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旅游企业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5 15:43: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旅游企业发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旅游企业发展

第1篇

1旅游文化与旅游企业发展关系的内涵

所谓旅游文化,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广义的旅游文化指文化蕴含在旅游中的各种层次及其所有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的某些本质特征决定了文化具有迁移特性,其发扬及传播受旅游者的转移而传递;旅游者在旅游行程中追求精神文化享受,这种精神的洗礼是旅游者最终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经济因素起着支撑作用。因此旅游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往往处于领先地位。当旅游者有了精神文化活跃的需求后,才会对旅游景区进行发展需求,进而驱动经济的消耗,推动了旅游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企业针对自身建设发展需求,针对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旅游景区进行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当地风土人情的流传,更有利于保持景区特色,创建新型同旅游文化紧密结合的多特色景区,这样有利于旅游者对景区产生更多的好奇心,有利于诱发旅游者对景区的旅游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旅游消费的预算。旅游者在旅行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观看履行景区富有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等,不仅丰富了旅游景区的娱乐文化生活,又从根本上推动了旅游企业文化强企,文化兴旅的战略步骤的迈进。

2旅游文化对推动旅游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1旅游文化是旅游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旅游文化与旅游企业密不可分。在一定意义上,旅游文化是旅游企业发展的灵魂。任何旅游企业,要想立足于商场,就必须拥有独立的、特有的,有着独特文化魅力的旅游目的地,这就是俗称的“旅游卖点”。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若缺少了文化的支撑,从长期发展来看其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制约。旅游业从本质上说是以景区特色文化为依托,以特色文化为基础,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行业。它的经济以文化为先导,以竞争为方式,以发展为平衡,即充分发挥景区特色文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加快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了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2旅游文化在旅游企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的规划和理念,以恰当的方式和手段,设计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符合人民需求和经济预算开支的营销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营销策略的设计从根本上讲与旅游文化密不可分。一方面,旅游客体、旅游中介企业通过文化理念的形式,在深层次上同社会和消费者进行旅游价值沟通,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旅游者需求,使自身的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另一方面,旅游文化对于消费者来说还具有教导作用,旅游企业可以通过言传教育与主题宣传的形式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进行引导,进一步形成文化出行、文化消费的消费行为习惯。充分挖掘文化特色,树立旅游文化品牌,形成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旅游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而增加企业的旅游吸引力,满足客户真实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从而推动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健全发展。例如陕西、河南等地通过黄帝陵祭祖文化建立黄帝陵祭祖景区及相关文化建设,打造了特色旅游文化,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企业的发展。再如山西以晋商文化著称,通过“乔家大院”系列影视剧,实现了影视带动旅游,旅游提升乔家大院文化品牌,从而形成了旅游文化推动旅游经济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2.3旅游文化是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文化体验是旅游者针对自身精神领域的需求,实现满足其欲望的最高层次愿望,这种愿望体现在旅游者对于文化的追求和欣赏的倾向上,其终极目标是通过旅游对人文在自然及其文化层次的回归及其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旅游企业的旅游收益不仅仅依靠旅游人数的增加,而在文化层次及旅游品牌、特色服务等方面对于旅游企业影响巨大,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越紧密,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其旅游企业发展模式越健全,发展速度越快。例如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旅游业发展战略,不仅依靠自身特有的民族文化建立了土著人原住地风景名胜区,而且通过主题宣传大力弘扬土著文化,提高了土著文化的影响力,保留了土著文化及其民族文化传统,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全世界对于土著文化的保护力度和关注视野,

2.4旅游文化对旅游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旅游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讲,其实就是旅游景区旅游文化的竞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民族特色文化与当地风土人情的相结合其关系是变化发展的。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快速状况下,只有旅游文化的快速发展,才能够满足人们的旅游文化需求,才能吸引旅游者对于文化的精神层次需求,从而带动旅游企业及其旅游经济的发展。如云南省的“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发展战略,其以民间民族歌舞为文化特色,以《云南映象》《、丽水金沙》《印象丽江》及《纳西古乐》等特色文化为旅游文化品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创作阵容,不断推出新的云南特色文化品牌,使旅游文化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能够充分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品牌效应,在国内外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提高了地方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

3旅游企业对繁荣旅游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旅游文化需要旅游企业去唤醒与繁荣。在信息时代,“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景点要开发、发展,就离不开旅游企业的宣传与带动。比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固原市历史悠久,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路和历代兵家必争的重镇要塞,也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其境内的六盘山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也是古老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的发源地,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岛”,更因是时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以及因的一首气壮山河的《清平乐·六盘山》而名扬海内外。六盘山下的西吉将台堡、单家集,是中国工农的会师纪念地,被国家确立为100个精品红色旅游地之一。以固原为中心的宁夏固原博物馆、固原古城墙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战国秦长城、元代安西王府遗址、须弥山石窟构成的文化旅游区,可以展示和再现“高平第一城”几千年进化史和文明史。然而,当地的旅游开发现状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巨大的反差。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没有龙头旅游企业的宣传带动。同时,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文化要进一步发展繁荣,更离不开旅游企业的包装与宣传。

第2篇

内容摘要:本文在实践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阳朔西街与新西兰北部地区为对比案例,分别从企业发展概况,从业人员和企业经营三个方面对中外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中国的旅游小企业表现出与国外旅游小企业相同的特征;但是也存在诸多差异,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

关键词:旅游小企业 特征 对比研究 中外

近年来旅游小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在国外,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特征是旅游小企业的重要研究内容,许多学者,如Shaw and Williams,Cressy and Cowling等都曾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而在国内,旅游小企业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为此,笔者对桂林阳朔西街的旅游小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论与S.J. Pager等学者在新西兰北部地区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进行对比,以了解中外旅游企业发展的异同,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与特征,促进中国旅游小企业的发展。

案例地概况与研究设计

阳朔西街

阳朔县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管辖,是闻名中外的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阳朔西街则位于阳朔县城中心区,全长517米,宽8米。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街上就已经有旅游小企业产生。目前,阳朔西街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知名度的旅游小企业的集聚地,享有“酒吧一条街”等称谓。此外,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西街上旅游小企业的集聚也已成为阳朔旅游吸引的一个重要组成,因此完全可将阳朔西街视为中国旅游小企业发展的典型区。

研究于2003、2004年在西街进行实地调研。据实地统计,西街上共有各类旅游小企业157家,占西街店铺总数的87.71%。成功对其中49家旅游小企业进行调查,其比例为31.21%。这一调查比率与海外学者调查比例相近(Thomas于1997年在英国的调查比例为31%)。此外,为增强调查的可信性和科学性,研究者还从阳朔县相关部门获取部分企业的相关材料,与访谈信息进行对比检验。最终在对以上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概况,从业人员情况以及企业经营三个方面对西街旅游小企业的特征进行总结。

新西兰北部地区

新西兰北部地区是新西兰国内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因此成为新西兰国内旅游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Murray North,1991)。

S.J. Page等学者于1997年8月,以邮件调查的方式成功对该区域内297家旅游小企业进行调查(比例为37%)。学者们分别从“企业概况,人员结构,毛利人的参与,企业经营和企业营销”等五方面对该区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区旅游小企业的发展基本特征(S.J. Page, 1999)。

之所以选择新西兰北部地区这项研究作为对比案例的原因在于:在现有的海外学者的文献中,S.J Page的研究是关于旅游小企业发展特征研究中最为完整的研究之一;此外,在对阳朔西街旅游小企业的特征研究中,也借鉴了S.J Page的访谈问卷,采取了与此相类似的研究方法和框架。因此,二者更具有可比性。

发展特征对比研究

企业发展概况对比

就企业发展概况而言,中外旅游小企业在规模、空间布局方面都没有较大的区别,但在企业类型构成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从阳朔西街的调查来看,西街旅游小企业主要的构成类型依次为:商品销售企业,住宿企业和餐饮企业。而S.J. Page的研究表明,新西兰旅游小企业的类型主要为住宿设施(40%)和餐饮设施(22%),而旅游销售企业较少,其比例仅为7%。(见图1)

从图1中可看出,住宿设施在两地旅游小企业都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这再一次证明住宿设施是目的地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Bull & Church,1994)。而中外旅游小企业类型差异主要体现在商品旅游销售企业。

中外旅游小企业在类型构成上的差异,则与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游客类型有直接关系。阳朔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居民的经济能力、文化水平有限。由于从事商品销售所需的资金少,风险小,对企业主能力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从事商品销售更简单。另一方面,海外游客一直是西街的消费主体。与国内游客相比,海外游客消费能力强,是国内过夜游客的2-3倍(宁士敏,2003);加之海外游客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商品,如陶瓷,山水画等商品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以上原因造成了西街旅游小企业中以工艺品店和丝织品为代表的商品销售类企业居多的局面。

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在对新西兰旅游小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研究中,S.J. Page侧重对企业主的从业动机和从业人员的流动进行了调查。其研究结果与阳朔西街研究结果对比分析表明:

中外旅游小企业的从业人员都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在新西兰案例中,S.J Page发现“淡旺季雇工人数差距较大”;而在阳朔西街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受调查人员中工作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约占35%,在4-6个月之间的为30%,在6-12个月的为30%,在1年上的为5% ,这说明中国旅游小企业从业人员也具有流动频繁的特点。

在员工招聘方面,国外小企业主更为规范。国外旅游小企业最主要的招聘方式分别为:口头广告,就业服务机构,刊登广告;而中国的旅游小企业多采用的是粘贴招工告示,口头广告和熟人介绍等。在访谈中,中国的旅游小企业主普遍认为,“通过职业介绍所和在报纸上登广告会花钱”,“在墙上粘贴告示,方便又便宜”。这反映中外企业主在观念和习俗上的差别。

企业经营能力对比分析

企业经营能力与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难以单纯地从经营业绩进行对比,因此中外旅游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比主要是从企业投资计划,经营障碍,新技术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据对西街旅游小企业主的调查,国内的旅游小企业对企业的发展普遍缺乏规划。97%的企业主在创办旅游小企业之前没有进行详细的市场分析和可行性分析;84.6%的企业主在对未来规划一项的调查中的回答是没有。此外,87.3%的企业主在近两年都没有追加投资的计划或行动。与此相反,在新西兰43%的旅游小企业主在近两年内对企业增加投资,其主要用途包括:用具更新,设施的增加,环境的改造等方面,且大多数企业主(58%)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

在企业的经营障碍方面,过高的租金、来自小企业内部和大中型旅游企业的竞争以及游客需求的下降是海内外企业主共同面临的难题。其具体表现为: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高租金、缺少相关的企业发展指引、当地同行与大企业的竞争、缺少有技术的员工、顾客量、政府政策、缺少资金等。

与国外旅游小企业相比,缺乏足够的资金是国内旅游小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经营障碍。这除了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更多的是与国内小企业主获取资金的途径过于狭窄有关。在中国,私人储蓄和向亲朋好友借款则是企业资金主要来源,而在新西兰,私人储蓄(67%),银行(42%)和投资公司(10%)是小企业主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

在以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运用方面,国外旅游小企业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国的旅游小企业。S.T. Page的研究显示,在新西兰,计算机已经广泛用于服务预定,财务结算,顾客资料储存等领域,甚至可用于制定企业的相关商业计划。

对经营能力的对比分析表明,在经营能力方面国内旅游小企业主与海外旅游小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与企业主的能力,经营理念以及相关配套制度有关。

此外,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中外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特征差异,在对海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外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特征的异同进行了一个总结。(见表2)

通过以上对中外旅游小企业发展特征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就整体而言,中国的旅游小企业在从业人员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国外旅游小企业相同的特征;只是由于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游客类型的差异,中外旅游小企业在诸如企业的类型构成,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等方面 有所不同。

此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得知相对于大中型旅游企业而言,由于旅游小企业明显具有投资小、门槛低、经营灵活的特点,并对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目的地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旅游小企业必将在未来中国旅游的发展,特别是西部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晓强. 阳朔天上人间旅游乡. 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第3篇

关键词:旅游小企业特征对比研究中外

近年来旅游小企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在国外,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特征是旅游小企业的重要研究内容,许多学者,如ShawandWilliams,CressyandCowling等都曾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而在国内,旅游小企业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为此,笔者对桂林阳朔西街的旅游小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论与S.J.Pager等学者在新西兰北部地区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进行对比,以了解中外旅游企业发展的异同,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与特征,促进中国旅游小企业的发展。

案例地概况与研究设计

阳朔西街

阳朔县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管辖,是闻名中外的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阳朔西街则位于阳朔县城中心区,全长517米,宽8米。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街上就已经有旅游小企业产生。目前,阳朔西街已成为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知名度的旅游小企业的集聚地,享有“酒吧一条街”等称谓。此外,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西街上旅游小企业的集聚也已成为阳朔旅游吸引的一个重要组成,因此完全可将阳朔西街视为中国旅游小企业发展的典型区。

研究于2003、2004年在西街进行实地调研。据实地统计,西街上共有各类旅游小企业157家,占西街店铺总数的87.71%。成功对其中49家旅游小企业进行调查,其比例为31.21%。这一调查比率与海外学者调查比例相近(Thomas于1997年在英国的调查比例为31%)。此外,为增强调查的可信性和科学性,研究者还从阳朔县相关部门获取部分企业的相关材料,与访谈信息进行对比检验。最终在对以上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概况,从业人员情况以及企业经营三个方面对西街旅游小企业的特征进行总结。

新西兰北部地区

新西兰北部地区是新西兰国内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因此成为新西兰国内旅游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MurrayNorth,1991)。

S.J.Page等学者于1997年8月,以邮件调查的方式成功对该区域内297家旅游小企业进行调查(比例为37%)。学者们分别从“企业概况,人员结构,毛利人的参与,企业经营和企业营销”等五方面对该区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区旅游小企业的发展基本特征(S.J.Page,1999)。

之所以选择新西兰北部地区这项研究作为对比案例的原因在于:在现有的海外学者的文献中,S.JPage的研究是关于旅游小企业发展特征研究中最为完整的研究之一;此外,在对阳朔西街旅游小企业的特征研究中,也借鉴了S.JPage的访谈问卷,采取了与此相类似的研究方法和框架。因此,二者更具有可比性。

发展特征对比研究

企业发展概况对比

就企业发展概况而言,中外旅游小企业在规模、空间布局方面都没有较大的区别,但在企业类型构成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从阳朔西街的调查来看,西街旅游小企业主要的构成类型依次为:商品销售企业,住宿企业和餐饮企业。而S.J.Page的研究表明,新西兰旅游小企业的类型主要为住宿设施(40%)和餐饮设施(22%),而旅游销售企业较少,其比例仅为7%。(见图1)

从图1中可看出,住宿设施在两地旅游小企业都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这再一次证明住宿设施是目的地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Bull&Church,1994)。而中外旅游小企业类型差异主要体现在商品旅游销售企业。

中外旅游小企业在类型构成上的差异,则与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游客类型有直接关系。阳朔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居民的经济能力、文化水平有限。由于从事商品销售所需的资金少,风险小,对企业主能力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从事商品销售更简单。另一方面,海外游客一直是西街的消费主体。与国内游客相比,海外游客消费能力强,是国内过夜游客的2-3倍(宁士敏,2003);加之海外游客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商品,如陶瓷,山水画等商品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以上原因造成了西街旅游小企业中以工艺品店和丝织品为代表的商品销售类企业居多的局面。

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在对新西兰旅游小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研究中,S.J.Page侧重对企业主的从业动机和从业人员的流动进行了调查。其研究结果与阳朔西街研究结果对比分析表明:

中外旅游小企业的从业人员都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在新西兰案例中,S.JPage发现“淡旺季雇工人数差距较大”;而在阳朔西街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受调查人员中工作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约占35%,在4-6个月之间的为30%,在6-12个月的为30%,在1年上的为5%,这说明中国旅游小企业从业人员也具有流动频繁的特点。

在员工招聘方面,国外小企业主更为规范。国外旅游小企业最主要的招聘方式分别为:口头广告,就业服务机构,刊登广告;而中国的旅游小企业多采用的是粘贴招工告示,口头广告和熟人介绍等。在访谈中,中国的旅游小企业主普遍认为,“通过职业介绍所和在报纸上登广告会花钱”,“在墙上粘贴告示,方便又便宜”。这反映中外企业主在观念和习俗上的差别。

企业经营能力对比分析

企业经营能力与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难以单纯地从经营业绩进行对比,因此中外旅游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对比主要是从企业投资计划,经营障碍,新技术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据对西街旅游小企业主的调查,国内的旅游小企业对企业的发展普遍缺乏规划。97%的企业主在创办旅游小企业之前没有进行详细的市场分析和可行性分析;84.6%的企业主在对未来规划一项的调查中的回答是没有。此外,87.3%的企业主在近两年都没有追加投资的计划或行动。与此相反,在新西兰43%的旅游小企业主在近两年内对企业增加投资,其主要用途包括:用具更新,设施的增加,环境的改造等方面,且大多数企业主(58%)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

在企业的经营障碍方面,过高的租金、来自小企业内部和大中型旅游企业的竞争以及游客需求的下降是海内外企业主共同面临的难题。其具体表现为:通货膨胀、劳动力成本、高租金、缺少相关的企业发展指引、当地同行与大企业的竞争、缺少有技术的员工、顾客量、政府政策、缺少资金等。

与国外旅游小企业相比,缺乏足够的资金是国内旅游小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经营障碍。这除了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更多的是与国内小企业主获取资金的途径过于狭窄有关。在中国,私人储蓄和向亲朋好友借款则是企业资金主要来源,而在新西兰,私人储蓄(67%),银行(42%)和投资公司(10%)是小企业主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

在以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运用方面,国外旅游小企业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国的旅游小企业。S.T.Page的研究显示,在新西兰,计算机已经广泛用于服务预定,财务结算,顾客资料储存等领域,甚至可用于制定企业的相关商业计划。

对经营能力的对比分析表明,在经营能力方面国内旅游小企业主与海外旅游小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与企业主的能力,经营理念以及相关配套制度有关。

此外,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中外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特征差异,在对海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外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特征的异同进行了一个总结。(见表2)

通过以上对中外旅游小企业发展特征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就整体而言,中国的旅游小企业在从业人员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国外旅游小企业相同的特征;只是由于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游客类型的差异,中外旅游小企业在诸如企业的类型构成,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等方面有所不同。

此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得知相对于大中型旅游企业而言,由于旅游小企业明显具有投资小、门槛低、经营灵活的特点,并对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目的地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旅游小企业必将在未来中国旅游的发展,特别是西部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晓强.阳朔天上人间旅游乡.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第4篇

【关键词】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发展特征

1引言

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是指依靠景区而生存、规模小、投资额和营业额也较小的旅游企业。风景区因为旅游服务的需要,促生了众多的旅游商品销售、土特产销售、餐饮、住宿、休闲等服务性企业,这些企业大多依附风景区旅游业而生存,服务对象主要是游客,我们称之为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1]。旅游小企业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获得了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不断繁荣。2002年,在第二届旅游小企业国际研讨会上成立了旅游小企业研究小组,标志着旅游小企业研究已成为一项国际性的研究领域,研究地域从西方发达国家转向其他地域[2]。国外旅游小企业的研究较为成熟,研究范围较为全面,各种文献表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旅游小企业的发展。在欧洲,中小企业在就业、创新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如何促进和帮助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小企业发展是该类研究的主要内容[3]。对于这类旅游小企业的研究有利于指导更多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已有文献,借鉴前人研究理论,将着重对金刀峡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发展历程、经营模式进行梳理,以期为薄弱的旅游小企业研究积累新的案例,为我国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研究作出贡献,为当地旅游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2金刀峡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发展过程

金刀峡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发展过程与金刀峡景区发展历程息息相关,随着金刀峡景区的开发建设,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1998-1999年,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开始出现。1998年5月1日,金刀峡景区对外开放,外来游客对食、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增多,当地居民发现了商机,部分居民将自己的房屋开辟出空间供游客居住,接待水平还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设施设备简陋,一些率先从事这项工作的居民从中得到了收益,收入显著增加。也有部分社区居民,挑担游动销售,出现旅游商店、特色餐馆的雏形。总的来说,这个阶段景区游客数量少,收入低,收入稳定程度也相对较差[4]。2000-2004年,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纷纷发展起来。随着景区各项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游客大量涌入,大批农家乐应运而生,由于自有资金有限,农家乐规模和档次受到限制,在旅游旺季依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部分社区居民通过和景区合作,租赁景区竹楼从事旅游商店的经营。2005-2009年,农家乐建设出现,出现争夺客源、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等恶性竞争现象,严重影响了游客体验,政府开始通过严格审批程序限制农家乐无序经营、盲目建设[5]。随着金刀峡景区客流量的增加,特色餐馆通过和旅行社签订用餐协议进行经营活动。2010年至今,农家乐数量保持在30多家,2014年政府组织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对其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通过评星定级鼓励农家乐提高服务质量。特色餐馆和旅游商店分别保持在4家,分布于景区入口附近、景区内和景区出口处,满足游客旅游活动前、中、后的用餐和购物需求。

3金刀峡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类型及经营模式

3.1金刀峡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类型

金刀峡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主要是利用住宅开展观光和销售地方特色工艺品、土特产,一些距离游览线路较远的房屋通过一定的内部改造,开展餐饮、住宿以及其他娱乐设施项目。从事旅游商店和特色餐馆经营的均为零雇工企业或微小型企业。旅游小企业早期为满足过夜游客需求而提供简单的食宿服务,随着旅游市场结构的变化,休闲度假市场比例增加,以体验农家风情的农家乐数量急速增加。根据调查,旅游商店、特色餐馆、农家乐旅游小企业分别占企业总数的10%、10%、80%[6]。

3.2金刀峡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经营模式

3.2.1“公司+经营户”模式旅游商店提供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商品,主要有旅游纪念品店、金刀峡土特产店以及售卖水枪、太阳帽、雨衣等外出旅行用品的购物商店。本地人主要从事传统工艺品、土特产品的经营,产品同质性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金刀峡景区公司通过统一规划、包装、建设与景区外观相匹配的特色竹楼,将房屋租赁给当地居民从事旅游商店经营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吸纳社区居民参与景区的旅游发展,充分利用社区居民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丰富的农产品,增加居民收入,丰富旅游活动,向游客展示真实的本土文化。同时,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规范居民的经营活动,避免不良竞争,推动景区旅游的健康发展,形成“公司+经营户”的经营模式。

3.2.2“旅行社+经营户”模式特色餐馆与农家乐提供的餐饮形成鲜明对比,虽然两者均为游客提供农家菜、农家味儿,但特色餐馆经营主要针对团队游客,一般与旅行社签订协议,主要接受团餐预订,偶尔接受散客用餐,形成“旅行社+经营户”经营模式[7]。

3.2.3“个体经营”模式农家乐是当地旅游小企业的主要存在形式,主要满足游客餐饮、住宿、娱乐休闲方面的需求。通过调查发现,金刀峡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均为私营企业,家庭独立经营,且多为夫妻经营,雇佣少量当地居民,经营者既参与管理工作又参与一线劳动工作。当地居民将自家房屋按照农家乐标准进行修建,由政府审批,获得农家乐经营资格。居民是经营实体,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8]。在农家乐中,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不提取任何费用,形成“个体经营”的独立经营模式。

4结语

第5篇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经济新常态;旅游专业网站;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

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丽江市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常态的问题。经济发展速度变慢,经济发展动力更多让位于民间投资而不再是靠政府政策刺激,经济发展结构优化,告别货币推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丽江市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中面临的挑战。

1丽江经济新常态现状

丽江市经济发展水平起点较低,1995年,丽江市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8.39亿元,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市,在云南省内排名也比较靠后。从2001年开始,丽江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特别是2003到2013的这11年,是丽江经济发展的黄金11年,每年的发展速度都突破了双位数,使丽江经济快速崛起。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丽江经济发展,2008年到2013年丽江的经济发展仍然非常有动力。2014年丽江经济发展遇到了特别的困难,全年经济发展速度降到了4.6%,丽江经济发展遭遇了新常态,原来黄金11年的发展势头被扼制,丽江经济发展遇到了新常态时期的困境。

2经济新常态下丽江旅游成为发展丽江经济的最大动力

这几年,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很快,2013年,我国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例提高了2.4%,这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而第一产业下降了2.2%,第二产业下降了0.2%。如果这个趋势保持下去,再有5至1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占比就能达到50%。旅游业应当成为服务业的新增长点,成长空间很大。通过旅游业的成长来带动就业,将会对我们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旅游业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巨大。我们的山水、文化都可以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旅游业消费支出应当占到整个消费支出的1/4左右,照此标准,中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在丽江,作为丽江的支柱产业,自2001年以来,丽江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平均发展速度超过了20%,自2011年以来,更是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确保了丽江的经济支柱。即使在丽江经济步入困境的2014年,旅游产业也保持了迅猛发展。2014全年旅游业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到2663.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09%,实现旅游总收入378.79亿元,比上年增长35.94%。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556.12万人次,增长29.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53.84亿元,增长37.94%。接待海外游客107.7万人次,增长8.0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06亿美元,增长13.4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要在经济新常态中发展丽江经济,首先要保持丽江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头,优先促进丽江旅游行业的发展。要全新谋划丽江旅游整体布局,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域景区化打造,带动旅游产业从门票经济向综合产业转型。

3通过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未来丽江旅游企业的策略

旅游电子商务是未来旅游企业发展必然趋势,丽江旅游企业必然要面对如何电子商务化的时代问题,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面临的众多问题,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发展丽江旅游电子商务。

3.1政府支持下优化旅游电子商务的宏观环境

政府和旅游企业要动员各方面力量来形成适合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环境,为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支持,尤其要加强对企业网站和商务网站旅游业务的规范和引导。构建旅游电子商务工程的基本构架,提高旅游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尽早实现网上结算和交易电子化。

3.2加速培养适用丽江旅游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和电子商务的整合,所以具有电子商务和旅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将电子商务的技术手段、应用功能和模式密切联系。旅游部门与旅游院校应顺应时代要求,着力培养3个层次的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善于提出满足商务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方式的商务型人才;精通电子商务技术,又具备足够的旅游业知识,能以最有效的电子商务技术手段予以实施和满足的技术型人才;通晓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熟知旅游业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的战略型人才。

3.3建立和维护具有权威性、及时性的丽江旅游专业网站

旅游企业要和互联网高度融合,利用网络手段和信息技术建立专业化网站。首先,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运营进行重组,造就旅游企业和旅游网站一体化运营的企业集团。其次,那些没有实力建设专门网站的小型旅游企业,可以利用品牌网站的高知名度和资源优势开展网络化经营。由于旅游电子商务的投资与维护费用都十分庞大,单靠企业的力量是难以建设与维护的。政府网站在很长时期内依然是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主要载体,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的建设。

3.4开拓丽江旅游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

以服务为本的旅游电子商务面对的是需求趋向于多元化、细分化和个性化的旅游消费群体。能否开发出适应各种需求的服务,对于旅游电子商务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把服务对象定位于个性张扬的自主型旅游人群,要求旅游电子商务必须与旅游资源接轨,开展个性化服务。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搜寻和获取个性化的客户资料及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并据此设计出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或者让旅游者自己设计旅游线路和旅游行程,旅游企业根据顾客的需求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订单服务,这种网络导航和网际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凸现了旅游产品的个性化、信息化和时代化的气息。

参考文献

[1]钟栎娜,吴必虎,邵隽.中国5A级旅游区门户网站的成熟度评估[J].旅游学刊.2011(12)

[2]梁方方,江金波.旅游企业电子商务成熟度测量指标体系研究[J].江苏商论.2011(09)

第6篇

[关键词]经营成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效果

西安唐乐宫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餐饮、仿唐乐舞表演为一体的旅游文化综合企业。自1988年开业以来,唐乐宫以演绎唐宫乐舞而蜚声海内外,其中尤以“剧院餐厅”最负盛名,被誉为“东方的拉斯维加斯”。西安唐乐宫是以仿唐歌舞演出为载体,以海外游客为主要受众的国内较早的文化项目之一,是中国第一座具有国际水准的剧院餐厅。主要经营:唐乐舞表演、宫廷宴、中餐、婚宴等。其中久负盛名的剧院餐厅面积2700平方米,可容纳650多人同时就餐。创造了在演出历史上二十多年经久不衰的奇迹,成为无可替代的经典,被誉为“东方红磨坊”。笔者不禁陷入了沉思,拥有深厚文化底蕴且作为陕西人民骄傲的公司,为什么近几年来的发展却止步不前?

1公司近三年发展走势

公司近三年发展关联数据见下表。

2公司现状

2.12015年公司成果展示

王经理来到西安唐月宫有限公司工作已经30年,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在年度会议上他总结了2016年公司经营完成情况,他说道:在2016年度中,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5120万元,利润105万元。收入与2015年相比增加2%,利润与2015年相比增450%。2016年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绩效考核指标5100万元开展工作,公司完成了很多任务,主要有:第一,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2016年5月,根据经营工作需求,成立了品牌营销中心,下设品牌推广部、网络营销部、美术设计部,主要负责制定实施品牌形象建设规划及营销推广工作,并逐步落实唐乐宫品牌建设各项工作。第二,扩大市场营销:为了扩大市场营销,首先要加大内宾市场营销,针对内宾消费特点,丰富和完善饺子宴出品,提高内宾平均消费水平;然后针对接待量集中的入境社继续销售,保证外宾市场不分流;此外,我们还举办并配合集团举行大型旅游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宣传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最后,我们在参加11月的旅交会上,对唐乐宫的品牌进行了大量的推广和宣传。第三,餐饮经营:众所周知,西安唐乐宫被陕西省烹饪协会评为:“陕西餐饮名店”;“唐宫金牌片皮鸭”、“尚品牛排”、等七款菜式被评为“陕西餐饮名菜”。我们成立了攻关创新小组,解决出品不稳定、客人投诉、预算偏差等问题,保证了餐饮的出品品质,让顾客吃得放心。

2.2存在的问题

王经理叹一口气,说道:虽然2016年西安唐乐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问题也有很多,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第一,入境市场规模持续萎缩:《唐宫乐舞》主要消费群体为入境外宾客源,占总接待人数的44%。随着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入境外宾客源持续萎缩,唐乐宫入境外宾占比从2013年的84%下降到2016年的44%。第二,人均消费降低:受国家八项规定、严禁“三公”消费等制度管控,中餐平均消费降低,贵宾厅人均消费210元/位,火锅人均消费80元/位;剧院餐厅由于内宾特价团增多,平均消费也大大降低,所以企业经营效益下降,无法用高于市场的工资水平来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员工流动性大,难以保证服务质量。第三,本地市场竞争激烈:西安市内模仿《唐宫乐舞》而推出的各类旅游演出近6台,演出形式和内容雷同,演出品质参差不齐,导致各台演出普遍利润较低。其中竞争对手陕西歌舞剧院重新对演出进行全新改版,提升了演出质量,以及近年来大唐芙蓉园、阳光丽都等形成的恶性低价格竞争,都给唐乐宫2017年的销售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2.3解决方案

总结了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分析了公司存在的问题,王总也明确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王总说道:机会与风险并存,虽然目前的市场环境,给唐乐宫高品质的市场定位带来很多阻力与不利因素,但是只要我们对症下药,积极应对,团结一心,定会重返历史舞台,将“唐乐宫”品牌打造成为陕旅的金字招牌。下面我具体讲一下我的想法。第一,面对市场逐渐萎缩,外宾逐渐减少的现状,我们应该提升唐乐宫的品牌品质及市场影响力。具体我们可以这样做,完善质量管理各项工作,从源头出发,严格监控出品及服务质量;出品部、采购部、财务部三个部门负责每日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把关及索证索票;建立顾客意见征询制度,收集整理顾客的意见反馈;实行每日餐饮例会通报制度,当天问题当天解决,并跟进处理结果。总而言之,一定要把握住市场机会,在提升自己的服务和菜品质量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唐乐宫被更多的外国友人所知晓,更好地提升唐乐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我们的利润。第二,针对个人平均消费降低的问题,我们不能去改变国家的“三公”消费,但是可以从自身做起促进消费者消费,可以规范整理客户档案,提升服务质量,增加餐饮人均消费同时提高客人二次消费的销售力度,根据季节创新产品,做好现场销售,进一步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具体可以这样做,公司专门设立客户服务部门,对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归档,完成客户信息系统的建立。了解每一位客户的饮食喜好,从点菜到送客,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客户在点菜过程中,根据客户资料信息,加强现场销售,针对时令特推,让客人满意的同时,提高平均消费;在重大节日,第一时间送去企业的问候,让客户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和温暖,进一步提升客户忠诚度。第三,面对竞争对手不断创新的趋势下,要不甘落后,创新出属于自己的经营模式。我们在采取线上与线下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的同时,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线上促销活动,利用新的手段增加企业收入。而且,还要进行产品创新,可以从以下两部分进行:一是旅游市场:针对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为保证《唐宫乐舞》在本地市场的品牌品质,我们将对演出舞台和节目进行全面的改造提升;针对目前剧院餐厅接待人数接近饱和的现状,进一步研究按座位售票的可行性,提高人均消费;对宫廷宴出品推陈出新,满足入境客人的饮食需求。二是餐饮市场:为吸引更多的大众消费群体,中餐将推出以唐乐宫招牌菜片皮鸭为主打的片皮鸭系列套餐;更换餐饮部瓷器、玻璃器皿、台布等,保证唐乐宫餐饮品牌品质;创新婚宴产品,推出“汉唐盛宴”为主题的一站式汉式婚宴和唐式婚宴,专属打造,私人订制,满足客户的需求。最后,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不要抱怨市场旅游形势不乐观,不要抱怨国家政策影响了收入,要做的只能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去适应市场,去超越对手,才可能永远保持“东方的拉斯维加斯”的美誉。王总语音刚落,现场立刻想起振聋发聩的掌声,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露出崇拜的目光,对王总的建议称赞不绝……

2.4方案效果

一晃眼,半年过去了,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但是今天,参会的人们抹去之前惆怅哀怨的表情,每个人都祥和愉悦的等待着会议的开始。王总在大家的期待中坐到了和上次同样的位置,开启了今天的会议内容。王总平静地说道:“上次的会议结束后,各部门对我提出的建议,纷纷做起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这半年来大家都能按照计划进行,每个月的平均收入较上年增加6.2个百分点,客流量也有明显的增加,说明我们的改进措施也是有效果的,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会议就这样在大家的期待中进行着……

3结论

面对唐乐宫,笔者不禁思考着一个问题:在这样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背景下,唐乐宫未来的路将会是什么样子,是蓬勃发展,还是销声匿迹?作为一个常居古都西安的我,为西安唐乐宫目前的发展感到欣喜,因为它拥有积极向上的员工,拥有勤恳智慧的领导,拥有无可替代的文化背景。而且,笔者认为,唐乐宫之所以发展了几十年,和西安作为十三个历史王朝的古都具有深厚博大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着很大的关系,唐乐宫的“仿唐乐舞”使陕西这些文物、考古、景点这种相对“死”的资源“活”了起来,并且让这种形象走上历史舞台,走到人们的身边,让人们去欣赏、去感受。而且,唐乐宫将餐饮和大唐歌舞巧妙地合为一体,使人们一边感受大唐的美,一边享受着美食,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更加加深了人们对它的良好印象。此外,西安唐乐宫无论是外观结构还是内部设计都气势磅礴,高大宏伟,高端大气;节目设计也是内容丰富,品种繁多,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大唐的文化色彩;餐饮也是不拘一格,从饺子宴、火锅、铁板烧到各种甜品,满足了各种消费人群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高端婚宴,又是满足了部分消费人群的需求。总之,西安唐乐宫具有天时、地理、人和之优势,地域特色突出,个性风格鲜明,旁人是无法替代的,所以我认为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它将必然具有旺盛且持久的生命力。西安不倒,唐乐宫永存。

参考文献:

[1]张莹.关于唐代乐舞审美形态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4(12).

[2]唐敏.唐代乐舞艺术特征及舞蹈思想[J].艺海,2013(5).

第7篇

关键词: 民营旅游企业 SWOT分析 发展对策

一、民营旅游企业的SWOT分析

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即通过对民营旅游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各方面的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企业的优劣势、所面临机会和挑战,最终提出民营旅游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S――STRENGTH(内部优势)

1.民营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

民营企业投资经营旅游业具有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利益直接、机制灵活等机制优势,能够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消费者偏好的变动来调整、改变企业经营方向、战略战术,这意味着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主动和先机。

2.民营企业家强烈的发展和市场意识

民营企业领导层有着发自内心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是和自己的财产、信誉、事业等个人利益紧密联系的。此外,民营企业与市场有着天然的联系,市场反应快、决策效率高。民营企业家注重市场,善于在营销上狠下功夫,同时强化旅游创新,以创新来求生存求发展。

(二)W――WEAKNESS(内部劣势)

1.家族式的管理体制存在着局限性。在企业发展初期实行的家族式管理确实存在一定优势,如企业凝聚力强、成本较低等。当企业完成原始积累,想要不断扩大规模参与市场竞争时,就会显现出它的不足。对民营旅游企业来说,提高管理水平、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是决定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成败的关键所在,也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民营企业投资任何一个实业,包括旅游业,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利。民营企业出于纯商业目的,一旦获得景区景点的开发经营权,就会拼命开发而不采取任何保护资源的措施,这就可能对珍贵的旅游资源进行破坏性的开发,形成环境污染,甚至造成恶性循环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业一般都会与当地政府签了几十年的开发协议,在这几十年中,民营企业会尽最大的努力对本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把旅游资源的价值转换成可获得的商业利益。

3.投资的主观盲目性。不少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只看到投资旅游业成本低、见效快、产生效益高的优势,而没有做投资前的可行性分析,一窝蜂地涌入旅游项目,导致投资行为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些民营企业尽管经商有道,但对开发旅游如何把握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生态规律却很陌生,开发经营的随意性很大,出现了低水平、铺摊和重复建设。

4.融资难度大。长期以来,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一大瓶颈。造成融资难纵然有其外部环境的影响,但其自身的缺陷和问题也影响了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积极性:一是许多民营企业的高负债率和财务管理的不规范;二是不少民营企业盲目扩张,或是关联企业较多、主业偏离度大,银行对这些企业资金活动的监控难度很大;三是一些民营企业失信严重,有的企业长期拖欠债务和贷款甚至骗取贷款;四是民营企业担保能力普遍不足,抵押物有限,质押品少。

(三)O――OPPORTUNITY(外部机会)

1.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民营经济在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超过82%。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从开始时的补充角色,到逐步占据半壁江山,已经一跃而为国民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民营化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民营企业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敏锐的决策、执行体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产权安排和法人治理结构;最重要的市场导向机制,有利于旅游企业避免走入短期行为的误区,使旅游开发保持生态、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3.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政府的积极引导是促使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重要原因。国家将旅游业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实行“政府主导战略”,各部门大力扶持;各地方政府纷纷为旅游业定位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等,并且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措施予以扶持;同时,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一部分民营资本将从原来所在行业中退出,向新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方向的领域投资。

4.旅游业的产业比较优势日益显现。在良好的投资经营背景下,许多企业纷纷从不同渠道投资旅游业。一方面,旅游业有其积极经济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差异、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于当前我国各地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以及缓解大中专生就业压力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投资旅游业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投资旅游业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还为民营企业家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资本良性扩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机遇。

(四)T――THEATHS(外部威胁)

1.政策限制。1995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出让或变相出让风景名胜区资源及景区土地”,但并未提及经营权问题,从而给地方政府出让景区经营权提供了机会。2002年8月有关部门召开的城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发景区,但同时又提出管理与经营分离。政策的不明朗对实践中民营企业开发景区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是让民营企业觉得摸不到政策的底线;二是使其没有长远打算。

2.法律制约。我国旅游立法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是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目前还没有正式立法,已有的《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或由于缺乏实施细则,或由于修改程序滞后于现实情况的发展,对实际出现的各种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尤其在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法规对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具体操作上对旅游资源的权力归属没有清晰的界定标准,所有者、经营者的利益无法得到合理的保障,同时也使其开发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监管。

3.具体操作障碍。由于有关部门在民营企业开发景区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民营企业开发景区一直属于“自发”行为,因此对景区出让经营权没有明确规定,出让方式和出让程序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的操作规程。目前景区出让经营权的方式主要有租赁经营、委托经营以及买断、拍卖等,具体操作没有统一范本或标准,由各地自行界定,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

4.生态环境因素的制约。1)缺乏支持生态资源保护的大量资金

民营企业开发景区时,往往面临当地居民为生活所迫对景区资源进行破坏以及各利益主体部门对景区的破坏性建设等问题,需要企业额外加大投入去维护景区安全;为了更好地营造景区氛围,企业必须对生态环境进行精心保护、长期培育。因此,开发企业在资金、技术、环境等方面必须具备相当实力,并需要企业做长期决策,并拥有长远发展眼光。2)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制约旅游活动的开展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增加收入,最大限度地接待旅游者,会对资源环境造成显性或隐形破坏,但由于许多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在短期内不会反映出来,因此民营企业必然充分考虑景区环境的承载力以及各种旅游活动对景区资源环境的长期影响,否则将使自身的利益受损。

二、民营旅游企业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行政监督,建立约束机制

为了确保国有资源得到保护以及旅游业民营化的顺畅发展,应强化行政监管,建立起政府对经营者的约束和监管机制。首先,政府重在转变职能,树立服务的理念。其次,建立具有国家标准的评估体系,对旅游景区进行资产评估。再次,设立国家级监督机构并制定检查和监管制度。最后,创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出台对民营企业各项权益的保障要有更具体的政策措施;对民营企业信贷上的支持要调整为公平的政策;对民营企业的旅游产品给予推介,支持树立国家的旅游品牌。

(二)规范化运作,建立相关法律体系

从立法上充分保障民营旅游企业的法律与经济地位。一方面,国家将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对民营企业进入旅游景区开发进行规范,采用公开招标等公平竞争手段吸纳民营企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防止不法行为、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国家将对景区开发行为予以规范,制定开发条例和实施细则,对破坏景区资源的行为和做法给予严惩。

(三)强化民营旅游企业自身的管理

1.制订企业长远战略规划,避免短期行为。民营旅游企业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其管理机制灵活、投资决策果断、筹资成本低廉的优势,在极短时间内就可以原本闲置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并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2.拓宽融资渠道,坚持“滚动式”投资策略。融资方式一般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有三种形式:股份制改造、吸收股东参股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组织旅游发展基金,进行资产重组。间接融资是采用各种间接的方式筹集旅游发展资金。

3.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民营旅游企业为适应日益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的要求就必须进行体制创新,积极引进各类专业包括旅游的人才,并把独资或合伙企业逐步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逐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逐步做到筹资社会化、管理社会化、风险社会化,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4.塑造旅游投资项目的主题形象,加强宣传促销。主题与形象是旅游项目的生命,也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纵观成功的旅游项目,无论是饭店、度假区、旅行社无一不具独特魅力。将文化作为旅游业经营,以经营旅游的方式多方位展示文化。

总之,民营企业在投资开发经营旅游业时,虽然道路比较坎坷,但前途非常光明。未来几年,我国正在迎来一个大众旅游消费的急剧扩张期,中国旅游业将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商业机会,而随着政策对民营经济的进一步扶持,有关法制的进一步完善,民营旅游企业自身管理的不断完善,我们坚信民营旅游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依绍华.私营资本开发旅游景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5.

[2]周成俊.民营企业与旅游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2,(2):20-21.

[3]刘宝巍,杨明飞.民营资本与旅游业的发展[J].学术交流,2003,(5):69-71.

[4]袁姝、徐维祥、郑胜华.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驱动机理研究[J].当代财经,2005,(1):77-80.

[5]方芳,梁建.民营企业如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运用SWOT分析方法[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87-90.

[6]黄源,阮开波.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产业行为分析[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2):71-72.

第8篇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休闲日益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休闲重要方式的旅游,也将从传统的以观光、参观为主的形式转向以休闲为目的的新形式。

旅游产业是浙江省的重要支柱产业。浙江省旅游局赵金勇局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中指出,浙江省旅游业已进入最佳机遇期、黄金发展期、全面竞合期、转型提升期。打造旅游特色。展现浙江文化,发挥比较优势是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前提。从2002――2008年,浙江省观光客人比例下降,由53%下降至26%:商务度假型客人的比例上升,由19%上升至34%,公民的旅游休闲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

为掌握浙江旅游休闲企业的发展现状。引导旅游休闲产业的深入发展,为浙江省旅游休闲产品的升级和休闲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在2008年“五一”假期期间,针对浙江省主要旅游休闲企业,开展浙江省旅游休闲企业的问卷调查。问卷设计指标主要体现为定性的指标,本次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使用的是visual fox-prp7.0、spas12.0软件。

二、浙江省旅游休闲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涉及的旅游休闲企业主要有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俱乐部、演艺场所等。调查过程中,发放浙江省旅游休闲企业调查问卷240份,有效问卷20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率为83%。根据调查问卷各指标分别对调查数据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旅游企业接待本地游客特征

在所调查的旅游企业中,本地游客数量占60%以上的有61家,占总样本数量的28.8%:本地游客占40%-60%的旅游企业有64家,占总数的30.2%:本地游客占20%-40%的旅游企业有34家,占总数的16.0%:接待本地游客在20%以下的旅游企业有52家,占总数的24.5%。

(二)旅游企业接待外地游客特征

外地游客是旅游企业接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接待外地游客比重60%以上的旅游企业有61家,占样本总数的28.8%:接待外地游客占40%-60%的旅游企业有60家,占总数的28.3%:接待外地游客占20%-40%的旅游企业有60家,占总数的28.3%;接待外地游客占20%以下的有27家,占总数的12.7%。

(三)旅游企业接待港澳台游客比重特征

在所调查的旅游企业中,接待港澳台游客比重相对较小。比重5%以下的有126个旅游企业,占样本总数的59.4%:比重为5%-10%的旅游企业有16家,占总数的7.5%:比重为10%-20%的旅游企业有31家,占总数的14.6%:接待港澳台游客比重在20%以上的仅有8家,占总数的3.8%。

(四)游客逗留时间特征

在不同旅游企业,游客的逗留时间有很大的区别。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逗留2-3天是大部分游客的选择,样本数量为107,占总数的50.5%;逗留1天的有61个,占总数的28.8%;逗留4小时以下的有17个,占总数的8.0%:逗留5-8小时的有13个,占总数的6.1%:逗留7天以上的仅有1个,占总数的0.5%。

(五)观光游客比重特征

在所调查的旅游企业中,观光游客比重在60%以上的旅游企业最多,有75家,占总数的35.4%:其次分别是比重10%-20%、40%-50%、20%-30%、30%-40%、50%-60%,样本数量分别为34个、29个、27个、24个、20个,分别占调查样本总数的16.0%、13.7%、12.7%、11.3%和9.4%。

(六)休闲旅游游客比重特征

许多旅游企业以接待休闲旅游游客为主,其中,休闲旅游游客比重在10%-20%的样本数为50个,占总数的23.6%:比重在20%-30%的有36个,占总数的17.0%;比重在30%-40%的旅游企业有36家,占总数的17.0%;比重在40%-50%的旅游企业有36家,占总数的17.0%,比重最多的旅游企业接待休闲旅游游客在60%以上,有33家,占样本总数的15.6%:比重在50%-60%的旅游企业最少,仅有15家,占总数的7.1%。

(七)度假旅游游客比重特征

度假旅游是现在比较时兴的一种旅游方式。在所有被调查的旅游企业中,度假旅游游客比重在10%-20%的旅游企业有98家,占样本总数的46.2%;度假旅游游客比重在20%-30%的旅游企业有37家,占总数的17.5%;度假旅游游客比重在30%-40%的旅游企业有25家,占总数的11.8%;度假旅游游客比重在40%-50%的旅游企业有20家,占总数的9.4%;度假旅游游客比重在50%-60%的旅游企业有15家,占总数的7.1%。

(八)会展旅游游客比重特征

会展旅游游客在所调查旅游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存在较大差异。有133家旅游企业接待的会展旅游游客比重在10%-20%,占样本总数的62.7%;接待会展旅游游客比重在20%-30%的旅游企业有44家,占总数的20.8%;接待会展旅游游客比重在30%-40%的旅游企业有10家,占总数的4.7%;接待会展旅游游客比重在40%-50%的旅游企业有5家,占总数的2.4%;接待会展旅游游客比重在50%-60%的旅游企业有2家,占总数的0.9%;接待会展旅游游客的旅游企业有2家,占总数的0.9%。

(九)旅游企业看好的旅游者类型特征

在所列出的旅游者类型中,有112家旅游企业看好休闲旅游者,占样本总数的52.8%;42家旅游企业看好观光旅游者,占总数的19.8%;有26家旅游企业看好度假旅游者。占总数的12.3%;有8家旅游企业看好除调查表中所列的其他类型游客,仅占被调查总数的3.8%。

(十)节假日调整对旅游企业影响特征

节假日调整对旅游企业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有影响并且影响是正面的旅游企业有31家,占样本总数的14.6%;认为没有影响的旅游企业有88家,占总数的41.5%;认为有影响且影响是负面的旅游企业有75家。占总数的35.4%。

(十一)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企业影响特征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旅游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在所有的调查问卷中,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企业影响很重要的有109家,占样本总数的51.4%;认为比较重要的有65家,占样本总数的30.7%;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企业影响一般的有15家,占总

数的7.1%。

(十二)地理位置对旅游企业影响特征

在所有被调查旅游企业中,认为地理位置对旅游企业影响很重要的有73家,占样本总数的34.4%:认为比较重要的有62家,占总数的29.2%;认为影响一般的有14家,占总数的6.6%;认为比较不重要的有1家,仅占总数的0.5%。

(十三)交通条件对旅游企业影响特征

认为交通条件对旅游企业的影响很重要的旅游企业有132家,占样本总数的62.3%;认为交通条件对旅游企业影响比较重要的有51家,占总数的24.1%;认为交通条件对旅游企业影响一般的有11家,占总数的5.2%;认为交通条件对旅游企业影响比较不重要的有1家,仅占总数的0.5%。

(十四)市场条件对旅游企业影响特征

认为市场条件对旅游企业影响很重要的旅游企业有78家,占样本总数的36.8%;认为市场条件对旅游企业影响比较重要的旅游企业有45家,占总数的21.2%;认为市场条件对旅游企业影响一般的旅游企业有21家,占样本总数的9.9%。

(十五)与本地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对旅游企业影响特征

认为区域合作与竞争对旅游企业的影响很重要的旅游企业有56家,占样本总数的26.4%;认为影响比较重要的有86家,占总数的40.6%;认为影响一般的旅游企业有40家,占总数的18.9%;认为影响比较重要的有3家,占总数的1.4%。

(十六)信息可获得性对旅游企业影响特征

认为信息可获得性对旅游企业影响很重要的旅游企业有58家,占样本总数的27.4%:认为信息可获得性对旅游企业影响比较重要的旅游企业有67家,占总数的31.6%;认为影响一般的旅游企业有20家,占总数的9.4%。

(十七)服务水平对旅游企业影响特征

认为服务水平对旅游企业的影响很重要的旅游企业有126家,占样本总数的59.4%;认为服务水平对旅游企业影响比较重要的旅游企业有54家,占总数的25.5%;认为服务水平对旅游企业影响一般的旅游企业有7家,占总数的3.3%;认为服务水平对旅游企业影响比较不重要的旅游企业有2家,占总数的0.9%。

(十八)政府服务对旅游企业影响特征

认为政府服务对旅游企业影响很重要的旅游企业有72家,占样本总数的34.0%;认为政府服务对旅游企业影响比较重要的有60家,占总数的28.3%;认为政府服务对旅游企业影响一般的有13家,占中枢的6.1%。

(十九)本地优惠政策对旅游企业影响特征

认为优惠政策对旅游企业影响很重要的旅游企业有97家,占样本总数的45.8%;认为优惠政策对旅游企业影响比较重要的旅游企业有72家,占总数的34.0%;认为优惠政策对旅游企业影响一般的旅游企业有21家,占总数的9.9%。

(二十)生活环境适宜度对旅游企业影响特征

认为生活环境适宜度对旅游企业影响很重要的旅游企业有52家,占样本总数的24.5%;认为生活环境适宜度对旅游企业影响比较重要的旅游企业有72家,占总数的34.0%;认为生活环境适宜度对旅游企业影响一般的旅游企业有20家。占总数的9.4%;认为生活环境适宜度对旅游企业影响比较重要的旅游企业有3家,占总数的1.4%;认为生活环境适宜度对旅游企业影响很不重要的仅有一家,占总数的0.5%。

(二十一)社会文化对旅游企业影响特征

认为社会文化对旅游企业影响很重要的旅游企业有48家,占样本总数的22.6%:认为社会文化对旅游企业影响比较重要的旅游企业有75家,占总数的35.4%;认为社会文化对旅游企业影响一般的有28家,占总数的13.2%;认为社会文化对旅游企业影响比较不重要的旅游企业仅有3家,占总数的1.4%。

(二十)被调查旅游企业吸引旅游休闲者的主要因素特征

旅游休闲者选择不同的旅游企业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所列出的9个主要影响因素中,硬件设施、服务规范、旅游产品、安全卫生、秩序有序被大部分旅游企业认为是旅游休闲者是否选择该企业的最大影响因素。超过40%的被调查旅游企业认为旅游企业硬件设施、服务规范对旅游休闲者的行为选择具有很大影响。对演出活动,多数旅游企业认为并不是影响旅游休闲者选择的主要因素。

(二十三)旅游休闲者最喜欢的旅游项目特征

在调查问卷所列的所有旅游项目中,有130家旅游企业,占样本总数65%的被调查旅游企业表示景区(点)观光是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有77家被调查旅游企业,占总数的38.5%被调查旅游企业表示美食小吃是最受旅游休闲者欢迎的旅游项目:郊野采风也是很受欢迎的旅游项目。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浙江省主要旅游休闲企业的调研,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一)浙江省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最具优势条件

不同的旅游企业认为浙江省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优势条件不同。多数企业认为浙江省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具有的优势条件是多方面的。如,在所有的被调查旅游企业中有16家旅游企业表示浙江省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具有调查表中所列的所有优势条件,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经济发达、人文底蕴深厚、领导重视、区位优势明显、旅游休闲氛围浓厚。另外,在所谓查的旅游企业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表示风景优美是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最具有的优势条件。

(二)浙江省旅游企业目前接待的游客以国内游客为主,港澳台游客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目前来浙江省的游客中,虽然观光游客仍占主流,但是,休闲旅游游客、度假旅游游客、会展旅游游客比重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有些企业占有相当的比例,如休闲旅游游客比重在10%-20%的样本数为50个,占总数的23.6%;在所有被调查的旅游企业中,度假旅游游客比重在10-20%的旅游企业有98家,占样本总数的46.2%;有133家旅游企业接待的会展旅游游客比重在10%-20%,占样本总数的62.7%。这反映出休闲旅游、度假旅游、会展旅游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旅游类型。在所列出的旅游者类型中,有112家旅游企业看好休闲旅游者。占样本总数的52.8%,旅游企业对休闲旅游的发展充满信心。

(三)受休闲理念、休闲发展程度的制约,现阶段旅游化闲者的项目选择依然停留在较浅的层次

现代休闲理念应较多关注人的发展性需求,促进身心的发展,追求休闲的意蕴。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增加

和社会的发展,休闲主体的品位肯定会有较大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引导,倡导科学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们对休闲文化的自觉意识,引导人们追求有益有趣的生活方式。同时,旅游休闲企业要为产品层次的提升做好积极的准备。

(四)浙江省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的工作重点和未来重点突破的领域

制定战略计划,调整旅游休闲业结构,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是众多旅游企业公认的政府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的工作重点。此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的工作重点。

在所有的被调查旅游企业中,绝大多数被调查旅游企业认为打造旅游休闲目的地未来重点突破领域是多方面的。在所列的娱乐休闲、运动休闲、文化休闲、养生休闲、观光休闲、度假休闲、购物休闲等突破领域中,有超过一半的被调查旅游企业认为突破领域应该是度假休闲、养生休闲。

(五)旅游休闲目的地的打造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政府应该在制订相应的指导政策、改善交通设施等配套条件、提供市场信息、组织企业参加商品交易会博览会、建立与国内外企业合作的渠道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与支持。

(六)根据浙江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旅游休闲资源方面独特优势,参考兄弟省市发展旅游休闲的经验,浙江省旅游产品转型与开发的基本思路如下:

1.传统观光旅游要赋予“休闲”新的含义,努力发展“休闲型”观光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山水园林与人文史迹完美结合是观光旅游产品的典型特点,同时也为发展休闲型观光旅游产品奠定了良好环境基础。要把观光旅游作为人们享受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注入“休闲”含义的观光旅游仍然是人们旅游休闲最有影响力的旅游产品。

2.休闲多样化与产品多元化。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会展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修学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婚庆旅游等。由原来比较单一型产品向多元化、个性化产品提升,逐步形成多元化、个性化产品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多元化”产品是相对“多样性”需求而言,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的开放性,是针对需求个性化设计的深度旅游。旅游产品不局限于某些景区、景点的孤立开发,而是致力于将整个城市或区域建设,使整个城市或区域成为具有良好声誉、提供高品质服务、保持好客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第9篇

“量体裁衣”对接景点改造,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位于保定市涞水县境内的野三坡因距北京仅100公里,成为近年来京城郊外游的热点。涞水联社根据旅游景区季节性明显的特点,对旅游企业进行“量体裁衣”,贷款发放针对性地开办了最高额循环贷款,一次授信三年有效,在授信范围内随时贷款,循环使用,缩短贷款时间,降低贷款成本;还款方式是收费权账户在旅游旺季采取定期划付,淡季则改为定额付款。为促进旅游业上档升级,进一步满足游客的需要,涞水联社要求辖区有旅游景点的信用社经常保持与旅游部门及景区的联系,还责成专人参与部分项目的可行性调查,来提升景区接待能力和管理水平。

涞水联社先后支持了野三坡景区对百里峡、白草畔等景点的建设和改造,与此同时,在涞水县实施生态县建设战略过程中,信用社还不遗余力地支持公路沿线、景区等进行全方位的绿化美化,使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几年间,累计投放贷款6000余万元,最终使基础差、底子薄的野三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跃成为国家重点景区、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世界地质公园,不仅吸引了大量全国各地的观光游客,使旅游成为了本县支柱产业,还为全县经济增长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背包银行”惠泽百姓农家,做好做活生态旅游

易县依托狼牙山、清西陵等景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院生态旅游建设。易县农信联社也把支持农家院生态旅游发展,作为服务“三农”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贷款额度大小、经营的项目,合理制定贷款期限,极力满足不同层面的贷款户需求。为了解决农户用款需求,发扬农信社“背包银行”送贷上门的优良传统,农信社推出“农家乐”特色服务,深入农家,实地调研,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联社信贷人员还到村委会进行集中办贷,简化办贷手续,缩短贷款办理时间,并给给农民带来相关经济信息,保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仅易县农信社发放“农家乐”贷款3900万元,年接待游客达6万多人,很好的“贷”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