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5:37: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合理规划时间的重要性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城乡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研究
在当前城乡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与管理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关系着整个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目的及其重要性分析
(1)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主要目的
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建设现状、发展趋势的分析与研究,全面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框架和城市交通网络。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对生态地带、产业经济发展空间以及社区和公共服务区域的设施等,进行优化整合与布局,并在此基础上划定城市规划范围及其发展方向,从而为城市的次区域规划活动编制、审批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从实践来看,当前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促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项活动之载体,社会经济的规模、结构以及发展水平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对城市的发展要求也有所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是城乡建设过程中的发展动力,而且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第二,可确保城市发展与当前的城市社会发展相适应。建设城乡建设过程中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终极目的在于为人民服务,而城市社会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不同人群的利益,它可以有效适应当前城市社会变迁之趋势,能够有效满足不同社会人群的客观需求,在平衡不同利益群体切实利益的基础上,发挥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第三,可保证城市功能的优化,并始终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尤其是空间上的拓展要求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相适应,建筑结构的数量增加应当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良性扩容有机联系在一起,而且城市财富积累应当与城市社会的人文要求相一致。上述城市发展要求,都要通过城市规划与管理来实现,这也是该项活动重要性的具体体现。
2、当前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虽然当前城乡建设过程中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规划缺乏执行力,指导思想理念有待进一步创新。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思路不晰等现象,同时也没有一套科学完善的执行方案和指导体系。城市规划与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规划中缺乏有效的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完全没有品牌、形象意识,同时也没有商业意识;对布局规划中的相关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实践中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合理现象;城市规划中的建筑外观缺乏特色,多采用单一的样式或格调。
其次,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起步较晚,而且思路等各都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从实践来看,当前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类似于老牛拉破车式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承载能力急剧下降。当前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水平赶不上社会发展的进度,城市建设需要很多的资金支持,而多数城市的资金投入渠道相对比较单一,加之资金匮乏,因此很难真正地落实到位。
最后,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管理的程度比较低,没有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规划与管理机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市民的积极参与,每一个公民若都能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则城市繁荣将指日可待。城市规划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坚持的思想方针政策,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若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及具体人员的目光比较短浅,则可能会造成城市建设相对落后,难以跟上时展的步伐。
3、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城乡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和管理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规划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加强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正确认知。加强城乡建设过程中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应当全面了解当前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想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全面了解该城市的实际情况,其次包括城市发展历史、地理条件以及人文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应当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了解我国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城市规划管理,实际上是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非简单的建筑结构建造,实践中若想真正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最重要的就是适应当前城市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利益追求模式,为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打下非常的坚实的基础。
(2)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编制。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手段,编制城市规划方案,并在城乡之间加强科学合理的设计。首先应当转变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理念,传统的城市规划工作均是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基础,而这一想法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之需求。其次,应当从城市规划编制开始,多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实施之前,还要认真听取权威人士的说明,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思考,以保证城市规划管理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同时健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防止纰漏与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乡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要求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以保证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实践中,若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则可能导致施工材料选择的失误以及施工流程的混乱或错误,因此在城市规划管理方案中,应当严格管理机制。
结语
城乡建设中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具有工任务重、工作量大等特点,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各部门之间的有机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丹.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版,2012(11).
[2]覃凤关.分析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加强城市规划及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03),
[3]胡博华.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现状及问题对策分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版,2012(15)
[4]曾明颖鲜青松.浅议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城市生态问题[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
[5]姜政.城市规划与管理浅论[J].建筑管理和质量,2011(2).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规划;规划执行情况;建议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准则,而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一准则更加重要与实际。大学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地方,合理安排时间、有效执行时间规划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当代大学生的时间规划实际情况怎样?是否每位大学生都能制定合理的规划并严格执行?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有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本次特意开展了“大学生时间规划现状及其执行度” 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是全日制本科大一到大三的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就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进行问卷抽样调查。调查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77.5%。
二、结果及分析
(一)时间规划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根据自己的目标任务,“每天都有合理规划”的人仅占总人数的5.9%,“有大致规划”和“没规划,但是会为目标而努力”的人,占总人数的38.2%和39.8%,“没有时间规划,每天总不清楚该干什么”占总人数16.1%。这一现象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缺乏明确、合理规划,反映了广大学生群体缺乏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和方法。
(二)时间规划的执行情况。调查从“每周的课余时间有多少是在执行自己的时间规划”以及“每周时间规划的完成情况”两个方面入手,考察了82位有时间规划的同学的用时情况、完成情况以及效率三个方面。分析数据可得出两个信息:1,有时间规划的同学其时间规划的完成情况差强人意,75.6%的同学完成度在30%-70%;2,花费的时间和完成的程度呈正相关,表明大家的效率并不是很高,这并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影响时间规划执行的因素。影响因素的可选择项从内、外因素两方面设置,但对82位有时间规划的同学的调查结果却指出内在原因是影响时间规划执行的第一因素。在排名前三的影响因素为“自己懒散”、“学生活动”、“时间规划本身不合理”。由此可以看出,惰性是实现时间规划的劲敌。此外,从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受多因素共同干扰。
(四)没有制定时间规划的归因。在本次问卷中,针对没有时间规划的104位同学提出了“没有制定时间规划的归因”(可多选)这一问题。根据统计结果显示三个票数最多的原因依次是 “时间规划有必要,但主观上自己不想规划”、“规划了难以顺利执行”和“不知如何规划”。从各选项的票数可以看出,许多学生没能充分意识到合理有效的时间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难以执行”和“不知如何规划”则反映了当代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制定合理时间规划的科学方法。
三、大学生时间规划的建议与策略
(一)树立时间规划的意识。进入大学,大量可供自由安排的时间决定了树立时间规划意识的重要性,它是当代大学生度过充实大学的第一步。而意识观念的培养要根植于内心,这就需要学校与学生个人共同努力。
(二)必要的时间规划辅导。获得较合理的时间规划方法可以从学生和学校两方面实现。一方面,学生可以参考时间管理的书籍,参加时间管理辅导训练,用理性科学的方法指导时间规划。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关于时间规划讲座、邀请优秀大学生分享经验,帮助学生树立时间管理理念,制定合理有效地时间规划。
(三)将时间规划设计为合理有效、可执行的时间表。规划得以实施依赖于科学的时间表。因此在制定时间规划的时候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1)结合“生物钟”,区分重、难点。把难度大、重点的事情放在对自己来说价值最高、效率最高的时间段来完成;(2)分解目标,步步击破。将大目标切割为每天可完成的小目标,步步为营地执行小任务不仅能够让每一天的生活过得充实,而且能够在一段时间后体验成就感。
(四)建立长期的反馈、修正制度。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由于多种原因规划的执行进度可能会有所变化。按部就班、不变通只会徒添烦恼、影响计划。我们可以在时间规划执行期间收集影响计划进行的资料,及时清点计划执行的进度,还要在完成一定的时间规划后总结经验,调整下一步计划的制定。
(五)营造强烈的惜时氛围。懂得时间的价值才会珍惜时间。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惜时观念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各种形式营造珍惜时间、追求高效的氛围,让大学生时时刻刻都体验到“时不待我”、“莫等闲”的感觉。
四、结语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是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却会结出不一样的果。珍惜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不仅能使大家实现目标,度过充实、丰富的大学四年,也能磨砺大家的品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就让我们珍惜时间规划时间,发挥每一分钟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岑昀,周敏.浅析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问题[J].中国市场,2011(10).
[2] 方寒晗,戚萍,朱杰.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调查报告[J].职业圈,2007(08).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网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 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也涉及千家万户,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和保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电网规划工作就彰显其重要性。为避免县域电网规划失误造成投资的浪费或重复改造,一方面要借鉴和汲取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当地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电网规划工作。但在实际电网规划工作中存在着影响诸多问题,如基础资料收集、负荷预测、网架结构布置、电网规划与县域整体规划的协调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电网规划的正确性、科学性和适应性,其中,最为突出问题就是电网规划和县域规划不能够协调发展。首先,电网规划大多由电网企业单方面开展工作, 与城市规划之间的衔接不是很紧密, 地方政府和电力企业之间的关系定位不够明晰,电网信息和县域市政建设信息不流畅,形成各干各的局面,两者之间相互协调性不尽完美,造成电网项目落地困难重重。其次,电力企业进行电网规划时,调研工作不深入,没有因地制宜,在一些变电设施用地、输电线路通道走廊等规划用地不是很合理,导致电网建设占用了过多的土地,给城市规划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缺乏科学性。
二、做好电网规划工作的几点对策
1、做好规划工作基础资料的收集及分析工作
县域电网规划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原始资料及规划方法。没有足够和可靠的原始资料,任何优秀的规划方法也不可能取得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一个优秀的电网规划必须以坚实的前期工作为基础,包括搜集整理系统电力负荷资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电源点和输电线路方面的原始资料等等。为保证规划工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前期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非常重要,包括规划基础年的电量、最大负荷、分区负荷、经济发展指标、产业电量发展指标、电网及设备现状等基础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城市电网规划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2、做好负荷预测及网架结构的布置
电力负荷及电量的增长取决于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技术构成的变化,均要影响电力的需求量。电力负荷及电量预测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现阶段,各地招商引资力度都非常大,建设了大大小小的各类工业园区,普遍存在报装负荷与实际用电负荷差距很大,用电负荷不是很确定以及企业用电容易受经济危机影响等问题,给电力负荷及电量预测带来很大的困难,使得做负荷平衡往往不是很准确,给电网规划建设项目带来误导。然而,供电区负荷的大小又决定主网布点及网架结构的规划,因此负荷的收集、预测及特性分析非常重要。因此,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及时掌握各类大型招商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通过规划年内各区负荷的收集,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准确的预测,推算出分区负荷在规划年的增长情况,根据分区各个规划年份负荷的预测结果对网架布点及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使得城市电网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3、做好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非常必要,关键是要处理好两个规划间的关系。电网规划的目的是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提高总体社会效益,应该说电网规划主要侧重于城市空间内电网的科学合理布局,更多地强调技术和经济层面的合理性。城市总体规划是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作的一个综合全面规划,更侧重于规划市区的科学合理的布置,更多地强调规划实施的管理与指导。两个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都涉及到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和空间走廊,它们之间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因此,两者的衔接首先要落实到规划的编制阶段,在审批和实施的过程中也要衔接。电网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原则下进行编制,以往电网规划仅是将规划项目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之中,变电站位置和线路走廊都是未定数,政府规划部门难以预留与控制,往往形成“建时再定”、“随建随定”的状况,不能做到实际上的有效的衔接。结合本人多年从事电网规划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实现规划同步,确保规划编制时间、年限的一致,并同步进行修编与调整;二是提高规划可操作性,电网企业与规划设计单位共同开展城乡供电专项规划和35千伏及以上电网的布局规划编制,实现变电站和线路精确到地理坐标点、廊道宽度和转角位置,乡村变电站和线路走廊落实到具体乡村位置,专项规划经由省(市)政府审批,与城市规划有机衔接,作为电网建设和省(市)域空间管制的重要依据和内容。三是建立统一规划体系,搭建平台,实现信息畅通。
4、做好电网规划的对外宣传工作
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电力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和环保等科学知识宣传,增加居民对电力设施的科学认识,以消除居民对电力设施建设的抵触情绪和安全顾虑。 积极争取政府政策,促使政府各部门支持电力建设,建设绿色通道对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线路路径等问题按照相关标准并在规定时限内给予解决。尽量营造全社会关注电力建设的氛围,努力推动电网规划的有效落实。
【关键词】重要性;规划;设计
当今社会办学条件越来越好,校园扩建、重建、新建已相当普遍,校园的规划与设计至关重要,它是校园建设的灵魂和条件,也是一种艺术的创作过程。正验证了唐代画家张彦远的诗句:“书画之艺,皆需意气而成……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无则无,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这项工作做得好,可以缩减资金投入,提高校园功能和利用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规划是设计的奠基石,它以人为本,创造和谐
校园的规划就好像一副画的构图一样,要认真研究校区周边的环境,熟悉校园布局的规范和要求,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要让师生有充足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空间,生活区、教学区、体育场区合理分布,避免房改后对校园正常的教学次序产生负面的影响。规划本身是一种创作,是创作就要追求创新,应该具有独立的个性,别具匠心。学校及建设处领导去国外考察比较有名的院校,吸百家之所长,形成一整套理念,再根据新校区的环境,最终生成“湿地书院”的校园文化理念,使我们的校区建设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二、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
校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广义来说,它包括学校的软件建设(如学科建设、师资建设、文化建设等等)和硬件建设(如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设备建设等等)。从狭义来说,校园建设就是学校的基础硬件建设。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校园建设都包含丰富的内容,需要系统考虑、统筹安排。如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就包括建筑布局、建筑单体建设、景观、道路、河流等内容,要考虑环保、人防、消防、交通、生态、人文等因素。这些内容和因素本身又包含很多子项目。所有这些项目和子项目既自成一体又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这些都决定了校园建设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要运用创新发展的理念,系统的观点,通盘考虑、预先规划。
更重要的是,学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如斯坦福大学,1920年还只是一所“乡村大学”,但到了1985年就已成长为全美大学的第一名。立志做东方斯坦福的杭师大也在过去的100年里经历了飞速的发展,从师范类专科学院成长为综合性大学也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在新的100年里,我校也将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将成长为一所“省内来自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这就要求学校建设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放眼未来,要着眼于校园将来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斯坦福大学仅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就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科学的发展规划理念。我校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也离不开科学规划的作用。需要用“大气的规划、大手笔的建设”来“请大师、造大楼”,确保校园建设100年不落后,建设成果既能满足当前使用需要,又能适应学校将来发展需要。
近十多年里,国内高校普遍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建设热潮,包括老校区的改建、扩建,异地分校、新校区的建设。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重新反思校园建设,逐渐认识到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学校建设的突出重要性。“规划先行,以科学的规划指导校园建设”已成为高校的普遍共识。
三、设计创作人性化,且适度超前
设计是在规划的基础和范围内对校区设施的创作过程。首先做到功能满足需求,符合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文、理、化、艺术等教学类分区,多媒体教室、报告厅、演播厅、舞台设计等细化功能用房,校园一卡通、广播网、监控等智能化系统。大到建筑单体,小到建筑和装修节点,我们层层把关,制定设计要求细则,把校园功能要求放在首位,把设计细则反映的图纸上,最终实现校园更具人性化的建筑特点。建设一所新校的目的是改善教学环境,使校园的环境成为无形的教育者。学生走进校园,便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因此校园的设计是“美”的创作过程,首先体现的是艺术美,建筑物、溪流、山丘、草坪、小桥、雕塑、树林等构筑了一副美丽的画面。
四、设计的重要性
方案设计是整个设计工作的前奏,是一个从有到无的创意设计过程。需要大量的理性分析、收集整理和沟通工作,建筑的总平、空间、立面、外观效果、内部装饰效果等设计,它是建筑设计的灵魂。设计的好坏,成败主要取决于这个阶段。目前设计招投标形式主要就是方案设计招标,投标单位方案设计出彩、功能考虑细腻、经济实用、符合专家及业主的规划理念,最终取得中标。实现施工图到最终建筑实体的延续。说的透彻点,方案设计是设计成果的必备条件也是必经之路。建筑设计方案根据规划要求,还有城市文化、校园文化、空间舒适度、历史因素、生态环境、城市交通等的影响。
设计贯穿建设工程的规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工程建设阶段、竣工阶段以及后期安全使用阶段,周期较长。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进度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大量的事实说明,把好设计这一关,是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缩短 极为关键的一环。一座好的建筑物能延续数百年上千年,它蕴含着设计者和建造者的结晶。可以说设计是建设项目的灵魂和导向,项目资金的投入和设计分不开的,项目投资目标是通过设计得以实现的。
建筑外形的恢弘、亮丽,建筑品质的体现,质量的保证,节能环保,合理的内外部交通组织,各种功能的合理布局是通过设计来达到的。一座建筑不论外形还是内部功能所具有的设计思想先进性、创新性和唯一性以及建筑风格突出、艺术价值高和地标性,那么这座建筑则是成功的建筑,甚至数年后,它的品质都会得到延续和继承。
五、规划和设计的关系
校园建筑应有校园建筑的特色和风格,探求适应学校的教育学习生活,反映学生的心理与环境作为崭新的建筑形式,是建筑师把握的关键。校园建筑的风格会给人以强烈的第一印象,更是代代已毕业的学子们永久回忆,校园建筑虽然有比较多的类型,有其各自的特色风格,但也注意建筑群体组合效应,适合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在设计时注重校园建筑的整体性效果、建筑与校园环境有机融合,使其达到和谐统一。实现校园环境与教书育人理念相融合,创造一个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别具特色的校园环境,是校园建设项目中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因素。
随着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城市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规划成为一项人们非常关注的工作。环境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主要内容,环境设计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感受,因此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环境设计十分重要。
关键词:
城市规划;环境设计;重要性分析
城市的容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要想建设一座环境优美、职能健全、布局科学的城市,需要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职能已经能够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目前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比较明显,因此做好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环境设计工作非常重要。
一、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
解读了解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是了解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城市规划重要性的前提,在城市规划中,涉及的主要概念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设计、城市建设等,这些概念具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些概念都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但是每个工作的范畴又不尽相同。
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个城市在某段时间内的社会发展目标所进行的规划工作,城市规划既服务于城市发展,又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方向,因此城市规划工作也是一种综合性管理工作。城市规划能够避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企业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合理规划企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出色的规划才能够有可能打造出出色的城市。城市规划总的来说,是站在一种全局性的视角来把握整个城市的发展格局,对城市规划的认识一定要结合相关的规划常识,在规划常识的理解下,逐渐探知城市规划的意义。也就是说,任何城市规划都要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状态,在这个实际发展状态中进行规划。
2、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城市建设中人们尤其关注的内容,城市设计主要是按照城市发展的整体目标进行系统和比较详细的设计,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细化,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之间既存在差异又有联系。与城市规划相比城市设计具有抽象性、数据化等特征,只有通过城市设计工作城市规划才能够进一步得到体现。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化的实践,没有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设计也是不存在的,所以说,城市设计是在城市设计中进行的,是在城市设计中一步一步地完成城市规划的具体目标的,总而言之二者一个是在宏观上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另一个是在微观上保证城市发展的方向。二者的关系是不可以分开来认识的,必须把二者紧密联系起来。
3、环境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环境设计主要是利用一定的围合手段,对城市的空间界面进行处理,环境设计的目标是提高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居住舒适程度,因此环境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从整体上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与土地使用情况,而且对于城市人工照明、自然光利用、城市绿化等细节还要进行考虑,通过环境设计营造出城市整体或者某个区域特有的氛围和风格,满足人们对城市功能和视觉审美的双重需要。在城市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要处理城市道路交通、城市绿化、环境污染等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由此可见环境设计的范畴包括城市绿化、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环境设计工作涉及建筑学、化工学、城市规划、艺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环境设计通过综合上述各学科将富有艺术感的共享空间呈现在公众面前。
4、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不仅包括前期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而且还包括对城市的建造过程,如果说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等相关工作的主导者是政府等相关部门,城市后期的建设工作的主导者中除了政府等相关部门,还包括企业、市民等,城市中的每个人都对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当然,城市建设必须建立在前期对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之中,任何城市建设都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具体的组成部分,这是城市设计中者必须认识到的。
二、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特征和要求
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优质的环境设计是提升城市规划品质的重要工作,随着城市规划水平不断提升以及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当今城市环境设计的艺术特征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环境设计的艺术特征主要是指在环境设计中创造优美环境的艺术,运用艺术的方式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环境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工作就是要把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把握好艺术的度,既不能因过分追求艺术感而牺牲客观的自然环境,也不能过于依赖自然环境而不进行艺术设计。环境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城市文化的特点,结合城市文化的特点设计出具有整体感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具体特征主要包括整体性、多元性、艺术性和人文性。
1、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整体性
城市环境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必须站在城市整体角度进行设计,设计城市整体环境系统,环境设计所要求的艺术性就强调城市整体的艺术效果。进行城市规划和环境设计时,人们首先会考虑的就是如何整合城市建筑和城市绿化等问题,如果环境设计不能充分体现出整体性,往往很难体现出城市的特色,严重者还会给人纷繁杂乱的感觉。成熟的城市环境设计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城市风格,环境设计的各个部分能够互相映衬互相协调。
2、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多元性
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多元性是指在进行环境设计时需要融合城市人文、历史、地域等不同元素,最终呈现出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环境,如在设计城市住宅环境时,可以将当地的风俗建筑特色融入其中,就会形成具有当地风俗特点的建筑环境,一些城市因古典气息而著名,一些城市因田园风格得到大家的喜爱,也有很多城市因为现代风格而远近驰名,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城市自身的多重特点,让城市环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艺术性
艺术性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最突出特点,艺术具有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作用,城市环境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环境设计过程当中,不仅应该考虑城市的基础功能,还应该考虑城市的观赏功能,缺少任何一种功能城市环境设计都是失败的。无论是设计城市的使用功能还是观赏功能都应该注意其艺术性,如在设计人们的住宅区时,住宅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在宅区如果没有艺术性设计人们很难被吸引也很难满意。
4、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指人类或者城市在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或者沉淀下来的优秀的、精华的人类文明和成果,在环境设计过程中所设置的档次和层次应该与城市人文相适应,避免出现人文和环境的冲突,只有如此才能够营造出和谐的城市环境。人文性在一定程度上指的就是一个外在物品对人的一种感染力或者感召力,总的来说就是依据人们的内在的心理需求把人们的这种需求以合乎心理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文性实际上指的就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心里的某种需求,根据这种需求实现人们的某种心理预期,所以从根本上来说,人文性,实际上指的就是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的一种人本思想的体现。
三、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需求进行环境设计才能够设计出满足人们需要的城市环境,在环境优美、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的城市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人们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对城市充满情感。本文将从住宅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滨水区设计以及景观环境设计等方面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环境设计一定要综合人们对环境的一般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水平,也就是说,综合人们的大部分人的一种审美体验,以这种审美体验为标准来进行环境设计的总体规划。突出环境设计的重要性,实际上就是要突出人文设计的重要性,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城市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对环境设计的重要性进行规划。
1、城市环境设计中住宅设计的重要性
住宅是城市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住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从微观角度来看,住宅环境是影响人们心情的重要因素,住宅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之一,根据相关人员的研究住宅区是人类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住宅区不仅是人们饮食、居住的地点,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一个住宅小区包括多个家庭,是人们共同的感情寄托和心理寄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所追求的已经不仅仅是满足温饱,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需求,住宅设计也应该根据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如今,住宅设计能够较好地考虑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满足人们对住宅环境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还能够陶冶情操,带给人们更多的正能量,在清晨阳光升起时让人们对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在夜晚来临时帮助人们从忙碌和疲惫中解脱出来,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从宏观角度来看,优质的住宅设计从某种程度上能够提升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一般情况下,住宅区占城市总体建设用地的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人均住宅用地为每人二十立方米到二十四立方米左右,住宅区在整个城市建设面积中的比重可以显示出住宅区对城市形象的重要影响,城市住宅设计能够体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好的住宅设计能够让人们觉得城市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和谐富足。对于一些具有吸引投资目的的城市意义重大,由此可见好的住宅设计还能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城市环境设计中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无论如何发展,其宗旨都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程度,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宽敞舒适的公共空间给人天高云阔的感觉,在古代城市的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园林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形式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当代城市的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公园、步行街、绿地以及广场等,公共空间从古至今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城市容量不断增大,城市的公共空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停车场、交通道路所取代,狭小的城市空间给人压抑的感觉,除此之外,城市公共空间被噪声、废气等污染现象严重,导致城市居民不愿意步行或者不愿意进行户外活动。研究表明城市生活质量与公共空间具有明显的依存关系,解决目前我国在城市公共空间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工作,做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工作已经成为提升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公共空间从根本上来说有一种公益的性质在里面,没有公益的性质,那么公共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含义,所以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也要符合环境的审美观,没有环境的审美观,那么公共空间的设计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这是由公共空间的性质和属性所决定的。
3、城市环境设计中滨水区设计的重要性
滨水区是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共同发展的结果,随着人类社会和城市文明的不断发展,滨水区的职能和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城市滨水区需要重新定位,使其融入城市发展,滨水区设计已经成为一项决定滨水区未来定位的工作。新区开发和空间整合是比较常见的城市发展途径,在新区开发时,原有滨水区需要扩展,在空间整合时,需要对根据整体规划对滨水区进行整合,形成布局合理的滨水区体系。滨水区是一个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没有一个对滨水区的良好设计,也就当然不能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整体进行把握,实际上也就是在破坏环境设计的重要人文标准。
4、城市环境设计中景观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出色的景观设计能够增添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优雅舒适的景观环境能够带动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这里所指的景观环境主要是指城市专门设计满足人们观赏需求的场地,城市景观环境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也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品味。进行景观环境设计时需结合城市运转节奏和人们生活状态,具有协调性的景观环境才能够为城市生活增添情调。景观设计实际上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城市居民而进行的,没有对景观设计的人文性的把握,也就没有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二者是相互促进的,所以说,在一定的高度上一定要认识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没有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景观设计在其设计阶段就可能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困惑,不能有自己的独立的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城市规划设计相关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在了解基础概念和城市环境设计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从住宅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滨水区设计以及景观环境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庞旭.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9).
[2]戴德艺.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3]王诗嘉.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6:90.
[4]刘清云.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15,31:180-182.
[5]陈文秀,庄凌逍.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5,10:101.
[6]黄可可.简述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关系
1 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分析
1.1 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
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创建科学、合理以及可行的规划目标和阶段性的调整策略,城市规划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的进程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城市规划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该紧随时代潮流,根据城市的实际状况对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布,做好基础设施规划与土地利用工作,尽可能的将大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解决人民群众首要关心的问题。一个城市是否能够管理好,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只有高起点的规划,才能够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有章可循和有序实施。否则,城市规划管理将会出现随意性与盲目性,由此可见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对城市的每一个地块空间,每一条街道,甚至每一个小区和每一幢建筑进行细致、全面的考虑,同时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而趋向于科学、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必须认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并做到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严格以城市规划为核心和依据。因此,一个城市的发展,首先需要从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面做好城市的整体规划,从而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1.2 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保障和主要手段
城市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休闲以及学习的主要场所,为了保证上述活动能够顺利、高效的运行,就必须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高性能的城市规划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规划效果。城市规划管理主要包括城市的四维空间规划与开发的管理、城市的整体环境与周边城乡的相互结合发展的管理、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交通管理、城市的五线管理等,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时,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状况,并保证足够的资金,才能够保障城市规划管理高效的运行。在绿色、环保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重绿化美化工程管理,通过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绿色城市等群众性活动,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为城市规划管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通过做好城市绿色、环保管理工作,还能够为新一轮的城市规划提供可靠的参考,为城市规划工作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维护和巩固城市规划的成果。
2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对策探究
2.1 统一体系,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城市规划具有明显的战略性与整体性特征,所以在城市规划中只能有一个规划管理部门,不能因部门利益分割影响城市资源的统筹配置。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建立成熟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增强执法主体的合法性。理顺规划体制,强化对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城市规划管理者应当树立正确的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理念,集中精力进行关键事物的处理,真正发挥政府参谋的角色,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管理质量。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予以重视,这是提高城市规划管理质量和宏观调控力度的根本举措。
2.2 突出效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以提高城市规划用地利用强度为基础,结合规划用地实际情况,通过提高住宅小区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手段,不断提高城市用地的集约化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提高规划用地的混用比例,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集化率。妥善处理招商引资与城市规划执行之间的关系,防止招商引资过度膨胀引起的规划跟着项目走,预防局部规划和惩治总体规划格格不入。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将城市规划作为招商引资的前置条件,在进行招商引资过程中,必须将土地规划和利用情况一并说明,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既定规划执行。
2.3 公众参与,落实规划透明监督
提高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积极性,首先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公众在物质、精神上的生活需求,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其次,城市规划必须对城市中的稀缺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若没有城市公众的参与,仅仅以政府意志为代表的城市规划很容易导致片面和短期行为,城市资源分配的不公将引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最后,公众在城市的未来发展中是最有发言权的。随着居民在城市中生活时间的推进,他们将世世代代居住在城市,他们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有详细的了解,熟悉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这些都能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改革建议,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3 结语
一个城市是否能够管理好,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只有高起点规划,才能够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有章可循和有序实施。城市规划管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发展与定位,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其管理水平已经成为评定城市规划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指标。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通过平衡两者关系并同时做好这两项工作,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道军.提升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N].商丘日报,2016-01-07.
[2] 申孝海.探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J].江西建材,2016(01): 38.
[3] 廉东涛.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措施探析[J].山西建筑, 2016(02):14-16.
关键字:城市规划;循环经济;小区域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在的科学技术、经济在不断的进步,而资源、环境、社会发展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那么我国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这个理念,着重强调了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性。在构建生态城市、绿色城市中,循环经济有着重要意义,而随着各国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发展,我国城市构建也在朝着生态城市这一方向靠拢,不断的发挥着循环经济所具有的作用。时间在不断推移,体现出了城市规划和循环经济见得密切关系,所以研究这两者的关系对于小区域的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 循环经济的理论
1循环经济概念
循环经济其实就是生态经济,其主要就是应用生态规律知道人们社会经济活动,循环经济是将经济活动组成资源——产品——再生产这样的反馈流程,特征就是高利用、低开采、低排放。在这个经济循环中,所有能源、物质都能得到持久、合理的利用,从而就会将经济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程度降到最小。
2实现原则
循环经济的实现原则就是3R,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而这些原则排列的顺序是有科学依据的。减量化原则是输入端,其目的是降低消费流程、进入生产的无质量。再利用原则是过程,其目的是延长服务、产品的时间。再循环原则是输出端,其目的是将废弃物变得资源化,从而降低最终的处理量。在处理废物时,其优先顺序就是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就是首先在输入端考虑到节省资源,从而提高生产产品对于资源的使用率,减少、预防废物产生,然后就是源头不鞥减少的污染物、旧物。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从而让其能够回归于经济循环当中,如果回收利用、避免产生都没有实现,那么就要对这些废弃物无害处理。
二 城市规划和小区域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
1循环经济受小区域城市规划的影响
小区域城市规划对于循环经济有较大影响,有效的城市规划会帮助循环经济发展,那么不合理的规划就会影响到循环经济发展。不合理循环经济阻碍循环经济的作用是:城市规划属于预测性科学,因此城市规划就不能对最终规划结果预测的十分准确,而这样的不确定性是因为受到了城市发展环境的制约。随着现在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也很快,但是所出现的不合理城市规划却造成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有些城市只片面的追求城市规模、经济增长,从而忽略了资源环境的承载条件,这样也就超过了发展阶段的城区面积、经济、人口指标;有些城市的布局构造并不合理,和相邻城市的发展也就不够协调;还有很多大城市功能都集中在了中心区,这样也就出现了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等问题。这些不合理城市规划结果是与循环经济理念、原则背道而驰的,从而也就影响到循环经济发展,让城市发展出现了很难调和的矛盾。
2循环对于小区域城市规划的影响方面
(1)生态工业园规划
循环经济3R原则对于生态工业园规划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现在我国的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而生态工业园所根据的就是工业园设计、循环经济理论所形成的新型工业组织,这也是生态工业所汇集的场所。有关调查曾经显示,消费、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垃圾、废料,有60%以上都是可循环利用的,那么在规划工业园的时候,要要运用循环经济再循环、再使用原则来对筛选入园门类,根据流线组织的工业布局把原料、产出有关联的工业放在同一园区,从而让这个区域能够相互依存,然后加以利用垃圾、废料,建设出生态工业园模型。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起步比较晚,但是现在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让生态工业园建设也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成熟,像是在上海开幕的铜业展就能促进生态铜业的发展。
(2)生态能源规划
人们在生活中,没有考虑到所进行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尤其是在利用能源这一方面,像是煤、石油和天然气这就都是不能循环使用的能源,一方面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危害,一方面这些能源都是自然资源、不能再生,这样也就会导致出现能源危机。现在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让人们意识到了清洁型能源、节约型能源所具有的重要性,那么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就要表现出循环经济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根据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去规划能源使用,在最小程度消耗原料下来完成最大化能源生产,所以在规划城市的时候,最好可以使用风能发电、潮能发电、水力发电,尽量降低火电开发。同时也要强调循环经济中的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比如说我国可用循环使用原则和自然条件来大力发展潮能。风力能源、水电,这样布置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实现了循环使用自然资源;充分应用沼气来代替日常能源,这不只让废弃物排放有了很大减少,也再循环使用了废弃物,城市能源规划在循环经济的影响下,正在朝着生态能源方面蓬勃发展。
(3)生态社区建设
生态社区是基础设施、居民家庭、社会服务、自然生态环境,那么就要规划社区建设,建立起热循环、小区水、节能节水、垃圾分类这一生态型的社区。在小区内要倡导人们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比如说用洗澡水来洗衣服,用淘米水来浇花,用洗菜水来洗碗,用洗脸水冲厕所等。同时在垃圾处理方面也要进行分类,在小区垃圾堆放处设置出回收点,从而让居民方便处理垃圾,像是可回收垃圾就包括金属、废纸、玻璃、布料、塑料;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废弃电池等。
总结:
城市规划与小区域循环经济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那么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就要用矛盾、联系、全面的观点看待二者的关系,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如何,充分的将循环经济运用在城市规划中,从而让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能够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史宝娟;许亚平;索贵彬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城市规划及对策分析[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10(05)
关键词:运输;成本控制;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87.3 文献标识码:A
1 运输成本的组成
运输成本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联合成本和公共成本。其中,变动成本是指随运输数量、运输里程而发生变动的成本,最重要的变动成本来自运输途中运输工具的燃料消耗。固定成本是指不随着运输情况发生变化的成本,比如运输路线的建设成本等。联合成本指承运方和购买方共同承担的成本,比如空车回程共同承担的费用。公共成本是指付给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弄清运输成本费用的组成因素,有助于对各个成本组成进行逐个规划与控制,进而降低运输总成本,以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2 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2.1 未能对运输路线进行合理规划。距离本就是影响商品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距离的远近直接影响到商品的劳动力成本、商品的运输时间成本、耗费燃料所造成的动力成本、设备的维修保养成本。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能源枯竭的情况下,汽油、柴油等燃料费不断上涨,运输路线的规划就显得至关重要。但现在的许多企业不具备专业技术人员以对物流路线进行专门规划,致使很多运输过程出现运输路线重复、走错路、走弯路的现象。
2.2 对运输方式的选择不合理。运输方式中,管道运输具有特殊性,适用于液体和气体的运输。在大众运输工具中,铁路、水路运输成本较低,公路、航空运输成本较高。在运输工具的选择上,相较于自由运输,某些情况下第三方运输公司反而能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而现在社会中存在的现象是,很多企业不能对运输工具进行合理的选择;一些企业对于第三方货物运输公司存在偏见与不信任,宁肯坚持自有运输而放弃具有高配置、高效率、低成本的第三方运输公司提供的运输。同时,由于自身不具备高配置与相关技术支持,在可以选择水路或铁路的情况下,放弃运费较低的船运或铁路运输,而使用运费较高的空运或公路运输;对于近距离、不具备距离经济效益的情况,却选择了靠规模或距离以形成效应的水路运输,反而由于交通工具之间相互衔接而产生大量的时间成本与装卸搬运成本,致使总成本更高。
2.3 运量控制不合理。运输设备耗费的燃料费用随着运输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运输的过程中,除燃料费以外,还存在诸多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联合成本和公共成本不随运量的增大而变化。因此,在使用相同运输方式的前提下,同一段距离的运输,运输量越大,每单位重量货物所承担的运输成本越小;反之,运输成本越大。许多企业不能很好地做到运输与库存之间的和谐衔接,当出现紧急缺货时,会导致低运输量现象的出现,而低运输量导致增加的边际成本却要由企业自身承担。合理对运输量进行规划,杜绝不必要、不合理的低运输量运输现象的发生,对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进而降低商品单位成本,至关重要。
3 改进措施
3.1 合理利用先进技术,适时选择第三方运输企业。运输与仓储往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运输成本在产品的物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但由于仓储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库存成本的产生,因此,仓储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现在人们多强调先进技术的重要性,但有些情况下,先进技术反而会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
现在出现了很多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如JIT、QR、CRP等。这些方法多强调减少库存以降低库存成本,同时,还要求零缺货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但这却导致了运输成本的上升。因为订货批量的增加增大了运输频率,同时不能使资源得到很好地利用。针对此种情况,世界尚无一个很好地解决办法以协调运输与库存之间的关系,一般只能做到在不过分增加某一成本的同时最小化另一成本。此时,可根据企业的性质对运输进行规划以减少不必要成本的发生。
在尽可能的协调运输与库存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运输企业,利用多家企业拼车的方式降低单位运输成本。充分利用市场因素,在不同运输方式、运输企业之间,选择更具性价比、更有竞争力的运输方式和运输企业,充分利用市场因素为我们提供的价格优惠。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多具备专业知识,可以更科学的对运输行为进行规划与实施,有利于减少空车回程现象的发生。
3.2 根据具体情况,发展自营物流。具备经济条件与技术条件的公司可以发展自营运输,坐拥自己的司机和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
自营运输有利于企业对运输工具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定期维护。采用现代化技术,为运输工具配备卫星移动计算机系统,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对其进行定位,保证在任何时候,企业都可以知道运输工具与产品的位置。这不但有利于企业对货物进行监管,还可以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自营运输有利于企业对员工进行管理。企业可开展学习活动以提高员工素质,避免因员工素质不高、违反交通规则而产生的罚单、事故及货品丢失。
3.3 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可选择的运输方式日益增多。企业可根据货物的特点,对多种运输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以选择最为合适的运输方式。也可以实行联合运输,将多种(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结合,以实现货物高效、低成本的运输。联合运输的主要方式有陆海联运、陆陆联运、国际多式联运等。
3.4 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在不超载的情况下,可根据车船的货位情况和不同货物的形状,采取高效的堆码方法;可以把轻重货物和实重货物混装;也可选择将体积较大、不易装卸的货物进行拆分运输。总之,最大限度地使用运输工具的装载容积,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以节约运输成本。
3.5 合理安排运输排程,设计最优运输路线。运输排程问题主要涉及到运输距离、运输时间、运输环节等方面。合理安排运输排程,也可以减少运输成本。针对不同情况安排好运输时间,然后再根据不同的位置和订货量,构建相应的模型,利用最大流、最短路径等运筹学技术或选用相关软件对运输路线进行合理规划,尽量达到路线最短、所用车辆和司机最少。
结语
运输是产品生产流通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科学、高效、合理的对运输流程进行管理与规划,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对运输流程管理与规划的重视,在保证运输安全、高效、合理且不过分增加其他环节成本(如库存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运输的各项成本(包括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实现合理化运输,保证采用最适宜的运输工具、经过最佳的运输路径、以最少的运输环节和运输成本,实现商品的空间转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业生涯规划; 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31-03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1]笔者认为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部分,在对一名大学生学业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所学专业的倾向,确定其最佳学习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以学业生涯规划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已成为可行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因此,本文以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为切入点,将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有意识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以此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业生涯规划和学风建设的内涵及两者之间关系
1.学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现有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并为实现学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的过程。[2]
首先,大学生会根据自我的核心,也就是最本能、最自然的思维、感觉、行为模式,而不是在别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表面的性格特征,来制定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这就是MBTI人格理论在学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其次,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这就是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在学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最后,他们会衡量自己的价值观、能力及兴趣,甚至个性的融合情况,来权衡利弊制定方案,这就是Edgar Schein的职业锚理论在学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3]
2.学风的内涵
高校的学风是指高等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是全体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4]优良学风的基本内容包括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等。[5]
3.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学生成材和更好发展,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规划,内在解决了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而详细的学业规划进一步保障了学生学习行为的持续性和长期性,有效地推进了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是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然结果和必然体现。同样,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大学系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教育效果与学风建设息息相关。良好的学风为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保障,大大促进了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顺利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良好的学风相互促进、有机统一,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两者的相互融合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学业生涯规划和学风建设的现状
1.学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对学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没有结合自身和社会的实际状况合理制定学业规划,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计划不能很好落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制定规划的重要性,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二,高年级学生对学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比低年级好;第三,学生制定的规划并非足够科学、实际,以至于在某种情况下半途而废;第四,部分高校对待学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相应的专业师资与实施条件。
2.学风现状
为分析大学生学风现状,笔者对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进行了走访。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共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收回487份。其中70%的同学清楚学风建设这项工程的重要性,20%的同学仅了解学风建设的基本内涵,8%的同学认为自己和学风建设没有关系。
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在学生中存在一些现象:部分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对学习失去兴趣,既不重视基础课也不重视专业课;部分家长代替学生规划未来的道路,例如考公务员、考研、出国留学等,这使得学生可能会过于专注练习英语口语、培养人际关系等,而忽视正常教学课程;学生习惯了高中老师监督检查的被动学习方式,在较为轻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下不能严于律己;未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造成图书馆资源的浪费。
分析上述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从高中紧张环境转变为大学的宽松学习环境,失去了学习动力,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心存拜金主义,认为有钱就能谋得好职位,继而缺乏学习动力,丧失力争上游的学习精神。建议学生在课堂上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内容,变成“我想学”、“我要学”。第三,学习方法不科学。学生不能延续高中时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建议每学期制订一套相应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第四,许多高校的学风建设往往由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孤军奋战,零打碎敲,不能形成整体效应和持久效应,导致学风建设主体性的缺失。[6]
三、完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指导对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学业生涯规划与学风建设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两者都是在共同教育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的教育活动,它们的融合发展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和实践空间。霍兰德理论指出:“同一职业团体内的人具有相似的人格,因此他们对很多情境和问题会有类似的反应方式,从而产生类似的人际环境。”这个理论应用于学业生涯规划与学风建设也是如此。[6]学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长期性,提高整体学风,从而推进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又为学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
1.学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的未来人生道路做了铺垫,改变了整体学风环境
学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学生通往学有所成的第一步,更为学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各高校都应该把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合理地融入大学教育当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要注意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教育方向不同,例如对大一学生重点是引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环境和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他们对学业生涯规划有一个初步的意识和能力;对大二学生重点是积累与实践,在此阶段他们应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动手能力,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结合,全方位发展;对大三学生重点是信息,在这个阶段大家会选择考研、就业、出国等多条去路,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还要增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对大四学生重点是总结,在这个阶段大多数学生已经决定以后的方向了,可以总结一下前三年的规划有什么不足之处,然后进行补充和修改,从而更好地与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为了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各大学不仅应注重知识上的教育,还应注重素质教育,并将学业生涯规划作为重点融入日常教学中,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引导学生有合理的规划和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学风建设。
2.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大学学风建设“以人为本”的体现
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水平人才,所以必须要求大学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长期和全方面发展。“一切以学生成材和全面发展为中心”是大学学风建设“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内在追求的必然的映射。而学业生涯规划正是在坚持学生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前提下,着眼于“一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制定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引导和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展意识,从而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素质。[7]由此可见,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大学学风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精神。
以上分析突出学业生涯规划和学风建设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这样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开展并完善学业生涯规划来达到加强学风建设的目的。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十分关注这一工作,例如哈尔滨理工大学测通学院,在新生入学时举行新生学业生涯规划大赛,旨在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学业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同时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从而为进一步营造良好校园学习氛围做出贡献,锻炼、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学业生涯提供有力保障。
四、通过完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促进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议
1.学业生涯规划贯穿大学生活全程
学业生涯规划是贯穿人们一生的话题,需要不断调整、修正。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强调其重要性,并付诸切实可行的实践。例如,对入学新生进行学业生涯导入教育,并增设一门选修课,选择相关教材向学生传授学业生涯规划的理念;邀请知名校友重返母校参加大学生讲坛,以亲身经历向同学们分享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养成惜时勤学的良好习惯,以此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工程。
2.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素质较高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
通过打造一支专业性、综合性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师团队,分别从就业、科研、心理、考研等方面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业生涯规划。第一,专业教师除了在学风建设中起带头作用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向学生介绍课程研究的最新动态、成果,完善学生个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们制定就业规划,进而促进学风建设。第二,通过对“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国家级竞赛指导教师的培训,引导此类专业教师为学生合理制定科研规划。第三,通过学生处专职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对学生的家庭、性格等方面的了解,帮助学生们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第四,辅导员以往届毕业生信息库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目标和报考院校,合理规划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类考试复习时间表,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同样促进了学风建设。
以哈理工测通学院为例,由专业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学业生涯规划教师团队,曾指导06级测控专业范同学制定学业规划,该生成功签约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wC,是世界上最顶级的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实现由低到高、由工转管理的成功转型;在教师团队的帮助下,06级测控专业赵同学根据自己所制定的学业规划,通过钻研努力荣获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他是首位代表学校获得该竞赛一等奖的同学并在人民大会堂领奖;05级测控专业杨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实现由低到高、由理转文的成功转型;06级测控专业王同学凭借科学的复习计划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顺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实现硕博连读。
3.学业生涯规划与学生学习、政治思想教育一脉相承
只有认识到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才能在具体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可以成立“学风建设督察组”,定期组织学业生涯规划比赛。综上所述,学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教育管理体系。学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所在学科、认清自我、把握职场未来,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大学四年整体的学习生活之中,进而将理论学习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同进步。因此,良好的学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营造一个系统设计、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的生动局面,进而掀起一股学风建设热的新浪潮。
参考文献
[1][2] 宋建军,费小平.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9-21.
[3] 廖智君,余小英.辅导员指导大学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7):89.
[4] 王敏.高校学风建设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9):184.
[5] 闫衡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加强学风建设[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8(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