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效沟通五步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4 09:28: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效沟通五步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效沟通五步法

第1篇

【关键词】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

前言

城市的发展,给城市的供水带来了压力,为保障城市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将水资源利用好,文章将详细讲解具体的措施和解决办法,如处理不当,将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当发生供水管道爆管后,加压的自来水将产生巨大的冲刷力,造成市政道路损坏,还会危及车辆和人员的安全。同时,大量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加大供水企业的产销差,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供水企业为尽快恢复供水还将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抢修,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对外服务压力增大。因此,寻求一套确保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已是势在必行。

1.提高供水管网建设工程质量

供水管网的设计、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其竣工后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必须对管网的设计、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供水管网的建设质量,方可实现供水管网安全运行。

1.1 合理、科学设计新增供水管网。供水管网的设计既要保证管网供水能力为最佳状态,又要保证各管段中的技术参数(如流速、水压、流量等)处于安全经济运行的范围内,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供水管网设计时,要做到经济和技术的合理结合。

1.2 管材及接口形式的优化。管道的断裂及接口的损坏往往由于管材本身质量,或管材受到外力作用、基础不均匀沉陷、温度变化较大等因素而造成的,因此在选用管材时要优先考虑质量好、信誉好的生产厂家的产品。管道接口最好不采用或少采用刚性太强的接口,而采用柔性接口或刚性、柔性相结合的接口方式。

1.3 加强新增供水管网验收管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建立完整的质量验收体系,严格按照有关验收标准对施工工序进行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若上道工序不合要求,下道工序决不施工,杜绝侥幸、迁就的意识。

1.4 合理设置排气阀门。排气阀门是保证管网安全运行的重要设施之一。管道设计时,在管道中高点设置排气阀,且在日常管理中,应经常检查其运行情况,保证排气畅通。

2.引进先进检漏设备检测漏点

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管理中,自来水的漏损控制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提高供水管网安全可靠性,防止因管网漏水而发生爆管事故,节约水资源,发挥供水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十分积极作用。

2.1 Soundsens“i”多探头相关仪的使用。要特别注重暗漏检测工作,特别是新型检漏仪器的应用。经多方调研,Soundsens“i”多探头相关仪。多探头相关仪在漏水检测中的应用,为尽早发现漏水,尽快控制漏损,维护供水管网安全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2.2 检漏五步法。检漏工作事关全市用水安全,不是简单听一听、测一测就能解决问题,需要用科学的方法、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时排除供水管道由于漏水产生的隐患。检漏人员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业务技能,勇于创新,通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实施检漏工作五步法。

知:熟知被测漏水管线的确切位置深度。管道的相关资料可以通过查询竣工图纸的方法得到。对于一些竣工图纸不全的供水管道,就需要先用管线仪进行管道定位,然后再使用相关仪进行漏点定位。

看:认真仔细检查漏水主、支管道周边的阀门井、下水井、电力井、通信井等有无异常,然后判断漏点位置,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检漏方法。

测:即用多探头相关仪去确定漏点,多探头相关仪是目前漏点定位最先进的仪器,多探头相关仪Soundsens“i”,使用效果非常好。

钻:开挖前要对确认漏水部位打眼或开孔验证漏水点,确保检测正确,避免误差造成的开挖损失。

存:开挖后使用数码相机对漏点部位进行拍照存档,制作暗漏鉴定报表,总结经验提高检漏水平。

五步法的应用,使漏水检出率就会明显提高,随着各水司对检漏工作的重视,对检漏设备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使用便捷高效的检漏设备,可以快速检测管网漏水,对确保供水管网安全运行起到积极作用。多探头相关仪的引进,对于降低供水管网漏损,节约水资源,降低检漏工作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改进巡线工作管理方法

巡线工作是一项直接接触管网及其设施的管理工作,由于近年来城市大建设的开展,道路改造、立交桥建设等市政建设工作增加,无疑给埋设在道路下面的供水管线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威胁。为确保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

3.1 明确巡线管理工作的职责。长期以来,巡线员认为日常工作中是寻找漏水为主,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找漏上,对设施维护工作反而放在了其次,事倍功半。其实,如果能够选择一种合理的巡线管理方式,完全可以达到对管网设施进行维护并对管网上漏水现象及时汇报的目的。把巡线员管理区域的管网设施资料交给巡线员,包括管线口径、阀门、消防栓数量等,巡线员通过短期对管网相对位置的熟悉,制定每日巡查的线路,必须沿管线进行巡视,对辖区的阀门、消防栓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制止对管网及设施的堆、压、围、埋、占的现象。只要巡线员确定按管线巡查,漏水完全可以被及时发现。

3.2 加强对市政建设工程施工监视。对于市政工程施工,要求巡线员做到认真监护,做好地下管线标识,并及时向施工单位交底。与施工单位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工程进展状况,巡线员现场监护。对于危及供水管线安全的施工,巡线员积极与施工单位沟通,协商解决办法,在得到施工方对管线有效的保护后才允许施工。市政工程同时开工较多时,要确保监护得力,有效控制市政施工损坏供水管道的事故发生,保障供水管网安全运行。

4.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管理建议

(1)制定源水管道爆管抢修预案,不定期进行源水管道爆管抢修演习。

(2)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用于阀门、管线定位,不再担心因市政建设造成管线、阀门找不到。一旦发生大口径管道爆管,有了准确的阀门定位,结合先进的阀门启闭器,将有效提高紧急关阀停水效率。

(3)完善供水管网资料,建设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较为完善的管网资料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管道的实际情况,是管网的日常维护、新建、改建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整理出一套完善的供水管网资料,建立健全其档案管理体系的网络,配备责任心较强的专业管理人员,以确保管网安全运行。

第2篇

关键词: 计算机操作课 教学方法 五步法

计算机专业操作课是一种实践操作型课程,以计算机操作为主,大部分知识点的学习都必须通过大量上机操作完成,我们面对的学习主体是一批基础薄、习惯差、底子薄,且对学习缺乏兴趣的中专学生,必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笔者经过一学期在对两个平行班级的相同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计算机操作课课堂教学方法,即“激发兴趣―确立目标―相互帮助自学实践―师生解疑―评价作品,修改完善”的“五步教学法”,将一堂课分成五步上。在教学中步步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想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演示示例,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要有一个精彩的新课导入过程,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迫切的求知欲。如讲授ACCESS窗体这部分内容,首先笔者把课前准备好的窗体演示给学生看,学生立刻讨论,很多学生惊奇地说:ACCESS还有这个功能啊?这个背景图片好漂亮。这个窗体怎么做啊?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浓厚,便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感觉,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动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具备“能源”,促进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促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高效率活动。

二、剖析示例,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兴趣后,就要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笔者告诉学生本次课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完成窗体制作。第一步:创建窗体;第二步:在窗体上添加标签、文本框、图片和按钮四种控件;第三步:修饰窗体,添加背景图片等。学生看到演示的窗体再加上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内容有了直观认识和了解,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课堂学习不再茫然,学生学习更加主动。

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计算机操作课中,学生可以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教师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控制,通过具体任务、明确目标约束学生的操作练习,从而避免上机课的盲目性。

三、引导质疑,有针对性地自学,提倡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动手实践操作,揭示存在问题

当学生有了兴趣,又明白要学些什么的时候,笔者趁热打铁,让每个学生开始动手,自己试着创建一个新的窗体。刚开始学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笔者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根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合理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有任务大家讨论解决,分工完成。创建窗体这部分内容,通过讨论和互相帮助,所有学生都完成了。笔者紧接着提出下一个知识点:在窗体上添加标签控件,如何修改控件的设置。此时让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演示标签的添加和修改过程,笔者对其操作中的问题进行点评,并且补充该学生没有演示到的内容。然后让所有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将文本框控件、图片控件和按钮控件全部添加到窗体上且修改控件设置。鼓励学生大胆操作,相互讨论帮助。

四、师生共同解决疑惑和问题,鼓励学生共享好的操作方法

在学生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巡视,注意倾听和发现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和总结。教师把新知识、难点、操作要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课堂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实践。教师能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主要操作步骤和要领,这样小组中的学生才会很快掌握,然后通过讨论解决许多问题,并能产生许多新的思想火花(新操作技巧诞生等)。

五、展示优秀作品,增强学习动力,反馈吸收,修改完善作品

第3篇

【关键词】“5E”教学模式 创作兴趣 新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16-02

高中音乐创作课是与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模块并行的一门课程,它需要对还没有发生的音乐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选择特定的音乐要素表现音乐。这门课特殊的要求与学生在文化科目中习惯性的理性思维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因此,高中音乐创作课的教学过程注定与众不同。

“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BSCS,1989)开发的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模式。它描述了一种能用于总课程、具体学科课程或某一节具体课的教学程序,是一种致力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5E教学模式共分5个学习阶段: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因为每个阶段分别以“E”开头,所以又被称为“5E”教学模式。[1]“5E”教学模式通常被运用于理科教学,而这一模式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基本理念以及五个阶段的基本内涵为高中音乐创作课教学提供了指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性地运用了此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一、5E教学模式的内涵

1E──吸引(Engagement)

这一环节是5E教学模式的起始环节。为“吸引”学生对学习任务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究,5E教学模式一般强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中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建构知识的兴趣。

2E──探究(Exploration)

探究是5E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

3E──解释(Explanation)

解释阶段是5E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表露其对概念的理解,以及技能的掌握或方法的运用。教师应该借助于课程目标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的概念。

4E──迁移(Elaboration)

在教师的引导下继续发展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技巧,扩充概念的基本内涵,同时用新的概念解释新的情境或新的问题。此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尽量使用刚刚学习的专业的术语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

5E──评价(Evaluation)

在这一阶段教师和学生用正式和非正式的方法评价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评价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同时,评价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评估自己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机会。

二、5E教学模式在创作新课堂的尝试

将5E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音乐创作课堂,笔者设置了五步教学法:展示――评价――欣赏――分析――创作,上课环节呈式化,表面上看学生对环节了如指掌缺少新鲜感,然而,每个环节内容的多样化与新颖性相结合,使知识点易为学生归纳吸收,创作技能便于随着课程的深入逐步提高。以下探讨每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法:

1.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即学生个人或小组在班级展示上节课创作的作业,是衔接上节课内容与本节课内容的一个环节。创设一些情境,创设一些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用问题来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最后再花一定时间阐述相关理论,先实践,再理论是本课堂的教学特点。

音乐创作课如果从理论讲解开始,学生很可能会受限于各种创作理论的约束,而设置相关问题与即将学习的新创作手法相联系,是后续内容的铺垫,如此过渡会自然而又印象深刻。作品展示让充满理论性的创作课一开始就沉浸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仅能获得紧张学习之余的一丝放松,也很容易将思想自然而然集中到创作课上。这与5E教学模式中的1E吸引(Engagement)不谋而合,学生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从此打消顾虑,乐于创作。

2.多维评价

显而易见,这与5E教学模式中的最后一个阶段评价(Evaluation)如出一辙。课堂评价包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穿插于第一个环节――课堂展示环节,从作品音乐听觉、音乐形象、音乐情绪、音乐要素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从表演者演唱或演奏能力、音乐表现力、表现积极性(动机、兴趣)等方面综合观察评价。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而作为教师,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发言中了解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理解、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节课不仅仅教会学生知识、方法、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待音乐创作的态度。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藏满宝藏的海洋,1+12,经过思想的碰撞,我们学到创作的点点滴滴。当然,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水平存在着若干差异,教师应当把握学生这几个方面现有的水平,引导不同的学生投入到表演者、创作者、学习者的多角色活动中,多层次的评价音乐,多维度的评价学生,做到真正的素质教育。

3.感性欣赏

欣赏是新课的开始。学生通过聆听、体验一首或多首作品,从感性上认识各种创作原则,并体会不同创作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手段诠释对新的创作技能、技法的理解,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音乐感受作为契机,适当引出新的知识点。

欣赏作品的过程别强调老师尽量让学生描述音乐,而不是解释音乐。音乐课更多培养的是感性认识,欣赏环节正是注重听力的培养,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力不同,我们需要激发的是学生听到音乐的第一直觉。在感性的基础上,适当输入创作理论知识。整个环节以学生的感受为主,老师只是进行引导。其实是5E教学模式中的3E解释(Explanation)阶段。

4.理性分析

分析即对欣赏的歌曲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为提高学习效率,尽可能选择学生熟悉的歌曲。这个环节运用了5E教学模式的4E迁移(Elaboration),“用新的概念解释新的情境或新的问题”。例如,在讲音乐要素对风格的影响时,我们通过欣赏传统作曲的茉莉花和爵士风格改编的茉莉花,对比分析歌曲节奏、装饰音等音乐要素的改变,并明确在创作中如何根据我们的需要运用这些音乐要素。而在讲创作风格一章节时,我们则要着重聆听通俗版,民歌版,爵士版茉莉花的演唱方式和歌曲伴奏,从演唱风格和伴奏乐器的不同中了解不同风格的创作特点。

5.主动创作

探究(Exploration)是5E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同样,创作是高中创作课的重要实践环节,“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高中学生心理发展与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明显增强,问题的解决与发现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小组合作的形式恰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家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锻炼了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一个班级单位的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度以及相关乐理知识掌握程度往往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为了每位同学能各显身手,积极参与音乐创作,势必课前对他们进行音乐素质与潜能的考察测试,主要测试内容是:音高感和音高记忆、节奏感和节奏记忆、旋律曲调的听辨与记忆、音乐感及音乐表现欲。测试结果按程度高低分为A、B、C、D四组,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时需要同质分组(A、B、C、D各为一组),教师针对同一主题给予同质小组不同的创作要求,小组成员在原有音乐基础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创作;有时需要异质分组(ABCD混合为一组),异质小组的成员可以利用个体差异体验合作创作的快乐。

小组成员的思想碰撞中,既能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又能寻找到存在的知识欠缺,二者之间的冲突,就是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创作课中,知识不再是确定的、独立于认知者的目标,而是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三、小结

课堂五步法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组织的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在贯彻新课改理念的同时,积极响应新的教育目标,为学生创造了多种尝试、选择、发现、发展的机会,这些教学策略及实施步骤的样式是指导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范型。展示――评价――欣赏――分析――创作,五步法在程序上有一定的逻辑性,是环环相扣的递进关系,而彼此之间又有着一定的交融,过程中渗透着“5E”教学模式的内涵。

新的教育目的表明,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学科素养、思维方式、情感、关注力、洞察力的综合培养。这召唤我们必须以崭新的视角看待音乐创作这门学科,必须采用全新的课堂模式对传统的创作课程进行改革。“5E”教学模式衍生出的五步教学法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点,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音乐创作氛围,教师完全把获取知识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肤浅为深刻,变知识为能力。大部分学生能享受创作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以及成品带来的满足感,从“要我创作”到“我要创作”。实践证明,建构主义不仅仅指导文化学科的教学,也能适用于艺术学科,“5E”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创作模块课的运用其本身是具有创造性的教学行为,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音乐教学改革契合的新思路和探索高效课堂的新途径。

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安全意识;安全保障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本。我们经常说“安全需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可是实际工作中,行政抓安全,看得见,摸得着,有手段,可考核,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方面,如何抓,如何管,向来都缺少具体实施内容。还是一个模糊概念。笔者通过对企业事故案例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发现,党群系统抓安全,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本可循,并且可以抓出成效来。

人是安全的主要指向之一。从工作角度出发,撇开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是发动不安全状况的唯一因素,所有不安全因素,都源于人的操作行为。在人的操作过程中,安全自保意识、风险识别能力、精力集中程度、反应灵敏本能、紧急避险能力等等,都决定了安全系数的高低,人是本质安全体系中的第一要素。通常的安全检查与监督,易于发现物的静态下不稳定的安全隐患,难以跟踪纠正物与人的动态下的不安全行为。拿油田钻井施工作业来说,作业所动用的一切设备设施处于一种良好状态并不难,但是,并非这种静的良好的状态就是安全的保障。而只是个基本。设备设施,只有在工人操作运转起来后,才会产生对人的伤害,而运转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由专业人HSE监督员去盯守、旁站。显然是做不到的,即使有专业人员盯守、旁站,操作的行为还是在于操作者本身,也是盯守人员、旁站人员所无法掌控的。所以,发挥钻井队的团队自我安全保障责任意识和主动性犹为重要,同样,钻井队班组的自我保障安全的能动性更为重要,最重要的是岗位工人的自我安全保护能力。

通过对事故案例统计分析看,注意力不集中、未尽相互提醒义务、轻心大意违章这几个方面占事故发生的绝大比例,这些方面靠通常的安全培训、HSE监督员监管,收效并不大,恰恰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加以解决,党群系统抓安全。

既然一切的安全与不安全行为掌控于操作者手里,那么。安全监管必须能够真正解决操作者的思想意识与能力问题。通过灵活多样,符合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操作者创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使操作者持有谨慎的操作态度、保持操作者稳定的思想情绪。调剂操作者从事与之避险能力相适应的岗位,必将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和谐与安全,善尽提醒义务

思想政治工作,是营造企业和谐氛围的主导,和谐的团队,各成员之间团结友爱,团结友爱的岗位操作工人之间,是相互帮助与保护安全的。相互提醒、相互指导、相互顾及等成为联保安全的必然。举例说来,甲某实施某项操作,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操作存在哪些对乙某可能的不安全影响,及时予以提醒,并按规范操作,尽可能地减少波及他人的风险,这是出于对乙某的关爱:同时。乙在甲某实施操作时,适时地进行安全提醒,按安全规范进行校审,尽可能地减少当事人的风险,这是出于对甲某的关爱。推而广之,在相互配合的操作面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相互获得安全。与此相反的是,工友之间不够团结,甚至存有嫌隙,更谈不上友爱,那么甲在操作时,就不会想到提醒对方。也不会顾及自己操作给他人带来的潜在风险。更有甚者,甲某有意夸大动作,希望对乙某小惩以戒,以平日常之怨。往往这种看视平常的心理与举动,就会酿成大的事故。与之相同的是,因为缺乏关爱与友善,在甲某实施操作不够规范的情况下,乙某又抱着前面所述甲的心理,不尽提醒义务,不尽纠正义务,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这种工友间一对一的配合,是最直接的安全保护行为,类同于旁站式管理,又不仅仅是旁站式,是相与求得安全的主体,相对于专人监督,专人巡查来比,具有高效、实用、及时、精到的优点。尝与资深的钻井队书记探讨安全工作,感觉现在设备稳定性已经很高了,各环节都有安全操作规范。安全教育十分强化,有什么不安全的?只要操作工人互相关爱,怕伤及别人,怕工友受伤,善尽相互提醒义务,互保安全,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事故案例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以往的不安全现象,多出于“未尽相互提醒义务”这个原因。

善尽安全提醒义务和安全“唯他”的做法,可以推及多工种配合和远程作业。例如,启动电力系统与维修电力系统不在同一工作视线内的情况下,考虑工友是否会因为启动电力系统而面临风险,就会在启动前主动询问与告知,而不是自顾自的,想当然的,下意识地去操作。就可以避免间隔作业区因上下游工况沟通不好而造成的伤害。同牢记规范相比,这种深植人心的对他人的关爱,更容易成为下意识的良好的自觉行为。

二、态度与安全,摒除轻心大意

事故往往出于大意与轻视。先哲说得好,火,看起来很猛烈,人们敬而远之,便很少有被烧灼的;水,看起来很柔弱,人们玩而戏之,却有很多溺水而死的。凡事皆如此,再危险的事情,只要充分预见到了困难与危险,予以高度重视。就易于克服并保证安全;再安全的事情,越是感觉很容易很安全,就会放任自然,粗心大意,安全的也会转化为不安全。这就是河沟里易翻船、登高山而不坠的道理。所以,动态情况下,操作工人是否对自己的行为有充分的安全评估,是否高度重视,万分小心。犹为重要。事故安案例分析中我们也发现,凡艰难险重的环节,事故反而很少,事故多出于粗心大意,多出于轻视的态度,一出事故就是一个没想到。就是一个小违章,就是一个肓区,其根源就在于操作工人对风险的判断不够,或者说,下意识里就觉得没问题,就没有进行风险评估。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抓工作态度。要抓安全态度,本人认为“退后五步法”就是基于这种考虑。相反的论调(多出于操作工人本人)是“那样还要不要工作了”,认为影响了工作效率,这就要从思想上做工作,要教育员工懂得慎重操作的重要性,轻心大意的危害性,但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员工,“退后五步法”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态度。并非真的事事都要退后五步去端详半天才去操作,那可真的不用工作了,甚至退后五步退无可退。再退就掉下操作台了。关键是要员工养成每一次操作都要进行风险评估的习惯。形成这种素质和能力,评估的时间是快速的,是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成为一种本能,就如同开车行经路口本能地带一下刹车一样,并不需要停下车来思考怎样通过这个路口。

三、情绪与安全,保持精力集中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看到,注意力对

于安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精力集中就不会误操作。注意力集中。在突发事故时就会快速正确避险。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常常是那些愣怔中的人在危险面前手足无措,原可以轻松避险的小事件成为了大事故。这是一个反应能力的问题,更是一种能不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问题,当没有更多反应时间的情况下,注意力集中者避险的成功率远远大于走神者。而精力集中与否,有充足的体力精力是一个方面,现在大都能作息平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这也不能排除上网、娱乐等熬夜造成疲困以至于精神难以集中的现象,只要善于观察和疏导,不难发现和予以杜绝。容易忽视的方面是员工情绪,情绪不好,是精力无法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情为事为关系,对象、妻子、父母、朋友、工作、钱财、婚丧、喜怒等等。都可能诱绪波动,才下眉稍,又上心头,工作时茫茫然,杂念丛生,都会发生注意力无法集中现象。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善于发现员工的情绪波动。加以疏导和消除。可以根据情绪波动产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强化安全意识;或倾之以心,动之以事。帮助解决困难;或慰之以语,动之以义,解开思想包袱等等,使员工不上情绪岗,不绪呆,不出情绪事。

四、天分与安全,减除人事风险

安全在于教育,安全教育可以提高风险识别能力,这方面行政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并且成效显著。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有些人天生就反应慢。安全意识及行为能力较差。以往经验证明,受伤害的总是那些天生反应迟钝者。操作不能遵循规范,危险中不能快速走避,办多少培训班,实施多少安全教育,对他都毫无帮助,典型的“避险低能儿”。这样的人不常见,但是有一个算一个,风险系数就得按乘方计算。对于这类“避险低能儿”,要么解除用工(在用工各类限制情况下,恐难办到),要么调换岗位,安排到安全系数较高的岗位去工作。企业新招录新人时,要设置紧急避险能力测试,凡天生的“避险低能儿”,应慎重录用,或用于风险系数较低的岗位。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善于发现“避险低能儿”,从组织上予以协调,解决安全隐患人或削减安全隐患人造成风险的可能。

综上所述,团队和谐可以善尽提醒义务,联保安全:态度重视可以摒除轻心大意,转危为安:理顺情绪可以保持精力集中,化解风险:辨别天分可以减除人事风险,解除隐患。这是党群系统有的放矢抓安全的四个方面,是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安全工作提供保障的四个基本方面,这种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安全,不是有形的板着面孔做的,而是无形的春风化雨式的,深入心田的一种安全督导。必将收效显著。

第5篇

关键词:Moodle;小学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133-03

一、引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启动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近期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进入“瓶颈期”和“高原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更多呈现出一种技术中介的课程内容陈述与传递。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要素。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早已证明,大多数教师是按照他们入职前所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的。因此,要想突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瓶颈”,将整合的实践引向深入,必须首先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有效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宗旨是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本文将探索基于Moodle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小学教师教育模式。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教育模式的系统设计

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局限于识记教师传授的基本知识,而是要学会创造性地开发和应用知识。开展高效深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满足基础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知识创造型”的转换,教师首先要具备职业转换的能力与素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以培养和提升教师适应这种变革过程的能力为指归。也即教师本身就绝不能仅仅是作为一个学科知识的单纯“传授者”而存在,而是要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因此,必须要探索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教育模式。一般而言,教师教育模式系指在教师教育基本理论指导下,与教师培养直接相关的制度策略以及具体实践措施,该模式应具有明确的思想指引性与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以及实践者开展教师教育与培训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参照。

(一)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小学教育专业定向在小学,定位在教师。作为未来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中坚力量,必须要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层整合的能力,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使职业发展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个体体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谈到主动作业在教育上的地位时,指出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出发。使学校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和青年在校外所从事的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游戏和工作可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使知识的获得是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应付学校功课的结果。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日后绝大多数要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有效整合也必将是其工作中面临的首要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中,应首先以小学学科课程实际教学中需要整合的项目为核心,项目应能提供给学习者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真实的情境体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项目应来源于小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突出情境化学习,从而满足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那种脱离课堂教学实践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只能是非情境化的、纯计算机技能的习得。最终结果只能是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更多呈现出一种技术中介的课程内容陈述与传递,而并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

杜威还十分强调学校必须培养学生反思性思维的习惯,并从思维过程出发提出了作为问题解决法的“教学五步法”。“教学五步法”在西方教育界被看作问题解决法的标志。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非常有限,在学习中主要关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学习,缺乏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程设计的深入思考,将来在工作一线,难免不会出现严重的局限。事实上,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市属小学的实习过程中,发现许多小学一线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入整合有着迫切愿望,诸多实际问题期望实习生们能够为其解决。在杜威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各学科的实际问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可就各学科的实际问题形成多个项目小组。各小组从实际问题出发,共同确定在线解决模式,而不是仅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各小组在探究中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块的结构与实施方法,并根据计划对此进行设计、开发与评价。

(二)基于Moodle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设计

本研究重在探究基于Moodle的有效培养和提升职前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教育模式。吸收上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并且鉴于Moo—dle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本模式在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教育活动定位于课堂教学情景,问题解决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方法注重以建构主义学习方法为主的混合学习。小组成员应积极主动地开展针对教学对象、学习理论、相关技术以及如何改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对话和反思。各小组要确实开发出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整合技术的课程单元。要注重开展对实践活动的行动研究以及系统地反思。Moodle的模块化特征,决定了系统模型采用模块化架构,如图1。

基于Moodle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将其他教学方法完全排除在外,实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混合学习模式。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再辅之以Moodle在线学习,可使学习者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有机结合。Moodle提供的各种在线学习体验活动可以为面对面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1.问题模块提供的问题是项目小组成员共同关注的来自于真实教学一线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问题。Trentin(2001)认为,通常学习通过诸如失败和错误,问题分享和解决,以及非正式的同辈交流等机制,作为内生增长过程的一部分而发生。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解决问题成为一种责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了学生问题解决和概念技能的发展与应用,促进自我导向的学习进入课程相关的学习领域当中。

2.资源模块是由教师事先选定的学习材料。教师可将相关的重要文章与报告放置在数字图书馆中。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推进,小组成员会挖掘出一些值得同伴分享的资源,资源数量也变得更加丰富。De Boer和Collis认为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成员分享的资源成为其他学习者学习资源的一部分,是参与学习更直接的一种途径。

3.讨论模块是为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机制。特定的通信渠道,如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可以为小组的活动过程提供重要支撑。异步的电子布告牌与同步的聊天室有助于项目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真实的问题。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满意度,降低孤独感,为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

4.信息模块提供课程相关的教学进度、教师、学生、交互评价等信息。小组成员的个人信息向整个群体开放。学生之家为每一成员在线介绍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特长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要对每一成员提交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品以及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教师要对最终的作品及评价标准做出评判。

(三)职前小学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与培育,不可能仅仅指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门课程的开设而完成。至少应该在一个学年内开展基于实践的问题解决式在线教育与培训,以辅助课堂教学。之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参与过市属小学的教学实习至少一个月以上。当他们开展基于Moolde的实践时,能将自身实习中形成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观点和看法,通过实践与反思发展成为实践性知识。美国心理学家波纳斯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反思+经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实习,获得一线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问题与困惑,然后以问题为牵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性实践研究,不断加深自己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最终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上必能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向深入。促进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下:

1.基于课堂问题的项目开发。基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特别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没有进行技术整合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项目,并开展行动研究是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核心与关键。由于是针对小学课堂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开发的项目,所以学生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在基于问题的项目开发实践中,学生可以将自身的教育理念整合在内,教师并不更多地干预应该怎么做或不做。当然,小组成员和教师可以就某一整合项目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项目开发中提倡和重视个体以及小组之间的协作。通过专题讨论会,在线讨论,以及其他“教学实践”,可以营造一种协作、团队精神的氛围。责任、同伴与教师的反馈是成员完成项目的重要动因。

2.基于项目实践活动的系统反思。在项目实践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开展行动研究,及其后开展的系统反思可以对小学教育本科生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实践的反思活动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工具。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项目开发者可以收集他人对课程整合项目的评价和反馈意见。通过反思,学生也在进行自我评价。这些最终可以作为正式项目年度实习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基于项目的汇报总结。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项目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开展关于对专业发展反思活动的正式汇报总结。小组每一成员要在组内汇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模式与成功经验,以供成员共享。报告为自己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吸收和借鉴的机会。在报告会或讨论会上,学生们不可避免地要对共性问题开展头脑风暴和讨论,总结成功的要素,以及超越或重复的有效途径。头脑风暴对于作为未来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取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就以及开展同行协作极具价值。这种体验对于促进职前教师专业成长和培养自信十分重要,可以促使小学教育学生与未来教师职业岗位需求实现顺利对接。

4.基于项目的协作与交流。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与教育过程中,在线的与面对面的协作都十分重要。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教师在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大纲的指导下,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业发展展开群组协作,开发和分享课程与技术整合的计划与案例,对于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未来的教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不仅要能在面对面的课堂教育环境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合作学习与交流,而且要能在网络环境(比如Moodle)中开展实时和非实时的协作与创新。通过在线交流,可以使具有相似经验与兴趣的学生开展交互与支持活动。网上交流的项目报告帖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建构非预期的社会和情感支持的作用。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整合是基础教育信息化乃至新课改顺利推进的动力源。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渠道,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整合作为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才能顺利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为日后在教学一线开展技术支持下的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基于Moodle的问题解决式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模式,作为面对面教学模式的有力支持,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为在线协作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可作为职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有益探索。

第6篇

关于最新精选教务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考核组成员:

  大家好!本学期我担任初一动车1、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坚决贯彻齐校长提出的以“教学领导教学的要求”截止目前累计上正课80余节,晚自习60余节,早自习40余节。同时担任初一动车1班的班主任工作,任教务处副主任职务。

  本学期我的重心工作有以下几项:

  一:开学初完成初中部教材发放工作,先后两次发放教材,累计发放教材15000余册。所有人员不叫苦不喊累,确保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努力做好初中部高效课堂建设,开学初依照学校相关文件制定初中部高效课堂建设方案,初中部九月份高效课堂建设逐日安排,召开高效课堂建设反思会,组织杜郎口学习报告会,带领初中部教师学习高效课堂相关文件,观摩我校高中教师的示范课,组织实践课,等确保我校初中部的高效课堂建设日趋完善。

  三:坚持教研不动摇,初中部各学科组坚持每周教研活动,在各教研组长的精心组织下,或指导、或交流、或评议,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精心组织每周汇报课,几乎所有初中部教师都上了一节或几节校级汇报课,本学期累计组织汇报课60余节,力争做到每节课都能达到听课有效,上者有提高的目的,真正发挥出示范引领的作用。

  五:精心组织初中部过关课,大力提倡教师进课堂,几乎每节过关课都有10-20几位教师参与听课,截止目前初中部累计听过关课32节,大部分教师都已经过关,几乎所有初中部教师的课我都已经听过,坚持做到,凡听课必评课,找缺点找差距,争取使每一位教师都能顺利过关。

  六: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不动摇。在高效课堂建设的同时注重教学质量不动摇,坚决执行齐校长向课堂要质量的思想,引导初中教师要模式也要质量,注重课堂的时效性,努力做到将课堂模式与教学质量实现有机融合。

  七:努力抓好教学常规认真组织月考期考,做好成绩分析。由于敦促到位,检查及时,教师们均能按要求备好课,上好课,做好常规工作

  此外,还从学校的大局出发,做好了其它的教育教学工作,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一一说明。

  主要问题:

  1、加强学习,全方位充实提高自己。

  2、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开创性的开展工作。

  3、加强教务内部管理,力争在11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4、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一学期以来虽然劳累,早来晚走,尽职尽责但是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工作的支持,成绩归功于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把工作做的更好。谢谢大家!!

  关于最新精选教务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帮助、支持下,我逐渐认为,要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务主任,应做到甘于奉献,勤于学习,善于研究,敢于创新,务本求实,团结协作。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有喜悦,也有困惑;现就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恳请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指导:

  一、身正为范,给校长当好助手

  俗话说:在其位、务其职、思其政。作为教务主任,我首先要求自己做到正确定位,牢固树立两种意识,努力做好校长的助手。

  1、重视合作意识。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必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晓”,起桥梁沟通作用。在工作中,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顾全大局,融合群体,在校长的指导下,制订好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使工作更有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并注意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运作正常。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充实利用学校各科教师的特长,特别是几个语文、数学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艺术,让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所以,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好“合作”。

  2、突出服务意识。教学是服务,管理更是服务。教务处的工作是琐碎而繁杂的。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我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加强学习,不断加固精神防线,弘扬正气;二是乐于接受群众监督,自觉做到“三不”,即工作时间长不计较,工作任务重不叫苦,做的事情多不厌烦。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对工作尽一份责任,献一份力量。我不断告诫自己,要以身作则,赢得教师们的信任与支持。正所谓:“海纳百川”,在工作中,我要求自己做到,对待同志态度谦和,和教师建立起平等的合作关系,不勾心斗角,注重团结,容人容言,荣辱不惊,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求真务实,努力工作

  一年来,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求实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展开教务工作;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开齐了课程,合理分解教学工作任务,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指导开展教研工作,协调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跟踪检查考核教学全过程,确保教学任务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主要工作如下:

  (一)、课堂改革深入推进

  强行推进“五步法”教学。每学期开展两次普听课活动,并做好听课笔记,分类,评课议课。在活动中,我们采取“听优质录象课”、“组织青年教师上观摩课”、“请有经验的教师评课”等不同方式,帮助教师感受好课内涵,形成好课标准,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各种活动的学习,让教师在心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好课标准。

  (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1、学期开始时对所有教师都要求认真写好工作计划或方案,期末要求写好总结和经验点滴。平时工作中对教师的备课、作业等常规工作进行月查和不定时的检查,并对年轻教师进行课堂跟踪,促进搞好课堂教学工作。

  2、加强二次备课,注重实效。我校教师根据我们学校“五步法”的模式认真对共享教案进行二次备课,提倡提前一周备课、检查验收制度,坚决杜绝不备课上课或课后补教案的现象,并且认真写好教后反思。

  3、要求教师按时参加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认真做好记录,撰写学习心得、进行经验交流,让全体教师都学习课改新理念,最大限制的挖掘教师的工作潜力,发挥教师特长,用于教学之中。

  4、认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素质检测,对学生进行客观平价,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我校的成绩较之以往有所提高。

  5、加强学生作业管理,规范学生作业的布置,作业设置要科学、适度。课堂作业要尽量当堂完成,课外家庭作业继续实行总量控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明白纸”,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避免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

  6、提高教学常规工作的标准,完善教学常规工作周月查制度。周查以教研组长和教师代表检查,月查以教务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领导小组检查,及时掌握年级备课、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单元检测等常规,发现不足,及时纠正。每次检查,要按要求严格把关,如实填写检查登记表、认真写好检查小结。

  7、认真落实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及省定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8、我校的体育设施及体育器材虽然不健全,但在领导的关心和体育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体育工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体育教师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和达标计划,完善各班的体育健康统计表,并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春季田径运动、课堂中训练学生体育测试达标项目等,达到了体育健康、娱乐、锻炼的目的。

  三、团结协作,服务教学

  教务处的主要职责是为教学服务,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为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实施相应的管理,逐步探索和修订各项管理和评价措施。做到学期初制定工作计划,学期末进行工作总结,每周有工作安排,大事有记载、活动有记录。每学期开学前,与各教研组长商讨、谋划教研活动主题与方式,在教研活动中,主动探究、积极实践。

  教学是一项需要爱心与智慧的工作,教学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智慧来解决,智慧来自细心的观察,来自于勤奋地读书、勤奋地工作,来自于不断地反思,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语文并带班主任,在课堂教学方面积极争取大家的评议;在辅导学生方面尽管教务工作占去了我很多的精力,但在教学工作和辅导学生方面仍不敢放松。尽管工作比较烦琐,但我不怕累,在努力带好班级的同时,抽更多的时间到老师们中去,和他们一起研讨,一起学习。

  作为一名教务主任必须要有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教育管理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这方面,我还不够称职。然而,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指导水平仍然不能适应工作,面对现实我时时提醒自己,要尽可能地善待自己,善待学生。

  四、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1、由于我年纪轻,缺乏经验,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完善。对管理的认识与敬业精神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在管理中许多工作做得不太细,完成质量不高,今后要提升自已的办事效率,使教学工作完成得更好。

  3、对现在教学管理的平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掌握水平不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已应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4、对学生的管理策略尚须改进,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

  一年的教务工作让我受益匪浅,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伟大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叶的事业是平凡的。教务主任的事业就是叶的事业,我将不懈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克服不足,把这叶的事业进行到底。

  关于最新精选教务主任工作总结范文

  20xx年度,我校总务处的同志在教育局、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在校园绿化、基础设施维修、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利地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一样,是学校的两大支柱之一,同时具有鲜明的服务保障性、经济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特征。多年的总务工作实践告诉我们:有了教学工作,总务后勤工作才有服务对象,没有总务后勤工作,教学工作也难以开展,两者的关系是一个统一机体的两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充分认识到:总务工作虽不直接参与教学,但我们所做的一切细琐、繁杂的工作都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部门,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树立了为教学一线服务的思想,坚持“后勤工作必须服务于教学工作中心”的原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尽心尽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二、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

  安全无小事,事关学校的大局。学校总务处作为具体负责部门,深入贯彻各级各部门关于学校安全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扎扎实实抓好本校师生的安全教育。对校园内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发现一处,处理一处。

  1、本年度我校先后更换了近三十个灭火器,为确保我校消防隐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本学期三楼微机室和五楼语音室先后出现电线老化,空开经常滑落现象,经过维修更换已解决此安全隐患。

  3、本学期为学校及幼儿园安装了棉门帘遮挡几十年都未经历过的寒冬。

  4、学校大厅白刚门门轴在开关时发生响动,经检查发现门轴断裂,因此找来了厂家进行维修。幼儿园的氟炭门由于天冷,冷缩后与门框脱离,造成此门无法正常开关,经过及时处理更换配件已经正常使用。

  5、由于上个供暖期我校出现暖气破裂及严重漏水现象,本学期未进入供暖前就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认真排查并对其进行维修。确保了我校今冬供暖的安全。

  6、为创建“平安校园、安全学校”我校继续按照区教育局要求,严把学校大门关。禁止外来人员入内,办事人员一律登记入访,上下学大门口一律由专职人员看守,确保学生安全出入校门。

  三、加强食堂管理,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食堂管理是我校总务处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全体师生的饮食安全与质量,是学校公共卫生的重要一块。因此做为食堂管理员每天我都深入食堂检查、督促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的要求去执行。连续四年来无中毒及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1、本年度食堂接受了市一级园的验收,在检查中受到检查领导的认可,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2、本学期小学部承办了两次教学年会,每一次招待就餐人数都达50人左右,食堂人员克服了每一次困难,在安排好幼儿园及学生午餐后全力以赴为客人们准备丰富的午餐。每一次活动都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3、本学期我省举办了食品安全卫生操作规范的培训,做为食堂管理人员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在培训中增长很多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在今后的操作实践中我将结合卫生监督所实施的学校食堂卫生的有关要求,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逐一对照标准,精心落实,使食堂更整洁,服务更到位,使饭菜色、香、味、温俱全。同时认真执行食品安全法,按照学校食品的相关制度具体操作,进一步完善落实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专人定期检查制度,使我校食堂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

  四、财务工作、关系学校的整体发展

  加强学校的财务和财产管理。这是关系到学校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的大事。,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方针,加强水电管理,继续做好校产校具的管理工作,实行建帐,建档,做到新添物资有登记,消耗物资有记载,借领物资有手续。

第7篇

大多数人力资源高管都认为:培训就像吃补药,坏不了事,也救不了急,起的是固本强基的作用,解决不了企业的即时需求。现在的市场瞬息万变,企业要么正在变革,要么随时准备变革,那么一旦企业需要从内部快速大量选拔人才该怎么办?是不是真的就不能依靠培训了呢?

向美集团(本文提及的企业及人物均为化名)是一家时尚服装生产企业,由于进入市场较早,市场占有率一直稳步增长。近年来,随着Zara等国外品牌的入侵,向美集团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鲸吞。集团总裁程郁眼见市场失守,提出了组织能力的变革思路――产品方面要更有创新能力,市场方面要更有渠道影响力。

变革产生的高压使公司人才出现缺口,外部招聘来的人才由于文化融合性等问题,始终顶不上去,而内部人才供给也表现乏力。从去年开始,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邵阳开始建立二三级管理人员的高潜质(后备)人才队伍,启动了“Hi-Po(高潜质人才)成长工程”,针对空降兵和内部人才提供一系列培训。

邵阳和他的团队找来咨询公司开发关键岗位的素质模型,辛辛苦苦设计培训课程,并从外面聘请知名讲师来讲授。然而,大量成本投入后,人才培养效果却羞于见人。人力资源部费心设计和组织的培训课,并没引起参训者的兴趣。大家纷纷反映:有的课听着让人热血沸腾,但解决不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有的课程引经据典,但与实践完全脱节。集团总裁程郁得到这些反馈后,果断决定止损,不再允许邵阳在这种培训模式上继续烧钱,要求他探索一种“真正有效”的培训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悖论

邵阳和大多数人力资源经理一样坚信人才培养是有周期的。但他们眼下面临的情况是,老板对培训的要求越来越功利,越来越要求立竿见影,恨不得钱一投进去,马上就能收获人才,一旦关键岗位顶不上人,往往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归咎于“人才培养不力”。面对这样的问责,“邵阳们”几乎难以辩驳,他们不得不正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希望能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

传统培训――看上去很美 向美集团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传统,主要依赖于培训,其做法无非是按照人才素质(包括知识)的短板设置课程,根据课程招募内外部师资,再设置培训后考核或奖励(如学分)以确保参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这种逻辑似乎非常有力,邵阳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这种模式,但是,在总裁程郁要求创新的压力之下,他组织了一次调研,结果发现这种模式有很多缺陷。

第一,培训形式老套。传统培训大多采用课堂授课模式,这让“职场一族”感到颇为枯燥,为了调节气氛,很多讲师在授课时会加入“包袱”和“段子”,但这很可能让课程变成管理相声,冲淡了主题。更尴尬的是,有时这些段子也不新鲜,讲师才说了上句,员工就接上了下旬,然后笑成一团,大家对培训课顿时失去了新奇感,热情大减。

第二,知识更新不足。由于课程体系中对于知识的规划是基于顶层设计,由人力资源部决定,参训人员学习的内容大多是一些管理基础知识。但现实中,员工需要掌握的知识时时刻刻都在随着环境更新而更新,过于厚重的管理基础知识从理解到转化为实践需要漫长的过程,员工更需要新颖轻快、能“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的知识。

第三,能力发展不够。知名咨询公司开发出的素质模型以能力素质为导向,但据此设计的课程体系却没有“情境化”,没有考虑到参训人员所处的现实大环境和小环境。例如,针对采购人员素质模型中的谈判能力这一维度,人力资源部设置了相应课程,但根据高潜质人才上级主管的反馈,其培训效果依然不明显,参训人员的谈判水平没有提高。学员则反映,课程讲的是那个道理,自己也记住了要点,但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好像不是一回事。

发展中心――阳春白雪的独舞 传统培训模式走不通,邵阳开始求助于“外脑”。多番咨询后,他发现了发展中心(Developing Center)这一工具。发展中心来源于评估中心(Assessment Center)的概念。评估中心原是为了选拔高层次人才而设计的测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三天左右的时间里为评鉴对象设置公文筐、演讲、角色扮演、商务谈判、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模拟的工作场景,并观察他们在这些场景中的表现。这样的评估方式,效度和信度都比较高。后来,学者和实践者逐渐发现,在这种模式中嵌入一定的辅导也能帮助人才发展,于是,又提出了发展中心的概念。换句话说,这种做法相当于让人才去打仿真的“热身赛”,并安排教练进行辅导,比起讲授课程后让他们自己摸索,自然更能够促进高潜质人才的能力提升。邵阳尝试为向美集团引入发展中心,却又发现了新的问题。

其一,定制化使得成本失控。发展中心本来就是针对少部分高端人才的培养模式,此类模式要为每个培养对象设置一系列模拟工作情境,每次只能针对一人,还要有多个心理专家随时跟踪辅导。高度的定制化必然使其无法规模化量产,因而造成了成本高昂。而向美集团的需求是针对大规模的人才库进行发展,其成本更是难以估算。

其二,“一元化模式”使得功能受限。发展中心对于“能力”的发展大于“知识”的扩展,功能倾向一元化。这是因为评估中心很大程度上默认了被测评者已具有必要的知识,因此,它仅仅设置了少量关于知识的考核点。发展中心受限于这种传统,对于被测评者的知识扩展自然有限。而在现实中,人才培养应该兼有“能力发展”和“知识扩展”的二元化模式。比如,按照向美集团对于高潜质人才的培养需求,战略性知识的更新就应该是一项重要目的。所以,发展中心还不能完全满足向美集团的人才培养需求。

看来,走新路和走老路一样吃力不讨好,邵阳感到自己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之路上已经走到尽头。身为向美集团的一名外部咨询专家,我向邵阳推荐了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剧场。这种培养模式,简言之,就是模拟企业现实情境编写“剧本”,让参训人员充当演员来演这出“戏”,在戏中获得成长。这种做法不仅能实现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有效降低培训成本,更能在“知识导入”和“能力提升”两方面都有所兼顾。

剧本编写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企业剧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剧本,剧本决定了培养的内容和形式。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通过素质模型来确定培养内容,所谓素质模型,是由若干个素质指标组成的指标组,它们包括了某些工作范围内最重要的能力要素,能够区别不同员工在履行这些工作职责上的能力高低。但是,素质模型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精炼的过程,这一过程很可能损失信息,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而且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在模拟工作情境中对人才进行观察才是最准确的。因此,我带领团队以“关键情境”为中心,运用“五步法”进行了剧本编写。(参见副栏“企业剧场剧本编写‘五步法’”)

第一步:确定关键情境 关键情境是指挑战性达到一定程度的工作情境,这些工作情境能够区分高绩效人员和一般人员,换句话说,处理这些情境是需要特定素质的。收集关键情境的途径有两条:其一是来自高层、中层和其直接下属的访谈,人力资源部基于对战略的梳理,为这些访谈设置了半开放式的访谈框架;其二是来自“绩效关键事件”的记录,人力资源部在盘点绩效时会发现一些中层管理人员所在部门或个人的绩效异动,此时进行“复盘”可以发现是何种事件影响了绩效,而这些事件就是“绩效关键事件”。

例如,我们发现,向美集团在转型过程中重新设计了一些运营流程,但这些流程尚不稳定,因此,随着市场变化,常常有临时任务倒逼到各部门,而能否处理好这些临时任务就成为组织能否高效运行的关键。于是,“临时任务的处理”便成为向美在当下的一个“关键情境”。

第二步:扩展关键情境 以关键情境为中心,对情境可能涉及的对象进行定向访谈,充分还原这些情境的完整信息,明确情境中不同的角色分配。

中层管理人员通常需要对高层的指示上承下达,尤其在当前向美集团战略转型的关键阶段,事务性工作之外还有许多临时的重要任务,这些任务往往时间紧、工作量大、责任压力大,且受到高层密切关注。我们为此设置了一个问题:在面对这类任务时,你是怎样处理的?能否给我们举个例子?

针对此类问题,我们采访了30名二级管理人员和62名三级管理人员。其中,“临时任务处理”采访记录的范例如下。

采访一名二级管理人员,他提到自己比较成功的一次相关经历是:“接到上级临时安排的紧急任务,我迅速找到若干部属,发动大家加班。接着,我考虑下属的能力特点,有效分配了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一方面积极协调跨部门的资源,支持下属的工作,并协调下属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对承担重点工作的下属进行了辅导。

最终,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接着采访一名三级管理人员,他提到了类似的一件事,但他的描述是:“接到上级的临时召集,其他工作进行了安排,确保自己迅速到位。在上级分配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影响上司理解任务,衡量自身的任务承载能力,用自己的长处承接任务。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与周边模块的同事积极沟通协调,处理冲突。任务完成后,对于任务的处理模式进行了总结,提炼了方法,确保下一次处理相似任务时能够更加高效。”

不同层级的人员、同层级的不同人员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描述。所有描述叠加在一起,关键情境的信息就基本呈现出来了。

第三步:关键情境“碎片化” 每个碎片相当于剧本中的幕(act)或景(scene),对每个碎片中不同角色的考核点(也是培养点)进行提炼,并贴上素质标签。事实上,这相当于为重新开发素质模型采集基础素质指标。

在向美集团“临时任务处理”的关键情境中,对于二级管理人员的角色来说,下属激励、解决问题、沟通协调、冲突管理、教练技能等素质都是考核点;而对于三级管理人员来说执行力、向上管理、团队协作、任务管理能力等才是考核点。

根据这些素质标签,设定不同的行为分级(参见副栏“沟通协调的行为分级”)。一方面,这些行为分级方便了对参训者进行评估;另一方面,这些行为分级也为引导员工矫正行为并对其辅导提供了依据。

第四步:角色配型 为了明确参训人员需要提升的素质,我们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模板(例如成为渠道环节的中层管理人员)*设计了素质模型(参见副栏“中层渠道经理素质模型”)。按照职级和职类,我们提取前面采集的基础素质指标,一共划分出20余个素质模型,每个素质模型都对应一个职业发展模板。这些模型包含的素质指标就应该是剧本关注的重点,也是关键情境应该包括的内容。从人才培养成本的角度来说,一个适合采用的关键情境应该包括尽量多的角色和尽量多的考核点(针对素质指标),所以,能够符合这一特点的若干关键情境都被挑选出来。随后,首批50多个高潜质人才(10名二级管理人员后备,40名三级管理人员后备)被分配到了5个小组中,每个小组设置6个左右的关键情境。以某小组中的中层渠道经理为例,我们挑选了包括3个以上考核点的6个关键情境,当然,这些关键情境同时也符合为其所在小组其他参训人员设置3个以上考核点的要求。

第五步:剧情串联 用“主题思想”关键情境串联成剧本,并对剧本进行修正补充。从第一个层面上看,主题思想关乎剧本的实体内容,这一内容是与企业当前的战略密切相关的,是连接各个小组剧情的关键。我们针对向美集团力图实现的“战略转型”,编写了一幕《转型之痛,转型之美》的剧本,5个小组被分别设置为采购组、研发组、生产组、渠道组和终端组,共同在虚拟的情境中推动向美转型。从第二个层面上看,串联每个小组关键情境的主题思想又是企业当前战略下该业务模块的子战略。例如,分配给采购组的主题思想是“灵捷供应链”,根据剧情安排,该小组必须通过改造灵捷供应链以适应公司的转型,它所经历的关键情境都围绕这一主题思想展开(参见副栏“采购组剧本片段”)。换句话说,每个小组相当于分到了一个行动学习主题。按照上述模式,每个小组的剧情策划都在三天内完成。

剧场公演和演员评估

完成了剧本编写,我们组织团队开始进行“公演”前的准备。

首先,每个小组分到我们从外部邀请的“行为教练”和“知识导师”各一位。行为教练都是职场经验丰富的经理人,负责参训人员(演员)的“能力发展”,主要是观察他们的培养点,进行等级评估,并在固定时点进行一对一的行为纠偏;知识导师是对各小组行动学习主题有一定研究的学者或咨询师,负责参训人员的“知识更新”,主要是在剧情推进的过程中,随时进行知识辅导,帮助参训人员“干中学”(leam by doing),并对各小组的行动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小组和人员确定后,我们向行为教练和知识导师介绍了剧本梗概和参训人员,并对其进行辅导技巧和测评方式的培训,统一了标准。

随后进入“公演”,正式“公演”当天,我们了简单的“演出规则”:每个参训人员都应忘掉自己在企业中的身份,进入剧本设置的角色。我充当“总导演”,行为教练则充当各小组的“导演”,“导演”给出演出背景,设置冲突点,负责剧情推进。各小组之间是协作与竞争的关系。协作是因为各组任务之间存在关联,必须共同推动向美集团转型,违反合作原则被扣分;竞争是因为各小组的成果接受知识导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评估,按照评估结果排名,并获得相应得分。小组的得分平均到参训人员的记录里。

正式表演开始后,各小组开始在行为教练的引导下推进剧情。起初,参训人员们觉得新鲜,有点游戏心态,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大家都进入了角色,开始真刀真枪地争资源,搞辩论。如果他们之间只产生一般性冲突,行为教练是不会介入的,只有当冲突升级影响剧情推进时,行为教练才会叫停。

所有成员的表演(能力表现)都被行为教练记录在案,到了晚上,行为教练依次为每个人进行15分钟左右的一对一行为反馈和辅导。高潜质人才在向美集团都是绩效优秀的员工,大家习惯了平时的行为模式,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问题,此时,行为教练找到了问题点,进行“复盘”,并自己作为第三方的感受反馈给高潜质人才,同时向他们展示一些行为范例。这种做法对一向自我感觉甚好的参训者形成了极强的冲击。

例如,行为教练张铭在对剧情中的二级管理人员肖汉进行反馈和辅导时有如下对话:

张铭:我注意到,您今天作为组长在对小组成员的工作成果进行点评时,好像比较严格?

肖汉:嗯,这是我的领导风格,我想对下属保持一定的压力。

张铭:您认为这有效吗?他们会对您的管理服气吗?

肖汉:应该会吧,都是为了小组的工作,只要我一片公心,大家都能理解吧?

张铭:不见得,据我观察,好几个人在听到您对于成果的批评时明显有消极情绪。随后,我收到的反馈也显示,好几个人认为您只会批评,不会表扬,批评也没有具体的改进意见,仅仅是体现您要求比较高。

肖汉:但我也表扬他们了呀……

张铭:对,我注意到您说:“大家都很辛苦,做得也很出色,好的地方我就不多说了,我主要挑挑刺。”您知道吗,据我们的调查显示,这是管理当中能够排上前三位的“忌语”,是一种虚伪的表扬,重点是在批评,对下属是极大的伤害。其实,您的潜台词是:“我是很严格的,我简单说一句好已经是对大家最大的表扬了。”但您应该清楚,下属是需要表扬的,表扬一定要具体,表扬一定要针对特定对象,具体和针对特定对象才有真实感,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肖汉:(若有所思,仍不完全信服)就算我没有表扬好,难道做得不好不该批评吗?

张铭:不是不能批评,而是批评一定要有具体的点,而且要对下属给予辅导和支持。您在批评××时,只抛下一句话:“反正你这东西还达不到我的要求。”××根本不知道您要的是什么,也得不到您的支持,自然只有抱怨。

肖汉:(开始梳理思路)嗯,我下次会注意及时对他进行辅导。

张铭:如果您当时对问题也想得不太透,我建议您发动小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一起来帮助××,您自己仅仅做观点的汇集和点评,从大家的思路中找出思路。这样您既能避免尴尬,又能巩固自身领导者的形象。

肖汉:我明白了,谢谢!

除行为教练之外,另一个重要人物知识导师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知识导师不是体系化地灌输知识,而是知识碎片化,最关键的碎片在大家推进剧情的过程中适时导入。这种好处显而易见,成人学习具有极强的目的性,选择在参训人员需要时导入显然更能帮助其理解知识。另外,在介入一个新领域时,参训人员没有统一的知识基础(常识)和沟通语言,难免出现为争吵而争吵以强化话语权的现象。此时,知识导师能够通过自身的权威地位进行判断,避免各方走入歧途,转而形成有价值的争论。

三天的公演(脱产)接近尾声时,每个小组都要花半个小时对行动学习的成果进行汇报,知识导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则对汇报进行评分。公演之后

公演结束后,行为教练和知识导师对于参训人员表现的评估结果被汇总到参训人员的《人才发展档案》中,其中不仅包括评估得分,还包括对参训人员在剧场中表现的行为描述,还有对其未来素质发展(包括知识和能力)的建议。参训人员及其直接上级可以查阅《人才发展档案》,而总裁程郁等向美集团高层则都收到了一本《人才发展白皮书》,这是对参训人员培训成果的整体评估,包括参训人员整体素质短板、长板、明星参训人员、行动学习成果等。

邵阳说,他以前曾费尽力气搞各种名目的评估,辛苦地组织问卷、考试、回访,甚至计算一些培训的投资回报率(ROI)。结果,领导和同仁们看到他整出来的结果,只是客气地笑笑,称赞他挺能“来事儿”。有一次,一个私交甚笃的朋友实在忍不住劝他说:“你那些走形式的玩意儿就别弄了,尤其别算那个投资回报率了,人家怎么看怎么觉得你是在忽悠。”邵阳现在想想也是,那些考核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从培训到企业的收益,真的有那么强的逻辑联系吗?

以企业剧场这种方式进行的评估则不同,它目光聚焦在参训者的素质上。当这些人再次进入企业剧场,第二次评估结果与第一次评估结果一比对,人才发展的成效就能清晰地展现出来。《人才发展档案》和《人才发展白皮书》的生成,更能够直接影响到各级决策者对高潜质人才的选用,如此,培训工作便得以和人力资源管理其他模块高效联动。

不久之后,邵阳组织人力资源部对参训人员的直接上级和同事进行了回访,受访者普遍反馈,参训人员的“职业感”越来越强,对于业务领域知识的掌握也明显提升,大家甚至惊讶于这些变化来得太突然。邵阳正准备这一情况向总裁程郁汇报,不料却受到了程郁的召见,在总裁办公室里,程郁手持《人才发展白皮书》,狠狠地表扬了邵阳……

第8篇

GE领导力培养项目的框架,也就是行动学习项目的主要组成,共分为三个阶段(见图表1):

第一阶段是学习,或称传统培训,以提升学员的知识技能态度为主要目的,时间在1~2周;

第二阶段是建立项目团队,分析实际业务问题,形成实施方案,时间在3~4周;

第三阶段是实践,项目团队深入业务现场,实际解决问题,并总结最终成果,时间在6~8个月。

行动学习项目的结构并不复杂,成败的关键是通过系列的培训学习后,项目团队如何形成有效的实施方案,并最终转化为实际业务问题解决的效果。

群策群力项目启动会,正是帮助GE在培养项目中实现从学习到业务解决的有效方法。群策群力,是GE组织发展和变革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然而其基于企业文化与发展阶段形成的群策群力方法,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AACTP结合多年行动学习项目操作的经验,总结出群策群力六步法,通过愿景――现状――承诺――共创――计划――决策六个步骤,能针对企业中复杂的、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问题,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形成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是非常高效的项目启动会流程与方法。

第一步:共启愿景

如果愿景实现了,我们会看到什么景象?

操作方法

团队通过绘画的方式,描绘项目成功后的景象。

成年人习惯了通过文字进行描述,所以,当引导团队进行绘画时,有的学员不知所措,甚至大部分学员无从下手。这是正常现象,作为促动师在这个时候不需要着急,只要鼓励成员拿起彩笔尝试即可。绘画是具有感染力的,团队需要时间慢慢打开(见图表2)。

心法解读

一个组织或企业,都是有愿景和梦想的,但愿景是高管的还是所有员工的,往往决定了其实现的可能性。所以,首先要让所有人明白项目的成功对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绘画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参与者积极的情绪。

第二步:SWOT分析

通过SWOT分析法理性分析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操作方法

围绕项目目标,团队成员使用SWOT作为分析工具,讨论项目现状。

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是组织的内部因素,可以从管理、组织机构、客户基础、财务状况、研究与开发、运作、市场及营销、发货及商务等维度对项目进行分析;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则是从组织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包括超出可控制范围内的力量、问题、趋势和事件等(见图表3)。

心法解读

首先是共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各有不同。以小组为单位对项目现状进行分析,能促进团队的系统思考能力,让所有成员看清同一景象。

其次是关键因素。在进行SWOT分析时,是泛泛而谈还是直击项目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这将直接影响团队对项目现状的真实理解。比如在“威胁”里写“国家政策管控,经济下行”等过于宽泛的因素,对项目现状的改进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这一点是促动师引导的难点。

最后,有用的方法最有效。根据不同的项目课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分析方法或者模型,都可以使用,万法归宗,有用即有效。

第三步:团队承诺

团队承诺能够有效激发团队执行的积极情绪,真正的领导力是基于承诺的管理。

操作方法

每个小组写出集体对于项目的承诺,要求兼具易操作性、易监督性、惩罚性和娱乐性。

心法解读

一个需要团队共同努力实现的挑战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管理者与领导者的最大区别,不是在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上,而是能否带领团队;不是基于命令的管理,而是基于承诺进行管理,充分调动团队每一位成员完成目标的信心与承诺。从团队承诺的内容即可看出团队凝聚力及对完成目标的信心。

第四步:关键行动

通过卡片式团队共创法达成关键行动。

操作方法

团队共创法也称卡片法,有以下四个步骤。

1.头脑风暴。团队成员每人写下可帮助达成目标的具体的关键行动。促动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每个人思考和书写,并鼓励成员尽可能多写,过程中关注每个人写的内容是否具体,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2.排列组合。促动师将所有人写的关键行动收集在一起,然后打乱顺序,带领团队进行排列组合,意思相近的关键行动卡片贴一列,意思不同的横向张贴。最终形成的总列数应在3~7列之间。

3.提炼中心词。以动宾结构为每列取名,字数不超过7字。通过取名,让各列卡片进一步清晰分类,字数越少越便于记忆。

4.行动模型。行动策略的结构化表现,用模型呈现中心词之间的联系,常用的模型有靶心图、流程图、紧急重要矩阵等。

心法解读

人是愿意改变的,只是不愿意被改变。所以,要让团队成员有参与感,有参与才有意愿,有贡献才有成就感。在团队共创的过程中,领导可能对项目的理解更全面,对问题解决有清晰的思路,但大部分人看到的是片面的、跳跃的单个事件或工作。这个时候,如果领导直接告诉员工该怎么做,员工可能和领导争辩或者无动于衷。而通过团队共创的方法把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调动起来充分参与其中,即使最终形成的方案和领导的设想一样,员工对方案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却已大有不同。

第五步:行动计划

一般而言,企业都会做计划,但所做的计划都是可行的吗?计划的实施步骤和细节(包括需要资源等)考虑清楚了么?如何检验计划是否实行,是否有客观的衡量标准?

操作方法

首先,将项目成员分成小组,由小组“领养孩子”,“孩子”是指团队共创过程中产生的各个行动策略,形成行动策略小组,负责各个策略,学员可主动要求成为某个行动策略的行动学习小组的组长;其次是“制定计划”,每个小组根据计划模板制定行动方案;最后,将各行动策略汇总成完整的行动计划(见图表4)。

心法解读

核心要领是自动自发。过往是领导制定计划,下属执行,现在是由大家共同制定计划,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这样的计划更能实现,这是自动自发执行力的关键。

第六步:城镇会议

城镇会议(Town Hall Meeting),有人说城镇会议是美国民主的基石,是一种民主的体现,在行动学习中民主精神必不可少。

操作方法

全体成员参与汇报全过程,各小组汇报行动计划,由专家和高管质疑、提问,确认小组计划的可行性,现场确认项目计划是否获得批准。如批准,领导根据小组计划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并做总结陈词。

心法解读

第9篇

关键词: 郑州市区联社;电子银行建设;新一代IT系统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河南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社深化改革已步入第十个年头。回顾历史,2004年8月,河南省银监局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以组建省级联社和改革县级联社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指导和具体组织开展河南农信改革工作,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行县联社统一法人模式,2005年2月河南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成立,至此河南农信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进合发展新时期,十年风雨,破茧成蝶。遥想当初河南农信资不抵债、不良贷款率比重高,如今蜕变为全省机构网点最多,服务区域最广,存贷规模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乘着河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东风,郑州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市区联社)牢牢抓住“根植都市,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深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增资扩股,引进优质合格股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产权结构。2006年12月25日经河南银监局批复,在原“郑州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二级法人)”基础上变更成立的,主要由辖区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辖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市区联社真正成为具有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叹往昔峥嵘岁月,笑今朝乾坤巨变!目前,市区联社下辖6个信用社,1个营业部,54个分社。联社机关下设人力资源部、综合部、信贷管理部、风险管理部、信息科技部等13个职能部门。得益于机构改革和网点转型,市区联社各类存款突破一百亿大关,贷款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机构不断增多,环境不断改善,不良资产率不断下降,服务群体也日趋多元,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凸显改革是市区联社快速、持续发展的最大红利。

2014年市区联社加快农信支付“快车”改造,升级“核”心动力。尤其是积极推进电子银行建设,构建支付绿色通道,形成功能相对齐全的电子银行体系,充分利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大幅提升自身营销和服务能力,扩展业务营销渠道。个人和企业客户通过网络可实现账户查询、打印电子回单、转账汇款、办理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理财业务。8月份市区联社微信银行业务上线,更具备了网点查询、预约取款、一键上网等功能,方便客户了解市区联社网点分布、实现了客户大额取现一键预约、拓宽了市区联社电子营销渠道,推广更加安全、便捷、安心的金燕IC卡,它具备闪付功能,方便客户小额支付,可实现一卡多用。利用微信银行的联社金融动态消息,传播电子银行操作、个人贷款、银行理财等知识,防范诈骗、非法集资陷阱,为客户提供全面贴心的金融服务。手机银行采用贴片卡方式为客户提供账户查询、手机话费充值、转账汇款等服务。它的优势在于,作为一种与移动通信相结合的崭新业务,不仅使客户不受时空限制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市区联社的服务内涵,实现点指之间,玩转世界。为客户创造“触手可得”的服务,让生活变得更简单、便捷。

科技助力,农信腾飞。2014年11月17日,承载着河南农信人光荣与梦想的新一代IT系统正式上线,这是省联社也是郑州市市区联社信息化建设的新里程碑,为市区联社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百舸争流”的郑州金融市场竞争中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新一代IT系统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在细分客户、分层服务的前提下,为优质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新系统以产品为主线,实现产品细分和价值管理,快速支持产品创新,如支持签约循环贷款、参数化产品营销、灵活智能的储蓄理财、行内利率定价、集团客户管理及法人透支等新业务,满足不同客户丰富多样的金融需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前台临柜员工,对新一代系统最直观的感受是图形界面简洁丰富,操作更加便捷,优化了单点登录,实行双人登录开机,拓展授权业务模式,基本实现所有业务均可本地和远程授权,业务流程再造,使之更加优化,实现系统约定扣划,联动交易,以及信息共享,新系统增加了信息共享平台,市区联社所有在线临柜人员营业期间均可实时发起文字交流,交流业务,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沟通效率。尤其是实时挂失处理功能,改变老系统挂失处理必须等候一周的漫长时间所带来的不便,极大提升了业务效率,改善了客户体验,提高了客户黏度,展示市区联社快捷、优质、高效的新形象、新风貌。

常言道“树有根而坚固茂盛,水有源而长流不息”,市区联社正处于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必须要保证有优秀的人才队伍,联社秉承“勤奋尚德,务实怀远”的价值理念,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带动员工用快乐的心情去工作,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其聪明才智,创建一支适应新一代IT系统需求的现代化人才队伍。不断完善常态化培训机制,切实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将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和业务操作技能的培训列为员工培训的重点。强化规范礼仪培训,坚持“服务立设”、“服务创造效益”,在全社开展“服务礼仪五步法”培训,用心服务,成就客户,规范化的服务受到客户的赞许。今年八月份市区联社分批到新郑进行的新一代IT系统培训,参训人员不负厚望,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氛围浓厚热烈。白天课业繁重,大家便充分利用晚上时间来集中进行业务演练,及时梳理业务操作流程,保证了课堂培训和演练测试的有机统一;新系统上线前市区联社进行五轮测试演练,创建市区学习QQ交流群,方便员工业务交流,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全社上下攻坚克难,人心思进、人心思齐,心齐则事成,为确保新一代IT系统顺利上线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改革,十年跨越。实干方可兴社,创新才能创造未来。面对金融与科技深刻融合大势,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市区联社基于互联网金融思维持续金融创新,致力于打造成中原金融的流程银行,标杆银行。随着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以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推进,市区联社必将乘风破浪、大有所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