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投资证券价值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5 15:43: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投资证券价值分析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投资证券价值分析

第1篇

关键词:价值投资;中国证券市场;内在价值

价值投资策略是在1934年由格雷厄姆与多德合写的《证券投资》中首次提出的。后来,格伦・格林伯格、马里奥・加比利等投资家按照价值投资理论在实践中都取得了丰厚的收益,从而使价值投资理论的影响大增。作为价值投资策略最伟大的实践者,巴非特提出了对价值投资独有的见解,并通过对该策略的运用,取得巨大的成功。

一、价值投资策略的概念和原理

价值投资理论也叫做稳固基础投资理论。目前学者对价值投资并没有给出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价值投资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是股票价格的基础,价格围绕内在价值的稳固基点上下波动。股票内在价值决定于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而股票价格在短期内除了受内在价值的约束,还取决于股市资金的供需状况。在市场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内在价值高于股票价格的价差被称为“安全边际”,一家绩优企业出现安全边际时,对其投资就具备所谓的价值。

美国著名投资理论家Williams在《价值投资理论》中最早提出了贴现现金流估值模型。Williams认为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未来股利的索取权,企业的内在价值就应该是对投资者所能获得的所有股利的现值。由此,williams推出了以股利贴现来确认股票内在价值的最一般的表达式:

其中,Dt为第t年的股利,r为无风险利率。williams的模型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一直被人们奉为股票估值的经典模型。当然由于该模型没有考虑通胀因素而存在缺陷。

二、价值投资策略的适用条件

(一)投资对象的长期性和业绩的优良性

价值分析非常注重对公司以往的数据分析。价值投资是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些,将无法拿出有效的证据来估算企业的价值。由于价值投资具有优化配置证券市场资源的功能,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总是能够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而那些业绩差的公司的股票则很少有人问津。所以资金总是更多地流向那些业绩优良的公司。这样能使投资者在股市中获得稳健收益的同时。合理降低投资风险。

(二)参照物选择的稳定性

同等投资环境下,对不同投资工具的效果进行横向比较,使投资收益最大化。投资债券的收益率要高于银行利率。投资股票的收益率应该高于同时期的债券的收益率。

(三)市场的有效性

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信息。时间越长反映的信息越充分、准确。完全的市场化操作这是整个价值投资策略成立的基础。由供求变动和市场作用来决定最终的投资价格,才能保证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得以体现和发挥。否则,价格体现价值的能力将受到限制,价格偏离之后向价值回归的趋势将发生变化。

(四)投资者的理性

进行价值投资,需要投资者非常理性。理性投资者要能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能正确处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在承担风险的前提下争取较好的收益。其次,要看大势,不要盲目追涨杀跌。看清经济大势是理性投资者的基本要求。最后,把企业的经营业绩、成长潜力作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注重研究企业的经营情况。

三、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适用性

(一)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表现

1997年中国股票市场上首次提出价值投资策略的概念,以后逐渐被中国投资者熟悉和了解。2003年QFII在中国成功启动。由于QFII采用了成熟的价值投资理念,促进了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国内的一些基金公司追随QFII的择股原则,选择价值投资作为主流的投资理念。中小投资者也纷纷选择价值投资作为首选投资策略,逐渐重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并集中选择拥有较高安全边界的钢铁、石化、能源及金融等板块。但随着2005年中期以后股市不断上涨,特别是2007年以来连创新高,越来越多的新投资者在进入股市,价值投资理念不断被抛弃,人们热衷于各种概念炒作,投机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人们购买股票并不是冲着股票的投资价值,而是一种纯粹的股价上低进高卖的投机行为占据整个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成了投机者。从个人到机构、基金公司等大都抛弃了价值投资的理念,被投机所替代。然而自2007年10月以来。中国股市波动较大,上证综指从2007年10月16日的历史高点6124点一路下挫,2007年11月22日跌破5000点,2008年跌至10月28日见最低点1664.93,振幅多达73%。经过此轮大幅的涨跌,人们会重新对价值投资策略进行比较理性的思考。

(二)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适用性分析

1、股市建立时间短,可参考数据少,降低了价值分析的可靠性。中国股市成立于1990年,最初的交易股票数量只有几十家。截至2009年4月底上市公司数量1625家,总市值达169253亿元,流通市值为73450亿元,约占总市值的43%,股票总发行股本24711亿股。这些上市公司中70%以上是在1996年后上市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上市时间短的问题,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分析数据不足,难以反映公司的长期发展轨迹。这类投资分析的有效证据的缺漏,将降低判断的准确性,增添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更为严重的是,信息的缺失很可能会隐瞒企业的非正常波动,加大价值投资分析的难度。

2、交易的品种比较少。中国只有深圳、上海两个全国性的交易市场,交易的品种也十分有限,相比较国外市场多层次、多品种的资本市场体系。供中国投资者选择的投资范围太小。在有限的投资品种中,各类品种交易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参考性低,确定合理的收益率难度大,使得投资者在分析中难免增添主观因素成分。

3、作为证券市场参照物的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较大,尤其是最近几年变化太大,导致投资者无法进行收益的对比。从1990年中国股票市场开始建立,人民币的名义利率就处于比较大的波动之中。一年期利率从最高时1993年的10.98%降到最低时2002年的1.98%,利率进行了许多次大的调整。尤其是2007年进行了6次调整。2008年进行了4次调整。而这两年中正好是中国股票市场飞速高涨和急剧下跌的两年。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从1990年以来,人民币的实际利率为正的年份并不多。大部分年份的实际利率为负。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价值投资参照物的利率已经失去了其应有的参照物的功能。作

为投资者无法以利率为依据进行价值投资,无法对不同投资工具的效果进行横向比较,这就影响了价值投资的效果。证券登记结算统计年鉴》,首次公布了股改以来两市股改限售股累计解禁和减持情况。自2006年6月第一批股改限售股解禁以来,截至2008年年底,两市累计产生限售股4681亿股,其中大非3934亿股,占比84%。第一批股改限售股获得流通权之后的两年半中,共有287亿股大小非。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减持,并以小非居多,达到198.9亿股,占比69%。沪深两市累计减持的股改限售股占解禁总量的比例为6%。2007年A股市场上扬时。大小非减持力度最大。2008年随着市场下挫、交易萎缩,大小非减持的积极性也快速减小。截至2009年4月底上市公司股票总发行股本24711.99亿股,其中流通股本13249.79亿股,占总发行股本的53.6%。随着2009年几年还不断有“大小非”的解禁(如表1),越来越多的非流通股进入股市,会进一步影响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策略。(2)中国证券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不健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股市发展中政府的干预作用大过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股市功能不健全。股票市场不仅仅具有融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起到了调节资金在各个生产部门流通再分配的作用。通过市场的调节,达到资金新的分配。这个作用保证了价格在偏离价值时,能自动、及时向价值回归。然而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忽视了资金流通再分配的作用。这其中有政策上的失误,也有投资者自身对股市认识的偏差。这两方面也体现了中国证券市场不太适合价值投资。

5、中国证券市场大部分投资主体是投机者。而非投资者。证券市场两类投资主体中小投资者和机构的获利能力有很大的差别。中国大量的中小投资者流动性大,资金有限、时间有限,投资缺乏规模效应,搜集信息的成本得不到补偿,也没有时间来进行上市公司的信息收集,同时他们大多数并不是专业投资人,信息的分析存在难度。而机构投资者,都有专门的投资调查队伍,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关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信息资料,避免了公开资料中的虚假问题。另外,机构投资者都是专业的,对信息可以做出相对准确的分析判断。但中国股市的各方参与者,从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到个人,更多关注的是股价

4、市场非有效性不利于价值投资。中国还处于一个相对不完善,具有特殊性的市场,这样的市场决定其效率是非有效的。(1)股权分割现象严重。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同为企业权益股份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交易环境特殊,也决定了不同利益主体在企业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其设定的安全边际不同,承担风险也不同,对同一只股票的定价自然就会有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各自要求的收益率的差异。随着“大小非”解禁,限售股上市流通将意味着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抛售股票,造成原持有的股票可能会贬值。“大小非”解禁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市场上股权持有者成本结构的失衡,“大小非”较低的持股成本与普通投资者持股成本的巨大差别必然破坏市场的内在平衡机制。中登公司披露2008年《中国的涨涨跌跌,追求“高抛低吸”的价格游戏,忽视股票的内在价值。偏好投机。即使是一些宣称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比如基金公司,在投资行为上也频繁的买进卖出,背离价值投资的方向。中国股市自1990年12月19日建立以来。投机性的表现要远远大于投资性。以上证指数为例,上证指数2007年全年在2006年上涨130%的基础上又上涨96.66%,涨幅再次踞世界股市之首。中国股市从2005年到2007年仅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上证指数就以惊人的速度从1000点左右涨到6000点。股市的高估值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大量市场参与者在股市大幅上涨后,仍然积极买入,并没有关注市盈率偏高,市场风险巨大的现实。随着市场由高位反转下跌,众多投资者高位买人的股票大幅下跌,投资者纷纷被套,出现巨大损失。而与此相对的是,市场经过大幅下跌后,市盈率已经回落到合理水平,但投资者却认为市场会继续下跌,仍然持续卖出。这些都足以说明中国股市投机的泛滥。

四、结论

第2篇

    由于盈利能力不强的上市公司价值投资研究价值不大,而且缺少较大的收益时间,无需把每股收益看作参考依据,所以为了避免非正常值导致的影响,选择的依据必须满足每股收益大于等于0.1,此外,将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数据排除。最终的选择结果如下:2009年188只、2010年205只、2011年226只,总共有619只。1.样本期内各个时间段内的基本面量化指标和股票价格的相关研究。首先,利用SPSS16.0软件计算出2009~2011年各个时间段的基本面量化指标和相应时间段的股票价格间的Pearson因子,相应的统计数据结果见表1。多元模型的自变量选择那些和股票价格有明显相关性的数据指标,排除与股票价格存在较小相关性指标,进而能够为下一步各时间段的多元回归分析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持。在该阶段,能够保留下来指标的相关系数必须满足0.05水平上的显着性检验。然后,为了避免回归过程中的自相关,所以将排除净资产收益率。同时,因为流动比率在决策过程中可能转换为风险控制因素,和股票价格间有较强的非线性,所以也应该给予剔除。2.优化选择后的量化指标对股票价格贡献度的影响分析。选取2009~2011年3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tepwise的输入技术进行三次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得到三组输出。研究过程中关键要讨论标准化因子和可决因子。标准化因子是指量化指标经过一个标准差的改变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程度。该因子能够防止由于不同指标的量纲不一样而无法比较影响程度的问题。标准化因子绝对值越大,表示该因子对股票价格的解释水平越高。可决因子是在调整回归方程后获得的,主要是指全部指标对股票价格的整体解释水平。可决因子越大,表明该模型对股票价格的解释水平越高,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的变化对基本面因素变化有较大的影响,投资的合理性越大。相应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回归分析的计算数据能够获得如下结论:在观察时间,每股收益包含在回归模型之中,具有最佳的解释股票价格的水平,因此,这个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够受到较好的关注。回归数据表明大多数情况下每股收益和总资产收益率均包含在回归模型内,从而表明证券投资者非常关注对股票价值有较大影响的基本面,这一结果表明价值投资意识已经不断地深入人心。从回归分析结果数据可以看出,在2011年营业利润增长率包含于回归模型,从而说明证券投资者已经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有了关注,同时能够表明证券投资者对和内在价值有关的基本面因素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从回归分析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和2011年期间每股净资产已经退出了回归模型,表明证券投资市场不够关注风险水平。每股净资产是指上市公司在破产时证券投资者股票的内在价值。每股净资产属于主要的风险评估基本面因素,正在被证券市场逐步地认可,说明证券市场对股票的关注不仅停留在投资回报上,同时非常关注风险的存在,这正是证券市场不断趋向于理性的具体表现。通过对2009年和2010年的回归分析可知,每股净资产指标出现了缺失。主要原因在于2008年股票市场比较好的局面导致了证券投资者的思维定式,降低了对风险的关注度。经历了一段时间,大量的解释变量符合了回归模型,这表明投资者对基本面的研究更加完善。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证券投资者不断地利用更多的指标,通过不同的层面更为全方位地考虑证券的内在价值,证券市场不断向以价值投资为中心的投资方向发展。此外,可决因子的周期变化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基本面因素对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不断提高,然而并不稳定。当外部经济环境产生变动时,证券投资者容易产生非理性行为,从而使非价值因素再一次占了上风。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价值投资的应对措施

    管理费还能够促进基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为基金持有者带来更大的投资回报。然而,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的工资待遇和资产管理规模关联过大,就会导致基金管理者仅仅关注视资产管理的规模,忽视帮助基金持有者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最为管用的方式就是优化基金管理收入的基本组成,采用浮动收益的方式,一定的资产管理费可以确保基金的有效实施,而浮动收益可以使基金管理者以基金投资者的权益为中心帮助基金投资者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充分地利用投资组合策略。证券投资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但是高风险和高收益是相互对应的,怎样才能使投资风险减少并且使投资收益最大,投资组合策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投资风险,而且能够有效地弥补证券投资价值的缺陷。投资者可以依据不同阶段国际经济形式、国内产业制度以及行业的发展潜力适时地调节投资产品的比重,从而能够得到最佳的收益。投资者应该不断地转变投资理念。投资者的理念在证券投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证券投资者应该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主要关注证券投资的长期回报。证券投资者必须熟悉证券投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道证券投资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掌握证券投资产品的相关功能;投资者应该明确投资目的,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证券投资产品。投资者应熟悉证券公司的相关情况,对证券公司的专业化水平、标准化产品、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以及信息披露系统等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从长期投资的角度获得最大投资回报率。不断健全证券市场的管理制度。通过股权改革可以较好地处理中国证券市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的不一致性、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缺位等难题,能够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化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从而能够不断深化中国证券市场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为证券投资基金执行价值投资创造一个非常有利的市场平台。五、结 论我国证券市场仍然是一种新兴的证券市场,依然处在非有效市场向弱有效市场不断转变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利用价值投资策略得到的收益不是非常稳定的。通过股权分置改革,伴随着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升,价值投资策略将转变为证券市场的主流方式。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选取深证300指数股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是非常受到重视的。证券投资者更加关注决定股票内在价值的基本面因素,价值投资理念正在渐渐地深入投资者的人心。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市场对风险的关注程度正在降低。每股净资产能够表明上市公司在破产的状况下,投资者持有的每股股票的价值。证券市场对股票的重视不但保持在收益上,而且非常关注风险,从而使证券理性更加回归理性。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能够更深入地剖析基本面的内涵。根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证券投资者已经利用更多的指标,从不同的层面深入地考察股票的经济价值,市场正在向以价值投资为主的理性投资发展。2.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正处于转型时期,因此,具有较好的价值投资意义,然而不能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基金绩效评估体系和股票发行政策;合理地调整基金管理收入结构;充分地利用投资组合策略;投资者应不断转变投资理念;不断完善证券市场的制度体系。随着上市公司质量的持续提升,价值投资将不断地深入人心,通过价值投资可以使中国证券市场更加趋于稳定。

第3篇

关键词:非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0-0101-02

近年来,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非政府投资项目所占的比重及投入资金的数额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上千万、几亿甚至几十亿的非政府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如何将投入的资金在项目中合理地分配,使这些项目能够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一般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本身具有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投资一次性的特点,决定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建立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系统。

本论文主要针对非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和控制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从中能够找到有效实施非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手段或方法,并和广大同行分享。

一、我国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入,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我国学者从系统的角度对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国际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和“全方位造价管理的概念”。但在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造价管理一直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没能把现代管理先预测、后控制的思想与方法纳入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体系内,缺乏系统管理模式;业主、设计、施工等参与主体缺乏统一的造价目标及相互沟通,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阶段性脱节现象。

我国长期以来,普遍忽视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管理,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算细账,虽然也有效果,但事倍功半。要有力地控制工程造价,大幅度地节约工程投资,就必须把工作重点转到建设前期阶段上来,即项目的计划阶段,尤其是抓住设计阶段这个关键阶段,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项目建设单位常常主观臆断,随意确定建设规模;工程咨询单位不能独立、公正、客观、科学地进行估算,因而造成投资损失。

由此可见,我国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没能对造价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现代管理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对一个大系统而言,管理的目的是要追求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个别子系统的最优。应该采用新的理论思维和方法来改变这种只注重建安费用子系统而忽视整个项目大系统造价管理的状况。

二、非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建议

(一)全程造价控制管理重点

1.立项决策阶段:这一阶段,业主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重点是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在对建设产品的技术来源、市场容量、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各方面作出深入的调研和正确的评价,编制的投资估算尽可能全面,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如材料价格上涨系数)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投资的作用。

2.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管理重点有两个方面:(1)积极推行设计招标(包括设计方案竞选)及限额设计;(2)加强合同约束:严格合同条款,不能仅限于标准的合同格式,应根椐工程的具体特点,在技术上有特殊要求的地方,应附加详细的技术要求,必要时可附加简图说明;在经济条款上,应增加设计变更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

3.招投标阶段。该阶段注重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管理:

(1)严格施工单位资质审查:必要时应进行实地考察,防止施工质量低劣、财务状况差、信誉差的施工单位混入投标单位之列;(2)合理低价中标:业主对项目的“合理低价”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竟标。

4.施工阶段:业主方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除了加强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外,重点应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投资浪费。

5.结算阶段:结算阶段,通过审核施工过程中的资料、签证,审核相关费用计取的准确性来控制结算价。

(二)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投资造价控制建议

在施工阶段对造价控制的作用极大,虽然在一般情况下要通过施工阶段来降低工程造价十分困难,一般的影响在20%以下。但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不好则会导致投资失控,因此这里重点对施工阶段中的造价管理控制展开探讨,给出具体的建议。

1.应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既是施工企业以实现高质、高效、低耗为目的,对拟建工程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上做出的合理的安排,也是业主在评标中选择施工队伍的重要考核依据。施工设计是现场施工的指导性文件,一旦审批即具有法定性,也是办理竣工结算的依据。其中施工方案的拟定,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大。加强组织设计的审批,可以从技术和经济上进行对比分析,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力求用最少的人材机消耗完成施工任务,把降低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每一个施工管理环节中。每种施工方案所需的费用都不同,有时甚至会相差数倍,施工单位往往采用大而全的方案,有意无意地扩大工作内容,建设单位若缺乏经济观念,不严加把关而一批了之,将导致施工费用的大幅度上涨。

2.应加强和完善现场签证的管理。现场签证管理包括现场签证的办理和审查,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现场签证的情况时应做到先算账后实施,在办理每一签证之前,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变工程造价事后被动控制为事前主动控制。业主应随时深入现场,掌握签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必要性,对其中的不实之处和不合理性加以严格审查,针对现场签证可能出现的失实,业主造价人员在审查的过程中首先要鉴别签证单的真伪,再审查虚实,判定是否该给或给多少。根据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合同条款、招投标文件来判定,该签证内容是否允许调整。因施工单位不按常规施工、工序颠倒、质量不合格等原因造成的返工费用,是不能办理签证列入结算的。

3.施工过程中应把好工程材料、设备价格关。施工过程是建筑产品的形成过程,由于施工过程周期长,影响因素多,材料价格波动大,工程现场的处理也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所以对于综合单价合同应该把好工程材料、设备价格关,做好施工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材料费一般要占整个建安费的60%以上,建设单位有权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价格信息,来要求施工单位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供应,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三、结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非政府投资项目从数量规模到投入的资金数额都有不断增长。如何将投入的资金在项目中得到合理的分配,使这些项目能够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论文主要从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角度出发做了简单探讨,真正要实现我国非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和预算控制,还需要我们广大造价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郝建新.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惯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淑利.国外工程造价模式分析及对我国计价模式改革的借鉴[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1).

第4篇

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的证券分析师队伍日益壮大。证券分析师作为专业人才,其提供的股票评级是否具备实际投资价值?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给出的股票评级在短期内是具备投资价值的。

关键词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

随着监管法规的逐步完善和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立足于公司基本面分析的价值投资逐渐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主流理念,我国的证券分析师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其影响力也急剧扩大。公司研究报告是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搜集和分析的总结,而其中的股票评级则是分析师报告的主要结论,也是对证券市场投资者而言最为直观和最受关注的信息。若分析师给予一家上市公司“买入”或“卖出”评级,则代表了分析师认为该公司当前股价被低估或高估的强烈信息,若投资者接受了分析师的信息,则将通过具体的买入或卖出行为影响股价的涨跌。关于证券分析师股票评级的投资价值,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对于个股评级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33年。Cowles(1933)分别收集了16家金融服务公司、20家火灾保险公司、1位华尔街日报编辑和24家金融出版媒体的荐股信息,经过计算发现被推荐股票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弱于大盘1%到4%。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由于当时证券分析师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职业,关于分析师荐股的投资价值的研究开始兴起。

Diefenbach(1972)收集了1967年11月17日到1969年5月23日期间(共80周)来自24家证券经纪公司的个股评级(包括买入建议和卖出建议),将这些股票自被给出评级后52周的收益率与同时期市场指数的收益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获得买入评级的股票在未来52周的平均收益比同期指数收益率高出2.7%;而获得卖出评级的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则比同期指数收益率低11.2%,且在全部获得卖出评级的股票中,在未来52周能跑赢指数的股票占26%。

Davies和Canes(1978)研究了股票评级二手信息的扩散对于股票的影响。他们使用市场模型对1970年到1971年华尔街日报“市场消息”专栏中的股票评级(包括597个买入建议和188个卖出建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这些二手评级当日,买入评级的股票有着0.923%的超额收益,卖出评级的股票有-2.374%的超额收益,并且都是统计上显著的。另外,在二手评级后的20个交易日,被评级的股票并未发生超额收益的反转。作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股票价格无法完全反应全部信息,因此即使的二手信息的传播也能够对股票基本面估值产生影响。

Groth et al(1979)以一家美国经纪商在提供的1964

年1月至1970年12月期间提供的约6200份股票评级为样本,并对日期的准确性作了交叉检验,他们以CAPM为衡量基准,发现买入评级的公司在推荐公布前6个月,月超额收益率始终为正,推荐当月超额收益率达到最高,推荐后一个月超额收益率急速下降但仍为正,数月之后超额收益率才变为零。推荐之后股票的超额收益率整体上低于推荐之前。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是这些被给予买入评级的股票在报告之前可能就已经历了利好消息引起的股价上升,而股价上升又吸引了证券分析师对这些股票进行研究,并给出乐观的评级。

但是,这些早期的研究都存在着样本时间短、选取的证券公司数量少且代表性差、个股可能集中于某几个行业等问题。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数据库的完善和研究方法的改进,有关研究进一步深化。Elton et al(1986)利用IBOS数据库,收集了自1981年3月到1983年11月的来自34家券商的研究报告,其研究发现,相对于中性评级的股票而言,上调至强烈买入的股票在报告当月产生较大正超额收益,且这种正超额收益在此后的两个月会变小,但依然显著;评级下调至卖出的股票在报告当月存在显著负超额收益,这种负超额收益在报告后一个月仍然显著,且绝对值会变大。

Barber 和Loeffler(1993)分析了1988年10月到1990年10月来自华尔街日报”标靶”专栏的股票推荐。该专栏由四位分析师每月各推荐一只股票,作为对照,华尔街日报会随机选取四只股票。他们发现,专栏公告后两天之内,产生4%异常收益。

Womack(1996)利用First Call数据库,以分析师评级的四种极端变动为样本,发现分析师评级的变动对股价有显著影响。在3日事件窗口内,“新添到买入列表”和“新添到卖出列表”的规模调整收益率都在统计上显著,分别为2.98%和-4.69%;“从买入列表中删除”和“从卖出列表中删除”的规模调整收益率也在统计上显著,分别为-1.94%和0.32%。

二、国内相关研究

由于我国的证券分析师行业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报告数据库直到2005年前后才开始完善,因此国内学者对于股票评级的早期研究大都基于对财经媒体荐股“二手信息”的

市场反应研究。林翔(2000)收集了《中国证券报》每周一“咨询机构看市场”栏目1998年4月13日至1999年6月28日来自601家上市公司的共1414次股票推荐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股票推荐前后是否存在超额收益情况。结果发现用市场模型计算的个股超常收益在股票推荐之前第4周就开始显著大于零,在推荐前一周达到最大值。推荐公开后10周都存在显著的负超常收益。他认为其中原因在于证券咨询机构拥有一定的私有信息,在推荐公开以前,私有信息已经在咨询机构的客户中扩散,客户和追随趋势者的过度买入造成了推荐公开后的抛售压力。

朱宝宪、王怡凯(2001)以《上海证券报》每周日“为您选股”栏目的投资建议为研究对象,搜集了1999年1月至11月共44周总计565次股票推荐,以市场指数调整的收益率为衡量基准。他们发现,总体来讲“投资建议”股票组合的收益率统计上显著高于大盘;将“投资建议”划分为短期和中期投资建议后,发现短线投资建议的股票组合收益率高于投资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但中期投资建议的股票组合收益率几乎都低于大盘。研究结论认为,一些专业投资咨询机构具有相当的把握市场短期热点的能力,但对中长期的预测能力不足。

徐立平、刘建和(2008)收集了2000年12月1日至2002年12月23日上海证券报每周一“本周股评家最为看好的个股”这一栏目的荐股统计数据对A股市场中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采用事件研究法,用均值调整模型计算非正常收益率,结果发现分析师所推荐的个股在推荐之前正向的非正常收益率(PAR)表现相当明显。推荐之前六个交易周时正向的PAR表现最强,而后依次下降,并在公布基准日后短期内下降为负值。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负向的PAR也越来越大。

徐永新、陈婵(2009)手工整理了2007 年1 月至12 月《中国证券报》“实力机构周末荐股精选”所推荐的A 股股票作为研究样本。他们发现股票推荐之前一周,所推荐的股票已经具有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率,股票推荐前一周的累计超常收益率超过4%,推荐前的第一个交易日的超常收益率高达2%左右;股票推荐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有1%左右的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率,而第二至五个交易日均为显著为负的超常收益率,且推荐后第二至五个交易日累计超常收益率中值低于-1%;同时,推荐前后市场也均有超常的交易量反应。他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股票推荐中可能存在信息泄露。

随着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数据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对分析师的一手评级信息进行相关的研究。王征、张峥、刘力(2006)整理了六家实力较强的券商研究所每月末向机构投资者提供的业绩预测和投资评级信息。他们将券商研究员2004年3月至2005年6月给出的19310次股票投资评级划分为增持、减持和中性组合,组合每月更新一次,并计算每月各组合的收益率。他们发现,在样本期间,分析师增持评级组合相对市场指数的超额年化收益率达到23.85%,该超额收益率在经过CAPM模型、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和包括动量因素的四因素模型风险调整后仍然显著。分析师减持评级组合的超额收益率为负值,但统计结果并不显著。该策略在考虑交易成本后,仍能取得显著的超额收益率。他们认为这一研究结果认为国内证券分析师股票评

级具有投资价值。

李雪(2007)收集了自 2006年1月1日到2007年4月1日四家研究机构308份股票评级调整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将所有评级调整分为调高与调低评级两组,以市场指数调整的收益作为衡量基准,发现在(t-10,t+51)的时间段内,调高组产生6.53%的正异常收益,调低组产生-7.49%的负异常收益。在(t-1,t+1)、(t+2,t+31)和(t+2,t+51)三个时间段,除了调低组(t-1,t+1)不显著之外,其他调高组和调低组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和负的异常收益。另外,不同研究机构影响力的差异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异常收益的显著差异,但在长的时间段内则效应不显著。作者认为推荐后股票价格漂移根源于分析师推荐报告的内容逐渐被投资者接受而导致的交易行为,而不是由于新的信息出现、推荐力度或者推荐机构的影响力造成的影响。

三、结论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我们发现,早期的国外研究大多认为分析师的选股建议没有实际价值,而最近20年来的国内外研究结果大多认为分析师的工作是有效率的,即他们的股票评级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特别是报告前后的短期时间内效果明显。研究报告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是证券分析师行业在资本市场中所发挥效率的反映,集中体现了证券分析师行业在产业分工中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林翔.中国证券咨询机构预测的分析.经济研究.2000(2):55-65.

[2]朱宝宪,王怡凯.证券媒体选股建议效果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1(4):51-57.

[3]徐永新,陈婵.媒体荐股市场反应的动因分析.管理世界.2009(11):65-73.

[4]徐立平,刘建和.证券分析师荐股的市场影响力研究.财经论丛.2008(4):70-76.

[5]王征,张峥,刘力.分析师的建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来自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财经问题研究.2006(7):36-44.

[6]李雪.中国证券市场分析师推荐投资价值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7.11:72-77.

[7]Cowles,A.1933.Can Stock Market Forecasters Forecast?.Econometrica,vol. 1,no. 3:309-324.

[8]Diefenbach,R. 1972."How Good Is Institutional Brokerage Research?"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vol. 28,no. 1:54-60.

[9]Groth,J.,W. Lewellen,G. Schlarbaum,R. Lease. 1979."An Analysis of Brokerage House Securities Recommendations"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vol. 35,no. 1:32-40.

[10]Womack,K. 1996."Do Brokerage Analysts' Recommendations Have Investment Value?"Journal of Finance,vol. 51,no. 1:137-167.

[11]Barber,B.,D. Loeffler. 1993."The 'Dartboard' Column:Second-Hand Information and Price Pressure"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vol. 28,no. 2:273-284.

[12]Davies,P.,M. Canes. 1978.”Stock Prices and the Publication of Second-Hand Information”The Journal of Business,vol. 51,vo. 1:43-56.

[13]Elton,E.,M. Gruber,S. Grossman. 1986."Discrete Expect

第5篇

鉴于我国股市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卖空机制对解决我国股市目前存在的问题将发挥重要 作用:

一、卖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我国股市价格的理性回归和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化。〖HT SS〗众所周知,我国只能"做多"的单边市场造成了股票上涨才有获利机会的情况,于是 市场上一度崇尚的是"做庄"的推高形式,把股价不断往上推,造成价格严重偏离价值。 若推出卖空机制,投资 者可以根据价值分析对股价产生心理预期,在股价超出预期时进行卖空。这就可以通过 多空双方的博弈使股价在理性的范围内波动。这样的投资方式也能引导投资者注重 价值分析,并指导其投资行为。

二、卖空机制是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利器。由于我国股市是单边市场,投资者只有持券或持币两种选择,在发生系统性风险时, 很容易造成恐慌性下跌,投资者"以脚投票",最终的结果是"共 亏"。 卖空机制的建立可以使投资者不必一味把股价往上做,而是可以更灵活、更有策 略性地进行跨期套利,跨品种套利,或者实现最低限度的套期保值。

三、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离不开卖空机制的建立。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受到 诸多限制,如对个股的投资比例等。他们在股市上的投资灵活度和资金周转率反而不如个 人投资者。适时建立卖空机制,让其发挥套期保值功能,这对大力发展机构投 资者具有重大意义。

四、卖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提高股市的流动性和市场资金的周转率。在单 边市场的熊市阶段,券商收入和国家印花税收入都大 比例缩水。若建立卖空机制,则投资者在熊市中也有获利机会,营业部也可保持正常业务水 平,国家也可保证印花税收入的稳定。这显然是个三赢的选择。

第6篇

一、《证券投资与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中面临的矛盾

(1)投资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矛盾。证券投资与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因素分析、技术分析和资产组合管理理论。基本因素分析包括有价证券的投资价值分析、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资价值分析、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等。技术分析包括道氏理论、波浪理论等主要理论和移动平均线(MA)、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等主要技术指标。资产组合管理理论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等。上述内容在理论讲授中是具有理性和比较清晰的,但在实际应用时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明确理论的假设条件,获得各种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这就要求分析者一方面能够获得全部信息,另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处理信息的能力。(2)技术分析结论与市场实际的矛盾。证券投资有很多种分析理论,在分析市场行情时,常常会遇到针对同一时间段,不同的分析理论得出的分析结论彼此矛盾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时间段,多角度的分析结论也会使人无所适从。(3)课时有限与达到较高的分析水平需要时间积累的矛盾。作为财经类高职专科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证券投资与分析》课程的课堂讲授时间一般是一个学期,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习者要想达到较高的分析水平至少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牛市和熊市的循环,才能够将分析理论结合市场实际进行验证和体会。(4)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需求的矛盾。面对同样的市场行情,风险偏好不同的投资者的选择往往也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通常也是各种风险偏好类型者皆有,而在课堂讲授时又必须以某一种类型为主,进而出现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需求之间的矛盾。

二、《证券投资与分析》课程的实践教学建议

(1)实训场景尽可能仿真化。高职院校《证券投资与分析》课程的实验实训场所,应当在可能的条件下,放弃教室形式的建设方式,在外部建设方面体现仿真化特点,尽量满足仿真实训实践要求。高职院校《证券投资与分析》课程的实训场所应该针对证券业务的递进性,以各投资工具为出发点,结合不同领域对理财人才的需要,将具体功能拓展为:品种认知、品种开户、品种交易模拟、投资咨询四个方面,内设开户区、咨询区、演讲区和模拟操作区,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采用模拟软件接收市场信息,从不同的角色仿真业务场景,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训中心开展各种活动。(2)将模拟炒股作为教学的必要内容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证券投资与分析》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才能够较好掌握相关的技能,所以,开展模拟炒股比赛应当作为该课程教学的一项必要的内容。该项比赛作为学生本课程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模拟比赛,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3)有条件地开展实盘炒股。模拟炒股投资存在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学生在投资中使用的是虚拟的货币,投资成功与失败都是心理上的感觉,如果不加以适当的约束和引导,模拟炒股可能就会流于形式。因此,为了强化模拟炒股的效果,提高证券投资的实际水平,可以有条件的开展实盘炒股。通过实盘炒股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切身感受,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应变能力,对培养证券行业高技能型的人才起着非常好的推动作用。(4)实践教学要善于发现兴奋点。高职专科院校《证券投资与分析》课程实践教学,教师不能局限于普通的常识性教学,应该深入到高级使用层面,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教学。如果教师能在这些方面多动脑筋,就能取得实践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5)注重讲授师资素质的提升。师资素质的高低对实践教学影响很大,如果教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经验,可以深深撼动学生的“崇拜”心理,进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师资素质的提升虽然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是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是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必须对教师,尤其是缺乏实践经验的新教师要进行有计划的素质提升工作。在证券市场处于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之际,相关教师更加应努力实践,亲力而为,积极关注证券市场走势,形成自身的独立思考体系。(6)丰富考核方式动态考查能力。对于该课程的理论考核,应以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证券投资分析》科目的重点为纲,鼓励学生以证代考,对于那些通过了该科目从业考试的学生可以免于其参加理论考试。另外,课程的实训环节在期末总评中应占有一席之地,要动态地考查学生在实训环节中的综合表现。这个综合表现包括学生平时的实训参与态度,实训任务记录情况,任务模块完成情况,账户交易的操作频次,参与模拟证券交易大赛的积极性和战绩,以及最终学生账户的收益率。这应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查,用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7篇

【关键词】市场比较法;价值分析;研究

企业价值概念已经成为现财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对它的理解与运用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公司价值分析评估是指对公司的持续经营价值进行判断、估计的过程,也就是对公司未来效益水平进行科学量化的过程。

公司价值评估就是把有多个或多种单项资产有机组成的资产综合体及公司本身所具有的整体获利能力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公司的获利能力来评估公司价值的方法。其主要应用是并购时测定目标企业的价值,以便收购企业对并购行为进行收益分析,并购中企业相关价值的确定是并购价格确定的关键环节。公司价值评估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企业绩效评价,以价值为目标的管理。企业的管理层通过对其所在的企业在管理决策或企业战略角度上的价值评估,确定出一个企业价值,再将价值评估的结果与企业实际状况对比,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并据此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概述

1、成本法

其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将企业的各项账面资产按照重置成本进行调整而加总得到企业的价值,价值评估的对象是企业的整体价值,而整体的价值来源于要素的结合方式,而不是其现行市场价格。

2、收益法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它服从资产评估中将利求本的思路,即采用资本化和折现的途径及其方法来判断和估算资产价值,也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价值分析的方法。

3、市场法

是指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

二、折现现金流法进行价值评估方法的缺陷及不足

折现现金流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公司价值评估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路是任何一个理智的投资者在购置或投资于某一资产时,所愿意支付或投资的货币数额不会高于所购置或投资的资产在未来能给其带来的回报,即收益额。收益法利用投资回报和收益折现等技术手段,把评估对象的预期产出能力和获利能力作为评估标的来估测评估对象的价值。所以,从理论上讲,收益法是较为合理科学的方法之一,折现现金流法计算公司价值的公式是:

公司价值=

上式中,n表示资产或投资的经济年限(通常用年来表示),CFt表示第t期的预期现金流量,r表示贴现率(它反映了现金流量的预期风险)。贴现率是投资者的资本成本,它表明投资者将现金投资于其他资产、资本投资或者具有同样风险的证券投资的预期回报。

目前,在实际进行公司价值测算时,在确定折现率的时候较多的采用了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以此为折现率进行未来现金流折现,造成不同类型公司采用同一折现率进行折现。同时,该折现率尚未考虑到投资者预期的投资收益及公司实际盈利水平等综合因素,造成以此为贴现率进行公司价值测算造成计算公司价值较高(未剔除所投资者期望的投资收益部分),为较客观真实的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应结合各公司实际对拟评估价值公司折现率进行修正,最终以修正后的折现率为基础来进行测算。

三、基于修正折现率的研究测算

1、目前常用的计算折现率的方法

用更加合理的折现率来确定公司价值是大势所趋,这就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合理的计算折现率的方法,目前,确定折现率的方法主要有,收益率法,加权资金成本法、资本资产收益法等,资本资产收益法是目前最常见的确定折现率的方法,又称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MP),这个模型是以威廉·夏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和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马克维茨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模型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财务定价理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广泛使用这个模型来确定折现率,其基本公式是:

R=Rf+β(Rm-Rf)

其中:R=投资报酬率(折现率)

β=风险系数

Rf=无风险报酬率

Rm=期望报酬率

但使用资本资产收益法通常用于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用资本资产法计算出来的的折现率通常不能代表被评估特定对象的获利能力。同时,由于公司行业不同,行业盈利水平不同,相应的期望报酬率也不同。另一个关键问题是β的取值如何确定。在美国,β值的确定主要来自于证券市场的数据分析,各种方法和模型都依赖于历史数据、市场数据、基础数据或者它们的综合。我国利用β系数法的条件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时间较短,没有较长的时间序列资料作为β值测算的依据;证券市场发育尚不完善,管理政策的多变和投资者的投机动机过强导致股票价格波动较大,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信息失真,使股票价格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关联度较低。上述情况说明,在目前的状况下β值的测算很困难,且缺乏实际意义。

2、通过市场比较法的折现率的计算确认

第8篇

【关键词】内在价值;资金供求;投资策略

2010年,中国股票市场跌宕起伏,金融、地产、钢铁等权重板块持续低迷,上证指数从年初3277点到年末的2808点,沪指下跌14.31%,然而中小板、创业板等小市值股票表现活跃。在货币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预计2011年上证指数的波动区间在2400点―3500点之间宽幅震荡。

一、股票价值的估值和分析方法

证券投资要将股票内在价值和成长价值分析相结合,投资者要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资产的收益最大化。

(一)股票内在价值分析

股票价格是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预期,市场价格围绕股票的内在价值波动。股票内在价值的计算方法:一种资产的内在价值为预期现金流的贴现值,对于股票来说,预期现金流是预期未来支付的股息。假定所有时期贴现率不变,

V=,NPV=VP=P

V表示为股票的期初内在价值;Dt为时期t末以现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息;k为现金流合适贴现率,是必要收益率。

NPV为净现值,V表示内在价值,P表示在t=0时成本。

若NPV>0,预期现金流现值之和大于预期成本,股票价值被低估,可以买进;NPV

(二)上市公司成长价值分析

在股票的价值分析中,现金分红是衡量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只有良好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红利,投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利益。价值选股要从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进行分析,可以从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个方面分析,重点分析上市公司行业前景、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等方面。

二、中国股市的投资环境分析

股价的变化最根本因素是市场资金供求,其次是政策变化。下面从宏观经济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对股市投资环境做简要分析。

(一)宏观经济分析

1.货币政策转向,从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货币供应量减少

从上表看出,央行货币政策紧缩,控制货币流动性以保持物价的稳定。2011年4月份CPI同比上涨5.3%,食品价格上涨11.5%,PPI同比上涨7.2%。截止2011年5月11日,本年度央行进行了两次加息,四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总体部署: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控制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股市运行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是国内通货膨胀的发展,预计央行会进一步紧缩货币流动性。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货币流动性的管理,这使大盘难以走出大的行情。

2.股票发行量供大于求,股价上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2010年,531家公司在A股市场融资10275.2亿元。预计2011年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股票市场的供给主体是上市公司,证券市场的需求方是指各种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各类基金、证券保险公司、QFII等)。

货币政策趋紧情况下,新股IPO、股指期货、创业板、大宗商品期货交易都在和主板市场争夺资金。股票发行规模不断扩大,造成市场投资者的资金不足,投资者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规模不断扩大的股票。股票供大于求,造成股价下跌。

3.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调控的力度将影响沪深两市相关板块发展

2010年4月国务院下发国十条,在7月2日,大盘达到了最低点2319.74点;2010年9月底出台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市场解读“利空出尽”,股市随即选择了向上突破;2011年2月,政府调控重点是扩大“限购”城市范围,楼市炒作资金向股市回流,股价上涨。房地产和相关产业关系密切,地产、银行、钢铁、建材权重板块对大盘中长期走势产生决定性影响。2011年,要注意关注调控政策变化和各主要城市房价走势。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规模;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发展和振兴。

(二)外部环境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1.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

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美元持续贬值来刺激出口。资源、粮食、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上涨,中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同时央行货币政策收紧,加息预期增加,使得国外热钱游资进入中国市场。

2.区域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

利比亚等中东国家的内乱局面,日本国内爆发的大地震,朝鲜半岛可能引发的战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世界正在形成统一的整体,这些事件对沪深股市的影响也不容小视。

三、2011年股市投资者的投资策略选择

股指期货推出,证券市场实现了双向交易,单边做多不再是获利的唯一手段,做空依然可以获利,投资者获利方式逐渐多元。中国股市和政策密切相关,投资者要学会正确的投资理念,发掘新时期经济特点、政策方向。

(一)学会正确投资理念,准确把握投资时机

1.学会证券的理念投资,理性投资、稳健理财

炒股要克服人性两大弱点:贪婪和恐惧,只有善于学习才能制胜。盲目追高并非是明智之举,当天忽视价值规律盲目追高,次日庄家拉高抛盘,损失巨大;看股市,要看大盘读懂当前的市场走势,注重市场多空力量对比;把握基本面和宏观政策,股价沿趋势移动、历史会重演。

2.波段思维操作理念,关注量价变化

波浪理论是以周期为基础,上升阶段的8浪全过程。0~1为第一浪,1~2是第二浪,2~3是第三浪,3~4第四浪,4~5第五浪。第一三五浪是上升主浪。上升主浪紧跟着三波的调整浪。不论趋势规模如何,8浪的基本形态不会改变。

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处于上升还是调整阶段,根据K线结构、移动平均线等指标加以判断,进行波段思维操作,要注意量价周期性变化,把握“高抛低吸”的节奏。

3.买入和卖出时机选择

在股票实践中,技术性分析注重时空、量价变化,移动平均线和K线法是最为常用、有效的方法。MACD、均线指标出现买入或卖出指标,伴随成交量的放大或缩小,投资者要果断进行买卖操作。要和基本面紧密结合,设好止损点以防套牢。

(二)投资对象选择

2011年的股票市场将以震荡为主,要从“十二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扩内需保民生、区域规划等角度对各板块进行重点分析,要密关注宏观政策的调整。

1.“低估值”、业绩优的大盘蓝筹股和资产重组预期的股票

低估值、业绩优的大盘蓝筹股处于低估值阶段。蓝筹股公司稳定的盈利水平,为股价上涨提供支撑。钢铁板块受节能减排影响持续低迷,关注宝钢股份、包钢股份等高端钢铁制造企业;房地产板块、银行券商,处于历史低估值区域,可以逢低布局;煤炭有色关注重大宗商品价格变化。

重组预期股操作上切忌盲目追高,提防庄家拉高出货陷阱。在今年上半年,重组预期股受到市场追捧,济南钢铁、华阳科技、豫能控股等涨幅较大。

2.转方式,调结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

新兴战略产业要从研发和产品生命周看公司的成长价值。研究与开发(R&D),公司的发展取决于公司产品的延伸和创新,对公司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新兴战略产业符合产业升级趋势,企业具有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公司的产品周期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成长期和成熟期公司的盈利水平是最高的,新型战略产业产品大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投资价值较大。

3.扩内需、保民生,大消费板块成为新的投资亮点

2011年作为“十二五”期间产业转型第一年,要扩内需、保民生成为政府的施政理念,“以旧换新”政策和“家电下乡”政策继续,3600万套保障房政策的实施,大消费概念股因此具备了政策倾斜优势.预计白色家电业、商业零售、白酒会有稳定的业绩预期。

4.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区域性板块获得发展机会

在西部地区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发展在建设的进程中将不断涌现出阶段性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区域开发中受益板块表现。城投、发展、西部矿业、友好集团等个股会获得好的发展机遇。

四、结语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从调结构,促转型中寻找股市的投资机会,成为投资者重要的课题。新格局的产生会在资本市场得到充分的体现,战略新兴产业会获得巨大发展,A股相关板块将会长期受益于政策的扶持。

2011年中国股票市场受资金面趋紧影响将以震荡行情为主,个股机会很多,板块轮动效应明显。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发展,股市大幅度下跌的系统性风险很小。把握住国家政策的变化、市场热点的转换,相信投资者会有很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6.

[2]杨怀定.要做股市赢家―杨百万股经奉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第9篇

法定代表人:职务

地址:

电话:传真:

客户:(“乙方”)

身份证号码:住址:

电话(手机):FAX/E-mail:

鉴于乙方与甲方合作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的服务,且甲方已向乙方表明其拥有提供该项服务所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资源,并同意提供服务,甲、乙双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协商,诚实信用的原则,就甲方向乙方提供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合作服务所涉事宜,签订本协议。

1.定义

除非合同中另有说明,本合同的下列术语具有以下含义:

a)“适用法律”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规范性文件;

b)“合同”指本协议当事人于20__年x月x日以x方式签订的《投资合作服务协议书》;

c)“服务”指甲方根据本协议条款为完成协议所涉之项目而进行的工作;

d)“A、股股票”指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两地挂牌交易的中国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票。

2.服务种类:甲方独立操做。

2.1乙方出资x万元人民币委托甲方在北京(资金小于五千万)就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提供投资价值分析及操作;

2.2甲方接受乙方委托,向乙方提供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价值分析及操作。

3.利润分配、交付时间及方式

就本协议约定的服务,甲方确保乙方的年收益30%(记:投资一万元还一万三千元。如出现亏损全部又甲方承担)。期满后十日内以银行转帐形式向乙方退还本金加30%的收益,其余的收益全部属于甲方所有。

4.责任及义务

4.1甲方的义务

a)甲方应尽一切努力,高效和经济地按专业机构公认的标准和惯例履行服务和义务。

b)甲方服务时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c)甲方在履行本协议的过程中不应为私利而挪用资金。

d)甲方应对服务工作量、完整性负责。

e)没有乙方的授权,甲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转移基于本协议所应承担的义务;

4.2乙方的责任及义务

a)依据本协议的约定按时,按量向甲方支付利润。

b)对于甲方完成本协议约定的所履行的服务,提供必要的协助。

c)乙方保证甲方在协议有效期内或协议期满后,均不承担乙方或人因错误行为、过失或违约而给乙方造成损失的责任。

5.保密约定

5.1甲方保证并承诺,对于在本协议签订过程中及执行中,向乙方提供本协议所及之服务的过程中知悉的乙方财务状况、商业秘密及其它情况,负有严格保密的义务。

5.2乙方保证并承诺,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将甲方依据本协议所提供的中国大陆A、股股票投资研究分析或操作之内容向任何第三方泄漏或者透露。

6.特别约定

甲、乙双方一致同意并确认,甲方仅依据本协议约定的服务种类向乙方提供投资研究分析和操作。

7.协议的变更、终止及解除

7.1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形,本协议自动终止:

a)因不可抗力事件,致使本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的;

b)本协议期限届满。

7.2乙方在本协议签订后两个交易日内,将资金足额打入甲方指定的操作帐号。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解除本协议及退还相关资金。

7.3甲方若发现乙方私自将甲方所提供的证券投资研究意见和操作之内容,向其它人泄漏或透露的,甲方有权单方面解除本协议,并由乙方承担因此所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

8、协议的生效及其它

8.1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拾贰个月至x年x月x日止。

8.2本协议一式叁份,公证方,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签署:签署: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