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创业的建议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6 15:37:1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创业的建议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服务体系;创业教育

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后,毕业生数量激增,全国大学生待业人数逐年上升。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超过690万人,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到3%。因此,调查和研究大学生对创业服务的需求和我国创业服务环境现状,不仅使创业服务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同时,也可以为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依据。

一、问卷设计思路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的利用近半年时间,对大学生的创业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全市4所高校在读大学生以及部分在读研究生。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问卷设计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创业环境的需求情况,第三部分为创业教育的需求情况,第四部分为创业服务的需求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5份,有效问卷91份,有效率为95.78%。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创业宣传,建立创业服务网络,落实创业服务政策,形成一体化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针对高校大学生国家(政府)、学校以及社会需要进一步宣传创业,鼓励创业以及支持创业。应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的积极作用,通过树立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典型传播创业正能量,逐步引导大学生关注创业和积极创业,同时重视培养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的能力。针对高校创业大学生以及毕业一定年限内的创业青年提供创业帮扶指导服务,将创业者的创业思路转变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加以引导与指导。国家(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等手段降低创业成本,提升竞争力,带动社会形成关注创业、支持创业的舆论氛围。同时国家(政府)需要进一步构建创业绿色通道,组织创业群体统一宣传扶持政策,减少繁琐的政策申请流程。加强政府的桥梁的作用,带动成功企业家与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沙龙会议。通过政府联系高校、企业等社会资源加大对创业教育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形成一体化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1]。

(2)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大学生创业由于初入社会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欠缺,任何问题都可能造成创业的阻碍。这时候创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是一张全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高校创业指导要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课程,结合大学生需求以及创业教育的需求,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如针对大学生创业期待课程,高校在创业教育内容方面,应突出企业(公司)运营与管理经验分析、创业团队管理技巧、创业案例分析、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等的内容的教育;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大对社会资源的利用,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和聘任拥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以及政府官员作为特约专家参与到创业教育服务中。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应注意满足对管理类、营销类、法律类等多方面人才的需求。创业教育课程是在传统的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意识到自主创业是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2]。

目前部分高校成立了“就业创业导航站”,对本校学生创业给予创业支持。但是,高校在帮助指导学生创办企业、本校科技成果转化、风投资金引入、创业企业孵化培育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3]。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同当地企业进行联系,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实践让大学生创业群体培养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高校应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培养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加创业感悟[4]。

(3)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大学生创业缺乏资金也是大学生创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创业的初始资金筹措成为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金融业发达的美国政府为支持“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每年分时间段定期向这些小企业投资公司进行拨款,提供了坚实的创业支持,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创业基金,由于创业基金由美国政府提供投融资担保用的,因此大量的民间资金缓缓而来,创办“小企业投资公司”, 增加了运作资金[5]。因此,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帮助、风投资金注入进行创业,创业大学生才能真正摆脱创业初期的困难。政府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门槛,并对其进行减税甚至免税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息贷款;高校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招募风投机构以及社会资本;创业园积极帮扶创业大学生向风险投资者推荐项目。(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4Z003-37);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10YJA630090).

参考文献:

[1]许宁等. 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的现状分析及其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2(11) :46-47.

[2]王强等. 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模式探讨[J]. 学理论,2010 (30) :205-206.

[3]王博,马琳娜等. 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实效性[J].现代交际,2013(2) :202-203.

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现状;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自主创业闯出一片新天地,曾是多少人心中的梦想,然而,真要自主创业谈何容易,更何况是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本文就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难及难创业”的现状分析,拟提出构筑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的长效机制与建议。

1大学生创业意义深远

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未来的建设者,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8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500万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及我国社会及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等原因,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在近几年面对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方式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走入社会的时候选择了自主创业之路,大学生创业日益引起社会的重视。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深刻理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国家审时度势了《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系列相关促进大学生创业政策,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同时自主创业作为一种积极的就业形式,不但可以为自己创造收入,还能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选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手段之一。据了解,宁波的大学生创业比例从2006年的0.8%提高到1.9%创业大学生累计3000多人,带动就业1万多人。

此外,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生创业需要相关的理论知识作基础,更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从高校发展角度来看,在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之下,通过创业思想的教育、创业氛围的营造、创业技能的培养,从而使教育资源实现了“校内——校外”的有效整合,教育方法实现了“课堂宣教——社会实践”的不断融合,这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从大学生个体角度,创业也是推动自身发展的手段,完整的创业过程,对学生人格、品质、能力的完善有很好的帮助,学生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专业知识和社会建设的最好结合,极大地实现了个体价值,培养自主意识和独立生存能力。

2影响大学生创业原因分析

2.1创业项目制约创业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直在学校读书的大学生,突然来当老板办企业,往往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合适的创业项目。大学生普遍缺少社会阅历和经验,对市场的分析、判断、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同时自身的专业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独立研制专利产品的能力不足,导致大学生在准备创业时却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空有一腔创业激情却不知该从何处入手。

2.2资金不足阻碍创业 资金的缺乏也是制约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没有经济基础和经济来源,尤其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创业资金的筹集更为困难。虽然党和国家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已经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申请程序复杂、申请周期较长、担保困难等问题,导致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对于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的积极性不高。据《宁波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2010年度报告》,2009届宁波市自主创业毕业生认为影响自主创业的缺少资金的占26.1%。目前宁波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来源为政府科研、创业基金或优惠贷款仅占到0.9%。

2.3.经验缺乏影响创业 社会经验的不足是目前大学生创业最大的瓶颈,虽然现在的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知识面,然而刚走出校园,不能很好的了解市场规律和法则,同时又欠缺实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各种理财能力,在真正处理事务的时候就显得手忙脚乱,一些高校把创业教育局限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内容,多数高校创业教育主讲师资主要来自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这些师资大多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甚至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创业经验学习途径,创业经验不足,往往导致在创业的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问题,最终创业失败。

2.4传统思想桎梏创业 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就业观念依然影响,很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职业,然后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发展进步,而不是从思想、行动和资金等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孩子去自主创业,这导致很多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不足,在是否准备创业问题上拿不定主意,思想上左右摇摆,最终真正进行创业的大学生数量很低。据前程无忧网调查,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不到1%,其中创业成功不到10%,大大低于欧美等国 。

3构筑大学生创业的长效机制

3.1帮助甄选创业项目 从全国、各省到各高校,每年都有多种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创业计划大赛,在这些大赛中不断有一些优秀的创业计划作品产生,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多数作品都只是停留在书面上,没有真正转化为实际创业成果。政府和高校在充分利用好各类创业计划大赛成果,组织人员对有关项目开展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筛选有较好市场前景的项目,对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对项目的设计、运作、市场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大学生积极将大赛成果转化为创业实际。此外,政府和高校可就大学生创业项目开发工作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紧密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开发一些适合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产品资源,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项目选择难题。

3.2保障有效政策支持 优良的创业环境不是几个文件能即时营造的,目前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配套措施、规章制度还没有健全或者落实,这就要求国家制定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需改善创业环境,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优化创业环境,指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府部门加强服务意识,要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降低或取消创业企业门槛,给予创业者提供场地的方便,探索总结有利用大学生创业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政策。具体可以包括:各地可因地制宜建立不同类型的创业孵化器,将创业者凝聚起来,为创业人员提供经常性的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在政府的指导下形成各类松散的和紧密的联合关系,实现信息共享,使创业企业的成本最小化,积极有效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如宁波鄞州区团委开设的青年(大学生)创业园新大楼,专门开设2000平方米的创业场地作为“创业见习”和“拎包创业”场地。在给创业见习青年提供免费创业场地的同时还为其配备电脑、办公桌椅等创业办公用品,让创业青年只要“拎包”就能创业。

3.3提高创业综合素质 合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高校应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加强创业教育和实践的师资力量,这就要求创业教育指导教师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高校可以从校外各领域聘请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担任“创业导师”。此外,在创业教育中,学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设置专业等具体情况,申报和设立各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如营销师、购销员等,以学生创业需要为切入点,结合专业课教学,通过渗透、结合、强化的方式,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3.4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打破那些认为“学而优则仕”去大公司、政府机关才是找了一份好工作的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尤其是大学生的父母应当敢于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去探索,在创业过程中,父母要关心他们的创业,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社会还必须提供一定的社会舆论导向,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向社会广泛宣传,给予大学生舆论上的支持。

“创业之初当保姆,发展之中当导师,成功之后当保安”,政府、社会和学校的指导、支持和保护应贯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只有到在良好的环境及政策扶持下,高校毕业生创业才能披上有力的翅膀,达到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刘洋.高等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4,(2)

[2]张丽宾.为青年就业创造制度环境[J].中国劳动,2008,(10)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以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影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因素,提出了扩大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完善创业教育课程系统、注重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创业的良好心态、加强创业教育队伍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提出建议,旨在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系统,为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提供服务和保障。

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加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不仅成为国家关切的大事,也成为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大事,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本文基于中医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中医院校大学生成功创业打开智慧之门。

1.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1.1 数量少,质量不高

中医药院校作为专业性很强的高校,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专业分类主要以中医药和非医学类,从往届毕业生创业的情况来看,医学类中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创业稍多,非医学类则以贸易、计算机等专业学生创业较多,但总体数量较少。而涉及到的创业行业也有少许依托自身专业特长而自主创业的实体,如推拿馆、药店等,为数也甚少,更多的是礼品店、网吧、饭店等,特色不鲜明,进入门槛较低,竞争程度激烈,总体质量不高。

1.2 创业意识不强

医学专业学生的传统思想还是想进医院,,愿意从事其他行业的相对较少,因此创业对于他们来说,难度更大。而计算机、贸易营销等等其他非医学类专业就业相对容易,创业的意愿也不强。

1.3 创业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由于对创业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只是凭着一时的热情和冲劲,同时由于对创业困难估计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多数自主创业的实体生存时间不长,不能带来长期影响。

2.影响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2.1 有利因素

2.1.1 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

从2006年至2010年,中央共出台10项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措施,涉及到大学生创业的行政事业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放宽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这无疑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带来极大地动力。

2.1.2 学校重视

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各高校对此一直非常重视,在自主创业方面,也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安徽中医学院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并且对于每一个创业实体都亲自上门进行指导和关心,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点。还专门设立招生就业处,督促和指导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就业工作。并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强化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2.1.3 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

创业者作为创业的主体,既要有精神、行为、结果[1],因此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态和勇于实践的踏实作风。而大学生作为最活跃、最有激情和上进心的群体,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具有冒险精神,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孜孜以求。这些特质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

2.2 不利因素

2.2.1 创业的主动性不强

尽管大学生有着积极、上进、创新等优秀的特质,但是由于对创业的繁琐和困难,以及创业风险的忌讳,会产生对于创业的恐惧,因此也导致创业意愿的不强,主动性不够,有不少大学生创业者是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转移到创业上来的,带着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2.2.2 创业资金的缺乏

金钱资本作为大学生最为短缺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像中医药院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且家庭贫困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在本身学习、生活就已经困难的情况下,创业资金的筹措更是一大难题。

2.2.3 社会经验不足

学生在校园这样一个相对单纯、简单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各种能力的成长也多是在校园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参加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社会经验也相对表浅,当走出校门,自主创业,应付社会事务时,自然对外界的“干扰”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2.2.4 创业氛围不够

创业氛围的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一方面是在校创业学生的人数少,团队少,成功的案例也较少,缺乏典型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创业讲座组织的少,也没有专门的创业协会,创业活动的组织开展也就无从谈起。

2.2.5 创业宣传不到位

相关创业知识的宣传不够,如开公司办实体,大学生应该怎么去注册公司、如何利用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应该选择什么样合适的项目以及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等等。

2.2.6 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不到位

国家、地方出台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在真正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现象,还需进一步到位和完善,如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的申办程序等要求较多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3.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3.1 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5年,笔者所在的安徽中医学院第一次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就业指导课也逐步走上正轨,逐步被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当中。尽管如此,仅有五年的我校创业教育,还仍处在起步阶段,纵观其他中医药院校,情况也相似。

3.2 创业实践机会较少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的,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2]。这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对于创业教育来说,创业实践机会的获得,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更显可贵。但目前,有些中医药院校特别是中西部的中医药院校还尚无大学生创业示范点和创业实践基地,而大学生创业服务点的建设也尚待加强。

3.3 创业教育方式不够丰富

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方式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创业教育,多是理论教学,缺少针对性指导。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三是请成功创业的毕业生回校做创业报告。但目前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实践教育。

3.4 创业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多是辅导员在担任主讲教师,辅导员尽管对学生非常熟悉,对专业发展前景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这方面还是缺少专业的知识和专门的培训。

4.对于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4.1 重视认识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身兴趣和职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人身价值;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立自强、风险意识、团队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型思想的发挥,为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人才储备;也有利于缓解国家就业压力,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意义,从而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

4.2 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

大学生创业氛围营造的好坏和宣传的程度有着一定的联系,好的氛围能产生发散效应,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认识创业,参与创业。因此在宣传方面应该做到:一要重视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的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二要加强对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让学生了解、领会政策并利用好政策为创业做好服务。三要宣传如公司注册、店面开业等的程序,让学生明了于心,减轻创业大学生创业的畏难情绪。

4.3 重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目前无论是在大学生本人还是学生家长,更多的想法是毕业以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在现在来说,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如何让创业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择业模式和成长理念,当前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创业能力成为其除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外的第三种能力,成为通向创业成功的有效“护照”。

4.3.1 创业培训应形式多样

作为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创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也一般,看问题容易乐观,缺乏市场意识,心理素质也较差,因此在创业培训的过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多样化,一方面要学习与创业相关的商业、法律、社会知识等,另一方面可采取讲座、参观、考察、经验介绍、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培训,甚至有的还可采用跟踪是的辅导和扶植[3]。

4.3.2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完善

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已经设立了创业学这门课程,而浙江大学更是早在1999年就设立了创业管理强化班,并率先开展了创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创立了一种“多通道、阶梯式、复合型”的高层次管理类精英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的创业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办学单位,同时也是全亚洲第一个创业管理博士点[4]。由此给浙江大学带来的是培养了一大批高端创业人才,创办了几十家具有良好商业模式的企业,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而中医药院校中的创业教育多源自于就业指导课课程,且里面涉及创业的内容不多,而授课教师在讲课时,因自身欠缺创业的体验,提及创业的也较少。在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在中医药院校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当务之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就尤显重要。

4.3.3 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亟待建立

创业教育落实到根本,那就是要去执行,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稳定的执行平台,一方面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提高学生创业实践的能力;两一方面可集约校内的创收部门筹集一定的创业基金,建立创业基金会等组织机构,帮助和支持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项目[5];或者拿出一定的校内资源,如相关校内政策的倾斜、学校门面房的支持、学校技术的支撑等设立一定数量的校内大学生创业示范点,通过征集创业计划书,对参与创业团队进行面试选拔的程序和方式,让更多想创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创业体验。

4.3.4 培养大学生创业的良好心态

“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问题是心态”[6],大学生毕业后急于实现个人价值,亟待社会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创业大学生的心态,急功近利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者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养成良好的创业心态,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仍若东南西北风的豪气。还要让学生学会面对利益,要让学生知道团队利益才是最大的利益,不要舍本求末,损人利已。

创业大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能合理应对创业风险,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果断出手[7]。

4.4 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创业教育不应只是辅导员群体的的教学任务,而更需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教师的参与,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进创业管理类专业课教师,可入编到就业指导课教研室或者管理学教研室;其次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争取使得每位辅导员都能通过就业指导师资格认证或选送相关岗位人员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进行在岗再学习;再就是聘任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还需要聘请一些与学生创业相关的机构,如工商局、税务局、教育部门等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通过以上四种方式,可确保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力量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保证了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无论是对于大学生本人价值的实现、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中也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因此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这也是对党的这项重大举措和战略的有力落实。

参考文献

[1]金晓龙.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商业经济,2010(6):122.

[2]郭晶晶.浅谈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4):58.

[3]李晋东.大学生创业培训刻不容缓[J].安庆科技,2004(4):24.

[4]金雄伟.大学生创业:如何让成功率更高[J].人民论坛,2010(5):54.

[5]张玉贤,张利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考[J].科技教育,2010(07):131.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以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影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因素,提出了扩大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完善创业教育课程系统、注重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创业的良好心态、加强创业教育队伍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提出建议,旨在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系统,为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提供服务和保障。 

 

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加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不仅成为国家关切的大事,也成为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大事,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本文基于中医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中医院校大学生成功创业打开智慧之门。 

 

1.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1.1 数量少,质量不高 

中医药院校作为专业性很强的高校,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专业分类主要以中医药和非医学类,从往届毕业生创业的情况来看,医学类中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创业稍多,非医学类则以贸易、计算机等专业学生创业较多,但总体数量较少。而涉及到的创业行业也有少许依托自身专业特长而自主创业的实体,如推拿馆、药店等,为数也甚少,更多的是礼品店、网吧、饭店等,特色不鲜明,进入门槛较低,竞争程度激烈,总体质量不高。 

1.2 创业意识不强 

医学专业学生的传统思想还是想进医院,,愿意从事其他行业的相对较少,因此创业对于他们来说,难度更大。而计算机、贸易营销等等其他非医学类专业就业相对容易,创业的意愿也不强。 

1.3 创业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由于对创业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只是凭着一时的热情和冲劲,同时由于对创业困难估计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多数自主创业的实体生存时间不长,不能带来长期影响。 

 

2.影响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2.1 有利因素 

2.1.1 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 

从2006年至2010年,中央共出台10项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措施,涉及到大学生创业的行政事业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放宽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这无疑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带来极大地动力。 

2.1.2 学校重视 

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各高校对此一直非常重视,在自主创业方面,也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安徽中医学院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并且对于每一个创业实体都亲自上门进行指导和关心,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点。还专门设立招生就业处,督促和指导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就业工作。并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强化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2.1.3 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 

创业者作为创业的主体,既要有精神、行为、结果[1],因此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态和勇于实践的踏实作风。而大学生作为最活跃、最有激情和上进心的群体,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具有冒险精神,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孜孜以求。这些特质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 

2.2 不利因素 

2.2.1 创业的主动性不强 

尽管大学生有着积极、上进、创新等优秀的特质,但是由于对创业的繁琐和困难,以及创业风险的忌讳,会产生对于创业的恐惧,因此也导致创业意愿的不强,主动性不够,有不少大学生创业者是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转移到创业上来的,带着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2.2.2 创业资金的缺乏 

金钱资本作为大学生最为短缺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像中医药院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且家庭贫困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在本身学习、生活就已经困难的情况下,创业资金的筹措更是一大难题。 

2.2.3 社会经验不足 

学生在校园这样一个相对单纯、简单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各种能力的成长也多是在校园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参加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社会经验也相对表浅,当走出校门,自主创业,应付社会事务时,自然对外界的“干扰”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2.2.4 创业氛围不够 

创业氛围的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一方面是在校创业学生的人数少,团队少,成功的案例也较少,缺乏典型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创业讲座组织的少,也没有专门的创业协会,创业活动的组织开展也就无从谈起。 

2.2.5 创业宣传不到位 

相关创业知识的宣传不够,如开公司办实体,大学生应该怎么去注册公司、如何利用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应该选择什么样合适的项目以及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等等。 

2.2.6 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不到位 

国家、地方出台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在真正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现象,还需进一步到位和完善,如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的申办程序等要求较多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3.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3.1 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5年,笔者所在的安徽中医学院第一次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就业指导课也逐步走上正轨,逐步被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当中。尽管如此,仅有五年的我校创业教育,还仍处在起步阶段,纵观其他中医药院校,情况也相似。 

3.2 创业实践机会较少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的,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2]。这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对于创业教育来说,创业实践机会的获得,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更显可贵。但目前,有些中医药院校特别是中西部的中医药院校还尚无大学生创业示范点和创业实践基地,而大学生创业服务点的建设也尚待加强。 

3.3 创业教育方式不够丰富 

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方式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创业教育,多是理论教学,缺少针对性指导。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三是请成功创业的毕业生回校做创业报告。但目前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实践教育。 

3.4 创业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多是辅导员在担任主讲教师,辅导员尽管对学生非常熟悉,对专业发展前景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这方面还是缺少专业的知识和专门的培训。 

4.对于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4.1 重视认识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身兴趣和职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人身价值;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立自强、风险意识、团队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型思想的发挥,为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人才储备;也有利于缓解国家就业压力,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意义,从而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 

4.2 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 

大学生创业氛围营造的好坏和宣传的程度有着一定的联系,好的氛围能产生发散效应,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认识创业,参与创业。因此在宣传方面应该做到:一要重视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的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二要加强对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让学生了解、领会政策并利用好政策为创业做好服务。三要宣传如公司注册、店面开业等的程序,让学生明了于心,减轻创业大学生创业的畏难情绪。

 

4.3 重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目前无论是在大学生本人还是学生家长,更多的想法是毕业以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在现在来说,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如何让创业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择业模式和成长理念,当前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创业能力成为其除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外的第三种能力,成为通向创业成功的有效“护照”。 

4.3.1 创业培训应形式多样 

作为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创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也一般,看问题容易乐观,缺乏市场意识,心理素质也较差,因此在创业培训的过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多样化,一方面要学习与创业相关的商业、法律、社会知识等,另一方面可采取讲座、参观、考察、经验介绍、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培训,甚至有的还可采用跟踪是的辅导和扶植[3]。 

4.3.2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完善 

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已经设立了创业学这门课程,而浙江大学更是早在1999年就设立了创业管理强化班,并率先开展了创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创立了一种“多通道、阶梯式、复合型”的高层次管理类精英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的创业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办学单位,同时也是全亚洲第一个创业管理博士点[4]。由此给浙江大学带来的是培养了一大批高端创业人才,创办了几十家具有良好商业模式的企业,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而中医药院校中的创业教育多源自于就业指导课课程,且里面涉及创业的内容不多,而授课教师在讲课时,因自身欠缺创业的体验,提及创业的也较少。在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在中医药院校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当务之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就尤显重要。 

4.3.3 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亟待建立 

创业教育落实到根本,那就是要去执行,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稳定的执行平台,一方面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提高学生创业实践的能力;两一方面可集约校内的创收部门筹集一定的创业基金,建立创业基金会等组织机构,帮助和支持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项目[5];或者拿出一定的校内资源,如相关校内政策的倾斜、学校门面房的支持、学校技术的支撑等设立一定数量的校内大学生创业示范点,通过征集创业计划书,对参与创业团队进行面试选拔的程序和方式,让更多想创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创业体验。 

4.3.4 培养大学生创业的良好心态 

“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问题是心态”[6],大学生毕业后急于实现个人价值,亟待社会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创业大学生的心态,急功近利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者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养成良好的创业心态,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仍若东南西北风的豪气。还要让学生学会面对利益,要让学生知道团队利益才是最大的利益,不要舍本求末,损人利已。 

创业大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能合理应对创业风险,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果断出手[7]。 

4.4 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创业教育不应只是辅导员群体的的教学任务,而更需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教师的参与,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进创业管理类专业课教师,可入编到就业指导课教研室或者管理学教研室;其次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争取使得每位辅导员都能通过就业指导师资格认证或选送相关岗位人员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进行在岗再学习;再就是聘任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还需要聘请一些与学生创业相关的机构,如工商局、税务局、教育部门等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通过以上四种方式,可确保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力量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保证了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无论是对于大学生本人价值的实现、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中也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因此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这也是对党的这项重大举措和战略的有力落实。 

 

参考文献 

[1]金晓龙.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商业经济,2010(6):122. 

[2]郭晶晶.浅谈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4):58. 

[3]李晋东.大学生创业培训刻不容缓[j].安庆科技,2004(4):24. 

[4]金雄伟.大学生创业:如何让成功率更高[j].人民论坛,2010(5):54. 

[5]张玉贤,张利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考[j].科技教育,2010(07):131. 

第5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 大学生 创业

[作者简介]黎昕(1975- ),男,湖南邵阳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政办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心理学。(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大学生创业的路径和机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XJY00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98-02

创业对于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加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方面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创业已经成为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秘密武器。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加强高校的创业教育对于加快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结合广西2010高校学生创业情况统计的结果,深入探讨大学生创业培训机制构建,有助于完善大学生创业培训体系,破解就业难题。本文探讨的创业培训体系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自主创业的人数占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人数中的百分比;根据对广西高校的毕业生的调研,在146613位毕业生中研究生4892人,本科生49298人,高职(专科)生92423人,其中自主创业的0.49%,在这些自主创业的人中,研究生所占的比例是0.15%,本科生的比例是37.04%,高职(专科)人所占的比例是62.81%。第二,毕业生不同类别的人员创业分类统计,团队创业,即合伙投资经营采取自我雇用式管理,平均每人带动1.86个人就业;加盟经营,即加盟直营、区域或购买特许经营权,平均带动1.43人就业;技术转化企业,即将自身专长或技术发明通过技术入股创办企业,平均带动1.55人就业;项目孵化创业,即争取创业基金投资支持进行创业项目孵化,平均带动3.67人就业;创意创业,即以具有创新性的设想或创意进行创业活动,平均带动0.73人就业;网络营销,即借助网络平台、电子商务等进行商贸交易,平均带动1.07人就业;个体创业,即个体独立投资经营或利用自身专长自谋职业等,平均带动2.07人就业;其他创业,0.32人就业。第三,在校生创业人数,仅占总统计人数的0.45%。创业是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生就业离不开大学生创业,没有成功的创业,也不会有更多的就业。本文针对以上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对在校大学生今后的创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纵览我国现有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各方面政策,我们可以发现,在全国各地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或者政府政策并没有把握住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真正遇到的难题与诉求,导致高校毕业生缺乏先期创业所必需的资金以及财税、服务、舆论支持、新闻宣传等各方面的支持。而在现存的鼓励政策中,要么支持力度小,较多减免政策都集中在登记费、管理费、工本费等行政性管理费用上,而直接的税费减免与小额贷款政策迟迟得不到落实;要么政策只针对于原籍毕业生,而多数异地有创业意愿的应届毕业生则被排除于政策影响范围之外。

第二,我国的各政府机关单位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系统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教育部门负责,其中教育部门负责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的管理培训,而人力资源部门则主要负责毕业生离校至就业的这一段时间。这种存在断裂关系的部门交接过程中,往往给高校毕业生带来政策不统一、鼓励制度难以落实等问题,同时也对处于毕业生两端的高校与就业部门的合作产生困扰,无法合理促进该校毕业生创业。

第三,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在我国各大高校均有体现,并且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和相应教材,相关师资队伍建设也比较滞后。

第四,创业学生普遍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和具体工作指导。目前大学生创业不多。从桂林市和广西整体情况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比例较低。首先,大学生有创业想法的不多,创业的意愿出于自发,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其次,虽然大学生参加创业活动积极性较高,但活动后真正创办企业的少,主要是缺乏良好的项目和合作伙伴,尤其是目前的创业活动内容比较低端,有科技含量的不多。目前的创业企业主要是广西大学的老师创业,带动了部分同学就业和创业。

第五,大学生创业环境和条件不是非常理想。政府提供的创业条件,从小环境上够了,从大环境上来说不够。从政府层面来说,对于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是非常详细,有实质性内容的不是很多,政府相关部门不知道如何操作,人力资源的成本没有优势。

第六,资金上的支持不够,没有具体的条文,自治区支持微小的信贷、初始资金。高新区:办公免费2年,500租房补助,2万的资助资金,但是大环境不好。配套资金困难,保证引导资金,资助学生创业,向孵化器机构推荐。

第七,大学生创业缺乏必备知识和经验。在大学生创业者普遍社会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缺乏法律常识、市场常识、产品设计相关经验,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高校牵线搭桥,通过培训、创业导师定期做辅导。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边做边补课,培训导师非常重要。创业教育上,学校做小班,一个老师带两三个人,有案例教学,包括进行财务和市场相关知识的培训。

第八,国内的创业文化氛围不强。通过国内外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国外毕业的大学生更有活力,国外毕业的同学创业的能力更强;相对而言,我国学生对经营企业缺乏经验,没有进行身份转型,还存在学生心态。

第6篇

关键词:团队组建 项目转化 市场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32

1 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不足

第一,创业团队组建处于自发状态,组合不科学。

在系内举办的创业大赛中,创业团队基本上都来自同一个专业甚至一个班;在承办的校级创业大赛中,跨专业、跨系组队参赛的自发性报名几乎没有,成员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这种情况下的团队组合使得创业计划书中在对项目的整体运营的描述不全面,而在团队成员自身熟悉的领域上占的篇幅过重。例如在电子工程系参加齐鲁大学生第二届、第三届创业大赛的团队中,队员的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产品营销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但都是技术类专业,导致项目的阐述偏重于技术环节,对项目实施的其他方面缺乏说明。

第二,项目选择上感性多于理性,思维过于狭隘,专业知识与技术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对参赛项目的分析发现,服务类项目较多,像“时尚糕点坊”、“大学生自助饰品店”、“酷龙艺术团队”、“90休闲吧”等主要集中在手工制作、特色专柜等小型的休闲娱乐项目,这类项目都是一些“小本经营”,门槛较低,确实适合在创业初期选择,只是不少的参赛项目的目标消费群定位仍然是大学生,说明参赛者还是缺乏社会阅历与社会实践,还不能脱离自己熟悉的校园环境去选择项目,对市场经济的感知度不够。选择创业项目时,应该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入手,若是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围绕专业知识进行项目转化,更突出了项目的专业性。

从2010年起,电子系社会实践部与创新协会合作,参加齐鲁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项目均以电子系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为基础,进行市场调查,项目分析;立足于专业知识,拓展思路,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也为校园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载体和平台。

第三,缺乏市场调查,对竞争对手分析不充分。

只有在充分的进行客户调查和竞争者调查后,才能进行市场机会的量化,做好市场目标和战略。在参加校内创业计划大赛的项目中,只有少数几个项目附上了市场预测和调查数据。大部分的计划书中没有明确替代产品和竞争对手,没有分析竞争对手,没有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缺陷,可见计划书中对项目的选择是带着主观随意性的。

第四,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创业计划书不完善。

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许多参赛者仅凭自己的灵感和想法参赛,不知道如何撰写创业计划书,对项目前期的市场调查缺乏深入、论证不严密,对市场预期把握不够科学、准确,对项目计划构想不够细化,对队伍的管理制度设计上明显经验不足,在财务分析上过于主观随意,总体上来说项目缺乏成熟度和可实施性。

2 完善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建议

第一,培养学生市场意识,引导学生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商机。

有了清晰的市场需求和准确的目标顾客群,才有创业机会。有了创意,需要通过市场调查,才能充分地分析竞争对手和替代产品,找到自身的优势,划出竞争空间,寻找合作伙伴,弥补自身的缺陷。通过市场调查,量化市场机会,确定营销目标,制定销售价格。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充分的客户调查和竞争对象的调查,获得足够的信息数据,例如客户数量及其愿意支付的价格等,在此基础上有效地预测市场并制定营销计划。

第二,组建知识结构完善的创业团队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

创业团队要以项目为载体来组合创业小组的成员,要打破成员班级、专业及系的界限,使创业团队内部知识结构完善。团队成员要做好专业技术、管理、财务、营销等的合理分工。团队成员要有学习不止的习惯及快速学习的能力,在现在社会中,技术与商业模式更新极快,要不断地保持学习状态,快速地掌握它,利用它。创业是辛苦的,完成一份完善的创业计划的任务也是繁重的,创业队员要真诚友善地对待他人,才能在共同努力的过程感到愉快,才能高效地开展工作。

第三,在项目实施上强调盈利模式的设计与论证。

盈利是生存的根本,项目必须经过盈利模式的论证才可以实施。盈利模式的设计是创业计划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盈利模式设计中要包括销售价格、预测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需要的现金流量等,或者通过详细的财务报表来说明项目资产负载、营业收入、利润分配,通过报表论证盈利的能力。

第四,创业计划大赛的改革。比如在赛制安排上,可以降低比赛参与门槛,方便学生参与,扩大影响面;在比赛内容上,可以把创业需要的内容细化分割,如技术应用设计、服务理念创新、市场推广新意、广告创意等,最后整合完整的创业计划比赛。另外,组建相应的专家评审团,给出专业指导。通过上述的改革,构建完善的大赛平台,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更好的发挥大赛在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上的积极作用。

第五,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国家有关政策及相关法律知识,像大学生创业贷款政策、大学生村官创业优惠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政治觉悟。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金融支持;创业贷款

一、创业、就业大学生融资需求情况

第一,资金问题是大学生创业难的首要问题。在百名调查对象中,有创业意愿人数为41人,普通就业意愿人数为59人。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大学生选择普通就业而非自主创业,是因为对刚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创业面临多重难题。首先,没有启动资金,一些学生上大学就靠贷款或借债,没有钱去支持创业;其次,国家虽出台了一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贷款优惠政策,但是由于大学毕业生缺乏经验,创业成功率低、风险高,倘若失败,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原本想通过上大学致富,却可能导致穷上加穷、债务缠身。从问卷调查结果看,认为大学生创业难的主要原因依次是缺资金(40%)、缺经验(33%)、缺人脉(20%)、缺创意(7%)。可见,资金问题是目前大学生创业难的首要问题。

第二,四成高校毕业生需要银行贷款支持。有创业意愿的41名学生中,在创业资金预期来源方面,银行借贷成为首选。有26名学生选择银行借贷(占63.4%),另有8人选择自筹(占19.5%),7人选择政府援助(17.1%)。在具有普通就业意愿的59名学生中,由于就业不需要太多先期投入,需要金融支持的人数相对较少。总体看,在百名被调查高校毕业生中,需要银行贷款的为41人。

第三,毕业生贷款需求体现独有特点。首先,在贷款额度上,由于大学生首次创业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多数学生选择中间档次(2-5万)的贷款额度,占比51.8%。其次,在贷款期限上,由于创业需要有一定的周期,多数学生选择1-3年,占比为60.7%。再次,在偿还方式上,为分散还款压力,多数学生选择分期还本付息,占比为73.2%。最后,在贷款优惠条件的选择上(可多选),要求政府贴息成为首选。选择政府贴息、免除担保和央行基准利率的学生占比分别为71.4%、42.9%和21.4%。大学生贷款需求额度如图1所示。大学生贷款需求期限如图2所示。

第四,多数高校毕业生不了解贷款的手续和条件。由于锦州市内金融机构多未开办大学生创业贷款业务,加之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在被问及“你是否了解贷款的手续和条件”这一问题时,选择不了解的学生占76.8%。

二、金融机构提供创业、就业贷款的问题与障碍

第一,全国性商业银行二级分行业务权限受限制。市内4家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开办某项业务均需得到上级行的批准。而目前,6家银行尚未收到上级行关于开办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贷款业务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大学生创业贷款违约风险较高。多数金融机构认为,大学生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有想干大事成就大业的雄心与激情。但他们接触社会实际较少,缺乏市场调查,眼光高,不务实。过分追求独树一帜,创业计划盲目性大,可操作性差,容易导致创业失败或创业计划流产,形成不良贷款。调查问卷显示,8家金融机构都将“违约风险大”作为提供创业就业贷款的最大障碍。

第三,创业贷款管理成本高、借款人资质难以认定。大学生创业贷款单比金额小,笔数多,创业大学生人员流动性较强,贷后管理难度较大。在贷款资质上,多数金融机构要求借款人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以有照经营为前提,成立了相应的经济实体作为创业经营的主体,经营项目有一定的自筹资金,项目可行且预期能够创造足够的现金流量用于偿还贷款。但创业大学生是否符合以上条件,在认定上较为困难。在8家被调查金融机构中,选择贷款管理成本高的有4家,占比为50%;选择借款人资质难以认定的有3家,占比为37.5%。

第四,部分学生无力提供抵押物作担保。由于大学生创业贷款违约风险较大,为提高资产安全性,银行多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的抵押或质押物作担保。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无力提供担保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贷款的发放。在被调查大学生中,选择希望银行将免除担保作为贷款优惠条件的占比为42.9%。而锦州市8家金融机构中,仅有3家金融机构愿意简化手续、提高审批效率,两家金融机构愿意提供央行基准利率作为贷款优惠条件,却没有一家金融机构愿意将免除担保作为贷款优惠条件。

第五,将大学生列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对象范围也存在问题。首先,贷款额度相对较小。现有政策规定,小额担保贷款金额一般掌握在两万元左右,这一额度无法满足部分学生的资金需求。其次,贷款利率规定不够灵活,不利于调动商业银行的贷款积极性。现有政策规定小额担保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水平确定,不上浮。而大学生创业贷款风险大、管理成本高,若禁止利率上浮,银行无法通过灵活确定贷款利率覆盖其风险溢价。在辖内8家被调查金融机构中,愿意以执行央行基准利率作为创业、就业贷款优惠条件的只有两家。再次,财政贴息范围及额度有限。从问卷调查看,政府贴息成为大学生对贷款优惠条件的首选,占71.4%。现有政策规定,对持《再就业优惠证》及《复员转业退役证》的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中央财政实行全额贴息。对持失业登记证的其他城镇失业人员,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给予50%的贴息。然而,一些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毕业后户籍即迁回本地,不符合城镇失业人员这一条件;一些毕业生需要政府贴息,但从事项目并非微利项目,也不符合贴息条件;另外,50%的贷款贴息额度对创业学生的帮助也十分有限。

三、加大金融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力度的建议

第一,鼓励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尽快下发《关于开办大学生创业、就业贷款的指导意见》。支持下级行积极开办此项业务,逐步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及操作细则,结合地区及本行实际为大学生贷款提供优惠条件。

第二,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对拉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倍增效应,积极推动其逐步向商业可持续的个人创业贷款平稳过渡。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支持对象范围,扩大政策覆盖面,将贷款对象由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所有无业人员;针对学生的需求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允许贷款利率上下浮动,并确定一个合理的浮动范围,实现用利率溢价覆盖贷款风险,稳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创业、促就业的长效机制。

第三,进一步拓宽财政资金的使用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于大学生创业、就业贷款,微利项目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全部负担;公共财政还可以通过补贴担保费用等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风险补偿;通过财政资金成立公益性担保机构和担保中心,为青年创业提供担保,探索建立政府、银行、青年共同承担的风险防范机制;重点给予特定的金融机构更多的激励和必要的成本费用支持,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积极性。

第四,加强对创业、就业大学生金融知识的宣传。人民银行可联合团市委、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举办“金融支持青年创业就业推进会”活动,在全市银行机构选拔优秀青年专家组建金融讲师团,设立青年创业金融大讲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融资和财务辅导。

第8篇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630万之多。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社会各界都有自己的声音。相关政府部门就促进大学生就业出台了相关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其中就包括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央就大学生就业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创业“绿色通道”,毕业两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还可享受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免费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等政策。在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大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开始了自己的就业之路。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学生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下面就全面介绍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现状,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的低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

政府部门在政策方面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积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融资政策。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情空前高涨,但从自主创业中真正收益的,却只是凤毛麟角。有调查显示,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省,成功率也只有4%,而全世界大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率是20%。

根据麦可思网的调查显示: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主要分布在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中等发达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家乡省创业的占76%,其中在外省读大学后返回家乡创业的是38%,在家乡省以外创业的占24%。另外从创业的项目类型上来看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软件开发,服务业为主,而且是集中在发达地区。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过程中突出的显示出以下特点:政府的扶持政策多,落实困难;资金不足,无法满足项目需要;市场经验欠缺;市场意识薄弱;营销和谈判能力稚嫩;社会资源缺乏;行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弱等。这些原因致使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分析

1.眼高手低

许多自主创业的大学生都是怀揣梦想,斗志昂扬的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但多数创业者都是感性创业的居多,不务实,不从基础作起,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眼高手低。他们向往一举成名,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财富积累,完成创业梦。把某些社会精英、成功人士当做自己创业的楷模,简化他们达到今天成就的过程,这是不可取的。在缺乏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和社会资源等前提条件下自主创业,务必要从低处着手,慢慢积累,不要急于求成。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既要有感性的创业激情,也要理性分析创业的条件。

2.项目选型不合适

许多创业者他们创业不成功是因为项目选型不合适导致创业失败。创业能否成功除了需要许多内在因素外,还需要项目本身的因素。选择项目实际上就是在选择发展方向,方向如果选错了,何谈达到目的。大学生创业特点是资金少,社会经验缺乏,抗风险能力弱等。适合大学生创业群体的项目应该具有发展潜力,启动资金较少,回笼资金快,市场较成熟等特点。这样的项目会让创业者能快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社会经验积累,降低了投资风险。

从目前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选型来分析,理工科类学生的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研发方面,文科类学生集中在服务性行业。技术创新类项目的特点是智力投资为主,前期技术研发成本比较低,但后期市场推广和技术升级资金需求量大。该类项目后期推广和技术升级的资金大多数要靠风险投资获得,一旦引资失败,也就意味着项目失败。风投市场更希望把资金投入到经过市场验证,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方面。作为创业者所研发的产品可能是非常不错的,但没有经过市场检验,还有创业团队的市场运作能力也是风司所担心的,导致很多技术创新项目都死在了襁褓里。服务类项目是以投资小,见效快为主,成功率较高。

近两年先后报道过很多大学生搞养殖的成功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经过分析发现,主要是基于项目类型的选择,大多养殖行业还是以原始的养殖模式农民养殖为主,他们有经验,没技术,科技含量较低。恰恰这些大学生们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有快速的学习能力,一旦他们进入,塌实来做,养殖类的项目成功的概率会很高。

3.市场脱节

大学生自主创业时选择的项目大多数都是模仿,跟进模式。其他人做了某个项目,市场反应不错,他们也就跟进。很多创业者不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盲目投入运营,这是严重与市场脱节行为。我们选择项目时,一定要结合市场需要,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市场需求又包括服务人群,收入水平,消费能力,消费意识等等,这些都是市场调研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但事实上多数创业者都很感性。不同类型项目有不同的特点,需要调研的关键要素也大不相同,比如技术创新类项目,应该侧重于技术的前卫性、实用性、资金投入、投资回报周期等。经纪型项目如书店,超市,餐厅等,这些项目集中服务意识上。

4.没有社会经验

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一直是在学校环境中接受文化知识和素质教育,并没有经历社会的磨练,社会经验缺乏。他们不了解市场规则,不熟悉经济环境,不懂得人情世故,这些都是缺乏社会经验的表现。一旦选择创业,意味着他们不仅具备这些素质,而且还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这不能不说是件困难的事情。社会经验是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慢慢积累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击从书本上获得。这是不可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不可逾越的障碍。

5.社会资源缺乏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许多社会资源的配合,这些社会资源将影响企业经营。社会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客户、资金、渠道、场地等;无形资源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经验、社会关系等。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在这些方面都极度缺乏。管理经验要在工作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社会关系也是需要逐步根据需要积累。

6.抗风险能力小

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多数都是小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没有过硬的团队,没有行业竞争力,没有风险意识,不能厚积薄发,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稍有不甚,便可能跌入谷低,彻底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三、给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建议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要想立足,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想创业固然是好事情,很多成功者都经历了创业的过程,才有今天的成就。大学生创业者们要向他们学习,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积累社会经验和社会资源,准备接受创业的挑战,打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在准备创业前,建议即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们在创业前要回答自己几个问题:(1)你是否真的想创业?要结合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分析,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想创业。单凭感性就去创业是不明智的选择。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不是鼓励每个人都去创业,而是希望真正有能力,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去创业,发展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2)你即将创业的项目是什么样的项目?从市场需求、资金需求、资源需求等多方面来考虑。市场定位在什么地方?该市场目前处于什么阶段?资金需求量有多大?享受哪些优惠政策?能利用的社会资源、社会关系有哪些?切忌投资市场不成熟的项目。(3)创业周期多长?多长时间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什么时间进入发展阶段等。(4)能承担多大风险?如果项目不能按照预期的计划实施,在没有外力支撑的情况下,你能撑多久?如果项目失败会有哪些后果等。这些都需要仔细考虑。

在创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1)行业专注度。当你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你就要在你所从事的行业里经过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蜕变,专注于你所从事的行业,从事的工作。多与行业人事交流,注意经验的积累。(2)资本积累。创业过程中需要资金的地方很多,必须要注意资本积累和资金分配,尽力做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会受资金的困扰。切忌在资金上出现温水煮青蛙的现象。(3)社会关系积累。做企业就要遵守做企业的游戏规则。社会关系是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我们不可能绕开这一环节,而单独自己做事。(4)提高管理水平。无论公司大小都需要管理,不能凭主观意识管理团队。要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团队。(5)多了解相关的优惠政策。国家目前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比较多,要充分利用这些政策,而且要主动争取政策。

大学生创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既缓解了就业,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创业者要慎重选择创业,理性创业,厚积薄发,不要急于求成。创业的第一步应该是生存。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创业咨询师[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徐国媛,郑廷友.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职教论坛,2009,6.

第9篇

随着大学教育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多人都无法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除了就业之外的其他的创造价值的方法。显然,创业就是一种很明智的,但又很“冒险”的想法,近年来,国家和高校也都开始重视对创业的扶持的工作,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然而大学生创业,首先要有一种创业的意愿,还要有相匹配的创业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两个前提,才能做到更好的创业。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创业环境的影响

创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可以将其分为硬件与软件两个部分。硬件环境即是高校、社会、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通过政策、资金、培训等给予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软件环境就是大学生自身与创业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其专业素质、社会关系、各类资源等。这种创业的环境,其实就是大学生创业的基本要素,内因和外因,如果充分的协调好这两种因素间的关系,就能够使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从而对其创业意愿受到产生影响。

(二)创业能力的影响

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通常而言,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主要包括对市场的预测能力、产品服务开发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交际能力等,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些能力越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就越强。市场的预测能力通常是指大学生对创业项目是否具有潜力的一种预知能力,这种对市场发展趋势的敏感性,是其具备创业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拥有这方面能力的大学生,通常会抓住市场中难得的机遇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其创业的方向。产品服务的开发与创新能力则是在对市场机遇进行把握之后,按照一定的方向,来将这种商机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能力,这种创新的能力也能使大学生愿意去尝试创业。团队合作、管理经营能力则是其在创业得以进行之后对团队和生产的管理与协调,同样会影响创业的成功与否。这些能力对创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具备了这些能力的大学生,对创业也大多较为感兴趣。

二、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和能力的教育体系构建的尝试

(一)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建议

1.促进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树立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树立有助于加深自身的了解、为其发展提供方向,对其创业意愿的增强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如果能够树立科学合理的创业价值观,对其创业的活动时十分有利的,这种价值观的树立可以通过创业教育的途径来实现。创业教育不单单是一种临时而速成的培训,而是一种关于创业的价值、是否适合创业、创业的方法、创业的所需因素等多方面的学习,旨在通过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为社会提供创业人才。在创业价值观的树立上,应当避免所谓的“速成创业”,应当使得大学生通过这种教育,能够树立创新、科学、健康的创业价值观,使其能够想就业,并且能够就业成功。

2.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指导

大学生就业的意向和方向的确定离不开创业教育的指导,在对大学生就业引导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当根据当前技术发展方向、生产和行业结构、市场需求等角度进行分析,确保大学生的创业方向能够得到保证,避免陷入因信息不符所导致的创业失败泥淖中;其次,强调个人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对当今市场上各个行业、职位以及行业结构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分析,向其灌输一种持续学习的思想,并鼓励学习;再次,强调市场竞争与管理的关联和协调。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是需要具有多重能力、多重专业知识基础的综合性人才,强化对其创业方向和意向的引导,有助于其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以更好地应对将来的创业难题与机遇。

3.促使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

传统的就业理念主要强调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考取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或者找到一门工作清闲、待遇丰厚的工作。在我国对大学生精英教育阶段还停留在“上大学就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这一层面上。随着我国大学生的门槛越来越低,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这时,就应当由高校及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充分的了解教育动态和当前就业状况,使其能够有个理智的择业观。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是其创业行为乃至创业意愿的前提,而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与环境的影响也是离不开的。校园和家庭环境则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家庭和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当注意培养其创新意识,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促使其养成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及意识基于鼓励和支持,在创业条件上对其予以支持。

4.使大学生具有创业的热情

创业的热情也就是其创业的积极性,首先,需要学校引导和帮助,通过对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目标的调整和革新,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其次,应当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从学校到社会都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舆论,并使之成为一种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热情。再次,大学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强化对大学生创业热情的培养,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以创业讲座等方式,来使其积极的参与到创业当中,并且适当对其采取激励政策,使其能够在积极的创业环境下,正确的认识创业、了解创业并且热衷于创业,使其创业的热情得以点燃。

(二)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教育的力度

所谓的创业能力,就是指大学生将已知的信息、知识和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或者服务所需要智力或者非智力因素的支持。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教育时,应当重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当其具备创业意愿的同时,使其具备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使得大学生不但能够找到工作岗位,还能够成为岗位的创造者。在大学阶段,更加强调素质教育,对个人能力的要求较高,而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的时期。所以,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充分的发挥引导作用,使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以激发、创造能力得以提高,积极探索和改革教育模式,大力发扬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优化和完善以大学生创业能力为教学重点的教育体系

大学生较其他创业者而言,具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其长期处于受教育的环境下,致使他的创业能力的提高和创业方式的选择与大学的教育联系密切,这里体现了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大学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活动和创业培训,使得大学生处于一个对创业十分有利的文化氛围,加之一些政策和教育的支持,使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创业能力。

在实践中,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创业实践基地,来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支持。这种实践基地的创办,能够有效弥补创业教育偏重于理论的缺点,使大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在创业理论教育中所学到的知识,这种实际操作的媒介,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平台和创业环境。另外,高校还应当积极地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训练,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创业训练机会,使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加自信的态度、更加清晰的思维。而在其实践训练的同时,还应当时刻地提醒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又会发生哪些困难,使之能够以一种虚心理智的心态,去挖掘自身潜力,为以后艰难的创业做好准备、打好基础。高校在开展相关活动时,可以创办一些创业大赛、设计大赛等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为其创业打好基础,使其创业能力得以提升。

另外,构建创业实践基地一定要做好硬件与软件资源的配备工作,在构建的方法上更应当注意科学、合理。硬件资源通常包括电子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信息数据共享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丰富的、广泛的信息支持。在软件资源的配置上,主要应做好完善的、合理的实践训练流程,以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规律为依据,摆脱以往的刻板教育方式,通过自由化、市场化的运作,使得这种实践变得更加贴近现实,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其在对社会关系和业务关系的处理时,能够充分的发挥其特长、检验其能力。

2.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

创业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的,这需要大学生具有过人的才智、足够的能力、敏锐的市场感官等多种品质,这就需要大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硬实力,为创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挖掘大学生内在的潜力,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努力的唤醒、诱导、启发其创业潜能,使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创业过程中,这是创业的精神支持。

在创业教育开展时,学校不仅仅负责教好学生,还应当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通过对自身的长处和短处的了解和认识,积极的去弥补自身的不足。系统的掌握创业知识,对市场的发展规律、产品服务的经营理念和方向、国家对创业的政策支持、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学习。在实践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学校所提供的创业机会,不断地开拓进取,积极尝试和创新,使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