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会计与证券投资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5 15:43:5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会计与证券投资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会计与证券投资

第1篇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我行成为国内第一家具有基金托管人资格、办理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的商业银行。总行已设立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部,负责办理此项业务,并在上海、深圳分行分别设立托管分部。为了规范基金会计核算,经与基金主管部门和有关基金管理公司协商,总行制定了《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托管机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对所托管的基金进行及时、准确、全面核算,基金资产必须与我行自有资产严格分开,不同的基金要分别设置账户,实行分账管理。

    二、增设“258基金存款”科目,在业务状况报告表中排列在“256定期储蓄存款”科目之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归并到“同业存放款项”项目中。该科目应按存款人进行明细核算,属负债类科目,余额应反映在贷方。

    三、各行在上报资产负债统计报表时,增设“258基金存款”科目,上报顺序排列在“256定期储蓄存款”之后,在资产负债表项目统计归属表中归入“同业存放”项目中。各行向同级人民银行报送统计新指标体系报表时,将新增设的“258基金存款”科目归入第344项“113143500其他金融性公司存放”中。

    四、基金存款暂按同业存款利率计算利息,按季结息,利息支出列入“522金融机构往来支出  同业往来支出”科目。各基金开户行应加强对基金存款流动性的调查分析,并保留与其流动性相适应的备付金,以确保基金存款的支付。

    五、基金年度会计报表要报送本级行财务会计部门,会计部门将基金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报表作为本行会计报表的附表报送上级行会计部门。

第2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效益;价值;相关性;盈余管理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上市企业的数量与质量逐渐提高。上市企业是证券市场投资的课题,也是主体,同时,也是参与者。上市企业对证券市场的参与,通常是以获取短期投资收益。目前,我国上市企业较多,且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对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与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上市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

1证券投资概况

在我国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在证券投资过程中,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业务特点进行分析,结合风险管理要求来综合考虑证券投资。企业取得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根据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金融资产的损益情况;持有至到期的投资;专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与应收款项。在获取短期收益为目的的时候,上市企业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公允价值计量类的金融资产投资中,与专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在直接出售的时候,获取的损益会直接计入到投资收益中。这种证券投资收益包括已经实现与未实现的收益。在证券投资中,采用双重确认收益模式,上市企业能够对金融资产出售来选择证券投资的收益[1]。证券投资收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独立性。上市企业的证券投资与其他经营资产相互独立,其收益与上市企业的业务经营能力无关,却与证券市场行情有着密切联系。其次,波动性。上市企业的证券投资收益具有不稳定性,不持续性特点。另外,可预见性。活跃的金融市场会促进证券投资力度,通过对上市企业的证券投资金融资产进行分析,投资者可以对证券投资收益进行评估。这些特征导致证券投资在股价中的反应名次区别于企业营业利润。在证券投资收益中,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对其收益进行确认,对证券市场的定价特性与有效性进行了解,并能够深入的了解两种确认方法的优劣情况[2]。证券投资收益的特征使得其在股价中的反应可能会与企业的营业利润有较大差异,而证券投资收益的两种确认模式,又使得两部分证券投资收益可能存在不同的盈余管理状况。对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与定价特征以及证券投资收益的信息质量(相关性、可靠性与及时性),并可以进一步了解两种证券投资收益确认模式的优劣,为金融危机下争论较多的公允价值确认损益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

2理论分析与假设

根据会计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将盈余分为暂时性盈余与永久性盈余,后者是可持续的,稳定性的;而前者是一次性的,波动性的。永久性盈余在估值中的作用明显高于暂时性盈余。企业的营业利润通常为永久性盈余,证券投资收益为暂时性盈余。根据理论进行分析,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会比营业利润低,在估值模型中价值乘数也会明显低于营业利润。在实际资本市场中,盈余反应系数会跟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可以根据理论分析对其进行合理的预期。与证券投资收益价值乘数相比,其盈余反应系数会明显较大。根据理论分析研究,可以对其提出相关假设:与营业利润盈余反应系数相比,证券投资收益价值乘数相对较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能够促进会计盈余信息相关性的提高,未实现证券投资收益与已实现证券投资收益相比,前者更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证券投资收益信息缺乏及时性,与年报信息区间内的股价变化关系不大;盈余管理现象存在已实现证券投资收益中,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则没有。

3研究设计

3.1样本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中的证券投资收益包括未实现证券投资收益与出售金融资产的直接收益。两者数据来源不同,前者为上市企业年报投资收益项目中计算得出的;而后者是年报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算得出的。

3.2模型设计

根据上述四个假设进行模型设计,其中前两个假设需要根据价格模型进行论证,第三个假设需要报酬率模型论证,最后一个假设采用盈余管理模型论证。

3.2.1价格模型

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根据以往相关专家的观点与建议进行分析,并结合本次研究实际情况,对价格模型进行设计。净资产=截距项+资本成本倒数×每股税后营业利润+1×证券投资收益暂时性盈余+自变量系数×(每股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误差项。将其对假设1进行论证。在假设2中论证,需要在上诉模型中增加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情况,在解释变量中,以每股净资产为标准。并分析价值相关性是否存在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从而对模型的解释力度进行增加。

3.2.2报酬率模型

在对该模型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到在一定的时期内,会计盈余对股价变化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的时期内,对会计信息进行探究,以便分析其对股价造成的影响。根据证券投资收益的可预见性特点进行分析,在证券市场中可能会出现提前反应现象。在该模型中,并没有与价值模型相同的价值相关性。其模型公式为持有累计月报酬率=截距项+自变量系数(每股税后营业利润/收盘价)+自变量系数(每股税后已实现证券投资收益/收盘价)+自变量系数(每股税后未实现证券投资收益/收盘价)-误差项。

3.2.3盈余管理模型

根据盈余管理的动机对证券投资收益盈余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以便设计盈余管理模型,对其有效契约观与不对称信息观进行分析与研究。其模型公式为:已实现证券投资收益在利润总比重的百分比=截距项+自变量系数×再融资变量+自变量系数×扭亏变量+自变量系数×营业利润增长率+自变量系数×规模变量+自变量系数×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的百分比+自变量系数×行业变量+误差项。

4结果分析

4.1描述性统计

分析模型的变量情况,对每个样本的描述进行计量计算,以便对其进行评估。其中大多数上市企业会以增加当年的利润总额为目的,对其选择适当的获利了结。或将金融资产归纳到不影响损益的专供出售金融资产中。

4.2模型结果分析

在我国模型中,增加未实现证券投资收益,对模型进行解释。在价格与报酬率模型中,证券投资收益会对股票价的及时性进行影响。由于证券投资收益具有可预测性,不具备及时性,对年报信息区的股价汇报。

5结论

在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大多数上市企业越来越重视证券投资收益,其也是企业的经济来源之一,在企业的盈余管理中,需要重视对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了解,以便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有利的依据[3]。根据结果进行评价,我国证券市场能够对证券投资收益与营业利润进行区分,并根据其重要性给予不同的估值。上市企业根据出售前的实际选址,对已实现证券进行盈余管理。证券投资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不具备及时性[4]。证券投资主要采用公允价值变动情况对损益方式进行收益,可以显著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避免盈余管理。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我国证券投资进行公允值计量模式,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能够造成较大的突破[5]。通过对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分析,对其盈余管理进行了解,可以为证券投资收益提供相关内容,促进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孟鹏 单位:厦门大学

参考文献:

[1]吴战篪.证券投资的盈余管理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经纬,2013,19(02):193-194.

[2]魏涛,陆正飞,单宏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3,17(02):127-128.

[3]吴战篪,罗绍德,王伟,等.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研究[J].会计研究,2013,19(09):121-122.

第3篇

一、证券投资的分类

根据FASB第115号公告“某些债务和权益证券投资的会计”,投资证券按照管理者的意图被分为四类,交易证券(Trading Securities),可供出售证券(Available for Sale Securities),到期持有证券(Held-to-maturity Securities)和权益法证券(Equity Method Securities)。

交易证券,是指购入的以即期销售为目的的债务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这类证券通常是为了赚取由价格短期内的差异形成的收益而频繁地进行买进和卖出的交易。

到期持有证券,是指购入的债务性证券,通常为债券,目的在于能够一直持有,直到该债券到期。这种分类的投资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将此债券到期持有的目的,二是持有企业必须具有到期持有的能力。准备长时期持有的证券不满足这类条件,因而不属于这个类别。

可供出售证券,指的是既不属于交易证券也不属于到期持有证券的证券投资。包括债务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

权益法核算证券,是指购买的权益性证券,旨在控制或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施加重大影响。为实现这一目的,通常需要占有被投资企业至少20%的股份。

在资产负债表的列示上,交易证券属于流动资产,到期持有证券和权益法核算证券属于长期资产,而可售证券的持有期一般为6-18个月,既可作为流动资产也可以作为长期资产列示。

二、证券的相关会计处理

将证券投资分为上述四个类别,目的在于针对不同的分类,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和披露。具体地说,不同类别的证券,在采购、期末计价、投资收益的确认、销售以及类别划转等的会计处理上有不同的要求。下面,就与我国现行准则和制度不同的证券价值变化、投资划转的会计处理结合实例进行介绍。

(一)证券投资价值变化的会计处理

对于投资证券采购的核算,不论哪种类别,都应按照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在取得证券投资后当该证券的价格发生暂时性的变化时,FASB第115号公告要求:对于交易证券,以公允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列示,由此而产生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在当期的损益表中予以报告;对于可售证券,也以公允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报告,但产生的未实现价值增加或减少应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作为单独的项目列示,不得影响当期损益;到期持有的债券,不是以公允价值,而是以摊余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列示;权益法证券不以公允价值进行列示,其投资根据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增减变化而变化。

例如,X公司2002年3月1日取得下列五项不同的证券,其分类、取得成本和2002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如表1所示:

这五项证券在取得时应做分录(分类法):

借:交易证券投资 9000

可供出售证券投资14000

到期持有证券投资22000

贷:现金45000

在会计期间内,各项证券的公允价值会有不同程度的涨落。在期末编制财务报表时,该公司需将相关类别的取得成本调整成公允价值。

1.2002年年底,X公司为编制资产负债表,应该对五项证券按照分类调整其价值。

对于交易证券,其价值从$9000降到$8500,共计降低$500,对此,需做调整如下:

借:交易证券未实现损失 500

贷:市价调整―交易证券500

其中“市价调整―交易证券”账户与“交易证券投资”账户合并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而“交易证券未实现损失”账户将出现在损益表的“其他费用和损失”项目中。

对于可供出售证券的价值从取得时的$14000涨到$14600,需做与交易证券相似地调整,但不同之处在于未实现利得的处理不同:

借:市价调整―可供出售证券600

贷:可供出售证券未实现价值增加/减少600

其中“市价调整―可供出售证券”账户为“可供出售证券投资”的附属账户,而“可供出售证券未实现价值增加/减少”作为未实现利得,应增加或减少股东权益。

到期持有证券的价值虽然从$22000降到$21000,但是由于这类投资并不是以销售为目的,无需对其账面价值进行任何调整。

2.2003年年末,应同2002年年末一样,比照取得成本,对交易证券和可供出售证券的期末价值进行调整。假定2003年年底资料如下:

对于交易证券,其公允价值已经从取得时的$9000涨到$9300,即交易证券的调整账户应该有$300的借方余额。由于2002年末做了调整后,其现有贷方余额为$500,所以,应做调整分录为:

借:市价调整―交易证券800

贷:交易证券未实现损失 800

可供出售证券的价值从2002年底的$14600降到$14200,考虑2002年所做$600的借方调整,2003年年末,应做调整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证券未实现价值增加/减少400

贷:市价调整―可售证券400

以上是对投资证券价值的暂时性变化进行的调整。如果能够断定一项证券投资由于经济环境的原因不会再回升,即永久性的价格下跌,FASB规定,不管它的分类如何,都需通过贷记该项投资账户调低该项投资,而不是通过市价调整这个附属账户。相应的减值作为当期的损失计入损益表。即使该项投资以后的市价有所回升,一旦被断定永久性下跌后不能再被调回到原成本。

(二)投资划转的会计处理

由于管理者可能改变对某项投资的持有时间,也可能会发生投资类别变化的情况。FASB的115号公告规定,在对投资类别进行重新划转时,以其划转日的公允价值为计量标准,针对四类不同的类别转换实行不同的规定。仍以上述X公司为例,假定2004年间,管理者对某些证券的类别进行了重新划分,结果如下:

为了方便对比,将2#-5#证券的资料如下表4所示,不同的类别转换,应做的会计处理如下:

1.从交易证券转出

当投资从交易证券划转其他类别时,其在新类别中的价值为划转日的公允价值,划转日为止未被确认的价值调整将作为本期的收益进行确认,以前确认过的价值调整不再冲回。

属于这种划转的2#证券,由原来的交易证券被重新划分为可供出售证券,其取得成本为$2000,2003年底公允价值$2600,划转日该项证券的公允价值为$2800。应该做如下分录:

借:可供出售证券投资2800

贷:市价调整―交易证券 600

证券划转未实现利得200

交易证券投资 2000

通过贷记“交易证券投资”和“市价调整―交易证券”,使原分类中取得成本$2000和附属市价调整账户余额$600被结转,新分类中的证券价值$2800为其划转日的公允价值,它与2003年底公允价值$2600的差额作为证券划转的未实现利得确认。

2.划转为交易证券

当投资从其他类别划转为交易证券时,以前未被确认的价值调整将在本期的收益中予以确认。4#证券由可售证券被划转为交易证券,其取得成本$11000,2003年年底公允价值$10200,附属的作为可售证券的未实现价值增减贷方余额$800,划转日公允价值$10000。具体做分录如下:

借:交易证券投资10000

市价调整―可供出售证券800

证券划转未实现损失 1000

贷:可供出售证券未实现价值增加/减少800

可供出售证券投资11000

通过这笔分录,新类别中交易证券中的价值为划转日的公允价值$10000,原类别中取得成本和市价调整得以冲销。在损益表中得到确认的未实现损失$1000,既包括原来作为可供出售证券未实现价值增减的$800,也包括公允价值继续下跌的$200。

3.持有到期划转证券为可供出售证券

将到期持有债券提前处置在实务中并不频繁,只是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仍需以证券公允价值入账,并在股东权益中确认未实现可售证券的价值增减。5#证券由到期持有债券改为可售证券,由于该证券是以面值购买的,其摊余价值等于面值$22000。划转日公允价值为$22400。具体做分录如下:

借:可售证券投资22400

贷:可售证券未实现价值增加/减少 400

到期持有证券投资22000

划转日的公允价值$22400成为新分类可供出售证券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与取得成本$22000的差额$400,将作为可供出售证券的未实现价值增加/减少列示在股东权益中。

4.可供出售证券划转为到期持有证券

在这种情况下,以债券划转日的公允价值作为到期持有证券的入账价值,在股东权益中确认的未实现价值增减,将在该证券的剩余持有期间利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3#证券的取得成本为$3000,2003年年度公允价值为$4000,划转日的公允价值为$3600。由此,将做下列分录:

借:到期持有证券投资3600

可供出售证券未实现价值增加/减少 400

贷:可供出售证券投资3000

市价调整―可供出售证券 1000

在新类别中的价值为划转日的公允价值。贷记“市价调整―可供出售证券”1000,是对原来可供出售证券未实现价值增减的结转。而借记“可供出售证券未实现价值增加/减少”,反映该项证券价值自上一个资产负债表日至划转日又降低了$400。这笔分录表明,3#证券的价值自取得日起价值增加了$600(3600-3000)。它应该在以后的持有期间内进行摊销,冲减该项债券的利息收入。

第4篇

    在金融市场,公允价值会计、金融工具与畸高的债务风险常常是紧密关联且直接导致了经营失败,这其中颇具警示意义的就是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前,公司通过证券化业务维持增长,同时通过各种公允价值会计手法掩盖银行债务,实际的银行债务却是有形资产净值的四十余倍。雷曼公司破产提示人们重视与公允价值会计有关的债务风险。在国内,监管部门明确要求“谨慎适度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且上市公司的债务水平也普遍低于发达国家。但上市公司在采用公允价值会计之后的金融投资行为仍然是值得关注的现象。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很可能对上市公司的金融投资行为带来重要影响。从样本公司来看,在2007~2011年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等占总资产的比例是2.8%,但在2004~2006年间,以成本模式计量的金融投资占总资产的平均水平只有1.2%。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的增加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否显著相关?对公司资本结构产生了何种影响?是否增加了债务风险?

    针对于此,我们考察了公允价值会计、金融投资行为与公司资本结构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在公允价值计量下,由于价值相关性原则以及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有着活跃的证券投资行为;而且,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上市公司的债务风险呈现了显著上升的趋势。影响机理在于:在成本计量模式下,由于遵循稳健性原则,对证券投资行为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在公允价值会计下,由于价值相关性原则的导向作用,证券持有利得被视为综合收益,这促使管理层有强烈的金融投资动机,加之提供了金融资产分类和证券择机处置这个管理工具,因此对金融投资活动具有显著激励作用,导致了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在内源性资金难以满足现金需求的情况下,导致有息债务比率和总负债比率显著增加,进而增加了债务风险。

    本文的学术价值在于:(1)对价值相关性原则与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从制度涵义的视角拓展了会计的研究领域;(2)考察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上市公司金融投资行为以及债务风险的影响机理,为深入理解市值会计对微观主体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提供了分析基础,有助于深入评价市值会计的制度后果,深化了公允价值与金融风险两方面的研究。

    二、文献、制度与理论分析

    (一)文献与制度

    现有研究在四条主线上考察了企业的最优负债水平。第一条主线是权衡理论。(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 Modigliani and Miller, 1963; Miller, 1977)。第二条主线是融资优序假说。Myers and Majluf(1984)和Myers(1984)的分析显示,由于问题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会按照资本成本从低到高的顺序融资,因此不存在确定的目标负债率。第三条主线是择时理论。Marsh(1982)和Baker and Wurgler(2002)等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发现,市场时机是影响股份发行和债券发行的重要因素。第四条主线强调经济制度的影响。其中,Rajan and Zingales(1995)较早发现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和宏观经济环境导致了资本结构的差异。

    对会计与负债水平的研究,国外文献主要考察了会计信息质量对债务水平的影响。例如,Dhaliwal(1980)研究显示高负债率的公司会选择使盈余波动性降低的会计方法;Liang and Zhang(2005)研究发现会计信息不确定性越高时企业的债务水平越低;Oztekin(2011)研究表明在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下会有较高的债务水平。在国内,童盼和陆正飞(2005)等大量研究对公司资本结构进行了解释,考察了税收、信贷政策等宏观调控工具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如,赵冬青等,2008;王跃堂等,2010)。但无论国内国外,目前还极少分析会计准则对企业投融资行为和负债水平的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对资本结构可能存在重要影响。李礼等(2007)虽然没有把会计政策作为研究重点,但他们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显示:“财务会计政策变更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子高于证券监管政策变更、外贸政策变更以及投资项目评估与审核政策的影响”。按照我们的理解,新会计准则主要遵循公允价值理念与资产负债表观,与原来遵循的稳健性原则以及损益观存在较大的价值冲突。尽管会计准则原本主要是关于信息披露的规定,但计量模式在金融监管体系中的重要性甚至超出了准则的治理涵义。鉴于此,深入考察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是颇有必要的。

    (二)理论分析

    深入比较稳健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的涵义,可以发现会计是一个可以对企业投融资行为和资本配置产生深刻影响的规则体系。在稳健性原则的导向下,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主要遵循成本计量模式,对“坏消息”和“好消息”的确认时间和计量原则存在系统性差异(Basu, 1997),要求尽可能预估所有损失而不预估任何利润(Watts, 2003),因而对金融资产持有损失与持有利得的会计处理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以至于在成本计量下有承担金融资产价格变动损失的责任,却不能享有金融资产价格变动的收益,于是增加了经理层的金融资产监管责任,所以对金融投资行为具有抑制作用。但在公允价值计量下,以市场价格作为资产或者负债的计量基础,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在扣除递延所得税之后计入当期损益或者股东权益,于是经理层在承担证券价格波动损失责任的同时能够确认证券价格波动的风险收益。所以,在价值相关性原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对业绩和价值的估计超越了传统稳健主义的限制,更有利于体现经理层对金融资产的管理绩效,进而更可能激励经理层的金融投资行为。

    经理层在公允价值会计与成本计量下的投资心理会存在差异。在归因心理的影响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给经理层创造了将功劳和收益归于自己,同时将金融资产价格下跌的损失归咎于市场的机会,但在成本计量模式下由于只承担持有损失不确认持有利得,因而没有这种机会(徐经长、曾雪云,2010)。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重奖轻罚现象,管理层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中获得了超过其他利润的薪酬激励,但在面对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时却存在着薪酬黏性(徐经长、曾雪云,2010)。因此,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及价值相关性原则导向下更可能激励管理层的金融投资偏好。

    在公允价值会计下,金融资产分类规则提供了通过证券择机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当前的国际会计准则准予将以公允 价值计量的证券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类。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计入利润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直接计入股东权益。因此,只需要将有价证券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就可以通过审慎选择证券资产持有利得的实现时点来进行盈余操控。大量研究发现,证券利得交易不利于投资者做出合理的价格判断和投资决策(Hirst and Hopkins, 1998; Maines and McDaniel, 2000)。所以,金融资产分类以及利得交易的有用性可能促使经理层有更强的动机进行金融投资活动。综上,我们提出假说H1。

    假说H1:鉴于价值相关性原则和证券利得交易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证券投资行为具有激励作用。

    在公允价值会计的影响下,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对资金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对于新增资金需求,企业有提取现金余额、股份融资、债务融资,承担无违约风险债务等多种融资方式。Myers and Majluf(1984)以及Myers(1984)指出,由于公司内外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委托成本,因此当投资机会和现金存量改变时,企业惯常以资本成本从低到高的顺序筹措资金,经理们的行动就好像他们在当前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冲突中代表了当前投资者的既得利益,最佳选择是尽量降低资本成本和尽可能使用内源性资金。如果外源性融资是必要的,则会首先采取不引起新老股东利益冲突的方式,也就是债务融资,然后用混合性质的股权融资,之后才是股份融资。

    融资优序假说在国内得到了大量支持。例如,苏冬蔚和曾海舰(2009)研究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选择符合融资顺序理论,不符合权衡理论。就融资顺序来讲,尽管赵冬青等(2008)研究发现我国房地产行业在信贷政策收紧时经营性应付款的增加是主要资金来源,然而,当企业进行金融资本配置时,则不宜以日常周转的经营性应付款作为资金来源。这是因为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大,以至于虽然有活跃交易市场但却并非随时有处置时机。这实际上大大降低了现金流动性,因此需求有稳定的新增资金来源。按照这个分析,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当内源性资金不足时,企业可能以债务融资方式进行金融资本配置。尽管银行不至于直接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证券投资,但是经理层可以通过增加项目融资规模、延长项目融资期限、申请增加授信额度等其他变通的方式获得信贷资金,进而导致有息债务水平和负债比率显著增加。综上所述,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在现金余额有限的条件下,企业可能以各种方式拆借银行资金或者增加债券规模,进而导致负债比率显著上升。据此,我们提出假说H2。

    假说H2: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影响下,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由于内源性资金供给有限,企业的负债水平很可能显著上升。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1)

    考虑到金融投资行为存在公司个体特征,因此我们采用固定效应回归,通过模型(1)检验假说H1。

    

    被解释变量:SI是证券投资规模。在成本计量下,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应的是“短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应的是长期股权投资中的“长期股票投资”。因此,证券投资规模=[(短期投资+长期股票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资产总额。

    解释变量:(1)FVA,表示公允价值计量。2007年及以后,FVA=1;否则,FVA=0。依据假说1,FVA的系数预期为正。(2)PICK,表示利得交易,用于衡量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动机。假如公司i第t年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前的总资产收益率()大于0并且低于所在行业当年所有正值的中位数时,可能存在盈余平滑动机,令PICK=1;当小于0并且处置后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大于0时,表明存在阈值管理动机,令PICK=1;否则,令PICK=0。(3),等于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前的净盈余。依据Hirst和Hopkins(1998)对择机处置的定义,经营性净盈余越低,盈余管理动机越强,因此的系数预期为负。

    控制变量:ADEQU表示自有资金充足率,等于期末所有者权益除以期末负债。SIZE表示公司规模,等于期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CASH表示现金流,等于经营性现金净流入除以总资产。GROWTH表示增长率,等于营业利润的年增长率。GOVER表示股权性质,如果最终控制人是政府或者国有机构,GOVER=1;否则,GOVER=0。FSR表示股权制衡,等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二)模型(2)

    我们采用固定效应回归,通过模型(2)检验假说H2。Capital代表资本结构。Controls是一组控制变量,在赵冬青等(2008),苏冬蔚和曾海舰(2009)以及王跃堂等(2010)等研究中惯常使用,包括宏观经济、公司特征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

    

    资本结构:Capital用于度量资本结构。(1)LEV,表示资产负债率。(2)PAYA,用于度量无违约风险债务,等于(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期末资产总额。(3)LOAN,表示有息负债,等于(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期末资产总额。(4)SEO,是指示变量,表示股份增发。如果该公司—年有增发新股,SEO=1;否则,SEO=0。

    计量模式:FVA×SI表示公允价值会计下的证券投资规模,用于解释公允价值计量下上市公司金融投资行为对负债比率的影响,符号为正,表示支持假说H2。由于2007年以来影响资本结构的政策性因素比较多,例如信贷政策和税制改革(苏冬蔚、曾海舰,2009;王跃堂等,2010),因此FVA在模型(2)是控制变量。

    宏观经济因素:(1)经济增长率:借鉴Levy and Hennessy(2007),用ΔGDP表示。(2)信贷配给政策:用CREDIT表示①,等于三至五年期商业银行贷款的年利率。(3)所得税率变动:用ΔTAX表示②。等于实际税负的变动。根据税率差别假说(DeAngelo and Masulis, 1980),ΔTAX的系数预期为正。(4)股票交易价格:用市盈率PE表示。依据市场择机假说(Marsh, 1982; Baker and Wurgler, 2002),PE的系数预期为负。

    控制变量:(1)非债务税盾,用NDTS衡量,等于经总资产平减的固定资产年度折旧。(2)有形资产价值,用INVEST衡量,等于经总资产平减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期末余额。(3)盈利能力,用衡量。(4)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以赫芬因德指数(HHI)作为。当市场竞争程度激烈时,企业的竞争行为会更加强硬,负债水平变得更高(James and Lewis, 1986;姜付秀、刘志彪,2005)。

    四、描述性分析

    (一)样本筛选与数 据来源

    本文以2004~2011年为样本期间,选取2007年以前上市、持有证券投资至少三年的非金融类公司作为分析对象。要求2007年之前上市,是为了在同一公司基本面下对两种计量模式展开比较。要求持有证券投资在三年以上,是因为这些公司的证券资产以及资本结构更可能与计量模式有关联。剔除金融类公司,是因为金融行业的投资行为和资本结构需要专门研究。这三项剔除后,共获得5554个公司—年的观测值。再剔除所有者权益小于零或者审计意见为否定或无法发表意见的观测值共200个,剔除各变量的缺失值共922个,最终得到4782个有效观测值,代表了696家公司,平均长度是6.87年。

    本文的数据有两项是手工收集。一是2007年以前的“长期股票投资”数据。二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利得。其他数据来源于CSMAR金融研究数据库。为了获得稳健的分析结果,我们对所有连续变量按1%的比例进行Winsorize处理。

    (二)描述性统计

    表1栏目A对样本的分布情况做年度描述。第一,持有证券投资的公司—年是3354个,占总样本量的70.1%,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证券投资行为具有持续性和重要性。第二,在公允价值模式下有更高的证券投资持有率,2007~2011年间有70.1%~78.5%的样本公司持有证券投资,而2004~2006年的证券持有率只有52.7%~66.4%。

    表1栏目B对证券投资规模与公司资本结构做年度描述。第一,金融资产规模在成本模式下相当低(在0.7%~1.5%之间),在公允价值计量下呈倍数增加(在2.0%~4.0%之间)。第二,我国企业的总负债率(LEV)基本稳定在50%左右。

    

    表2报告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就证券投资规模(SI)来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证券投资占总资产的比率均值是2.2%,中间数是0.4%。SI的均值和中位数比较低,主要是因为成本计量下的证券投资规模相当小的缘故。就计量模式(FVA)来说,有64.1%的公司—年取自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就证券交易(PICK)来说,有10.2%的公司—年(487例)界定为利得交易,这些公司通过证券处置实现了盈余平滑或者规避亏损目标。就负债比率(LEV)来说,国内企业负债比率的平均水平是50.6%。这个比例显著低于发达七国。就资本结构来说,经营性应付款(PAYA)占总资产的比例是13.7%,债务融资(LOAN)占总资产的均值比例是21.6%,选择股份增发(SEO)的公司占总样本的6.7%(320例)。其他变量的解释从略。

    

    表3对两种计量模式下的证券投资与资本结构进行分组检验,显示了以下结果。第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证券投资规模(SI)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比之前高出1.8个百分点,这个差异在1%水平下显著。第二,总负债比率在2007年之后显著增加,均值是51.3%,两者差异在1%置信水平下显著。第三,有息负债(LOAN)在公允价值计量下的均值是14.1%(中值是12.1%),在成本计量下的均值是13.1%(中值是11.6%),差异在1%水平下显著;经营性应付款(PAYA)在2007年之后呈现了显著下降。第四,股份增发在2007年之后显著增加,可能与《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关。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证券投资行为的影响

    

    表4报告了假说H1的实证结果。回归1~3分别以公允价值计量(FVA)、证券利得交易(PICK)和经营性净盈余()为解释变量。从回归1来看,公允价值计量(FVA)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证券资产规模有显著增加。从回归2来看,证券利得交易(PICK)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利得交易是金融资产规模的解释因素。从回归3来看,经营性净盈余()的估计系数在10%水平下显著为负,说明经营业绩越差,上市公司持有证券资产规模更大。回归4对FVA和PICK做同步检验,回归5对FVA和做同步检验,估计系数的显著性是一致和稳健的。回归4和5已经控制证券交易动机PICK和的影响,因此FVA的估计参数可以解释为相关性原则的制度后果。综上所述,我们验证了假说H1,实证结果说明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投资活动存在显著的激励作用。

    就其他变量来说,自有资金充足率(ADEQU)与证券投资规模(SI)显著正相关,说明内源性资金是重要来源。经营性现金流(CASH)与SI呈现负相关,说明在业绩恶化的情况下企业会持有大规模证券资产。大股东持股比例(FSR)与SI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在缺乏制衡的情况下会有激进的投资行为。我们用OLS回归对假说H1进行检验,公允价值计量(FVA)、证券利得交易(PICK)和经营性净盈余()的系数依然显著。此外,公司治理因素不显著,主要是成本计量模式下的证券投资不活跃(徐经长和曾雪云(2012))。

    (二)证券投资行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表5报告了假说H2的检验结果。被解释变量是资产负债率(LEV)。由于规模变量SI控制了证券投资对内源性资金的依赖以及虚拟变量,FVA控制了2007年之后政策、市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FVA×SI的估计参数主要解释上市公司金融投资活动对资本结构变动趋势的影响。回归1显示,FVA×SI的估计系数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这说明在公允价值计量下,随着证券投资规模的增加,负债水平呈现了显著增加,是对假说H2的验证。从分组回归来看,回归2显示证券投资规模(SI)在成本计量模式下的估计系数是-0.433,回归3显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估计系数是-0.288,比前者增加了0.135。这个系数变动表明,在公允价值计量下,随着证券投资规模的增加,对权益资金的依赖度减少,债务水平有显著增加,这进一步解释了本文的假说H2。

    

    表5还显示,宏观经济增长速度(ΔGDP)越快,负债比率显著上升,这可能是宏观经济向好时,投资机会大量增加,因而需要通过负债筹集更多资金。在信贷政策(CREDIT)紧缩的情况下,负债比率显著下降,这与曾海舰和苏冬蔚(2010)的分析结果一致。税率变动(ΔTAX)与负债比率的关系不显著,可能债务税盾并非影响融资决策的重要因素。大股东持股比例(FSR)越高,负债比率更低,说明委托问题对融资能力有重要影响。赫芬因德指数(HHI)的系数不稳健,可能产品市场竞争对负债水平的影响是不确定的。非债务税盾(NDTS)对债务税盾(LEV)存在显著的替代作用。股票价格(PE)与负债比率的相关性比较弱。其他因素中,资产规模(SIZE)越大、盈利能力()越低、营业增长率(GROWTH)越高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这些结果与已有文献是一致的。

    (三)对融资顺序做 进一步分析

    

    表6对融资顺序做进一步分析。从解释变量来看,回归1显示FVA×SI与经营性应付款(PAYA)的相关性较弱,回归2显示FVA×SI的估计系数与有息债务比率(LOAD)在10%水平下显著相关,回归3显示FVA×SI与股份增发(SEO)无显著相关性。这说明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下,有息债务随着证券投资规模的扩张出现了显著增加,但经营性应付款和股份增发与金融投资活动关系不显著。从控制变量FVA来看,回归2显示有息债务比率在2007年之后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受到了信贷政策紧缩的影响;回归1和回归3显示经营性应付款和股份增发在2007年之后有显著增加,由于FVA×SI的系数显示证券投资不是主要解释因素,因而可能是经济环境不确定、定向增发政策等其他原因的影响。从证券规模SI来看,证券投资规模与两类债务比率都显著负相关,这说明自有资金是金融投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综上所述,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影响下,随着证券投资规模的增加,上市公司的有息债务比率呈现了显著上升,这说明银行借款和债券发行是证券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也说明公允价值会计对债务风险有显著增强作用。

    (四)稳健性测试

    我们执行了如下稳健性测试。(1)重新选取样本公司。以2004~2011年连续八年持有证券类金融资产的139家公司构建样本,解释变量的系数比在主样本中的估计值更大,显著性水平也更高。(2)重新划分研究区间。以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各三年重新划分区间,实证结果也是一致的。考虑到牛市行情对证券投资存在激励作用,我们剔除2007年重新构建研究区间,检验结果保持不变。

    六、研究结论

第5篇

摘要:目前证券投资实脸成为金融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笔者认为在当前证券投资实验中仍存在若干问题,如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脸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论文结尾处提出了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关健词:证券投资实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将跨课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和我校金融学院举办的炒股大赛,在教学过程中购买模拟交易软件,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禾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

一、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实验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验环境下接受证券投资理论教育,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证券投资分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比如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技术等。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综合应用的艺术。证券投资分析的目的就是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即通过对各种影响证券价格因素的分析,来判断证券价格的变化。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繁多,而且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证券投资分析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人员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手段,来判断和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对证券分析技术的主观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的方法的不同,就可能会导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技术是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础,而综合应用的艺术则更高一个层次。

二、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验具有实习性、综合性、协同交互、时间集中、资源独享、实验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实验要求高等特点,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予以确定。

(一)两种实验倾向的侧重点和考查标准不一样

目前证券投资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倾向,一种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通过实验来完成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实验的重点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另一种则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上,即实验就是通过做模拟操作,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让其模拟操作,重点在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上。

1.实验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技术,则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掌握上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则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熟练掌握上,而对证券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要求则相应降低。

2.考查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上,则实验结果的考查将会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终结果,即模拟投资的结果是底是亏、盈利或者亏损的数额是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则实验结果考察的目标则在于学生对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上,模拟投资的结果并不是考查学生实验效果或者学生实验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的着重点不同

在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将证券投资实验目的放在提高学生证券投资技巧或者综合应用上,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进行证券投资实验以前,大多数同学对证券投资的实际操作知之甚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所以,直接进人模拟投资分析过程,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甚至有同学连基本的交易信息都无法看懂,实验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达到。

对于初次接触到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很显然首先需要解决的间题不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综合应用的艺术问题,而应该是技术问题,即通过证券投资实验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在证券投资实验中,实验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原理、对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训练,巩固和应用各种证券投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间题的能力。

(三)分析软件花样众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

能熟练运用各种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系统,对于对于学生能够进人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过程至关重要,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过程,因为在证券投资课程学习中一般不会对基本的操作和交易信息做过多的介绍,所以,如果没有该过程的准备阶段,将会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

(四)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验

在目前的证券投资实验中,技术分析往往被学生所推崇,但实验过程往往也会有问题出现,即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各种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应用规则繁多,在现实操作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鉴别和运用。

基本分析方法部分的实验工作被忽视的部分的原因在于该部分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收集历史数据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相应的其他统计分析技术才能完成这部分的实验。但这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第一,实验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分析技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无事可做的局面。往往会流于形式地或者被动盯盘,时间长了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第二,忽视该部分的实验,无助于学生应用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可能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

另外因为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宏观到微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证券投资分析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考察,这部分实验的缺失,将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投资者素质的逐步提高,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被市场所广泛接受,而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基本面的分析,即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来判断大势,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不对基本面进行分析,仅仅依靠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如同打牌时不看牌,风险可想而知。

三、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在金融专业课程的教授中,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相呼应,及时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我认为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上。

(一)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绍与掌握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该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首先由实验教师对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讲解,对分析软件交易信息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进行讲解,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主要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主要交易程序的掌握等。比如如何进人系统、如何看大势、大势的信息组成部分、个股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以及交易信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的操作软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模拟交易软件,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显示各项指标,对证券交易产生感性认识。

(二)改进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技术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一要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分析技术手段的原理,特别是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计算原理,只有掌握了各种分析手段的原理后才会明白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二是要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实际验证。该验证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分析方法极其重要,因为技术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在证券投资课程中虽然有老师已经讲解过,但学生根本没办法在短暂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不同的规则,而且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验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必须设计好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实验内容和步骤,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自己去揣摩和摸索比如在让学生掌握原理的步骤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在学生对应用规则进行验证的时候,每个技术分析方法需要验证哪些内容,怎么去验证,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三)把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个重点

在实验中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应该是,在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宏观经济、行业以及个股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当前的形势如何,未来的经济政策的走势会怎么样,哪些行业值得投资,值得投资的行业里那些个股又具有投资价值。方法上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具体手段上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分析技术等。

参考文献

[1]王嘉,何海涛.对当前证券投资实验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05.(5)

[2]胡嘉将.经济管理类实验特点分析[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2006.(25)

[3]魏山城.任玉珍.韩书俭.改革实脸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实脸的兴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

第6篇

一、金融工具准则的国际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中规范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主要是IAS39.除基本金融工具外,IAS39还涵盖了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会计,因而高度概括精炼。自1998年以来,除在金融工具类别的名称和范围上有些微小的调整外,IAS39的基本内容没有大的变动。美国会计准则中有两个准则主要针对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它们分别是于1975年的“美国会计准则第12号——特定可市场交易证券的会计”(FAS12)和1993年的“美国会计准则第115号——特定债务和权益证券投资的会计”(FAS115)。

(一)美国金融会计准则的演进

FAS12是为应对1973-1975年证券价格大幅波动而出台的。其主要内容是:将可市场交易权益证券划分为流动类和非流动类,要求其账面金额在资产负债表日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调整,流动类证券市价低于成本的调减金额记入收益,非流动类证券的调减金额记入权益;当证券分类发生变化时,按变化当日的成本与市价孰低重新确定账面金额,并将调整额记入收益。

第7篇

基本资料

姓名: 性别: 女

民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党员

出生日期: 1983年12月 身份证号: *********

户口: 山西省 婚姻状况: 未婚

学历: 本科 技术职称: 暂无

毕业院校: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毕业时间: 2008年07月

所学专业: 金融学 外语水平: 英语 (CET-4)

电脑水平: 熟练 工作年限: 2年

联系方式: xxxxxxxxx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实习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不限

期望职位: 金融/财务/审计/统计

工作地点: 杭州市

期望月薪: 不限/面议

教育经历

2004/9-2008/7,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金融学,会计保险证券银行等相关知识

2005/7/1-7/20,商贸管理系会计模拟实验中心,会计电算化,熟练操作会计用友软件

2006/7/1-8/1,商贸管理系证券投资模拟实验中心,证券投资,实验室与河北证券公司合作共建,完全在线实际操作

2006/11/1-12/20,商贸管理系证券投资模拟实验中心,证券投资,在第一次培训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证券分析

2007/11/20-12/20,商贸管理系金融实验室,金融营销,学生全部走出学校进行实际营销,然后对营销情况进行分析

2007/11/20-12/20,商贸管理系金融实验室,ERP生产管理,从产品的选择、开发、生产、销售进行模拟训练,完全的市场竞争显示决策与配合的重要性

2008/3-4,上海爱波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精益生产管理,针对精益管理基础知识如何开展活动进行学习

培训经历

2005/7/1-7/20,商贸管理系会计模拟实验中心,会计电算化,熟练操作会计用友软件

2006/7/1-8/1,商贸管理系证券投资模拟实验中心,证券投资,实验室与河北证券公司合作共建,完全在线实际操作

2006/11/1-12/20,商贸管理系证券投资模拟实验中心,证券投资,在第一次培训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证券分析

2007/11/20-12/20,商贸管理系金融实验室,金融营销,学生全部走出学校进行实际营销,然后对营销情况进行分析

2007/11/20-12/20,商贸管理系金融实验室,ERP生产管理,从产品的选择、开发、生产、销售进行模拟训练,完全的市场竞争显示决策与配合的重要性

2008/3-4,上海爱波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精益生产管理,针对精益管理基础知识如何开展活动进行学习

工作经验

2007/11-2008/10,上海爱波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培训事业部,培训主管,工作内容:培训策划,活动安排;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沟通;经理评价:认真努力,踏实肯干,善于学习,有韧劲。

2008/11-2008/12,杭州善商贸易有限公司,财务部,财务助理(实习),协助主管完成年度财务工作

自我评价

第8篇

关健词:证券投资实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

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将跨课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和我校金融学院举办的炒股大赛,在教学过程中购买模拟交易软件,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禾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

一、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实验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验环境下接受证券投资理论教育,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证券投资分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比如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技术等。另一方面,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综合应用的艺术。证券投资分析的目的就是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即通过对各种影响证券价格因素的分析,来判断证券价格的变化。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繁多,而且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证券投资分析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人员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手段,来判断和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对证券分析技术的主观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的方法的不同,就可能会导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技术是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础,而综合应用的艺术则更高一个层次。

二、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验具有实习性、综合性、协同交互、时间集中、资源独享、实验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实验要求高等特点,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予以确定。

(一)两种实验倾向的侧重点和考查标准不一样

目前证券投资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倾向,一种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通过实验来完成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实验的重点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另一种则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上,即实验就是通过做模拟操作,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让其模拟操作,重点在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上。

1.实验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技术,则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掌握上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则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熟练掌握上,而对证券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要求则相应降低。

2.考查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上,则实验结果的考查将会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终结果,即模拟投资的结果是底是亏、盈利或者亏损的数额是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则实验结果考察的目标则在于学生对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上,模拟投资的结果并不是考查学生实验效果或者学生实验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的着重点不同

在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将证券投资实验目的放在提高学生证券投资技巧或者综合应用上,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进行证券投资实验以前,大多数同学对证券投资的实际操作知之甚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所以,直接进人模拟投资分析过程,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甚至有同学连基本的交易信息都无法看懂,实验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达到。

对于初次接触到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很显然首先需要解决的间题不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综合应用的艺术问题,而应该是技术问题,即通过证券投资实验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在证券投资实验中,实验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原理、对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训练,巩固和应用各种证券投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间题的能力。

(三)分析软件花样众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

能熟练运用各种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系统,对于对于学生能够进人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过程至关重要,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过程,因为在证券投资课程学习中一般不会对基本的操作和交易信息做过多的介绍,所以,如果没有该过程的准备阶段,将会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

(四)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验

在目前的证券投资实验中,技术分析往往被学生所推崇,但实验过程往往也会有问题出现,即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各种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应用规则繁多,在现实操作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鉴别和运用。

基本分析方法部分的实验工作被忽视的部分的原因在于该部分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收集历史数据相对比较困难,需要相应的其他统计分析技术才能完成这部分的实验。但这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第一,实验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分析技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无事可做的局面。往往会流于形式地或者被动盯盘,时间长了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第二,忽视该部分的实验,无助于学生应用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可能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

另外因为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宏观到微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证券投资分析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考察,这部分实验的缺失,将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投资者素质的逐步提高,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被市场所广泛接受,而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基本面的分析,即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来判断大势,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不对基本面进行分析,仅仅依靠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如同打牌时不看牌,风险可想而知。

三、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在金融专业课程的教授中,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相呼应,及时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我认为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上。

(一)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绍与掌握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该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认为应该首先由实验教师对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讲解,对分析软件交易信息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进行讲解,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主要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主要交易程序的掌握等。比如如何进人系统、如何看大势、大势的信息组成部分、个股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以及交易信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的操作软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模拟交易软件,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显示各项指标,对证券交易产生感性认识。

(二)改进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技术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一要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分析技术手段的原理,特别是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计算原理,只有掌握了各种分析手段的原理后才会明白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二是要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实际验证。该验证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分析方法极其重要,因为技术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在证券投资课程中虽然有老师已经讲解过,但学生根本没办法在短暂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不同的规则,而且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验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必须设计好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实验内容和步骤,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学生自己去揣摩和摸索比如在让学生掌握原理的步骤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在学生对应用规则进行验证的时候,每个技术分析方法需要验证哪些内容,怎么去验证,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三)把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个重点

在实验中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应该是,在基本分析技术

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宏观经济、行业以及个股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当前的形势如何,未来的经济政策的走势会怎么样,哪些行业值得投资,值得投资的行业里那些个股又具有投资价值。方法上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具体手段上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分析技术等。

参考文献

[1]王嘉,何海涛.对当前证券投资实验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2005.(5)

[2]胡嘉将.经济管理类实验特点分析[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2006.(25)

[3]魏山城.任玉珍.韩书俭.改革实脸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实脸的兴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

第9篇

关健词:证券投资 实验技术分析 基本面分析

金融专业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而实验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 已成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模拟实验,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 将跨课程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如组织学生参与某些金融期货经纪公司联合媒体举办的沪深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大赛和我校金融学院举办的炒股大赛, 在教学过程中购买模拟交易软件, 通过这些途径, 学生不仅能够容易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一般原理, 也能够掌握相应的具体的证券投资分析技禾手段,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深化。

一、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证券投资实验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 是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 学生如果能在证券投资实验环境下接受证券投资理论教育, 不仅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认识和把握相关证券投资实践, 而且也能在实现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做到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证券投资分析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分析技术, 比如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技术等。另一方面, 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综合应用的艺术。证券投资分析的目的就是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 即通过对各种影响证券价格因素的分析, 来判断证券价格的变化。但由于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繁多, 而且在证券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使得证券投资分析的不确定性增加。这种不确定性要求证券投资分析人员灵活地、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手段, 来判断和预测证券价格的走势。对证券分析技术的主观理解和运用这些技术的方法的不同, 就可能会导致证券投资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技术是是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础, 而综合应用的艺术则更高一个层次。

二、证券投资实验在金融专业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证券投资实验具有实习性、综合性、协同交互、时间集中、资源独享、实验过程与结果不确定、实验要求高等特点,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予以确定。

(一)两种实验倾向的侧重点和考查标准不一样

目前证券投资实验有两种不同的实验倾向, 一种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上, 通过实验来完成书本知识向实际操作的转化, 实验的重点在理解和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另一种则是把实验的目的放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上, 即实验就是通过做模拟操作, 给学生一定的虚拟资金, 让其模拟操作,重点在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上。

1.实验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证券投资的分析技术, 则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的掌握上相反, 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 则在实验设计中要注重对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熟练掌握上, 而对证券投资分析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实验要求则相应降低。

2.考查的标准不一样。如果实验的目的在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技巧或者艺术水平上, 则实验结果的考查将会是证券投资分析的最终结果, 即模拟投资的结果是底是亏、盈利或者亏损的数额是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相反, 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则实验结果考察的目标则在于学生对各种分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上, 模拟投资的结果并不是考查学生实验效果或者学生实验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 hi138/Com]

(二)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解决的着重点不同

在非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验过程中, 我发现将证券投资实验目的放在提高学生证券投资技巧或者综合应用上, 效果并不好。学生在进行证券投资实验以前, 大多数同学对证券投资的实际操作知之甚少, 对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也往往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 所以, 直接进人模拟投资分析过程, 学生大多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 甚至有同学连基本的交易信息都无法看懂, 实验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达到。

对于初次接触到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 很显然首先需要解决的间题不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综合应用的艺术问题, 而应该是技术问题, 即通过证券投资实验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在证券投资实验中, 实验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的原理、对基本的证券投资分析技术和方法进行训练, 巩固和应用各种证券投资理论知识,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证券投资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间题的能力。

(三)分析软件花样众多, 学生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

能熟练运用各种证券分析软件和交易系统, 对于对于学生能够进人到正常的交易和分析过程至关重要, 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过程, 因为在证券投资课程学习中一般不会对基本的操作和交易信息做过多的介绍, 所以, 如果没有该过程的准备阶段, 将会使学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无所适从。

(四)重视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忽视证券基本面分析实验

在目前的证券投资实验中, 技术分析往往被学生所推崇, 但实验过程往往也会有问题出现, 即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各种不同的技术分析方法应用规则繁多, 在现实操作中的作用各有所不同, 效果也不一样, 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往往无法进行鉴别和运用。

基本分析方法部分的实验工作被忽视的部分的原因在于该部分的分析过程比较复杂, 收集历史数据相对比较困难, 需要相应的其他统计分析技术才能完成这部分的实验。但这样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第一, 实验不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分析技术,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无事可做的局面。往往会流于形式地或者被动盯盘, 时间长了就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中第二, 忽视该部分的实验, 无助于学生应用各种理论知识的能力, 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不可能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分析技术。

另外因为证券投资分析涉及宏观到微观经济的各个方面, 因此, 证券投资分析实验实际上是对学生对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考察,这部分实验的缺失, 将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三,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以及投资者素质的逐步提高, 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被市场所广泛接受, 而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求投资者必须进行基本面的分析, 即通过基本分析方法来判断大势, 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和个股。如果不对基本面进行分析, 仅仅依靠消息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投资, 如同打牌时不看牌, 风险可想而知。

三、提高证券投资实验教学效果的心得和建议

在金融专业课程的教授中, 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相呼应, 及时进行证券投资实验。我认为其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即掌握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技术上。

(一)注重基本操作及交易信息的介绍与掌握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 在该阶段的实验过程中, 我认为应该首先由实验教师对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进行讲解, 对分析软件交易信息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指标进行讲解, 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分析软件的安装以及使用、主要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主要交易程序的掌握等。比如如何进人系统、如何看大势、大势的信息组成部分、个股的交易信息的读取、以及交易信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等。然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主的操作软件和熟悉一些基本交易信息。即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模拟交易软件, 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了解证券交易行情显示各项指标, 对证券交易产生感性认识。

(二)改进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实验

技术分析实验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一要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主要的分析技术手段的原理, 特别是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指标的计算原理, 只有掌握了各种分析手段的原理后才会明白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变化的趋势二是要让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应用规则进行实际验证。该验证过程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分析方法极其重要, 因为技术分析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 在证券投资课程中虽然有老师已经讲解过, 但学生根本没办法在短暂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不同的规则, 而且各种规则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如何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验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 必须设计好各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实验内容和步骤, 不能放任自流, 任由学生自己去揣摩和摸索比如在让学生掌握原理的步骤中,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 在学生对应用规则进行验证的时候, 每个技术分析方法需要验证哪些内容, 怎么去验证,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三)把基本分析技术的实验作为一个重点

在实验中进行基本分析的思路应该是, 在基本分析技术

的实验过程中,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宏观经济、行业以及个股资料, 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即当前的形势如何, 未来的经济政策的走势会怎么样, 哪些行业值得投资, 值得投资的行业里那些个股又具有投资价值。方法上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 具体手段上主要运用调查研究、统计分析以及财务评价分析技术等。[]

参考文献

[1]王嘉, 何海涛.对当前证券投资实验的几点思考[J]特区经济, 2005.(5)

[2]胡嘉将.经济管理类实验特点分析[J]实脸室研究与探索, 2006.(25)

[3]魏山城.任玉珍.韩书俭.改革实脸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实脸的兴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 .24(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