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5:37: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效生态课堂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 研究角色心理特征,做好活动预设,让物理课堂更“生活”
初中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对直观性事物比较敏感而不乐意接受纯理性的指导.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利用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通过更好的“导”来让学生按照预设的教学环节去“演”,使学生无意识中掌握知识和能力.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教师应该是时时做一个把学生引向生活的“导演”,让我们的物理课堂生活化.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把物理知识学好,同时也是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喜欢物理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要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实用的,物理就在身边.让他们感受到物理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存在于自己的周围,物理就是生活,我们的物理即“生活”物理.物理课堂联系实际包括联系身边的自然现象、现代生活、科学实验、各种产业部门中的实际问题,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等.也要注意联系当前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如能源、环境等问题,比如在教学《能源利用和社会发展》一课,要联系身边已经普遍使用的和正在开发的能源以及使用这些能源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学生理解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既重视科学家的发现,又重视发明家的发明.要结合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实际问题,有志于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2 利用教具发挥更大功效,让课堂更“生动”,更直观
如果说剧情发展是一出戏的剧本,那么实物教具则是用以表情达意的道具,剧本与道具缺一不可.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高效物理课堂在组织新课教学和组织初三总复习更少不得实验教具,教具使用得当,会使一堂课内容更直观,学生积极性更高,学生的活动更充满生命活力,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果.利于教具来开发和构建高效课堂的生长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生动”物理课堂.
2.1 从生活物理就地取材作教具,让学生行动
教具好是否就多多益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一堂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尽是花花绿绿的教具,黑板挂着各种实物图纸,教师手里举着各种模型教具,讲台上放着展台,投影屏幕里播放着诱人的动画等等,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将被这些丰富的教具所吸引,而不是你要表达的内容,使教学偏了航行,扰乱了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准备教具精力有限,也不可能准备出许多来,因此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利用生活中或者教室现有的物品为作教具.例如:在学习《声音是什么》时,就让学生自主的用身边的物品,教室内的物体来让它们发出声音,学生热情很高,发出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声音,学生的参与度非常强,大大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2.2 设计夸张的教具进课堂,让学生心动
新课教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备的内容很多.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除此对于物理实验学科特点教师还得备教具.例如: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时,用一个大纸箱自制一个巨型的小孔成像的教具,很直观的把光的直线传播表现出来,通过夸张的教具,学生新奇震撼,课堂效果很好.初三总复习课,每天枯燥的复习、完成试卷、评讲,学生的课堂效率早就大大降低,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去寻找刺激学生积极性的生长点,毫无疑问过去的一些实验再现,偶尔设计一些夸张的教具再现等会有效的调动学生,是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的内驱力.
2.3 制造教具的神秘性,激发学生情动
神秘的看不到的东西都是诱人的,学生的注意力被调动起来了,好奇的欲望会让他们心动起来,紧张起来.我们在学习平面镜一节内容时,老师做了一个盒子,里面藏了一个平面镜,不告诉学生是什么,先留下悬念.然后再演示魔盒投币,从而极大的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去探究平面镜的学习强烈欲望,让课堂活起来.
2.4 鼓励学生多动手,让课堂“生”动
尽可能增加学生动手机会,让学生都动起来,课堂就活了.在教学中可创造条件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随堂实验,比如在学气压强的时候,课本演示体验大气压的存在,用易拉罐加热的实验,我们改成学生随堂实验,让他们用自己喝水的饮料瓶装点热水,倒掉,旋紧瓶盖来观察现象,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再如:在学习升华和凝华的内容时,到教室利用碘现场做人工造雪的分组实验,引入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又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这样顺顺当当地就进入新课.一堂课集实验与趣味性于一体,同时又给学生留下了大量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很好地主动地去学习,提高了的学习效率.并让学生利用周末回家动手做实验,自制霜以及人工造雪等,增加动手机会,提高“生动”物理学习兴趣.
3 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环境,让教学更“生态”
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Waller・W)在《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提出“课堂生态学”这个概念.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快乐、轻松的课堂环境是生态课堂的目标之一,而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的营建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生态课堂环境营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过程,是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形成、展开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生活中,一次我注意到一个四岁孩童在看电视,看到高兴动情处咯咯的笑出来,对于可说一个字也不认识的小孩,能看懂什么?他竟然看懂了,是冯巩的小品用动画演绎的.组织高效物理课堂教学其实就相当于是一门艺术,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用最简单的语言演绎着生活中的人生道理,于是我在平时教学中也习惯不断思考如何用最通俗简单的语言,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来启以情感,构建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这次所展示的《初中物理图像专题复习》一课中,一个正比例趋势变化的图像,学生画出m-V图像后,我套用赵本山的台词:你能否让它换了个马甲你还认识呢?学生们在哈哈大笑的同时,容易提出s-t图像、U-I图像等,学生很自然就能得出同样的变化趋势,可以表示不一样的物理规律的结论,最终达到设计这一活动我“导”演的目的,坐标轴意义的重要性.江苏省物理教研员叶兵老师点评这堂课时给了两个字的评价:“高效”,他说高效的“效”是指效益和效果,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比较好的层次.
4 课堂适时来一个特写镜头,让“三生”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1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笔者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1.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2)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学生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本来在学校接触数学的机会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也有学生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
3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在具体教学中,笔者已深刻体会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
3.1应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工业化要求不断改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工作岗位也将较少体力劳动而更多脑力劳动,较少机械化更多电子化,较少例行公事更多随机应变,较少的稳定性和更多的易变性,这些都要求每个人为了生存而更多地思考,而且需要数学地思考。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讲深讲透,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3.2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
3.3应让学生经历、体验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
学生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我们必须把间接经验变成属于自己的直接经验才有用,而直接经验是无法取代的,如何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循环反复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反刍”的过程。
3.4应因势利导,抓住青少年特点
关键词: 高三数学 生态课堂 实践与思考
引言
高三数学生态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自己的求知欲望才是真正的动力。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不仅需要课堂上教师的积极引导,更多的时候需要构建生态学习平台,毕竟对于高效生态课堂的构建而言必须始终有可以展示的平台。如果只是口号,那么高效生态课堂就成为一纸空谈。因此对于高三数学高效生态课堂的构建不仅要这方面的构建框架,更需要生态的学习平台,接下来主要就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三数学生态课堂的特点和含义
(一)高三数学生态课堂的含义
生态课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或者说只是起到保障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自己去总结,但是也并不是说全部都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生态课堂的优势在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地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授相结合。通过现在的新型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成长统一起来。
生态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首先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讲授的真正目的是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相比较教师的讲授具有更好的效果。其次是生态课堂采用了现代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模式,与传统的课堂相比,从更多方面进行学习具有很好的刺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觉得索然无味。最后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完全发生了变化,它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成为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比枯燥无味地被动学习更有优势。在生态课堂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不仅要尊重学生更要注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二)高三数学生态课堂的特点
1.开放与包容性
对于高三数学生态课堂来说,学生需要就是开放的课堂环境和包容不同学术观点的相互学习。在高三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个问题的解答不仅仅是一种解题思路,它的解题思路可以说非常多。因此对于生态课堂来说这时候就是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让学生相互之间学习和讨论,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起到点拨作用。学生之间的学习就是相互之间的探讨,特别是高三数学学习中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存在谁的答案正确与否,只有谁的解题思路最简便。举个简单的例子,从几何的证明题上就是可以看出见仁见智,相同的题目不同的解法,结果是殊途同归。高三数学学习历来就是兼容并蓄,只要解题思路正确,最终结果就是会相同的。因此可以看出生态课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2.自由与平等性
高三数学学习不仅是对数学答案的研究,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数学思维的训练和思维模式的训练。也就是很多时候高三数学学习不再是简单地学习解题步骤,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思维的延展性。既然是数学思维的训练,那么就必须是自由和平等的。数学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一种自己的思考,只有自己思考问题,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同时对于生态课堂来说,各个主体之间就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相互之间均可提出不同的见解。
3.严谨与活泼性
高三数学生态课堂上的学习,就是一种学习形式活泼但是学习内容严谨的新型学习模式。在高三数学课堂上进行学习,就是学习的课堂模式活泼,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学习模式简化,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于形式。但是学习内容确实非常严谨,相互之间进一步讨论,为了获得真理可以争吵,可以质疑,最后就是大家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高三数学生态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
(一)教学思维的转变和教师教案设计的转变
高三生态课堂学习平台的建立是一个多方面的合作,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转变,而且包括教师授课的转变。过去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因此生态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首先就是要转变授课模式。其次,对于教案的编写也必须让学生转变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独立思考。因此在教案的设计上必须让学生更多地自主思考问题。
(二)学习成果评价标准的改变
过去对于高三数学教学成果的评价,更多的时候是看学生的成绩。现在对于生态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更多的时候是要修正过去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对于学习成果的评价要多角度进行,不能只是简单的以成绩定胜负,不是成绩能代表一切。因此对于生态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要改变评价标准。
(三)建立学生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三数学生态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中,要构建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自己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自己肯学习,自己有兴趣学习,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高三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应当是学生、教师、课堂三者相互学习,和谐发展,一起进步,达成高三数学课堂的生态与高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效;生态;心理;安全
所谓心理安全,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感受,是指人对所处的环境追求一种平稳、没有威胁、不受批评指责、不需要戒备的一种心理感受. 在课堂上只有全体学生能保持不焦虑、不恐惧、不落单,信心十足,学习自主,心情愉悦,不畏挫折,积极探索的心理状态,这样的课堂便是安全的课堂.
[?] 新课改下高效课堂的课堂安全心理
1. 高中学生心理脆弱,奢望宽容和理解
高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都相对不稳定的活跃阶段,家长的殷切期望,教师的谆谆教导,同学间的你追我赶,都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也就使很多高中学生对学习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他们接受不了老师的大声呵斥,甚至是小声的责问. 我们的课堂需要为学生舒缓压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以自信,赐予学生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坚强的意志力、坚持到底的恒心与百折不挠的毅力. 可以设想,我们无论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课堂多么高效,若有些学生处于一种尴尬、羞愧、压抑的学习状态中,若面对老师的提问,有的学生或语无伦次,或低头不语,或战战兢兢地回话,则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绝对不会好的.
2. 个性张扬和激情迸发的生态高效课堂需要安全的课堂氛围
生态课堂上成为学生自主、自信、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舞台,学生通过“展示”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和灵活运用,并能在动态生成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发展与成功的快乐,所以有人把高效课堂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然而,课堂高效的前提必须拥有一个安全、自由、民主的充满人情味的课堂心理环境,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把学生固有的优异潜能挖掘出来.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够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担心被讥讽、被指责、被批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尝试,敢于“冒险”而不怕失败,无所畏惧,“我的课堂我做主”. 如果没有适宜的外部环境,学生的个性张扬不起来,激情点燃不起来.
记得在一本关于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理论书里面有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说:课堂安全是学生在课堂上一种正常的、自然的心理需求. 这种心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学生才能以愉悦的心境参与学习活动. 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愉悦状态下,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更加强烈,热情与激情更加高涨,思维更加活跃,理解与记忆更加准确. 只有在安全的课堂上学生才敢说、敢疑、敢问、敢写、敢演,课堂安全是课堂高效的基础和条件. 可见上述案例中的课堂安全氛围被打破,控制了学生的表现欲和思维的灵活性,抑制了学生们的解题思维,也造成冷场现象发生.
[?] 安全的生态课堂环境的外显特征
1. 问题情境无陷阱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环境. 因此,问题情境创设备受教师关注. 然而,由于对于问题情境理解的偏差导致不少课堂中,为了达到制造悬念的效果,问题设计却具有一定的“欺诈”性,有时故意诱导学生犯错误,等学生掉进教师挖好的“陷阱”后,再来挖苦学生,以期望引起学生重视,显示问题的重要性和教师的高明. 其实,这样做对不少学生是一种打击,挫伤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久而久之,学生哪敢按照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谁敢抢着回答问题,谁愿意再上老师的“当”. 还有一种现象,教师组织课堂时,设置问题纯粹是为了以问代罚. 课堂搞突然袭击,故意刁难那些开小差走神的学生、做小动作的学生,让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这样把回答问题当成一种警告、惩戒的手段,使得老师责备,同学们嘲笑,学生紧张、焦虑、恐惧,人人自危,学生的心理安全自然荡然无存.
2. 课堂讨论讲民主
课堂讨论作为一种蓝色生态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评价一堂课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指标,有效运用课堂讨论,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开放而富有活力. 为了使得课堂更加和谐,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到学生身边,平等交流、真心沟通,承认自己的不足,营造一种互相请教、相互解答的氛围,启发、诱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面对面地交流、碰撞,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人把持课堂,越俎代庖,不容忍丝毫的质疑,随意批评学生,总希望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志去行事,课堂教学时时捍卫绝对的权威,生怕学生比自己会得多了而丢了面子,学生怎么敢“肆无忌惮”地放开手脚质疑和争论,怎能安全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
3. 交流展示讲平等
课堂教学中,担心被抛弃、被歧视是课堂心理安全的重要表现. 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场所,不是教师的一个人的天下. 在蓝色生态课堂上,和蔼可亲地与学生交流,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欣赏学生的展示,关注学生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怀,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不同见解,民主平等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到安全,感到被重视的感觉,而不会产生被抛弃的错觉,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关键词】建构 英语 高效生态
时代的脚步跨入21世纪,我国的教育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新一轮课程改革以锐不可当之势行进在神州大地上,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删减、完善了教材内容、结构,树立了新的教学观念,建立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英语的高效生态课堂应运而生。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传授课本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活动不再是英语课堂的主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教学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课堂已不再是英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课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变得更加平等、民主、和谐、高效,更加充满趣味、开放、交流及成长与智慧的气息,即“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主张在课堂的生态场中,通过老师的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生态课堂强调“以生为本”,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主要表现为主动探究知识,能够主动思考、得出结论。因此,英语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趣味性、交流充分、开放自由的生态课堂,不仅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精神。下面笔者就如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生态课堂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构建英语情趣课堂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不是局限于传播知识,二是能充分“激发”“调动”“激励”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并能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英语知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也就是要构建英语情趣课堂,即情境教学。如何创设英语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1.运用多媒体创设英语教学情境。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普及,利用多媒体再现一些精彩的与课文有关的情境,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给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感官刺激,从而调动学生自身的智力、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情感,并吸引学生尽快进入英语课堂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初中英语7B Unit5 Integrated skills这一课时,可以先用投影播放“自我介绍”的画面,让学生懂得如何介绍自己,然后让学生“Talk about yourselves”,瞬间就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高了课堂效率。
2.利用英文歌曲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度、适量地插入歌曲,既能创设英语学习的语境,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初一学生刚接触到英语时,我们要从字母学起,我们把英语字母编成英文歌曲,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容易,也很乐意学习英语。
二、构建英语互动课堂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一人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空间和时间。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师生“互动的课堂”、生生“互动的课堂”,从而实现“教师情动”“学生主动”“课堂生动”的生态教学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坚持师生双主体地位,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初中英语7B Unit5 Integrated skills这一课时,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不仅“Talk about yourselves”,还可以”Introduce your friend to your classmates”。因此我们要把英语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要学会聆听学生的见解和观点,并及时进行点拨。
三、构建英语灵动课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来,要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风采,树立信心,培养能力,提高效率。
第一,教学研究不深入,忽视对学情的了解。有的老师教学起点低,落点也低;有的教学起点高,落点也高,整堂课缺少梯度,阶梯设置少,一易都易,一难都难,学生要么听得没味,要么听不懂,结果都是不听。教师缺少对学生个体的深入了解,不清楚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尤其是一些从高三年级下到高一年级的教师,常常不考虑高一年级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导致上课时例题越举越难,给学生设置的思考阶梯越设越少,不少问题学生开始就没有听懂,或似懂非懂。不少问题教师自认为已经讲清楚了,学生好像也看懂了,但是对学生而言,其实他们仍然不了解所讲知识、概念的本质,学生课后去做类似题目时还是不会,更不要说能知识迁移了。这样的课堂缺少师生之间必要的情感交流,学生每次听课都是云里雾里,自然对该科缺少兴趣,老师上课也会越来越缺少激情。
第二,启发学生欠合理,忽视对问题难易的考虑。在一次听高一年级某位老师上“牛顿第二定律”的课时,我发现该老师没有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结果学生就是看书,把书上的结论说出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启发,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缺少沟通,更不用说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老师设置问题调动学生、引导学生探究有流于形式的嫌疑。在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进行探究,基本上是自由放任,缺少对学生必要的引导、提示,导致对老师所授内容,学生是“狗咬刺猬――无从下手”,很难去真正进行探究。
第三,学生主体分不清,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掌控。有些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缺少师生交流,没有把思维权、动手权、话语权、归纳总结权还给学生。有的教师的讲解几乎占满一堂课,教师以讲得“好”为最大满足,不管什么内容,都是自己“一言堂”,根本没有留下时间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去回味。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体,倒好像是一群群看客。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要我学”。即使那些能力强的学生接受了这些知识,也是囫囵吞枣似的,更多的学生只能利用课外的时间自己再把当堂知识重过一遍乃至多遍。这种课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形式上当堂教学任务完成了,短期内考试成绩也许还不错,但绝大多数学生的思考习惯没有形成,思维品质没有提高,那些难度大的题目还是不会自己思考解决,结果还是做不出来。长期下来,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学习激情也逐渐冷却。
这些年来,我潜心从事了生态高效课堂的研究,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情感交流,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方面进行了比较细致深入的探讨。在此与各位商榷,既求各位专家指正,也期自己得到进步。
一、生态高效课堂一定是充满情感的课堂
1.教师要热爱学生
2014年9月9日,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好老师的四条标准,其中一条是:“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好老师一定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我们或许还记得有这样的体会,当哪个科目的老师喜欢自己时,我们总能在他的课堂上认真听讲,我想这就是老师的仁爱之心的体现。一些保护、关心学生的老师总是能激发学生潜力,甚至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所以我们的课堂,要体现老师对学生的热爱,要体现学生至上的理念。人文精神最重要的含义是发现个人,关注人的成长、发展,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人的自由权利高于一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热爱儿童。”联系到我们的课堂,我觉得我们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多、用得更好。而且我们一定要具有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绝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家庭的贫富悬殊、外貌的美丑、天资的高低来“因材施教”,全班所有学生都应该纳入我们的教学视野。教师不管研究什么理论,更新什么理念,改进什么方法,其核心永远是一条――关注所有学生,符合所有学生的需要。
2.课堂要充满微笑
担任班主任和一线教师近二十年期间,我摸索出一点经验,就是无论在课间发生多大的不愉快的事情,无论学生发生多大的违纪事件,上课时,我都要微笑着走进教室,微笑面对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无论学生给出的答案多么幼稚可笑,多么不可思议,我都要微笑面对。
微笑,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用心与自己平等亲切地交流。师生通过相互的交流,就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善于观察学生动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以亲切平和的教态,启发学生将自己思考的结果与老师同学共享,并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往往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如果平等、和谐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资源,形成后续的教学行为。让动态成为常态,让生成成为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激发和提高,这要求教师有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懂得微笑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效应。
事实上,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判断往往受感情亲疏的影响。《智子疑邻》的故事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规律。在教学中,“亲其师,信其道”正是情感效应的真实写照。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学中老师还是端着架子,高高在上,面无表情,甚至总是以一副特别严肃的表情出现在学生面前,只知单向地、死板地传授知识,是无法激起大多数学生共鸣的;反之,教师总是以平等的姿态,期待的微笑,赞许的眼光对待学生,既传授知识,又传递情感,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被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就会极大地增强。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效果自然是老师“满堂灌”的方式无法比拟的。
3.教师要多鼓励学生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学会经常鼓励、赞美学生。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这是一种天性。平时我们多夸夸学生,就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对自己的重视,就会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明白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也是有很多优点的,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增进了对该老师的感情,增加了对该科目的兴趣。这样做,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我们做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往往会给学生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我曾经教过一个姓苏的学生,初入学时,考试是年级的千名之外,字迹也非常潦草,但我发现他对数学、物理有兴趣。有一次数学单元考试考了90分(满分100分),超过了总体成绩比他好的许多学生,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并奖励了他,并当着他的面给家长电话报喜。该学生很受鼓舞,自此尽力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除外语学科外,各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现在,他的成绩已达到年级的中等水平,这不能不说是老师对他的认可与鼓励产生了良好的情感效应,使其自觉向学,促进了自我的进步。
二、生态高效课堂一定是学生参与的课堂,是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情感课堂
1.课堂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自主探索中,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时如果能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构建出一种教学对话的课堂,即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设置出一种“生问生答师导”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去创新、去探索,再展示自己所探究的成果,这样就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这样的课堂,也才是真实的课堂。
2.课堂要学生自由对话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提出后,还应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挖掘他们头脑中储存的思维信息,要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出他们想到的各种可能。经过这样的启发、引导、讨论、思考、总结等过程,他们就会想出许多办法,利用已有知识,获得许多新知。当然,寻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许不是我们这一课的主要目的,但通过生生、师生的多层次探究,来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才是我们的教学宗旨。
这样的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深化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夏茹冰先生说得好:“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课堂上老师抛出问题之后,学生自主发表对问题的看法。这种相互的交流,既可以训练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又可以通过别人的意见补充来拓宽思维,激发出思想创新、观念创新的火花,从而启迪、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发言者要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让别人理解接纳,就必须吐词清楚、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而要提出与别人截然不同的观点,又还须具有把握别人发言内容的能力,长期坚持这种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对听说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锻炼。第三,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才。各项社会活动中团队精神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大量的对话、个性化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是让学生成为思想的主人,进行合作,然后能自主解决问题的极好的方式。
3.课堂要师生全身心交流
如果一位教师,只能用“淡淡的情感,淡淡的语言”,讲着“淡淡的知识”,这样“淡淡的”上着课,学生一进课堂就像掉进冰窖一样,怎么能激起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我认为,在每一堂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角色是时时转换的:当老师讲授时,学生就是配角;当学生自主地开展活动时,他们就是主角。而且,这种教学中,学生作为主角的机会应该多于他们作为配角的机会,即使是作为配角出现,学生仍然应该是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而不是被动地参与。
如果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每堂课总是“津津乐道”,大搞“一言堂”,就会使学生失去参与的许多机会,从而禁锢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的课堂,怎么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最多,也只能是考试的机器、高分低能的典型。
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对每一堂课都务必讲求情感的跌宕起伏,讲求语言的抑扬顿挫,讲求互动的神采飞扬。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感受到我们的课堂的魅力、乐趣和神奇。
三、生态高效课堂一定是充满艺术性的情感课堂
任何时候,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艺术。它要求老师具备精深的专业素养、严谨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思维。教师不仅要做一名教书匠,而且要做一名懂得教育艺术的教育家。这就必须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具体包括:组织艺术、合作艺术、激励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设计练习艺术、“顺应”和“同化”艺术等。
1.课堂艺术能加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崇拜
(1)课前要“胸有成竹”。著名特级教师徐斌说过:“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教师唯有备课时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会有上课时的恰中肯綮,才会有课堂中的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2)上课时要充满激情。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认为:“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可见充满激情是教学高效的重要前提。为什么呢?首先,通过多年的专业学习,能站上讲台的教师在知识传授上是没有问题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教学考查,教学效果却产生了高下之分,究其原因在于是否全情投入, 是把教师当成了职业还是当成了事业。一名教师,如果缺少了对教育的热爱,缺少了对教学工作应有的热情,再渊博的学识,再先进的教学设施,都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因此,只有热爱学生,你才会想方设法研究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你才会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产生欣赏,你也会把幽默带进课堂,你还会显得很有人情味,更会细心、耐心……所有这些,为课堂气氛奠定的是良好的和谐的氛围,从而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的效率自然就高,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2.课堂艺术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中应巧于质疑,善于发问,适时释疑。教师课前要充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通过精心设疑、提问,将教学目标层级化,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引发思维的强烈冲突,充分开启心智。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思维的课堂由于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学生自身强烈的心理需求,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学生对教学内容就会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著名特级教师嵇明海认为:“在学生精神涣散时,用提问的方法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精心设疑、提问,学生思考、讨论、作答,整堂课教师有讲有导、有收有放,学生有看有议、有思有说。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参与感、话语权、决定权,就能极大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长期训练,必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生态高效课堂一定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情感课堂
1.良好的教学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引擎
有人这样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为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或结合时事,或结合生活现象,或结合学生当前关心的成长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充满热情,充满期待。
2.精彩的学习过程是生态高效课堂的核心
高效课堂不仅要关注教师讲得精不精彩,更要关注全体学生学得主不主动。这种高效应该是双边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具备三个基本特征: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我们既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参与状态,又要注意学生活动参与的广度、探讨的深度,注重形式及相应的效果,避免走过场;在学生的学习探究方面,既要强调教师的外部教导,更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内源性动力;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建构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整堂课要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意学生思维的培养是打造高效情感课堂的重要途径
(1)设计科学巧妙,安排运用灵活。我们在备课时,要对授课内容巧妙设计, 开场白引人入胜,集中学生注意力;以丰富的内容、严谨的逻辑来传道、授业、解惑;以生动而高度的概括总结使学生“回味无穷”,自始至终吸引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牢牢跟定教师的讲解内容。内容设计时,对哪些要在课堂重点讲授,哪些应让学生动手操作,哪些应是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很清楚地分开;重点、难点必须归纳成要点,依内容整齐、条理清楚地板书出来加以强调,帮助学生强化并实现突破。
(2)善于启发诱导,开发学生智力。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其学习激情。教师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留出思考余地,让学生自主研究、合作讨论、探究作答,使其思维随着自己的讲授一步步深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长此以往,我们就教会了学生若干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养成善于思考、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掌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推理的思维方式,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生态课堂;知识量;思维量;活动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正在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的生态课堂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新的追求目标。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我校正在实施“六小组・四环节・双主体”课堂教学新模式,其重点考量的五个元素是:三声、三率、三度、三量、三有,即要求课堂上努力做到:消灭旧三声:打呼声、嬉闹声、辱骂声;追求新三声:掌声、笑声、惊讶声;提高三个率:抬头率、点头率、举手率;把握三个度:难度、梯度、进度;注重三个量:知识量、思维量、活动量;做到三个有: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下有情。其中我认为最应关注的是“三量”,即知识量、思维量、活动量,它们是考核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元素,这几个元素如能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注重,那么这样的课怎么讲也差不了。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的理解是:一要教给学生知识,让他们学到扎实的东西;二要让学生有机会思考,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变得聪明;三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一定的活动,有合作、交流、竞争、讨论、发表见解、阐明观点、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变得能干。下面我分三方面来谈谈化学课堂中“三量”的问题。
一、保证课堂教学的知识量是打造高效生态课堂的重要条件
知识量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及学生的状态有关。(1)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2)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3)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4)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打造高效生态课堂、要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就要求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的程度达到了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
二、提高学生课堂思维含量,打造高效的生态课堂
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教学研究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然而,如今有部分化学课堂追求的是形式上的热闹和表面上的花哨,却降低甚至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培养。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常听学生反映“课听得懂,书看得懂,题目不会解”。这就是没有学会思维。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化学教学是化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化学教学不只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为主线”的先进教育观念。让学生经历观察、试验、猜想、证明等化学活动过程,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会用类比、归纳进行推理探索,会反思建构调整思维进行合理表述,从而去体验、去感受化学的美和魅力,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三、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量,打造高效的生态课堂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实施主体性原则要注意:教师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活动量,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启思导学,激发创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发展比什么都重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课堂上培养“小老师”,着眼于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对于实验教学,应多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我校强势推行的“六小组・四环节・双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四环节”这一环节,其内容就是学、议、讲、练。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带着问题小组同学之间进行讨论、争议,留下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以直接到讲台前讲,自己讲不好的也可以请同学来纠正。遇到需要大家讨论的问题,小组之间讨论真的很热烈,同学之间的互助也真的很有效。课堂上,老师有效的组织和设计,使得学生有机会动脑、动手、动嘴,课堂气氛变得异常的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前异常的浓烈。学生的学习热忱不仅十分高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必将得到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教学改革 4103模式
1. 4103英语课堂的内涵
4即课堂要有导,学,展,练 4个环节。在这4个环节中必须落实自主、合作、质疑、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也就是必须遵守的教学原则。课堂4个流程为:自主学习(明确目标,任务驱动)小组交流展示,师生点播答疑――思维风暴――达标矫正。课堂的4化要求:教学生活化,知识问题化,问题价值化,合作竞争化。学生始终是4者即思考者,合作者,探究者,乐学者。教师也是4者,即策划者,点播者,激励者,矫正者。学生必须要有适当的自主学习时间,要有充分的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教师的点播不宜超过10分钟。每节课不少于10分钟的课堂集中练习时间,确保堂堂清。必须发挥4人小组的帮带作用,明确课堂发言人,并对小组表现做出及时评价。3即培养学生的3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3还包括每节课不少于3分钟的思维风暴教学环节,设计让学生多问自问几个为什么,还能怎么样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质疑批判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思考力,判断力,想想象力,激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及内驱力。
2. 4103 课堂的含义
科与科,师与师,师与生,课堂上的每个环节之间,课内与课外都是相互联系的关系,如同一个完整的,环环相扣的,缺一不可的和谐的生态系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所以学生无论在课下还是课上都呈现出勃勃向上的活力和昂扬奋进的激情。
3. 4103 课堂的主要内容
3.1教学理念是发展之本
尊重生命,激扬生命,发展生命是新世纪课堂的根本理念。坚持育人为本,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根本宗旨。认真落实“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也要注重过程体验和学习方法,更要关注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和内驱力,激活学习热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知识学习和学会做人的有机结合,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3.2改革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生态课堂要从教为中心的讲授式静态知识课堂变为以学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动态开发,启发探究,互动交流的生态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根本上解决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实现生态课堂的高效益。
3.3 改变教学评价
生态课堂的教学评价要从以下5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合作状态,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的素养达成状态,学生应用知识的水平。要把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
3.4生态课堂的组织结构
建立行政班委,学习小组,学科小组三位一体的班级自主化组织结构。行政班委主抓常规,学习小组主抓学习,学科小组主抓学科评价,切实提高班级管理效能和学习效率。积极推行小组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实行圆桌式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强化兵教兵,兵强兵,提高学习效率。
3.5变教案为学案
学科备课组要集中集体智慧,在理解课标和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整合有关资料,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过程。编写学案,学生以学案为线索进行课前预习,参与教学过程。要以学案为切入点改变备课的内容和方式,提倡以学案定教案,实现学案教案一体化。
3.6教学手段多元化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高效课堂 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1
1 新颖而有趣的多媒体教学构建生态高效课堂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进行课堂研究,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展和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科技也越来越多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的方式和模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了新的内涵。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当前教育。例如,英语、音乐等课程,由于科目及内容特殊性的原因,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确实能令人耳目一新,能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很难达到的。可以说,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打破了几十年来的常规教学模式,亦将课堂形式进行了颠覆。对比起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学生们更喜欢新颖而有趣的多媒体教学,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堂内容变得有趣
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对于小学生来讲,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而数学的确是一门较为乏味的课程。如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呢?我想多媒体可以帮大忙。利用PPT把一个个数字变成动态的、颜色绚丽的,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加减法的时候,我们可以把“3+7=?”这样的问题演化成3个苹果加七个苹果让孩子们来算,这样就把课堂内容变得丰富有趣。孩子们的眼睛都盯在教学内容上,还愁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不高吗?
1.2 与实际生活结合紧密的生态高效课堂
数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学科。特别是小学数学,教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得很紧密。例如,认钱币、钟表,还有分清年月日、度量衡等这样的常识性问题,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会缺乏演示效果,课堂效果可能就不会很好。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操作性就很强。就拿认识时间来说,讲到时针、分针、秒针的时候就可以在多媒体上清晰地将各个针的走动情况放出来,图文并茂地让孩子们认识和学习,甚至还可以在演示的时候给不同的针加上不同的颜色,寓教于乐。这样的生活常识在孩子们学习后马上就可以将这份热情带进生活中去,十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巩固。这也是数学这门学科广泛性的体现。
1.3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构建生态高效课堂
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教学效率同样有很大的提高。它亦可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转而把课堂内容增加。对于教师来说,多媒体教学要比传统教学省时省力。特别是数学,需要不停的板书和演示,如果能够把这一过程放到大屏幕上,自动化地播放出来,既能让每个步骤清晰,又增加学生的印象,一举两得,这样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生态高效课堂。
2 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构建高效生态课堂
2.1 综合运用多媒体构建高效生态课堂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和教学体系,那么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上,每一位教师也都应该大胆创新,敢于打破常规。利用多媒体的一大好处就是综合性很强,可用视频、PPT、音乐等给学生做一个视听方面的全方位的展示。我们教数学的也不应过多的拘泥于原来的模式套路。例如,在讲应用题之前,完全可以根据题意把题目用一个简单的小动画展示出来,再让学生进行计算和演练,在最大程度上发散学生的思维。又例如,在进行数字教学的时候,可以把数字和音乐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根据音乐来判断数字,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我认为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创新和体现。
2.2 给予学生生态的人文环境
上课的模式也不一定是单一的教师演示、学生听课。在步骤简单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展示。亦可以在教案上留白,让学生当堂根据课堂内容去填写。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展示个人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将计算机与学习相结合的能力,这从当前的教育情况看是普遍缺乏的。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就可以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构建生态高效课堂的具体方法,体现了生态高效的内涵。通过这样的互动,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学着让他们走在教师的前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除此之外,从情感角度讲,这既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团队配合,增强责任意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加教师和学生的感情。
2.3 营造充满爱的生态课堂
教书的最终目标是育人,这也是所有教师都必须谨记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我们应该在牢牢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它只是我们传道授业的工具,并不能从根本意义上抹杀教学。从教学的意义上来讲,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际教学和课本的结合,不要把课本知识抛掉,本末倒置。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讲,我们还应该注重德育,在学习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所以在多媒体这个强大的工具下,我们要把教学和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