟”的最佳手段。比如说我们上中职语文课时,可以结合课文,结合中学生的喜爱,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去读,去思。比如说教学鲁迅先生的《祝福》,让学生粗读,再细读,尔后又品读,学生已经对《祝福》的内容、思想性、艺术性有了一些了解。但还不够,语文教师可以利用DVD光盘,播放《祝福》的电视片,再配上老师的解读。此时此刻,学生的读有了一个更高层的深华,这样产生的读,就能充分地体现学生自主读的作用,学生已能感受到自主读的愉悦。

语文新课程标准是十分注重多读的。齐读,自由朗读,让学生提前去感受、理解、欣赏,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并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联想与疑问。如中职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语文教师可以提出教学建议一上课就可以让学生自读,不必先激发阅读兴趣,学生自然会越读越奇。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让学生在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1.多让学生独立思考

我们经常听说学生学语文一听就懂,一做就懵。有时老师越是讲如何做,如何理解,而学生越是糊涂,原因在于学生只循老师的思路而未能开发自己的思维。为此老师要先出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以开发他们的思维,然后再讲解。这样比教师直接讲好得多。这是因为学生开发了自己的思维,动脑筋思考,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曾说:“要用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予提示,给予时间,不满足于问题的解答,应追求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2.加强自由讨论

自由讨论是不可少的课堂教程,它是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锋,是整节课学习的,思维的。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敢想、敢说,通过讨论激发思维的火花,通过答疑明辨是非,加强了自由讨论的学习形式,学生面对学生敢于直言,敢于说对,敢于说不对,敢于开诚布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每个同学的看法或答案都不可能是准确全面的,但在七嘴八舌中,都示演了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整理,对各种信息进行了评价、

分析、筛选或优化,既培养了学生倾听别人意见和观点的品德、作风,又补充了自己答案的不足。通过学习别人的语言,丰富了自己的词汇,提高了语文表达能力,养成了自己虚心学习的好思想,好作风。

3.重视新课点拨

新授、点拨是老师必要的讲解教程。唇枪舌剑的讨论留下了问题,学生也到了“悱”、“愤”的程度了,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时老师对一些讨论未决或争论不休的问题,在与学生共同探讨中,适时加以点拨以达到较圆满的效果。新授、点拨,重点是点拨,意在引导学生把思维的“弓”拉满,然后让他们自行去突破。可以附以表演、示范来促使学生之间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比如说教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可以先让学生自读,品味,听《荷塘月色》的录音播放。可以让一些学生朗读描写部分,一些学生朗读抒情部分,一些学生读议论部分。从而让学生在自主读,自主听,自主议,自主思中去领会朱自清的寓意,艺术特色。

三、重视学后拓展引导

第3篇

回顾自己为师数载的生涯,我时时感受到的是一种与学生在一起的乐趣。面对聪明活泼、各有特长的学生,我工作的疲惫不复存在,心境和他们一样永远充满活力。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与学生的关系相处得很融洽。我想,这都出于我对学生的尊重。

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我常常回忆起自己上学时的情景:那时,我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我也曾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那门课的学习。我想,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所以,自己真正当上教师后,我就立志要尊重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用微笑面对学生,同时也会收获学生的微笑;尊重学生,同时也会被学生尊重。这样,教育就会在这种双向认同的过程中得以延伸,人生也因此变得厚重起来。

尊重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在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就要了解学生

由于我教的是语文,所以上的课相对较多,因此了解了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与学生见面之前,我尽量多记住学生的姓名,争取一见面就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注意走近学生,和他们做朋友,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如果学生先跟我打招呼,我都会微笑着答应他们。学生在被尊重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获得了自信,学会了感激。

二、尊重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聪明可爱的孩子人见人爱,而那些成绩不好、调皮捣蛋、总惹祸的学生,却常常被人讨厌。为了转化这些学生,我总是给予他们更多关注的目光。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少有甚至没有成功的体验,很少受人关注,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他们总是喜欢用特有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我们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这种学生,并去更多地关心他们,让他们在适当的场合表现自己,得到大家的关注,满足他们的自尊心。

作为一名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非常重要。这种尊重,要求教师必须保持公正的态度,不因美丑、贫富、学习成绩的好坏、进步与落后、个性的差异而有所折扣。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种尊重较之朋友间的尊重更有其深刻而久远、博大而无私的内涵,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三、尊重学生,就要宽容学生

第4篇

一、精心预设,提高教学预设的开放性和可变性,促进教学生成的有效性

高质量的课堂生成源自于高质量的课前预设。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是复杂多变、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更需要教师对各种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与布置,做到胸有成竹。

首先,教师要认真读懂课标,才能弄清楚课程标准在各个阶段所提出的不同层次的目标,把握住教学方向;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抓住教材中可能引导学生生成的“联想点”和“发散点”,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智慧。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备课时要突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质性环节,做到:明确学习目标,注意知识连接,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精心设计实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探究、交流、体验的情境。

其次,教师要熟悉学情,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与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教学预设时,教师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会有怎样的体验,探究会有哪些答案,实验可能会出现哪些异常情况,题目有几种解法,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在哪里……教学预设从关注教师的“教”更多地转向关注学生的“学”,这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

例如氯气性质的教学,如果预设的教学过程为:由新闻报道氯气泄漏事件引出课题,学生从画面上带着防毒面具的工作人员会自然联想到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从工作人员向空气中喷洒液体、槽罐浸泡在液体中很容易想到这是在处理有毒物质。那么,这种向空中喷洒的液体是什么?槽罐又浸泡在什么液体中?这时学生探究的欲望油然而生。究竟是何物质?学生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水,真是水吗?放手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在实验中,学生发现氯气不能被水很好地吸收,很快地明确液体不是水,这时氯水的性质研究成为自然。结合氯水呈酸性,请学生选择合适的试剂吸收氯气,并实验验证,使问题迎刃而解。当然课的最后还可请学生谈谈今后若遇到该情况时的应急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通过师生的交流和实践,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方式,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不断被强化,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创造出“新知识”,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教师要重视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树立“丰满与留白”的理念,进行弹性预设,给生成留下空间。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要把课堂的学习预设得满满的,不留一点余地;要给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的时空,为知识的动态生成、学生的自主建构留有余地。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立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即强调生成空间。弹性预设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多种渠道,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拓展广阔的空间。

二、即时引领,提高课堂教学的指导性和激励性,催化课堂生成的智慧性

首先,教师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注重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

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生成的良机,点石成金。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中出现了“瞬间不同的声音”,教师面对这种“意外”要迅速进行反应:“这个想法是否更有价值?”及时引领,从中发现把教学进一步引向深入、拓展延伸的新“契机”。

第三,要有一双慧眼,能及时分辨教学生成的实质,及时调控教学走向。

总之,预设使教学走向有序,生成使教学充满灵气,使教学走向思考,使教学充满生机。只有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重要的是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广阔发展的时空。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必须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并通过不断反思深化对教学过程的智慧积淀,提高教学过程的科学和艺术性,提高教学生成的可持续性,使突发的课堂生成成为意想不到、预设不到的教学亮点。

[参考文献]

1.魏现州《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龚雄飞《高中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7)

第5篇

据报道:某一研究机构曾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20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学生不喜欢数学。这一惊人的数字告诉我们,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支撑学科,它应该呈现给学生的巨大魅力近乎丧失殆尽。

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理应成为我们需要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让教学内容“生活化”,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是社会人,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能激活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将书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数学生活化。

《数学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适当调整,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是说,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师有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的权力,使数学教学建立在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如:在教学比例尺时,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大小不同的照片。在课堂上,我拿着照片说:你们的照片都很漂亮,它们都比你们小得多,为什么还和你们一模一样呢?这个问题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我抓住时机,指出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往往需要把某一物体缩小(或扩大)而又不改变其形象,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比例尺的概念。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自然而然地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对数学的亲切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从生活中发掘数学教学内容,使生活数学化。

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挖掘出包含有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又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问题,使生活数学化。例如:今年全校学生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好人好事。我让学生统计各年级的捐款数据,然后制成统计表,不仅对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的用途很广泛。

二、让数学过程“生活化”,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传统教学观把课堂看作是一个师生从事特殊认识活动的场所,而生活意义的课堂教学观却把课堂视为一个由活动与情感交织共生的生活世界”。教学过程如果以知识授受为本位,必然抹杀课堂活动的丰富性,使课堂活动简单化、狭隘化,抑制学生的认知需要,无法满足学生希望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的需要。而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真正体现生命价值,满足孩子发展与成功的需要,这是让数学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为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条件,满足他们求知的需要。

1.释放个性,满足不同需要。

人是教育的主体,个人发展水平和个性的差异决定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现代教学,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条件,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应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选择合作伙伴……数学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才能使人人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例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逐步出示条件,让学生提问题说解答方法:(1)服装厂计划做服装,已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几天后做620套?(2)服装厂计划做服装660套,已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还要做几天呢?(3)服装厂计划做服装660套,已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以后每天多做5套,还需要几天完成?对于以上三个题目,我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解决第(1)(2)题,中等生解决第(3)题,最后让优等生为大家分析、小结这类题的结构和解题关键。这样有层次的安排,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使他们自始至终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2.自主实践,满足探索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教材中知识的呈现方式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结合当前内容设置如“问题”“回忆”“试一试”“探索”“做一做”“读一读”“概括”“想一想”,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活动栏目,这些都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间。有效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通过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促进思想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智慧火花在学生头脑中闪现,满足学生发现、探索的需要。“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应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的活动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机会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而应始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可经常问“你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如果……行吗?你发现了什么错误?该怎么呢?”来帮助学生探索知识,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满足学生的探索需要。

三、让延伸练习“生活化”,开发学生的需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出数学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发其新的需要,使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持久不衰。

1.让习题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课本上的习题是对生活问题的模拟练习,教师可将其纳入创设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到这些习题不是凭空编造的,而是经过提炼的生活问题,从而满足学生“解决问题显才干”的心理需要。

2.让生活成为学生的练兵之地。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同中求异,异中求优。生活是个大舞台,学生在生活中能碰到各种问题,他们若能将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能体会出数学是“人人必需”的,从而产生要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强烈需求。

3.设计切合实际的开放题。

数学开放题,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的成功,使我对数学生活化有了新的认识。新课标要求“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但不是等同。真正的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是很复杂的,其中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隐蔽,存在形式也比较灵活。让学生仅仅使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来研究数学问题,对学生的要求是全方位的,确有难度。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数学角度来创设信息集中、问题突出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上的“生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以“生活”为桥梁和纽带,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进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引着学生,扶着学生,使学生走出教材,回归生活,让学生“为需要而学习”;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可亲可感可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成尚荣主编.构建生活的课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3.

第6篇

一、尊重“生成”:张扬学生的课堂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上演着一部部典型的“教案剧”,由于教师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绳规学生的思维,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地执行“原计划”,虽说教学设计很精密,组织得也精巧,但它始终与学生仍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因为这时的“设计”与“组织”只是一人独讲,他人静听的独自式教学。

而智慧课堂则认为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教师应尊重、珍视鲜活灵动的课堂生成,并把它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因此,当课堂上学生的个性思维如潮水般喷薄而出时,教师应理智地放逐固有的预设,尊重现实的生成,让师生共同体验意想不到的喜悦。同时这也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师生互动的人文情怀。

二、引导“生成”:实现资源的有效价值

当然,对待课堂的即时生成,教师决不能仅仅限于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导致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人文点化。在智慧课堂中,当出现了“突发事件”,教师不是指责、训斥,而是能面对生成课堂,因势利导,与学生平等对话,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其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因此,关注课堂生成,价值引导至关重要。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预设的教学计划同课堂的真实情境间往往会存在着某种偏颇,但这“偏颇”有时恰恰正是学生对与文本教材碰撞的自我解读。因而对有意义的独特见解要“扩大”,让全班学生共赏分享;对“节外生枝”而确有生成价值的,可以改变课前预设的教学方向,实现对文本、对教师的超越;对一些不同意见,可以引导展开争辩,既尊重独特体验,又形成共识;对于一些学生阅读中的歧见、误见,更要适时引导点拨,让学生的错误认识转变为正确认识。教师若能敏感地捕捉住这些有价值的因素,顺学而导,“为学习而设计教学”,在课堂上定会生长出较之“知识”更具再生力的因素。

第7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课堂教学 生活

当代的中国,一切均处于变革之中,教育也正在接受改革的洗礼。教育回归生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在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处理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应当引入生活化理念, 注重把政治理论和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入手谈谈做法。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基于上述思想,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及知识背景出发,以“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材知识与重大时事政治、学生生活、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最终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教学模式是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在教学实践层次上的一次课堂革命。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做到把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1.基于国内外教育家关于生活教育的观点

“教育即生活”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一个重要观点,他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认为不通过各种形式或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便形式呆板,死气沉沉。”他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教学走向生活的观点。显然生活教育成为现代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教育理念。

2.基于对当今课堂教学的反思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在于许多教师重视的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说教,忽视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活生生的实际,忽视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体验和感悟,缺乏生命教育。

3.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鲜明的方向,其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生活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生活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此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倡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回归生活世界。

4.基于高中生已经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活经验

高中生并不是空着头脑进入学校的。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感受了许多政治现象,比如商品交易、消费品市场等。这些生活体验对他们的学习将会产生无法替代的影响。这些知识与生活经验为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策略

1.精选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就要把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和课本知识结合起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的联系,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界限,把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让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课堂。比如在《经济生活》当中,讲到《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内容时,我引入了“彭水一中一卡通”,这个例子学生会感觉到,信用工具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又如:在《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我国的主要税种》的教学中,我列举了个人所得税修改的相关材料,并结合我国的税收的性质作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学过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分配制度等多角度思考,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关注时政的热情和信心以及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2.创设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

平时的教学应充分注意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中选取情景,在有机提炼、再创造、深加工的基础上,设置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思考、辨析、提升和回归,做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例如讲授《树立正确消费观》时,我引入了以下材料:小明的爸爸想买辆小轿车,理由是,有几位同事都买车了,不买显得没面子,再者回老家看望老人有车也方便,还是买了好。小明的妈妈认为,夫妻都是工薪族,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上有四位老人,孩子正上高三,明年就上大学,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夫妻俩上班地点都很近,买车实在没有多大用处。小明左右为难,一会儿认为爸爸说的有道理,一会儿又觉得妈妈说的正确。

(1)他爸和妈各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2)怎样看待它?此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创设生活情境,将真实生活中的“活”水引入课堂,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学生的情感被真实的生活情境点燃,更易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实现启智明理的育人效果。

3.采用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

教师要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就要去区分不同年龄层次,不断探索和把握高中阶段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善于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让教学方法回归生活,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述《生活与哲学》的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时,举例 “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并于电视机内播放出来。学生在找和看的过程中思考老师出的相关的一些题目,如“嫦娥一号”的成功是谁的功劳?这是不是证明人可以改变规律来为人类服务?这可以看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是什么关系?等等。学生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明显高涨,问题的正确率也明显提高。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当前实现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手段。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也在不断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这就意味着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在于培养会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人。我们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理解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只有真正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实际生活技能,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兴趣 和谐 角色转换

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教师具有绝对地权威性,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案塑造学生,“填鸭式”的学习方式无疑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是无从谈起。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急切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鼓励并倡导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参与中思考,在参与中感悟,在参与中体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组织、帮助下,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即把“教本”转为“学本”,以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我就个人的工作体会,与大家探讨一下初中政治课堂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构建教学新理念,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在一堂课的设置中,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堂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在一堂课的开端就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地参与投入,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还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十一世纪的学生,表现欲望、自主参与意识都很强,希望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得到肯定,尤其是中学生,自我评价水平要求较高,越来越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民主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为此我的政治课堂中,课始的三至五分钟,都会有一名学生进行演讲,同时教师可以在讲授新课时借鉴学生的事例,并与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课堂不仅成了学生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思想政治课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多元化,不能使用陈旧的教学形式,更不能“一言堂”或“满堂灌”,否则就会减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可以采用指导阅读法、分组讨论法、自问自答法、合作探究法、小组竞赛法、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浓缩强化记忆法,甚至可以采用游戏问答法;教学手段则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音乐歌曲、小品表演、投影、挂图、情景剧表演、板报设计等多种辅助手段,教师应努力创设教学情境,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乐于探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课堂中适当转换师生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一言堂”,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全部是教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说教,甚至教师还担心他自己说的太少了会有遗忘的角落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活动成为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载体,科学合理的开展活动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学生创造性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少讲、精讲、精练,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充足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质疑、解决问题的充足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充足时间,这样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才会充分发挥出来,才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并促进自身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想起到社会所要求他的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只有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变社会要求为学生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这样才会收到越来越好的教学效果,政治课才能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课堂才会越来越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雎文龙廖时人 朱新春.《教育学》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225页

【2】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序言

【3】陈记军.《给学生一个空间 还课堂一个惊喜──浅议如何贯彻新课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10月8日

第9篇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生成条件;课堂建设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依然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场攻坚战,课堂教学改革能否凸显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能否彰显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能否突出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主动态度,关系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成教师教学智慧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促进教师教学智慧发展的前提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平等、和谐、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教师从三尺讲台走进学生,从传道、授业、解惑的长者身份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交给学生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协助者和促进者;智慧的教师有能力迅速解决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日本学者佐藤学指出:“学习不是授受知识技能的个人活动,而是个体参与知识技能所联结的共同体的实践,是文化共同体的开成与个体成长相辅相成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原本就是“学习共同体”,需要彼此共同承担促进双方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责任。师生关系平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会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间、生生间的现时演练,这种演练体现出师生间交往互动、共同进步的热情与热诚。教师的教学智慧也即在这演练过程中,得以不断地展示和积淀。

    教学规律的总结积累——促进教师教学智慧发生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随机地机灵处理不可预测的突发状况和偶然事件,这种随机行为实际上就是教师展示出来的教学智慧,教师的教学智慧能化解窘镜,能解决意外难题,保证了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面对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课堂中教师教学智慧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并不说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是随机的、是没有规律可循的。相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记录且细细体会自己所遭遇过的每一次处理不可预知的教学事件的经历,日积月累,教师一定会从中有所收获的,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平时越注意对教学规律的总结和积累,越能很好地在课堂中体现教学智慧,比如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规律、教学与发展辩正统一规律的掌握。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存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两者相辅相成,离开了智力因素的辅佐,非智力因素就不可能存在,而智力因素的开发,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与发展是相互促进,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同时也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即知识与技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比如,教师预先给学生们布置作业,可以说明其很重视对学生们智力因素如创造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就某一论点畅所欲言,说明其有意地对学生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鼓励大家从实际出发,大胆设计,勇于创新。

    课堂情境的建构——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平台

    课堂情境是师生从事课堂教学活动时所必需的教学背景,课堂情境的建构是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环境,它可以充分表现为师生间教与学的状态、情感与情绪交流的方式,以便师生达成共识。良好融洽的课堂教学情境不仅为师生之间在知识、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互动活跃的课堂情境意味着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合作学习方式,它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顺利进行的场所,也是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外部条件,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教学智慧的自主发展。

    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展示其教学智慧,同时,课堂教学情境的建构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

    师生共同构筑教学情境,使课堂迭起,师生彼此引领成长。比如,在讲授《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文中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真实地融入于文中情境;接着,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认知情况和当时的教学状况,倡导大家进行相关的辩论,这说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到有价值的课堂信息,并加之利用,寻找新的顺应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构建教学情境,无疑为自身教学智慧的生成筑就了平台。教师从中体会了成就感,收获了幸福感,会激励教师更加富有热情和激情地进行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充分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有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懂得智慧性地教学,他们会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适宜的课堂情境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才会灵性地进行学习;而教师也会从中收获启发和教育,其教学智慧的价值追求也自然而然地实现于课堂实践中。

    综上,充满教师教学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也就是说,智慧型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重视“层次性”和“生成性”;在教学资源的遴选上,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注重“合作性”和“开放性”;在设计教学程序时,要尽可能地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对学生传授知识、指导认识,关注课堂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的选择,这都是教师教学智慧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彰显。

参考文献:

.isn.net/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