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5:36: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仓库优化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TD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188-01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当前物流技术、仓库储存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发展,结合各自优点和所需的优秀作品。其在实际运用中所展现出来的作用越来越大,很多的行业都应用到该种类型的仓库。但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位优化与管理极大地影响着仓库的使用效率,需要制定相应的章程来规范和完善。
一、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意义
现代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和传统的仓库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在实际运用中的众多优点,也是当前自动化立体仓库能够广泛运用的根本原因。第一,自动化立体仓库所占用面积较小,而它的存储量非常大。自动化立体仓库向高层发展,充分利用仓库的立体空间,同时也减少传统仓库的叉车工作通道面积,提升仓库的综合利用率。第二,货物进出作业方便。因为货物都是单独存放在独有货架内,货物互相不干扰,在存取时极为方便。第三,仓库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员的劳动力,同时增加存储、分发的准确性和快捷性,减少库房货物的积存,从而减少货物的损坏率。
二、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位优化与管理
自动化立体仓库具有普通的仓库无法比较的优越性,在现代仓储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作用,还需要具有合理的货位优化和适宜的管理方法。
(一) 对货物进行适当划分
当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空间一定的时候,为提高自动化仓库的使用效率,应当对存储的货物进行合理的划分。存储时可以根据货物的种类、数量、规格、重量以及尺寸进行划分,当然在划分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它的因素。例如:温度、湿度、腐蚀性、存储周期等是否会对货物质量产生影响。
对所存储货物进行合理划分,充分规划好每个货位的使用。根据货物自身的特性进行划分,某些货物自身带有腐蚀性、挥发性,在储存的时候应当将易腐蚀货物远离它放置;大批量的货物划分大的区域,小批量的货物划分小的区域;体积小且重量又轻的货物摆放在高层货位上面,体积大且又重的货物摆放在底层和接近发货的地方,方便出货的时候拿取,节省取货的时间,同时这样也更加具有安全性;周转周期长的货物尽可能的摆放在远离进货和发货的区域,由于此种类型货物放置时间一般较长,可以把最有利的位置留给经常进出的货物,提升工作时的效率。这些都是一些常用的存储货物的规划方法,都有利于提高自动化仓库的使用效率。
(二) 对货物的存储采取的策略
如果存储的策略良好,可以极大地减少货物进出的距离,缩短搬运货物的时间,且能够节省货物储存的空间。常见的存储策略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对货物定位储存。列出仓库需要储存货物种类的清单,并且设定每种货物需要存储的最大量。在知晓这些之后,在自动化立体仓库中,对每种货物进行单独的区域划分,并且保证划分的区域能够满足该种货物需要存放的最大量,严禁将货物摆放到其它位置,在进货时物品种类信息与仓库的摆放序号一一对应。此种方式将货物混淆在一起的概率降到最低,但是利用这种方式对自动化仓库的使用效率会有所降低,浪费一定的存储空间。
第二,对货物随机储存。对进入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物进行随机性储存,进货经过自动化控制随机摆放到可以摆放的位置。此种方式和第一种方式相反,它极大地节省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存储空间,但是增加货物存储的管理难度,在出货时也会很多的时间,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更为重要的是具有自身特性的货物有感染周围货物的风险,造成存储的货物损坏。
第三,对货物分类随机储存。每个产品会有很多的系列和型号,首先将货物按照大类储存,在规划好每种大类产品区域后,对该类产品的所有型号进行随机分配,实质上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相结合的方式所具有的不足之处在于增加出库时的难度。
(三) 对货物出入库计算方法优化
自动化的立体仓库管理一定要做好货物出入库的计算方法,并详细的输入程序,严格按照此计算法执行。很大程度的降低出入库错误的情况,同时也提高出入库控制的效率。
第一,采取先进先出的原则。大部分货物在储存时间长之后都会引起质量上的问题,降低货物本身的品质。因此,在货物存储时采取先进先出的原则,保证货物能够在有效期内出货。但是个别情况会出现出货周期过长的现象,在出货时无法保证货物的质量。为了预防这点,需要在先进先出原则后面加上一个时间期限,这个时间期限可以根据每种货物自身的质保期限来设定。
第二,采取平均负荷的原则。对每台堆垛机设定每日的工作量,在提取进出货物时,按照排好的顺序,有序的进行相应的工作,预防有堆垛机出现超负荷工作的状况发生,不利于堆垛机的使用寿命,造成资金的浪费。
第三,采用最短路线的原则。在对堆垛机进行设定时,采取先近后远的,先下面后上面的方式进行,使得堆垛机在拿取货物时按照最短路程行进。从而增加堆垛机的使用年限,降低自动化仓库的管理成本。
第四,优化进出库货物的次序。为提高自动化立体仓库存储和提取货物的速度,可以同时设置多个堆垛机工作,堆垛机在每个巷道上有序的工作。当然,此时必须严格控制在同一巷道里堆垛机一进一出的现象出现,此种现象会导致两堆垛机相撞的风险。
(四) 自动化仓库进出货物的调度优化
自动化立体仓库进出货物的调度任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进出货物时间上的管理工作;第二,是进出货物空间上的管理工作。从这两点出发,制定合适的进出自动化仓库的制度。采取先到先入库或者出库的原则,这是在仓库调度中最基础的原则;采取部分货物优先进库或出库的原则,某些货物需要处理时比较紧急,对时间把握非常重要,可以为其提供优先权,优先对该种货物进库或者出库;按进库或者出库的时间长短进行调度安排,不同货物在进库和出库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在多个窗口进行进出货物的调度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安排个别窗口先调度需要时间长的货物;当进出货物太多,造成拥挤的现象时,可以先选择进出仓库时间较短的货物,尽快减少需要储存的货物,减少混乱场面出现的情况。具体选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货物的调度工作,需要仓库调度的工作人员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具体的去把握,一切从提高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使用效率出发,这样的方式更加人性化。
三、 结束语
自动化立体仓库在现代仓储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再配以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将是非常巨大的,适用于各个行业的仓库储存。在今后的发展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将会变得越来越自动化,操作也将越来越简单方便。
参考文献
[1] 俞雷霖,叶卫东,陆志强,夏军权,奚立峰. 基于混合禁忌搜索算法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位分配与优化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2008,12:33-36.
[2] 陈月婷,何芳.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货位优化分配[J]. 物流科技,2008,01:38-41.
[3] 吴钟鸣,卢军锋,智淑亚. 自动化立体仓库货位优化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2011,12:23-25+48.
[关键词]ERP管理系统 仓库管理 合金料库存 降低成本
中图分类号:F71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056-01
1.立项背景
据相关统计,仓库的库存金额占企业大约60%以上的财产,所以,仓库管理的够不够好,安不安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虽然企业在千方百计的改善仓库管理的水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如年底盘点时,仓库账目与实际库存量不符,有的甚至不能查明原因,连仓库管理员自己都不清楚。为了更好的管理仓库,宣钢自2007年4月开始实施ERP系统,并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不断对系统进行深化完善。如今,宣钢以ERP系统为管理平台,深入推行集中一贯制管理,建立起以ERP信息管理为中心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统一,在为企业增创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ERP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简介
仓库的任务就是把各种物料按照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厂家,不同的品味进行分类,送达生产线。而为了使我们能够得到有效的,有价值的信息,我们首先要规划好我们的仓库物料管理流程。下面谈一下在SAP系统中的具体操作与细节:
2.1 入库流程
物资入库业务是库管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仓库根据采购订单的情况,进行实物进库的工作。收料统计按采购订单收货,整理物料后通知技检中心进行质检,按照材料的厂家、品味决定存储地点。
2.2 结算流程
宣钢结算系统数据的来源是三级DSS计量检验系统,宣钢技术人员自主开发的具有宣钢特色的三级DSS系统,包括原料进厂系统,计量系统、原燃料检化验系统,网上交库等数据支撑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应用与集成,较好地解决了ERP海量数据的采集、准确和效率,使得宣钢的采购策略得以实现。交库后对应材料会自动转为四级库存类,可进行财务结算。
这里强调一点,对仓库而言,每个月底都要结算,并且双方需要对账,这个很重要。
①运行SAP程序:双击桌面上的图标
②登陆:运行后,将出现如下登陆画面(图1):
按“Logon”后,输入用户名及口令,回车将出现如下画面(图2):
③查询:输入查询条件,点运行,系统根据匹配的条件自动搜索、筛选处理,查询出符合条件的对应项目,供应商和物料对应的所有条款包括供应商编号、物料编码和采购订单号都显示在屏幕,选中需要结算的所有收货凭证保存。
④将SAP系统导入的EXCEL格式的结算条款明细表整理好,打印结算单,根据结算单结算。结算单提供的信息全面、具体,不仅能满足供应商开发票的需要,且清楚可见每一笔业务的检验结果,经奖励、扣罚后的结算单价,同时也便于我们具体分析进厂物料结构和采购成本。
3.ERP管理系统的实施效果
ERP管理系统在帮助企业管理及运行等诸多方面是不可多得的分析工具。将宣钢的实际情况与ERP系统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SAP系统实行物料管理,为降低原料成本提供了有力保证,真正实现了原料整个物流及资金流的衔接,使管理和业务流程进一步得到规范和优化。取得了比较好的管理效果。
3.1 ERP系统优化了管理效果。
夯实了管理基础,规范和统一了基础数据。作为河北钢铁集团的骨干子公司之一,宣钢公司生产工序工艺复杂、过程持续、流程长、环节多,长期以来企业很大的一部分利润空间被白白内耗。早在2007年,宣钢就开始实施SAP的ERP系统,打造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不仅规范和统一了基础数据,而且提高了进厂产品质量,充分体现了质量进步,消耗降低的作用。
3.2 ERP系统堵塞了管理漏洞。
实施信息化后,任何时候,都可以知道库存是多少,消耗量是多少,何时达到报警线,由此推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耗材进度,及时安排采购,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既可以保持合理的库存,也能够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有效堵住了管理漏洞。
3.3 有利于质量跟踪,提高物料进厂质量。
通过实施ERP物料管理,实现了质量数据的实时、共享,能及时、全面提供进厂物资和产品的质量状况,为公司生产提供指导作用;实现ERP系统自动结算,建立了统一的收货、质检、结算管理信息平台,便于质量追踪,在系统内快速准确地查找相关结算物料的质量信息。
3.4 ERP系统提高了人工劳效
通过进厂数据的实时采集,采用ERP自动生成的原料交库清单进行交库,改变了过去手工结算的模式,大量的日常重复性工作由系统代替,不仅保证了交库数量、交库金额的清晰、准确,有利于提高结算效率和减少出错,同时减轻了业务人员、库管人员、核算人员、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各环节的工作效率,及时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仓库建设;仓储资源;好仓库;物流发展;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大仓库以及大配送的基本原则以及物流管理模式构建,需要全面的落实一体化的仓库物资管理,并且建立起统一式的信息工作系统,在此基础之上不断的对物流管理的标准模式以及管理流程进行规范,最终以定额储备的模式,建立起一个高度统一的、高质量、稳定性极强的物流仓库,实现配送以及库存管理方面的统一化。同时,还需要保证仓库物流的配送可以满足服务的基本要求,逐步的减少资金的占用,进而提升电网供应链的整体经济效益以及整个仓库的运作工作效益。在实践的工作之中需要全面的实现仓库管理与南网一体化管理的相互对接,使得资源可以实现共享,进而逐步加快仓库物流的管理和创新速度,为现代化的大配送大仓库管理模式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一、以规范化的运作提升仓库的运营效率
在实践的仓储资源优化进程当中,需要建立起严格的、规范化的运作工作体系,进而全面提升仓库的运营效率。首先,好仓库的建设,并不仅仅只是硬件的改造以及仓库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其本质上还包含有物流的管理以及管理模式的革新等方面内容。在具体的仓储资源优化进程当中,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好仓库的标准是什么,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深入的探索,逐步的提升仓库的运转效率,针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化的分配和管理,并且注重仓库实用性的增强,围绕着硬件、软件等方面,全面的增强仓储资源的优化水准,进而在硬件以及软件之上均达到好仓库建设的标准。
另外,为了进一步的提升仓库管理的效率,还需要针对物资公司的各项工作进行优化与调整。需要针对公司的各项基本物资进行严格的登记以及编号处理,全面的掌握物资的基本情况,根据相关的数据结果建立起详细的数据资源库。另外,还需要在各个省市以及各个地方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使得物资的管理更加规范化、信息化以及现代化。在现有的仓库基本构架基础之上,需要综合的针对各个地区交通运输状况、物流的运转情况、物流的业务量、物流运输以及配送的主要地点以及诸多外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探讨,做出总体的统筹和规划,建立起相应的急救包存储区域以及规划区域,通过相应的评审工作,使得好仓库的运作不再是一个独立运行的体系,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体系,依靠着当前强大的网络资源进行支持。最后,还需要针对二级仓库进行全面优化调整,针对仓库存储的物理地点进行改良,针对交通运输情况进行分析,进而逐步的过度并且取消三级仓库存储的管理,为现代化物流仓储资源的不断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针对老旧的仓库进行合理化的改造,并且提升仓库运作的基本效率,新建新型的仓库,按照相应的计划对相关建设规划进行调整,并且组织没有达到质量标准的二级仓库积极开展改造工作。经过相关的改造,使得仓库面貌出现较大变化,全面的实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推进,使得整个仓库在技术运作流程、装配工作的协调、管理的规范性、搬运装卸以及交通运输等等多个方面有着长足的进步。同时,还需要针对仓库的基本业务操作流程制定出详细的业务指导规范书,针对一些常见的情况,诸如盘点、消防以及标识等等,做出统筹式的规划,使得各项操作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全面提升仓库仓储作业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水准,全面增强仓库的软件实力。
二、以严格的培训提升技能水准
根据上文针对仓库的规范化管理进行全面研究,可以对仓库管理以及仓储建设规划质量提升的基本途径有着更加深刻的掌握。下文将针对严格的培训项目进行细致的阐述,旨在更进一步的针对仓储资源进行优化,建设处符合时代标准以及现代化经济发展要求的好仓库。
在好仓库建设的另外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当中,全面的提升技术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在大配送以及大仓库的运营过程当中,需要全面的增强物资管理的水准,针对管理的模式需要严格执行,对相关的管理细则也需要全面落实,这就需要针对工作人员的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需要保证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可以严格的要求自己,可以全面的、透彻的、深刻的领悟和理解分级管理工作的内涵所在,明确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结合实际的工作状况,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还需要逐步的增加对于各个级别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教育力度,以此为基础,全面的转变工作人员的工作思想观念,将提升技术水准以及增强工作责任心、端正工作态度以及充分的运用新型技术手段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针对各个工作人员大力的宣传大配送以及大仓库的工作要求,明确工作的质量标准,使得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仓库配送工作之中深入的理解并且执行供应链管理的工作细则,严格的按照管理模式来进行工作,建设出现代化的好仓库。
三、逐步降低库存提升周转效率
在好仓库建设的进程当中,还有一个极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全面的降低仓库的库存,以此为基础来增加仓库的周转率,这一点对于全面深入仓储资源的优化改革来讲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如何在实践的物流配送过程当中逐步减少仓库库存,是今后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项目。在当前阶段仓库存储网络逐步统一化的局面之下,在各个级别的仓库存储当中均开展了相应的仓库专项清理工作,并且遵循着谁生产谁负责的基本原则和工作态度,来展开仓库库存的各个项目工作项目,逐步的落实责任制度,针对仓库的源头进行合理控制,全面的实现现代化仓库建设的工作指标。另外还需要逐步的加大针对闲置仓库物品的清除力度,合理的利用一些闲置资源,并且根据物流的情况,对闲置物品进行实时的跟踪,对其利用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同时,还需要逐步的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将仓库当中闲置的物品列入到采购名单当中,追求仓库资源的平衡。
另外一个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增加考核工作的执行力度,逐步的加大对于标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优化的统一协调工作,减少采购过程当中普遍存在的随意性,并且使得物品使用的通用性不断增加,最终在源头之上,提升采购物品的利用效率,建设出高质量的好仓库。为了进一步的减小仓库的库存,增加仓库当中的闲置空间,还需要针对仓库的储备系统以及储备的基本机制进行协调化的管理,而这一点也必将是今后工作的一个核心要点。在现代化的仓库管理当中,还需要将大配送以及大仓库的管理方案和工作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之中,将供应链的基本工作原则全面的贯彻落实下去,重点的针对采购点以及扩网项目进行合理化调整,达到资源合理分配的目的,进而实现仓库的试点工作全面落实。相信在不就的将来,我国的仓储资源储备管理工作将建立起更加广阔、规模更大的网络,深化实现库存结构以及空间的优化协调,最终使得仓库运营的周转率得到稳步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优化仓储存储建设出现代化高质量和高要求好仓库的相关工作细则进行全面的概述和细致研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现代化仓库建设的几个基本原则,同时针对现阶段工作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漏洞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针对员工培训力度加强、老旧仓库的改造与革新、软件以及硬件建设的增强以及逐步减少仓库库存的工作理念等进行深入的探讨,从一个更加新颖的视角对现代化高质量仓库建设以及仓储资源的优化方案进行研究,旨在以此为切入点,深入的探讨好仓库建设的质量标准,明确好仓库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的理念模式,为现代化的仓库建设工作不断前进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并且不断的推动我国的物流事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设.现代仓库建设以及仓储资源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11.
[2]郝渊晓.现代仓库建设以及仓储资源发展的基本原则及信息化管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11.
[3]李长虹,郭耀煌.物流配送以及现代仓库储资源建设.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06.
从客户需求导向来讲,企业市场营销的成功与其物流仓储支撑体系的协同融合是密不可分,企业物流活动基本都与市场营销有关,这构成了市场营销和物流支撑体系两个系统的相互联系,市场营销成为物流的驱动因素,而物流部门只有充分了解营销目标、营销战略、分销渠道、售后服务等信息,才能有效地承接物流实体活动。市场营销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是企业客户核心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关键体系,而物流仓储支撑体系是市场营销的基础载体,现代物流仓储支撑体系对市场营销活动起着直接性、实体性、本质性的支持作用,物流仓储支撑体系和市场营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支持。
2基于市场营销体系的协同分布式仓储管理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基于市场营销体系的分布式仓储系统是根据市场营销管理需要和区域分布为核心的由多个区域仓储中心(RDC)组成的物流仓储系统,在地理位置上根据销售区域需求分布在不同地点,面向终端客户便于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市场营销系统的各地销售公司向企业申请产品,企业物流中心对需求地相关仓库进行查询并立刻得到所有仓库的实时仓储信息,选择仓储数量足够且离该缺货仓库最近的仓库,对其发出调拨指令。显然,基于市场营销体系的分布式物流仓储系统解决了快速反映、实时性问题,并将分布式的仓储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产品销售支撑体系。
2.1面向终端市场,反应敏捷分布式的仓储管理方法大多是将仓储建立在消费市场附近,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地对市场需求及消费者的喜好做出反应,给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较有价值的信息,减少牛鞭效益对需求信息造成的扭曲。
2.2合理物理分布,降低成本采用分布式仓储管理策略,不要求所有仓库的仓储均在安全仓储以上,只要总仓储量保存在系统的安全仓储以上,允许个别仓库的仓储量降至订货点,从而减少订货次数。这种策略能有效的降低仓储的保持成本和订货成本,以及因订货引起的采购费用等成本,从而使整个仓储系统管理成本降低。
2.3整体协同优化,提高效率采用分布式仓储管理策略,由于各仓库之间可在虚拟协调中心的协调控制下进行调拨,能降低供应商与生产商之间的协调及配送成本;同时由于分布式仓储系统的仓库大多靠近市场,向分销商配送的成本也会相应降低,从而能够使整个供应链的配送成本降低,达到多级优化的效果。
2.4减少渠道层级,面向终端分布式仓储物流体系的建立,有效的解决了产品实体的位移问题,使产品趋于直接面向终端配送,减少了因为渠道层级过多导致的牛鞭效应,是企业的生产预测更为准确。
3协同分布式物流仓储管理在市场营销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1信息共享依赖程度高系统中的协调中心是虚拟存在的,需要先进的信息网络将各个仓储点连接在一起,且各种协调的决策基于各仓储点的即时信息。只有各分布式的仓储具有高度的信息共享程度时才能做出正确决策。另外,实施信息系统的总体投入费用较高。
3.2管理控制难度提高由于分布式仓储系统基于虚拟的协调中心,协调中心需要复杂做出何时联合订货、订货量大小以及何时进行仓库间的调拨、如何调拨等决策,在整个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协调中心的作用一旦不能正常发挥,可能导致部分仓库断货,降低商品的可得性,造成成本反而升高的局面。
3.3不能体现规模经济分布式仓储系统的仓库若建立在不同的地点,仓储较分散,各个仓库的仓储量有限,不能形成较好的规模经济。分布网络容量设计、区域性数量分配是效益的基本前提。
4基于市场营销协同分布式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主要对策和方法
4.1确定供需管理协调机制在整个系统建立之初,首先要确定的是供应商与企业的供需管理协调机制。确定诸如企业应该向哪些供应商订货,订货的种类、批次等前提信息。供需双方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为此,要理解供需双方在市场目标中的共同之处和冲突点,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目标,如用户满意度、利润的共同增长点和风险的减少等。尽可能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战略合作关系能够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供应链上的仓储水平、增强信息共享水平、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产生更大的竞争优势,实现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用户满意度以及业绩的改善和提高。显然,供应链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是为了保证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4.2优化仓储选址、规模、数量物流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经营者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以加强企业竞争力。仓库选址作为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战略决策,需要企业决策者综合考虑地理、交通、顾客、管理等因素后迅速做出判断。分布式仓储系统由于在某些条件下需要彼此之间相互调拨,其仓库的选址更决定的调拨的运输成本已经响应时间,因此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根据EdnHoover提出的传统的分类方法,仓库选址可划分为根据市场定位、制造定位和中间定位等。
①以市场定位的仓库:以市场定位的仓库定位于接近主要的需求市场,可获得最大的长距离的从供应商到仓库的集中运输,而向客户的第二程运输则相对较短。该类仓库通常用来作为从不同源地和不同供应商那里获取商品并集中装配商品的地点。仓库位于邻近被服务的市场,可以以最低成本方法迅速补充仓储。
②以制造定位的仓库:以制造定位的仓库通常坐落在邻近生产工厂,以作为装配与集运被生产的物件的地点。这些仓储在的基本原因是便于向客户运输各类产品。该类仓库的优点在于它能跨越一个类别的全部产品而提供卓越的服务。如果一个制造商能够以单一的订货单集运的费率将所有交售的商品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竞争差别优势。
③中间定位仓库:座落在客户与制造厂之间的仓库是“中间定位”仓库,这些仓库与“以制造定位”的仓库相似,为广泛的仓储品种提供集运,从而减少物流成本。为了实现竞争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公司面临着地区化生产的需要。当两个或更多工厂的产品被卖给一个客户时,最小总成本的物流解决办法可能是一个中间的集运及分类仓库。总之,仓库选址需要根据企业的状况以及所生产产品的情况等进行科学的远瞻规划,采用合适的决策方法,选择具有合理的租赁成本以及便利的地理位置的地点。仓库规模和数量由其所服务的市场区域的地理面积的大小、被要求的送货的速度、平均订货多少,以及每个单位当地发送的成本等决定。在确定仓库的规模大小和数量之前,应该先对当地的消费市场进行分析,预测需求量等信息,还要对仓库用地价格或仓库租金、当地运输情况等进行分析,以做出最终的综合决策。
4.3构建信息沟通网络对信息共享依赖程度高是分布式仓储的特色之一,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需求信息扭曲,需要实现各仓储对需求信息获得的及时性和透明性。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构建良好的信息沟通网络,成立虚拟协调中心,对仓储状况联合监管,充分利用Internet,EDI等手段,使仓储各方能够通畅的沟通。虚拟协调中心是信息网络的核心,担负着协调控制各个仓库的角色,起着协调器的作用。协调决策的内容包括对仓储如何在多个仓库之间调节和分配,仓储的最大量和最低仓储水平、安全仓储的确定,需求的预测等问题的优化。
①基于成本的优化控制。供应链的仓储成本结构包括:维持仓储费用(HoldingCost)、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缺货损失成本(ShortageCost)。总仓储成本为三者仓储成本之和。仓储控制的目标就是优化总仓储成本,使其达到最小。分布式的仓储系统中,既有上述基本的仓储成本,又有各仓库之间互相调拨所产生的调拨成本。基于成本优化的控制策略需要综合包括调拨成本在内的各项成本,使其达到整体优化。而要取得整体的供应链优化效果,既要保证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又要保证供应链的协调配合。
②基于时间的优化控制。目前,在相当的范围内,市场竞争已从传统的、简单的成本优先的竞争模式转为时间优先的竞争模式。这就是敏捷制造的思想。因此,仓储优化不能简单地仅优化成本。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仓储优化还应该考虑对时间的优化,比如仓储周转率的优化、供应提前期的优化、平均上市时间的优化等。仓储时间过长对于产品的竞争力不利,缩短仓储时间,既有利于减少仓储,又有利于控制仓储。因此,分布式仓储系统应从提高用户响应速度的角度,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仓储管理水平。
[关键词]山区供电企业;选址布局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39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03
1 山区供电企业物资仓库选址布局现状
电力物资是支撑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实物载体,对于持续保障电力供应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需求,电力物资逐步由“分散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仓库作为物资存储的载体、物流网络的结点,其选址布局对于提升仓储配送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科学合理的布局能够保证仓库在满足物资需求的同时,有效扩大平均覆盖面积、减少急救包数量、提高物资周转率,从而有效加快物流系统反应速度,降低硬件配置、人员管理、物资运输、资金占用等成本,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选址问题属于空间资源分配问题,是运筹学经典研究问题之一。选址问题的求解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具体包括层次分析法、P中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启发式算法等。目前,国内外对于仓库的选址布局研究也非常丰富,比如李婷建立了一个双层选址模型,并设计启发式中心聚类算法进行求解,对电力仓库二级仓库的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刘春辉针对电力物资集约化管理和配送时效要求高的特性,在满足物资及时供应和仓储能力的前提下,建立周转库集合覆盖选址布局优化模型,对周转库的选址及数量进行了优化;覃铭从运输成本、仓库建设成本、仓储成本及惩罚成本四个方面构建了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数学模型,从而对仓库选址进行计算研究。以上研究大多以数学模型为主,且没有体现出山区特点,给山区供电企业的实际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山区供电企业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SG供电局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山区供电企业物资仓库选址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原则,并以此构建山区供电企业物资仓库选址布局评价模型,为山区供电企业的物资仓库选址布局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2 仓库选址布局管理现状和问题
电力物资品类众多,且不同品类物资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具有较大差别,因此对于物资储备网络结构要求较高。目前,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明确了物资仓储资源的整合和网点规划要遵循保证供应、集中管理、统一配送三大原则,确定了仓储规划主要内容,即在电网物资未来需求预测基础上,提出合理的仓储网络层级划分、仓储数量、仓库面积和配送管理模式,以实现提高服务质量并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是,经过分析发现,目前电网企业的网点规划能力不足,存在资源浪费和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仓库布局不合理,仓库数量太多且缺乏统一规划,各供电企业为满足物资需求,不断增加仓库数量,从而导致管理成本不断增加;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对于物资需求频率、需求量及配送时间具有较大影响,但现有研究的电网企业物资仓库选址没有体现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对于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山区,缺乏针对性的原则和标准,无法有效指导山区供电企业的物资仓库选址布局;电网企业对于区域物资需求量缺乏合理预测,仓库规模配置不合理,服务范围界定不清晰,导致库存利用率低下,平均物资储备金额过大,仓库周转率低。
3 山区供电企业仓库选址影响因素与原则
仓库选址布局研究主要是确定仓库数量、位置及服务范围。目前,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物资仓库结构为“区域物流平台+急救包”管理模式,其中,急救包处于各地市供电企业物资仓库层级结构的最底层,负责班组生产、应急抢修所需物资的存放,是本文选址布局研究的主要对象。
3.1 选址布局影响因素
科学、全面的选址布局影响因素分析是合理确定山区急救包选址布局原则的基础。资料研究发现,目前选址布局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和快递行业,比如郭小萍对商业银行网点布局的影响因素总结为市场需求状况、便利性、城市发展规划、网点设施状况等,刘海涛对快递企业的网点布局影响因素总结为地理交通环境、便利性、服务半径、覆盖率等。电网企业物资仓库选址布局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从SG供电局实际出发,按照收集、筛选、评价三个步骤实例分析山区供电局物资仓库选址布局影响因素。
首先,收集影响因素。按照全面性、真实性原则,通过访谈调研、理论研究、经验总结三种方式对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多维度梳理,进而构建形成影响因素集合。根据研究发现,影响SG供电局急救包选址布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员及硬件配置、自然环境、行政区域划分、周转率、抢修时效、交通条件、覆盖范围、运输距离、线路条件、建设及运营成本、区域供电量、设施O备配置状况、年度物资出库量、相邻急救包距离。
其次,开展因素筛选。为确保影响因素能够真实反映急救包选址布局的实际状态,按照有效性、可比性、MECE原则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进而剔除无效因素。
最后,确定影响程度。为科学确定所筛选的因素对山区供电局急救包选址布局的影响程度,特采用专家评分法,在SG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影响因素评价工作,以打分的方式确定了各因素对仓库选址布局的影响程度。山区供电局物资仓库选址布局影响因素筛选及评价结果见表1。
3.2 选址布局原则
根据山区供电企业物资仓库选址布局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选择排名靠前的因素进行分析、提炼,总结形成山区供电局急救包选址布局原则。
3.2.1 交通便利原则
急救包到最远运维点的车程对急救包选址布局影响程度最大,是影响急救包选址布局的核心因素。到最远运维点车程主要由交通条件决定,交通条件越好,则车程越短,更加满足运维及抢修需求,因此,可将其提炼总结为交通便利原则。
交通便利原则是指急救包的选址布局需要确保急救包覆盖范围内的道路畅通、安全、无阻赛,交通条件好,能够满足日常运维及应急抢修的时效要求。具体体现为:急救包到最远运维点的车程适中,不能超过应急抢修的时效要求;急救包补货运输车程适中,不能太远,造成补货困难,增加补货成本;急救包与相邻急救包距离适中,便于紧急调拨。
3.2.2 区域差异原则
急救包所处自然环境对急救包布局的影响程度排名第二,是影响急救包选址布局的关键因素。山区供电局地形地貌复杂,存在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类型的区域,且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山林地区雷雨、冰霜天气较多,道路崎岖、交通复杂;平原地区气候影响较小,交通相对便利,电力设施设备故障较少。因此,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可体现区域的差异性,自然环境因素可提炼总结为区域差异原则。
区域差异原则是指急救包选址布局需要考虑不同区域自然条件所带来的布局影响。主要体现为不同区域的应急抢修次数和物资需求量不同,山林地区应急抢修频繁、物资出库量较多,而平原地区的应急抢修次数较少,物资出库量相对较少。因此,急救包选址布局需要考虑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以及由于环境所带来的出库频率和出库量的差异,根据不同区域自然环境、抢修条件进行合理优化。
3.2.3 效益最大原则
调查结果显示,急救包覆盖面积与供电量、周转率考核情况、建设及运营成本、年度出库物资金额对急救包布局的影响程度排名三到六,是重点影响因素。急救包的覆盖面积越大、周转率表现越好、建设及运营成本越低、年度出库金额越大,说明其在一定的成本条件下,能够满足更广、更多的物资需求,所产生的效益也更大,因此可将以上因素提炼总结为效益最大原则。
效益最大化原则是指急救包布局要考虑不同布局条件下的效益情况。可从整体和个体两方面体现:一方面,从局层面看,急救包的整体布局需要符合效益最优原则,尽量减少急救包数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对单个急救包而言,需要在满足运维抢修需求的条件下,扩大急救包覆盖面积、增加区域用电量、提升物资周转率。
4 山区供电企业仓库选址评价指标体系
鉴于定量研究的仓库选址模型过于量化、实际应用难度较大、数据精度要求高等难点,本文特从山区供电企业仓库选址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原则出发,充分考虑仓库管理人员、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合理构建山区供电企业仓库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评价体系对SG供电局急救包选址布局进行优化。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山区供电企业仓库选址评价模型的构建包括三个步骤:选择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赋权、制定评价标准。
首先,选择评价指标。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全面、准确、客观评价仓库选址布局的基础。本文从评价目标出发,根据建立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参照一般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经验,围绕山区供电企业仓库选址布局优化原则,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梳理各原则所对应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可对比、可量化的基本要求对因素进行筛选、优化,进而以筛选的因素作为仓库选址布局评价指标,构建形成数量完备、结构清晰、内容准确的指标体系。
其次,评价指标赋权。指标赋权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用综合评价包括: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变异系数法、对偶加权、平均系数等方法,且各类方法的优劣不同、适用条件各异。本文根各赋权方法的特点,确定采用德尔菲法,对仓库选址布局指标进行赋权,一方面是由于指标维度及数量较少,不适用于复杂的定量赋权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融入仓库管理人员及专家的意见,从而保证评价结果也能够实际应用。
最后,制定评价标准。山区供电企业仓库选址评价需要建立在各分项指标评价的基础上。因此,合理设计每一项指标的评价标准,是综合评价的基础。评价标准的设计需要以评价对象在各指标方面的实际表现为主,由于客观条件影响,不同地区供电企业在交通条件、区域特征存在差异,因此,不同供电企业的指标评价标准可能会有所差别。具体而言,评价标准的设计需要围绕各指标,对评价对象所有仓库选址候选点进行分析,确定各指标的实际表现情况,并以此为依据等差划分评价等级,设定评分规则。
根据以上步骤,构建的山区供电企业物资仓库选址布局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4.2 指标体系的应用
SG供电局位于粤北山区,地处南岭山脉南部,峡谷众多、山地陡峻,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超过80%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区,交通条件复杂。全局71个物资仓库,分布于3区8县,地理位置较为分散,管辖范围较大。本文通过对SG供电局71个急救包进行实地调研,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确定了各物资仓库的现状,并应用山区供电企业物资仓库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对所有急救包开展了评分,评分结果见表3。
基于对物资仓库选址的评价结果,SG供电局物流中心联合设备部、仓库管理人员对得分较低的仓库进行实地考察,确定了3分以下的7个仓库具备实际优化的可行性,并依据各维度评分情况,参照仓库优化建议表(表4),采取了对应优化措施,有效减少了物资仓库数量,节约了物资仓储配送成本,提升了物资管理精细化水平。
5 结 语
本文选取了SG供电局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资料分析、经验借鉴等多种方式,分析了山区供电企业仓库选址布局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形成了交通便利、区域差异、效益最大三大仓库选址布局原则。基于仓库选址布局影响因素和原则研究结果,本文构建了山区供电企业仓库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并对SG供电局71个物资仓库进行评价。SG供电局物流服务中心根据评价结果,联合设备部对得分较低的物资仓库进行实地考察,确定了优化的可行性,并采取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最终对7个物资仓库进行了合并、撤销等优化处理,有效验证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婷,胡庆东,张国英,等.电力物资仓库布局选址问题研究[J].物流科技,2011(7).
[2]刘春辉,刘鹏,赵艳丽,等.基于集合覆盖的电力物资周转库布局优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3).
[3]覃铭.电网企业仓储网络布局优化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5
[4]郭小萍.商业银行网点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5]刘海涛.快递企业城市网点布局与优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6][美]明托(Barbara Minto).金字塔原理[M].汪洱,译.佛山:南海出版公司,2011.
Abstract: In the case of warehouse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of company A, this paper uses the SLP method to optimize the warehouse layout, optimal moving path, and shorten the transportation distance.
关键词:SLP方法;优化仓库布局;缩短搬运距离
Key words: SLP method;optimize the warehouse layout;shorten the transportation distance
中图分类号:F2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237-03
0 引言
仓库的布局直接影响着仓库的利用率、仓库收发货作业效率等方面,仓库的布局已经成为了企业物流优化的重要方面,合理的仓库布局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有助于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物流技术、整合内部资源、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1]。我国目前大多数制造业的仓储布局现状都存在着仓储面积浪费、仓库的空间利用率低、货物的搬运时间和搬运距离长、无法实现货物的“定置定位”管理等问题。科学合理的仓储布局可以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缩短搬运距离、提高仓储作业效率[2]。
1 A公司仓库布局现状
图1是A公司仓库布局平面布置图。
A公司仓库布局存在的问题:
①仓库布局不合理,搬运距离存在浪费。按照布局规划单一性原则,仓库布局应按照产品的操作流程进行顺序布局,现状的布局却是检验区和包装区间隔较大,加大搬运路径,从仓库的平面布局图上可以看出靠近出口的“黄金储区”被包装箱存放区、办公区和叉车充电区域等占用,在进行发货时会造成产品搬运距离上不必要的浪费。
②地面堆码货物。地面堆码的存储方式没有充分利用仓库的上层空间,这对仓库的存储空间造成了浪费。合理的存储方式对提高仓储部的作业效率乃至公司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 SLP方法对仓局布局优化
2.1 仓库内物流从至表,如表1所示。
2.2 作业相互关系的确定
物流等级分析表,如表2所示。
物流关系分析图,如图2所示。
2.3 非物流关系分析
非物流关系分析图,如图3所示。
2.4 综合物流关系分析
综合物流关系分析要综合考虑物流关系分析和非物流关系分析两方面,需要量化物流强度等级和非物流强度等级,去A=4,E=3,I=2,O=1,U=0,计算量化后的作业单位关系,设置物流关系权重M=2,非物流关系权重N=1,作业单位综合相关表如表3所示。
建立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表4所示。
根据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得到各作业单位布置的顺序依次为:1-包装区,2-存储区,3-检验区,4-发货区,4-办公室,5-叉车充电区,6-装配区,6-包装箱存放区。
2.5 绘制位置相关图
表5是等级线条图例及单位长度,图4是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2.6 确定作业面积
得出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如图5所示。
2.7 绘制平面布局图
图6是优化后的仓库平面布局图。
3 结论
合理的仓库布局能够充分发挥仓库的设计能力,充分有效地利用设施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距离与强度,简化作业流程,为从业人员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良好工作环境而合理的作业方式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仓库的运作率和准确性,节约运作成本。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和货位分配对提高仓储作业效率十分有效,可以减小仓库面积的无效利用、增加仓库空间面积的利用、减小货物的存取时间和搬运距离。
参考文献:
[1]董海.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85.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数据仓库 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1实施策略
2003年中国建设银行制定了《中国建设银行科技应用总体规划》,确定了项目群实施规划、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规划。规划中明确了建设银行的目标应用体系架构、技术架构以及项目实施路径等,规划出未来5-10年建设银行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旨在为建设银行业务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不断提高建设银行的盈利能力。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建设银行以数据集中为前提,通过数据仓库为基础,通过信息管理平台持续开发客户分析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等应用,使建设银行信息化水平和内部管理水平走上新台阶。其中数据集中和数据仓库的建设是关键步骤。
2Teradata FSLDM客户化
2.1 FSLDM简介
Teradata FSLDM是预先构建的逻辑数据模型,利用它可以直接开始数据仓库模型设计。它是一个纯粹的逻辑数据模型,可以运行在任何数据库和平台上,与Teradata数据库无关。
2.2客户化策略
客户化方法论可以概括为自底向上、从顶至下以及自底向上和从顶至下的联合使用。下面我们简要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一下对比和分析,主要从策略、过程等方面的特点来决定到底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开发。
首先,自底向上法是指先从较下层设计开始,也就是说去解决问题的各个不同的小部分,然后把这些部分组合成为完整的应用。这种设计方法主要是要根据系统功能要求,从具体的逻辑部件或者相似系统开始,凭借设计者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其进行相互连接、修改和扩大,构成所要求的系统并保证系统功能的实现。从设计成本和开发周期来讲,自底向上法一般优于自顶向下法,但是由于其设计是从最底层开始的,所以也存在难以保证总体设计的最佳性的问题,一般适用于探索性的开发项目。在银行建设数据仓库,自底向上策略一般是从某个数据仓库原型开始,选择一些特定的为企业管理人员所熟知的管理问题作为数据仓库建设目标。该策略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以较小的投入在短时间内取得局部成果。
结合银行业务特点,一般来讲,按照数据仓库的思路建设信息决策系统已经有一定的先例和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不应该算作探索性尝试,而是目标明确、长期规划的建设过程,所以应该采用从顶至下的方法进行。也就是说,在开发前就已经具备数据仓库的系统定位、实现目标、应用范围等内容,这种策略对开发人员的开发经验要求和管理层、建设者的预期目标明确程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实际上,在许多数据仓库设计过程中,是混合使用从顶至下法和自底向上法的,因为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从银行来讲,主体策略采用从顶至下法,在一些局部的、不熟悉的领域,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进行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以积累经验、规避风险,这样的组合应该是理想而明智的选择。
2.3 FS-LDM主体结构
Teradata FS-LDM在某银行客户化改造覆盖了11大主题区域,包括团队、资产、财务、营销活动、协议、渠道、事件、内部结构、产品和地域等。
3具体实施策略
在某银行Teradata FS-LDM客户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是分重点设计主题、自主设计主题、简化设计主题等不同类别,根据每种类别的特点和目标来分别制定有针对性实施策略的原则。
4在某银行的BANK-LDM 管理界面
某银行建立了专门的平台管理LDM,在这个平台界面上可以对LDM进行词法分析、关联实体分析、父子实体分析等操作,LDM的开发和维护人员可以通过IE浏览器改元数据管理平台,对自己负责的相关模型进行查询和分析。
数据仓库在初期建设时还没有到考虑模式优化问题的时候,因为此时不仅数据量少,而且加载的应用也少。但是,随着应用的推广,数据量不断加大,应用不断增多,不断会爆出空间效率等问题,必须后期进行调整优化,可以优化逻辑模型,也可以针对物理模型优化。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充分事前的设计和实施中的不断改进,逻辑模型在项目完成时可优化的范围小,通常集中于协议、事件等主体。后期我们已物理模型优化为主。
物理模型优化的原则主要是一要结构层次一致性、二要结合具体运行环境、三要针对Teradata的特点。
逻辑模型设计是基于三范式的分层结构,这样可以保证模型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但与此同时可能产生大量关联表,优化时需要考虑精简。另外通过脚本相关算法的优化以及调度机制的优化,提高运行效率,从整体上缩短仓库运行的时间窗口。
据上述目标原则,物理模型优化主要通过数据冗余和数据清理、拆分以及针对Teradata性能优化来实现。在进行脚本优化时要先优化关键脚本,脚本优化要注意与物理表结合。优化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工作,保证优化不改变应用正常应用,也可以验证优化效果。优化尽量选择在仓库的非主要运行日进行,避免资源紧张对正常运行造成干扰。
参考文献
[1] 郑承满.数据仓库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电脑, 2012(07).
[2] 冯健文,林璇.基于ODS的数据仓库模型研究[J]. 微计算机应用,2012(04).
1多级配送概述
1.1多级库存管理的含义
多级库存管理是随着企业规模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单一的库存管理已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因此,需要通过多级库存管理来实现企业内部库存管理的优化。多级库存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60年,是基于学者Scarf和Clark的研究结果而形成的。他们认为,在进行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多个层级的库存管理,而企业中如果存在一个库存的联结点,即可以通过该库存连接上下游之间各个节点的库存管理以满足在途库存管理的需要,建立起多级库存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进行库存管理的时候,不仅是需要检查节点库存的管理情况,而且需要检查各个节点上下游之间的库存管理情况。在进行多级库存管理的控制情况下,企业的库存管理不能仅仅是满足企业生产运营的需要,而且需要通过多级库存管理,来满足企业整个供应链的平衡发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库存管理不仅是企业单一的库存管理,而需要将库存管理上升到企业的整个战略管理的层面上,是一个服务于整个供应链系统上的库存管理内容。也就是说,企业的多级库存管理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各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减少由于需求层级的变化而带来的管理变化,进而预测需求的差异叠加,以及供应链中的各种不确定性。
1.2多级配送系统优势分析
多级库存管理和单级库存管理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单级库存管理是构成多级库存管理的基础性内容,当多级系统中各环节成员只根据其相邻下级所给出的信息数据进行决策时,那么供应链整个系统中就存在着放大的趋势,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牛鞭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上各个环节进行决策的基础性内容就是需要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求信息预测、订货批量效应、价格波动效应及限额配给。为了减少牛鞭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根据一定的方法来加强供应链上的管理,也就是通过信息共享、协调订货或者减少订货期等手段来解决牛鞭效应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当配送中心出现货物短缺时,多级配送系统从生产商到销售商的响应时间会增加,从生产商到销售商的总提前期是各个层级的提前期的总和。库存成本和配送成本增加,也会导致配送中心的自身成本变得十分高昂。随着供应链环节的上移,需求的波动不断增多。在配送系统中增加层级将会导致牛鞭效应。因此,在供应链上实施销售点数据信息共享,使供应链中每个成员都能按照顾客实际需求进行更准确的预测,从而减少需求预测的变动性,进而减少牛鞭效应。同时,实施共同预测与共同计划,能保证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从供应链的整体出发来设计零售商的库存补充控制策略,由于零售商与最终顾客的消费有关,因此关键在于补充零售商的库存,常用的方法是由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和连续补货策略。通过先进通信技术可以缩短信息传输和订单处理的信息提前期,并且通过直接转运来缩短运输提前期,通过实行柔性制造来缩短制造提前期,通过事先送货预告缩短订货提前期。提前期缩短了,那么需求的变动性也相对减少了。而要减少订购批量,则需要减少与固定订购费用有关的订购、运输、验收费用,可以利用电子订货系统来减少订购费用,订购批量的减少可以降低供应链中相邻两个环节积累起来的变动量,从而减缓牛鞭效应。
2基于多级库存管理的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网络的设计
2.1设计目标
合理的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网络设计保证了连锁企业的运作效率,其中库存系统是连锁企业保证门店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配送网络设计中,通常只考虑了运输成本和设施选址成本及分销中心库存成本对系统总成本的影响,而没有考虑门店和配送中心多级库存系统对成本的影响,所以本文在构建配送网络模型的过程中考虑到多级库存系统对总成本的影响,力求达到总成本最优。
2.2数据的规范与处理
在对连锁企业配送网络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物流配送网络约束要求,然后在现有的仓库节点中认为确实应该保留作为一级仓库的,在模型的规划约束条件下被赋值为1。另外,从一级仓库到所覆盖区域配送网点的运输时间是基于现有的道路及交通状况所做的优化计算,没有考虑未来的道路规划发展情况。因此,对入选方案的部分仓库也应作出城区规划调整,方案调整后,提出新的优化结果。在模型构建中,对数据的规范和处理有如下方法。(1)仓库定位。在电子地图上把一、二级仓库、临时库存的坐标全部进行定位标出。一级仓库在原有的一、二级仓库中挑选,设计成辐射区域的中心仓库要满足门店时间服务的需求。(2)数据提取。在电子地图上提取每个一、二级仓库对临时库存的距离与时间参数。(3)数据转换。配送服务区域的分类:服务城区为商业中心及大型住宅小区等人口高度集中的区域,在此范围内的临时库存要满足2小时的配送要求。比照电子地图,划出范围,除此以外的地区为郊区。特殊情况下,郊区4小时配送服务要求由一级仓库响应,乡镇6小时配送服务要求由一级仓库响应。按照0~1规划和覆盖理论的要求,以临时库存为主体,如果能在一、二级中心仓库的覆盖范围内(2、4、6小时的响应时间),它们对应的交叉点的模型参数值就为1,否则就为零,为1的含义是这个临时库存可以被对应的一、二级中心仓库所覆盖。
2.3模型建立
模型的目标函数是所有的一、二级仓库数目最少,约束条件是所有的临时库存至少要被一个一级或二级仓库所覆盖,具体的数学表达方式如下:表示第个候选一级仓库,即原有的一级仓库或二级仓库;表示第个临时库存;表示第个临时库存是否被第个候选一级仓库覆盖,若被覆盖,就为1,否则为0。根据物流公司的服务水平要求得到,当临时库存位于城区,从第个候选一级仓库至第j个临时库存的时间小于2小时,或临时库存位于郊区,从第个候选一级仓库至第j个临时库存的时间小于4小时,或临时库存位于乡镇,从第个候选一级仓库至第j个临时库存的时间小于6小时,则=1;否则=0。因此可以得到规划模型:目标函数:,即一级仓库的数目最少;约束条件:。
3网络设计优化后的效益分析
3.1服务水平的提高
由于原来的仓库网点随着城市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其道路拥堵和便利性变差,这次规划后确定的一级仓库一般都具有比较好的区位交通条件,这样不但可以缩短对应急抢险的响应时间,也减少了配送时间,表1是经过优化后得到的指标分析结果。表1仓库管理各项指标分析指标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存货周转率(%)3.243.363.114.21仓容利用率(%)0.380.390.360.61存货周转期(天)22222319货物损耗率(%)0.110.120.150.09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企业多级配送的效率优化,企业的各项仓储管理指标都得到了优化,特别是仓容利用率通过优化仓库的布局,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解决了公司因为规模扩大而带来的仓库不足的问题,节约了新建仓库库房项目成本的支出。
3.2弱化“牛鞭效应”
原来采用的是三级库存管理系统,每个层级的仓库数量较多,某些仓库只要稍微增加一点需求,就会向下游节点的仓库产生巨大的放大效应,从而放大整个企业的库存量。优化设计后不但减少了层级数量,且大量减少了一、二级的仓库数量,导致牛鞭效应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虽然库存降低的程度和仓库的管理水平也有关系,但是库存量的降低很多时候是必然的。
3.3运营成本的降低
智能化立体仓库系统前期的设计主要包括存取设备、储存货架、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监控及管理体系和自动控制体系等,实现智能化立体仓库既能独立运行,又可以与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联合应用。其主要特点主要有:充分利用空间和占地面积;利用并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货物运行的路径可以优化,同时确保路径最短最优,还可以根据货物的实际质量和高度等信息自动分配最合适的货架位置,从而提高效率和准确率;立体仓库设计要以资金低和简洁为基础;仓库区域实行无人操作和封闭式管理的模式,仓库还要设置多重安全装置,确保所有类型故障都会通过相应的途径进行报警,同时在计算机上有故障点的提示信息;智能化立体仓库系统要有较高的扩展性,可实现系统升级和优化等,还要与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操作模式为人机对话的方式,其模式要有手动、自动(包括单机自动和联机自动),操作步骤和方法要保证简单;智能化立体仓库系统要保证对电力计量设备实现全面性和实时性的监督和控制,同时要对物流信息进行相应的跟踪和管理。
2电力计量设备管理中智能化立体仓库的应用流程及建议
2.1电力计量设备管理中智能化立体仓库的应用流程
1)智能化立体仓库出入库流程。智能化立体仓库入库流程:将新购置的资产导入资产报盘并建立资产信息,生成入库指令后进入智能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检测条码及外形是否符合入库要求,如果符合立即入库并记录到库存帐目中,如果不符合则须调整条码和外形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经过检测或者轮换的退回资产也进入立体仓库监控系统,其后步骤与上述一致。智能化立体仓库出库流程:首先将出库单写入到系统中,然后提取出系统的出库单后输入资产数量和规格,生成出库指令并进入智能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取出方式分为全盘和非全盘,如果全盘取出需要确认出库资产同时将相关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系统出库单后,修改对应的库存帐目;如果是非全盘取出,也需要将出库资产进行确认,然后发送相关信息至系统出库单,将剩余资产发回到原来库存位置后修改想要的库存帐目。
2)智能化立体仓库管理及监控系统。首先是堆垛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要相连,这样能够保证对堆垛机、物流信息和故障进行实时性的监控,堆垛机控制系统将各自信息、状态、故障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发送给监控计算机,并作出快速判断从而实现统一的监控和调度;输送系统和监控系统相连,监控系统及子系统对设备运行、故障等进行全面及时的监控,然后对监控到的信息和状态进行分析并处理,再发送给监控机实现全自动的监控体系。上述所有的故障报告或状态报告都会向监控机发送出入库信息、流向及出入库托盘位置等,监控机就能根据实时信息对设备进行调度,实现高效率的输送货物,也能对入库资产的库存、货位等信息进行管理,真正实现了设备运行、监控和管理的统一;仓库管理系统和营销管理系统计量管理相连,营销管理信息提供将计量数据、出入库信息等发送给仓库管理系统。
2.2智能化立体仓库的建议
新购入的资产入库要采取报盘方式,一次性完成装箱和入库以避免重复录入;订货要根据存储单元大小,包装尺寸也要符合要求;消防系统要充分考虑库房容量、资产价值和建库投资等情况考虑;尘土会影响智能化立体仓库的正常作业,因此要配置相应的除尘设备;智能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中,不仅能利用多种颜色对货架位置的状态进行区分,同时对资产的状态进行区分,也采取不同颜色表示资产的多种状态,包括待修状态、待返厂状态、新购状态、合格状态等;智能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实际操作性以及盘点特性等;结合电力计量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智能化立体仓库的特点,对系统的出库管理、入库管理、运输以及拆装箱等模块的功能进行优化和完善;运输箱如果有过多尘土,在进入到仓库中时会或多或少的带入一些尘土,而尘土会影响智能化立体仓库的正常作业,因此运输箱应该配置相应的防尘盖板,从而确保智能化立体仓库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来自于《民营科技》杂志。《民营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