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制造业发展趋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6 15:37: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制造业发展趋势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制造业发展趋势

第1篇

近年来,由于现代化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制造

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加强,企业竞争中技术创新

的主导地位突显。

1.全球化战略已成为各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

整个20世纪,跨国公司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生力军,尤其在第二个50年里,跨国

公司更是飞速扩张,实力之强占据了全球经贸的“半边天”。据统计,经合组织成员

国之间的贸易额近一半都是由跨国公司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构成的。而在全球大

型跨国公司中,制造业无论从企业数量、经营规模,还是利润额等指标来看,都占据

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94年的全球综合500强榜单中制造业跨国企业达230家左右,20

03年上升为240家左右。从500强前十名的变化可以看出,十年来世界制造业规模进一

步扩大:1994年名列前十名的企业有四家是制造业企业,1995年、1996年均占五家,

1998年上升为六家,到2003年已达到九家(注:根据历年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

0强”名单整理。)。因此,可以说,作为21世纪全球经济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的

战略意图就代表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张,全球化战略

已经成为各个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当然,这种全球化战略不再等

同于过去通过异地生产或销售来占领市场的传统战略。

2.制造业全球化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

传统的制造业跨国公司生产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为生产基地,将产品销往其

他国家;二是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外制造产品,销售给东道国或其他

国家。其特点是:自己拥有生产制造设施与技术,产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资源的利

用上,仅限于利用东道国的原材料、人员或资金等。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技术革命,管理思想与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

变化,企业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跨国公司,特别是制造业跨国公司中

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发挥,并将成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发展下去。这种变化的主要特

征是: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拥有生产设施与制造技术

的所有权的情况下,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制造业全球化方式主要形式

有两种:一是制造业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国外生产厂商按其要求生产

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二是制造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零部件的加工

制造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

在优先考虑利润最大化、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近

年来日、美、欧跨国制造公司实行了新的分工,在亚洲建立零部件生产商,加速推进

企业联合和技术合作;此外,还建立越来越完整的生产、销售和出口的产业链,加强

了连接发达国家企业和亚洲企业的网络。

然而,随着跨国公司纷纷加强对制造技术的控制及将生产、组装工作外围化、外

部化,使得“制造中心”的涵义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材料和工业设备行业的跨国公司

在全球范围内都表现为普遍的技术来源的母国中心趋势(Dalton and Serapio,1999

)。

3.全球技术创新中心正与制造业中心分离

21世纪的“制造中心”已经不再完全基于某一国市场的发育。全球技术创新中心

正与制造业中心分离,制造中心地位不再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制造中心

依附科技中心的趋势正在形成。如美国作为知识经济的发源地,几乎在所有重大技术

创新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美国并未谋求恢复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而是利用全球

技术创新中心地位和综合国力来控制全球制造业中心,从而使得制造业规模、制造业

中心地位与产业能力的关系明显弱化。

世纪之交,美国在信息、通信技术和半导体技术领域以及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

能源技术领域都确立了领先优势。美国不仅利用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优势

完成了制造中心与科技中心的相对分离,更为重要的是开创了科技中心控制制造中心

的新时代。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产业制造中心,东亚地区的信息产业在技术、生产

及市场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依附性。在实际运行中,全球科技中心对制造中心的控制,

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分工、扶持委托加工制造中心、强化低端产品对高端产品的

依赖、核心技术对生产性技术的控制以及市场需求等方式来实现的。

4.跨国公司技术创新途径多元化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体系概括起来有两类。一类是在跨国公司内部组织的国际化生

产和国际化研究开发机构网络,这是跨国公司由东道国当地市场导向投资转向国际一

体化战略的必然结果。第二类是跨国公司积极参加的厂商之间的网络,如与竞争对手

缔结技术战略联盟;建立和扩展将其供应商、顾客与其国外子公司沟通起来的网络体

系。尽管这些体系的目的不同,但其动机却是相同的,即共同的学习过程能够提高跨

国公司创新速度,进而成为增强其国际技术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跨国公司在

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性标志,表明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重

点已经从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转向技术资源的全球配置。

对于制造业特别是诸如生物、制药和化工这样的行业,企业知识基础的发展是核

心能力的关键,因此,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的主要原因是获取技术创新的重

要源泉——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人力资源。目前,从这些行业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

化的情况看,其海外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世界相关领域知识高地附近。而从东道国的

角度,鉴于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又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所以积

极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国设立研发机构,就可能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科

技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发展之迅速,举世瞩目,“以至于工业家们现在都必须转向中

国,这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想收益于中国的低生产成本,而且是因为他们的顾客在中国

”。(注:参考消息,2004-01-24)那么,中国制造业的真实水平如何,与世界跨国

制造公司比较差距又在何处?通过对贸易结构、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外商在

华研发机构等方面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以制造业为支撑,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

中国经济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起飞,一直实行以建立强大的、能够给为数众多

的农业人口提供就业的工业部门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中国GDP排名已经上升

到世界第六,制造业贡献过半。同时,中国也成为引资大国,2002年吸引国际直接投

资达530亿美元,外资投资中制造业的项目数目比重达72.96%:2003年达570亿美元

,占到亚太地区全部FDI的57.6%。此外,中国在世界贸易中也占有了一定优势地位

,出口总额占世界总出口的5%,其中制造业产品占九成。2003年进出口额更达8512.

1亿美元,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进口4128.4亿美元,十余年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

(2002年顺差为303亿美元,2003年为255.3亿美元)。

2.中国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较低环节

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份额仅在5%左右。中国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

、组装为主,在全球的比重与地位、产业结构与市场集中度、核心技术与国际竞争力

等方面,与先进的工业国相比差距甚大,发展道路还很漫长。从贸易方式来看,近年

来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制造业的加工贸易。与其他亚洲国家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在贸易上的比较优势也是从初级产品逐渐向劳动密集型产品,然后进一步向资

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化的。这种贸易结构逐渐向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可以通过

跟踪主要产业的特化系数(注:特化系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数值越大

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的变化来观察。关志雄(2002)对1999年亚洲各国

主要产品的有关测算值显示出中国在以服装产品为首的杂货产品方面竞争力较强,机

械、原料类产品的竞争力居中,在化工类方面竞争力较弱。(注:联合国SITC分类,

特化系数计算值分别为:中国内地化工产品-0.40、原料分类产品-0.02、机械类产品

-0.08、杂货产品0.76。)在竞争对手方面,目前中国同东盟、拉美等部分低收入国

家竞争性较强,而同欧美、日本、“四小龙”的互补性较强。

3.中国制造业还没有产生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排名榜的前100名中有57家制造业企业。有33家制造业企业

属于后50位,有24家制造业企业打进前50名,仅有3家制造业企业挤进了前10名的行

列,其中2家属于能源行业,1家属于汽车行业。(注:根据《世界经理人周刊》2003

年12月1日数据整理。)从前10名的行业分布特点看,能源业、电信业以及金融业蓬

勃发展,充满活力,而机电、化工等制造业则相对实力较弱。

再将中国500强企业的前10名制造业企业与全球500强的前10名企业相比较,则可

以看出二者主要差距:首先,制造业跨国公司的规模庞大,中国企业的规模实力与之

第2篇

关键词:汽车制造;激光焊接;趋势

汽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为人们节省了时间,同时也推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重要关注的对象。激光焊接科技凭借穿透深、适应性好、能量密度高、精度高等优势成为当前汽车行业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通过激光将几块具有一定性能、材质以及厚度差异的薄板拼焊在一起,然后进行冲压成形。不仅减少了材料的废弃,还减轻了整体重量,提升了综合力学性能。在汽车发展的80多年历程里面,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受到激光焊接技术本身的优越性与汽车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的改变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发展激光焊接技术对推动汽车行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1激光焊接技术的特点

享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等美誉的激光是指受激光发射的辐射光放大。激光焊接指将具有高功率聚焦的激光束为热源,把材料融化并形成高质量的焊接接头,这种焊接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精度非常精确[1]。在汽车制造行业中,根据激光焊接技术的差异,可以把激光焊机分为两大类:YAG激光焊机与CO2激光焊机。在制造汽车过程中的主打标工序一般由YAG激光焊机操作的,而表面处理、切割、打孔、焊接等处理过程一般是采用CO2激光焊机完成。由于YAG激光器技术的改善,也会在焊接和切割方面有所运用。激光焊接具备下列特点:(1)应用范围比较广。(2)可用来对那些加工材料非常脆弱、硬度极大、高熔点或者相对薄的高效率加工。(3)热影响区与热变形都很小,焊接缝质量高。(4)加工速度快,节省材料,污染少,噪音低,劳动强度低。(5)其设备功能齐全,操作非常简便;具备计算机数控系统,可以进行高精度的立体加工。

2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应用现状

一汽大众企业是最先使用激光焊接技术的企业之一。大约是90年代的时候,一汽大众企业就在300多台汽车使用了激光焊接技术,大多应用在底盘与车体的焊接上面。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运用根据焊接方法的差异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2.1激光焊接

齿轮在汽车制造占较大的比重,用激光焊接对变速器齿轮的焊接的运用开启了激光焊机在汽车制造领域运用的先河。变速器对齿轮质量以及转速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需要高效率的焊接,而且由于考虑到不准给齿轮增添过多的负载,必须采用高净度焊接方法[2]。因此最先把高效精准激光焊接运用到焊接变速器的齿轮上。1980年期间,以克莱斯勒为首的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公司相继把该焊接方式运用于汽车的制造行业。激光焊接技术在提升对传动部件的焊接的性能,同时大大节约了生产原料,为世界节能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近些年,随着汽车制造材质的不断演进,目前,由于材料的性能不够完善以及不能提升整车的美观等因素,限制了汽车制造业前进的步伐。多大数汽车制造公司引进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例如,新型镁、铝等质量轻的材料。该型材料引进意味着需要更高水准的焊接类型,常规的点焊技术造成镁、铝材料生成了金属键化合物,它们缩短了焊接材料的使用寿命以及削弱了使用效果,而激光焊接的出现很好地避免了常规焊接技术引起的麻烦,因此激光焊接很快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制造行业中比较盛行的焊接技术。

2.2激光复合焊接技术

可以把激光复合焊接技术理解成在激光焊接技术基础上的改进——把电弧与激光的焊接技术进行合理的结合。一方面,激光复合焊接技术在焊接效率与速度方面均优于单一的焊接技术,而且具有较好的焊接稳定性。另一方面,单一的激光焊接技术在焊接时受热面积窄、焊缝深,这样对焊接材料多少有些损伤,而电弧焊接采用受热面大的导热焊接方式,不仅拥有较深的焊缝又保证了较为广泛的受热面,大幅度增加了焊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3]。

2.3激光拼接

汽车车身制造的传统方法是先采用冲压技术再进行焊接。此类焊接技术的特点是在完成对每个部分冲压成型工作之后再逐一焊接在一起,以至于每个成型的部件难以较好地融合成一体,从而焊接成品不够完美。激光拼焊技术的研发很好地解决部件融合所存在的问题。激光拼焊改变了以往的车身制造顺序,可将厚度与材质相异或者经不同表面处理的钢板通过激光焊技术,焊接一个组件整体。

3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与传统焊接组件相比激光焊接的组件费用略高,因此开发低成本、灵活、简便的激光焊接组件是汽车焊接领域的必经之路。目前,在汽车行业的焊接工艺中,对激光器的选择一般为大功率CO2激光器以及脉冲ZD:YAG激光器。在未来激光焊接技术的发展中,激光器的功力将达到1000W以上的有光纤激光器单光纤、单模光纤。在汽车制造业有贡献的将是二极管阵列激光焊接技术,运用其波长在近红以外区域的激光能量对汽车零件进行焊接[4]。此外,采用激光加热与其它热能相结合的方式为焊接过程提供多重热量的方式,弥补激光单热源在激光焊接技术方面的不足。近年来,广泛运用在汽车制造业方面的焊接技术的复合热源焊接技术有激光与电弧、感应热源复合焊接、双激光束焊接等技术。另外,焊接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行动灵活,变化多样,自动化水平高、都是焊接机器人所具备的优点。焊接质量优越、动作敏捷、反应迅速、机动性好,不存在安全问题等等。

4总结

现在激光焊接技术发展的程度已非常高端了,汽车工业已经步入到一个柔性化的生产链,对相应的技术要求也更高了,加大研发激光焊接技术和相关的激光加工技术对大力发展汽车行业尤为紧迫。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激光焊接技术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国内的激光焊接设备制造能力还十分有限,需要借助国外的力量。我国制造行业的首要任务是大力提升在焊接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逐步完成对激光焊接技术设备的制造与生产。

参考文献:

[1]王广勇.车身焊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5(03):16-22,27.

第3篇

一、厦门金龙财务信息化及其发展

(一)客车行业财务信息化特点 客车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决定了客车行业财务信息化路径有别于其他行业。客车行业是指生产和销售旅游、公交、客运汽车为主的行业,属于制造行业,该行业生产流程长,成本控制要求高,成本核算复杂。同时,客车行业的采购和销售特点,与一般机械制造业又有着显著差别,受市场需求和宏观经济变化影响比较明显,在产品销售市场的开发和竞争上,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客车行业订单式生产,客制化程度高、交期短的生产经营特点,决定了客车行业财务信息化的特点:一是成本核算是采用分批法核算,按订单归集材料费、以实际工时分摊制造费用,对订单BOM的准确性依赖度高;二是资金供给主要采用票据融资及无息负债;三是销售回款采用车辆按揭、信用证、信用分期及款到发车的形式;四是随着海外销售的增加及国际金融环境的恶化,特别是敏感地区结算途径的受限和外汇汇率风险的加大。决定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核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营扩展的需求,借助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是企业进行快速评估和决策的必备手段,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绕不开的途径。客车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产品价格、产品配置、交期满足能力、融资条件等因素成为获得订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公开招标采购的日益普及,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和报价依据已无法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往往因信息掌握不全出现高估或低估订单成本的状况出现,产生丢单或订单严重亏损的事件发生。因此,主流厂家都先后开发和使用各种ERP工具以解决企业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

(二)厦门金龙财务信息化发展概况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厦门金龙”)成立于1988年,作为国内客车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自1998年开始就逐步进行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最先使用的是利玛财务软件。 随着业务规模的发展, 2006年财务核算模块引入了金蝶ERP软件及自行开发的KIMS物料管理软件,自此财务信息化建设逐步迈入快车道。2009年,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经营规模需要,整合公司信息化平台,建立集成、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从而更好地为协同销售、计划、物流和生产提供支持,并增强财务对业务运作的监控能力,公司梳理规划与周边系统的关系,包括KIMS系统、PLM系统、OA系统、MES系统、订单管理系统及售后备件系统等,实现了基于意向订单管理的生产计划和供应计划的管理,迅速开展了系统的升级改造,上马了国际领先的SAP&ERP,并于2011年10月实现一次性成功切换及运行,经受了第四季度生产高峰期对系统的压力测试,保证了公司产能连续刷新历史记录对系统的考验。

二、厦门金龙ERP系统升级改造思路及主要变革点

SAP作为管理软件龙头老大,是ERP思想的倡导者,SAP以其强大的功能、高度的集成性、灵活性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比较显著的作用。它不仅在财务子系统内部集成,同时也在系统内所有的模块之间集成,使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充分集成,从而使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从而加强资金流的全局管理控制,实现财务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厦门金龙基于适用性及先进性的考虑,聘请IBM咨询管理公司进行SAP的导入及公司流程的梳理与再造。

(一)厦门金龙ERP系统升级改造思路 厦门金龙汽车公司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范围可控、确保成功”的原则,启动ERP系统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总体思路是:对信息化系统借鉴同行业最佳实践经验,构建统一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业务和管理成本以及日常运营和决策风险,并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及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厦门金龙ERP系统的升级改造主要变革点 厦门金龙汽车公司对ERP系统的改造,主要有如下八个变革点:构建以整车意向订单驱动的供应链及财务业务一体化运营管理体系;结合行业特点和最佳实践,重点应用 SAP系统的标准功能,通过适当的客制化开发定制,构建有客车行业特色的、以销售意向订单驱动的供应链一体化和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管理平台,规范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将以ERP项目一期作为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起步,解决核心业务需求,力求试点项目风险可控、按时按质完成,并为后续项目推进奠定基础;建立规范的数据管控体系,建立可复制的数据架构(正向BOM、模块化可配置化BOM),满足企业对于财务和业务数据集中管理的要求,提升数据质量,为管理层决策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工作作风的转变,通过有效的知识传递,培养出更多既精通管理理念、又熟悉业务流程,同时具有信息化应用能力的骨干队伍;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通过SAP强大的跨部门集成平台,使公司的财务角色和关注点从账务处理快速转为以优化业务为中心。从采购入库到材料消耗、整车入库、销售等时时集成到财务模块,确保在整个采购生产销售链条中,财务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翔实准确的数据支持,将财务从记账出具报表等传统角色抽身出来,转为通过数据分析、监控发现业务异常,从而协同各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弥补管理上的漏洞、优化业务流程;SAP的计划成本体系帮助财务在工单下达前就可以进行整车生产成本的估算,在生产过程中可时时进行成本分析,及时发现投料异常情况以反馈物流、生产进行调整;通过月末生产订单的结算以及物料帐的结算,财务实现将采购、物流配送、生产等各环节产生的价格差异进行高效的追踪还原,例如,原材料的采购价差可经物料帐还原到整车的销售成本,确保了财务实际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ERP系统为厦门金龙打造拥有多角度、全方位的业务透视能力的分析平台,其中获利能力分析以销售凭证为基本单元归集各项分析指标,通过多维度各种指标的分析,帮助金龙快捷准确地挖掘最有潜力的市场、产品、客户,发现获利薄弱的产品类型,持续地推动盈利能力的提升。既为实现业务员、市场部以及营销管理系统的绩效考核提供充实的数据,同时为经营决策提供翔实的数据基础。从传统的考核销量、销售收入,过渡到考核订单利润、订单质量、以及订单的标准化程度。财务电子报销系统的上线,通过网上办公系统,员工可自助在网上提交报销申请,按权限管理办法进行签批,并结合预算管理,实现费用管理在先,员工和主管随时了解报销进程及预算使用情况。结合会计凭证自动转换及银企直连、银行对账系统功能的实现,极大减轻了会计人员在SAP的工作量,同时减少了现金管理风险。

三、厦门金龙财务信息化发展思路

厦门金龙将以建立高效集成的信息化系统和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公司财务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并从系统改进、业务平台、功能扩展三个构面进行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具体来讲,就是开展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信息化系统平台 构建适应业务发展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建立总线结构和数据交换平台,提高系统易用性和稳定性。改良与优化现有业务流程,为配合战略运营服务,为生产提速、质量提升、精细管理服务,并对ERP系统功能进行内部深化和外部扩展,实施DMS/QM等新功能,扩展到其它子公司和制造部,初步建立ERP系统的运维体系,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并支持持续创新优化的良性循环。

(二)完善与提升报表分析体系,由执行层向决策分析层过渡 初步形成一套以业务报表和业务分析为基础,多维分析、统计分析、财务整合和利润模型为中间层,形成公司层面的报告及计分卡,并提供决策层简捷有效的管理驾驶舱,为快速决策提供思路清晰、界面友好和操作简单的管理工具。

(三)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通过ERP建立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各项绩效评价体系。也即,从客户市场、运营分析、劳动成本管理以及财务分析四个构面对公司的运营指标和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具体包括整机盈利能力分析、配件盈利能力分析 、库存分析(ECC)、采购分析 、事业部绩效分析(ECC)以及产品成本分析(ECC)等。

(四)结合运用SAP&EKP系统软件 借助SAP&EKP系统软件的结合运用,进一步摆脱财务人员以记账、核算为主的基础层面的操作,通过与前端业务的高度集成,提高核算速度,通过架构的多元化、多角度和全方位,使得核算更加贴近业务、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并提高核算的精准度,促使财务人员更多地关注于财务管理及业务层面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为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将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措施嵌入SAP&EKP系统,实现系统自动控制,减少经营风险和管理成本。具体包括根据标准值的设定进行控制与警告、根据项目计划进行费用支出控制和根据合同付款条款进行付款或费用支出的控制,并通过系统设置权限,使操作与查询层面得到数据范围和审批控制,设定签字权权限审批规范,对费用的支出、合同的签订,通过上一级审批方式进行控制等。

参考文献:

[1]王锴:《从会计电算化到财务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2005年第4期。

第4篇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099—02

“十二五”是青海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青海制造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制造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提升的关键时期。

根据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发展规划》和《青海省“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及要求,为推动青海省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信息技术在青海省的推广和应用,青海省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将按照科技部“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总体部署,在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 青海“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将围绕“深化应用、服务增效”这一主线,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1 培育数字化示范企业

加速推进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支柱产业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的开发、建设与应用工作。通过改造优化企业业务管理流程,研究开发能够服务企业的信息化核心技术产品,构建辅助企业发展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和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探索利用RFID及嵌入式远程状态监测等技术开展实时数据采集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多系统集成应用和关键流程的组合应用,充分发挥“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支持企业深化管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青海省大型企业跨区域经营、生产和管理一体化的工业发展模式。

1.2 深化设计制造和经营管理信息集成技术应用

以装备制造业作为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信息技术瓶颈,深化企业在设计制造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化集成技术应用,提升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决策等各个层面上的应用、渗透和融合,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产业,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3 进一步普及制造业信息化单元技术应用

以三维(CAD)技术为核心,大力普及制造业信息化单元技术应用,鼓励和支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中小企业工业辅助设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解决在产品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等过程中遇到的信息化技术难题,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推动青海省制造企业从单纯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型转变,开展产品设计与制造企业间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集成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与现代通信技术建立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建立动态技术联盟,探索出一条适合青海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的服务模式。

1.4 应用信息技术推进节能减排

根据青海高消耗企业所占比重较高这一实际情况,树立节能降耗信息化示范企业,大力推进生产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加快管控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培育壮大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1.5 构建公共技术应用服务平台

构建基于网络的中小制造企业产品设计、虚拟制造、人才培训等业务协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具体需求,应用现代信息化集成技术,建立中小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提高青海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降低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提升中小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1.6 完善信息化咨询服务体系

结合青海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立足“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实施,以提升青海省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完善具有信息化咨询、IT外包、运行维护、项目监理、信息系统测试以及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技术队伍。鼓励和支持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信息化示范企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联盟,重点培育从事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推广、咨询、监理、人才培训的服务机构建设,构建起覆盖全省的信息化技术推广、培训、咨询为一体的“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技术服务体系。

2 青海省制造业信息化重点领域

2.1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

以青海省装备制造园区建设为载体,支持企业之间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的集成优化管理。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数控机床、量刃工具和工程机械制造等产业,深化设计制造数字化和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集成技术的应用示范,开展产品设计数据与机械加工中心信息化集成技术研究,建立数字化生产车间,提升企业产品研发、经营管理和生产制造能力,使企业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潜力、低成本转变,实现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逐步建立数字化企业。

2.2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化

第5篇

关键词:制造业 服务化 信息化

0 引言

制造业转向服务化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和结果。随着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对“顾客满意”的重要性认识愈加明确,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开始对设计产品的生命周期越加重视,不仅只关注实物产品的生产[1]。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主要实现了制造业的转型和提升,因此巩固强化了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对我省工业转型升级也有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1 国际制造业服务化经典案例分析

1.1 IBM:从硬件制造商向IT服务商的成功转型 IBM经过十几年的整合,把一家单纯的硬件制造商转变成解决实质问题的供应商。自2005年以后,IBM公司服务利润连年增长高达10%以上,而公司收入所占比例也超过50%以上。IBM早在十几年前,在别的IT厂商大造PC时,IBM已经转型IT服务了。当所有IT厂商意识到IT服务战略的重要性的时候,IBM又悄然转入服务产品化策略。在IBM全球的营收体系中,大约有55%的收入来自IT服务。根据IDC的研究报告,我们不难看出,自2006年中国IT服务市场整体增长19.7%以来,市场规模超过950亿元,到2010年已经超过2000亿元。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IT服务市场。面对如此巨大的空间,IBM提出了新的创新服务策略,即“服务产品化”的办法来把握市场,用全新的产品化的角度来对市场进行了解。这样市场的响应速度也会提高,当真正了解产品定义的时候,服务质量也就会提高了,这样真正意义上提高IT服务收益。

1.2 通用电气:资本服务为电气制造提供成长动力 通

用电气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全球24个国家共拥有113家制造厂,其产值中传统制造产值的比重高达85%,服务产值仅占12%。而目前,通用电气的“技术+管理+服务”所创造的产值占公司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70%。

这个转变的根源在于韦尔奇实施的新服务战略,大力发展通用电气的资本服务公司,为通用电气的工业部门提供了成长动力。通用电气的产品包罗万象,从电冰箱、照明灯,到飞机引擎等都在其生产范围内。而资本服务公司的经营范围很广,从信用卡服务、计算机程序设计,到卫星发射,样样俱全。曾经有人估算,如果让资本服务公司从通用电气独立出来,它将以327亿美元的营业额名列“财富500强”的第20位。资本服务公司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设备出租公司,拥有900架飞机(这比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要多),188000辆列车(数量超过任何一家铁路公司),759000辆小汽车,12000辆卡车和11颗卫星,它还拥有美国第三大保险公司。目前,资本服务公司的经营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已经开始涉足于计算机服务业和人寿保险行业。这些数据可能不是最新的,但这些数据已经充分说明了通用电气服务业发展的强大规模。

资本服务公司作为通用电气的子公司,它是如何回报通用电气的呢?那就是提供大批有价值的客户。资本服务公司为通用电气旗下其他子公司的客户(如航空公司、电力公司和自动化设备公司)提供大量贷款,以帮助这些子公司,为其与客户签订大宗合同铺平道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1993年,洲际航空公司濒临破产,资本服务公司为其提供贷款,使洲际航空公司恢复生机,重返蓝天。随之而来的便是雪花般的订单飞向通用电气的子公司飞机引擎公司――洲际航空公司购买通用电气的飞机引擎。分析家说:“这种养鸡取蛋的做法,使资本服务公司成为杰克・韦尔奇打败竞争对手最有力的一张王牌。

1.3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制造商不卖产品卖服务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作为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企业的供货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并不直接向他们出售发动机,而以“租用服务时间”的形式出售,并承诺在对方的租用时间段内,承担一切保养、维修和服务。

发动机一旦出现故障,不是由飞机制造商或航空公司来修理,而是发动机公司在每个大型机场都驻有专人修理。这样,发动机公司得以在发动机市场上精益求精,飞机制造商也“落得轻松”。也正因如此,廉价航空公司也才有发展的空间,因为它们不用专门养一批发动机维修队伍。

近年来,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通过改变运营模式,扩展发动机维护、发动机租赁和发动机数据分析管理等服务,通过服务合同绑定用户,增加了服务型收入。公司销售的现代喷气发动机中55%以上都签订了服务协议。公司在过去18个月中民用发动机订单有80%都含有服务协议;2007年服务收入达到公司总收入的53.7%。

世界性大公司大都在向全球化、经济化、协同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从“生产型”向“服务型”的转变,由“硬能力”建设向“软实力”提升的转变,由向客服提品和简单服务转变为提供系统来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价值。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经济活动由传统的产品制造中心转向服务体验中心。

经过对经典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发达国家促进制造服务业发展的经验:①政府建立或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制造服务业发展提供保障。②行业协会积极发挥作用,促进制造服务业发展。③政府建立完备的基础设施,制订相关技术标准,为制造服务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④政府建立多层次、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体系。⑤政府非常重视对企业的咨询与培训,对企业发展进行指导。

2 对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几点启示

山西省是我国资源产业比重较高的省份,第二产业由于发展较快也会受到节能减排指标的限制。对于第二产业而言,低消耗、少污染、就业量大都能直接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因此加快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所以先进国家对制造业服务化的经验对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

2.1 企业必须对“制造业服务化”给予高度重视 “制造业服务化”是突破制造业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目前我省制造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虽然已培育出一批特色明显的企业集团和拳头产品,但在全球制造产业链上,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开展制造业服务化将有利于我省的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增强国际市场掌控力和话语权,从而避免以往以牺牲资源环境换取微薄回报的尴尬境地。“制造业服务化”能够促进资源有效整合,使我省制造业不再单纯依靠产品取胜,而更多的是向生产链的上下游延伸,依靠产业链资源整体优势。“制造业服务化”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这种转变将有利于企业摆脱单纯的生产、加工和组装业务,转而向创造性更强、价值回报更高的方向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

2.2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需要政府支持和引导 各国高度重视“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纷纷将其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一些制造业发达国家也有推动发展的政策:如欧盟制定了全套产业转型规划;美国基于环境可持续,提出制造业绿色发展;日本强调“制造系统的创新”,关系如何因应全球化的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利用技术、企业内外流程改造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改造日本企业在本土的制造活动,并形成与海外工程或国际竞争对手的区分。

当前,我省尚存在一些制约“制造业服务化”的体制、政策障碍。对于其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制约,如重复征税、税率偏高、难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土地成本高、服务业供地较少,金融支持不足等,需要逐步破除障碍,扭转以往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重制造业、轻服务业”的倾向,加大对其支持与引导。调查显示,我省制造业的服务化进程相对落后,具备服务型制造能力的企业占所有企业的比例很少。虽然少部分企业在制造业上已经重点打造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向着产业链高端延伸步伐,但是由于企业服务化发展动力不足,就造成创新模式不同,这样制造业向服务转变的时候就会在市场基础上显得薄弱,这就需要政府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3 通过信息技术大力推动我省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产品设计、客户定制等过程中,这样也能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过程进一步融合并且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继国.服务制造业发展趋势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56-157.

[2]发达国家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的做法及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启示[N].中国工具科技报,2012-12-5(4).

[3]赵一婷,刘继国.世界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及其应对策略[J].管理科学文摘,2008(03).

第6篇

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一)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制造业全球化主要包括产品制造的跨国化迅猛发展;价值链中与制造紧密相联的各个环节朝着全球化方向迈进;制造业企业的跨国并购、重组和整合;制造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调剂、共享和优化配置;跨国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全球制造体系正在迅速形成等。

(二)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产业链细分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甚至网络分工。产业链被细分到空前的程度。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不仅将其低技术的产业转移出去,即使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也是尽力抢占各产业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将产业链条的低技术环节转移给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国家,从而完成价值链的分离和转移,使其生产布局日益细化。如以汽车零部件为例,传统的模式是汽车与零部件纵向一体化,即通常在一个公司内零部件与整车厂相配套。现在,为了降低成本,整车厂越来越倾向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零部件。

(三)以科技中心控制制造业中心的新趋势

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发达国家制造业在本国GDP中的比重以及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总量中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但这并不代表发达国家放弃了制造业的战略地位。世纪之交,美国利用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优势完成了制造业中心与科技中心的相对分离,开始了以科技中心控制制造业中心的新时代。全球科技中心对制造业中心的控制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分工、扶持委托加工制造中心、强化低端产品对高端产品的依赖、核心技术对生产性技术的控制以及市场需求等方式来实现。跨国公司在全球各地到处寻找低成本的投资区,它们不再仅仅考虑某个产品在哪里生产,而且要考虑某个零件在哪里生产成本最低。一架波音747飞机有450万个部件,来自近10个国家、1000多家大企业、1.5万多家小企业。

(四)制造业的信息化、虚拟化趋势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制造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方式和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目前,国际上不少制造型企业已经完成了信息化改造,全部采用CAD进行产品设计和计算机管理。信息化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因此,制造业的信息化将是21世纪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虚拟制造系统运用仿真工具、控制工具、信息模型和设备以及组织方法等,提供一个显示仿真过程的工作平台。在这种平台上建立一种虚拟环境,应用人类的知识、技术与感知能力,与虚拟的对象产生交互作用,对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活动进行全面的模拟和仿真,以达到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周期最短、成本最低、质量最佳。虚拟制造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巨大的技术优势,目前已经受到各先进工业国家和公司的高度重视。

(五)制造业的绿色化趋势

向环保化或绿色化方向发展成为制造业在21世纪的必由之路。环保化制造或绿色化制造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制造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也是目前所倡导的循环经济的一个方面,其目标和宗旨是使所制造的产品在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维护直至报废处理和善后处置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而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

二、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加快发展制造业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持续不断地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可能农业的比重逐年下降,相应地服务业的比重会提高,但制造业将始终占据相当稳定的份额和重要地位。二是我们不仅要为近13亿人口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资料,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类装备和原料等生产资料,还要求为巨大的劳动大军提供就业岗位,包括国企下岗职工、新增劳动力和农村转出的剩余劳动力。三是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虽然已占世界第四位,但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强,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25,日本的1/26,德国的1/20。这表明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效率的角度看,我国的制造业的发展都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2.中国成为制造业基地的条件和比较优势已经显现

首先,我国已经奠定了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我国制造业的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一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已经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和工业配套能力;船舶工业、纺织工业和家电工业等产业已经或正在成为世界强势产业;服装、化纤、钢铁、电解铝、水泥、电视机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电解铝、钢、水泥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20%、23%和40%;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制造业集中地初具雏形;一大批具有较强技术实力、制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正在茁壮成长,这为建成制造业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我国是最具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的吸纳力和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一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持续提高,形成了巨大的潜在需求,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二是有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条件。三是有丰富的、素质较高、廉价的人力资源。四是有良好的、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五是能源、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六是优惠的政策环境使外商在华利益能得到充分保证。

第三,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制造业的融合,为我国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发展制造业,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3.世界性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跨国公司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具有项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出口产品多、投资领域宽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具有全方位提升中国制造业增长质量之功效。目前中国工业长期赖以进行生产规模扩张的国内市场环境已不复存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在竞争中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取向。世界性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是国内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积极地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壮大制造业的规模,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水平,扩大制造业出口的份额与价值,把我国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加速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二)挑战

1.总体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制造业原创性技术创新成果少,缺乏二次开发能力。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难以掌握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由此造成中国制造业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过剩,382种主要工业品中87%供过于求,而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产品还不能满足需求。装备类产品进出口长期为巨额逆差并呈上升趋势(2002年为250亿美元,2003年为392亿美元),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各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装备瓶颈。

2.产业集中度低,缺少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

在发达国家,集中比率平均在40%。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企业规模过小、布局过度分散的局面有所改变。但相当多的行业产业集中度还很低。去年以来部分行业过度扩张,使钢铁和铝工业排名前10位企业的产业集中度比2002年分别下降了5.1和4.2个百分点;尽管我国聚酯产能已占世界的27%,排名前10位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已达40%,但我国聚酯单厂平均规模只有7.3万吨,是台湾的1/5、韩国的1/4。全国规模以上水泥企业有4800多家,排名前10位企业的产量只占10.7%。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仅仅是国际知名品牌的加工厂,缺乏自有品牌,世界知名品牌屈指可数。

3.机制不活、管理能力较弱,劳动生产率不高

在东北和西北等地区,国有经济的比重还比较高,体制和机制不活,企业改组改制任务仍很艰巨,一些企业改制有名无实。企业缺乏全球营销技巧,价格战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我国制造企业大多未建立现代科学管理体系,忽视技术、人与组织之间的综合集成。

4.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严峻、就业压力大

一是我国要实现工业化,今后十几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而我国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很低,资源储量不高,贫矿和难选资源较多,人均资源占有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匮乏和能源紧缺。二是绿色制造将成为21世纪制造业的重要特征,目前钢铁、电解铝、水泥等原材料行业存在着能力增长过快,布局混乱,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三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大批的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就业压力也将增大。

5.先进制造业国家在科技领先的同时仍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

日本3年前起草了《振兴制造业基础技术基本法》,认为未来的制造业依然是基础产业,必须继续加强。日本首相的咨询机构“制造技术恳谈会”曾向政府提交报告,强调制造业是日本的生命线,没有制造业就没有信息产业和软件产品。美国国防部等部门资助了麻省理工学院“下一代制造”项目,研究开发了一个力求被广泛接受的制造企业模型,提出了使美国制造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对策。先进国家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制造业是严峻的挑战。

三、发展重点及对策措施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搞好工业结构调整

1.把振兴装备制造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尽快促进工业结构由重化工向高加工度化的演变和升级

现在发展和振兴装备工业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2002年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占了81%;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了门类齐全、总量世界第五的规模和基础;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迫切需要产业升级;世界产业结构调整、重组为我国装备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着手起草《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发展重点和相关政策措施,作为指导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重点抓好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重大技术装备。通过科技攻关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现成套装备国产化,力争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2.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冶金、石化、建材等原材料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格局。资源产出效率大大低于国际水平,而综合能耗均高于国际先进水平。这些行业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主要来源。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大多数矿产储量不高,贫矿和难选冶资源比较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更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安全问题已非常突出。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矿产资源的消费增长很快,全球矿产资源短缺或供给不足的压力是长期的。因此,要做好矿产资源规划,按比较优势原则,扬长避短,重点发展对国民经济全局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加工行业,对于没有资源优势、环境污染严重和市场需求量不大的行业,要控制生产能力。当前应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技术进步,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上品种,上档次,提高面向两个市场的竞争能力。二是实现两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在宏观上,提倡社会公共节约,实现生产、消费、回收和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在生产流程上,要做到吃干榨净,产业链首尾相连,实现零排放,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三是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外拿资源。根据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的重要程度和市场需求情况,当前要重点支持钢铁、石化、铜、铝、镍等行业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建立长期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

3.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全面提高轻纺工业国际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消费需要

轻纺工业是我国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也是与农业关联度最高、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搞好轻纺工业结构调整,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提高竞争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纺织品、服装、家电等行业的优势地位;二是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延长产业链,重点抓好林浆纸一体化、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实现工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调整轻纺工业原料来源结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费,提高对可再生资源的转化和利用。

(二)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制造业集中地

要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机会,接受世界产业链的分工,主动地有选择地接受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转移,另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做强做大制造业,把我国建成世界性的特色产业基地。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层次性,要根据不同行业和区域实际,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要促进江浙、广东等地已经形成的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基地不断发展壮大;有选择地在某些制造业密集地区。

(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

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是构筑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必要条件。要加大装备、钢铁、石化、汽车等行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动企业改组改造,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面向两个市场的竞争中形成一批研发能力强、掌握核心制造技术、注重市场营销的大型企业集团。结合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鼓励企业实行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和重组并购,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同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格局。

(四)加强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促进产业升级

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时展的要求,加快工业信息化进程,鼓励技术先进、产品市场好、经济效益高的企业率先从产品生产、技术开发、组织管理到市场营销,全面推广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改变工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实现工业的管理创新和结构重组。同时,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逐步建立适应工业发展的科研开发网络体系,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从根本上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鼓励企业在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基础上加快技术进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形成具有众多品牌和竞争力的制造业研发和生产体系。

第7篇

关键词:“工业4.0”;制造业;管理;趋势

1“工业4.0”的内在含义

“工业4.0”乃德国政府就制造业改革发展问题提出的设想,此项目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目的是推进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民族的战略竞争能力。

德国政府基于新的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新形势,提出了“工业4.0”战略,并且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这项战略,这是为了在新一轮的工业技术革命中抢先占据制高点,继续保持德国在世界工业技术领域的有利地位。该战略得到了德国以大学和广大科研院所为代表的科研界和以传统公司巨头为代表的工业界的广泛认同和接受。例如,弗劳恩霍夫协会将在研究中引入工业4.0概念,西门子公司也在工业软件开发和生产控制系统之中引入了该概念。

“工业4.0”要求我国紧跟时代的步伐,看到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科研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向德国、美国等国家借鉴,设计一条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计划。与以往的经济技术计划不同,该计划以支持和帮扶中小企业为主,力图通过国家计划扶持,将中小企业打造成为高新技术的开发者和受益者,成为新形势下技术革命中智能化生产的主力军。

工业化时代纺织机等机械的出现和应用彻底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方式。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劳动分工成为了社会共识和通行做法,以此为基础,20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得以实现了电力驱动的大规模生产活动。20世纪70年代初产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并持续到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用信息技术进行生产,这一时期利用机器来取代人的生产。德国充分利用其作为世界领先的制造设备供应商的地位,利用四通八达的物联网向全世界扩散这一技术,在第四阶段的工业化过程中抢先一步占得战略高地。

2“工业4.0”下我国制造业科研项目管理发展趋势

在“工业4.0”这一大背景下,我国致力于制造业科研目管理改革,呈现出了以下发展趋势:

2.1必将搭建成熟的信息化社会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早已在多个领域形成初步完整的产业体系,比如新型传感器、3D打印、数控机床、机器人等。由总体来看可以明显得知,我国的制造业发展途径一直没有脱离以扩大再生产为主的发展通道,所以,依据智能产品、技术、装备和理念改造的方式来逐步提高传统制造业已迫在眉睫。创建起一个资源、人、机器三者能够互通互联的网络化社会,这是“工业4.0”战略的重点,与此同时,终端设备与应用软件间的一系列操作,比如维护、数据信息识别与交换等都需要以标准化体系为根据。基于此,我国制造业制定并颁布“两化深度融合”标准化路线图,该蓝图无疑推动了“C9型客机总装下线”项目的成功,飞机制造行业通过搭建网络化社会,实时共享科研成果,及时得知科研瓶颈,让该行业各个部门实现了快速交流,缩短了项目研究时间,节省了成本。

2.2定然会加快转型步伐,优化产品

我国素有世界做大工厂之称,毫无疑问,我国在制造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伴随科技的发展,我国传统制造业迎来了发展瓶颈,若无法与时俱进,加快转型步伐,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战略,那么必然只能被时代淘汰。由此可见,转型升级是我国制造业走出难关的必然选择。而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则是我国制造业科研项目管理战略的核心目标。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以转型升级为目标,着重开展科研项目活动,而“关键基础件及通用部件优化项目”是我国十一五推出的课堂之一。在该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我国摒弃传统管理方案,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试验资源等,搭建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范围管理、风险管理等体系,完善了沟通机制,试图让国产零部件朝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促使国产零部件行业不断冲破瓶颈,成功搭建和完善了高效率、低投入的生产机制,该举措无疑为我国零部件行业实现转型,打造优良口碑推波助澜。

2.3朝自我调适、自我预测方向发展

在“工业4.0”时代,我国唯有打造和完善自我调适、自我预测、自我保养的工业乌托邦,才可在这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够让中国制造业稳步发展。换言而之,我国必须要制定完备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并形成监控机制、管理机制、修复机制,逐渐搭建一个智能工厂的模型,让中国制造业朝着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在汽车制造行业,我国为了提高竞争力,大力开展科研项目,其中在“运用横向稳定杆棒料生产汽车自动化系统”的项目研究中,我国汽车行业率先打造了一套完备的调适、预测方案,实现了智能化、高效化,汽车制造业不仅可通过监测明确项目存在的问题,智能调适;还可实时预测风险大小,这大大提高了科研项目的成功几率。

2.4项目管理软件朝系统化、多元化趋势发展

在数字社会,网络科技及软件工程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促使科研项目管理朝系统化、多元化趋势发展。而项目管理软件(PMS)的开发与运用加强了我国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在未来,我国因“工业4.0”的深入定然会不断完善项目管理软件,在推进科研项目的同时,会合理运用项目管理软件,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测项目运行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完善。

3总结

我国必须要把握“工业4.0”带来的机遇,并且以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为学习榜样,探究符合中国制造业特点的科研项目管理方案。近几年,我国制造业纷纷转战革新热潮,取得了一定成果,可见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较好的,若能够打破现阶段的瓶颈,放大优势,定然能够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蜕变。

参考文献:

[1]罗文.德国工业4.0战略对我国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启示[J].工业经济论坛杂志,2014(7):180.

[2]齐志平.德国工业4.0制造业的未来[J].决策,2013(9):121.

[3]缪其浩.工业4.0对我们的启示[J].世界科学,2014(7):49.

第8篇

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

发展现状

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11年12月末,化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60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8.10%,高于全行业平均增幅4.7个百分点,占比67.13%。进出口总额3239.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60%,占全行业进出口总额的53.40%;其中,进口1838.28亿美元,增长21.20%,占行业进口总额的42.28%;出口1401.68亿美元,增长29.40%,占行业出口总额的81.33%。

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1年末,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达21908家,行业总资产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20.60%。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6万亿元,同比增长33.34%;实现利润总额达3978.19亿元,同比增长32.08%。

本文的研究范围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并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等五个行业的总和进行比较,以下简称“化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在整个化工业里占主导地位,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都占超过50%以上。所以发展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相关经济对发展整个化工业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细分子行业收入利润概况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细分子行业中的收入利润如下所示。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6586亿元,同比增长34.51%;实现利润总额达956.9亿元,同比增长37.60%。

肥料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7290.9亿元,同比增长38.22%;实现利润总额达444亿元,同比增长73.99%。

农药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945亿元,同比增长29.67%;实现利润总额达125.95亿元,同比增长21.44%。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4488.88亿元,同比增长24.89%;实现利润总额达316.7亿元,同比增长13.04%。

合成材料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07l8.4亿元,同比增长33.50%;实现利润总额达582.16亿元,同比增长23.17%。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6155.9亿元,同比增长35.02%;实现利润总额达1260.9亿元,同比增长32.33%。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3171亿元,同比增长23.38%;实现利润总额达291.47亿元,同比增长15.73%。

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总产值及发展趋势

由前文数据可知,我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在化学工业中占主导地位。2007~2011年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在稳步上升,虽然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打击,但工业总产值还是使得有一定量的增长,直至2011年经济得到复苏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又有了巨大的增长。按照线性增长趋势,在接下来的2012~2015年,可预计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应该分别在70000,75000、80000、85000亿元区域范围。

企业增加值及发展趋势

规模以上企业的增加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整个行业增加值水平。在2005~2009年期间,中国化学工业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生产装置,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的和规模不经济的装置,使得生产更具效益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规模日渐扩大,在2009年,更是突破10000亿大关。按照线性趋势,可预见2010~2013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应为12000、14000、16000、18000亿元。

增长状况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较快。2008~2011年间我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分别达到l0.00%、14.60%、15.50%和33.34%。

2008~2010年间增长速度比较低迷。主要是原因是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增长受到严重冲击。值得欣慰是在2011年中经济复苏,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增幅陡然升高。

大中型企业数量

一定集中度水平是产业开展有效竞争、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条件。大中型企业数量及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化学工业集中度。我国化学工业企业数量在逐年的增加。2009年化学工业大中型企业数量为5578个,比2005年增加了1252个。而在整个化学工业企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又占据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主导地位。

从业人员数

化学工业从业人员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在化学工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又占主要比例,处于主导地位,2005~2009年的增长速度为5.23%,6.29%,12.98%,2.53%。

第9篇

关键词:制造业;空间分布;集聚发展;服务业;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1.0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1-07-02

制造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仍然起主导作用。我国制造业的增长经过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地分散发展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聚发展的转变。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有着明显的东部集聚特征,同时在与服务业及城市化三者的关系中起着基础性的推动作用。

一、制造业的空间分布

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济面临怎样缩小地区差距的问题,而工业空间分布差异是形成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探寻中国地区差距形成原因必须分析中国工业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由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成为了一个热点。

吴三忙、李善同(2010)借助重心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经过研究,他们发现,从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动方向看, 198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南下东进”的特点, 但2003年后, 我国部分制造业呈现出“北上西进”的特征;从制造业空间分布区域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从区域分布的制造业属性看,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更明显,相比之下,资源依赖型制造业更多分布在北部及中西部地区。

二、制造业集聚发展的趋势

理论上,主流新古典经济学通常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且忽视空间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在不考虑自然资源分布异质性的情况下,现实世界将变成一种“无城市”的世界或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状态,很显然,这与现实世界到处是产业集聚和城市快速发展的事实不相符合。对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现象的解释长期以来一直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的核心任务之一。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等(2004)从地方保护主义的视角,利用对数据集的动态估计方法,发现利税率较高以及国有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地方保护更趋于严重,产业的地区集中度相应也比较低。

罗勇、曹丽莉(2005)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 精确的测定了中国20个制造业分别在1993年、1997年、2002年、2003年的集聚程度。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程度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地域分布来看,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五省市集中度相对很高,西部地区则远远落后,两级分化严重。研究还表明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之间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路江涌、陶志刚(2006)利用Ellision和Glaeser衡量行业区域聚集和共同聚集的指标体系,考察了在1998-2003年间中国制造业的区域聚集程度的发展趋势,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的行业区域集聚程度处于上升阶段,而就行业区域聚集程度与行业区域共同聚集程度而言,目前均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邓慧慧(2009)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包括三区域、两部门、三种生产要素的空间均衡模型,以此来分析要素分布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以及要素密集度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本密集度增加将促进制造业集聚,而且当在一个较大的市场,贸易成本更低时,资本集聚倾向大于劳动力集聚倾向,反之则资本集聚程度低于劳动力集聚程度。同时她还指出,当拥有更大市场的沿海外贸优势很大时,国内区域之间的贸易壁垒对东部的制造业集聚不构成影响。规模报酬递增,国内市场一体化以及工业中资本密集度的提高,会进一步促进东部制造业的集聚。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制造业逐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而且这也是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范剑勇、谢强强(2010)通过本地市场效应得出了产业集聚的机制,并运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证实存在本地市场效应。他们研究指出了本地市场效应的重要特征,即是在实现产业集聚的同时,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会扩大。

三、制造业与服务业及城市化之间的相互联系

根据经济理论研究以及发达国家的实践,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服务业将逐渐凸显其重要性。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经济研究随之而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服务经济的研究更为集中。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直接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快速转移。袁志刚、范剑勇(2003)运用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各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和判断。他们研究发现,我国原来三大直辖市即上海、天津、北京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中部、西北和西南地区仍处于工业化中前期。同时,他们还指出整个大陆的第二产业有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进而东部沿海地区有可能成为中国制造业中心。

Au等(2005)运用新经济地理的方法研究了中国限制城乡迁移以及部门间迁移而造成农村工业和城市经济活动的无效集聚的问题。通过研究,他认为工人劳动生产率和城市就业之间呈倒U型的关系。他在研究中还指出,在最高点时产业结构组成将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苏红键、赵坚利用2003-2008年中国284个地级单位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城市产业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特征。同时,他们还将职能专业化指标引入到动态外部性(MAR溢出、Jacobs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由此考察两类专业化对知识溢出进而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城市产业专业化和职能专业化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二者均表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从全国样本范围来看,中国城市发展的情况更倾向支持MAR溢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化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人口流迁过程和非农产业结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大力推进城市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缩小城乡差别最为根本而有效的途径。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来自于各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表现在其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对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资源优化配置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下降。具体表现为投资规模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转换和人力资本提升等等。

Henderson(2007)测算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6%,明显低于人均收入与中国大致相当国家的55%的城市化水平,而且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70%—80%的城市化水平。由此看出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这也意味着在未来10—20年,我国必须加速城市化进程。

四、总结

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将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力量,而制造业将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分散。随着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贡献程度会出现一种交替现象,即制造业在城市化早期阶段起主要推动作用,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在大中城市出现集中化趋势,继而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力量。

参考文献:

[1] Au,chun-chung,J Verson Henderson.2006.How Migration Restrictions Limit Agglom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80(2):350-388.

[2] Henderson, J. V., 2003.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So-what Ques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8, 47-71.

[3] 吴三忙、李善同.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06).

[4]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等.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04).

[5] 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08).

[6] 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03).

[7] 袁志刚、范剑勇.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2003,(07).

[8] 范剑勇、谢强强.地区间产业分布的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J].经济研究,2010,(0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