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4 09:28: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

第1篇

1.加强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创新的背景

高素质的专业劳动力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咅国所越来越重视的,尤其是加强对应用电子技术的教育的方法,由于我国应用电子技术的教育起步较晚,与世界咅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近几年来在我党和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我国的应用电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从应用电子行业的发展形势来看,电子信息技术开始逐渐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咅个方面,它的重点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以电脑计算机和微电子为依扦的模拟数字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处理、接受和处理、发送和传输等显示与执行都将开始全面进入到数字化的发展阶段,从而也就由此衍生了咅种咅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以及新方法。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以及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应用电子技术的产品制造工艺也随之发生的很大的变化,计算机的嵌入式应用系统也开始逐渐转变为电子技术为核心,并根据应用系统的相关具体要求,对电子系统的外围硬件做出剪裁和选择。而目前我国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内容都相对落后,对于数字应用电子技术的培训也十分欠缺,所培养的人才更是与社会实际情况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存在很大差距随着全国咅大高校的不断扩招,每一届毕业生的人均数量都在不断上升,而且,由于每一年都会有未就业的大学生不断累积,也就使得就业趋势日益严峻,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应用电子技术的教育进行创新改革。

2.现阶段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程度不够

虽然我国素质教育提前了很多年,但是在我们的传统意识里仍是重视教学理论和知识的传授,从而也就轻视了实践教学的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旳教学还是需要投入大部分的人力、物力,而且也较难进行组织,加之所要进行的实践课程都不被重视,而这门新兴的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又多是以基本实验、重点实验对象、内容以及范围进行学习的,实验的内容的制定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由此也就造成了学生们轻视实验的现象出现。而且,我们又不能只重视实验课程的教学,而是应用有机地把知识总结和实验培养相结合,同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动手操作的训练一样重要。

2.2 教学实践中存在实质性问题

由于应用电子技术的教育存在一定必须要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合格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可是,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往往也是学生最为缺少旳能力,教师在进行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的吋候需要着重对这一点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实验要求的严格管理,其中学生的实验管理组织、实验中的设备设施等都存在着管理不严格等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灌输,而没有注意到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有时甚至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

2.3 实践教学内容落后

应用电子技术的教育中会有各种咅样的影响因素存在,而我们的实践操作手法和手段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并没有把实践教学中的计算机仿真实验与电子产品的实习经验等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结合,从而制约了实践教学的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另外一般教学中教材内容还是相对较为滞后的,缺少正规合适教材指导,甚至没有严格而配套的指导教材书使学生进行学习。

3.应用电子技术创新的方法

3.1 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中

长期以来,我国在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中在理论上、思想上都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多数都认为普通高校的教育是长期而正规的,因此,就出现了重学历而轻经历的现象出现,经过几年的教育课程创新,对于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来说,很多课程的理论性较强,而它又和实际应用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等课程的理论教学,这些实践性较强的科研项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随着章节的逐层展开也会将所要讲述的课程内容变为核心内容,而不同的教材内容中的例子又较为零散。教学的实践表明,我们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该教材和课程的重点要点。

3.2 循序渐进进行专业课程培训

传统的实践教学都是单独的以某门理论课程来设定的,学生进行多次的实验都以验证性为主的,而专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也就得不到系统专业的训练与培养,要想改善这个状况,我们就需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和训练,并按照教学的内容与规律制定出详细而又层次的规划,合理组成教育内容体系,形成既独立又互为联系的教学内容。并在形成的过程中结合专业性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课程的设计和认知更为专业,使学生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能够进行系统综合的培训。

3.3 突出创新核心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将专业的核心能力作为教育的培养主线,将技能的考核作为主要培养内容,并整合传统的学科内容,构建一个以核心培养能力为主的中心目标而努力。而且还要坚持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原则,对于实时操作性强的课程,学生要掌握好知识与技能的统一,教师要做到边讲边演示,学生做到边学习边练习。还要坚持实践能力与考证相融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职能素养,充分利用应用电子技术的培训多多进行资格证的考核。

4.结语

第2篇

【关键词】林密种子;精选技术;引进;创新

我国在林木种子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制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其水平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我国仅有少数几个省针对林木种子的设备进行了研究,使用的设备与技术都是以农作物种子为基础而研制成的,这种设备的处理精度相对比较低,并不能够保证林木种子质量。例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虎年生林业科学园研制出了1QLS-50林木种子精选机,这种设备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够将种子的一部分杂质去除,并且无法将其中有缺陷的种子分离出来,当经过该设备处理后的种子仍然无法有效的提高其发芽率。除此之外,这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工作强度相对较大、环境恶劣、种子处理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等,并不能够达到工业化容器育苗的要求。

国外发达国家针对这一方面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芬兰LANNENPLANT SYSTEMS公司与瑞典BBC公司在林木种子精选设备方面的引入,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因此国需要引进芬兰与德国的相关设备与技术,然后根据我国林木种子的特点不断创新与改进,从而研制出一台适合我国林木种子精选的设备。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新设备可以通过林木种子颗粒的大小、尺寸的大小、饱和度等,通过振动时多层筛网首先将不同粒径的林木种子进行分类,然后采用相应的计量器对饱满种子进行测量,再次对未成熟的种子进行选择与分析,采用空气流的大小来对其中的种子进行精确分析,最后再采用PREVAC技术来对精选过后的种子进行筛选与分类,这就有效的提高了林木种子的精选质量。这种设备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力的投入,有效的降低了工作的劳动强度,经过精选设备筛选过后,林木种子的发芽率有了显著的提高,达到了工业化容器育苗的目的。

一、林木种子精选技术引进的优点

1、由芬兰LANNEN PLANT SYSTEMS公司生产的林木种子精选设备。这种林木种子精选设备也就是通过种子的重力来对其种子进行筛选。也就是说,在不同饱和度的种子种,采用极限漂浮速度的原理,通过气流以及空气动力学特征直接将林木种子中存在缺陷的杂质分离出来,提高林木种子的发芽率与洁净度。当林木种子精选完毕之后如果还存在机械损伤的种子,那么我们可以采用PREVAC技术将种子进行分离,最后选择质量最好的进行培育,从而有效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2、由瑞典BBC公司生产的林木种子精选设备。这种设备由于安装有孔径合理的多层筛网,然后通过筛选的方式将林木种子中的空壳、不饱和的种子以及存在夹杂物的种子进行筛选,从而提高林木种子的精选质量,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二、我国林木种子精选设备存在的技术问题

通过引进新设备对我国传统的精选设备进行分析与改进,通过改善之后,林木种子的颗粒相对比较均匀,降低了林木种植的破碎率,提高了高品质种子的技术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种新改进的设备在选择林木种子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高的适应能力,在林木种子以及花卉种子中同样适用,提高了林木种子的发芽率与饱和度。

三、林木种子精选设备的技术创新要求

首先,芬兰LANNENPLANT SYSTEMS公司与瑞典BBC公司在进行重力风选及筛选过程中都应该采用分台设备处理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而在新设备研制成功之后,我们是将重力风选及筛选直接简化成一个设备,这就提高了机械设备的紧凑性,有效的提高了其运行质量。

其次,对重力风选原理进行改进与创新,所引进原设备采用从低部吹进空气使种子悬浮分离,新设备要求采用负压式重力风选原理,其分离效果较悬浮分离效果更好。

再次,设备适用性广,操作简便,形林木种子及花卉种子。可处理各种颗粒形林木种子及花卉种子。

最后,设备比国外同类设备性能更优,耗能低,价格是其1/3―1/4。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比较

分别对新研制的林木种子重力分选与净种分级一体机(HFA新设备)、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原有分选机(1QLS一50)、芬兰的LANNEN公司生产的分选机(LANNEN)和瑞典BBC公司生产的分选机(BCC)四种精选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经济指标等技术参数(见表2)、分级效果等性能进行比较(见表3)。

从各技术参数可以看出,新设备吸收了引进设备重力风选新技术,对原设备的筛选原理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同时增加了去石功能,从而,提高了新设备的日处理能力和精选种子的技术指标。从经济技术指标中可以看出,新设备的费用只有引进设备的1/4―1/3,因此,新设备具有非常大的价格优势,适合我国林业大国的国情,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市场。

四、结束语

(1)对芬兰LANNEN公司生产的精选设备从低部吹进空气使种子悬浮分离的重力风选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在1QLS-50林木种子精选机中采用负压式重力风选原理,提高种子分选效果。通过吸收瑞典BBC公司生产的精选设备往复式筛选分级处理关键技术,对国内1QLS-50林木种子精选机筛选分级处理技术进行改进,在同一台分选设备上实现重力风选与筛选处理原理相整合的林木种子精选一体机。

(2)新设备精选种子质量指标明显提高,可满足林业用苗木工厂化容器育苗所需高品质种子的技术要求。精选种子广适性强,基本满足各种林木种子及花卉种子;日处理能力50kg以上;精选后种子净度达98%以上,破碎率小于0.5%,饱和度达到98%以上,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同时,该设备性价比高,适用性广。适合我国林业大国的国情。

参考文献

[1]姜以斌,牟光辉,周志权,郭锦山.介电式林木种子清选机分选原理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3(04)

第3篇

【关键词】数字背景;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52-01

一、数字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在数字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日渐显现。首先,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落后。人工检索和查询是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管理手段,极易出现偏差,而这已不符合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数字背景时代下,高校必须优化创新图书馆管理,实现数字化的检索,采用数字化的服务手段,是提高其管理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所在。其次,纸质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由于纸张是传递和阅读信息的核心载体,管理工作者每天都必须记录、储存海量的纸质数据信息,工作效率极其低下,纸质物极易被损坏,导致重要的数据信息丢失。和传统纸质图书馆相比,电子图书馆更具优势,以文档的形式保存数据信息,节省了大量的储存空间,可以长时间保存,信息检索也非常方便。最后,是数字时展的客观要求。在高校图书馆运营中,传统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数字信息化时展的客观需求,必须优化创新其管理模式,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与质量。

二、数字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路径

(一)强化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图书馆管理理念。在数字信息化发展浪潮中,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想要提高其管理效率,必须优化创新图书馆管理工作,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创新图书馆管理理念。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高校要引导图书馆管理人员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意识到创新管理的重要性,为在校师生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环境,为他们查阅各类资料提供便利,提高图书馆的运营效益。在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必须树立管理的数字化理念,优化创新管理模式,综合分析各方面主客观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化图书馆管理规划,要根据各方面运行情况,优化创新数字化管理手段,营造一种人性化的服务环境,构建长效的人才运行机制,确保图书馆高效运转。

(二)优化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想要优化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必须多角度、多层次优化创新其服务模式,借助全新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在新形势下,高校招生与就业形势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高校教育与管理工作都离不开图书馆,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利用次数频繁增多,必须进一步提高其管理服务水平。在此过程中,高校必须从不同角度入手优化创新服务模式与形式,采用“高效化、多元化、社会化”的服务方式[1],要积极、主动为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他们各方面的客观需求。同时,高校要注重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注重网络服务,提高图书馆各类图书资料的利用价值,多和其他高校的联系、交流,开展联机合作检索服务,优化配置各方面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此外,高校要注重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要优化完善用人制度,适当提高人员聘用要求,定期对在岗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地培训,对其进行再教育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图书馆管理人才,确保一系列图书馆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注重技术创新,优化创新管理制度。在运营管理中,高校图书馆管理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其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紧密相连。高校图书馆管理部门要注重数字化设备的引进,借助计算机科学管理图书馆,大力开发各类图书馆管理软件,科学管理图书馆,构建高效的查询检索系统[2],便于学生及时快速查找各方面资料。高校要注重图书馆管理制度的优化创新,优化完善传统封闭的管理体制,让图书馆管理层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掘他们各方面潜能,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

三、Y语

总而言之,在数字背景下,高校必须充分意识到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要将其放在核心位置,要全方位分析图书馆各方面具体情况,尤其是图书馆资源管理利用情况,强化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优化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与技术等,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改变图书馆管理现状,实现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数字化,提高其工作效率与质量,促使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事业持续向前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育玲.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3):75-76.

[2]申雪倩.数字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3):251-252.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资源环境学科;课程整合;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3-0030-04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自2012年3月颁布以来,我国掀起了一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浪潮,该规划的总体目标是:“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1]。”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2]。因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是未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世界各国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认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融合在一起,使在学习其他课程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另外一种则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能够支持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协助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显然,第二种认识才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部和中国教育界都在大力推行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话题也由来已久, 但目前国内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模式、方法和实施策略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4]。因此,寻找具有创新意识的融合模式将对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源环境学科的教育发展

资源环境学科是地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在培养环节需要大量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PS、测量与地图学等新技术的支撑,还需要多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支撑、协调发展[5]。这些经验都是经过漫长的探索总结出来的。

资源环境学科的教学变化如图1所示。从指南针确定方向到GPS自动定位,从黑板书写到投影仪放映,从纸质地图到移动终端电子地图,资源环境学科的教育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接下来我们将具体描述信息技术的创新给资源环境学科的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

1.教学方式的改变

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如今,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电子双板等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的方式已逐渐流行起来,对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巨大的挑战[6]。资源环境学科教学变化如图1所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知识大爆炸的阶段,知识与信息技术进入深度融合的历史时期[7]。在这个融合过程中,新的知识和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在不断产生,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信息发展的脚步,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应运而生,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科的教学。

2.教学资源的改变

资源环境学科对地图学也要有一定的掌握,而传统地图主要基于纸张和印刷技术,具有实时性偏差、版面受限、内容固定、静态地图、交互性差、显示单一、色彩单调等缺点[8],可以传达的信息有限。基于信息技术在移动终端上显示的电子地图正好弥补了纸质地图的不足,可以充分满足现代的地理教学。

但目前的电子地图大多功能简单,缺乏动态性和交互功能,还不能很好地服务教学要求。所以,未来的电子地图的设计应更加强调交互性和娱教性[9]。交互性是指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地图进行相应的操作,娱教性是指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地图信息更加生动化、趣味化,这将是未来电子地图教学的发展趋势。

3.教学工具的改变

野外实习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野外的实际操作,可以对一些地理工具有很好的掌握。S着科技的发展,地理学科工具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以前通过罗盘寻找方向到现在的GPS定位,带给学生的教学体验也有明显的不同。

在我们本科野外实习的时候,老师会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罗盘、一张地图让我们自己寻找方位。这种方式虽然也能达到预定的效果,但学生普遍兴致不高,不能很好地参与进来。但随着地理工具的不断发展,像经纬仪、全站仪、GPS等工具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方式。而且高科技与地理教学的结合,能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学习[10]。

三、 信息技术与资源环境学科融合

现有的融合方式主要侧重于教师如何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够关注,以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未来,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应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全过程覆盖[11]。所以,如图2所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示意,我们将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三个方面并结合华中师范大学的教学经验来进行信息技术和资源环境学科的融合。

1.课程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云课堂是在教育云和教育大数据的背景下,利用云理念和云技术打造的一种在线开放课堂。具有教学资源统一存储、组织、管理和访问服务的优点,可以实现教学资源按需服务[12]。截止到2015年12月,云课堂的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如图3所示。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学校的教学内容仍以文档类资源(如Word、PPT)为主。但是,以音视频、动画和图片等包含更多信息的资源比例也不在少数。而且,通过我们的了解,这种类型的资源在云课堂中的比例仍在不断上升。

这种现象说明了高校的老师也逐渐认识到教学内容对教学的重要性,大学生对音视频学习的兴趣明显高于语言文字,像音视频和动画这种包含更多信息技术的内容更能吸引学生的观看与学习。

资源环境学科的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在准备这些内容时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学生最后能够掌握的知识普遍较少。所以,我们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能够注意到学生的兴趣、需要,并尽可能与之相适应,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像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等课程,不一定要求教师自己去制作相关的素材或课件,我们可以充分搜集、整理和利用网络上已有的音视频资源,并对其去粗存精、高效利用。通过音视频等内容资源来教学,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方面,资源环境学科的教学以教师在讲台上以PPT作为讲稿为主要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教学内容孤立呈现、教学方式缺少互动、教学思想难以体现等缺点,很难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大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普遍不是很满意,期望改变这种现状。

华中师范大学设计的电子双板教学方式正好解决以上问题。电子双板可以实现同步展示抽象知识和形象知识,如图4所示,这样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左右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13]。

像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和园林规划等课程教学中,我们需要让想象的空间立体化,电子双板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在右边屏幕上放一些著名的规划图像(如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或制作的动画影像,左边屏幕上添加描述性的文字。这样可以让学生进入情景环境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程评价

不管是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它们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是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每学期期末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课程评价,而不是以往对学生的期末成绩给个分数就行了。针对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我们对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63份,回收有效问卷242份。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通过表的统计结果可知:有33.9%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非常满意;46.7%的学生感觉比较满意;两者的比例占总人数的80.6%。而感觉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仅占6.2%和2.5%。对于统计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普遍是比较满意的。

我们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数据分析,比如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学生的成绩变化趋势作预测。如果学生的成绩呈上升趋势,这就说明我们教师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是优良的;如果呈下降趋势,教师就需要及时做调整了。这项内容是我们未来的工作重点。

四、结论与展望

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实现信息技术与资源环境学科的深度融合,将是信息时代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教师在这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需要积极探索融合的方式,推动资源环境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S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学习方式将不断出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方式也会不断创新。未来智能机器人可能成为你的学习伙伴;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让我们走进“真实课堂”;云计算环境延展了我们的课堂学习边界;大数据技术为我们提供个性化学习。未来将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3-12.

[2]杨宗凯.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2011-2020[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3-4,28.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信息界,2006(4):47-56.

[4]周雷,杨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实施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4):51-54.

[5]牟凤云,何锦峰,张学儒,林孝松.基于地理学科新技术支撑下的理工科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54-156.

[6]柴小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革新[J].卫生职业教育,2006(2):20-21.

[7]郭东坡,张昭理,舒江波,徐艺.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知识传播方式的建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5):22-25.

[8]丁旭华.浅析传统纸质地图的转型[J].测绘通报,2015(12):105-107.

[9]苏仰娜.基于Flash+XML的多媒体电子教学地图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1(3):127-130.

[10]李小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GPS”的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0(6):46-49.

[11]郝兆杰,肖琼玉,梁芳芳.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的混沌与重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26-29.

第5篇

(一)创新资金配置风险的内涵。创新资金配置风险是各种创新资金来源组合效果的不确定性和不同创新阶段创新资金投放效果的不确定性的相互作用与耦合,创新成果的不确定性是创新资金配置风险的来源。由于创新活动具有过程性,创新资金配置风险是高新技术企业受到创新资金来源和投放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使得创新资金配置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有偏差而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创新资金配置风险的产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过程中影响创新资金配置结果与预期偏离的不确定性因素是创新资金配置风险的主要来掘。1、研发投入阶段的风险。(1)创新资金支持能力弱。创新资金的实力代表创新活动的投入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企业创新资金融资能力越强,则企业越能抵御风险。由于研发投入阶段的活动具有探究性,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在此阶段需要大量的创新资金。如果创新资金供给不足或不及时,则会影响创新活动的进度和效率,进而引发不同程度风险。(2)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阶段,创新人员薪酬和创新技术成本是创新资金重要投放的重要方面。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对创新资金使用效果有直接影响,创新能力越高代表研发成功的概率越高。(3)研发周期较长。研发周期过长会占用较多的创新资金,增加融资成本和风险。研发成果具有先进性,然而外部环境会随着研发周期的过长使得研发成果失去先进性,导致创新资金的投资回报下降,风险上升。 2、生产阶段的风险。(1)创新产品转化成本较高。研发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品需要在较多原材料、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一定生产规模基础上进行。原材料缺乏、原材料不能及时供应、材料价格过高将会影响创新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新产品的竞争力。(2)研发成果科技转化率低。由于在生产化阶段,研发成果向创新产品的转化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水平以及生产规模过小会导致次品率过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影响创新产品的先进性,创新资金收益性下降,风险上升。3、市场化阶段的风险。(1)营销费用管理能力不足。创新产品的营销费用在各营销渠道的支出是否合理有效,将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接受程度,关系到创新产品的扩散速度和市场占有率。营销费用的支出效果将会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若营销成本过多则创新收入将更多地用于弥补营销支出,企业的现金净流入会受到严重影响。 (2)创新产品盈利性低。由于消费者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新产品,一味追求创新产品质量和市场接受程度,会影响创新产品的盈利性,使得创新资金配置未达到预期收益目标,从而引发风险。 (3)创新产品应收账款周转缓慢。创新产品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其营销收入一部分会形成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收回速度缓慢将直接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影响创新资金的正常周转和偿债能力。

二、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机制的设计

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机制由风险预警组织机制、信息支持机制、风险分析机制和风险应对机制四个部分组成;

(一)风险预警组织机制是指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的执行主体,是依据高新技术企业架构原则和创新活动中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机制的需要而组建,专门负责整个创新资金风险预警机制运行的机构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在对企业自身规模的大小、创新活动及预期创新产品的特点、资本结构的特征及其他内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适用于本企业的创新资金配置风险管理监测标准,建立专门的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管理部门,独立负责创新资金配置风险的识别、分析、预警和处理流程。

为使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组织机制。通常有两种模式:一是独立设置一个预警职能部门,承担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的工作职能,该部门不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并直接由管理层管理。二是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的职能由企业内现有的部门负责兼顾,如由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部或技术研发部联合承担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的职能。

(二)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信息支持机制。高新技术企业若要及时有效地预报潜在的创新资金配置风险,必须在大量与创新活动有关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收集信息,以捕捉相关的创新资金配置风险征兆,经整理和筛选后将信息及时传递,为接下来的风险分析提供素材。同时,将风险分析评价、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理的详细过程及时反馈并储存到信息支持机制,从而保证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系统的各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模型、风险阈值等有序更新,保障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系统的数据安全和完整,为企业处理其他创新活动过程中的创新资金配置风险提供借鉴与参考,提高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机制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创新资金配置风险分析机制。创新配置风险分析机制可以迅速地识别信息支持机制输出的信息中影响创新资金配置效果的不确定因素,排除对创新资金配置风险影响较小的不确定因素,而将重点放在可能造成重大创新资金配置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上。通过该因素的历史处理过程资料进行分析,运用概率统计等方法对该因素导致致发生损失的概率及其程度度做出定量估计。

通过科学系统地设立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对创新资金配置风险进行评价,找出创新资金配置风险出现的具体创新环节和风险成因,确定风险等级井预报警情及其预期后果。

(四)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应对机制。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的应对机制是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的后期职能,包括创新资金配置风险的控制和化解两个方面。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预警分析并预报警情后,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管理者应当依据报告的警情制定对应的应急方案、补救措施和改进方法等风险处理机制,以控制创新资金配置风险,防止风险恶化,以此达到消除或降低创新资金配置风险的目的。其中,应急方案是指面对重大的创新资金配置风险时应该如何去规避,以防止风险进一步恶化。补救措施是指如何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现有创新资金配置风险带来的损失。改进方法是指如何改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活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或避免类似创新资金配置风险的再次发生。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拉术; 持续竞争优势; 资源基础论; 资源互补性

引言

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战略形成和实施中作用的探讨由来已久。90 年代之前的文献强调在IT 改变全面战略和行业结构变量的潜力上进行的创新和改进。在这一时期,企业要想获得基于IT的竞争优势,要么通过持续的、领先的IT创新永久地彻底改造IT 优势;要么首先行动并建立不易攻击的先动者优势[1] 。但这两种方式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永久的创新是很难维持的,并且会被越来越短的IT 开发周期所困扰。

先动者优势看起来比较乐观,尤其是那些涉及专有系统从而利用自身特殊力量或机会的公司。然而,实践表明这种优势很少能够持续。也就是说,旨在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信息系统在如何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方面显得无能为力。

1.  IT创造竞争优势的传统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如何提供战略优势的传统理论基础是以Porter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他提出的“竞争力模型”和“价值链模型”。从“竞争力模型”出发,人们普遍认为信息技术要带来竞争优势就要能够增强企业处理威胁和机会的能力,并改变企业在行业竞争者中的地位,并且随着企业合作的需要,人们逐渐将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紧密联系这一竞争策略也纳入到IT的战略作用中来。而价值链模型突出的是具体的经营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竞争策略能得到最好的应用,信息技术最可能发挥战略作用。价值链模型通过辨识企业中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其竞争地位的关键支点,从而对竞争压力模型作以补充。

这一理论曾一度指导和解释了一些成功的IT 案例。例如,SABRE 系统不但使美国航空公司获得了直接的战略优势,而且通过在预定商中创造转换成本极大地改变了产业的结构。Merill Lynch 通过方便而富有个性的金融服务也迫使象花旗银行这样的大银行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

然而,Kettinger 等人在对70 年代至80 年代早期的30 个知名IT 案例的研究中发现,在IT 实施的5 年内,有21 家公司经历了竞争力的衰退[2 ] 。这些原本为战略意图的系统由于竞争对手的模仿,并没有为各自的公司提供长期竞争优势。这表明,可模仿性破坏了信息技术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那么信息技术到底能不能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 如何才能带来呢? 传统的理论没有解释这一问题。

2.  IT和基于资源的观点 资源基础论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该理论认为企业在“独特的”公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竞争,这些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的特性[3] 。正是这种异质资源为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这些有价值的、稀缺的资源如果得到模仿壁垒的保护就可以经受得住竞争对手的模仿,使这种竞争优势得以持续,这些模仿壁垒包括时间压缩不经济、历史的独特性、资源的互补性和因果模糊性[4] 。

在探讨IT(这里,我们将企业的IT资源定义为企业的IT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以及共享的技术平台和数据库) 带来的持续竞争优势问题上,我们可以以资源观为基石,因为基于资源的理论是一个透视可持续性的很好的概念框架,原因在于它主要的依赖变量就是持续竞争优势。

3  IT资源如何带来长期竞争优势 信息技术的运用通常涉及企业中社会复杂资源的使用,如果这些复杂资源不易被模仿(当然它们应当是有价值、稀缺和难以替代的) ,那么这些企业在使用IT 时就能够比其他企业利用得更加充分,从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因此IT 资源更多的是以某种方式嵌入到企业中时才能产生竞争优势,也即IT资源是通过资源互补性这种隔离机制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并阻碍竞争对手的模仿的。

作者认为,在目前知识经济的环境下,有两个与IT 互补的重要资源类型———人力资源和无形资源。

3.1  IT和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和最难掌握的。与人有关的资源因素很多,象组织文化、组织的学习能力、组织的柔性、CEO 承诺等等,限于篇幅,本文仅对组织文化和CEO 承诺作简要介绍。

IT资源的收益在于它在组织中释放信息的能力。人为的文化和结构方面的约束会削弱它的价值。因此,公司应当拥有一种开放的理念,允许雇员获取传统上被高层管理者控制的信息,并且应当废除传统的等级、上- 下的交流和专制的命令与控制。“信息化”的组织必须操纵一个精瘦的、需不断培训的中层管理者或消除中层管理者,并经常促进跨部门和项目边界的非结构化的交流。最后,经理必须从控制权威形象转换为支持顾问,将权力给最适合的人以便他们做出及时的、正确的决策。

CEO 的承诺通过确保实施资源、将IT 与业务战略和流程集成在一起以及确保长期IT投资的连续性而促进了IT的成功。成功的IT需要一个高层管理人员充当“业务洞察者”和“先行者”,明确支持和表明IT 需求,并在组织的战略、结构和系统的背景下交流IT 的功能性,他愿意将IT 视为业务思考的中心部分,并探讨战略决策如何被IT 影响以及IT 的跨部门应用。

3.2  IT和无形资源

资源基础论的一个主要贡献是它对无形的组织资源的明确认同,无形资源的战略作用已得到许多人认同。目前,CIO 和其他的高级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技术的投资来为公司创造优良的无形资源?”[5 ]企业无形资源的关键部分是智力资本或知识资产,而信息技术可以赋能知识资产这种无形资源。

这里,作者将企业的知识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外部知识是有关客户的知识,而内部知识是有关企业的知识,事实上,这两者的界限有时不是很清楚,因为在强调客户导向的今大,企业内部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客户的知识为基础的。但无论是哪种知识,信息技术在促进知识的生成、共享和传播过程中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客户知识从产生,到分发、使用的过程称为客户智能,它是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内容。取得优良的客户导向关键在于跟踪并预测变化了的客户喜好,并进行客户利益率分析、忠诚度分析和消费行为分析等,而商业智能(包括数据仓库、OLAP 和数据挖掘等) 使得上述分析成为可能。

企业内部的知识深埋于雇员的技能和经验以及流程、政策和数据库中。组织知识和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由企业集成、转移、运用知识的能力来调节。知识管理需要保证创造新的与任务相关的知识,并将其在组织内传播,以及将其体现在产品、服务和系统中[6 ] 。而IT 对于知识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象群件和多媒体系统能够帮助阐明假设、加快交流的速度、抽取出隐性知识、构建有关历史记录并对其进行分类。渐渐地,企业知识根植于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程度决定了企业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

因此,IT系统可以促进知识的体系化以及它对跨越组织的影响。信息技术例如群件和专家系统,当填充以企业特定的知识和洞察力时,就能够转变为特殊的资产,这种特殊的资产对于竞争对手来说几乎是不可模仿的。

4  结束语 资源基础论是理解IT如何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较好框架,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互补性资源的识别上,还需要借鉴组织理论和组织行为方面的研究;其次,在如何度量IT和其它资源的互补性上,基于资源的观点也没有给予很好的回答;最后,理论的研究终归要应用于实践,因此,给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测度IT 能力的方法并指导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IT 能力以带来持续竞争优势是重要的,这应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T C. Powell ,A. Dent2Micallef . Information Techology as Competitive Advantge: The Role of Human ,Business , and Technology Resources [J]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 (5) :375~405.

[2]  Kettinger W. , Grover V. , Guha S. etc. Stra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Revisited: A Study in Sustainability and Performance [J] . MIS Quarterly ,1994 ,18(1) :31~58.

[3]  Barney J . 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 (1) :99 —120.

[4]  Petaraf M. 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 based View[J]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1993 , 14 (3) : 179 ~191.

第7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环境;系统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33-02

引言

系统动力学简称SD(System Dynamics),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瑞斯特(Jay.w.Forrester)教授于1956年创始的。它以数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研究复杂系统的行为。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专用的仿真软件(Vensim PLE)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环境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研究。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大体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先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二步进行系统的结构分析,划分系统的子块与层次,确定局部的与总体的反馈机制;第三步建立规范的、数学的模型;第四步进行实例仿真与评价。

一、系统模型主要决策变量设计

(一)设置三个流量

为服务于存量,系统需要为各个存量设置相应的流量。为“创新收益”设置“创新成本增加额” 和“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 ,为“R&D投入”设置“企业创新投入”。

(二)设立四个存量

根据系统因果关系图和本章的研究目的,在SD流图中设立“发明设计投入”、“知识保护力度”、“R&D投入”和“创新收益”四个存量。将这四个设立为存量,因为存量具有累积功能可以通过观察其数据的变化,来对自主创新的产生的利弊及其投入进行评价。

(三)设置十四个中间变量

在SD流图模型中,存量往往要通过中间变量来控制流量。因此为“企业创新投入”设置了“内部创新投入率” 、“市场竞争度”和“企业内部创新投入”三个中间变量。为“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设置了“创新高技术附加值”、“技术含量”、 “原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吻合度”、“新增产品销量”、“新增市场占有率”、 “原产品销量”。为“创新成本增加额”设置了“市场吻合度”、“技术含量”、 “新增市场占有率”、 “销售费用”、“产品产量”、“生产成本”、“新增产品销量”、“市场推广费用”。

(四)设置常量和辅助变量及其初始值

为了在模型中变量之间建立数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为此设置一些辅助的变量;为满足模拟对基础数据的需求,需要设置一些常量。

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0)的主要指标和数据,结合德尔菲法将数据进行标准化以后得出模型中需要的常量和辅助变量以及它们的初始值。

1.相关系数

α1=0.02;α2=0.01;α3=0.02

2.环境因素

政府采购=0.3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0.5

市场规模=100 000

风险投资=1 000

银行贷款=721.6

国家技术基金=1 063

地方财政投入=4 272.2

高校及研究所技术合作=600

二、模型结构分析与方程设计

(一)创新投入子系统

企业R&D投入是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此子系统中,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为流入变量,企业外部自主创新投入、企业内部自主创新投入、市场竞争度、内部自主创新投入率、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银行贷款、地方财政投入、风险投资、国家技术创新基金、优惠税率、高校及研究所技术合作为变量。α1,α2,α3,即为相关系数,得到以下子系统公式:

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企业内部自主创新入十企业外部自主创新投入

企业内部自主创新投入=内部自主创新投入率*创新收益

内部自主创新投入率=α1*企业创新意识+α2*市场竞争度+α3*优惠税率

企业外部自主创新投入=地方财政投入+国家技术创新基金+企业的融资

市场竞争度=创新收益/高技术企业利润初值

(二)创新收益子系统

企业自主创新的目的就是实现盈利,在此子系统中自主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自主创新成本增加额为流入和流出变量,高新技术含量、自主创新产品高附加值、市场吻合度、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高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原产品市场占有率、原产品销量、原产品价格、高新产品销量、销售费用、产品产量、市场推广费用、生产成本、市场为中间变量和辅助变量,市场营销费用比例固定为10%。得到下列子系统公式。

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原产品价格*新增产品销量+创新产品高技术附加值*原产品销量

创新收益:(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额-创新成本增加额)*(1-优惠税率)

创新成本增加额=生产成本+销售费用+企业内部创新投入+市场推广费用

产品产量=新增产品销量*0.8

新增产品销量=市场规模*新增市场占有率

新增市场占有率=市场推广费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初值+市场吻合度*0.2+知识产权保护力度*0.3+政府采购*0.1

原产品销量=市场规模*原产品市场占有率

原产品市场占有率=0.2+0.2*新增市场占有率

创新产品高技术附加值=0.4*技术含量

销售费用=新增产品销量*0.7

技术含量=R&D投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初值

原产品价格=原价格初值/市场竞争度

生产成本=产品产量*0.6

三、仿真结果分析

(一)市场环境

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比较分析,发现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所起作用相似,对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意愿起到积极、正向作用。所以,政府应加大市场环境建设,从政府角度来看,政府不能限制、干预市场竞争,但是政府可以为市场竞争提供平台,保障市场竞争公平性和秩序。

(二)科学技术环境

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比较分析,发现科学技术环境与另外几个环境因素相比在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所起作用最小。科学技术标准化增强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壁垒,高新技术改进可以很好保护自主创新成果,自主创新后期企业要重点加强高新技术改进工作。对于这一环境因素建设,政府可以放在次要位置。

(三)社会文化服务环境

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比较分析,发现大学科技园、科研机构因子在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起很大作用,对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影响也很大;各类咨询机构在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大。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科技园、科研机构建设力度,把对各类咨询机构建设放在次要位置。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重点把社会文化环境建设成为鼓励创新、促进创新的社会文化,用以给创新者减少后顾之忧,积极向上、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消费者对正版产品的购买意愿低,这可能与黑龙江省现有的不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有关。建设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对于建设这一环境因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会员,科学技术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3-103.

[2]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6-54.

[3] 孙静娟,戴忻,杨际昌.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界定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8,(4):4-6.

[4] 石沛,蒲勇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1,(4):11-19.

第8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1-0100-09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多数产品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引进;从外国转移到中国的制造企业,大部分核心技术仍然被外国公司所控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原创性的产品和技术更少。同时,也正因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近几年也频频出现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与跨国公司合资甚至被并购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基本都是装备制造业强国。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能否完全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是极其严峻的挑战。

目前,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正面临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一直以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都集中在经济全球化对新兴市场中企业生产率提高的影响方面,对全球化与本土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关注不多。然而,这种局面最近得到改观,Aghion等(2005)和Sutton(2007)开始关注到全球化对当地企业创新的影响。但是在中国,近年来虽然涌现出不少关于全球化背景下FDI与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研究,并且王红领等(2006)系统分析了FDI对自主创新的三种可能的影响效应,但是这些研究多数只是某种直观的判断,缺乏系统的分析和经验检验,特别是缺乏行业和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的系统分析。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如张海洋(2005)和范承泽(2008)也只是从FDI的方面,利用行业数据进行的研究。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已有的研究多从FDI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全球化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没有全面考察经济全球化的其他影响机制与途径;所使用的基本都是行业数据,缺乏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所偏差。

鉴于此,通过对中国1999-2003年装备制造业企业大样本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本文尝试性地回答如下问题: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第一,使用了微观企业的大样本数据,提高了检验的效率和可靠性。我们使用了1999-2003年全国规模以_LZE业企业统计数据中的装备制造业企业数据,共有3.89万家企业的超过50万个观测值。这是目前可获得的最大的企业层面的关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数据样本,因此提高了估计的效率。第二,解释变量包括了外资进入的程度、出口贸易、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本土市场竞争、企业规模、地方产业集聚和产权结构等因素,并且控制了行业特征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更好地避免了变量遗漏问题。第三,在方法上,使用Tobit模型对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而不是使用简单的OLS模型,有效处理了因变量非负的情况,能够刻画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二、理论分析与待检验假说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会对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国际贸易具有提高出口部门自身创新能力的学习效应。企业通过国际接触,可以获得新的生产技术以及新的产品设计等,通过边出口边学习能够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在国外销售意味着需要更强的竞争力,竞争迫使单个企业减少管理上的懒散和提高运营效率,这些都意味着更高的生产率。同时出口还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出口也可能成为知识的溢出渠道,如出口部门与国内部门的前、后向产业联结效应,出口企业通过贸易所获得的技术知识和信息能被国内其他的生产厂家吸收,加速了国外技术的扩散与传递,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进口贸易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一种主要传导途径。在开放经济中,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进口贸易不仅可以购买高质量的外国最终制成品,而且还可以通过引入国外的先进中间产品来提高本国生产活动的技术含量。Coe等(1997)提出本国通过国际贸易往往能直接分享到贸易伙伴国研发投入的成果,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前沿内的国家会模仿前沿国家的产品,贸易能通过学习鼓励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刺激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

同时,一般文献还认为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可能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既包括有条件的技术扩散,也包括自动发生的其他外部效应。FDI通过技术扩散效应、演示模仿效应、竞争效应、产业链关联效应、人员培训效应等作用在东道国自主创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FDI常常能将知识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外的国家,使它成为国际技术扩散的潜在重要运输工具。除了通过技术扩散提高本地企业的生产率外,跨国公司还可以通过降低国内市场的垄断程度、减少垄断扭曲、促进竞争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途径来推动本地企业自主创新。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无论是国际贸易或是FDI都会促进本土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为本土企业创造更多的知识溢出、转移和吸收的机会,进而影响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假设和推论。

假设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本土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会促进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直接的影响是技术市场竞争的加剧。熊彼特认为市场垄断力量的获得是创新的基本保证,而与熊彼特假说相反,Arrow(1962)认为竞争性市场更容易激励企业创新。Seherer(1967)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市场竞争和创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所以,在经验检验中,我们首先加入反映市场竞争程度的指标。考虑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笔者还设计了市场竞争程度的平方项以检验之间的复杂关系。

假设2: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及其程度会对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产生复杂的影响。

外资的进入及其程度是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还是抑制了自主创新存在较大的争论。比如:何洁(2000)、包群等(2003)曾证实,外资企业对内资工业部门存在现实的技术外溢效应,并由此认

为,外资企业的进入显著提高了中国的技术水平;同时,陈国宏等(2003)、张海洋等(2004)则认为,外资进入中国主要是为了占领国内市场,或者是仅仅为了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因此无助于中国工业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所以,在经验检验中,我们加人反映外资进入程度的指标,检验外资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推论1: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会对上述机制产生重要影响。

Gorodniehenko等(2008)认为,上述两个机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有着重要的关系。Aghion等(2005)提出技术差距与自主创新有着反向的作用。但是Gorodnichenko等(2008)认为技术差距的影响可能是复杂的。如果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较大,则外资企业的进入引发的溢出效应以及本土企业的吸收效应有限,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也将有限;如果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过小,则会引发外资企业刻意的技术保护,也不利于自主创新。所以我们设立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技术差距及其平方项这一变量来检验其中复杂的关系。

假设3: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也会影响其自主创新活动。

从实践层面来看,出口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存在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一种力量是为了满足国外消费者迅速提高的近乎苛刻的技术、质量、安全与环保标准要求,促使出口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正面促进作用;另一种力量是在现有国际贸易格局下,我国出口企业必须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国际大买家或跨国公司所掌控的销售终端通道,多以代工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当代工企业谋求产品多样化、产品质量持续提高、产品技术标准建立、自有品牌塑造、国际市场销售终端渠道构建等能提升价值链高端转移的自主创新能力获取时,会与发达国家作为发包者的国际大买家和跨国公司的既得利益发生竞争与冲突,此时会受到发达国家的国际大买家或跨国公司的“俘获型”限制与阻击,进而对出口企业的创新活动强度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获取与提升产生负面作用。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到底属于哪一种情况同样则需要通过计量检验予以确认。

推论2:不同规模企业的出口行为对自主创新的作用可能不同。

对出口依赖越强的企业(多依靠代工方式),由于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与限制程度大,出口带来的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所以表现出较弱的创新活动强度;相反,对出口依赖较少的企业(多不依靠代工方式),由于存在国外客户较高的技术、质量、安全与环保等要求,出口带来的正面作用大于其负面作用,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活动强度。具体来看可能存在如下规律:规模较小的企业,技术能力比较弱,一般从事为跨国企业或国际大买家贴牌的外向型加工贸易生产,出口的促进效应有限;规模中等的企业,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主要从事为国内买家贴牌的内向型加工贸易生产,出口对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规模较大的企业,技术能力最强,一般是以自主品牌销售于国内市场,出口的促进效应最明显。

假设4:产业集聚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也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以产业集群形态存在(范剑勇,2004;路江涌等,2006)。众多研究表明,地理位置的临近、产业链的纵向与横向分工以及各种公共设施的范围经济,会促进集聚企业的技术学习与技术追赶,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国地区间产业集聚发展是否也对自主创新差异产生影响?对于这个问题以往的文献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所以本项研究将加入制造业产业集聚这一因素。因此,笔者设置了产业集聚这个变量,以控制这种集聚效应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

除了上述分析中所涉及的变量外,我们还引入了资本密度、国有产权、行业特征、地域特征等作为控制变量。理由如下:在中国,由于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以及劳动要素禀赋所决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或企业往往技术含量及技术创新能力也高。笔者用资本密集度指标(资本总额/销售收入)作为相应控制变量。考虑到中国的特殊情况,从事研发的制造业或工业企业中有相当比例属于国有或者集体所有制企业,因此不能忽略产权结构对创新的影响。根据产权理论,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不同的产权结构会导致经理人不同的努力水平和经营状况。创新活动是企业重要的人力和物质资本投资行为,因此理论上应该也会受产权结构的影响。行业特征包括技术机会、资源的可获得性(appropfiabiliy)、需求特征、分销渠道和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Scherer(1965)和symeoni-dis(1996)认为行业特征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将行业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地域特征也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地域的不同反映了企业所在地区在提供基础设施、经济支持和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水平。通常,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提供创新服务方面就做得越好。从而会对创新产生正面效应。我们将地域特征也作为控制变量。因此,我们计量检验的主要模型为:

(一)数据

本文的数据来源是1999m2003年间国家统计局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万元)非国有企业的工业统计报表数据库。这些数据由中国国家统计局通过每年的制造企业调查收集而成。每个企业样本包括了100多个财务会计变量。之所以选择1999-2003年间的数据是基于以下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是1999-2003年间,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出现一个显著的高速增长期;二是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WTO,我们的样本数据正好涵括了中国加入WTO的前后期间,这就为我们观察中国加入WTO后贸易壁垒的相对降低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对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效应,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观察期间。

我们所研究的行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35);专用设备制造业(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9);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4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1)。尽管所有国有企业以及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的数据库包含了相当多的信息,但是其中的一些样本存在错漏和统计口径误差。依据谢千里等(2008)的处理方法,只要出现以下条件之一,我们就将该样本删除:(1)企业的员工数低于8人;(2)销售额的增长率高于100%或低于O%;(3)工业增加值为负。另外,2002年中国颁布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于2003年正式实施。为了使行业口径前后一致,根据新的行业标准对2003年以前的企业按照小类行业进行了相应调整。我们构建了一个1999-2003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集,其观测值大约50万个,包括自主创新、市场竞争、出口贸易、外资企业、技术差距、企业规模、产业集聚、产权结构、行业特征和地域特征等基本信息。

(二)变量定义

自主创新(I):衡量经济主体创新活动的指标通常包括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分别用研发支出和专利数量来衡量。由于本文的数据集没有提供专利数,所以本文将研发投入作为衡量创新投入

的变量,将新产品产值/工业总产值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变量。考虑到数据集中有大量企业研发投入与新产品产值为“O”,直接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可能会导致因变量的拟合值为负,因此本文使用Tobit模型对方程(1)进行估计。

市场竞争(Competition):衡量市场竞争的变量通常是勒纳指数。由于数据中没有边际成本数据,我们无法计算每个企业的勒纳指数。我们参照聂辉华(2008)的处理方法,将企业的广告支出占销售额的比例作为衡量市场竞争的变量。其中的原理是,产品的差别越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就越激烈,从而市场势力就越小,因此企业就越会花钱做广告。同时,还在模型中加入了市场竞争的二次项,以检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

外资企业进入的程度(FDI):由于我们在计量检验中使用的是企业的微观数据,无法直接设立外资企业进入程度的变量,所以,根据三分位行业的分类,使用同地区同三位数分类行业中外资企业年销售产值在该地区该行业总销售产值的比重,计算出三分位行业的外资企业进入程度,作为外资企业进入本土市场程度的变量。

出口贸易(Export):我们将企业出货值与工业销售值之比作为衡量企业出口程度的变量,来衡量企业出口规模的大小。

技术差距(Gap):为了检验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技术差距对于自主创新的影响,本文构造了技术差距变量。目前,在构造技术差距变量时,主要采用三种指标:资本密度差距(Kokko,et al,1994;贺灿飞等,2006);专利费数量差距(Kokko,et al,1994);劳动生产率差距和全要素生产力差距(Kokko,et al,1994;平新乔,2007)。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下文计量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本土企业的人均资本存量与该行业中外资企业的平均资本存量的比值表示技术差距。该指标有效反映了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同时,还在模型中加入了技术差距的二次项,以检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

集聚效应(Agg):产业集聚水平的高低实质上就是产业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集聚水平越高产业布局越不均匀,反之,则布局越均匀。常见的估算产业集聚的指标有行业集中度指标、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以及赫芬达尔指数。市场集中度则是从市场空间来衡量产业的集中程度,反映的则是市场的竞争和垄断关系。空间基尼系数没有考虑到具体的产业组织状况及区域差异,因此在表示产业的集聚程度时往往含有虚假的成分。为了解决基尼系数失真的问题,EUison等(1997)提出了新的集聚指数(Index ofIndustry Concentration)来测定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赫芬达尔指数(HHI)是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HHI值越大表明产业集聚程度越强,反之则越弱。本文将采用该指数来测定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

企业规模(size):从研究方法来看,可用于度量企业规模的指标包括销售收入、总资产和员工人数三种规模指标,这三种指标各有利弊。根据Scherer(1965)的方法,销售额反映的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中性的,并且能够反映短期需求的变动,因此被认为是最好的企业规模的变量,所以本文也使用销售额表示企业规模。

资本密集度(Tap):它是行业进入壁垒的衡量指标,反映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的。在中国,由于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以及劳动要素禀赋所决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或企业往往技术含量及技术创新能力也高。笔者用资本密集度指标(资本总额/销售收入)作为相应控制变量。

国有股权(Soe):根据工业统计口径,企业登记的所有制类型包括国有、集体、私营、港澳台、外商、联营、股份有限、股份合作以及其他等九种。根据研究目的,我们将前面两种成分用虚拟变量“l”表示,后面七种类型合称“其他企业”类型,用虚拟变量“O”表示。

同时考虑到行业差异和省份差异对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影响,笔者也设置了不同行业(Indus)和省份(Province)的虚拟变量作为相应的控制变量。表1为主要变量的描述。

四、计量方法与检验结果

受限因变量(Limited Dependent Variable)是指因变量的观测值是连续的,但是受到某种限制,得到的观测值并不能完全反映因变量的实际状态,常见的受限因变量问题有删失和截尾。对于删失问题,因变量处于某一范围内的样本观测值都用一个相同的值代替,所以计量模型不能使用OLS法,应该使用Tobit模型来估计。本文使用Panel Tobit模型来研究经济全球化对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一)全部样本的回归分析

表2为经济全球化对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回归结果,其中模型1-3和模型4―6分别对研发投入和新产品为变量的自主创新进行考察,同时在模型2、5以及模型3、6中分别设置了市场竞争与技术差距的平方项,以考察可能存在的“u”型关系。

通过对表2中各模型回归结果的全面观察,我们发现:在有效控制了诸如技术差距、企业规模、集聚效应、资本密集度以及地区因素与行业因素后,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 以广告密度衡量的市场竞争程度对创新投入有递减的、显著的正效应,即市场竞争程度与创新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市场势力越小,企业的垄断程度越低,对创新就越有利。这一结论支持了Arrow(1962)的观点,并且与Aghion等(2005)的结论是一致的。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本土市场的竞争,进而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过度的竞争会导致企业缺乏必要的利润积累,反而损害了创新的能力。

2 外资的进入程度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FDI进入与本土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有“抑制论”与“促进论”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FDI的进入及其程度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无论是创新费用还是创新的成果,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当FDI与本土企业在同一市场相互竞争时,本土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不处于劣势,必然增加研发经费,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在这里,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动力来自于国际资本参与当地市场的竞争效应。

3 技术差距的大小对创新投入也有递减的、显著的正效应,即技术差距与创新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这个发现深刻揭示出一个重要结论:外资企业既希望利用中国本土企业的低成本优势来获取尽可能多的价值链分工利润,同时,又紧紧提防着中国本土企业发展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能力,而成为其竞争对手。当两者之间的技术距离较大时,会获得外资企业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的有限的局部技术溢出和技术转移支持,此时,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出增长效应;当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逐步缩小时,外资企业利用种种手段来“封锁”和压制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此时,中国的本土制造业企业很难构建种种提升价值链攀升的

自主创新能力。

4 出口对自主创新的作用显著为正,说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学习机会的增加和知识的溢出促进了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而且这一效应不管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都是成立的。

5 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负,没有显示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促进自主创新的经验证据。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大多数产业集聚只是简单地追求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集中”而非产业上的“集聚”,处于一种低层次“扎堆式”的“群生型”发展模式。从专业化分工类型看,以横向分工(同质产品+专业市场)与简单生产链纵向分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形式;从产业集聚网络体系竞争优势看,主要依赖于低成本生产要素、成本降低型技术选择、演化路径及其所体现的内外规模经济,而作为产业集聚核心竞争优势的创新协作网络、技术持续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市场细分、价值链专业化分工、品牌建设等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6 在控制变量中,企业的规模对创新投入有显著的正效应,但是这种效应是递减的,即企业规模和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与多数国外和国内的经验研究都是一致的,说明大企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新优势。同时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比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更多的创新。

(二)按企业规模分类检验

在现实中,很多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都与企业的规模有关,因为企业的规模与企业所能接触到的各种政策和商业机会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控制与规模有关的这些因素对创新的影响,我们将按照规模大小将原来的样本分成3个子样本:小规模企业(从业人员小于300人);中规模企业(从业人员在300到2000人之间);大规模企业(从业人员在2000人以上的)。子样本的检验结果见表3。

我们在表3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检验的结论与全样本数据的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出口对自主创新的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而出现显著的差异。

就创新的产出而言,出口的作用没有显著的差异,表现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创新投入而言,大规模企业样本的回归中,出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规模的企业中,虽然作用呈现正向,但是并不显著,而在小型企业中,出口对创新投入有负向影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规模越小的企业越有可能采用代工形式进行出口贸易。技术能力较低(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倾向于为跨国企业或国际大买家贴牌的外向型加工贸易生产;技术能力中等(企业规模中等)的企业倾向于从事为国内买家贴牌的内向型加工贸易生产;技术能力较强(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倾向于构建自主品牌且销售于国内市场。同时,我们的发现可以揭示以新产品表示的创新产出未必是自主创新的结果,而有可能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转移的结果。

第9篇

>> 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路径与政策的转型 大数据时代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新常态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技术创新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转型与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服务的技术创新 企业“经济转型”中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探析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研究 技术创新作用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性研究 大数据时代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冲突与协调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途径选择研究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创新驱动研究 新常态下我国房地产助力经济转型路径研究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创新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创新的趋势探讨 我国旅游经济新常态 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产权制度原因及创新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1年8月2日访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将大数据定义为“由科学仪器、传感设备、互联网交易、电子邮件、音视频软件、网站点击流等多种数据源生成的大规模、多元化、复杂的、长期的分布式数据集”。Hilbert M. and Lopez P., “The Worlds Technological Capacity to Store, Communicate, and Compute Information,” Science, vol.332, no.6025, 2011,pp.60~65.麦肯锡认为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

当前对于大数据的特点主要存在两种观点:Dumbill采用IBM公司的观点,认为大数据具有“3V”特点,即数据量大(Volume)、数据类型复杂(Variety)、产生速度快(Velocity)。Edd Dumbill, “What Is Big Data,” http://strata.oreilly. com/2012/01/what-is-big-data. html, 2013年1月24日访问。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大数据具备“4V”特点,在3V的基础上增加了价值性(Value)。(1)数据量大(Volume):目前数据的计量单位用太字节、泽字节和尧字节计算。IDC《数字宇宙膨胀: 到2020年全球信息增长预测》显示,数字信息每年按照几何级数态势递增,到2020 年数字量将达到40ZB。(2)数据类型复杂(Variety):相对于传统的便于存储的结构化数据,大数据下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比如网络浏览轨迹、视频、音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数据类型的多样性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产生速度快(Velocity):数据的产生和更新频率快,每秒都在即时增加,因此大数据的存储以及实时处理和分析能力是大数据背景下技术创新的关键要求。(4)价值密度低(Value):存储的数据量大,但是蕴含的价值低。比如一段监控视频时间长达2个小时,但是有用的数据可能只有1~2分钟。朱东华:《大数据环境下技术创新管理方法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第4期。

数字技术是指对产生于人机交互、物联网等以结构、半结构、非结构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和集成,以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可视化以及统计分析等技术手段,通过数字技术生成模块化的专用数字技术处理软件包,进一步通过模块集成实现决策支持、智能生产、智能服务、预测等技术创新,实现大数据的价值化。

根据大数据的特点可知大数据和传统数据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数据处理技术上,大数据下的数字技术包括传统基本数据处理技术如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可视化、统计分析,和高级数据处理技术如移动计算、社会化媒体、物联网、云计算、分析和预测五种技术,这五种数字技术融合后方能产生巨大的技术创新。[德]乌尔里希・森德勒编:《工业4.0》,邓敏、李现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54~67页。移动计算指的是计算的实时性、动态性,即人和计算机的实时交互,机器和周围环境的实时交互,通过移动计算,增加了数据使用技术在地点和时间上的灵活性,数据的实时处理是大数据的最核心技术。社会化媒体是指人们可以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信息、分享内容、互动交流。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使用数据具有“流”的特性,大数据流的特性改变了人们收集和评价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技术创新方式。物联网描述的是物理对象间的连接,这种交互作用发生在机器与机器之间,对象与对象之间。物联网的形成开启了服务创新、生产创新和增值过程的新维度,是新的增值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云计算指的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主要解决数据的结构问题和管理问题,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按需提供给不同的使用者,通过云计算加快对信息的发现、组织和协调并为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分析和预测是对大数据进行关联、趋势性等知识发现技术,由于大数据的海量性、动态性、类型多样性和价值低密度性,有价值的信息隐藏于碎片化的数据关联中,而且随时间的流逝不断减少,因此传统的优化算法、抽样学习的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方法已不适用,基于知识发现的分析和预测技术是大数据的关键技术。针对大数据下的这些数字技术融合就有可能产生技术创新,就可能实现服务智能化、生产智能化、决策智能化等等。

大数据时代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大数据时代的本质是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技术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中的广泛应用,其核心在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大数据并不能生产出新的物质产品,也不能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大数据的价值,不仅是大数据技术本身,更是应用创新产生的经济社会价值,能够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从而使工业制造的生产效率得到大规模提升,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二是促进产业融合。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广泛使用,使得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在技术融合、数字融合基础上所产生的产业边界模糊化,产业由分立走向融合,产业融合能够通过建立与实现产业、企业组织之间新的联系而改变竞争范围, 经济增长效率大幅度提高。三是技术创新发生变化。在大数据背景下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程度加强,而且由于信息化的广泛使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技术创新的协同性和共享性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强。

二、大数据下数字技术创新的新特点

大数据下的技术创新与传统渐进性技术创新有本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五个方面。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具有一些新特点:

1.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方法具有组合性

传统的技术创新方法基于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市场目标的共同作用,孙圣兰、夏恩君:《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传统创新管理的挑战》,《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6期。而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技术创新方法更多地来源于对不同技术的组合式创新。创新不仅是一种基于理论背景下的基础性创新,而更可能是利用现有的数据技术手段和已有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技术创新方法的组合性主要体现在对数字的敏感性洞察以及创意路径实现的组合。对于客户消费行为的数据技术分析可以开发出BI系统。对于共众通信数据分析可以开发舆情系统, Kevin Systrom和Mike Krieger将Facebook最受欢迎的照片共享思想植入到智能手机中,开发出了能够改变照片样式的软件。[美]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安德鲁・麦卡菲:《第二次机器革命》,蒋永军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91~92页。这些说明了数字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2.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开放性

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强调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和引进创新模式,这些创新模式聚集对要解决的问题相关领域精通的专业性人才来提供技术创新方案。专业人才具备高精尖科技知识,能够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议,而大数据下的技术创新能够突破对专业人员和研究领域的限制。数字技术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创新环境,每个人都能够在开放平台上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新思想的交流与技术创新的实现。纳特・特纳和扎克・温伯格是沃顿商学院学习经济学和创业学的学生,二人虽然没有学过医学知识,但他们创办的公司flatiron health正在试图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找到治疗癌症的方法。这种群体力量参与和数字技术爆发出来的无限的智慧正是大数据下技术创新的模式。

3.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管理具有突破性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基于不同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之上的创新,能够使产品具有新的性能和较低成本,且具有毁灭性,能开拓新的市场和潜在的应用,如石英钟的出现给机械表以致命冲击。数字技术下的融和式技术创新是突破性技术创新,单个领域的技术有可能只服务于特定背景下的产品或者服务,而不同领域技术的有效融合则可能衍生出更多的相关性技术创新。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渐进式创新是阶段性的、变革性的,而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永恒的、革命性的。传统的技术创新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大量的人才培养及储备、基础设施的建设、先进设备的研发及引入,通常这些投入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才有可能获得创新成果。基于数字技术平台,每个企业、机构甚至个人都成为了创新的主体,创新也不再局限于某一技术领域,而是以多种方式存在。如云端存储服务及数据分析业务就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创新思路,从而使得技术创新具有更低成本。

4.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过程具有非线性

线性创新和非线性创新是基于创新过程的一种区分。线性创新过程是一个“基础科学-应用科学-设计试制-制造-销售”的单向的、逐次渐进的过程,创新起源于基础研究。非线性创新过程突出了创新的多层次、多环节和多主体参与,在非线性创新过程中创新绝不是从研究到应用的线性链条,从小众到大众的传播过程。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突破了线性技术创新的思维,从创新的方式、主体、阶段等方面进行非线互创新,是企业内外各种与技术创新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突出了创新的多层次、多环节和多主体参与。在大数据时代,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创新生态下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演进的产物。

5.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结果具有通用性

通用性指能够在多行业使用的创新技术,通用技术创新具有普遍性,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催生大量的创新,数字技术下的技术创新具有这些特点。数字技术下通用性创新主要是由于创新的方法是组合式创新,对于已有发明或者技术创新,经过组合后有可能产生新的创新。这种创新方法表明,每一次的技术创新会成为未来创新的一块积木,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就产生了持续技术进步。数字处理技术使得所有领域都能够获得海量的数据,并无限制地被复制和重复使用。因此,具有潜在价值的数字化积木式技术创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倍增长,并且还在持续地提供未来组合式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三、大数据时代我国新常态经济增长中数字技术引领技术创新的路径转型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增长需要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支撑。在新常态的创新驱动中,我国面对大数据下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传统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和数字技术下技术创新的特点,要发挥我国自身资源优势,实现数字技术引领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就要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引领技术创新路径转变。

1.实施“政府组织+国企研发”的数字技术创新计划

技术创新正在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关键词,而且大数据下的技术创新具有开放性,特别是在数字化工厂方面,实现过程中有大量需要进行标准化的内容,欧美国家在这一方面起步早,已制定出系统集成、安全保障、数字化工厂、能耗等技术标准,因此要积极引进和参与国际化标准工作,同时实施举国体制,发挥政府作用,组织开展我国的技术标准化研究,争夺制造业竞争的话语权。另外,在产品市场规模巨大、产品集成复杂的重大技术创新领域,借鉴“高铁”技术创新模式,由政府牵头,发挥国企研发力量,重点突破某一领域的技术难题。在实施“政府组织+国企研发”的数字技术创新计划中,重点要持续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大数据环境下的技术创新是基于数据库基础上的,因此要持续推进数据库、知识库、云计算库、数据分析库的基础平台建设,大数据下人人都是技术创新者,要构建基于服务的、集成智能分析、快速决策分析的大数据处理支持系统接口,建立促进群体成员之间信息沟通、共享和促进群体技术创新的交互平台,建立开放的大数据技术创新体系、协同创新模式和评估机制,以推动新常态下数字技术对技术创新的引领。

2.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贸易的开放,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我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产品市场,市场化需求确定了技术创新方向,技术创新中的市场杠杆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要完善大数据下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引导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及市场需求,发现创新机遇并且进行自主创新。在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税收减免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研发新技术、发现新知识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如果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企业就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知识产权的清晰界定以及产权保护有助于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从技术创新中获得高额收益,从而促进更加长远的技术创新。我国目前对于知识产权界定、保护以及知识使用的制度及法律还不完善,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的制度政策及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自主创新成果,鼓励技术创新。此外,要通过税收减免政策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度。

3.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实施全球人才引进计划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新常态下的中国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应用和行业动态呈现出新趋势和特征:社会网络与社会计算、云计算、协同化软件与技术、新型电子市场与新型电子商务将转变企业运作和组织架构。大数据时代企业的关注点将从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智能系统、数据库建模与设计、信息系统规划、开发方法等方面逐渐转移到以新概念、新技术实行的决策分析、信息安全和风险管理等领域上。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大数据环境下技术创新的实施,需要一大批对于大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决策支持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中国新常态的经济中,要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实施全球人才引进计划:一方面通过加强我国高校计算机、电子专业建设,调整培养方案,优化教学环境,创新创业项目实施,以培养掌握数字技术基础型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人才创业平台,营造人才创业环境,引导大数据人才创造;另一方面我国需要制定全球数字技术人才引进计划,特别是了解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和数据分析师的引进,并为人才的流入做好政策支撑。

4.加大企业数字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优化政府投资结构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