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6 15:37: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创业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

第1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stablishment of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in China and the situation in China, and discussed the risk of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thus abl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isk factors of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to promote the sound operation of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关键词:创业板;中小企业;风险

Key words: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SMEs;risk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036-02

0引言

创业板不仅为创业性企业提供了证券市场的股权融资平台,同时也为早期投资创业性企业的投资者提供了证券市场的退出渠道;此外,通过上市,还能够迅速规范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创业板的成功推出,还壮大了资本市场,完善了资本市场结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板也因其制度和结构的不完善,许多的风险也伴随其应运而生。因此,根据中国创业板现状,认清创业板风险实质和来源,探索风险应对策略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1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主要特征

1.1 进入门槛较低创业板市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上市门槛比较低。在创业板上市主要有两条定量业绩指标,一是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二是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只要符合其中的两条指标中的一条便达标。

1.2 面向新兴企业,注重增长潜力创业板市场作为服务于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的创新股票市场,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具有增长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提供募集资金的渠道,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这类公司往往具有科技含量较高、战略计划较好、主营业务比较鲜明,成长性高。

2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分析

作为创业板市场的参与者,上市企业、保荐人、投资者、监管者都应注意到创业板市场不仅仅是一个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风险因素、尚不完全成熟的市场。由此,应当正确认识创业板市场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寻降低创业板市场风险的手段和措施,促进创业板市场良性健康运行。借鉴国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并综合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分别从上市企业、保荐人、投资者、监管者这四类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所面临的风险。

2.1 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放缓,流动性危机正使得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而难以继续进行技术创新的困境。此时,我国推出创业板市场,并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企业定位―“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这就意味着那些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创业板市场融得发展资金,引导社会资金优化配置,促进创新型行业的发展,并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创业板上市后,企业通常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2.1.1 上市公司经营的风险经营风险是指上市公司的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的变化,从而使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可能。处于成长期的创业企业,其盈利模式、市场公开占有率、公司经营管理都处于较低水平。

2.1.2 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而导致投资者与其收益下降的风险。在公司出现经营和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之后,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就会大幅度降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现金流就可能断裂,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困难,严重的甚至会让企业破产倒闭。

2.2 保荐机构的风险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实行保荐人制度,从而赋予了现有的证券承销经营机构对其保荐的中小企业负有长达两年多的承销和保荐责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荐人应对发行人的“成长性”出具专项意见,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保荐人自身水平以及调查能力所限,很难对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及“创新能力”做出全面客观的评判。此外,保荐机构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企业调查研究之后,发现企业并不是完全符合成长型企业的标准,出于对前期较大投入的考虑,保荐机构难免为了追求利润对企业进行包装,然后出具模糊的专项意见,难以有效地发挥对发行人的监督作用。

3控制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的措施

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来说,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创业板市场来说,借鉴其他创业板市场的先进经验,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风险,是创业板市场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之一。我国要充分吸收国际创业板市场发展的经验,为创业板设计完善的制度并加强监管,才能切实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充分发挥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功能,保持证券市场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3.1 培养优质上市公司,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香港投资银行界知名人士、享有“红筹之父”称誉的法国巴黎百富勤劳团行政总裁梁伯韬说:大陆创业板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吸引到高增长的企业上市,以及对风险的控制。他还忠告国内的投资银行业同行,一定要挑选好的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市场规律,平衡企业与投资者的利益去定价,要避免主板市场的问题就必须使上市企业的筛选标准更具有市场化。首批上市公司要具备一定的质和量,要加大风险投资力度,加快高科技产业,为创业板输送更多的优质资源,以确保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其次,要减少创业板的运行风险,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第一位的,因此,在挑选上市公司中应严格把关。对首批上市的公司更要精挑细选,把好质量关。

3.2 加强对上市公司违规的处罚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违规成本

对上市公司所募集的资金设立专项基金进行监管,一旦发现起资金被挪作他用,应立即实施调查,并对其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对相关责任人提出警告。这样不但是对本公司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同样也是对其他公司的一种威慑。

3.3 强调保荐人的责任,加强保荐机构的诚信管理保荐人是创业板市场的第一看门人,要求切实履行好保荐人的职责。首先要求保荐人有很高的专业知识。由于保荐人不一定了解创业板企业的技术优势,因此保荐人除了应具备丰富的投资业务经验及较强的经济实力外,还要拥有一批既洞悉创业板运行规则,又了解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保荐人要树立全新的企业价值判断标准,注重候选企业的内在素质。此外,为了防止保荐机构为了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提供不真实的“成长性”专项意见报告,监管机构应对上市公司上市后的情况进行严格监控。

4结论

业内专家表示,风险投资与创业板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创业板的推出为风险投资提供了灵活而顺畅的退出通道,有效促进风投业的发展,而风险投资的发展又将不断孵化科技创新型企业,为创业板培育优秀的上市资源,从而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容量、优化结构,健康发展。当然,创业板市场能否创建成功并且稳定发展,还有许多的限制因素在里面。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化认识,严格控制风险,优化各种运行机制,创业板才能健康的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潘凌云.创业板的市场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浙江金融,2009.

第2篇

[关键词]创业板市场 风险 对策

创业板市场是为了适应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市场。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是创业板的主体,无数创业者将因创业板的启动而涌现,无数高科技成果也将从实验室走入资本市场。创业板市场不仅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了间接的融资渠道而且有利于加速高科技企业成长,为更多的优秀人才创业提供舞台,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创业板市场通过吸引大量不能满足主板上市条件的中小创新企业,提高了资本市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调整了资本市场结构。它的推出也将有效地改变目前单一的股票市场结构丰富我国多层次股票市场建设,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方向转变。

但也应看到现阶段我国创业板市场尚属新生事物存在种种不完善之处,下面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从四个层面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应对策略。

一、企业层面

1.经营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财务体系不完善、产权不清晰从而导致经营风险;传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差距,在与大企业竞争时导致竞争能力低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为银行借贷或是民间借贷;中小企业由于对自身信用风险管理不足而导致经营性风险。

2.技术风险

项目的技术风险指的是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一是技术的社会不确定性,如产品及其技术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二是技术产品实现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产品研制成功后,新产品推向市场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导致技术创新失败;三是技术的经济不确定性,如无法预测项目投资规模及其产品的生命周期,技术产品的利润率变化幅度较大等。

3.股本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家族式企业,个人股权占比通常比较大,尽管上市后会稀释大股东的股权但大股东股权往往仍占较大比例而成为实际控制人,难以维护小股东的利益,因此在实际决策中进一步加大了风险因素。

4.公司治理风险

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低于国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不能有效相互制约、独立董事形同虚设。对于创业板来讲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往往一人当家,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运作往往流于形式,独立董事的作用有限,公司治理风险加大。

5.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的市场规模和风险产品盈利不确定性。无论是在市场销售的范围方上还是在产品或服务的定位上,创业产品比一般传统产品面临更多的变化因素和更强劲的竞争对手。 一是产品市场接受程度的不确定性。顾客可能对创新产品不信任,所以产品进入市场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客户认可,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且给竞争对手模仿产品创造了空间,挤压了原创公司的利润。二是市场开拓的不确定性。如细分市场、确定目标用户、选择合适的产品上市时机以及用户对产品功能的满意程度都将直接决定了市场对产品的认可度,最终形成市场开拓风险。三是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创新型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因为生命周期较短,研发成本较高,产品的定价不能完全使用传统产品的参照定价方法。

二、投资者层面

1.大股东恶意套现风险

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而言,其财富增值效应非常明显。巨大的套现利益可能会驱使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包装,在公司上市初期编织“高成长性神话”,逐步抬高股价,待大股东限售期满后立即套现,以获取远高于正常经营的超额收益,然后再借口“市场因素”回归原形规避责任。现行的创业板制度设计未充分考虑保护公众投资者的权益问题以及对大股东恶意减持、套现的责任追究。

2.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披露风险

虽然与主板公司相比,创业板公司信息披露的规定更加完善和充分,但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因为规模比较小,组织架构简单,上市公司的决策和经营者往往又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信息不对称情况特别突出,从而上市公司很可能进行选择性信息披露,如利好信息从而配合大股东减持等。由于其决策链条短,参与人数少等情况,增加了监管部门查处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的难度。

3.估值风险

创业板的高发行价加上上市首日的爆炒,使其整体估值畸高,不仅大幅超越全部A股,也明显高于中小板个股。有市场人士指出,化解创业板的新股高估值,既能够通过股价的回调实现,也可以通过盈利的增长来达成。通常市场对于那些成长性较好的个股,往往愿意给予更高的估值,只要其未来盈利能够高速增长,那么其当前叫的估值仍然具有合理性。

4.交易风险

虽然《上市规则》规定交易所可以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临时停牌以防止创业板股票交易投机过度。但由于上市公司股票短期定价主要由资金行为决定,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面临爆炒的风险很大。此外,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股本较小,股价易被大资金控制,加之在上市时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被证明具备创新能力,炒作题材较主板上市公司更加宽泛,股价操纵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监管机构层面

与创业板的不断发展相伴随的是不断涌现的问题,因此要不断完善立法健全制度建设,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督检查办法也急需健全和完善。严格执法切实保障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是对监管机构的考验。

四、中介机构层面

有关社会中介组织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相对于整个社会中介组织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家虽然对一些重要的社会中介组织已经颁布了相应的法律、行政法规,但对一些重要的领域并未涉及,如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大量行为,但并没有统一的法律来规范组织。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缺位现象十分严重,例如存在多头管理、多头审批、权力过于分散、体制不顺、难以协调动作、准入把关不严等弊端,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监管机构和统一规范的监管体制。此外,对注册执业师的执业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也是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一般在省一级行业设立协会,仅对注册执业师的充分监督靠年检和举报查处很难实现,且对本机构所办理的中介业务逐一进行监督仅靠中介机构负责人也难以实现充分有效。

针对上述风险,本文提供下面四条建议:

1.培育优异的上市公司

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其说是市场经济不如说是信用经济,公司要树立诚信经营为本的理念。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司其职能够相互制衡。大力发展科技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实力。另外要坚持实业经营为主资本经营为辅的理念,尽管创业板市场受到投资者的盲目推崇存在较高的市盈率,但企业经营的价值在于它创造价值的长期性,而资本经营背离了这一理念,对企业的发展及投资者的利益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为防范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恶意套现风险,应加强对大股东减持的信息披露监管。首先监管部门应要求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预先披露减持计划,减少对股价的影响。同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应确保公众投资者的知情权,应披露减持股份获取资金的使用计划,定期披露相关资金的后续使用情况。其次,监管部门应将保荐机构出具的成长性意见后续验证情况纳入对保荐机构的持续监管范围,细化保荐机构履行持续督导义务的要求,防范保荐机构为骗取上市资格出具虚假的成长性意见,如企业上市后2至3年内,上市公司经营情况与保荐机构出具的成长性意见出现重大差异,就应当追究保荐机构的责任。

3.实行做市商制度

做市商是指在证券二级市场上,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经营法人作为中介方,实时不间断地向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证券发行和购买方分别报价,达成一个合理价格后证券经营法人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发行方、公众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相对于传统的竞价制度,做市商制度形成造价系统,按照做市商的报价投资者随时都可以买入、卖出证券,不会出现买卖双方力量不均衡而无法交易,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性,使交易更加透明化,同时上市公司可以提高知名度可谓一箭三雕。

4.加大中介机构的违规成本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监管,提高相关执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切实落实对违规保荐人、注册会计师以及律师等的责任追究。对于协助上市公司造假或未能勤勉尽责的保荐人、注册会计师以及律师等,监管机构落实责任追究,如采取公开诚信档案、限制执业、吊销执业资格等监管措施,督促其恪守规范运作底线,勤勉履职,形成规范的中介机构生存环境。

总之,我国的创业板市场自成立起尚不到两年,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创业板的发展壮大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好的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广泛的投资渠道,对于我国建立发达的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风险,在立足我国创业板发展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完善制度设计,少走弯路,尽量减少市场风险,为我国投资者和企业发展提供多层次投融资渠道,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金融风险 防范 化解

金融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资产损失的可能性与盈利减少的可能性。农村信用社处于特殊地位与职能,即农村信用社是服务于“三农三牧”,因而其金融风险也具有不同于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特殊性。

一、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现状

一是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不良贷款占比较大,存在严重的信用风险;二是农村信用社财务、信贷、支付结算等内部流程执行不到位造成案件频发,形成严重的操作风险;三是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不高,存在流动性风险;四是农村信用社资产利润率低,利息回收率低存在市场风险;五是部分员工素质低、信用观念淡薄,由于利欲熏心,形成、以贷谋私、篡改账目等形成道德风险问题;六是由于农村信用社近几年来信贷投放过快,潜伏新的金融风险。

二、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对策

农村信用社以安全营运为目标,以规范管理为手段,着力提高风险分析、控制能力和水平,强化全员、全过程、全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农村信用社不同于其它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较低,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问题上不能照搬其它银行的经验。必须在借鉴商业银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分析自身在风险管控、业务创新、战略选择等方面的局限和不足,形成一套符合自身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1.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稳健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强化风险管理,有效防范风险,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首先,根据情况变化和形势发展,不断增加管理制度对风险点的覆盖密度,及时发现并弥补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的缺陷,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其次,针对不同业务的风险控制手段、控制程序及管理要求做出统一的制度规定,相关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要结合各自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对风险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方法和事项作详细规定。最后,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把制度建设与业务流程改造、技术手段创新、管理工具开发等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2.合理运用资金营运管理

一方面要大幅度提高资产质量,努力降低资产流动性风险。要合理运用资金,要坚持审慎的经营原则,科学判断经济形势。2009年一季度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4.58万亿元,这一数字超过历年新增贷款量,并且几近完成全年计划新增贷款总量。信贷如此放量,为我国历史上罕见,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但重点是能否用到“刀刃”上,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农村信用社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牢固树立“立足社区、服务三农、服务城乡”的经营宗旨,加大对支农、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金融支持。要加大对不良贷款的盘活力度,真正做到“前清后不乱”。

3.严把信贷管理关

(1)贷前调查要把好风险准入关。信贷人员应多渠道、多层面、多方面地调查,了解借款人或创业者的道德品质、经营状况和社会负债等情况。要对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细致地分析,了解其资金动态,客观评价其经营状况、销售业绩和风险情况。要深入了解担保人的担保资格、经济实力和信用状况,了解抵押物的真实市场价值和变现能力。

第4篇

关键词: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分析控制

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规范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形式,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其特点可以概况为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运作规范。但是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要比证券投资基金大。从产业投资基金风险产生的环节上看,可以将风险分为两部分:一是源自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对象的风险;二是源自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而这两方面的风险又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构成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因素很多,此外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和基金市场发展初期,基金市场中各类行为尚未完全规范,因此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对这些风险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各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使产业投资基金得到健康发展。

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分析

(一)流动性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产业投资基金本身或者所投资的资金是否具有合理的流动性而产生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的存续期有5-10年,投资对象是特定的企业,需要一定的投资回收期,所以流动性不是产业投资基金的固有特性。流动性风险是产业投资基金的最大和最突出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能否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对流动性风险是否能够达到有效规避和防范。其次,由于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见效周期较长的实业、未上市企业或上市企业的未流通证券,因此其投资的资产缺乏流动性。缺乏流动性使资金的周转存在困难,一旦所投资项目经营状况不佳,基金的处境将会十分艰难。特别是当基金的存续期满后,基金仍不能从所投资资产中变现,那么,整个产业投资就以失败而告终。

(二)市场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市场风险指市场主体因市场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盈利或亏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包括经济周期波动、利率变动、通货膨胀导致的购买力变化等宏观经济因素的改变而产生的风险,以及行业政策的变化所引起的行业供求关系改变所产生的风险。从微观环境来看,市场风险指投资企业产品市场风险,包括:市场容量的不确定性。其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商业总价值,产业投资基金一般投资规模较大,最后形成的产品对本行业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如果产品市场的容量不大,会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利润甚微或亏损。市场接受新产品的时间不确定性。产业投资基金所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产品往往是市场中尚未出现的新产品。新产品被市场认可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不确定的。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不管产业投资基金是投资于新兴产业或者是传统产业,都会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如果投资的产业市场竞争激烈,高的预期投资收益一般就难以达到,投资结果不理想。

(三)经营管理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经营管理风险是指基金管理人的业务能力,及其在具体项目经营管理上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项目选择风险和决策管理风险。项目选择风险指由于对投资项目选择失误而产生的风险;决策管理风险则指由于管理技能缺乏或管理方式不当所造成的损失。产业投资基金运行,通常遇到的经营管理风险有:体制风险。体制风险是指由于产业投资基金所采取的设立方式,及其基金运作过程中责权利的划分方式而产生的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主要由项目选择风险和规模选择风险两部分组成。项目选择风险是由于对项目的选择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项目的规模风险是指项目在选取规模和种类上存在的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人才的流失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个别技术人才的流失有可能导致整个技术的崩溃,因此人力资源风险也是时时存在的。

(四)投资环境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环境风险指资本市场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三类:

第一,政策环境风险指由于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对待产业投资基金的政策发生了变化而引起收益变化。随经济形势的变动政策不断变化,从而使产业投资基金政策不明朗。

第二,法制环境风险是指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执法部门执法不力等造成对产业投资基金损害的可能性。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各种规范市场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特别是投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就可能存在与其它法规产生冲突、甚至由于理解不同而出现触暗礁的现象。同时,由于我国执法队伍的素质原因,在产业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与有关部门发生纠纷时,产业投资基金的正当权益保护就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第三,市场环境风险指由于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不完善而对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产生收益减少的可能性。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干扰,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行政干预更加普遍。

(五)市场交易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市场交易风险指由于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因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风险。我国产业投资基金一般是依封闭式方式设立的,与封闭式的证券投资基金和其它股票一样,产业投资基金一旦上市流通,就要接受市场法则的检验。普通股票的风险同样存在于产业投资基金中,买进卖出、市场炒作等二级市场的各种风险都会发生。另一方面,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变动(通货膨胀)也可能使同样数量的货币在不同时期的购买力产生差异,从而引起产业投资基金收益变动。

(六)道德信用风险

道德风险指基金管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或收益减少的可能性。投资过程是基金管理人对资金的运作过程,除了资金因素,还有投资水平、投资技术等因素。其中基金管理人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对基金收益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在投资项目选择、论证决策、经营管理、获取收益等一系列环节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有关人员的道德品质的影响。同时,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环境不完善,秩序还比较混乱,专业性的组合投资和高素质投资队伍比较欠缺,资本市场特别是产权(股权)市场不够有效。最突出的问题可能是企业会计做假账,审计结果缺少诚信,使得产业投资基金无法对项目做出科学判断,增加投资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

产业投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为了避免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需要不断探索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对策与方法。

(一)以预期的高收益性抵消流动性风险

由于产业投资资金大都投资于特定的企业,有一定的投资回报周期,因此,流动性风险是产业投资基金最大和最突出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能否生存和发展,往往取决于对流动性风险能否有效规避和防范。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流动性不足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为了弥补这个不足,产业投资基金常常是以预期的高收益来抵消。

(二)以科学的管理决策控制经营管理风险

对于项目选择风险的控制,一方面要具有科学的决策机制,使选择的项目具有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要尽量利用有效的渠道争取到有益的项目。而对于基金管理风险的控制,则要求尽量提高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吸引高素质的基金管理人才。要从根本上规避经营管理风险,还必须建立有效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使基金的运作过程有一套高效、健全的投资决策机制。

(三)以规范完善的市场法律体系控制环境风险

对于投资环境风险的控制,要不断地完善市场体系和规范市场行为,理顺政府职能,使行政干预从微观经济领域中脱身,让位于市场机制。同时,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等多种途径逐渐减少和消除这类风险。

(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并规范道德信用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外,要避免道德风险,最根本的措施是强化规章制度的管理,将个人收益与业绩真正挂起钩来,制定合理的激励约束制度,让每一个基金经理在获得合理报酬的同时相应地承担风险及其它责任。

(五)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起运作产业投资基金

我国大部分产业投资基金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由当地政府牵头发起,上报国务院申请设立。其发展思路是:先由地方政府设立一个目标,然后想方设法寻找投资人,再去寻找基金管理人。这种做法实际是本末倒置。很多情况下,地方政府不过是打着设立产业基金的旗号筹集发展资金,根本没有市场化思维,更无法适应投资者,特别是一些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产业基金可能会沦为地方政府操控投资的工具。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运作应该真正采取市场化的方式,从而杜绝非市场化造成的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鲁育宗.产业投资基金导论——国际经验与中国发展战略选择[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敏.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基础研究[M].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3.徐燕鲁.产业投资基金风险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3

第5篇

关键词: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分析控制

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规范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形式,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其特点可以概况为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运作规范。但是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要比证券投资基金大。从产业投资基金风险产生的环节上看,可以将风险分为两部分:一是源自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对象的风险;二是源自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而这两方面的风险又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构成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因素很多,此外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和基金市场发展初期,基金市场中各类行为尚未完全规范,因此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对这些风险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各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使产业投资基金得到健康发展。

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分析

(一)流动性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产业投资基金本身或者所投资的资金是否具有合理的流动性而产生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的存续期有5-10年,投资对象是特定的企业,需要一定的投资回收期,所以流动性不是产业投资基金的固有特性。流动性风险是产业投资基金的最大和最突出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能否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对流动性风险是否能够达到有效规避和防范。其次,由于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见效周期较长的实业、未上市企业或上市企业的未流通证券,因此其投资的资产缺乏流动性。缺乏流动性使资金的周转存在困难,一旦所投资项目经营状况不佳,基金的处境将会十分艰难。特别是当基金的存续期满后,基金仍不能从所投资资产中变现,那么,整个产业投资就以失败而告终。

(二)市场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市场风险指市场主体因市场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盈利或亏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包括经济周期波动、利率变动、通货膨胀导致的购买力变化等宏观经济因素的改变而产生的风险,以及行业政策的变化所引起的行业供求关系改变所产生的风险。从微观环境来看,市场风险指投资企业产品市场风险,包括:市场容量的不确定性。其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商业总价值,产业投资基金一般投资规模较大,最后形成的产品对本行业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如果产品市场的容量不大,会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利润甚微或亏损。市场接受新产品的时间不确定性。产业投资基金所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产品往往是市场中尚未出现的新产品。新产品被市场认可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不确定的。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不管产业投资基金是投资于新兴产业或者是传统产业,都会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如果投资的产业市场竞争激烈,高的预期投资收益一般就难以达到,投资结果不理想。

(三)经营管理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经营管理风险是指基金管理人的业务能力,及其在具体项目经营管理上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项目选择风险和决策管理风险。项目选择风险指由于对投资项目选择失误而产生的风险;决策管理风险则指由于管理技能缺乏或管理方式不当所造成的损失。产业投资基金运行,通常遇到的经营管理风险有:体制风险。体制风险是指由于产业投资基金所采取的设立方式,及其基金运作过程中责权利的划分方式而产生的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主要由项目选择风险和规模选择风险两部分组成。项目选择风险是由于对项目的选择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项目的规模风险是指项目在选取规模和种类上存在的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人才的流失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个别技术人才的流失有可能导致整个技术的崩溃,因此人力资源风险也是时时存在的。

(四)投资环境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环境风险指资本市场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三类:

第一,政策环境风险指由于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对待产业投资基金的政策发生了变化而引起收益变化。随经济形势的变动政策不断变化,从而使产业投资基金政策不明朗。

第二,法制环境风险是指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执法部门执法不力等造成对产业投资基金损害的可能性。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各种规范市场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特别是投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就可能存在与其它法规产生冲突、甚至由于理解不同而出现触暗礁的现象。同时,由于我国执法队伍的素质原因,在产业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与有关部门发生纠纷时,产业投资基金的正当权益保护就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第三,市场环境风险指由于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不完善而对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产生收益减少的可能性。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干扰,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行政干预更加普遍。

(五)市场交易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市场交易风险指由于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因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风险。我国产业投资基金一般是依封闭式方式设立的,与封闭式的证券投资基金和其它股票一样,产业投资基金一旦上市流通,就要接受市场法则的检验。普通股票的风险同样存在于产业投资基金中,买进卖出、市场炒作等二级市场的各种风险都会发生。另一方面,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变动(通货膨胀)也可能使同样数量的货币在不同时期的购买力产生差异,从而引起产业投资基金收益变动。

(六)道德信用风险

道德风险指基金管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或收益减少的可能性。投资过程是基金管理人对资金的运作过程,除了资金因素,还有投资水平、投资技术等因素。其中基金管理人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对基金收益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在投资项目选择、论证决策、经营管理、获取收益等一系列环节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有关人员的道德品质的影响。同时,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环境不完善,秩序还比较混乱,专业性的组合投资和高素质投资队伍比较欠缺,资本市场特别是产权(股权)市场不够有效。最突出的问题可能是企业会计做假账,审计结果缺少诚信,使得产业投资基金无法对项目做出科学判断,增加投资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

产业投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为了避免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需要不断探索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对策与方法。

(一)以预期的高收益性抵消流动性风险

由于产业投资资金大都投资于特定的企业,有一定的投资回报周期,因此,流动性风险是产业投资基金最大和最突出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能否生存和发展,往往取决于对流动性风险能否有效规避和防范。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流动性不足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为了弥补这个不足,产业投资基金常常是以预期的高收益来抵消。

(二)以科学的管理决策控制经营管理风险

对于项目选择风险的控制,一方面要具有科学的决策机制,使选择的项目具有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要尽量利用有效的渠道争取到有益的项目。而对于基金管理风险的控制,则要求尽量提高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吸引高素质的基金管理人才。要从根本上规避经营管理风险,还必须建立有效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使基金的运作过程有一套高效、健全的投资决策机制。

(三)以规范完善的市场法律体系控制环境风险

对于投资环境风险的控制,要不断地完善市场体系和规范市场行为,理顺政府职能,使行政干预从微观经济领域中脱身,让位于市场机制。同时,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等多种途径逐渐减少和消除这类风险。

(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并规范道德信用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外,要避免道德风险,最根本的措施是强化规章制度的管理,将个人收益与业绩真正挂起钩来,制定合理的激励约束制度,让每一个基金经理在获得合理报酬的同时相应地承担风险及其它责任。

(五)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起运作产业投资基金

我国大部分产业投资基金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由当地政府牵头发起,上报国务院申请设立。其发展思路是:先由地方政府设立一个目标,然后想方设法寻找投资人,再去寻找基金管理人。这种做法实际是本末倒置。很多情况下,地方政府不过是打着设立产业基金的旗号筹集发展资金,根本没有市场化思维,更无法适应投资者,特别是一些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产业基金可能会沦为地方政府操控投资的工具。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运作应该真正采取市场化的方式,从而杜绝非市场化造成的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鲁育宗.产业投资基金导论——国际经验与中国发展战略选择[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敏.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基础研究[M].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3.徐燕鲁.产业投资基金风险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3

第6篇

“高新技术企业”国际上有多种表述。在美国,高新技术企业泛指那些依赖先进的工程技术的多种生产部门,主要采用两种指标来界定:一是研究与开发强度(Research&DevelopmentIntensity),即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在总产出中的比例;二是科技人员占总劳动力的比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高新技术企业划分为9个行业:航空航天、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电子通讯业、医药业、科学仪器业、电子机械业、化学工业、非电气机械业、军事装备业。[1]中国将高新技术企业定义为:利用高新技术生产高科技产品,提供高新技术劳动服务的企业,其具体量化指标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30%以上,且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10%以上;用于高科技产品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占总收入的3%以上;技术性收入和高科技产品产值的总和应占企业总收入的5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学术界一般用3个字来概括:“高”、“快”、“灵”。[2]“高”,主要是指高投资、高风险和高收益(简称“三高”)。投入高是由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特点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巨大的技术风险决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通常是先有研究成果,再建立企业以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因此,他们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和先进的科研技术条件,需要大量的研发经费投入。高新技术具有明显的超前特点,而超前则往往在技术上不十分成熟,因而会带来较多的不确定性。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成活率远远低于传统行业。据统计,高新技术行业完全成功和完全失败的企业各占20%,一般的企业占60%,由此可见其高风险性。[3]18高风险也往往伴随着高收益,企业只要能开发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凭借其新颖性和高技术特性能迅速占领市场,从而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快”,指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系统应变速度快、企业变化快。高新企业如果能把握住发展机遇,就有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内由原来的小公司发展成为组织和管理日趋完善的大公司。“灵”,是指高新企业对科学技术发展反应灵敏,对市场外界条件变化感应灵敏,对组织结构的设置、管理制度、技术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及生产工艺的安排,都更为灵活。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决定他们比一般企业有更高的风险,分析和认识高新技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建立积极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对于促进其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新企业风险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一)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决策是否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而带来的风险。目前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并未将战略风险纳入公司管理的主要风险的范围。后危机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风险日益增多,战略风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专家认为,战略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风险。分析企业的各种风险,战略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因为企业战略风险如果没有被很好地管理,造成的损失有可能比其他任何风险更大。

(二)研发风险

研究风险是指能否将研究活动顺利进行下去的不确定性,该风险是高新技术企业初期的主要风险。主要或关键技术人员的退出、无法获得对项目研究至关重要的信息而使项目搁浅、研究所需的原料或设备无法得到满足等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研发风险发生。[4]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在研发活动中,从创意提出到开发成功具有一定商业前景的项目,失败率高达95%左右。[5]

(三)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所研究的新技术不能达到原来设想的水平或不能满足新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而使项目失败的可能性,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风险。新产品生产和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是导致技术风险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新产品在实际生产中,有可能遇到技术设计、工艺设备、材料性能、安全标准等各种问题,新上项目往往由于技术成熟,所以会带来工艺过程不稳定,生产管理难度较大等一系列难题;高新技术产品变化迅速、寿命周期缩短,极易被更新的技术代替,而且被代替的时间难以确定;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还存在着技术流失风险,目前企业人才竞争激烈,频繁的人才流动和一些不规范的竞争行为都有可能引起企业技术要素的流失,这不仅会给高新技术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还会对企业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

(四)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技术创新带来的新产品能否为市场所接受,能否取得足够的市场份额。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是市场对新产品接受能力的不确定性。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不像一般产品,可以预先了解顾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制开发,而它们的研究开发往往先于顾客的需求,很多情况下需要引导消费,新产品推出后能否被市场接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二是市场对新产品接受时间的不确定性。高新技术产品一般性能比较复杂,具因为具有明显的超前性,顾客一开始往往缺乏对其了解,加之对传统产品的消费习惯和信赖,新产品推入市场后多久能被消费者接受、什么时间能形成大量需求很难预测。第三是价格是否为市场接受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高新技术产品的高投入必然带来了高成本,因此需要较高的销售价格才能收回投资,但是,产品的高定价是否超出了市场的接受能力而造成销售困难也很难预测。第四是难以对新产品的市场扩散速度进行判断。一个新产品从研制、开发到小试生产、批量生产,一直到产生经济效益,短的需要两三年时间,长的需要七八年甚至十年以上时间。在此期间,市场情况可能会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化。新产品成功推向市场后为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的丰厚利润也可能吸引来众多的竞争者。

(五)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主要是指高新技术企业在资金筹措和资金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高技术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资金保障极为重要,其资金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及时筹措到所需资金。新技术或产品的开发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资金不能及时供应,导致产品研发受阻,其技术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贬值,甚至致使初始投资付诸东流。如果资金投入的分布结构与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各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脱节,也可能使企业由于资金不能适时供应而贻误发展时机。二是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着较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如果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或生产不顺利,或者所研制的产品未被市场接受,企业就可能无法收回前期的大量资金投入,从而产生财务风险,进而导致的经营失败。

(六)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失败的可能性。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对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它要求管理者随时掌握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推进企业不断发展。影响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管理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能否聘任到急需的市场和管理人才;二是能否建立一个结构合理、高效运转的管理机构。特别是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扩展期,企业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产品开始大批量进入市场,组织结构较为复杂,高效科学的管理关乎到高科技企业能否健康、快速地发展,企业管理风险急剧上升,并成为成熟期阶段企业运营中最大的风险因素。[6]

三、防范风险的措施与对策

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防范与控制需要企业、政府与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是产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也必然是风险的直接承担者,所以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应采取各种措施来规避和控制风险。

(一)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的自身防范

1.树立风险意识。正确地认识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风险,对于有效地控制风险、避免风险或减少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要不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不仅管理者要有风险意识,研发技术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市场营销人员都要对高新技术的高风险性有正确的认识,要使员工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

2.强化战略决策。科学的战略决策对于防范风险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创期,首先要充分考虑所选项目的风险,在风险与报酬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其次在营运资本管理上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尽可能严格控制固定资产上的投入,如设备以租赁方式代替购置方式,以劳动密集型代替资本密集型进行生产,以外包、转包代替自产等,降低企业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在成长期,则应实施高新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特性相结合的策略,在进行产品生产规划时选择技术路径、制造工艺、原材料等,都要考虑到它们能否用于大规模生产,要考虑到规模生产后的市场销售情况。产品性能指标是市场需求和技术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市场和技术挑战间的结合点,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可行性恰当地确定产品性能指标。针对成长期的特点,应该在市场部门与研发部门之间设立一个客户需求部门,负责将研发、生产与市场需求有效地联结起来,以降低市场风险。在成熟期,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结合高科技企业的特殊性建立起具有充分弹性、敏感性和适应性的组织体系,针对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经营策略的调整。

3.加强风险预测,建立风险分析与监控机制。首先,要建立风险预测与分析机制。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筹资、投资、销售等项目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进行风险分析,找出风险的成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第二,建立风险监控的组织机制。可在企业组织结构中单独设立一个风险管理部,专职分析和研究本行业、本企业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将风险分析和监控工作落到实处。第三,建立风险信息收集、传递机制。风险监控组织机构中应指定专人利用信息网络搜集风险预测所需资料,通过建立科学的信息预测、反馈和分析系统,系统搜集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动态,并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并将相关风险资讯有效传递给需要的部门,并迅速处理来自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反馈,以达到高效率的双向沟通。第四,建立风险处理机制。根据有关信息对风险因素分析后,应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制定相关的预防、转化措施,修正相关数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的影响范围,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4.利用科学方法规避与减少风险。在项目实施之前,要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风险评价,尽可能规避风险,并且要考虑通过投资投向的多样化来降低投资风险,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在项目投资建设以及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在风险分析和监控的基础上,在损失发生前设法消除风险因素,减少损失发生的频率;当风险事件发生后要设法减少损失的幅度,使风险消缩。

5.合理选择筹资渠道。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筹资渠道。在初创阶段,由于风险高、无盈利纪录、信用状况不定,无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这时可考虑应多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短期借款、政府财政资助以及企业的自由资金等筹资渠道;在成长阶段可利用风险投资基金、银行贷款等筹资渠道;在成熟阶段则可考虑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和内部积累等筹资渠道。总之,要根据自身发展规律和外部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筹资方式,广开筹资渠道,筹资到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6.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当企业资产净利润率较高而债务资本成本较低时,可适当提高债务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利用财务杠杆利益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当资产净利润率较低而债务资本成本较高时,则可降低债务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减少财务杠杆损失,减低资金成本。总之,高新技术企业要根据不同阶段资本市场的情况,优化资本结构,权衡企业得失并作出正确选择,做到债务适度,控制好企业资本成本,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7.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和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不同与一般产业,它们的高风险性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首先,企业在初期招聘员工时就要充分考虑该产业的特点,建立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与此同时,企业还要重视职工培训,加大继续教育力度,不断提高管理者对形势和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是企业的管理层要具备较丰富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更要具备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财务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要掌握经济学、统计学、现代数学、金融和网络技术知识,注重风险管理,合理科学地测算、分析各种指标,具备捕捉、衡量、防范风险的能力,掌握适合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方法,以便更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

(二)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的社会分摊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如果建立起有效的相关机制,就能将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的进行良好的社会分摊,同时也可以使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个人分享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取得的利益。

1.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风险投资可以实现对风险的多层次分摊:首先可以实现风险投资公司与从事高风险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之间实现风险分摊;其次风险投资公司各股东之间实现风险分摊。风险投资是一种高新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投融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据统计,自1992年至今,美国高新技术企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左右,而在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中有80%曾经得到或正受到风险投资的扶持。[3]19我国风险投资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天津、广州等中心城市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相对于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还需要在更广泛的地区建立和健全风险投资机制。

2.建立科技信贷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进行科技开发或技术创新,银行就分担了一定的风险。科技信贷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买方信贷、银团贷款、出口信用保险等。采用买方信贷,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及时取得销售贷款,加快资金周转;另一方面,由于买方信贷的债务人是众多的购货商,贷款的风险,被有效分散。银团贷款,是多家商业银行共同承担一笔贷款,因此分散了贷款风险,同时多家银行参与有利于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的监控。高新技术企业如果进行出口贸易活动,可以采用出口信用保险形式,在这种形式下,银行将降低对出口企业的抵押、担保要求,申请融资更加便利,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借助出口信用保险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协助企业完善风险防范制度,构建全面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如果出口货物遭遇国外买家恶意拒收,中国信保可以帮助其追讨货款,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的损失;出口信用保险还可以为企业分散收汇风险。

3.发行科技债券和科技股票。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发行科技债券与科技股票吸引社会闲散资金,从而使产业发展的一部分风险在社会个人及有关单位中进行分摊。目前,高科技概念股在我国资本市场有广泛的认可度,近年来航空航天、通信产业、软件产业、数字电视、新能源等科技板块,经常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由此可见利用科技股票为高新技术企业筹集资金和分散风险是重要而且可行的途径。部分发展情况比较好的高科技企业也可以通过发行高科技风险债券获得资本用于高科技风险项目的投资。为了吸引公众投资人购买高科技企业债券及高科技风险债券,债券可以在利率、期限和转换方式上采取比普通债券更优惠的政策。

(三)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的政府防护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性,政府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可以采取积极措施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给予防护。

1.保护知识产权,改善产业环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健康的经济环境,需要政府的支持与保护。应该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剽窃、盗版、捆绑销售等不良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保护企业、科研机构以及个人发明和创造的积极性。政府要建立有效机制,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律保护,如可以制定相关的产业培育和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减免税或给予补贴以鼓励个人和民间企业创办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美国对风险投资收益的60%免税;英国对风险投资信托实行全面豁免税赋;法国政府曾规定科研投资中不动产部分第一年可折旧50%;新加坡政府规定,凡属投资于高技术的企业连续亏损三年者,可获得50%的投资津贴[7]等等。

第7篇

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基金风险

能源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国能源需求量增长已创历史新高,2008年国内能源消费量已超过“十一・五”规划设定的2010年上限目标。地热能具有分布广泛、运行成本相对于矿物燃料低、清洁等特点,深受世界各国政府的青睐。地热资源被应用于多个领域,但是在地热资源开发中仍然存在投入资金少、技术难度大、开发成本高、开采程度低等问题,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这一科学管理方法,能够实现有效开发和管理。

一、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概述

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theIndustryInvestmentFundundertheExploitationof-

GeothermalResources)是产业投资基金的一种,是指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是在投资欲望与投资手段冲突和矛盾中孕育出的新的投资工具。作为一种社会化的投资工具,是在一定社会历史和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投资基金起源于英国,在美国得到发展,后普及于全世界。它的产生,从投资基金产生的社会背景看,包括个人财富水平、个人投资欲望、社会投资需求和投资技术发展等因素;从基金产业发展的要素背景看,包括社会经济组织形式、社会金融组织制度、法律的有效规范和自身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如何在未知风险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收益是每一位投资者都关注的问题,因而基金的管理者必须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防范措施,减弱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这对地热资源产业投资基金正常运作具有重要作用。

二、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风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每一位投资者都关心其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对地热资源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投资,其主要原因在于投资的客体可能获得高额收益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其风险不仅存在于特定的地热资源开发生产经营环节中,而是遍布整个地热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它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风险。

(一)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概述

通常讲风险是指某件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即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也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主要指是,基金投资行为给投资者带来某种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是某一项预期后果中估计较为不利的一面。它可以表示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后果函数:

R=f(P,C)①

其中:R――某事件的风险;P――事件发生的概率;C――事件发生的后果。

这种损失包括投入资本的损失和预期收益未达到的损失。

第一,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属性: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潜在性、损益双重性、可测性、相关性、发展性等属性。

第二,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分类: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面临的风险是多样的,为了进一步深入、全面地认识投资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评估、管理,从不同角度对其分类。

从投资主体的角度来看,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来源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种。系统风险源于公司之外,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而分散的,因而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非系统风险源于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如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广告推销活动、顾客偏好的变化以及法律诉讼等,其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组合而分散,因此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司特有风险。

从风险对所投入资金的影响程度来看,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来源有安全性风险、收益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三种。安全性风险指从投资的安全性的角度来看,不仅预期实际收益有损失的可能,而且投资方或其他财产也可能蒙受损失,即投资方财产的安全存在危险;收益性风险指投资方的资本和其他财产不会蒙受损失,但预期实际收益有损失的可能;流动性风险指投资方的资本、财产和预期实际收益不会蒙受损失,但资金有可能不能按期转移或支付,造成资金的停滞,使投资者蒙受其他方面的损失。

从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来看,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来源有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政治风险是指可能由于战争、国际关系变化或有关国家政权更迭、政策改变而使投资者实际收益蒙受损失。经济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经济发生大幅度波动或调整而使投资者蒙受实际的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指由于技术方面的因素及其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失败的可能性。生产风险是指小批试制到生产的风险。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情况的不确定性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管理风险指因管理不善而产生的风险等。

(二)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分析与识别

在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活动中,其风险的具体表现结果有:

1、投资于某一种子公司,即投资项目,由于勘察数据有误、开发技术、生产供应不足、市场同类产品和替代品的竞争、组织和决策失误等原因造成该项目未能产生收益而造成的损失。

2、尽管投资项目获得了收益,但是产生的收益低于预期收益。

3、由于财务等方面原因,为了变现投资而抛售所投资的项目。

4、由于政治、经济等不可预料事件的发生,而造成的损失。风险识别是一项极富艺术性的工作,要求基金经理不仅具备极强的探查、洞察和分析能力,还要拥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由于不同的投资对象其风险因素及大小均不相同,所以要对每个具体投资对象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所谓风险识别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横观投资对象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纵观投资对象的进程,将引起风险的复杂事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基本单元。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出因素间本质联系,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分析它们引起投资与收益变化的严重程度。

企业在各个阶段所承受的风险是不同的。创业阶段,企业必须首先确认地热资源地质勘查的数据是否准确,避免开发一半发现地热资源不足的风险;避免现有技术不符合实际开发的风险;避免生产费用过高、设备陈旧以及产品供应不足等风险;避免市场上同类产品、替代产品的竞争及市场密度等风险。在成长阶段,应避免决策和组织风险。在成熟阶段,应避免知识产权、人事及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等风险。当然,在各个阶段皆有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和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存在各种意想不到的风险。

(三)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风险评估

被投资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风险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在创业期,在成长期,由于管理滞后、成本过高、控制不当、研发不足、营销失误等原因,导致成长缓慢、持续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发生;在成熟期,可能会因为关键人员流失、不当战略决定、管理边际降低等原因,导致市场占有率降低、上市受阻等问题发生。

因此要定期对投资企业进行风险评估,运用以下公式计算投资企业投资回报率r。

其中P为基金投资额。当企业投资回报率r远大于基金投资总回报率预测值为R时,说明投资企业风险因素增加,需要特别关注并对其进行判断。要对已被识别出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成因分析,辨别哪些因素是起主导作用的,那些因素处于次要地位;要对起主导作用的风险因素进行过程分析,理清导致投资失败的可能关键环节,尽可能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拟合测试得出预测结果。

(四)风险对策与危机化解

在对被投资公司的风险识别与判断的工作基础上,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当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技术原因时,应首先判断关键技术是否落后、是否应该更新、改造的成本支出量有多大,若技术已经落后,研发或引进成本过大,超出基金公司投资承受范围,可考虑在最小损失情况下撤回投资;若只是技术上一些环节不够完善,利用自身所持资源对被投资公司加以扶持,可以帮助其及早走出逆境,应追加投资实现整体投资保值、增值的目的。当经营管理出现问题时,应动用自己的专长,从财务、营销、管理等不同方面予以支持,若资金短缺,可以通过担保方式帮助其进行短期融资;若销售渠道不畅,也可以帮助其进行营销战略规划,并运用所持有的资源为其营销产品。当企业陷入危机状态(如持续亏损、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生产停顿等),并且基金在企业管理层已无法控制经营局势时,通常风险管理对策措施已经不能奏效,就必须采用特别管理活动进行危机处理,按照预先设立的条款采取更换中高层管理人员、执行应急方案等措施,及时介入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一旦被投资公司恢复正常,基金公司就应减少干预,进行日常监控;若所有的措施均不能奏效,就应该制定退资方案,对被投资公司或进行转让,或进行清算。

第8篇

关键词:产业投资 基金风险 分析控制

一、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规范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形式,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其特点可以概况为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运作规范。但是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要比证券投资基金大。从产业投资基金风险产生的环节上看,可以将风险分为两部分:一是源自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对象的风险;二是源自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方面的风险。而这两方面的风险又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构成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因素很多,此外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和基金市场发展初期,基金市场中各类行为尚未完全规范,因此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对这些风险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各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使产业投资基金得到健康发展。

二、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分析

(一)流动性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产业投资基金本身或者所投资的资金是否具有合理的流动性而产生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的存续期有5-10年,投资对象是特定的企业,需要一定的投资回收期,所以流动性不是产业投资基金的固有特性。流动性风险是产业投资基金的最大和最突出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能否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对流动性风险是否能够达到有效规避和防范。其次,由于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见效周期较长的实业、未上市企业或上市企业的未流通证券,因此其投资的资产缺乏流动性。缺乏流动性使资金的周转存在困难,一旦所投资项目经营状况不佳,基金的处境将会十分艰难。特别是当基金的存续期满后,基金仍不能从所投资资产中变现,那么,整个产业投资就以失败而告终。

(二)市场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市场风险指市场主体因市场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盈利或亏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包括经济周期波动、利率变动、通货膨胀导致的购买力变化等宏观经济因素的改变而产生的风险,以及行业政策的变化所引起的行业供求关系改变所产生的风险。从微观环境来看,市场风险指投资企业产品市场风险,包括:市场容量的不确定性。其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商业总价值,产业投资基金一般投资规模较大,最后形成的产品对本行业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如果产品市场的容量不大,会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利润甚微或亏损。市场接受新产品的时间不确定性。产业投资基金所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产品往往是市场中尚未出现的新产品。新产品被市场认可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不确定的。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不管产业投资基金是投资于新兴产业或者是传统产业,都会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如果投资的产业市场竞争激烈,高的预期投资收益一般就难以达到,投资结果不理想。

(三)经营管理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经营管理风险是指基金管理人的业务能力,及其在具体项目经营管理上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项目选择风险和决策管理风险。项目选择风险指由于对投资项目选择失误而产生的风险;决策管理风险则指由于管理技能缺乏或管理方式不当所造成的损失。产业投资基金运行,通常遇到的经营管理风险有:体制风险。体制风险是指由于产业投资基金所采取的设立方式,及其基金运作过程中责权利的划分方式而产生的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主要由项目选择风险和规模选择风险两部分组成。项目选择风险是由于对项目的选择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项目的规模风险是指项目在选取规模和种类上存在的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人才的流失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个别技术人才的流失有可能导致整个技术的崩溃,因此人力资源风险也是时时存在的。

(四)投资环境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环境风险指资本市场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三类:

第一,政策环境风险指由于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对待产业投资基金的政策发生了变化而引起收益变化。随经济形势的变动政策不断变化,从而使产业投资基金政策不明朗。

第二,法制环境风险是指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执法部门执法不力等造成对产业投资基金损害的可能性。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各种规范市场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特别是投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就可能存在与其它法规产生冲突、甚至由于理解不同而出现触暗礁的现象。同时,由于我国执法队伍的素质原因,在产业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与有关部门发生纠纷时,产业投资基金的正当权益保护就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第三,市场环境风险指由于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不完善而对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产生收益减少的可能性。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干扰,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行政干预更加普遍。

(五)市场交易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的市场交易风险指由于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因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风险。我国产业投资基金一般是依封闭式方式设立的,与封闭式的证券投资基金和其它股票一样,产业投资基金一旦上市流通,就要接受市场法则的检验。普通股票的风险同样存在于产业投资基金中,买进卖出、市场炒作等二级市场的各种风险都会发生。另一方面,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变动(通货膨胀)也可能使同样数量的货币在不同时期的购买力产生差异,从而引起产业投资基金收益变动。

(六)道德信用风险

道德风险指基金管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给投资者造成损失或收益减少的可能性。投资过程是基金管理人对资金的运作过程,除了资金因素,还有投资水平、投资技术等因素。其中基金管理人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对基金收益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在投资项目选择、论证决策、经营管理、获取收益等一系列环节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有关人员的道德品质的影响。同时,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环境不完善,秩序还比较混乱,专业性的组合投资和高素质投资队伍比较欠缺,资本市场特别是产权(股权)市场不够有效。最突出的问题可能是企业会计做假账,审计结果缺少诚信,使得产业投资基金无法对项目做出科学判断,增加投资风险。

三、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

产业投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为了避免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需要不断探索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对策与方法:

(一)以预期的高收益性抵消流动性风险

由于产业投资资金大都投资于特定的企业,有一定的投资回报周期,因此,流动性风险是产业投资基金最大和最突出的风险。产业投资基金能否生存和发展,往往取决于对流动性风险能否有效规避和防范。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流动性不足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为了弥补这个不足,产业投资基金常常是以预期的高收益来抵消。

(二)以科学的管理决策控制经营管理风险

对于项目选择风险的控制,一方面要具有科学的决策机制,使选择的项目具有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要尽量利用有效的渠道争取到有益的项目。而对于基金管理风险的控制,则要求尽量提高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吸引高素质的基金管理人才。要从根本上规避经营管理风险,还必须建立有效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使基金的运作过程有一套高效、健全的投资决策机制。

(三)以规范完善的市场法律体系控制环境风险

对于投资环境风险的控制,要不断地完善市场体系和规范市场行为,理顺政府职能,使行政干预从微观经济领域中脱身,让位于市场机制。同时,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等多种途径逐渐减少和消除这类风险。

(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并规范道德信用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外,要避免道德风险,最根本的措施是强化规章制度的管理,将个人收益与业绩真正挂起钩来,制定合理的激励约束制度,让每一个基金经理在获得合理报酬的同时相应地承担风险及其它责任。

(五)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起运作产业投资基金

我国大部分产业投资基金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由当地政府牵头发起,上报国务院申请设立。其发展思路是:先由地方政府设立一个目标,然后想方设法寻找投资人,再去寻找基金管理人。这种做法实际是本末倒置。很多情况下,地方政府不过是打着设立产业基金的旗号筹集发展资金,根本没有市场化思维,更无法适应投资者,特别是一些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产业基金可能会沦为地方政府操控投资的工具。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运作应该真正采取市场化的方式,从而杜绝非市场化造成的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鲁育宗.产业投资基金导论——国际经验与中国发展战略选择[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敏.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基础研究[M].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3.徐燕鲁.产业投资基金风险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3

第9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风险管理;创业者;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0.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2008)07-0018-02

一、目前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投资前风险规避不足

由于缺乏风险投资的操作经验,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项目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项目尽职调查阶段对很多风险估计不足,对企业市场现状调查、产品预测、竞争力分析和市场风险分析把握不准确,一般较少使用相关的定量分析方法,而且对估计到的风险处理和控制办法并不得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投资前对风险的规避不力。另外,由于经验不足,在投资协议的拟定中,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控制投资风险的需要,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对于“一票否决制”、“股权逐步释放”等条款,有些早期的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协议中就没有设置,结果造成投资后碰到此类问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甚至束手无策。

(二)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中国风险投资还面临一个严重问题,就是风险投资方和风险企业存在着比较大的信息不对称。按理论来说,由于风险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积极介入了风险企业的管理,使风险投资相比其他投资方式而言?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但由于中国特殊的环境,风险投资和风险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还是非常严重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中国公司普遍存在着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不仅缺乏完善的制度,更严重的是创业者对治理结构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例如很多创业人员认为自己是老板?熏不愿意向风险投资股东公布相关信息。因此,风险投资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存在很大的障碍。此外,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中国创业者、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相对较高,加重了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对投资风险的控制。

二、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的分布特点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到现在,很多风险投资公司已经投资了很多项目,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风险投资实践经验。在项目运作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投资项目的风险存在着突出的共性问题。

(一)资金不足严重影响风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中国的风险投资项目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风险企业资金不足,陷入财务危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原因是与中国风险投资的投资方式有关。中国风险投资初期不太注重联合投资,通常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一家企业。在投资时,风险投资比较重视进入价格和所占股份,对项目发展所需资金往往缺乏细致分析,造成投入资金不足,或者在项目发展过程中实际情况与预测发生较大偏离,使投入资金难以支持项目达到投资时所期望的经营目标。按照风险投资理论,风险投资应该是接力棒式的投资,但在目前中国,风险投资较少愿意接下其他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因此造成创业企业第二轮融资困难。这样出现了很多风险投资公司所投项目缺资金,但该风险投资公司由于担心继续投入资金后,投资风险变大,因此不敢继续投资。而其他投资公司又觉得你都不愿意增资,肯定是项目不好,所以也不愿意接手和投资于该类型的风险企业。使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既退不出去,又不敢追加投资,陷入两难境地。

(二)产品结构单一造成风险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差

中国很多高风险项目的产品结构及业务单一,市场适应能力差,当相关市场变化或者竞争激烈时,收入就受很大影响。还有一些项目由于产品定位超前,原来定位的市场成长缓慢,而企业没有其他替代产品和收入来源,只能空等相关市场的发展,导致财务状况恶化,形成风险。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缺乏长远规划能力是目前中国风险投资项目的主要风险之一。

(三)公司治理落后,管理能力低下

中国多数风险投资机构所投资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制度不规范,造成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经营成本得不到控制,影响盈利。投资企业缺乏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致使投资企业常常对风险投资公司进行信息屏蔽,加大信息不对称,也加大了风险投资的投资风险。

(四)财务风险影响盈利

风险企业财务方面的特征也有比较多的共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风险企业的应收帐款比例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

三、提高风险管理的方式与应对策略

一是采取更严格的法律约束,在投资协议中增加对风险投资的特别保护条款。对于在投资前投资协议中相关约束条款缺乏的项目,在投资项目增资或者其他事件发生时,应当利用此契机,作为谈判的条件,加入新的约束条件,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控力度,防范和规避风险的发生。由于创业企业一般急需第二轮的融资?熏所以风险投资公司如果愿意给该项目继续投资,在与创业者做增资谈判时,由于在谈判时处于有利地位,可以把加入的相关条款作为继续投资的前提,从而加强投资协议中的监管条款的效力。

二是推进投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规范化。风险投资公司必须有意识地推动风险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培育风险企业对规范化管理的意识。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的责权利,以制度的设立与完善制约投资者与经营者的行为。要用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以先进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

三是以提供增值服务切入监管。根据中国创业者的文化习惯,中国风险投资方应该对投资企业的风险管理采用灵活的策略。要与被投资企业建立比较好的关系?熏多提供管理咨询,帮助引进客户、合作伙伴等增值服务。用服务来换取投资企业的配合,从而有利于对被投资企业信息的及时掌握,做好对其风险管理和监控。

四是对于资金不足的创业企业,或前景基本不看好的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其财务状况,对已经或即将支持不下去的企业,建议风险投资公司及时采取休眠、合并、清算等方式止损;对尚存在发展前景的企业,要密切关注其财务情况,防止创业者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在市场开拓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同时为其寻找技术、市场、资本方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对于发展前景较好但缺乏资金的项目,应积极帮助联系贷款担保获得银行贷款,也可追加投资。

五是对于产品结构单一的企业,建议尽量拓展产品线,或者适当改变经营策略,开辟新的赢利点。对尚在产品开发阶段的企业,应对其产品潜在市场进行深入了解,建议在其开发过程中,增加产品宽度和市场适应能力,并随着市场变化适当调整产品方向和经营模式。

六是对于经营管理能力弱的企业,应加强与管理层的协调沟通,尽可能地输出增值服务和管理,帮助企业的管理者改善经营管理,或推荐职业经理人直接参与管理,并督促被投资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帮助投资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戴维•格拉德斯通, 《风险投资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2]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研究所,《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06》,经济管理出版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