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5:37: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生综合实践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192-0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宗旨,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通过开展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本文就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作了一些总结与思考。
一、确定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
1、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提出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利用学校开设的活动课或课余、周末等时间开展,因此应结合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拟定综合实践按活动的研究课题。课题的提出、确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方式一,由教师单独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学生正在学习的学科内容和当地的实际,提出活动课题,要注意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方式二:由学生单独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学生在生活实践、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对某些现象或问题产生一些疑问或兴趣,想要探个究竟,因此可以由学生将问题提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方式三:教师与学生共同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学生提出的课题常常范围比较广,或者比较笼统,或者可探究性、可操作性不强,此时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商讨,引导学生对课题的研究方向、范围、探究思路进行修正,共同提出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课题。
2、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内容要求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实用性也很强。要搞好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精心选择活动内容,注重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为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应注意:第一,课题的内容应尽可能与课堂教学相平行、或互为补充。教学是一个由前向后、由低到高的渐进过程,综合实践活动当然不能超越教学实际。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巩固和加强基础知识的过程,若知识内容超过学生理解的能力,必然会限制活动的开展,不能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因而在制定目标计划时,首先应计划好教学的进度和活动的内容,不能过于超前和超过课程标准。第二,课题的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应用生物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是与人们生活实际相关的。
二、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作用
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操作能力,最终培养创造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特长的机会。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要求学生做贴花实验,制作小型动物模型实验,自己酿制米酒实验。学生的积极性特高,创造的精品倍出,设计制作的动物千姿百态,制造出的图画各具特色,酿制的酒酿香甜可口,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2、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和当地实际开展
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条件,而每个学校的条件不同,所以教师应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学校所处的地方不同,当地的具体情况各异,因此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体现地方特色、具有本土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
3、与其他学科联合,实施生物综合实践活动
由于初中学生知识水平的受限制,有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用具、药品或研究方法才能实施,因此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的帮助,或者可以和其他学科联合实施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实施“南昌市玉带河水质污染的研究”时,除了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研究外,还在化学学科教师的帮助下,从化学污染角度实施了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4、争取学校和领导的支持,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有的综合实践活动,需要走访有关单位和部门,或是要到一些单位学习培训等,如果兴趣小组私自联系造访,恐无一单位或部门会给予接洽、支持、配合。但如果学校出面联系,并由学校给对方出具介绍信或公函,则将会给活动的开展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提供有力保障。另外,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还需要一定的活动经费,需要学校支持。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素养 实施途径 初中语文
一、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实践,是对知识的深化,然而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我们往往忽视了实践,使得学生难以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点,我们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深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首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往往对实践活动抱有非常大的热情,这不是没有道理的,通过这类活动,学生的学习面得到了拓展,再也不需要拼命去啃厚重的书本了。可想而知,如果在这类活动中融入语文综合知识,那么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有效获得这些知识,这样自然就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而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又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果。
(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实践能力一直都是初中生比较欠缺的一个能力,尤其是在新课标改革之前,学生的日常基本都是围绕在老师和书本之上,难以真正意义上接触社会,这就直接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频繁出现。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正是为了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其最终价值就是让学生可以实践、愿意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与此同时,实践又绝不是一个人的事,它需要学生之间的彼此配合,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三)累积生活素材,深化思想教育成果
语文,是涉及“听”“说”“读”“写”这一系列文字活动的课程,素材在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对初中生而言,尤其是在“写”这一方面 。以往学生累积素材的唯一途径便是书本,偶有机会读到好的读物,便是非常了不起的了,这样累积出来的素材,往往脱离生活,难以有什么实际价值,实践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用来搜集生活素材,对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同时,好的素材,对深化思想教育成果非常有意义,比如说,革命战士纪念堂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又能让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等。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从上面的讨论中不难看出,综合实践活动,对初中语文教学意义重大,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又该怎么在课堂中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一)发掘周边资源的实践价值,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
所谓实践,总是学生亲自参与到周边生活中去,然而,盲目的参与进去,只能说实在无意义的玩耍,不值得我们花时间。要真正深化实践的效果,我们首先应该发动学生群体或者亲自调查本地资源的实践价值,找出有价值的人文遗迹,如名人故居等;其次,就应该积极发动学生进行走访或者参观,深化调查得到的知识;最后,还应多听、多搜,从有经验的老人或者网络上,整合这些人文知识。
(二)总结学生实践成果,积极构建实践体系
通过前面的手段,我们已经对本地资源的实践价值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这时就应该积极组织综合实践,并整合实践成果,以备课堂教学之用,同时,还应构建一个实践体系,对不同的实践内容做出不同的教学引导,例如对山水名胜和抗战遗址的教学引导就绝不能混淆,从而深化学生的实践收获。
(三)强化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资料共享
每个学生通过实践,收获到的东西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建设一个平台,让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般而言,可以通过展示、演讲、教师的综合点评来达到这种效果,通过交流,实现了学生之间的资料共享,自然就能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新课标改革的有效深化,既激发出了学生对语文这一门课程的兴趣,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又使得学生的团结精神、协作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进一步深化了思想教育的成果。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发掘周边资源的实践价值、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总结学生的实践成果,积极构建实践体系、强化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以此来深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使其能为初中语文教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静.洗净铅华. 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之探究[J].科教文汇,2011(32).
[2]张利荣.提升初中生文学素养的实践与探索[J].魅力中国,2009(20).
【关键词】综合实践;生物教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1.1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98-01
青少年健康、多元的成长,是国民素质总体提高的必备条件。青少年的教育首先是对文化的传承,其次是知识的创新。我国厚重的传统文化形成的教育模式不是说变就变,从辩证的角度思考,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尽管传统的教育模式是重知识、重课堂、重考试成绩,但随着教育的不断探索,素质教育就因运而生,它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技能、重实践、重能力培养。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三维目标
如何在初中阶段开展好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这对于西部地区的学校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是一个起始阶段。因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过程也更加显得任重而道远。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探索,积极积累经验,现结合我从综合实践活动开始到现在进行的不断总结与反思,我认为应抓好以下三根主线: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活动的实施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探索自然的规律。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面向学生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由单一的学习空间向个性空间折射。达到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更深认识。
3、快乐活动亲身体验,锻炼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乐于思、乐于做,让学生亲身体验,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应该是让学生享受活动过程并从中得到快乐,其次才是对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最后再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根据这一具体情况,我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充分考虑学校的位置、学生的来源、学生的具体情况等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课程的特点,我的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兴趣为前提:“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我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以兴趣为突破口,精心组织和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我认为兴趣应该分为两种,一是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二是学生对生物中具体事物的兴趣。有的同学对植物感兴趣,而有的同学则会对动物感兴趣;有的同学喜欢大型的动植物,而有的同学则喜欢小型的动植物,因此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更要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活动方案给予个性成长,让兴趣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2、以动手为基础:如果说动脑是炸药包,那么动手就是导火线,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享受各种实践活动过程,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并丰富经验,自主获取知识,加强动手的能力。生物是一门非常重视观察与实验的自然科学,它所涉及的综合实践活动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3、以生活为纽带:从生活中跳出来,再回到生活中去,一个简单连贯的动作被社会活生生的分开。学生学习就没有生活或者是简单的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面向自然、面向家庭、面向社会、面向学生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最后达到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快乐体验。尽管我们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来源于农村,但大部分学生已经不知道农村的春耕秋收这些词背后的含义。
4、以体验过程为乐趣: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成长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还可以是在活动中体验而得。生物课程内容比较特殊,大部分实践活动不像做化学实验快而见效,如观察花、果实、种子、叶的四季变化,这是需要学生的坚持,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到细微的变化,从含羞待放的花苞到美到极致的花朵,这些奇妙的自然规律只有认真观察的同学才能体会,在得到观察结果的同时享受过程的乐趣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之一。
1.师生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作文学习
在农村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注重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成绩的提高,对实践作文教学水平地提高比较轻视。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写作的教育意义应该是远大于口头教育模式的。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利用现实中的事物对学生写作进行积极地教学,不能让文章写作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如,进行《夜空》这篇文章的写作时,夜空寻常可见,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眼睛和积极美好的想象进行写作。但学生却将写作当成一种负担,不认真对待,使文章平淡无味。
2.教学模式古板陈旧,不能引起学生兴趣
比如,在进行以《我》为题的作文写作时,老师没有通过积极、有趣的互动形式使学生对自我产生更加深刻、更加明确的认识。
在进行课题要求时,老师只是照着课本要求进行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不仅表现在人物外貌上,还表现在人物性格和人物日常行为中,下面同学们通过写作介绍一下自己吧!”照本宣科地念完之后就让学生进行写作,毫无趣味性,虽然学生对作文要求有了明确认识和理解,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会毫无生气,没有可读性。
3.写作内容的局限性
由于农村地区教学设备和教学质量相对落后,所以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任务布置时往往会有很大的思想局限性和思想狭隘性。比如,作文命题往往是“我最难忘的……”“……的一件事”等,这类学生在上小学时就不断写的老掉牙的作文,毫无新意可言,往往只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虽然学生将假话套话运用得极为熟练,但是由于学生的求异心理长期得不到满足和激
活,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始终原地踏步,没办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4.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不符合农村学生的身心需要
许多老师在进行作文写作任务布置时,喜欢那种过于高深的作文题目,比如,有些老师让学生以《感知〈大学〉》为题进行写作,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学过《大学》这篇文章,并且对于《大学》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和感情都不甚了解,何谈写出自己对《大学》这篇文章的感悟。再如,老师要求初一低年级的学生写《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这类比较富于哲思的文章,这种情况下,农村学生由于本身受教知识的局限性,对于文章写作往往会丧失信心,导致完任务式写作状况的出现,同时也会加大老师作文批改的负担,加大工作量。
二、作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
1.就地取材
在进行作文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就身边的事物进行取材,让学生就实际事物进行观察,发自内心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现在是秋天,老师可以在进行作文写作之前,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他们自己对一朵花、一棵草、一株树等进行观察,领略秋天独具特色的美。然后以《我眼中的秋》为题,让他们进行写作。
2.实际可行
在实践作文教学模式中,老师应该注意作文主题的可操作
性。比如,老师让学生进行《我最崇拜的英雄》写作时,可以让学生从课本人物中取材,让他们通过模仿表演更加深刻的体悟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风采。而在进行《良善》这类文章写作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具体实例体悟“善”这个字应该怎样通过写作表现出?恚?怎样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三、借助作文实践提高初中生综合能力的策略
1.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农村取材方式多样,而且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也比较方便,所
以在对学生进行实践写作训练时,老师应该每次根据实际的教学发展目标,制定实践教学策略,促进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致,提高写作水平。
2.组织踏青活动,写活动感悟
农村活动范围大,活动地点较多,学校可以让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踏青活动,让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了解到更多的人、事、物,丰富学生的知识范围,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多面性的发展,让他们养成写活动感悟的习惯,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为以后的作文写作奠定思想感悟基础。
3.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综合实践活动;初中生物学;整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仅是对事物表面的关心,而是由于获得了该方面的知识或是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得到情绪体验中满足。课程改革旨在把学生从“填鸭式”“满堂灌”带来的沉重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实践活动和初中生物学教学有机整合,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教师的一项首要 任务。
一、厘清综合实践活动和初中生物教学的关系
厘清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实践活动和生物学课堂教学。
1.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补充生物学教学内容
基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教学条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很好地克服了生物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开展“种植芽苗菜”实践活动时,根据芽苗菜发育特点,指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植物学知识,为学生学好生物学知识创造更多的机会,学到生物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
2.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
生物学的许多探究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无法在课堂45分钟内完成。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完成生物学探究实验。例如,开展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时,将种植实验材料紫背天葵、暗处理和移到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等实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将实验结果、体会等在生物学课堂上展示、交流与总结,提高了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比如在芽苗菜种植中,种植盆是利用饮料瓶改装的,实现资源再利用,不让白色垃圾污染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境保护教育。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确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既要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要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验参与、合作、分享的快乐。这些举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综合实践活动题材的选择
综合实践活动的题材众多,如何选择使之切合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实际是整合的前提。根据初中生物学具体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例如,种植豌豆、小麦、蚕豆、花生等芽苗菜实践活动可以和“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的教学进行整合,指导学生探究水分、空气、温度以及光照等外界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也可以和“观察根毛的结构”整合,指导学生观察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毛的结构,了解它们的异同点。还可以和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无土栽培,以及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内容进行有机地结合。在实践中学,从实践中悟,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综合实践活动与初中生物教学整合方式
1.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成为小老师
生物学实验时,教师难以指导每一位学生。例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时,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培训一些骨干学生,实验课时,让他们充当老师的助教,担任实验小组的小老师,指导同学完成实验。这样既教会了同学,又锻炼了自己。
2.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成为课堂探究实验的材料
许多生物学实验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准备。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开发成实践活动的内容,随后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成为课堂探究实验的材料,使得在课堂上不可能开展的实验变成可能。例如在学习“种子的结构”时,把综合实践活动准备的材料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分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叶脉和根系的特点。提高学生参与生物学实验的积极性。
3.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学竞赛结合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对生物学学习具有浓郁兴
趣的学生成为生物学竞赛的选手。在每年的校园科技节“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的竞赛活动,我们选送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和作品,都获得了很好的名次,为班级争得了荣誉。我们也推荐一些突出的成果,参加市级的生物学竞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让学生体验成功,收获喜悦。
四、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安全问题
初中学生自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加强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培训对实验操作规程并做好对学生的监控与指导。比如,挖土时要使用铲子,老师应在场,避免学生拿它开玩笑,出事故。收获芽苗菜时要用到剪刀,也要注意安全使用等等。
2.人员安排
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产生人选。根据学习程度、动手能力合理安排各小组人员。活动过程中,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自 信心。
3.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 综合实践课 校本化 实施途径
素质教育将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等作为综合实践课教学的主要目标。综合实践课属于国家统一的教育课程,而校本课程则属于学校研发的课程。由于学校的个性化特点,往往使得综合实践课在具体实施中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性缺点,因此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可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能满足国家提出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从而推动学生共同进步的同时还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如何实现初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化实施,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有机整合优势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教室指导下自主实施的一种学习形式,可充分利用学生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阅历,其形式具有多种多样性,比如劳动实践、技术实践、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等。而校本课程是可彰显出学校个性与特色的课程形式,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构建中发挥重大作业。因此,只有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校本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资源,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与看待问题,从而恰当地将国家育资源与学校特色融合在一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实践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某校在实践活动教学中发现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比学习积极性高,并且学校还有特色课程“工艺编织”,于是教师就可巧妙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渗透到编织课程中,从而整合出更符合学生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资源,并且还突出了学校的特色课程。
二、实现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评价环节十分重要,其也是推动学生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价环节,教师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化实施方案的有点与缺点,从而为调整教学方案提供依据。因此,教师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做好以下几点:1.发展多元化评价主体。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教学中,为了更客观地评价学生,单单凭借教师的评价还不够的,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激励其他学生对同学进行全面的评价,甚至还可让家长参与进来。2.丰富评价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表现,从而在评价对其语言、观察、探究、操作、理解等能力及学习态度进行全面的评价,不应将学生最后的学习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3.制定个性化评价标准。由于初中生的知识基础、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育效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较好地完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最终增加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的信心。
三、多途径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初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可的校本化研发活动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如果教师综合素质不达标的话,就很难取理想的课程资源整合效果。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校本化研发效果,就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从而为高质量研发课程资源奠定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1.加大内部培训。学校以测试、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教师的特点,并为期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依照培训方案内容有步骤地为他们安排专业知识及业务能力培训课程,从而借助培训形式逐渐提高教师整合综合实践教学资源的能力。2.充分利用外部教育优势资源。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校本化开发,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各级专家与科研人员的积极参与与引领,才能确保研发速度与质量的显著提高。因此,初中学校应全面认识专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化研发中的积极作用,并依据实际需求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到校为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以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推动课程研发工作的高质量进行。3.制定激励性的评价制度。为了切实提高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化研发工作的积极性,就需要学校制定出激励性的评价制度,定期对教师本阶段的课程研发过程及结果进行严格而全面的评价,并把评价情况和教师的职称、待遇、福利等挂钩,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课程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化实施,可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兴趣,可较好地弘扬学校特色,还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校本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以最大限度推动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实施策略――以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6,(03).
[2]陈言,林水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的思路与实施[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5).
[关键词] 数学教学;综合实践;策略思考
引领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需具备生活性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生活、教学做合一”是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历练数十年所创造的教育理论. 这里的教育即生活,应当说是数学实践活动的基础所在,社会即生活是我们数学实践活动必须努力实践的前提所在,教、学、做的合一则应当成为学生数学学习之实践活动的有效手段,而且是唯一手段.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一般都比较接近农业以及农民的现实生活,对于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理论,应当说其感悟都比较深刻,比较容易运用其理论来指导教育和教学实践,所以无论是数学思想的建立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其生活性的思想都比较容易建立,其生活性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亦比较容易构思和开展. 而教育即生活给我们的启迪意义既深刻又巨大,对实施新课程标准应当说其指导意义十分明显. 我们引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也是为了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吗?可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太重视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的像文学作品一样高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开展活动时往往有弃之不得、动之无果的感觉,尤其是为了考虑有效活动深奥的探究性,所设计出来的活动更会让学生感到神秘难测,长时间难以达成有效目的. 应当说,这样的活动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不可能开展好.
所以,循着陶行知先生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在平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教师首先应充分考虑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寻求学生的生活源则成了唯一的追求,所以应正确定位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标准,绝对不能只求不切实际的轰动效应而远离或者超越学生的现实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是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都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学生的探究地位,也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实践性以及探求的积极性. 譬如,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数学与生活相关课题学习的方法,即让学生在与教师以及学生的高度交往、互动中探求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取诸多学习效果,既能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生活中极为丰富的数学知识,又能使诸多学生提高自身与群体之间合作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生活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形成一定意义的、比较理想的思维策略.
引领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需具备探索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人人皆知的道理. 而且可以说,无论怎样的行业都已经比较充分地尝到了创新发展的甜头. 就教育本身而言,创新、创造已使我们的教育绽放出了诸多亮丽的奇葩,诸多带有鲜明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已达到推进课堂教学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的目的. 尤其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创新、创造已在我们学生的心灵深处逐步萌芽,并深根、长叶、开花、结果. 应当充分肯定的是,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他们的学习需求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对科学理念的崇尚,虽然还未能显示出极为迫切的需求,但也已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了一定的雏形. 他们已不再像我们的小学生那样追求综合实践活动的娱乐性了,更多的是寄希望于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合乎情理的思考、分析、推理、演绎,也寄希望于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由他们自己去多多发现问题. 另外,学生也存有诸多欲望,如我的地盘我做主,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解决,他们尤其不希望我们去主宰他们在实践中的探究. 上述欲望均要求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而且要由学生自主探究其价值和意义,还要保证学生具备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且便于学生进行数学方面的思考,便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只有以一定问题为载体又以学生自主参与为前提的活动才有意义且高质量,而且还要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即实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的高度匹配. 如果涵盖了这些内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也就基本能凸显出探究性的价值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后探究性的奇效了. 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中,也可以在课外. 虽然新的课程标准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有一定的要求,但综合实践的时空无所不在,我们必须秉承这样的理念――数学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探究有赖于学生的兴趣以及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利生性. 笔者在教学统计图时曾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堂开展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首先在网上搜索各种类型的统计图,然后比较具体地分析各种统计图的作用以及具体的特点. 在一堂课的时间里,学生搜索到了多种多样的统计图,并从诸多的统计数据中演绎出了统计图的特征、功能.
【关键词】初中美术 生活化综合教学 实践研究
《美术新课标》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美术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美术学习、生活学习和活动联系起来,即生活化美术综合教学。
一、联系生活 激趣
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
在初中美术学习中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美术生活化综合教学的前提和条件,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与美术的联系,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以初二《影子的联想》一课为例,浅析生活情境是怎样创设的:以前在教《影子的联想》一课时,我直接出示几幅画让学生观察、想象与临摹,没想到学生对此漠然置之,画出的作业太类同。于是我查找问题根源,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创设生活情境方法导入。比如以手影游戏导入课堂,师生共同表演,并放映一段相声手影剧。学生在做与说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结果设计的影子新颖有创意。
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玩中学”的乐趣,作业富有想象等特色。(见图1、2)
(二)观察生活 触发兴趣
1.运用多种不同的导入手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高涨的学习兴趣,是上好一堂美术课的良好开端。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下手,尽量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在《徒手画》一课教学中,一开始进行一场简单的简笔自由画比赛中,即花两分钟的时间画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不需要体现具体内容。很快,学生画出许多不同的图形。然后我提出这种又快又简练的方法就是徒手画。学生豁然大悟,兴趣提高了,再进行图片观察和交流,徒手画可用于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围绕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徒手画的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有了兴趣,有了动手的实践,就有了成功的生活体验,作业也妙趣横生。(见图3、4)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除内容的选择之外,课堂的气氛营造和师生间和谐的关系调节,都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比如上《卡通角色》时,先让学生课前带一本卡通书或看卡通故事等,我也特意放映一段卡通录像并配上音乐,学生们虽然都很熟悉这些角色,但是在课堂上能看见这些熟悉的角色,又有另外一种享受的乐趣。他们都很兴奋。课堂一开始,气氛就变得热烈起来了,特别是角色中利用动画制作进行夸张变形的转变动画放映,学生真是异常激动,课堂上创作积极性很高,纷纷提笔作画。(见图5、6)
二、体验生活 实际感受
(一)体验性学习的灵活性
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多姿多彩,只要把教材内容融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和谐地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如《标志设计》的教学,教师利用名片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再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标志,感受标志的艺术特点,通过分析打开学生的设计思路,激发多元创意。随后,观看一分钟图片,来进行默画几件标志,达到手、脑并用,这是多么鲜活的生命体验。(见图7、8)
(二)体验性学习的实践性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如在“用纸造型――线的立体构成”教学中,让学生先上台摸一摸纸造型的质感,通过手的触体验实物形态美,感受韵律美,了解线条在自然、生活中的美感,学生再用两分钟时间来表现图片中影响最深刻的线条形态;通过动手绘画体验,发现立体的与生活中平面的差别。最后进行立体的折叠、弯曲等作品欣赏和构思制作。
(三)体验性学习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题对知识客体融汇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比如《用泥造型》一课,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时期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通过动手玩泥的体验,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获得对美术的持久兴趣。(见图9、10)
三、探究生活 综合学习
(一)提出问题 引导启发
课堂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标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进行想象、进行创新;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徒手画校园》一课时,探讨徒手画有什么效果,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区别呢。学生经过这种自问自答的方法有助于使知识技能更加深刻,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自主表现 激励创新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条件,引导学生自主表现、快乐学习,学生的自主表现通过自主美术实践活动最终也就实现了。如《用纸造型》一课时,要求学生用纸折一个的立体造型,这并不难,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会一下整个过程的滋味。许多同学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塑造,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设计出有趣,有自己特点的纸立体作品。
(三)设计活动 重现生活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都有积极的意义。如,上《水彩风景画――美丽西湖》一课,以提问进入教学,如,大家是否游览过西湖?游西湖有什么感受?然后放《西湖》的风光录像片,让学生感受西湖的美,然后,以学生作为杭州人生活式的导入,把自己家乡的美景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又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流,有独到之处。(见图13、14)
(四)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
美术课要与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相关学科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欣赏美术名作;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对音乐、舞蹈的欣赏可以使画面充满韵律感。这一堂堂与其他学科沟通、联系的教学内容,是学科间的知识相互渗透、转换的一种有机结合,更是美术教学内容更新的一种好方法。
(注:此文获2007年萧山区学科专题论文一等奖;2008年杭州市论文二等奖)
【参考文献】
[1] 朱良才.课堂教学实用艺术学习.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9.6
[2] 勒玉乐.新实践方式的实践艺术.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9.7
【关键词】师生互动 综合实践 教学效率
目前,无论是笔者的学生还是身边的同事,都认为初中综合实践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学生反映,在上主课时很吃力,虽然长时间使用题海战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教师也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教师过多地在课堂上进行无意义的提问及形式上的互动,使学生失去了仔细思考课程内容的时间。
要提高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效率,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不仅能够引导教师对其教学进行深入的学习,还可以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初中综合实践教学师生互动的现状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其他教师之间的交流,笔者发现目前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在课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师生互动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许多教师认为在综合实践教学的学习过程中,男生会比女生拥有更大的优势,他们的理解能力会强于女生。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多存在于男生之中,而女生则被一部分教师所忽略。另外,一些教师在进行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偏好于那些班级干部。这些教师对此的看法是,这些班干部一般而言,都是班级中比较优秀的学生,并且他们在平常的班级工作之中与教师之间经常会进行交流,因此相较于其他学生来说,这些班干部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会更加融洽,因此上课的时候,不可避免会更多地照顾他们。而如果向那些成绩或者表现不怎么好的学生提问,他们往往也不会好好回答,从而白白浪费了课堂的教学时间,造成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对此,学生们的看法存在一定的不同。那些表现优异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多向自己提问,因为他们能够回答教师的大多数问题。至于向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提问,也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少数学生认为,教师有必要向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提问,不然他们根本就不会认真听课,甚至还会干扰其他同学。成绩一般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而那些较差的学生,则认为教师对好学生的偏心让他们感到很无助,并且对偏心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反感和厌恶情绪。
其次,有些学生认为虽然在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的次数比较多,但是这些互动的有效时间比较短。因为大多数的互动提问都是一些十分基础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都只需要学生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对于学生来说思考的价值并不是很大。甚至有一部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干脆就直接替被提问的学生回答了问题。与此同时,在教师进行分组讨论的时候,有许多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参与讨论中,导致最后也只有小组中的一两名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互动,大多数学生都在“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再次,对于教师的非语言交流,多数学生都表示自己更加喜欢那些“面带微笑”的教师,而不喜欢那些“表情严肃”的教师。事实上,他们认为教师上综合实践教学课的时候,经常微笑的与表情严肃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另外,学生们认为主课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声音的抑扬顿挫,以致上课的气氛十分沉闷,从而不利于知识的传达。而对于学生们的表现,一些教师也反映说,一部分学生上课时的精神状况以及行为等,都会使课堂的秩序和气氛受到破坏。不仅不利于自己上课,也会对周围的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二、增强师生之间互动的策略
根据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看到,目前初中综合实践教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的开展,并不是很尽如人意。而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增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师生互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由于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从而形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只有如此,学生才会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对学习产生积极性,从而在该课程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进行课堂互动提问过程中,如果学生回答存在错误,教师应给予恰当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并且还应充分利用非语言交流,通过手势、眼神等对其进行鼓励。
其次,教师在教授综合实践教学课的过程中,还应加强与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并照顾其中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那些只和成绩优异或表现积极的学生的互动,并不能算是真正有效的互动。教师应做到全面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正确对待学生们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难度不同的带有阶梯性的互动提问,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也可以改善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的现状,从而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
最后,应该加强对综合实践课程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技巧的培训,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言语行为,以及非语言行为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能力。同时,还需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不少教师,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爱精神,也忽视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应在课堂中重视学生们的情感,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一个较好的导入,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如向学生们讲一些有趣的科学小故事或者小实验,甚至可以表演小魔术,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言语教学的熏陶和感染作用,让学生们感悟和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品位。
总之,育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策划育人活动的原则,我的体验就是要贴近学生生活。只有从学生熟悉的真实生活入手,学生才会倾心投入、真情感悟,从而更加健康地生活。实践并不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戴文和.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
[2]高江梁.走近学生 贴近生活――提升初中科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