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内贸易问题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4 09:28: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国内贸易问题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国内贸易问题

第1篇

关键词:信用证;国内贸易;风险

中图分类号:F71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041-02

一、国内信用证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信用证推出。当时一同推出并使用的还有商业汇票。由于当时国内信用程度较低,经济欠发达,信用证暂时没有被列为一种结算工具。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颁布了《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正式将信用证引入国内贸易结算,但此时信用证仍然遭受市场的冷落,2007年国内的信用证发展依然很缓慢,只有几家银行参与到信用证业务当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2010年以来信用证业务才得到突飞猛进的进展,2011年的1月到9月全国开证量已超过了8千亿元人民币,虽然与以往相比量上有了大的突破,但在国内贸易结算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银行承兑汇票。或许这与后者的央行大力推广有关。但不可否认,国内信用证有其自身的硬伤,与庞大的国际信用证业务量相比,它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二、国内信用证规模较小的原因分析

从功能和特点上来说,我国的国内信用证业务与国际信用证并无大的差异,但为什么在国外广泛使用的信用证在我国的发展却严重滞后,甚至频频触礁,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用证自身业务存在一定的缺陷。国内信用证在制定初是参照了UPC500的原则,但是还是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国内信用证实际操作中产生很多问题。首先,手续繁杂,结算时间长,成本高。信用证与国内现行的各种结算方式相比,无疑手续繁杂,时间较长,不能满足企业快速收回资本的需求。此外,跨系统银行间的信用证通知、交单和资金清偿的渠道不畅通,造成结算速度更加缓慢。成本上,除了通知费略低外,其他费率基本都与国际信用证相当,明显高于国内贸易的其他结算方式,特别是商业银行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通常会要求开证申请人提前缴纳绝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开证保证金,以期达到占有对方资金的目的,但这对开证申请人来说却造成了流动资金的积压,使得国内信用证的吸引力下降。其次,与国际贸易中使用的信用证相比,由于运输方式的不同,国内信用证的使用上会存在单据的缺失,由此造成审核单据时的标准不统一。国际贸易信用证一般都为跟单信用证,所谓的单是指附有货运单据,这种信用证是仅凭货运单据就可以付款的。但是在国内贸易中,货物运输方式多采用的是公路或铁路,基本不存在海洋运输。提单代表货物所有权,有了提单等于拥有货物。国内贸易信用证缺乏提单,贸易就无法顺畅完成。此外,国内信用证结算时,在单据审核上缺乏统一标准,一旦发生业务纠纷,同样的问题,同样的货物,但是在不同地方的法院或者甚至是由不同的法官来审理,结果都不相同。审核单据标准的缺失,使得信用证业务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单据的质量保证,而是银行之间及银企之间的信用合作关系,这大大阻滞了业务的发展。

2.阻碍信用证发展的环境因素。(1)国内立法滞后,潜在较大的法律风险,从立法上来看,目前关于国内信用证上的规范仅有一个《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这只是一个规章制度,并不是法律。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其修订也相对滞后,这就对国内信用证的使用人约束不足。和另一种结算工具汇票相比,无论从立法上还是从配套体系上都稍显落后。银行承兑汇票已经非常成熟,信用度也较高,商业汇票在《票据法》有专门章节规定,司法解释也比较详细。而国内信用证除了在有关法律中对信用证诈骗有相对应的惩罚外,对于鼓励政策或配套措施一直缺失。(2)人员素质限制,信用证有很强的专业性,但一旦操作熟练又相对简单。国际贸易中的频繁使用使得企业和银行中专门进行国际结算业务的人员对其非常熟悉。但是如前所述,对于并不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来说,对信用证缺乏了解,而更多使用的是汇票,托收承付,汇兑或者直接现金交易。长期的习惯及对国内信用证知识的不了解使得人们存在抗拒心理。(3)金融机构推广热情不高。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在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广下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国内信用证却受到相关部门的冷待。由于缺乏相应的运行标准,商业银行即使想开展该业务,也发现无章可循,只能自己摸索,银行自然就失去了推广的动力。作为唯一的规范,《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近年来修订较少,明显落后于当前经济时代的发展。因此国内信用证经常被打入“冷宫”。

三、关于发展国内信用证的建议

在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国内市场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成熟,交易各方将充分认识到国内信用证在技术含量、灵活性、风险控制、对交易各方等综合效能方面的优越性。所以尽管国内信用证业务在开展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金融业务创新确实有无法阻挡的趋势。我们要从信用证业务本身出发,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规则,提供适合信用证发展的大环境。

1.简化国内信用证的相关手续,缩短结算时间。与国内现行的结算方式相比较而言,国内信用证的手续烦琐,办理时间较长。我们把国内信用的规范《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和国际贸易中信用证的使用规范UCP50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500号出版物》做详细比较后发现,两者的基本内容几乎一致。也就是说,国内信用证并没有基于国内贸易的特点有自己的结算方式,而是跟国际信用证操作方式几乎一样。举例来说,国际信用证作用中,卖方交单议付的时间,一般是装运日后15天之内,当然也可以买卖双方约定。这个15天的约定是基于跨国贸易,两国之间距离较远以及海洋运输较慢等特点制定的。而国内贸易中不存在这些问题,运输多采用铁路,距离短速度快,所以可以将交单议付期缩短,如3~5天。另外,现代通讯技术在银行间的使用,也可以促进国内信用证流程的缩短,如电报索偿业务可以督促合同的尽早履行。

2.充分利用社会分工的成果,弥补国内信用证单据上的缺憾。在目前国内信用证业务中缺乏像海运提单一样的货权凭证,是货物的转移不能仅仅依靠单据的转换,增加了买方装让货物的不便,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风险。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利用第三方机构,对国内贸易来说,大量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与第三方检验机构出现,大大方便了合同的进程。买卖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把运输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者把检验业务交由第三方检验机构,并出具相应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报告作为议付单据。此外,随着信用平台的建立和规范,还可以尝试通过限制提单的格式,使其能够作为物权凭证,这样银行就可以掌握货物的物权,也可以使因资信问题而无法为企业减免保证金开证的问题得到缓解。

3.加强国内立法及司法保护。如前所述,国内信用证存在法律缺失。对于国内信用证唯一的依据,《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要加以充实完善,要体现出与国际信用证应用的不同之处,同时还要结合国内贸易的特点。对国内信用证欺诈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但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有对使用国内信用证的奖励措施。既要吸收国际信用证的优点,又要体现出其自身特点,同时与其他国内结算方式的使用方式要区别开来。加大信用证欺诈和诈骗行为的惩处,出台有关司法解释,为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提供依据,为当事人有关国内信用证行为提供法律边界。

4.准确定位目标客户,加大营销宣传和市场推广的力度。只有对目标客户的精确定位,才能使营销有的放矢。鉴于国际贸易信用证已经使用相对成熟,所以可以从一些跨国公司或外贸企业入手,这些企业已经熟悉了国际贸易信用证,因此对国内信用证更加容易接受。其次,商业银行应是推广主力,对于同在本银行系统开户的陌生交易伙伴,可积极推荐交易双方使用国内信用证控制交易风险。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国内信用证有机嵌入企业的供应链,以大型企业为核心重点开发其下游企业即供应商、经销商或产品消费厂商,改变其传统思维方式,实行替代战略,逐步用国内信用证替代银行承兑汇票。

5.加强培训,先内后外,培育市场。国内信用证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一种结算方式,因此在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上要求较高。要想推广这项业务,必然要对人员进行培训。尤其是法律方面的培训,在流程设计上,手续操作上以及如何更好地让客户接受这样一种结算方式上都是需要重点学习的。建立一支具有良好业务水平的营销和结算队伍对国内信用证的推广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证结算办法[R].1997.

[2]徐秀琼.国际结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3]阙水深.银行结算通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4]陈伯诚,钱中先,许臻.票据与结算[M].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0.

[5]王水松,费国忠.企事业单位与银行往来手册[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

[6]陆祖汶.国际贸易融资和风险[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第2篇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服务贸易基础落后,整体竞争力较差

由于过去长期“重制造、轻服务”的政策导向,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其发展远远落后于货物贸易。2006年服务贸易占GDP的比重仅为39%,而美国自1984年开始,服务业产值占当年GDP比重就已超过60%。[2]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达到50%左右,而我国直到2011年,服务业产值占中国GDP的比重也仅为43.1%。服务业是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服务业的严重滞后势必会影响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不能同步发展,服务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偏低,产业基础薄弱,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多是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所以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较差。加之,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较小、服务产品档次低,服务贸易从整体上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呈现逆差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二)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

1.我国服务贸易行业分布不平衡。现阶段,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服务行业及金融、保险、咨询、通讯等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出口比重偏低,这正说明我国在服务贸易出口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仍是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去我国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直偏低,另一方面是服务管理体制的滞后,也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缺乏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动力,因此在世界服务贸易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2.服务贸易地区分布过于集中。中国香港地区、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仍然为我国内地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2011年服务贸易额占我国内地服务贸易总额的64%。其中,中国香港一直是内地最大的服务出口目的地、进口来源地和顺差来源地,双边服务贸易占我国内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四分之一。从服务贸易主要领域的进出口情况看,中国香港、美国分别为我国内地运输服务第一和第二大出口市场,所占比重为运输服务总额的50%;旅游出口市场集中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所占份额近60%;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方面,美国是第一大出口市场,其次是东盟,占该行业出口总额的一半;我国内地咨询服务第一大出口市场是中国香港,其次是欧盟和美国,三者占比都超过该行业出口总额的20%。[3]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导致服务贸易多元化程度不高,在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大环境下,不利于分散市场风险,抗打击能力较差。而在国内,服务贸易则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他地区所占份额极小,这种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我国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偏低。

(三)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落后,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

由于服务行业数量和范围较大,从而给相关部门带来较多的管理困难。国际上要求对于服务贸易要有统一的政策和法律制度。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还比较落后,存在许多问题。另一方面,多数重要服务部门尚无立法或欠缺配套法律,如电信业、旅游业,尽管有些部门有立法,但已颁布的法律比较宽泛,缺乏可操作性,未形成体系。另外,现有的相关法律,如《外贸法》等缺乏可操作的详细规定。

(四)服务贸易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我国虽然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服务业人才培养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高素质、高技能的服务业人才紧缺,尤其是以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一些新兴服务业所需的外向型人才更是奇缺。由于我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服务提供者只需具备一般化素质或经过简单培训后就可以上岗;加之对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目前我国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我国服务业竞争力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新优势,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服务贸易无污染、低能耗,能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优势。与货物贸易不同,服务贸易领域内的倾销、反倾销等贸易摩擦较少,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贸易结构、提高服务贸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具有劳动力的优势,但仅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服务产业已经不能满足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也与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不符。因此,应明确服务贸易发展思路,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并将其确定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重点。此外,政府也应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行业的档次,建立品牌优势,打造我国服务贸易品牌,在维持我国传统服务贸易行业有利地位的同时,加大对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企业的政策倾斜,从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

(二)努力推进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

1.以生产业为突破口,通过专业分工,加大高级要素投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功能升级、产业链升级。[4]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推动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在华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业务,逐步扩大中国服务外包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力;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创建服务外包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积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我国出口产品的“价廉”优势会部分丧失,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是为了提高出口的稳定性。因此,除在中国香港地区、欧美市场上提高服务档次,保住传统出口市场的份额外,我国也应积极开拓一些新兴市场,出口适销对路的服务产品。在国内,政府应积极引导中西部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并且着力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尤其是加强运输物流建设,鼓励高新技术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就业,改善我国服务贸易地区结构过于集中东部沿海地区的状况。

(三)推进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完善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管理协调机制,解决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各行政管理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统筹安排我国服务贸易的规划、统计、立法、政策、对外谈判和促进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贸易管理效率和水平。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为了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应按照WTO等国际经济组织的有关规定,对照相关国际惯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则,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透明度。

第3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摩擦问题贸易保护主义

一、前言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世界经济仍未复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继续蔓延,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异常严峻。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截至去年11月3臼,去年已有19个国家(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8亿美元。有关人士指出,国外对华贸易保护的领域正从货物贸易向汇率问题、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扩展,贸易摩擦的争执点也从单个产品向整个产业扩散。本文就我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进行探讨。

二、当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新动向

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是国际贸易摩擦的多发地。2010年仅第一季度,就共有10个国家对中国发起19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直接涉及中国出口金额12亿美元。而回顾2009年,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116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直接涉及出口金额126亿美元。2009年中国GDP占全球8%,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倾销占全球40%左右,反补贴占全球75%,外贸产业受国际摩擦冲击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广东省作为全国外贸大省,首当其冲,本文以广东省为例,来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新动向。

1贸易摩擦案件逐年递增

据统计,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至2009年底,广东省出口产品遭受来自世界各国发起的“两反两保”调查案件共158起,约占全国发生案件总数的1/3。其中,2002年9起,2003年13起,2004年26起,2005年25起,2006年28起,2007年26趄,2008年31起,累计直接涉案金额60多亿美元,间接影响上下游产品、就业人数等,涉及面就更大更广。

2反补贴调查和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急剧增加

去年立案的反补贴调查及再调查案件达到1l起,几乎平均每月一起。超过2004年至2007年四年的总和,对广东省应对工作造成巨大的压力。除美国、加拿大等传统国家外,去年,澳大利亚和南非都对我发起反补贴调查,虽然在商务部的努力下,对方撤销反补贴调查,但澳大利亚在今年再对我发起两次反补贴调查,印度随后又发起对我的反补贴调查。反补贴调查直接挑战我宏观管理政策,在各个国家对我的反补贴调查中,我被指控的中央经济政策达50项,地方经济政策及措施上百项,涉及我金融、税收、投资、贸易、产业发展、土地和国企改革等诸多领域。不少国家利用世贸规则漏洞人为提高补贴税率,广东省2004年应对第一起反补贴调查获得零税率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去年,美国共对我发起5起337调查,相当于以往每两年的案件总数,主要涉及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产品,制约我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3.传统大宗出口商品屡遭限制

目前,我国传统大宗出口商品,如鞋类、玩具、铝制品、建筑陶瓷、纺织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发起的不同贸易救济调查。如鞋类产品,吹盟对我皮鞋发起反倾销调查日落复审,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对我皮鞋发起反倾销,俄罗斯、阿根廷、印尼、厄瓜多尔等国,针对我鞋类产品采取禁止或限制进口措施的现象增多;玩具,美国、欧盟、巴西不断提高玩具的市场准入门槛,印度今年2月突然亩布对我玩具实施6个月的进口禁令,后经我中央政府交涉,度目前已修改禁令的歧视性规定,印尼、厄瓜多尔等国对玩具产品采取禁止或限制进1:3措施;铝材制品,加拿大对我铝挤压材征收高额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欧盟对我铝箔发起反倾销调查,印度对我铝箔和铝板发起“特保”调查并征收临时关税,澳大利亚最近也对我铝挤压材发起反补贴、反倾销合并调查;2002年以来,建筑陶瓷这一产品,菲律宾、印度、韩国、巴基斯坦、土耳其、厄瓜多尔等6国。先后发起多次、不同类型的贸易救济调查,这是广东省遭遇贸易摩擦最集中的产品之一。2008年底纺织品242段限制措施到期后,近来国外对我纺织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预警信息不断,如果有一个国家发起,估计将引起其他国家效仿,对我最大宗的传统出口产品产生巨大的制约效应。

三、国际贸易摩擦主要的特点

首先、摩擦数量居高不下且呈增长之势,强度也在增大。从数量上看,根据WTO统计,在WTO成员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约每7起就有1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近期欧盟对我国鞋类发起的系列反倾销调查,仅仅广东一个省的涉案金额就上亿美元。

其次、贸易摩擦逐渐从传统市场扩散到新兴市场。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加拿大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国,这些出口市场仍是今后贸易摩擦的“主战场”,双方的贸易关系将会出现“发展中摩擦,摩擦中求发展”的局面。而我国对俄罗斯、印度、南非、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年递增在25%以上,与这些新兴市场的贸易关系将会呈现“大问题不多,小问题不断”的局面。

再次、贸易摩擦的将从单个产品逐渐扩散到产业,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层面。外贸发展的早期和中期,贸易摩擦更多是集中于单个产品。随出1:3产品品种的不断增加。出13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改善,我国与国外的贸易摩擦开始针对某些产品群或产业。而且,在今后的贸易摩擦中考验的已不单纯是平息贸易争端的能力,更主要的将是考验制定政策和创建制度的水平。

最后、贸易摩擦的直接诱因将呈现多形态性。贸易摩擦多发期的到来有它的必然性。贸易摩擦增长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它是我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一个副产品、是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一种负反应,与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一个贸易大国来说,贸易摩擦多是一个常态,关键是如何合理解决。

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外国与我国在农产品、纺织品、金融服务,高技术等领域。在出口量、世贸组织承诺、政策透明度等政策协调方面的摩擦还将加剧。

四、如何应对我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1.加快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制度既是引发贸易摩擦的原因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应尽快建立符合WTO规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协调,争取用磋商的方法解决贸易争端和摩擦。另一方面,我国应该针对主要贸易伙伴新近出现的法律,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防范体系。同时,建立、健全和完善贸易救济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壁垒等的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同时,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敏感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加强对不公平贸易做法的调查和制裁,保护国内产业和企业应得利益。

2.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摩擦、争端解决机制

建立多边救济、区域和双边救济、国内救济等多层次的贸易救济机制,增强适应和应变能力;建立外国贸易政策体系变动预警机制和产业预警机制。建立贸易和投资申诉中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我国企业应该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产业链,实现“中国制造”的升级之路。另外,我国企业还要加强“出口自律”,尽量分散出口目的地,避免一种产品在短时间内在一个进口市场大量增加。将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有机结合,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抵消贸易壁垒的不良影响。

3.突出重点,继续抓好大案要案的应对

贸易摩擦的应对头绪繁多,要善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工作。那些沙案金额巨大,涉案企业众多,涉及我省大宗出口产品或敏感产品,对我经济利益的大案要案,始终是我们应对工作的重点。从国别看,当前要重点应对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的案子;从贸易摩擦形式看,要重点应对反补贴反倾销两反合并调查、美国337调查和大宗的反倾销调查;从产品看,当前要重点应对铝型材、纺织品、玩具、鞋类产品、农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要在认真总结以往应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善于创新,不断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要讲究策略。不断改善应对方法

在应对贸易摩擦工作中,虽然不同的贸易救济调查采取的应对策略有所不同,但大体上讲,有几种策略是共性的。如抗辩策略。企业在反倾销调查中。打无损害还是打无倾销,或者无损害和无倾销同时打,需要认真考虑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在337调查中,选择打无侵权,还是打专利无效,也须慎重考虑才能做出决策。行业组织在应对中,首先要考虑行业的整体利益,团结业界,进行合适的抗辩;同时要联合企业到调查国,游说有关方面,在国外媒体上发出中国行业和企业的声音;还需要与申请方的行业组织对话、协商,甚至寻找合作机会,化敌为友,化解贸易争端。政府部门要提供信息支持,提供法律支持,加强政治交涉,争取公平贸易的国际环境。

5.注重政治关系对贸易摩擦的解决,利用西方国家的院外民主争取自身的贸易利益和产业、企业利益在遇到国外时,应该与行业协会、政府合作,积极应对,积极争取自己的合理的权益。注重与美国、欧盟及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协调,建立制度化的对话和磋商机制,避免单边化和政治化。加强对各国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谈判策略及相关案例的研究工作,分析各贸易伙伴问的经贸政策及相互间的矛盾为我所用。

6.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运用规则的水平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同时,针对不同阶段贸易摩擦的不同种类和特点,继续组织深层次的公共培训。二是要加强信息的掌握和预警。通过商务部及我驻外经商处、外国政府网站等官方渠道,通过国外相关机构、国内商协会等民间渠道,建立稳定可靠的贸易摩擦信息收集机制,提早掌握国外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信息。要进一步完善预警方式,继续推进趋势预警、重点产品预警和专项预警,及时向企业通报信息,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三是要加强反制。各地要针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加强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高度重视需要扶持发展的潜力产业,根据企业的需求,及时向国家提出贸易救济调查申请,加大反制力度。

第4篇

关键词:有机食品贸易;绿色壁垒;认证标准

一、我国有机食品贸易现状

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如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FOAM)认证的食品。有机食品含有机食品原料(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加工食品两个层次,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奶制品、加工食品、调料等。

我国1990年通过向荷兰出口浙江省临安县生产的红茶和绿茶开始有机食品的出口,其出口额一直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从1995年的30万美元,上升至2006年的3.5亿美元,年出口增长率在50%以上。出口的主要种类有大豆、茶叶、蔬菜、杂粮等,出口的主要对象是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目前,国内主要有南京国环、中绿华夏、圆通认证、万泰认证等27家认证机构,认证受到环保部、农业部、认监委的多方管理。2007年新认证有机食品企业285家,产品1,113个,分别比2006年增加35%和9.2%,有机食品企业总数达到692家,产品总数达到3,010个,分别增长33.1%和32.1%。

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有机产品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的蔬菜、有机稻米、杂粮、茶叶等农副产品和核桃油、山茶油、蜂蜜等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2006年我国有机食品出口额3.5亿美元,仅占国际有机市场份额的0.7%。据统计,我国有机食品占全部食品的市场份额还不到0.1%,远远低于2%的世界平均水平,而在有些发达国家,其市场份额已达到5%~10%。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的有机食品占国内食品市场的比例有望达到1.0%~1.5%,出口的有机食品占全球有机食品国际贸易的份额则有望达到3.0%,甚至更高。

二、我国有机食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机食品发展正处于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市场环境越来越好,市场覆盖面也越来越大,而且有机食品在质量标准和品牌影响力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具备了扩大出口的技术条件。因此,我国有机食品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由于我国发展有机食品事业只有十多年的历程,经验、技术等各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使得有机食品出口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有机食品贸易面临国外“绿色壁垒”的威胁。目前,我国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如日本、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英国等,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他们凭借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垄断优势,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由,先后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并通过WTO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以抵消由于劳动力价格、运输和原材料价格等其他国际贸易竞争因素给本国产品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这将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由于达不到进口国技术条件和安全性指标的要求,在有机食品中,只有约占10%的AA级绿色食品才能达到国外的有机食品标准,才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余90%的A级绿色食品,难以被国外市场广泛接受,使我国近几年来有大量有机食品(主要是A级绿色食品)出口受阻。

(二)有机贸易出口企业治理机制不规范。我国有机贸易出口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有机品牌经营的理念和能力较弱,呈现出了“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市场”的格局。在出口贸易中,许多企业缺少技术力量的支撑,大部分企业采取的是“以量取胜”、“靠出口数量扩张为主”的低价战略;而我国有机食品本来具有比较优势,但出口企业大多缺乏对国际绿色食品市场的深度调研和总体把握,相互之间盲目竞争,自相压价,客观上存在倾销倾向,给我国有机食品出口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有机食品出口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且缺乏创新品种。目前,有机食品产品、销售额都有大幅上升,但是相对于农产品和食品总量来说,有机食品发展的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都比较小,只占全国大宗农产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2%左右。而且有机食品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品种单一,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同类产品品牌繁杂、著名品牌少等,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对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出口多样化形成了障碍。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深加工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国际市场消费多样化的需要。

(四)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体系不完善,且现行出口体制不顺。我国目前的认证体制存在认证过程复杂、技术落后、对认证企业和生产企业监督不力以及认证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我国的认证标准至今仍未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认可,难以与国际接轨,使得有机食品出口渠道不畅。同时,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使得出口体系仍不能适应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要求,造成生产与贸易相分离,这也使得绿色食品出口难度增加。

三、对我国有机食品出口的建议

随着国际市场对有机食品需求量的加大、我国政府及消费者对环境保护和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建设的良好基础,我国的有机食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有机食品产业的竞争将成为农产品竞争的焦点。

第一,破除绿色贸易壁垒,扩大有机食品出口贸易。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和对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有机食品法规、标准、认证体系的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企业应转变观念,通过实行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营销,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调整有机食品产品结构。加强有机食品的基础研究,对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加工技术进行攻关,开发新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有机食品。在开发AA级绿色食品的同时,推进A级绿色食品与国际有机食品接轨;同时,政府应加大技术的推广,提高有机食品产业化标准。

第三,规范出口企业管理,实施有机品牌战略。加大政府对有机食品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扩大有机食品企业规模,提高我国有机食品国际竞争力。同时,有机食品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有意识地扩大和宣传产品商标,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绿色食品标志的国际知名度,为我国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第四,坚持和完善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有机食品国际认证步伐。我国要参照国际标准和法规,加快健全我国有机食品管理的办法和法规体系,对外与外国政府的有机食品相关法规对接互认,对内规范有机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由于只有通过进口国标准的认证才可以出口其他国家,所以我国标准应该保持与国外标准一致性,从而提高企业认证的效率,提高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市场推介、品牌整体形象宣传等,使我国绿色产品标准和认证准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为绿色食品的国际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晓钟,张小蒂.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生态经济,2007.12.

第5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广东;价值链;微笑曲线;增值率

中图分类号:F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58-02

一、广东加工贸易的发展概况

广东是国内开展加工贸易最早、加工贸易规模最大的省份。广东经济的起飞很大程度上源于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加工贸易已经成为广东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使广东长期占据着全国各省份经济总量、对外贸易额、引进外资额等多项经济指标的榜首位置。

然而,作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聚集地,广东的领头羊作用更多地表现在规模和速度上,总体上仍未摆脱低附加值和非差异化加工为主的基本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演进的背景下,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已经超出了单个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范围,它越来越多地来源于企业与产业价值链上下各环节的有效整合中,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演绎为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战略环节是价值链上的制高点,抓住了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也就抓住了整条价值链。因此,企业应该集中力量控制其战略环节,而把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非战略环节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过程就是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的片断化,即同一价值链条的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跨界的全球生产网络被组织起来而并非在单一企业内部完成。企业必须积极应对价值链上价值重心的不断转移和变化,努力使自己处在高价值的关键环节中,以保持竞争优势。

二、延长广东省加工贸易价值链存在的问题

(一)广东加工贸易技术含量、增值率低

广东加工贸易依然以代加工、代设计为主,自创品牌生产较少,多数企业以贴牌、来样加工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出口品种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一些资本密集型产业,产业升级还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基地。工业模仿能力强,但创新能力差。广东省生产的工业品绝大多数档次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业研发能力差。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相当数量的加工贸易企业是制造中心,而非利润中心,出口增值率偏低。“技术在外、资本在外、市场在外,生产在内”就成为了广东省制造业的主要特点。广东省只是充当了世界“加工厂”的角色。

(二)广东省加工贸易仍处在产品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广东省加工贸易发展之初主要是以服装、纺织品、玩具等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入90年代,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迅速增高。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在广东的大规模发展,主要得益于世界机电产业模块化、标准化的轻型加工组装产业向广东省的大规模转移,即通过从日本、韩国、台湾省和东盟等地大量进口零部件,在国内加以组装而形成最终出口产品。本地企业出口的是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品,但负责的仍是劳动密集型环节,我们切不可把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等同于产业升级。广东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优化并没有带动相应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工贸易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负责附加值最低的加工装配环节。

三、广东加工贸易产业链延伸受制约的原因

(一)分析的理论依据:微笑曲线

产业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表明,加工制造位于产业链附加值曲线的最底端,利润相对薄弱,企业如果要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就必须向两端延伸――要么向上游端的零件、材料、设备及科研延伸,要么向下游营销端的销售、传播、网络及品牌延伸。总体而言,越向两边走,企业获得的附加值就越多。

(二)微笑曲线中的加工贸易产业链及增值率

加工贸易产业链是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深加工结转、外发加工及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国内供给,从单一企业加工向多企业的生产联合体深加工方向转变,逐步形成深度关联、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进而不断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研发设计、加工生产、运输仓储、物流配送、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对国家来说,加工贸易留在国内的加工环节越多,产业链越长,国内增值率就越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越有利。在加工贸易产业链的环节分配中,可以用“微笑曲线”加以分析。

这个理论描述的是,曲线左端(产业链上游)的知识产权开发企业,随着研发和设计的投入,产品增值收益逐渐上升;在曲线右端(产业链下游)的品牌销售企业,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产品增值收益也大幅上升;而弧底部分的成品装配和低端产品为主的制造业则是“流汗多拿钱少”,技术含量低、产品增值少,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显然就是处于这个位置。

加工贸易产业链上的“微笑曲线”其实就是“增值率(附加值)曲线”,即通过新品开发、品牌创意、行销渠道、运筹能力提升工艺、制造、规模的增值水平,也就是要通过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渗透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综上可知,作为出口大省广东,通过加工贸易贴牌组装生产的,企业并不具备生产技术上的优势,研发设计、特殊材料、关键部件及产品销售均严重依赖外方。组装用零配件主要通过跨国集团内部采购和调拨,内资企业难以进入料件配套体系,加工贸易企业产业链自主延伸能力弱。

四、延伸广东省加工贸易产业链的措施

(一)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培养品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广东初级产品产量已居于世界前列,但由于产业技术落后,导致生产过程中能源、原材料消耗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加速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今后一个时期广东经济发展面临的战略性任务。从宏观上看,一是要努力培育国内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形成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要充分利用产业扶持优惠政策服装、农副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由初级加工、精加工转变,提高单位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从微观上看,还要进一步改革,构成技术密集的企业,发挥资本和技术优势;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机电产品的出口量,创造较多的外贸收益。要特别注意对成套设备、动力机械等产品出口的培育。二是要提高传统的纺织、现有的加工贸易优势相关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将更加明显。扩大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提高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比例,使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真正落地生根。

(二)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原材料和配件

加工贸易行业与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等中间投入品行业的产业关联性很大,中间投入品市场是加工贸易产业与国内产业,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联系的重要纽带,提高国产料件在加工贸易产品中的使用是消除加工贸易“飞地效应”实现加工贸易落地生根的最有效途径。要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采购率,可采取以下政策措施:首先,制订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的相应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对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所使用的国产料件,视同国外进口料件与其享受一样的保税政策,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改革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加快出口退税的速度,实现出口及时退税,提高加工企业国内采购的积极性;依据国内采购价值占产品价值总值的比例制订各档不同的优惠措施,国内采购价值所占比例越大,享受的出口优惠条件越多;此外,我国的价格、投资、税收以及贷款等政策几乎都向下游最终产品倾斜的状况,应对中上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引导资金(包括外资)投入中上游产业,以便为加工贸易提供优质低价的国内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促进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其次,政府做好各项鼓励本地采购的服务工作。由政府组织定期举办各类国产材料展销会,促进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地配套企业的交流与沟通,了解本地材料市场的发展情况。最后,建立中间投入品市场供求信息平台,促进加工贸易企业与国内配套厂商建立业务联系。

(三)建立完善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结转政策

目前,企业在办理结转时受到的限制较多,且所需时间长,有时难以如期结转。转出、转入地海关对商品名称、数量和价格等存有异议时,手续更难以办理。转关查询实需耗时1至2个星期,严重影响了周转速度和贸易效率。鉴此应对加工贸易品转厂的政策予以适度简化,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促进加工贸易转厂效率的提高。政府应通过有效途径向加工贸易企业宣传深加工结转的重要性,制订鼓励出口深加工产品的政策,按照出口产品有无在国内进行深加工以及深加工的具体环节与工序对加工贸易企业给与奖励或税收减免,提高企业深加工积极性。

(四)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企业的本地配套体系

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需要制订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其在本地进行采购与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发挥对当地产业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本地配套企业的水平,为加工贸易本地化的发展制造进一步条件。目前,我国国内配套企业产品质量整体不高,从而严重制约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采购。政府应对加工贸易配套企业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促使在本地建立规范的配套产业体系,吸引加工贸易企业采用国内原料替代进口原料,促进和拉动国内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首先,鼓励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生产方式,提高国产料件的质量与技术含量,向国际标准靠拢。为使国内企业生产的材料和零部件在质量、规格和成本方面适应加工贸易出口的要求,广东政府应提供专项资金扶植本地企业技术研发、试制新产品以及向加工贸易企业提供试用品,促进产品质量迅速提升;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培养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工人;对国产料件配套企业给与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其次,抓住跨国公司基于市场驱动向当地转移较先进技术的机遇,加快学习实现技术本地化,扩大本地产品领域并提高产品层次。

五、结论

政府需整体考虑完善加工贸易发展的制度环境,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确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打通相关政策瓶颈,同时注重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摸索出一套真正可以带动国家经济增长有效利用发展加工贸易实现工业化的一条途径。促使广东加工贸易向更高技术含量、更大增值环节发展,延长加工贸易价值链,最大效益地带动其他产业,辐射其他行业与地域。

延长广东省加工贸易价值链,我们需要落实将发展加工贸易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政策结合起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外资流向上游配套产业。随着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广东应该改变以往单纯以生产为主的方式,转向生产、仓储、转运并重的模式,通过建立海陆空联运的仓储转运中心,将加工贸易同仓储转运业结合起来,促进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的进一步延伸。外资在短期内虽然对引入国的GDP增长有促进作用,并能促进出口的增长,但却不一定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只有增加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本地采购和发展配套产品企业,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关联效应,通过引进外资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陈延林.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龚震.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链延伸的困境[J].经济导刊,2006(04).

第6篇

关键词:中国和东盟 产业内贸易 制造业

2004年11月,在老过举行的第十次东盟首脑会议,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部长们签署的《中国一东盟全可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的签署表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真正启动。这将大大促进区域产业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从而进一步推动双边贸易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的转化。

一、产业内贸易的定义

在理论界中产业内贸易的定义从不同角度阐述有多种定义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以SITC为基础的定义。

该定义突出了在过去经验分析中所采用的现变统计方法,即以SITC第三层为区分产业的标准。很显然,这种定义在人们进行历史资料分析和经验研究中,可以起简化程序和统一标准的效果,但也容易引起争议。因为,SITC与SIC毕竟不是同一概念。SITC(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只是为了简化统计方法和统一口径而专门设计的指标体系,其功能是能够较好的把世界贸易商品准确的区分为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但却不能在任何分解层次上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含义;SIC(联合国产业分类标准)是一种界定和区分产业类别的专门设计。所以在SITC第三层次内所包括的产品往往是在生产替代和消费替代上存在很大差异。

二、我国与东墨恻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本文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 Database),具体分类方法以联合国第三次修订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Rev.#3 SITC)为基础。在十大类商品中,SITCO-4大多为初级产品,SITC5和SITC7大多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制成品,SITC6和SITC8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本文分析的制造业生产的制成品包括了SITC5-8类商品。

(一)产业内贸易测定指数

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性和统计性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沃顿恩(Verdoorn.1960),米歇里(Micbacly,1962),巴拉萨(1966),格鲁贝尔和劳尔(Crubel和Lloyd,1975)等,他们都建立了各自的测量指标。其中,格鲁贝尔一劳艾尔指标是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产业内贸易测量指标,简称GL.其表达式为:

(二)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总体趋势

由于中国和东盟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双方制成品生产能力的增强、各种关税非关税壁垒的降低、跨国公司建立国际生产网络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中国和东盟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指数从1992年的0.2236上升至2002年的0.4728。虽然2002年以后指数有所下降,但双方产业内贸易确实有了相当大发展。2002年以后指数下降可能是因为中国人世以后,市场准入的进一步放开对双方产业问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产业内贸易,因为中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基本上亦出现了这种趋势。

从国别来看,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新加坡是东盟各国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主导产业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非电力机械、电力机械和运输设备是附加值居前三位的产业,在许多方面已经表现出发达国家的特征。中国与新加坡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在东盟国家中最高,2000年达到0.5114,贸易模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马来西亚2002年取代新加坡成为中国在东盟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其产业内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发展相对对来说比较缓慢,并且具有很大的波动性,2002年产业内贸易指数升至最高,达到0.4511,其余年份都低0.40,与中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有相当大的差距。

中国与泰国的贸易额仅次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是中国在东盟中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泰两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非常平稳,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指数由1992年0.1941上升至2005年的0.4190。

中国与菲律宾、印尼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要逊色许多。中菲两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曾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2000年指数达0.4396,以后出现大幅下降,2002年和2005年分别只有0.1940和0.2301。中国与印尼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在这五个国家中大部分年份是最低的。中国与这两个国家产业内贸易不发达,说明中国与这两个国家以产业间互补性为主,产业内分工协作还不是很发达。

三、我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动因

(一)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微观经济的角度来讲,产品的中均成本会受到生产规模的影响。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生产要素连续的投入到生产中时,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我们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也就是“规模经济”。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和东盟国家中的新,马、泰、菲、印尼等国家出现了以产业集聚、企业并购为特征的内外规模经济现象。

(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就一般而言,经济一体化对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体化水平越高,产业内贸易规模越大。因为,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企业生产可以更充分地在最小有效规模(MES)上进行。另一方而,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使人们的需求模式和消费行为有日益密切的文化和经济交往中发生变化,为差别化产业提供了需求条件;同时,也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各成员国间的流动,从而扩大了产业内投资规模,使产业内分工与交换得到发展

(三)中国与东盟的地缘优势

金哲松利用“重力模型”回归检验表明:中国出口流向及其规模与对方国家的经济规模和收入水平呈正相关,与地理上的距离呈负相关。地理距离的远近会影响双边的贸易规模,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尤为深远,因为产业内贸易,特别是差别产品内贸易,主要是消费者在相似价格水平下对同一产品不同变休的偏好所拉动的,这种对产品变体偏好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价格交叉弹性的强弱,而远距离运输所导致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会使这些变体产品间交叉弹性系数下降,从而抑制产业内贸易发展。我国与东盟地缘相邻,文化相同,经济交往密切,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四)扩大规模效应

上文已经提到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得以开展的原因和基础。我国的许多企业还未达到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处下规模不经济状态,或是规模太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内部规模经济或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不完全竞争行业的企业和己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要充分利用组织管理,车间操作、统一销售、专业分工的潜在优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产出。

(五)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差异化产品的创造

产品差异不但体现在质景和技术上的垂直差异,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品的营销渠道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差异。我国目前的众多产品垂直差异已超过了东盟国家,但缺乏品牌和可靠的营销渠道而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应有的价格,与产业内贸易的意义向背。品牌的差异不但体现在价格的差异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品的营销、市场、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差异化上,因此,实施品牌战略是我国出口企业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实现出口商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而提高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第7篇

记者:请问唐总,作为一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们决定开办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的?

唐总: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的推出,是为了顺应新的形势和变化。

首先是满足市场的需求。对出口企业而言,其出口贸易可以得到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但其国内采购和国内销售同样需要配套的保障。

第二是遵从国家的政策导向。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七天,中国政府成立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公司成立伊始,中国信保的定位就是一家政策性信用保险公司,配合国家外交、外贸、产业、财政、金融等政策是中国信保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对国内贸易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出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使中国信保能够通过承保政策和费率机制体现国家政策导向,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能够有力保障国内贸易的整体发展。

第三是为了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来看,国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不利因素阻碍着国内贸易的顺利发展,尤其是信用风险制约着国内贸易发展,如企业间的信用信息还不够畅通,企业间的恶意拖欠、商业欺诈和三角债等仍屡见不鲜,企业的债务追偿和损失补偿手段还比较单一。我国正在努力建设一个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可以为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有效作用。

针对以上情况,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经批准,中国信保推出了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在原有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基础上开办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标志着中国信保开始为企业提供包括出口环节和国内贸易环节在内的全方位信用管理服务。

记者:内贸险具有保障国内贸易安全的作用,要使内贸险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国内贸易发形势,我想这也是您所关注的。

唐总:是的。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贸易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与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密切相关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贸易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0年的约3.4万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约8.9万亿元。社会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国内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对贸易规则的规范化和信用保障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买方市场对国内贸易的影响逐步深入。我国经济的总体格局已转入买方市场,企业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对信用支付方式和融资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对信用管理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

第三,国内贸易发展存在区域差异。一是城乡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二是区域性结构差异。国内贸易发展这些区域差异情况,为国内贸易的支持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信用保险机构推进内贸险业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四,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业态快速发展。2005年我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集团(企业)数达到1 416家,国美、百联、苏宁、华润、大商、家乐福、物美、华联、沃尔玛、易初莲花、麦德龙、大中等一批知名连锁零售企业发展十分迅猛。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业态对资金周转、资金安全,以及交易效率、交易规模都有很高要求,零售企业以及其上游供应商对信用风险的保障需求越来越迫切。

第五,国内贸易信用风险凸显。我国国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信用风险也凸显出来。据测算,我国每年因企业逃废债务、合同欺诈等信用问题造成的贸易损失数额很大。截至2007年8月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36 726亿元,同比增长19.5%。国内贸易快速发展在为我国经济增添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如应收账款不断扩大,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企业缺乏抗风险能力。

记者:那么,国内贸易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唐总:这既有微观的原因也有宏观的原因。市场以信用为连接纽带,但我国的信用状况还不容乐观。从微观方面,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企业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为争取客户订单,企业需要越来越多地赊销;另一方面,客户拖欠账款,占压企业大量流动资金,使企业面临巨大的商业风险。信用问题困扰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宏观方面,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信用体系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记者:请您谈谈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承保哪些风险?对企业具有哪些方面的功能?

唐总: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保障的是企业的应收账款安全,承保的风险主要是买家信用风险,包括因买方破产、无力偿付债务以及买方拖欠货款而产生的商业风险。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的基本功能就是当上述风险发生时,在企业难以收回货款,造成应收账款损失时,提供损失补偿。具体说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主要包括4方面的功能:

一是市场拓展功能。通过中国信保庞大的信息网络,企业可以方便地得到买家的资信情况,对买家持续跟踪,从资金实力、信用程度、道德风险等多方面对买家做出全面评估,选择更多优质的新买家,达到拓展市场的目的。

二是融资便利功能。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采用“应收账款+信用保险”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融资渠道。由于信用保险作后盾,众多银行已纷纷开展“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企业可以借助内贸险,更容易取得银行融资的认可,获得贸易融资。同时,企业也可以借助中国信保的信用审核,提升供应商对其资信评价,接受其信用采购方式,从而也间接满足了其融资需要。

三是风险管理功能。通过投保信用保险,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规划能力,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经营性现金流。通过“信用保险+贸易融资”模式,帮助企业提前确认收入、改善财务报表结构,提高其投资价值。这样的财务安排,已为很多上市企业所应用。另一方面,中国信保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和措施,并承担相应的风险,企业可以得到许多增值服务,如买方资信调查、风险管理建议、重大项目风险跟踪、贸易信用风险解决方案等多项扶持和服务。

第8篇

关键词:对外贸易;国内贸易;广东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9-0034-04

收稿日期:2008-04-22

作为我国改革的前沿阵地,广东省在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实力、市场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和改善。目前广东省的GDP总额已经占到全国的1/8,多年排名全国第一。在我国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广东省在对外贸易方面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进出口贸易额对外贸易顺差额均排名全国第一,2007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的30%,外贸顺差占全国的4成。同时,广东省的市场化程度与其他省份相比也比较高,藏富于民的发展模式使其内需相对旺盛。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都对广东经济产生了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外贸顺差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贸易摩擦不断蔓延,从而引起外贸的不确定性增大,这就为高度依赖出口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政府一直引导启动内需降低对高度依赖外贸可能带来的风险。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对外贸易、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对于国内经济排头兵的广东而言意义更为重大。

一、文献回顾与评析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中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基础性问题。理论上讲,对外贸易可以通过发挥不同国家在资源禀赋上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来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就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由于各国的具体条件不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刚好相反。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理论上存在着“贸易促进论”与“贸易促退论”之争:Sachs ect(1995)认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人力资本,从而减少失误,形成一种特殊的赶超效应,从而可以使本国的经济迅速地得到发展。Prebish等人则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中所处不平等地位,贸易产生的收益大部分为发达国家获取,对外贸易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进步的阻力。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更多地体现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上,还没有专门的、成熟的理论对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探讨。

实证方面,如Balassa(1978)利用11个工业国家1960-1973年间的数据,得出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Jung Peton&Marshall(1985)发现只有4个国家的出口引致经济增长,而37个发展中国家并不符合传统的假设。Kamnaratne(1994)、Sachs和Waner(1995)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但在后期,经济学者们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如Helleiner(1996)、Bleaney(1997)等人的研究,得出了对外贸易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此外,Chow(1987)、Dutt和Ghosh(1996)等人的实证检验得出了中性的结果。国内学者对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国内经济增长与贸易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检验上。林毅夫、李永军(2001)利用回归分析来估计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贸出口增长10%,基本上能够推动GDP增长1%。邓平宇(2006)、杨秀琴等(2005)从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广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进出口都对广东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徐映梅、田静(2005)就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做了研究,得出了国内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展原因的结论,但该研究对所运用的数据并未进行任何处理。云松(2007)研究了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

理论上,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都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区域在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两种贸易形式可能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大小会有所不同。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对外贸易已经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广东的经济实力、市场化程度,以及藏富于民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会使国内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因而有必要将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进行比较。

二、实证分析

(一)检验方法

本文将比较对外贸易、国内贸易与广东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依次通过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回归分析来考察对外贸易、国内贸易与广东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变量、数据选择

本文广东的经济增长用广东的GDP增长率来表示,对外贸易用进出口总额来表示,分别用进出口增长率、进口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来表示,国内贸易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表示,其变动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GDP增长率、进出口增长、进口增长率、出口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都采用水平数据自然对数的一阶差分来衡量,即分别用lnGDP、lnJCK(进出口增长率)、lnJK(进口增长率)、lnCK(出口增长率)、lnCNMY(国内贸易)表示。

在进出口数据上,由于存在海关统计口径和外经贸委外贸业务统计口径,两个统计口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外贸易中能够获得较为一致的数据为1987-2006年之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1996~2007年各期广东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1、相关性分析。

首先看GDP增长率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EVIEWS软件计量见表1:

仅仅从相关系数看,广东GDP增长率与国内贸易的相关系数高达0.9,远远高于其与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进口、出口之间的相关系数;GDP增长率与进出口、进口、出口之间的相关系数比较接近,都不是很高;进口与出口之间相关系数也较高,达到0.66;国内贸易与进出口、进口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于其与出口之间的相关系数0.36。

2、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关系,这就需要因果关系检验,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前提是各变量是序列平稳的,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使用常用的ADF单位根检验,滞后阶数根据AIC和SC准则来确定,经过反复检验本文发现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结果见表2:

由于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因而无法检验其

格兰杰因果关系,只能进行协整检验。

3、协整检验。

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对各变量进行简单的回归,再检验其残差的平稳性,如果残差是平稳的,则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需要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对各变量进行简单回归后的结果见表3:

仅仅从简单的回归结果看,国内贸易对广东GDP的解释力远远高于无论是以进出口总额、进口还是出口衡量的对外贸易变动,其R2高达0.819。

下面进一步对表3回归方程中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期发现GDP与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滞后阶数根据AIC和SC准则来确定。经过反复检验,结果见表4:

结果表明,各回归方程的残差都通过平稳性检验。这就表明,广东的GDP增长率与进出口总额、进口、出口、国内贸易之间都存在着协整关系。进一步对表3中的回归方程建立ECM模型,结果见表5:

从ECM模型的计量结果看,误差修正项系数均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这表明无论短期进出口总额、进口、出口,还是国内贸易的短期变动对GDP存在正向影响,并且短期调整系数都是显著的,这表明在仅仅考虑对外贸易的情况下,广东每年的实际发生的GDP与长期均衡值偏差中的约40%可以被修正:仅仅考虑国内贸易的情况下,广东每年实际发生的GDP与长期均衡值偏差中的80%可以被修正。

三、简要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相对对外贸易而言,广东的GDP与国内贸易的相关性要高得多。国内贸易的变动可以解释广东GDP变动的约82%,而对外贸易的变动仅能解释广东GDP变动的40%左右:广东GDP与国内贸易、对外贸易(无论是进出口、进口还是出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进口、出口对广东GDP相关系数、促进作用区别不大。这似乎表明广东的经济增长更多地是依靠国内贸易。但由于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对外贸易中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后对区域内消费水平、产业结构等影响最终作用于国内贸易和经济增长。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对外贸易之间对国内贸易、消费、投资的影响。相对于国内其他省份,广东市场化程度较高、藏富于民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使国内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从数据上看,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建议

鉴于上述分析,本文对广东经济发展和外贸政策提出以下建议:

继续扩大内需,深度开发国内市场。开发国内市场可以降低因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上已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又是珠三角地区的领头羊,不仅要扩大省内的市场需求,还可以依靠自身在技术、管理、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优势,深度开发国内市场,充分发挥内需这一经济增长第一引擎的作用。

第9篇

中图分类号:F7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09-0031-03 收稿日期:2007-05-23

目前有关贸易结构与贸易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贸易中的结构风险;二是贸易依存度与贸易安全关系;三是贸易结构与贸易安全关系研究。但已有的文献主要从国家的角度来研究一国的贸易结构如何影响贸易安全,对于一个国家内的一个区域的贸易结构如何影响该区域的贸易安全问题缺乏相应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广东省为例,探讨一个区域的贸易结构如何影响该区域的贸易安全。

一、指标选择

考察贸易结构和贸易安全关系,涉及到指标选择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如下指标。

(一)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地理结构指标贸易结构包括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地理(地区)结构两个方面。贸易的结构风险是一种市场风险,它是指由于进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和商品结构同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的地区结构和商品结构之间存在着偏差而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

传统的贸易结构分析使用的方法很多,如TOPSIS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等,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样品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来评价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进而可以对样品结构的优化状况或风险大小进行评估[¨。但这些方法均是建立在一个参考样品和多个被比较样品基础上的,此时得到的结果可以进行横向比较排序。而用以上方法对于从一个可变参考样品和一个被比较样品基础上得到的两两对比结果则失去了进行横向比较的基础。因此,在样品间两两对比分析中,这些方法就不能使用了。故本文参考韩秩等人的方法,采用“结构风险系数”(用字母f表示)来衡量贸易结构与贸易安全的关系。

该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f的数值越大,证明参考样品与比较样品相似性越高。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对一国(区域)的进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和商品结构与国际市场的进口贸易地区结构和商品结构之间相似程度的分析,就可以对该国(区域)进出口贸易结构风险的大小进行评估。二者结构越相似,则贸易安全性越高。

按照相互需求原理,如果一国(地区)进口产品集中度过高,则该国在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谈判中越被动,贸易条件可能越不利;相反,如果一国(地区)出口产品集中度过高,则相关产品对贸易伙伴国内市场的冲击越显著,受其他国家所谓“反倾销”等贸易制裁的机率就越大

(二)国内贸易比重指标理论上,区域国际贸易的发展应建立在国内贸易充分展开的基础上,并且国际贸易也应以强大的国内贸易作为依托。因此,国内贸易比重构成了区域贸易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由于国内贸易的数据很难得到,本文仅仅以商品国内批发量作为国内贸易的量,显然这仅仅是大致的判断而已。但作为一个粗略的指标,已能够大致判断商品的国内销售状况。出口比重指标不能太高,因为一个地区商品销售对国外市场过于依赖,将会受国外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影响而导致风险过高。

二、数据分析

下面将依据上述指标,对广东省的贸易结构与外贸安全关系作逐一分析。

(一)广东省外贸产品结构相似性状况

表1是根据《广东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统计的1999~2005年主要产品进出口占全省贸易比重状况。从统计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从1999~2005年的7年中,广东省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较低,而进口比重较高,这符合广东省外贸发展趋势。但也可以看出,贸易也过于集中在某些产品上,如机械、电气设备、电视机及音响设备,这说明广东省存在较大的贸易商品结构风险。

我们同样以《广东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的数据,用上文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广东省近年来外贸产品的f系数与标准差系数,见表2。

表2的数据表明,广东省的,厂系数趋于增大,表明外贸安全度有所提高,这是好的趋势;但是,从标准差来看,广东省的一些外贸产品趋于集中,这显然存在较大的风险。从两个指标衡量结果所得的差异我们也发现,标准差比f系数要更重要一些,因为即使结构差异不大,如果贸易产品过于集中,无疑会对贸易安全构成更大威胁。

(二)广东省贸易地理结构指标贸易地理结构也称为外贸地区集中度,是指从地区层面来讲,在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总额中,各个贸易对象国与本国(区域)的贸易量在本国(区域)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这一比值越高,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国(区域)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高,本国(区域)与其经济联系越密切,本国(区域)外贸对该地区的依赖性越大。特别是在出口地区集中度远远大于进口地区集中度的时候,两国之间发生经济摩擦的机率就越大。

表3是根据《广东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的数据整理而得。从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广东省1999-2005年间的进出口贸易高度集中在香港、台湾、日本、韩国、东盟、欧盟和美国等地。其中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欧盟和美国,这些地区占广东省出口总额的84.67%。进口主要集中在台湾、日本、韩国、欧盟和美国,占进口总额的69.68%。进出口贸易地理集中度很高,同一贸易目的地进口和出口差异过大,其中隐藏着很大风险。

同样以《广东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的数据,计算出广东省近年来外贸地理结构的f系数与标准差系数,见表4。

表4的数据表明,近几年广东省贸易地理集中度的f系数变化不大,进口与出口相似度较低,隐藏一定的外贸风险。就标准差而言,无论出口还是进口的标准差都比较大,也同样表明贸易安全度较低。

在外贸地区的比较中,我们发现,贸易过于集中在某些地区也将不利于抵御来自这些地区的偶然的冲击。地区结构的相似性很重要,因为一国如果对某地区的顺差太大,将会很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因美国贸易逆差过大而引起的中美贸易争端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广东省商品国内贸易比重国内贸易比重反映一个区域参与国内贸易的活跃程度,国内贸易比重越高,表明该区域贸易对内依存度高,贸易安全程度就越高;反之,则贸易对国外依赖过大,贸易安全度低。表5是1999~2005年广东省主要商品总批发中的国内批发与出口贸易所占的比重。

从表5的数据可以看到,在八类主要的出口项目中,有四类的出口占了总批发量的30%以上,其中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业出口比重达66.78%,另外还有两项都接近20%或在20%以上。这些数据说明了广东省有不少的外贸出口是缺乏国内贸易支持的。一旦出口减少,这些产品的批发销售将出现严重的萎缩,继而将会导致整个行业的萎缩,产业发展前景受挫。如此恶性循环会进一步波及广东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因此,缺乏国内贸易支持的国际贸易是不安全的。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广东省的对外贸易安全确实存在一定的隐忧,主要表现在:

第一,贸易地区与产品结构过于单一。进出口产品过于集中,出口地与进口地过于集中,而且两者相似度较低。长期来看,这些因素将会持续影响广东省的贸易条件的改善,进而影响广东省未来出口结构的改善。广东省应该注意进出口产品和贸易地区多元化,避免过于集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