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6 15:37: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生品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大学生

素质教育是90年代提出来的教育概念,它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过去的“应试教育”抹煞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了身心的健康发育。素质教育则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发展,自从这个教育概念提出后,现在已成为时代的口号,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其内涵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因此,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基本内涵

1.1基础素质

基础素质是所有学生共同具有的,其内容构成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在程度上会存在些许差别,具体而言,大学生的基础素质包括品德、文化、体质和能力等方面。第一,思想品德方面的。首先是思想政治品德,它是学生素质结构的主导因素,因为它决定着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方向性、目的性和社会行为的自觉性。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社会、民族的中流砥柱,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学生必须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其次是道德素质,要具备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民族的素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政治观和人生观,全心全意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尽自己的努力。第二,文化科学方面的。这是作为文化人的大学生所共同具有的,首先是基础文化科学知识,包括科学、文化、自然、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是个人在社会生存交往的工具知识,比如语言知识、理工科知识及计算机等科技知识。第三,体质方面的。大学生需要具备身体健康、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要具备体育锻炼方面的基本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用脑习惯。第四,能力方面的。这是人的最基本的能力,比如自我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从事非复杂性劳动的能力,以及吸收选择与生活有关的信息方面的能力等等。

1.2专业素质

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主要表现在知识、能力和方法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需具备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交叉学科知识三大领域知识,对本学科的知识要深入掌握,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要求涉猎面广。除了本学科专业基础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可选择文化艺术类课程或是对日后踏上社会岗位有帮助的的课程。第二,专业能力方面。大学生的专业能力由三个层次组成:首先,是一般能力,包括阅读、信息资料的搜集查阅、书写、社会观察、运算等能力,这是所有大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其次,是运用专业学科知识解释或解决一般性问题的能力,比如理工科学生的实验能力、科研能力,文科生的社会调查能力、管理能力、设计能力等;最后,是创造能力。也即是学生在整合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创造性加工的能力,创造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能力,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三,方法方面的。方法是连接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方法决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多与少及获取的程度,工作成效及科研成果如何都跟方法有一定的联系,通过采取正确高效的方法,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的提高又能帮助获取正确的方法。作为大学专业素质组成部分的方法,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基本方法,也即是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二是科研方法,三是思维方法和方法理论基础,方法作为创造欲发展的中介和手段,大学生必须得具备。

1.3心理素质

大学阶段是人的思想、创造力上升的阶段,也是品德、信念、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首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超强的记忆力、较强的创造思维和逻辑思维。其次,要具备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社会情感;再者,要具备抗挫折能力,坚强的意志,客观理性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正确看待成长路上的成功与失败;最后,遇事要学会沉着冷静思考,切忌冲动、情绪化,采用极端方式解决矛盾。以上这些都是良好心理素质结构所该具备的,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自我培养。

2.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方法途径

2.1将素质培养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将素质培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融合进去,改变过去教学活动只重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做法,构建起以素质为核心的教学目标体系,并围绕素质培养来制定培养的规格要求和模式,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认知发展和身体发展,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2.2改革教学内容结构体系

素质培养不能独立出来成为一门课程,而是要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改革教学内容结构体系。教学课程的设计要以素质培养为目标,要能够有助于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基础素质的形成,因此,需要设计出综合性强的体现现代科技、人文发展的新型课程,以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除了基础专业课程外,可以重点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语言、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课程,以强化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此外,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开设逻辑推理、写作、公共关系、领导科学、组织行为等类别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统计分析、人际关系处理及组织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3.结束语

素质教育本质上发展教育,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培养是一项多方位、多层次、开放性的工作,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理念,以社会的发展要求及学生个体的发展要求来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要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并通过改革教学内容结构体系、优化课程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等途径来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涌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8):16

第2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德育;关系;途径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体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大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化活动的日益丰富,大学生的运动方式也出现了多元化,由此引发了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的变化。所以,必须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知识的渗透,提升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体育课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除了能够教给大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

一、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体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

体育是德育活动进行的载体,不管是进行文化课程学习还是进行实践锻炼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作保障。因此,学生要锻炼出一副良好的体能,才能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体育教学活动虽然需要良好的体能做保障,但是技能和思想(德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是不同的,比如,田径运动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耐力,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再比如,一些集体性的球类运动,需要团队成员不仅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还要有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团体功效;对于体操等一些技能性较强的运用项目,能够培养大学生谨慎、沉着等方面的特性。因此,我们说体育是德育教育渗透的载体。

(二)体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的有效途径

首先,体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体育是一项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很多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目的之一是锻炼身体,另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其次,加强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上进心和集体主义感,实现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的发展。

二、德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规则的意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遵守体育规则的习惯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精神能够长久传承下来,主要是由于体育规则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一个团队能够成功也是由于团队成员能够遵守团队规章制度,在进行一切行动之前将团队利益始终放在首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不私自脱离团队进行锻炼,且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规定的场地进行锻炼;另外,课程结束之后还要按照规则将体育器材随时借还,方便下次使用。教师只有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了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为高校大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德育渗透过程中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实现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另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比如,对于一些耐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磨练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在练习障碍跑步教学中将栏架看成前进中的困难,只有征服它才能走向成功,锻炼学生的自我挑战意识。另外,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渗透过程中加入一些集体性的游戏项目,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在德育教学渗透方式方面,高校教师要将一些最新的方法引入进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要拧成一股绳,为集体争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加入一些奖励政策,对于在竞赛中胜出的一方可以给予精神上的激励,让他们尝到胜利的果实;对于失败的一方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战胜困难。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学生在体育课上要学会同他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使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够得到发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这种精神使得团队的成员能够积极发挥个人的优势,并且对成员不足的地方进行互补,充分调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默契的台作方式,推动整个团队的成功以及团队创造性过程的发展。可以安排一些团队活动如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等集体性的体育竟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长此以住,学生通过融入集体来感受团队,感受团队的成败带给自己的快乐和难过,从而体会到要想成为一个高效的团队,全体成员必须要紧密配台,只有团队成功了个人才能成功,个人与团队其实是密不可分的。

(四)教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发挥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调查显示,高校体育教师的德育水平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作为高校体育德育渗透的主体,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水平,另外还有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当前,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体育教师也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强的需求,才能够在面对新问题、新情况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才能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体育教师队伍,使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

三、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还能够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作者:李静文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邓艺雄.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科教导刊(下旬),2015,(01).

[2]宋振宇.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原则及实现[J].亚太教育,2015,(18).

第3篇

关键字:应用型人才 品德培养 教育实践研究

【分类号】G642.0

本文是南宁学院校级课题(编号2013XJSK3)结题论文。

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普通本科院校根据社会的需求,纷纷把构建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其中管理类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分支,对其教育也甚为重要。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品德状况,以南宁学院为例,对该校管理类学生品德修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在南宁学院管理学院2013级同学中,随机抽取43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涉及的专业有工商管理(本)、工商企业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方向)、经济管理、物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等6个专业。调查结果显示,一般的学生认为影响个人品德修养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家庭教育及父母的言传身教;同时显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具有一定高度上的,是有良好基础的。

除了问卷调查显示的内容外,在日常教学活动和生活中大学生在品德修养上暴露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心理素质欠佳、文明礼貌的不足、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较为感性片面、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淡薄、对未来发展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目标以及缺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精神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进程。社会和高校对应用型技术人才认定的标准是既有过硬的应用能力和实操能力,又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品德修养,打破传统理论教学的单调,以下从实践教育环节入手,探索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品德修养的教学途径研究。

通过实践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交能力

南宁学院自定位为应用技术大学以来,不断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比如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入住大学生创业园和孵化园,学校为学生自主经营创造场所和环境,同时学校组织营销大赛、商业设计大赛以及职场竞聘大赛等,通过这样的专业活动和大赛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尤其在创业活动中,学生要选定经营商品类型、选择进货渠道以及商品的营销策划和实操,这一系列商业行为需要学生对接商家,比如沟通商品批发价格、发货渠道、优惠活动、日后的合作以及滞销的商品如何处理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同时学生在经营期间,大都是合作经营,合作人员之间如何做好责任分工、利益分配等问题也需要事先沟通,所以学生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更能深刻的体会到语言的重要性以及沟通的艺术性。

二、通过实践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的树立是当代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必备条件,但同样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下滑的倾向,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论证和灌输,学生往往觉得比较空洞,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找到落脚点。而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的了解,学生能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化,从而为自己找到一个现实性非常强的目标。 目标的具体化导致行为的具体化,使得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够落到实处.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和现实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对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给于认可和奖励,形成良性的引导和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了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应用型管理类学生的社会认识能力和适应能力

社会认知能力是一个人走上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论的总和,认知能力的水平决定了其对社会的态度,也决定和影响着其与社会关系的处理。因此,科学的社会认知能力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社会的总体评价片面,一方面认为好到极点而对存在的困难估计不足,容易上当受骗,如今天全国各地出现的大学生被骗传销事件、虚假招聘事件等;另一方面认为社会坏到极点而不敢走上社会,不敢相信任何人,对任何事和人都抱有疑虑的态度。二是对社会的认知停留在表象上,不能科学的到社会事件的本质进行分析,如大学生中出现的考证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盲目跟风现象,从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需求问题。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矛盾冲突问题,也显示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缺乏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直接方式就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分析社会,从而认识一个真实的社会。

一些应用技术大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为更多学生争取实践岗位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或是兼职活动,在思想上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可以把社会岗位实践环节作为教学环节的一部分使之制度化,在学校营造学生主动就业的氛围和渠道。

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应用人才为育人目标,无论是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的提升以及品德修养的提高上,都离不开实践教学的开展,实践是检验一切理论真知的标准,也是丰富和发展理论的强大推动力。实践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意义很有很大潜力有待开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元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而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具备完备教学体系的和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深挖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诚信品质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它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诚信观念正在遭受破坏,社会诚信危机出现。在社会诚信危机的汹涌潮水面前,大学校园这片净土也未能幸免于难。虽然从主流上看,大学生的诚信素质普遍较高,整体诚信评价也普遍较好,但是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却不容乐观,大学校园里诚信缺失现象频频出现,而且有着加剧之势。

大学校园之所以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诚信现状,既因为社会诚信危机的不良影响,家庭教育的偏颇,又因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自身道德修养的欠缺,更因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不力。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当一个社会对现实的道德状况不满意时,它首先应求助于教育。可见,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培养和教育者,学校对当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改善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学校首先应给力。

一、学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不力表现

1.学校德育观念存在认知偏差。

有学者认为,大学的真正成就是使大学生个人在道德与精神上得到完善。人之所以立,德为其先,大学生的第一要旨是学做人,而做人必须先立德。立德必须以诚为本,以信立身。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诚信现状,有众多复杂的原因,但学校道德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学校德育存在着将道德认知当做道德行为的认识偏差,把德育的主要任务定位于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上,认为只要教育者把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概念讲给学生听,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品德。实际上,学生从接受思想道德观念到形成道德品质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必须经过学生自己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能力的形成,学生的道德素质才有可能形成,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能够背诵大量的关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概念,而在道德实践中却表现出不讲道德。诚信品质的培养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道德认知要通过内化为道德情感,再通过道德情感外化为道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因而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是不能简单地画等号的。

2.学校德育内容陈旧、方式方法简单。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一般多按照传统的道德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只关注道德规范本身,教育方式方法过于简单,教育内容陈旧且缺乏针对性,缺乏能体现当前时代特色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素质,诸如诚信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等。

(1)重“教”轻“育”。

“教”只是传授知识,“育”则是培养健全人格。诚信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是一种道德规范的学习。德育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并掌握为人之道。目前高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往往是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来进行的,将诚信教育限制于狭小的课堂教学空间,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讲授时重在知识的传授,这些知识以理性知识为主,试图在“认知积累”和“规则传承”中造就个人的诚信品质,使得高校的诚信教育远离了大学生集中生活的校园环境,走向了“科学化”。这种诚信教育,只能使诚信停留在认知上,忽视了诚信的体验、实践和反省,使诚信教育走向了“科学世界”,而远离了“生活世界”。

(2)重灌输轻引导。

目前高校德育方法仍然停留在原理的灌输、规则的阐述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将诚信教育等同于诚信知识的积累、诚信规则的传承,试图通过对诚信规范的强制灌输和全盘接受造就个人的诚信品质。这种理性化的教育过程,使诚信教育脱离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3.教师失信行为的影响。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及社会角色决定了其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留意教师的每一句话,并把他所讲的话和他的举止进行着对比,在教育的名词后面学生时刻想着一个活生生的榜样。”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的深远。目前高校一些老师经常做出一些不诚信的行为,这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教师言行不一,不注重维护公平、公正的诚信氛围,如改作业发现抄袭现象佯装不知,对考试作弊现象予以包庇等现象使大学生对诚信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

二、学校对大学生加强诚信教育的途径

学校德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个体发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它在促进人的素质方面,特别是思想品质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并应用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加强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校诚信氛围,从而帮助大学生形成诚信品质。

1.更新德育观念和方法。

现在学校的德育方法多采用灌输法。柯尔伯格认为灌输既不是一种传授道德的方法,又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教育毕竟不同于灌注香肠,只需朝里面灌满各种现实规定性即可了事”。①可见灌输的方法不是一种好的德育方法,但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抛弃这种方法。一方面,我们可以坚持必要的正面教育灌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认识,为学生已经形成的品德意识转化为品德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均衡发展,在教育过程中除晓之以理外,更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投身实践,促使他们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

2.积极开展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

“道德不仅仅是知识,还是情感、意志和行动,所以单靠讲授与听讲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全部任务的”。②仅仅对大学生进行理论上的诚信教育是不够的,这只是一种表面形式的道德教育,目的只是让学生记住一些道德的概念而已,其实学生是非常厌恶这种说教式的教育的。道德教育的目标不是道德概念的记诵,实践已经证明,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熔炉,是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有效途径。道德教育应该区别于一般学科教学的教育,教育者不能只注重于说教,应该要求学生付诸行动,让学生形成言行一致的习惯,只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注重养成教育、体验教育,才能使学生的诚信教育起到实效。高校应该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诚信教育的实践活动,如观摩有关诚信方面的电影、名人访谈、名家讲座、征文、辩论等。

3.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修养。

教育应该以教育者完善的人格为基础,为人师表是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体现的道德要求。“学高方可为师,身正方可为范”。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不仅要在学术上有造诣,而且在人格上也应有感召力,这种感召力较之学术上的影响力更为重要。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教师应该以身立教,以德育德。同志曾说:“大学的老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去影响和培养学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追求,完善自身道德修养,在学生中发挥榜样人格的作用。在平时要做到不欺骗学生,及时兑现对学生的承诺,鼓励并倾听学生的真心话,不和学生之间搞金钱交易,等等。

4.营造校园诚信氛围。

德育环境的实施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一种“无声教育”、“隐形教育”,它依靠环境育人的一些特殊功能对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作用。“大学生诚信教育与管理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其工作结合起来,做到资源共享、载体共享、形成合力”。③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可以为大学生遵守诚信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例如在校园内规划诚信教育专栏,在公共场所适当的位置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利用校园网、校报、广播等校内新闻媒体,加强对诚信的宣传。大学生是使用网络频率较高的群体,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网络对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了有效途径。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在网络上宣传诚信、弘扬诚信,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监督,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中思想素质、文化水平都相对较高的知识群体,他们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的诚信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素质。值得欣慰的是,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状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当然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参与和合作。

注释:

①鲁洁著.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②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7.

③陈春琳,薛勇.塑造健康人格视角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134-136.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魏昕,博阳.诚信危机——透视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赵士辉.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3.1.

第5篇

关键词:大学教育;滑雪课教学;德育教育

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毕业后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不能承担社会责任。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待业族”“月光族”“啃老族”等青年群体,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培养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合格大学生,大学教师在滑雪课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到长春市图书馆等地查找文献资料,用访谈法对为大学滑雪教学课中蕴含的德育教育进行研究。

二、德育教育在大学滑雪教学课中的重要作用

滑雪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还能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滑雪教学课是在极度严寒的环境下开展的,这种环境对人体的体能耐力和意志品质都是一种极高的挑战。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排队等候缆车或者拖欠是令人非常难受的事情。然而,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大学生遵守秩序、尊重他人、遵纪守法的意识。许多学生因为恐高或者恐惧滑雪速度害怕学习滑雪。当学生发现能够很好地控制雪板、平稳地滑下雪坡,可以适应滑雪的速度时,畏惧心理就消失了。所以,滑雪可以克服大学生的性格弱点,挑战其心理极限,坚定其克服困难的决心。

三、大学滑雪教学课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

1.滑雪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表率。大学滑雪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做好表率。教师在滑雪课教学中,应同时重视滑雪专业技能与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计划中,要安排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滑雪技能,还要关爱体贴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努力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要求。虽然滑雪教学场地面积比较大,滑雪装备沉重,教师在滑雪场内走动非常辛苦,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有利于学生自觉愉快地接受品德教育,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2.利用课堂教学灌输品德教育思想。通过课堂常规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集合动作迅速、遵守纪律的良好作风,使学生养成乐于遵守社会秩序的良好道德风尚。教师应将“如果你连这点苦都吃不了,那么毕业后竞争激烈的社会恐怕就没有你的立足之地”这类话语常挂在嘴边,不断激励学生挑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断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养成乐于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在滑雪教学中,教师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利用滑雪理论课教学开展德育教育。教师应利用滑雪理论课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在理论课上讲解滑雪名人的英雄故事,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比如:讲述像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得主韩晓鹏这样优秀滑雪运动员的奋斗故事,讲述他是如何在中国冬奥会历史上实现男子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在雪上项目实现金牌零的突破的英雄事例等。这些优秀运动员拼搏进取的故事会激励大学生在困境中勇于拼搏,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4.利用滑雪教学比赛开展德育教育。滑雪教学比赛可以提高大学生滑雪技术和战术水平,促进学生协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相互包容的胸怀,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在滑雪教学比赛结束时,滑雪教师应及时给予优胜组表扬,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同时要告诫他们不可骄傲自满,养成谦虚谨慎的道德品质;对失败的组要告诉他们总结失败原因,勇敢面对失败的现实,使之从比赛中吸取失败的经验教训,明白失败只是暂时的,通过刻苦努力,成功最终会来的。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大学滑雪教学课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还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滑雪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表率,利用课堂教学灌输品德教育思想,利用滑雪理论课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利用滑雪教学比赛开展德育教育等。

2.建议。教师在滑雪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要善于观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性格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对学生进行进行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实效性 德育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29-02

德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指导下,高校更是把德育放在教育体系的首要位置,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批判,显示了高校德育效果不尽人意。高校对德育的高度重视与德育实际成效间的矛盾引起了笔者对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一 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现状分析

德育实效是指德育的实际效果、效益。是主体行为实践活动对德育对象所产生的直接与间接、有形与无形、当前与长远的影响,以使德育对象的思想品质发生有利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有益于实现预期目标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获得的实际效益。

第一,学生作为高校德育的对象,考察分析其实效性现状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是否内化了道德知识,形成了道德情感,培养了道德意志,并通过道德习惯表现出来为衡量标准。据《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报道,有较多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考试作弊已成为各高校目前最严重的消极现象之一;另有报道披露,近六成大学生承认抄袭论文。有的学生一谈到写论文,脑子马上想到上网查找,然后复制粘贴,甚至一些不惜花高价请人。

第二,高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还可以通过社会对大学生道德情况的评价来衡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项目组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高端论坛上向社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至近年来的低点。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美誉度和社会期望值在不断下降,调查显示“从高考制度恢复到现在,大学生从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转变为追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及商业上的成功”。

高校德育尽管得到较大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德育的实效不容乐观,实效性呈现较弱的特点。

二 高校德育实效性较弱的原因分析

笔者将从高校在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上的误区两方面来分析其实效性较弱的原因。

1.理论上的误区

第一,以智代德论,误解道德的内涵。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及道德习惯这四种基本要素,道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与道德行为规范的理解,它是后三个要素产生形成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内化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最终转化成道德行为习惯才算是最终道德的养成。而以智代德的观点认为知识即道德,人的非德是由于无知,从而认为智育可以代替德育。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曾提出“智者就是善者”这是一种夸大知识作用的观点,诚然,知识对形成道德是有益的,是形成高尚思想品德不可缺少的认识基础,但并不是说知识就是思想道德。智与德是人的精神领域两个本质不同的要素,二者不能混淆、不能代替,也不能无条件地自发转化。

第二,完全寓它论,否定德育的实体性。当前高校中有较多人认为德育的任务和内容都是“虚”的,不需要独立的形式和途径方法,只能全部通过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通过没有德育功能的教学、课外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来进行。持这种观点的人排斥为德育单独设置课程、活动阵地、活动时间和专门队伍。

从德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来看,确实需要在实施时充分利用其他各育的活动,富有“寓它性”的特点,这一点不能否认,还应加强。问题在于把德育手段的“寓它性”夸大到“完全”的程度,这种“完全寓它性”的做法,必然会把德育变成其他各育的“附属品”,使德育失去了其独立的实体地位,这样必然会削减德育的实效性。

第三,德育内容的泛政治化。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来看,高校德育的内容包括十大部分,十分广泛,但我们现行的德育内容被人为窄化,过分强调其政治,关注学生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品德,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泛政治化的德育内容会忽视学生其他如心理健康、高度的责任感、交往能力等品质的培养,窄化了德育的功能,增加了德育的难度,影响了德育的有效性,使德育无法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真正完善道德人格的人。

2.实践上的误区

第一,说教为主的德育方法忽视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的方法仍以传统的说教教育为主,教育者通过灌输、训导、批评的方式将简单的抽象理论和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学生则出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体性极少得到发挥。这样的德育起不到较大效果,甚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德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学生作为德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头脑不是一张白纸,任教育者随意描绘和涂抹,尤其是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知识经验,并且形成了一定品德基础,他们接受什么教育或不接受什么教育,以及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往往要经过他们自身的审视和选择,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内在自我发展的需求。

第二,单一的德育途径。高校德育有较多途径,如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教育;党团组织的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但当前高校德育中,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最主要的途径,其他途径较少使用或根本没有使用。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首先需要德育工作者把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要求转化为大学生能接受的意识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大学生接受这种意识和知识,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内化,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并最终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只有这一过程全部完成,知识、情感、信念、行为缺一不可,才算是德育的完成。而德育课堂教学只是将德育过程进行了一半,使学生获得德育认知,无法使学生真正形成道德习惯。真正的道德需要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所以这种单一的德育途径势必削弱德育的实效性。

三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措施

1.确定对象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针对性才能增强实效性,增强高校德育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明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如何,思想倾向如何,思想障碍在哪里。首先,认清大学生的德育特点。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心理发展正在继续,但趋于平稳。较之中学生,能够进行高度抽象思维活动,能够透过社会现象认识其本质,但存在盲目冲动性,自制能力、心理素质不够强等特点。其次,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教育。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落实到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时,能使大学生形成能动的自我教育力量,当德育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在培养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思想转化,最终形成道德品质。

2.更新德育内容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改革泛政治化的德育内容势在必行。德育内容的改革原则即是把学生培养为全面、独立、道德、健康和创新的人。从当今知识经济对人才全方位的要求出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大学生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更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注重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培养,更要注重大学生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3.将德育的实体性与寓它性相结合

在上面谈到过德育具有实体性,也承认德育具有寓它性,但同时反对完全寓它性的观点。实体性的特点要求德育要单独设置课程、活动阵地、活动时间和专门队伍。寓它性则表明可以将德育与其他各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机结合起来,在智育、体育、美育时附与德育的内容。如在智育中传授道德知识;在美育中体会真、善;在体育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严密的组织性等。在实际的德育活动中,我们要同时重视这两性,一方面可以防止忽视德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开展德育的途径及方式。

4.加强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德育教师要加强品德素质。德育教师职业特点在于高度的伦理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品德素质的重要性。其次,知识素质是德育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要素之一。知识素质指德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深度和广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德育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最后,能力素质是德育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德育教师有效地完成德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该能力包括: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海纳.谁培养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J].中华魂,2012(17)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必要性;途径

一、前言

素质教育指的是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始终贯穿德智体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做一个德育结合体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教育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作为体育教师要帮助大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忽视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兴趣不高、参与度较低,教学效果不佳,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显得日益紧迫。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剖析,探讨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内容,并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一系列实施途径,以期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内容

1、身体素质教育

强身健体作为体育的原始功能,因此,在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务必重视这一基本功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满足大学生实际所需,帮助大学生拥有健康体魄。

2、知识素质教育

促进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扩展其知识面,学生的终身体育成为可能,知识素质教育具体包括:体育理论知识、体育锻炼方法、体育技能、卫生保健、竞赛规则及项目欣赏等等。

3、能力素质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显得格外重要,体育能力作为体育教学实践中大学生成功完成体育活动的综合表现。

4、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同样非常重要,帮其建立自信心,增强自强精神,完善个性品质。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1、教学目标中的体现

体育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时,需将个体教学目标与社会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现终身体育的理念。同时,要结合大学生的兴趣,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促使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该顾及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从而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自我锻炼的方法与手段,以期实现大学生毕业后实施自我锻炼,注重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3、教学方法中的体现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中情境化教学法的引入,能够实现大学生快乐地参与体育教学,同时将体育课堂向课外延伸,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

四、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要求

当代社会需要大学生不仅拥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具备强健的体魄、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等等,所以,为了充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2、顺应素质教育改革需要

素质教育改革对体育教材及观念等方面均提出新的要求,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设计体育课程时需拓宽思路,体育教师需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这样才可以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高校体育教学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大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顺应了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五、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引导教师深入了解素质教育内涵与价值,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趋势,切实增强渗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感,着力提升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同时,需要将在校期间效益与大学生的终身受益紧密联结,学校体育作为终身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将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并综合运用终身体育相关理论与方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能力,最终养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贡献力量。

2、体育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体育科学作为一个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总体而言,体育教学是一个培养人的工程,所以,体育教学比其他任何学科都复杂化,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提出的种种要求,也就是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毕竟更新体育教育观念,或则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及方法,均取决于体育教师的素质。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仅需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入研究素质教育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所以,作为高校体育教师,首先,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其次,端正教学思想,从培养人才角度出发,树立现代教育观及人才观,积极树立高校体育为健身、益智及育德的观点;此外,体育教师还需具备较好的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只有这样,体育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时才可以得心应手,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深化高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更需具备健康的心理,所以,需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特殊教育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可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塑造其健康心理。

4、理论联系实践,着力提升大学生体育兴趣

体育理论具有指导性作用,而实践锻炼更具实用性。首先,就理论而言,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前认真了解教材,把握重点,同时需要教师用心设计教学课程,将枯燥理论富有趣味地教授给学生,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其次,就实践而言,体育教师需要把书本中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手段应用到实践课程中,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与有效化。

5、注重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

首先,组织课堂教学时需严密有序,培养大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与作风。其次,积极运用各种体育游戏,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热爱集体、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最后,通过田径、体操等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结束语

素质教育注重大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做一个德育结合体育发展的人才,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展示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深刻认识素质教育的意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爱岗敬业,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促使大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享受体育所带来的乐趣,改被动为主动,积极掌握体育锻炼的内容与方法,最终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栾金峰.谈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J].中国证券期货,2011.

[2] 周夏池.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技工学校体育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6).

【作者简介】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品德课 教学改革

思想品德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高校思想品德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我国所有高校共有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等学校担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思想品德课与其他专业课程同等重要,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必修课,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豆芽课”课程。明确了思想品德课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学改革就更显得迫切。

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

学生方面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中有应届高中毕业生也有职高、中专毕业生,总体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有的学生受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自身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公德意识,拜金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又因为是专科文凭,面对“难就业”的问题,自卑心理严重,空虚、胸无大志。还有一部分学生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开拓的精神,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很多高职生有一种危机感,认识到大专文凭已经没有优越性,迫切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增加筹码。单纯的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就好了,思想品德课学不学无所谓。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产生轻视甚至排斥思想品德课的情绪。

教师方面 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学的主持者、组织者和责任人。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高低,效果的好坏,关键在教师。由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存在一些脱钩的现象,教学手段单一、学习的内容局限在教材,学习方法仍以老师讲授为主,造成很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缺少兴趣,教学效果较差。另外,部分教师本身上课照本宣科、教学缺乏吸引力、与学生交流互动较少,不能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问题等等因素也都是造成学生不喜欢上思想品德课的原因。

教材方面 课本部分内容与中小学德育课程重复,教学内容不够“新”,吸引力相对较低,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与专业关联不大,认为与专业学习无关,不是生身立命之本;理论性太强,显得较为空洞,教师难得教好,学生难得好好学。高职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明显的应试嫌疑,以为学习思想品德课程只是为了考试。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投入相对较少,教学设备的配置滞后,导致教学手段单一,主要采取“灌输式”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而专业培训跟不上,导致科研素质较低,不能把理论和现实进行较好的结合,对课本的依赖性较强。没有科学的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措施

把握好教材 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这三门课都具有与现实结合非常紧密的特点,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做好资料准备,努力结合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内容方面还应努力突出职业院校的特色,要注意与院校、专业的特点结合,让学生感觉到学了有用才能真正学好。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改进教学手段 废止传统教学中的“填鸭”模式,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的多形式取而代之,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简要强调知识点,主要注意问题的解决。

“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想品德课教学手段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将传统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图像、文本等构成的动态教材,用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的形象刺激学生的感官,强迫大脑去思考,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改变考试评价方式 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恰当的考试方式不仅可以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因此,单纯的一元化、唯分数化的考核方式并不适合思想品德课。应该变单一的“卷面成绩”的考核方式为多元化的动态考核方式,使考核过程不仅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还要贯彻于生活的全过程,灵活多样、注重平时表现的考核方式,这样不仅有助于检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程度,更有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而这才是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所在。

第9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前言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程度也较高,对如何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也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同时,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状况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也亟须进一步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仰存在一定范围的弱化

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的前提,是认识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当下部分大学生们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令人担忧。

(二)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

当下高校部分大学生在理想追求上呈现出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在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关系问题上将满足自身需求置于首要位置。如大部分学生愿意入党,但其入党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利益的需要。在价值观上,则体现为重视个人的自我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漠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三)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载体,发挥着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但当前高校师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编纂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完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健康、向上,但同时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对于大学生,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一元与多样、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就需要高校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并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清新的人文精神、良好的师德师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和科学进步的价值理念。二是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激情励志、陶冶情操。三是要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建设一批精品社团,提高文化活动的品位与层次。

(二)改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渠道,只有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先进教学方式,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增强更多认同。因此,笔者认为要具体拟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精心设计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教育的新课程方案,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引领地位。二是改进教学模式,采取课堂讲授、名师讲座、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工作具有互动性和启发性,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使人困惑的问题

要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重视那些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就业问题,二是心理问题,三是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这些问题的解决之中。一方面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学生的这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比如,在就业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在资助工作中,引导学生体会社会公平、正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把心理疏导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社会生产劳动、社会政治活动、智力扶贫、技术服务、公益劳动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可增强大学生对校情、社情、国情的了解,使他们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体察,从而进一步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培养爱国情怀。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能够直观地体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意义,达到在实践中接受、在接受后自觉追求的目标,坚定自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