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9:28: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56-01
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做出拙论:
一、高效课堂备课要“实”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前要很好的预设生成,能力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生成预设。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每节课的重难点,必须明确知识点及知识块在单元,在所编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当然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具有片面性和单一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合生活实际,挖掘乡土资源作为教材,达到优势互补。用贴近生活,而有血有肉的更加形象生动的教材与教法,激发、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高效课堂学情要“清”
课堂教学要始终围绕学生,根据学情备写教案,全面分析优秀生,学困生的知识结构特点,以中等生为备写标准,兼顾两头,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所发展。教师要多深入学生,了解学情,认真参与倾听,捕捉生产点,寻找问题,寻找策略,让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的最大收获――也就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显现一个“活”字
教师要在形式方法上把握有度,才能确保课堂的高效,带来教育质量的高效。
1.灵活的教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的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成功的课。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学和练。目标由学生确立,过程由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结论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把整个课堂完全放心的交给学生,教师只能做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科学的学法指导。“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产生质疑,发现问题。通过质疑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开辟了课堂教师的心空间――高效课堂。但要真正实现高效,必须务实,不断寻求方式方法,探讨交流经验,集众家之长,和集体之力,尽可能的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四、构建高效课堂对我们教师能力的要求
构建高效课堂,我们教师要多动脑多下苦工,多花时间,多出点子,教中研,研中思,思中提,做好以下几点:
1.要有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了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评价也许是学生来议,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2.要有准确的教材把握能力。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科学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要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课堂管得死,就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欲望,但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生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既要放得开,又要能收得起来。
4.要有机智的课堂环境把控能力。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高效课堂规模的形成,还必须有相适应的应对策略,那么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第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以保障课堂有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的写教案,而是必须备教材,备学生,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琢磨教学中难点,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另外,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要设计高效课堂必须的质量较高的练习、教具课件、学具等辅助设施缺一不可。
第二,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课堂高效的基础。
入会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善于运用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的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气氛。教师要在课堂上态度和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敢于提问质疑,营造明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愉快,思想活跃,结出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硕果。
第三,求真务实,夯实高效课堂的基础。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载体,通过导学案要让学生明确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各学科学案在结构上都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练习三个必备栏目。学案上出示的学习目标是经过一节自主课和互动课的学习要达到的终极目标。高一、高二年级要根据课标和学情制定,高三年级要根据考纲和学情制定。目标不是课标和考纲的原版展示,是转化为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加行为动词的表述,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知道学到什么程度。学习任务的呈现方法和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要真正能带领学生阅读、思考、记忆,不能只是简单搬运,不能简单从课本上抠空让学生填写,尽可能减少书写量,增大思维量――留空的内容应该是一些关键词,需要学生记忆的,可以让学生找出关键词并记住,或在课本上标出重点语句,或构建知识树,或表述为“请从几个方面概述什么内容”。学案上必须要有整合后的练习,练习要分出难易层次,分必做题和选做题(自助餐),确保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饱”,一般学生能“吃好”,学困生“有的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
“1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型分两种――自主课和互动课,每次课的基本结构一般有三个主要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这三个主要环节环环紧扣,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紧紧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正因如此,每堂课学生的学习也就变得紧张、愉快、高效。
自主课上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指导不当,就会无序、无效,甚至把自学引入歧途。这就要求教师:(1)要重点把握好自学的时间。课堂教学的管理,首先是对时间的管理,没有时间要求,自学就变成了放任自流。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自学时间,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完成自学任务而不拖拖拉拉;时间也不宜过短,这完全是在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要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2)在指导学生自学的内容上要十分精心。注意在旧知识与新知识方面不要平均用力,自学的内容重点是新知识部分,要抓住新旧知识衔接的地方重点看。如果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之前都必须讲清楚自学的内容、范围和要求。(3)自学的方法。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在答案下划线,在重点词语下加着重号,难点、疑点划双线或“?”号。可以质疑问难,但不宜边读书边讨论。(4)自学的标准。要明确自学以后达到什么标准,是能模仿例题做习题,还是能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标准不明,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5)自学后的检测。自学以后要完成老师精心编制的自主学案。
“检查落实、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展示、教师点拨讲解、学生总结深化”是互动课教学的必备环节。检查落实是针对自主课上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来说的,对于这些内容,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落实,如:默写、提问、同桌互查、构建知识网络、做变式练习等。对于那些部分学生能学会,部分学生学不会的内容,要交给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时,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教师要走近学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针对学生讨论的效果,下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展示合作讨论的成果了。这时教师对要展示的内容进行选择,学生通过讨论都会的不需要再展示。展示那些有价值、有代表性的知识。学生展示的目的是暴露思维过程,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有偏差的;可以是浅层的,也可以是有深度的。对于正确的有深度的思维过程,教师给出鼓励性评价即可;对于学生展示中有思维偏差的,教师要进行精当点拨和规范校正;对于浅层的思维过程,教师要进行恰当追问。教师还要启发、组织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深度探究知识原理,总结一些学习规律和方法技巧。对于学生合作交流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恰好又是重点问题,教师要当讲则讲,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要坚决摒弃不加选择的为讨论而讨论、为展示而展示,华而不实的现象。
同其他的模式相比,“1121”这种教学模式是很便于教师操作、很实用、很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张高效地学习,暴露问题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更正、讨论、讲评,加以解决,当堂背记,完成作业,达到教学目标,这就为大幅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师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常说:“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教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一节课上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要看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这几位教师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师说的话,学生说的话,可能遇到的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等等都一一想到。特别是上新课前一晚发给学生导学案,让学生自学或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学生用导学案学习,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在学习中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2.组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上学生方面的一个亮点是小组合作学习。从一年级起就把全班学生分成苦干组,每组六人,一般小组成员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固定不变,组与组之间的力量均衡,每组均有组名、口号。能讲、敢说的当组长,即X1,是最棒的,X6最弱。哪组做得好的,老师都有记录,给加分,甚至是物质奖励(多用于低年级)。为了小组的成绩,每个组都竞相互相学习,以求共同进步。低年级段,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构建合作学习小组,课堂上多由老师给纸条,分配学习任务。到中高年级,每个人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而且可以轮流当组长,达到我的课堂我作主。例如,学习一道应用题,哪个读题,哪个找已知条件,哪个找问题,展示时,谁讲解,谁板书,谁检查补充等,组长都能安排得具体明确。比如六(4)班黄老师上的《比的意义》,每组学生都能根据老师出示的学习目标,学习提纲,进行合作学习,达到当堂掌握。到精彩展示环节时,确实很精彩。黄老师选其中一组展示,该组派三名组员上台,一人讲解,一人板书,一人协助、检查、补充。黄老师在一旁组织课堂纪律,必要时给他们一些提示,其他同学则聚焦聆听。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想象不出,学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不禁感叹,是小组合作学习,使师生一样精彩,数学课堂变得活力四射。
3.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
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他们的课堂教学。衡阳小学的课堂推行的是非常有时代特色的杜郎口教学模式,教师把课堂完全放给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就是这种理念最好的诠释。课堂上,通过学生一个个的小组展示、其他同学的评价、补充及提问、解答,不仅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及掌握,还提高的各种能力,高效地达到了三维目标。在学生展示期间,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调控者课堂教学进行的节奏,偶尔指出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出现的小错误,或对学生疏忽的角度进行适当补充。在听到的六节课中,让我惊叹于学生们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从容自信的课堂表现力,从而也深深体会到老师们在这方面下了多大的功夫、花了多少心血。我特别欣赏四年级莫老师上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课。这类题看起来容易教,但能像莫老师那样上得成功的并不多,让学生拿出前一晚各自写好的导学案,在小组里说说预习的情况,再让一个小组(6人),每人先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这6人各提出问题给其他同学解答补充,他们就是一个个小老师,在老师的引领下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通过对这几位教师课堂的展示,可以看出他们对教材内容研读的非常透彻,对教学环节处理独具匠心,设计精妙。老师把课堂完全放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学生一个个的小组展示,让课堂精彩纷呈。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模式 方法目标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068-02
高效课堂应该是单位教学时间内实现课程目标最大化、最优化的课堂。贯彻新课程思想品德课的理念需要我们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有一个较好的认识,新课程给中学思品课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对中学思品课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高效课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需要有效互动。在规范办学的大前提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从教师的教这一角度浅谈打造高效课堂的以下几点认识。一、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基础性社会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新课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即要求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内容为载体、以融洽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状态为保障的原则,讲究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学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并理解和接受,进而形成信念、意志、荣辱观和价值观。因此,这一目标对于思想品德课高效教学模式的探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基本程序
1、课题情景引入
结合初中思品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思品学科的学习现状,用视频、材料、漫画、动画、活动、问题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思品学科的兴趣。
2、学习目标呈现
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质上是知、情、行的统一。从知识技能而言,自主学习由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向教会学生怎么会学转变,教学生会学其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我学习;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目标呈现过程:
(1)教师出示目标。可用投影、板书、口述等方式完成。
(2)学生感知目标。用个人领读或学生齐读的方式进行强化感知,加深印象。
(3)教师解读目标。对学习目标进行简单说明,强调学习目标中的重难点以及达成目标需要注意的细节。
3、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索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进入新课教学后,教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相关内容可事先设计一些问题展示给学生,也可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文之后,提出相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课文,大致理解教材的内容,对于一些不能理解的内容做好记号。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要符合自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一定的梯度,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都能感受到课堂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愉悦,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自主学习可依据学习内容和课堂具体情况设计成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两种形式。具体步骤如下:
(1)出示自学指导。明确告之自学的要求。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自学后应达成的目标。
(2)学生自主学习。依据自学的目标和自学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书上找出本框的基本的观点(或知识点)。
(3)自学效果检查。教师采用个别检查和学生相互检查等形式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检查。
(4)尝试训练检测。在规定的时间内试着完成《课堂作业》(或者是学案)相关的基础训练题(选择题)和比较简单的问答题。
4、讨论释疑
课堂交流讨论时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深入参与,精心设计问题,创设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讨论交流习惯,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组讨论是,我们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提出自己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成员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点、两点。
释疑过程也就是师生互动、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各个小组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各小组要将本组的共同共同问题向全班提出,由其他小组租出解释和回答,各小组发现发言者的想法与自己有出入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形成辩论的氛围。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也要不时的扮演和学生一样的角色参加交流和讨论,知道将本课堂所有阴暗问题全部解决。
讨论释疑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通过自学,学生能够大致了解课文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知识点,如在讲“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时,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怎样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理解就有点困难,教师可进一步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解决。以亲身感受和喜闻乐见的事例得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学生“敢想、敢说、敢创”的精神得到激发,也在积极参与中理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原因。经过讨论,教师开始有针对性地提问,也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样既能突出重点,又能解决难点。
5、练习巩固
练习巩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反馈----矫正”功能使它既是测量学生学习目标达到水平的重要手段和衡量教师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一把尺子,更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替代的手段和途径,而课堂检测的设计是检测实施的前提和关键。如何实际课堂检测,学科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精选精做,习题要有层次性,内容更要适应全体学生。要求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当堂反馈。
练习巩固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提高环节,因为学生前面获得的知识是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获得的,不够系统稳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总结。在总结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由熟悉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最后,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通过及时的练习反馈,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灵活运用的目的。
三、丰富灵活的教学方式
1、创设教学环境
教师应尊重和赏识学生的独到见解,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保证每个学生的主体参与,给每个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潜能。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主动走到学生之中,平等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民主、和谐、关爱、欣赏。
2、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无定法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重视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个别差异,研究学生的智力、兴趣、性格等方面的特征,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因材施教,充分每个人拥有的潜能,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使学生获得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在学生思维受阻或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指点迷津,疏通障碍,在化难为易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3、多媒体的运用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实践证明,只有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激发起学生脑海里思考的涟漪,进而激发起浓厚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信心。
要求教师深钻大纲教材,精心设计课件,并熟悉课件,在讲课过程中把课件——老师——学生融为一体,随着课件的播放,让老师层层深入的设问引导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正在实施教学改革,将“三段九环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校园,自从实施该模式以来,很多教师都处于徘徊状态,并提出这样的疑问:实施此课堂教学模式就能构建高效课堂吗?就能提高学习成绩吗?针对以上疑问和课堂教学模式与构建高效课堂的关系,本人根据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保障,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坚实基础;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我校实施的“三段九环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为构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那么,什么是“三段九环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呢?此模式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总体分为“三个阶段”和“九个环节”,三个阶段分别是:出示目标阶段、落实目标阶段和总结检测目标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三个环节,该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一个理念和三个特色,一个理念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为核心。三个特色:减少教师讲授时间实现每个教学环节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体现“四个还给”,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参与的过程还给学生;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段九环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在理论上能够凸显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益和高效果,但仅有这样的教学模式还不能够完全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我认为还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和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领导和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领导和教师要明确教育的真正意义,学校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学校的业绩,教师培养的是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分数,只有学生的精神导师在思想上转变过来,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方向。
二、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想构建高效课堂,还要看教师的学识水平高低、专业技能强弱、教学经验丰富程度、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所以说,再好的教学模式如果没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去支撑也无法发挥其作用,那么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教师,使其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并能运用到教学当中去。这也要求每名教师做到与时俱进,不仅要全面准确地掌握所教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专业的最新动向,做到推陈出新,能够迅速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这样才能高效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
有人说:教师是演员,我认为教师不仅仅是演员还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导演,让学生当演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要培养教师注重自身角色的转换,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教师观,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
三、优化健全各项制度与计划
人才的有效培养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水平,而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先进的教学制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与教师建立规范的教与学的秩序,还能有效增强教与学的科学性,这是确保学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人才质量的高低最终要由教学制度上升到课程计划体系上来,各项制度、计划的优化必须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核心,任何改变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和更新。但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还是各项奖励机制,无论是基于学生,还是基于教师,都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多调查、多实践、多总结,切忌盲目跟风,遵循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新课改 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
随着江苏省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办学行为的日益规范,“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门话题。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国务院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关条例。这使得每个教师不由自主地思考——在这么少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我们应该讲什么?怎样讲?哪些教学模式更适合新形势的需要?……显然,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而时间减少与效益提高的矛盾就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必然选择
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我国从2001年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变化,在课程编制、教学管理、教材呈现、教与学的方式、考试评估以及学校发展、师资培训、教师发展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气象,产生了巨大反响。
自2008年起江苏省实施新高考,信息技术科目作为学业水平测试中的一门只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客观上把信息技术学科边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层面调整策略,信息技术课时不断减少。由此可见,高效课堂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所谓“高效”,就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大的效益。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切身利益考虑,守住教育教学阵地,认真思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用好用足课堂时间,从而打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二、整合多种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因此,教学方法“单一”是课堂大忌。多样化是新课程的追求,因为只有多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因此,整合多种教学模式,设计多样课型,打造高效课堂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目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信息传递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要特征,其理论是将教学视为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进行认识的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受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较大,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当今教学改革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
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的学校甚至硬性规定一堂课上教师的讲授不得超过多少分钟。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一点,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学生有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或生活经验?教师能不能把教学内容生活化?能不能当堂激活学生?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么只能是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更谈不上打造高效课堂了。
事实证明,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是适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好的讲授是受学生欢迎的。如《百家讲坛》,红遍了大江南北,特别是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这充分证明讲授法并没有过时,关键是讲授的内容能否吸引学生,语言是否生动幽默。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的讲授只有以广泛的阅读和深厚的积累作为支撑,讲授才会富有魅力,课堂才会具有广度和深度。例如讲计算机硬件系统,如数家珍;讲计算机病毒,义愤填膺;讲多媒体制作,绘声绘色……
当然,讲授应该是启发式的,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必须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是保持某种互动的、对话的教学。
2.情境创设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创设情境为主要特征,其理论是学生的学习是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试图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如音像器材、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复原、模拟场景,让学生感受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这一内容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究:
情境一:周末去市图书馆借阅图书,如何通过市图书馆的网络数据库查询所需图书的位置及借阅方式?
情境二:5.1小长假和家人自驾游浙江千岛湖,设计行程路线及查询餐饮住宿?
情境三:学校组织购买校服,请查找校服的价格,并设计一套适合本班的校服?
这些情境的创设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具有梯度性、开放性和现实性,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创造了条件。课堂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盎然,各小组热烈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言,其主体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由于学生的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3.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设定若干问题为主要特征,其理论是人们的认识起于问题的发生,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学习和研究。这一模式的教学进程往往是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问题进行,并且是以“问题”的驱动作为课堂教学动态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决定教学的质量。同时,课堂上的问题应当是有层次的,由浅入深的;学生要由问题开始,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问题,不断促使自己探索。
在Word小报制作一课中我给出一份上届学生制作精美的小报,围绕小报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①小报如何排版才会更精美?②小报中图片的使用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③如何设定文字格式会使小报看起来更美观?④小报编辑中不同颜色的使用有什么需要注意的?⑤你认为这份小报如何修改会更精美?
整堂课学生都在不停地思考、回答问题,并且不停地质疑、提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非常频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课堂效率很高。
上述这些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各有特色,而且每种模式都可以有一些变式,在教学实际中各种模式也可以进行交织、交替。所以说,在信息技术教学上并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是绝对的主导模式,也没有哪一种模式是一成不变的。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并不断创新,正是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活力所在。
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为高效课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当然,追求高效课堂,我们还要抓住几个关键点。
三、追求高效课堂,要抓住几个关键点
1.课堂角色定位要准确
“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学生作为学的主体,两者互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互动,共振,实现意义建构”。课堂教学诸要素中,教师与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两个主体,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程度决定了课堂效益的发生的水平。
追求高效课堂,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明确:在课堂上应该是引领者、观察者、指导者、服务者、督促者、合作者、激励者、设计者、组织者、开发者、学习者、评价者等。
学生的角色定位为:主动学习者、问题发现者、教学设计者、资源开发者、过程评价者、知识创生者、问题解决者、积极合作者、课堂责任者等。
作为课堂上的两大主体,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位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思想基础。
2.问题是高效课堂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从疑问开始的。”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可见,质疑是学习的开始,问题是课堂的灵魂,没有质疑的发生就不是真正的教学,没有问题的发现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所以,能质疑是学习的品质,提问题是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
3.高效课堂要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我国最古老的教学原则,早已渗透到教育教学及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了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应试教育早已严重地背离与摒弃了这一优良的教育传统,使学生学习生活失去了色彩,失去了快乐,学校变成了可怕的文明监狱。在高效课堂的追求中要求教师深入研究课标,研究课程,吃透教材,挖掘文本,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情,结合实际,以此为基础整合教学内容,这是循序渐进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吃透学情,合理建构课堂,整合多种教学模式;第三步就是教师要用心备课,清晰地知道自己每一步应做什么,应怎么做。
4.高效课堂要有情感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学家夏丏尊先生告诉我们,课堂要有灵魂,教师的情、教师的爱,无疑是催化剂,撞击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激情,如此才会有智慧的灵光闪现,才会有高效课堂。我们追求高效课堂,以新课程理念武装头脑,我们研究现代教学理论,积极投身教学实践,探讨属于适合学校、教师、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无疑都是必要的工作,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从激发学习动机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走向成功,进而走上一条幸福而快乐的学习之路。
四、结语
教育是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涌动另一朵云,一个思想影响另一个思想的浩大工程,是浪漫的、诗意的,但同时又需要其中的每个人带着一颗诗意而浪漫的心灵,做史上最艰苦卓绝的跋涉,这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取法的人……”今天,作为一线的有责任感的教师,在中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期,我们站在新课改和新高考的十字路口,我们探索的脚步不能停止。我相信:长路漫漫,前景广阔,“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会继续研究新课程,不断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教育这方苗圃中孕育希望,收获幸福,让教育绽放出最美丽的容颜。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第1版.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它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我校(此处指河北省滦平县长山峪镇中心校东营小学,下文同)根据新课程模式“问题情景―建立模式―解释应用与拓展”,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对高效课堂进行了探索,构建了我校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其流程为“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引导探究、自主建构―强化训练、应用拓展―自主反思、深入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学数学教学是由问题构成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与问题有关的数学的、现实的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使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为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打下基础,以增强其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故事法、游戏再现法、新旧知识冲突法、联系生活法、媒体展现法、问题竞猜法、障碍设置法。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自主探索。通过充分估计学生的潜能,为他们创设较大的思维空间,并预留较多的探究时间,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思考、交流,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数学知识,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在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前,教师应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思维含量比较高的问题,并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之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着力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指导,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2.交流评价。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展示交流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空间和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使学生在交流、评价中相互学习借鉴,受到启发,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其数学交流能力,建立自信。课堂教学的交流组织形式主要有:个体独立与课本交流、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交流)、集中交流(师生、生生交流)。
为了使学生在交流中能做到正确的角色定位,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①善于倾听。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发言的重点,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②敢于表达。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引导他们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说话时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精炼且重点突出;③适时转化。培养学生适时转换的能力,“善于倾听”和“敢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在交流活动中,既不能成为旁听者,更不能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忽略了别人有益的建议。要善于在别人的见解上完善自己的见解,在自己发言之后,收集有益的反馈信息。要将说与听有机结合起来,有所倾听,才能有所表达,有了听与说,才有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还要注重评价的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受到启发、得到激励。教师对学生成功的评价可以分成两个维度综合考查:①评价小组成绩,进行组际竞争,把小组成员的利益统合成集体利益;②评价个体的成功。使学生感到小组合作活动。既利己,又利他。教师不仅对结果的对错进行评价,而且对学生学习过程、思考的过程进行评价,并给予有效的引导。
3.抽象模型。数学模型指的是对数学知识进行简化和提炼,再通过数学语言、符号或图形等形式对其进行概括与归纳、描述、反映特定的问题或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数学结构。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模型,主要指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数量间的关系等,这些基本的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生在自主探索、充分交流和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揭示数学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常用的方法有:
(1)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再在直观的事例中进行分析验证。例如,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以及计算方法之后,在教学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计算时,让他们大胆地猜想一下它的面积计算可能会和哪些有关。然后,再提供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或梯形材料,要求学生进行研究,从直观的图形中开展具体分析,从而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最终得出结论。
(2)让学生在许多直观或贴近生活的实例中进行有效地综合比较。综合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数学现象、数学实例的分析情况进行整理组合,从而形成对这一类数学知识的总体认识。比较相关数学现象、数学实例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它们所具有的共性,再用数学的语言或符号等进行概括。例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从中抽象出它们的共性是:被除数÷除数=,最终用数学符号概括出:a÷b(b≠0)=的结论。
(4)质疑问难。质疑问难是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让学生提出自己存在的疑惑问题,在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加以解决,从而完善认知结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局部认识发展为完整认识。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训练遵循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练习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常用的题型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拓展训练。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3-0058-02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 “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 “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数学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一、有效课堂教学源自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利用媒体展示教学图片、讲数学故事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时,按照教学预设先出示小动物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有两种动物,小白兔有三组,每组有两只在一起玩;鸡有四组,每组有三只在一起吃东西),再向学生提问:“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你打算怎样解决?”一个学生提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算式是:2+2+2=6(只)”。我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让他坐下。这时还有学生举手,我让另一个学生接着说:“鸡一共有多少只?算式是:3+3+3+3=12(只)”。我再问:“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想了想说:“4个3相加得12,我看到图上每堆有3只鸡,那么4堆就是把4个3加起来得12。”呵!他把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意义也说出来了。我接着问:“那有没有不同的方法?”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说:“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我写的算式是2×3=6(只)”。几个学生附和着说:“嘿!我也是2×3=6(只)”。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那些写了加法算式的小朋友就一副不明白的样子。我笑了,告诉学生:“几个几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又有学生举手说:“鸡一共有多少只?我写的算式是3×4=12(只)”。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有的问:“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有的问:“3、4、12分别表示什么?”有的问:“×是什么号?怎么写,怎么读?”还有的问:“3×4=12这道算式怎么读?”……
二、对学生实行民主管理
我不提倡那种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做法,因为完完全全把自己交给学生的话,教师就会失去自我,变得不自然起来。学生需要教师的尊重,可由于年龄小,可塑性强,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纠错,这时我就是严格的老师。有时我又要扮演成大朋友,去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如上课时,有学生在下面玩玩具,我不是统统收缴,而是暂时保管,下课后归还,并嘱咐学生以后上课别再玩了,教师遇事多以一颗童心去理解学生,就会受到学生欢迎。
三、选择适合学生的多种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方式
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传统教学注重结论,而现代教学强调过程,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重要,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以,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从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运用学生的视觉感知,让学生去看、去想
儿童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的,学生更喜欢生动直观、色彩缤纷的图画、图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刻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如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以图增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画资料,将看图和学习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要合理地运用这些图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鼓励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提出数学问题。
(二)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去说、去问
课堂教学时,教师除了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去看、去想,还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问;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从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提炼出对数学模型的认识,通过学生的口头语言,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例如,教学比较“高矮”,先呈现两位小孩帮助一位盲人叔叔过马路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再“说一说”谁高、谁矮;接着让同学间彼此“比一比”身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观察并领悟到比身高的要领和规则,再进行实践体验;最后“做一做”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绳子或路线的长短、书的厚薄等进行推理、判断。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索或小组合作的成果都需要在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又如:在教学“分苹果”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教师根据学生的积累自编了一首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然后让学生边读儿歌边表演,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这样的教学方式,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去玩、去动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应顺应学生的天性,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将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智慧老人”、 “淘气”、 “笑笑”、“机灵狗”引进课堂,以学生喜欢的“打靶开花”、 “击鼓传花”、 “找朋友”等游戏展示活动内容,或以闯关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到张扬,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轻松活泼,学生学得扎扎实实。
(四)活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去听、去悟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师要立足于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开发、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课件。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静的变成动的,虚幻的变成真实的,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课堂也“活”起来。
四、课堂内容当堂消化
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不让学生留“尾巴”,不把希望寄托于课后死记硬背。尤其是数学学科的教学,不少教师喜欢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讲习题,讲得学生“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何来效率?我在讲需要记忆的定义时,不是在课堂上“蜻蜓点水”,让学生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机械记忆,而是在课堂上给出限定的时间让学生快速记忆,然后通过一些相关练习进行运用、巩固。这样学生既能享受到快速记忆带来的成就感,也能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有效备课;有效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现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对“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有效备课是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的确,有效备课、优化备课环节对我们教师、对我们的学生和课堂显得尤为
重要。
1.立足“三维”备教学目标
立足于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一经确定,我便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指针与精髓,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内容的增删、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环节的衔接都始终如一地为实现既定教学目标服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得到增长,情
感得到体验,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2.善抓“题眼”备教学思路
如,在备《永生的眼睛》这一课时,我并不急于搜集课外资料和教学参考书,而是认真“啃”教材,钻进去,最终抓住“骄傲”一词为“题眼”,进行课堂构建——温迪为谁感到骄傲?
3.精雕细琢备教学过程
备教学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学结构化,精雕细琢地对教学时间、情境创设、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科学化的总体设计和规划,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收获最大化,深刻感受学习经历,体验紧凑而快乐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4.修正完善写教后反思
上完课是课堂教学的结束,但对备课来说,并没有结束。苏霍姆林斯基课课都有录音资料,以便教后听听自己的课,来一番自我琢磨,自我反思。
二、有效教学是重点
1.从教师自身的教艺特长和风格特点出发
课堂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要通过有魅力的预设,让学生紧跟“节拍”,有“节奏”地进行探究活动。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出发
有效教学的真谛,不仅在于学生的“学会”,更在于实现学生的“会学”。
3.从课堂学情的生成出发
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是具有不确定性、难预测性。教师面对课堂上发生的变化,必须调整课前的预设,临场作出有效的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