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5:43: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技成果管理体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为应对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提出课程设计全过程管理理念,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考核体系。根据课程设计环节划分,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包括选题、资料收集、方案选择、计算分析、报告整理、答辩6个环节。每个环节包括态度和能力两项指标,态度指标分为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和自我评价三方面,能力指标则针对不同环节包含不同内容。通过考核体系的建立,形成客观有约束力的管理机制,以期为课程设计量化考核提供系统性分析框架。
关键词:
课程设计;过程管理;考核体系
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工科专业尤甚。近年来,国家又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这一计划的推动下,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再度加深。曾有学者指出课程设计应遵循一理念,即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效果与理念的统一,这一困境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考核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通常情况下,课程设计以班为单位进行,由任课教师指导,而一个班少则三十人,多则达五六十人,仅凭教师一人之力很难做到全面兼顾。加之如今大学生受社会功利观念影响较大,对学习认识不足,因而不愿将心思集中在学习上,对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更是敷衍了事。相对于毕业设计,部分高校仍缺乏工科课程设计质量的监控机制,无法保证客观、公平公正地考核学生设计成果。此外,考核更倾向于结果考核,对过程考核不足且较为主观。西安工业大学张冬敏[1]也指出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课程定位、要求不明确,课程管理组织工作混乱,教学效果难以评定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许多学者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管理方法,如融通企业用人标准基于工作过程考核[2],给予过程考核权重或分值[3],多方面考核[4-6]等,但所建立的体系仍有过于主观之嫌,抑或评价主体考虑不够充分。因此,需要设定良好的约束机制,既约束指导教师的主观评价程度,又约束学生的行为,强化过程管理,制定详细的考核管理体系,做到客观、公正评价,以此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一、基于全过程管理的考核体系构建原则
全过程管理是指课程设计从任务下达到检验合格为止,对影响设计质量、进度、效果等要素进行全面的动态分析、评价与控制。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其中决策阶段又可细分为选题、资料整理和方案确定三个阶段,实施阶段可细分为计算分析、报告书写和答辩三个阶段。过程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从专业培养方案出发,遵循以下原则:以课程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立足于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综合考核和约束特性,实现各阶段客观、全面评价,达到全要素均衡管理;再以目标管理、动态管理、过程控制作和信息管理为此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考核体系的构建
遵从以上原则,体系构建从两方面出发:一是考虑个性因素,同时顾及管理方和被管理方主观作用,控制个性因素在过程管理中的不良影响,设置态度考核项目;二是考虑专业和行业需求,由管理方设定合理目标,将课程设计全过程划分为6个考核环节,依次确定考核内容,即能力考核。
1.态度指标
态度考核来自三个方面,依次为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和自我评价。课程设计采取小组形式,可进行组间讨论、资料共享、纠错查改等活动,同时辅以教师监督检查协助解决问题。小组形式有利于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在没有固定设计场所的情况下尤其适用。组长评价作为克服教师主观评价的约束,自我评价则是教师和组长评价的补充,以增强学生自我认识和约束,并且平衡前二者的不全面之缺陷。态度评价总分值可用于水平对比和纵向对比,水平对比即组内成员间态度优劣对比,或组间成员态度优劣对比;纵向对比指个人态度在课程设计项目进行过程中的优劣变化,或个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受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态度变化。
2.能力指标
能力指标针对个体在课程掌握程度、应用、创新、独立思考及要点提炼等方面的能力考核,在不同环节由不同内容反映。选题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上多有方向性,如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则具有典型的核特色。为此,依据课程设计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原则,需要结合毕业生就业行业性质和岗位特点,通过调研相关企业和函调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或工程硕士,了解卓越工程师的能力需求。选题可由教师分配,也可由学生自拟,满足部分学生兴趣倾向的同时对教师的工程经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若为教师分配则评分相等,对自定方向的则通过审核给予较优的评价。此外,确定选题时需要明确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可操作性。如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可拟定为某项目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等。资料整理环节对学生的态度依赖较大。能够满足工程类课程设计的资料往往除必备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之外,还需要参阅较多的工程案例。其中标准规范则随技术完善逐步更新,因此资料文献必须体现足够的时效性。有实际工程背景的项目还建议学生有现场参观资料搜集的过程,以求资料更加完备准确。资料整理除搜集外,还要求学生能够从众多资料中提炼出可用或关键知识点。如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中对模板材料和厚度的选择,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中对用电设备的选取,都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体现其针对性,不可盲目照搬。方案选择考核学生根据资料选择适合自己所做设计的最优方案的能力。一项工程可用多种材料、多种组合方式或多种间距等参数得到,但“最优”应与工程设计原则相一致,即安全、适用和经济。此原则也可作为方案选择环节的优劣判别依据,体现为方案选择的正确性(即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合理性(既指力学或其他内部构造要求最优又指经济最优)。如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中各杆件间距、搭设方式、荷载取值的选择等。计算分析环节是将方案实施的过程,包含多课程知识、绘图软件的运用、计算方法的应用等综合能力。计算的正确性、完整性由规范条文等判断,困难程度项考核则平衡不同选题之间的难度差异,以求公平客观。例如建筑施工安全课程设计中的计算,必须符合构件简化要求,运用正确的公式计算构件强度、变形等。设计书编写向来是除计算分析之外最为易错之阶段。各高校对课程设计应有统一模板,其中详细规定字体、大小等要求。其次,设计与论文又有着不同的格式,抑或有专用报告格式,应据此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内容编排。此外,设计完整性也是考核重点,如工程设计则指向全部构件、部位等的计算,缺一不可。课程设计答辩由毕业设计答辩衍生而来,目的是为了考核学生独立完成本科设计的真实性和知识点理解程度。由于时间和人数限制,分组展开,每组人数由教师根据选题类别自行划分。每位学生均有相应问题,并设置自由问答,答辩优劣由回答的正确性和流畅程度决定。
三、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借鉴工程项目管理措施,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PMBOK),项目管理有9大知识领域,分别为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7]。本文构建的管理模式要素为时间、质量、效果以及组织形式,已包含了整合管理、时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内容。为实现以上要素采用了目标管理、动态管理、过程控制和信息管理来实现。
(1)目标管理。
细化为分层次目标管理。教师把握总目标,即明确通过该课程设计应培养的学生能力,解决哪些问题,要求学生做到什么水平。各小组长的目标管理,为小组长切实保证本组成员的全部参与及在各环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控制进度。组员的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环节任务,及有效参与小组讨论。
(2)动态管理。
根据各小组进展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如进展快的小组尽快进入下一阶段,进展慢的小组在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各环节时间分配,并重点督促拖慢进度的人员。再如,遇到进行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无法解决,可由教师组织共同讨论,并及时困难解决办法。
(3)过程控制。
从课程设计任务布置开始到答辩结束的全过程均需有效控制。包括选题的导向、组长的人员指派、各环节时间分配及控制(整个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14天,各环节时间分配参考如下:选题1天、资料搜集2天、方案确定1天、计算分析6天、设计书编写3天、答辩1天)、质量检查及监督,在环节结束之时及时进行评价。
(4)信息管理。
通过学校数字化教学中心网络课程建设平台进行信息搜集、处理、储存、传递及应用。在每个环节结束之时个人填报自我评价,依次填报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同时填报能力评价分值。此报表可由学生名册改进而来,最终形成一份可行的信息采集模型。
作者:杨蓉 郑平卫 叶勇军 单位: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冬敏.高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9):172-173.
[2]陈松.基于过程性考核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以《营销调研与分析课程为例》[J].考试周刊,2013(45):9-10.
[3]李玉长,魏常勇.课程设计中学生考核方案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79-80.
[4]封孝辉.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考核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考试周刊,2012(46):2-3.
[5]姜海燕,梁敬东.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中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8):45-52.
摘 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为了促进我国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对科研项目进行了项目资助。从我国的项目资助情况来看,这是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一种项目资助形式。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科研项目资助的单项额度和总量的增长是十分迅速的,而且项目的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在逐渐的凸显出来。笔者通过对我国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总结。目前我国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科研人员多头申请项目、承担项目数量过多;间接成本概念界定不清晰,缺乏科学的核算方法;项目成本补偿编制内人员工资尚不规范。通过对数据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利用访谈和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得出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科研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核算
一、科研人员多头申请项目、承担项目数量过多
1.问题描述
从目前我国的国立科研机构调研的数据分析得知,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负责人和4-5名成员所构成的典型研究团队,每年所承担的科研费用平均为10.6项,而且很多科研人员都反应,科研项目的活动需要很多科研项目的自主,进而导致成本预算的不断提升,导致核算无法进行。通过相应的计算得知,研究团队每年需要递交9个项目申请书,导致需要占用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申请资金。再加上项目的申请十分的消耗时间,导致过多的项目申请,影响了研究人员的科研时间。
2.成因分析
导致这种原因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机制的设计的不合理性,还有一个就是科研人员进行多头申请项目的自愿性。我国目前的资助部门在进行条块分割的时候,将不同种类的资源进行了分割。但是这种分割的形式具有模糊的特点,所以项目本身可以进行多头的申请。这主要是由于项目制度本身的设计所导致的。科研人员在进行项目立项和资金申请的时候,其本身就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进行多方面的资金申请,以此获得较多的项目资金,因此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以及项目科研人员自身的意识所决定的。
二、间接成本概念界定不清晰,缺乏科学的核算方法
1.问题描述
目前我国的资助方对间接成本的概念没有明确的认识,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相应的规范也没有相应的核算工具和方法。在进行机构核算的时候,科研机构内部所执行的核算指导文件中没有间接成本的概念。后来修订后,也仅仅是对其进行说明,表示在核算时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分配计入的各项费用。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目前没有对间接成本进行清晰的划定。
2.成因分析
2.1间接成本的补偿理念未能适应项目资助的发展需求
所谓的间接成本就是和生产产品以及服务没有直接关系的资源投入成本,其中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等。在进行科研的时候,需要有相应的间接成本,而且这些间接成本主要是机构编制内科研人员承担外部资助的项目占用机构公共资源而产生的成本。但目前的间接成本的补偿理念还没有和项目资助之间建立相应的关系,在进行设计和研究的时候十分困难。
2.2成本管理能力尚不能满足精细化成本管理的需求
科研项目本身属于特殊的生产活动,和传统的生产活动相比,科研项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和一般的生产活动相比,科研活动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从本质上来说,不管是一般的生产活动成本管理还是适应科研活动特点的成本管理,都是需要明确科研活动的成本支出的真实情况。我国目前的国立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财务部门对成本的管理一般都是仅仅局限于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并没有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再加上多头申请,而且同时需要承担多个项目的情况导致结构层面成本管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三、项目成本补偿编制内人员工资尚不规范
1.问题描述
我国的科研人员的薪酬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与其职位相关的固定工资,另一部分是其承担项目、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活动相关的绩效工资。而且从目前我国的科研项目成本补偿编制内人员的情况来看,情况并不是十分的乐观。主要是科研人员的个人薪酬并不相同,项目经费从一定程度来说,已经成为科研人员绩效工资的重要来源。在对项目成本补偿机制进行个人项目补偿机制管理的是偶,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我国有部分科研人员在提高薪酬水平的同时,盲目的多头申请项目,导致很多科研人员的实际收入高于国家的统一规定固定工资。
2.成因分析
2.1固定工资水平较低,绩效工资缺乏合理来源
我国在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后,就对职务工资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工资水平是国家统一规定的,并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逐级设置。但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些资金不足以满足其基本生活。因此绩效工作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研人员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从根本上来说,项目的科研资金中,有一部分就是用于绩效工资的发放。1992年中国科学院和财政部联合的《中国科学院所属事业单位收入和收益分配管理的暂行办法》率先规定可按项目经费结余数的40%~60%提取劳务酬金奖励有关人员。
2.2项目成本补偿编制内人员工资制度不尽完善
对科研项目的成本进行计算,并以此补偿编内人员,在我国的现有科研人员薪酬机制背景中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对科学技术的快速研究和使用。但目前我国的相应制度并不完善,导致出现很多问题,例如限制单个项目成本补偿编制内人员工资的额度,但并未限制每位科研人员从项目成本中提取人员费总额的上限。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分析后,得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的。
四、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的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得知,我国目前需要针对科研人员多头申请项目、承担项目过多,以及间接成本概念界定不清晰,缺乏科学的核算方式等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加强政府和各资助方之间的协调,并建立较为有效的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对于科研结构和大学的相应特点,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的解决。这样可以实现项目资助体系的综合管理,并能够全面的做好对经费的协调和使用。另外还需要对定额补助和比例设限进行相应的改革,最终实现两者的相互结合,实现对成本的补偿机制。与此同时,还需要针对学科的差异和科研活动的显示需求,灵活的调整或者是取消对部分成本的比例限制。在此基础上,做好对科研人员薪酬的确定,并以此提升科研人员的研究动力。
参考文献
[1]吴戈,李沫竺,蔡剑.协同演化的分层信任结构模型――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理论基础[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5(06).
[2]2013年我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一览表[J].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3]王健.全面预算管理在科研项目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
[4]西安航专2010年校级科研项目一览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4).
[5]志.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三项科研项目通过专家鉴定[J].化学分析计量.2015(04).
[6]高汝金.科研项目流程化管理初探[J].天津科技.2015(0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评价 指标体系
一.高效经济管理课程评价的内涵及特征
高校经济管理课程评价是依据相关行业职业标准,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和资料,对课程在实现职业岗位能力的有效性、吻合度及贡献率等方面进行价值评判,并为持续不断地改进课程作出决策。根据高校经济管理课程开发、实施、建设的不同阶评价三部分组成。
1.课程方案评价。高校经济管理课程开发阶段,从课程的提出、定位、设计到课程内容的选取、组织、排序,到形成课程教学标准、大纲、手册,对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料(课程教案、课件、案例、习题、实训项目等)、课程师资配置、课程实训条件设置、课程教学方法设计及采用何种教学手段等方案进行可行性评判。评价标准主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人才培养的贡献程度;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考察课程教学内容吻合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以及评判课程教学条件(师资配置、实训条件、教学设施等)的满足程度等。
2.课程实施与管理评价。课程实施与管理评价是考察课程在实施与管理过程中的教学效果,主要考察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采用、教学手段使用的有效性及实际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教研教改效果及其对课程教学资料的进一步开发与完善的程度。课程实施与管理阶段的评价比较具体,其评价标准一般以定量为主,辅以定性分析。定量评价适宜采用目标模式,即根据课程目标,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选择适当的测量目标工具,重点测量学生学习本课程后的职业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程度;定性分析宜采用过程模式,通过对课程实施全过程进行观察、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和意见,评断课程的实施效果。这一阶段参与评价的主体是以学生为主,相关专任教师及课程专家也参与,其评价结论为“好、中、差”。
3.课程建设水平评价。课程建设水平评价是指对课程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效益的全方位评价。课程建设水平评价是在课程实施一定时期后,对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有效性、创新性进行价值评判。在课程实施一个阶段后,要通过综合性评价对课程建设水平作出评判,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持续不断地改进课程。
二.高校经济管理课程评价指标及分值
为了使课程评价贯穿于经济管理课程开发、实施与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发挥评价对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课题组调研了全国部分经济管理院校在课程建设、改革及评价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收集了51份课程评价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及课程评价方案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对数据的分类、统计、归纳、梳理、整理出三种课程评价方案初稿,通过问卷调查和集中会议讨论征求各类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三种课程评价方案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最后形成了比完善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课程方案评价指标及分值。课程方案评价主要针对课程开发阶段的评价,主要对新开发课程方案的职业技能针对性、教学效果可能性、教学实施有效性、资源配置合理性等进行评判,以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与管理专家为主,由相关课程专任教师和课程专家参与课程方案评价。
2.课程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及分值。课程实施效果评价是一种跟踪式的动态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发现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信息与建议。在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中,学生是最直接的参与者、感受者,是当然的评价主体。企事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相同或相近课程专任教师、课程专家的评价对课程的改进与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主要集中于课程是否达到课程方案预期目标;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是否需要修改和完善课程方案;课程的实际效果是否对学生职业能力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课程是否可持续发展等。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 工作过程导向 实践专家访谈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16
1 课程体系重构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高等职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遵循适用性、实用性与实践性的原则。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题组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从目前我国的高职课程改革现状来看,工作过程导向式课程开发模式已占据主导地位。该模式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各种融合于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技巧,通过分析、描述现代职业工作而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开发。在此模式下,学生学习的过程自始至终与职业实践相联系,体现学生个体与企业和社会等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自主建构的全过程。它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方法、强调学习过程的自我反馈和调控、重视典型工作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等特点。
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基于以上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课题组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进行了课程体系重构。首先,针对新疆计算机信息管理行业现状、发展状况、人才需求情况,设计调研提纲与主要工作环节信息,采用问卷、访谈、文献分析等方式,面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岗位能力和岗位工作流程调研。在市场调研及专业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召开了实践专家访谈会,会同行业专家,分析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的8个典型工作任务:计算机基本应用及维护、数据库简单应用、简单程序开发及分析、沟通与协调、软件实施与维护、项目分析与设计、独立编写信息系统复杂模块、软件测试。以教学研讨会的形式组织专业教师及行业能工巧匠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形成经专家小组认可、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对专业领域所对应的岗位工作流程进行任务、项目、能力、知识的综合分析,将综合分析的结果转化为对应学习领域。从职业岗位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计算机信息管理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新构建了开放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了职业基础模块(计算机操作技术、现代办公设备应用、计算机专业英语、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及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职业核心模块(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脚本语言应用基础、C/S结构程序开发、B/S结构程序开发、沟通与协作、软件建模、网页设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软件测试)、及职业拓展模块(信息检索与加工、平面图像图形处理、常用网络工具软件、数据库安全技术、多媒体制作技术、XML语言与网页设计)三个课程模块。在分析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基础上,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了深度整合。按照“适用、够用”的原则筛选课程内容,形成了10门核心课程,以校内仿真环境及企业真实环境为载体,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突出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岗位实践技能的培养。
重构后的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主流软件开发工具编程及应用、三大开源框架的应用,SQL Sever、Oracle、My SQL等数据库的应用,JSP、.NET等网站后台编程技术的应用,各种JAVA WEB服务器的设计及应用,针对计算机网络协议的编程及软件维护、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设计、J2 EE项目开发及维护等能力。课程体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课程内容依据计算机信息管理相关行业岗位要求及程序员、系统分析员职业资格证书而选取,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准确地把握了就业市场在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对计算机信息管理高技能人才的具体要求。
第二,设置开放性的课程模块。课程体系形成了职业基础、职业核心及职业拓展三个模块,突出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知识及技能之间的内在逻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随着计算机行业新技术的发展,相关的职业核心模块将根据不断变化的职业标准做出相应的调整,核心课程内容的确定围绕计算机信息管理行业的前沿技术发展和变化而进行。
第三,突出职业能力主线。以计算机信息管理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了职业基础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及培养体系。整个课程体系的理论及实践部分的设计紧紧围绕岗位职业能力,建立了系统化的企业岗位实训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程序员、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人员、软件测试及软件实施人员等岗位的全部流程,到企业的实习岗位进行实践训练,通过校企融合、工学交替实现教学与职业实践的紧密结合,从而完成从以课堂为中心到以企业环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改变。
3 结束语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导向为指导,围绕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进行构建,通过社会及相关行业、企业调研,确定相关职业岗位标准,组织实践专家研讨会,归纳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对应学习领域等一系列过程,完成了对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重构后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了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海侠.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职业圈,2007,(5).
[2]刘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J].中国科技产业,2006,(9).
[3]刘俊.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酒店管理;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注重工作过程的整体性,遵循职业成长规律,有利于学生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打破了学科体系的束缚,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过程安排序化教学体系,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联系起来,是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显著特征是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相连,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适应高职学生思维特征。
目前全国职业院校课程的开发设计全面展开,但课程开发往往停留在研究层面,真正走进课堂的很少。本研究吸收和借鉴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从岗位需求、能力培养、学生未来五年之内的可持续发展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全面发展与职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体系。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要求以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以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1.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以培养酒店行业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调查研究,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酒店服务与管理所涵盖的基本知识为基础,以调酒和制作咖啡为特色、以酒店服务与管理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酒店管理职业素质为核心,面向酒店及相关行业,具有较强酒店业务操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工学交替,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产与实习相结合。课程设置依托行业工作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来确定,课程内容根据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进行整合与序化。全面促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合理化培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同步快速发展。
3.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专业酒吧和咖啡厅、星级酒店、国际酒店集团管理公司、自主创业等方面就业。主要从事调酒、制作咖啡等饮品和星级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服务与管理方面工作。
这些岗位要求学生具备人际交往的沟通、外语应用和计算机应用等一般通用知识;具备调酒与咖啡制作和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管理与服务及食品营养卫生等专业知识。
4.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专业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完善,取决于设置哪些课程,通过什么方式去完成。专业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前提。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如何突出特色,把握核心专业课程,明确它们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基于工作过程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使核心课程对应核心技能,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使各课程衔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琦.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软件导刊,2013(11).
[2](德)劳耐尔.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据WTO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国。《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作为旅游业务三大支柱的酒店业也在飞速发展,2010年全国共有星级酒店13991家,其中五星级595家,四星级2219家。到2015年全国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万家,其中星级酒店约1万家,五星级酒店将超过500家。
酒店业和旅游业发展如此迅猛,使酒店业和旅游业的人才需求也呈现迅速上升的势头。预计到2015年,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将达到170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将达到8300万人。目前每年旅游业专门人才缺口至少200万人,今后还将以每年20万人的数字递增。星级酒店的前厅、销售、客房、餐饮等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酒店一线员工极为匮乏。
与此同时,截至2008年底,全国相关院校设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有540所,在校生人数约16.7万人,累计毕业生人数约15.6万人。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457所;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81所;本科院校独立学院2所。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已成为我国酒店业基层和中层管理骨干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潜力巨大,但竞争激烈。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在众多办学者中脱颖而出、培养酒店业需要的人才,关键在于科学设置课程,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培养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最终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建国以后我国职业教育缺乏相应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课程体系普遍存在: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宽泛;缺乏实训教材;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师生缺乏互动效应;教育资源稀缺、信息闭塞,教学与市场脱节现象普遍;部分课程内容重复;缺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课程内容等问题。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在中等职业教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我国引用的国外职教课程模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世界劳工组织的MES模式、加拿大CBE模式等。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确定职业岗位群、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建立集群式模块课程体系等几个方面。
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是规划育人方案的教育活动。高职课程开发基本模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目标模式,一种是过程模式,一种是环境模式。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是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不可能把所有的工作过程搬到学校。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参照系是工作过程,但并非所有的、原生态的工作过程,而是从职业群中归纳整合出的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一条可选择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路线是对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到整合的工作任务归纳,转换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归纳,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组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建设。
姜大源研究员把工作过程归纳为在控制与反思基础上的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工作程序,准确地描述了工作过程的轨迹,科学地演绎了德国劳耐尔教授等还认为的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的内涵。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以工作过程“六步骤”为导向,为职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基本模板。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设计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为教学主线,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必须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直接经验,从而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以提高职业素质水平。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的基本思想真正体现了工作怎么做,教学怎么教,特别强调在“做中学”,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管理课程设置过程如下图所示: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以就业为目标,强调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的宽泛性,确定以高档酒店、茶艺馆为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分析其所需的理论知识
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强调理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学生将很多时间花在学习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管理方法的原理等。这很容易造成学生走上工作第一线后只知道“为什么”,却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在理论课程设置时要突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例如,将“管理学原理”这门课与“饭店管理”等相关课程进行整合。让学生更紧密地将管理原理和岗位管理的实际相结合,使生硬的理论条目更加生动、鲜活。酒店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部门管理能力和饭店服务技能,包括与人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1、知识:饭店前厅部的机构设置、运营控制,前厅部销售及销售管理,前厅部的服务及服务质量管理;客房的设计,客房设备和客用物品的配备及管理,客房部清洁设备和清洁剂的配置与管理,客房的清洁保养,客房部对客服务,客房部的安全管理,客房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餐饮部组织机构设置和餐饮经营环节,菜单设计,餐饮服务及服务质量管理,餐饮设施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原料管理,宴会部运行与管理,餐饮营销;餐饮部人力资源管理;
2、技能:饭店的总体和部门(餐厅、客房、前厅、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服务意识及服务操作技能(前厅、客房、餐厅等)。
3、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人际关系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情商因素。
三、从岗位需求出发构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要素分析
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反映酒店管理专业重应用的培养目标,体现酒店行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特点。酒店行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不论是饭店还是其他企业,时时刻刻面对来自世界各国或各地的客人,具有外向性特点,对人才有基本的行业素质要求;酒店经营包含了住、食、购、娱等各个方面,要求人才必须具备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这就决定了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旅游教育必须建立与行业特点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行业基本素质、行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三部分组成。
行业基本素质――酒店业是服务性行业,对客服务过程中,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行业素质,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一定的写作能力――全程进行培养。
行业基本技能――职业教育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学会生存的基础。包括饭店服务技能(包括前厅、餐饮、客户三大块)、茶艺服务技能、礼仪训练等――随课程教学进行训练。
综合运用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公关能力、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校内综合活动和校外实习相结合进行。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模式
熟练的操作技能或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重心所在。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时间上采用集中时间与分散时间相结合。充足的学时是实践教学的必需保证,根据理论教学进度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集中时间主要指每学期集中操练型实习(2-4周)和毕业前生产实践型实习(24-32周)所用的时间。分散时间指每学期课间认识型实习、假期社会接触型实习等所用的时间。总体学时比例上理论课余实践课要达到1:1。其次,空间上采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中心主要安排认识型实习以及模拟环境下的技能演练型实习。校外实习基地主要安排见习和生产实践型实习。第三,方式上采用体验与操作相结合。体验方式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学、实地参观、短期参与行业活动等方式对所学专业有基本的了解与认识。操作方式则是让学生到企业与员工同工作、同生活一段时间,真正参与行业工作,真实感受行业氛围。4、细化岗位分工,探索酒店管理专业整体的“宽基础、多方向”集群式模块课程体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集群式课程设置分为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阶段。第一阶段(前三个学期)即“宽基础”阶段所学内容整合为从事酒店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阶段(后三个学期)即“多方向”阶段所学内容针对酒店行业某一特定领域或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以技能为主。学生在第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对第二阶段的模块加以选择,也使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中有较高的应变能力,还为今后的转岗或继续教育奠定了基础。如,在学习了酒店管理、公关礼仪、茶艺、等通用课程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酒店管理、茶艺服务、茶艺馆经营等不同的方向,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便准予毕业。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F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47-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6]16 号 ) 中提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及其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所组成的课程系统。它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保障,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分析及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国家对现代物流业的高度重视,我国物流业和物流教育都获得快速发展,物流人才被列为我国 12 类紧缺人才之一。现代社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某一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来说,其职业定位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职业层次,而是一个就业岗位群。
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类:企业物流就业岗位群,存在着原材料采购、储存保管、包装、分拣、配装、分销计划、运输、与接受电子商务购销信息等岗位群。社会物流就业岗位群,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等岗位群。国际物流就业岗位群,有销售,业务、海运操作、空运操作、报关,报检、保税(物流园区)人仓储管理、船务臊作、海运客服、空运客服、单证员等岗位群。为此制定物流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如下:
物流中心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专业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快递中心、货运公司,从事连锁配送、仓储堆场、运输、计划调度、车辆配载及货运等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企业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大型制造企业的进、销、存业务岗位以及大型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管理岗位,从事企业采购、仓储保管、连锁配送、销售、生产调度、信息服务、现场管理等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国际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跨国物流公司、国际贸易公司、进出口公司,从事跟单、单证制作、国际货运、物流信息管理等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具有极强的职业性和科学性,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不单纯是课程问题,其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关系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关系到能否满足物流行业企业的需要以及物流行业的发展。下面以黑龙江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做一阐述。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要坚持以就业导向,遵循物流管理人才成长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树立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发展观,突出物流高职教育特色,突破传统学科化的课程体系,围绕就业导向和物流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和基础知识系统为基础开发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物流管理工作岗位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物流管理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始终,来开发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拓展为前提,开发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过程
黑龙江职业学院在建设国家骨干院校项目中,物流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的课程体系开发步骤如下:
1.组建课程体系开发小组,了解企业所需物流人员的工作岗位。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组成了由物流行业和典型企业相关主管、毕业生和教师参加的多层次、多单位共同参与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小组。
我们先后对龙运物流园区、圆通物流有限公司、黑龙江凯莱物流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物流采购联合会等企业和物流行业协会以及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广泛调研,明确了企业所需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 (群),如下图所示:
2.总结物流岗位的工作任务,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研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对应的物流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行动领域,依据行动领域归纳、分析与序化结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习领域,从而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以专业学习领域为例,如下表所示),并对应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3.以物流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工学深度融合及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标准,注重设计课程教学评价与反馈系统设计和开发相关教学资源。结合黑龙江地区的物流产业特点和结构的调整,聘请行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教师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评估和论证;对评估意见综合考虑,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三、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现的保障体系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运转需要以下条件作为保障。一是校企共同进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其为核心;二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其为根本;三是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制度建设,其为实现的必要条件。以上三因素需要密切配合,不断完善才能放大课程体系的功能,发挥其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根据不同高职院校所处区域经济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教理念,进行本土化吸收与改造,积极构建基于物流行业和企业物流管理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提升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为此,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 毅,刘存山,邹炽导.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2).
【关键词】OBE;学习成果;课程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最初来源于加拿大职业教育,目前在北美及英语系国家实施并取得较好成果[1]。OBE理念在中文语境下可以理解为“产出导向”或“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其强调以教学成果为核心,采取递进式教学的教育理念[2]。我国高等学校教育部门正在大规模开展的专业认证,其认证标准的核心内涵就是:建构“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持续改进!而“产出导向”则聚焦于“学习成果”,实现“学习成果”的关键在于课程的建设。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中首先需要回答:课程体系如何支撑学习成果?课程教学如何实现学习成果?本文力图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中引入OBE理念,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以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成果及其与课程体系的支撑矩阵:
一、明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成果要求--细化学生的能力特征
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也有学习成果要求,但往往比较笼统,或者比较难以观测和评价。而依据OBE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习成果的要求,应当将学习成果细化为可观测、可评价的指标点:教师上课可观察、可教学,教学效果可检测、可考核、可评价;学生在作业、试卷、论文、报告中可表达。如,本人建议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习成果可表述为以下八点:
学习成果1:通识与专业知识:掌握通识类、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对本专业领域内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学习成果2:实务与技能:掌握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实务操作与应用能力,具备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与水平。学习成果3:现代科技应用:具有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基础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掌握现代服务业设计与研究方法,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具有独立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学习成果4:研究与创新: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创新思维,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学习成果5:地方特色与国际化:具有本专业的民族特色、桂林地方特色。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合作能力。学习成果6:协作与沟通:具备较强的、沟通、组织能力,具备协调旅游事务工作的能力,能够使用书面语言与口头表达方式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就本专业领域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学习成果7:职业素养:执善向上,具有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学习成果8: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以上八个学习成果,仍然需要进一步细化、分解为可观测和评价的指标点,例如,以上学习成果2可以细化为三点:指标点2-1:熟悉旅游管理实务的内涵和方法,能综合运用旅游管理的知识开展实践活动;指标点2-2:能够针对旅游管理实务中的案例,基于分析和研究形成合理的解决方案;指标点2-3:受到实务操作的技能实训训练,具有旅游实际工作岗位操作的技能和经历。
其他各个学习成果,也应当按照这个模式进行细化分解,达到可观测评价的目的。
二、建立支撑学习成果的课程体系――形成支撑矩阵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较新,且属于应用型专业,专业管理人员在旅游管理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一门课程是否应该设置?这几门课程构成的体系是否合理?具体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专业教师也经常迷惑: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教学目的为什么是这个?应该教什么?如何教?怎么评价教学效果?(其他专业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类似问题)
本文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建立明确清晰的课程体系--学习成果的支撑关系,一旦建立起系统、科学的支撑矩阵,由专业责任教授(或者专业学术委员会)负责判断课程是否设置与课程体系合理性问题,则不再会出现因人设课、盲目模仿其他院校设置课程等现象,任课教师也能够根据这一矩阵围绕本课程应该达成的学习成果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其教学效果也大为提升。
我们可以根据上表,由专业责任教授(或者专业学术委员会)来分析前述的问题:这三门课程是否应该设置?这三门课程构成的旅行社方向课程体系是否合理?依据支撑矩阵显示:三门课程均至少有四个学习成果为高支撑强度,应当设置;但《导游实务》与《出境领队实务》支撑学习成果有所重复,可以考虑合并开设。
至于具体任课教师的前述疑问,则应当结合具体课程所覆盖学习成果的细分指标点逐项分析解决。如《导游实务》课程覆盖学习成果2实务与技能为高,其对指标点2-1、2-2、2-3均覆盖,则任课教师应围绕实现这三个指标点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实现相关学习成果并可评价。
参考文献:
[1]卢竹.基于OBE模式的《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改革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
[2谢琼,李晓川.基于OBE理念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成果评价模式构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
关键词:任职教育;科技成果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14-02
任职教育院校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具备其自身特点,在项目体制管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团队建设等方面有其自身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任职教育院校科技成果管理的建议,以期使任职教育院校科技成果更具实战性。
一、关于任职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1.任职教育的定义。所谓任职教育是指军官(士官)在完成高等(中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逐级晋升需要进行的进修、培训或专业学位教育[1]。因此任职教育即指在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之上,为满足军事职业和特定任职岗位的需求,从而对军队学员实施的关于专门知识、专门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教育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岗前培训和职后进修,军队院校的任职教育从纵向上讲包括从生长军官到高级军官的全部历程的各级任职培训的完整培训体系,从横向上讲,则包括各类人才的培训结构比例协调以及相互支持衔接的完整培训体系。
2.任职教育的特点。军队院校中的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较,虽然同属军事教育范畴,但其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学历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夯实基础,提升发展潜力,从学员素质的长效性、稳定性、基础性着重培养,而任职教育则是为提高大学后军官的岗位任职能力和创造能力,与此同时培养军官素质的时效性、针对性和适用性。具体包含如下特点:(1)较强的职业性。军队院校任职教育具有典型的职业教育特点和鲜明的军事职业特色。军官接受任职教育后必须能够掌握其所要求的关于军事理论知识和专门技能,最终将学习、工作和研究融为一体。完成任职教育后,军官需能够胜任部队任职岗位的工作,具备与岗位相互适应的能力,因此军队院校的任职教育是针对军官的岗位任职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偏向职业化的教育,军官履行的职责和任职教育内容由其任职岗位决定,它能够更好的实现军队的战斗力。(2)突出的应用性。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为使军官在掌握军事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强化实践应用,解决岗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任职教育为适应各军兵种的不同岗位要求,实施时集中面向军官岗位的应用能力,因此任职教育不可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应针对不同岗位培养不同的应用能力,突出面向岗位的应用特色。(3)较强的综合性。经过培训的军校学员需要具备知识、能力、理论与实践、为人处世等各方面的能力。任职教育高度的综合性要求军官的军政素质、岗位要求和作战要求高度统一。因此任职教育的开展是以这种综合性为特点的,从而不断满足军革下社会对军事人才的需要。(4)注重培养岗位能力。任职教育指向性明确,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性,主要目的在于能力培养,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紧密联系部队实际和作战任务以及任职岗位的需要,适时调整任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课程结构,不断突出岗位技能培训,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构建任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二、任职教育院校科技成果管理存在问题
1.项目管理体制欠缺。很多院校仍然重复着“申报、研究、结题、报奖”的固有程序,将课题数量当作评价教员的极其重要的指标,致使教员将申报项目当作获得课题的手段。从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中标项目后草草结束研究过程,创造较低的研究成果,难以实现创新性成果,也造成了科研经费的大量浪费[2]。甚至通过不正当程序中标,行政权力复杂环节干预申报过程,不健康的体制和不良风气干扰科研管理,更有甚者领导牵头课题研究,参与人员敷衍结题的现象。
2.研究方式不合理。任职教育院校长期相对封闭的特点,参与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的机会少,缺乏对科研发展动态的掌握,因此也缺乏合作和交流的意识,科研起点相对较低。因此申报课题的成员局限于院校内部人员而非与外部人员合作,尤其缺乏与地方科研人员的合作。同时研究过程中对其他单位的先进设备利用不充分。缺乏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缺乏对研究质量的合理评价标准,过分强调课题及论文数量等量化考核,知识研究不够深入细致,造成学术敷衍、学术垃圾的后果,助长虚假繁荣和虚浮的学术风气,背离了科学求真的精神。
3.研究内容不实际。任职教育的科研工作理应以军队建设为出发点,对实践应具有强大的牵引和推动效应,能够对军队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回答。现实任职教育院校科技成果难以实现实践中的应用,而往往是虚浮的摆设,或是个人为了考核顺利或晋升迅速的筹码。一是研究人员片面追求课题和成果数量而研究,二是院校与部队相脱节,院校研究人员对部队急需解决问题不甚清楚,闭门造车,理论与实践脱节,也造成了研究无法取得实际性成果。
4.研究团队建设水平低。军队院校多以“导师+学生”的模式为主,“近亲繁殖”现象严重。该模式一方面使团队成员间相互了解,沟通便利,另一方面使学员结构单一化,阻碍创新活力的发挥,研究方向单一化,不利于多学科优势齐头并进,研究方向得不到更好拓展。同时,很多科研团队成员是同一系或教研室成员,实际造成了教学组织转为为科研团队的现象,这是靠行政手段组织起来的团队,并非具有与共同科研目标的成员组织起来的。这就使成员难以发挥充分的积极性和个人专长,该模式也使团队缺乏学科间的互补和交流,阻碍了视野的拓展。
三、改善任职教育院校科技成果管理措施
1.完善科学管理。任职教育院校科技成果管理工作,要做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协调工作。合理划分两者之间的界限。科研的灵魂所在即是学术自由,但实际中受行政本位的思想干扰,学术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这一矛盾势必会制约军队院校的科研的发展。因此,应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合理分开,使学术回归学术本身,行政管理的工作只是调控和监控,营造学术氛围,减少对行政之手对学术的过多干预。其次还要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使课题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等工作制度化,促使科研人员树立科学的科研观,规范化科研制度。科研管理部门要对项目申报工作严于律己,坚决抵制各种腐败情况的发生。
2.强化科研协作。军队院校存在科研协作少、重复研究以及低水平循环的问题。基于此,应建立健全科研协作机制,不断整合院校内部资源,促进多学科,多部门协同研究,同时加强跨单位和跨地区的交流协作,全面整合院校、部队、和资方资源优势,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研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
3.提高成果转化率。任职教育院校科技成果管理工作应服务于军事斗争和部队现代化建设。因此院校应以军队服务为科研管理方向,协调好军队建设与单位以及个人的利益关系,坚持以部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军队院校的科研工作应该始终以军事斗争为切入点,以战场和训练场为服务对象,着重解决军队作战和训练的重难点问题。同时,科技成果必须及时转化成教学成果,通过对任职岗位学员的培养,将新理论和新技术及时转化为战斗力。
四、结束语
任职教育院校科技成果的创新与发展是新时期情况下国防建设赋予军队院校的光荣使命,也是任职院校自身长期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应该牢固树立科学的科技发展观,始终坚持以培养人才,建设部队,提升战斗力为主要目标。准确定位任职院校科研目标,不断创新发展观念,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战斗力的能力,带动任职教育院校科技实力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瑛.军医院校任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训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
[2]温世浩,张玉霞,贺祥.军队院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J].医院管理杂志,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